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打击乐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打击乐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打击乐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民间打击乐

摘要:打击乐,作为中原一带主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之一,覆盖整个中原大地,打击乐班社星罗棋布,几乎村村都有,并且历史悠久,根基深厚,代代相传。

中原民间打击乐的演奏风格粗犷豪放,浑厚苍劲,热情泼辣,富有气势。

关键词:打击乐;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一、民间打击乐的状况及组合

中原一带的民间打击乐在群众中流行最广,社团组织最多,群众也最喜爱。

打击乐历史非常久远。

相传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以木棒、石块等物相击发出各种声响,以此追赶、驱散野兽,并获取猎物维持生计,同时也以此抒发情感。

据周代的周礼地官载“鼓人……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又据三国志《弥衡传》记载弥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可见打击乐初用于祈神祭祖,钟鼓齐鸣以飨,而后进入宫廷之中,成为筵宴仪仗之乐,后又进入军中,成为操练布阵、进攻退守发号施令的重要手段,通常就有“擂鼓助战”“鸣金收兵”之说。

当打击乐重又流入民间,才使它真正成为万民之乐,与人民群众的欢腾喜悦息息相关,虽然历经沧桑,但它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间打击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改进。

民间打击乐在中原一带口旷铜器社”俗称“大铜器”,这是民间“社火”的一种称谓。

这个名称是由乐队的奏领乐器名称都称为“大”而来的。

乐队组成以大铙、大镲、大鼓为主奏乐器,以小鼓为领奏乐器。

大鼓也叫墩子鼓,鼓面直径可达1m以上,鼓身高为500毫m左右,有鼓架支撑,周围一人敲击或几人敲击。

大铙大镲为响铜制作,大镲也称钹。

“钹”约在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我国,据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公元346―353年)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乐焉。

……乐器有……铜钹”等九种。

宋代出现铙,“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也俗谓之铙。”据史料记载铙、镲大小形制基本一样,流传至今有了新的变化。

大铙口面直径约65cm,中间隆起部分为水泡形,发出的声音浑厚、深沉,在打击乐旋律中它是主奏乐器。

大镲直径为40cm,中间隆起部分大,约占镲直径的1/2。

它发出的声音响亮,是民间打击乐中的骨干乐器。

其他配套乐器大致有小堂鼓、大锣、手镲、小锣,还有弓子锣、肘子锣、老叭、三眼冲等,乐器件数不定,乐队人数不定。

大的铜器社多约有100人至150人,少的也有10至20人(因为同时可使用数副铙、镲,数人击鼓,弓子锣、肘子锣也无固定数量)。

“弓子锣”是用长约200cm、宽约5cm的软竹篾,制成弓形,一端插入演奏者的背后腰间,一端用雕刻的龙头装饰,龙头下挂上大锣,左手扶之,右手敲锣。

演奏时,乐手走起舞蹈步伐,击锣以单一的节奏型敲击,弓子锣走在大乐队的前面,作为引导。

“肘子锣”是用长约70cm、直径约3cm的木棍上端安装一个架子,挂上大锣,架子上以各种神话、戏曲人物作装饰,其打法和作用同“弓子锣”一样。

“老叭”又叫长喇叭,长约2m,金属制作,上细下租,上端吹口是杯状,下端是喇叭状,音量大,发音粗犷,但不能吹奏旋律。

它是在打击乐演奏开始前或在演奏高潮时,排列几人一同吹奏渲染气氛。

“三眼冲”是生铁铸造的三个长20至25cm的铁筒,并作铁箍箍在一起,下端有一把柄,装上自制火药,在演奏前或演奏高潮时,点燃起爆,以示演奏开始或是烘托情绪。

过去传统戏里有许多唱词描述的都是这种气氛,如“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等。

二、演奏形式

中原一带流传的民间打击乐的表演形式有两种。

一种叫“起动锣鼓”,另一种叫“场地(或开场)锣鼓”。

起动锣鼓是铜器社与“龙”、“狮”社班在运动时,艺人高喊“起动了”而来的`。

这时的打击乐队在“龙”,“狮”社的前边,横排5至7人纵行前进,“弓子锣”“肘子锣”10面、20面在前或分两行排在乐队的两边,很像古时的銮驾,大鼓居中,板鼓前后指挥,表演节奏平稳,行进速度稍慢,曲牌套单一,但队伍整齐,各组乐器轮番演奏,人员须按体力不时替换,声音喧嚣,气氛轩昂,十分壮观。

“场地(开场)锣鼓”是到达一个新的演出点或是在原来固定的地点演奏而得名。

这时,大鼓(无论是几面)居中,板鼓(指挥者)可视情况而前后左右,其他乐器按种类横排,或分成八字摆列(人员少时可围成圆形)。

开始演奏前,“老叭”高吹,发出浑厚、深沉的音响,“三眼冲”随之而点爆,板鼓手以轻、重、缓、急击鼓心(或鼓边)和刚、柔、徐、疾的手势指挥乐队,发出一个个变化多端的信号。

板鼓手在指挥时,不是单纯地指挥节奏,而是以他精湛的击鼓艺术,饱满的情绪,高超的组织水平,激发、感染、调动全乐队的各种力量,一个气势磅礴、场面恢弘、气氛炽热、情绪激昂的精彩表演,得以充分展现。

因为民间打击乐产生于民间,长期流传于民间,它是民间自发的业余艺术形式,从艺人员绝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没有专业团体。

长期以来,很少有专业音乐工作者对其演奏技法、乐谱去收集整理探讨研究;所以,一直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演奏技法和打击乐谱的记载。

现在的演奏都是根据前辈艺人口传心授、演奏者的体会和习惯,加之合作者的配合默契,形成了地域性不成套的演奏技法。

如大鼓演奏者在节奏的制约下,自己用鼓槌相击,双槌击鼓面的各个部位,使其发出不同音色的鼓音,槌击鼓边,双槌对鼓边刮奏等。

两人同击一面鼓时,一手持鼓槌相击,或是两人、几人在击鼓时用舞蹈动作交换位置演奏,使整个演奏生动活泼,朝气蓬勃。

有些地方在演奏时还有飞铙、飞镲的表演。

根据许昌市鄢陵县82岁的民间艺人张宫生回忆(他本人就是飞镲表演者),飞饶、飞镲在古时候是作为武器战场上用的,后来流入民间成了练功习武的项目,民国时期又把这个项目作为民间舞蹈进入了民间打击乐的表演中。

飞铙、飞镲用的乐器属中、小型的铙、镲,宜于表演。

三、打击乐的结构形态及演奏曲目

中原民间打击乐曲目的体裁或结构形态主要有三种:

1.单曲体。

如《倒上桥》、《四面镜》、《珍珠倒卷帘》、《狗嘶咬》、《三边锤》等。

这部分曲目一般都比较短小,又能独立成曲,演奏起来一气呵成,多用重复、变奏手法,这是打击乐曲目中数量较多的一种。

2.活络连套曲体。

如《双吐翠》、《鸳鸯诗》、《十样景》、《硬十镜》、《护心入镜》、《黑虎下山》等,这部分曲目可以单奏,也可以连奏,但它不是按照固定套路排顺序。

这是根据打击乐手的临时会意,由指挥者示意转变其他曲目。

这些曲目大部分是即兴演奏,所以也称“加花儿”,其时间可长可短,技巧可多可少,这要根据演奏的情绪而定。

“加花儿”最能反映乐手们的演奏水平,民间艺人们也往往把他们最拿手、最有特色的技巧全用在上面。

3.套曲体。

套曲是由五首曲目或五首以上曲目构成,有的多至二十几首。

套曲的曲目名称叫法不同,有的是以一首曲目命名,有的是冠以总名,以下还有分曲目名称,有的则以数曲目顺序冠名。

如总名称为《锣鼓歌》的套曲,就是由21首不同曲名的打击乐曲目组成的。

即:《小起板》、《凤凰三点头》、《青龙摆尾》、《蝴蝶飞》、《三出头》、《坏家什》《找家什》、《双开门》、《小虫闹竹林》、《双蝴蝶》、《单蝴蝶》、《狮子滚绣球》、《二龙摆尾》、《双凤凰》、《凤凰双展翅》、《凤凰单展翅》、《五击头》、《大起板》、《煞板》。

