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发表论文
QCC发表论文
品管圈活动对肝胆外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论文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当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94例肝胆外科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对肝脏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晓率为95.74%,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知晓率为80.85%,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82.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肝胆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QCC)指的是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下,持续不断的推进管理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并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和改善医护工作当中的主要问题,最终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室形象[1]。为了探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分别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肝胆外科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在1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4.59)岁,在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9±5.42)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包括:①组建品管圈。肝胆外科科室患者均入选本次品管圈成员,并由圈长组织成员对经过讨论后的品管圈活动进度进行统筹安排,并由另外一名辅导员对品管圈的具体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和指导。②制定品管圈活动程序。所有品管圈内的成员都要参与到品管圈活动计划和安排当中,具体的品管圈活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制定品管圈活动目标,二是根据当前肝胆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改善策略,三是对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2]。③制定品管圈活动目标。对本次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所有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关于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了解患者对肝胆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饮食、运动和康复锻炼等;对患者的肝胆知识知晓率进行整体分析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教育目标。以1个月为期限,品管圈活动结束后,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④改善健康教育效果的具体对策。在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时,需要加强对品管圈内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并在业余时间内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从浅到深的讲解,尤其是对患者重点关心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重点培训;此外,肝胆外科科室负责人需要不断完善科室内的相关健康教育资料,比如肝胆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在科室病区内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改进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小课堂、PPT等多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健康教育。⑤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对实施品管圈活动2个月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和总结,并及时改进品管圈活动计划和目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x2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结论
在同类研究当中,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为95%,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96.67%,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总而言之,对肝胆外科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肝胆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品管圈活动对提升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870~1872
2江莉霞,常永琼.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普外科护士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88.
QCC是什么?
qcc是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
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只是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已,而是有计划的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师、信度工程师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广泛的教导各领域经理品管的方法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以及专门的工程师。
QCC活动的成果如果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企业领导者又能给参与QCC活动的人员给予精神、物质奖励,必定能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更良性的循环,创造出更高质量的成果。加大对QCC先进设备的添置,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技术智力投资,这样就更能使QCC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 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是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集合在一起充分合理运用的一门管理方法。
它不仅带来企业质量产品得到提升,对于整个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提升有着莫大的益处,也是企业长期发展源动力,更是现代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突出重围的关健。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从小作坊起家,企业的产品质理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瓶颈尤为明显。
本文从此入手,分析,研究目前民营企业中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未来的质量管理改革必要性和针对性提出相当的见解。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于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重用性做了说明. 第二部分,对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中存在的弊端作了阐述. 第三部分,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运行中弊端的解决对策.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运用 一、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重用性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这个名称,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
