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蚜虫毕业论文

蚜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蚜虫毕业论文

玻片观察什么啊?高中毕业论文?高中毕业不要论文阿.本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抓虫观察都可以?研究内容是什么啊,具体点儿. 你自己不是已经有很详细的计划了阿,接下去就是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去执行呗。

2020年5月18日,英国利兹大学 Katie 团队在 Current Biology 上正式发表了题为 Aphid herbivory drives asymmetry in carbon for nutrient exchange between plants and a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的研究性论文,探究蚜虫取食植物和CO2浓度对小麦菌根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生体之间物质交换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1.  前言 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共生关系的特征是两者存在双向的物质交换,即AMF为植物传递土壤养分,同时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作为回报,该过程可能存在着对称性。非生物因素,包括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会影响共生体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影响共生功能。昆虫取食植物等生物因素是否影响菌根的功能尚未得到研究。有证据表明,植物转移到AMF的碳含量可能受到AMF提供的营养物质和植物同化物的严格调控。更多试验显示,植物可以区分互利共生的菌根真菌伙伴,优先将碳分配给更“合作”的AMF。反过来,菌根也会受到植物碳的刺激而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通过使用33P标记AMF(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和14CO2标记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检验增加碳库强度(即蚜虫取食植物)和增加碳源强度(即提高CO2浓度)对植物-AMF共生体之间物质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 )啃食植物叶片后,植物分配给AMF的碳数量显著减少,而提高CO2浓度并不能缓解该结果。然而,无论蚜虫取食或CO2浓度升高,植物对菌根途径的33P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昆虫取食导致了共生体之间的碳磷交换的不对称性。结论认为,碳库强增加(蚜虫取食植物)能限制植物对AMF的碳分配,而不妨碍获得菌根提供的养分。该研究结果强调了植物与AMF之间资源交换的环境依赖性,并揭示了独立的生物因素或生物-非生物因素是共生体功能的有效调节因子。2.  材料和方法 .  试验装置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种植时,把一套PVC管插入花盆中(图1A和图2A)。中间填充基质,作为AMF孢子诱捕培养。植物生长8周后,将有无蚜虫(+/-)的蚜虫笼夹在植物第三片叶子上。 注:A. 每个花盆插入该管道。管道由三个圆筒组成,外层两个紧密接触的管道(1号和2号管)含有15 mm × 40 mm的空管壁,并在最外层(1号管)装有35 μm的尼龙网(仅允许菌丝通过)。1号管和2号管可旋转错位。正中央为硅质毛细管(3号管),用于添加33P水溶液(图2A)。B. 蚜虫笼。Upholstery foam:软垫泡沫(避免叶片受损)。   . 33P同位素示踪 在蚜虫笼夹住植物24小时后,加入100 mL 1 MBq 33P-正磷酸盐溶液(图2A)。添加33P的花盆( n  = 6,“旋转”处理)可旋转,破坏植物与管内菌丝的连通性。在添加33P之前进行管壁旋转,之后每48小时进行一次。剩下33P的花盆( n  = 6,“静态”处理)不旋转,因此植物保持菌丝与内管的连接。