曲目《九揭牌》就是从“曲一”到“曲九”,还有《九回》等套曲。

还有以打击乐套曲为伴奏,加之民间舞蹈,称之为《铜器舞》,如《黑虎下山》、《当头炮》、《麻雀闹》、《揭头钉》、《十样锦》、《青龙出海》、《莲花灯》、《串子》等等。

根据乐曲的节奏与情绪变化,舞蹈演员自背弓子锣,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与画面造型。

这种《铜器舞》的表演还收进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四、民间打击乐在民风民俗中的作用

中原一带民间打击乐艺术历史悠久,根基深厚,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发展着。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很少见到对民间打击乐的文字记载,但从《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的收集中,发现了很多古老的曲目。

它的记谱法是以“点、圈、x、杠”为符号记录的手抄本。

从一个地方看,民间打击乐在这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民间打击乐之所以经久不衰,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与当地传统的民间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原一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各地乡村至今还保留着具有深厚封建色彩的民间风俗。

民间打击乐作为一种风俗性的民间音乐艺术,也总是和这些民俗联系在一起,每逢过年过节、庙会祭礼、喜庆喜期,都是要以民间打击乐作开场、引路等。

中原民间打击乐已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在民间风俗活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过去在民间古庙会上,少不了民间打击乐的参与。

古庙会指的是这一地方区域内为祭奠某一神灵如“天天庙”“净音寺”“娘娘庙”等而举行的祭礼活动。

时间少者三天,多者五天。

特别是第三天“正会”时,各个铜器班社都拿“精兵强将”,派出高手,组战最佳阵容,演奏拿手曲目,使出浑身解数。

他们比技巧,看谁的功夫深,打的花样多。

正是抱有这种信念,才促使他们用心钻研,提高技艺,推动了民间打击乐繁荣与发展。

中原民间打击乐在其他风俗娱乐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到新春佳节、元宵灯节或喜庆丰收的时候,由一个地方邀请数个锣器社,摆开阵势,争相献艺。

有的伴着“舞狮子”“闹龙灯”“撑旱船”“踩高跷”等民间艺术,辞旧迎新,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参考文献:

[1]伍帆,谭跃军.中原传统民间打击乐的艺术特征初探[J].农业考古,2007(03)

上古时期—少昊至周朝(纪元前1100—纪元前246年左右)商朝的乐舞是殷人很重视的仪式,如宗教上的仪式,在文献上甲骨文常出现“舞”字,如[勿舞河,之从雨]。音乐到周朝已有系统的理论及传统,如天子用来祭天、祭祖和王朝宴客、娱乐之用。在考古中,此时的乐器中国以材料来区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大类。周朝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乐在前二者,此上古时期为奠定雅乐的时期,雅乐有其特色;曲调简单、齐奏、节奏缓慢。雅乐是强调教育,为宗庙祭祀典礼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庄严肃穆的音乐。中古时期—秦汉至隋唐朝(纪元前246—纪元906年左右)在政治及外国的文化不断入侵之下,周代传统礼仪音乐被战争打断,到纪元前三世纪时,因儒家思想遭清除破坏,汉朝想重新恢复古代礼仪时,不得已得依赖当时的民歌为创作曲子的来源,另外有关佛教及道教的音乐也开始产生,而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燕乐。近古时期—宋朝至明朝(纪元960—纪元1644年)在历经晚唐、五代的割据局势,宋太祖建立了北宋王朝;而在音乐上说唱音乐、歌舞音乐、乐器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以至引起作词人与音乐家的注意。宋朝的诗歌形式由绝句诗发展到长短句的词,再加以音乐进行歌唱,有有声无辞,再把一些声、和声、缠声、冷声等加上词,让规律的诗变成长短句的词。宋词和它的音乐是我国文学史与音乐史上的一大重部份。元初至元大德年间(1279—1307),元杂剧发展到鼎盛时期。元杂剧结构非常严谨,不论是戏剧方面或是音乐的表现都相当平衡。杂剧大致是由所谓的四折而组成,其相当于现在西方歌剧中所说的四幕,在当时流传的有王实甫的[西厢记](二十折因剧情复杂)。散曲与杂剧在元代使用甚多,有诗转为词,词转为曲,为元代一大特色。明代有南戏的掘起,在明朝中叶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这时已出现资本主义的影子了。近代时期—清初至清末(纪元1644—纪元1911年)清朝有民歌及皮簧、秦腔(梆子)等音乐,在明清流行着一种描述爱情的生活民歌,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将它著成[聊斋志异],用当时的语言加上元、明的各种小曲,编成能说能唱的民间说唱形式,有人称为[俚曲]或通俗之曲,可见当时的音乐已有渐渐发展之势。皮簧为西皮及二簧,它们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出自于西北地区)。二簧为乱弹的一种,它们可确定传入北方后,受昆曲的雅化,而成为平剧(京调)的主体。 给我加分哦

韩起祥,大专学历,民革成员。中国音协打击乐学会、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民间艺术艺术大师、“中国优秀中华文艺家”、“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山西锣鼓艺术家、太原锣鼓传承人、山西省锣鼓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法人代表。艺术简历,1958年随太原市铁匠巷锣鼓会学打太原锣鼓,1962年参与太原民间锣鼓曲谱的变革,1968年组建山西机床厂锣鼓队,1972年参与太原民间锣鼓七套曲牌的收集整理。 1984年,首次组织锣鼓团体操表演,担任编曲和指挥。同年9月,组织举办“太原市首届职工太原锣鼓大赛”,策划成立了“太原市职工锣鼓协会”,担任直属队编导、队长和指挥。1987年,组建山西民间鼓乐艺术团,担任副团长、编导、主鼓手。1988年以来,四次组织举办“山西省民间锣鼓大赛”、组团参加“一、二、五、六、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第十一届亚运会灯展开幕式”、“山西省首届国际锣鼓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 “西安古文化艺术节”锣鼓演出和表演,担任编导和主鼓手。1993年率团代表中国出访美国、加拿大。在锣鼓艺术培训、传承发展方面,先后举办各类锣鼓艺术培训班六十三期。多次赴北京武警支队、总参文工团、海南边防学校、包头昆区文化馆、本溪铁路工务段、广东武警、大连海校、柳州水电部队、新疆吐哈油田等地培训鼓队三百余支,培训学员六千七百余人。总结整理《太原锣鼓击鼓技巧十八法》、《太原锣鼓基本功训练鼓点20例》、《太原锣鼓击镲挽花技巧二十种》、《太原锣鼓》培训教材。编曲《欢庆锣鼓》、《迎宾鼓》、《三晋锣鼓》、《煤乡战鼓》、《铁龙雄风》、《威震南疆》、《北寒春》、《军旅迎回归》等,荣获最佳编曲、金奖、银奖、金鼓奖等荣誉。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论文:《浅谈太原锣鼓》、《论山西锣鼓》、《太原锣鼓在加、美》、《山西锣鼓》、《走向产业化的山西锣鼓》、《浅谈锣鼓指挥》及报道等文章112篇。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原锣鼓》工作中,韩起祥担负了策划撰写申报文本及影象资料片的编导任务。是太原锣鼓50年的发展和经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传播的传承人。

