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论文发表
abi论文发表
在国际知名英文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英文国际会议论文30余篇(其中,2篇是sci索引,19篇ei索引、12篇abi全文收录、2篇isshp检索,15篇istp检索),2007年在英国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部,在《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世界》和《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内出版专译著、教材30余部。其中,《服务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两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王永贵, ric h a rd lihua, marketing competences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china,palgrave macmillan ltd,2007(英文学术著作)2)zhong yang, ric h a rd lihua, xiao zhang, 王永贵,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market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 2007, (abi)3)lianke song, 王永贵, jiangru wei, revisiting motivation preference within the chinese context: an empirical study,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1, 1, 25 - 41(abi)4)王永贵, jay kandampully, hing-po lo, guicheng shi,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brand equity: a chinese stud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2006, vol. 9, no.3, pp179-197(abi)5)王永贵 hing-po lo, quan zhang, youzhi xue, how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ontingency approach,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 2006, vol.1, no. 1, p27(abi)6)王永贵, hing-po lo, yongheng yang, the constituents of core competences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high-tech firms in china,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 4, pp.249-280(sci,ei)7)王永贵, hing-po lo, yongheng ya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value,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04,6:4, pp325-340.(sci)8)王永贵 and hp lo, customer-focused performance and its key resource-based determinant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competitiveness review, american society for competitiveness, usa, 2004,14(1/2):34-59 (abi)9)王永贵,shanji yao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cmit2008)(ei)10)王永贵 and hui feng, crm capability in service industries: conceptualiz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 beijing(ei)11)王永贵, customer asset management capability: measurements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based on china firm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servi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ei)12)王永贵, guicheng shi and zhong yao,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ship strength: a disaggregated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a chinese service industry, ieem 2007,新加坡(ei)13)he jia and 王永贵, consumer crea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the influence of domain knowledge in service context, ieem 2007(ei)14)王永贵, huifeng, jingang xing, manag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capability for superior customer asset: an empirical study in business market by taking a disaggregated approac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servi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7, 上海(ei)15)王永贵,非常小器案例点评:销售模式与产品的不匹配,北大商业评论,2008年1016)王永贵,常建坤,顾客资产管理与顾客资产管理能力平台及其构成研究,《管理世界》, 2008。17)王永贵等,对市场导向、顾客资产导向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探索性研究——基于中国背景的调节效应模型,《南开管理评论》,2008。18)王永贵,高忠义等,创新用户社区的运行机制及其管理研究,《珞珈管理评论》,200819)贾鹤,王永贵等,参照群体对消费决策影响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20)常建坤,王永贵等,领先优势状态\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财贸经济》,200721)王永贵,贾贺,全球客户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2)常建坤,王永贵,顾客关系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其对顾客资产的驱动过程研究,《管理世界》,200723)王永贵,顾客关系活动对顾客资产的差异性影响研究,《中大管理评论》,2006年24)王永贵,张炜,顾客关系管理活动、关系收益与顾客资产,《营销科学学报》,2006年25)韩顺平,王永贵,市场营销能力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26)韩顺平,王永贵,顾客资产管理视角下的顾客忠诚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年27)王永贵,顾客关系活动、关系质量与顾客资产的关系研究——基于顾客视角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年28)石贵成, 王永贵, 邢金刚,于斌,对服务销售中关系强度的研究——概念界定、量表开发与效度检验,《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29)王永贵, 韩顺平,邢金刚,于斌,基于顾客权益的价值导向型顾客关系管理: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管理科学学报》, 2005年。30)王永贵,邢金刚, 李元,战略柔性与竞争绩效—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31)王永贵,顾客资产管理:背景、现状与问题,《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年32)etzel/ walker/ stanton/王永贵著,《市场营销》(第14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3)王永贵,译著,菲利普?科特勒著,《政府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4)王永贵,译著,《营销策划分析》,唐纳德?勒曼和拉塞尔?温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5)王永贵,冯慧,译著,《顾客利益代言》,格伦?