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您好儿童荨麻疹是可以防治的,荨麻疹的可疑病因虽然多尔复杂,但仔细查找引发因素,禁用致敏药物及短期禁用可疑食物,积极控制感染和治疗是关键。其次是内服抗过敏类药物:如2岁以下口服扑尔敏,2-6岁口服特分那丁颗粒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口服开瑞坦。适当补充维生素C,钙剂有助于皮疹消退。如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积极给予抗菌素,病毒感染则可用奥复星、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真菌感染可用治疗霉舒等。如有寄生虫感染虚给予驱虫剂,慢性荨麻疹常需用二种以上抗过敏药。
春季,气候干燥,温度忽高忽低,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增多。最近,小儿患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咳嗽”首当其冲成了呼吸道疾病最为关注的一个症状,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或者在微信上咨询,宝宝患有过敏性咳嗽,而且夜间常发作,甚至还会喘一阵,该怎么办才好呢?家长杭州的刘女士女儿瑶瑶快满6岁了,三岁多时开始咳嗽至今,一般都在早晨或半夜咳嗽,白天有时也咳,运动过后易咳,多以干咳为主,有时也能听到痰鸣音。体质较差,极易感冒,一感冒就咳得厉害,有时还喘。去医院检查,当时医生诊断为过敏性咳嗽,吃了很多中药,西药都没有效果,但还是未见好转。刘女士很苦恼,她想知道瑶瑶这种情况是过敏性体质吗?长大后孩子过敏性咳嗽能不能根治?小儿过敏性咳嗽是不治之症吗?不是,小儿过敏性咳嗽可以治疗的,小儿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因发病原因复杂,大概情况可分为单纯性过敏性咳嗽哮喘(先天性过敏体质);喘息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如果单纯从呼吸系统的角度来治疗,不外乎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抗炎,减轻气道炎症和全身或局部激素缓解哮喘症状等途径来防治过敏性咳嗽哮喘话,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是肯定不能治愈的。针对这一现状,医学研究机构展开了积极的调查得出结论,为达到对过敏性咳嗽及哮喘治疗的根本性改观,免疫调节剂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调节免疫紊乱是关键。针对调节免疫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养,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不要把小儿过敏性咳嗽当成不治之症。小儿过敏性咳嗽,应该怎么办?孩子入春后咳嗽了整整两个多月,住院也住了,反反复复,雾化,吃药,中药,查过资料,这个比较难根治,孩子还小,难道就一直这么药吃下去?现在看了很多过敏性体质咳嗽的孩子,听说顺尔宁副作用小,可常吃,可是是药三分毒。有相同经历的爸妈过来支个招应该如何治?多久能治愈?小儿过敏性咳嗽怎么治(一)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道过敏性咳嗽,已成为临床上过敏性咳嗽哮喘治疗最有效且普及的方法之一。方式有雾化和全身激素两种,其中儿童过敏性咳嗽以雾化吸入最常用。(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又名顺尔宁特点:副作用小,服用疗程长。对运动型咳嗽哮喘效果好。(三)其它治疗:【益生菌】单纯抗组胺类药物或吸入激素雾化可以短期缓解过敏性咳嗽的症状,但过敏症状的缓解并不意味着过敏性疾病的消失,这一点过敏患者深有体会,反复过敏,反复用药,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工作和学习,儿童过敏性疾病危害也更大于成年人,宝宝过敏体质,过敏性疾病,更易引发多种疾病如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使用抗生素,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更是让整个家庭陷入到无尽的反复就医反复过敏的境地,家长更是顶着无比大的压力。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功效重在于解决免疫过度反应,降低血清IgE抗体,降低因过敏反应而过盛的TH2免疫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功能,调节Treg免疫细胞,增强免疫抗过敏的能力。补充欣、敏、康益生菌,可以减少儿童治疗过敏性咳嗽的用药,减轻过敏儿童用药治疗周期。同时,改善过敏性咳嗽的疾病愈后,试想一下,如果一名患有过敏性咳嗽的儿童能够得到对症治本综合完善的抗过敏治疗方案并能坚持抗过敏调节,在持续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后,使过敏体质可以改善,减少过敏复发率减少儿童用药周期,就可以让过敏性咳嗽的儿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这就是目前医生常说的临床治愈的。宝宝过敏性咳嗽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原因1、未能及时准确的做到过敏早确诊早治疗,很多孩子咳嗽早期都当呼吸道感染进行抗炎治疗,而过敏性咳嗽是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治疗需抗过敏治疗为主。2、未能坚持抗过敏治疗,多数家长以孩子不咳嗽为用药准则,抗过敏药物吃上几天见孩子不咳嗽了就停药,熟不知停药没几天就又开始咳嗽,这样反复吃药反复咳嗽,抗过敏用药没有连惯性。3、治疗不当,虽然小儿过敏性咳嗽发病率很高,但各医院过敏性咳嗽专科还很少,许多医生对疾病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对长期过敏性咳嗽给患者带来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4、外界干扰,过敏性咳嗽可由多种原因诱发,根本原因在于生活中过敏原无处不在,通过隔离过敏原,难度很大,所以会使过敏性咳嗽症反反复复,久治难愈。
衣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 衣原体(chlamydia)家族仅有1个属,即衣原体属,包括4个衣原体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肺炎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C pecorum)。目的:讨论衣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确诊完全依赖实验室检查。鹦鹉热肺炎主要根据有关职业史、接触史及血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做细胞培养发现病原体进行诊断。【关键词】衣原体肺炎 诊断衣原体(chlamydia)家族仅有1个属,即衣原体属,包括4个衣原体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肺炎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C pecorum)。沙眼衣原体引起人类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非淋球菌尿道炎、宫颈炎等。如果母体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则分娩时胎儿可受染,表现为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和包涵体性结膜炎。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人类的鹦鹉热,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全身性感染。牛衣原体仅感染牛和羊,尚无引起人类疾病的报道。肺炎衣原体是近年才确定的衣原体新种,是肺炎、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的重要病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通常较温和,但恢复时间较长。与鹦鹉热不同的是,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没有疫鸟的接触史。肺炎衣原体所致的人类感染远远比其他衣原体种常见。(一)肺炎衣原体肺炎1.概述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为一种新定名的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2.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类的肺炎衣原体感染具有世界普遍性,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有一半以上出现过肺炎衣原体感染,即血清存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我们研究发现,国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上升,且没有性别差异;儿童感染率在20%左右,青壮年可达50 %~60%,老年人则高达70%~80%,考虑到人群中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很高,感染后抗体逐渐下降,估计所有的人一生某个时候都有可能感染肺炎衣原体,且再感染也很常见。肺炎衣原体年发病率在5~9岁和10~14岁年龄组分别为9%和6%,是整个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两个年龄组。肺炎衣原体是严格的人类衣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传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经人一人传播。家庭、学校、军队及其他人口集中的工作区域都可存在局部的流行或一般的流行。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传播速度较慢,即使在上述的人口密集区域。另有研究显示,肺炎衣原体的感染者不一定是传染源,而无症状的携带者则可能是传染源。肺炎衣原体肺炎占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10%左右。与肺炎支原体不同的是,大多数肺炎衣原体感染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或未引起患者注意的轻微全身性感染,肺炎衣原体肺炎在成年及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而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较少见。3.病因肺炎衣原体系革兰染色阴性,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在细胞浆寄生并产生光镜可见的包涵体。不同于病毒的是,它同时具有DNA和RNA及与革兰阴性细菌类似的细胞壁,且对广谱抗生素敏感。肺炎衣原体(TWAR)(1983年华盛顿分离株TW-183和1965年台湾分离株AR-39)系严格的人类病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类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是世界普遍性的,与人口密度有正向关系。4.临床表现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青少年常有声音嘶哑、干咳,有时有发热、咽痛等咽炎、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症状,且可持续数周之久。发生肺炎通常为轻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成年人肺炎可较重,特别是老年人,往往需要住院治疗。肺炎衣原体肺炎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在X线表现上与其他非典型肺炎有类似之处,即气腔实变征、毛玻璃状不透明影、网织状阴影、支气管肺炎和小结节影。HRCT(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是以小叶为中心的阴影,腺泡状阴影,气腔实变和小叶状分布的毛玻璃状阴影,而气腔实变和双侧肺部发病在肺炎衣原体肺炎中较为多见。肺炎衣原体肺炎主要为不规则分布的间质性肺炎及局灶性肺炎,不同之处在于肺炎衣原体肺炎可见散在或小灶性泡沫细胞反应。5.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但有80%的患者血沉加快。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细胞培养、血清学和PCR技术。1)细胞培养 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均可用于衣原体培养。最近有报道称,经胰酶和(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钠处理后的标本,肺炎衣原体分离率大大提高。分离物的鉴定可使用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衣原体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L细胞系对于肺炎衣原体的生长最为敏感,也有报道HEP-2(人喉表皮癌)对肺炎衣原体的生长敏感。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是最常用的标本,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财最理想,因为标本中病原体的含量较多,且结果更具临床意义。痰标本通常对细胞培养有毒性作用。与肺炎支原体采集标本相同,持拭子用力擦下尽可能多的细胞,因为衣原体与细胞相伴随。拭子应以藻酸钙、涤纶、聚酯纤维材料制作,柄为塑料或铝质。木质或竹质的棉拭子不宜使用,因为可能含有潜在的衣原体抑制物。标本运输液为含抗生素的2SP(含10%灭活胎牛血清的的蔗糖磷酸盐缓冲液)。标本采集后应置于4℃冷藏,如果24小时内不能接种应置于-70℃保存。标本接种于离心培养管或培养板,目的使标本中衣原体颗粒在外界物理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吸附于培养细胞,从而提高敏感性。阳性标本在接种72~96小时内可见包涵体。分离物的鉴定可使用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间接荧光法或直接荧光法染色。 2)血清学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衣原体血清学的标准方法,其敏感性远远高于以衣原体属特异性抗原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CF),也优于以脂多糖(LPS)为基础的酶免疫测定(EIA)。血清学诊断标准:对于任何衣原体种,如MIF试验IgG≥1:512和(或)IgM≥1:32,则在排除类风湿因子(RF)所致的假阳性后可诊断为近期感染;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也诊断为近期感染;IgG≥1:16但<1:512,且IgM抗体阴性,提示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3)PCR试验 PCR已成功应用于标本中肺炎衣原体的检测,如咽拭子标本。研究显示,PCR技术比传统的培养法敏感性高25%。另外,PCR的优点还在于不需要活的肺炎衣原体,因此运输或冻存不当造成的衣原体死亡不影响检测结果。6.诊断标准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确诊完全依赖实验室检查。呼吸道标本培养得到肺炎衣原体;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同时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验)≥1:32,可明确诊断。血清肺炎衣原体 IgG抗体滴度≥1:512或IgM抗体滴度≥1:16(微量免疫荧光试验)为有意义,应高度怀疑肺炎衣原体感染。7.