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柴进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7 11:11

柴进发表的论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董焱,符隆美. 门户网站广告的内容分析方法研究[J]. 东南传播, 2008,(02) .
[2]曾凡斌. 发展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及需注意的问题[J]. 新闻传播, 2006,(10) .
[3]董颖,杨智群. 网络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管工作初探[J]. 中国药事, 2008,(07)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符隆美. 门户网站广告的分析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吴祐昕,顺风. 网络广告新趋势分析[J]. 当代传播, 2007,(06) .
[2]吴辉. 时髦话题的理性思索——我国新媒体广告研究综述[J]. 东南传播, 2007,(12) .
[3]黎燕燕,杨妮,柴进. 论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J]. 法学杂志, 2003,(06) .
[4]林升栋. 网络广告研究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 广告大观, 1999,(08) .
[5]史学军. 广告作业的分类特征与广告市场的信息问题[J].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5,(05) .
[6]吕蓉. 刍议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与监管[J]. 中国广告, 2006,(10) .
[7]张和荣. 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的利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8]余娟. 论心理学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J]. 河西学院学报, 2006,(01) .
[9]叶鹰. 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J]. 评价与管理, 2005,(03) .
[10]王曰芬,吴小雷,邱均平. 基于Ontology的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研究[J]. 情报科学, 2006,(05) .
1] 王晓玉. 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 民营科技, 2009,(02) .
[2] 胡雅静. 浅论网络广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现代商业, 2007,(24) .
[3] 孙娜,刘政永. 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湖南农机, 2008,(03) .
[4] 金钰. 网络广告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07,(04) .
[5] 王钧玉,辛锋. 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7) .
[6] 代文锋. 中国网络广告现状与策略研究[J]. 电子商务, 2008,(11) .
[7] 靳鸿. 网络广告的现状与未来[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12) .
[8] 黄迎新,谢丹. 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 新闻大学, 2006,(02) .
[9] 汪发元,曹孙志. 网络广告的现状及监管改革[J]. 中国市场, 2006,(Z2) .
[10] 林舒. 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7,(01) .

水浒传的2000字议论文。。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武松、林冲、卢俊义三人都武艺高强,是梁山第一等好汉,三人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而武松和林冲、卢俊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林冲、卢俊义在充军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有时还向差人乞怜哀告。两人又都是受骗被捆在树上低头受死。武松则相反,第一次充军孟州,一路上反而是两个差人服侍他。二次充军恩州,押解他的两个差人被人收买,再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合谋在半路上害死他,四个带刀的凶手,对付他一个带枷的犯人,反被他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他还不解恨,一口气奔回孟州,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恶气。林冲、卢俊义不是武艺不精,原因在于,他们一个是北京首富,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希望服刑期满,重振家声。两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怀怒未发,忍一口气。而武松,无家室之累,久走江湖,养成强悍的性格,无所顾忌,也就无所畏惧,加上他受欺被诬,不断被人暗算,所以报复心强,手段也狠。林冲、卢俊义和武松,表现截然不同,但他们二人也有些不同,林冲的反抗性还较卢俊义为强。

  又如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拳打镇关西,没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样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起来,引起他的疑心,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头的踢到粪坑里去了。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武松性情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象迷惑与麻痹对手,如十字坡对孙二娘。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作到了。这又说明他很有心计。而李逵则和两人大不相同,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在江州因夺鱼和张顺撕打,被张顺骗到水里,淹得他两眼发白;去蓟州搬取公孙胜,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惩治;斧劈罗真人,被真人罚到蓟州大牢里受苦;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了性命。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和细致。《水浒传》对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特点的描绘,真正作到毫发不失,这就更加强了这些形象的动人力量。

  《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炼、准确、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偶有写景文字,又极精彩。如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水浒传》的叙事,要言不烦,恰到好处,而又绘声绘色,鲜明生动。“武松打虎”是历来传诵的好文章,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通过这些描写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是个粗人,见人不懂得什么客套和应酬之事,不受礼节的约束,他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象大宋皇帝、小宋皇帝等话,只有李逵才说得出,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吴用的足智多谋,宋江的谦虚下人,通过他们的对话,无不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鲁迅曾经指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关于水浒传中的人物是否为好汉,写一篇论文,500字+的

