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计算机考试毕业论文排版

计算机考试毕业论文排版

发布时间:

计算机考试毕业论文排版

论文排版格式

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你知道论文的排版格式是怎样的吗?下面我搜集整理了论文排版格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 论文的格式要求

1.论文用A4纸打印;

2.论文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 ,一般中文标题在二十字以内;

4.副标题四号,宋体,不加粗,居中

5.论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正文均统一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大段落标题加粗;

6.页码统一打在右下角,格式为“第×页 共×页” ;

7.全文行间距为1倍行距

8.序号编排如下:

一、(前空二格)――――――――――――此标题栏请加粗

(一) (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1) (前空二格)

二、 内容摘要、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摘要篇幅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一般选用3-4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身要求用[关键词][内容摘要](综括号、四号、宋体、加粗)。

三、正文部分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简练可读。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字要求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2015年不能写成15年。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其他部分统一使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参考文献”本身要求用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五、致谢

致谢

两字本身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四号宋体,不加粗。

论文格式排版要点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按规定格式单面打印。打印按本规范对各部分字体的要求。

二.文本结构

01.封页(由校统一制作)

02.论文扉页

03.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04.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05.毕业论文目录

06.毕业论文正文

07.参考文献

08.致谢

09.附录

10.文献翻译(含扉页,外文资料原文)

11.实习报告(含扉页)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应超过20汉字。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简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中文摘要400字以内,配相应的英文摘要;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3.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还应包括绪论、致谢、参考文献、论文后的附录等。

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问题的提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引言或问题的提出,要在论文主体之前,用简练概括性语言引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必体现“引言”字样。它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论文正文文字应不少于10000字。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000字。

5.参考文献与注释

引用是学术论文的重要写作方法,“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按引用先后,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如[1],[2],),并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相对应,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如果在注释里引用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变,但需用括号标示。

6.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7.附录

根据需要可在论文中编排附录,附录序号用“附录一、附录二”等字样表示。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外文文献复印件及中文译文、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四、毕业论文打印格式

除外文资料可以复印外,其它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左右,页眉,页脚),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天津科技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1.扉页格式

中文题目要求:宋体;二号;加粗;居中。英文题目要求:TimesNewRoman;大写;小四;加粗;居中。其它文本要求:宋体;小三。(译文及实习报告的扉页格式不做统一要求)。详见附件一。

2.摘要

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摘要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均要有3-5个的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中英文摘要分页编排。

3.目录

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一级题目用黑体字,二级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

4.毕业论文正文

正文文字内层次采用如下格式:

5.参考文献

另起一页。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文科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示例见附件5

6.致谢

另起一页。“致谢”二字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

7.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具体打印要求与正文保持一致。

8.文献翻译

译文资料要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避免翻译资料选取的随意性,译文不少于5000汉字。外文资料用A4纸复印,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译文的打印格式除页眉改为“天津科技大学外文资料翻译”外,其它一切格式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正文文本格式打印。

论文参考文献排版格式

摘要

本文举例说明XX年第六届信息管理学术暨警察信息实务研讨会论文集所采用之排版格式。论文必须附有摘要。摘要以500字为限;11pt标楷体,左右对齐,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关键词: 决策分析、制程分析、企业改造。

一、格式

文章必须采用a4大小的纸张,内文宽为16公分,高为公分以每栏公分的宽度分为二栏。文章排列必须左右对齐,不可参差不齐。

文章包括图片、表格、参考文献不可超过10页,不加页码。论文格式档可自本研讨会网站下载。

1. 论文题目与作者

论文题目字型为14pt标楷体,且必须置中。作者部分:姓名为12pt标楷体,亦必须置中。所属机关为10pt标楷体;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2. 内文

内文字型均采用11pt标楷体。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3. 段落标题与子标题

段落标题与子标题须采用粗体。每段标题与子标题前请留一行空白。每一段落首行以1公分缩排开始。

二、图片、表格与方程式

1. 图片

图片可使用一栏或二栏,说明必须置于图片下方。必须置中。

图一: xx图

2. 表格

表格可以使用一栏或二栏,说明必须置于表格上方且置中。

表一: xx表

3. 方程式

方程式应置中,并且于上下各留一行空白。方程式应编号,编号靠右对齐并从1开始。

f(x)=g(x)+5*h(x)(1)

三、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11pt标楷体,左右对齐,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文献部份请将中文列于前,英文列于后,按姓氏笔画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参考书之年份可用民国历年或公元历年,以下为期刊、论文集、书籍之编排格式的范例.

1.李有仁、陈鸿基「组织特性与营销信息系统的研究:以台湾大型企业为例),中华民国信息管理学报,第三卷,第一期,民国89年,第 1~20页。

2.梁定澎,决策支持系统,台北:松岗计算机图书公司,1991,第1~20页。

, . and study, ., “academic issues in mis: journals and books,” mis quarterly (15:4) 1991, pp: 447-452.

, . and soden, ., strategic planning for mis, john wiley, new york, 1997.

