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决策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决策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决策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国外与考研决策相关的文献有:《组织设计: 考研选择决策研究》、《研究生招生选择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考研决策研究:一种实证分析法》等。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很多的,可以看 国外研究生论文期刊参考资料 [1].国外研究生学术,国外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EM)设置对我国的启示,《国外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国外蒙学文献》 ,英文论文参考文献等文献的,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是你作论文时所用到的资料,一般要标注在论文最后。文献综述是论文中对你所要研究的问题利用前人已有的理论进行描述。建议你看一篇硕士或者博士毕业论文,就会明白的。

论文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导语:文献综述是科学文献的一种,而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分享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是什么?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二、文献综述的主体结构

文献综述的大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引言:

引言部分,主要是要交代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该部分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该部分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没有固定的格式,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体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一般用两级,第三级上用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插图应具有自明性,尽量不要与文中的文字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内容避免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总结:

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指出存在的不同意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1、技巧一:简述背景和立题研究过程。这部分内容尽量简明扼要。

2、技巧二: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在引用过去的文献时一定要简洁。

3、技巧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别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样会节省很多精力。

四、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注意事项二: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要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注意事项三: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注意事项四: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注意事项五:综述篇幅不可太长。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尽管国家已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一来,国家标准有些要求并不明确,有些可能还不尽合理,二来各编辑部可能并未充分重视,目前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这给作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一是投稿不同期刊要用不同的参考文献列出格式,特别是,当稿件被一个期刊拒稿而另投他刊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无意义的修改。

笔者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根据多年的编辑和实际论文投稿实践,提出以下拙见,与各位同仁讨论,希望大家提出改正意见,并获得共识,以方便科学家投稿。

(注意:GB/T 7714—2005是国家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标准,故,应当尽量参照执行,但可以稍作修改)

1. 建议使用著者—年制

GB/T7714—2005给出了两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一是顺序编码制,二是著者—年制,未强制执行某一种,这也是各期刊最大的分歧。

笔者以为,著者—年制明显优于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是节省空间,但在现在主要是电子文件的条件下,空间的价值已经很低。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一是在正文中读到某文献时,并不清楚该文献是何人所作,必须翻页到后面的文献表才能找到,这在印刷的纸质本上尚不太费力,在电子文件上,阅读时经常地跳转页码,是很令人烦恼的。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二是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容易出错,要将文中出现的文献与参考文献表上的文献一一对应,非小心不可,而当文章修改时,在前面增加(或删去)一篇或数篇文献时,更是要对后续文献的序号一一修改,相当麻烦。比如,投稿时某文献尚未正式发表,而到文章经审稿、退修、录用后,发现又有与本文有关的一篇或多篇文献见刊,这时作者不得不在前言节中加上这些文献,这样,后续文献的编号均需一一调整。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文中编号与文献表中的编号并不对应,甚至出现系统位移。

而著者—年制在正文中即写明了文献的作者和出版年代,熟悉的读者不用翻阅文献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篇文献,甚至知晓该文献的核心内容,大大地方便了读者。

著者—年制文献的对应关系简单,不易出错,这是著者—年制的优点之二。特别是当增加文献时,对正文和文献表中其他部分的文献几乎不产生影响,作者修改文稿和编辑编辑文稿均只需很少的工作量,且不易出错。

使用著者—年制还使作者和编者不得不淘汰一种不良的引文方式, 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在顺序编码制中也许不很难看,但在著者—年制中是很不雅观的。事实上,在现今网上查找文献十分方便的今天,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已经毫无意义。而在著者 -年 制中,我的编辑实践中是要求作者将各具体文献的关键证据或/和创性性论点一一列出,而对于那些既无创新性论据也无创新性论点的文献,则不要列出。这也使文献统计学中按被引用次数评价论文价值的思想更为合理。