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现已成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是“三全”、“四一切”。
“三全”——是指对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和由全体人员参加者的管理。
“四一切”——即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定义是指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多年,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要跟国际接轨。
如果我们质量管理水平不能跟上国际的水平,我们的制造业将永远停留在初级水平,而不能有质的飞越,也会被产业结构调整所淘汰。
另外从企业的成长历程来看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从家族企业的创建开创事业出来的。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许多家族企业都带有家族色彩,但是其管理层的革新已经改变了其价值观念,不光在企业管理采用了科学决策程序,在人员任用上更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其公司。
从以上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民营企业必须切实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及使命感。
而且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显现出来。
如温州有部分档次低的,没有核心价值,靠价格取胜的工厂已经陆续关闭工厂。
质量要求的提高,也是由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老百姓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及安全。
而要做到质量的提高,就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只有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才可能进一步提高,才可能跟上国际的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质量目标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中统计手段的运用,改善了产品设计方案,先期降低了失败成本及后续因产品设计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成本优化。
全成质量管理的运用,加速成了生产流程,使流程加优化简洁。
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开展,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全面质量管理运用,改进了产品售后服务,使得客供关系更加紧密,使客户对于所供产品更加信赖感。
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及认知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和现场维成本,减少经营亏损,从而使企业的效益提升。
另外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还可以减少责任事故,从而保证企业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中存在的弊端 (一)误把ISO标准当作全面质量管理的上方宝剑 现在,很多民营企业还是把IS09000标准当作申请的过程,虽然按照1S09000标准操作,质量有了提高,但企业的文化并未因此而改变,领导也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
把ISO当作了标杆当做了一个噱头。
而且,尤其需注意的是TQM中所定义的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响应顾客的投诉等都有关。
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要真正贯彻全面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流程、技巧、技术支持、培训系统、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等都做一个全面的改进。
ISO只是一个框架,好比造房子的一个空壳,提供必要的建设标准,里面实际家俱要靠企业自行去优化,调整。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经营理念不同。
因此把ISO标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上方宝剑是不合理的。
(二)质量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 我国民营企业里面的员工往往认为质量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与组织的其他人员无关。
而实际上,质量管理是包括组织、决策、控制、领导、激励等基本职能和预测、调研、计划、策划、咨询、协调、沟通、指导、执行、制度、监督、考评、培训、任用、选拔及竞争、公关、广告、营销等主要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和过程,制订并执行规章制度只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质量管理也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事。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认为,全世界最难管的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
有四个词很关键,也容易模糊:聪明、精明、高明、英明。
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精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
而中国企业里面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名的人基本上没有。
中国企业的员工,往往是聪明的员工,把精力放在分析规则上,去寻找规则的漏洞,去违反规则。
这样的员工一多起来,企业往往就管不下去了。
这样的问题在企业中屡见不鲜。
(三)企业在基础数据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及维护 基础管理好比是蹲马步。
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基础还没有做好,甚至连经理人自身的岗位职责,要做什么事都说不清楚。
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没有科学的依据,没有真实的市场信息,有的是靠一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力来的。
这样的决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问题重重,难以解决。
一时一个政策,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朝令夕改,犹如重复建设,这样的企业很难做长久。
企业基础数据管理更是一塌糊涂,没有一个成熟的文件体系去支撑。
要得到先前的数据,都因为资料的丢失,而找不到。
这样作为经理人只能依靠资历经验凭空制定个决策出来。
导致做出的决策,轻者不合符合企业实际状况,遇到执行难,重者,使企业产生很大的内耗,增加失败成本。
这就为何现在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导入ERP系统进行基础数据管理的原因。
(四)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论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管理是"无师自通"或"存乎一心"的事,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
往往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绩效不佳。
我国的民营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
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热爱××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
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而企业中这样的薄弱环节不胜枚举。
