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现代文学家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家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现代文学家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达到的是一种精神升华的境界。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学欣赏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篇1 浅析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 文化 大国,早在几千年前文字出现不久的时期,就有了各种类型的文献记载,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现今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环境及背景的描述、事情的叙述等来表述作者的内心思想或社会现实的一类文化作品,同时也是作者思维和想法的具体形式的载体。然而不同的文学作品给予读者的感受又不尽相同,在我国文学作品的流变中逐渐形成“雅”、“俗”两大类别,这两类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独特之处。因此, 文章 从我国文学作品的雅俗概念着手,从文学作品的叙事特点、文体特征以及其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中国文学作品;雅俗欣赏;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沉淀,中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类型多样,有诗集、词赋、小说、戏剧等不同文体。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自身情感或反映社会现状的一种载体,根据时代的不同可划分成古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两种类型,而无论是哪一类别的文学作品,其写作的手法、表达的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雅俗性。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情感,对其雅俗性进行赏析和探讨十分必要。基于上述几点考虑,文章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的定义与关系做出说明,并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特点、文体特征及语言风格等几大行文特点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进行了阐述,详细情况如下文介绍。 1.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概要 雅俗的概念 雅俗是一对 反义词 ,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两个概念,是在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长期的研读之后,在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类与作品的赏析和评鉴相关的专业术语。“雅”,即为优雅、美好的意思,用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指代程度很高,相当于“极致”、“典范”等释义[1]。与“雅”相对应的即为“俗”,其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代指该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特质。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程度逐渐深入,在文学领域中对这些作品的雅俗的评价也逐渐演化为更为委婉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雅俗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雅”、“俗”二字的释义以及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所代表的含义的阐述可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称为“雅”或“阳春白雪”时,就说明该文学作品具有庄重严肃、传统、经典规范的特质,相反地,当一部文学作品被称为“俗”或“下里巴人”时,该作品的内容的描述通常较为平庸和通俗,或者不够新颖、流落俗套。由此可见,雅是代指文学作品不受低级趣味的局限,而俗则是代指文学作品落于俗套且缺乏品味或较为普遍化、大众化。另一方面,雅俗虽在所代表的含义与立场上处于相对面,却具有辨证统一的关联,且在特定情况下,雅俗可以互为转换,甚至在同一部文学作品中可以出现雅俗共存的现象。这是由于在文学作品雅俗的流变过程中,当作者们一味地追寻高雅时就会造成许多作品风格雷同,而那些通俗易懂、趋于大众化的作品反而脱颖而出,在这一特殊条件下,雅俗便本末倒置了。 2.中国文学作品中叙事特点的雅俗赏析 在中国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叙事是许多作者通常采用的创作手法之一,其概念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对事情的进展过程采用一系列的词汇和语句来对整件事情进行表述。 从叙事特点的角度来看,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也好,戏剧也罢,其能称之为“雅作”,必然是作者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独特的方式,或是站在独特的视角对整件事情进行阐述[2]。例如,在大多数叙事的小说作品中,文中通常是以第一人称即“我”的角度来描述整个 故事 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且传统的中国小说中,阐述事情的视角较为单一,通常只有一个,这就容易使读者对整个文学作品产生片面的认知。因此,灵活的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叙事是体现作品雅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作品开端以旁白的角度对黛玉进府的事情进行叙述后,作者接连以贾府众人、王熙凤、黛玉等众人的视觉进行描述,从而将众人的外表与性格特点刻画出来,使读者产生开门见山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作品的灵活多变,从而表现出其“雅”的特质。 另一方面,在叙事的作品中,叙事的时间也是体现作品雅俗的另一重要成分。在通俗、大众化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采用顺序的方式进行描述,即按照事情发生的一般顺序来阐述,这类作品通常被称为“俗”。然而为力求新颖,达到“雅”的等级,许多作者在文学作品的描述中采用插叙、倒叙等方式,从而读者们不仅在其作品中看到主观性,还能充分体会到客观的特性。如鲁迅的小说《狂人 日记 》,作者就是按照主人公零碎的浮想而行文的,使读者在研读时充分体会到时间的跳跃、停滞、交叉等感受。 3.中国文学作品中文体特征的雅俗赏析 文学作品的文体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理解为作品的形式,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行文的风格,包括 议论文 、 散文 、叙事文等。文体主要是对作者的思维结构和方式以及社会的历史背景等的一种体现,是按照一定的话语组成顺序所形成的文体格式,也是作者个性及意识的体现形式。 文体是文学作品的具体体现形式,早在我国封建时期,我国文学领域的学者们就将文学体裁进行了雅俗的区分,古人认为诗词歌赋是文学作品中高雅文体的代表,相对而言,戏剧、小说等则被认为是低俗的文学,难登大雅之堂。这是由于诗歌的起源悠久,且各统治阶级大力推崇诗词,而戏剧、小说等的发源时间较晚,难免受到歧视。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现代文学领域对于文体的定义则有别于古人,在现代文学界中通常认为阐述社会现象及处事真理等的文学作品是为“阳春白雪”,而以叙述个人情感,尤其是爱情的文体是为“下里巴人”。例如,描写共产党员在抗战时期坚强不屈好品质的军旅文体的小说作品《红岩》相比于描写都市爱情的小说作品《悲伤逆流成河》,读者普遍认为前者更为高雅,后者更为庸俗。 4.中国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的雅俗赏析 语言风格是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形式,若是没有语言的支持,文学作品将无法呈现。在对待语言风格的问题上,需要充分将时代的发展趋势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创造出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学作品。 由于戏剧起源于封建时期,通常在戏剧中,人物的对白及旁白的阐述通常是用文言文进行描写的,在古人认为是低俗文体的戏剧,随着现代社会对文言文使用频率的下降,而逐渐被看做是高雅的文学作品。相反,由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组成的文学作品则被现代文学界视为庸俗之作[3]。然而被视为高雅的戏剧却远不如被视为庸俗之作的幽默风趣的小说受读者青睐,由此可见,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作者在创 作文 学作品时应避免语言风格过于雅正而脱离群众。 5.结束语 中国文学作品是经历数千年的文化沉淀、流变而沿传至今的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可以给予读者心灵慰藉的文化载体,对于陶冶读者的情操、提高读者文学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概念的阐述及各种行文手段的雅俗性的分析,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冰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试评当代中国文学评论的雅俗分化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3(28):137-138 [2]杨剑龙.执著探索于中国现代小说的雅俗之间 评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J].博览群书.2011,01(07):214-215 [3]万木春.一套雅俗共赏的现代文学欣赏丛书――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欣赏丛书》[J].文学评论.2012,06(29):313-314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篇2 论类比联想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摘 要: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读者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要注重类比联想的学习,提高文学作品赏析力,以便于更好地解读作品。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比联想;周易 类比联想思维是通过直观可感的物象,凭着人们的联想与想象,用来阐发事物更深层的意趣、意旨和事理。语言文学的赏析,重要的是读者会欣赏文学作品。而掌握一些研究文学的必要 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语言文学作品。其中类比联想就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在欣赏古代诗文方面。 一、《周易》:类比联想的起源 从被汉史家司马迁列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周易》开始,就非常重视取象思维,不是“象”本身,而是“象”所蕴涵的“神圣明之得”。它也开创了类比联想思维的研究方式。而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都是取象思维所产生的妙不可言的“惊人”效果。类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引起人脑中与他有某种类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它主要是从具有相似特点的同类形象、性质、内容等进行的联想。如枯木逢春,这种自然现象和人事有许多联想我们可以推导出没有希望的事件或境地突然又焕发了生机。《周易・大过》有两爻,一是“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二是“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前者是枯萎杨树发芽了,老头娶到一个年轻妻子,自然现象与人间世情联系起来。而后者是枯萎杨树开花了,老太太暮年嫁给了一个年轻小伙子。这两种情况,在今天我们看似正常,古今 思维方式 却不一样,“无不利”与“无咎无誉”体现了社会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另一原因是,当时的婚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从生育的角度来看,老头娶年轻妻子不影响生育,可是老太太嫁给了年轻小伙子可能就影响生育。这就是《周易》从天象推导人事,再推导一个吉凶的判断。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类比联想的范例。后世文学诗词大都受到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这种方式。 二、类比联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象、意境、情景交融,比兴,象外之象、意外之味,“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等,都与《周易》的类比联想有渊源关系。类比联想可启发人的想象和创新,增强审美情趣。它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主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获得含蓄蕴藉的效果。如“浮云游于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皆漂泊不定,因相似而意象叠加;“落日”,在农业文化背景中,黄昏意义重大,那是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漂泊异土他乡的游子每至黄昏倍思亲,“最难消遣是黄昏”。“落日”与“故人情”因相关而情景交融。《诗经・采薇》中有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别渐成一种习俗。因发音相似,“柳”可联想为“留”;又因“柳”生命力极强,插根柳枝就能活,于是就可联想到美好的祝愿。又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天象与他的离愁别恨相关联,表达了他的伤情。 类比联想思维模式在诗歌鉴赏中更是不可或缺,能将诗歌中有限的时空巧妙地扩展。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歌字面信息有限,也就是述说了一件平常之事,但若展开联想,作品蕴藉不止在此,李龟年是唐时乐工,代表了唐文化最辉煌的艺术,当年出入将相王府唱尽大唐王朝繁华与昌盛,而安史之乱后,这位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流落江南,以沧桑之声唱出晚年境遇。当年之歌与今日之歌声对比,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更令人想到一个逝去王朝的悲凉。这些都很好地诠释了言外之意、话外之音的深义。 三、类比联想思维方式的特点长于抒情,拙于说理 类比联想思维方式模糊、灵活、开放,长于抒情,但所推知事理不够明确,具有很大的歧义性。如,古人常以水喻德和某种人生感悟。《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类治、事善能,沙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实际说的人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有道德的人像水处在低下的地方一样谦虚,心就像水一样渊博沉静,付出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言行就像水照万物的清晰一样有诚信,为政就像水除污垢一样有政绩,做事就像水能方圆一样有最好的功用,有道德的人就像水的不争,因为不计较,所以没有怨尤。“水至柔,却柔而有骨,滴水穿石”“天外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可比喻坚忍。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又可比喻灵活通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又可比喻胸怀博大。水去不可复返,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可以看出由自然现象得出抽象判断,只是相似相关。用于联想、抒情可以,但在说理上却有它的局限性。 由相似关系引发类比联想,这并不是对作者本意的理解,有时只是临时借用,但却直接影响了后世对著作解释的观念与方法。“以意逆志”,以己之意推求古人之志。更何况古人认为《诗》《易》乃圣人所作,于是从其选择诗句进行讽谏,表达自己的意思,赋诗言志,成为“人无定诗,诗无定指”,根本就不是解释诗人意旨,而是变成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在《庖丁解牛》篇,今天我们通常是通过庖丁解牛故事揭示“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的道理。但庄子并不是这样的本意,他生活在那种战乱的年代,彷徨苦闷,只能走向内心世界的一种超越,追求一种逍遥游,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独立。因此《庄子》整个的思想逻辑,就是过程要逍遥,而且尽可能自然而然,不能因为意外灾难而夭折,逍遥快乐地走完上天所安排的生命旅程,这叫“得尽天年”。《庖丁解牛》选自《养生主》,实际上讲的是养生的方法,所以《庖丁解牛》实际是在打比方,把刀比喻人,而牛的技经肯綮就是社会矛盾,即人如何生活在一个矛盾丛生的社会中生存。“刀刃者无厚”“彼节者有间”“以无厚八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其结果是“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表明自己不受政治的影响,快乐、逍遥地生存,庄子本来讲的是实现逍遥的方法。 因此,读解作品不能随意戏说,至少要以文学四要素及四者之间的关系,整体性思维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如图所示: 从读者角度说,读者要了解作品本义,就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就要了解影响作者创作动机的时代因素。 所以说,我们掌握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欣赏文学作品,也需要联系现实,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把握其生活背景,才能更好地解读中国古代诗文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恒君.周易正宗[M].华夏出版社,2007. [2]李俊岭.《老子》解读[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12.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篇3 浅谈文学欣赏 教学方法 摘要: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文学欣赏课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教学中不但要精心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表现,并多使用创设研讨与互动的教学情境等方式,都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实战教育多年,本人就将在教学中的一点小小的体会剖析给大家。 关键词:文学;教学;作品 1.精心选择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可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设计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要先写"百草园"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掉换位置写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再如教学《死海不死》这篇 说明文 时,可以这样设计一个问题:本文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你认为这样介绍好吗?谈谈你的想法。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由果推因的说明结构特点以及写作思路的优点。 2.教学的趣味性 课要有趣味性,使学生迷恋。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虽比较容易教出趣味,而说明文、议论文教学也不是不可做到。阅读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对于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运用触动学生思想情感的,有它独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咀嚼、推敲,体会到文章的味从而步入胜境。这里所说的趣味,绝不是庸俗低级或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在阅读方面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学生往往就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之中。课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 课中要注意张驰结合,学得愉快。课的结尾力求余音缭绕,启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咀嚼到阅读课文的甘甜,可采用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开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讨论答辩、运用学生逆反心理等等方法作为阅读的直接诱因,也可充分调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光、电、声、像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与文字相互映衬,入目入耳,最终达到入心的目的。 3.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和引领作用 将课堂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理念转变,必将有效提升和活跃课堂气氛。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经常是被动、机械的教育对象,没有作为主动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压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针对某一作家或作品,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名著名片,然后谈 观后感 。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仅在课后阅读了许多作品,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更有许多同学把改编成影视的名著与原作进行比较讨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更善于听取和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给予各种不同意见以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还要不时地给他们以启发、引导。课堂上,老师既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有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思考的成熟与否,观点的幼稚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激活学生思维,形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4.创设崭新的教学情境 学生研讨式。对话教学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提倡建立自由、开放的心理场境,体现民主、平等、自由、开放、沟通、合作等特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力求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建立和谐氛围,是创设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前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不轻易指责或批评学生,常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心情舒畅、兴趣盎然、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例如,在欣赏金庸小说时,设定的情景是"金庸小说研讨会",同学们坐成圆桌式,畅所欲言,教师不加任何评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谈到金庸小说中的"大侠"时,有的认为是郭靖,因为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有的认为是令狐�_,因为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则认为是萧峰,因为他为了和平,为了阻止大宋与契丹两国交兵而不惜牺牲性命。在谈到谁的武功最高时,有的学生说是韦小宝,因为他的逃跑功最厉害(不时引起哄堂大笑)。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使之满腔热情地投人学习。 师生互动式。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被消解了。教师虽然还要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但他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了。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听话,并把听话与否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而对话教学则要求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即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教师作为引导者,既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又要以一种伙伴的姿态介入学生之中,做到既外在于学生,又与学生同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公布自己的阅读成果,以便与学生平等交流。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很多见解是独到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阐发自己的观点,形成对话能力,身临其境,身心俱动至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长期下去,我相信:情境教学的优势一定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在语文教学,尤其在文学鉴赏教学中得到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2]代景民.阅读期待和有效阅读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1. 文学鉴赏论文 2. 浅谈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3. 文学欣赏论文硕士范文 4.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5. 文学学术论文范文参考 6. 文学学术论文范文2000字