著者—年制的唯一缺点是占用较多的篇幅,但这在今天以电子文件为主的情况下,已不重要。

2. 应当列出全部作者

在GB/T 7714—2005中,对文献表中文献作者的列出要求是多于3人是仅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等。

但首先,从法律角度,这是违反著作权法的,故应当是无效的。文献的合作作者,无论是第几作者,均是文献的著作权人之一,要引用他们的作品,而只列其中部分著作权人,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有许多文献中,位于后边的作者并不是不重要,如笔者发现,许多通讯作者将自己的姓名列在作者的最后一位。

3. 西文文献的华人作者姓和名均应当全拼

GB/T7714—2005要求华人的西文姓名用汉语拼音,不得用缩写,且除了第一音节以辅音字母结尾而第二音节以元音字母开头时需加分音符外,不要在双音节人名间加上任何字符。

但是,笔者发现,现在许多期刊在引用华人的西文文献时,往往是将华人的名也缩写了,对双音节人名多数是缩写成了第一、二音节的两个首字母。这是既不符合国标,也是很不合适的。

因为华人的同姓人很多,仅靠名的缩写,很难分清究竟是哪位作者。比如中国的“Kong X”可能有数万人(宪字辈和祥字辈的孔家人)、姓“Zhang”的有张、章、仉,总人口有几千万,仅加上一个或两个字母,远远区分不了。同样Li (李、厉、黎)、Wang (王、汪)、Wu(吴、乌、伍、武、毋、巫、邬、舞)、Yan (严、言、燕、颜、阎、晏、闫、鄢)等同“姓”者也太多。

笔者建议,在正文引用处应当将第一作者的姓、名均写全(全拼),在文献表中,应将所有作者的姓和名均写全拼。

至于港台及海外的华人作者,可以依照名从主人原则,继续按威氏拼法拼写他们的姓名,名中也可加短横。

还有少数民族作者,应当注意区分作者的姓和名,有些民族的习惯是名前姓后,如维吾尔族,在文章发表时,可能是按这一方式,而在参考文献表中应当一律姓前名后。

4. 析出文献中,文集等的前面仍用“见”、“In”,不用“∥”

GB/T7714—2005要求,专著(含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用“//”代替“.见:”或“.In:”。

但笔者以为,这一相较于以前标准的修改并无明显优点,且“//”很难想象其有“见:”或“In:的含义。

5. 起止页码、连续序号和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仍用 “~”

GB/T7714—2005要求起止页码和连续序号间用“-”代替“~”;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采用“/”,不用“-”“—”“~”或“,”。

这显然并不合理。笔者认为,当阿拉伯数字为基数词或序数词时,表示两基数或序数的范围用波浪线更为合适(章雨旭等,2010)。页码和期号均可以看作是序数词,其间用波浪线显然很合适。另外,斜杠除了常用作除号外,常被用以代替“或”,而合刊的期号间显然既非相除关系,也非或者关系。若多期合刊,如《地质论评》在抗日战争中的1943年第8卷,因为特别困难,曾出版了一个全年的六期合刊,按GB/T7714—2005要求,将会被写为“8(1/2/3/4/5/6)”,显然不美。

6. 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的主要责任者后应当加上责任

GB/T7714—2005对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如论文集,只要求写主编名,不要求加“主编”二字。

如:白书农. 1998.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6-163.

笔者以为这并不合适,上条文献中明确“李承森”的责任显然更好。

7. 起止页码前一律用冒号

GB/T7714—2005 要求“:”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引文页码、析出文献的页码、专利国别前。 即无论是专著的引文页码还是期刊的引文页码前均应当用冒号。在此之前,我刊在专著的引用页码前是用逗号。

8. 引用专著中的内容应当标明引用页码

引用专著时我们一般是写出专著的全部页码,这对于读者查阅相关内容可能并不方便。建议写出引用内容的所在页码或页码范围。

GB/T7714—2005要求是在正文中引用处将页码或页码范围作为上角标列出。在后面的文献表中,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我们可以列出总页码。

