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鱼类全基因组研究现状论文

鱼类全基因组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鱼类全基因组研究现状论文

透明金线鲃还未绝迹,依然能寻觅到它的踪迹,但数量稀少,处于濒危状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保护,禁止在洞内放生其他鱼类及生物,让大自然千百年来留给人类的这一宝贵自然遗产、珍稀的鱼类物种,能够永远存活下去。洞穴鱼类的食物往往是极其匮乏的,关于金线鲃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动物学专家们,作为科学探索的一个方向还在苦苦寻觅。同时作为透明金线鲃的栖息地,云南阿庐古洞同样散发着神秘的色彩。阿庐古洞是个非常发达的石灰岩溶洞系统,它由“三洞一暗河”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溶洞系统。三洞分别是泸源洞、玉柱洞和碧玉洞,一暗河为玉笋河,河水最终流出洞外,注入南盘江,属南盘江水系。透明金线鲃生活阿庐古洞地下暗河中,该鱼是何时进入暗河已经难于考证,不过从其适应性性状变化序列来看,这里无疑是一种高度特化的典型洞穴鱼类,它伴随洞穴演变的进化历程是十分漫长。 2016年1月4日,bmcbiology在线发表了该杂志新年开篇的第一篇论文——来自中国的洞穴鱼类金线鲃全基因组研究。该研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团队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教授石琼团队合作完成。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杨君兴团队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石琼团队合作,选取了三种金线鲃属鱼类为对象,分别是地表种类——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半洞穴种类——犀角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洞穴种类——安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anshuiensis)。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者们对三种金线鲃鱼类的全基因组进行了解析,三种金线鲃的全基因组大小分别为、和。文章通过对基因组杂合度的计算对三种金线鲃的种群历史进行了重建,发现三种鱼类的种群动态与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起的几次大的地质运动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青藏高原的隆升在很大范围内影响了高原面和周边的物种形成。文章通过对三种鱼类全基因组的对比,发现了洞穴种类许多重要的遗传变化,例如:基因丢失(如视蛋白基因)、假基因化(如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如色素相关基因)、片段缺失(如鳞片相关的基因)以及基因表达量下调(如节律通路基因等)等。这些改变可能是其典型退化性性状(如眼睛退化、皮肤白化、鳞片退化、节律丢失等)的重要遗传机制。与之相对的是,有一些与味觉相关的转录因子拷贝数发生了增加,这可能是其补偿性进化性状的一种反应,因为洞穴种类味蕾数目比地表或半洞穴种类均要多。文章还对洞穴鱼类眼睛结构、头部神经丘、耳石三维结构、味蕾数目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展示。洞穴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性状的退化通常会伴随着一些性状的增强。在终年黑暗的洞穴环境中,洞穴鱼类展现出了与地表种类在极端环境适应中不一样的智慧。

这是因为鲤鱼的身体构造非常的奇特,基因组的排列非常强,因此适应能力非常的强。

这种能力应该是从他们的基因当中来的,因为鲤鱼无论是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都可以存活,而且在一个小小池塘里面也可以存活,只要有适当的水,它就会存活下来。

