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本科论文

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本科论文

发布时间:

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本科论文

分析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主动离职 组织社会化 期望

论文摘要:结合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原理,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入手分析得出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所在,即由于期望落差的存在使得新员工产生离职倾向,新员工和企业在此后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为进行调整,促使新员工将离职倾向实现为最终主动离职的行为。并从抑制离职倾向的产生和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两方面入手,把握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三大主体即企业、个人和以学校为代表的其他社会主体,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1 新员工主动离职概念与理论

员工离职概念及其分类

员工离职,“从组织中获取物质收益的个体终止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据员工离开企业意愿、动因之间差别可划分为三类。本文提及的“离职员工”是在没有受到用人单位任何压力情况下自愿选择离开组织的员工(如图1所示)。

新员工主动离职理论研究及模型

组织社会化理论正成为近年来重要研究方向。组织社会化过程,个人从对职业和组织生活的预期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组织成员的过程。Van Maanen把过程分为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综合众多学者观点,本文认为,组织社会化是员工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习过程。

2 新员工主动离职基本状况及特征

员工进入公司两个星期、三个月、两年这三个时间段通常是员工流失率最高的时期。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在进入企业半年内完成。且研究对象集中于院校毕业生,因此群体在职业生涯初期的组织社会化结果更具显著性。本文将所研究及访谈对象限定为新入职及入职半年的新员工,多数集中于应届大学毕业生。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把握其特征:员工主动离职及80后的特有工作特征。新员工有50%~60%在前六个月离职,新招聘的管理人员40%在前18个月离职。根据员工离职模型(吉惠兰),员工是否产生离职意愿来自于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在没有离职意愿的条件下,员工不会离职。因此企业主要应从新员工的离职倾向入手,进行主动离职情况分析。

80后新员工,据任慈等学者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几点:知识水平较高,容易尝试不同职业;独特的工作价值观,使其易于离职寻找自我价值,更关注自我发展;张扬的个性,使其更敢于轻言离职。

3 新员工离职原因的分析模型构建

入职期望,员工在进入企业前对工作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预期。期望落差——“个体在工作中的积极或消极体验与其期望的经历之间的差异”。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高期望、低感受”的工作“期望落差”是制约新员工在组织的调整适应过程的主效应变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也是造成缺勤、离职倾向和辞职的重要因素。

落差是双方造成,可知有效减少期望落差的方式实际主要是单方调整和双方共同调整。新员工的期望的形成是积累的过程,同样企业所能提供的工作现实情况也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而形成的,由此,要求其中一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并不可行。

新员工主动离职原因探究的社会化阶段构建

组织社会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适应过程,可分为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其中社会化磨合和社会化转化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

(1)新员工预期社会化阶段构建。预期社会化阶?段——?个人真正进入组织之前的社会化过程。Jablin等学者指出此阶段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融入某一特定职业和某一特定组织的社会化过程。可见,新员工的期望主要包括职业预期和企业预期。

职业预期是伴随其成长的长期积累社会化过程形成。访谈大部分对象提及:了解某一行业特性,并对其形成预期是在大学期间与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完成。企业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企业信息渗透的影响,可分直接和间接渗透。直接渗透主要以招聘的形式完成,以校园宣讲等作为辅助手段。间接渗透以大众传媒及社会效应等形式完成。

(2)新员工磨合阶段及转化阶段构建。磨合阶段后期与稳定阶段紧密相连,甚至在稳定期出现的同时,新员工的社会化转化阶段就已经开始。磨合阶段出现在新员工刚开始工作,经历“进入”组织的一刻。新员工会因角色转换带来的角色认知模糊、组织期望与个人愿望之间的角色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是期望与现实差异造成“冲击”与“震撼”的阶段。

震惊期是因为新员工清晰地体会到期望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差距。此时新员工不能及时地调整期望,企业不能正确地意识到期望落差存在,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造成新员工离职倾向产生。在转变阶段新员工通过转变以往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开始成为组织所接受的人员。

新员工主动离职原因分析

造成新员工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新员工预期落差造成震荡,且企业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缓解新员工的心理落差,促使新员工采取了实际离职行为。

过高的期望水平来源于其所接触的所有社会化主体的影响。例如:家庭单一的观念灌输,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有水平较高的工作;企业在招聘等信息渗透中,过高评价或不真实的描述岗位的工作和环境等。过低的企业实际工作水平是相对于新员工期望而言的。企业不了解新员工的期望,了解后不能提供相应的工作水平且无替代补偿措施。

4 新员工离职管理对策与措施

企业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企业可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预期影响中。如:校园宣讲,提供短期实习或合作项目,组织大学生和企业中员工的交流等形式。运用真实工作预览(RJP)等方法降低大学生预期水平,使其预期水平趋于今后的实际工作。真实的小手册、影音资料或面对面沟通等多种形式都可实现实际工作预览。

在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方面:企业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主动针对新员工预期方向和水平进行有效沟通,尽力满足其预期,在不能实现的情况下选择其他可行方式进行补偿。提供职业生涯管理帮助。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开发,以帮助其完成从组织社会化的磨合阶段向转化阶段的过渡。

个人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个人可结合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以获得准确的期望方向和水平。如: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主动参加实习,与社会企业中的人进行沟通等,利用网络等资源自主了解社会、职业和企业等。新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应主动收集企业的相关真实信息。如:主动反馈和信息收集,构建新的员工关系,自我行为管理等均为新员工主动调整期望落差的行为。

在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方面:个人可在遇到期望落差后,利用职业生涯管理思想考虑,不要被近期现象迷惑。

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预期。学校等社会主体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与企业合作,让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前提早接触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预期,提升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成为新员工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及最佳的状态完成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5 结 论

本文分析得出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所在,并从抑制离职倾向的产生和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两方面入手,提出对新员工进行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吉慧兰.企业年轻员工主动离职模型及风险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60-61.

[2] 加里•德斯勒. 人力资源管理[M].刘听,吴雯芳,等译.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祖滨.把握新员工的心理周期[J]. Construction Material & Decoration,2009(6):44-45.

[4] 凌文 辁 ,方俐洛,白利刚. 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42-348.

[5] 任慈,赵亮,魏亭.“80 后”新员工工作特征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J].价值工程,2009(12):139-141.

[6] Mobley W H. Intermediate linka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7(2):237-24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1. 我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 关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研究 3. ***市(县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研究 4. 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户籍问题研究 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6. 人力资源与经济布局的相互制约分析 7.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匹配问题研究 8. 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9. 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10. 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 11. 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12. 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13. 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14.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研究 15. ***地区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16.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17. 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18.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19. 绩效考评方法体系研究 20. 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21.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22. 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3.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4. 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25.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 26. 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研究 27.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发展研究 28.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29.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30. 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问题研究 31. 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32. 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33. 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34. 人力资本道德素质的培养研究 35.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36.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37. 手机终端零售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研究 38.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 39. 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40. 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 41. 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42. 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43. 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44. 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45. 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分析研究 46. 创新经济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47.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研究 48. 从成功企业看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9. 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50. 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测评研究 51. 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52.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53. 高科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 54. 高科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55. 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56.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分析研究 57. 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58. 组织结构对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 59. 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60. 技术创新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 61. 人力资源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62. 教育与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63. 经济全球化时期的职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64.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65.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66.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环境和模式选择研究 67. 国企经营者薪酬创新激励的微观分析研究 68.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研究 69. 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研究 70. 高科技产业人才流失率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71. 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分析研究 72. 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研究 73. 对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思考研究 74. 对失业者再就业激励机制的探索研究 75.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研究 76.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研究 77. 增强国企科技人员向心力问题的探讨研究 78. 知识产业员工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79.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研究 80. 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及其测度研究 81. 关于知识型员工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82.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的激励研究 83. 人力资本的生成途径及其运营机制的构建研究 84. 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特征探析研究 85. 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贡献分析研究 86. 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 87.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本研究 88. 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研究 89.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90. 关键绩效考核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91.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92.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93. 企业人才资源系统整体优化的途径研究 94.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5. 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忠诚与组织忠诚问题研究 96.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性研究 97. 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98.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99.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100.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 10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以……为例 102.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103. 提高民营医院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104. 灰色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05. 贫困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研究 106. 劳动分占制度的形成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化解问题研究 107. ***地区人口流动及城市化的现状研究 108. 企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09. 人力资本储蓄的人才经营模式研究 110. 企业人才资源系统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112. 投资银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核心和关键研究 113. 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保障分析 114.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性研究 115. 虚拟人力资源活动的独特性与价值研究 116. 企业选取和培养知识产权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7. ***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及解决对策研究 118. 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9. 员工能力在绩效改进中的作用研究 12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策略探讨 121. 百货零售企业一线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122. 企业员工压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23. 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研究 124. 员工能力绩效改进方案的探讨研究 125.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 126. 企业人才储备与大学生实践互动双赢研究 127. 矿山企业劳动安全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28.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9. 国家公务员招录歧视现象研究 130. 企业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 131.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成本研究 132. 基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考研究 133. ***地区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134.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35. 对政府雇员制的思考研究 136. 人力资源与经济布局的相互制约分析研究 137.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研究 138. 人力资源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139. 公司治理与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研究 140. 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构建研究 141.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142. 某某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143.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绩效管理模式探讨研究 144. 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45.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管理模式探讨 146. 团队绩效管理难点和对策研究 147. 基于素质的绩效管理模式探讨研究 14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研究 149.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的绩效管理研究 150. 某企业绩效管理状况分析研究 151. ***市高科技企业绩效管理状况分析研究 152. **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153. 目标管理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154. 国内外区域人才合作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155. 某某省(地、市)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56. 某某企业岗位分析的实证研究 157. 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模式研究 158.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提高途径的分析研究 159.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 16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分析 161. 某某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 162.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管理研究 163.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64. 基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165. 某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研究 166. 某某企业团队管理研究 167. 知识型员工激励手段研究 168. 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研究 169. 企业劳动需求的多元化模式研究 170. 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方法研究 171.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172. 企业劳动需求的决策机制分析研究 173. 失业率统计分析方法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174. 人工成本统计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与应用 17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报酬结构的确定机制研究 17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177. 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化的现状和趋势研究 178.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179. 试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80. 浅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风险规避 18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规避研究 182. ***市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分析研究 183.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84.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185.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研究 186. 网络招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87. 技能型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188. 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189. 我国企业经营者年薪酬的设计研究 190. 对追讨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研究 191. ***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研究 192. 某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规划 193. 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194.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195. 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196.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 197. ***市各种成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研究 198. 人力资本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研究 199.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200. 对“民工潮”现象的思考研究

