桂林医学杂志社
桂林医学杂志社
xī yī yào kān wù
本条简要介绍近代多种西医药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发行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渐侵入我国沿海和内地,伴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宗教活动,西医药知识相继传入我国。到十九世纪末叶,国内开始印行西医药刊物。
早期的西医药刊物,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 ( Kerr)主编的《西医新报》,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因种种原因所限,仅历时两年,出版八期即停。1886年尹端模在广州创办《医学报》,是国人自办最早的西医刊物(国内未见藏本)。此后,西医药定期刊物陆续创办。在早期(1880~1910年)出版的十余种刊物中,有我国留日医学生主办的《医药学报》、《卫生世界》,广州梁慎余的《医学卫生报》,叶菁华等编的《光华医事杂志》,以及上海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学报》等等,对传播西医药知识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教会医院、医学校的增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医药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12~1937年,这二十五年间出版近130种。其中上海几占一半,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次之。影响较大的有《中华医学杂志》、《广济医报》、《卫生月刊》、《医药评论》等多种。《中华医学杂志》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分中、英文两部,1932~1934年先后与《齐鲁医刊》、《博医会报》合并,是我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刊,至今仍继续出版,名闻中外。《广济医报》原为苏格兰教会医师出资,于1914年在杭州创办,1924年由广济医校同学会筹集自办,改名为《广济医刊》,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卫生月刊》是卫生教育的刊物,1924年3月由中华卫生教育会创办,后与上海卫生局联合主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数年,后曾复刊,历时亦近二十年。《医药评论》于1929年1月创办,以评论专著、译述为重点,提出了改良医学教育制度、社会卫生化、医学科学化等问题,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此外,在数十种医药院校校刊中,以《同济医学》历时最久,1918年9月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创办《同济》,后来同济大学医科先后改办《同济杂志》、《同济医学月刊》、《医学及文化》、《同济医学季刊》等刊物,翻译大量西医著述,介绍世界医学知识。以上刊物绝大多数为时不长,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者达18种之多。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医药书刊的编印出版困难重重,国民党统治区新出版的西医药刊物不足40种,以西南地区重庆、贵阳、桂林、成都稍多,其中除卫生刊物、校刊而外,历时达两年以上者仅有《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华北医药月报》、《药学季刊》、《新中华医药月刊》等几种。加上沦陷区(如上海、北平、沈阳等地)少量继续出版的刊物,实属屈指可数。
中医药刊物简介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袁学刚人物介绍
袁学刚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曾在三级医院工作3年,共诊治病人28,000余人次,深受患者好评,连续被医院评为“业务技术骨干”,后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肛肠硕士学位,师从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杨向东教授,掌握大肠肛门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近二十篇,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交流大会。
中文名:袁学刚
国籍:中国
职业:主治医师,医学硕士,肛肠一科副主任
毕业院校: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要成就:中医肛肠硕士学位、业务技术骨干
代表作品:《茯苓丸化裁治疗痛症1例》,《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个人简历
学习、工作简历:
1997.9~2002.6: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本科学习;
2002.7~2005.1:成都铁路局西昌铁路医院中医科,医师;
2005.2~2005.8: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师;
2005.9~2008.6: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外科肛肠硕士学位;
2008.6~至今: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主治医师。
进修、学习经历:
2006.11~2007.2:四川省肿瘤医院,学习结直肠、肛门肿瘤的放化疗;
2007.6~2007.8: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学习普外科基本操作;
2009.2~2009.5:甘肃省兰州军区总医院,提高普外科及结直肠、肛门外科知识。
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情况:
2005.12,参加河北省衡水会议;
2006.7,参加吉林省吉林市会议;
2007.4,参加四川蒲江第二届四川省肛肠学术会议;
2007.6,参加广西桂林会议;
2008.4,参加四川成都会议;
2008.12,参加四川南充会议;
社会任职
1、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理事
2、中国肛肠病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理事
3、成都市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4、中国便秘联谊会理事
5、中国肛肠网编委会常务编委
专业特长及擅治病种
擅长采用各类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肛肠科常见疾病,对重症复杂性痔病、复杂性肛瘘、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顽固性肛门坠胀等疾病术后配合中医中药及针灸理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对顽固性便秘、结直肠肿瘤术后放化疗运用中医药减毒增效有深入研究。熟练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外科疾病。将“爱心、耐心、细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始终,深受患者好评。
曾获奖励:连续被医院评为“业务技术骨干”。
学术著作及论文
1《茯苓丸化裁治疗痛症1例》江西中医药2006.091
2《杨向东治疗便秘经验》山东中医杂志2007.061
3《手术、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肛周顽固性瘙痒症574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041
4《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053
5《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071
6《PPH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034
7《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012
8《古方主治症的规范处理方法初探》湖北中医2008.024
9《布尔关联规则挖掘四君子汤类方药物配伍规律研究》江苏中医药4
10《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亚甲蓝联合应用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011
科研课题
1.黄济川肛肠病学术思想与成就研究项目组成员
2.顽固性肛门坠胀研究项目组成员
3.慢性顽固性便秘研究项目组成员
4.先天性肛门畸形研究项目组成员
5.晚期复发性直肠癌研究项目组成员
手术与技巧研究项目组成员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
综合情况介绍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肛肠一科副主任。出生于中医之家,耳濡目染,热爱中医药事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知名三甲医院工作3年,共诊治病人28000余人次,连续被医院评为“业务技术骨干”。2005年起攻读肛肠硕士学位,师从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杨向东教授,致力于现代肛肠疾病研究。硕士毕业后正式拜著名肛肠病专家、蜀中名医黄济川老先生嫡传弟子王维烈主任为师,尤擅长以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肛肠科常见疾病。
上一篇:i山西医学杂志
下一篇:牛逼的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