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运发表论文
苏东运发表论文
西方民主发展启示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民主制度在通过自身调整赢得国内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在全球扩张。一些西方政界人士将其民主制度蒙上一层“全民民主”、“普遍民主”、“永恒民主”的面纱,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不断向外推销。在他们眼里,其他所有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都是非民主的,甚至独裁
的。
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类型的国家中也有一些人对西方的民主制度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发展中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实验品”,结果导致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近年来国际政治一系列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冷静地看待西方民主制度,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标志。
实际上,西方民主是西方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为维护资本统治进行的精巧设计,决不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政治模式。
西方民主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西方民主制度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才达到今天这样水平的。尽管在不少人看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日益完善,统治技术日益精巧,统治手段日益多样,但无论是其自身还是其在许多国家的移植和推广,从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即使经过多年的修补,至今仍非尽善尽美。
首先,我们不妨说说西方的选举制度。作为代议制基础的普选制是英国最先提出的。英国大宪章运动提出实现选举区平等,废除财产的资格限制,男子应有选举权。但是即使这些并不彻底的要求,在英国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实现的。
其次,再来看看西方民主经常标榜的旗号――“人人平等”。美国从来以民主楷模自居,其中一个理由是它自建国之初就一直强调“人人平等”。但事实上,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根深蒂固。
最后,应当着重指出的是,谈到西方民主制度,许多人容易想到“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等,并且以为西方政治制度只有一种模式,这是一种误解。应该说,“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但它们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事实上,西方政治制度纷繁复杂、形态各异,没有哪个国家与另一国家的制度是完全一样的。
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是“金钱民主”
“民主”一词的本意是多数人的统治。评判一个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是否得到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在资本主义社会,名义上人民享有广泛、平等的民主权利,但实际上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往往为实质上的不平等所替代,法律上的平等往往为事实上的不平等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所有者才享有充分的民主;穷人的民主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更多时候只能置身于民主之外;富人借助于“民主”攫取更多的社会财富,而穷人却很难通过“民主”来保障自身的基本权利。
选举权是西方民主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但在西方国家,选举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和黑势力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在政治生活高度商业化的美国,谁要想在国家机关中谋求公职,他就需要拿出大量的金钱。美国的选举实际上是一场金钱竞赛。离开金钱,竞选总统、议员等公职就寸步难行。竞选费用不断攀升,数目之巨令人咋舌。
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只有适合本国国情,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是有效的、富有生机的。照搬照抄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一些西方大国到处输出民主的做法也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当代国际政治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启迪耐人寻味。
苏东剧变给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后果,说明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是行不通的。原苏共领导人在“新思维”的名义下推行党和国家制度的所谓“根本改革”,其实质就是全盘西化。其结果不但没有带来效率与公平,反而导致国家解体。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使此后的俄罗斯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独立后的非洲国家也面临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其中一些国家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纷纷实行西方的议会民主、多党制和多元化,其结果不仅没有带来繁荣和稳定,反而连续发生军事政变,使人民遭受摧残,国民经济崩溃,社会发生倒退。苏东剧变后,又有一些国家转而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结果陷入混乱不堪、进退维谷的境地,使人民生活更加贫穷。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取得“倒萨”成功后,强行推销“大中东计划”,试图把美国民主制度从外部移植到伊拉克以至整个中东地区,“从源头上改善美国的安全环境”,但这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眼下的伊拉克恰似一个无底洞,吞噬着美国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迄今已有2000多名美军士兵在伊丧生。伊境内的袭击和自杀式爆炸此起彼伏,政治重建充满变数,能否如美所愿成为“样板”纯属未定之数,而伊拉克人民已为此付出了巨大、惨痛的生命财产代价。实行民主制度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外国大兵刺刀下的民主是没有说服力的。此外,在支持别国的“民主革命”时搞双重标准,选举结果符合自己利益和心愿时就承认,不符合就鼓动推翻选举结果,直到选出自己能够接受的领导人,这样的做法也让人怀疑:支持民主是假,培植自己的附庸国才是真。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以生动翔实的事实指出了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和它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搞西方的“议会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决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决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民主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探索作者:爱梦 来源:论文之家 日期:2009年07月01日 关键词:民主;模式;中国
虽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同是转型国家,但两个国家选择的转变方式不同,所以两个国家的目前民主化模式和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民主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虽然两个国家的推动民主方式、手段和进程不一样,但是只有向民主化发展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而且每个国家因为自身条件不同,在民主发展的模式上也会出现多样化的差异。
1 中国和哈国民主模式的发展
在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进程中,信奉西方的政治和民主制度的民主化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联盟的各个地区。哈国独立后的政治体制建设毫无疑问受其影响。哈萨克斯坦在独立前夕就仿照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建立起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权分立制。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政治模式,极力想把中亚纳入西方阵营,使中亚既摆脱俄罗斯势力的控制,同时又远离伊斯兰势力的影响。因此,哈国采用的是激进的休克方式推动民主。但这种民主模式既不能等同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虽然从形式上看是具有相似性,但与之相比,还不够成熟和“存在缺陷”。事实上,在完全推翻一个旧体制,建立一个新体制时,会出现一个过渡性的体系,此间,在结合哈国实际状况过程中,制度还有待于不断的完善。在经过了十几年的艰难转型后,哈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民主的基本要素。