中国打击乐器——鼓的简史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较之吹管、弹拨、拉弦乐器,是最早成熟起来的乐器种类。在原始部落的音乐活动中,鼓占有重要地位。鼓产生于什么时候?从文物、文献中接触到的大多是夏、商、周三代鼓类乐器。但鼓的产生,无疑早于此。在《礼记·明堂位》中就有“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的记载,揭示了先民们在乐舞活动中已使用陶制的土鼓。《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尧的乐官质“以麇革冒缶而鼓之”。缶在原始人生活中为盛食物的陶器,蒙上兽皮,就成了鼓了。《周礼·春官·龠章》:“掌土鼓豳龠。”郑玄注:“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框,以革为两面,可击之。”这是有关皮鼓运用的早期记载。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类乐器的制作和运用。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鼍鼓,这同《诗经·大雅·灵台》上记载的“鼍鼓逢逢”以及《吕氏春秋》记述颛顼“令鲜先为乐倡。鲜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的材料相验证,都说明皮鼓的运用有很长的历史。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鼓字写作“ ”,这同今天作为铜器留存的商周鼓形相似。到了周代,鼓类乐器更为发达。据杨荫浏先生统计,周代各类鼓见于记载的就有三十多种。鼓作为“群音之长”,于神祀社祭、征战役事中无不使用。在祭礼典礼中,鼓以雷霆之声象征春雷,激励万物生长;在军事征伐中,鼓声用以振奋将帅士众之壮气,威震四方。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我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把“乐”解释为鼓乐器的象形字,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音乐活动中鼓类乐器的重要地位。我国古代将乐器按发音质料分为八个种类,即所谓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革即是鼓类乐器,如足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等等。古代的鼓,除了最早的陶制鼓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圆木覆上兽皮制成的木鼓为主。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有着频繁的音乐文化交流,像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天竺乐这类外族外域乐种都陆续传入中原,其中,“羯鼓”便是这些乐种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打击乐器。由于羯鼓的音调高并富于穿透力,因此被唐玄宗李隆基视为八音之领袖。在宫廷燕乐中,唐玄宗经常亲自击羯鼓以和乐,许多贵族也都善此,击羯鼓竟成了一时风尚。唐代的羯鼓不仅在演奏技巧上达到了较高水准,并且产生了不少作品,如唐玄宗就创作有数十首羯鼓独奏曲,其中较著名的有《雨淋铃》等。李白在诗句中描写羯鼓的演奏时写道:“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天廊振法鼓,四角唤凤筝。”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中写道:“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正是羯鼓声急,音乐表现力强最为突出的描写。在敦煌壁画、云岗石窟等历史保留下的多种伎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腰鼓乐伎击鼓奏乐的姿态。腰鼓的种类较多,隋唐燕乐中常提到的腰鼓类乐器有毛鼓、都昙鼓、杖鼓、正鼓、和鼓等。腰鼓的鼓框有木质的,也有瓷土烧制的,所谓“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陈旸《乐书》)。腰鼓多以鼓框两头蒙皮,用皮条对穿拉紧,叩击出声,乐声咚咚作响,具有穿透力。腰鼓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在伎乐队中席地而坐,双手拍击鼓面为乐舞伴奏,也可以将腰鼓挂于胸前,在宴饮乐舞中边击边舞,以它的轻重缓急,调动着舞者和观赏者心中的律动感。白居易描写当时的胡旋舞女“心应弦,手应鼓”正好说明旋律与节奏的相互依赖关系。从鼓乐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如果说传统鼓乐在商周时代曾经获得了一个相当繁荣的发展,那么,隋唐以来,随着腰鼓类乐器由西域的传入,又酿成了我国鼓乐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风格各异、分布广泛的各类打击乐种类。如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十番鼓”、“十番锣鼓”、“十番箫鼓”等多种形式;流行于广东潮州一带的“潮州大锣鼓”、“潮州苏锣鼓”,还有“西安鼓乐”、“山东鼓吹”、“辽南鼓吹”、“福州十番”、“浙东锣鼓”等等。可以说,中国是打击乐器的故乡。打击乐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浅谈打击乐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作出旋律和合声的效果。 目录1 分类 2 中国的打击乐器 3 西洋管弦乐团以及管乐团中的打击乐器 4 打击乐团中的打击乐器 分类大多数打击乐器有一个确定的音,甚至连鼓的音也是确定的。但一般来说打击乐器的分类是看一个乐器是否有一个确定的音高。 定音鼓、木琴、马林巴、颤音琴、铃、管钟、古钹和钟琴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沙槌、响板、响棒、牛铃、吊钹、沙球、齿轮剐响器、勺、木鱼、嗵嗵鼓、蒂姆巴尔鼓、三角、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击乐器手在录唱片或演奏特别的作品前确定他们的鼓的音高。锣有有确定音高的和没有确定音高的良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吊钹也有有确定音高的,但很少见。 此外打击乐器还分膜鸣乐器和自鸣乐器。膜鸣乐器上覆盖着一层膜,打击膜产生声音,比如鼓。自鸣乐器自己就可以发声,比如三角。铃鼓即是膜鸣乐器也是自鸣乐器。 中国的打击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有许多特有的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有的今天还在使用,有的今天已经不使用了(比如编钟)。许多这些传统的打击乐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在中国的戏剧中的磬、鼓、锣、钹,或者在说书时使用的快板、响板等。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比较少,打击乐器(除木琴和编钟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级的乐器。在春秋和战国的文献中比如就有嘲笑秦国的打击音乐的文章。 西洋管弦乐团以及管乐团中的打击乐器在大部分的管弦乐曲完成的时代,打击乐器并未受到重视,最普遍使用为定音鼓,用途仅为增强乐曲气势。再来是小鼓、大鼓、钹、木琴等。不过后来乐曲逐渐走向多样化,打击乐器丰富的节奏性因此得到善用。在二十世纪初期管乐开始发展,各式各样的打击乐器慢慢被研发改良,作曲家得以利用多样的音响效果使乐曲更加有变化。 打击乐团中的打击乐器打击乐团中的打击乐器又比管乐团中的更多样化,甚至范畴不再仅限于使用固有的乐器来产生既定的声音,如拖鞋、砂纸、铁锤等生活用品也常常出现在乐曲中。

小学音乐教学中打击乐器的应用

打击乐器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其节奏感强,操作简单。由于小学音乐课堂相对基础化,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乐器等的认知相对较弱。

艺术教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使之德育发展更加完善。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这部分的教学,这就使得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各方面能力,相对缺乏。而素质教育提出后,音乐的教育地位相对提高。无论是音乐教学的内容还是音乐教学的方式,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打击乐器作为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是一个系统相对庞大的乐器家族,其能够将音乐的表达丰富化,提高音乐本身的节奏感。将打击乐器应用于音乐课堂,能够提高课堂的氛围,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提高。

一、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打击乐器相对学生来说了解较少。但是,这类型乐器的应用更加普遍化,相对能够与学生亲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该类型乐器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多样性,从而使得其对音乐的认知相对深化,学习积极性提高。

(二)引导课堂节奏,创造良好氛围

打击乐器本身具有节奏感较强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打击乐器来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跟从其教学节奏,进而达到教学节奏的引导作用。同时,其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这就会使得整个课堂的氛围一致化,且打击乐器本身就相对活泼,会使得学生感受良好。

(三)丰富学生乐器选择

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弦类、琴类的接触更加普遍化,在乐器的选择上,其更倾向于这类乐器。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这类乐器不适合其性格或者对其来说学习难度过大,其也会选择这类乐器,因为选择面过小。而打击乐器的出现,使得其选择面丰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与音乐相关的器物。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打击乐器打破了传统的乐器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观。使得人们的音乐观更加豁达。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创新的意识就会随着乐器的使用渗入到学生的意识之中,从而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打击乐器

(一)作为课堂节奏的引导物

打击乐器除却当前主要的几种形式,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在广泛的打击乐器概念中,将所有能够敲打发出声音的乐器都作为打击乐器的一种。从人的身体到杯子、碗筷等,这些都可以称为打击乐器。在我国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一切可以敲打的事物,将其作为打击乐器的一种。例如,在课堂上,部分教师会让学生一边鼓掌,一边唱歌。这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打击乐器引导。在小学音乐课程的开展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某些物件的敲打来形成一个良好地节奏,作为课堂的引导节奏。

(二)提高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认知

由于小学音乐课堂相对基础化,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乐器等的认知相对较弱。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实现打击乐器的良好运用,就必须要提高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认知。在教学中,可以以小鼓等相对简单的乐器,来提高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尤其是一些打击乐器所形成的乐曲,可以让学生多听,进而让其形成一种习惯。让其将打击乐器作为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提高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实际操作

打击乐器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其节奏感强,操作简单。但是,正因为其操作简单,使得很多学生都将其忽略。在小学音乐开展过程中,可以将打击乐器作为课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尝试操作。并且,以学生所敲击出来的音乐,作为整个课堂的'节奏。这就会使得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并且,提高其课堂注意度。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其要想不断的发展,就必须要学生具有良好地创新意识。而传统的乐器在小学音乐中,要想得到发展,相对较难。打击乐器不同,其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都相对随意,学生使用这类乐器,能够最大化的满足自身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的背景下,使用打击乐器,其能够对音乐加以创造,从而使得其成就感提高。

(五)教师自身对打击乐器的认知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自身音乐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传统的教学中,部分教师都只是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相对贫乏。尤其是对于打击乐器,其本身认知都相对较低。要想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打击乐器的教学,就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对打击乐器的认知,从而使得其运用更加便捷化。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打击乐器是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认识音乐,为其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不能再坚持传统的音乐教学,片面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而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对于乐器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印象,而打击乐器本身具有的节奏优势,能够更好地控制课堂氛围与节奏,使得教学效率相对提高。

参考文献:

[1]施敏.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4,(04):83-84.

