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杂志足三里
医学杂志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科学证实的 养生 要穴!
山西省中医院
“足三里”——在爱好 养生 的朋友圈里,可以说是一等一的“流量小生”,很多人把它作为健身 养生 的第一要穴来看待。而且,在现代医学的视线里,局部刺激足三里穴位所能产生的强大生理功效,也在不断地得到证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为什么叫足三里呢?
“三里”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皆调于三里”。宋代《圣济总录》里正式有了“足三里”的名称,是为了与“手三里”区别。“里”乃“理”也,据日本•代田文志《针灸真髓》“三里治脾、胃、肾有效,故名三里”。此外,也有“三里”即理上、理中、理下之说。总而言之,“足三里”的穴名不是在描述一种位置,而是在表达其广而杂的功能。被历代医家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科急慢性疾病,对急慢性胃炎、胃神经痛、胃痉挛、胃下垂及胃肠疾患均可取此以治。
“足三里”这个穴位在哪里呢?
很好定位,就在外膝眼下方,腓骨头内侧的肌肉凹陷处。
这个位置有怎样的特殊性呢?
进化力量的神奇之处在于,人体重要的神经、血管主干都埋得比较深,一般都藏在肥厚的肌肉深层,所以才不容易被外界力量轻易地损伤。譬如,腓总神经,在大腿后方的肌肉深层秘密地下行,越过膝关节,进入小腿之后会变得越来越细而再次隐藏起来。就在它越过膝关节的时候,就在“足三里”这个位置附近,是它最为表浅的时候——也就是说,“足三里”这个位置是最容易、最安全刺激到神经的地方。【取穴准确是中医穴位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我时常感叹,中国古人在没有生理解剖学的支撑下,完全通过大样本积累获得这么准确的经验,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然,古人对于穴位针灸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局限于中医的经络理论。经络理论偏重于宏观及推理,缺乏客观的实验证据。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介入,让人们发现,刺激“足三里”所能产生的生理功效远远超越目前我们的传统认识。
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对胃肠道的运动及消化液分泌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原本收缩亢进、痉挛的的胃会变得舒缓,原先处于低兴奋状态的胃运动会增强。也就是说既能缓解胃痉挛,也能活跃胃、促进消化。对胃液的分泌也有类似的作用——胃液分泌不足时(消化不良),轻刺激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当胃机能亢进时(溃疡胃痛),重刺激却能使胃酸分泌减少。所以,临床上中医师会将针刺足三里穴最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肠道的作用更为有趣:针刺足三里对小肠运动的调整作用取决于手法——重捻可使小肠运动减弱,轻捻转则使小肠运动增强。【穴位只是载体,技术手法才是产生价值的核心】
而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刺激足三里穴位所能产生中枢作用,更让人震惊。小脑与人体平衡、躯体及四肢的共济运动的调节有关。研究发现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引起对侧小脑深部葡萄糖代谢率增加,小脑前叶外侧部及海马中部葡萄糖代谢率减低。也就是说,针刺“足三里”可以在不同的脑区同时产生脑功能的增加区和减低区的现象。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去看,这符合神经网络学说认为的脑的各个区域之间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是,针刺足三里后后脑功能的增加区与减低区间有何内在的联系与规律,这种规律或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还是个未知领域。
所以,无论是中医传统典籍记载,还是目前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均证实,对于 养生 爱好者来说,“足三里”值得拥有。准确定位,适度的按压刺激或者艾灸“足三里”穴对于胃肠道功能的调节往往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邢俊标.足三里穴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金香兰.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健康周刊 | 穴位按压 如何找准穴位?