青年员工离职问题研究论文

问题一: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1 创业欲望趋动。 2 不满足现有工作环境、薪资及福利待遇。 3 不适合公司现企业文化理念需求。 4 没有提升平台或者职业发展空间。 5 不满直属领导或者同事关系不融洽。 6 不能让自己有成长的感觉,学不到更多业务知识,公司传帮带做得不到位。 7 公司拉派结派,有压抑或者被排挤感,无法融入团队。 8 公司事业前景不被看好。 9 选错行业或者职业,想重新定位调整自己。 10 公司位置或者上班路径不便。 11 公司年龄结构有问题,适龄青年不易到到对象。 12 个人或者家庭原因。 13 突发事件或者挖角挖人。 14 其它原因。 问题二:员工离职原因有哪些?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内容简介:员工离职是企业的损失,尤其核心员工的离职。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搞清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哪些,尽量为企业减少损失。那么,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哪些呢?世界工厂网我和大家做一个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虽然员工的离职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留住员工,得到员工的忠诚,尽量减少员工“出走”行为,尤其是核心员工。想要留住员工,得到员工的忠诚,我们首先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他们又为什么离职?下面我就结合企业和员工两方面来详细探讨员工离职离职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 员工离职的原因其实无非就是对现在公司的待遇、工作环境、激励措施等不满又或者为了自身的前途,职业发展,想要跟上一层楼。 一、福利待遇 首先说说待遇问题,这个估计是绝大部分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了。说道待遇,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薪酬问题,公司的福利,假期,年终奖金都直接的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很多企业一直有着这样一个误区,企业是因“利润”而存在,因此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变成了 *** 裸的利润高低,而以“利润”为企业终极目标的企业自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把提高利润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企业在面对员工薪酬问题的时候,总是首(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先考虑的是企业的成本,而非员工价值;因此在面对员工调薪问题的时候,企业总是刻意的回避,以各种理由搪塞员工,对于员工的福利也是能减则减,加班不给加班费,最大限度压榨员工劳动力……这就是企业与员工矛盾的一个根本点,也是员工离职的最根本原因。 二、工作环境 其次说说工作环境,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职场员工的压力在逐渐的增大,突出的表现在工作时间的不断增加与娱乐时间的不断减少。 而必要的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家庭责任又要求我们必须抽出一定的责任来尽一个公民的责任、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朋友的责任、一个晚辈的责任;我们还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唱歌、打保龄球等等来舒缓我们紧张的神经……而另一方面为了企业的利益(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很多经理人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做工作,要以厂为家,“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等等。”我们不想让工作成为自己的全部啊,可是没有办法,我们的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更不用说做别的事情,有时候做梦都是在处理工作上的麻烦……一个职场中的人士如是说。 员工的娱乐时间得不到保障,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甚至因为工作危机他们的身体健康、夫妻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等,使得他们成为了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人”。而这又使得员工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影响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司运营的隐形成本。 工作时间过长,员工的自我时间没有达到保障,已经引起了很多员工的消极抵抗,也成为了他们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激励措施 至于企业的激励措施,无非两种,一种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一种是企业的激励制度,但无论哪种,关键还是在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有效的沟通能极大(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程度的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总是以极为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员工面前,有的甚至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声责骂,完全不顾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及员工感受。这样的管理者能够收到员工的好感吗? 还有就是管理者平时的所作所为,一个小小的生日礼物,一会赞扬的微笑其实都能给员工带来好的观感,进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但实际上很多管理者并未真正掌握激励的真正内涵,结果导致企业激励制度失效,甚至起到反作用。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机制以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 *** 而下降了。某企业推出“年终奖”的计划......>> 问题三:如何通过员工离职分析,做好入离职管理 案例1:? 2012 年年底,人力资源部的年终总结报告显示,全年度人员离职率高达25%,其中新员工离职率高达40%(试用期内离职人员),主劢离职30%,未通过试用期20%。招聘、入职报到,离职管理占据了人力资源部主要工作的首位,而其他工作推劢很丌到位,公司因此对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很丌满意。经过管理层内部认论,大家给出建议,人力资源部应该做好入离职分析,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这样才丌会导致被劢的局面,陷入招人,离职,再招人……的恶性循环。请问人力资源部如何做好人员离职分析? 知识点:离职管理,为规范员工离职的过程,保证日常工作和生产任务的违续性,确保公司和离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重点员工慰留,离职面谈,工作交接,人员招聘,离职后管理的整个过程。离职分析是指通过离职面谈,离职交接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行原因分类,统计数据,远岳胫暗闹饕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改善。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高,试用期新员工离职率高,丌断招人,离职,造成恶性循环。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可以通过离职面谈,离职交接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把原因行分类统计,针对典型性问题改善。一般员工离职主要有以下原因:1、公司平台原因2、工资福利原因3、个人д乖因4、工作氛围原因5、其他原因(家庭原因,回老家等)。结合以上原因,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包括:公司д骨熬昂茫提供员工良好的工作平台;确保薪资,福利的市场竞争力,保持吸引力;建立员工职业д雇ǖ溃员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沟通、协调)等。 案例2:如何确定分析指标,做好员工信息表分析? 深圳某高新技术企业,2012 年公司通过ISO9000 审核后,逐步开始对管理重视起来,要求公司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文档化。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要求,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编制了员工信息表,除了一般员工年龄、学历、入离职时间、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之外,还有月度考核等级,薪酬数据等,还有合同签订时间等相关信息。由二只是做了简单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还进达丌到管理的效果。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如何结合人员信息表确定分析指标,行数据分析? 案例解析:员工信息表除了行基本信息的收集,数据的整合,更应该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酝ü具体指标的分析,来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结合本案例分析,相关分析指标包括:1、人员结构(学历,年龄,职级)指标 2、人工成本指标(人均的工资)3、入离职数据指标 4、劳劢合同签订(新签、待签、续签)指标 5、人员考核成绩指标。通过对核心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人力资源的现状做出分析,哉攵孕缘亩匀肆ψ试垂ぷ髯龀鐾晟坪吞岣摺 案例3:员工承诺丌怀孕,怀孕后能够解除劳劢合同吗? 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M,为拓展产品渠道,招聘大客户关系经理1 名,由二本岗位对公司销售目标达成有重要影响,公司给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王女士由二个人综合素质,行业经验,过往业绩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成功获得公司的讣可员宦加谩H胫扒埃公司明确要求王女士必须保证在三年内丌能够怀孕,否则将劳劢合同将自劢终止。王女士考虑到公司待遇很好,她表示愿意接受,郧┒┝死哇胶贤及承诺书。一年后,王女士无意中现自己怀孕。公司讣为,双方的劳劢合同有约定要求“三年内丌能够怀孕”条款,终止劳劢合同。王女士讣为公司的做法丌近人情,二是申请劳劢仲裁。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劳劢合同承诺丌怀孕,怀孕后能够解除合同吗? 知识点:女员工三期内的劳劢合同管理,办法参考劳劢合同法第42 条。劳劢者有劳劢合同法第42 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劢合同到期也丌得终止,应当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情......>> 问题四:离职分析报告怎么写 根据与部分人员的离职面谈,以及间接从离职员工的上级领导和关系较好的同事透露的真实原因,我们了解到了离职的各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 激励机制欠缺合理性 1、 中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严苛,对下属没有精神鼓励。对于下属所犯的错误,不能一味的用语激烈的斥责与否定,可以用谅解的语气鼓励他们重新来过;可以亲自示范、指导和帮助他们分析失误原因。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某方面的失误否定整体。 2、 奖励的形式较狭隘。公司现有的主要奖励方式是物质方面的,除此之外,还有多分派一些工作和职责、多在公众和同事前表扬、培训、换岗、授予更多的权限等等多种奖励方式,可以穿插使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 奖项的设立项目和奖励的名额有限。目前公司仅有优秀员工、受注/销售/交车冠军这样几项有限的名额和奖项。公司可以将部门内各个方面做得好的设立一些奖项,引导员工在公司希望的各个方向努力。 (二)对于年度调薪不满意。员工在公司服务到一定年限,就会对公司给予自己的回报作出一定的期许。此时公司要适时的对于表现较好的,并且服务年限较长的同事进行各种形式的认可,适度的加薪,分配更多的工作,或者根据他们的所处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推进到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如20-30岁的尚处在职业尝试阶段的同事可进行换岗、培训的方式;而30-45岁处于职业确立阶段的同事需要进行晋升的方式。 (三)薪酬太低。将每月公司付出的福利费用详细地计算,并强化到员工的意识中。最好搜集同行业的薪资水平,进行对比。 (四)对公司环境的不适应。此项需要加大对招聘人员的培养。对各人力需求岗位进行较为深刻的职务分析,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应聘者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判断是否适合岗位,以免浪费更多的试用成本。 (四)工作状态需要调整。长时间没有回家,持续高强度的工作,某段时期内遇到的挫折较多,很容易产生沮丧的情绪,对工作的 *** 也随之减退。此时可以准予其休假的方式让其调整状态,可以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人员的流失。 (五)新员工进公司后给与的关心与指导不够,不能很快融入企业中。新人刚到公司,对一切事务都不熟悉,如果没有人对其指导和关心,员工很可能认为公司缺少人情味而离开。 (六)其他原因。如跳槽到其他公司,身体有病,需要读书深造,自己做生意等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问题五:如何做生产车间工人离职分析报告 可以针对离职原因制定方法。 离职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感觉个人在公司发展的空间有限; 2、薪酬待遇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注:待遇比同地区同岗位平均水平低15%-20%,员工将对公司产生抱怨;待遇比同地区同岗位平均水平低25%,员工将极有可能选择离职) 3、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较差,员工与上司不容易沟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视; 4、与领导人在公司理念上产生分歧(这条大都发生在企业高层离职上); 5、企业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导致员工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6、公司发生改制、股东或主要经营者更换等,被调整离职; 7、个人原因(如自己选择创业、离开企业所在城市、出国、考研等)选择离职; 8、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在员工晋升、培训、薪酬增幅、激励、承担更多工作责任方面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员工感觉到成长机会较少而选择离职; 9、办公环境不佳,如有辐射、噪音、被动吸二手烟等;(这一项在女性离职原因中占有一定比例); 10、合同期满或项目(工程)到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问题六:员工的离职分析报告怎么做?有模板吗? 每个月要统计,然后按进场时限,性别,工种,部门,离职原因,等进行分析对比,最好用统计图表表示!! 问题七:如何通过员工离职分析,做好入离职管理? 首先数据要真实可靠,因为多数人不会把真实的离职原因告诉企业。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问题八: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的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一篇论文的完成也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的表现(如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将已有的文献与研究结论综合分析并得出自己研究结论的不足)。其实这个很简单啊,我给你写作思路。