基本都是有情爱的。只有一个是很极端的,曹七巧,金锁记里面的住人公。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讨论重点。海内外,张的名声,一部分就是这个人物撑起来的。其他的还有本来有,又失去了的:茉莉香片里的聂传庆(男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沉香屑:第二炉香里的愫西散戏里的女主人公。(丧失了爱)同学少年都不贱里面的几个女人都又点不正常我想到的久这些了。张的文章里面缺失是少的

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参考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拓展我们的知识深度。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篇一:参考文献

[1] 姜晓丽. 女权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探析[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 王君. 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4] 李夏. 女性哥特视角下《简爱》与《呼啸山庄》的对比分析[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阳英. 关联理论视角下《雾都孤儿》荣译本与何译本比较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4

[6] 沈蔼亲. 操纵学派“忠实观”与传统“忠实观”的对比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4

[7] 郭慧. 操纵论视角下理雅各与许渊冲《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3

[8] 王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9] 姜姗. 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0] 蔡莹莹. 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1] 王凯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2] 滕娇月. 概念整合理论视阙下唐诗颜色词的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3] 王筱. 默认值图式视域下的《聊斋志异》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4] 支翠霞. 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D].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5] 薛颖然. 目的论视野下的英汉字幕翻译[D].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6] 贺倩.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小说Jane Eyre的翻译[D]. 新疆师范大学 2012

[17] 何婧舒. 操纵理论视角下《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文化再现比较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8] 吴云云. 《简爱》的女权话语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19] 纪娜. 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0] 胡娟娟. 《简·爱》在20世纪中国的经典化建构及其女主人公的形象变迁[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篇二:参考文献

[1] 刘禾着,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M]. 三联书店, 2002

[2] 胡安江. 文本旅行与翻译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05)

[3] 郭延礼着.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张南峰着.中西译学批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 谢天振着.译介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 (美)爱德华·W.赛义德()着,谢少波,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 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9] 陈福康着.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0] 刘宓庆着.当代翻译理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1] 冯庆华编着.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2] 唐玉娟,谭少青. 译者措辞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11)

[13] 符白羽. 从旅行理论看文学作品在翻译中的旅行[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04)

[14] 赵俊姝. 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翻译思想[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15] 李坤,贾德江. 《简爱》两个中译本的历时比较[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6] 苏留华. 小说对话的翻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简·爱》[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17] Clifford,: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1997

[18] Andre Source Book. . 2004

[19] Lefevere ,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 2004

[20] 于德英. 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J]. 中国翻译. 2004(05)

篇三:参考文献

[1] 刘美玲. 操控理论视角下《世界是平的》两中译本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 杨晓琳. 从翻译共性的角度探析英译汉中的“翻译文体”[D]. 浙江大学 2013

[3]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 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 2002(04)

[4] 张书玲. 英国博物馆资料翻译实践报告[D]. 中南大学 2013

[5] 笪鸿安,陈莉. 从《简·爱》两汉译本谈直译与意译的运用[J]. 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6] 叶荷. 翻译与改写[D]. 华侨大学 2009

[7] 王晓元.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 中国翻译. 1999(02)

[8] 廖秋忠. 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9] 周忠良. 重思抵抗式翻译[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10] 张焰明. 剩余信息在翻译中的应用--兼评祝庆英和黄源深的《简·爱》译本[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1] 葛中俊. 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J]. 中国比较文学. 1997(03)

[12] 蒋骁华.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 中国翻译. 2003(05)

[13] 杨自俭. 语篇和语境--《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2)

[14] 谢世坚. 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04)

[15] 郑雪青. 《简·爱》两个译本翻译比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16] 潘红. 夹缝里的风景--谈黄源深先生《简爱》译本的审美特点[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7] 颜凡博.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D]. 中北大学 2011

[18] 赵伟. 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上海海运学院 2000

[19] Zhang Haifeng. A Principle wit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1

[20] 陈王青. 虚构专名英译中的行为常式[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21] 杜洪洁. 政治与翻译: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9-1988)[D]. 天津理工大学 2008

