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简单化学实验论文范文

简单化学实验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简单化学实验论文范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挖掘实验全面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显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生物专业大学阶段开设的第一门必修实验课,对他们后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导向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经验,针对当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在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与专业方向的衔接以及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定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专业;实验教学

生物技术革命被认为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现代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建立的生物学,而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大化学革命是生命科学革命的重要基础[1]。因此,对于生物科学等近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对于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内外农学、生物、环境等一些近化学专业都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与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系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2]。由于这些基础课程大部分是由化学学院讲授这门课程,所以在课时、实验内容和衔接方面存在诸多改进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时少,目前只有24个学时实验,同类院校最少也是32学时,这样短的实验安排并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考核方法有待探讨;针对性不强,目前无法做到实验操作与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对接[3]。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这门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探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讲授经验,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探索。

1注重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

任何一门化学实验课的开设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术本身,更关键的是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逐渐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这些非智力性的科学实验思维对于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大有裨益[4]。但大一新生刚刚告别中学学习阶段,"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根深蒂固,笔者为新生讲授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实验课:预习报告按部就班的抄袭实验教材,实验过程中追求实验速度不注重实验细节,实验报告数据涂改和杂乱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端正他们的实验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素养,这对于大一新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尤为关键。在学期开始前,开设的每个实验项目以书面形式传达到每个实验小组,上课前,每位学生要按照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原始数据要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实验完成后老师签字确认后才能离开。有些实验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操作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实验细节的操作需要注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亲自示范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讲解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有个别实验的操作在实验教材上没有明确说明,而对实验成败非常关键的地方,我们在化学实验的教育理念中,更注重从细节处入手。如预习报告,数据处理时要养成正确的“有效数字”概念;在化学试验中,不但要有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准确的实验操作,对分析结果进行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对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非常关键的。

2整合实验内容,注重与专业方向有所衔接

目前我校针对生命科学系学生开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主要沿袭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目的是使近化学类专业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化学实验内容与生物专业的衔接还显得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填鸭式实验课,整个实验课程结束了,前面的实验内容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问"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实验能够解决什么生物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开设的实验课原先是针对化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专业衔接和融合。笔者认为加大化学实验项目与生物专业融合的方法是开设一些化学实验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性的实验项目。如根据课时和教学计划可以选择性开设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银量法),禾本植物叶子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缓冲溶液的配置等这些既有化学应用又有生物因素的实验项目。

3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定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建立具体可行的成绩评定规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既要关注对基础实验知识的掌握,更要考虑体现出对于日常实验过程的重视。所以,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有两个方面的加权:所学实验基础知识笔试占40%,平时实验过程的成绩占60%。平时实验过程的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操作、实验态度等因素。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报告中讨论部分更加看重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心得和感受总结实验过程,如果只是参考学习资料的答案而没有结合自身实验去写讨论部分将影响实验报告最终成绩。另外,特别注重平时的实验过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求真实;实验完成以后老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并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态度有很大程度改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新生的第一门实验课,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有示范作用。通过端正学生实验态度,整合实验内容以及建立激励性考核办法可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达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光宪.大化学与技术革命是第六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核心内容[J].科技导报.2013,31(25),3.

[2]谢建平,陈春华,谢东坡,等.化学生物农学类院系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4-9445.

[3]王丽红,朱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58.

[4]陈东莲,黄润均,袁爱群.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92-93.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代替传统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做好实验教学。化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实验是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跨入大学校园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相结合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无机化学实验具有独特性:一是所用仪器设备、药品种类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多样化;三是实验现象复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实验操作,必须对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实验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学生开展多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是单一的讲解式,而且所讲内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陈旧内容;教学课件使用多年,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照方抓药,没有一点学习热情,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了;实验中能力培养差;实验设备利用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那么,还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这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尽快实现改革创新,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开放。

实验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单一的基础类实验,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教学改革后,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提出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类、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等等。基础类和验证类实验是每位学生必须做且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奠定基础的。综合类和设计类包括必选和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在教师提出的必选实验项目中,学生自己选择若干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选实验模块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创新思维。自主类实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题,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的实验,很具有个性化发展。

实验时间的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分为定时开放和预约性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学生在工作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性开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时学生采用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教学组织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组织。具体方案是: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查阅大量文献后提出问题,接着同小组讨论问题,最后自拟题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交由老师审核。老师审核如果实验方案没新意就不能通过,学生将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审核通过,学生再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并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整个组织实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有一点是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保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试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再是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的成绩总评,而是平时成绩和每次项目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核总成绩(80%)。平时成绩按统一标准从实验态度、出勤情况、预习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项目考核成绩由实际操作、数据记录、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完成书面报告等方面评定。每次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完毕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情况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即时给出每次项目操作成绩。书面报告成绩给出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所占分值为:每次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操作成绩(60%)+书面报告(40%)。项目考核总成绩等于多次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3结语

通过对2012级,2013级,2014级连续三年的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改革过程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机械式的操作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养了大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同时也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以后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2]曹高娟,蒋文静.农林院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J].教育改革,2011,9(24).

[3]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化学课程是从化学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从学校课程体系出发,安排它的顺序、课时及期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三化学小论文篇1 溶液溶解度的探究 上周,我们已经学完第九单元《溶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回顾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回忆对溶解的加深理解,记得课后还曾经向刘老师求教空气和合金也是溶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刘老师还在课上告诉我们一些溶液的形成和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等。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学利用假日期间,通过做化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即溶解度的知识点。 我们在1月2日中午(室外温度13度左右)的情况下,做有关溶解度实验。 首先将超市购买的精制250克食用盐均匀分成5份,每份50克; 其次,将超市购买的550mL的农夫矿泉水缓缓倒入奶锅内,防止水溅出; 第三步,略微加热装有矿泉水的奶锅,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后,用甩至0度的体温计测量奶锅内的矿泉水温度,为19度。随后加入1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全部融化。 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盐,搅拌后仍能全部融化。 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观察,发现锅底有少量食盐未能溶解。 这时,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我们计算550毫升的矿泉水约为550克,在20°C时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盐。 因而,我们分析,此时奶锅里的溶液应为饱和溶液。 第六步,我们将奶锅里的溶液加热,一会儿,发现,沉淀锅底生物少量食盐不见了,因此,判定,此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 第七步,将热的奶锅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时候后,观察,奶锅里又有少量的食盐沉淀物出现,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将溶液加热(升温)可以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 初三化学小论文篇2 归纳一二三轻松学习碳 碳和碳的化合物可以说是化学世界里最庞大的家族,它们有超过二千万的成员。划玻璃用的金刚石,写字用的铅笔芯,我国古代的一些书法家、画家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用墨等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已经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等。那么同学们如何学好关于碳单质的知识呢?实际上我们只要善于总结,就能学好碳知识。 抓住一条主线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学习碳的单质时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样一条主线。 对于几种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我们同学们要注意总结,并善于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这对于掌握好碳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记住两种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是最常见的两种碳的单质,这就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1)金刚石中碳原子连接成牢固的立体网状结构,决定了金刚石具有坚硬的性质,由此决定了其可制作钻头、玻璃刀的用途。 (2)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同一个平面上周围的三个碳原子连成片,许多这样的片重叠起来构成石墨。由于每个碳原子都剩余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够导电,因此可制作电极;片与片之间可滑动,所以石墨质软,可制作铅笔芯、润滑剂;碳原子之间连接很牢固,所以它的熔点、沸点都很高,可用于制作航天飞机的绝热片。 另外,对于木炭和C60也要熟悉。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作吸附剂。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还要强。可用于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制糖工业上的脱色剂等。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这种结构很稳定,决定了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能。 掌握三个性质 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决定了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而且同学们要注意,虽然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却是一样的,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是同一种粒子—碳原子。 (1)常温下的稳定性:在常温下,单质碳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这样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褪色。 (2)可燃性:在点燃的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决定了碳可用作燃料。 ①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O2CO2 ②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 (3)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碳表现出还原性,决定了碳可用于冶金工业。例如: C+2CuO2Cu+CO2↑ 3C+2Fe2O34Fe+3CO2↑ 猜你喜欢: 1.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2. 材料化学论文范文 3.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5. 化学毕业论文范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化学实验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星期六的时候,我和妈妈还有一位妈妈的同事,和她的儿子,只要我们俩写完了作业,就带我们去实验室做化学实验。那位阿姨的儿子比我小几个月,是我的弟弟。