鉴别诊断肺炎衣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及某些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似,鉴别诊断也基本上依赖实验室检查。(二)鹦鹉热肺炎1.概述鹦鹉热是由一种革兰阴性、不活动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该病原体具有其他衣原体特性,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寄生于鹦鹉和其他禽类(如鸡、鸭、火鸡、鸽、孔雀、雀类)的组织、血液和粪便中。与上述禽类接触或吸入鸟粪可得病;在急性发病期,亦偶可通过呼吸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受感染后,持续带病原体可达十年之久。本病绝大多数为散发。2.生理病理该病原体被吸入后,进入血行到达肝、脾的单核一巨噬细胞中繁殖,再经血行播散至肺或其他器官。肺内病变常开始于肺门,血。旨周围有炎症反应并向周围扩散,引起小叶性和间质性肺炎,尤以肺叶或肺段的下垂部位明显;细支气管及支气管上皮引起脱屑和坏死;肺泡中有炎症细胞和水肿液渗出,伴少量出血。严重者可有肺组织坏死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产生胸膜炎反应,肝脏可出现局部坏死,脾可肿大,心、肾、神经系统以及消化道均可受累产生病变。3.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1~2周,长者可达4周。发病多隐匿。症状可似流感,产生严重肺炎始有发冷、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可达40℃以上,伴相对缓脉。患者感乏力、肌痛、关节痛,可有鼻或斑疹,1周左右出现咳嗽,伴少量黏痰或痰中带血。此外,患者尚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嗜睡、谵妄、木僵、抽搐等精神症状,以儿童为多见。重者可有实变体征,偶出现肝脾肿大。X线征象示两肺浸润灶,从肺门向外放射,病灶可融合呈叶性分布,下叶较多。常有弥漫性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表现,有时可见粟粒样或明显实变阴影或少量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4.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有关职业史、接触史及血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做细胞培养发现病原体进行诊断。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虽不能区别衣原体的种类,但若结合接触史仍不失为目前简便的诊断方法。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增加或单次效价在1:64以上,即具诊断价值。目前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以单克隆荧光检测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参 考 文 献[1]鲁继荣,张一宁,王玥,刘桂英,傅文永,王敏;儿童肺炎衣原体肺炎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10期[2]刘宁;患儿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07年02期[3]俞信忠,王卓英,吴满武,许平,曾艳,郑淑芳;335例儿童肺炎衣原体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11期
分清普通咳嗽与过敏性咳嗽,小儿过敏性咳嗽慎用止咳药,采用对症药物治疗过敏性咳嗽一般是干咳,无痰,一般是咳嗽在一个月以上,遇冷及刺激性物质后咳嗽明显,表现慢性间断性咳嗽,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治疗没有效果。应当使用抗敏药物或雾化吸入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会表现咽喉疼痛流鼻涕,干咳或者是痰多咳嗽,用清热化痰止咳药可以缓解 。
农业生产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与病原菌具有相同的生态位,在植物体内相互竞争空间、营养,使病原菌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消亡,从而增强宿主抵御病害的能力。另外植物内生菌可以分泌抗生素、毒素等代谢物质,这些代谢物质能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ISR)。因此,对植物施用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剂、抗虫剂,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起到生物防治效果,既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保证了植物的产量品质。医学医药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作用。Gary和Strobel等从欧洲红豆杉中分离到内生真菌Acremzonium sp.能产生一系列抗真菌、抗癌的肽类活性物质,其中白灰制菌素(leucinostatin)能很好地抑制人类的一些肿瘤细胞。Strobel研究小组从卫矛科著名药用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Cryposporiopsis ,能产生一种新型环肽抗生素cryptocandin,对癣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人类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抑杀作用,其MIC与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相当,具良好开发前景。Castillo等发现的一株内生链霉菌能够产生一类活性多肽Munumbicicins,这类多肽不仅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而且对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寄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生代谢物质开发新的药物将是今后医药方面的研究方向之一。作为外源基因载体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适应性,一些研究者以内生菌为受体构建植物内生防病或杀虫工程菌,再将其引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起到与转基因防病杀虫植物相同或类似的作用,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2000年Dowring等在从苹果苗中分离出内生菌Pseudomonesa fluorescens中转入抗病chiA基因,再把这种携带的chiA基因的内生菌接种到豆苗中,可以防治豆苗病原真菌Rhizoctomia solani,同时还在甘蔗内生菌中转入抗虫基因cry 1AC7基因,回接甘蔗,可以防治甘蔗钻心虫Eldana saccharina。美国CGI公司以内生细菌-木质棒形杆菌犬齿亚种(Clavibacter xyli )为载体,将BT杀虫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构建杀虫工程细菌,这种杀虫工程菌从1988年开始已在美国4个州12个玉米杂交品种上进行大田试验,可使虫害损失率减轻26%~72%。另外发现植物内生菌有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功能,如从珠江入海口红树中分离到的内生菌,有清除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而Barac等研究表明某些内生菌能够降解甲苯,并且能使其宿主植物产生对甲苯的抗性,这就为利用微生物接种植物进行环境修复提供了可能。植物内生菌为环境污染治理注入了新的血液,但其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有,而且不止一篇,但是怎么给您?
有邮箱么?
先上个截图,看是不是您要的……
=============
整出稿子给你吧,但字数超过限制了……
中国的食用和药用大型真菌
卵 晓 岚
(中国科学腕最生物研究所,北京)
近年来,国内对蘑菇、多孔菌、腹菌及子囊
菌中太型真菌资源的开发虚用十分重视,研究
范围相当广泛,尤其在食用和药用真菌方面的
应用和研究进展很快,反映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食用真菌
以蘑菇为主的食用真菌(简称食用菌),风
昧独特,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人工栽培食用菌,繁殖生长快, 经济效益高,已
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推广生产。
1.中国食用菌种类资源: 我国大型真菌资
搛相当丰富,其中野生食用菌种类多迭720种,
143属,44科, 几乎包览世界上已知的重要食
用菌种类。其中担子菌有675种,隶属于34科,
1 25属“ ,以伞菌目(Agarieales)中的白蘑科
(Tri曲o1Dmataceae)、红菇科(k~ laceae)、
蘑菇科(Aqaricaceae)、牛肝菌科(Boletaee—
e)、侧耳科(Pleurotaceae)、丝膜菌科(Co—
rtinariaeeae)、及鹅膏科(Amanitaeeae) 为
主“ 】。属于子囊菌的有45种,10科,18屠
‘见表1)。在已知食菌中味道鲜美,质地优良的
有百种以上。目前已经栽培和进行试验栽培的
40—80种。通常栽培的仅l0多种,所以绝大多
数的食用菌仍处于野生状态。但收集利用尚少,
每年不知有多少野生食用菌在山林中腐烂掉。
原因在于现阶段食用和有毒种类的鉴别问题及
食用菌的嘘集加工等具体措施未能解决, 影响
了这类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我国食用菌
种类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还需要深人进行。
2.食用菌的营养: 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一
般较高。其氨基酸多达l8种左右,特别含有一
般蔬菜缺乏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氢酸、蛋氨
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
额的氨基酸。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和
矿物质元素等。像金针菇[IOlammullna ·
tipes(Fr.)Sing】、毛木耳[Auricularia po·
lytricha(Moot.)Sac~.】、香菇[Lentinus edo—
de s(Berk.)Sing.]、高大环柄菇[Macrolepi—
ota procera (Fr.)Sing_】、菱红菇(Rmsula
~e$co Fr.)、松口蘑[Tricholoraa raa;sutake
(S.Ito et Imai)Sing.】、滑菇[Pholio;a ^d·
m以D(T Ito)S Ito et Imai】等很多食菌含
有人体必须氨基酸7或8种 尤其食菌中赖氨
酸的含量一般都比较丰富。
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小
鸡油菌(c.minor Peck)、金耳(Tremellu
ouranHa Schw.ex Fr.)台有类胡萝 素。像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la(L)Pers.】中
含有稀有的氨基酸即C一3一氨基一L一脯氨酸
(Cis一3'-amino-L-proline),口一氨基异丁酸(
aminoisobutyric), 2,4-2氨基异丁酸(2,4一
diaminobytyric acid)。四孢蘑菇(Aqaricus
campestris L. ex Fr.)、紫丁香蘑[Lepista
nuda(Bul1.ex Fr.) Cooke.】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B 和C等。在食用菌中有1 00多种具有
不同的药用价值 。所以食用菌被誉为“健
康食品”,尤其野生食用菌是极少或没有污染的
“卫生食品 。
3.栽培食用菌的发展概况: 近十多年中,
国内外食用菌栽培业大力发展,特别在中国更
是如此,生产量和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已
有近80个国家栽培双孢蘑菇[Aqaricus 6 坤。一
rt4$ (Lange) Sing.】和香菇、侧耳(平菇)
[Pleur OtttS ostreatus(Jaeg ex Fr.)Qud1.】、
白黄侧耳[P.cor~Mcopiae (Pau1. ex Pets.)
RoI1.】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蘑菇产量每
年以7—21 的速度增长。1979年垒世界仅
爱1 t甩和药甩真一种羹撬量囊应用羹爿
应用娄刖 真酋种类 科 属 釉 总种数 应 用 方 面
子 1. 食用野生食用菌的于实体
囊 45
菌 2.人工栽培食用菌于实体供食用。
食用 3.利用食用菌菌丝体做深眭发酵培养物食用。
担 4.利用于实体或菌丝体作为诵味品或作为填充香
干 3‘ L25 675 昧物质或作饮料甩
菌 。
1.作为抗癌药物或试验抗癌。
2·抑制致病细菌、真菌和宿‰
子 3.治疗消化系统反病。
囊 1, 28 ●. 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菌 ,.作用于神经系统。
6.作用于呼吸系巍。
7·作为妇科反崭的药物.
8· 用敢内服稍炎解毒。
9.外敷消曼解毒。
鹤 3B7 lO
. 外伤止血药物。
l1.用于镇慷、明目药物。
l2.治疗痢疾。
用 l3.治疗麻疯瘸。
担 1●
· 用于治疗毒蛇唆伤。
子 ●4 l23 3●, ·治疗血啦虫、蛔虫、啦虫等寄生虫藏
菌 l6.治疗太骨节痛。
l7. 治疗嘟气病
l8.用于食品防腐剂
l9·用于解毒菌中毒。
20·用于生物防冶,除杀农林业害虫.
21. 冶疗神经性应炎。
其
22· 防冶放射性危害。
他 23.试验治疗爱涟病。
真 3
菌
抗癌真菌 72 266 对内瘤S-IBO和艾氏癌的抑翩率60- t00%
双孢蘑菇的总产量达1 2l,O0 0吨, 1986年已达
21 8万吨。从食用菌栽培业发展状况表明,经济
发达或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
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南朝鲜及我国台湾省,食
用菌栽培业发达, 同时消费量也大。现在食用
菌栽培正向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展。据专家
们预言,食用菌将成为人类重要的营养食品。
国外在注重发展食用菌栽培的同时,又重
视采用食用菌菌丝体的深层培养,特别采用那
些风味特殊而鲜美的种类,不过这些食用菌目
前多属于野生或者属于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ctend0 yc0“hizac) 或者生态习性比较特殊
的种类 ”o像鸡纵菌[Termitomvf j 4lb 一
rainD‘ ‘(Berk.)Helm]、口蘑(Trifholom4
mongolicum Imai)、油口蘑【 . ,Ⅱ 0 ir j
(Pers ex Fr)Lundel1]、虎皮口蘑IT. 一
mbosum (Fr )Gil1.】、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Fr) Sing.]、粉紫香蘑[L —
plsta personate(Fr.)Sing.]、松12蘑、斜盖
粉摺菌[Rhodophyllus~aborti “ (Berk. et
Curt)Sing.】、粗壮口蘑[TricholomⅡr06 —
turn (Alb·ct Schw.ex Fr. Ricken]、自香
蘑[Leeista caespitO$a(Bres )Siag.1、黄绿
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 (A & S
eX Fr)Sacc]、美味牛肝菌(Bolelus edulis
Bull ex Fr.)、鸡油菌 羊肚菌、粗柄羊肚菌
【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 s]、尖顶
羊肚菌(M.~onica yers.)、黑脉羊肚菌(M
angustip$Pk.)、小羊肚菌(M.deliciosa Fr.)