相反,中国民主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虽然与哈国同属于转型国家,但与其转型所采用的“休克疗法”不同,中国走的是一种温和的渐进改革之路,民主改革也是从一个试点开始逐步推向全面。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得到了延续,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西方有关民主的经验,正逐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应当看到,在去年中国党的十七大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提到一个相当高度,尤其是之前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以之为中共十七大报告蓝本的“六·二五”讲话中。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字眼在一个段落内出现八次。他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中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同时,笔者认为民主不具有普遍价值,民主只是一种特定的状态。中国式的民主与西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与哈国也有很大不同。中共领导的中央政府在推进民主化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有中国理论家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理想目标是实现中共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其最大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
因此,中国如果继续按照渐进式改革的模式发展,那么在将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可能沿着多条路径向前推进,包括党内民主,基层民主以及高层民主,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轨制模式。
2 民主实现领域(道路)
“民主是通过普遍参与进行管理;代表制则有助于实现这一参与。一个大型的民主社会,首先需要一个公正的、其目的在于充分而且准确地反映人民意志的代表制度”。其二,代表制可以在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选举;二是听取人民意见。很久以来,政治家和学者都把选举制度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民主国家的标准之一。而当考察一个国家的民主模式时更是以选举方式作为判断尺度。
哈国政治民主的形式可以大致概括为总统制政府和地区代表制选举。这从宪法和现实政策中可见一斑。哈国在宪法的第一篇中明确规定:国体为共和国制,政体为总统制。同时,实行立法、执行、司法三权分立制,多党制和普选制。
“公民参与国家权力机关或地方自治机构的选举,按平等竞争原则选人上述机关,同样是最重要的直接民主形式。”哈国的宪法和法律都规定,凡是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权参加选举。每个公民投票的机会是平等的,只有一次投票权。公民参加选举是自愿的,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无权强迫。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宪法规定,为了解决国家和社会的最重大问题,可以进行全民公决和地区性公决。有选举权的公民都有资格参加。全民公决采用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制和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宪法规定共和国内的公民可以建立不同派别的政党和社会政治组织,并允许其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国家的政权体系。哈萨克斯坦有大小上百个党派,议会也由不同派别的政党组成。但实际上哈国的多党制还只是停留在宪法条文中,政党组织很难实现公平竞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多党制在运作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多党制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明显地不倾向于允许建立人数众多的和有能力的政治力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哈国独立的时间尚短,当前的首要任务并目的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提高,而不具备广泛推行多党制的条件。要使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尚需时日。在这种政局下,比例代表制和最高票当选制皆无法推行。鉴于哈国多党制的现状,他在向民主化发展的进程中,其选举制采用的是地区代表制。这在宪法和实践中都有表现。此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皆实行普选制。年满18岁的国内公民都有选举权。按照旧的苏维埃区或以州、区、市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人数大致相等的几十个区,各选区选出一名代表组成议会。
另外,哈国在政治体制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经济形势严峻;多党制未能发挥作用;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矛盾很重;民族矛盾时有发生和激化的可能。这都要求哈国总统认识到,要想使国家走出危机,实现“保持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就必须掌握强有力的政权。而总统集权既能巩固独立成果、保持社会稳定,又不改变国家向政治民主发展的方向。
中国选举民主化的推动力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融入世界,中国公民过去淡薄的民主观念和法治意识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始终在推进民主化发展,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另外,改革中的媒体制度愈发关注民众公正和权益问题。公民也有更多的政治渠道参政议政,因而也同时推动了选举制度改革,进而推动民主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国民主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对民主的诉求,推动地方的民主试验改革。如果其中某项改革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又带有民主的普遍性,可能会在其他地区推行,并逐步扩大。
而对比起来,中国基层的民主选举制度得到很大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许多学者对于村民自治实行的效果持十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认为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作为农民参与的民主化实验,在民主化实践中建立起一系列民主规则和程序,并为中国的民主化提供了示范性作用”。而与之配套的村民直选制也受到好评,虽然在实行选举过程中产生了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但这种改革的道路还是值得探索的。城市社区的选举改革则与之相仿,社委会采用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上海、宁波等地实行议行分离的社区居委会组织结构,有利于调动居民参加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另外,中国基层的人大选举制度改革也已经启动,在去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表述,表明未来选举更加公平化,会着重保障基层农民选民的基本利益。
苏联亡党亡国的八个基本原因
苏联亡党亡国的八个根本原因: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缩写CCPC)简称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分属各加盟共和国的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组成。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与美国并列的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不再存在,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苏联解体前后,原有1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分裂为15个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体制僵化、改革失败、领导失职、和平演变、军备竞赛、民族问题、政党腐败。
其实,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即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蜕变。正由于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导致了苏联亡党亡国。苏联亡党亡国有以下八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戈而巴乔夫在政治领域的改革上,用多党制代替共产党一党专政,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没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过分注重工业的发展,又不承认市场经济,导致工农业比例失调,赫鲁晓夫,勃列日捏夫等后几任总统都没能突破这种模式,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这种所谓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四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理论上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正确的理论指导,必然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戈尔巴乔夫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五个重要原因: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严重。特权阶层恶性发展,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将过去对国有资产的支配权转化为实际的占有权。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中,大部分都是原来的党政干部。所以,一个美国学者讲:“苏联共产党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六个重要原因:干部路线严重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苏联的干部路线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实际上的任人唯亲,上下级干部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更加肆无忌惮。他上任不久就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新增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8人,撤职2人。更换了部长会议主席和6位副主席,撤换了40多名党中央和政府部长,近100名州委书记。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七个重要原因:严重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改变了党的颜色。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搞的是民主社会主义,鼓吹“全民党”、“全民国家”,实行资产阶级“公开性”、“民主化”,造成了全党的思想混乱,很多党员感到迷茫。党的基层组织受到严重削弱,形同虚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党风恶化,严重脱离群众。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八个重要原因:政治上,形成官僚阶层。这个阶层形成以后,往家族化发展,之后想上升入仕途的其他人,被官僚世家把路堵死。官僚队伍中极度缺乏新鲜血液,并正式与群众脱节(世世代代官位被一家一族把持,当然会脱离群众)。而且这个阶层里面,官官相互,没有“外来”威胁,不求政绩,只求享受。大肆享受特权,以权谋私,生活腐化,不思进取,蜕变成寄生在群众身上的血吸虫。勃列日涅夫就是代表人物。