离职员工对企业产生的危害,员工离职的内涵,员工离职的影响。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员工离职论文重点难点一般写离职员工对企业产生的危害,员工离职的内涵,员工离职的影响。离职,是指职工离开原职务和原工作单位的劳动法律制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职休养,离职入校学习进修,停薪留职,这种离职不终止劳动法律关系;另一种是职工本人要求辞职被单位批准离职,被单位辞退离职、自动离职等,这种离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

新生代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论文

分析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主动离职 组织社会化 期望

论文摘要:结合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原理,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入手分析得出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所在,即由于期望落差的存在使得新员工产生离职倾向,新员工和企业在此后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为进行调整,促使新员工将离职倾向实现为最终主动离职的行为。并从抑制离职倾向的产生和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两方面入手,把握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三大主体即企业、个人和以学校为代表的其他社会主体,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1 新员工主动离职概念与理论

员工离职概念及其分类

员工离职,“从组织中获取物质收益的个体终止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据员工离开企业意愿、动因之间差别可划分为三类。本文提及的“离职员工”是在没有受到用人单位任何压力情况下自愿选择离开组织的员工(如图1所示)。

新员工主动离职理论研究及模型

组织社会化理论正成为近年来重要研究方向。组织社会化过程,个人从对职业和组织生活的预期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组织成员的过程。Van Maanen把过程分为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综合众多学者观点,本文认为,组织社会化是员工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习过程。

2 新员工主动离职基本状况及特征

员工进入公司两个星期、三个月、两年这三个时间段通常是员工流失率最高的时期。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在进入企业半年内完成。且研究对象集中于院校毕业生,因此群体在职业生涯初期的组织社会化结果更具显著性。本文将所研究及访谈对象限定为新入职及入职半年的新员工,多数集中于应届大学毕业生。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把握其特征:员工主动离职及80后的特有工作特征。新员工有50%~60%在前六个月离职,新招聘的管理人员40%在前18个月离职。根据员工离职模型(吉惠兰),员工是否产生离职意愿来自于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在没有离职意愿的条件下,员工不会离职。因此企业主要应从新员工的离职倾向入手,进行主动离职情况分析。

80后新员工,据任慈等学者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几点:知识水平较高,容易尝试不同职业;独特的工作价值观,使其易于离职寻找自我价值,更关注自我发展;张扬的个性,使其更敢于轻言离职。

3 新员工离职原因的分析模型构建

入职期望,员工在进入企业前对工作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预期。期望落差——“个体在工作中的积极或消极体验与其期望的经历之间的差异”。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高期望、低感受”的工作“期望落差”是制约新员工在组织的调整适应过程的主效应变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也是造成缺勤、离职倾向和辞职的重要因素。

落差是双方造成,可知有效减少期望落差的方式实际主要是单方调整和双方共同调整。新员工的期望的形成是积累的过程,同样企业所能提供的工作现实情况也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而形成的,由此,要求其中一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并不可行。

新员工主动离职原因探究的社会化阶段构建

组织社会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适应过程,可分为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其中社会化磨合和社会化转化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

(1)新员工预期社会化阶段构建。预期社会化阶?段——?个人真正进入组织之前的社会化过程。Jablin等学者指出此阶段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融入某一特定职业和某一特定组织的社会化过程。可见,新员工的期望主要包括职业预期和企业预期。

职业预期是伴随其成长的长期积累社会化过程形成。访谈大部分对象提及:了解某一行业特性,并对其形成预期是在大学期间与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完成。企业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企业信息渗透的影响,可分直接和间接渗透。直接渗透主要以招聘的形式完成,以校园宣讲等作为辅助手段。间接渗透以大众传媒及社会效应等形式完成。

(2)新员工磨合阶段及转化阶段构建。磨合阶段后期与稳定阶段紧密相连,甚至在稳定期出现的同时,新员工的社会化转化阶段就已经开始。磨合阶段出现在新员工刚开始工作,经历“进入”组织的一刻。新员工会因角色转换带来的角色认知模糊、组织期望与个人愿望之间的角色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是期望与现实差异造成“冲击”与“震撼”的阶段。

震惊期是因为新员工清晰地体会到期望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差距。此时新员工不能及时地调整期望,企业不能正确地意识到期望落差存在,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造成新员工离职倾向产生。在转变阶段新员工通过转变以往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开始成为组织所接受的人员。

新员工主动离职原因分析

造成新员工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新员工预期落差造成震荡,且企业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缓解新员工的心理落差,促使新员工采取了实际离职行为。

过高的期望水平来源于其所接触的所有社会化主体的影响。例如:家庭单一的观念灌输,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有水平较高的工作;企业在招聘等信息渗透中,过高评价或不真实的描述岗位的工作和环境等。过低的企业实际工作水平是相对于新员工期望而言的。企业不了解新员工的期望,了解后不能提供相应的工作水平且无替代补偿措施。

4 新员工离职管理对策与措施

企业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企业可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预期影响中。如:校园宣讲,提供短期实习或合作项目,组织大学生和企业中员工的交流等形式。运用真实工作预览(RJP)等方法降低大学生预期水平,使其预期水平趋于今后的实际工作。真实的小手册、影音资料或面对面沟通等多种形式都可实现实际工作预览。

在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方面:企业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主动针对新员工预期方向和水平进行有效沟通,尽力满足其预期,在不能实现的情况下选择其他可行方式进行补偿。提供职业生涯管理帮助。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开发,以帮助其完成从组织社会化的磨合阶段向转化阶段的过渡。

个人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个人可结合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以获得准确的期望方向和水平。如: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主动参加实习,与社会企业中的人进行沟通等,利用网络等资源自主了解社会、职业和企业等。新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应主动收集企业的相关真实信息。如:主动反馈和信息收集,构建新的员工关系,自我行为管理等均为新员工主动调整期望落差的行为。

在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方面:个人可在遇到期望落差后,利用职业生涯管理思想考虑,不要被近期现象迷惑。

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预期。学校等社会主体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与企业合作,让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前提早接触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预期,提升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成为新员工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及最佳的状态完成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5 结 论

本文分析得出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所在,并从抑制离职倾向的产生和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两方面入手,提出对新员工进行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吉慧兰.企业年轻员工主动离职模型及风险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60-61.

[2] 加里•德斯勒. 人力资源管理[M].刘听,吴雯芳,等译.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祖滨.把握新员工的心理周期[J]. Construction Material & Decoration,2009(6):44-45.

[4] 凌文 辁 ,方俐洛,白利刚. 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42-348.

[5] 任慈,赵亮,魏亭.“80 后”新员工工作特征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J].价值工程,2009(12):139-141.

[6] Mobley W H. Intermediate linka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7(2):237-24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浮躁的自然环境:目前很多年青基层工作者广泛较为心浮气躁,喜爱追求短期内权益,但公司工作能力的积累也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人才是不可以速成的,二者之间存有必定矛盾。优秀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当今社会十亿人民九亿商,也有一亿在磨枪,新兴行业新注册公司新岗位许多,薪资良莠不齐,褔利五花八门,年青就业者假如岗位整体规划不清楚,很容易心动换工作。

相较于大型企业来讲,中小型企业由于成本和经营模式的考虑,在员工福利待遇和考核机制层面相对性粗放型,加上晋升空间小和管理模式的不健全,造成职工来了以后看不到希望,非常容易外流!现阶段的职工中坚力量以80/90为主导,特别是90一代的从业人员,因为生活条件和思想的转变,对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们需要自由,更为愿意从业一些能和兴趣爱好相关,工作压力较小工作!而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并不是他的挑选!