等 ~。这些种类目前用人工栽培形成子实体
比较困难,但可考虑利用菌丝位培养。
菌丝体的培养物可以新鲜食用、或冷冻和
干燥磨粉,制作富于营养的食品。如羊肚菌的
菌丝培养物同子实体一样鲜美,其风昧不减,在
美国已商业化生产。国内已注意到香菇、金针
菇、侧耳等食用菌的菌丝培养。利用逸些深层
培养的菌丝体还可加工生产,像“宝宝饼干”、
“老人肉”等适应不同对象的多样化食品。另外,
像茯苓[Poria COCO~(Fr)Wolf] 菌核可以
加工成许多花样的食品。我国在制做这类食品
方面具有传统的经验和方法。
在发展食用菌栽培和菌丝培养的同时,国
外曾注意到香味物质的分离提取和化学成分的
分析。已从双孢蘑菇中分离出5 一鸟苦酸,作为
超级增鲜剂。从香菇中分离出香菇精(c H S,),
在日本已人工台成 。另外可在一些蘑菇中
分离出白蘑酸(tricholomic acid), 具有极强
的鲜昧,其鲜度20倍于谷氨酸钠 。在日本还
荆用硫磺多孔莹[Tyromyces sulphureus(Bul
1.ex Fr )Donk]、豹皮香(Lentinus lepi—
deus Fr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f口
(Fr)Kar st】、紫丁香蘑、松口蘑、肉色香蘑
[Lepista irina(n.)Bigelow]、滑菇等l0余
种食用蘑提取香味物质用作增香剂 。
4.可驯化、栽培的食用菌: 食用菌种类虽
多,但目前广泛栽培的一般10多种,最多不超
过20种,栽培种类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
能栽培却质味较差,有的不适合人的食用习惯,
而有的产量低或栽培技术较为复杂。所以选育
广受欢迎,昧鲜,质好,高产;色泽具佳的栽培食
菌是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则。目
前国内栽培广而产量多的食用菌如下: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rge)
Sing
大肥菇A.bitomquis(Qu*1.)Sacc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
— Lentinula edodes(Berk.)P电ler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 ex Fr、
Sing.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Curt ex
Fr.) Sing.
侧耳(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Qu∈I_
黄自侧耳P.f。r co 口 (Pa~i.ex Pe—
r8,)Rol1.
一P sapidus(Schutz ap.Kalchbr)Sacc.
凤尾侧耳[P.saior—caju (Fr)Sing.】(?)
金顶侧耳(P.f打r 。p 口 Sing.)
佛洛里迭侧耳(P.[1oridanus Sing:)
滑菇Pholiota.ameko I.Ito
黄伞P.adiposa(Fr) Qu61
毛头鬼伞Coprlnus comatus (Miill ex
Fc.、Gray
榆耳Gloestereum incanatum S lto et
lm ai
金耳Tremella aurantia Schw.ex Fr.
银耳T fucilormis Berk
、术耳Auricularia auricula(L_eX Hook)
Uriderw
毛术耳A.polytricha(Mont.) Sacc.
褐术耳A.[usco rucclnea (Moat)Fari
灰榭花Grifola frondo sa(Fr )Gray
猴头菌Heri~ium erinaceus (Bull eX
Fr.)Pets.
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 dusiata(Bosc)
Fisther
目前已驯化栽培或未推广的食用菌主要
有:
野蘑菇Aqaricus aroensis Schaefi.ex Fr
阿魏侧耳Pleurotus feralae Lenzi
毛柄库恩菌Kuehneromyces mutabi&}
(Schaef.ex Fr.)Sing.et Smith
砖红韧伞Naematotome Sublateritum
(Fr)Kzrst.
大杯伞clitocybe
Mey ex Fr.)Q ll
紫丁香蘑Leplsta
Cooke
m口 m口 (G tn e
nuda (Bul1.eK Fr)
花睑香蘑L sordida(Fr.)Sing.
蜜环菌Armilla riella mellea (Vahl ex
Fr Karst
假蜜环菌A. tabescen s (Stop.ex Fr.)
Sing
豹皮香菇Lentinu s tigrinus(Bul1.) pr.
榆离褶伞Lyophytlum ulmarius (Bul1.
tax Fr.) Kfihner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 (Scha·
efi.ex Fr、Sing.
杨树田头菇Agrocybe ~ylindracea(DC.
ex Fr)Maire
田头菇A. r口 。 (Pets ex Fr)Fayod
粉褶环柄菇Leucoagaricus naacinus(Fr.)
Sing.
茶耳(血耳)Tremella foliacea Pets.ex Fr
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Fr.)Henri
角术耳A. cornea (Ehrenb ex Fr)
Spreng.
盾形木耳A.Peltata Lloyd
贝形圆孢例耳Pleurocybella porrlgens
(Fr)Sing.
亚侧耳Hohenbuehelia serotin (s:Mad
taK Fr.)Sing
高大环柄菇Maeroleplota procera(Fr)
Sing.
小孢毛鬼伞Coprinus OVa~$ (Schaef )
Fr
羊肚菌Morvhelta f 口(L )Pers.
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soannulata
Farlow
变褐蘑菇Agarivus br~tn#cscens Peck
扇形侧耳Pleurotus [1abelletus (Berk.
cc B r) Sacc.
硬柄小皮伞Ma} asmim oreades Fr.
裂褶苗Schizophyllum corl,$ngu2~$Fr.
雪白蘑菇Agarivu~nlvescen~Mblkr
赭鳞蘑菇Agaricus subrubescens Peck
大紫蘑菇Agaricu~auqustus Fr.
要想筛选优良的食用菌栽培菌种,就必须
加强对野生食用菌种类的调查研究和鉴定分类
工作。在野外分离菌种,首先得掌握各类菌的
生态习性。作者曾将野生食菌生态习性分作五
种类型即I.术生菌,II.粪生菌,III土生菌,
IV 虫生菌,V 菌根真菌 。前两类一般容易
分离活菌种或进行驯化,而后三类则相反。
我国发展人工栽培食用菌很有希望,首先
具备了如下优越的条件:
(1)食用菌种类丰富, 从中筛选质昧优良
的菌种选择余地大。尤其在野生食用菌资源调
查、分类、鉴定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对
影响食用菌利用有关的霉蘑菇种类、分布及生
态习性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2) 我
发展食用菌栽培业劳动力充足, 即人力资源丰
富o(3)培养料来源多而广泛,如棉籽壳、锯末、
秸秆、玉米芯(穗轴)、甘蔗渣、树叶、草茎、纱]_
废棉、酒糟,还有废茶叶等工、农、林、副产品
全国仅秸秆年产三、四亿吨,部分用于种菇,就
可年产数千万吨。({)我国栽培食用菌历史丝
久,特别是南方具有很大一批菇农以及食用菌
有关的科学技求队伍,近年中迅速壮大,即栽培
技术人员素质比较高。(5)食用菌作为一类营
养丰富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国
内外产品销路广o(6)食用菌栽培投资少,见效
快,经济效益较高,适宜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又
和城市环保及废物利用相结合,于是受到各级
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欢迎。综上所述,我国食用
菌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在科学技术相配合的
情况下, 食用菌生产和研究将会进入世界最前
列,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
(二)药用真菌
1.发展中的药用真筐: 中医中药唯我国特
有。中药里包括了许多真菌类药物。明代李时
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获苓、猪苓、雷丸、槐
耳、蝉花、芝类等20余种。这类 大型真菌为主
的真菌药物,久经实践考验至今仍在应用,并在
药用的范围、真菌种类、研究方法等方面日益扩
大和深入发展,受到世界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药用真菌本身所
具备的优点,越来越显示出这类药物在防病治
病中的独特作用。近十余年来在挖掘祖国医药
学宝库的基础上,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真菌类药
物的种类、生化、药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工作。如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 st)、紫芝(G sinensis Zhao,xu
et Zhang)、密纹灵芝(G.teflu S Zhao,XU et
Zhang)、云芝[C0riolus versicolor (L ex
Fr)Qu亡1]、蜜环菌、假蜜环菌(亮篚)、金针
菇、安络小皮伞【Marasmius androsaceus —
ex Fr.) Fr.】、猴头菌[Herivium er~aceu$
(Bull ex Fr.)Pets】、猪苓、【Gri[ola umb·
ellata (Pets) Fr.]、茯苓、银耳、冬虫夏草
【Cordyceps Hnensis(Berk)Sacc.]、亚香棒
虫草(c.haw如sii"Gray)、榆耳、竹黄(Shi·
raia bambuHaola P.Henn) 等多种真菌,进
行了人工培养、菌丝体发酵、临床治疗以及抗癌
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工作在传统药
用真菌的基础上太大的前进了一步。目前还在
攻克癌症、心血管等疑难病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药用真菌将作为重要的药物筛选对象,受到医
药界的高度重视。
2.丰富的药用真菌资源: 目前已知我国传
统药用、试验药效显著以及民间药用的真菌迭
387种,137属,51科。其中担子菌345种,123
属,44科。以多孔菌目(AphyllophorMes)、伞
菌目、和腹菌类种类最多 。其中有子囊菌
类药用真菌28种、1 5属,7科,其他类真菌11
种。作者曾在“药用真菌分类概述” 一文中将
我国药用真菌按分类简单地分作(1)子囊菌类;
42)银耳和木耳类(茇质类);(3)多孔菌类;44)
伞菌(蘑菇)类;(5)蝮菌(马勃)类,其类别不同
则加工方法或药效不同,对研究药用真菌有一
定的好处。
药用真菌的应用范围较广,大约有20多个
方面(见表I)。 还有更多的大型真菌有待研究
试验,特别是在多孔菌、伞菌和腹菌方面种类最
多,筛选新的药用真菌潜力很大
3药用新药的筛选: 目前对人类危害傥较
严重的癌症、心血管病以及近些年发展较快的
爱滋病的治疗,从真菌中筛选药物也不例外。近
年中已有香菇、灵芝等治疗爱滋病的报道o
I.抗癌等新药的筛选: 1930年开始,德国
首先报道了蘑菇属(Aearicu s)、干朽蓖(Me·
rulius lacrymans Fr) 和自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eX Pet s) 等发酵产物, 经过一
系列处理后,对癌症病人的主观症状有所改善。
5O年代又用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1.
ex Fr)的提取物,证明对小鼠肉瘤 一l80)
的生长有阻滞怍用。从此引起有关方面的注
意,并将大型真菌作为筛选提高机体免疫力药
物的重要对象之一。日本、美国等科学家也在
真菌中进行了大规模筛选、研究。据统计对内
癌(s一1 so)和艾氏癌(Ec) 的抑制率达6O一
100%的真菌266种,7 2属,51科 。像长根
菇[Oudemansiella radlcata(Fr.)Sing.】、野
蘑菇、胶勺【PhlogioHs helvelloides(DC.ex
Fr)Martin]、虎掌菌[Tremellodon gelati一
o m (Scop.ex Fr)Pers.】、香菇、粗柄口
蘑、绒鬼伞(coprinus lagopus Fr.)、黄绿口
蘑 [Tricholoma f m (Sow. ex Fr.)