简爱与众不同的爱情观19世纪中期,英国伟大的女性存在主义先驱,著名的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了她的代表作《简爱》。在作品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尾中。女主人公的自由、叛逆、平等、自尊的个性都是各个章节的主旨。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的简爱,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的遭遇。她要面对的是舅妈的毫无人性的虐待,表兄的凶暴专横和表姐的傲慢冷漠,尽管她尽力想“竭力赢得别人的好感”,但是事实告诉她,这都是白费力气的,因此她发出了“不公平啊!不公平啊!”的近乎绝望的呼喊。在这样一个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使得简爱从小就向往平等、自由和爱,这些愿望在她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表现无疑,而主旨则在主人公的与众不同的爱情观被展露的淋漓尽致。她犹如黑暗中的星星,照亮了未来女性们,追求爱情的道路。所以本书选择孤女的爱情故事。反映拉当时英国女性的追求平等权利的问题,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一个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是夏洛蒂·勃郎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姐妹。虽然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家庭环境中的姐妹,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的更加温柔,尽管他从小失去母爱,父爱也很少,加上他自身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因为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心作为内心深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外表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和作者一样,有颗极强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的追求自由,平等,有尊严的爱,向往美满幸福的婚姻和爱情。简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爆力的专横的环境里。姨妈嫌弃她,表姐傲慢冷漠,表哥侮辱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尽管她想尽力嬴得别人的好感。但事实上告诉她,这些都是白费。因此,她发出拉“不公平啊!不公平的呼喊”,近似乎绝望的喊声,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切,使她从小就向往自由、平等、尊严和爱,这些愿望也在她的爱情观和她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的种种体现。简爱的爱情观,概括起来就是自由、平等、独立、尊严和爱。简爱的爱情理念在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的诗里,可以找到时代的烙印。走遍拉大半个地球的罗切斯特,在自己的庄园里找到拉他理想的爱人。一个与他过去的高大,漂亮,轻佻,浅薄的女人完全相反的 “小精灵”简爱的娇小,庄重,单纯的像一个小修女。简爱在他的粗暴专横面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简爱的自由,平等,独立的个性,成拉她一个不平凡的女孩的不平凡的亮点。像不可战胜的魔力,强烈的吸引着罗切斯特。在平时的谈话中,罗切斯特感觉到简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简爱重视的是友好和平等。并不是万贯家财和显赫的门第。而罗切斯特也把她放在平等地位,就像文中简爱说的那样:“他的态度随便,我也就不再痛苦的觉的拘束,他用来对待我的那种既不正直又热情的友好坦率,使我想就近她,有时候我觉得他仿佛是亲戚,而不是我的主人”简爱的想法,感受正反映在她渴望于人平等坦诚交流,简爱也同样直言不讳,在富有而傲慢的主人面前完全没有一点媚态,不恭维,不去阿谀奉承。简爱正是用她的坦诚和直率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心。简爱的独立的人格是强大的魅力,吸引是罗切斯特。当简爱发觉自己深深爱上了主人以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了一个上流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奢望国王的爱情。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的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和侮辱。只有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的去爱在罗切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从而试探简爱时,简对罗切斯特的表白本身就是平等的宣言:“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无足重轻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的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出我的杯子里倒掉吗?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拉!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的并不是通过我的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平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和你的精神在对话,就像两个都经过拉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的爱情观是非常明确和超前的现代爱情观。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相互敬爱,对待爱情,简爱重视的是平等!她渴望爱但她决不乞求爱,也决不因为爱情的来之不易而委屈求全。罗切斯特被他彻底征服了。这个强悍的男人被这个柔弱的小女子强大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在简爱看来婚姻的基础只能是爱情,而真正的爱情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考虑,利害的支配,相反,他能冲破门第,财产,资力的种种障碍,达到男女双方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沟通,这就是她的爱情价值观。简爱宣布,婚姻不应该是商业的契约,而是,心灵的自由平等的结合。一个女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争取独立自主,平等相待生活权利而斗争。当罗切斯特给她置办婚礼穿的衣服时,简爱说:“哦!先生,别去管他什么珍宝!我不喜欢听人家提到它。给简爱珍宝,听上去不自然而且还感觉怪怪的,我宁可不要,我是你的,不美的教徒似的家庭教师。我要你的一半田产有什么用途呢?你以为我是一个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吗,想在田地上找一个好的投资吗?我宁可要你完全跟我推心置腹的。”我只想要一颗舒坦的心,先生,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简爱不在乎罗切斯特能给她买多少的礼物和多少的漂亮饰品,更没有把他当作跨入贵族社会的阶梯。作为罗切斯特的未婚妻,她依然保持这清醒的自我。坚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拒绝接受未婚夫的奢侈礼物。并且还要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从中可以看到简爱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财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的爱情。不含半点虚假造作。她不想成为罗切斯特的附属品。渴望用诚实的劳动自食其力。以保持人格和经济上的独立。充分体现拉她追求平等的反叛信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上举行婚礼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事实被揭露了出来。在婚礼上梅森揭发拉罗切斯特尚有发妻,无权再婚的隐情,这个妻子就是被锁在桑菲尔德庄园顶楼的疯女人。这个噩耗使来之不易的爱情瞬间被判了死刑。这个事实使简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得知这个事实后简陷入拉痛苦和绝望的境地,她非常痛苦,因为她受到了莫大大欺,自尊心受到了捉弄,因为她深深的爱着罗切斯特,哪个女人能够承受住被最亲的人最信任的人所欺呢?简承受住拉。而且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包围下,在美好的富裕的生活诱惑下,她依然坚持维护一个女人的尊严,最后,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要求简不要离开,他说:“这种违法并不伤害任何人,因为你既然没有亲戚又没有熟人,不用担心跟我同住会 触怒他们。”简说:“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你今天早上还承认的事实。要是我向你希望的那样跟你在一起住,那么我就成了你的情人,不。我不要这样。这样就是诡辩......就是虚伪。我得离开阿戴勒和桑菲尔德。我得一辈子离开你 。我得在陌生的脸和陌生的环境中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我关心我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支持,我就越尊重我自己。我将尊重上帝的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将坚持我的神志正常。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疯时候所就手的原则,法律和原则并不是在没有诱惑的时候,而是用在像现在这样的时候,肉体和灵魂不能违反,要是我自己方便的时候就可以打破他们,那么定法律还有什么价值呢?”她不愿意践踏自由的人格,爱情而做一个没有尊严的情妇。为了尊严她抛弃了爱情,简爱勇敢的跨出了桑菲尔德的大门。冲破拉世俗的樊笼,另人敬佩。在一个多世纪前,对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和金钱的女子,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而这也正是简爱独特的各心个性决定的。面对着忍辱偷生还是个人的尊严时,简爱毫不犹豫的选择拉后者。经过一夜的思考,简爱毅然离开。她知道,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人爱她了。简爱每吐的一个字都像重拳一样敲打着我的心坎之上。这就是要求平等的呼声。一个自由女神的形象!圣约翰是一个知识渊博,长相英俊的传教士,他明明知道自己喜欢上了年轻貌美的罗莎蒙德,同样,罗莎蒙德也十分爱慕地他,并且罗莎蒙德的父亲也十分的赞同这份亲事,尽管圣约翰不是很有钱,但是他的才华和出身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然而,圣约翰为了他的伟大事业—到东方印度传教十分痛苦地压抑了这份欲望。、他将简爱作为上帝服务的工具,向她求婚。虽然,简爱对他的献身与圣教的精神表示过敬佩。并对他的关怀和照顾深怀情谊。但简爱和圣约翰对于爱情的观念截然不同。圣约翰认为工作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和爱情,他同简爱的结合也是为拉工作,为了完成他的职务,而不是为了纯粹的爱情和自己。他把简爱看作是完成他到异地工作的工具。他对简爱说:“上帝大自然让你做我的传教士的妻子......我有劝要求你不是为了我的快乐,而是为了我主的工作。”而简认为,夫妇结合应该以爱情为基础,感情必须真实,否则不应该结合。而且婚姻必须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能以另一方为工具。去达到某种目的。圣约翰向简爱求婚,只是想取得忠实的共同传教的女伴,在这里表现的冷冰冰的利己主义,简爱拒绝了。她说:“我蔑视你的爱情观,我瞧不起你的奉献,这种不真实的感情,由于他们在爱情观上有严重分歧,对简这样一位有丰富的内在情感,追求平等的女性来说,是根本不能够接受的。简爱就决绝了。此时她对于罗切斯特的思念让她决定回桑菲尔德看望他。再次来到桑菲尔德。这才发现一切都已经发生拉变化。由于疯女人纵火,桑菲尔德庄园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疯女人死了,切斯特也由一个富有的绅士变成了一个残疾人。简爱与罗切斯特在经济上,地位上,已经取得拉平等地位。然而,简却不顾一切的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她宁愿做他的胳膊和眼睛,在她看来,爱情不是以金钱,容貌,年龄来衡量的。她认为:“只要他没有丧失生活的理想和生活的勇气就不是一个残废人。”即使罗且色特一贫如洗,简爱也不认为自己做出了牺牲,在这样的条件下,简爱获得拉爱的同时也不失尊严。小说光明的结局告诉我们。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要有自由、尊严、平等、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爱情观等于尊严加平等这道公式上。付之实现往往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的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和富有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一样,为拉爱情和人格抛弃所有。简爱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反朴归真,化繁为简的感觉。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简化感情。它犹如一杯白开水,净化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作者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的平等、自由、尊严的爱情观。表达了争取美好,幸福生活努力追求自身在社会上的独立和尊严。作者大胆的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建立平等、独立、尊严基础上的爱情理想。抨击拉力一切世俗的陈规陋习,因而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使那些与作者处于同一社会的女性深受鼓舞。指出拉妇女谋求自身幸福的道路。