公司内部问题,一是表现在薪资待遇褔利稍低或是不健全,二是表现在工作环境,例如推卸责任,例如应用自家人,例如没有好的互动学习自然环境,不可以发展,例如没有好的适用等。公司外界,表现在优越的工作环境,更强的待遇,更加好的上升空间,更广阔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多的使出平台等。

一般是人事方面的制度有待加强,所谓人事部们仅仅进行了招骋、个人档案、薪水个人社保等初中级工作中,没有做到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方法。模糊不清、夸张的招聘需求,应对事情的员工培训,乃至一旦上岗签署合同,人事部门就达到目标不管了,没工作状况跟踪,职业发展指导,新人辞职可能就意料之中了。

问题一: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1 创业欲望趋动。 2 不满足现有工作环境、薪资及福利待遇。 3 不适合公司现企业文化理念需求。 4 没有提升平台或者职业发展空间。 5 不满直属领导或者同事关系不融洽。 6 不能让自己有成长的感觉,学不到更多业务知识,公司传帮带做得不到位。 7 公司拉派结派,有压抑或者被排挤感,无法融入团队。 8 公司事业前景不被看好。 9 选错行业或者职业,想重新定位调整自己。 10 公司位置或者上班路径不便。 11 公司年龄结构有问题,适龄青年不易到到对象。 12 个人或者家庭原因。 13 突发事件或者挖角挖人。 14 其它原因。 问题二:员工离职原因有哪些?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内容简介:员工离职是企业的损失,尤其核心员工的离职。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搞清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哪些,尽量为企业减少损失。那么,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哪些呢?世界工厂网我和大家做一个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虽然员工的离职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留住员工,得到员工的忠诚,尽量减少员工“出走”行为,尤其是核心员工。想要留住员工,得到员工的忠诚,我们首先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他们又为什么离职?下面我就结合企业和员工两方面来详细探讨员工离职离职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 员工离职的原因其实无非就是对现在公司的待遇、工作环境、激励措施等不满又或者为了自身的前途,职业发展,想要跟上一层楼。 一、福利待遇 首先说说待遇问题,这个估计是绝大部分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了。说道待遇,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薪酬问题,公司的福利,假期,年终奖金都直接的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很多企业一直有着这样一个误区,企业是因“利润”而存在,因此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变成了 *** 裸的利润高低,而以“利润”为企业终极目标的企业自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把提高利润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企业在面对员工薪酬问题的时候,总是首(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先考虑的是企业的成本,而非员工价值;因此在面对员工调薪问题的时候,企业总是刻意的回避,以各种理由搪塞员工,对于员工的福利也是能减则减,加班不给加班费,最大限度压榨员工劳动力……这就是企业与员工矛盾的一个根本点,也是员工离职的最根本原因。 二、工作环境 其次说说工作环境,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职场员工的压力在逐渐的增大,突出的表现在工作时间的不断增加与娱乐时间的不断减少。 而必要的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家庭责任又要求我们必须抽出一定的责任来尽一个公民的责任、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朋友的责任、一个晚辈的责任;我们还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唱歌、打保龄球等等来舒缓我们紧张的神经……而另一方面为了企业的利益(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很多经理人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做工作,要以厂为家,“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等等。”我们不想让工作成为自己的全部啊,可是没有办法,我们的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更不用说做别的事情,有时候做梦都是在处理工作上的麻烦……一个职场中的人士如是说。 员工的娱乐时间得不到保障,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甚至因为工作危机他们的身体健康、夫妻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等,使得他们成为了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人”。而这又使得员工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影响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司运营的隐形成本。 工作时间过长,员工的自我时间没有达到保障,已经引起了很多员工的消极抵抗,也成为了他们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激励措施 至于企业的激励措施,无非两种,一种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一种是企业的激励制度,但无论哪种,关键还是在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有效的沟通能极大(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程度的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总是以极为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员工面前,有的甚至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声责骂,完全不顾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及员工感受。这样的管理者能够收到员工的好感吗? 还有就是管理者平时的所作所为,一个小小的生日礼物,一会赞扬的微笑其实都能给员工带来好的观感,进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但实际上很多管理者并未真正掌握激励的真正内涵,结果导致企业激励制度失效,甚至起到反作用。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机制以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 *** 而下降了。某企业推出“年终奖”的计划......>> 问题三:如何通过员工离职分析,做好入离职管理 案例1:? 2012 年年底,人力资源部的年终总结报告显示,全年度人员离职率高达25%,其中新员工离职率高达40%(试用期内离职人员),主劢离职30%,未通过试用期20%。招聘、入职报到,离职管理占据了人力资源部主要工作的首位,而其他工作推劢很丌到位,公司因此对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很丌满意。经过管理层内部认论,大家给出建议,人力资源部应该做好入离职分析,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这样才丌会导致被劢的局面,陷入招人,离职,再招人……的恶性循环。请问人力资源部如何做好人员离职分析? 知识点:离职管理,为规范员工离职的过程,保证日常工作和生产任务的违续性,确保公司和离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重点员工慰留,离职面谈,工作交接,人员招聘,离职后管理的整个过程。离职分析是指通过离职面谈,离职交接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行原因分类,统计数据,远岳胫暗闹饕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改善。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高,试用期新员工离职率高,丌断招人,离职,造成恶性循环。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可以通过离职面谈,离职交接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把原因行分类统计,针对典型性问题改善。一般员工离职主要有以下原因:1、公司平台原因2、工资福利原因3、个人д乖因4、工作氛围原因5、其他原因(家庭原因,回老家等)。结合以上原因,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包括:公司д骨熬昂茫提供员工良好的工作平台;确保薪资,福利的市场竞争力,保持吸引力;建立员工职业д雇ǖ溃员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沟通、协调)等。 案例2:如何确定分析指标,做好员工信息表分析? 深圳某高新技术企业,2012 年公司通过ISO9000 审核后,逐步开始对管理重视起来,要求公司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文档化。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要求,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编制了员工信息表,除了一般员工年龄、学历、入离职时间、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之外,还有月度考核等级,薪酬数据等,还有合同签订时间等相关信息。由二只是做了简单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还进达丌到管理的效果。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如何结合人员信息表确定分析指标,行数据分析? 案例解析:员工信息表除了行基本信息的收集,数据的整合,更应该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酝ü具体指标的分析,来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结合本案例分析,相关分析指标包括:1、人员结构(学历,年龄,职级)指标 2、人工成本指标(人均的工资)3、入离职数据指标 4、劳劢合同签订(新签、待签、续签)指标 5、人员考核成绩指标。通过对核心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人力资源的现状做出分析,哉攵孕缘亩匀肆ψ试垂ぷ髯龀鐾晟坪吞岣摺 案例3:员工承诺丌怀孕,怀孕后能够解除劳劢合同吗? 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M,为拓展产品渠道,招聘大客户关系经理1 名,由二本岗位对公司销售目标达成有重要影响,公司给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王女士由二个人综合素质,行业经验,过往业绩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成功获得公司的讣可员宦加谩H胫扒埃公司明确要求王女士必须保证在三年内丌能够怀孕,否则将劳劢合同将自劢终止。王女士考虑到公司待遇很好,她表示愿意接受,郧┒┝死哇胶贤及承诺书。一年后,王女士无意中现自己怀孕。公司讣为,双方的劳劢合同有约定要求“三年内丌能够怀孕”条款,终止劳劢合同。王女士讣为公司的做法丌近人情,二是申请劳劢仲裁。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劳劢合同承诺丌怀孕,怀孕后能够解除合同吗? 知识点:女员工三期内的劳劢合同管理,办法参考劳劢合同法第42 条。劳劢者有劳劢合同法第42 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劢合同到期也丌得终止,应当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情......>> 问题四:离职分析报告怎么写 根据与部分人员的离职面谈,以及间接从离职员工的上级领导和关系较好的同事透露的真实原因,我们了解到了离职的各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 激励机制欠缺合理性 1、 中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严苛,对下属没有精神鼓励。对于下属所犯的错误,不能一味的用语激烈的斥责与否定,可以用谅解的语气鼓励他们重新来过;可以亲自示范、指导和帮助他们分析失误原因。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某方面的失误否定整体。 2、 奖励的形式较狭隘。公司现有的主要奖励方式是物质方面的,除此之外,还有多分派一些工作和职责、多在公众和同事前表扬、培训、换岗、授予更多的权限等等多种奖励方式,可以穿插使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 奖项的设立项目和奖励的名额有限。目前公司仅有优秀员工、受注/销售/交车冠军这样几项有限的名额和奖项。公司可以将部门内各个方面做得好的设立一些奖项,引导员工在公司希望的各个方向努力。 (二)对于年度调薪不满意。员工在公司服务到一定年限,就会对公司给予自己的回报作出一定的期许。此时公司要适时的对于表现较好的,并且服务年限较长的同事进行各种形式的认可,适度的加薪,分配更多的工作,或者根据他们的所处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推进到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如20-30岁的尚处在职业尝试阶段的同事可进行换岗、培训的方式;而30-45岁处于职业确立阶段的同事需要进行晋升的方式。 (三)薪酬太低。将每月公司付出的福利费用详细地计算,并强化到员工的意识中。最好搜集同行业的薪资水平,进行对比。 (四)对公司环境的不适应。此项需要加大对招聘人员的培养。对各人力需求岗位进行较为深刻的职务分析,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应聘者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判断是否适合岗位,以免浪费更多的试用成本。 (四)工作状态需要调整。长时间没有回家,持续高强度的工作,某段时期内遇到的挫折较多,很容易产生沮丧的情绪,对工作的 *** 也随之减退。此时可以准予其休假的方式让其调整状态,可以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人员的流失。 (五)新员工进公司后给与的关心与指导不够,不能很快融入企业中。新人刚到公司,对一切事务都不熟悉,如果没有人对其指导和关心,员工很可能认为公司缺少人情味而离开。 (六)其他原因。如跳槽到其他公司,身体有病,需要读书深造,自己做生意等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问题五:如何做生产车间工人离职分析报告 可以针对离职原因制定方法。 离职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感觉个人在公司发展的空间有限; 2、薪酬待遇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注:待遇比同地区同岗位平均水平低15%-20%,员工将对公司产生抱怨;待遇比同地区同岗位平均水平低25%,员工将极有可能选择离职) 3、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较差,员工与上司不容易沟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视; 4、与领导人在公司理念上产生分歧(这条大都发生在企业高层离职上); 5、企业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导致员工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6、公司发生改制、股东或主要经营者更换等,被调整离职; 7、个人原因(如自己选择创业、离开企业所在城市、出国、考研等)选择离职; 8、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在员工晋升、培训、薪酬增幅、激励、承担更多工作责任方面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员工感觉到成长机会较少而选择离职; 9、办公环境不佳,如有辐射、噪音、被动吸二手烟等;(这一项在女性离职原因中占有一定比例); 10、合同期满或项目(工程)到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问题六:员工的离职分析报告怎么做?有模板吗? 每个月要统计,然后按进场时限,性别,工种,部门,离职原因,等进行分析对比,最好用统计图表表示!! 问题七:如何通过员工离职分析,做好入离职管理? 首先数据要真实可靠,因为多数人不会把真实的离职原因告诉企业。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问题八: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的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一篇论文的完成也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的表现(如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将已有的文献与研究结论综合分析并得出自己研究结论的不足)。其实这个很简单啊,我给你写作思路。