Qu亡l】、金黄锈伞【Phaeolepio 。aurea(Ma·
rt.ex Fr)Konr.et Maubl】、墨汁鬼伞[Co
prinus atramenturlus(Bul1)n.】、紫绒丝膜
菌【Cortlnarius violaceus (L_) Fr】、毛头
鬼伞、多鳞韧伞[Naematoloma squamosum
(Fr)Sing.】、日本美口菌(Calostoma lapo.
nicum P.Henn) 等,抗癌率达9O一1 00% 的
104种,38属,l4科。
目前认为蘑菇等大型真菌的抗癌物质主要
是多糖 。研究报道较多的有以下数种多糖。
(1)香菇多糖(1entinan)。是香菇子实体
的热水提取物加入酒精后, 产生沉淀再进行精
制而得到的六种多糖之一,分子量为1 O0万。对
小白鼠皮下肉瘤(s一1 8o)有抑制作用,其抑毹
率为80.7% 。香菇多糖可使带瘤而降低的辅助
。r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间接
抑制肿瘤。香菇多糖还能活化巨噬细胞,降低
甲基胆蒽诱发肺痛的生长率,对化疗药物起到
增效作用。
(2)银耳酸翌异多糖(acidi 0g11】can)。
是从钣耳子窭体及酵母状分生孢子分离出的一
种酸性异多糖,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小自鼠肉
瘤18 0有效。另外对肝脏解毒、老年性吏气管
炎及心脏病和厦子辐射有疗效和预防作用。
(3)云芝多糖(PSK)。是从云芝菌丝体用
热水提取而精制成的,是一种分子量为lO万的
蛋白质多糖。日本人首先分离成功并试验对小
白鼠肉瘤(s-lso)有强烈抑制作用。另外,有
活化巨噬细胞的功能。“PSK 作为抗癌药物
已在日本市场销售。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已有
云芝多糖药物生产,对白血症、肝炎和气管炎等
疾病均有疗效。
(4)茯苓多糖(pachymaran)。是从茯苓
菌核中分离出的一种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癌作
用, 对小白鼠肉瘤(s一1 8O)的抑制率高达
96.9% 。
(5)裂摺菌多糖(schiz0phy1lan) 是从裂
褶菌( 。砷y ,“m commun6 Fr) 中提取
的,对肉瘤(s一1 so)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
7O% 。
(6)猪苓多糖(glucan)。是从猪苓菌核
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葡萄糖,对小白鼠肉瘤有
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99.5%。另外,对
肺癌、食道癌、宫颈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
癌、白血病等病症等都有显著的疗效。
(7)竹黄异多糖。是竹黄提取物, 由葡萄
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等四种单糖组
成,对胃癌有效。另外竹黄对风湿性关节性、气
管炎、咳嗽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8)猴头菌多糖。是从猴头菌分离的。此
种菌含多糖、多肽等物质,对胃癌、贲门癌等消
化道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9) 灵芝多糖。是从灵芝子实体申提取的,
对一些疾病有医疗作用,井试验抗癌。另外,灵
芝中锗的含量是人参的4—6倍。近午来已在日
本、台湾省及香港等地区掀起灵芝保健食品热o
(10) 蜜环菌多肽葡聚糖(peptide一~ichglu’
can)。是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而得, 同样对
小白鼠肉瘤(s-1 8 0)有作用,抑铷辜70两,对
艾氏癌的抑制率8 0%。
在我国已知的抗癌真菌中,大约160种是
食用菌。另有34种是毒菌。 某些毒蘑菇对肉
瘤(s—iso) 和艾氏癌(Ec) 的抑制率高述
1O0知t6,71D
II.抗抑菌(细菌、真菌、病毒)羹药用真菌
许多大型真菌具有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
毒的活性 。报道较多的有以下种类。
(1)大白桩菇【Leucopaxiltus gigan~eu$
(Fr)Sing.]和白桩菇[L candidus(Bres)
Sing ]中分离出一种杯伞素,对革兰氏阴性、阳
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堇紫珊瑚菌(Clavarie
zoltlngeri L .) 的发酵液具有抗结核菌的阼
用。
(2) 头状秃马勃[Calvatia craniiJormis
(Schw.) pr 】的培养液申提取的马勃酸
(cal~atlc~cia),邸马勃索(cal~adn),对革兰
氏阴、阳性细菌、霉菌有抑制作用。大秃马勃
【c gigantF (Batsch ex Pers.)Lloyd]同样
产生马勃素,并有抑癌作用。
(3)从长根菇的培养液中提取的奥德蘑酮
(oudenone),能抑制霉菌, 井对大白鼠自发性
高血压经腹腔给药后,显示较强的降压作用。
(4)鲑贝芝[Polystictus consors(Berk)
Teng]的培养液及菌丝体中分离的鲑贝芝素
(coriorin), 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双孢蘑菇、
紫丁香蘑等对革兰氏阴、阳性细菌有抑制作用。
(5) 从橄榄杯伞[Clitocybe illudens(So
h )Sate】的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杯伞素s
(illudin,S ), 对霉菌有抑制作用和抗癌作用。
从月夜菌[Lampteromyce~ aponicus(Kawa—
m ) Sing ]的子实体中可分离出月夜菌醇
(1amptero1), 同样对某些霉萤有抑制作用。
(6) 从金针菇【Flammullna velutipes
(Fr.)Sing.】子实体的水提取液里分离出的金
·295 ·
针菇素(flammulin), 对小白鼠肉瘤S-1 80
和艾氏峦卿制率分别为81— 1 0O 和8O 。
(7)树皮生卧孔菌【Poria corticola(Fr)
Cooke]的菌丝体水提取液中获得的卧孔 素
(po ricin), 是一种酸生蛋白质,具有强的抗肿
瘤活性。黄白卧孔菌【P.subacida(Pk.)sa一
]也同样有抗癌作用。
48) 白粘奥德蘑【Oudemansiella muc~da
(Fr)Hoehne1]中分离出的粘荤素(mueldin),
是一种具有抗真菌的抗生素。
(9)隆跛黑蛋巢葭(c I“ slri f
Willd.ex Pers)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
抑制作用。
(10)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 (Wulf.)
Fr.]产生一种绣球菌醇,能抑制霉菌。
(1 1)榆离褶伞【Lyophyllum ulmarius
(Bull ex Fr )Ki[hner], 产生多孔菌酸(po—
lyporenic acid) 可抑制革兰氏阴、阳性细菌的
繁硝。
(1 2)卷边杯伞[Clitocybe inversa(Scop
ex Fr) Qu∈I.]、粗柄杯伞【c.f avipes(F )
Qu ]、油口蘑、皂味口蘑[Tricholoma sepo一
~aecum (Fr)Kummer]、管形鸡油菌(cd —
harell“ tubi]ormis Fr)、四孢蘑菇、黄伞、蜜
环蘸、硬田头菇【Agrocybe dura(Bolt.eK Fr.)
Sing]、尖棱瑚菌【Ramaria apiculata (Fr.)
Pohk]等对某些细菌有抗菌和抑翩作用。后
一种还产生去氧醋酸(dehydroacetlc acid),可
做食 防离荆。
(1 3)美喙牛肝菌、大秃马勃、香菇、莫尔根
环柄菇(Lepiota morganii Pk.)、毒红菇
[Russula emetica(Fr)S F.Gray]、亚环花
褶伞【Panaeol subbalIedl (Berk.et Br)
Sacc.]等,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1 4)从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
ex Fr)Link】、冬丑夏草【c HnenHs(Be—
fk)Sacc.]培养物中得到的虫草菌素(cordyce—
pin), 具有抗菌和抑制细菌分裂的作用。冬虫
夏草还抑制多种病源真菌。
(1 5)从香菇和蘑菇中分离出的一种“蘑菇
核糖核酸(mushroom RNA) , 可刺激诱导蛐
胞产生干扰素,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
以上抗细菌、真菌及病毒的真菌至少有3O
种,上述所列举的只不过是已知国内有记载的
各类大型真菌。
III.毒菌的药用价值
目前国内已查明毒菌1 90余种, 8属,26
科。下述种类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毒光盖伞
……
后面字数超出了,这里放不下
您还是尽快留下联系方式吧,否则没法给你全的
没啥效果哦,我宝宝用了二合了,还不见有大便,不起作用哦
女性绝经后后体内激素的平衡会失调,很可能会影响到某些消化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失常,消化系统失常就会在皮肤上显示如粉刺等。因此建议补充以下女性益生菌来调整消化系统的均衡。肠道中的“好”益生菌在回收和代谢人体产生的激素(例如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中发挥作用。 因此,益生菌是保持激素平衡所必需的。同时美国国家健康图书馆中收录了以下关于益生菌对皮肤健康的医学论文,见下图且谷歌翻译在下边:
益生菌对皮肤的健康影响
作者:
Roudsari MR1,Karimi R,Sohrabvandi S,Mortazavian AM。
简介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并不断受到物理,化学,细菌和真菌的挑战。 众所周知,益生菌对特定疾病有帮助,不同的临床研究表明,益生菌直接或间接在皮肤机制中具有特殊作用,从多种方面来看,这是相当大的。 益生菌细菌疗法在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痤疮和过敏性炎症)中或在皮肤过敏,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伤口保护和作为化妆品方面过敏具有巨大潜力。 本论文全面综述了益生菌对皮肤的不同健康影响“
如何选择益生菌呢?不要买那种特别便宜的益生菌。这种益生菌不会在人体内成活,即使是再便宜,也是浪费。选择那些女性专有的活性益生菌,且胶囊是可以延缓释放的。为什么呢?因为益生菌的胶囊如果在肠道内释放,这些菌很可能会被我们的胃酸杀死。而益生菌只有通过胃部消化后进入肠道才可能生存下来。因此那些具有延缓释放的胶囊可以保证益生菌在胃部不会释放,直到肠道内才释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益生菌常识,大家要注意。否则您会浪费很多金钱而得不到健康的效果。到哪里找到这种能够延缓释放的益生菌呢?您可以在初蓝海外专营店中找到。下图就是这种延缓释放的女性益生菌。
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多种益处包括皮肤的健康。如果您重视皮肤的美观的话,益生菌必不可少。祝健康
效果非常好,疗程也是不错的,慢慢的精神状态都很好。
我只晓得起了通便的作用,其它的方面暂时还看不岀来,医生说,可以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这个观点,我还是接受的,但暂时还没有体味到效果。
1. 益生菌知识小科普 益生菌知识小科普 1.小科普一下: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区别 简单的说,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只有保障有足够的益生元,才能够使得益生菌有足够的能量生长繁殖,发挥作用。 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两者的区别所在: 1,成分不同,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而益生元则是低聚糖类。2,作用方式不同,益生菌是外部细菌,作用更加直接,我们可以根据身体不同的体质及病因,添加不同的菌种,如双歧杆菌对胃肠道疾病有显著功效等。而益生元是以未经消化的形式进入胃肠道,通过投喂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间接地促进胃肠道健康和营养素的吸收。 3,免疫系统应答,我们的人体具有免疫功能,能够识别外部摄入的细菌,不同的体质可能会因此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 2.何谓益生菌 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饮乐多是一种真正的活性乳酸菌发酵乳,是经过韩国科研人员40余年累代培养而成,经过胃和十二指肠时不被胃液和胆汁杀死,能直达肠道发挥作用。在国外又被称为“健康长寿菌”,在韩国和日本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每天的饮用量占总人口的1/2以上。 饮乐多中不含任何激素、色素、抗生素、稳定剂、防腐剂,能有效的提高免疫力,预防便秘腹泻,促进消化,改善挑食厌食,健脑益智,美容养颜,利于减肥。 通过每天补充100亿活力菌,能调理肠微生态平衡,激发人体内在力量,从而达到持久保持健康的目的。 建议,一定要适时饮用饮乐多,使体内有益菌占优势,从而保持肠道年轻状态。“肠年轻,则生命常青”。 3.生活中有哪些对人类有益的益生菌,又有哪些对人体健康的有害菌 益生菌是指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一类肠道生理细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乳酸菌。 目前市面上各种酸奶制品品种繁多,有凝固型、搅拌型,还有加入不同的果汁、酸甜可口、适应各人不同口味的果汁型酸奶。不管是何种酸奶,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含有乳酸菌。 这些乳酸菌在人体的肠道内繁殖时会分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因此酸奶对人体有较多的好处。追问能把它对人体的好处阐述得详细些吗? 回答①防治腹泻;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③预防 *** 感染;5增强人体免疫力;⑤缓解过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胆固醇;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病人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 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 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益生菌的另一作用是,可预防 *** 感染症。 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46名有 *** 霉菌感染史的妇女参加了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奶,结果 *** 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 这是因为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 *** 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 科学家认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促进并提高人体的全身免疫能力。 在欧洲一些著名长寿之乡(如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国家),当地人常饮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症,研究认为这与酸牛奶中含大量益生菌有关从70年代到90年代,国外所做的大量试验证实:喝益生菌饮料确实可降低血清胆固醇。 最近国外又有学者发表论文指出:每天喝200毫升加入嗜酸乳杆菌以及菊糖后发酵的酸牛奶,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平均下降4。 4%左右。因为嗜酸乳杆菌与菊糖两者均有降脂作用。 此外,研究性报道说,长期饮用含大量益生菌的饮料,有预防癌症和肿瘤疾病以及防止骨质丢失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有害:大肠杆菌,可致病。 大肠杆菌的致病物质为定居因子,即大肠杆菌的菌毛和肠毒素,此外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由大肠杆菌导致的疾病: 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2、急性腹泻。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 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 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 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有益:乳酸菌,可促消化。 