情绪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三 《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摘要: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情绪及情绪管理的概念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团体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等策略,使大学生能够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常常会出现失落、沮丧、空虚、焦虑、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举动。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作为 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关注。 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情绪易冲动且复杂多样 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得容易感情用事。这种冲动性的情绪尤其在群体中往往会变得更激烈。大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表现出去个性化,降低责任心。 2、情绪的波动性和弥散性 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积极高昂,有时消极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同时,大学生的情绪还有较强的弥散性,一种情绪一经产生,就可能越出原先的对象而扩散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他们把自己的情绪赋予外物,转移到 其它 事物中去,而且其情绪余波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使他们有时很难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3、情绪的矛盾性和文饰性 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得含蓄、内隐。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尽情地得到倾诉,这种感觉有些是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有些则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这种压抑来自何方,只觉得自有一种不满、烦恼,有一种空虚感、孤寂感。这与大学生具有的丰富情感是相矛盾的,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又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异常情绪,如焦虑、忧郁、骄傲、愤怒、嫉妒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1、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萨洛维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的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 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在制度的建立、课程活动的安排、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够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2、增强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价值,我们要了解、接纳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几种方法。 (1)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 名言 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心 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一个人静坐时,默念“喜笑颜开”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 (2)适度宣泄法。当大学生遭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时,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放松。如可以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或是通过 体育运动 、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但是,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3)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一般我们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反应,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造成的反应。我们需要首先认清引发情绪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ABC理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有效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我,并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主动 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团体辅导,提前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干预,能够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 4、营造良好环境,稳定学生情绪 进入大学之后课余时间比高中多了很多,学习也不像高中那么紧张了,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或者沉迷于 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等到毕业时才追悔莫及。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找到集体归属感,让学习、生活的意义得到升华,一些不良情绪容易被释放,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也在活动中发展了自我。 总之,情绪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潜能开发,并有助于人的自信心的建立。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 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叶素珍 曾振华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艳新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四 《大学生浮躁情绪原因及其管理》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但是当今社会的特殊化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爱情问题,还有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压力都使得大学生这个浮躁的群体更加难以管理,本文就从大学生浮躁情绪的来源和管理方式做一些分析。 大学生浮躁情绪管理就业 一、造成大学生浮躁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大学生一直是生活在校园里长大的孩子,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认识随着年龄的和知识面的增长而增长,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好像就已经认清楚了自己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所带来的落差感,而产生浮躁和不安的情绪,更有胜者开始自暴自弃。就像网络上出现的大学生不去上课的原因是:上了不一定能听懂,听懂了不一定考,考了不一定过,过了不一定毕业,毕业了不一定找上工作。在这种无限放大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下,学生会不断的加深浮躁的情绪,最后有时候会导致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2.社会大环境的恋爱观失衡,攀比严重 我们经常在大学比较集中的地方看到学生们成双成对,莺莺燕燕的女学生和三三两两的男学生搂肩搭背,或者卿卿我我,一对对大学生情侣们迫不及待地享受爱情的甜美,在他们的观念中,爱情这东西已经是一种随时皆可抛的一种需求品,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观念促使学生们有一种尽情挥霍青春的洒脱。而在同学之间攀比现象也很严重,一个宿舍中,如果有多数有对象,那么剩下的那几个少数就做不住了,在这个大环境崩塌了的小社会中,纯情似乎显得那么的飘渺,少男少女们攀比的开始交往,看谁玩的大胆,谁放的开,殊不知,这些在大学期间留下的阴影将是他未来人生中最不得谈起的一段往事。在学校附近应时而生的各种钟点房和招待所得生意也就火了起来。产生大学生恋爱观念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方面教育管理出现漏洞。一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目标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方面管理上的缺失;二是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够,很多老师仍然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对立面上,有种各扫自家门前雪的感觉,下课转身就走,像完成任务一样,走的是混工资的套路。学生本应该最亲密的辅导员工作也做的不到位,有和没有差不多,这都是问题的来源。 3.“围城”心理作祟 在校学生难免会跟自己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长或者乡党们进行经验上的交流,在谈话期间,普遍现象是,已工作的学生经常有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抱怨交流给在校学生,他们总幻想着跳槽,换一个新工作,但又担忧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在校生听了以后也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毕业了也没有一个好点的工作,现在是拼爹的时代,是走关系的时代,进而不思进取,因为往往有那么几个家世比较好的人工作比较好,于是他们也就开始学会了往更好的围城里奔往的想法,不脚踏实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时常感觉压抑,想发泄,但又迷茫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宣泄。于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走进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希望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所谓的公平,借此来宣泄情绪,平静自己。 二、如何做好大学生浮躁心理的预防和克服工作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现代生活压力的多元化现象的出现,教育部对于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让他们能够以平成心态安稳的读完大学,进而更好地学好知识,为他们能够稳健地迈出走向社会的步伐是现在学校所面临的一大任务,我们力图从现状中寻找成因所在,探究对大学生教育指导的有效办法: 1.给学生更多去 社会实践 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从而根本上改观学生的懒惰习惯 大学生浮躁的一大成因就是感觉大学生活平淡无聊。作为咱们新社会这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八零后和九零后们,他们的生活没有战争的洗礼,缺少生活的锻炼,他们一直被家长们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是父母亲对于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的一个希望,父母亲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只力求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超越自我,过的幸福。然而一路被铺的平坦的一马平川的生活道路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缺乏了乐趣,三点一线式的基础教育和中学生活,在他们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打破这种平淡了这么上时间的单调生活。于是浮躁情绪自然就困扰着他们。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零工,做义工,暑假期间当家教,参加学校社团,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填满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背负责任,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克服盲从和浮躁。 2.兴趣引导、确定任务、建立目标、集中精力学习,克服浮躁情绪 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去,这样让学生能够乐于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克服浮躁情绪的主要办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兴趣引导和建立目标。 首先,是调动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做好学生兴趣的引导工作主要落在教学老师的身上,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必然应该有他吸引学生的地方,在一所大学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有的老师讲的精彩,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讲课的娓娓道来,听课的如饥似渴的接受着知识;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睡倒一大片,老师讲的没精神,学生学得没兴趣。所以说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 教学方法 的科学化是吸引学生的王道。老师们必须在教学之余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因为很多学生都认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其次,是设定目标让生活充满意义。科学、合理地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让他们自己去为达到目标而学习,这样哪还有学生去浮躁。 3.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减少学生茫然无措的就业心理 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是对我们国家教育制度和企业用人制度提出的一个要求,毕业学生迫切的需要一个公平的,透明的企业用人制度,尽量让学生毕业以后都能有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而且满意的工作,给学生一个恰当的步入社会的门槛,让他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做就是解决了在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在校学生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我之外,再无他想。 参考文献: [1]高留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 [2]庞龙.大学生浮躁心理现象探析[J].魅力中国,2010,(17). [3]董朝宗.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情绪管理相关论文 2.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000字 3.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4.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5. 关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情感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的情感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类的情绪所带来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感的心理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情感的心理论文篇一:《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 摘 要: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如果说他爱别人,那一定是谎言。爱外物 胜过爱自己,但那是真的爱吗?通过学习张老师讲的《情感心理学》这门课,以及自己体验和感受,我认为那样的爱背后隐藏的是自私。 关键词:成长 情感 心理学 爱自己 正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二就结束了,从一个懵懵懂懂,涉世未深的阳光男孩,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已有一些情感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小伙子,一路走来,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感慨颇多;特别是这学期听过张老师讲的《情感心理学》课,对自身情感、心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认识和了解,从肤浅到深刻,有了一个质变的过程。 不知怎么地,慢慢地感觉到上张老师讲的《情感心理学》课就是一种享受,那些动人心扉的歌曲,那些生动幽默的动画,总能紧紧抓住我的眼睛,我渐渐地,渐渐地,融入到了这一门课程之中,享受着张老师给我带来的心灵的洗礼。张老师总是能够从一些具体事件讲起,然后,讲到人的情感,剖析出其中的情感世界,还原出事物的本质,让我们有了一个清清楚楚的认识,有些很残酷,却很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情感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与其挣脱,不如接受,去好好享受。 我认为,首先我们就得好好去爱自己,因为只有爱自己,才会懂得去好好的爱这个世界。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爱就像是深埋心中的种子,随时会开出蓬勃的花朵,芬芳他人。它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乃至永远,它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从小我们被 教育 着要爱国爱家爱社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却没有人教会我们要爱自己。 闲聊时听闻某某学校一个男生为情自杀,唏嘘叹息之余不禁有些惆怅。正是花样年华,轻轻一跃,却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赌上生命,他为了所谓爱情的奋不顾身换来的是如此结局,试问该情何以堪?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一时的冲动而误了自己的生命,爱需要发现,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爱,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爱就在你身边,爱就在你的心中。亲情,友情,爱情,他们无不都是对爱最好的诠释。你的爸妈,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他们都在你背后关心你,支持你,爱着你。 人贵为万物之长,似乎又很脆弱,总是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情感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可是人生中总有些黑暗需要我们自己独自撑过,这些时候没有扶助的双手,没有关心的话语,没有可依靠的肩膀,那时又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毕淑敏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孤本。所以她大声的宣告“我很重要”。是的,我也想说,我很重要。对于父母,我是他们存在于世界上的独特的生命的延续;对于朋友,我是他们相知相惜倾心相交的人;对于恋人,我是他于茫茫人海中苦苦找寻的唯一......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还不够我们学着爱自己么? 爱自己,不是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盲目的迷恋自己夸赞自己,而是真心的喜爱自己,善待自己。哪怕自己并不优秀,毕竟有谁可以做到十全十美呢?学会爱自己,为自己的勇敢,为自己的坚强,为自己每一次小小的进步甚至是失败,爱自己,只因自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随性而为,而是要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告诫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陪伴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随风枯荣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爱自己,是是要让我们学会相信自己,永不放弃自己。即使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月华也没有星光的时候,在独立支撑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能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朵鲜花,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自己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强的走过一个又一个鸟语花香的清晨。 爱自己,这并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自于一种夜郎自大的自负与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灵魂的宫殿;也可以让我们在与黑暗的搏斗中,学会自己顶风冒雪高歌前行;让我们在即使一无所有的时候,依然能够在晴空下拥抱自己,鼓励自己勇敢的向前走。 爱自己是一种责任。有一句古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给我们的生命,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想想后果,为自己的父母着想,古代孝道说,父母在不远游,不去危险的地方。遵纪守法。保持身心健康。 然后就是实现自我,让自己变得出色。 爱情也是一种责任,因为爱从来就是和责任相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路人。”弗兰西斯卡是幸福的,因为她拥有了爱情,虽然她和罗伯特只有四天,但她一生都爱着罗伯特,牵挂着他,思恋着他,每分每秒都不曾离开过他,这是一种单纯真挚的至爱,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之爱。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力,但爱如果离开了责任也就失去了魅力。选择了婚姻,就要承担起婚姻的义务与责任。即使婚姻是囚笼,但没有到自己非得冲破它的时候,就应该继续做一个痛苦而幸福的“囚徒”。很多中年离婚的男女,打着“爱情自由” 的幌子,不断追求新鲜刺激与肉欲放纵,其本质依然是欲望的“囚徒”而非婚姻的囚徒,可是“有好的婚姻,但其中并无极乐。”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物质 文化 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及爱情生活得到了显著的进步提高。在婚姻面前,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遇。正是在这种婚姻爱情语境下,一些婚外恋人为自己狡辩,认为现实的环境与风气迫使自己“被婚外恋”。“背景又可以是庞大的决定力量,环境被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社会的原因,个人对它是很少有控制力的。” 事实是这样的吗?不可否定少数婚外恋的人有自己充足正当的理由,但从人性最原始、最本质来说,大多数婚外恋的人都是肉欲的奴隶。在燃烧自己身体的时候,连自己的理性与灵魂也一起烧掉了。 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如果说他爱别人,那一定是谎言。爱外物胜过爱自己,但那是真的爱吗?通过学习张老师讲的《情感心理学》这门课,以及自己体验和感受,我认为那样的爱背后隐藏的是自私,是冠以为对方好的名义满足自己控制欲,目的是要对方无条件的接纳并且还说我是为你好,我爱你。但是内心呢?内心期待的是对方给予自己同样甚至是更高的回报。总是在比较两人之间究竟谁爱谁更多,谁付出的更多。当对方无法满足,给予不了的时候,便觉得失落,甚至抓狂。其实爱自己的意思是能够自我满足,接纳真实的自我哪怕不完美、不够可爱、不那么温柔。爱正如慈善一样,当你拥有更多的时候你才能给予更多,而这个拥有来自于我们充实的内心,丰富的体验,满怀希望的人生和真实真正的“大爱”,而不是依靠别人的给予,等待对方回报之后自己再付出。只有这样的爱自己才能用真正的爱感染对方,温暖对方,进而让两人的相处相得益彰。爱的目的不是占有,而是自由。我承认离开是一个选择,一个人生态度,倘若因为明白而离开那么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相反只是为了逃避或者用离开来忘却,那么真正的问题并没有面对和解决,在将来的生活中这些未被解决的事还将如影随形。正面的信息真的很有力量,好好的爱自己,安守本分,活在当下,我们自然会觉得爱与被爱同时存在。 有一句很流传很广的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我认为生命还是要放在首位的,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白谈。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爱自己,才会懂得怎样更好地去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斯宾诺莎、《伦理学》; 2、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情感的心理论文篇二:《浅谈大学生情绪情感和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 ”,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 情绪体验丰富 ,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有: 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大学生情绪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 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 ,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 从社交看 ,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 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交往频繁 , 有的大学生开始了恋爱 , 情绪表现得更细腻、更复杂; 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 , 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 ,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理智感、美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发展。 2、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 , 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喜怒哀乐无常、阴晴雾雨变化是大学生情绪常见的现象 , 风平浪静之后可能就是疾风暴雨。大学生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高兴时忘乎所以 , 看什么都顺眼 , 消沉时心灰意冷 , 看什么都别扭 , 情绪呈现不稳定状态。 3、情绪的掩饰性。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 思想内涵的丰富 , 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 , 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 ,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表达情绪 , 如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人明明是厌烦的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可能表现出较好的或不在意的态度。 4、情绪的冲动性。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 “疾风怒涛 ”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 , 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 , 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 , 情绪失控 , 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 , 如果不予以引导 , 会给大学生本人以及社会带来危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 作为国家的希望 , 未来的人才 , 应试是充满信心和蓬勃朝气的。但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 竞争压力的增大 , 面临的心理负荷却越来越重。据南京脑科医院统计 , 在2 200多人心理疏导门诊中 , 90%是大学生; 国家教委对 121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 , 有 2013%存在心理问题; 天津市对 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 ,有 26%存在心理问题; 云南师大调查发现有2617%存在心理问题; 北京 16所大学统计 , 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 目前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经过 10年寒窗苦读, 刚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常常会 “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 发现 “天外有天 ”、“强者更有强中手 ”之后, 不仅自我感觉一下子消失, 还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些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习惯, 会产生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沉默寡言等问题。长期的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情绪低落最终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2、人际关系协调问题。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强 , 强调自我意识 , 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 不懂 人际交往 的技巧与原则 , 处理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 对别人要求严 , 对自己要求松。有的大学生不愿与人交往 , 孤芳自赏 , 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 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 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有的大学生由于不擅长协调人际关系 , 合作能力差 , 走入工作岗位后不受单位的欢迎 , 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 3、承受挫折能力问题。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挫折。在进入大学之前 , 他们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 父母的掌上明珠。多数学生只能接受表扬和赞许, 而无法接受来自身边人的批评。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时 , 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 不知所措 , 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甚至会怀疑人生。贫困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 三、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 )适应环境 , 人际关系彼此谦让; (3 )有幸福感; (4 )在职业工作中 ,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部分国内学者认变 ,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自我评价 正确;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意志健全;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 , 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勇于面对现实; 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 学习 方法 得当等。 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 作用最强烈的因素, 强烈的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现代医学证明, 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 可能导致不少疾病, 如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情绪问题不仅会使大学生身体上会出现病症反映, 还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如不能有效地记忆、想象和思考等。 当大学生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时, 身体各器官功能协调, 有益于身心健康。当大学生处于内疚、悲伤、愤怒、厌恶、恐惧等负性情绪状态时身体内部各器官功能紊乱, 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研究表明 ,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 , 积极的调节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而消极调节则会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且消极调节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 应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特点 , 尝试进行情绪自我调节。 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 有的大学生会哭泣、吼叫、打人、骂人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 , 平时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发脾气 , 要求在生气、发怒时尽量控制自己 , 不能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 , 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 其它 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 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 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 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 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种方法, 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 保护自己, 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 总结 经验 、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绪藏在心底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于别人或自己不利时, 则可以用间接发泄, 如找个僻静地方大声叫骂、抨击、使人恼怒的对象; 或是尽情地向亲朋好友倾诉的不平和委屈; 或是通过 体育运动 、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在感觉生活压力太大时, 通过写 日记 的办法将负性情绪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旦发泄完毕, 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 负性情绪得以缓解。 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时 , 要有一定的自制力 , 不能随便发泄 , 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 要把握 “放松自我 , 利己利人 ”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情感的心理论文篇三:《浅谈 儿童 心理情感的构建平台》 【摘 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知活动的发展,而认知活动主要体现在儿童的心理情感的发展上。因此,认识和了解儿童的情感体验,可以正确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文章 通过分析儿童情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家庭、学习以及社会三个方面来构建儿童心理情感的平台。 【关键词】儿童心理;情感;平台;构建 一、儿童情感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教育的普及和重视,很多教师和家长意识到情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情感和情绪从来都不是应该被忽略或者轻视的,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情感以及情绪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年龄越小,情感的影响越大,因此,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平台对儿童今后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 首先,情感对儿童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发生具有激发和刺激作用。对于很多儿童来说,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受情感和情绪的控制与影响,情感让他们去做或者不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比如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下,他们就会积极地区做任何事情,而在情绪不满的情感体验下,则会表现出不听话、不配合、不积极。当一个儿童认可或者喜欢一位教师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教的知识也能容易的吸收,而当儿童对一个教师具有排斥心理的时候,则老师说的就不愿意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老师讲的知识也掌握不好。儿童所谓凭兴趣做事,高兴不高兴、愿不愿意就是情感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其次,情感可以帮助儿童组织构建心理活动。儿童认知活动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受情感情绪的影响较大,很多心理学家都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做了研究,表明情感和情绪对其心理活动的作用,比如利用一些刺激与激励手法去帮助儿童掌握一些教难的知识,具体表现为:对于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儿童的情感表现在兴奋和恐惧两种情绪之间;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而消极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则会阻碍儿童智力的开发;即使同一种情绪在不同的强度下,对儿同的影响效果也不同,过低和过强的情感体验都不如适中强度的情感体验。总之,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同一情感的不同强度都对儿童的认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最后,情感以及情绪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人的个性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婴幼儿时期的情感体验对人的一生的性格有重要影响,一是在儿童时期接触到的不同的人和事物中,儿童学会了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并以此产生情感体验,比如,有一个儿童由于家长做生意而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甚至连参加家长会都是委托亲戚来的;而另一位儿童的爸爸妈妈从他一出生就学习和研究儿童成长方面的知识,并且懂得如何处理儿童的一些心理情感问题,因此,这两个儿童在以后的上学以及为人处事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前面的一个有点自闭,不爱与学生交流,而后一个自信、乐观。因此,儿童情感体验对儿童今后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以及家长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 二、构建儿童心理情感的主要平台 (一)家庭平台:儿童心理情感构建的基础 家庭教育 是终身性的,家庭对儿童心理情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一是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家长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克制情绪,给儿童温暖和幸福的环境。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会对家长的一些 言行举止 进行模仿,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除此之外,家长要适当地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对孩子讲述的事情要有耐心、要做出及时的回应,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挫折要鼓励克服,在于家长的交流沟通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使儿童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学会与其他的人进行交往。 (二)学校平台:儿童心理情感构建的主体 学校为儿童提供了健康发展的主要平台,尤其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为此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努力。首先,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要有实施心理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儿童发展的意识。其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需要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引导教育,比如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再次,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感,对学生能够付出真挚的情感,对每一位学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下课,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变化。最后,尊重儿童的尊严和人格,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一些事物难以判断对错,对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让儿童了解过失的原因,教会他们如何改正错误,慎重使用惩罚 措施 。 (三)社会平台:儿童心理情感构建的保障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应该受到全社会共同的关心和重视,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儿童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发达的网络科技以及多媒体的普及,对很多儿童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此,应该净化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会”。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特点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 [2] 解军.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例述[J].心理科学,2001 (05). [3] 邵宇曦.家庭生活与儿童心理健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0). [4] 郑毅.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J].少年儿童研究,1995 (01). 猜你喜欢: 1. 浅析心理学的论文3000字 2.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3.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4. 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关于爱情的2000字论文