提到中医 养生 ,就离不开经络和穴位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平时人们在选择穴位进行保健 养生 时,经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准确找到穴位位置。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邱世光为大家介绍了穴位定位法。
要准确找到穴位位置,我们需要有一些基础知识。首先,我们得先从专业中医书籍上找到穴位定位的书面描述,比如:足三里穴,书上介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其次要有一定的现代解剖学基础知识。再结合经络学里面介绍的一些穴位定位法,综合起来就能够准确找到穴位了。
常用的穴位定位法有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和手指比量法。
在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固定的明显标志,以这些固定的标志来定位取穴的方法就叫体表定位法。比如鼻尖上面就是素髎穴;两个眉头中间是印堂穴;两个乳头中间取的是膻中穴;肚脐眼就是神阙穴等。
骨度分寸法是以人体上的骨节作为主要标志,用来测量人体身上各个部位的长短、大小,并且依照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一个标准。比如: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为12寸;两侧的前额发角之间为9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胸剑联合中点(剑突)至肚脐为8寸;肘横纹到腕掌(背)侧横纹为12寸;腘横纹至外踝尖为16寸。要重点说明的是,骨度分寸法里面提到的“寸”,并不是我们日常丈量的尺度单位,而是指“等分”。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每一等份就是一寸,都按此标准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
还有一种方法叫手指比量法,是以自身的手指为标准,用来度量取穴,这种方法也叫做同身寸。
比如足三里穴,以外膝眼为起点,用手指比量法,往下量手掌4指(3寸),就能定位出一条横线;在小腿前面我们摸到的裸露在皮下的骨头就是胫骨,在胫骨的外侧取1横指(1寸),就是一条纵线,横线与纵线的交点就是足三里穴了。
还有一些简易取穴的办法,比如:双臂屈曲,自然下垂并夹紧胸壁,肘尖正对处是章门穴;握拳,中指指尖按压处就是劳宫穴。诸如此类的穴位相对能更容易准确定位。
对于大多数穴位来说,按照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够准确找出具体位置。假如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求助专业的中医医生了。
此外,有些人可能还会有一些顾虑,“万一穴位按压按错了、按坏了怎么办?”一般来说,除一些特殊的禁忌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安全的。比如:骨折、脱位、皮肤破损的地方;对于孕妇腰骶部、下腹部的穴位不能轻易过度按压,一些有滑利、耗气动血的穴位,如:合谷穴、肩井穴、三阴交穴等,都是忌讳;对于一些身体羸弱的人,进行穴位按压不宜过度,避免耗气伤血。简而言之,穴位按压保健,以自身感觉舒适、良好为度。如有不适感觉,应该及时停止。
原标题:穴位按压 如何找准穴位?
艾灸后三天死亡!施灸的15大要则必须要知道~
艾灸有风险
大医岳美中先生在《大灸疗法治疗虚弱症》一文中,把注意事项写得清楚明白,满满的责任心。而时下的灸界,挣快钱的微商常常缺乏艾灸基础知识的培训,把艾灸简单化,一撕一贴就OK。其实,艾灸还是有风险的。比如,腹水之人,一旦灸出灸疮,那可能惹出大麻烦。《梦溪笔谈》记载,某军中武士习技粗猛,导致火疮大作,不可收敛,不到3天就死亡了。故此,今日刊登艾灸的15大要则,望灸友熟之,践之。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宋,绍熙癸丑年(公元1193年)四月鄂州通判背痛暴起……即命捣蒜艾,铺四旁、几于满背,迨火尽,肿定。而医者军中武士,习技粗猛,所灸处大阔,火疮遂大作,不可收敛,不三日竟亡。”
这是滥用灸法的野蛮行为,竟然把病人给活活治死了。当然,这致伤人命的惨痛事故,在此之后的800年间,从文献记载中再没有看到直接灸的医疗事故了(在当代的一些医学杂志上,能看到针刺发生医疗事故的报道,但未见到使用灸法发生事故的消息)。这就说明,直接灸本身是很安全,不过,安全归安全,并不代表着它没有自身的操作要则。笔者在多年灸疗实践的基础上,共总结了15条灸疗保健要则。
第一要则:施灸时要安静平和。 不管是医生给患者施灸还是普通人日常自我保健灸,首先要做到专心致志,手眼并用。施灸的过程切勿掉以轻心,草率从事,以防灸不好而徒伤皮肉。