水产遗传育种;一、水产养殖发展现状;过去的几十年,水产养殖日益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水产生物的遗传育种研究一直是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制约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1、缺乏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遗传改良新品种(品;2、病害问题;3、生态环境问题;4、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二、水产养殖生物遗传改良的进展和成就;水产养殖生物遗传改良现状:;据挪威著名的遗传学家水产遗传育种一、水产养殖发展现状过去的几十年,水产养殖日益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水产养殖是渔业的重要组成。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14年全年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比上年增长。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762万吨,增长,捕捞水产品产量1688万吨,增长。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量比例为74:26。可以预见,随着水产业的发展,水产养殖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会更高。水产生物的遗传育种研究一直是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水产遗传育种研究的范围和采用的技术手段不断扩展和提高。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现代生物学技术已使人们可以从更宽、更广的角度来解析和认识水产生物的遗传特征,进而使从宏观到微观的遗传调控成为现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围绕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经济水生生物优良品种这一核心目标,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做出了突出贡献。制约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1、缺乏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遗传改良新品种(品系)2、病害问题3、生态环境问题4、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二、水产养殖生物遗传改良的进展和成就水产养殖生物遗传改良现状:据挪威著名的遗传学家Dr. Gjedrem Trygve 研究,世界水产养殖产品只有1-2%来自遗传改良的养殖品种。在挪威,超过90%的养殖鱼类是遗传改良品种,生产的鲑鱼和虹鳟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世界上遗传改良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主要有:鲤鱼: 20多种,鲑鳟鱼:10多种,鲟鱼: 1种,罗非鱼: 3~4种。现在中国水产养殖品种达到150余种,包括鱼、虾、贝、藻和其它生物。然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遗传改良,据李思发等研究,就水产养殖品种而言,我国大约只有10%的养殖品种是经过遗传改良的。我国只有的水产养殖产量是从养殖改良的新品种获得的。我国水产养殖遗传改良率17%,良种覆盖率50%。(渔业局领导报告中摘录)。经农业部批准,适合在我国推广养殖的新品种(品系)大约有60多个,其中鲤鱼就有多个新品种,但是,新品种占产量的比重不尽相同,一些新品种只是在有限的地区推广。目前,61个品种通过审定,17个真正通过遗传改良和选育。我国主要的遗传改良水产养殖新品种: 鲤鱼:17种,金鱼:6种,海藻:3种,团头鲂:1种,对虾:1种,鲍鱼:1种。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863),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项目的支持下,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手段已经在水产养殖新品种(品系)的培育中得到应用。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成果:1、选择育种。性状定向筛选是遗传育种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快速高效地筛选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水产品种,一直是水产科学的工作重点。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选择育种已从单一的传统选择育种模式发展为多元化的选择育种模式。选择育种主要有四个方面,传统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单性控制育种。传统选择育种。传统选择育种是鱼类遗传育种的经典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从某个或多个群体中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或群体。鱼类选择育种的常用方法有群体选育法、家系选育、亲本选育和综合选育等。运用家系选择、混合选择或家系选择结合混合选择等手段,经多代人工选育,培育出了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彭泽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德国镜鲤选育系、散鳞镜鲤、乌克兰鳞鲤、团头鲂浦江1号、万安玻璃红鲤、中国对虾“黄海1号”、墨龙鲤、道纳尔逊氏虹鳟、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等品种或品系。中国对虾的选育:1997-2004年,改良中国对虾生长特性的混合选育进行了7代。经选育群体的平均体长增加, 平均体重增加,成活率大大提高。从1998年起, 中国对虾抗WSSV系选育做了大量工作。 从WSSV病毒严重感染,引起大部分虾死亡的虾池收集存活个体作为抗WSSV 病毒选育的对象。经选育,成活率提高30%以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标记是DNA分子水平的标记,它是 DNA 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随机扩增多态性DNA,DNA扩增指纹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简单序列重复标记、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标记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或品系的鉴定、基因的鉴定与克隆、遗传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分析、杂交优势的预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多个领域。运用AFLP, RFLP, SSR, mtDNA, microsatellit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育种材料的分子信息收集和分析,根据标记的遗传规律,确定经济性状遗传标记的遗传图谱,使选种育种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得到很大提高。在中国,科研工作者们构建了鲤鱼不同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DNA耐寒和肌纤维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被相继定位,并且以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为基础成功的构建了鲤鱼基因组物理图谱。另外,草鱼、团头鲂、红鲫、银鲫、半滑舌鳎等鱼类的BAC文库已经构建,为物理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了保障。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随着部分模式动植物全基因组的破译,基因组信息潜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价值已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已有多国政府或民间组织相继启动了其地区的农业特色生物的基因组计划,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水产动物。在基因组破译的基础上, 利用遗传连锁图谱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探索与生长、性别、抗病等性状相关的基因在遗传连锁图谱上的具体位置,探索和设计数量性状的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路线已成为大家关注的内容。在鱼类全基因组测序方面,模式鱼类斑马鱼、青鳉、河鲀、绿河鲀和三棘刺鱼以及经济鱼类尼罗罗非鱼、剑鱼、斑点叉尾鮰、虹鳟、大西洋鲑、欧鲈、和大西洋鳕等的全基因组序列相继被破译。自2010年以来, 我国相继宣布破译了半滑舌鳎、太平洋牡蛎、大黄鱼、橙点石斑鱼、鲤和牙鲆的全基因组序列。