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需要深入探讨,并很好总结,以便成为我们的鉴戒,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
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
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篇一
《论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摘 要】和谐文化建设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在一致,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大学生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和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以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可见,文化主要反映了人的思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反映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进步的科技知识、创造发明、理论思想、风俗制度等,是一定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以和谐思想为核心,融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的文化体系。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成才并处于开放、竞争环境和知识、信息集散地前沿的群体,既灵敏地反映和折射着社会的动态与面貌,也预示着社会的未来与前景。为此,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用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的文化引导大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信念,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大的课题,也是当代社会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表明,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1.1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虽然是经济实力,但只有经济实力而没有文化的支撑,社会发展会受到制约。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1.2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文化内部结构的和谐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文化内部结构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3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解和整合的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社会越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沟通思想感情、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2.和谐文化建设蕴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在一致,反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建设蕴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和谐文化的本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内在一致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文化建设视野,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首先,和谐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和谐思想为核心,融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的文化体系。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自身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次,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牢牢把握其方向。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大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次,和谐文化建设还要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大学生中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进行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意识”、“信誉意识”的思想教育。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基本一致。
2.2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的学习、锻炼,努力选择、取向、认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涌现了一大批有理想信念和大有希望的积极分子。但是,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条件下,一些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呼唤和希望“发展”、“超越”的诉求,出现目标选择与价值取向上的困难,有的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状况。大学生思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更加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和信息化的前沿,大学生受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强烈。高校学生往往处在社会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之中,进行着比较与选择。在开放环境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与科技强势,在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同时,也以之为载体大肆推行其思想文化。一些青年学生由于不了解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强大与我国经济与科技相对落后的历史缘由,一时难以认识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往往以现实的经济与科技为参照,来判定国家制度、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优劣。加上苏东社会主义遭受挫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文化影响力的不对称,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难题。面对现状,把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和谐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其一、体现了先进性。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二、体现了理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愿望与要求,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以后更高发展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其三、体现了时代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其四、体现了现实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必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3.2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眼点是“管理学生”,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和谐文化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的理念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文化建设这一更高的层次上。
3.3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为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和谐社会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社会的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的各要素之间,融洽匀称,配合得当,互相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困难的群体,妥善地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但问题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因素,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因此,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同样需要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共同努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实事求是,2004,(6).