现代简约家居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现代简约风格造型在室内中运用论文

【摘要】建筑主要是以空间为主要物质形式,无论起居、工作、学习等,都需要一个适合的室内空间。在当今这个物质发达的社会,人们逐步认识到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性。如何将室内空间的功能性、艺术审美和简约造型创意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以后将要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简约造型的独特魅力,运用简约手法展现不同空间下造型的适应性。

【关键词】简约风格;造型;室内设计

一、现代简约风格造型的历史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简约主义慢慢融入室内设计领域,从而产生了简约造型。简约造型的特色是指三大构成中点、线、面及纹理、色彩、原材料精简,简约风格的造型对色彩、材料的质感都要求非常高。所以简约的造型设计往往能做到以少胜多,表现非常含蓄。通过简洁的造型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舒适的视觉感及理性的需求。现代人们在这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希望得到一个安静、舒适、轻松、简洁的空间来调节烦躁的心情。

简约造型是一种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行为,是指用一定物质材料(如石材、木、布料、瓷砖等)利用构成原理创造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及想象力丰富的形体。它的特征:几何线条流畅、色彩明快跳跃、比例合适、立面立体感强。简约造型设计其主要审美特征是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凝聚的形式美。

二、现代简约造型在空间设计中原则

(一)合理的原则

室内空间简约造型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简约造型在空间设计中合理性非常重要。

第一,需要考虑空间的性格。不同的空间造型具有不同的空间性格特征;第二,空间的充分利用。小空间的充分利用可使整个空间看起来舒适、整齐,并有紧凑感,使人感到亲切、随意:第三,室内的原体结构在空间基础上其实也是对空间整体的一种形式美,具有整体效果及审美效果。不同的功能要求相应的结构方法来提供适应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第四,运用空间的思维特征,步移景成的空间序列;第五,突出室内重点,掌握突出室内重点的一些方法,使室内空间层次统一和谐;第六,空间形态动与静。动与静的结合,共同形成空间形态的鲜明特征;第七,整体感的形成。在处理室内整体感时,必须要用到黄金分割法,必须有一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尽管要遵守形式美法则,做到有主从关系;第八,满足功能需求,不同的功能要求规定了不同的空间特征,功能与造型联系极为密切。

(二)整体的原则

室内空间的简约造型通过人们不断的认识、更新,更适合于人们使用。外观比较优美的造型,能够给人一种最大限度的满足感,提供人们物质及精神上的需求,从而体现出整个空间舒适性、有效性,形成一定的和谐气氛。室内空间的简约造型设计是一种形象的设计,如果只是注重理性的分析,对简约造型的设计来说是完全不够,要借助另一种思维——形象思维,以简约技术来展现,就会得到独特的简约造型创意,造型的特色就会一目了然。一切从空间出发,才能在设计中把握主流,才能赋予特色更高的意义。空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把握整体的室内简约造型原则才能不会产生杂乱无章的空间。并且整体的设计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整个室内的大的走向。

三、现代简约风格造型设计中的元素

(一)简约造型中线的运用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几何学上的线只有位置、长度和方向,而没有粗细。平面构成中线是最具有表现力的简约造型元素,通过线的长短、曲直、粗细、虚实、深浅、色彩与肌理等多种形态的变化。在简约造型中给人视觉上产生方向感、位置感、稳定或动态的感觉。线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能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同时不同的排列、不同的方向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在简约造型中线是相对视觉特征的空间视觉构成单位。

简约造型中的直线分为平行线、垂直线、倾斜线等。直线是最简洁的形式中表现无限的张力和方向,明确、简洁、爽朗、锐利,在心理影响上更为简洁和直接,其形象心理具有男性化的特征。水平线容易让人联想起地平线、水平面等自然界的特征。“平”构成了水平线的基调,所以它给我们稳定、庄重、静止、平和、永恒等意味。当水平线两端无限延长时,它富有宽广、深远的心理感应。倾斜线让人联想到屋顶的斜梁,整个空间不停往上升的状态,给人一种不安定的和不停延伸的感觉,斜线的顶端是向上冲刺及斜线的下端向下冲刺的感觉,从而倾斜线的运用可大大增加简约造型的丰富性、舒适性,从而活跃空间气氛。垂直线给人联想起自然界的松树、旗杆、边防战士,有严肃、崇高、坚挺之意。它正好与水平线构成直角,成为简约造型结构的基本框架。垂直线具有崇高与庄重的性格。水平线和垂直线的交错、组合形成了简约造型大大小小的界面。

粗直线和细直线是简约造型中自身形态的一部分:粗直线给人一种厚重,富有强大力量:细直线给人一种纤细、敏感,具有神经质的倾向。

(二)简约造型中面的运用

面是通过线的移动轨迹产生的,在几何中定义,只有宽度、长度,而没有厚度,是体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形状。在简约造型中面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项面、柜体立面、墙体立面。