9.非正式出版物的引用格式

按GB/T 7714—2005,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出版物一样列出。

但学术论文不同于一般文献,学术论文本身必须是经过同行专家审查过的,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非正式出版物的可信度不一定,最好与正式出版物区别开来。我刊多年的实践是将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参考文献分开,放在注释项下。

关于学位论文,笔者以为,博士论文有较多的专家评审,而学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恐怕多是习作而已,故我刊暂时的处理是将博士学位论文当作正式参考文献,而将学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当作注释列出。

非正式出版物的列法是,在正文中用上角标阴圈码,或者写为第一作者加上上角标阴圈码,例:“(张三等,1998;李四;王五等,2007;赵六等)”。而在注释项下的列法格式与正式文献尽量一致。

10.常见文献的格式

依据GB/T 7714—2005及以上讨论,建议文献采用著者 -年 制,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1)刊物上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止页.

(2)专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3)论文集中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见:XXX, XXX,...,(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4)学位论文:

研究生姓名. 论文完成年份. 论文题目[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 导师:导师姓名. 城市:学校或研究单位.

(5)报纸上的文章:

作者.出版年.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版).

报纸的文件类型[N]建议写明。

(6)网上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目[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http://网址.

按GB/T 7714—2005,更新日期可省,引用日期不可省!日期的格式必须是类似于:“2011-06-21”的形式。且文献类型[OL]不可省略。

同时是其他文献又是网络文献时可联合起来,例: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OL]. 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2011-03-06]

单独列一种形式亦可,但应当注意尽量列原创,而不列转载;而由于网上文献查找方便,列网上文献还是有必要的。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OL].[2011-06-14]

其中[2011-06-14]是引用的日期,这一项不可省,因为网上文章变化较大,很有可能被删除或更新,作者仅表明对引用日期网上确有该文负责。

【拓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又称文献回顾,文献分析。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需要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是的。

综述中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论文文献综述撰写注意事项:

1,内容新颖,由浅入深。写综述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专题的动态,重点应放在介绍最新知识方面。所引用的文献通常也应以近2~3年者为主,而且要适当选择设计严密、方法可靠、数据可信、科学性强、有新发现、新见解、有实用价值的文献。

2,文献齐全,引用原著。写文献综述忌讳随便收集一点文献就动手撰写。应当努力去搜集阅读文献。将同类性质问题的文献归到一组,每一段落的内容应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材料来源尽量引用原始的单篇文献,即第一次文献。

3,忠于原著,论之有据。综述的基本准则是忠于原著。并非简单的资料堆积就能写出高质量的综述文章。它要求把来自不同作者的研究成果及其理性认识熔于一炉,还要加以分析评论,让事实来说话。

4,文理通顺,行文精练。综述中所引用的大量原始文献,出自各家手笔,风格可能完全不同;还有外语的翻译理解水平不一,要把这些素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综述,必然要付出艰苦的再创造性劳动。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与决策有关的文献综述论文

根据金融市场学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用不少于4000字的篇幅,自命题写出一篇论文。二、全文字数要求不低于4000字三、论文完成时间为下学期开始前四、需联系实际五、论文分析过程多用图表、曲线表示六、课程论文写作辅导课程论文作为部分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形式,与笔试开卷,闭卷考核形式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在认真学习完课程基本理论知识之后,选取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论文题目,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实地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所学课程的有关学科现状(成果及问题)、发展趋势之后,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然后进行课程论文的撰写。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能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一般课程论文大致可分为文献综述类论文、案例分析类论文、调查研究类论文。(一)文献综述类论文写作要求对某一方面的主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后,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比如《公共政策学》课程论文“请就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或“请围绕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或“请针对公共政策决策体制创新这一问题”,写一篇文献综述,即属于此类型论文。文献综述类论文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撰写文献综述类论文时可按这四部分进行撰写:①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②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不同的问题综述,也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③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对待。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排版地图​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参考资料:匿名