[2]洪仙.打击乐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03):155.

[3]王红光.打击乐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19):148.

[4]刘亚茹.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2):33.

中国的打击乐太多了,这篇文章你可以做参考。 中国锣鼓乐,这一民间传统器乐演奏形式,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宏壮的民族气派和独特的东方神韵著称于世。从古至今,锣鼓乐 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是作为一种音乐类别,它始终伴随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思想感情不断繁衍、传承和发展,成为人 民大众喜闻乐奏的艺术品种而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沃土之中,并始终发挥着它那无可替代的社会精神效应。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 普遍提高,文化艺术生活的复苏,作为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锣鼓乐,更加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活跃于全国各地,专业与业余两支队 伍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了中国锣鼓乐的繁荣局面。专场锣鼓乐表演在海内外舞台的积极展现;各地锣鼓乐比赛活动的广泛开展;一批优 秀的打击乐作品的相继产生,可以说,中国锣鼓乐自80年代以来,在演奏与创作方面得到空前发展,在音乐生活中独树一帜,可谓异军 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谱写中国锣鼓乐新篇章,使其发展更具深度和广度,还有赖演奏家们的乐曲表演、作曲家们的积极参与、音乐理 论家的理论指导、教育家们的传授培养。 对中国锣鼓乐的理论研究,音乐界前辈及众多同仁,在这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中国锣鼓乐特性这 一课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甚多,本文主要仅针对乐队型态和功能特性与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结合本人教学及演奏实践,谈谈自己粗浅 体会,供大家商榷。 一、关于乐器分类 我们的先人早在周朝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创始了乐器的分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俗称“八音”,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乐器的演变虽不断发展,但大体上仍沿用这种“八音”分类法。中国古代音乐家并未特别对 打击乐器再进行分类,所以打击乐器散见于八音之中。近代中国音乐界,对打击乐器的再分类,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民族乐队乐器法》(中央音乐学院编,1964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将打击乐器分为五大类;鼓、锣、钹、板、星。 (二)《民族音乐概论》(中央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新编,1963年7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将打击乐器分为五大类;鼓类、锣类、钹 类、板梆类、其它类。 (三)《中国民族乐器分类》(简其华《民族民间音乐》1985,四)将打击乐器分为六大类;鼓类、锣类、铙钹类、钟类、竹板木 梆类、铁板石片类。 (四)《中国乐器图志》(刘东升、胡传藩、胡彦久编著,1987年12月轻工业出版社)将打击乐器分为三个类;皮膜类、金属类、 竹木玉石类。 (五)《中国乐器》(赵 主编,1991年现代出版社),将打击乐器分为二大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 (六)《中国乐器图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1992年7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将打击乐器分为四大类;皮膜类、竹木 玉石、综合类。 (七)《中国打击乐器图鉴》(李民雄主编,1996年2月第一稿,待出版),将打击乐器分为五大类;鼓类、钟类、锣类、铙钹类、 其它类 从以上几种分类法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音乐界对中国打击乐器的分类,并无统一定论,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考虑进行分类,一是按 中国民间传统习惯分类。多种分类法本身说明目前任何一种分类法,都并非尽善尽美,对品种繁多的中国打击乐器,如何进行系统的、 规范的、科学的分类,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 二、乐队型态 中国锣鼓乐,就共乐队型态可分为清锣鼓乐队和丝竹锣鼓乐队两大类别。在乐器组合、演奏形式等诸方面,无论清锣鼓乐队 或丝 竹锣鼓乐队,因不同地区、不同乐种而呈现不同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形成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乐 种在诸多方面又有着他们外部和内部之间的共同性。 (一)乐器组合与演奏形式 1、清锣鼓乐队 完全由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为清锣鼓乐队,亦称锣鼓乐队。锣鼓二字在这里应是对打击乐器广义的泛指,是人们根据我国民间 的一种传统习惯称谓,这是因为清锣鼓乐队的乐器组合配制并非完全都是由锣与鼓两种或锣与鼓两类乐器所组成。代表性乐种有苏南十 番锣鼓(清锣鼓)、淅东锣鼓(清锣鼓)、陕西打瓜社、四川闹年锣鼓、安徽花鼓灯锣鼓、土家族打溜子、山西威风锣鼓、太原锣鼓、 绛州花敲鼓等。主要特征为,其一,以群体合奏表演为主,少则3-4人,多由十几人,甚至今天发展为上百人人的大型锣鼓队;其二, 以鼓、锣、演为主,少则3-4人,多则十几人,甚至今天发展为上百人人的大型锣鼓队;其二,以鼓、锣、镲三大类为主要乐器的多种 组合与表演形式;其四,鼓为主导地位,并起领秦与指挥作用;其五,节奏性强音响色彩丰富。 我国传统的锣鼓乐在乐器配制方面有多种乐队组合形态。在打击乐器的使用上,因地区、乐种的不同乃至同一地区、同一乐种、不 同乐曲,打击乐器的配制也不尽相同,加之乐器形制的各异,形成多种风格特色的不同形式。 (1)鼓、锣、镲三类乐器为主的乐队组合形式.例如: 苏南十番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同鼓、板鼓、大锣、中锣、内锣、汤锣、春锣、喜锣、七钹、大钹、拍板、木鱼、双星等 西安鼓乐使用的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单面鼓、大锣、马锣、小叫锣、贡锣、双云锣、大铙、小铙、大钹、小钹、铰子 、梆子等。 东北秧歌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 四川闹年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堂鼓、大锣、马锣、大钵、水镲等。 安徽花鼓灯锣鼓使用的乐器有挎鼓、大锣、狗锣、手锣、大镲、小镲等。 京剧锣使用的乐器有板鼓、大堂鼓、大锣、小锣、钹、铙、小钹、水镲等。 (2)鼓与镲二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形式。例如: 太原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大鼓、大铙、大钹。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小型编制不少于五人,由一面大鼓、两付饶、两付钹组成。大型编制多 达几十人,乐器配制可按比例增加,以求得音响之平衡。 山西岳村 子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大鼓、 子(即小钹)、大铙、大钹。传统配制大鼓一面、钹子十四付、大铙五付、大钹七付共二 十七件。 (3)鼓与锣二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形式。例如: 山西临清驾鼓使用的乐器有大扁鼓、点锣(即四寸直径高音手锣)、筛锣。乐队编制少则11人,鼓八面、点锣二面、筛锣一面,多则34 人,鼓24面、点锣八面、筛锣二面。 山西背花锣鼓使用的乐器有扁鼓、花锣。传统乐队编制为扁鼓、花锣四面至八面。 四川薅草锣鼓使用的乐器有鼓、锣、马锣。 (4)鼓与板二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形式。例如: 山西绛州花敲鼓使用的乐器有扁鼓、夹板梆子。传统乐器配制为二十八件,其中扁鼓24面、夹板两付、梆子两付。 苏南十番鼓鼓段使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板。 (5)锣与镲二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形式。例如: 土家族打溜子使用的乐器有大锣、马锣、头钹、二钹。 (6)鼓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模式。例如: 山西转身鼓使用若干面同类鼓乐器演奏。传统乐器编制为鼓四面,演奏者八人,两人击奏一面鼓。 2、丝竹锣鼓乐队 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弹奏乐器与拉弦乐器相结合的乐队,总称为丝竹锣鼓乐队。按其不同的乐队形态又可分为鼓吹乐队和吹打 乐队两种,这是中国锣鼓乐另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1)鼓吹乐乐队 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相结合为主,偶有加进弹奏与拉弦乐器。这主要是沿袭了古代“鼓吹”乐队演奏形式,这种形式在今天仍带 有普遍性。随着戏剧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后来民间音乐与戏曲音乐的相互影响,鼓吹乐在演奏戏剧音乐中,吹奏乐器模拟唱腔“咔 戏”时,为体现音乐风格,根据不同剧种,加进了相应的拉弦乐器和弹奏乐器。代表性乐种有鲁西南鼓吹乐、辽南鼓吹、河北吹歌、泉 州笼吹、山西八音会、西安八音会、西安鼓乐(行乐)、陕北鼓吹乐、四川鼓吹乐等。主要特征表现为,其一、吹奏乐器居主导地位, 锣鼓次之,主要体现伴奏功能作用;其二,锣鼓虽居伴奏地位,但鼓这种乐器仍起指挥作用。在打击乐器使用上,也因地区、乐种的不 同,打击乐器的配制也不尽相同,形成与吹奏乐器多种不同组合形式。 a.