好不容易把作业写完了,就剩下一篇博文了,妈妈也正好下了课,我和那个弟弟就如愿以偿的去了实验室做化学实验。

刚到那儿,妈妈就给我们变了一个“魔术”:她拿起了一瓶装有透明液体的玻璃瓶,往试管里倒了一点,然后又拿起了另一瓶还是装着像水一样的玻璃瓶,又往试管里倒了一点,然后轻轻地摇了摇,突然,试管中原来像矿泉水一样的液体,竟然变成了桃红色的液体。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妈妈第一次倒进去的是碱,第二次倒进去的是酚酞,酚酞原本是没有颜色的,可是,在碱的作用下,酚酞的颜色就变成了桃红色。原来是这样,化学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那天,我们还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化学真是奇妙啊!

生活中有很多奇闻趣事:人们发现了长着脸谱的南瓜,钉子状的奶糖穿破椰子壳的秘密,从坚硬的石片里钻出来的花草……,这一切令我感动好奇。

为了知道我们常常买来吃的辣条为什么对人体有害,我和妈妈来到她单位的食品检验室进行实验,实验的名称叫“测食品中的砷含量”。

第一步,我们把一袋辣条放到研钵中,用研锤把辣条研碎。第二步,用电子分析天平称5克被研碎的辣条粉。第三步,把称好的样品放到带有化学试剂的坩埚中。第四步,把坩埚放到水浴上蒸干。第五步,将坩埚放在电热炉上把辣条粉化成炭块。第六步,把炭块在马福炉里灰化成白色的灰。第七步,用一个大肚小口的容量瓶把白灰溶解、定容在里面。第八步,用一个大肚移液管吸取20亳升液体倒入一个测砷瓶里。第九步,再往里面放化学试剂和3克锌粒,这时瓶里面就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还不时发出“啪啪”的声响,真是有趣极了!

妈妈对我说,反应生成的气体和瓶顶部的试纸反应,试纸就会生出黄色的色斑,再和标准要求的色斑比较大小。结果,我们这次实验的辣条砷含量是超标的,砷超标会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这次实验真有趣!不过,听了辣条对人体有危害,同学们就请不要再吃这种小食品了!

我来到科技馆,准备上我的化学实验课。

我来到教室里,老师先让我们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开始讲课。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三大起火源是那几种吗。我们都不知道,老师公布答案,是火源、易燃物还有一样是氧气。有了这三样,就可以生火。

老师还给我们做了几个实验,让我们回家也可以做这种小实验,找一个杯子,再拿一个装满水的盘子,在拿两个一高一低的蜡烛,还有一个小碟子。把蜡烛放在小碟子上,点然放到盘子里,再在上面盖上杯子,就可以了!然后老师让我们看,哦!两支蜡烛都灭了!老师告诉我们说:“因为少了氧气,火就不能升起!”果然,老师向我们见证了这三大起火源少了一项就不会升起。

老师向我们做了很多的关于火的实验。今天的收获可真大!

今天,我们“青苹果”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上了一堂有趣的化学实验课。在化学实验室里,每张实验桌上都准备好了六种液体及两种物体、三根试管、一根搅拌棒、一把镊子、一个量杯、一个烧杯、一个温度计和两张纸。

邓老师让我们用这些物品自己来做实验。我东调调、西试试,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如:在氢氧化纳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后,水变紫了,再加入稀盐酸后,水又变成无色的了。

再比如:把硫酸铜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把一根铁钉放入烧杯,两秒钟后取出铁钉,这时你会发现,钉子表面竟然结了一层铜!

还比如:把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一下水温,再加入硝酸铵固体,加的越多越好,用手摸一摸,一股寒意冲进你的手心,啊,原来水变凉了!再用温度计测一下水温,你会发现水温下降了8度!

我们还用大理石放入稀盐酸里,发现水开始不断冒泡。我用“扇闻法”闻了闻,哇!一股臭屁味儿真冲鼻子,当场把我闻晕!我脑袋里突然闪现出一个情景:可口可乐和其他碳酸饮料不会也……天哪,我以后再也不喝碳酸饮料了!

这次实验课太有趣了。我希望以后能够多给我们提供这种机会,让我们多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童年是美好的,它既想大海中的贝壳,又像夏夜中的璀璨繁星。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便是那有趣的实验。有一天,妈妈在和面准备蒸馒头,我看着妈妈放了一点儿碱面,面顿时变成了黄绿色,还有一股如油条的碱味,香皂也有这味道,我便好奇的想,如果用碱性的碱面与酸性的醋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我问妈妈,她说“好像会变成盐。”我想,那陈醋的酸性不像硫酸那么强烈,还是开始实验吧。妈妈先放了一点儿碱面,又放了一些陈醋,只听“哧”的一声,碱面所在的地方都是泡沫,妈妈对我说“快搅匀它!”我便用筷子搅匀了它,可是,颜色与陈醋一样,却有一股碱味与一股醋味,我想,碱面是白色的,所以颜色与陈醋一样,而碱面的味道特别浓,所以有一种碱的味道,我一尝,顿时“哇”了一声,它又苦又涩,一点儿都不好吃,比中药还难入口,多亏我只用筷子蘸了一点儿,妈妈也苦的伸出舌头来,她只尝出了碱面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嘴里呆了很久,怎么都消不了。后来,我查了查资料才知道,食醋中有醋酸,纯碱是碳酸钠,两者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科学正是太奇妙有趣了!

曾经看过《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实验”这个词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但是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

今天下午,诺华公司的叔叔阿姨走进我校开展“小小科学家活动”,给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课。整个梦想剧场人头攒动,我们个个探出了脑袋,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只见一位叔叔身披白褂,将一只两头空空的圆柱形器皿放在盘子上,中间放入量筒,边上依次放着洗洁精、水、发酵粉,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就开始了。现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接着倒进洗洁精,最后放入发酵粉,用小棒搅拌。那小棒仿佛有神奇的魔力似的,刚搅了几下,量筒里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先是底下呈现深橘色,慢慢地深橘色往上晕开,直到充满整个量筒。这时,叔叔告诉我们:这三种物质混合成的液体可以用来给大象清洁牙齿。

还有餐巾纸无需点火就能燃烧,水的颜色可以变绿、变粉,更吸引我们的是在试验的过程中能动手尝试,我也把手举得老高,希望能亲身体验,无奈时间有限没能如愿。但是魔棒、变色、各种实验器皿为我打开了一道通向科学的大门,让我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夏天天气炎热,我最喜欢喝的是冰凉的汽水。我好想知道汽水是怎么做出来的?

