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孙晓艳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7 11:09

孙晓艳发表论文

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

1982-198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

1985-1989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UT-Dallas)攻读博士学位,兼研究助理、助教。

1989-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1996 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分子生物学。

1996年和1999年分别两次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学者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和新泻大学进行合作与交流。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生导师。现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Palaeowold》(Elsevier出版)杂志共同主编,微体古生物分会荣誉理事(前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任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2006)执行委员会主席。

研究工作分为两个部分:1)分子古生物学:自1996年开始探索古分子、部分动物类群(包括节肢动物中部分甲壳类和多足类、苔藓动物和海绵动物)的谱系发育年代学,试图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化石记录结合起来,开展多学科交叉,以探讨早期动物类群的起源与辐射;研究组还开展部分特殊蕨类和水杉等植物的谱系发育年代学研究。2)中生代和古生代放射虫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及古生态学:主要致力于环北太平洋地区和东特地斯(西藏地区)的放射虫地层的对比工作。

王玉净、杨群,1991. 西藏日土县晚侏罗世放射虫。《西藏日土地区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及古生物》(孙东立、徐均涛等),88-100,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 群、王玉净、刘荣芝,1992. 黑龙江省那丹哈达地体中的 T/J 界线地层. 科学通报, 1992(6): 547-549.

杨 群、李荣玉, 1992. 古生物分类数据的管理策略. 《江苏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分册), 304-308 页.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 群, 1993. Biostratigraphy of the Nadanhada terrane, NE China. 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1985-1988.

杨 群, 1993. 微体古生态学. 地球科学进展, 8 卷 3 期, 84-85 页.

杨 群, 1993. 放射虫化石的化学分离方法. Palaeoworld, 2, 18-24.

杨 群、尚庆华,1995. 分子古生物学进展: 化石DNA的研究。Palaeowold,6,78-81。

杨 群,1995,古生物学领域的新辟园地 - 分子古生物研究。古生物学报,34卷3期,265-276。

杨 群,1995. 那丹哈达地体的放射虫研究。《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邵济安等),115-133页,地震出版社。

程延年,杨 群,王玉净,叶贵玉,1995. 亚洲东部放射虫地层的对比研究 (课题报告). Palaeoworld, 6: 84-86.

周祖仁、杨 群、盛金章、李星学、徐永昌,1995:地质时期生物与自然协调演化及化石燃料资源的分布规律。地球科学进展,10(4):378-382。

杨群、周建平、杨洪,1997. 分子系统学在微体古生物及相关领域中的套用。微体古生物学报,14(4):489-499。

杨晓松、薛重生、张克信、曾志平、樊光明、李昌年、尹磊明、杨 群,1997. 赣东北浅变质岩系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科学通报,42(4):409-412.

周祖仁、杨 群、盛金章,1997. 假希瓦格蜓属(Pseudoschwagerina)和球希瓦格 蜓属(Sphaeroschwagerina)。微体古生物学报,14(2): 111-128。

吴平、周开亚、杨 群,1998. 用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潮龟科(Bataguridae)闭壳龟类的进化。套用与环境生物学报,4(4):374-378。

杨洪、程安进、杨 群,1998. 地质体中的主要生物分子:研究范畴与方法。地质论评, 44(1):44-51。

李春香、杨 群、周建平、范深厚、杨洪,1999. 水杉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38(1):59-63.

刘德明,周建平,杨 群,1999. 浙江长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中的胺基酸. 古生物学报,38(1):86-93.

吴平,周开亚,杨 群. 1999. 亚洲产龟类12S rRNA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和系统发生研究。动物学报,45(3): 260-267。

吴平, 程安进, 杨 群, 周开亚, 1999. 线粒体DNA在龟鳖目中的进化速度与古生物分化事件。自然科学进展,9(12): 1119-1125.

吴平,张克云,杨 群,2000. 18S rRNA基因在节肢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意义。现代地质,14(3):355-362。

吴平,张克云,杨 群,2000. 后生动物起源时间的分子钟研究。古生物学报,39(3):449-453。

王玉净、方宗杰、杨 群、周志澄、程延年、段彦学、肖荫文云,2000. 南西部中-晚泥盆世矽质岩相地层及其放射虫动物群。微体古生物学报,17(3): 235-254.

周建平,张遴信,王玉净,杨 群. 2000. 中国二叠纪类生物地理分区.地层学杂志, 24(增刊):378~381

郝家胜,夏凤生,杨 群,2001. 苔藓动物的起源与系统发生。微体古生物学报,18(4): 385-391.