第二要则:要注意空气冷暖和安全。 施灸时不免要有烟熏和艾味。艾本来具有芳香气味,有的人很爱闻,有的人则嫌有气味,因此在避免风吹的条件下,可开窗调换空气,保持清新。施灸时要脱衣服,应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和内外隔障。尤其在冬季严寒和夏令酷暑之际,更应注意舒适为要。灸法易落火烧灼皮肤和衣服,应小心处理,当心失火。应用物品必须具备,如坐灸之椅,卧灸之床,各种灸料,点火之香等必需事先备妥。
第三要则:要注意灸料的质量。 艾绒之粗细好坏,与施灸关系极大,务必考究。特别是直接灸,必须用极细之艾绒,最好买成品,久贮之,密藏之。因艾绒最易受潮,用时晒干,以便点燃。艾卷要粗大、结实、均匀、保持干燥。
第四要则:必须做到姿势端正。 《千金方》上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勿使倾侧。灸时恐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可见施灸对体位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施灸的过程要端身正坐,甚至灸膝以下的时候也要端身正坐。直接灸需反复施灸,因此,第一次要打好基础,否则穴不准,再行更换,则又要从头灸起。施灸中发现穴位不准,要随时修正。
第五要则:灸法与消毒。 在皮肤上施灸,一般对消毒要求不太严格。不过直接灸时,应用75%酒精棉球消毒,擦拭干净,面积要大些,这样就可防止灸后皮肤破溃及感染。至于灸的原料则不需消毒,只要将艾绒晒干即可。
第六要则:灸疮的处理。 用直接灸法,往往发生起泡、结痂、溃烂等灸疮现象。为了防止摩擦,保护痂皮,预防感染,必要时可以用消毒敷料或消炎膏药覆盖,再灸时揭开,灸后再盖上;如发生感染,可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红膏涂贴。一般溃烂面不大,可以听其自然,任其结痂即可。
第七要则:要注意穴位和禁灸的部位。 虽然身体上任何部位均可施灸,但也不能不经考虑,不定穴位,随便施行艾炷灸。必须根据选定的穴位进行施灸。对于颜面部及后头部,不应使用直接灸以免残留灸痕。万一非灸不可时,则应用极小的灸炷,或艾卷温灸法。此外,皮下静脉亦应尽量避开直接灸。
第八要则: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虽然罕见,但发生晕灸时也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晕倒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多因为初次施灸、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原因引起的。所以,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炙;并让病人平卧,急灸足三里几分钟即可可以解决,一般无甚危险。
第九要则:施灸期间的保养。 施灸的整个过程中,要乐观愉快,戒色欲,勿过劳,饮食清淡,最好素食,这样可助疗效。有灸后调养口诀,有兴趣者可循之:“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第十要则:施灸勿急于求成。 使用灸法时,艾炷宜小些,这样不会让自己或病人有痛苦感、惧怕感。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主张:“灸穴勿多,热足气匀。”也就是说,灸穴勿太多,热力充足,火气宜均匀,切勿暴灸使人难耐。此外,要有明确认识,只有长期灸下去才能有好的收效。
第十一要则:施灸的时间。 上午、下午均可,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可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此外,还可依平时发病的时间进行施灸。
第十二要则:施灸的副反应。 一般无任何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病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延长施灸的疗程。如发生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服中药加味增液汤——生地、冬麦、元参、苁蓉各15克,水煎服。
第十三要则:灸后洗澡。 凡非化脓灸,可正常洗澡,如有灸疮,擦澡时则应小心疮面,不要过久浸泡,当心不要洗脱灸痂。一般地说洗洗澡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第十四要则:施灸配穴的原则。 凡灸上部穴后,必须配下部穴灸之,以引热力下行。全身性和内脏疾患,或单做健身灸,则需灸双侧穴位。当然,任、督二经的穴位则自然取单穴了。初施灸时必须注意掌握刺激量,一般原则是:壮数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大剂量施灸。
第十五要则:施灸勿过量。 一般一个灸疮应和种一颗牛痘一样,不宜过大。因此要经常把疮控制在比黄豆(白豆)大些的程度,注意施灸的艾炷、次数,自己掌握,勿使过量。
上一篇:基因组医学杂志
下一篇:英医学杂志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