今天,化学老师徐锋老师给我们上一堂神奇的化学课,让我们亲手做出一瓶自己的汽水。

老师拿出四种白色的粉末,让我们分出白糖、盐、小苏打、柠檬酸。它们看起来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用吃的办法来分。我每种都尝了一点,味道不同,一下就分出来了。白糖是甜的、盐是咸的、小苏打没有味道、柠檬酸是酸的。

老师让我们把小苏打粉分别放进糖水、盐水和柠檬酸水中看哪种水有气泡出来,结果小苏打粉放进柠檬酸水中会产生很多气泡。我们做了一个矿泉水瓶吹气球的实验。在空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柠檬酸水,在气球中放入小苏打粉,然后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吹起来了,气球变大了,真是太好玩了。

我最期待的做汽水开始了。我在空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白糖、果汁粉、小苏打粉,倒入纯净水,再加柠檬酸,拧紧瓶盖。摇摇瓶子,瓶中出现大量的气泡,汽水就做好了。我喝了几口,真好喝。

今天做汽水,我很开心!我想对小朋友说:“汽水很好喝,但不能多喝,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啊!好神奇啊!水变成透明的了”同学们兴奋地尖叫道。

同学们为什么会尖叫呢?因为今天科学课上,老师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

实验开始了,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盯着科学老师的手,科学老师先拿出一个烧杯,在烧杯里装着蓝色沙子大小的固体,再将半杯水放入烧杯,把水和“蓝沙子”搅匀,慢慢的水变成蓝色,此时同学们脸上流露出惊喜的神情,接着老师又往烧杯里加入一种白色半透明片状的颗粒,放进去不过一会儿,蓝色的水不再是蓝色的水,此时蓝色的沙子又沉入烧杯底了,水又变成透明了,同学们都惊呼道“好神奇啊!”不停的问“什么状况啊?”

科学老师看出同学们都迫不急待想知道为什么,也就说出了原理,蓝色的沙子是硫酸铜,白色的透明片状颗粒是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用化学公式表示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淀),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我们看到现象是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蓝色溶液颜色变浅。

通过这次实验同学们都惊呼化学的神奇,老师说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化学,化学也无处不在,这也是第一次接触神奇的化学,意义深刻啊!我喜欢!

今天的智高课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做了一个酸碱指示剂的实验。

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下紫甘蓝水,紫甘蓝水是把紫甘蓝在水里泡半小时做成的。老师又拿了一瓶苏打水,把紫甘蓝水滴在苏打水里面,居然变绿啦!我很惊奇。老师又拿了一袋白醋,她把紫甘蓝水滴到白醋的容器里。哇!变红了!整个过程我们看的目瞪口呆。

我们央求着把它们都混合起来,最后在老师的允许下,我们把苏打水滴到了红水里,看到了很多气泡,跟可乐似的。我们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老师回答说:“因为这里面有二氧化碳,所以大家才会看到了气泡哦”。老师又说:“紫甘蓝里面有花青素,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苏打是碱性的,白醋是酸性的,酸碱混在一起,就变成了那个样子”。

我还了解了生活中很多酸性碱性的食物。碱性的大多是水果与蔬菜,而酸性的是肉类、甜品、油炸食品。我们多吃碱性食物比较好,但也要搭配着吃。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例如:不要挑食、多吃碱性食物、荤素搭配……最后,我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生活中有什么酸性、碱性的物品呢?

“最近真是太热了呀,要是外面下雪就好了,这样就凉快多了。”我看着温度计上快速飙升的温度,不停地扇着扇子,手都累麻了,可是还是不停的流汗。

“咦,这是什么?六月飞雪?诶,说不定做出来,我就会变得很凉快呢。”这时我的眼睛瞟到了一个化学实验上,上面写着六月飞雪。

“哈哈,原来只要吸水树脂和水啊!真简单。”看来,凉快凉快就很容易嘛,“我试试,拿上吸水树脂,倒入纯净水,真的变成了雪,只不过颜色有点单调,既然水能够变成雪,那彩色的水就是彩色的雪。”我抱着侥幸心理打算试一试。

“奇怪了,奇怪了,我的食用色素呢,没有他,我怎么给我的水上色啊。真是奇怪了,我昨天明明把食用色素放在抽屉里的呀,怎么会不见了呢?原来在床上呀。”我东翻西找,总算在床上找到了几个为数不多的食用色素。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灌口朝着水里滴几滴,果然制造出了彩色的雪,只不过,摸起来一点也不像真正的雪花,唉,我的彩色雪花梦破裂了。

“许之,你给我出来把这里给我收拾干净!”老爸看着满桌子的实验材料,把我从厕所里拉了出来去收拾被摆弄得乱七八糟的实验材料。

唉,雪没凉快上,活干了不少……

今天是炎热的一天,爸爸带着我去西北大学参加我们一年级三班的“实验小达人活动”,我们今天要在西北大学实验室亲自做化学实验,实在太激动了。

首先实验老师让我们排好队,走路的时候要悄悄地走,们静悄悄地来到了实验室,看见里面有一些水,分别是;橙、蓝、绿、白。然后我们穿上了白色的实验服装,戴上了蓝色的实验手套,透明的护目镜,准备做实验。

一开始,老师给我们讲了二氧化碳和冰淇淋是怎么做的,老师把冰淇淋弄出来的冰纷纷洒在桌上和地上,感觉很神奇,好期待一会我们要自己做实验。

到了我们做实验了,老师说:“可以自己取一个队名!”我取的叫:闪电队!参加我闪电队的有:冯思睿、王智博、李源博、马得理。

我们拿到了一个罐子,里面有白水,拿了一些盐水,放到了白水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白水竟然变成了蓝色,我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实验。我们还体验了3D打印,还有3D电影电视,是学校一楼地震的现场,一开始把我给吓了一跳呢!