单性控制育种。雌雄异体动物的雌雄个体之间在外部形态或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物种资源丰富的鱼类,许多种类的雌雄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诸如个体大小、体型、体色、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等。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性别控制来进行优势单性群体的养殖,获得较高的效益。2、整合育种整合育种方法包括利用杂交(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静水压、秋水仙素处理等生物、物理及化学方法,获得杂交、多倍体等变异个体的方法,其本质是在后代中形成遗传物质改变的个体,远缘杂交、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都涉及到对受精卵或者配子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倍性进行遗传改变和整合。核移植、生殖干细胞移植和生殖细胞移植等涉及到遗传物质的重组,也可以归纳到整合育种。通过远缘杂交不但可以形成具有杂交优势的品种,还可以形成两性可育的二倍体杂交品系或者四倍体鱼品系,甚至培育出新的物种。杂交育种。鲤鱼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产生的杂交种:丰鲤(兴国红鲤♀×散鳞镜鲤♂),荷元鲤(荷包红鲤♀×元江鲤♂),岳鲤(荷包红鲤♀×湘江野鲤♂),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颖鲤(散鳞镜鲤♀×鲤鲫移核鱼F2♂),三杂交鲤(荷元鲤♀×散鳞镜鲤♂)等。育成了建鲤和松浦鲤两个品种。以荷包红鲤与元江鲤杂交后代作基础群,结合家系选育,系间杂交及雌核发育技术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新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体色优、肉质肉味好、饲料转化率高、性温顺易驯养易捕、适应性抗病力强、适宜全国各地多种方式饲养等优点,明显优于国内现有鲤鱼和国外引进品种,能普遍增产30%以上。已推广苗种50亿尾,推广面积超过60万公顷,年产量达100万吨,约占全国鲤鱼养殖总产量的50%,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鲤鱼养殖品种。罗非鱼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产生全雄和杂种“双重”优势:奥尼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福寿鱼: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多倍体育种。人工诱导三倍体/四倍体 鲤鱼,鲫鱼,牡蛎,扇贝,对虾,珠母贝。 湘云鲤和湘云鲫。应用细胞工程与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并以此四倍体鱼同二倍体鱼杂交,成功地培育出不育的三倍体鲫鱼(湘云鲫)和三倍体鲤鱼(湘云鲤)。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异育银鲫。异育银鲫是用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杂交而成的异精雌核发育子代。方正银鲫是营天然雌核发育鱼类,其卵被兴国红鲤的精子激活,产生雌核发育后代。这种用异源精子受精并对子代具有生物学效应的雌核发育,称为异精雌核发育,子代简称 “异育银鲫”。异育银鲫具有杂交优势,食性杂、生长快,生长速度比鲫快l-2倍以上,比方正银鲫快%。当年繁殖的苗种,养到年底,一般可长到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荧光斑马鱼。新加坡国立大学成功地将从水母中分离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从海葵分离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斑马鱼的受精卵中,获得了能稳定遗传的发荧光的斑马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这种转基因观赏鱼已获准在美国销售,也是唯一成功商品化的转基因鱼。三、水产遗传育种的特点及对应建议水生生物遗传育种的特点:优点:1怀卵量大;2变异范围广, 尤其是形态上的变异;3分布范围广(地理种群);4生命周期短 (虾, 藻等)等。缺点:1实验室里不易保存;2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费大;3繁殖周期长 (鱼类和一些贝类);4野生产卵群体的影响;5遗传力低(如:抗病力)等。水产遗传育种的建议1、观念更新。许多水产养殖工作者坚持用野生或驯化的产卵群体繁殖苗种,忽略了实际的负面影响。政府机构,特别是不同层次的渔业管理机构需要提高对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重要性的了解。2、管理体制创新。按照最新形势和技术的发展,现存的水产养殖生物品种改良管理体制需要改进、提高和改善,以更有效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3、技术创新选择育种技术。选育是公认的有效育种手段。获得范围更广的遗传变异;准确估算育种值;多性状改良。杂交。一项传统而有效的利用杂交优势的技术,例如水稻和玉米。要点是选择合适的用于杂交的品系或系。简单地选择一些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的种群进行杂交,或不同的品种之间简单的杂交,不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杂交形成的杂种优势是暂时的,很容易在后代中失去。近交。近来来,近交已经引起水产养殖品种经济性状的显著衰退,象北方养殖的大菱鲆, 南方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等。隐性基因的纯合和有害基因的效力是导致近交引起遗传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一个育种方案中, 应将近交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获得较高的遗传改良效果的目标就会大大缩小。传统方法结合生物技术。对于传统的育种方法,生物技术不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途径,比如选择育种。但是,生物技术能够用来使育种方案更有效。例如:基因图谱,对于用分子辅助选育改良遗传力低的遗传特性有潜在的作用。四、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发展前景随着DNA标记技术和水产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逐渐的应用在分子分类学,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分子生态学,海产品安全监测等方面,这将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将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新的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可状得适合水产养殖需要的最佳基因型。初步的实验表明综合方法具有巨大滞力,例如用个体选择和杂交育种,遗传工程和选择,遗传工程和杂交育种,所有的这些组合比单一的要更有效。为了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进行遗传改良是一个大好机会。随着水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野生群体的过度捕捞,要想增加水产品的产最就需要更多的管理工具和措施。遗传改良在所有管理工具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如果合理的使用遗传改良,对提高水产品的产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针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水产遗传育种学科领域将紧密围绕水产养殖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产业发展的主线,在新品种繁育技术以及良种产业化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集成和创新,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倍性育种等技术瓶颈,实现我国主要水产动植物育种技术的新突破,不断提高育种效率和定向育种水平,强化优质、高产与抗逆等性状的协调改良,创造出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水产育种新材料,选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动和引导我国主要水产品种加速向优质化、专用化、高效化发展。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遗传改良的水生生物,培育和养殖遗传改良的新品种(品系)是水产养殖向成熟产业前进的标志。这些工作的落实,将全面构筑我国主要水产育种创新体系,整体提升我国水产育种水平,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从水产养殖大国向水产养殖强国的转变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白菜全基因组研究论文