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 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百种的细菌,其数量超过百万亿个。 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以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为代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叫有害菌,以大肝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为代表。 益生菌是一个庞大的菌群,有害菌也是一个不小的菌群,当益生菌占优势时(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则保持健康状态,否则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 长期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有益菌,它们数量的多和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寿命长短,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证明,乳酸菌对人的健康与长寿非常重要。 而人体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少,当人到老年或生病时,乳酸菌数量可能下降100至1000倍,直到老年人临终完全消失。 在平时,健康人比病人多50倍,长寿老人比普通老人多60倍。因此,人体内乳酸菌数量的实际状况,已经成为检验人们是否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 现在,由于广谱和强力的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遭受到严重破坏,抵抗力逐步下降,导致疾病越治越多,健康受到极大的危胁。所以,有意增加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数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乳酸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菌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肠内益生菌,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数量越多越好。 也完全符合诺贝尔得奖者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长寿学说”里所得出的结论,乳酸菌=益生菌=长寿菌。 人类面对抗生素的日渐无能为力的现状,正在不断寻求新的更加有效的生物抗菌产品,世界发达国家首先认识并开创了以使用乳酸菌为代表的免疫疗法革。 4.益生菌的作用 际营养界普遍认定义:益菌系种物益细菌直接作食品添加剂服用维持肠道菌丛平衡外已发数百计益菌保健产品其包括:含益菌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及含种益菌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等等 ①防治腹泻; ②缓解耐乳糖症状; ③预防 *** 染; ④增强体免疫力; ⑤缓解敏作用; ⑥降低血清胆固醇; ⑦预防癌症抑制肿瘤 体肠道内栖息着500种、数十万亿同细菌绝数情况互相制约、共存共荣 第二效性科原理目前临床研究说益菌概念行几乎没负面研究结商家纷纷堂皇卖益菌基于目前家于益菌认识水平商业产能力益菌产品能否实现所宣称功能难保证事情 比歧杆菌糖解乳酸醋酸使肠道呈酸性其结能控制由害菌引起异发酵并且 *** 肠蠕起解除便秘作用双歧杆菌乳制品发酵程产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占80%乳糖耐受亚洲体制改善作用并且体肠内发酵产乳酸醋酸能提高钙、磷、铁利用率促进铁维素D吸收 嗜乳酸杆菌工作协助蛋白质消化缺乏产胀气、肠及整系统毒性、便秘及吸收良量缺乏导致念珠菌盛 嗜乳酸杆菌助于解毒导致素包括反复使用抗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灵、皮质类固醇、饮食欠佳、吃甜食、酵母菌、紧张些都造良性菌平衡良性菌容易与些废物结合排体外;嗜乳酸杆菌抗菌作用 比非德氏菌新肠胃早进驻菌种婴6产寡糖益菌始腹泻孩应该重点补比非德氏菌 益菌产品进入商业化产厂家基本贴益菌标签各种益菌功能往罗列目前市场买益菌没实现与际惯例接轨 益菌功能必须特定菌株特定剂量连续食用细菌才能实现许商业宣传说研究表明益菌具功能列堆文献提功能些功能跟细菌能毫关系许广告推销都宣称细菌含量高达少少各种细菌能够产效剂量却相差非每吃亿起作用却要万亿才行由于现于益菌产品没质量标准定检测所厂家宣称能依靠信誉保证律规范权威监测都真空带 需要家注意点:益菌作用治安联防队性质特种部队精英性质 许孩拉肚医给些基于益菌**牌效非难说于益菌治疗拉稀项研究结:吃益菌孩平均拉稀间72负误差36;吃益菌孩平均拉稀间58负误差28疗效于花钱益菌宝贝家说能点难接受差异医所认效其许所说效能点点改善统计析认种改善自于食用益菌总结具该项功能 益菌概念没问题目前科研究于益菌认识限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没靠依据制定产品标准规范临床研究实验结事各路商家吹花乱坠产品能够实现少所宣称作用却另事。 5.益生菌的作用有哪些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 全球有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在一些亚洲国家则超过90%。 研究发现,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 *** 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T淋巴细胞对抗原 *** 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细胞突变等方式,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 *** 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除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 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 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 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7、益生菌对肥胖的作用 肠道菌群紊乱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大量实验证实,通过摄入益生菌,可以有效的防治肥胖。 ①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益生菌可以通过 *** CCK,GLP-1等饱腹因子的释放,以及减少胃促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和脂肪的蓄积。 ②降低胆固醇:益生菌可以通过同化作用以及共沉淀作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③调节肠道菌相:益生菌进入肠道内后,使失衡的肠道菌相正常化(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增加),降低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循环中LPS的含量,减少炎症因子,进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8、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 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相,有益菌等附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上。益生菌通过吸收葡萄糖进入菌体内,减少宿主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另外,如上所述,益生菌可以降低循环中LPS的浓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防止糖尿病的目的。
就是可以在肠道内定植的。对人体有益和一类益生菌的统称。可以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的
蔡英杰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欠缺“肠”识,等于与疾病为邻。 不到三年的时间,肠癌的发病率已由癌症的第五位跃居第二位,而且大有抢占第一的势头。 过去,45岁之后才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年龄,如今70%的二十多岁年轻人已经有肠道疾病。 便秘成为困扰大众的普遍问题,许多人最后只好选择手术来解决问题。 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与肠道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肥胖、老年痴呆、各种癌症等。 便便博士在这本书里告诉人们,拥有健康,从“肠”计议! 益生菌的保健功效,都是经过科学实证的,以下由最基本的肠道保健开始,我将告诉大家益生菌如何调节免疫,改善过敏,降低三高,预防癌症,甚至是肥胖问题。我所举的临床研究案例,非常学术,而且有凭有据。让大家了解益生菌的保健功效,是一件让我觉得迫在眉睫又令人兴奋的事。 肠道功能改善 益生菌对肠道的功效其实是改善肠道环境,增加肠道好菌,进而提升整体肠道健康。但是,因为排便的正常与否,直接反映肠道健康状况,便秘和拉肚子的改善,是人们最容易清楚感受到的益生菌功效。所以,对便秘和拉肚子的改善效果,称得上是益生菌保健功效的基本入门。 已经有许多益生菌改善便秘、拉肚子的临床研究被发表,研究的对象包括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旅行者、上班族、粉领族、高压力族群(如:医护人员)等。实验材料通常是酸奶或益生菌菌粉,实验期间通常二至四周。以酸奶为例,只要每天喝一到两瓶含几十亿益生菌的产品,只要两个星期,效果一定呈现。 举实例给你参考,美国John Hopkin大学,约肯教授将55位5到24个月大的住院幼儿,分为饮食添加益生菌的实验组及不添加的对照组,结果发现补充益生菌的幼儿只有7%在住院期间曾有拉肚子现象,而在便便中查出轮状病毒的比例也只有10%;而没有补充益生菌的幼儿却有31%拉肚子,39%检查出病毒。轮状病毒是造成儿童拉肚子的最大元凶,实验证明益生菌可以帮助儿童对抗轮状病毒,预防拉肚子。 我们做过好几次酸奶改善便秘的研究,人数有两三百人以上,多数效果不错,但是有些顽固便秘者,只喝酸奶,效果仍是不好。就像前文中所说明的,便秘受个人体质、精神压力、体力、大肠反射力等许多因素所影响。所以,如果你觉得喝酸奶对你的便秘效果不好,或效果不能持久,我劝你,除了天天喝酸奶以外,还必须加上运动、生活规律、缓解压力,多管齐下,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做酸奶饮用临床实验时,有一个专有名词叫“wash out(洗除)”,意思是不论多么好的益生菌,补充进人体后,在肠道的定着性都仍然远不如肠道中的“原住民”(原住肠道的有益菌),停止饮用酸奶后,大约一星期,便便中就几乎测不到酸奶中的益生菌了。所以,酸奶最好1~2天就要喝一次,确保益生菌的效果能持续呈现。 益生菌对肠胃功能的效果,绝对毋庸置疑,平常每天都要持续补充,如果你要旅行、要住院、要吃抗生素、工作特别忙碌、要应付考试时,相信我,你更要加倍补充。 免疫调节,改善过敏 上一节所谈的是针对异位性皮肤炎,其实益生菌对许多过敏性疾病,包括:气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都有显著的预防效果。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肠道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而乳酸菌可以在肠道中,直接和肠道免疫系统对话沟通,它们训练肠道免疫系统,不断地刺激,让肠道免疫系统保持高度备战状况。 我们有时候会说要努力提升身体免疫力,免疫力强可以帮助身体抵抗病菌。但是有时免疫力太强也不是好事,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就是免疫系统攻击自己正常的细胞。以前的SARS以及最近的新流感,经常是年轻力壮、免疫力强的人反而肺部严重发炎,引发细胞激素风暴,而撑不下去。我们比较喜欢的用词是“免疫调节”,正确地提升免疫力,也就是中医的“扶正”的概念。 在研究室表面研究益生菌的免疫调节效果,很有挑战性。我们会取出老鼠脾脏细胞,或由血液中分出免疫细胞,甚至将老鼠小肠中的派尔结取出,和益生菌一起培养,测定这些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各种免疫球蛋白或细胞激素的量,就可以判断这些益生菌的免疫调节能力。 最近几年各种流感病毒此起彼伏,常有朋友会问我:益生菌对抵抗流感有没有帮助?当然有帮助。最近,西班牙的Xaus教授找了50位志愿者,在注射流感疫苗前后两周,都补充益生菌,发现补充益生菌可以明显加强疫苗的效果。推测是因为补充益生菌的人,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A,大幅提升。 在我们身体防卫系统中,IgA是对抗病菌病毒的重要武器,我们如果持续地饮用酸奶,补充好的益生菌,包覆保卫全身呼吸道、肠道、生殖道的黏膜组织中的IgA浓度,就会大幅增加。IgA在呼吸道黏膜中可以帮我们对抗流感病毒,在肠道黏膜中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肠病毒及各种病菌。 生活在病毒病菌肆虐的环境中,IgA高,让你更有安全感。 预防肥胖 肥胖与肠道菌的关系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的大热门话题,胖子与瘦子的肠道菌特征大不相同。 胖子的肠道菌,从食物中吸收热量的效率远比瘦子的肠道菌高,它们会充分吸收食物热量,再传递给胖子的身体。所以胖子排出来的便便所含热量比瘦子的便便低!科学家们做实验把胖老鼠的肠道菌移植到瘦老鼠的肚子,瘦老鼠竟然就变胖了,真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记不记得Salminein教授所主持的益生菌与异位性皮肤炎的研究,到2008年时,那些小孩子已经7岁了,研究人员从他们中间挑出25位肥胖儿及24位正常体重儿童,回头去看他们在6个月及12个月大时,便便中的好菌及坏菌数目,居然发现胖小孩小时候便便中的好菌数目只有正常小孩的一半,而坏菌数目却是倍。Salminein在2008年发表的这篇论文题目是《由婴儿期的便便菌相可以预测长大以后会不会肥胖》。 你家里如果有幼儿,就必须注意他们的排便状况,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点啊! 肠道菌影响体重的原因,除了胖子的身体里有些菌会超高效率地代谢吸收食物热量,再转给宿主外,另外的可能原因是炎症。 仅仅五年前,科学界对益生菌的功能只是认定它们对肠胃改善的功效,现在益生菌被运用于免疫、防过敏、防癌、减肥,甚至抑制炎症等方面,将它的影响力扩充到几乎所有的成人疾病。雷蒙教授说“肠道菌是我们的必要器官”, 读完这章,相信你一定可以认同雷蒙教授的概念了。 几年前,在美国对1487位医护人员做了问卷调查,问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建议他们的病人服用益生菌。 超过50%的医护人员认为:在服用抗生素时、必须加强免疫时、治疗肠躁症时、有霉菌感染时、腹泻时等等,会建议病人服用益生菌。我认为最值得注目的是,已经有55%的医护人员会因为“一般健康”的理由建议他的病人服用益生菌,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医护人员已经认为服用益生菌是在无病无痛,没有特别原因,只是希望保健养生,希望身体更健康时,就应该天天服用。这是观念上革命性的突破。 我们努力推广“肠道关爱”公益倡导活动,就是希望推广这项观念。肠道照顾好,百病不来找。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一) 1. 外种猪配种技术初探 2. 浅谈猪的发情鉴定(配种或分娩)技术 3. 提高猪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研究 4. 浅谈家畜的配种繁殖技术 5. 家畜精液保存技术的应用 6. 四川畜禽品种资源调查 7. XX地区畜禽改良现状的思考 8. 畜禽引种的注意事项 9. 电子计算机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10. 饲料安全及控制措施 11. 反刍动物(牛)饲喂尿素的效果分析 12.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13. 如何控制动物生长中的钙、磷营养 14. 试述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 15. 新型蛋白源饲料研究进展 16. 