三、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运行中弊端的解决对策 (一)民营企业正确认识TQM的重要性 在民营企业家眼里,我们的公司通过ISO认证了,就代表我们的质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做为最高层的领导应该打消这样的理念,要清醒的认识到ISO只是一个企业与其客户合作的门槛。
就譬如汽车行业需QS9000认证,这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公司为其供应链而设计的进入该行业的门槛,规定做为其供应商需要的文件及技术支撑,从深度意义来讲就是规定做为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规模。
TQM则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良药,需要全员的参与,提高全员的品质意识的,企业才能走向永续经营。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曾做过“红珠”实验,得出结论是:管理者要为质量不好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质量不好更多是管理系统造成的,而不是由某些“不良员工”造成的。
所以质量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要关心的首要大事,做好质量也必须从企业全系统去考虑、去着手,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对质量进行管理。
诚然,我们也不能忽视ISO9001给设定的框架,ISO是标准,是TQM的基石,企业的ISO认证有助于TQM的实施。
TQM的能动性加上ISO的框架保证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最高的质量、最低的成本,通过持续改进使得企业始终处于最佳实践的前沿,这也是我国民营制造业必由之路。
(二)成立QCC小组实行全员长期的质量改善 QCC英文全称QUALITY CONTROL CYCLE,中文译作“品管圈”,它是由日本质量管理学的权威石川馨博士于1962创立,亦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的活动时组成的小组称为品管圈。
这个小组做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环节,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下,灵活运用各种QCC手法,全员参加,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
显然从QCC活动跟企业员工全员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活动的过程比口号更加重要,而我国的民营企业总是把QCC当作口号,缺乏团队的合作性及规范性。
规划好QCC活动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立圈员,可以在同一部门或者性质相同的部门间来选择人员; 2.主题选定,通过必要的脑力激荡,成员提出在工作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经常出现”断头情况”的问题,掌握现状; 3.目标设定,把此问题的改善设定一个要达成的指标; 4.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5.对策的制定及解决; 6.效果确认及成果方布。
我国的民营企业只有切实按照这样的流程去做才有可能将质量有着长期的改善,相信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比问题多。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2008年的30年中,电子行业累计完成QCC小组成果151276个,共创经济效益约1090863万元。
综上所述,QCC是一套被公认有效解决问题的模式,它不仅消除制造业中有关品质的问题,并且早已解决为达成企业所设定目标的相关各项问题,因此开展QCC活动对于促进企业的管理的良性循环启到积极的意义及作用,对于提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节。
QCC注重全员参与,这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是相符合的,把员工个人发展愿望集合成企业的发展动力,鼓励优秀的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培养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QCC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上不可否认会用到许多数据,如何整理及提取有效的数据,对于整个QCC活动取得进展起到直接的作用。
(三)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做好基础数据统计 1、成立相关部门及组织相关人员专项专门管理,指定专人对文件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企业数据资源的保密性及因此导致数据管理的流失。
专人专职此点可以写入企业管理职务说明书,对其工作岗位进行定义,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其员工签属保密协仪,有其制约因素的存在。
2、建立相应文件内控管理流程,对文件按机密等级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整个文件系统进行编码统计,发放文件做好登记。
形成一套属于企业自身文件编码规则,可以使企业人员尽快找到该文件,也不会因为人员的离职造成文件找不到的现象。
这就是文件的可追朔性,此要求在ISO文件中有明确的阐述。
如何操作好适于当前企业的文件管理系统,是要靠企业相关单位人员集思广义。
群策群力找出一个适合企业的方案来。
3、建立文件的内部稽核制度,文件的各个环节的流通容易造成文件的缺失、遗陋、损毁,这时需要定期对企业内部的文件进行有效的稽核。
按内控管理流程进行部门与部门之间文件的审查。
此活动可以分季度作相应的检查。
此外ISO外稽也会做年度的审核。
稽核出来的缺失项要尽快解决,已防下次在重复发生,此点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经常发生,只有临时的解决对策,临时抱佛脚。
但问题后续始终困扰。
因此,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要做到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建立文件的内部稽核制度。
4、定期整理文件,做好6S工作。
6S:指的是由6S的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企业推行6S的好处,使办公、加工现场宽敞明亮,待检、合格、不合格、安全区域标识醒目,仪器、仪表、设备检定、操作记录正确,现场使用的文件清洁、规范、有效6S活动不仅提升了职工素养,也提高了企业效益,更重要的是时时督促人们按照6S标准,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杜绝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最重要的一点是使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提升,使得员工积极性提升,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充分运用统计手法 在我国质量管理中经验论导致血的教训经常发生,未对事件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就决策进行,把问题解决,从而导致另一问题的产生,周而复始重复劳动。
我国的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质量方面的管控,同时也充分运用了统计手法。
1、质量问题预防的动作 等发生质量问题,企业的失败成品已经产生,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损失会很惨重。
这就需要引入FMEA进行先期的失效模式效率分析。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是由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通用)制定并广泛应用于汽车零组件生产行业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其工作原理为:(1)明确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对失效所产生的后果进行评分;(2)客观评估各种原因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当某种原因出现时企业能检测出该原因发生的可能性;(3)对各种潜在的产品和流程失效进行排序;(4)以消除产品和流程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并帮助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例如宇通公司就是因为充分运用FMEA,使得宇通客车始终维持在高品质阶段。
2、企业流程环节上制程质量管控 (1)IQC进料检阶段制程管控,用到的统计手法为抽样检验计划,我国的部分民营企业采用GB2828及MIL-STD-II美军的抽样计划检查,按照检测作业指导书的每项要求进行检查。
这个动作对下道工序影响不言而喻,起到警卫员的作用。