一篇论文按照一定的论文格式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一篇论文的论文格式排版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好的排名往往可以取得意外的效果,上面就是论问格式排版方面的几点说明。

基本排版要求

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版;空两行为作者姓名,五号黑体,居中排板。

空两行为文章摘要和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摘要需概括文章的主要学术观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法、创新点以及主要结论,避免空话、套话,300—500字;关键词3-7个,要选择最具有检索意义的术语,首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和《建设汉语叙词表》中使用的术语,词义应尽可能与文章的具体范畴相对应,避免使用上位词或下位词,一般为名词或词组,不得以短句作为关键词。

空两行为正文,五号宋体,左齐,首行空两格,倍行距。文稿采用层次标题形式,即1、、、……,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左齐;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楷体;四级标题同正文。

正文后附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两字和“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排;注释和参考文献用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倍行距。

参考文献后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毕业论文的一个撰写格式,具体可以按照以下的这一个格式去进行。也就是在论文的最开头,就是内容摘要的一个点,然后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目录,第三点就是开发背景和意义,第四点就是需求的一个分析,里面包括数据需求、处理需求等等。

然后第五点就是概要设计,概要设计的话就分为了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里面有单机模式,然后第六就是功能设计。功能设计的话主要就是详细的说明系统的各项功能,然后第七就是开发工具的介绍介绍,特长和优势不能太长,也不要介绍工具的用法。

然后第八点就是数据库设计,第九点就是模块设计,第十点就是系统测试,第11点就是设计的小结。然后12跟13就是分别是致谢跟参考文献,所以在毕业论文上面是可以按照这个格式去进行撰写的。

关于计算机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

论文书写格式(如图)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 ´ .doc”,其中´ ´ 代表自己的学号。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4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 月

摘 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 ………………………………..……1 计算机产生……..…………………………………………..1

计算机的发展……………………………………………..2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4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

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计算机考试论文排版模板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标准的计算机论文格式供大家进行参考:(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 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标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院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为保证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一)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文本●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毕业答辩评审表● 毕业设计(论文);即:中文题目、摘要 关键词(3 ~ 5个)●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附录。● 诚信申明(二)对以上各项的具体要求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班级、学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2.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按本系标准填写。3.毕业答辩评审表在答辩时填写。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 题目,下面可有附标题;* 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5.摘要:必须用中文介绍所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结果。如无特殊情况,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含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6.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7.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截图要有标注。8.前言:点明毕业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9.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或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及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及讨论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要求独立完成一个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同时要写出必要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论文主要包括:综述、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现、性能分析、结论。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晰、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如果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方案。9.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10.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每篇论文至少查阅1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11.附录: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符号说明、计算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分析结果、精度等均可列在附录中。12.致谢:感谢在设计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及同学。13.诚信申明: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必须签署诚信声明,申明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及参考资料等真实可靠;如有不实之处,则按照学院有关规定接受处罚。(三)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按目录顺序排列好装订。(四)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在8千字以上。(五)上交电子资料要齐全,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源程序、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使用说明书答辩用PPT等内容。二、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规范要求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A4标准打印纸。(二)封面封面统一使用学院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所有内容要居中。(三)诚信申明格式:标题:诚信申明 (三号加黑字)本人申明: (五十字内的陈述。)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四)题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字型要求:题目:大写,三号字;可有附标题,4号字;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关键词:要用黑体4号字。格式如下所示:中文题目(三号加黑字)摘要:小4号宋体关键词(加黑小4号字): 小4号字(五)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第1章 XXXXX......................(1)第1.1节 XXXXX...................(2)........第2章XXXXX.....................(40) (七)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或程序设计说明书的规格1.有关文字内容的要求● 正文文字内容字型一律采用宋体,标题加黑,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字,内容采用小四号字汉字宋体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 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页面设置为:单面打印:上,下,左,右,页眉,页脚2cm。● 页眉设置为: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键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 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如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应用计算机整理、打印论文。2.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 均以罗马数字表示顺序。● 章,编写为:第1章、第2章…。● 节,编写为:第1.1节,第1.2节…,第2.1节,第2.2节…。● 小节,编写为:1.1.1,1.1.2…。● 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②…。层次采用如下格式:第1章 xxxxx 第1.1节 xxxx1.1.1 xxxx(1)xxxx①xxxx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公式、图与表● 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2章的第4个公式。● 公式应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图与表也以章分组编号,如图3•5表示第3章的第5幅图。● 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如“实验系统流程示意图”等。● 图与表应设置于文章中首次提到处附近。4.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参考文献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14]。”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八)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科学技术报告GB7713-1987《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我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 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 作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申请日期.6 技术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科技报告 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 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九)必须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并提交电子文档。(十)答辩时一律用PPT

计算机类的论文一般要做实验,验证idea的有效性,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成论文

某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格式要求一、毕业论文正本的整理、装订要求1. 毕业论文正本装订要求① 统一采用A4幅面、左面竖装;② 材料的装订顺序:封面、目录、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1、毕业论文本身由毕业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七部分组成。(1)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2) 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学校、专业、姓名;正下方注明指导教师及姓名;(3) 指导教师:居中(4) 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200字左右;(5) 关键词:限制在3~5个词汇内;(6) 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各学科、专业的论文均须符合我校学报要求的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章节,图表和公式要按章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并按章编号,正文文字数应在8000字左右; (7)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三、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8~10毫米。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下边界25毫米、左边界30毫米、右边界20毫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毫米。4、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小4号宋体、用第×页和随后的括号内注明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15毫米的位置。5、正文文本:宋体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6、论文标题:3号黑体。7、作者和指导教师:标题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4号仿宋体,作者在上,指导教师在下。8、摘要和关键词:用小4号仿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9、正文内标题: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3号黑体并居中排列;二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标引、4号黑体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字对齐排列;三级标题采用加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引、与正文相同字体和对齐方式排列;一级标题与上一段落之间隔一行。10、正文文字:用小4号宋体。11、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12、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4号黑体;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小4号仿宋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的方式排列。以上排版格式参见文后所附“毕业论文排版打印样式”。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库论文网() 本论文库免费收录大量毕业论文,职称论文,各专业论文 原文链接:

毕业论文计算机排版

论文排版格式

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你知道论文的排版格式是怎样的吗?下面我搜集整理了论文排版格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 论文的格式要求

1.论文用A4纸打印;

2.论文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 ,一般中文标题在二十字以内;

4.副标题四号,宋体,不加粗,居中

5.论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正文均统一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大段落标题加粗;