原来做实验这么有趣,这么神奇,让我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我好想下次再来这里看看其它实验过程。

简单的初中实验论文范文

微格教学作为当前师范生培养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被广泛运用在师范院校中,导入技能属于微格教学十大技能之一,又可分为若干个导入的类型,而创设情境导入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英语课堂的导入 方法 ,为学生掌握其他技能有一定的先导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初中微 教育 实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微教育实验论文 范文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一、课外小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好奇心

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的新鲜感以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例如,在夏天,没有放在冰箱里的剩饭第二天就会发馊,而放在冰箱里的剩饭不会发馊,可指导学生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对照实验,分析得出结论: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等环境因素。此类有趣的小实验能把学生引进生物知识的海洋中。“生物难学”这一畏难情绪被淡化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在课外小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以及进行实验的具 体操 作过程,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创新的实验活动。课外小实验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中的知识,不迷信,不墨守成规,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独立思考,大胆探求,独具匠心。并且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因此,课外小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特性与特长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学生亲自动手,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操作疑问,通过不断地检验练习,由不熟练到熟练,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课外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生物学常识,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融入生活中。如,在学习“植物营养繁殖”时,教师特意组织学生课外进行 种植 马铃薯、柳树扦插以及草莓压条栽培的实验,可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的 爱好 以及条件来挑选其中的一项来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在课外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且向自个的爸爸妈妈学习,向有 经验 的农民进行讨教,在天然的实验田当中大胆地求证课本上的知识,不断地探究生物的奇特性,既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办法,又领会到了劳作的趣味,并且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通过小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三、生物课外小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生物课中的植物生成过程等探究内容展现出来。通过生物课外小实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究性思维,在探究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 反思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快乐。例如,学生课题《沙溪河畔绿化景观和安全满意度调查》,就是源于媒体上竞相争论的一个社会 热点 问题而开设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的探

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中有不少活动引出了一些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有的探究项目在讨论部分提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以及建议。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便可以为日后发现问题提供来源。比如,《探究动物的某种行为》《光合作用的实验改进探究》《鱼鳍在 游泳 中的作用模拟探究》《植物的运输作用》等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的难点,指导学生把这类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其意义及价值将更大。在生物教育中,课外小实验的教育无疑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注重从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断地开展实验,学生才能在探求中自己获取知识,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系统,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育充满活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及探究能力。

四、生物课外小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得知事物具体情况、获取生物知识、发现知识疑问的源泉。许多科学史上的重要知识发现都是通过细微观察而获得的。在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激起学生在观察方面的兴趣,详细教导观察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用兢兢业业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启示学生在观察当中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观察才能的进步,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各方面进行观察,并且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由此才可以全面地认识事物。例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前,让每位学生在塑料杯中对玉米、黄豆、绿豆等种子进行实验培养,并随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由于实验是学生在家中各自独立进行操作,缺少教师的演示指导,一定会有不足之处甚至失利。但是由于实验比较容易操作,而且不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及实验结果的对比,取长补短,重复地进行实验,绝大多数学生仍取得了成功。上课时,我让学生将在课外培养的萌发种子带至课堂展示。在学生自个培养黄豆等幼根并观察幼根和根毛的实验中,教师还应当教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幼根在不一样的生长时期的形状变动,并进行肉眼查询和放大镜查询的对比,使学生在动态改动的悉数查询中体会根的生长进程、根吸水的部位以及根尖适于吸水的特征。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显微镜查询根毛的方位和根尖的规划,联系根尖规划挂图,了解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规划特征,然后进一步观察根的生长。观察到了表象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思考表象背后蕴含的生物知识。这样,通过课外小实验,既让理论知识联系了实践过程,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生物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总之,生物课外小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拓宽和延伸。它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精神。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极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营造亲身实践、亲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协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初中微教育实验论文范文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范文

一、学生在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1.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如果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和通过观察要得到什么结果,则观察活动就有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初中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性仍较明显,注意往往与兴趣、好奇心联系在一起,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分不清主次,容易被无关的内容吸引,故而容易出现看热闹,最后用别人或课本的结论或凭空想象替代自己的观察的情况。

2.观察的准确性不高。生物学观察是一种精细的观察,如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草履虫活体的生理活动,需要观察者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敏锐性。学生在观察细胞结构时,往往出现看到了气泡就以为是细胞,或看到了细胞就得意忘形,不再进一步观察的情况。

3.观察缺乏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考性。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能力,而是一种多因素的智力结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是复杂的,观察中应勤于思考,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许多学生常常把观察与思维割裂开来,不善于明辨主次是非。例如,在观察血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红细胞就算完成任务了,对白细胞及细胞的特征不再进一步观察、思考。

二、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重视观察的目的、步骤、方法,以及学生观察态度的教育。首先,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活动。它要求人们能从纷乱的事物中迅速、正确地分辨出所要观察的对象。观察活动的这种特点告诉了我们:观察目的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完整、清晰;观察目的不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模糊不清,一无所得。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指导他们根据观察目的拟订计划,按计划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其次,实事求是是进行正确观察所必需的重要科学素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观察记录,绘制生物图,以及对生物对象描述时,一定要符合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敏捷性提高了,概括性发展了,精确性增强了,就能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客观世界,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这对于他们发展思维,锻炼分析、鉴别、判断能力,独立获取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三、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主要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学生只有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观察。生物实验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重点观察。在观察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重点观察对象上,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对种子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做一般观察,而对种子的内部结构应作重点观察,弄清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及其功能,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局部观察。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对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

特征上的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通过解剖后的局部观察,学生充分认识到两种类型的花其本质属性的区别。

3.顺序观察。观察时,要根据观察的目的,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仔细看一看观察对象具有的特征和特点。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先让同学们观察各种形态的叶,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临时装片,从上到下观察叶片的结构———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下表皮,气孔,再重点观察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

4.对比观察。它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叶脉与网状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外,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

5.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现象和一贯现象,这充分说明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反复多次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对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确定脑是否除净,当然这种实验要仔细观察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总之,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生物实验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先阅读下面一篇科学小论文习作,再细读专家的“评讲”,了解在题目的确定、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引用等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 张蕾菁 吴军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一、实验材料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农乐溶液情况记录对照50mg/100ml花盛开,1周后凋谢花6天后谢100mg/100ml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时比对照组略大花6天后谢150mg/100ml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200mg/100ml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300mg/l00ml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三、分析和讨论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二 整篇作文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下列题目供参考: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2.××江的污染小议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4.也谈敬畏生命5.析生物链

当你清晨匆匆煮鸡蛋时,因为着急而将火开得大了点,你会发现在煮的过程中蛋壳出现了裂缝。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鸡蛋的一头有个空洞,鸡蛋被加热时,空洞里的空气就会膨胀。如果加热得太快,膨胀的空气来不及通过多孔的蛋壳跑出去,蛋壳就会开裂。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厨师会建议在煮蛋的时候要用冷水小火慢慢地煮。如果鸡蛋煮的时间过长,你还会发现在蛋黄的表面呈现灰绿色,这是因为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叫做硫化铁的化合物。鸡蛋含有铁元素和蛋白质,长时间高温加热会使蛋白质中含硫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氢,蛋黄中的铁质与硫化氢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硫化铁。煮沸的水如果从锅里溢出来,接触到煤气灶上的火焰,蓝色的火苗就变成黄色。煤气火焰的变色一方面表明了水让火焰的温度降低了,另外也表明水中含有钠离子,黄色火焰是氯化钠中的钠原子被加热后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化学上被称为“焰色反应”。我们的饮用水中一般溶解了许多盐类化合物,其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没有“焰色反应”现象出现。溢出水在灶台干后会出现一些白色的物质,也证明了水中有盐类化合物。我们制作面包、蛋糕或者松饼的时候,先要用发酵粉让面团发酵。为什么发酵粉会让面团变得松软呢?发酵粉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它受热会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面团膨胀起来,做出来的食品就会变得松软。碳酸氢钠还可以用在小型灭火器中用来扑灭火灾。在一些燃烧温度很高的火灾中,它被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会助燃,又比空气重,可覆盖在可燃物周围,因此可以用来阻断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火自然就熄灭了。不含酒精的软饮料也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不同成分的化学物质可以使饮料有着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口味。有些生产商在广告上声称自己生产的碳酸饮料不会增加人体对糖类的过分摄入,不会让人发胖,因为他们所使用的甜味剂是从蔗糖中提炼出来的。为什么蔗糖会让人发胖,而从它里面提炼出来的甜味剂却不会呢?如果人体摄入过量可吸收的糖分,就不能被人体及时转化成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一部分糖就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食用了过量糖分的人就会发胖。而那种从蔗糖中提炼出来的甜味剂虽然可以让人感觉到甜味,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是被肠胃当作废物排泄到了体外,因此它就不会让人发胖。