(一)杂交与远缘杂交

1.离体胚、胚珠和子房培养

离体胚、胚珠和子房培养是克服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障碍的常用方法。Inomata(1978)首次成功地将子房培养应用于白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胚挽救。巩振辉(1995)通过子房培养成功地获得白菜与白芥的属间杂种。

2.原生质体融合

细胞融合避开了有性交配过程,因此不存在受精不亲和的问题。近年来,在高等植物上,体细胞杂交已有相当进展。在有性杂交不能进行时,可采用体细胞杂交获得种、属间杂种。Takeshita et al.(1980)通过甘蓝与白菜的原生质体融合,人工合成了甘蓝型油菜。体细胞融合为从亲缘关系较远或受精亲和性极低的杂交组合中获得新材料、新品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3.多代连续回交

多代连续回交法对种间或属间远缘杂交克服杂种不育具有一定的效果。在回交中,至于利用哪一原亲本回交,这取决于要回交出的后代保留哪一亲本的优异遗传性状,如果回交一次不够,可连续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回交。据大白菜的有关研究,值得说明的是,回交的结实力与杂种一代和双亲类型有关。

4.诱导二倍体

由于某些远缘杂交杂种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组或完整的染色体组存在,杂种完全不育。通过人工处理诱导双二倍体可以成功地克服不育性。如用秋水仙碱处理杂种幼苗可以产生双二倍体而成功地克服不育性。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所有远缘杂交F的不育性都可以通过染色体加倍而克服,只有在F的减数分裂由于来自父母本的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性而不能配对,仅有极少数能配对的情况下,加倍杂种染色体数才会使杂种的育性提高。

白菜种曾进行了广泛的种间和属间杂交,Warwick,SI和(1994)在Guide to the Wild Germplasm of Brassica and Allied Crops中列出了大量的远缘杂交实例。

(二)细胞工程技术

从本世纪初以来,单倍体一直是植物育种工作者们所努力追索的目标,游离小孢子培养与花药培养均可以得到单倍体,进而形成DH植株,但与花药培养相比,用于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是分离纯净的小孢子群体,产生的胚和再生植株都来自于小孢子细胞,排除了花药壁和绒毡层组织的干扰;另一方面,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能够在较宽的基因型范围内以较高的胚状体发生率获得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而小孢子植株又具有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的特点,因此,游离小孢子培养在遗传和育种研究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20世纪70年代初,Nitsch等(1973)在进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花药培养研究的同时,建立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Lichter(1982)率先在芸薹属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获得胚状体以及再生植株,并发现小孢子胚胎及其再生植株发生率远高于花药培养。近20年来,这项技术在大白菜育种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末,Sato等(1989)首先进行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90年代初,曹鸣庆等(1992)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且已成功应用于育种实践。栗根义等(1999;2000)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了优良新品种豫白菜11号、豫白菜7号等。曹鸣庆等(1993)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抗除草剂大白菜植株等。目前,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成为创新种质资源的常规技术,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还可以用于各种抗性突变体的筛选。Akmad等(1991)通过紫外辐射诱变处理早熟油菜小孢子,得到了少量对Alternaria brassicicola抗性增强和对除草剂“CleanR”具有抗性的后代。曹鸣庆研究组曾将大白菜黑斑病(Alternaria brassicae)毒素加入培养基,结果从诱导得到的小孢子胚中筛选出了对黑斑病表现一定程度抗性的大白菜小孢子植株。

(三)基因工程技术

随着组织培养和DNA重组技术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代生物技术在许多作物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白菜组织培养难度较大,再生体系较难建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转基因技术在大白菜育种中的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白菜组织培养与高频植株再生体系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转基因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杨广东等(2002)以大白菜3d苗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修饰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sck)导入大白菜自交系GP-11和杂交种中白4号,并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杂交证实,sck基因已整合进入大白菜基因组中。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检测表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都对牛胰蛋白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照未转化植株抑制活性很低。室内离体叶片饲虫和田间自然抗虫性鉴定进一步证明:转基因植株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具有一定的抗性。

朱常像等(2001)以大白菜品种福山大包头的子叶柄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大白菜植株再生和基因转化频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白菜高效再生体系和有效的基因转化体系,并将芜菁花叶病毒的CP基因导入大白菜中,获得转化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TuMV-CP基因已整合于大白菜的基因组中;Nothern杂交分析及ELISA检测表明TuMV-CP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进行了有效表达。转基因植株T代的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遵循3:1的分离规律。抗病性测定显示,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侵染能力。

刘公社等(1998)利用大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用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获得的子叶期胚状体,经粉碎的玻璃碴摩擦后,与农杆菌共培养,在加筛选剂Basta的培养基上,再生出数株绿苗,自交留种后,对其后代进行的Basta抗性鉴定显示,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中各有一个bar基因插入点,对转化株的小孢子进行再培养,后代小孢子植株对Basta抗性的分离比显示此转基因为杂合体。