一件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的组合。 使用的乐器种类有鼓、梆子、小镲、铛锣、臻子(面径约十厘米小铜锣,系于金属环上,插入木柄中)等。 b. 二件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的组合 使用的乐器配制类别有堂鼓和小镲、堂鼓与云锣、堂鼓与铛锣、堂鼓与臻子、梆子与钹、铛锣与竹板、铛锣与铰子等。 c.三件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的组合 使用的乐器配制类别有堂鼓、小钹与梆子,堂鼓、铛锣与竹板,堂鼓、铰子与马锣,大鼓、大钵与小镲,堂鼓、大锣与铛锣,堂鼓 大镲与手锣,包锣、铛锣与梆子等。 d.四件以上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的组合 乐器配制鼓、锣、镲、与板梆类乐器,形式多种。 (2)吹打乐乐队 以吹秦乐器与打击乐器相结合为主,时有弹奏乐器和位弦乐器加入。代表性乐种有潮州大锣鼓、淅东锣鼓、苏南十番锣鼓、西安鼓 乐等。主要特征表现为,其一,打击乐器同吹奏乐器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独立的锣鼓乐段常与丝竹乐段交替轮奏出现,锣鼓成为整体 乐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丝竹乐交相辉映,共同完成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内涵。如淅东锣鼓(万年灯),全曲分为 十六小段,其中丝竹乐五段,锣鼓夹丝竹乐二段,锣鼓乐九段。其二,锣鼓与丝竹乐旋律用叠奏或对奏手法展开。其三,锣鼓段或锣鼓 乐名作为连接、过渡、转换旋律乐段、乐句的手法运用。其四,发挥锣鼓为丝竹乐旋律烘托气氛、加强节奏力度工、增添音响色彩的伴 奏作用。 (二)不同组合之间的共同性与独特性 中国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不同乐种,在乐器配制上有着不同的组合形式,有众多乐种的组合形式中,他们之间在乐器配 制、乐器使用、演奏方法等诸方面存有共同性与独特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互为相存。认识这种共性与个性,对我们进一步 了解中国锣鼓乐是必要的。 1、共同性 (1)以鼓、锣、镲三类击乐器为主的乐器配制法 锣、鼓、镲三种乐器,民间俗称中国锣鼓“三大件”。从最具代表性的清锣鼓以及及吹打乐中的锣鼓乐段,不难发现这一共性存在 于各地及各锣鼓乐种之中(个别乐种例外)。如果说各地、各乐种所使用的锣、鼓、镲有所不同的话,那也只是乐器形制、大小规格、 音响色彩的差异以及乐队编制多少不一。 (2)确立以鼓为中心地位的击乐群 在种类繁多的击乐群中,鼓这件乐器,经过长期的音乐文化活动实践,确立了它在锣鼓乐中的中心地位,担当了乐队领奏与指挥的 重要角色。在清锣鼓乐队中无疑是这样,就是在鼓吹乐或吹打乐中也仍然是这样,它与主奏乐器互为信托,成为整个乐队中的核心。 (3)音响平衡的一般规律 从乐队音响平衡角度看中国锣鼓乐在乐器配制上有几种形式常见,一是以板梆、铃类乐器组合的配制形式;二是以小鼓、小镲、小 锣类乐器组合的配制形式;三是在第一、二种乐器配制的基础上,加进大鼓、大锣、大镲类乐器组合的配制形式。这就形成三种不同音 响力度和音响色彩变化的层次。前两种配制形式,在乐曲中,这要表现为旋律乐器伴奏。第三种配制形式,在乐曲中,除仍具有伴奏性 质外,主要表现为以独立的锣鼓乐段或锣鼓乐句为主的演奏形式出现。 (4)演奏方法的共通性 在各类打击乐器中,诚然,各类乐器因形制不一,风格特色的差异,其演奏方法也有所区别。但从总体宏观来讲,无论是鼓类乐器 、锣类乐器、镲类乐器和其它类打击乐器,就演奏方法而论,在手腕运动、力度变化、音色控制等方面, 应为大同小异,有着诸多的 共通性。在我们部国锣鼓乐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确实掌握了一种不同类别的打击乐演奏法,再去学习别的同类打击乐器,就 较为容易许多,只是通过一定练习,就不难掌握。 2、独特性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各地锣鼓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区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特点,逐步 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特色。如苏南士番锣鼓,以不同乐器,按一定的数列结构原则而轮番领奏为其特色;苏南士番鼓,以同鼓、板 鼓的鼓段独奏为其特色;淅东锣鼓,以多鼓与十面锣为其特色;西安鼓乐, 以多鼓与双云锣为其特色;潮州大锣鼓,以多面斗锣和独 特而优美洒脱、威武粗犷的司鼓技艺为其特色;安徽花鼓灯,以挎鼓演奏与狗锣的特殊音色和用法为其特色;山西太原锣鼓,以钹与镲 对奏为其特色;山西绛州花敲鼓,以群鼓齐奏,以及鼓槌的多种技巧变化为其特色;四川锣鼓,以川钹与马锣的特殊音色为其特色;土 家族打溜子,以头钹、二钹的独特音色与前后拍快速交替演奏为其特色等,这足以说明存在于中国锣鼓乐共性中的独特性,也正是这些 独特性,构成色彩斑斓的中国锣鼓乐。 三、功能特性与表现手法 (一)节奏与色彩功能 节奏性与色彩性是锣鼓乐的主要特性。就锣鼓乐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无论是鼓类、锣类、镲类及板梆、铃类,其绝大部分均属节 奏性乐器。它们音响强烈,发音相对短促,给人一种鲜明的节奏感。每一件打击乐器,又以它本身所具备的不同音响色彩和节奏变化体 现于乐曲之中。同时,还可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使它产生多种不同的音色变化,即使在同一打击乐器也同样是这样,还有那无数的不 同乐器组合形式,又可产生丰富而多样的复合音响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不同,各地打击乐器的形制也有所差异,同属一类乐器, 而产生不同音响色彩,这就形成了一个五光十色、变化丰富的而多姿多彩的奇妙音响世界。不同的锣鼓乐种,从打击乐器本身的色彩性 方面,就能反映出鲜明的地方音乐风格特点。我们试将北方锣鼓乐所使用的斗锣、大钹和四川锣鼓乐中所使用的川大锣、川钹作一比较 ,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在音响色彩方面所呈现的迥然差异。 在各地的鼓吹乐和吹打乐中,锣鼓与丝竹乐密切配合,更加极大地赋于了乐曲的节奏性与色彩性,同样充分体现了锣鼓在鼓吹乐与 吹打乐中的节奏与色彩功能特性。 (二)、伴奏功能 吹奏乐器在鼓吹乐和吹打乐中担任着主奏的角色,无论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还是以管子、笛子、笙为主奏乐器,在它们演奏乐曲 旋律时,锣鼓一般情况下处于伴奏从属地位。在乐器的选用、组合形式、演奏手法、力度及速度变化、情绪的起伏等方面,无不服从于 乐曲及主奏乐器的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锣鼓已成为鼓吹乐和吹打乐中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由于它音响强烈、色彩丰富、节奏 性强,在烘托、渲染主奏乐器情绪方面,发挥着别的任何乐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伴奏功能。在民间素有“三分吹,七分打”之说 法,也正是这种功能作用的恰当比喻。我想这里所说的“三”与“七”关系,并非指“吹”与“打”二者宰是一种数与量的比例,应当 理解为是强调“打”--锣鼓,在鼓吹乐和吹打乐中的重要性而不可忽视。 锣鼓的伴奏功能同时也体现于舞蹈、戏曲及说唱音乐之中,尤其是戏曲锣鼓尤为突出。锣鼓无论在配合演员动作、舞蹈、唱腔方面,或 是在渲染戏剧效果、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活动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伴奏功能作用,成为戏曲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三)节拍加强功能 在鼓吹乐和吹打乐所使用的打击乐器中,像板、梆子、木鱼、小镲、铛锣等这类乐器,在演奏乐曲时,它们主要表现为敲击节拍。 节拍性乐器演奏固然简单,如要担负起带领乐队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表现,就并非是一件易事。演奏者必须相当熟习乐曲内容才能担当此 任,故,节拍乐器,即使是一件梆子为其乐队伴奏,它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是在演奏四分之四拍、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一拍节拍 中或是在“紧打慢唱”的演奏中,都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节拍加强功能作用之感觉。这样的运用表现手法,不但是对整首乐曲起到稳定节 奏和控制速度的快慢及力度的变化,同时对吹奏乐器来讲,也是一种极好的“制约”和依托,使二者的演奏达到天衣无缝的完美演奏效 果。 (四)独立表现功能 各地的锣鼓乐都具有它自己独立的表现功能,大量的清锣鼓曲就是例证。近年来,不少锣鼓曲展现于国内外舞台,使人为之振奋。 它既能表现红火的场面,又能表现细腻的情趣。从80年代以来,锣鼓乐的兴起与繁荣,充分显示了它那广阔的发展前景。鼓吹乐和吹打 乐中的锣鼓段,在整首乐曲中,仍具有锣鼓独立表现功能的作用,它与丝竹乐共同完成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感情。 (五)鼓的领奏功能与即兴演奏手法 鼓,在中国锣鼓乐和鼓吹乐与吹打乐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古人云“为群音之长”、“八音之领袖”。在清锣鼓中,鼓为领奏乐 器,就是在鼓吹乐和吹打乐中,它与主奏乐器同样具有领奏和指挥的功能。鼓师通过鼓点以及运用的变化来把握整首乐曲的速度、力度 、表情和整体结构中的“起、转、收”,以便使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的演奏达到统一、协调、和完美。与此同时,鼓师还应当即兴演奏 的能力的,这就要求鼓师不但要熟习乐曲与锣鼓以,而且需要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和娴熟的击鼓技艺。在乐曲演奏中,除锣鼓段落外,鼓 的演奏手法主要表现为随主奏乐器的旋律和节奏而自由发挥,决非采用完全同于主奏乐器的旋律、节奏的刻板演奏手法。鼓的即兴演奏 ,为乐曲增添了活力和光彩,给人一种无穷节奏变化之感,这也正是我国民间音乐魅力所在,我们在向民间音乐家采风学习时,对这一 点颇有感受,是我们新一代音乐工作者需要学习掌握的一种演奏技能。 鼓的领奏指挥功能还体现在,一支好的鼓乐队,纵然首先取决于优秀的主奏乐手,但鼓师的演奏技艺和领奏能力好与差,对乐队同样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地区民间鼓乐队中,有优秀的管乐家,必需要有优秀的鼓手相配合,二者相依相存,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成 其为一支高水准的鼓吹乐队。