使用“静态”处理和“旋转”处理的差值,计算菌根获得的33P(AM-33P)。 注:A. 将33P标记的正磷酸盐加入仅AMF菌丝可达到的管中。B. 装置处于密闭的空间中,14CO2由14C标记的碳酸氢钠释放。14CO2由植物固定,再分配到AMF的根外菌丝中,或被蚜虫笼内的蚜虫取食同化。. 14C标记 用33P标记12天后,密封两个管道的顶部,并将装置置于密闭的空间中(图2B)。在16小时的光周期开始时,将14CO2释放到植物顶空。用注射器抽取植物顶空气体1ml,和小时后采集,记录植物对14CO2的吸收。. 植物收获和样品准备 取下蚜虫笼和蚜虫,储存在-20℃中。对植物和土壤进行取样,分为地上部分、根系、非管内土、管内土(动态处理基质和静态处理基质)。将根系用自来水清洗,部分根系储存于5℃中用于测量根系AMF侵染率,部分管内土储存于5℃中用于测量AM菌丝,其余储存在-20℃中。3.  结果 . CO2 浓度和蚜 虫取食改变宿主植物碳的有效性 使用不同CO2浓度(aCO2:440 ppm和eCO2:800 ppm)和蚜虫取食(+/-)来控制小麦的碳源和库强度。eCO2的小麦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大于aCO2(图3A;p < ),蚜虫处理在aCO2和eCO2条件下的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减少了14%和11%(图3A;p < )。 CO2浓度对小麦地下生物量没有影响(图3B),蚜虫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生物量(p < )。CO2处理与蚜虫处理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无显著互作(p =,p = )。. AMF对CO2 浓度和蚜 虫的响应 无论有无蚜虫处理,AMF侵染率比aCO2更低(图4A,p < )。虽然蚜虫取食导致植株根系显著减小,但能显著提高根系菌根侵染率(aCO2: + 41%;eCO2: + 79%;p < )。CO2浓度与蚜虫对AM侵染率无显著互作(p = )。高CO2浓度和蚜虫取食后,AMF侵染率的变化可能表明植物向AMF的碳分配发生了改变。另外,小麦根内丛枝和囊泡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CO2处理(p = )和蚜虫处理(p =)对小麦根外生AM菌丝长度无显著影响(图4B)。. 蚜虫取食减少了植物分配给AMF的碳 为了直接测试不同强度植物碳库-源的碳动态分配对AMF的影响,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14C标记,并对近期固定并分配给共生菌根的植物碳进行了量化(图2B)。与未接触蚜虫的植株相比,接触蚜虫的植株向AMF转移植物碳含量显著降低(图5A),在aCO2和eCO2上分别减少了97%和73%。当用植物固定碳的百分比表示时,蚜虫取食同样降低了植物对AMF的碳分配(图5B,p < ),但CO2浓度对此无影响(p = )。   注:A. 固定并分配到AMF网络中的14C;B. 植物固定的14C用于分配到静态根系土的比率。. 植物吸收的AM-33P与植物碳分配无关 最后评估了碳库源强度动态对植物吸收AM-33P的影响。与aCO2相比,eCO2的小麦植株和菌根途径的地上部总磷浓度降低(图6A,p < ),蚜虫处理也显著降低了磷浓度(p < ),CO2处理与蚜虫处理无显著互作(p = )。 为了量化植物碳供应如何通过AMF单独影响植物的磷同化,研究者将33P标记的正磷酸盐添加到只有AMF菌丝可到达的基质中(图1A和图2A),并通过液体闪烁测量法定量其植物的同化。经eCO2处理时,蚜虫处理的AMF来源的地上部33P浓度更高(图6B)。总磷和33P含量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图6C和6D)。然而无论是AMF侵染率和AMF介导的33P吸收,亦或是植物分配给AMF的碳含量和AMF介导的33P吸收之间都没有相关性。这表明AMF的功能和丰度与近期固定的植物碳分配无关。注:A. 地上部P浓度;B. 经AMF传递的地上部33P浓度;C. 地上部P含量;D. 经AMF传递的地上部33P含量。 4.  结论 植物外部碳库强增加(蚜虫啃食叶片)会减少植物向AMF分配植物碳,而植物碳源强度增加并不一定会导致分配给AMF的碳增加。AMF向植物传递磷与植物碳分配无关,两者之间养分交换的碳存在不对称性。 编辑∣冯曾威 审核∣姚青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土壤微生物组联合团队