6.页码统一打在右下角,格式为“第×页 共×页” ;

7.全文行间距为1倍行距

8.序号编排如下:

一、(前空二格)――――――――――――此标题栏请加粗

(一) (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1) (前空二格)

二、 内容摘要、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摘要篇幅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一般选用3-4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身要求用[关键词][内容摘要](综括号、四号、宋体、加粗)。

三、正文部分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简练可读。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字要求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2015年不能写成15年。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其他部分统一使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参考文献”本身要求用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五、致谢

致谢

两字本身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四号宋体,不加粗。

论文格式排版要点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按规定格式单面打印。打印按本规范对各部分字体的要求。

二.文本结构

01.封页(由校统一制作)

02.论文扉页

03.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04.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05.毕业论文目录

06.毕业论文正文

07.参考文献

08.致谢

09.附录

10.文献翻译(含扉页,外文资料原文)

11.实习报告(含扉页)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应超过20汉字。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简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中文摘要400字以内,配相应的英文摘要;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3.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还应包括绪论、致谢、参考文献、论文后的附录等。

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问题的提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引言或问题的提出,要在论文主体之前,用简练概括性语言引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必体现“引言”字样。它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论文正文文字应不少于10000字。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000字。

5.参考文献与注释

引用是学术论文的重要写作方法,“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按引用先后,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如[1],[2],),并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相对应,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如果在注释里引用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变,但需用括号标示。

6.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7.附录

根据需要可在论文中编排附录,附录序号用“附录一、附录二”等字样表示。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外文文献复印件及中文译文、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四、毕业论文打印格式

除外文资料可以复印外,其它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左右,页眉,页脚),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天津科技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1.扉页格式

中文题目要求:宋体;二号;加粗;居中。英文题目要求:TimesNewRoman;大写;小四;加粗;居中。其它文本要求:宋体;小三。(译文及实习报告的扉页格式不做统一要求)。详见附件一。

2.摘要

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摘要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均要有3-5个的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中英文摘要分页编排。

3.目录

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一级题目用黑体字,二级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

4.毕业论文正文

正文文字内层次采用如下格式:

5.参考文献

另起一页。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文科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示例见附件5

6.致谢

另起一页。“致谢”二字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

7.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具体打印要求与正文保持一致。

8.文献翻译

译文资料要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避免翻译资料选取的随意性,译文不少于5000汉字。外文资料用A4纸复印,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译文的打印格式除页眉改为“天津科技大学外文资料翻译”外,其它一切格式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正文文本格式打印。

论文参考文献排版格式

摘要

本文举例说明XX年第六届信息管理学术暨警察信息实务研讨会论文集所采用之排版格式。论文必须附有摘要。摘要以500字为限;11pt标楷体,左右对齐,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关键词: 决策分析、制程分析、企业改造。

一、格式

文章必须采用a4大小的纸张,内文宽为16公分,高为公分以每栏公分的宽度分为二栏。文章排列必须左右对齐,不可参差不齐。

文章包括图片、表格、参考文献不可超过10页,不加页码。论文格式档可自本研讨会网站下载。

1. 论文题目与作者

论文题目字型为14pt标楷体,且必须置中。作者部分:姓名为12pt标楷体,亦必须置中。所属机关为10pt标楷体;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2. 内文

内文字型均采用11pt标楷体。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3. 段落标题与子标题

段落标题与子标题须采用粗体。每段标题与子标题前请留一行空白。每一段落首行以1公分缩排开始。

二、图片、表格与方程式

1. 图片

图片可使用一栏或二栏,说明必须置于图片下方。必须置中。

图一: xx图

2. 表格

表格可以使用一栏或二栏,说明必须置于表格上方且置中。

表一: xx表

3. 方程式

方程式应置中,并且于上下各留一行空白。方程式应编号,编号靠右对齐并从1开始。

f(x)=g(x)+5*h(x)(1)

三、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11pt标楷体,左右对齐,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文献部份请将中文列于前,英文列于后,按姓氏笔画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参考书之年份可用民国历年或公元历年,以下为期刊、论文集、书籍之编排格式的范例.

1.李有仁、陈鸿基「组织特性与营销信息系统的研究:以台湾大型企业为例),中华民国信息管理学报,第三卷,第一期,民国89年,第 1~20页。

2.梁定澎,决策支持系统,台北:松岗计算机图书公司,1991,第1~20页。

, . and study, ., “academic issues in mis: journals and books,” mis quarterly (15:4) 1991, pp: 447-452.

, . and soden, ., strategic planning for mis, john wiley, new york, 1997.

一篇论文按照一定的论文格式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一篇论文的论文格式排版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好的排名往往可以取得意外的效果,上面就是论问格式排版方面的几点说明。

基本排版要求

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版;空两行为作者姓名,五号黑体,居中排板。

空两行为文章摘要和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摘要需概括文章的主要学术观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法、创新点以及主要结论,避免空话、套话,300—500字;关键词3-7个,要选择最具有检索意义的术语,首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和《建设汉语叙词表》中使用的术语,词义应尽可能与文章的具体范畴相对应,避免使用上位词或下位词,一般为名词或词组,不得以短句作为关键词。

空两行为正文,五号宋体,左齐,首行空两格,倍行距。文稿采用层次标题形式,即1、、、……,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左齐;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楷体;四级标题同正文。

正文后附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两字和“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排;注释和参考文献用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倍行距。