合理的选择抽样计划对于先期物料质量管控有深入的影响,也是全面质量管理重要的一环。
当然抽检计划并非任何场合都适用,有些可以作抽样检验,有些非得作全检不可,主要看检验群体的性质,数量,体积和大小,或检验所产生的经费或者检验方式而定。
(2)制程中运用统计手法进行质量管控。
在产品检验环节需要用到SPC进行制程管制,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 tidal Process Control),是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它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通过检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从而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不断改进品质。
统计过程控制SPC用更加直观方法显现出企业当中质量存在的问题,通过脑力激荡,鱼骨图分析原因,采取更直接的解决办法,使质量朝着稳定安全的指数上运行。
目前我国现行的民营企业只不过把SPC当过场,这对于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深刻领会到SPC管理制程控制的好处,在制程中运用SPC进行质量管控。
(3)企业全面质理管理中QC七大手法的灵活运用。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过程决定计划法、箭线图法。
不同手法应用不同的领域,需要活学活用,而非机械化的模仿,我国的民营企业当作一个图表为了好看,最终需要通过这些图表得出结论,分析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统计的好处在于使问题集中化更易识别。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统计方法的培训,“功先利于事,必先利其器”。
掌握正确的方法,正解的工具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3、测量系统分析(MSA)在企业全面管理中运用。
诚然我们量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我们用统计制程手法分析问题的准确性起到关健性的作用。
分析用的数据必须来自具有合适分辨率和测量系统误差的测量系统,否则,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最终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
在ISO10012-2和QS9000中,都对测量系统的质量保证作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企业有相关的程序来对测量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因此我们要对仪器作GR&R(Gaug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论证,来保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质量,判定测量系统的误差。
这对于后面结果分析的有效性起到关健重要。
如果我们的量测的数据是错误的,那我们的分析就可能把我们带入另外一个圈子,问题将周而复始的产生,质量将永远不能改善,这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经常发生。
这就需我们对于目前的量测仪器作定期的检查,做好年检记录,这些规定在ISO标准书中有清晰的阐述说明及要求。
综上所述,企业,尤其是我国的民营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合理运用,对于企业的未来、企业的成长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TQM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要体现到行动上来。
在国外公司,TQM成功的获取利益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显然我们有些制造业无法达到六个西格码管控,这也是我国企业为之努力的方向。
国外一位著名的管理专家说过一句精彩的话:“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市场。
”我国现在民营企业无法创造市场,那就让我们跟随市场,跟随着跨国企业,借鉴国外成功的全面管理,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逐步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成功开展QCC品管圈必须掌握的十三个要点
精益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是每家工厂企业都十分重视的管理工作,而通过QCC可以有效地实现团结员工,提高产品品质的目标。
- 1 -
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中文译成“品管圈”。QCC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 2 -
QCC小组活动由各级员工自发组成,通常公司高层领导不会强迫员工实施QCC活动,只提供实施QCC活动条件和奖励机制。一般由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关联的人员组成圈,人员上至公司高层、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的员工。
每次QCC活动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围绕产品生产、技术攻关、工艺改良、质量改进、工序改造等方面提出,主题范围广泛多样。每次活动都是为了改进企业或部门工作的某个方面,目的是提高效率、效果和效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
- 3 -
QCC小组一般由3~10人组成,人数太少,方案对策不全面,人数太多,意见难统一,效率好效果反而不明显。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QCC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组圈
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通过商议选出圈长,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通过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由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二、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
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交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
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
三、目标设定
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 4 -
四、现状调查,数据收集
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本阶段使用查检表。
五、数据收集整理
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
六、原因分析
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
七、对策制定及审批
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
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
- 5 -
八、对策实施及检讨
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
九、效果确认
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护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
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
十、标准化
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
- 6 -
十一、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
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精益争霸,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
十二、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各台阶。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
十三、成果发表
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依照“成果报告书”,以分工方式,依各人专长,分给全体圈员,制作各类图表。图表做成后,由圈长或推选发言人上台发言,并进行讨论交流。准备参加全公司品管圈发表会。
qcc 是什么?