爱莫能助~~~抱歉。你们的论文怎么做这个哦~~~不懂~ 蚂蚁咬到手指可用肥皂水等碱性的溶液洗,很快就好~

有关玉米蚜虫的毕业论文

每年3到4月份之后,平均气温上升到23到25度,连续的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蚜虫繁殖,在这个季节要多次喷洒防虫的药物。

面对玉米蚜害虫,一般采取的主要治理手段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药和生物防治的效果比化学防治要低,但在化学防治中,对于药剂以及用药时间的选择,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辨别。

玉米蚜虫又称玉米缢管蚜,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东、 华北、华南、西北、西南等玉米产区。这种蚜虫除损害玉米外,对于高粱、大麦、 谷子、小麦、水稻等作物也有非常大的危害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有害虫类。

玉米蚜虫对于玉米的具体危害。

在玉米的开苗期内,玉米蚜虫会聚集在嫩叶的背部及心叶进行啃食,穗期会聚集在雄花的·花萼和穗梗上、雌穗苞叶花丝及其上下邻叶进行危害。在玉米的抽雄期, 影响玉米植物的扬花授粉, 造成雌穗出现明显的秃尖和少行缺粒。蚜虫在叶片上,除了吸取玉米的汁液,也会排泄大量“蜜露”,这种“蜜露”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 引发霉菌寄生,导致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引起发育不良和不结穗等问题。最终影响玉米产量的减少。

对于绿色无农药的植物而言,会使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一般情况下,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 清除田边杂草、合理施肥、需要灌溉、选用抗病品种等,要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处理虫害问题,能够防止虫害病的蔓延。但农业防治需要耕作者有丰富的经验以及长时间的巡视排查。生物防治分为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两种,以虫治虫如麦蚜茧蜂、 中华草蛉、黑带食蚜蝇、草间小黑蛛等对玉米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鸟治虫如喜鹊、斑鸠、家燕、白头鹎等鸟类也会食用蚜虫。对其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虫治虫和以鸟治虫同时进行,否则会导致鸟类对于有益的昆虫也进行捕捉,降低了防治效果。

根据防治效果的高低,一般采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目前是治理玉米蚜虫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像阿维菌素、 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等药剂,只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合理的稀释和喷洒。就会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有持效期长、 施用简便、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在使用化学药剂上,也要特别注意药剂的挑选,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低浓度,能杀灭蚜虫也保护天敌的农药。对于用药时间也要注意,一天时间中的选择以及发病过程的时间选择都对防治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要看具体现实情况来进行喷洒。

农业防治。铲除田边及田内杂草,可减少虫源。化学药物防法。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25%高渗咇虫啉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打匀打透。种子发芽后,在喷洒一次药物,就能有效预防蚜虫。一般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再是,要注意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如果不打除草剂,就要在玉米苗期开始及时锄掉田间杂草。

如果玉米发现大量蚜虫必须得喷洒农药,如果不打药将严重危害秋收,减产特别明显,喷洒农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要求来,使用普通喷雾器,进行背面喷洒,这样作用比较好,喷洒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蚜虫靠刺吸植物的汁液为生。蚜虫严重危害时,可使植物生长缓慢,会造成叶片及茎秆干枯,也是老百姓常提到的:庄稼都被被腻虫腻死了。植物被刺吸后,不光失去营养,所造成的创伤口容易被病菌侵染造成病害。

不过现在好了有无人机喷药防治轻松多了。但是不管采取那种防治,我们都要讲究效益优先,如果防治了,玉米没有增产,还和未防治一样,而且还增加了成本,这样的防治犹如不,劳民伤财的事不要干。也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粉剂2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或者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兑水500升,伴15千克细沙制成毒土,均匀撒在玉米植株心叶每株约1克。

在玉米播种之前,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400的比例进行拌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玉米种子表面,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技术要点就是。种植的技巧,土壤的耕种方式,施肥的技巧,预防疾病的问题,还有疾病的防控情况。

棉花蚜虫的综合防治毕业论文

试题答案:在棉田引入一定量的七星瓢虫,用棉蚜的天敌来制约棉蚜。

每年6月是棉花的快速生长季节,但也会带来一些害虫。棉蜘蛛是北疆棉田的一种严重害虫。如果我们不加强对蜘蛛的控制,很可能会大面积减产。应部分棉农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棉花红蜘蛛和蚜虫的一些防治技术。