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化学实验论文范文化学实验室论文

化学实验是学生验证科学理论、训练操作技能、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重视其安全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验证科学理论、训练操作技能、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重视其安全管理。本文首先概述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安全事故,基于此,探讨了如何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事故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实验室是高校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教育体制随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较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另一方面,为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安全事故

1.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原则、内容和特征

化学实验室管理包括教学管理、软件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管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既渗透于上述三项管理之中,又贯穿于高校科研活动和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一项独立的、不可或缺的实验室管理内容。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坚持环保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减少实验对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将实验人员和间接接触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首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两部分,即实验室安全硬件管理和实验室安全软件管理。前者是指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由此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实验安全隐患,预防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后者强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安全观念建设,从制度或者思想层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从全国范围来看,化学实验室的扩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实验室安全管理呈现出三方面的新特征。

(1)化学实验室实验结果不确定性增多

在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中,除了少部分实验室属于验证性或者常规性实验之外,大部分实验都是具有探索性的实验。因而,基于实验的探索性与未知性,实验中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影响因子较多,“实验项目越多或规模越大,不确定性越明显”,进而增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复杂性增加

新增加的实验任务对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需要在一些高压、超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或者需要面临更多的环境问题,如需要科学处理废气、废水或者固体废弃物等。这些新增加的实验任务,无疑增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3)化学实验室实验事故破坏性超常

实验室内部的实验布局较为集中,不同的实验项目混杂在同一个实验室内。如此混杂的实验环境增加了实验安全事故结果的超常性,一旦发生实验安全事故,实验污染会快速扩散到化学实验室周边的环境中去,从而增加次生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

根据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仪器设备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以及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具体来说,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又包括实验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造成的安全事故、犯罪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敌对分子破坏引发的安全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在现实中都可以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

(1)仪器设备破损事故

化学实验离不开电源的使用,在一些需要借用电源加热的实验中,一旦突然停电,正在运行的实验仪器设备极其容易受到损坏。

(2)毒害实验事故

毒害实验事故一般发生在化学实验中,由于实验人员违反操作规范或者实验仪器老化,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制剂很容易误伤实验人员。而有毒气体也可以对接触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有的实验人员因为接触毒害的实验物质而死亡。

(3)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的发生多为人为原因。如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吸烟或忘记切断实验室的电源,致使实验仪器设备因长时间通电而产生火灾。

(4)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实验人员误操作而引燃易燃易爆实验物品,另一方面是由于实验仪器设备的老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这类故障,从而造成危险物品从实验仪器设备中泄漏出来,遇到高温环境或者接触火花发生爆炸。

(5)机电伤人事故

在冲击运动、带电作业或者高速旋转的机械性实验中容易发生机电伤人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而机电伤人事故的表现形式为仪器设备挤压或者碰撞伤及仪器旁边的人员,或者仪器设备“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

三、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

仪器设备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涉及比较多的,这也是引发生化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于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来说,仪器设备隐患排查更直观,也是最容易预防的。但容易的事情,往往又是最易被人忽视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维护。对于冰箱、培养箱这类常年开机的设备,若仪器比较老旧的,要做好仪器报废和重新申购工作。学院也应加快仪器的报废和重新采购的工作,对于实验项目利用率高易损耗的仪器如电炉、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等应多备几套,以防因仪器问题而影响实验教学。

2.提高师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规章制度的建设,每个实验室都很重视,而且已经趋于成熟,但是规章制度的实际效用却很少,更多时候是形同虚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前若未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或者未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仪器、药品等使用的安全教育,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师生对于实验室规章制度了解甚少,有些师生虽然知道但是对于具体条列却不清楚。因此,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意识必先提高任课教师的实验安全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安全意识足够高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引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把好安全关,规范实验操作,特别是发现学生仪器操作不规范的时候,要注意多次演示并时常提醒。如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嬉闹时,应及时阻止,进行安全教育,分析此类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只有在不安全行为发生时进行教育,学生才能有深刻体会,这比单一地组织学生集体学习规章制度和实验规范操作要有效得多。

3.加强硬件建设

畅通实验室安全通道。管理人员应平衡实验室仪器设备防盗与安全事故预防之间的关系,清除消防安全通道上的障碍物,对于门窗的加固材料应选取既防盗又符合消防安全的材料,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实验人员可以通过门窗进行逃生,或者将贵重的实验仪器设备搬离实验室。对于实验室走廊、楼道放置的障碍物应及时清除。

增强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的防火能力。加强对年代较为久远的实验室的改造,拆除私接的电源,对实验室的外墙、内墙结构进行改造,提高其防火、防灾的能力。对于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改造的方式增强防火能力,或将旧的仪器设备及时处理掉,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增加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后期维护力度,保障消防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此外,还需要增加实验室环保的资金投入,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4.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聘请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和老教师协同技术实验中心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与评估,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环保的理念,两者并重。要注重考察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赵水俭 汪春华 朱西桂:《论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06期

徐苗苗:《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教育》,2006年07期

王文芳 肖建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化学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3期

刘林涛 田慧珍:《化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改革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30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化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来展开。因此,学校方面必须要对化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实验重要性起到高度的重视,并以加强实验教学为基础来不断的提升大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化学论文 范文 一: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代替传统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做好实验教学。化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实验是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跨入大学校园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相结合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无机化学实验具有独特性:一是所用仪器设备、药品种类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多样化;三是实验现象复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实验操作,必须对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实验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学生开展多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是单一的讲解式,而且所讲内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陈旧内容;教学课件使用多年,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照方抓药,没有一点学习热情,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了;实验中能力培养差;实验设备利用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那么,还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这种扼杀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尽快实现改革创新,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开放。

实验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单一的基础类实验,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教学改革后,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提出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类、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等等。基础类和验证类实验是每位学生必须做且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奠定基础的。综合类和设计类包括必选和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在教师提出的必选实验项目中,学生自己选择若干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选实验模块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创新思维。自主类实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题,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的实验,很具有个性化发展。

实验时间的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分为定时开放和预约性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学生在工作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性开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时学生采用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教学组织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组织。具体方案是: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查阅大量文献后提出问题,接着同小组讨论问题,最后自拟题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交由老师审核。老师审核如果实验方案没新意就不能通过,学生将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审核通过,学生再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并完成实验,提交实验 报告 。整个组织实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有一点是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保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试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再是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的成绩总评,而是平时成绩和每次项目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核总成绩(80%)。平时成绩按统一标准从实验态度、出勤情况、预习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项目考核成绩由实际操作、数据记录、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完成书面报告等方面评定。每次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完毕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情况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即时给出每次项目操作成绩。书面报告成绩给出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所占分值为:每次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操作成绩(60%)+书面报告(40%)。项目考核总成绩等于多次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3结语

通过对2012级,2013级,2014级连续三年的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和教学目的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改革过程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机械式的操作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养了大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同时也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以后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2]曹高娟,蒋文静.农林院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J]. 教育 改革,2011,9(24).