有关打击乐的论文研究

浅议戏曲打击乐艺术论文

我国戏曲打击乐历史悠久,通过历代艺人和戏曲艺术工作者辛勤努力不断探索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打击乐结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戏曲艺术的进步而渐趋完善。戏曲打击乐又称“武场”,与“文场”(指吹、拉、弹、等各种管弦乐)相对,共同组成“场面”(各种伴奏乐器的总称,也是戏曲乐队的别称)。戏曲打击乐是戏曲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戏曲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辅佐作用。

一、戏曲打击乐的功能

戏曲打击乐(武场)与戏曲管弦乐(文场)平分秋色,在整个戏曲乐队(场面)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乐队“半边天”。戏曲乐队无指挥,司鼓既是鼓板演奏者,又是戏曲乐队的权威指挥者。1日时称司鼓者为“鼓师”。戏曲是演员、乐,队、舞美高度统一的艺术,司鼓作为演员、乐队、舞美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戏曲的重要表演手段之一,是戏曲演出和乐队的核心。老艺人把演戏划分为“七分场面三分唱”。由此可见打击乐之重要。鼓师又是创作者,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恰当掌握打击乐的“轻、重、缓、急”合理使用锣鼓点,把整台戏的“唱、念、做、打、舞”有机的统一在剧情要求的节奏之中,做到与演员“同心、同力”,“化演员为角色,化角色为自己,化自己为角色”,并训练出一支养之有素的打击乐队伍,使司鼓“令行禁止,配合默契”,通过打击乐的渲染,使戏曲艺术更上一层楼,并非简单容易之事。因此,没有一位文化素养好、艺术素质高、基本功底子强的打击乐队伍是万不可能的。戏曲打击乐有着掌握全剧演出的节奏、渲染舞台气氛、指挥乐队演奏等多种功能。

二、戏曲打击乐的构成

戏曲打击乐本身,即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它由多种乐器构成,其中主要的乐器有如下几种:鼓、板、花盆鼓、堂鼓、钩锣、手锣、铙钹、水镲、小饶、大铙、碰铃。

三、戏曲打击乐的多功能深层次伴奏

戏曲打击乐的演奏,也是戏曲演员表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认为它已经与表演艺术构成有机统一为音画同步、视听一体的整体,它为演员的'表演起到了多功能深层次伴奏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在唱腔中,戏曲打击乐可以起到领起、决定板式、节奏、快慢、强弱、终止等至关重要的艺术作用。在领起作用的打击乐中。领起过门,然后开唱;或在唱腔终止时的打击乐中,用于一般唱念之后,表示告一段落:或为加强唱腔气势、加重唱腔情感、引起观众的注意等。其次是在念白中,也有许多打击乐起到起止、加强、装饰、丰富等艺术作用。

四、戏曲打击乐的“共性”与“个性”

由于各个剧种所处的地域、风情、形成发展不同,所以各个剧种的打击乐也不同。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指剧种与剧种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发展而来共同使用的锣鼓点。如:“急急风”、“四击头”、“马腿”、“五锤”等。而“个性”则是各个剧种特有的。因为各个剧种的唱腔不同,所用的曲牌不同,各个剧种吸收借鉴本地民间特色打击乐等因素不同,所以各个剧种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打击乐,这些特色的“共性”与“个性”打击乐点,是经过历代艺人长期艺术实践创作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广大观众认可的。对于这些传统的戏曲打击乐。我们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增光添彩

五、戏曲打击乐人才培养不容忽略

打击乐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戏曲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演出市场萎缩,市、县级剧团形势严峻,原有水平较高的打击乐手基本已退休改行,加之对打击乐人才的不重视,艺校多年招生无人报考打击乐,致使不少剧团打起“三大件”凑合演出,直接影响演出质量,打击乐后继乏人!把打击乐人才培养摆上议事日程,文化艺术学校重点纳入招生计划,并选派得力教师,强化打击乐教学,并与专业剧团挂钩,使培养的优秀学生毕业不改行。专业剧团应重视打击乐才人的培养,也可以自己选苗子,以团代教,边学习边实践,自己培养自己用。只要戏曲团体引起重视,还是能够解决打击乐才人问题的。

有奥尔夫打击乐器论文题目。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中班奥尔夫打击乐活动设计规律的论文音乐论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涵盖音乐范畴内的各种不同内容,包括朗诵、节奏、形体、声乐、器乐、听觉、乐理。

在实际的学生作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来学习写作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看看我为你们带来的3000字左右论文范文吧!

暑期实践

大一结束的这个暑假,在别的同学的潇洒的各处游玩的时候,我回到了我的初中,参加了乐团方面的实践活动。

这件事情,在开始活动的几个月前初中乐团老师和我取得联系,让我去参加乐团的暑期集训,而这次集训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不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自从我毕业以后,我在母校已经不能再是一个学生,这次是以小导师的身份,去教授新生练乐器。不只是我一个人,我和我的几个初中同学,一起去我的母校乐团,一个人一个声部带新生训练,教他们乐器,开始了为期5天的暑期实践。

原来我们这个乐团本来一直是用专业老师来教授乐队同学来练习,可是这次,老师叫我们已经毕业的同学回来教他们。我知道我的专业水平肯定不如那些毕业于音乐学院,就职于某某优秀乐团的专家好,但是乐团老师说,让我们来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提高新生们的单技水平,还要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给他们做榜样,不只是让他们在专业上与我们看齐,更要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上和我们学习。 孩子们才刚上新初一,算一算比我小7岁,其实教孩子们练习乐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与自己练好乐器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音乐有时候所需要的是一种灵感,一种如梦初醒的灵感。这种灵感会在出现在你日积月累的练习中,也会出现在某一个你刚睡醒的清晨里,乐器也需要你全心全意去爱它,这样它也会回馈你你所想要的音乐,