一、棉花红蜘蛛防控方法

1、布局合理,由秋灌转向冬灌。棉花不与玉米、豆类和瓜类作物间作。各种农作物收割后,秋冬季灌溉田地,深冬灌溉棉田。可减少棉叶螨越冬基数,减少杂草寄主,有效破坏红蜘蛛越冬场所。

2、清除杂草,清除杂草中的红蜘蛛。棉花种植后,组织棉农清除田间角落、条田周围林带、通道两侧的杂草,为棉花蜘蛛螨进入棉田、破坏寄生场所扫清道路。在棉田里焚烧杂草或将其带出田间,可以有效防止棉蜘蛛螨的传播。用特效杀螨剂对田埂、路边杂草进行喷洒,消灭虫源。

3、当发生斑块时,棉田早发现早处理,可减少棉花二斑叶螨的危害基数。当药物被带到现场时,一个控制周期发生,几个控制周期发生。做好标记,5天后可以再次控制。药物可以是炔螨特、哒螨灵、阿维菌素、氯芬特嗪等。

棉花蚜虫防控方法:

1.种衣剂:播种前用吡虫啉进行包衣,每10 ml农药含棉种2 ~ 3 kg,防治棉蚜的有效期为40 ~ 50天以上。这是目前防治棉蚜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喷雾防治:70%爱美乐防治蚜虫最有效,每亩苗蚜5 g,每亩落蚜10 g,喷水30 kg,有效期20天以上;其次是35%赛德(硫丹)乳油1500倍液、溴虫腈800倍液和金昊年1000倍液。

100株苗蚜中有2500株三叶蚜虫,或以卷叶蚜虫的出现为防治指标,以每株蚜虫上、中、下叶的三叶蚜虫平均数量为200株为防治指标。棉蚜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处于点害阶段,应进行局部针对性喷洒,避免大面积用药。可以使用低毒高效杀虫剂,如速杀、吡虫啉和杀蚜剂。也可用于防治第三代棉铃虫和蚜虫。

3.许多种植者选择老式喷雾器来控制棉花病虫害。建议使用喷雾器等装置,喷洒更加均匀彻底,喷洒到叶片的隐蔽位置。还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硅,增强农药的渗透性。涂抹时,水量一定要充足,以叶子滴水为标准。不建议使用防蝇农药。防蝇涡动力太大会损伤顶叶,防蝇涡动力太小效果不好。