参考文献后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院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为保证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一)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文本●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毕业答辩评审表● 毕业设计(论文);即:中文题目、摘要 关键词(3 ~ 5个)●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附录。● 诚信申明(二)对以上各项的具体要求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班级、学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2.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按本系标准填写。3.毕业答辩评审表在答辩时填写。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 题目,下面可有附标题;* 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5.摘要:必须用中文介绍所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结果。如无特殊情况,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含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6.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7.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截图要有标注。8.前言:点明毕业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9.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或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及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及讨论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要求独立完成一个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同时要写出必要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论文主要包括:综述、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现、性能分析、结论。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晰、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如果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方案。9.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10.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每篇论文至少查阅1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11.附录: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符号说明、计算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分析结果、精度等均可列在附录中。12.致谢:感谢在设计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及同学。13.诚信申明: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必须签署诚信声明,申明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及参考资料等真实可靠;如有不实之处,则按照学院有关规定接受处罚。(三)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按目录顺序排列好装订。(四)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在8千字以上。(五)上交电子资料要齐全,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源程序、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使用说明书答辩用PPT等内容。二、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规范要求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A4标准打印纸。(二)封面封面统一使用学院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所有内容要居中。(三)诚信申明格式:标题:诚信申明 (三号加黑字)本人申明: (五十字内的陈述。)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四)题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字型要求:题目:大写,三号字;可有附标题,4号字;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关键词:要用黑体4号字。格式如下所示:中文题目(三号加黑字)摘要:小4号宋体关键词(加黑小4号字): 小4号字(五)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第1章 XXXXX......................(1)第1.1节 XXXXX...................(2)........第2章XXXXX.....................(40) (七)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或程序设计说明书的规格1.有关文字内容的要求● 正文文字内容字型一律采用宋体,标题加黑,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字,内容采用小四号字汉字宋体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 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页面设置为:单面打印:上,下,左,右,页眉,页脚2cm。● 页眉设置为: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键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 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如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应用计算机整理、打印论文。2.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 均以罗马数字表示顺序。● 章,编写为:第1章、第2章…。● 节,编写为:第1.1节,第1.2节…,第2.1节,第2.2节…。● 小节,编写为:1.1.1,1.1.2…。● 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②…。层次采用如下格式:第1章 xxxxx 第1.1节 xxxx1.1.1 xxxx(1)xxxx①xxxx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公式、图与表● 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2章的第4个公式。● 公式应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图与表也以章分组编号,如图3•5表示第3章的第5幅图。● 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如“实验系统流程示意图”等。● 图与表应设置于文章中首次提到处附近。4.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参考文献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14]。”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八)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科学技术报告GB7713-1987《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我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 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 作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申请日期.6 技术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科技报告 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 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九)必须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并提交电子文档。(十)答辩时一律用PPT

关于计算机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

论文书写格式(如图)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 ´ .doc”,其中´ ´ 代表自己的学号。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4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 月

摘 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 ………………………………..……1 计算机产生……..…………………………………………..1

计算机的发展……………………………………………..2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4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

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一般论文排版要求格式如下:

1、论文排版的格式要求非常严格,各大学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毕业论文排版要求的模板。各大学是在《GB7713-87》论文排版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论文排版的要求,总体要求还是比较相似,但是会比基础要求难一些。

2、论文封面:按照规定,封面一般由论文标题以及学生基本信息组成。论文的标题字号为黑体三号,位置居中显示,其它基本信息用宋体四号加粗填在中间,一般情况下,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封面、原创声明等部分的模板,学生只需下载应用到论文之中即可。

3、中英文摘要一般都第二页,如果摘要的内容一页不能写完,那就写到下一页,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摘要内容需要精简,不要有过多的废话。

摘要二字居中,使用二号黑体加粗。后面空行,用小四号宋体嵌入中文摘要,中间空行,然后写关键字,用黑体小四号书写,小四号宋体写关键词内容。

目录位于摘要的下一页,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的功能。目录二字用黑体三号加粗,位于中间,使用宋体小四号和对应文本的起始页码,在目录的后面空行,编写目录的具体内容。

4、正文与参考文献,正文内容为宋体四号字,建议大家在写完正文后用word自动生成文档目录。具体的大家还需要根据学校提供的模板来排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排版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院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为保证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一)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文本●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毕业答辩评审表● 毕业设计(论文);即:中文题目、摘要 关键词(3 ~ 5个)●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附录。● 诚信申明(二)对以上各项的具体要求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班级、学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2.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审批表按本系标准填写。3.毕业答辩评审表在答辩时填写。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 题目,下面可有附标题;* 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5.摘要:必须用中文介绍所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结果。如无特殊情况,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含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6.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7.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截图要有标注。8.前言:点明毕业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9.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或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及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及讨论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要求独立完成一个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同时要写出必要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论文主要包括:综述、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现、性能分析、结论。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晰、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如果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方案。9.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10.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每篇论文至少查阅1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11.附录: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符号说明、计算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分析结果、精度等均可列在附录中。12.致谢:感谢在设计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及同学。13.诚信申明: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必须签署诚信声明,申明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及参考资料等真实可靠;如有不实之处,则按照学院有关规定接受处罚。(三)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按目录顺序排列好装订。(四)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在8千字以上。(五)上交电子资料要齐全,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源程序、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使用说明书答辩用PPT等内容。二、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规范要求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A4标准打印纸。(二)封面封面统一使用学院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所有内容要居中。(三)诚信申明格式:标题:诚信申明 (三号加黑字)本人申明: (五十字内的陈述。)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四)题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字型要求:题目:大写,三号字;可有附标题,4号字;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西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关键词:要用黑体4号字。格式如下所示:中文题目(三号加黑字)摘要:小4号宋体关键词(加黑小4号字): 小4号字(五)目录采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第1章 XXXXX......................(1)第1.1节 XXXXX...................(2)........第2章XXXXX.....................(40) (七)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或程序设计说明书的规格1.有关文字内容的要求● 正文文字内容字型一律采用宋体,标题加黑,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字,内容采用小四号字汉字宋体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 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页面设置为:单面打印:上,下,左,右,页眉,页脚2cm。● 页眉设置为: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键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 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如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应用计算机整理、打印论文。2.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 均以罗马数字表示顺序。● 章,编写为:第1章、第2章…。● 节,编写为:第1.1节,第1.2节…,第2.1节,第2.2节…。● 小节,编写为:1.1.1,1.1.2…。● 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②…。层次采用如下格式:第1章 xxxxx 第1.1节 xxxx1.1.1 xxxx(1)xxxx①xxxx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公式、图与表● 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2章的第4个公式。● 公式应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图与表也以章分组编号,如图3•5表示第3章的第5幅图。● 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如“实验系统流程示意图”等。● 图与表应设置于文章中首次提到处附近。4.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参考文献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14]。”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八)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科学技术报告GB7713-1987《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我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 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 作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申请日期.6 技术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科技报告 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 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九)必须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并提交电子文档。(十)答辩时一律用PPT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扩充套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了史无前例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奠定技校生的计算机能力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用专案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专案化