厄本(glen urban)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6)王永贵,译著,《经理人员的职能》,巴纳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37)王永贵,译著,《组织市场营销》,james anderson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8)王永贵,译著,《管理:使命、责任与实务-责任篇》,peter drucker,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39)王永贵,译著,《管理:使命、责任与实务-使命篇》,peter drucker,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0)王永贵,译著,《管理:使命、责任与实务-实务篇》,peter drucker,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1)王永贵,董伊人,编译,《战略市场营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2)王永贵,杨永恒,译著,《公司战略》第一/二版,译著,1998/2005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43)王永贵,译著:《精益企业:降低浪费的综合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44)王永贵,译著,《精益供应链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45)王永贵,译著,《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prahalad,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abi绝对广量指标
绝对广量指标ABI
公式概说
①ABI=绝对值
ADP-BIP
②U1S=全部上市公司的总家数
③R=ABI÷UI5
④MAB1=R的10天移动平均值
来龙去脉
ABI绝对广量指标,英文全名(Absolute
Breadth
lndex),由Norman
G
Fosback所创,并且发表在《Stock
Markei
Logic》一书中,属于大势型的动量指标。本指标不以价格趋势为目标,主要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侦测市场潜在的活跃度。
读者可以将ABI想像成“极端指标”,ABI的数据越高,表示整体市场的涨跌家数差异越大。一般情况下,市场行情有涨有跌,而上涨家数多于下跌家数,或者下跌家数多于上涨家数,原本就是正常现象。但是,当上涨家数与下跌家数的差异大幅增加时,则另外有其特殊的意义存在。由于行情大涨或大跌的关系,股市通常容易出现涨跌一面倒的行情,而ABI指标正是针对这种“极端”行情而设计的。
指标剑法
①当ABI指标的数据,上升至320~350时,行情经常会产生强力扭转的力道。
②当ABI指标的数据处于低档时,表示市场行情低迷。
注意!上述ABI指标之极限数据,应随上市公司的增加而变化,读者应于一段时间后,自行调整极限数据之值。
深入讲解
理想状态之下,当整体市场的上涨家数等于下跌家数时,代表多空双方的力道取得平衡。但是,一般行情之中,涨跌家数必然会产生些许的差距。只是,当这个差距大小时,股票市场不容易产生太大的涨跌幅。也就是说,当ABI指标的数据太低时,表示市场处于低迷期,股民的获利情况普遍不佳。市场中,能够让ABI指标产生极端数据的行情不多,除非市场遭遇大利空或大利多,ABI指标才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参考数据。
仅供参考!
高文杰的人物生涯
1970-1972年在平山县回舍中学学习;1972-1974年在平山大吾高中学习;1974-1978年在平山近掌村劳动; 1978-1982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工程系学习;1982-1983年在南大港农场水利科工作;1983-1985年在大曹庄农场农业区划办公室搞水资源普查工作;1985年至现在,在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8年9月晋升规划师,1996年7月晋升高级规划师。2002年12月晋升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1997年为主任规划师,2006年3月为院副总规划师。 主要主持项目:曾主持大城市总体规划3项;大城市区域规划4项;中等城市总体规划1项;小城市总体规划4项;小城镇规划多项。曾主持研究项目2项;主要参与3项;主持专项规划和工程规划多项。 获 奖:规划和研究项目共获省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所编规划项目共获省建设系统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十项,三等奖四项。所发表论文获省建设系统一、二、三等奖10多项。关于城市生态系统与城镇布局的理论,1999年获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荣誉。1999年获美国传记中心(ABI) 荣誉证书。1999年获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 论文著作:自1985年以来,共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篇,其中10余篇被收入各种文摘、文集、文库等。所提出的理论,被多位学者引用。专著2部,《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研究方向:区域开发与城市规划。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机构
[1]、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1年2月由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是山东省唯一专门从事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主任为著名数学家、中国有限几何研究的创始人、中国最早从事编码学和密码学研究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著名理论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春霆教授。 本中心实验室总面积500余平方米,拥有计算生物学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蛋白功能分析实验室,天然产物活性及药理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等实验室。本中心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搭配合理,专业研究背景有机交叉的研究队伍。目前本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蛋白结构-功能分析、天然产物活性及药理等。中心长期致力于国际前沿和热点课题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与药物研发、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功能关系、药理与耐药机理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逐渐形成了“综合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有机结合的优势探索生物学领域前沿课题”的研究特色。本中心近年来累计发表SCI检索收录150余篇,其中一系列论文发表在N. Engl. J. Med (IF: 51.7), Trends Biochem. Sci. (IF: 13.0), Genome Biol. (IF: 10.3),Trends Mol. Med. (IF: 9.6), EMBO Rep. (IF: 7.2),BioEssays(IF: 5.5), Free Radical Biol. Med. (IF: 5.3), J. Alzheimers Dis. (IF: 4.2), Bone (IF: 4.1), J. Phys. Chem. B (IF: 3.6)等相关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所发表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单篇论文引用最高超过100次。相关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等科研奖项。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10余项。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近年来中心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中心目前是山东理工大学及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科研机构之一。我们将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勇于创新、重视转化的方针,努力把自己建设成开放、流动、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体。[2] 进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为学校批准的研究机构,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之一。现已建成了集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进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一体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实验室。