[3]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戚洪彬,梁树平,姜浩.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22.

大学化学论文范文二:药物化学教学使用案例式教学法研究

摘要: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对药物化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对现有化学药物理论依据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还能奠定从事新药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药物化学的教学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在不断的向前推进。笔者认为在药物化学的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本文对案例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如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意义;应用分析

0引言

我国在医学教育改革中较常采用的两种新型教学方法分别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都是以致力于以学生主动学习代替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学习作为中心,把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做学习的主要任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两种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角色的差异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差异。经过医学界多年的对比分析,更适于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广泛运用的是案例式教学法。

1案例式教学的内涵

哈佛法学院在1870年最早提出案例式教学,主要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的人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案例式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最先在医学和法学学科中运用,后来在管理和其他学科教育中也有所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自从传入我国100多年以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和广泛运用。我国的案例式教学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已经逐渐趋于规范,并对教师和教学环境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案例式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是它最主要的本质。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会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真实事例进行模拟,让学生来进行体验、分析、决策。案例式教学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提出的相对比较典型的案例抛出几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的方法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回答,最后教师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 总结 。这一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案例式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升,它同时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

2案例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案例式教学的先导是突出病例,基础是问题,主体是学生,原则是教师主导。对案例式教学合理的运用对我国医学教育务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案例式教学对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关于加强对医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十分符合,要知道案例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医用教学方法,它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以及对学生的高明培养方式。

案例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应用中对学生的意义

在我国有很多学习药物化学的学生,在这些学生中普遍反映的一个现象是对药物化学缺乏学习热情,因为药物化学知识点非常多,覆盖面大,与有机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均有紧密的联系。药物的结构,药物的命名,药物的合成,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代谢和用途等构成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这些知识点内容关联性不高,致使学生学起来印象不够深刻,思维能力差。而现在的教学活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结构式课堂教学,采用的还一直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教师教授的传授;不重视实践工作,重视理论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去主动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是在药物化学的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案例式教学对解决以上问题非常有效。

案例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性向学习的主动性转变。案例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要求更强,学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求答案,及时的查阅资料,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另外,在案例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些可使学生终生受益,由此看来案例式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

案例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式教学通过典型病例和在案例中分析思考问题以及讨论发言,注重把问题作为向导,对提高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案例式教学还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应用中对教师教授的意义

采用案例式教学不仅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教授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把案例作为补充内容。案例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探讨隐含于案例背后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案例式教学将课堂设置到有意义的案例情景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案例式教学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还因为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经验 ,不仅如此,教师教授灵活的应变能力的具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如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对于我国药物化学的发展来说是一次挑战和变革,案例式教学法被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如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案例引入

根据教学进程并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案例的引入,当然教师也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引入不仅可以穿插在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选择在某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当然,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交叉式进行案例式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还可以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探讨

案例式教学要多鼓励学生积极的去思考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 发散思维 和创新理念,所以案例式教学应该把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把学生作为讨论的主题。学生探讨的方式可以是小作讨论,也可以是分组 辩论 ,还可以单独推荐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发言,总之,学生的讨论方式是多样化的,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

概括总结

学生把问题讨论完以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归纳点评查漏补缺,理清案例分析的思维和脉络。教师的总结要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基本化为己用,案例式教学的效果评价可以采取考试或问卷调查这两种形式进行,以便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牢固的知识网络。

4总结

综上所述,案例式教学的开展运用是一次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结论是案例式教学方式适合病理学这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案例式教学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广大药物化学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世盛,高志刚,宋其玲等.药物化学教学中多层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114-115.

[2]周军,王爽,刘腾飞.案例式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07):497-500.

[3]王茵,赵宝珍,蔡珠虹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八年制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5(04):375-376.

[4]杨春江,王荞,何莹等.问题导向结合案例式教学在超声诊断实践课程中的持续改进[J].重庆医学,2015(16):2290-2291.

大学化学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3. 化学论文范文

4.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 化学毕业论文范例

6.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绿色化学是20世纪末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传统化学,它是未来化学化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综述性论文,供大家参考。

1改革措施

加强课前预习

随着中国高校培养水平的逐步提高,目前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每周学生都要进行两到三次的实验课学习,学生对实验课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新鲜感,再加上不同的实验课基本采取的都是同一模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实验应付差事。以往在做实验之前,通常是由教师组织安排,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学生按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规律。使用实验规定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然后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可以培养严谨、认真、规范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要领。但也往往会使学生由于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挫伤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完全把他们放在了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缺少创新思想,缺少学习兴趣,导致记忆不牢,认识不深,做实验则只为拿学分,走形式,实验操作过而忘,更不会掌握扎实的基础。学生不经过预习,同样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了解实验内容,能够按老师的讲解完成实验,但这样学生对预习报告就会流于形式,照抄教材,敷衍了事,对实验内容了解不深,从而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知识要点[3]。为改变此现状,采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措施。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先交预习报告,否则不能进行实验。实验预习的具体内容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反应机理、熟悉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常数、画好装置图、列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差事,只是将教材一字不落的抄袭下来的现象,要求预习报告中的实验步骤部分必须细化成一个个步骤,每个步骤必须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标题下写明该步骤的具体内容。预习报告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注释和网上查找的资料写出注意事项。在对实验讲解时,设置若干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预习效果,同时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学生不得不认真预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过硬的基本操作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许多的基本操作,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机化学实验就是由若干个基本操作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操作体系。若要使实验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4]。有机化学实验课一般设置了基本操作实验(如熔点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萃取、重结晶、色谱等)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如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肉桂酸的制备、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1-溴丁烷的制备、乙醚的制备、苯乙酮的制备、己二酸的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制备等)。基本操作实验是后续合成实验的基础,也是今后学生从事工作和科研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课程已经进行了大半部分,而学生的基本操作过程依然错误百出的现象。如在做蒸馏时,不知道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冷凝管如何选用等种种实验细节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客观上是基础实验操作要注意的细节很多,主观上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造成的。为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在基本操作实验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划出实验装置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仪器意见的连接关系,仪器的选用、温度计的位置等各种细节,从而使实验装置深深的引入脑海。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

提高平时成绩权重

为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实验,应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平时成绩的比重设置为60%,考试成绩占40%。这样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做实验,综合成绩不可能理想。将平时成绩细化为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考勤。其中实验操作成绩为主要考察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学生每次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都给与相应的量化成绩,督促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报告,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对于学生在操作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指正的同时,要及时给与扣分的处罚,鞭策学生去认真改正错误。这样在学期末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时候有据可依,成绩更加公正:而在以往的评定中,因为没有详细的评分细则和平时量化分数,教师只能根据主观判断给出一个笼统的分数,成绩评定往往不够理性。而期末考试不但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装置搭建顺序、仪器选用、装置拆卸、仪器保养、实验操作、熟练程度等);还应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则及安全常识,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养护方法,基础操作的原理及适用范围等。