随着我国IT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程式设计、网页设计、区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这就给当前的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最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其在企业的上岗能力,更是影响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因此,改进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已迫在眉睫。笔者学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步确立了专案化教学的模式。通过考核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以及学生的就业上岗情况,我们发现专案化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均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专案化教学模式

作为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技校生只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专案化教学则是在充分掌握技校生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专案,每个专案均以实用为目的,理论部分简单明了,应用部分详细实用,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教学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专案化模式的现实意义

1.突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技工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但受制于实际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采用专案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应用技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技校生学好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的关键因素。但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兴趣,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以一个个专案任务逐步地使学生体会到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3.理实并举

近年来不少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发现没有必需的计算机理论基础,那些“时髦”的专业技能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专案不仅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内容,这样既能便于教师的备课,还能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更能便于学生课外自学。

三、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案化教学实践

1.合理设定专案

在充分考虑当前技校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将来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点相结合,分别设定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中文WindowsXP作业系统、应用文书处理软体Word2003、应用电子表格软体Excel2003、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掌握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等专案。每个专案都有重点提示和比较经典的习题,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任务驱动

根据技校生的兴趣点,我们在每个专案里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的方式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这一专案中,我们布置了认识PowerPoint2003、掌握简报的基本操作、编辑幻灯片、新增幻灯片中的物件、修饰简报、放映与列印简报等任务,并以例项为主线,使学生在应用例项的制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3.科学考核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主要采用理论考试的模式,有的则采用理论+实训的模式。由于技校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方式采取“分层考核”,区别对待的方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考核他们掌握教师课堂所讲授内容的情况以及基本操作的正确步骤;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扩充套件、提高,这样就能实现以考核促教学、以考核促实训的良好局面。

四、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专案+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序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计算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大专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力,那么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要更加的注重对学对学生解决问题技巧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计算机技术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要的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1]。大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先进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缺失和弊端,影响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实际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

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一直是影响教学成效提成的阻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陈旧,还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但教师的这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增强。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大专学生由于本身的文化水平和一些本科的院校存在一些差距,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再加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2]。在课堂上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不强,并且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从而导致了整体学习效率的低下。

3.课程内容缺乏系统的联络。

目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各个知识模组之间的联络性不强,再加上学生本身自我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对一些知识无法做到自主的联络和整合,久而久之导致了各种知识过于分散,在对于知识的应用上面容易存在一些遗漏和忘记,在进行具体的操作时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知识的实用性。

二、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1.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

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来不断的优化教学的方法,以此来更好的迎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项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小型的技术比赛,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也提升学习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创立更多的实践机会,多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保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无目标的教学往往是比较被动和杂乱的,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每一项知识让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达到的效果进行严格的规定,尽量的将教学掌握在自己的计划之中。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加的具有优势。另外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对自己进行一个合适的定位,以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增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

3.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是目前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学生自我的差异导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有着自身差异的学生还是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那么对于班级内的一部分学生是不太适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3]。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还要在课下的时候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以此来透视学生的内心,明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的一些缺失和不足,从而有助于在课堂上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策略。

4.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策略的有效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对该专业的教师进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对一些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提高和培养,根据社会技术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在自身的知识内容上面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扩宽教师的知识面。在高素质队伍的支援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掌握才会更加的全面,学习效果更加的高效。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某一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是否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用自己的幽默或者是人格魅力来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4]。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还要做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大专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赖薇.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碟软体与应用,2013,19:244+246.

[2]陈宁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3]郑康林.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4,23:98+58.

[4]郑秀辉.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D].河北大学,.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工作中人们也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本文深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

一、深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伴随着资讯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技能。但在高校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学校、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学时较少,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不尽如意,对于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对于推进高校发展,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视度不高。学校、教师、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程,只要考试过关即可,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度不高。一方面教师认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要求要求不高,只要上课随便讲讲就可以了,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只要学会上网聊天、浏览网页、看电视电影、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就是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时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大学时没有必要再重复学习了,只要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

二学生水平不一致,教学不能因材施教。在高校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反观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定,还在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部分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无法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因此,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很难完成。

三讲授时间与实践操作时间分配不合理。随着资讯网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知识点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扩充,计算机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教学内容,但是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基本在50到70个之间,这样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会压缩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时间,这样就导致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点,但是无法“上机”练习,易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

四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教师操作计算机和投影仪的方式,教师将知识点一股脑的输入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少,有的学生听的迷迷糊糊,但是又不敢打断老师。另外,教师先讲解知识点,等到下堂课才会组织学生“上机”操作,有时两堂课之间是一个星期有时甚至是两个星期,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已经很模糊了,这样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五评价方式简单。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试卷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计算机这种应用型的科目,试卷很难反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上机考核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也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各方应加大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工作中最普遍的应用工具。高校作为系统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单位,学校各方应当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是合理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增加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最基础、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点,增加学生的“上机”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按操作能力。二是作为教师,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做出合理的安排,保证学生既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又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三是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保证出勤率,课下复习书本上的知识点,又注重去机房的实际操作。