实验室现拥有美国ABI Realtime PCR仪、瑞典TECAN酶标仪、德国Zeiss高级显微镜、Beckman超速及高速离心机、Amersham Biosciences AKTA FPLC蛋白分离纯化系统、HITACHI 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Biometra Tgradient 96梯度PCR仪、日本Eyela冷冻蛋白干燥系统、Amashanm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核酸杂交系统、超声波破碎仪以及高温高压灭菌器和高温干燥器等仪器设备,为从事高水平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发育与进化生物学而实验室主要以模式动物文昌鱼、涡虫和体外培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与发育、再生、天然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及功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动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具体内容与特色:(1)基础研究:利用综合实验与理论研究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研究低等真核生物(涡虫等)、原索动物(文昌鱼等)的亚细胞、基因水平的分化、演化机理,在核酸、蛋白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杂网络等各个层次上展开对动物胚胎发育、神经再生、天然免疫起源与进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探索功能基因与蛋白质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多细胞动物和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提供理论参考;内容涉及发育和进化、基因的表达调控、蛋白质功能等当今生物学热点领域。(2)应用基础研究:利用外源物质(如污染物、药物等)处理研究对涡虫、培养细胞行为、基因表达的影响,重点研究污染物、药物对涡虫在分子和生化水平的生态毒理和药理效应。为低浓度长期暴露的快速生态毒理诊断及风险评价提供方法论和科学依据,为药物筛选提供理论参考。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梯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文昌鱼功能基因、天然免疫因子等方面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研究积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其次在涡虫神经再生基因调控、体轴形成等方面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实验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7人;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EI收录17篇,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7)。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研究团队朝气蓬勃,已形成极具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科研方向。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年轻学子加盟我们的团队。主任:赵博生[3]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本实验室主要研究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激素、钙等信号分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及次生代谢的调控。其特色有1.信号传导与植物器官形态建成的调控。以模式植物-水稻为材料研究逆境条件下细胞氧还状态的调控及活性氧、激素、 钙 、一氧化氮、糖等信号传导与植物器官特别是根系发生的关系,探索逆境条件下调控器官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分别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研究稀土的生理作用与毒性表现,探索其活性与毒性间的关联,特别是稀土对植物的Hormesis效应(低促高抑)与钙、活性氧等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的关系。2.逆境条件下次生代谢调控机理及其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以盐地碱蓬等抗逆性强的植物为材料,探索逆境条件下钙信号等与甜菜红素积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以雨生红球藻等为材料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激素与虾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及虾青素积累的关系,将逆境生理与次生物质代谢有机结合。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要基因转入植物体,对经济作物进行品质和抗逆改良,为作物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遗传改良,调节微藻代谢,提高有经济价值的代谢物如虾青素和脂肪的产量,为色素分离和生物柴油的开发奠定基础。本实验室中有关稀土在植物体内的调控、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激素、钙等信号传导与器官发生及色素代谢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取得了重要进展,类似研究在国内较少。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建立了研究平台和实验系统,目前,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优势。本实验室有稳定的研究内容和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6人;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农业良种工程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淄博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获准发明专利1项,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2005-2009年,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9篇,其中被SCI收录27篇。主任:赵凤云[4 ]生物活性分子与功能研究室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微生物次生代谢活性分子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生物疫苗及免疫学以及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特色为:(1)生防微生物拮抗活性及抗病机理的研究:针对蔬菜作物病害发生严重、化学农药残留造成3R严重的局面,利用宏基因组技术筛选高效生物拮抗活性微生物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遗传改造,构建高效拮抗生物工程菌株,并进一步从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角度探讨拮抗菌株的抗病机理。在番茄灰霉病生防菌株筛选和遗传改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2)分子病毒学和病原微生物分子免疫学的研究:主要针对病原微生物的活性抗原筛选、疫苗研制、特异性抗体制备;免疫调节活性分子的制备(佐剂、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多肽分子的筛选和表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功能研究。在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在酵母系统中的可溶性表达研究领域,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为深入开展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微生物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采用微生物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在水污染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在重金属对植物毒性机理和修复技术领域研究深入,发表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该研究领域初步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及助教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2人。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纳米中心合作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等1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58篇高水平论文,其中8篇被SCI或EI收录,初步开展了此项领域的前期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以后的研究中,本研究团队会继续加强该方向的投入,期望在省里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先进地位。主任:马汇泉
上一篇:杨振宁论文发表
下一篇:论文发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