直线型的面,即由直线构成的面。具有与直线相近的特征,随不同的具体面形表情又有所不同;曲线型的面,具有与曲线相近的特征,柔和、轻松、生动而富于变化i不规则的面和偶然性的面,面的表情更为灵活多变。

根据自身形态构成面又分两大类:一是实面,二是虚面。实面是指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虚面是指不真实存在的,但是通过一些功能设计而能让人们感受到,比如榻榻米,它由点、线构成的面。

(三)简约造型中色彩的运用

简约造型设计的其中一个问题——配色问题,这是简约造型效果优劣的`关键,孤立的颜色无所谓美或不美。在色环上处于对立地位形成一对互补色的那些色相是非常协调的。色彩相近的协调固然能给人一种整体和谐的感觉,但跟对比的协调对比起来,对比的协调更让人感觉到视觉的冲击感强,在不同的空间中根据业主的爱好选择适当的调子。其注意一点:在简约造型中运用到黄金分割法时候大块的要用主调,小块的要使用明亮的色彩来搭配互补,整个造型的颜色纯度可以降低。颜色的种类不宜超过三种。

四、实例分析

本方案的设计风格:现代简约风格,对于三口之家居住非常合适。简约风格在装修市场存在很多年,依旧在装修的市场上保持强大优势,这是因为人们在装修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及感觉到在使用功能上的舒适性,同时也能让人体会到简约的味道。而现代简约风格不单单注重空间的使用性,同时能够更好去考虑符合当代人追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比较符合当今人的生活品位。其中电视背景墙运用了黄金分割法给人一种肃目、崇高之感,坚强、直硬、固执而倔强。电视柜就是由直线构成的,给人一种明确、简洁、爽朗、锐利。主人房是休息的空间,所以房间要从简,这样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床头背景墙用柚木加壁纸组成一个造型,背景墙的壁纸必须是深色,这样才能把一个造型做好。电视墙直接用暖色的壁纸贴,加一个简约的电视柜造型,电视柜里面附加了灯带。

本文系统介绍了现代简约风格设计的概况,以及现代简约风格造型在背景设计中的运用,从简约造型中的线、面、色彩、材质来分析这些要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万征.室内设计[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2]朱华.构成设计:色彩篇[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郭泳言.室内色彩设计秘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设计方兴未艾,室内设计已经越来越与人民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下面是我整理了室内设计的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简约室内设计浅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 文化 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忙碌的工作,繁琐的应酬越来越多的都城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开始向往无装饰,简单而不单调,同时也注重与自然的结合和人情味,注重室内细部的细腻表现,也可以说是简约主义的中心思想。它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空间的架构由精确的比例及精到的细节来体现。随着科技的发达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简约风格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设计中的主流。本文通过对简约设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让大家了解什么才是最简单最舒适的现代住宅,同时就简约设计主要类型作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简约主义 ;现代主义;空间;色彩风格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

1现代简约主义设计的起源及发展趋势

简约主义的精神主要源自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柔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空间的架构由精准的比例及细部来显现。虽然色彩及材料都很单一,但色彩的形成非常费工,而使用的材料质感很高,也很昂贵。因此,简约的空间通常非常含蓄,但质感很高。

80年代中期,欧美的经济正处于巅峰状态,欧美社会也是呈现了奢侈华丽的一面。设计界的主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后现代主义及新古典主义是当时的主要风格,无论在设计元素、色彩或材料都是以量取胜,设计风格以复古及繁杂为主要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987年Domus杂志报导了一件Pawson与Silverstein合作设计,位于英国伦敦的一间不到20平的楼中楼公寓。设计中没有任何线板,除了米色潻及无框玻璃板外,没有 其它 的色彩及材料。这种简约主义早期作品与当时流行的复古风形成强烈的对比。

到80年代末期后,欧美经济陷入不景气,疯狂的消费一夜之间停止。这不但对设计界有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对艺术界影响很大。80年代艺术市场的飙长也随着经济不景气而消退。主要欧美城市的艺廊老板们对艺术品及其展示都有从新评估的必要。艺廊空间渐渐简化,一方面反映经费的问题,同时也反应一种新唯美的出现,这种新的艺术美学是由一群70年代就开始受到重视的简约主义艺术家。简约艺术与室内设计在90年代初期开始吻合。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事业、生活、精神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需要宁静、和谐、秀美的环境气氛,而这种氛围的营造,往往有赖于室内设计中的简约主义设计。简约主义设计的基本目的恰恰是为了把生活环境(物质的空间)与心理环境即(精神的环境)尽量地统一起来,让心理环境的生存空间能在外部的物质空间中体现出来,再进一步对心理生活、生理生活产生良好的刺激,让心理空间充满健康的生命感,让生活空间充满清新自然的感受。同时,简约设计已成为近几年室内设计的潮流。

我国室内设计起步较晚,由于建筑造价的限制,上水平的室内设计项目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增多,室内设计所选择的物品,从家具到照明器具,家电产品、卫浴用具,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和多样风格,直接影响到室内设计的质量和风格。室内设计离开了具体的产品,如同无米之炊,无法顺利进行,就产品设计本身来说,既要考虑自身的物质功能,又要考虑包括所处环境的精神功能。不同的居室,不同的消费人群,有着不同的要求和 爱好 ,但是,现代室内设计,更重视简洁,更重视创意与个性,设计原理之外的变化是无限的,它存在于每一个具有创意的设计师的头脑中。

2简约风格设计的基本特征

注重建筑结构的再设计

建筑设计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基础框架与界面,优秀的室内设计是经过设计师在此基础上深思熟虑后,在注重建筑主体即功能,保留建筑设计空间中合理、独特的因素前提下,突破旧传统,注意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进行科学的、深入的设计与处理,以现代设计理念、环境意识及设计个性进行合理的功能调整以及对空间分割于再规划而产生的。虽然设计师各自的设计倾向不尽相同,但设计技法上的选择和变换却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以对功能、空间划分及追求空间间隔美为基础,以原建筑结构为界面来设计延伸的。简约风格设计应当严格遵循这一宗旨。

注重空间设计中的“面”

在室内设计中,“面”是指室内的墙面、天花板面、地面等体现界面视觉效果的一切因素。“面”是设计师对空间处理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室内设计风格的基础和重要体现,设计的深化和细化都在“面”强烈的旋律围绕之下进行的。

室内立面的处理要服从室内的空间氛围,这就要求设计须从环境空间设计的角度考虑,由室内向室外延伸,以达到室内空间环境的融合,以满足人们生理、心理的需求。处理的原则就是单纯、和谐、简洁。

注重简约主义中的色彩风格

色彩是室内设计的要素之一。同物象形态比较,人们的视觉对色彩的感知更为敏感,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比较大,人体工程学对这一点已经有了系统、科学的测试与研究。同时,色彩的情感倾向、联想与象征意义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表意性。因此,色彩这一要素在室内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简约主义室内设计中,色彩依附于空间界面和室内物象表面,通过光照而呈现出完整的色彩环境。

室内简约主义设计中的照明设计

在现代照明设计中,单纯从功能角度讲的需求是容易满足的,而利用光线的表现力对空间进行再次加工,体现艺术美以满足视觉的心理需要,才是真正的设计重点。室内照明设计中,以自然光源和照明光源为主体。必须对空间主色调、光照色对固有物体产生的色彩感觉要有准确的设计定位,这是表现形体与气氛的最有效手段。与西方设计相比较,照明设计一直是国内设计的薄弱环节,国内不少设计充斥平光、泛光,同样的灯光在不同的环境空间和不同功能部位使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以往设计师设计照明灯光,只注重照明灯光中的应用,而简约主义室内照明设计中广的应用承担着交流的重任,所以要求设计师对光进行精心设计,使之产生足够的灵活性和艺术魅力。

3简约设计的主要类型

柔和风格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种追求平稳中带点豪华的仿会所式的设计开始在各式房地产楼盘的样板房和写字楼中出现,继而大量出现在普通家居装饰之中。这种风格比较强调一种较为简单但又不失内容的装饰形式,逐步形成了以黑胡桃为主要 木工 装饰面板的风格。其中,简约主义和极简主义开始浮出水面。

优雅风格

这是出现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种设计风格,它基本上基于以墙纸为主要装饰面材、结合混油的木工做法。这种风格强调比例和色彩的和谐。人们开始会把一堵墙的上部分与天花同色,而墙面使用一种带有淡淡纹理的墙纸。整个风格显得十分优雅和恬静,不带有一丝的浮躁。

都市风格

进入21世纪,房改的进行,众多年轻的初次置业者的出现,为这种风格的产生注入了动力。年轻人刚刚买了房子,很多都囊中羞涩,而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基本上又都是以毛坯房(一种不带基本装修的风格)为主,这些年轻人被迫进行了装修的革命。受财力所限,人们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强调已经“装修”的观感,其中大量使用明快的色彩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人们会在家居中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有时候甚至在同一个空间中,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色彩。

清新风格

这是一种在简约主义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带有“小资”味道的室内设计风格。尤其是随着众多的单身贵族的出现,这种小资风格大量地出现在各式的公寓装修中。由于很多时候,他们的居住者没有诸如老人和小孩之类的成员,所以在装修中不必考虑众多的功能问题。他们往往强调一种随意性和平淡性。

4结语

现代室内设计中简约主义设计在不断地持续与突破,它不仅可以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更重要体现现代局势空间的设计生活方式、它表现了情趣、健康、个性、文化与生活品质。把生活环境(物质的空间)与心理环境及精神环境尽量地统一起来,让心理环境的生存空 间能在外部的物质空间中体现出来,在进一步对心理生活、生理生活产生良好的 刺激,让心理空间充满健康的生命感,让生活空间充满清新自然的感受。让简约主义室内设计使用绿色建材成为我们今后设计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王钰锋.中国式的简约设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 张绮曼等.室内设计资料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3]郑曙阳.《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建筑创作第十期,20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室内设计的学术论文

提供一些室内装饰论文的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李天鹰. 论新时期的室内装饰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3) . [2] 胡涓涓,万翠蓉. 色彩在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8,(01) . [3] 冯颀军. 浅谈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中式元素和传统意境表达[J]. 美术大观, 2007,(12) . [4] 王国胜. 浅析室内设计中的生态设计[J].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6,(04) . [5] 董秀梅. 室内装饰设计趋势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5) . [6] 姜春云,周光标,熊辉. 浅谈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风格设计[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7,(01) . [7] 李远成. 室内装饰设计的理论及实践[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3) . [8] 周卫. 浅析家具与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J]. 正德学院学报, 2007,(01) . [9] 刘树老. 住宅户型与室内设计的新发展[J]. 家具, 2006,(01) . [10] . 《 The nature of art 》 .Beijin Univercity Press, 2002, :8 . [11] Interior Spac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Rim: A Pictorial Review .2003, .