二根据学生的层次,实施因材施教。高校中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一是在大学生入学时,组织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考试,大概掌握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情况。根据考核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一个是拥有计算机基础的班级,另一个为较少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班级。学校根据不同的班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新鲜、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三根据专业需求,安排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设计面十分广泛,教师不可能教授所有的知识点,学生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要设计施工方案,CAD软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在安排土木建筑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偏重此方面的教学。而对于英语、法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四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高校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搬到“机房”,采用“一堂课,一个案例”的方式,通过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解后,学生自己参见实践、研究案例的完成方案,这样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实践来带动整个教学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无纸化考试。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操作性强的特性,“纸质考试”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为了保证考试能够真实地放映出教学的效果,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具体而言,高校研发专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线上考试平台,实现线上考试和线上自测的功能,并附有题库。同时,为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学习的重要,还要增加实验报告,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

四、结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不断地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重视计算机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钟晓旭.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5.

[2]赵婵婵.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36.

[3]田永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光碟软体与应用,20132.

[4]尕旦木草.我国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资讯与电脑,200912.

[5]徐坚.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6]刘倩.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软体导刊,20084.

[7]徐坚.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采取机试的形式,具有改卷效率高、改卷过程公平、防止舞弊等优点,已为很多高校所采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在硬体、软体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其优点也会转化为缺点,影响到大家使用的积极性。本文总结了我们在使用考试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工作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机试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入门级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促进大学一年级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帮助他们初步掌握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经常使用的系统软体、应用软体尤其是办公软体等。该课程的考试形式,从最初的试卷考试,到现在的机试,经过不断变革,变化很大。然而我们在采用机试的过程中,从不熟悉到熟悉,走过弯路,有过教训,也积累了经验,我们在此把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列出我们遇见的问题,并给出了采用的对策,期望能帮助后续采用机试的兄弟院校。

二、问题及对策

机试中遇到的问题,总体上分为硬体的问题和软体的问题,我们分别进行介绍,并给出对应策略。

一硬体的问题及对策

考试系统软体执行在计算机硬体之上,硬体是基础,如果硬体中存在问题,势必影响到考试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考虑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并发能力,该指标决定了同时能支援多少学生进行考试,即需要考虑当有一个学生、十个学生、一百个学生、五百个学生、一千个学生同时考试时,其计算速度是否能够应付得了?其次要考虑计算机的储存能力,即硬碟能够储存多少份试卷。再者要考虑计算机的稳定性和突发事件对考试系统的影响,即要求计算机的稳定性要非常高,不能在考试期间发生宕机现象,同时要考虑到停电对伺服器的影响。对于硬体的效能问题,通常考试系统的开发者会在多次测试的基础上给出该系统需要的硬体引数。采用考试系统的单位只需要派技术人员按照这些引数去正规厂家采购,一般不会发生问题。

二软体的问题及对策

通常考试系统软体包括命题子系统、考生管理子系统、考试子系统、组卷子系统、改卷子系统等,在使用这些子系统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不小的问题。

1、命题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命题子系统中最难也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是知识点难度的区分,通常会把知识点分为简单、中等、困难等三类,在每一类中问题的难度应该相似,这样,不同的学生抽到的题目虽然不同,但难易程度相似,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考试的公平。问题在于,如果命题教师有多个,可能各个老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理解不同,这样就容易出现同一个类别中出现难度不同的题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由于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我们采取的是把不同的知识点分给不同的老师,对某个知识点,只有一个老师负责,让该老师来把握这个知识点的分类情况,如果该老师认真负责,以一个标准来命题,那么同一类里面的难度应该就最大限度的保持相似了。

2、考生管理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在该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考生的姓名问题,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姓名一般不会太长,以三字姓名居多,也有个别复姓的,但通常不会超过20个字元,但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其名字不仅长,其中还有其他字元,比如‘•’,如表2所示。表2中列出了两个维族学生的学号和姓名,跟汉族的有很大不同。在模拟考试时,刚开始时,让这两个学生按照表1的内容输入,其中一个学生在键盘输入法中竟然不能自主地找到‘•’,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在录入学生姓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长名字学生的姓名,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用学生的学号替代名字,由于学号是唯一的,因此可以用以区分学生。

3、考试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在考试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是学生对考试软体不太熟悉,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部署一套考试系统,学生只有在选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才会用到,而平时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不会过多的练习考试子系统的用法,所以会略显生疏。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在最后一次上机课,让学生专心练习使用考试子系统,同时在安排监考时,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去监考,能在学生遇到软体问题时给予操作方面的帮助。

4、组卷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在组卷时,组卷老师不仅要熟悉考试大纲,也要熟悉试题库中题目的分布情况,尽量选取试题多的知识点命题,这样可以使得相邻座位学生抽取到的题目尽可能的不同。也能有效地减少作弊的发生。5、改卷子系统的问题及对策我们之所以采用当前使用的考试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平台,是因为该平台具有一个吸引人的特点,能够对操作类题目自动判分,比如word、excel、ppt,自动判分有下面的优点:*自动判分,采用统一尺度,对学生更公平*自动判分,拒绝教师参与,防止教师舞弊,为关系学生加分*自动判分,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该子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每道题必须有明确的判分原则,每一步给多少分要合情合理,不能出现复杂操作给分少而简单操作给分多的现象。因此这一步其实是跟命题子系统密不可分的,在命题时就需要认真把握各步的评分标准。而人脑的思维有时跟计算机程式的运算过程不同,人们一个简单的想法,可能改卷子系统并不能实现,因此在给评分标准时,一定按照计算机改卷子子系统的思维来思考。

三、总结

本文,我们讨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机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希望后续采用机试的同行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开发使用现有的考试系统,将平时作业、练习和最终考试三方面的成绩综合起来,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以保持教育过程中的公平。

参考文献:

[1]马海凤,陈琦.浅谈计算机教育与现代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J].价值工程,2014,1:221-221,222..