郝家胜,杨 群,李春香,张克云,孙晓燕,2002。苔藓动物18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初探。微体古生物学报,19(2):199-205。

郝家胜 杨 群. (2002). 拟迷误裂孔苔虫18SrDNA的序列测定及系统学分析(262) (THE 18S rDNA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SCHIZOPORELLA ERRATOIDEA).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2 Vol.25 No.3: 262-265

李春香、杨 群,2002. 杉科、柏科的系统 *** 研究进展。生命科学研究,6(1):56-60。

李春香、杨 群,2002. PCR 产物直接测序还是克隆测序?-- 密叶杉属rDNA ITS 序列的测定方法。植物学通报,19(6):698~704

李春香,杨 群,2003. 杉科、柏科的系统发生分析-来自28S rDNA序列分析的证据。遗传,25(2): 177~180

王玉净、杨 群,2003. 广东韶关仁化地区中二叠世孤峰组的放射虫动物群。微体古生物学报,20(4):333~341

王玥、杨 群,2003. 化石记录的再评估。古生物学报,42(2):297~302

张克云、孙晓艳、杨 群, 2003. 介形纲丽足目和速足目及相关类群18S rDNA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古生物学报, 42 (3): 452~459

张克云, 郝家胜,杨 群, 2003. 介形类系统分类与起源演化的形态、分子和化石证据.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 (3):吕宝忠、杨 群,2003. 血蓝蛋白分子的结构、分类及其在进化上的演变。自然杂志,25(3):180~183。

李春香,陆树刚,杨 群,2004. 蕨类植物起源与系统 *** 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1(4):478-485

李春香,陆树刚,杨 群,2004. 耳蕨属(鳞毛蕨科)的亚洲起源: 来自rbcL序列的证据. 科学通报,49(9):874-878

吴新华, 楼法生, 王玉净, 宋志瑞, 杨群, 邓国辉, 黄志忠, 凌联海, 2004. 赣东北地区不同时代矽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高校地质学报. 10(2): 209-216

杨群 王玉净 尹磊明 舒良树 楼法生 王博 2005. 论赣东北蛇绿混杂岩的时代--来自微体古生物学的证据. 地质学报,79卷 3期,316

郝家胜,李春香,孙晓燕,杨 群,2005. 唇口目苔藓动物分子系统演化及其主要类群分歧时间的推测。科学通报,50(12): 1205-1212

王玉净、杨群、郭通珍,2005.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中三叠世晚期放射虫Spongoserrula rauana动物群。微体古生物学报,22(1): 1-9

王玉净、杨群、尹磊明、舒良树、楼法生、王博,2006. 赣东北蛇绿岩带和变质岩系中"放射虫矽质岩"的再研究。高校地质学报,12(1):98-105。

杨群, 2007. 微体领域的大家二叠系研究的旗帜--纪念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盛金章院士(1921-2007). 微体古生物学报, 24(4): 333-337马俊业, 杨群, 2007. 网角海绵目(Dictyoceratida)谱系发育与形态发生分析. 古生物学报, 46(4): 473-480张克云, *** 旭, 杨寿运, 孙捷, 杨群, 2007. 速足目主要类群系统发育的分子证据. 古生物学报,46(4): 464-472

王玉净, 杨群, 2007. 中国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带及古生物地理学意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4(4): 338-346

丛培允, 杨群, 2007. 多足动物亚门主要类群的系统关系与谱系年代分析---基于形态、化石和分子综合数据, 微体古生物学报, 24(4): 407-421

杨 群(主编),2003. 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50

杨 群、宋力生,1993. 构造地层地体中的古生物研究. 《当代地质科学前沿--我国今后值得重视的前沿研究领域》, 肖庆辉等编著, 242-24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杨 群,1995. 那丹哈达地体的放射虫研究。《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邵济安等),115-133页,地震出版社。

杨 群、钟扬、施苏华,与分子古生物学.见: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22

赖旭龙、杨 群、杨洪,2003. 古DNA的研究方法与套用. 见: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40-61

夏旭华、李春香、杨 群,2003. 分子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以DAMBE分析软体为例. 见: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49-167

钟扬、唐先华、黄德世、张晓艳、施苏华、杨 群,2003. 分子谱系树的构建与检验. 见: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68-188

庚镇城、杨 群,2003. 中性理论、分子钟及支系分歧时间估算. 见: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89-203

吕宝忠、杨 群, 2003. 非线性分子进化与古生物重大事件. 见: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4-216

杨 群,2006. 部分后生动物的谱系年代学分析--分子数据与化石记录的结合。见:戎嘉余、方宗杰、周忠和、詹仁斌、王向东、袁训来(主编),《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华夏化石记录的启示》。北京:科学出版社。157-177,851-854。

杨 群、许汉奎,2003. 生物起源与灭绝新探。大自然,2003(1):5~7

孙晓燕、杨 群,2003. 古老生命的故事。大自然,2003(1):15~17

孙晓燕、杨 群,2000. 瞬间的生命--恐龙的绝灭与复活。《进化长河》(徐均涛 主编),134-140。江苏科技出版社。

张克云、杨 群,2000. 生物的特异记时器--分子钟。《进化长河》(徐均涛 主编),148-152。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1998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获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的作文提纲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的作文提纲,可以这样安排。