[2]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4,(12).
[3]陈建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效应[J].党政干部论坛,2004,(12).
[4]贾华强,马志刚,方栓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郑永廷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8]宋思佳,许婕,刘西金.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1).
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篇二
《论华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摘要: 本文提出,以华夏传统文化命名中华传统文化更为合适,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文化与教育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动态平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
一、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1.华夏文化
华夏是中国和华夏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
华夏民族起始于距今约四五千年。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在此后的几千年的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大多数和各少数民族共生共荣的中华民族。
华夏文化对应的英文有china cultural,huaxia-china culture,chinese culture。一般人们认为,华夏文化是指一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居住民族的总的文化系统,子文化则是在华夏文化这个总系统下一定的地域和一定民族产生的小文化;也有人认为,古代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就是华夏文化。
在常见的使用过程中许多报刊杂志甚至学术论文把它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混为一谈,我认为这都是对华夏文化的一种狭隘化现象。
华夏文化的主干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学,但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很多内容,不仅仅有儒学,还有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及佛教,在地域上还包括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藏文化和新疆文化等甚至大陆以外的亚洲的四小龙和日本等文化因素的多元文化体系,而“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我们不能直接用到文化上来。
华夏文化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也不是一个具体学术派别,所以我认为华夏文化是一个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相区别的概念,她应该定义为:古代的中华民族及现代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她以中国范围内的文化为主体,也包括世界范围内一切华人甚至其他民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所以相对应的最合适的名称是中华文化。
2.华夏传统文化
华夏传统文化就是超越时代的华夏文化,从古延至今,仍然活跃于现实中的动态的华夏优秀文化。上文提到华夏传统文化主干是儒、道、墨、释,以地域上表现为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藏文化和新疆文化等子文化。
华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以下特性:
(1)旺盛的软文化生命力结构,软文化是内层的通过社会各种媒体的传播,可以对现代化社会甚至未来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2)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无限的超地域性。早期的华夏文化具有鲜明的河洛文明特色,各个地域文化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同中国范围内其他文化互相接触、吸收和同化,由此形成一些超地域的共性,即华夏文化的天下观等。
(3)具有超时代的先进性。有人说华夏文化总体上说是一种农业时代的文化,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华夏文化圈的迅速崛起正说明了其具有超时代的先进性。
(4)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有机地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性。
(5)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具有世俗性、伦理性等。
二、有别于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首先,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主要是与传统教育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对于从夸美纽斯以来到赫尔巴特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称作“传统教育”。同时由于杜威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他对教育作了“进步”与“保守”、“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划分,因此,以杜威为主的教育思想就称为“现代教育”。