(1)《现代室内设计与务实》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公共空间美化与装饰——娱乐、休闲》 江西美术出版社 (4)《休闲娱乐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出版社 胡仁禄

现代家庭杂志参考网

6、广东6-1 518009《深圳特区报》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1、对话版 2、专栏版 安裴智 齐霁 生活·情感副刊 陈宏 生活·家庭副刊 莫娟 趣味·闲情副刊 叶红梅 回声(言论)刘桂瑶 随笔 易 容 随笔 王汉宗 幽默(生活文章)王文书事 黎晓瑜文艺评论 毕敏 鹏城今版 王樽 百姓故事 刘志丰 副刊编辑中心 周末观察 百姓故事冯红燕 hyfeng@ 518009《深圳周刊》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副刊 szzks@ 518009《晶报》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晶品·文锦(随笔)张胜祥 匡域 晶品·文锦(随笔)专栏 郭洪义晶品·文锦(随笔)姚宇铭 游建春 晶报副刊(小说、散文、随笔、诗)聊天 李鸿文 讲场(时评版)晶报 bxhu@ 518034《深圳晚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专刊部 都市絮语 都市絮语:姚峥华仙湖副刊 闲情闲趣·人到中年文艺部 文艺部身边·百姓\身边·故事\身边·男姓\身边·生活都市人家 随笔副刊 情感小说 李晓水 快乐老家 李宁云 、天下专栏 2、男欢女爱 黄啸 家周刊 身边·生活 男女:徐斌 ( 1500字左右以我为视角谈男论女的文字闲散偏小资偏网络文学风格)6-5 518034《深圳都市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论语 谭宇宏 、流行著作 2、情感链接 曹颖***副刊 流行频道 徐松兰都市男女,内容生动,有启悟性,字数500-600字/篇,风格可俏皮、可尖锐,反映都市白领情感生活的状态、主张等。qszdsb@ 518034《深圳商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文化广场·万象专栏(随笔) 陈溶冰 情感画廊(倾诉类) 彭琰 深圳新语(魔鬼诗典、笑话、市井故事、散文) 陈广琳 文艺编辑部 群工部 时评版 岳麓山 专刊副刊编辑中心 我爱我家 谈话空间 推荐话题 thkj@ 519015《珠海特区报》珠海市香洲银桦路566号海天 江昊读书副刊 严述 张文锋副刊 zhdaily@ 519015《珠江晚报》珠海市香洲银桦路566号每日副刊(哲理、笔记、散文)吴旋 百姓家事 韩悦 515041《汕头经济特区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6-10 515041《汕头日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韩江水(散文、随笔)洪韩 ,锐评·读图(类似时评)洪韩 家庭6-11 515041《汕头特区晚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龙泉(散文、随笔、诗)刘小萱 夜来香(随笔类文章)刘小萱城市笔记 陈冰 男人女人(情感类文章)陈冰人间(人间真情的文章)刘小萱家庭(家庭亲情、家庭教育类文章)林郁 生活时尚(时尚、小资类文章):陈文惠 wenhui110@ 515041《汕头都市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都市论坛(随笔)余琳里 (公用)好山好水(游记散文)6-13 515011《特区工报》广东汕头市南海路1号6-14 515036《特区青年报》广东汕头市新兴路7号副刊 健康园 钟昕6-15 515021《汕头广播电视周报》汕头市潮汕路广电中心美文 王珏敏美容健康 肖芬休闲 纪素娟6-16 510085《羊城晚报》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花地 胡区区 刘佑局 唐炳佳 吴小攀 陈桥生 晚会(包括杂谈) 牧羊儿 李素灵 家庭广角 董育芳 钟汶峰 熊育群时评 冯树盛 花地悦读 黄咏梅 wbwyb@ 510085《新闻周刊》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茶居栏目(杂文) jixu5@ 510085《粤港信息日报》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人生随笔 潘铭萱青苹果 潘铭萱E男E女 慕 容副刊 gdhknews@ 510085《新快报》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世道人心(杂文、讽刺类)家事春秋 副刊 新快评论 周刊部 逛街情报/宠物情缘 邓红时尚地标·搜店/街道 邓红1、时装 2、美容靓点 王冬云6-20 510601《南方日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海风(散文、小小说、诗)陆北威 读书副刊 专栏副刊 李 贺 小品(美文、随笔)陈美华观点版 旅游(旅游笔记) 地球故事xf@ 510601《南方周末》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A1 新闻 伍小峰 纵深 伍小峰 时政 郭光东 时政 艾晖 法制 郭光东 专题 邓科 天下 李文凯 视点 柴子文 众议 柳雨灯 写真 张小文 经济 冯启若 肖华 经济 徐钟 陈竹 杨敏 往事 陈明洋 刘小磊 话本 风端 科学 朱力远 文化 夏辰 电影 风端 文学 张恩超 写作 马莉 百姓记事 马莉 阅读 刘小磊 往事 刘小磊 艺术 杨子 地理副刊 夏空 chacnn@ 510601《南方都市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城市笔记副刊 余少镭 实习生 程玉城市笔记(讽刺幽默类短文)每日专栏副刊 宋晓贤 每日专栏副刊 李霞 大家(随笔)许庆亮 小品 宋晓贤 万水千山游记版 时评 孟波 时事评论 阅读周刊/读书吧:李霞 大家副刊 黄兆晖 小说副刊 黄兆晖 文化报道 黄兆晖 nfmaster@ 510601《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专栏副刊 陈海萍 专栏副刊 吴文尚 wuwenshang@ 510601《南方农村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热土副刊 nfncb@ 510601《花鸟世界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6-26 510121《广州日报》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 转每日闲情(一些人生的体验、生活哲理性的文章) 时秀芙 每日闲情 张雪 每日闲情 林玮琳 新客家人(与离家工作有关的故事,随感等):珠江·作品副刊 王赢杰 珠江·身边(生活随笔)孙珺 珠江·评论 江粤军 珠江·专栏 赵洁茶亭副刊 吴红林 读书 曾佳主妇天地(主妇手记、家庭话题、教育手记)fkb@ 510310《信息时报》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4楼众生副刊 潘小娴 副刊部 张鹏副刊 缘分 副刊·众生 张玥晗 smile5251@ 524049《湛江日报》广东湛江市赤坎康宁路17号百花副刊 陈迅 ,趣园版:家庭版:文化广场 zjrbdym@ 524049《湛江晚报》广东湛江市赤坎康宁路17号副刊 情感家庭生活类 ljfwriter@ 525000《茂名日报》广东茂名市迎宾路156号春笋(散文、诗歌、小小说)现代家庭(家庭类散文及随笔)《茂名日报都市版》栏目人世间(随笔类、市井故事)6-31 525000《茂名晚报》广东茂名市迎宾路156号情感天空(情感类文章)百味人生(随笔类散文) 2963971@ 512018《韶关日报》广东省韶关市熏风路11号丹霞副刊 钟雪玲 ,家庭副刊 游小云 zbb@ 516000《惠州日报》广东惠州市环城西二路传统的散文,小说之类:故事 hzdaily@ 516001《惠州晚报》广东惠州市上排红花湖路33号东坡亭(散文、随笔、诗)两性世界清茶馆6-35 528000《佛山日报》广东佛山市卫国路1号白兰(散文、随笔、诗)郑启谦 周妙萍百姓生活(生活文章)唐燕 张丽珍 杨镇球6-36 528000《珠江时报》广东佛山市港口路17号 http:城市生活版(小说、散文、城市笔记)田磊 百姓故事 ,wnln168@ 528455《中山日报》广东中山市中山五路1号菊园(小小说、散文、随笔)陈吉春 家事(温情港湾、家庭故事、生活笔记、天地男女、成长季节)蓝运良 休闲副刊陈光钵 cgb-008@ 521011《潮州日报》广东潮州市枫春路新乡段百花台(散文、随笔、诗)副刊部 林桢武 赵之网络写真(生活文章) 赵之周日书屋(艺文随笔)杨树彬 电话07682356773凤城夜话(生活浪花、童真拾趣、围城内外、世相趣录、一得之见)王泽胜地有约(游记)王泽榕荫纪事(百姓故事、怀旧类文章)蔡蔓红学海泛舟(读书类)政文部 舒小梅6-39 522015《揭阳日报》广东揭阳市东山10号榕江水(散文、诗)黄鹂6-40 514021《梅州日报》广东梅州市江南沿江东路报业大厦闲情副刊(小品文之类):mzrb@ 516600《汕尾日报》广东汕尾市汕尾大道中红海湾副刊6-42 529000《江门日报》广东江门市华园中路25号蓬江副刊 余教 杨晓青职场 jmrb-zkb@ 523000《东莞日报》广东东莞市罗沙路43号总信箱:可园(散文、诗)黄乃康 荔香(随笔、书评)刘述康家庭版(家庭生活类亲情、爱情的小短文): 打工天地:wyb@ 526040《西江日报》广东肇庆市沙墩路10号百姓生活(生活文章)段岸立 生活副刊/家天下 zzm@ 517000《河源日报》广东河源市沿江果园路北41号6-46 517000《河源晚报》广东河源市文化生活/ 彩经:小品文,短小为主。彩经发与彩票有关的文章总邮箱,注明栏目:hywbweb@ 529500《阳江日报》广东阳江市狮子四路82号家庭(与家庭有关的文章):时尚版(内容以消闲娱乐为主):yjzwb@ 511400《番禹日报》广东番禺市平康路41号莲花山(散文、诗) pyb@ 511518《清远日报》511518广东省清远市新城升平街28号北江/情感世界/等等 休闲原野/<城笔> 温馨家庭(相关的文章)

《文艺杂志》,现代文艺月刊,创刊于桂林。王鲁彦主编,出版第3卷第3期后因日寇侵犯湘桂日紧而停刊,复刊于重庆,出至新1卷第3期后,因抗日战争胜利宣告停刊。

《现代家庭》杂志作为全国著名的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群的文化综合类刊物,她以弘扬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探讨现代家庭的特点和问题,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中国广告》杂志社上海市宁海东路200号申鑫大厦1805#李德保‎ - 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 上海《自然与人》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260号‎ - 现代通信电子技术杂志社‎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101号副3楼‎ - <<航海技术>>编辑部‎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1441号海运大厦‎ - <<中文自修>>杂志社‎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3号b501室‎ - 《上海档案》编辑部‎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26号‎ - 现代家庭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嵩山路101弄7号‎ - 路线指南‎ 现代家庭杂志社‎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993号锦江向阳大楼15楼‎ - <上海工商>杂志社黄浦区通联发行站‎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1234号1905室‎ - 《瑞丽》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218号永银大厦1501室‎ - 印刷杂志社‎上海市新闸路1209弄60号2楼(200041)‎ - 大都市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547弄31号4楼‎ - 上海《管理科学》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南昌路47号3119室‎ - 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237室‎ - 现代领导杂志社‎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乙社联大楼‎ - 证券市场研究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 - 上海《证券市场研究》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483室‎ - 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老大楼501室‎ - 《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瑞裕商务城401室‎ - 上海文化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452室‎ - 上海中国港口杂志社‎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201室‎ - 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发展部‎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228室237室‎ - 021- 上海经济展望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17楼‎ - 上海后勤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1709室‎ - 《上海综合经济》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 上海经济展望杂志社‎上海市广东路689号27楼‎ - 现代生活用品>>杂志社‎上海市黄浦区宁海东路200号申鑫大厦601室‎ -