1.白菜基因组大小

目前,基因组大小只能通过有关的方法进行估算,常用的方法是孚尔根显微密度测试法和流动细胞仪测定法。一般认为,白菜的单倍体基因组大小为550Mbp。

2.特异性状分子标记

Williams(1995)利用大白菜的一个快繁群体构建了一些形态学性状的分子标记,如控制开花早晚、叶色、花色等基因的分子标记。不过这些性状均属质量性状。随着分子标记图谱的构建,人们陆续获得了一些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如叶和茎的植物学性状的QTL、与开花有关的QTL、根肿病抗性的RAPD标记、黑胫病抗性的QTL等。

郑晓鹰等(2002)采用单粒传的方法从大白菜耐热品种177和热敏感品种276杂交后代获得遗传性稳定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以此为材料用同工酶以及RAPD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了与大白菜耐热性数量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共9个与耐热性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包括5个AFLP标记,3个RAPD标记和1个PGM同工酶标记,这些标记对耐热性遗传的贡献率为。9个标记中有5个分布在同一连锁群上,其他4个标记与任何一个标记无连锁关系,表明上述9个标记分布在大白菜的5个连锁群上。

张凤兰等(2003)运用RAPD标记,在大白菜的小孢子培养DH系群体中采用BSA法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找到了一个与橘红心球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OPB01-845,其遗传距离为。

孙日飞等(2004)以抗病自交系Brp0058和感病自交系Brp0181杂交后代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筛选2个与TuMV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利用MAPMAKER/EXP作图软件统计,其遗传距离分别为和。

3.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为进行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有力工具。较高密度的分子图谱已有效地应用于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Song等(1991)以结球白菜Michili和Spring broccoli杂交的F群体为材料构建了第一张RFLP图谱。Ajisaka等(1995)用白菜品种间的组合,开展了白菜RAPD分子图谱的研究,该图谱包括115个RAPD标记和2个同工酶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860cM。Matsumoto等(1998)构建了结球白菜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63个RFLP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735cM。张鲁刚等(2000)等报告,以芜菁和结球白菜杂交获得的F群体,构建中国第一张白菜RAPD分子图谱。于拴仓等(2003)利用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栽培种高代自交系177和276杂交获得的102份F重组自交系,其中177来自早熟、耐热、圆球形品种白阳,276为晚熟、热敏中高桩叠包类型。通过对AFLP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了包含17个连锁群,由352个遗传标记组成的大白菜连锁图谱,其中包括265个AFLP标记和87个RAPD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长度,平均图距。

张凤兰等(2005)以大白菜高抗TuMV白心株系912112和高感TuMV橘红心株系T12219为亲本建立的小孢子培养DH系作为图谱构建群体,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406个标记位点的分子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82613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210cM,连锁群数目和染色体数相等。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7~111个之间,连锁群的长度在2614~15611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110~318cM之间。该连锁图谱包括246个AFLP标记、135个RAPD标记、11个SSR标记和12个同工酶标记、1个SCAR标记和1个形态标记。

王晓武(2005)等以大白菜汴早-26和光90E16的F代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含有59个株系的DH群体为试材,利用AFLP技术通过63对引物筛选共获得346个AFLP多态性标记,运用JoinMap 310软件构建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主要包括10个连锁群,总图距为708cM,平均图距为210cM。

4.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存、蔬菜起源与进化的深入研究以及杂交亲本的选择。漆小泉等(1995)进行了大白菜和紫菜薹自交系染色体组DNA的RAPD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陈云鹏等(1999)对芸薹属蔬菜基因组进行了RAPD初步分析,并就RAPD-PCR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个亚种或变种的品种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37个随机引物将芸薹类(2n=20)蔬菜作物的33个品种分成8个类群,印证了形态分类的正确性,并对形态分类作了进一步完善。宋顺华等(2000)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21个大白菜主栽品种,用13个引物共扩增出87个可重复的DNA片段,其中39条带具多态性。引物OPE01可区分15个大白菜品种,再与引物POH03、OPH12配合可将21个大白菜品种区分开。

大白菜基因组怎么设计引物:1. 提取大白菜基因组dna;2. 用大白菜黄子叶基因bryc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ssr280 ‑3‑ 1、ssr06 ‑ 29、ssr280 ‑ 21、ssr280 ‑ 23、ssr280 ‑3. 再将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来历,必须从小白菜和芜菁的源头说起 大白菜个大体壮、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令人久吃不厌。它一经问世,备受人们喜爱。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写到:“白菜,味甘,温,无毒。主通肠利胃,除胸中烦,解酒毒。”明朝王世懋对大白菜很赏识,认为是蔬菜中的神品。清朝吴其睿说北方大白菜运到南方之后:“竞相争购、味胜于肉,不胫而走。”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品评吃大白菜的好处说:“甘平养胃,荤素皆宜,味胜珍馐。”清史学家柯劭