合理决策是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所必须行使的的重要职能。但是,进行合理决策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该引起决策者的注意。(一)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组织决策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在各种环境条件对组织决策的制约性。例如,组织在历史环境与形式机环境;优势环境与劣势环境;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等方面不同的特点或起点,都对组织决策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环境是决策方案产生的载体,也是决策方案得以实现的保障。关键是取决于管理者能否全面有效的把握和利用有关的环境信息,能否根据环境信息的各种不同情况作出相关的反应。所以,管理者在行使决策职能时,首先应该对组织的所有环境条件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并合理确定组织在未来活动中的起点和预期目标,使组织决策保持良好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二)决策者决策者是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决策者对决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决策者的知识、心理、观念、能力等各种因素对决策产生作用。这就是说,决策的过程就是对决策者的一种全面的检验。在决策时,无论是确定目的还是选择手段,都要对各种目的和手段进行比较。为了全面决策,还需要全面预测,而全面预测要求收集全面的情报和掌握全面的知识。在决策时,决策者还需要调动心理因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此外,决策者还必须具备承担决策风险的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任何决策都在不同程度带有一定的风险,组织及其决策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决策方案的选择。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通常会在被迫对环境作出反应之前就已采取进攻性的行动,并经常会进行新的探索;而不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通常只对环境作出被动的反应,并习惯于是过去的限制,按过去的规则策划将来的活动。对于决策者,行使决策职能,经常会受到自身的知识条件,心理条件和其他一些能力条件的选择,所以,管理者在学习决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 (三)组织作为组织的决策,其都会受到组织的影响和制约。因为任何决策,都是对过去在某种程度上的否定,;任何决策的实施,都会给组织带来某种程度的变化。组织成员对这种可能产生的变化会怀有抵御或欢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组织的决策。组织对决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的文化来制约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及行为方式,并通过组织文化来影响人们改变态度而发生作用的。如果在偏向保守、怀旧、的组织中,人们总是根据过去的标准来判断现在的决策,总是担心在变化中会失去什么,从而对将要发生的变化产生怀疑抵御的心理与行为;而在具有开拓和创新气氛的组织中,人们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决策的合理性,总是希望在可能产生的变化中得到什么,因此渴望变化、欢迎变化、支持变化。由此可见,欢迎变化的组织文化有利于新决策的实施,而抵御变化的组织文化则可能给新决策带来种种阻抗。所以,建立一种有利于变化与发展的组织文化是有效实施新决策的重要内容。 (四)时间时间本身就是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限制决策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威廉。R.。金和大卫。I。克里兰.把决策分为时间敏感决策和知识敏感决策。所谓知识敏感决策,着重于未来,而不是现在;着重于机会的运用,而不是避开威胁。所以决策时,在时间上相对宽裕,并不一定要求在某一日期以前完成。而所谓时间敏感决策是指那些必须迅速尽量准确的决策,这种决策对速度的要求超过对质量的要求。相对知识敏感决策,时间敏感决策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这类决策的执行效果主要取决于速度,所以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时间对决策的影响作用,并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决策。三、园所决策职能的实施根据决策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我国园所管理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园所管理者在决策职能的行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管理者应该根据自己在决策管理中的问题,努力学习决策理论,强化决策意识,更新决策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 (一)强化决策意识在我国园所管理中,管理者决策意识淡薄,不善于用决策的方法来拓展园所事业;不善于用决策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而只是凭感觉、经验和各种管理矛盾的驱使,整天被动地、目光短浅地重复着低水平的管理工作。这种丧失决策意识的组织以及管理者,经常会处于失去方向、失去动力的管理困惑之中。