一、QCC是什么?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质管理圈
品管圈又叫品质圈或品质小组,它是自发形成的一种“民间组织”。
所谓品管圈(QCC)活动是基于尊重人性的观点,以建立光明愉快的工作现场为目的的管理方式。品管圈(QCC)是由几个(5~10)与某一议题相关的人员以自愿的方式组成,进行自主独立的讨论品质问题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品质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地进行维持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称之为品管圈活动。成员不宜多,最好来自同一部门,但应选出一位圈长。
A、组成活动小组
B、改善手法研习,自我启发小组活动。
C、定期或不定期圈会,自动自发处理现场的问题。
D、定期举行公司、部门、班组等的成果发表会,并参加外界的品管圈大会、
交流会、观摩会、研究会。
二、QCC的工作方法:
1、5W1H方法:
WHAT: 何事。指事情的内容是什么,要抓住实质。
WHEN: 何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了多长时间。
WHERE: 何地。事情发生的场所在哪里,有无变动和转移。
WHO: 何人。与事情相关的人:责任者、目击者、协同者等。
WHY: 为何。了解形成事情的真正原因,去除假象。
HOW: 如何。事情的当前状况怎样,有无继续发展的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需采取哪些措施并制定对策。
2、特性要因法(4M1E法):
用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某种特性与其可能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这个图就是特性要因图或因果图,或叫鱼骨图、羽状图、石川图。一般按以下步骤制作:
● 确定项目,即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 从4M1E(Man人、Machine机、Material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环境等)的5大方面分析原因。
● 展开确定的原因,绘制图表。
● 筛选主要原因(可结合柏拉图法)。
● 针对主要原因优先采取措施。
● 确认实施措施的效果。
3、PDCA手法:
PDCA手法是品管圈内的通用手法,每个圈员都必须要会用。
PDCA循环圈: P(PLAN): 计划 D(DO):实施
C(CHECK): 检查 A(ACTION):措施
PDCA循环图: 品质不断上升
改进
维持
改
进
维持
① 计划阶段(P):针对所要改善的问题制定目标,并识别达成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其步骤如下:
● 分析现状,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主要问题;
● 分析形成问题的各种原因,并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善方案;
● 把计划付诸实施,并预期其效果。
②实施阶段(D):有效地执行已制定的改善计划及其措施。
③检查阶段(C):根据改进计划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④总结阶段(A):检讨、总结前面三个阶段的效果。(最关键的一环)
要做到:●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纳入到有关的文件和规定之中;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入下一次的PDCA循环中去。
★ 工作循环的特点:
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不断循环上升。
三、QCC特色:
QCC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圈名:应大家认可、喜欢并感到自豪。
● 工作作风:如霹雳式、柔韧式、推理式、创造式等。
● 工作类别:针对某些专门项目或特色项目,总是在这方面有成就。
● 人员风格:到底是怎样的一组人员。
四、QCC开展工作的方式:
一般是在业余展开,工作方式多变,但一般是以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会议的形式有:
例会式: 规定时间进行,全体圈员参加。
专题式: 由成员提议,圈长决定进行,人员自愿参加。
★QCC工作流程:
成立小组 小组命名、提出口号 制定活动计划
收集数据、了解状况 明确主题、制定目标 要因分析、明确要因
制定要因对策并实施 对策效果确认 标准化