研究人类基因组意义论文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读出全部的DNA序列,更重要的是读懂每个基因的功能,每个基因与某种疾病的种种关系,真正对生命进行系统地科学解码,从此达到从根本上了解认识生命的起源、种间、个体间的差异的原因,疾病产生的得机制以及长寿、衰老等困扰着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命现象目的。对人类疾病基因研究的贡献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单基因病,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全新思路,导致了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是目前疾病基因研究的重点。 健康相关研究是HGP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相继提出:“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环境基因组学计划”。对医学的贡献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于基因组知识的治疗、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疾病预防、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风险人群生活方式、环境因子的干预。对生物技术的贡献(1)基因工程药物 分泌蛋白(多肽激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等)及其受体。 (2)诊断和研究试剂产业 基因和抗体试剂盒、诊断和研究用生物芯片、疾病和筛药模型。对细胞、胚胎、组织工程的推动胚胎和成年期干细胞、克隆技术、器官再造。对制药工业的贡献筛选药物的靶点:与组合化学和天然化合物分离技术结合,建立高通量的受体、酶结合试验以知识为基础的药物设计:基因蛋白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预测、模拟—药物作用“口袋”。 个体化的药物治疗:药物基因组学。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生物产业与信息产业是一个国家的两大经济支柱;发现新功能基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物。对生物进化研究的影响生物的进化史,都刻写在各基因组的“天书”上;草履虫是人的亲戚——13亿年;人是由300~400万年前的一种猴子进化来的;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200万年的古猿;人类的“夏娃”来自于非洲,距今20万年——第二次“走出非洲”?基因组计划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通过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人类最终将能够了解哪些进化机制已经确实发生,并考虑进化过程还能够有哪些新的潜能。

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英文。懂得话这两个网站或许可以帮助你:

摘要: 为什么选择人类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因为人类是在“进化”历程上最高级的生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自身、掌握生老病死规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生命的起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体细胞中24条染色体(x,y染色和22条常染色)上的基因及其碱基排列顺序。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还包括对五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称之为人类的五种“模式生物”。 HGP的目的是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的DNA测序,包括下图所示的四张谱图,此外还有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功能基因组技术、比较基因组学、社会、法律、伦理研究、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教育培训等目的。 关键字:人类 基因组计划(HGP) 意义 生命