[2]徐晓飞.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0-22..

[3]WangTT,SuXH,MaPJ, *** entinintroductoryprogrammingcourse[J].puters&Educa-tion,2011,561:220-226.

[4]孙志岗,车万翔,王宇颖.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计算机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919:10-11.

计算机应用基础排版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必须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湘西职院地处武陵山区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接壤的吉首市,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学院现有四种类型的学生。一是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二是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在校学习四年,校外实习一年),三是以周边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的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四是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学院作为地方职业院校担负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的培养任务,承担着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扶贫攻坚的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高职教学中都属于必修的公共课。通过课题组多年的一线教学,研究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高职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与整合,导致中专教中专的,大专教大专的,或中专大专一个模式教,中高职教学之间缺乏沟通协调,研究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对接、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状况及问题

课题研究组通过对周边几所中职学校和湘西职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调研,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状况及问题。

(一)中高职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

根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电子表格的应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应用、Word软件的应用、excel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我们在表1将中职与高职教学内容作出对比。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上机实训课,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上机实训课,有的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还安排了实训周。通过表1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从文字上看,课程描述虽然不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相同的内容,高职只是在深度与广度上作了点加深和拓展,说明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较大的重复性,针对以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后所接受的内容感觉基本上都学过,存在重复教学,使之放松学习,进一步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中高职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差异性

在学生的类型中有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有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这两类学生起点低,文化素质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与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相比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学习主动性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试卷,在教学方法中采用理论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传统方法,有的学生一提就会,有的学生多次教也教不会,差距太大,难以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一些学生上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游戏.

(三)中高职教学过程单一呆板

课题组调研发现,很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的顺序、项目从头到尾地进行教学,先理论授课,再上机实训。没有研究当代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初中起点的中专生和五年制高职生,如果教学过程单一,缺乏新意,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就提不起兴趣而不想学。

二、“2+3+4”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接改革研究

“2+3+4”中的“2”是指对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在在校期间的两年中采取的教学模式。“3”是指对以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采取的教学模式。“4”是指对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在校学习四年,校外实习一年)采取的教学模式。湘西职院通过对这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整合,确立各自的培养目标,按各种类型的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实施分阶段教学的模式。

(一)针对中专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三年制中专生,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主动性不强,但并不代表他们对电脑一点都不懂,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玩电脑并很喜欢玩电脑。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就要更多地分析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领他们快乐而学,而不是任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按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来教学,可适当打乱教材顺序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首先,针对喜欢上网,但对互联网应用只懂皮毛,又有着学习愿望的学生。就先完成互联网知识的教授与实训,使其学会搜索资料、在网上寻找教学资源、交流与下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查看别人的相册、动画等,使学生萌生自己创作的念头。其次,给学生传授演示文稿的内容,在幻灯片制作的讲授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训的题材不限,由学生自己选择,让学生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很快乐地学到知识点。提醒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展示,或者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再次,在给学生统计平时成绩或评价时有意向学生展示电子表格的方便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到了电子表格的内容。在完成了演示文稿的作品和电子表格的应用后,要求他们用Word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总结。在这过程中相当于与授课老师有了书面交流,不仅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应用到了文字处理软件,讲授与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设置、图文混排、表格的制作等。最后,通过上面几个项目的学习,学生会感觉到文字输入速度变慢,电脑存放了很多有无用文件,从而引入到操作系统的知识与文字输入的内容。只有用过电脑或电脑出现过毛病才能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视,激发起对硬件知识的学习愿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让学生在兴趣与好奇的驱动下完成了一个个的作品,使他们感觉到学到了本领,增添了成就感。这不是传统的按部就班、填鸭式教学。

(二)针对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针对以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教学模式要在中专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改动,深度和广度都要加强,突出专业化,以培养高级型应用人才。这种类型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知识没有系统化与专业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项目教学,但不能仅限于软件的简单应用,要突出内容的严谨、专业化和系统化。把中高职教学模式对接工作做好可以促使中职学生从兴趣向专业化转变,最终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针对大专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针对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这类学生处于夹心层,起点低,又要达到与三年制高职生一样的专业文化层次,所以更要做好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对接转变。因为起点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如果按中专生模式教学,教学完成后肯定达不到三年制要求的专业文化层次。因为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如果按三年制模式教学,最后造成“学与没学一个样”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学时的安排上不能采用中专的模式,不仅要体现出中专生在兴趣与好奇的驱动下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三年制高职要求的知识专业化和系统化学习。由此,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周期安排为一个学年,从而促使学生从兴趣向专业化转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的意义

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了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要求解决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问题,关键点就在于如何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解决中高职教育过程中内容重复、教学模式不清、专业技术水平断层问题。“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解决了在同一专业上教学的连续性问题。因起点不同,专业技能要求不同,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的具体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强调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主要为企业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以流水线操作工或初级管理人员为主,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高职生是在中职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强调的是培养高素质管理型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向专业化转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还解决了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对中高职课程标准进行准确的定位,使中高职课程标准形成有效的连贯对接和协调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过程也丰富多样,体现出了差异性。也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因没有一个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有效的对接,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既没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又不是能深入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为了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计算机技术变成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不仅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打下良好基础,还能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帮助。新的教学课程改革中要求课堂的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中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主要涵盖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与管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网站的建立与维护等知识。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基本掌握音视频剪辑处理和网页制作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完善,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会统一学习这门课程,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所要面临的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置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因此,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所有专业使用同一种教材和类似教学手段的阶段,需要尽快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2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优势