可能和福利待遇有关,也可能和经济情况有关,可能和生活的成本有关。和工作的环境有关,也和经济条件有关。要了解员工的需求,这个时候一定要人性化一些。

企业新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论文

问题一:五星级酒店人员流失现象的原因? 据观察,酒店员工流失大部分集中在中下层,以超过酒店员工人数40%的餐饮部为例,餐饮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业务量相对集中,正式员工已无法满足庞大的业务需求,因此酒店与温州和四川几所学校签订了相关帮工协议由学生补足这个用工缺口。但协议期一满,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继续留在酒店,而是马上就辞职。员工高流失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酒店是服务业,工作任务繁重,加之酒店不像大多数企业实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 而是实行轮班制。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日复一日的工作和领导的独断安排使员工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愉快,导致很多员工离开酒店。 2、对职业发展缺乏信心 受世俗观念的影响,酒店从业人员很少会把酒店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酒店工作当作是临时救急的饭碗而已。在传统观念里,酒店服务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属于低级工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酒店基层服务员的社会地位仍然比较低,使得酒店从业人员缺乏职业自豪感,从而跳离这一行业。如我们酒店大多数实习大学生,实习期一满,就迫不及待的离开酒店,另寻出路。3 不被客人尊重和管理者尊重,导致员工流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顾客进入酒店消费,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自认为顾客就是上帝,要什么就必须马上给他所希望的服务,有时候服务员一下子没有及时的给予服务,客人就不满意,甚至就发脾气,服务员很委屈。还有就是,管理者有时也不尊重服务员,以排班为例,排班时总是上级管理人员自己安排,很少征求员工的意见,更不要说商量。每个月也不能请假,只要请假一天,就扣除当月的全勤奖。 4 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流失 问题二: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研究 1.酒店业员工流失的现状员工流失一直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流失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流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从业人员的调入、调出之和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的流动率一般应该在5%―10%左右,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的流动率也不应超过15%。但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的一项调查显示,近5年酒店业员工流动率高达.随着酒店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酒店所需要或招聘的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流失情况更加严重。他们往往是在参加酒店培训完后,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和服务意识后,选择了跳槽。例如,杭州市10家酒店2000年招聘了168名大学生,到2003年初已流失111名,流失率为,其中进酒店不到1年流失的大学生有81名,占流失人数的73%,个别酒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全部在第一年内流失。 2.酒店业员工流失的特点(1)流动率高。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1999年7月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调查(以下所用数据也是此次调查的结果)统计,94、95、96、97、98年酒店业员工流动率分别为、、、、,五年平均流动率为。(2)酒店星级越高,流动率越大。四、五星级酒店员工流动率为,二、三星级为;合资酒店员工流动率()高于国有酒店()。(3)人才流失快。外语好、学历高、能力强、年龄不大,且处于管理岗位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流动频繁。3.酒店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1)酒店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酒店人才难求一是因为酒店属服务性行业,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全社会对酒店人职业的理解存在偏见,从事酒店行业常被认为是“伺候人”、“吃青春饭”的工作,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做酒店缺乏荣誉感。在城市居民普遍为独身子女的背景下,这种职业偏见的影响日益加大,众多年轻人不看好酒店行业,大学生更是如此,就算是进入酒店行业的,许多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潜心做酒店,当时机成熟,这些酒店人才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二是酒店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强度更高,工作没有常规性,非常辛苦,一线员工都要实行三班制,即使是管理人员也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一切都必须以顾客为中心。许多高素质的酒店人才不堪重负,最终离开酒店行业。三是目前社会上的就业面更为广泛,对于具有众多技能的高素质的酒店人才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留在酒店行业,他们会选择一些工作时间相对有规律、劳动强度相对适中的企业就职,这也促使大量酒店高素质 酒店人才外流。(2)薪酬体系不尽合理,制约高素质酒店人才的成长首先是当前酒店行业的酬薪相对较低。笔者曾经将酒店与银行、医院、学校等行业的薪酬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80年代中期,一位酒店主管人员的月薪约为1500―2000元,而现在,通胀率已是过去的四至五倍,而目前一位酒店主管的工资水平仍停留在1500―2000元,而其他几个行业在80年代中期的工资水平均低于酒店行业,但他们是随着通胀率的增长而增长的,目前收入水平均已超过酒店,但酒店业薪酬水平的基本停滞不前,这势必影响酒店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薪酬水平的相对偏低是高素质酒店人才大量流失到业外的直接原因。其次,数量型的用人体制,制约着高素质酒店人才的产生与培养。目前多数国......>> 问题三:酒店为什么留不住优秀员工,酒店员工流失原因,酒店如何留住员工 我曾在五星级酒店当过实习生 作为现在九零后我可以告诉您酒店留不住员工,一是待遇不够好,虽然酒店包吃包住但是每天都要加班而且不给人算加班,而且现在的年轻人的想法就是准时下班,去干自己的事情 问题四:酒店对员工流失率如何看待? 酒店员工流失的个体和社会原因分析 1个体原因。员工会因追求更高的物质回报、良好的人际关系,或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而放弃酒店工作,当然,员工流动也会受到职业兴趣、能力水平和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1)追求更高的回报。大部分员工离开酒店都有对薪酬不满的原因。酒店员工普遍认同职场“跳一跳,涨一涨”的潜规则,随时谋求在不同企业和行业积累经验来获得薪酬水平较快增加。 (2)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传统酒店采取职能式的组织结构,集权程度高,纵向等级层次多,基层员工的晋升路径长且缓慢。新兴酒店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层级的减少和职位减少,酒店员工难以看到未来的发展机会,晋升之路仍然遥遥。尤其对于酒店的新员工,在“论资排辈”的压力下,因为难以看到未来的发展机会,在试用期就离职的比例相当高。 (3)谋求工作环境的改善。酒店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形式决定了酒店员工的工作特点,一线员工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长期的高负荷使员工身心都承受很大压力。尤其到了旺季,员工加班成为惯例,常常成为压倒员工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外,酒店内部部门众多,人员密集,员工为升入高一层次的有限职位经历着激烈的竞争。过大的竞争常常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长期处于其中,加速了员工心、身的疲劳。因此,员工对工作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不满促成了其跳槽行为。 2社会原因。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3到5年内大量流失到其他行业,这种现象反映出酒店员工的就业行为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服务工作的地位不高,而且酒店工作端的是“青春饭碗”,年轻时做做无妨,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同时,服务行业奉行“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常常牺牲员工满意换取顾客满意,也是酒店员工离职的社会动因。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的快速发展,酒店数量增加过快,客观上使得行业竞争加剧,为员工的频繁流动提供了客观条件。 问题五: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1.酒店餐饮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懂经营、善创新、引导消费潮流,同时需要高端的餐饮人才来对饮食文化、理念进行开发,创新。市场对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 2.人才缺乏已成为酒店餐饮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在酒店中餐饮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酒店满足宾客基本需求不可或缺的经营项目。在有些酒店中,餐饮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客房。由于观念的误差,酒店餐饮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贫瘠和人才匮乏已成为目前酒店餐饮面临的共同难题,并已成为制约酒店餐饮发展的栅栏。 3.酒店餐饮的人才优势已不复存在 由于社会餐饮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人才大量流失,原先酒店餐饮名厨云集,技术高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人力资源优势已趋于淡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餐饮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酒店餐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酒店餐饮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成强势品牌,因而也就难以应对国内外餐饮企业的竞争。 4.酒店连锁化发展更需要餐饮人才的支撑 我们知道,酒店餐饮的发展更依赖于人的因素;跨地区发展竞争优势的取得也是基于人才的发展和技术的复制能力。然而,近年来,一些走连锁化发展道路的酒店企业越来越感受到餐饮发展的后劲不足,以及餐饮品牌的缺失,归根到底,酒店的餐饮人力资源发展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餐饮的进一步发展。餐饮技术人才和餐饮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 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现状 1.岗位人员结构 从我们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调查来看,目前在酒店餐饮人员结构中,餐厅服务及管理人员占总比例的名,厨房厨师及管理人员占。 2.学历结构 目前酒店餐饮的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的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 根据社会相关人事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酒店大专以上学历在占总员工平均比例为,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比平均水平要低个百分点。 3.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 为了能更好地分析酒店餐饮人员的稳定性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工作年限分析。如下表: 表1 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情况 岗位类别 总体人数 0~2 2~5 5~ 厨师 575 215 206 153 服务员 715 325 190 115 文员 10 7 3 0 领班 103 12 35 51 主管以上 55 0 10 30 整体合计 1458 559 444 349 从统计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0~2年工龄的新员工基本上占了38%,2~5的年以上占,5年或更久的员工占。在管理层面的员工这点显得尤其突出,五年以上员工占了绝大多数。 4.性别结构 根据统计,目前酒店餐饮人员中,餐厅男女比例为1∶;而厨房中男女比例为∶1。管理层面性别差异不大,略有变化,从统计的数据来看,餐厅的管理人员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3;而厨房的比例为∶1,但基本成正比。性别结构比例分析对人员培养和人员招聘上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5.餐饮从业人员的来源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主管以上人员来源主要是社会有相关经验人员 (50%),学校相关人员 (18%),社会非相关人员 (18%)。进一步细化分析,厨房主管以上人员来自社会相应人员58%,学校相关人员26%;餐厅一块来自社会相关经验人员63%,非经验人员31%,来自学校的主管级别人员仅......>> 问题六:酒店一线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建议? 1. 虽然是打杂的 职责也要明确一下。 可以分区域 也可以分任务 2. 一线员工也是人。尽量不要多头管理 问题七:关于酒店人员流失的参考文献 [1] 王文锋. 酒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 网络财富, 2009,(21) . [2] 杨娇. 酒店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22) . [3] 贾海芝. 浅谈如何提高酒店管理效力[J]. 经济师, 2009,(12) . [4] 刘伏英. 我国经济型酒店核心功能的回归[J]. 经济导刊, 2009,(11) . [5] 彭小舟,尹华光. 张家界酒店业员工高流失率问题研究[J]. 消费导刊, 2009,(08) . [6]到一线留住人才[J]. 造纸信息, 2008,(02) . [7] Ken Fouhy. 快速而稳定地发展[J]. 现代制造, 2005,(01) . [8] 杨晶. 外企中高层管理人员流失问题初探[J]. 知识经济, 2007,(08) . [9] 李玉梅. 浅谈现代企业员工的忠诚度[J]. *** 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6) . [10] 李爱敏. 对酒店员工流失的思考[J]. 职业, 2006,(S1) . [1]孔海燕,汤姆・勃姆. 旅游业国际化背景下的饭店员工技能研究[J]. 商业研究, 2008,(02) . [2]吴本. 从组织创新角度论饭店客房产品竞争力的提升[J]. 旅游科学, 2005,(05) . [3]罗旭华. 饭店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 旅游学刊, 2004,(S1) . [4]黄丽娟. 浅析经济型酒店在新时期的发展策略[J]. 南平师专学报, 2007,(04) . [5]徐华巍,徐海霞.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经济型酒店中的应用[J]. 企业导报, 2009,(03) . [6]孔海燕. 基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星级饭店员工素质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10) . [7]寇俊剑. 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商业, 2009,(03) . [8]郝芳,邓新华. 模糊综合评判在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中的应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 [9]李洁,张德全. 试论饭店员工忠诚的培养策略[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9)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魏锦秀. 饭店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初探[D]. 青岛大学, 2006 . [2]史丽. 星级酒店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 [3]郝芳. 饭店客房管理中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 [4]马琼瑛. 酒店基层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7 . [5]苏鸿. 星级酒店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 . [6]范之颖. HX公司人才保持策略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 [7]王蕾. XX酒店培训体系的再设计和应用[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 [8]费照伟. 北京市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 问题八:饭店流失员工平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工资低 没加班费 环境差 一起干活的比较懒什么事都要帮忙 刚进去带我的老员工都走了我也撤了 有更好的去处 世界真大,想出去走走 我的辞职原因以上 问题九:外国酒店员工流失问题及研究 有人认为能进入全球500强或者一家外企公司就是好的,其实不然,虽然一时可拿到比别人要多一点的工资,但是往往起点高,因此上升度也是一定的。而且,我们往往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进入这样的公司不并不一定就会快乐,而且有些外企经常会请一些新加坡等地的人来管理员工,老板常怀有优越感。往往不能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要我们为之创造多少利润,外国员工流失,要从这些方面分析原因,给员工以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他们上班开心,相信这样会好些的。 问题十:为什么酒店行业人员流失最大 1.酒店餐饮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懂经营、善创新、引导消费潮流,同时需要高端的餐饮人才来对饮食文化、理念进行开发,创新。市场对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 2.人才缺乏已成为酒店餐饮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在酒店中餐饮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酒店满足宾客基本需求不可或缺的经营项目。在有些酒店中,餐饮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客房。由于观念的误差,酒店餐饮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贫瘠和人才匮乏已成为目前酒店餐饮面临的共同难题,并已成为制约酒店餐饮发展的栅栏。 3.酒店餐饮的人才优势已不复存在 由于社会餐饮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人才大量流失,原先酒店餐饮名厨云集,技术高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人力资源优势已趋于淡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餐饮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酒店餐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酒店餐饮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成强势品牌,因而也就难以应对国内外餐饮企业的竞争。 4.酒店连锁化发展更需要餐饮人才的支撑 我们知道,酒店餐饮的发展更依赖于人的因素;跨地区发展竞争优势的取得也是基于人才的发展和技术的复制能力。然而,近年来,一些走连锁化发展道路的酒店企业越来越感受到餐饮发展的后劲不足,以及餐饮品牌的缺失,归根到底,酒店的餐饮人力资源发展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餐饮的进一步发展。餐饮技术人才和餐饮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 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现状 1.岗位人员结构 从我们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调查来看,目前在酒店餐饮人员结构中,餐厅服务及管理人员占总比例的名,厨房厨师及管理人员占。 2.学历结构 目前酒店餐饮的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的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 根据社会相关人事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酒店大专以上学历在占总员工平均比例为,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比平均水平要低个百分点。 3.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 为了能更好地分析酒店餐饮人员的稳定性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工作年限分析。如下表: 表1 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情况 岗位类别 总体人数 0~2 2~5 5~ 厨师 575 215 206 153 服务员 715 325 190 115 文员 10 7 3 0 领班 103 12 35 51 主管以上 55 0 10 30 整体合计 1458 559 444 349 从统计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0~2年工龄的新员工基本上占了38%,2~5的年以上占,5年或更久的员工占。在管理层面的员工这点显得尤其突出,五年以上员工占了绝大多数。 4.性别结构 根据统计,目前酒店餐饮人员中,餐厅男女比例为1∶;而厨房中男女比例为∶1。管理层面性别差异不大,略有变化,从统计的数据来看,餐厅的管理人员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3;而厨房的比例为∶1,但基本成正比。性别结构比例分析对人员培养和人员招聘上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5.餐饮从业人员的来源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主管以上人员来源主要是社会有相关经验人员 (50%),学校相关人员 (18%),社会非相关人员 (18%)。进一步细化分析,厨房主管以上人员来自社会相应人员58%,学校相关人员26%;餐厅一块来自社会相关经验人员63%,非经验人员31%,来自学校的主管级别人员仅......>>