所以,作为园所管理者,必须与"无决策"的管理方式作彻底的决裂,应该充分认识决策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应该把决策职能的行使放在首位,并自觉承担决策的管理职能,运用决策的管理方法来推进园所工作的不断提高。(二)决策不是管理者的个人行为在园所管理中,把决策看作是管理者的个人行为,这是决策管理的一大误区。管理者把决策看成是自己个人的专利,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都由管理者一人或管理层的几个人来策划。这样的决策,既违背了决策的基本理论,又不利于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因为决策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决策是组织行为,决策是为了组织的决策。所以,决策应该有组织及其成员的基础,决策应该有组织的运作。因此,管理者在行使决策职能时,应该正确处理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关系,使园所的决策方案能真正代表广大员工的利益,能真正成为组织的行动纲领。 (三)决策不是管理者的瞬间行为在园所管理中,管理者经常会把决策看成是管理者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定,或者是关键时刻的瞬间行为。这是管理者容易陷入的又一个决策管理的误区。如果把决策理解为管理者的瞬间行为,那么这种管理就必然导致管理上的短期行为,而不可能带来长远的发展。虽然,管理者的"关键决定"、"瞬间行为"对组织的管理也能产生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园所组织的现时存在与长远发展,都不是靠临时的、即兴的、瞬间的决定来保证的,而是必须依靠对组织进行全面的和全方位的思考、选择和调整。所以,决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作为决策职能的行使,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四)决策制定的过程决策是一个过程,其主要表现在决策的制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决策制定过程的完整性。决策制定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所构成。1、情报活动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环境条件和寻求决策的条件,收集有关决策的资料与信息,为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依据。2、设计活动阶段主要是创造、分析和制定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而且形成的方案,不只是一套,应该是数套行动方案。3、抉择活动阶段主要是从设计活动阶段形成的多套行动方案中,通过比较、分析,最后选择出可资利用的一套方案。4、审查活动阶段主要是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对已经选出的行动方案进行最终的审核。这个活动阶段,一般还可以由有关领导与专家的参与,由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对行动方案进行审定,以此确保决策的先进性与合理性。由此可见,决策制定的过程是以"找出制定决策的依据;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在诸多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这四个阶段进行的。这四个阶段在操作时各自所占的份量与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决策者应该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调查和分析形势,用较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创造、分析和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用较少的时间选择方案,用适量的时间去进行评价。实际上,这些阶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经常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个阶段的运行次序,也会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您好,关于国外考研决策相关的文献,我可以提供以下几篇:1.《国外考研决策研究综述》,作者:李晓静,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018年第3期,本文综述了国外考研决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2.《国外考研决策研究综述》,作者:王晓燕,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本文综述了国外考研决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3.《国外考研决策研究综述》,作者:刘婷婷,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本文综述了国外考研决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4.《国外考研决策研究综述》,作者:张文文,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本文综述了国外考研决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5.《国外考研决策研究综述》,作者:赵明明,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本文综述了国外考研决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上就是关于国外考研决策相关的文献,希望能够帮助您。