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要求我们建立起从接受型到培养综合型的教学体系。过去,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甚至没有。学生做实验几乎成了“照方抓药”,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均已由实验员准备好,并摆在试架上,加什么试剂,先后顺序,甚至加几滴都照书本步骤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只是机械地操作,定时观察预计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不能动手配制试剂,不能独立动手安装仪器,离开书本实验步骤,就无法下手[5]。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有必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拓宽基础实验的内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注重加强综合实验。取消一些单独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开设了一些设计性实验。采用综合设计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实验方案的制定者和实验的完成者,使其成为绝对的主角。具体做法是,教师负责拟定多个实验题目,并分配给每个实验小组,要求各小组到数据库查找文献资料,自行拟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采用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与参考书的能力、综合分析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素养。

2结语

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资料的获取、实验方案的拟定、数据的处理等。由于设计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做验证实验,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使得学生注重实验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其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发展,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人才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全面确立国家人才竞争优势,实现加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并且强调高技能人才要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的28%。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培养目标是为现代社会输送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和研究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加强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针对在职人员开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使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形成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加大培养各个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力度。我国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始于1991年,主要培养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在职人员,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影响学生平时的正常工作。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自于生产第一线,一般毕业3年以上,长期的工作实践,积攒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对他们赋予了较高的期望值,但他们由于毕业时间较长,基础知识的陈旧率和遗忘率较高,专业理论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发展。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决定了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是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本领域所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对在职工程硕士进行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就在于使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能够胜任企业要求,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所以各个高校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发现、分析、处理企业现实问题的目的。因此,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手段、途径,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工业生产实例进行高等分离工程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进绿色化学和绿色分离工程的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即利用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提高反应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选择性,实现零排放。绿色分离工程指的是分离过程绿色化,主要包括两种途径进行实现:第一,优化传统分离过程,降低甚至消除分离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第二,开发和使用新的技术,例如,膜分离技术。分离技术贯穿于整个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分离过程绿色化对于未来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是社会现代化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分离技术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对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不能威胁子孙后代的未来。根据现有发展基础、条件,在不损害地球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资源并产生足够的财富,以满足社会合理的经济需求。绿色分离工程等新型分离技术在高等分离工程课程中的引入,必将引领学科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在职研究生来自于化工企业,一般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相关岗位的管理者,有些甚至已经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项目负责人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致力于知识转化,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在职工程硕士来说,他们既要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更要培养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核心就是提高知识的有用性和实效性。因此,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理论化,如果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学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教师通过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解释相关的原理或者理论,侧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教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要紧凑,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层层递进、详细透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课堂上使用启发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诠释;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及模拟仿真系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最终实现该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根本性提高,使其达到培养专业型人才的综合要求,建成学而有用、学而会用的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高等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的特性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1.优化教学方案、完善多媒体课件。教师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适当加入新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多媒体课件是目前高校授课的必备工具,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方法,没有系统的模拟仿真系统和实践设施,因此为提高授课效果,应对该多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加入基本原理的动画和实际生产的视频,以保证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由学生提出本单位现场分离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各自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验证。

3.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采用AspenPlus、Pro/II等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化工分离过程进行设计和模拟,建立典型案例库,模拟化工分离的过程、分离过程中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离工艺中相关设备的直观演示,开发相关的计算软件以解决分离工程中大量计算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工厂实际中分离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收集现场数据,进而设计程序,得出计算结果,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5.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技术人员需要广泛了解科技发展动态,了解学科的前沿性技术并掌握其发展趋势。在职研究生平时在单位工作,只有节假日才能到学校上课,因此建立师生互助平台和网络信息库势在必行,不仅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的联系。教师在学校将专业的最新信息录入信息库内,为研究生开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将遇到的技术困难提交到平台,教师与同学一起通过讨论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再用于实际生产进行验证。

三、注重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双林等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可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教学环节和管理体系三大部分,其权重系数分别为、、,说明教学环节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职研究生虽然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社会经验和工程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回到学校后,往往会存在些许的陌生和拘谨,尤其是在教室内安静的听老师讲课,往往很难。因此,对于这些学生的授课方式,要以互动交流为主,鼓励学生提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石油化工过程中针对硫含量过高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去查阅文献,以化学法和物理吸附法为基础,设计出脱硫的方案,大家以基本理论为依据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验证。

四、优化教师队伍

毕业论文实验过程太简单

一般是不容易过的。因为老师出的题,基本就是已经知道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了。那么在提交论文的时候,老师会根据已经得知的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对论文进行细扣。建议多做几组数据,增加论证,也增加实验的“复杂性”。

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太简单,但答辩一般不会过不了。毕竟本科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也不会参与大量的研究工作,做论文的时间也很短,不可能要求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论文。因此对本科毕业的论文要求一般不会太高,不是很过分,一般是能过的。

本科毕业写的简单,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指导老师,他说没问题就可以过关。

可能还会有一次补考机会呢,努力加油。

化学与化学实验安全论文范文

当你清晨匆匆煮鸡蛋时,因为着急而将火开得大了点,你会发现在煮的过程中蛋壳出现了裂缝。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鸡蛋的一头有个空洞,鸡蛋被加热时,空洞里的空气就会膨胀。如果加热得太快,膨胀的空气来不及通过多孔的蛋壳跑出去,蛋壳就会开裂。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厨师会建议在煮蛋的时候要用冷水小火慢慢地煮。如果鸡蛋煮的时间过长,你还会发现在蛋黄的表面呈现灰绿色,这是因为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叫做硫化铁的化合物。鸡蛋含有铁元素和蛋白质,长时间高温加热会使蛋白质中含硫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氢,蛋黄中的铁质与硫化氢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硫化铁。煮沸的水如果从锅里溢出来,接触到煤气灶上的火焰,蓝色的火苗就变成黄色。煤气火焰的变色一方面表明了水让火焰的温度降低了,另外也表明水中含有钠离子,黄色火焰是氯化钠中的钠原子被加热后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化学上被称为“焰色反应”。我们的饮用水中一般溶解了许多盐类化合物,其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没有“焰色反应”现象出现。溢出水在灶台干后会出现一些白色的物质,也证明了水中有盐类化合物。我们制作面包、蛋糕或者松饼的时候,先要用发酵粉让面团发酵。为什么发酵粉会让面团变得松软呢?发酵粉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它受热会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面团膨胀起来,做出来的食品就会变得松软。碳酸氢钠还可以用在小型灭火器中用来扑灭火灾。在一些燃烧温度很高的火灾中,它被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会助燃,又比空气重,可覆盖在可燃物周围,因此可以用来阻断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火自然就熄灭了。不含酒精的软饮料也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不同成分的化学物质可以使饮料有着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口味。有些生产商在广告上声称自己生产的碳酸饮料不会增加人体对糖类的过分摄入,不会让人发胖,因为他们所使用的甜味剂是从蔗糖中提炼出来的。为什么蔗糖会让人发胖,而从它里面提炼出来的甜味剂却不会呢?如果人体摄入过量可吸收的糖分,就不能被人体及时转化成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一部分糖就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食用了过量糖分的人就会发胖。而那种从蔗糖中提炼出来的甜味剂虽然可以让人感觉到甜味,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是被肠胃当作废物排泄到了体外,因此它就不会让人发胖。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一(1)。题目: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彰显初中化学学科之价值。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将化学学习联系日常生活的关键,为此,我们教师应当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统筹实验教学的时间与手段,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初中化学的教学能够得到顺利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自己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学习。化学是一 门 以 实 验 为 主 的 学 科,借 助 实 验 教 学 既 能突出学科特点,又能 培 养 学 生 的 化 学 学 科 素 养。在 实 验中也利于培养学 生 的 细 心 观 察 能 力,通 过 实 验 渗 透 严 谨方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求真素质。基于此,文章将围绕课中开展趣味实验,将化学知识具体化,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展开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一、课中开展趣味实验,将化学知识具体化。“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座不可或缺的将理论与实践相连的桥梁,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为学生学好化学铺平道路。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且自身就具有知识点分散与易混淆的特性,我们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化学,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化学知识相对抽象与难懂,不利于学生们的记忆与理解。如对于很多化学反应现象与原理,教师仅仅进行讲授式的教学,对相关知识点不进行深入展开,那么肯定不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还会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厌烦感。故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趣味性实验的相关应用,通过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具象化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会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基本理论和实验能力。二、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学生探索精神。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引入到化学实验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分析“溶液”章节时,引导学生一起联系生活中的蔬菜,比如“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使用肥皂洗油迹形成乳浊液等。在做“鸡蛋壳的成分与性质研究”的实验时,也可用鸡蛋进行探究实验活动,通过实验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洗净的鸡蛋壳研碎,分别放入甲和乙试管中,分别向甲和乙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和稀盐酸,再用两只气球分别套在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更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获得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实验的有效开展能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化学内容,教师可以多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时,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与氢气的制取装置,当理清楚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思路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动手操作,待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推荐成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师生共同评价。自主探讨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教师也要多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多创造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化学实验过程相对复杂,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独自进行实验操。例如,在“FeCl3”中加入铁粉,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学生完成观察后,提问让学生思考,验证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在进行镁、铝、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这样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鼓励学生多操作,在操作中去感受化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实验作为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要给予足够重视,还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制定明确的实验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求真,严谨的精神,以此促进初中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参考文献:[1]雷宇,张文华,彭慧。“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渗透微格教学原理的探究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12(7)。[2]杨明生,关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J].化学教育,2012(1)。[3]王春。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探讨[J].化学教学,2009(7)。[4]周志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7)。[5]闫芳,郝轶鸣。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0-5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挖掘实验全面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显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生物专业大学阶段开设的第一门必修实验课,对他们后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导向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经验,针对当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在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与专业方向的衔接以及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定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专业;实验教学