随着将来对基因组的理解更加深入,新的知识会使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更为迅速

转基因猪的研究现状论文

转基因技术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作为一项生物高新技术,涉及到农牧业、生物医学、药物产业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大的应用价值。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研究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改变动物的遗传组成,是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动物胚胎学和配子生物工程技术的一项综合技术。通过这种遗传修饰获得的转基因动物包括两类:一是生殖系(科系)DNA发生改变可遗传至后代的动物.二是体细胞发生了改变但不遗传至后代的动物。 1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 自1982年美国科学家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GH)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超级鼠”以来.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最热门的领域之一。1985年,美国人用转移GH基因、GRF基因和IGFl基因的方法,生产出转基因兔、转基因羊和转基因猪:同年,德国Berm转人人的GH基因生产出转基因兔和转基因猪;1987年,美国的Gordon等人首次报道在小鼠的乳腺组织中表达了人的tPA基因;1991年.英国人在绵羊乳腺中表达了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随后.世界各国先后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成功。我国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85年首次成功获得转基因鱼.1990年成功研制出转基因猪,1991年获得快速生长的转基因羊。目前大部分转基因家畜均已在我国研制成功。与此同时,转基因动物产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据统计.全球现有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公司超过40家.已成为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1998年全球动物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估计为6.2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仅在农业领域销售额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75亿美元来自转基因动物品种:而利用转基因动物制作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和功能蛋白的销售额预计可达500亿美元。可见,虽然部分转基因动物还处于研究与开发生产阶段,但该项技术给我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益处已引起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2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尽管对转基因动物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基础研究、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已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转基因动物技术将不断得到完善.可以广泛运用到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中。2.1转基因动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有2个方面: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和器官移植的动物供体。 通过精确地激活或增强某些基因的表达制作各种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用于诊断、治疗和新药筛选。同时利用转基因动物可建立敏感动物品系及与人类相同疾病的动物模型,可用于药物筛选。其具有准确、经济、方便、迅速等优点,已成为人们快速筛选新药的手段。如癌症,镰刀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肝炎、免疫缺陷、透纳氏症和老年痴呆等疾病均已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能帮助人们认识其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为治疗提供试验依据。 转基因动物可以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目前最理想的供体来自转基因猪。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等单位合作研究了转有人类DAF和CD59基因的转基因猪。并在灵长类动物上进行异种脏器移植试验获得成功。转基因动物还可用于进行异种细胞核移植、生物反应产生药物和营养保健品等。特异种细胞尤其是猪细胞,移植到合适的位点,将使人类实现细胞治疗成为可能。另外.据美国商业研究所报道.运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营养医用蛋白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也成为近年来生物技术开发的热点。我国先后获得了能够在乳腺中表达多种药用蛋白或营养保健蛋白的转基因牛、绵羊和山羊,总体技术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2.2转基因动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转基因动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动物生长率方面。1985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的朱作言等首次用人类生长素(hGH)构建了转基因鱼。F1代转基因鱼类的生长速度为转基因鱼的2倍。1990年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转基因猪,生长速度超出对照组40%。1998年美国培育出IGFl转基因猪群,其脂肪减少10%,瘦肉率增加6%~8%。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培育出体积大、生长快的动物,还可以培育出微型动物。2000年,Uchidal等研制出微型猪。生长快、易处理、饲料成本低,使其更加适用于药物筛选和疾病研究。此外,转基因动物在提高动物产毛性能、提高动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动物抗寒抗病能力、改变牛奶成分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2.3转基因动物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在环保方面.转基因动物可用于检测并清除环境中的有毒物质。2000年,Manuma等把埃希氏菌属的 rpsL基因转入斑马鱼中用以检测水生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这种以转基因动物作为环境检测器的方法快捷敏感,比常规环境检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老鼠基因的“环保猪”,该猪粪便的含磷量减少75%,对环保大有裨益。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科学家利用猪源唾液腺基因起动区.成功建立了模型动物,对磷污染的清除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4转基因动物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 用动物乳腺生产工业蛋白质.如蛛丝蛋白是转基因动物应用的一个新领域。蜘蛛丝是目前最为坚韧且有弹性的天然动物纤维之一.不仅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还具有耐腐蚀、耐低温、抗酶解的特性。但是由于蜘蛛不能像家蚕那样大规模群体饲养,因此从蜘蛛中获得大量蛛丝是行不通的:而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也无法获得分子量超大的蛛丝蛋白。可见。用动物乳腺来生产蛛丝蛋白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加拿大魁北克NEXIA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从山羊的乳腺中生产出蛛丝蛋白.并发明了一种提取方法。俄罗斯遗传科研所国家科学中心和应用微生物国家科学中心运用生物技术成功地合成了蛛丝蛋白,该科研项目得到了国际科学技术中心的资助。我国黄全生等也成功地用鸟枪法将蛛丝蛋白基因转入新疆海岛棉中。3存在问题 尽管转基因动物发展迅速,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起了巨大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转基因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目前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不高,体细胞克隆等技术环节还有待完善。并且有些技术会对动物健康产生危害,这就需要研究者在转基因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其次.社会对转基因动物的接受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环节.现在还难以评估和猜测未来消费者的态度。最后,从目前转基因动物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来看.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及保健蛋白的应用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然而我国尚未制定对转基因药物的药审规定.这是转基因动物产品能否实现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其发展。这些都是转基因动物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2-14 16:11:42 发布人:yujklj68kfg 1997年2月,第一头无性繁殖的克隆羊"多利"现世,标志着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更有利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和利用。在分子水平或者基因水平的基础上,用人工的手段去改造生物遗传性状的基因工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应用技术之一的基因重组,可用于对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的体外人工剪切、组合、拼接,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如微生物、病毒等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使所需基因在细胞内表达出来,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或创造新的物种。近年来,国外已出现了一些"基因作物",如抗腐烂西红柿、抗除草剂棉花、抗病毒黄瓜和马铃薯,以及抗虫玉米等。目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能分离出来的目标基因已近百种,在农作物上实现目标基因表达的也已有10多种。所谓转基因动物,是用实验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这种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染色体整合,这时外源基因就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传给后代。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动物巨鼠,是将大白鼠生长激素导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再将这个受精卵移入借腹怀胎的母鼠子宫中,产下的小白鼠比一般的大一倍。这只在遗传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培育成功,展现出诱人的光明前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畜,能使家畜朝人类希望的目标靠拢,如肉质改善、饲料增效、个体增大、体重增加、奶量提高、脂肪减少等。例如将长瘦肉的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猪就成为瘦肉型;将促乳汁分泌的基因导入牛、羊细胞中,这些转基因牛、羊乳汁猛增;还有科学家将貂的长皮毛基因导入羊细胞中,培育出长出类似貂毛毛皮的羊。这些羊易养,繁殖快,且"羊貂皮"面积数倍于貂皮,将使"貂皮"时装进入寻常百姓家。用基因转移技术,增强动物抗病力的研究,也很鼓舞人心。导入抗病或抗寄生虫的外源基因,牛便不怕"疯牛病",猪便不怕瘟……从而使畜牧业"旱涝保收",成为"黄金"产业。你听说过6000美元1磅的羊奶吗?听说过身价30万美元的羊吗?听说过每年产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奶牛吗?这不是天方夜谭,而将变成活生生的事实。身价百倍的奥秘何在呢?是在于它们是转基因动物,它们的乳汁中含有"药",它们是天然的、无公害的"动物药厂"。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蛋白质、造药,是全新的生产模式。与细菌、细胞等生物工程制药相比,它有明显优势:转基因动物的乳汁,可以方便收集,且不损伤动物;目的蛋白质,已经过动物体内加工和修饰,不必再进行后加工。而以往微生物、细胞等生物工程基因产物,要有后加工。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也不需投入大量资金建厂、添设施、雇用人员等。有人算过帐,用传统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成本需800~5000美元的,利用转基因动物只需美元!美国每年要有600万人输血,才够本国血友病人所需的凝血因子,而以后只要2头转基因牛就可代劳。如果有300万头转基因猪,就可让全人类用血再无后顾之忧--再不用人输出血液,也不用担心输了血后感染上艾滋病等传染病。有了能任意植入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对少有良药的遗传病人、癌症病人,不啻是大大的福音。转基因动物还将是人类最好的"器官库",提供从皮肤、角膜,到心、肝、肾等几乎所有的"零件"。让器官移植专家有充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让体内部分"零部件"出了故障的病人重获生的希望。克隆动物的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同时进行转基因操作。在体细胞去核并与去核的卵细胞结合之前,将有关的人类基因注入,这样,培育的"转基因克隆羊",就会产生出人类蛋白质。第一头克隆羊"多利"引起的轰动,在于它的理论价值,它突破了有性生殖的框架,证明高等动物也可以由无性生殖来繁衍。我国转基因羊研究新突破,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因为它可以让人类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的美梦成真。那转基因羊的后代是不是转基因羊呢?转基因羊与普通羊交配,即有性繁殖,后代中的一半是转基因羊;但若用克隆--无性繁殖的方法,那所有的后代都是转基因羊。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现状论文题目