1、先结合“我的好朋友”审题,记下立意的内容,也就是议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记叙文的主题,然后根据这个立意去编列提纲,这样做就能抓住中心。

2、提纲的内容应包括立意、段落大意,层次或要点;各段落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提示;各段的详略安排和各段拟用的写作方法。这样可以使写作时思路畅通,成文结构完整,详略得当 。

3.、提纲结构。以“我的好朋友”记叙文为例。依据有以下四个:

①、按事情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果)来拟定。

②、按时间的转折(早晨、中午、晚上)来拟定。

③、按人物的活动过程(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来拟定。

④、按照空间的变换(如家中、途中、学校)来拟定。

下面给出《我的好朋友》三篇范文,供您参考。

【篇一】我的好朋友

开朗、幽默、文雅、大大咧咧……太多的缺点与优点构成了她——一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girl——孙晓艳。

她长长的睫毛下两颗眸子像会说话的精灵一样每一流闪都会传出女孩子飘忽莫测的情绪,他头上一排排长长的刘海像一排门帘从额头上垂下来,把眉头都盖住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则是一只塌鼻子,不过她压根没为那点小玩意而烦恼她整天快活似神仙。

孙晓艳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乐于助人。一次数学课上,我又遇到了“拦路虎”我苦思冥想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没办法只得想孙晓艳求助了!“嘿,孙晓艳,帮帮忙,把这道题的答案抄给我”孙晓艳闻声抬起头来,然后坚定的说:“不借不借,坚决不借,不懂装懂,永远都是饭桶。哪不懂?咱研究研究”说着,给我讲了起来,我顿时热泪盈眶。

孙晓艳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什么东西都胡放,丢三落四的,一会这没了,一会那丢了,最后总是在她那鸡窝似的桌洞里找到了丢失的东西。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写语文作业,孙晓艳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她的钢笔。唉!没办法,我只好将钢笔借给了她。

孙晓艳就是这样一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但我还是为有这么个好朋友、好同学而感到骄傲,感到开心。

【篇二】我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我的好朋友——菲菲。

菲菲今年10岁了,和我在一个班,我们还是同桌呢!她有着一头黑色的长发,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高高的个子,十分漂亮。最重要的是菲菲不仅长得漂亮,心肠也很好。好多人喜欢她。

有一天,要语文测验,我信心十足,准能考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考试时,我水笔芯用完了

我很着急,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的头上流下了豆大的汗珠,我心里暗暗叫苦,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菲菲看出了我的难处,小声问我:“是不是比没油了?”“嗯!”我回答道。“我借你!”菲菲拿出一支崭新的笔来,我不好意思的说;“这支笔是新的,我用你那只旧的吧!”“不用,拿着用吧!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么!”“谢谢你了!”我接过那支崭新的笔来。

不久,语文成绩公布下来了,我取得了理想的好成绩。我想:如果不是菲菲那支笔,我估计连60分都没有吧!

菲菲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我最好的朋友,比亲姐妹还要亲的好姐妹!你永远不会在我的记忆里抹去!

【篇三】我的好朋友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名叫李龙号,他有双水汪汪的眼睛,一个小小的嘴巴,长着一张瓜子脸。他乐于助人,关心朋友的形象,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上个星期六,我跟李龙号两人相约去找小明玩。我们边走,边聊天,突然,李龙号停下了脚步,我问:“你怎么了?”“你看那边。”李龙号回答。我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呀!是一位老太太,正面对着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这时,我想:那位老太太在马路边,她一定是想过马路。我急忙对李龙号说:“我们过去扶那位老太太过马路吧!”没等我说完,他就像火箭般的向老太太冲去,我也跟了过去,他对老太太说:“老奶奶,你是想过马路吗?我来扶你过去吧!”“好啊!”老太太说。李龙号就这样扶那老太太过马路了,老太太说:“谢谢了呀,小朋友,像你这样热心的小朋友已经很少了。”说完,我和李龙号有说有笑的继续走了。

还有一天,我和小明、小刚,还有李龙号一起踢足球,“传过来啊!传给我!”我们喊着,正高兴的时候,“哎呀!”小明叫道,我们停下了踢足球,往小明那儿看,呀!小明的膝盖摔破了,鲜血直流,看着小明那难受的表情,我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时,李龙号拿出了几张纸巾,帮小明止血,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没事”小明说。接着,我们大家一起扶小明回家了。

李龙号,乐于助人,关心朋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真敬佩他。我会好好珍惜这个好朋友的。

上一篇:曾发表论文名称

下一篇:新闻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