美国情感杂志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ublishes papers in all area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d emphasizes empirical reports, but may include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review journal is divided into three independently edited and Social Cognition addresses those domains of social behavior in which cogni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cluding the interface of cognition with overt behavior, affect, and topics covered are the formation, change, and utilization of attitudes, attributions, and stereotypes, person memory, self-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moods and emotions insofar as these interact with interest also is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on and its various interfaces on significant social phenomena such as persuasion, communication, prejudic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focuses on psyc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interaction in dyads and to this section are papers on the nature and dynamics of interaction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communication, emotion, and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nd on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such as social influence, group decision mak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aggressio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other types of social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ublishes research on all aspect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t includes studi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basic processes in behavior, emotions, coping, health, motivation, and other phenomena that reflect in areas such as personality structur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re also appropriate to this section of the journal, as are studies of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and manifestations of personality in everyday behavior.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 美《心理学公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双月刊)由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办并出版,是享誉国际的心理学领域顶级期刊。研究及评论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情况。所载论文既反映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同时也成为沟通心理学所属各研究领域、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桥梁。研究内容涉及实验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心理学的目标建设,大脑不对称的视觉空间频率模式、精神分裂症的社会认知、宗教和心理治疗过程及心理治疗成果方面的实验研究。Psychological Bulletin publishes evaluative and integrative research review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issues in scientific psychology. Primary research is reported only for illustrative reviews or research syntheses focus on empirical studies and seek to summarize past research by drawing overall conclusions from many separate investigations that address related or identical hypotheses. A research synthesis typically presents the authors' assessments ofthe state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 of interest;critical assessments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past research; andimportant issues that research has left unresolved, thereby directing future research so it can yield a maximum amount of new cumulative and historical approaches (., ones that organize a research literature by highlighting temporally unfolding developments in a field) can be used. Integrative research reviews that develop connections between areas of research are particularly dealing with topics at the interfac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ety are welcome, as are evaluations of applie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programs, and interventions. Expository articles may be published if they are deemed accurate, broad, clear, and articles that previously were submitted to Psychological Bulletin should now be submitted toPsychological Methods. Original theoretical article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Psychological Review, even when they include summaries of research. Research synthese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Psychological Bulletin even when they develop integrated theoretical statements. 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 美《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季刊)由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办并出版,是心理学最富盛名的期刊之一。旨在对科学心理学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刊载在心理学各个领域取得重大理论成就的研究性文章,也涉及某一特定领域的非主流理论的系统性评价。 ISSN: 0033-295X,季刊,1894年创刊;2008年影响因子为 期刊网址: Review publishes articles that make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any area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cluding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theories. Papers mainly focused on surveys of the literature, problems of method and design, or reports of empirical findings are not is no upper bound on the length of Psychological Review articles. However, authors who submit papers with texts longer than 25,000 words will be asked to justify the need for their Review also publishes, as Theoretical Notes, commentary that contributes to progress in a given subfield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Such note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discussions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articles, comments that apply to a class of theoretical models in a given domain, critiques and discussions of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meta-theoretical commentary on theory testing and related topics.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和脑科学杂志 英BBS is th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journal with the innovative format known as Open Peer Commentary.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and controversial pieces of work are published from researchers in any area of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behavioural biology or cognitive science, together with 10-25 commentaries on each article from specialists within and across these disciplines, plus the author's response to them. The result is a fascinating and unique forum for the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stimulation, and particularly the unification of research in behavioural and brain sciences from molecular neurobiology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7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 英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 美9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美1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ognition 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 美11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杂志 美1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美13 Psychosomatic medicine 身心医学 美1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实验心理学杂志.人类知觉与行为 美1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个性与个体差异 英16 Psychophysiology 心理生理学 英17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心理学年度评论 美18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行为研究和治疗 英19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药理学、生物化学和行为 美20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杂志 美21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记忆与语言杂志 美22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儿童心理学、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 英23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情感紊乱杂志 荷兰24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美25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科学 美26 Cognition 认知 荷兰27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学 美28 Brain research 大脑研究 荷兰29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知觉与心理学 美30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 美31 Vision research视觉研究 英32 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精神鞠理学公报 美33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酒精研究杂志 美34 Psychology and aging心理学与衰老 美35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 美36 Memory and cognition 记忆与认知 美37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身心研究杂志 美3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 美3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国际进食障碍杂志 美40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杂志 美41 American psychologist 美国心理学家 美42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专业专理学,研究及实践 美43 Child abuse & neglect 虐待与忽视儿童研究 英44 Neuropsychology 神经心理学 美4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 美46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行为大脑研究 荷兰47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杂志 美48 Perception 知觉 英49 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 美50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心理评价 美51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52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杂志 美5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个性评估杂志 美54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创伤应激反应杂志 美55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认知神经心理学 英56 Ethology 行为学 德57 Ergonomics 人机学 英5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59 Law and human behavior 法律和人类行为 美60 Sex roles性别作用 美61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职业行为杂志 美62 Journal of personality 个性杂志 美63 Addictive behaviors成瘾行为 英6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65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杂志 美66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心理分析杂志 英67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认知治疗与研究 美68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临床心理学评论 英69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运动与训练心理学杂志 美70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教育与心理测量 英71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英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英7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 美 73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英国心理学杂志 英74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 & computers 行为研究方法、仪器与计算机 英75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社会心理学季刊 美76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英77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婴儿行为与发育 美78 Neuropsychologia神经心理学 英79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儿科心理学杂志 英80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行为神经科学 美81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82 Cognitive science 认知科学 美83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临床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84 Biological psychology 生物心理学 荷兰85 Psychobiology 心理生物学 美86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美国心理学杂志 美87 Brain and cognition 大脑与认知 美88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语言与认知过程 英89 Memory 记忆 英90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 英

The Form and Comparison of Valu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MING Hong Abstract: Value is a criterion which can help people to distinguish good and bad, beauty and ugliness, right and wrong and true and false. Value varies from different counties, which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conflict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first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bout how these differences are formed and then explain them in several way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know and lear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ulture; value; difference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 明 虹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然后阐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差异 1. 引 言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Lusting,1988) ,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 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 2. 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和差异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 历史发展 (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 。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 17 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受民族哲学基础支配,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比较含蓄和委婉,要让人经过思考后才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西方人的行为较外露而且逻辑性强,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3. 中西方不同价值观的体现 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思维模式 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西方许多上流社会的人捐赠财产给社会,最初的原因就是觉得多余的钱对自己也没用,也就是说,从利己的角度看待自己利他的行为,只是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来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种价值观念更得到强化和固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和飞速发展,文化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强调集体和社会是价值的主体,集体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行为模式 思维模式的不同,使得中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也有其相应的特色。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 ,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 家庭观念 西方国家,由于个人利益至上家庭观念很淡薄。在英美家庭, “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另外,造访他人时必须提前约定,做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或随意翻动屋内的摆设,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做到百依百顺,兄弟之间要同心协力、情同手足。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 “亲情”氛围尤为浓郁。中国人历来喜欢宾客满堂,对待客人像自己家人,做客时也可较随意。 这种差异更体现出西方人“利己” 、中国人“利他”的思想。 人际关系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在物质分配方面他们也坚持利己、平等、公平交易的原则,不会为了“落人情” 、 “建立关系”而偏向某一方。他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要“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 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 “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 “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也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同时中国社会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际关系上注重社会地位和感情因素,和对方交往时要考虑“长幼有序” 、 “朋友有信” ;在处理问题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 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西方发达的经济促成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文化特性,西方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就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 。 举个例子来说, 若有人赞扬: “你工作做的很好! ” 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 )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 “哪里!哪里! ”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的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西方人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便是主谓结构,只有具备了这种形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句子。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 ,然后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层层扩展,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其所谓的从句,也是一个主谓结构,只是多个的主谓结构便组成了“复合句” 。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也就必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4. 结 语 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总体来说,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Myron W. Lustig. 1988. 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Wadsworth, Inc. 陈桂峰. 1999.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李昕辉. 2004.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4). 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1986.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15. 许果,梅林. 2002.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 渔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 (12). 于桂敏,王艳秋. 2004.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3).

满足你的原文其实是没有的,我觉得论文主要是找准框架和主题。东西方人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别从古代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差别。东方人内向,表达情感比较储蓄,西方人外向,表达情感非常直率。你可以举一个写情书的例子进行论证你的这个问题其实核心就在于东方和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论述就好了。对这一点核心主题的阐述还是比较多的,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个“东西方文化差异”,“东西方价值观…”类似的论文和文章比如下面的片段,很多很多……东方文化的起源特征是严谨的,有序的,规律的,等级的,保守的。西方文化的社会背景是自由的无序的,淋漓尽致的,平等的开放的。所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背景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 我们作为当代人,思想应该走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包括精神,思想,文化,物质,生活和艺术品的创作。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必定会产生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与风格。 其实中国是一个文化渊博的国家,我也曾因为自己生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度而自豪,所以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本身的优势,往往很多的西方艺术家可以巧妙的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设计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所以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发扬现代的精神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 --- 美国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 美国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国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 美国7、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 --- 英国 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 --- 美国 9、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 美国 1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ognition 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 --- 美国 11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杂志--- 美国 1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 美国13 、Psychosomatic medicine 身心医学 --- 美国 1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实验心理学杂志.人类知觉与行为 --- 美国1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个性与个体差异 --- 英国 16、 Psychophysiology 心理生理学 --- 英国 17、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心理学年度评论 --- 美国 18、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行为研究和治疗 --- 英国 19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药理学、生物化学和行为 --- 美国 20、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杂志--- 美国 21、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记忆与语言杂志 --- 美国 22、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儿童心理学、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 --- 英国 23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情感紊乱杂志 ---荷兰 24、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 美国25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科学 --- 美国 26、 Cognition 认知 ---荷兰 27、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学 --- 美国 28 、Brain research 大脑研究 ---荷兰 29、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知觉与心理学 --- 美国 30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 --- 美国 31、 Vision research 视觉研究 --- 英国 32、 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精神鞠理学公报 --- 美国 33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酒精研究杂志--- 美国 34 、Psychology and aging 心理学与衰老--- 美国 35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 --- 美国 36、 Memory and cognition 记忆与认知 --- 美国37、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身心研究杂志 --- 美国 3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 --- 美国 3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国际进食障碍杂志 --- 美国 40、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杂志 --- 美国

  • 索引序列
  • 现代文学家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 情绪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 现代简约家居论文参考文献
  • 现代家庭杂志参考网
  • 美国情感杂志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