所以应该用你的热情与爱去演奏它,而不是去机械的完成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这些所有你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乐器的热爱,全会决定你的专业水平,你的音乐感觉,而这种感觉是不太容易教出来的,只能自己去感悟,以我的经历,我就感觉得到以前我的老师虽然和我敲一样的节奏,也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我非常想去模仿,但是模仿不出来,而后来在我为了专业考核的日日刻苦练习中,突然就体会到了,于是我的专业水平马上就提升到了一个以前我触及不到高度,这就是音乐的奇妙之处,令我迷恋。在这次去参加此次活动的前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并且模拟给孩子们教乐器的场景,我把以前我老师给我上课过的内容全都做了备课,但是最重要的是,以前我上课全都是一个小时,这次带新生训练,一排练就是一上午,我要如何把握这么长的时间,让小孩们可以不觉得单调,同时又快乐的练习好需要排练的曲目,还要照顾到他们的专业水平肯定不如我,什么样的技巧可以教,要求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技巧难度太多,就不用一次全部教授。其实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再普通不过的就是到达时间问题,我印象中我高中乐团,大学乐团,指挥都是卡点到,我总觉得指挥提前到而乐队还没有准备好,是对指挥的一个不尊重的行为,而这卡点还要卡的准,最难得就是可以提前片刻,但是万万不能迟到,这让以前作为学生总是会提前到的我,感到有些不适应。

我的打击乐新生一共有3个,都是小男孩,我感觉在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是最淘气的,最活跃的。果不其然,第一次上课,他们就把他们的淘气天赋在我面前展示的淋漓尽致。真是让我头疼,我向来也不严厉,他们好像根式觉察我脾气好之后就肆无忌惮的折腾,但是还好这些淘气在排练乐器不久后便大大减少了,看得出来,他们还是很喜欢打击乐的。和我一同实践的同学,都是一个人带领一个声部,就他们一个人教,唯独我的声部,除我之外还有一个专业老师,这种感觉说不上来,让我突然不是学生的身份,也不是老师的身份。如果是在以前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我完全可以全部听从这位专业老师,但是此刻我不是一个学生的身份,让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似乎我备课的计划被打乱了一些。于是我马上调整我的计划,带领孩子们跟着专业老师要求的基本功来练习,协助专业老师纠正新生的姿势,还有一些专业技巧方面的问题。

第一天就在这样手忙脚乱,不太适应的节奏中度过了。随后的几天里,我渐渐找到了与小孩相处的感觉和办法,开始适应了这种生活,但是这几天也并不是风平浪静,每一天都有新的突发状况,每一天排练的时候都不仅要教他们专业的技巧,还要在他们吵闹不认真地时候适当的提醒和制止,还要每天想乐团老师汇报当日新生的表现,表扬与批评要拿捏好次数和新生的心情,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马虎,因为还有小孩们在看着你。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很快也将走上社会,所以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短短5天的实践活动中,虽然每天都有突发事件发生,但我选择了坚持。把我曾经学到的,看到的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觉得我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虽然依旧是在学校里,但是我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别人也不会温柔的对待你为一个学生。这是深入社会,同群众及领导谈心交流,让年轻的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也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虽然这个暑期实践只有短短的5天,但是已经让我略感疲惫,与小孩相处真的是不易的,因为他们还不懂事,在每天排练以后,我回到家打开电脑的时候并不是去查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专业技巧,而是去搜索如何与12岁的小朋友相处,让他们接纳我。这些天,我也会想,是不是我上初一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样折腾,这样顽皮,当时的老师们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会不会也会嫌我们吵闹,嫌我们幼稚?但是,我又突然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无法比拟的,因为经过我这些天的观察,我突然感觉,教师就是在如白纸一般的新生心中,画出一笔一笔所谓的行为习惯和人生观价值观。我已经无法想象当时老师是如何教育我的,才让我没有走上弯路,让我成长的这样好,我突然非常感谢我的老师,虽然我已经毕业了,但是她还在辛勤的一届又一届的带着永远的初一初二初三。

在开始来看,这一次的实践活动完全是一次与乐器全相关的活动,但是几天下来,教乐器这一个在开始认为最重要的事,竟然成了最基础的事情,真的只是一个基础,因为围绕这件事,还有许许多多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与孩子相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耐心的态度,老师的姿态等等,无一不全面的在我的大脑中高速运转。在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回头一想,其实事实正是如此,其实社会正是如此,在实践中需要你的专业技能,但这绝对不是全部,这只是每一个步入社会步入实践中的人最基本的技巧与素养,有专业技能的人实在太多,而且这并不是你实践中成功的决定性要素。我想,一个专业技能并不拔尖,但是情商很高,会为人处世的人一定会比书呆子强一万倍。站在我现在大学生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专业技能就好比你在大学所学的东西,这只是日后步入社会一个最基本的一个门槛,多一点少一点其实差不了多少,如何在这一所有人都有的基本条件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获得领导赏识和赞赏的关键。

学校结业论文

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已经结束了,在这段时间,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各位老师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精辟解析及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对党组织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先进性的意义及共产主义信念,同时更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伟大事业坚持奋斗的信念。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理论学习的认识。特别是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加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环境下,能够及时地聆听各位老师的教诲,对我最近的思想困惑有了科学的解析。同时对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对党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在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有了科学的认识。通过党校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党的理论知识,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临近结业,我认真地进行思考,入党是为了什么,入党以后要干什么,进而明确方法,端正入党动机,使自己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

首先我思考了老师一再强调的入党动机问题。以下是几种错误的入党动机思想:第一种,"入党可以为自己今后工作打好基”,他们申请入党是为了以后安排一个好工作、获取更多提拔和重用的机会。第二种,"不写申请书就是不进步"。一些同学看到别人写入党申请,如果自己不写,怕老师、同学说自己不要求进步,于是随大溜也写份申请。第三种,受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推动才递交申请书。有些同学的父母都是党员,亲朋好友也多是党员,每当他们问及自己是否要求进步时,感到不入党似乎不光彩。第四种,"入党是为了荣耀和满足"。有些人看到别人入了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羡慕不已,于是自己也写份入党申请书,企盼有一天自己能获此荣耀,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坦白的说,我以前在一定程度上有过这样的错误动机,但我现在已经明白了,入党的确是个人追求进步的途径,但是这种进步不应是为了面子和狭隘的个人目的,而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个人能在历史进程中正确发挥作用,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所以,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不断从思想上丰富提高自己,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由此而提出入党的要求。

身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困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过时,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步入社会,参与了社会实践,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毋庸置疑,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呢?首先得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面旗指引着全党的奋斗方向。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共产党员只有确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才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才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不迷失方向。大学生党员必须加强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提高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坚信共产主义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一定会实现,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并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要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长期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可在近代文明大潮中,中国渐渐落伍了,而且竟沦落为落后的挨打者。所以无数中华儿女为拯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又经过了艰难的探索才找到了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从而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生机。沿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奋发进取,团结奋斗,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辉煌的前景。我们当代大学生也不能落后,要用自己的才智,继往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大学生的肩上。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积极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我们应当从理想信念的实际状况出发,让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各种重大社会现象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理想信念不会自发确立,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充实心灵。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理想信念的形成要在各种文化、知识、信息的比较中通过选择才能实现,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更强的辨别能力,才能树立科学的个人理想,更坚定地向着目标努力。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用科学理论武装我们的思想。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可见科学的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能否掌握这些科学理论,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地实践这些理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成败。

我们大学生党员必须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先进,反对落后。其次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党一直号召和要求每个党员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大学生党员要牢固确立党的宗旨,并自觉地实践它。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抵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非天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大学生党员具有了这样的思想品格,就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且要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大学生党员是未来事业的骨干,必须在自己身上努力培养党的密切联系群众,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在校内在班上要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置身于群众之中,始终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无论走到那里,也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同时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党员,需要提高自身为人民工作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做好各项工作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大学生党员要完成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就应该弃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学好各门知识,扩大知识量,全面提高知识素养,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重视学习,关心时事。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习理论的目的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辨别好坏、分清是非的判断鉴别能力,坚定政治信仰,树立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大学生党员应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且要学以致用,能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渴求知识的文化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扎扎实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普及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竞争、求实、创新、发展的价值观念,致力于解决群众生活上、思想上的实际问题,让封建迷信、腐朽文化和伪科学在人民大众中无藏身之地。我们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的文化不前进就意味着落伍,不发展就意味着倒退。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而不能丧失机遇,勇于应对挑战而不能畏缩不前,响应党的号召,唱响主旋律,努力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次党校培训,我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以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从思想上入党才是真正意义的入党,坚定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我知道自己离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要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我还要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从思想上积极向组织靠拢。今后一定要严格律己,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学校团结同学,学习党的知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川剧打击乐毕业论文