中草药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17. 城乡统筹和农村建设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18. 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的比较研究 19. 粮、果(草)间、套、轮作模式探讨 20. 栽培苜蓿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二) 1. 有机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 益生菌的营养和免疫特性及应用 3. 饲料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4. 营养保健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浅谈饲料转化率及影响因素 6. 我省饲料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7.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控制及防制对策 8. 禽流感的现状及预防 9. 鸡马立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10. 鸡球虫病的防治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2. 我国养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3. 如何加快养兔业产业化进程 14. 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 15. 浅析农村散养肉兔的利弊 16. 肉兔发情鉴定及配种技术分析 17. 夏季预防家兔中暑的技术措施探讨 18. 兔产品开发与利用现状 19. 提高獭兔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 20. 冬季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及对策 21. 兔常见脱毛症的预防与治疗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三) 1. 菌糠饲料深加工利用研究 2. 宰前使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肉质性能参数的影响) 3. 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妊娠母猪性能的影响 4. 粗纤维的营养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导致动物贫血的营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6. 佝偻病和软骨病的诱因和防治措施 7. 高铜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8. 断奶仔猪的日粮配制技术 9. 农村种植优质牧草与养畜情况调查 10. 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应用 11. 酒糟在饲料配合中的应用 12. 动物饲料与禽产品安全关系 13. 饲料加工对畜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14. 浅谈中国饲料行业的状况 15. 浅谈当前饲料市场营销创新 16. 农村饲料配合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17.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或添加剂)在农村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有关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专科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5. 关于畜牧兽医论文范文
海洋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摘要】 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丰富,本篇文章对国内外近3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提取到的萜类化合物以及糖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归纳,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这些新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海藻、珊瑚、海绵以及一些海洋真菌等海洋生物中,主要以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结构型式存在;而糖苷类化合物在海藻、海绵、海参、海星等海洋生物中发现大部分以糖苷脂、甾体糖苷、萜类糖苷型式存在。 【关键词】 海洋生物 萜类化合物 糖苷类 生物活性 【Abstract】 Marine organism show some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reviews terpenoids and glycosides from marine organism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2005,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Terpenoids are mainly occurred on marine algae, coral, sponge and some fungi by monoterpene, sesquiterpene, diterpene and triterpene. And glycosides with structures of lipid, steroid and terpenoid are distributed to marine algae, sponge, sea cucumber and starfish. 【Key words】 Marine organism; terpenoid; glycoside; bioactivity 海洋是生命之源,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具有高压、低营养、低温(特别是深海)、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生命极限环境,海洋生物适应了海洋独特的生活环境,必然造就了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景,必定也会有新的、在许多陆地生物中未曾发现过的新结构类型和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萜类物质是一类天然的烃类物质,其分子中具有异戊二烯(C5H8)的基本单位。故凡由异戊二烯衍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均称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或异戊二烯类化合物(isopenoids)。但有些情况下,在分子合成过程中由于正碳离子引起的甲基迁移或碳架重排以及烷基化、降解等原因,分子的某一片断会不完全遵照异戊二烯规律产生出一些变形碳架,它们仍属于萜类化合物。海洋生物中萜类化合物主要以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为主,三萜和四萜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且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萜类化合物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海藻、珊瑚、海绵、软体动物等海洋生物中,具有细胞毒性、抗肿瘤活性、杀菌止痛等活性作用。 糖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照在生物体内是原生的还是次生的可将其分为原生糖苷和次生糖苷(从原生糖苷中脱掉一个以上的苷称为次生苷或次级苷);按照糖苷中含有的单糖基的个数可将糖苷分为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等;按照糖苷的某些特殊化学性质或生理活性可将糖苷分为皂苷、强心苷等;按照苷元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黄酮糖苷、蒽醌糖苷、生物碱糖苷、三萜糖苷等,海洋类的糖苷大部分是按照此特点分类的,主要包括鞘脂类糖苷、甾体糖苷、萜类糖苷和大环内酯糖苷等,在很多海洋生物如海藻、珊瑚、海参、海绵等中均发现有糖苷类化合物存在。已有的研究表明海洋糖苷类成分大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抗白血病和艾氏癌药物阿糖胞苷Ara-C(D-arabinosyl cytosine) 1、抗病毒药物的Ara - A 2以及Ara-C的N4-C16-19饱和脂肪酰基化衍生物3是海洋糖苷类药物成功开发的典范〔1〕。 本篇文章对国内外自2005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提取到的萜类化合物以及糖苷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 1 萜类化合物 单萜 2005年M. G. Knott等人〔2〕对从红藻Plocamium corallorhiza中分离得到的三种多卤代单萜化合物plocoralides A-C(1~3)〔3,4〕进行了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Plocaralides B(2), C(3)对食管癌细胞WHCOI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作用,这些化合物具有卤素取代基。 倍半萜 从海泥来源的真菌Emericella variecolor GF1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型的倍半萜化合物6-epi-ophiobolin G(4)和6-epi-ophiobolin N(5),化合物在1~3μM浓度时能使神经癌细胞Neuro 2A凋亡,同时伴随细胞萎缩和染色体聚集〔5〕。这一类ophiobolins是天然的三环或四环的倍半萜化合物,对线虫、真菌、细菌以及肿瘤细胞有着普遍的抑制活性。 Willam Fenical等人从海洋沉积物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CNH-099,在该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颖的 marinonc 衍生物 neomarinone(6)、isomarinone(7)、hydroxydebromomarinone(8)和methoxydeuromomarinonc(9),它们均是倍半萜萘醌类抗生素。Neomarinone(6)和marinones(7~9)对HCrll6结肠癌细胞显示中等程度的体外细胞毒作用(IC50=8μg/ml),而且,neomarinone(6)对NCI-s60癌细胞也具有中等程度细胞毒作用(IC50=10μg/ml)〔6〕。 化合物花侧柏烯倍半萜(10~12)从希腊北爱情海希俄斯岛采集的红藻 L. microcladia中分离得到〔7〕。红藻 L. microcladia 经有机溶剂CH2Cl2/MeOH (3:1)提取,以Cyclohexane/EtOAc(9:1)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最后经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10-12)。该试验并对化合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种化合物均对肺癌细胞NSCLC-N6 和 A-549有抑制作用,化合物(10):IC50= μM (NSCLC-N6)和 μM (A-549),化合物(11):IC50 = μM (NSCLC-N6) 和 μM (A-549) ,化合物(12):IC50= μM (NSCLC-N6)和 μM (A-549)。后两个化合物对肺癌细胞毒活性作用明显高于第一个化合物,推测可能由于后两个化合物结构中酚羟基以及五环内双键的存在提高了化合物活性,而化合物中溴原子的存在并没有对其活性构成影响。从中国南京采集的红藻L. okamurai也分离出四种衍生的花侧柏烯倍半萜化合物,分别是Laureperoxide (13), 10-bromoisoaplysin (14), isodebromolaurinterol (15)和10-hydroxyisolaurene (16)〔8〕。5种snyderane倍半萜(17~21)化合物从红藻L. luzonensis中分离得到〔9〕。 从一个软海绵种属Halichondria sp中分离得到四种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含氮桉烷倍半萜化合物halichonadins A-D(22~25)〔10〕。该海绵采集于日本冲绳运天港, kg样品溶于4L MeOH,所得的115g MeOH提取物分别用1200ml EtOAc和400MlH2O萃取, EtOAc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洗脱液为MeOH/CHCl3(95:5)和石油醚/乙醚(9:1),得到化合物halichonadins A-D(22~25)和已知化合物acanthenes B、C。活性检测实验显示:化合物halichonadins A-D均具有抗细菌活性,同时halichonadins B和C也具有抗真菌活性,化合物halichonadins C对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的半致死浓度(IC50)达到μg/ml。三个部分环化的倍半萜(26~28)化合物具有抑制磷酸酶Cdc25B活性,从海绵Thorectandra sp.中分离得到〔11〕。冷冻的海绵样品经4℃去离子水浸泡冷冻干燥后得到的干涸物, 随后用MeOH/CH2Cl2(1:1)和MeOH/H2O(9:1)的有机溶剂提取获得粗提物。采用活性追踪的方式,对粗提物(IC50=8μg/ml)进一步分离,将其溶于100mlMeOH/H2O(9:1)有机溶剂中,得到的粗提物加入300ml正己烷,获得水相部分溶于MeOH/H2O(7:3)的溶剂中,再用300ml CH2Cl2提取得到的部分经活性测定显示对磷酸酯酶抑制活性最强(IC50=6μg/ml),之后采用反相C-18柱HPLC分离,得到部分环化的倍半萜化合物(26)16-oxo-luffariellolide(12mg, tR=18min),化合物(27) 16-hydroxy-luffariellolide ( mg, tR=19min)以及化合物(28) luffariellolide (, tR=38min)。五种属于倍半萜类的化合物hyrtiosins A-E (29~33),从中国海南两个不同地方的海绵Hyrtios erecta种属中分离得到〔12〕。 氧化的倍半萜化合物gibberodione(34), peroxygibberol(35) 和 sinugibberodiol(36)从台湾软珊瑚Sinularia gibberosa分离得到〔13〕,化合物(35)具有较温和的细胞毒性〔14〕。从珊瑚Eunicea sp.中提取的七种倍半萜代谢产物(37~43)〔15〕,含有榄烷,桉烷和吉玛烷骨架结构,研究显示对Eunicea 种属的疟原虫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二萜 以前很少有从绿藻中分离得到萜类化合物的报道,但是与2004年相比,提取的代谢产物数量有所增加〔16〕。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采集的绿藻Caulerpa brownii中分离出许多新型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4~48)在没有分支的绿藻中提取得到〔17〕,而类酯萜化合物(49)是从分支的绿藻中获得,该研究同时显示提取的类酯萜化合物对细胞、鱼类、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18〕。 日本Koyama K等人从褐藻Ishige okamurae来源的未知海洋真菌(MPUC 046)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的二萜类化合物phomactin H(50)〔19〕。真菌(MPUC 046)经含150g小麦的400ml海水25℃发酵培养31天后,采用CHCl3溶剂提取、硅胶层析及HPLC纯化得到phomactin H。该化合物同已发现的phomactin A-G化合物一样,均属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能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凝聚,同时推测此活性与化合物的某个特定骨架结构有关。 从法国南部大西洋海滨采集的褐藻Bifurcaria bifurcata中分离得到(51~55)五种新型的极性非环状二萜类化合物〔20〕。