生物技术革命被认为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现代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建立的生物学,而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大化学革命是生命科学革命的重要基础[1]。因此,对于生物科学等近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对于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内外农学、生物、环境等一些近化学专业都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与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系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2]。由于这些基础课程大部分是由化学学院讲授这门课程,所以在课时、实验内容和衔接方面存在诸多改进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时少,目前只有24个学时实验,同类院校最少也是32学时,这样短的实验安排并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考核方法有待探讨;针对性不强,目前无法做到实验操作与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对接[3]。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这门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探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讲授经验,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探索。

1注重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

任何一门化学实验课的开设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术本身,更关键的是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逐渐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这些非智力性的科学实验思维对于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大有裨益[4]。但大一新生刚刚告别中学学习阶段,"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根深蒂固,笔者为新生讲授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实验课:预习报告按部就班的抄袭实验教材,实验过程中追求实验速度不注重实验细节,实验报告数据涂改和杂乱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端正他们的实验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素养,这对于大一新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尤为关键。在学期开始前,开设的每个实验项目以书面形式传达到每个实验小组,上课前,每位学生要按照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原始数据要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实验完成后老师签字确认后才能离开。有些实验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操作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实验细节的操作需要注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亲自示范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讲解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有个别实验的操作在实验教材上没有明确说明,而对实验成败非常关键的地方,我们在化学实验的教育理念中,更注重从细节处入手。如预习报告,数据处理时要养成正确的“有效数字”概念;在化学试验中,不但要有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准确的实验操作,对分析结果进行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对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非常关键的。

2整合实验内容,注重与专业方向有所衔接

目前我校针对生命科学系学生开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主要沿袭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目的是使近化学类专业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化学实验内容与生物专业的衔接还显得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填鸭式实验课,整个实验课程结束了,前面的实验内容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问"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实验能够解决什么生物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开设的实验课原先是针对化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专业衔接和融合。笔者认为加大化学实验项目与生物专业融合的方法是开设一些化学实验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性的实验项目。如根据课时和教学计划可以选择性开设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银量法),禾本植物叶子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缓冲溶液的配置等这些既有化学应用又有生物因素的实验项目。

3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定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建立具体可行的成绩评定规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既要关注对基础实验知识的掌握,更要考虑体现出对于日常实验过程的重视。所以,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有两个方面的加权:所学实验基础知识笔试占40%,平时实验过程的成绩占60%。平时实验过程的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操作、实验态度等因素。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报告中讨论部分更加看重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心得和感受总结实验过程,如果只是参考学习资料的答案而没有结合自身实验去写讨论部分将影响实验报告最终成绩。另外,特别注重平时的实验过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求真实;实验完成以后老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并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态度有很大程度改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新生的第一门实验课,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有示范作用。通过端正学生实验态度,整合实验内容以及建立激励性考核办法可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达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光宪.大化学与技术革命是第六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核心内容[J].科技导报.2013,31(25),3.

[2]谢建平,陈春华,谢东坡,等.化学生物农学类院系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4-9445.

[3]王丽红,朱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58.

[4]陈东莲,黄润均,袁爱群.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92-93.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代替传统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做好实验教学。化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实验是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跨入大学校园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相结合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无机化学实验具有独特性:一是所用仪器设备、药品种类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多样化;三是实验现象复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实验操作,必须对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实验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学生开展多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是单一的讲解式,而且所讲内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陈旧内容;教学课件使用多年,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照方抓药,没有一点学习热情,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了;实验中能力培养差;实验设备利用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那么,还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这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尽快实现改革创新,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开放。

实验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单一的基础类实验,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教学改革后,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提出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类、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等等。基础类和验证类实验是每位学生必须做且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奠定基础的。综合类和设计类包括必选和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在教师提出的必选实验项目中,学生自己选择若干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选实验模块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创新思维。自主类实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题,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的实验,很具有个性化发展。

实验时间的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分为定时开放和预约性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学生在工作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性开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时学生采用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教学组织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组织。具体方案是: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查阅大量文献后提出问题,接着同小组讨论问题,最后自拟题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交由老师审核。老师审核如果实验方案没新意就不能通过,学生将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审核通过,学生再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并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整个组织实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有一点是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保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试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再是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的成绩总评,而是平时成绩和每次项目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核总成绩(80%)。平时成绩按统一标准从实验态度、出勤情况、预习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项目考核成绩由实际操作、数据记录、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完成书面报告等方面评定。每次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完毕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情况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即时给出每次项目操作成绩。书面报告成绩给出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所占分值为:每次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操作成绩(60%)+书面报告(40%)。项目考核总成绩等于多次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3结语

通过对2012级,2013级,2014级连续三年的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改革过程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机械式的操作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养了大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同时也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以后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2]曹高娟,蒋文静.农林院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J].教育改革,2011,9(24).

[3]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 索引序列
  • 简单化学实验论文范文
  • 简单的初中实验论文范文
  • 化学实验论文范文化学实验室论文
  • 毕业论文实验过程太简单
  • 化学与化学实验安全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