问题一: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1 创业欲望趋动。 2 不满足现有工作环境、薪资及福利待遇。 3 不适合公司现企业文化理念需求。 4 没有提升平台或者职业发展空间。 5 不满直属领导或者同事关系不融洽。 6 不能让自己有成长的感觉,学不到更多业务知识,公司传帮带做得不到位。 7 公司拉派结派,有压抑或者被排挤感,无法融入团队。 8 公司事业前景不被看好。 9 选错行业或者职业,想重新定位调整自己。 10 公司位置或者上班路径不便。 11 公司年龄结构有问题,适龄青年不易到到对象。 12 个人或者家庭原因。 13 突发事件或者挖角挖人。 14 其它原因。 问题二:员工离职原因有哪些?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内容简介:员工离职是企业的损失,尤其核心员工的离职。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搞清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哪些,尽量为企业减少损失。那么,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哪些呢?世界工厂网我和大家做一个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虽然员工的离职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留住员工,得到员工的忠诚,尽量减少员工“出走”行为,尤其是核心员工。想要留住员工,得到员工的忠诚,我们首先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他们又为什么离职?下面我就结合企业和员工两方面来详细探讨员工离职离职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 员工离职的原因其实无非就是对现在公司的待遇、工作环境、激励措施等不满又或者为了自身的前途,职业发展,想要跟上一层楼。 一、福利待遇 首先说说待遇问题,这个估计是绝大部分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了。说道待遇,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薪酬问题,公司的福利,假期,年终奖金都直接的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很多企业一直有着这样一个误区,企业是因“利润”而存在,因此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变成了 *** 裸的利润高低,而以“利润”为企业终极目标的企业自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把提高利润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企业在面对员工薪酬问题的时候,总是首(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先考虑的是企业的成本,而非员工价值;因此在面对员工调薪问题的时候,企业总是刻意的回避,以各种理由搪塞员工,对于员工的福利也是能减则减,加班不给加班费,最大限度压榨员工劳动力……这就是企业与员工矛盾的一个根本点,也是员工离职的最根本原因。 二、工作环境 其次说说工作环境,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职场员工的压力在逐渐的增大,突出的表现在工作时间的不断增加与娱乐时间的不断减少。 而必要的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家庭责任又要求我们必须抽出一定的责任来尽一个公民的责任、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朋友的责任、一个晚辈的责任;我们还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唱歌、打保龄球等等来舒缓我们紧张的神经……而另一方面为了企业的利益(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很多经理人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做工作,要以厂为家,“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等等。”我们不想让工作成为自己的全部啊,可是没有办法,我们的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更不用说做别的事情,有时候做梦都是在处理工作上的麻烦……一个职场中的人士如是说。 员工的娱乐时间得不到保障,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甚至因为工作危机他们的身体健康、夫妻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等,使得他们成为了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人”。而这又使得员工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影响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司运营的隐形成本。 工作时间过长,员工的自我时间没有达到保障,已经引起了很多员工的消极抵抗,也成为了他们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激励措施 至于企业的激励措施,无非两种,一种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一种是企业的激励制度,但无论哪种,关键还是在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有效的沟通能极大(更多精彩尽在世界工厂网学堂频道)程度的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总是以极为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员工面前,有的甚至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声责骂,完全不顾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及员工感受。这样的管理者能够收到员工的好感吗? 还有就是管理者平时的所作所为,一个小小的生日礼物,一会赞扬的微笑其实都能给员工带来好的观感,进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但实际上很多管理者并未真正掌握激励的真正内涵,结果导致企业激励制度失效,甚至起到反作用。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机制以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 *** 而下降了。某企业推出“年终奖”的计划......>> 问题三:如何通过员工离职分析,做好入离职管理 案例1:? 2012 年年底,人力资源部的年终总结报告显示,全年度人员离职率高达25%,其中新员工离职率高达40%(试用期内离职人员),主劢离职30%,未通过试用期20%。招聘、入职报到,离职管理占据了人力资源部主要工作的首位,而其他工作推劢很丌到位,公司因此对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很丌满意。经过管理层内部认论,大家给出建议,人力资源部应该做好入离职分析,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这样才丌会导致被劢的局面,陷入招人,离职,再招人……的恶性循环。请问人力资源部如何做好人员离职分析? 知识点:离职管理,为规范员工离职的过程,保证日常工作和生产任务的违续性,确保公司和离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重点员工慰留,离职面谈,工作交接,人员招聘,离职后管理的整个过程。离职分析是指通过离职面谈,离职交接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行原因分类,统计数据,远岳胫暗闹饕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改善。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高,试用期新员工离职率高,丌断招人,离职,造成恶性循环。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可以通过离职面谈,离职交接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把原因行分类统计,针对典型性问题改善。一般员工离职主要有以下原因:1、公司平台原因2、工资福利原因3、个人д乖因4、工作氛围原因5、其他原因(家庭原因,回老家等)。结合以上原因,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包括:公司д骨熬昂茫提供员工良好的工作平台;确保薪资,福利的市场竞争力,保持吸引力;建立员工职业д雇ǖ溃员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沟通、协调)等。 案例2:如何确定分析指标,做好员工信息表分析? 深圳某高新技术企业,2012 年公司通过ISO9000 审核后,逐步开始对管理重视起来,要求公司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文档化。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要求,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编制了员工信息表,除了一般员工年龄、学历、入离职时间、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之外,还有月度考核等级,薪酬数据等,还有合同签订时间等相关信息。由二只是做了简单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还进达丌到管理的效果。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如何结合人员信息表确定分析指标,行数据分析? 案例解析:员工信息表除了行基本信息的收集,数据的整合,更应该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酝ü具体指标的分析,来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结合本案例分析,相关分析指标包括:1、人员结构(学历,年龄,职级)指标 2、人工成本指标(人均的工资)3、入离职数据指标 4、劳劢合同签订(新签、待签、续签)指标 5、人员考核成绩指标。通过对核心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人力资源的现状做出分析,哉攵孕缘亩匀肆ψ试垂ぷ髯龀鐾晟坪吞岣摺 案例3:员工承诺丌怀孕,怀孕后能够解除劳劢合同吗? 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M,为拓展产品渠道,招聘大客户关系经理1 名,由二本岗位对公司销售目标达成有重要影响,公司给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王女士由二个人综合素质,行业经验,过往业绩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成功获得公司的讣可员宦加谩H胫扒埃公司明确要求王女士必须保证在三年内丌能够怀孕,否则将劳劢合同将自劢终止。王女士考虑到公司待遇很好,她表示愿意接受,郧┒┝死哇胶贤及承诺书。一年后,王女士无意中现自己怀孕。公司讣为,双方的劳劢合同有约定要求“三年内丌能够怀孕”条款,终止劳劢合同。王女士讣为公司的做法丌近人情,二是申请劳劢仲裁。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劳劢合同承诺丌怀孕,怀孕后能够解除合同吗? 知识点:女员工三期内的劳劢合同管理,办法参考劳劢合同法第42 条。劳劢者有劳劢合同法第42 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劢合同到期也丌得终止,应当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情......>> 问题四:离职分析报告怎么写 根据与部分人员的离职面谈,以及间接从离职员工的上级领导和关系较好的同事透露的真实原因,我们了解到了离职的各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 激励机制欠缺合理性 1、 中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严苛,对下属没有精神鼓励。对于下属所犯的错误,不能一味的用语激烈的斥责与否定,可以用谅解的语气鼓励他们重新来过;可以亲自示范、指导和帮助他们分析失误原因。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某方面的失误否定整体。 2、 奖励的形式较狭隘。公司现有的主要奖励方式是物质方面的,除此之外,还有多分派一些工作和职责、多在公众和同事前表扬、培训、换岗、授予更多的权限等等多种奖励方式,可以穿插使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 奖项的设立项目和奖励的名额有限。目前公司仅有优秀员工、受注/销售/交车冠军这样几项有限的名额和奖项。公司可以将部门内各个方面做得好的设立一些奖项,引导员工在公司希望的各个方向努力。 (二)对于年度调薪不满意。员工在公司服务到一定年限,就会对公司给予自己的回报作出一定的期许。此时公司要适时的对于表现较好的,并且服务年限较长的同事进行各种形式的认可,适度的加薪,分配更多的工作,或者根据他们的所处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推进到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如20-30岁的尚处在职业尝试阶段的同事可进行换岗、培训的方式;而30-45岁处于职业确立阶段的同事需要进行晋升的方式。 (三)薪酬太低。将每月公司付出的福利费用详细地计算,并强化到员工的意识中。最好搜集同行业的薪资水平,进行对比。 (四)对公司环境的不适应。此项需要加大对招聘人员的培养。对各人力需求岗位进行较为深刻的职务分析,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应聘者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判断是否适合岗位,以免浪费更多的试用成本。 (四)工作状态需要调整。长时间没有回家,持续高强度的工作,某段时期内遇到的挫折较多,很容易产生沮丧的情绪,对工作的 *** 也随之减退。此时可以准予其休假的方式让其调整状态,可以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人员的流失。 (五)新员工进公司后给与的关心与指导不够,不能很快融入企业中。新人刚到公司,对一切事务都不熟悉,如果没有人对其指导和关心,员工很可能认为公司缺少人情味而离开。 (六)其他原因。如跳槽到其他公司,身体有病,需要读书深造,自己做生意等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问题五:如何做生产车间工人离职分析报告 可以针对离职原因制定方法。 离职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感觉个人在公司发展的空间有限; 2、薪酬待遇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注:待遇比同地区同岗位平均水平低15%-20%,员工将对公司产生抱怨;待遇比同地区同岗位平均水平低25%,员工将极有可能选择离职) 3、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较差,员工与上司不容易沟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视; 4、与领导人在公司理念上产生分歧(这条大都发生在企业高层离职上); 5、企业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导致员工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6、公司发生改制、股东或主要经营者更换等,被调整离职; 7、个人原因(如自己选择创业、离开企业所在城市、出国、考研等)选择离职; 8、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在员工晋升、培训、薪酬增幅、激励、承担更多工作责任方面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员工感觉到成长机会较少而选择离职; 9、办公环境不佳,如有辐射、噪音、被动吸二手烟等;(这一项在女性离职原因中占有一定比例); 10、合同期满或项目(工程)到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问题六:员工的离职分析报告怎么做?有模板吗? 每个月要统计,然后按进场时限,性别,工种,部门,离职原因,等进行分析对比,最好用统计图表表示!! 问题七:如何通过员工离职分析,做好入离职管理? 首先数据要真实可靠,因为多数人不会把真实的离职原因告诉企业。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问题八: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的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一篇论文的完成也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的表现(如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将已有的文献与研究结论综合分析并得出自己研究结论的不足)。其实这个很简单啊,我给你写作思路。