该褐藻经CHCl3/MeOH(1:1)提取,硅胶层析(洗脱液为不同比例的Hexane,EtOAc,MeOH),经反相C-18柱HPLC纯化获得十二种化合物,其中五种为新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51~53)在Hexane: EtOAc(2:3)洗脱液中发现,而化合物(54)和(55)则从Hexane: EtOAc(1:4)洗脱液中获得。 6种新型的Dactylomelane二萜类化合物 (56~61)从西班牙特纳里夫南部家那利群岛采集的红藻Laurencia中分离得到〔21〕,其结构具有C-6到C-11环化的单环碳新型结构。采集的红藻经CH2Cl2/MeOH(1:1)有机溶剂提取后,用洗脱液Hexane/CHCl3/MeOH(2:1:1)进行Sephadex LH-20反相色谱分离,结合TLC点样筛选的部分用洗脱液EtOAc/hexane(1:4)进行硅胶柱层析,最后采用硅胶柱进行HPLC纯化得到六种新型的单环碳二萜类化合物Dactylomelans。从红藻L. luzonensis中也分离得到二萜类化合物luzodiol (62)〔9〕。一个溴代二萜类化合物 (63)从日本其他红藻Laurencia物种中分离得到 〔22〕。 Xenicane二萜类化合物(64~71)从台湾珊瑚Xenia blumi分离出来,而化合物xeniolactones A-C (72~74)则是从台湾Xenia florida中分离出来的〔23〕。化合物 (64~67), (69), (70) 和 (72)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作用。非Xenicane代谢产物xenibellal (75)对Xenia umbellata也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作用〔24〕。化合物Confertdiate (76)是一个四环的二萜类物质,从中国珊瑚Sinularia conferta中分离得到〔25〕。 从史密森尼博物院癌症研究所收集的海葵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actiniarins A-C (77~79)能适度抑制人cdc25B磷酸酶重组〔26〕。 Periconicins A,B (80~81)〔27〕是从内生红树林真菌Periconia sp.分离得到的二萜类的新化合物,能抑制不同微生物的生长活性,诸如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358p, Staphylococcus epidermis ATCC 12228等等。 南海真菌2492#是从采自香港红树林植物Phiagmites austrah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从2492#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两种二萜类化合物 (82~83)有很好的生理活性〔28〕,如抗肿瘤、降压、调整心率失常,同时降压调整心率失常的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优于临床现用的阳性对照物。 从中国红树林植物Bruguiera gymnorrhiza分离出二萜类化合物 (84~86),化合物(86)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具有适当的细胞毒活性〔29〕。也从中国红树林另一物种Bruguiera sexangula var. rhynchopetala分离出三种二萜类化合物 (87~89) 〔30〕。与之结构相似的二萜类化合物 (90~93)从中国Bruguiera gymnorrhiza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92)和 (93)有轻微的细胞毒活性〔31〕。 二倍半萜 Willam Fenical研究小组从曲霉属Aspergillus海洋真菌(菌株编号CNM-713)分离到一个新的二倍半萜化合物aspergilloxide (94),该化合物为含有25个碳原子的新骨架,对人的结肠癌细胞HCT-116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32〕。在此之前,Willam Fenical等人从巴哈马的红树林中的漂浮木中也分离到一株真菌Fusarium heterosporum CNC-477, 并从中分离得到一系列多羟基二倍半萜类化合物neomangicols A-C(95~97)〔33〕和mangicols A-G (98~104)〔6〕,它们的结构如下图所示。Neomangicols的骨架为25个碳的二倍半萜,是首次从天然物中分离得到。药理实验显示化合物 (96)具有和庆大霉素大致相当的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抑制能力,化合物 (98)和 (99)对MP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诱导的鼠类耳朵水肿有抗炎症活性。 三萜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以三萜皂苷、三萜烯类、三萜糖苷等形式存在。四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nobilisidenol (105) 和 (106)是从中国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分离得到的〔34〕。采集于福建东山的黑乳海参洗净切碎后用85%的EtOH冷浸提取,得到的流浸膏均匀分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n-BuOH萃取,研究发现n-BuOH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层析、反相C-18硅胶柱层析以及反相C-18 柱HPLC分离得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nobilisidenol (105)和(106)。易杨华等同时从海参中提取到了其它的三萜糖苷类化合物以及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35,36〕。三萜烯类化合物intercedensides D-I(107-112)从中国海参Mensamaria intercedens中分离得到,具有细胞毒功能〔37〕。新西兰海参Australostichopus mollis是单硫酸酯三萜糖甙化合物mollisosides A(113), B1(114) 和 B2(115)的来源〔38〕。 具有细胞溶解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sodwanone S (116)是从印度洋多毛岛采集的海绵Axinella weltneri中分离得到的〔39〕。三萜苷类化合物sarasinosides J-M (117-120)分离自印尼苏拉威西岛采集的海绵Melophlus sarassinorum,对B. subtilis和S. cerevisae的细菌具有抗微生物活性作用〔40〕。 2 糖苷类化合物 从中国海南采集的甲藻A. carterae中分离得到一种不饱和的糖基甘油酯化合物(121)〔41〕。甲藻采集于中国海南三亚,经分离筛选得到的A. carterae大规模培养后用甲苯/MeOH(1:3)的有机溶剂提取,所得干涸物分别用甲苯、1N NaCl 水溶液提取。研究发现有机相提取物经硅胶柱(洗脱液为不同比例的MeOH/CHCl3)、反相C-18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MeOH/H2O=9:1),最后经反相C-18柱制备型HPLC(流动相为MeOH/H2O =95:5)分离纯化得到25mg不饱和的糖基甘油酯化合物(121)。从多米尼克普次矛斯采集的绿藻Avrainvillea nigricans中可以分离出一个甘油酯avrainvilloside(122),该化合物含有6-脱氧-6-氨基糖苷部分〔42〕。 两个甘油一酯化合物homaxinolin(123)和(124),磷脂酰胆碱homaxinolin(125)以及能抑制细胞生长的脂肪酸(126)是从韩国海绵Hom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43〕。从红海采集的海绵Erylus lendenfeldi分离得到的两个甾体糖苷类化合物erylosides K(127)和L(128)能选择性的抑制酵母菌株的rad50芽体,rad50能修复协调受损的双链DNA〔44〕。 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是五种糖苷化合物SJC-1(129),SJC-2(130), SJC-3(131), SJC-4(132) 和 SJC-5(133)的主要来源〔45〕。五种化合物均从弱极性CHCl3/MeOH部分分离出来,其中SJC-1(129), SJC-2(130), SJC-3(131)是典型的鞘甘醇或植物型鞘甘醇葡萄糖脑苷脂类化合物,含有羟基化或非羟基化的脂肪酰基结构。SJC-4(132) 和 SJC-5(133)也含有羟基化的脂肪酰基结构,但是含有独特的鞘甘醇基团,是两种新型的葡萄糖脑苷脂类化合物。Linckiacerebroside A(134)是从日本海星Linckia laevigata分离出的一种新型糖苷脂化合物〔46〕。 甾体糖苷孕甾-5, 20-二烯-3β-醇-3-O-α-L-吡喃岩藻糖苷(135) 和 孕甾-5, 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136)从中国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sp.中分离得到〔47〕。将新鲜的软珊瑚干质量 kg用乙醇在室温下浸泡 3 次, 合并提取液, 减压浓缩后得到深褐色浸膏 用30%的甲醇溶解后, 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石油醚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后得棕黑色胶状物 ,将此提取物硅胶柱减压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溶剂体系梯度洗脱, 从石油醚/乙酸乙酯(20:80)洗脱液中所得的洗脱部分在反相C-18柱上进行HPLC分离, 用MeOH洗脱得到化合物60mg(135)和3mg(136),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早孕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四种甾体糖苷化合物(137-140)是从中国珊瑚Junceella juncea EtOH/CH2Cl2提取液中分离得到〔48〕。 3 结语 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萜类和糖苷类天然化合物的数量近几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有些化合物的活性确切而且活性作用强烈是很有希望的一些药物先导化合物,但是用于临床研究的化合物还相对较少,因此开发更多新的天然化合物是有必要的。其次,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活性化合物也存在着活性较低或毒性较大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使其活性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含量通常较低,而且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受到提取试剂、方法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半合成或者全合成解决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结构易变、试剂耗量大等缺点。例如从海洋真菌中发现的结构新颖,有抗菌、抗癌和神经心血管活性的物质头孢菌素C,就是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这是一大类半合成的广为人知的抗生素,它已广泛用于临床〔49〕。所以采用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解决活性化合物作为药源的大量生产方式是通行的。我们期待着这些药物先导化合物在药物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摘要〕 生物测定是经典的药品检测专业之一,现代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的基本状况,阐明了生物测定专业在中药开发、新药研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测定;药理;药品 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安全和疗效。药品检测方法和检测水平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面对生命科学中复杂的分离分析任务,发展了色谱分析方法。结构分析、价态分析、晶体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又促进了光谱分析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仪器分析迅速发展,为药物检测提供各种非常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1〕。生物测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发展前景令我们从事药品生物测定工作者所关注。 1 药品生物的特点与业务范围 药品生物测定的定义与特点 药品生物测定(简称生测)是利用药品(或药品中的有害杂质)对生物(或离体器官及组织)所引起的反应来测定药品的含量或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生测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与医疗要求基本一致,能直接反映药品的效果或毒副作用,这是其他物理学方法或化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因此,目前各国药典仍大都采用这一方法。 生测法的缺点是检验周期长,微生物有生长繁殖过程,动物有生理代谢过程,观察分析时间一般在2~7天,有些试验会更长。影响因素多,有生物差异性,也有系统操作误差和环境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用品用具、动物质量、仪器设备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2〕。所以,以生测主检的品种在中国药典中逐版减少。 药品生物测定的业务范围 中国药典是法定的药品标准,它将药品质量控制项目归为四类: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生测的业务主要涉及到中西药品的检查类和含量类。 其中作为药品安全性检查项目最多,包括: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异常毒性、安全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过敏物质、刺激性、溶血、降压物质、微生物限度等。含量(或效价)测定包括: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胰岛素、硫酸鱼精蛋白、缩宫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升压素等生物检定法。 2 药品生物测定的现状 由于现代化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药品生物测定的品种和范围,方法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品种和范围的变化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最初大部分抗生素用微生物法测定含量。随着制药工业发展,提纯方法不断改进,有效组分更加明确,许多品种检测方法不断改为仪器测定和化学测定。例如: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约219个抗生素品种,其中有15个原料药及其制剂从1995年版的化学法和微生物法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使该法达到97种,微生物法仅有24个,其中9个品种是新增加的。有人预计本世纪初,HPLC法会发展成为中国药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仪器分析法〔3〕。规定取消抗生素过期检验,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的业务工作量更是明显减少。 药品注射剂的热源检查。1942年美国首先将家兔法收入药典,相继世界各国药典均规定用该法。中国药典从1953年开始收载。自1973年以来,鲎试剂被证明是一种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存在的灵敏试剂。用鲎试剂要比家兔试验迅速、经济,所需样品量少,操作过程工作量小,每天可进行许多样品检测。1980年美国药典20版首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85年USP21版收载5种注射用水及40种放射性药品。