其次,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现代教育,对于现代教育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用相对立的方法大量描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如在教育目的上,两者表现为知识技能与能力和素质的对立;在教育过程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规范学生行为,现代教育强调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和自觉行为;在教育结果上,传统教育强调对确定性知识的掌握,现代教育强调创造性的发展;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对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控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等等。
最后,有的学者认为无论是所谓“传统教育”,还是其以后的教育思想都有现代化教育的成分和思想,即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但是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二者也是有区别的:首先,前者更多地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意味,而后者更多地具有教育革新的意味;其次,前者的过程比较漫长,而后者可以在短时期内有一个突破性和超前性的发展;最后,前者更多地强调宏观的物质和管理及指导方面,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在现有的教育物质基础上如何发展和用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在微观的教育过程中理想地实施教育应有的功能。
我认为目前的现代教育应该定义为: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以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以人为本社会为目标的立体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上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和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优秀成果,并灵活运用的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育实情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最优化教育。
三、华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动态平衡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有双重的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才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而对其的传递和深化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教育虽然是相对于一个传统教育的概念,但又不是截然对立的,有一部分是要继承的,而且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使教育系统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不平衡,因此,现代教育就意味着变革,意味着进步,只是这种变革和进步是围绕着“现代化”而来的。
简单地说,现代教育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如我们弘扬华夏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谦让为怀、贵和尚中的精神,创造一个多元文化和平发展并和谐相处的世界;发扬以背离祖国为耻,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矢志爱国的精神;发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不为现代文明的物质和技术形形色色的外在诱惑而异化;发扬业精于勤、勤俭简朴的精神,形成不比享受而比贡献的良好社会风气。
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决定华夏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和以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它的活水源头,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教育的宝贵资源。华夏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精华和糟粕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要使身不在此山中者用马克思主义来对它们进行吸收和再创造,这是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王业宁多大了
王业宁
王业宁(1926年10月4日-2019年2月22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原籍安徽六安,物理学家。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声衰减)研究。
1945年考入中央大学物理系,1949-1950年在南京药学院任教,1950年始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1982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冯端等合著《金属物理》。1994年岁尾,年逾花甲的王业宁荣膺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金牛奖。1963年,王业宁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压电组合振子离频内耗仪。1974年,王业宁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1989年,她在溶质元子和位错工作用的冷加工峰和沉淀峰的机理研究中,运用了耦合驰豫模型,解释了该峰反常大的激活能起因。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低频内耗的研究。2019年2月22日18时,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王业宁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声衰减)研究。
中文名:王业宁