作者歌颂梁山义军,却又反对方腊起义,实际说明他同情、歌颂的是一种不彻底的农民起义,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义,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替天行道”的口号。“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义,但是由于遵奉天命,这就不能突破君主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正是统治阶级借天命来欺骗人民,所谓“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历来帝王正是借天命来统治万民的。《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意义,说的是朝廷无道时,由这些好汉来“替天行道”,因而他们造反便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服天子脚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终于换成“顺天”、“保国”了。这也是《水浒》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武松、林冲、卢俊义三人都武艺高强,是梁山第一等好汉,三人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而武松和林冲、卢俊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林冲、卢俊义在充军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有时还向差人乞怜哀告。两人又都是受骗被捆在树上低头受死。武松则相反,第一次充军孟州,一路上反而是两个差人服侍他。二次充军恩州,押解他的两个差人被人收买,再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合谋在半路上害死他,四个带刀的凶手,对付他一个带枷的犯人,反被他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他还不解恨,一口气奔回孟州,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恶气。林冲、卢俊义不是武艺不精,原因在于,他们一个是北京首富,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希望服刑期满,重振家声。两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怀怒未发,忍一口气。而武松,无家室之累,久走江湖,养成强悍的性格,无所顾忌,也就无所畏惧,加上他受欺被诬,不断被人暗算,所以报复心强,手段也狠。林冲、卢俊义和武松,表现截然不同,但他们二人也有些不同,林冲的反抗性还较卢俊义为强。
又如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拳打镇关西,没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样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起来,引起他的疑心,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头的踢到粪坑里去了。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武松性情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象迷惑与麻痹对手,如十字坡对孙二娘。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作到了。这又说明他很有心计。而李逵则和两人大不相同,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在江州因夺鱼和张顺撕打,被张 顺骗到水里,淹得他两眼发白;去蓟州搬取公孙胜,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惩治;斧劈罗真人,被真人罚到蓟州大牢里受苦;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了性命。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和细致。《水浒传》对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特点的描绘,真正作到毫发不失,这就更加强了这些形象的动人力量。《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炼、准确、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偶有写景文字,又极精彩。《水浒传》的叙事,要言不烦,恰到好处,而又绘声绘色,鲜明生动。“武松打虎”是历来传诵的好文章,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通过这些描写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人物的语言不

以宽容为话题 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跪求

宽容是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无论美丑,所以广阔无边。

宽容是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无论大小,所以雄壮无比。

宽容是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清浊,所以浩瀚无涯。

宽容是一种风度,一种广阔的胸襟,一种崇高的境界。宽容者具有一种高雅的气质,宽容者散发一种无比的魅力。

宽容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大彻大悟后的涵养,一种历经风雨后的美德。宽容者拥有一颗睿智的头脑,宽容者表现出一种可敬的忍耐。

宽容是一种对生活的冶炼,一种对事态的悉心洞察。宽容者体验生活,笑对生活宽容者遇事沉稳,更会泰然处之。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宽容最终使伤害你的人情愿或不情愿的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接受自己良心的审判:“廉蔺相交”的故事不正是给我们的启迪吗?倘若,蔺相如也是小肚鸡肠之辈,与廉颇斤斤计较,毫厘必究,恐怕赵国早已被秦国通并了。正是由于蔺相如的为国家不计较个人利害的宽大胸怀,感动了廉颇,才是他负荆请罪。廉蔺相交才使强国不敢轻易伐兵,可想而知,宽容起了多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时下不是有“生意场上无父子”这样的说法吗?一旦有了金钱‘地位,荣誉等冲突时,有些人往往就会丢弃宽容,拾起“以牙还牙”的刀,劈向对手。其实这种人不懂得宽容的意义。宽容,是幽谷香兰,使人愈嗅愈香;是竣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当然,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那些穷凶极恶的歹徒违法乱纪的恶人,绝不能宽容。

假如你学会宽容,你就掌握了一门博深的学问,你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你就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假如你学会宽容,你就懂得了为人处事,你就懂得了与人相处,你将会幸运的品尝到友谊的甘醇与甜美。

假如你学会宽容,你就学会了体悟人生,冶炼人生;你就学会了享受人生,完美人生。

宽容使人不在卑劣,不再只为纯粹的利害关系而相往,不再只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而存活,不再使人心胸狭窄,不再只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大动肝火,不再只为小小的自我利益而斤斤计较。

宽容好像新春的一缕微风,悄悄地系着你,我,他。

宽容好比盛夏的一树树荫,无私的为你我遮风挡雨。

宽容仿佛金秋的一片黄叶,轻轻的回归大地的怀抱。

宽容犹如寒冬的一场大雪,默默孕育着生活的开始。

古语说:有容乃大,能让为高。让我们拥有宽容的心灵吧!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人生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丽的风景!