分析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主动离职 组织社会化 期望

论文摘要:结合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原理,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入手分析得出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所在,即由于期望落差的存在使得新员工产生离职倾向,新员工和企业在此后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为进行调整,促使新员工将离职倾向实现为最终主动离职的行为。并从抑制离职倾向的产生和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两方面入手,把握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三大主体即企业、个人和以学校为代表的其他社会主体,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1 新员工主动离职概念与理论

员工离职概念及其分类

员工离职,“从组织中获取物质收益的个体终止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据员工离开企业意愿、动因之间差别可划分为三类。本文提及的“离职员工”是在没有受到用人单位任何压力情况下自愿选择离开组织的员工(如图1所示)。

新员工主动离职理论研究及模型

组织社会化理论正成为近年来重要研究方向。组织社会化过程,个人从对职业和组织生活的预期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组织成员的过程。Van Maanen把过程分为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综合众多学者观点,本文认为,组织社会化是员工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习过程。

2 新员工主动离职基本状况及特征

员工进入公司两个星期、三个月、两年这三个时间段通常是员工流失率最高的时期。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在进入企业半年内完成。且研究对象集中于院校毕业生,因此群体在职业生涯初期的组织社会化结果更具显著性。本文将所研究及访谈对象限定为新入职及入职半年的新员工,多数集中于应届大学毕业生。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把握其特征:员工主动离职及80后的特有工作特征。新员工有50%~60%在前六个月离职,新招聘的管理人员40%在前18个月离职。根据员工离职模型(吉惠兰),员工是否产生离职意愿来自于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在没有离职意愿的条件下,员工不会离职。因此企业主要应从新员工的离职倾向入手,进行主动离职情况分析。