外文名:WangYeni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六安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2019年2月22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统一了两个学派关于瞬态内耗的理论
建立畴界粘滞损耗理论
建立中国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
首次将耦合驰豫理论引进合金中缺陷集体弛豫过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低频内耗的研究》等
人物生平
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月,王业宁出生于安徽省安庆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日进修学生,学的是法律,后任国民政府行政法院庭长,兼任大法官。王业宁自幼就迷上了数理化。在班里,她的理科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高二那一年,王业宁因听说中央大学很难考而去报考。后被该医学院录取。但是她自幼喜爱的“光”、“声”、“热”、“电”物理世界而放弃这次机会,继续回到学校读高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中大附中保送进中央大学物理系。
1949年2月,因战争王业宁父亲奉命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南京前往台湾。正在中央大学物理系读4年级的王业宁,开始身不由己随父母到了杭州。可一路上,她白天想的是自己的学业,夜里梦的是五彩纷呈的实验室。她不愿意听从命运的摆布,更舍不得丢下即将完成的学业。她决心瞒着父亲,只身返回了南京。杭州一别,竟成为母女间的诀别。由于海峡阻隔,王业宁后来再也没能见到双亲一面。同年,王业宁以全系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取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翌年,便被导师请回了母校物理系任教。
1953年,校领导推荐并把她送到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进修。在物理学家葛庭燧先生的指导下,王业宁对金属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校后,她设法卸下了那些社会工作,一门心思搞科研。进入物理世界的王业宁,经过几年努力,在专业上大有进展。60年代初期,她发现,马氏体相变,包括其他一级相变的瞬态内耗的大小正比等于振动一周内马氏体的转变量。这个后来被写进教科书的“马氏体相变内耗规律及其机理”的结论比国外同行对这一方面的发现早了整整10年。
1963年,王业宁又主持建立了压电组合振子内耗仪,扩大了测量内耗的频率范围。1964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联合颁发的新产品奖。“十年动乱”时,王业宁的丈夫林醒山教授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关进了牛棚。她领着年幼的儿女去了农场。回到南京后,又去修大桥、采煤、挖地道。当时,不少好友都担心她吃不了这些苦。然而,性格开朗、遇事豁达的王业宁,从容不迫地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劳作之余,她边辅导儿女读书,边孜孜不倦地啃专业书。回忆起这段经历,王业宁说:“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天塌下来,我也要挺住。”
1973年,南京大学开放了一部分实验室。王业宁立即开始了工作。当时,由于各方面尚不正常,不但政治上要冒风险,物质条件更谈不上。炎热的酷暑里,实验楼的三楼断了水,而王业宁正在试制的声光调Q激光器需要用水冷却。于是,已经45周岁的王业宁和一位年轻人顶着夏日高温,一桶一桶地从楼下拎水,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科学事业是不会怜悯人的。他们像苦行僧一样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不停地攻关。她再实验时加以冷却,终于在1974年王业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并在中国国内激光界引起不小的震动。王业宁也由此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10月,年逾半百的王业宁因科研而暂时放下家务和儿女,带领她的研究生向固体相变与内耗方面攻关。内耗既是实用的消声减震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又是研究固体中物理问题的一种手段。由于不常用它,研究的人也不多。而王业宁在实践中发现因为在丰富的内耗现象中能得到确切解释的答案较少,影响了其应用。因此,王业宁在固体相变及畴界的内耗方面做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从低频到高频较全面的知识。
1981年,王业宁创建了在测量内耗的同时,能实施观察界面变化的装置。并用这个装置首次发现了二级相变涨落引起的低频内耗峰与畴的粗化过程有关的内耗峰,还确认了畴的粗细化具有一级相变特征;阐明了Te附近畴界运动引起的内耗与弹性以及介电性能反常的机理,建立了中频范围畴界粘滞运动引起的内耗及介电损耗理论。这一理论对研究形状记忆效应与铁电存储器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供有用的信息。列宁格勒大学尼卡诺罗夫教授曾说过,这一研究启发了他,也对相同设备做了类似的改进,做出新的成绩。
1987年起始,王业宁将内耗方面的研究用于高温超导体领域。她发现高温超导体在Te以上的晶格不稳定性或类相变是与晶格参数的跳变相联系的。因为这一跳变量很小,不少人测量到这一跳变而不敢认定。王业宁不愧为女中豪杰,她根据自己反复实验积累的经验,首先确认了这一现象,并将研究结果寄给Argonne实验室。美国Brookhave实验室、Argonne实验室及休斯顿大学合作,用高分辨X光分析仪对YBCO单晶进行测量,肯定了这一结论。
1989年,王业宁又大胆地将耦合驰豫理论,原用于高分子与非晶材料应用到合金的领域无序区,发现由于位错与点缺陷气团相互作用引起的内耗如冷加工峰(S—K峰)与沉淀峰,并合理地解释了该峰反常大的激活能的起因。由于S—K峰的激活能是各学派长期研究的问题,因此,王业宁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同行的瞩目,被誉为“王氏理论”。波兰、日本、瑞士、法国等国的专家也相继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其他位错和界面内耗峰的研究中。
1991年,王业宁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王业宁当选院士的消息公诸于世后,她在台湾和美国的亲人纷纷来信祝贺。哥嫂在信中说:“这对我们来说,是几十年里最好的消息。我们王家的智慧在你这里表现出来了。”