<浅谈武松的人物形象>的论文

[收稿日期]2007-03-16
[作者简介]徐鸿冰(1966-),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市聋人学校讲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2007年08月
第7卷第4期A
ug,2007
Vol.7 No.4
武松人物形象初解
徐鸿冰
(常州市聋人学校,江苏常州213004)
[摘要]《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是丰富而复杂的。他与宋江的关系从精神导师到分道扬镳,他的招安思想有
来自宋江的,也有其他的,他的性格随着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带有“痞性”的英雄性格,则使得他形象
更为复杂。
[关键词]武松;性格;形象;招安思想;“痞性”英雄
[中图分类号]I 20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06(2007)04-0107-03
金圣叹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
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
格,都写出来。”武松是《水浒传》塑造得相当成功的
一个人物形象,他的故事具有传奇的色彩,他的性
格、思想都在不断发展,他的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
得到不断丰富,他不断认识着他周围的人物和社
会,读者也通过他的认识和行动来认识他和他所处
的那个社会。
一、武松与宋江———从精神导师到分道扬镳
出道之前的武松是一个玩劣的青年,没有父
母,只有一个备受他人欺负的哥哥武大。武大对武
二是又怨又想,怨的是武松在清河县时,经常吃官
司,教武大受苦;想的是武松在家没人敢欺负他了。
武松与武大兄弟情深,他却不受哥哥的约束,脾气
照样发,是非照样惹。在柴进庄上,虽然柴进用物质
满足了武松的要求,给他酒喝,给他肉吃,但是武松
并未有任何改变,直至遇上宋江,他的精神得到洗
礼,他对自己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武松受到宋江
的赏识,宋江将出自己的银两与武松做些衣裳,每
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武松前病都不发了。这是
武松的一个重要转变。他们第一次分别时,两个人
结拜为兄弟,武松“堕泪”[2]而别,他的心灵找到了归
宿。可以想象,武松与宋江一起在柴进庄上的那些
日子,除了饮酒,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较量些枪
棒之外,他们还有许多话要说,宋江对武松在思想
的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日后武松说出招安的话,
恐怕与他们在柴进庄上的十数日相处不无关系。宋
江对武松,既是义气上的大哥,又是精神上的导师。
在十字坡,武松称颂宋江“仗义疏财,如此豪杰”。他
给那四个捣子赌钱的行事方式颇有宋江给李逵赌
钱的风格。在孔太公庄上,当武松说出有心等朝廷
招安时,宋江说:“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
佑。”两个人分别时,宋江又对武松说:“如得朝廷招
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
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个好
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
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官。可
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又吩咐武松
道:“兄弟,休忘愚兄之言,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武松对宋江也是情深义重。两人分别时,武松还要
送宋江一程,宋江阻止,武松又下了四拜才自投西
而去。
武松与宋江分别之后,两人辗转都来到了梁
山。在排座次之前,武松与宋江还是一条心。当宋江
要推卢俊义为梁山泊主时,“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
也发作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
也只是让哥哥,他如何肯让别人?’”(本文所引《水
浒传》内容均来自于《水浒传图咏》)武松一心拥护
宋江为山寨之主。排过座次之后,武松虽然还是跟
随宋江,并且随宋江招安,后又跟随宋江南征北战,
107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与宋江之间逐渐产生了裂
痕,最终以在六和寺出家的方式与宋江分道扬镳,
彻底决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需要对
此进行一些讨论。
武松与宋江决裂的重要原因是武松对招安有