项目教学与CDIO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基本统一,CDIO模式的核心观点是“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即学生要参与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从项目的构思一直到最后产品的生产学生都亲自参与和体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实际应用能力。项目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实践操作,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

教学目标更为科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配合教师的节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需要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只是把知识讲给学生,最后教学考核的标准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科学,项目教学的目标是教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的考核标准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

教学过程更加活跃

项目教学的课堂往往在保持课堂秩序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和开放,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教学过程更加活跃。教师不再运用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演示一遍规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跟着自己做一遍,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进行尝试,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修正和建议,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学生可以形成兴趣小组,主动探究一些知识原理。

教学成果更为出色

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中教师虽然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但由于这种互动也是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模式开展,显得过于沉闷,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无法对知识开展自主学习与创新。但是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知识的魅力和完成项目后获得的成就感。因此,项目教学的教学成果比传统教学更加显著,教学质量更高。

3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设计案例

以电子工程专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可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过程中参考如下设计思路。在进行操作系统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将操作系统中的文件与文件夹管理、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这两个知识点设计为两个实践项目,分别是企业技术资料的管理和AutoCAD软件的使用;在进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时,可以将PPT的设计、动画渲染和美化效果的知识点与电工实训中学生做过的产品相结合,让学生进行一次实训产品发布展示训练;在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时,可以通过“个人主页”网站设计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在项目中学习网页的编辑、制作和发布知识,还可以在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练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凸显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4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方法

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计划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明确项目的目标,制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可由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制定方案并完成项目任务

根据项目目标和项目计划开展实践,离不开项目解决方案的支持,教师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但不要完全讲出解决办法,要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课堂实践之后开展课外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以后,就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师可以先演示一遍规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再操作一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实践,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项目结束后的评价反思工作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项目结束以后,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教师可以做出一些客观评价,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成果,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扩充套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了史无前例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奠定技校生的计算机能力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用专案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专案化

随着我国IT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程式设计、网页设计、区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这就给当前的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最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其在企业的上岗能力,更是影响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因此,改进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已迫在眉睫。笔者学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步确立了专案化教学的模式。通过考核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以及学生的就业上岗情况,我们发现专案化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均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专案化教学模式

作为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技校生只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专案化教学则是在充分掌握技校生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专案,每个专案均以实用为目的,理论部分简单明了,应用部分详细实用,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教学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专案化模式的现实意义

1.突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技工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但受制于实际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采用专案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应用技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技校生学好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的关键因素。但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兴趣,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以一个个专案任务逐步地使学生体会到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3.理实并举

近年来不少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发现没有必需的计算机理论基础,那些“时髦”的专业技能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专案不仅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内容,这样既能便于教师的备课,还能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更能便于学生课外自学。

三、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案化教学实践

1.合理设定专案

在充分考虑当前技校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将来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点相结合,分别设定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中文WindowsXP作业系统、应用文书处理软体Word2003、应用电子表格软体Excel2003、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掌握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等专案。每个专案都有重点提示和比较经典的习题,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任务驱动

根据技校生的兴趣点,我们在每个专案里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的方式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这一专案中,我们布置了认识PowerPoint2003、掌握简报的基本操作、编辑幻灯片、新增幻灯片中的物件、修饰简报、放映与列印简报等任务,并以例项为主线,使学生在应用例项的制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3.科学考核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主要采用理论考试的模式,有的则采用理论+实训的模式。由于技校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方式采取“分层考核”,区别对待的方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考核他们掌握教师课堂所讲授内容的情况以及基本操作的正确步骤;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扩充套件、提高,这样就能实现以考核促教学、以考核促实训的良好局面。

四、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专案+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序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计算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大专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力,那么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要更加的注重对学对学生解决问题技巧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计算机技术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要的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1]。大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先进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缺失和弊端,影响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实际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

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一直是影响教学成效提成的阻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陈旧,还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但教师的这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增强。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大专学生由于本身的文化水平和一些本科的院校存在一些差距,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再加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2]。在课堂上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不强,并且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从而导致了整体学习效率的低下。

3.课程内容缺乏系统的联络。

目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各个知识模组之间的联络性不强,再加上学生本身自我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对一些知识无法做到自主的联络和整合,久而久之导致了各种知识过于分散,在对于知识的应用上面容易存在一些遗漏和忘记,在进行具体的操作时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知识的实用性。

二、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1.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

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来不断的优化教学的方法,以此来更好的迎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项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小型的技术比赛,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也提升学习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创立更多的实践机会,多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保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无目标的教学往往是比较被动和杂乱的,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每一项知识让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达到的效果进行严格的规定,尽量的将教学掌握在自己的计划之中。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加的具有优势。另外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对自己进行一个合适的定位,以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增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

3.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是目前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学生自我的差异导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有着自身差异的学生还是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那么对于班级内的一部分学生是不太适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3]。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还要在课下的时候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以此来透视学生的内心,明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的一些缺失和不足,从而有助于在课堂上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策略。

4.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策略的有效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对该专业的教师进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对一些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提高和培养,根据社会技术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在自身的知识内容上面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扩宽教师的知识面。在高素质队伍的支援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掌握才会更加的全面,学习效果更加的高效。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某一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是否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用自己的幽默或者是人格魅力来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4]。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还要做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大专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赖薇.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碟软体与应用,2013,19:244+246.

[2]陈宁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3]郑康林.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4,23:98+58.

[4]郑秀辉.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D].河北大学,.

  • 索引序列
  • 计算机考试毕业论文排版
  • 计算机考试论文排版模板
  • 毕业论文计算机排版
  • 大学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排版
  • 计算机应用基础排版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