本次活动总结 确定下次活动主题
★QCC活动步骤:
步骤一:组成品管圈,选圈长
具有工作相关性的5-7人组成QCC圈,推举圈长。
圈长要求:圈长是未来QCC圈的灵魂人物,最好具有领导力和专业能力。
QCC圈是自发组织,圈长应能对圈员有引导和必要的约束能力。
步骤二:命名QCC圈圈名
第一次圈会时,应将组成的QCC 圈命名,为了今后开展工作和成果发表的需要,可以激发全体圈员的工作热情,维护QCC 圈集体荣誉。可以发动圈员的智慧,集体讨论或投票决定。
步骤三:掌握部门或圈员工作区域问题点
第二次圈会时,圈员应将各自收集的部门问题提出来讨论,一般可能包括如下问题(应是与圈员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
步骤四:决定主题
经过步骤三,圈员们应定出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达成共识,并决定第一次挑战的主题。
可以通过评分的方式决定,首次选择主题应考虑是否超出自身工作能力,否则会影响圈员士气,力争首战告捷。
步骤五:确定目标
确定改善的主题后,就要制订改善目标,应注意如下问题:
步骤六:制订达成目标的工作计划目标制订后,全体圈员应探讨达成目标的具体做法,并将每一个做法制订时程。
各圈员对所分配的任务设定工作计划,计划的进展状况可以应用检查表定期检查。
步骤七:掌握改善主题的重点
对于改善的主题,使用层别法将需要的资料加以统计,并使用柏拉图法将状况加以分析,找出重要的关键项目,改善工作应从重要的项目开始。
步骤八:探讨原因某一结果的产生必然有原因,应设法将原因找出来。
此时可以应用要因分析图(鱼刺图),全体圈员用脑力激荡法,在圈会时做动脑会议,将可能的原因一一列出,最后再决定几个主要原因。
步骤九:提出对策
针对找出原因,将需要消除的项目列出,并研讨一份改善计划表。计划表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十:对策实施
提出对策实施方案,应拟定具体实施方法,实施前应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说明和教育训练。
实施过程中,负责专项责任的圈员,应负起教导的责任,并控制过程的做法。
步骤十一:效果确认
实施过程中督导人员可以使用“实施评鉴表”进行评价。
效果确认可以使用管制图、直方图、推移图等(推移图最佳),从图表上看出对策的结果如何,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者效果不理想(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PDCA循环重新来过)。
步骤十二:效果维持
对取得效果的改善措施应进行标准化,重新修订相关文件(如作业指导卡、设计文件、流程文件等),并进行培训推广,让相关环节共享成果,否则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步骤十三:总结发表
经过圈员所努力达成的成果,应将努力的过程,使用的手法和达成的结果,使用图表予以发布,一方面得到公司领导的步定,另一方面圈员共同分享成果。
五、如何开圈会:
●圈会目的要清楚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与会人员以5~10个最理想;
●会前有资料,以免空口讲白话;
●避免马拉松圈会,1小时为宜,2小时为极限,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言简意赅,掌握重点,不偏离主题;
●圈长应带动讨论,激发创意,立场中立,化解冲突;并对会议议程进行适当讲解;
●开放心胸倾听,尊重别人不同意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圈会务必达成决议,决议之事项圈长指派专人负责提出行动计划;
●圈会主席可以轮流担当;
●圈会记录要忠实和完整;
●追踪圈会各项决议的行动及结果。
六、QCC的意义:
企业主体在于人,竞争的成败在于人,一般企业70%以上的基层人员只是被动接受指令,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每一件事情只有亲自动手的人,才能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QCC就是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推动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QCC的存在可吸引人,引发思维风暴、积聚智慧;
●QCC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
●人的心态、行为、习惯、个性、命运等都会因参与QCC而有改变;
●QCC不是信仰,但具有与信仰一样的作用。
上一篇:博士论文发表%
下一篇:在哪里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