1991年11月执行的USP22版第五增补版公布了185种药品删除家兔法,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1995年USP23版注射剂的热源项几乎都被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制备鲎试剂,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3年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该法,但未涉及任何品种,1995年中国药典二部正式收载,并规定了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和二十多种放射性药品并删除热源检查,以内毒素代替。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扩大到68种。预计2005年版中国药典还要继续增加品种,热源项都将被内毒素代替。动物试验改为生化试验。 实验动物 生测离不开实验动物,在实验中,为了减少生物差异,提高动物反应敏感性,以最少的动物达到最满意的结果。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件》,对实验动物的饲管、管理、使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实行达标认证制度,严格管理。按微生物控制程度把实验动物分为四级: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5〕。一般动物实验必须达到清洁动物标准,种系清楚,不杂乱,无规定指出的疾病。动物级别越高,饲养管理条件越严,设施投资越大。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的活试剂,既要有纯度,也要有数量,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符合要求才能使用。(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实验,进行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的使用。) 药品生物测定在方法上的改进与变化 为了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实验误差,近年来生测方面也研制并投入使用了部分仪器设备,如:抗生素抑菌圈测定仪、微机热原测温仪、集菌仪、细菌数测定仪等,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生测作为经典方法沿用至今,表明它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特点,在药品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老产品改为其他方法控制质量,也会不断有新产品离不开生测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尽量克服它的不足,开拓新的业务范围。 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量大 为了控制药品染菌限度,1975年美国药典19版首载微生物限度检查,1980年英国药典收载,我国在1990年由卫生部颁布了药品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1995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6〕。2000年版中国药典按剂型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标准,执行范围除注射剂和中药饮片外几乎包括中西药的所有制剂和原料。该项检查成为药典品种适用最多的检查项目,占当前地市级药品检验所生测室业务工作量的80%以上。在这项检查中,有大量的业务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试验条件,使数据准确,探讨快速检测的新方法。药包材的检查,国家药监局已经发布试行标准,业务范围将更加扩大,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努力探讨研究的新领域。 药品生物测定在中药开发中的作用 我国是中药王国,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920种,其中中成药398种。有含量测定的157种,仅占总数的17%,中药成分多,杂质和干扰物质很多。复方制剂,尤其大复方制剂专属性的检出处方中所含药材很困难,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做。中成药中的杂质如重金属、残留农药等达到一定水平会产生毒副作用,影响药物安全性〔7〕。要让中药制剂打进国际市场,我们在检查类的控制项目和含量类的方法探讨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生物测定可以在毒理、药理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逐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制剂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药研制开发与安全性评价 新药研制开发是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在获得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后,研究开发组织者要在生物医学领域进行药物评价研究,首先必须组织药理学、毒理学、病理学、兽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按药物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进行管理。组织药理、毒理(包括一般毒理和特殊毒理)、病理、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药物分析、临床化学、实验动物、生物统计、质量保证等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阶段做出评价〔8〕。生测在这方面可以参加开发研究或进行技术指导。 药物动力学研究,通常需要从动物体液或组织器官匀浆中分离、鉴定和检测代谢后的原粉及其他代谢产物。但是,将服药动物按指定时间间隔处死,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血药浓度,不仅动物用量大,而且常因动物个体差异无法得到可靠结果,也无法在同一动物重复实验确证。处死动物的代谢产物也只能反映被处死时的结果,无法了解药物代谢的全过程。有学者报道,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可在活的动物不同部位重复取样,用微柱液相色谱〔9〕或毛细管电泳〔10〕进行分析,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11〕。 自动进取样装置和计算机工作站应用于药理实验的探讨,使药品生物测定趋向微量、灵敏、专属、简便、快速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药品生物测定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的检测专业,现代仪器的大量使用,不仅不会影响其发展,而是如虎添翼,让药品生物测定展示出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倪坤义,田颂九,丁丽霞.21世纪药物分析学的发展趋势.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798. 2 张治锬.抗生素药品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20. 3 田颂九,丁丽霞,田洁.国内外药典中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简述.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81. 4 吴伟洪.鲎与鲎试验法论文汇编(三).厦门鲎试剂厂,1996,18. 5 施新猷.医学实验动物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2. 6 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 7 李真,龚培力,曾繁典.药物杂质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7(6):452. 8 刘昌孝.美国新药研究开展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概况.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85. 9 Chen AQ,Lunte sampling coupled on-line to fast microbore liquid Chromatogr,1995,691(1-2):29. 10 Qanson electrophoresis and microdialysis:current technology and Chromatogr B,1997,697:89. 11 Yang H,Wang Q,Elmquist WF,et desin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intravenous microdialysis probe:application to fluconazole pharmacokinetics in the freelymoving rat Res,1997,14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始于1971年,现已创造出35个重要治疗药物,全球大约有2500多家公司,主要产品有重组蛋白质药品、重组疫苗和诊断、治疗用的单克隆机体三大类。我国自8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生物技术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到1998年7月底,我国已有近200多个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已有14种现代生物技术药品和疫苗投产,已经批准进入临床的有近10种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有10多种。在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我国生物技术诊断试剂、酶工程、动植物细胞工程医药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支撑技术、后处理技术和制剂技术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其中不重视中试放大过程是影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发展 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现在,世界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技术药品已应用和渗透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新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改造传统制药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物理学和化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而21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生物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得到普遍的认同,生物技术是当今高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预测,生命科学到2015年会取得革命性进展。这些进展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的治疗问题,彻底消除营养不良,改善食品的生产方式,消除各种污染,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社会安全和刑侦提供新的手段。有些成果还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植物和动物的人工进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产生新的有机生命的研究也会取得进展。 1.生物制药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 肿瘤 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2 神经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3 自身免疫性疾病 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如 Genentech公司研究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E用于治疗哮喘,已进入Ⅱ期临床;Cetor′s公司研制一种TNF-α抗体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达80%。Chiron公司的β-干扰素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病。还有的公司在应用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如将胰岛素基因导入患者的皮肤细胞,再将细胞注入人体,使工程细胞产生全程胰岛素供应。 4 冠心病 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 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 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展望 今后10年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目前热门的药物生物技术如下:表1 热门药物生物技术技 术 新颖性 技 术 新颖性 组合化学 成熟领域 前导物综合鉴定技术 新生技术 药学基因组科学 发展领域 核糖酶 新生技术 蛋白质工程 发展领域 抗体酶 新生技术 基因治疗 发展领域 药物设计与人工智能 新生技术 糖类治疗剂 发展领域 功能抗原 新生技术 表2 正在研究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类型领 域 开发药物品种 领 域 开发药物品种 单克隆体 78 人生长激素 5 疫苗 62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4 基因治疗 28 凝血因子 3 白介素 11 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3 干扰素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 2 生长因子 10 SOD 1 重组可溶性受体 6 其他 56 反义药物 6 总数 284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毒品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 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到下世纪初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数目尚不会超过一般药物的总数,但生物技术制药公司总数将超过前10年的6倍。目前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多分布在美国,如Amgen,Genetics institute,Genzyme,Genentech和Chiron,还有Biogen也发展较快。1987年尚没有一种重组DNA药物进入世界药品销售额排名前列表,但到1996年已有多种生物工程药物榜上有名。经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含3大类,即重组治疗蛋白质、重组疫苗和诊断或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制药工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各地是不平衡的。某些地区(例如亚洲)会继续以生产专利过期药物为主,有些地区(如美国和欧洲)除了继续生产低利润的药物外会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总之,综合多学科的努力,通过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因为这些手段可以寻找快速鉴定药物作用的靶,更有效地发现更多新的先导物化学实体,从而为发明新药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自己去中国知网找找,需要账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