1.新疆棉田叶螨的综合防治 新疆棉区是全国棉叶螨发生最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地膜植棉后,为棉叶螨提前进入棉田创造了条件,使叶螨发生有明显上升加重的趋势,常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棉田叶螨种类 主要有土耳其斯坦叶螨、敦煌叶螨、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以土耳其斯坦叶螨在新疆分布最广。棉叶螨一般栖息在叶背,主要在叶片背面活动、取食和危害,以口针刺入叶肉取食汁液和叶绿素。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的年份,一般苗期叶螨发生早而重,因此必须从苗期做好叶螨防治。(2)农业防治 秋耕冬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种植抗螨品种,喷灌抑制叶螨,保护天敌(如食螨瓢虫、食螨蓟马、食螨瘿蚊、小花蝽等),种植抗病品种,如中24、中27、中36和中38。(3)种子处理 采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拌种。切勿闷种。(4)中心螨株的防治 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等杀虫剂用水将其稀释成10倍,涂抹于棉茎红绿相间处,涂抹长度2~5厘米,不能环茎涂抹,以免发生药害;点片挑治,用的天达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或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3%啶虫脒防治。大田防治,药剂同上。其他棉区叶螨的综合防治同上。2.棉蚜的综合防治 棉田危害棉花的蚜虫有六种:即棉蚜、黑蚜、棉长管蚜、拐枣蚜、桃蚜和菜豆根蚜,5月间迁入棉田危害。(1)农业防治 棉麦邻作或与油菜交错种植,改变农田单一生态结构,有利于天敌的保护和繁殖。(2)消灭越冬蚜源 一是消灭冬季室内花卉上的蚜虫;二是消灭黄金树、石榴、葡萄、核桃、鼠李等室外蚜虫。每年早春在有翅蚜虫形成之前,用3%啶虫脒15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防治。桥梁寄主上棉蚜防治,温室、大棚种植的黄瓜、葫芦等蔬菜都是棉蚜越冬后的桥梁寄主,应及早喷施2%天达阿维菌素4000倍液+功夫1500倍液防治。(3)中心蚜株的防治 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杀虫剂用水将其稀释成10倍,涂抹于棉茎红绿相间处,涂抹长度2~5厘米,不能环茎涂抹,以免发生药害;点片发生期是防治效果最好的时期,应抓住防治工作的主动权。点片喷药,用3%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良好。(4)大面积防治 其防治必须对症下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洗尿合剂(尿素∶洗衣粉∶水=∶2∶100)、2%的天达阿维菌素、3%的天达啶虫脒、功夫、赛丹、阿克泰等,使用洗尿合剂每亩用水量要达到60千克以上。3.棉铃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 秋耕冬灌,铲埂除蛹,清除田边杂草,渠埂种植玉米、向日葵。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棉花生长发育期间及时喷“天达2116”和磷酸二氢钾,明显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和卵量。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诱杀成虫,使用高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诱蛾、糖醋诱杀、杨柳枝草把诱杀有较好的效果。(2)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赤眼蜂,消灭棉铃虫卵,并保护好棉铃虫天敌,如姬蜂、茧蜂、草蛉、瓢虫、螳螂、鸟类、有益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抑制棉铃虫的卵和幼虫。(3)科学施用农药 按照百株棉花有初龄幼虫8~10头为防治指标,首先考虑用生物农药如Bt、2%阿维菌素、25%灭幼脲、20%虫酰肼、杀虫单和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农药如赛丹、高效氯氟氰菊酯等。4.棉蓟马的防治(1)农业措施 秋翻冬灌,早春清除棉田四周渠埂上杂草,减少虫源。(2)药剂拌种 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乳油每100千克种子用千克+“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250克。拌后晾干播种,切勿闷种。(3)药剂防治 早春在棉田附近葱蒜等越冬寄主上喷2%阿维菌素4000倍液+功夫乳油1500倍液,消灭蓟马繁衍基地。(4)苗期防治 幼苗期百株虫量达15~20头时进行药剂防治,一般棉苗出齐后应立即防治,用药同上。5.牧草盲蝽的综合防治(1)农业防治 消灭田边四周藜科杂草,合理安排棉田邻作,不与甜菜、菠菜、油菜、苜蓿、胡麻、荒地相邻,最好与小麦邻作。注意灌水施肥,及时化控,喷“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防止棉花疯长,头水宜晚,合理施用化肥,防氮肥过量。(2)药剂防治 棉田及四周喷2%的天达阿维菌素4000倍液+功夫乳油1500倍液,消灭繁衍基地,防效良好。(3)苗期防治 幼苗期百株虫量达15~20头时进行药剂防治,一般棉苗出齐后应立即防治,用药同上。

正确的处理方法就是应该选择喷洒一些杀虫剂,看到有蚜虫的地方就应该多喷洒一些杀虫剂,或者可以选择用阳光暴晒。

洗衣服防治蚜虫的论文题目

这个是真的,喷施洗衣粉溶液的最佳时间为晴天中午高温时间段,并注意需喷施在蚜虫表面,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一般连喷2~3次便可彻底消灭蚜虫。