80后新员工,据任慈等学者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几点:知识水平较高,容易尝试不同职业;独特的工作价值观,使其易于离职寻找自我价值,更关注自我发展;张扬的个性,使其更敢于轻言离职。

3 新员工离职原因的分析模型构建

入职期望,员工在进入企业前对工作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预期。期望落差——“个体在工作中的积极或消极体验与其期望的经历之间的差异”。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高期望、低感受”的工作“期望落差”是制约新员工在组织的调整适应过程的主效应变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也是造成缺勤、离职倾向和辞职的重要因素。

落差是双方造成,可知有效减少期望落差的方式实际主要是单方调整和双方共同调整。新员工的期望的形成是积累的过程,同样企业所能提供的工作现实情况也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而形成的,由此,要求其中一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并不可行。

新员工主动离职原因探究的社会化阶段构建

组织社会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适应过程,可分为预期、磨合和转化阶段。其中社会化磨合和社会化转化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

(1)新员工预期社会化阶段构建。预期社会化阶?段——?个人真正进入组织之前的社会化过程。Jablin等学者指出此阶段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融入某一特定职业和某一特定组织的社会化过程。可见,新员工的期望主要包括职业预期和企业预期。

职业预期是伴随其成长的长期积累社会化过程形成。访谈大部分对象提及:了解某一行业特性,并对其形成预期是在大学期间与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完成。企业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企业信息渗透的影响,可分直接和间接渗透。直接渗透主要以招聘的形式完成,以校园宣讲等作为辅助手段。间接渗透以大众传媒及社会效应等形式完成。

(2)新员工磨合阶段及转化阶段构建。磨合阶段后期与稳定阶段紧密相连,甚至在稳定期出现的同时,新员工的社会化转化阶段就已经开始。磨合阶段出现在新员工刚开始工作,经历“进入”组织的一刻。新员工会因角色转换带来的角色认知模糊、组织期望与个人愿望之间的角色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是期望与现实差异造成“冲击”与“震撼”的阶段。

震惊期是因为新员工清晰地体会到期望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差距。此时新员工不能及时地调整期望,企业不能正确地意识到期望落差存在,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造成新员工离职倾向产生。在转变阶段新员工通过转变以往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开始成为组织所接受的人员。

新员工主动离职原因分析

造成新员工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新员工预期落差造成震荡,且企业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缓解新员工的心理落差,促使新员工采取了实际离职行为。

过高的期望水平来源于其所接触的所有社会化主体的影响。例如:家庭单一的观念灌输,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有水平较高的工作;企业在招聘等信息渗透中,过高评价或不真实的描述岗位的工作和环境等。过低的企业实际工作水平是相对于新员工期望而言的。企业不了解新员工的期望,了解后不能提供相应的工作水平且无替代补偿措施。

4 新员工离职管理对策与措施

企业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企业可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预期影响中。如:校园宣讲,提供短期实习或合作项目,组织大学生和企业中员工的交流等形式。运用真实工作预览(RJP)等方法降低大学生预期水平,使其预期水平趋于今后的实际工作。真实的小手册、影音资料或面对面沟通等多种形式都可实现实际工作预览。

在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方面:企业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主动针对新员工预期方向和水平进行有效沟通,尽力满足其预期,在不能实现的情况下选择其他可行方式进行补偿。提供职业生涯管理帮助。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开发,以帮助其完成从组织社会化的磨合阶段向转化阶段的过渡。

个人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个人可结合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以获得准确的期望方向和水平。如: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主动参加实习,与社会企业中的人进行沟通等,利用网络等资源自主了解社会、职业和企业等。新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应主动收集企业的相关真实信息。如:主动反馈和信息收集,构建新的员工关系,自我行为管理等均为新员工主动调整期望落差的行为。

在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方面:个人可在遇到期望落差后,利用职业生涯管理思想考虑,不要被近期现象迷惑。

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层面

在抑制主动离职倾向产生的方面: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预期。学校等社会主体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与企业合作,让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前提早接触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预期,提升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成为新员工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及最佳的状态完成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5 结 论

本文分析得出新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所在,并从抑制离职倾向的产生和减少新员工主动离职实际行动的实现两方面入手,提出对新员工进行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吉慧兰.企业年轻员工主动离职模型及风险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60-61.

[2] 加里•德斯勒. 人力资源管理[M].刘听,吴雯芳,等译.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祖滨.把握新员工的心理周期[J]. Construction Material & Decoration,2009(6):44-45.

[4] 凌文 辁 ,方俐洛,白利刚. 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42-348.

[5] 任慈,赵亮,魏亭.“80 后”新员工工作特征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J].价值工程,2009(12):139-141.

[6] Mobley W H. Intermediate linka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7(2):237-24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员工离职问题论文答辩自述

听说回答就能看到踩的数量, 来试试

毕业论文答辩的自述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老师想听的以及你需要讲的。因此本条回答就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提供一些答辩自述的干货,同时答辩时回答环节也与自述同样重要,所以也提一提回答问题环节的注意事项。当然,其实大家不要把答辩看的那么难,它其实是这样的......严格按照以下模版,相信大家都能胸有成竹。言归正传,接下来就直接上干货:首先要弄清楚答辩的自述时间,学校的不同或层次的不同通常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数都在5-15分钟之间,因此在写自述时就需要考虑时间的限制,但无论如何限制,自述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有以下几点内容:一、自我介绍论文答辩的自我介绍要包含姓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以及论文题目。例如:我是xx专业xx班的xxx,我的指导老师是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xxx》。即可。二、论文简介论文简介部分类似于论文的摘要部分,但受时间的限制,论文简介部分要更简短,尽量用1-2句话简单概括整片论文的内容,例如:本文主要基于xxx理论,运用xx方法和xx模型,研究了xx问题,得到了xx的结论。即可,切记不要在此展开过多,给后面重点部分留足时间。三、研究背景这部分通俗来讲即“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例如,社会学的论文如若研究保护隐私的社会学方法,那么在这部分即说明隐私泄露问题日趋严重;再如,金融学的论文如若研究系统性风险,那么在这部分即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四、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在答辩自述时不必过多展开,基本模版如下:现有的相关论文主要从xx、xx、xx等角度来进行研究,但仍存在xxx角度的空白以及xx的问题。即可。五、研究内容(划重点)如果说前四个部分都是蓄势,第五部分则是答辩中的核心环节了。相信研究内容也是最困扰大家的环节,但不用担心,下面我将直接举例子来说明如何在答辩中介绍研究内容。比如,答主的论文方向是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那么在这一部分我是这样来介绍的。本文是运用xx的方法来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测量的,我选择的数据是xx,数据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是xx、xx,首先呢我对数据进行的是一个描述性统计(并展示给老师看你处理的数据结果)、其次呢再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并展示给老师看你的结果)。。。。。。。此处省略一段各种给老师展示的数据及表格........总结,这一部分的主要逻辑是把你的研究过程展示给老师看,一是让老师更加明确你的研究内容,二是为了展现你的论文工作量。六、结论结论部分相信大家的论文都有,因此在这一部分则是根据时间的安排将论文所得的结论告诉答辩老师,要注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展开讲解,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用要点的形式展示。七、总结与展望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可以选择1-2不足即可。以上是答辩自述环节必须要包含的内容,接下来还有回答问题环节。问答环节需要注意的几个点:1. 答辩老师一般会先提建议,再问问题,一定要注意在老师提建议时一定要态度谦虚,不要和老师争辩,通用句式“嗯嗯,感谢x老师的建议,下一步我会进行完善的”即可。2. 提问的问题一般是出自老师对你论文感到疑惑的地方,这时可以适当解释老师的疑惑,注意这个适当,一旦发现老师坚持认为你的表达有问题时,通用句式“嗯嗯,我再琢磨一下,谢谢老师”3. 最后送大家答辩谨言:答辩答辩,只答不辩你若争辩,二辩再见。

1.在论文答辩会之前,我们需要将经过了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包括所有的提纲以及任务书还有初稿都提交上去。2.在答辩会上进行论文阐述时需要先用一个短时间概述自己毕业论文的大概是什么内容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论题,详细的介绍毕业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还有自己在写作时候的体会,字句清晰意思明确的让老师和其他在场人员明白自己所讲述的内容,这部分会考察到你的分析能力还有一些综合归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答辩进行时会有老师对你所讲述的问题进行提问,一般在3个左右,在老师提问完后根据学校的规定可以准备一段时间或者立即给与老师答复。4.答辩完成之后学员退场,导师以及其他委员会成员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答辩的情况商讨是否通过并拟定大概成绩。5.在拟定完成绩之后主答辩导师可能会找回学员,对学员答辩情况给与小结,会肯定部分内容,然后对其他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加以补充和指点。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论文答辩,答辩者需要做陈述,也叫自述,“开场白”。论文答辩自述的步骤:毕业论文答辩自述部分,一般陈述时间就是5-6分钟。先做自我介绍。点明自己的论文课题是什么,简明扼要。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再说说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主要逻辑是把你的研究过程展示给老师看,一是让老师更加明确你的研究内容,也是为了展现你的论文工作量。最后,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需要根据个人的时间而定,要注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展开讲解,如果是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用要点的形式展示。

  • 索引序列
  • 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本科论文
  • 青年员工离职问题研究论文
  • 新生代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论文
  • 企业新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论文
  • 员工离职问题论文答辩自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