1994年,在北京国家计委、科委、教委等八个部委联合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王业宁名列先进个人之列、登上领奖台,按过金光灿烂的金牛奖。王业宁希望将这一切辉煌的成果,奉献给他的慈母。然慈母已去世。给她留下无穷了遗憾。
2000年4月5日,在合肥市的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里,王业宁前来参加原中科大副校长钱临照院士的铜像揭幕仪式。
2019年2月22日18时,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声衰减)研究。对于一级位移型相变的瞬态内耗与稳态内耗都最早获得重要的实验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机制。发现铁电畴的粗(细)化具有一级相变特征,在三种(Y,Bi,Tl)高温超导体的正常态均发现存在三个类变相(只有晶格参数跳变,而无对称性改变)的温区,并首次测定了铋锶钙铜氧的弹性软模用电镜方法找到了铁电体(SBT)中“无疲劳”的根源,在2000年国际铁电会议上就此作了邀请报告。
王业宁和严锋等研究了C60、两种不同弛豫过程的理论模型,发现了弛豫单元之间的关系是玻璃化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弛豫单元之间的强关联导致类相变冻结过程,而弱关联引起动力学冻结过程。
张清明等建立了国内第一套低温极化电子拉曼散射系统.该系统能工作在4.2K以下并对高性质单晶体使用极化入射光.做为一种高技术,电子拉曼散射已广泛用于探索超导能隙和其各向异性,输运动态及在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自旋波动.一些电子拉曼散射实验已开始用于研究高性质单晶体,如LSCO,YBCO和BSCCO铜氧化物超导体.现已发现动态电子条纹可以存在于LSCO系,因此提出一种非均匀电子结构应当对理解LSCO中的超导性质提供参考。
丁勇和王业宁等首先揭示了反相边界(APB)能够被认作一种核心位置,因为新畴和弯曲90°畴有较好的流动性,两者均在BLS铁电材料的无疲劳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王业宁就此结果在不同的国际会议上做了两个邀请报告。吕笑梅等研究了铁电低维材料的各种性质,包括替代、机械疲劳、尺寸和应力效应等。并将SPM用于研究铁电体局部开关性质。
苏东和王业宁等发现弯曲的90°畴界比竖直的畴界能吸收更多的氧空位,这是某些BLS铁电体中无疲劳的根源。李伟和王业宁等提出钉扎在畴界的氧空位的运动具有较强的关联。
早在1953年,她赴沈阳金属研究所,在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教授指导下从事内耗研究工作,从此奠定了她今后的研究方向:用内耗方法来研究材料的缺陷行为、力学性能以及相变内耗的规律与机理。1954年回校后,就在物理系创建了金属物理专门化内耗实验室并开展马氏体相变内耗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日以继夜的工作,不断积累实验结果,并进行理论分析,她在五十年代末就总结出马氏体相变过程的瞬态内耗的规律,即马氏体相变过程的瞬态内耗正比于振动一周内的马氏体转变量。而国外直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报导同样的规律和相同的观点。
1963年她又首先对马氏体相变稳态内耗峰提出了界面机制。为了更深入地进行相变与缺陷的内耗研究,她又首先在国内建成了高频内耗装置—Marx三节组合振子,用它研究了难熔金属的位错内耗。并发现了溶质晶界峰与脆性的关系。该装置在1964年获得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工业新产品三等奖”。
七十年代初,她转向当时的热门课题:激光研究工作,由于她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又有超声方面的工作经验,很快在国内首先建立了测量声光介质优值M2的装置,并在国内研制出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并用它开展了非线性光学及固体中缺陷与相变的研究工作,其科研成果在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同年,她被提升为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导师。她主持的晶体缺陷及相变内耗研究工作,经近二十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被列入冯端教授主持的“晶体缺陷研究”项目,于1982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她是主要参加人。
八十年代初,王业宁又恢复了内耗研究,并指导研究生从事相变内耗的研究工作。1981年对低频稳态内耗峰提出了界面位错的静滞后型内耗理论,解释了低频内耗与频率无关的实验事实。王业宁的工作在国际第七届内耗与超声衰减会议上受到重视,多次被该大会的报告引用。对相变的瞬态内耗,王业宁也作了深入研究,把一般认为出发点不同的Belko-Postnikov理论和Delorme模型统一起来,并推广到非线性范围,使相变内耗的研究工作更深入。
对于高频超声衰减,王业宁也作了系统研究,考虑了位错动力学损耗机制,并指出随频率的增加,声子弛豫将逐渐占主导地位。她指导研究生在钼酸钆的铁电、铁弹相变的超声研究中,验证了衰减系数α正比于频率平方(f2)的相变理论,这是国内首先用超声研究相变的工作。
为了建立内耗与畴界运动之间的定量关系,王业宁指导研究生创建了在测量内耗的同时,能实时观察界面变化的装置。用该装置首次发现和确认了二级相变涨落引起的低频内耗峰及与畴的粗(细)化过程有关的内耗峰,还发现畴的粗(细)化具一级相就特征,这对相变内耗峰的机理是一突破性的工作。该工作还阐明了畴界运动引起的内耗与弹性,介电系数反常的机理,建立了中频(KHz)范围的畴界粘滞损耗理论,这对进一步研究形状记忆效应及铁电存储器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供有用的信息。