按说防治蚜虫的农药不难买,可城里就不一样,如果菜苗不多,可以考虑喷一些杀蚊虫的药。

很简单啊,捉几只七星瓢虫呗。

可以用洗衣粉兑水之后进行喷洒,这样可以抵挡住害虫,也可以熬制一些刺激胃比较强的水进行喷洒,这样可以驱赶蛀虫。

昆虫毕业论文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详细提纲举例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常结群在灌木荆棘间窜动,在灌丛间作短距离的低飞,觅食时叫声嘈杂。夏季多在山地。冬季迁到山坡草地、芦苇丛或者苗圃中。其食物主要为昆虫,也有野生植物的种子。4~7月繁殖,营杯状巢于灌木的树杈间,每窝产卵3~5枚,谈蓝色至兰绿色。 生活习性:棕头鸦雀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也集成20或30多只乃至更大的群。性格活泼而大胆,常常在灌木或小树枝叶间活动,一般都短距离低空飞翔,不做长距离飞行。常边飞边叫或边跳边叫,鸣声低沉而急速,较为嘈杂。清宫鸟谱称棕头鸦雀作侣凤逑,谓此鸟类雌雄相爱,如凤凰之匹配之意,曰:“侣凤逑,一名相思鸟,一名黄头。身小于雀,而长尾,短项,利喙,声如吹嘘。黑睛,青黑嘴,红灰头项,苍灰背,苍翅尾,灰笆臆腹,浅黑趾爪。情最巧,能为小巢于丛薮间。棕头鸦雀分布于中国、朝鲜及越南北部,共有7个亚种--mantschuricus于中国东北部,fulvicauda于河北、北京及河南,指名亚种于上海地区,bulomachus于台湾,ganluoensis于四川中部,stresemanni于贵州及云南东部,suffusus于华中、华东、华南及东南的大多数地区。棕头鸦雀俗名红头仔、黄头、驴粪球儿、乌形山雀、相思鸟、粉红鹦嘴、黄藤,是一种小而可爱的棕色鸟类,如果不注意的话,有不少人就会把当作麻雀,不过它要比麻雀更小,尾巴更长。棕黄色小巧的嘴巴与麻雀那灰黑色的锥形嘴不同,棕头鸦雀是常见留鸟,常出现于平地至中等海拔的灌丛、棘丛及林缘地带。棕头鸦雀活泼而好结群,作出轻"呸"声,就很容易引出此鸟。它们一般都成群活动在树下的灌木丛和草丛中,食用草子等植物种子,有时候一群会有三五十只,性情活跃而吵闹,叫声一般为唧唧喳喳的含混音加上清晰的“啾,啾,啾”声。棕头鸦雀的鸣声为高音的tw'i-tu,tititi及tw'i-tu,tiutiutiutiu等等,短间隔后又重复,并间杂有短促的 twit声,有时仅作tiutiutiutiu。