1. A Study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研究研究生入学决策过程)2.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社会支持在研究生入学决策中的作用)3.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分析影响研究生入学决策的因素)4.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id o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探索财政援助对研究生入学决策的影响)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in the US and Europe (美国和欧洲研究生入学决策的比较研究)6. The Impact of Gender o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性别对研究生入学决策的影响)7.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Race o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研究种族对研究生入学决策的影响)8. An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Personal Statements i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考察个人陈述在研究生入学决策中的作用)9.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国际学生对研究生入学决策的影响)10.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Online Applications on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Decisions (研究网上申请对研究生入学决策的影响)

存货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摘要】存货是财务管理的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存货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不是很完善。对于存货的收入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企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少交税,专门转法律的空子。存货项目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早已成为舞弊者趋之若骛的理想对象,同时也引起了注册会计师的特别关注。自从1938年美国著名的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发生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将存货盘点列为公司审计必须进行的重要程序之一。然而,由于审计局限性的存在,注册会计师的疏忽以及客户管理当局舞弊技术的提高,依然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在存货审计中吃尽苦头。法尔莫公司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注册会计师只要不断地吸取昔日教训,努力完善审计技术,切实提高查处舞弊的能力,就必定能将存货审计失败的风险降至最低。本文站在企业财务管理的立场,对于存货的收入进行全面的分析。【关键词】 存货收入的核算规范 存货收入的审计要点 案例分析存货,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存货收入核算规范(一)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核算时应该设置“在途物资”和“原材料”。1、 在途物资帐户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2、 原材料帐户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核算时应设置“物资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帐户。(一) 自制半成品,是指经过并已验收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但是尚未制造完工为商品产品,仍需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二) “委托加工物资“帐户,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三)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收入的核算比照原材料。二、 存货收入审计要点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是否要求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是否存在利用材料成本差异来调节成本费用的现象。(一) “自制半成品”的核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帐户使用不准确的问题。如将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和自制半成品的帐户弄错(二) 企业对增值税的处理是否准确、规范 。(三)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的购进核算是否严密,是否存在将包装物与原材料混淆、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混淆的现象。(四) 存货的入库是否严格履行验收手续,对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否逐项核对,并及时处理三、存货收入典型案例分析(一)进货退出时不相应转销“进项税额”(二)组成计税价格错误,少交税款1 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乙企业的加工业进行审计。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烟丝,发出烟叶10吨,每吨烟叶成本500元,乙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代垫辅助材料500元,两方协议加工费3000元。乙企业代扣代交消费税3429元,乙企业反映的分录是:借:应收帐款 3429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3429经过了解乙企业在计算应交消费税时的计税价格是:(5000+3000)元/(1-30%)=3429元,甲企业委托加工后的烟丝在回收后直接出售。2 分析: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加工费是指受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费用,包括代垫辅助材料的实际成本,所以该企业的计税价格应是(5000+3500)/(1-30%)=元,应纳消费税是*30%=元,少计提消费税()元。3 问题:乙企业利用错算计税价格达到少交消费税的目的,而甲企业则少算了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4调帐:乙企业应该补交消费税:借:应收帐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当然对于甲企业应该补帐: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帐款 (三)企业购材料的时候材料的成本确定不正确四 结论:由此可见,存货的收入的审计在财务管理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会计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让一些企业利用审计的一些漏洞,做出危害国家法律的事情。(一)虚构存货1数量: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2价格: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户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二)存货盘点操纵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客户存货的监盘来获取有关存货的审计证据。因此,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执行和记录盘点测试显得非常重要。遗憾的是,在一些存货舞弊案件中,审计客户在数小时之内就改变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因而,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可信性。(三)错误的存货资本化虽然任何存贷项目都可能存在不恰当资本化的情况,但产成品项目中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有关产成品被资本化的部分通常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为了发现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取归入存货成本的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是否适当的信息。审计客户往往可列出很多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用以支持通过对存货项目进行资本化而增加利润的处理。此类舞弊往往是财务总监在总裁的指使下实施的。因此,在对关键人物的正式访谈中,如果怀疑有人指使他们夸大有关存货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以责难的态度迫使其说出真相。五 参考文献(一)薛雁群,向存货管理要效益,会计之友(中),2006年08期(二)林萍,存货管理,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72(三)耿华,浅谈企业存货的管理,现代商业,08年09期

关于存货风险的论文

存货风险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企业存货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各种损失的可能性。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浅谈存货管理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存货管理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企业市场竞争的越加激烈,存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存货管理问题措施

一、前言

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存货概述

我国存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2号存货》(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基本相同。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不论是可供直接出售,如企业的产成品、商品等;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如原材料等。

三、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O%左右,其管理、利润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据营销学家估算,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O%,这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能占35%,而物流成本又能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0~85%;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工厂成本的10%。并且在不断下降,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5%时间都是储存和运输时间。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在企业管理的其他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在降低存货成本上下功夫已经是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最终所向。