了自己的见解,对宋江也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失去
了对他的信任。那些前来攻打梁山的军官可以说是
梁山的对头,可是宋江一次次对待被梁山好汉打败
并捉上山来的政府军官的卑躬屈膝的态度,使得武
松心中不快。特别是捉住了打伤鲁智深的张青后,
鲁智深要打张青,却被宋江硬生生地拦了下来。“宋
江取酒奠地,折箭为誓,……众人听了,谁敢再言”。
不敢再言,不等于心中没有想法。虽然《水浒传》没
有明确写武松的反应,但是武松在场看到宋江为了
招安的种种丑态时他的反应是可以想见的。排过座
次后,他与宋江的分歧就表面化了。在菊花会上,宋
江作了《满江红》一词,乐和还没唱完,“只见武松叫
道‘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
心!’”宋江想招安,以前想招安的武松现在不想招
安了,那他想干什么呢?“武松不解公明意,直要纵
横振羽翰。”这句诗给了解答,武松不愿受招安受束
缚,他要纵横四海,展翅高飞。我们也可以从鲁智深
的话中寻找到答案:“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
蔽圣上,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
安不济事!”武松自从上了二龙山,和鲁智深形影不
离,他们一起打青州、一起去救史进、攻打大名府时
一起住宿、一起在城门口杀人放火。他们在一起有
许多共同语言,鲁智深说的,也可以说是武松想的。
当高俅被捉上山来,宋江对他纳头便拜,口称死罪,
极其无耻,众好汉没奈何。当高俅夸口相扑天下无
对时,众好汉都支持燕青教训高俅。这就表明了众
好汉包括武松都对宋江的做法都有所不满。
虽然武松对宋江心有不满,但是他并没有立即
离开宋江,这里还有一些复杂的原因。一是因为他
被义气所缚,他对宋江的确感情深重。好汉们分别
时两次堕泪的恐怕只有武松与宋江。一次是在柴进
庄上初遇,分别时武松堕泪;另一次是在白虎山孔
太公庄上分别时,这次是宋江堕泪。二是武松逃亡
到二龙山落草,再入伙到梁山。他如果离开宋江离
开梁山还能到哪里安身呢?当时的梁山是武松最好
的安身之所。三是可能他对宋江、对宋朝皇帝还抱
有幻想。后来招安后他对宋江和朝廷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朝廷对他们处处设防,时时刁难;宋江自招安
以后把“忠义”二字中的“忠”看得重于“义”,陈桥驿
杀军校就是明证。等到方腊打完了,梁山那么多的
兄弟死的死、亡的亡了,张青夫妇、施恩死了,特别
是鲁智深的坐化,再也不可能“八方共域,异姓一
家”了。他自己的一条胳膊也没了,成了一个废人,
这是他离开宋江最好的理由。宋江也承认武松已是
一个废人,面对一个已没有了利用价值的人,一个
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他留在六
和寺出家。宋江说:“任从你心”。表面上看是对武松
的支持,实际上他也不想带武松赴京朝觐。武松的
抉择无疑是正确的,他和宋江两个人最后不同的结
局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武松招安思想的来源
《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中,许多人都支持招
安,但是除了宋江,还有谁像武松那样,自己先明确
说过受招安的事的呢?有招安想法的好汉较多,特
别是那些吃了败仗被抓上梁山的政府军官,他们包
括武松为什么会认同宋江的招安思想呢?
首先,先造反再招安是宋朝的一个现象,就像
唐朝的人想通过终南捷径,由隐而仕一样,宋朝的
人有通过盗而仕的思想,通过啸聚山林,再被招安,
然后做大官。《水浒传》中就曾写道:“原来这十路军
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个节度使,旧日都
是在绿林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
职”。因为现实中有这样的事例,许多造反的人也想
受招安。那些被梁山打败了的军官投靠梁山之后还
可以受招安,重新做官,武松也可以受招安复为顺
民。
其次,武松毕竟做过都头,从内心说,他并不想
落草做强盗,做强盗也是迫不得已。即使是吃了官
司者如林冲、朱仝以及雷横、杨志等人都是如此。在
他们看来,做大宋的臣民才是正途。传统的观念是
要求人们做忠臣孝子,这种观念在人们意识中根深
蒂固。让具有这种观念的人做乱臣贼子,他们的内
心一定非常痛苦,他们内心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激烈
地挣扎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造反。即使他们偶尔
做了一些有乱国家法度的事,他们也不一定想做叛
逆。那些劫了生辰纲的好汉,如果不是被发现了,他
们会主动上梁山去吗?吴用是想到了,那也不过是
作为一条退路,而不是作为首选。武松得到哥哥被
谋杀的确凿证据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手刃仇人,而
是告官,他想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为兄长报仇。
当他的正当要求得不到县官支持时,他也没有滥
杀,他多次说“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他杀了仇人之