1.闵亮, 谭亮魁, 王文凯.湖北省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进展.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3), 9-122.袁海山,王文凯,谢广林,闵亮.我国天牛的进出口检疫现状及处理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 140-1433.孟祥钦,闵亮,万方浩,周忠实,王文凯,张桂芬. 西花蓟马的SCAR分子检测技术. 昆虫学报. 2010. 52(3): .谢广林,王文凯.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初步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王文凯.瘦天牛科天牛科.见李子忠、金道超主编.《梵净山景观昆虫》,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王香萍,王福莲,王文凯. 不同防治措施对甘蓝田昆虫天敌动态变化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6,(06).8.王文凯,劳水兵.鞘翅目,天牛科.见杨茂发主编.《贵州大沙河昆虫》,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Ohbayashi,Tatsuya Niisato & Wang Wen-kai. Studies on the Cerambycidae(Coleoptera)of Hubei Province,China, PartⅠ.Elytra,Tokyo,2004,32(2).王文凯,谢广林.湖北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初步名录.见湖北省昆虫学会编《华中昆虫研究》第二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王文凯(副主编)《昆虫分类学》.见雷朝亮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王文凯(参编)《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见荣秀兰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王文凯,郑乐怡.海南皱鞘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 昆虫学报,2002,45(3):.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中国脊筒天牛属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动物分类学报, 2002, 27(1):.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污天牛属二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动物分类学报,2000,25(2):.王文凯,蒋书楠. 沟胫天牛族三新种记述. 动物分类学报,2000,25(1):.王文凯,蒋书楠..中国天牛科二新记录属二新种记述.昆虫学报, 2002,45(增):.王文凯,蒋书楠.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SACOTHEA GAHAN(COLEOPTERA:CERAMBYCIDAE)FROM CHINA.昆虫分类学报,2002,24(3):.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泥色天牛属Uraecha Thomson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昆虫分类学报,2000,22(1):.王文凯,郑乐怡.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Cyanagapanthia Breuning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from China. Entomologia (3):.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中国楔天牛族二新种记述.动物学研究,2002,22(2):. 王文凯. 云斑天牛的学名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昆虫知识,2000,22(3):. 王文凯. 天牛总科.见吴鸿等主编《天目山昆虫》. 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王文凯.中国星天牛属12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见李典谟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0月.. 王文凯. 沟胫天牛亚科雌性生殖器的比较解剖研究. 见张雅林主编《昆虫分类区系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王文凯,尹新民,沟胫天牛亚科族级系统发育关系初探.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1):.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TWO NEW SPECIES OF OBEREA (COLEOPTERA: CERAMBYCIDAE:LAMIINAE) FROM CHINA.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3(3):.王文凯,蒋书楠. 沟胫天牛亚科后翅脉序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2):.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楔天牛类15属支序系统学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000,31:.王文凯.中国天牛科四新记录种.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2):.王文凯,孙桂华,杨春旺.中国虎天牛族新记录.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18),2002:.王文凯.脊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分类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3):.王文凯.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2):.王文凯. 南开大学馆藏天牛科分类.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 9(2):.王文凯,绿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02,21(5):3-7,.王文凯. 鞘翅目:天牛科. 见李子忠主编《贵州茂兰昆虫》,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凯.天牛总科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华中昆虫研究(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王文凯. 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策.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1):.王文凯.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纳天牛属二新种记述(英文稿).昆虫分类学报,1999,21(3):.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沟胫天牛亚科一新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999,21(2):.王文凯,蒋书楠. 云南天牛科三新种记述. 动物学研究,1998,19(6):.王文凯,蒋书楠. 西藏锐顶天牛一新种记述. 华东昆虫学报,1999,8(1):.王文凯,蒋书楠. 四川星天牛属一新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王文凯. 天牛总科雌性生殖器解剖结构及标本制作方法.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5):.王文凯. 天牛总科雌性生殖器高级阶元分类.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5):.王文凯. 污天牛属雌性生殖器分类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王文凯,蒋书楠. 尖天牛和坡天牛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1):.王文凯. 中国天牛总科综合分类研究进展.昆虫知识,1999,36(1):.王文凯. 湖北锈色粒肩天牛一新亚种记述.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王文凯,蒋书楠.木天牛属Xylariopsis Bates一新种记述.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8,18 (3):.王文凯. 普通昆虫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增刊):.王文凯. 中国天牛科新记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6) :.王文凯. 湖北省天牛总科昆虫初步名录.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4):.王文凯(参编).湖北省昆虫名录.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凯. 