王业宁还善于吸收相邻学科的成就,加以发展。1989年她把Ngai的相关态理论应用到位错和点缺陷气团互作用引起的内耗峰及沉淀或溶质偏聚有关的不对称弛豫峰的机理研究中,这一开创性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重视,国外有人在文章中介绍了她的工作并称为“王氏”理论。除了上述与缺陷和相变有关的内耗研究外,她还对具钙钛矿结构的LiNbO3晶体在75℃附近的物性反常作了系统研究,发现物性反常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反常只出现在75℃附近很窄温区,如双折射率、锥光干涉、非线性光学性质、穆斯堡尔谱、内耗等;第二类反常表现为在75℃附近,物性有不连续跳变,如热膨胀系数、声速、点阵参数、折射率(no和ne)等。从实验上否定了文献报导的光折变和杂质效应机制,提出了无对称性变化的氧八面体交替旋转的模型,解释了上述两类物性反常,并把这些反常行为称为类相变行为。这种类相变现象在多种类似的晶体,如LiKSO4、LiTaO3中出现,因此该工作不仅找到了LiNbO3晶体在加工中易开裂的根源,而且有普遍的物理意义,在高温超导体的晶格不稳定性的研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巴斯德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王业宁长期从事相变内耗的研究工作,又对具钙钛矿结构的LiNbO3晶体的类相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她于1987年首先用内耗方法发现YBa2Cu3Oy在110-150K和210-250K附近有与晶格参数跳变相联系的晶格不稳定性并首先观测到形状记忆效应。后来在Tc>80K的Bi系、T1系及掺杂Y系超导材料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并发现Tc以上几十K以内发生的晶格不稳定性与超导电性有着内在联系。为排除孔洞、陶瓷材料制备工艺的干扰,她又指导研究生研究Bi2Sr2CaCu2O8单晶的弹性行为,不仅测出了弹性各向异性而且还从声速的实验结果获得弹性系数C'=1/2在大的温区有软化,结合后来发现的正常态背景内耗平台与载流子浓度有关并在Tc附近陡降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动态畸变云的载流子超导凝聚的模型并用内耗方法求得超导能隙。近年来她和她的学生对多种相变,如畴界的冻结转变磁通熔化,C60的有序无序相变等又做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结果。大大丰富了相变内耗领域的知识。
王业宁除了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外,在教书育人方面也作出了极大贡献。在她悉心培养下,已有2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各科研单位的骨干力量。
王业宁学术造诣精深,著述丰硕。她先后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并参与冯端教授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金属物理》(上、下册)和《晶体缺陷和金属强度》等专著的编著工作。
王业宁除了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外,还亲自带领课题组的同志,承担着国家超导攻关项目、形状记忆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基金项目,有关Ni-Ti薄膜及铁电薄膜的相变及记忆效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2000年,2000年度(第七届)何梁何利基金奖
1992年,金新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改革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0年,相变与界面有关的内耗及超声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相变与界面有关的内耗及超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82年,晶体缺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78年,声光调Q-YAG激光器全国科技大会奖
1964年,压电组合正子内耗仪全国三委,新产品(三等奖)
1964年,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建成高频内耗装置—Marx三节组合振子工业新产品(三等奖)
荣誉表彰
1993年4月,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1993年2月,获江苏省十佳女科技、教育工作者。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1949-1950年,南京药学院助教。
1950-1978年,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
1978-1980年,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80年至今任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
1981年~1997年任全国固体中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
1989年~1996年担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国际固体中内耗与超声衰减会议的国际委员会委员。
1991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委员。
1994年至今任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1997年至今兼任全国固体中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和全国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
1997年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的成员,此外还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此外还担任中国形状记忆合金专业委员会顾问。ICIFUAS-9、ICIFUAS-10、ICIFUAS-11、ICIFUAS-12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ECIFUAS-6及SMM-94,97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日本相变著名教授:王业宁的实验室是其中运转得最好的一个。
澳大利亚on:王业宁教授的一篇关于高温超导体的晶格不稳定性的文章评价为“excellent”。
美国Illinois大学超导权威教授Ginsberg:在一次国际超导大会的总结报告提到“从内耗这一角度来研究高温超导体,世界上做得最好的是王业宁组”。
美国海军研究所弛豫理论专家倪嘉陵教授:王业宁教授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却能有如此多的创新思想,是很少见的。
日本马氏体相变专家u教授访问中国回国后,在日本金属学会会报上突出介绍了王业宁教授的工作与成果。
上一篇:宋夏发表的论文
下一篇:柯召发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