后,也还是带着证据到衙门自首,并没有反叛。他希
108望吃过官司之后能够复为良民。“逼上梁山”就是说
做强盗都不是自愿的,能够不做强盗还是不做强盗
的好。做了强盗之后能够受招安重新做皇帝的顺民
不也是很好吗?而且有人走过这样的路,前面所说
的十个节度使就是例证。
那些被梁山打败了的政府军官,并非真的被宋
江三言两语所感动,也不是义气为重,而是他们想
到只要保住性命,就有接受招安的机会,有重新做
官的机会。在他们内心,官与贼没有什么区别。官是
招安了的贼,贼是未招安的官。他们当时对宋江的
恭维,只不过是顺坡下驴,给自己被打败了、投入梁
山而暂时背叛朝廷找个借口而已。
其三,前文已述,宋江是武松的精神导师,他的
招安思想对武松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武松有招安的思
想是正常的,招安的思想来自于武松所处的环境和
社会现实。
三、打虎和打狗———英雄的“痞性”及人物形象
的暗示
武松形象的真实性来自于《水浒传》对其真实
的演绎。虽然金圣叹称武松是“天神”,但《水浒传》
似乎并没有把武松当成天神来看,我们可以从书中
武松的许多经历看出这一点。武松在打虎出名之前
有一段不那么光彩的经历,他这一段不光彩的经历
与他的身上具有的一种个性是分不开的,这里称这
为“痞性”。从武松与武大在阳谷县初次相见时,武
大说对武松又怨又想,可以得到这一信息。这种“痞
性”在武松的身上时时显示出来,武松在柴进庄上
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同样的信息。宋江来到柴进庄
上,和武松相处了几日,武松先前的诸多前病都不
犯了。是什么前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
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这
和他在清河县动辄与人打架一样。我们把这些“醉
酒”、“性气刚”、“和人相打”等前病称为“痞性”。
武松与宋江分别之后,他独自来到阳谷县地
面———景阳冈下的一个酒店。他的言语行动中又一
次显示出“痞性”。要酒喝,不给酒就骂人、威胁要将
“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劝说他
不要一个人过冈子,他说酒家“你留我在家里歇,莫
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
吓我”,把酒家的好心通通反做恶意。这也可以看做
是他行走江湖的警惕,这种警惕来自于他多年形成
的“痞性”。武松的“痞性”加上他的好名,使他遇上
了吊睛白额大虫,并最终使他成为一名打虎英雄。
在十字坡,他遇到了卖人肉包子的张青夫妇,
他发现这是一家黑店,他与孙二娘周旋的方式也具
有个性色彩———“痞性”。武松对孙二娘道“我见这
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娘
子,你家丈夫却怎的不见?”武松特地说些风话,诱
孙二娘下手,再顺势制服她。如果是李逵或者是鲁
智深会怎样?当然李逵会轮起斧子就砍了上去,鲁
智深也会“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当然,鲁智
深不具有“痞性”也就识破不了这个黑店,差点被做
成人肉包子。
人物的遭遇往往极具相似性,但相似不等于相
同,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对武松也适
用。喝醉酒可以使武松成为打虎英雄,喝醉酒也可
以使武松成为连狗也打不着的狗熊。无论我们如何
喜爱这个英雄,生活自有其本身的规律,真正伟大
的艺术也不可能脱离生活来胡编乱造。武松来到白
虎山庄前的一个村落小酒肆。此次喝酒更是向读者
充分展示了武松的“痞性”,他不仅骂人打人,而且
真的把小酒店屋里粉碎了,强抢了他人的酒和肉,
然后喝得大醉,比他成名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成名
之前,他为了逃避人命官司到柴进庄上,回家途中,
在景阳冈打虎成了英雄,这是假逃亡成真英雄。此
时他却是真逃亡,成了假英雄。武松在小酒店“喝得
大醉,正要寻事,恨那只狗赶着他只管吠”,于是他
打狗。《水浒传》的作者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作者,写
武松打狗的那种生动逼真一点也不逊于写打虎。打
虎是赤手空拳,打得惊心动魄,打狗是用刀砍,砍得
滑稽可笑。不但狗打不着,自己也两次翻身落在水
里,他“扒起来,淋淋的一身水,却见那口戒刀浸在
溪里,武行者便低头去捞那刀时,扑地又落下去,只
在那溪水里滚”,极其狼狈,此时有谁知这人曾经打
死过一只虎呢?打狗,是对武松英雄形象的一次解
构,使他复归于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缺点的英雄。
有缺点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武松打狗时无英雄气,有的是痞气,所以狗也
不吃他打了。打狗与打虎难以相匹。武家兄弟初次
相见时,武大怨武松,但是并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
读者从武松打狗可以猜想他在成名之前都做了哪
些事。
虽然武松身上具有这种“痞性”,但是他的英雄
形象还是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赞赏,这不能不使我们