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中国新记录.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5):.王文凯.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13(4):.王文凯. 湖北农学院馆藏天牛科分类.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7,17(2):.王文凯. 花天牛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2):.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续).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1):.王文凯,蒋书楠.中国花天牛亚科新种及新记录. 昆虫分类学报,1994,16(3):.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续).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4):.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2):.王文凯. 中国金绿花天牛属新记录. 湖北植保,1993,增刊(2):.蒋书楠,陈力,王文凯.中国长颊花天牛属及新种记述. 昆虫分类学报,1993,15(1):.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花天牛亚科分类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12(2):.龚信文,孟国铃,李传仁,王文凯等. 湖北烟仓害虫调查.中国烟草,1990,(3):.龚信文,孟国铃,李传仁,王文凯. 微波防治烟草仓储害虫实验初报. 商品养护技术,1987(1):.王文凯. 浅谈植物保护学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高教研究,1997,(1):42-45.青 春 璀 璨张晓明 康群王文凯,1985年7月毕业于原湖北农学院植保专业,1991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获博士学位。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理事、湖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2年1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现任长江大学农学院院长。昆虫,随处可见,研究昆虫,人谓雕虫小技!可他,却一直醉心于与昆虫为伴,近20年来,他孜孜不倦的从事着中国天牛科昆虫的分类区系和系统发育研究,成为该领域知名的中青年学者。他就是我校农学院院长王文凯博士。王文凯1964年4月出生于湖北荆州。1982年9月,怀揣远大抱负,他迈进了原湖北农学院的大门,开始了他三年的大学生涯。作为植保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王文凯第一次从书本上了解了昆虫,并开始接触昆虫,进而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7月,王文凯大学毕业,品学兼优的他成了湖北农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初为人师,除了激动和欣喜,他更多的却是冷静的思考。从学生到老师,不只是简单的角色转换,而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想到这些,王文凯心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从此,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孜孜以求的在各种文献中查找、采摘;多少个薄雾飘漾的清晨,他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抬起头来。不懈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使王文凯的知识积累厚实了许多,很快,他脱颖而出,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他主讲的《普通昆虫学》等课程也获得了首届讲课比赛三等奖。他被列为学院首批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日子如水般流逝,慢慢地,在视野渐宽的同时,王文凯却感到授课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他喜爱的昆虫研究,他更是有了一筹莫展的感觉。“不行,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丰富和完善。”于是,1988年,他走进西南农大,如愿以偿地做了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蒋书楠教授的学生。有了名师的指导,王文凯更奋力地遨游于昆虫学的海洋。被人熟视无睹的各种天牛于他看来却有着特别诱人的斑斓色彩,他凝神静气,真正进入了昆虫的领域。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天牛科分类方法和起源理论研究。1991年7月,王文凯满载而归,再度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这次他有了游刃有余的感觉,厚实的知识积淀撑起了他的自信。他再一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研究,他所带领的昆虫教研室199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教研室,他在麻城科技扶贫期间,被省科委、扶贫办评为“科技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然而,满载青春收获的他并没有满足。为了更深层的探究昆虫王国的奥秘,1995年,王文凯以优异的成绩再次拜在蒋书楠教授门下,成了一名博士研究生。两年后,他被西南农大评为“优秀博士研究生”。王文凯在虫国的探索极为勤勉。1985年至今,他先后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2项、省教育厅攻关2项及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项。自1988年起,他主要从事中国天牛总科的分类区系及系统发育研究,已建立天牛科2新属,发现28个新种,7个中国新纪录属,35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学研究》、《Entomologia Sinica》、《昆虫知识》及《中国森林病虫》等期刊上发表天牛科论文50余篇。先后参与编著了《湖北省昆虫名录》(1992)、《昆虫分类区系研究》(2000)、《天目山昆虫》、《贵州茂兰昆虫》等;作为副主编参加“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的编著(2003)。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8年6月,王文凯又以其实绩叩开了南开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大门,成为一名专职科研人员。如今,不负青春的他是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理事、湖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2003年12月被选为荆州区人大代表。除了教学与科研,王文凯还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在他担任原农学系系主任三年多时间里,他创新思维,大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主持完成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获得批准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中期检查;完成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点立项及“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博士点立项建设申报并获得批准;组织了“生物工程”新专业的申报并获得批准;创建农药生物测定中心,获得西校区首个国家级资格认证——农业部农药田间登记试验资格……如今,作为长江大学农学院的院长,王文凯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没有丝毫的松懈,他和班子成员一起,为农学院的发展谋划好了未来: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个博士点立项、2个硕士点立项学科建设;把科研作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树立科研强院思想;加强湿地农业研究中心的领导与管理,把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研究中心真正建成长江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优势领域,以湿地农业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他坚定的表示,乘坐长江大学之旗舰,依托湿地农业之特色,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院教职员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一定能够把长江大学的农科建设得更强、更特、更优。

  • 索引序列
  • 蚜虫毕业论文
  • 有关玉米蚜虫的毕业论文
  • 棉花蚜虫的综合防治毕业论文
  • 洗衣服防治蚜虫的论文题目
  • 昆虫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