高中生写这个的话,建议你自己去看看相关的介绍知识 应该就能写个大概。论文要考自己啊 别人是不会帮你的···

由于科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内涵及轻重缓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也不完全相同,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理解也有不同程度的差距。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性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在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通常被解释为“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把握”。所谓不良反应包括由于偶然摄入某一种食品对机体所产生的急性毒性或长期微量摄入所产生的慢性毒性,例如致癌性和致畸性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分析技术的提高,有些曾被认为是绝对安全、无污染的食品,后来又发现其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导致消费者慢性中毒或危及其后代健康;而许多被公布为有毒的化学物质,实际上在许多食品非凡是在天然食品中以极微量的形式广泛存在,并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评价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并不是根据其内在的固有毒性,而是看其是否造成实际的伤害。

建议去“知网”看看里面有很多期刊、论文肯定会有你想要的

关于食品的毕业论文题目

你是不是需要了解关于食品的毕业论文题目,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食品的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电子鼻在食品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二、利用语义网技术实现的分布式异构食品微生物数据整合

三、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四、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研究

五、企业参与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的机理研究

六、中国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的底层食物自保运动

七、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界定研究

八、中国食品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九、食品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十、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研究

十一、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食品中的生物胺

十二、媒体传播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影响的定量研究

十三、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评价及预测

十四、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十五、WHO食品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探析

十六、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十七、测定大米粉中镉的质量控制与不确定度评价

十八、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检测研究进展

十九、食品过敏原标签要求及生产过程控制初探

二十、食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二十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发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影响

二十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保障策略研究

二十三、转基因食品舆情现状分析及新型科普模式的探究

二十四、基于背景值研究的湖北省香菇重金属风险评估

二十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选择

二十六、北京市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研究

二十七、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有机食品消费行为分析

二十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与竞争优势保持研究

二十九、林下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三十、畜禽养殖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探讨

三十一、浅析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三十二、对农资经营和监管问题的思考

三十三、浅谈饲料生产监管

三十四、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十五、对转基因食品产业的认知与科普对策研究

三十六、食品中的食用盐含量分级方法

三十七、食品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

三十八、塑化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三十九、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十、微生物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上应用

四十一、源于食品加工副产物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四十二、中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四十三、HPLC测定食品包装用胶黏剂中5种树脂酸含量

四十四、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规律研究

四十五、英美加三国食品监管法规及监督检查现状

四十六、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影响分析

四十七、“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四十八、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四十九、杭州市余杭区高中生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

五十、食用农产品包装接触用粘合剂安全管理探讨

五十一、当前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五十二、我国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权威性和影响力提升策略

五十三、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风险与管理

五十四、销售环节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五十五、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服务与信息保障对策研究

五十六、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五十七、一种基于555集成电路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分析

五十八、谷朊粉的添加量对青稞面条品质的影响

五十九、社会共治理念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基于对胶水牛排事件的法律思考

六十、我国与国际组织航空食品法规标准的对比及分析

六十一、基于用户需求的食品包装扁平化设计

六十二、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六十三、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生鲜食品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六十四、食品快检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的探讨

六十五、大理州市售食品细菌性污染情况分析

六十六、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六十七、荞麦酸奶的制备及工艺研究与分析

六十八、对创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思考

六十九、技术创新背景下食品工程的发展与演变

七十、绍兴地区粮谷类食品中铅镉和总汞含量的监测及暴露水平评估

七十一、食品安全标准的私法效力及其矫正

七十二、我国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启示

  • 索引序列
  • 鱼类全基因组研究现状论文
  • 白菜全基因组研究论文
  • 研究人类基因组意义论文
  • 转基因猪的研究现状论文
  •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现状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