佩服《水浒传》高超的叙事技巧。大多数看过《水浒
传》的读者都有这样的印象:众好汉是被逼上梁山
的。这是因为《水浒传》(下转第113页)
109[参考文献]
[1]金圣叹.金圣叹文集[M].四川:巴蜀书社,1997.
[2]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讲演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何满子等.五大小说评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沈亨寿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5]黄霖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M].东方出版中心,2006.
在开始时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的被逼上梁山的
好汉———林冲。林冲这个逼上梁山的好汉是如此的
隐忍,他的种种不幸又是如此的令人同情,以至于
这部书给了我们错觉———好汉们上梁山都是被逼
的。《水浒传》运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写武松这一人
物。武松一出手便打死了景阳冈上的大虫,《水浒
传》写得非常精彩,“此虽令我读之,尚犹目眩心
乱”,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打虎”这一品
牌形象如影随形地一直出现在武松的事迹之中,这
一巨大而光辉的业绩足够照耀武松的一生,也足以
耀花了许多读者和后人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武松
竟然连一只黄狗也斗不过,他打狗的那种狼狈竟然
被忽视了,留在人们心中的永远是打虎英雄的形
象。因此,如果我们单纯地把武松看做是一个英雄,
至少与《水浒传》对他的全部演绎是有差距的。
武松不仅是一个英雄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复杂
的形象,在他的身上存在着某种暗示,是不是《水浒
传》故意留给读者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确实存在
这种情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的观念,这种观念在武松形象上得到了验证和暗
示。再英雄的人物也有会做抢人酒喝、夺人肉吃、无
事生非地去做打狗这样不光彩的事;酒量再大也有
喝醉的时候,而且是烂醉如泥。武松又回到了“原
地”,回到了他未出名时候的形象。正因为有这样的
验证和暗示,才使得武松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
令人信服。
四、结语
武松是一个性格丰富复杂、形象栩栩如生的水
浒人物,他和广大的市井细民一样,市井细民身上
有的他都有,他有的在市井细民身上也会这样那样
的表现出来,武松的性格既为人们所熟悉,也为人
们所羡慕,为人们所喜爱。
人生充满艰辛,有着太多的不幸、痛苦与无奈,
人们希望能够像武松那样快意恩仇;人生也有许多
束缚,使得人们不能够像武松那样做。于是,武松就
成了人们潜意识中的自我,那个潜在的自我可以为
所欲为,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尽显豪爽气概;
可以打虎、可以杀人,可以报朋友之恩,可以雪仇人
之恨;可以做光明磊落的英雄,也可以做有“痞性”
的无赖,人们在武松身上找到了自我。尽管武松有
许多不英雄的地方,但是人们都给予了谅解,甚至
忘却,人们一如既往地喜爱武松。
[编辑:张雪梅]
[参考文献]
[1]何清.张承志:残月下的孤旅[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奚玉春,马业永.《黑骏马》-超越痛苦的人生牧歌[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6):33-35.
[3]刘绍里.《黑骏马》的审美"镜像"和生命意蕴[J].柳州师专学报,1998,(4):33-39.
其其格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她总在关键时
出现,并成功地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中心,影响和
左右着其他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的开端、发展、高
潮与结局,贯穿草原文化与汉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全
过程。张承志在其其格身上着墨不多,但寥寥数笔
能将人物画活的功力与对人物恰到好处的安排,使
其其格形象变得举足轻重,其其格人物形象的精心
选择和塑造使小说的内涵更丰富,意蕴更为深广,
这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也是作家张承志的成功。
[编辑:张雪梅]
(上接第109页)
113

上一篇:候崇金发表论文

下一篇:湖南省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