四、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持有一定的存货,对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存货管理工作中经常容易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企业的存货管理应该从企业的孕育期开始,包括企业设立前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市场调查、企业住所的选择阶段。否则,诞生的企业可能因先天不足而夭折。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3。流动资金占用额高。4。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5。管理不到位。

五、强化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正确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各种存货计价方法是因物价变动而产生的。若存货进价固定不变,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将失去存在的必要。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最好,主要看企业所在的角度,考虑的主要因素;另外还要看企业所经营存货的特点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以及物价变动情况等。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是最好的计价方法,企业才会从中受益。所以企业必须全面考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二)避免低值易耗品核算缺陷。为改进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建议将低值易耗品分为低值品和易耗品两类分别进行核算:将低值易耗品中的价值较低的,使用时间较长的低值品的金额分离出来,在五年内平均分摊,并在账面上留下5%的余额。对有余额存在的易耗品也在账面上预留5%的余额,待报废时再冲销;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对一些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低值易耗品,将其金额归并为一个总额以固定资产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明细核算,在做低值品的总分类核算的同时建立低值易耗品的明细核算制。1。领用卡制度。使用领用卡登记低值易耗品的领用、转移等情况。领用卡一般是卡随物,由领用人保存一份,仓库保存一份。2。明细分类账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明细账一般按使用单位设置,由财会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仓库人员登记。按使用单位反映,监督低值易耗品的收发结存情况。

(三)做好存货管理中存货的纳税筹划。存货的纳税筹划,重点是在符合税法规定范围内,使其成本最大化,从而达到节税之目的.。纳税人的各种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纳税人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货价格、购货费用和税金。计入存货成本的税金是反映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营类税、关税、资源税和不能从销项税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企业避免被调低进货成本的纳税筹划途径主要有:1。应取得合法凭证并妥为保存,否则会被税务机关按当年度、当地同一货品的最低价格核定进货成本,并处以罚款。2。进货价格不能明显高于时价,除能提出正当理由或证明文件予以认定外,税务稽查机关可能按时价(即较低价格)核定进货成本,企业应特别注意。

(四)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途径分析。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三相符。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三相符。2。采用ABC控制法,降低存货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3。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要想使存货管理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就要使企业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如ERP系统。利用ERP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六、结束语

存货管理是企业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保管工作的重要性和职责所在。作为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每一位经营者和决策者都不可忽视的重点。不把好这一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有可能会化为乌有。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存货管理工作,使存货管理在各行业中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存货管理。

参考文献:

[1]凯瑟文琳、斯腾詹,《成本管理精要》,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10。

[2美国管理行政学院,《成本控制最佳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

[3]史蒂文。M。布拉格,《存货管理最佳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

[4]杨和茂,《决胜千里――卓越成本关咯之道》,广州经济出版社,2006。2。

论文中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

需要。

综述中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扩展资料: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

这是论文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4、总结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5、参考文献

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且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综述

楼下说的都很正确,如果你引用了而没有写到参考文献,会被可能认为是抄袭的。再者说,文献综述,你引用文献多,质量高,说明你综述的好。

参考文献是你作论文时所用到的资料,一般要标注在论文最后。文献综述是论文中对你所要研究的问题利用前人已有的理论进行描述。建议你看一篇硕士或者博士毕业论文,就会明白的。

是的,写论文时文献综述里面的文章一定要写到参考文献里面。

综述中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论文文献综述撰写注意事项:内容新颖,由浅入深。写综述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专题的动态,重点应放在介绍最新知识方面。所引用的文献通常也应以近2~3年者为主,而且要适当选择设计严密、方法可靠、数据可信、科学性强、有新发现、新见解、有实用价值的文献。

  • 索引序列
  • 决策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论文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
  • 与决策有关的文献综述论文
  • 存货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论文中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