少年时代,文化生活比较落后,那时没有电视,人们在农忙的闲暇时,除了看坝坝电影,再就看川戏了。 家乡的川剧表演由来已久,那是一种极具乡村俚俗色彩的地方戏。 那时,几乎每一个村都有一个剧团,剧团的演员都是村上的村民,并且大多是临时的,只要你愿意,能够唱上几句,都可以参加。演出的道具也极其简单,大都从农家随手拿来。场地不限,礼堂院坝、田间地头,只要有一方空地,便可来一场土色土香的川剧秀。 表演也是临时的,只要锣鼓一响,人们便三三两两的聚拢来。表演很有互动性,因为不是在舞台上,所以演员和观众界限也不是那么分明,台上台下都在唱,互答应和,嘻嘻哈哈,笑场不断,其乐融融。 老百姓自有老百姓的快乐。那乐是一种最近原始的,有着朴实的泥土气息的乐。其中有一出叫《王大娘补缸》,是一个补缸匠和王大娘调情式的对唱,把农民式的生活情趣风趣地表现出来,演员们百演不厌,观众们百看不烦,与其说是演戏,不如是是农民们在演自己生活。这是一种来自生活最底层的艺术。 最隆重的演出当数春节了。有地方叫春戏,家乡的人们好像对它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称呼,他们也不在乎这个。一年到头,累了,苦了,只有这时才是他们的节日,只有这时他们才能放松一下自己。大年一过,剧团就忙活开了,从初一到十五,天天演出,表演地点在村学校礼堂。 初一一早,人们吃过汤圆,便在兜装上自家炒制的花生、胡豆、瓜子之类,纷给赶往村小学校。远远地,便听见锣鼓铿锵,似乎还见操场上人头攒动。待到得场来,才真见人山人海。于是有人早已在场外就吆喝开来:“好久没到这方来哦,这方的树儿长成了材——”于是人群里便有人应和:“好久没到这方来,这方的姑娘长成了材——”一人唱,百人和,场面煞是热闹。又听得场里面有人喊:“老表,快点进来哦——该你上场了哦!”看戏是不要钱的,演员也没有工资,那时好像没有赚钱的概念,演员也好,观众好,图的是高兴,图的是喜气,图的是享受百忙中的那种悠闲。 这样的情况现在已不见了,人们习惯了看电视,打麻将,想要找回那过去的生活的乐趣,也只有在记忆中去追寻了!

经验论文<在打击乐演奏中享受音乐、演绎美> [ 2007-1-3 16:13:00 | By: 鲤城二幼 吕彬彬 ] (推荐文章)在打击乐演奏中享受音乐、演绎美 打击乐器演奏是学前儿童的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社会儿童的音乐活动中,打击乐器又是最容易掌握,最容易从中获得音乐享受的乐器种类,开展集体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可以发展学前儿童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儿童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可以扩展儿童的音乐词汇,提高儿童的音乐理解能力。对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与集体协调一致的意志和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幼儿打击乐演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一、从兴趣入手,使幼儿对打击乐演奏产生欲望兴趣是幼儿学好打击乐演奏的关键,首先从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兴趣入手。提供打击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以《什么乐器在歌唱》的游戏让幼儿辨别打击乐器的声音,并引导幼儿自制打击乐器为乐曲简单配器,幼儿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非常高兴,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平时带领幼儿散步时有意引导他们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联想到象什么乐器的声音来丰富幼儿的乐器的种类和有关乐器的知识。渐渐地幼儿对打击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幼儿旋律感的培养幼儿旋律感是打击乐活动伴奏的前提。首先必须帮助幼儿形成有关声音高低的正确概念,发展幼儿听音能力。我采用音乐或节奏信号的方法进行训练,把幼儿一日生活音乐化。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抒情歌曲中起床、进餐。在行走、游戏时选择一些节奏快的进行曲等。此外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利用幼儿的动觉和视觉来帮助他们形成音的高底概念。如通过《青蛙和小鸟》这段音乐引导幼儿用高低姿势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青蛙“跳下水”和小鸟“向上飞”。这种身体动作可以强化幼儿对“5 1”和“5 ⅰ”音高向下走和向上走的差别和感受。如给《闪烁的小星》伴奏时,我采用图示的方法,和幼儿一起边用手指着星空图边唱旋律,使他们在听觉、视觉和动觉上对音的高低感受一致起来,对乐曲有了初步的印象,这样幼儿对乐曲的配器比较清晰,以便于很好地为乐曲伴奏。有时我们还提供范例引导幼儿用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来表现简单的相对音高关系。通过多通道的训练,幼儿的旋律感增强了。三、幼儿音色感的培养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操作环境中的物体、打击乐器和自制打击乐器,探索使操作材料发出声音的各种可能性,分辨各种声音的音色差异,积累有关音色的表象。还可以鼓励幼儿把听到的各种声音画下来,引导幼儿将听觉表象转换成视觉表象。如又粗难听的声音——画一只大狗熊;又细又好听的声音——画一只小鸟等。教师还可将故事转换成声音,再将声音转换成图画,通过听听,讲讲,做做,看看的方法引导幼儿对音乐表现力的注意。当幼儿体会到各种声音表现力之后,可让他们用嗓音模仿的方式来描述各种常见人声、乐器声及自然界常见的音色,如爷爷、阿姨、小朋友的歌声、说话声;钢琴、风琴、小提琴演奏的声音;蝉鸣、鸟唱、风歌、水吟、火车轰鸣等。再用对唱的形式模仿不同人声的唱法。通过多方面的练习,让幼儿渐渐体会到每首乐曲应用什么音色表现出来,为乐曲的伴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通过游戏训练幼儿听辨能力要探索简单的配器方案就必须了解每种乐器的音色。选择喜爱的音乐游戏《谁的耳朵灵》《什么乐器在歌唱》让幼儿听辨乐器的声音,通过《听声音模仿小动物》游戏锻炼幼儿的听力。如听大鼓就模仿狗熊或大象走,听小铃声就学小鸟飞,听到双响筒就学马跑等。游戏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竖起耳朵仔细听,许多幼儿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很快地掌握了各种乐器声音。五、示范讲解教会幼儿正确的乐器操作乐器操作能力主要指运用乐器奏出想要的特定音响的能力。构成打击乐器操作能力的基础主要是对特定乐器演奏方法,特定音响之间关系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一定的乐器知识。通过图和实物给幼儿介绍各种乐器的名称用途和相关的知识并反复敲打乐器让幼儿听辨乐器发出的声响。在介绍的过程中重点示范讲解乐器的操作方法,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每种乐器不同敲打方法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为帮助幼儿比较顺利地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可以运用一些动作、语音、图形、色彩等来帮助幼儿记忆演奏方案的辅助性教学方法,将其视为“变通乐谱”引导幼儿找出最合适的方法演奏乐器。六、培养幼儿和同伴合奏能力合作协调主要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同伴、集体的演奏,并努力使自己的演奏能服从于整体音响形象的塑造要求。在培养合作协调能力过程中提供了大量幼儿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幼儿反复欣赏感受乐曲的性质和节奏。先用模仿动作到徒手模仿乐器动作到实际操作动作,如打击乐《小星星》就请幼儿先做模仿动作拍手、拍脚、拍腿来熟悉乐曲的节奏,然后听音乐练习模仿乐器敲打的动作,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乐器的方法,再请幼儿分声部用乐器实际练习,在演奏的时候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声音注意保持声音的和谐统一。就这样有易到难看指挥演奏。为避免幼儿反复练习的枯燥,在指挥时不断改变指挥方案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幼儿演奏时就特别的专注演奏出的声音也就自然地和谐统一,并体会到合作表演的愉快。七、鼓励幼儿大胆创造性地表演幼儿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抓住了幼儿好创造的这一特点,在配器过程中让幼儿相互讨论并尊重他们的配器方案,进行演奏。由于是自己创编的配器方案,幼儿演奏时就特别带劲,注意力就十分集中。尝试让幼儿即兴指挥,提供机会让幼儿自由讨论确定指挥方案,鼓励幼儿大胆上台指挥,许多幼儿都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在幼儿有一定乐器演奏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探索自制打击乐器,讨论乐器发出的声音,引导幼儿将声音联想有关的创造性表现行为。如用积木、勺、瓶子等敲击桌面并模仿卖冰棒,卖酒酿的叫卖声;用双手使劲拍打门板说“大灰狼来了”或轻轻摇动装塑料颗粒玩具的纸盒说“小老鼠来了”等并请幼儿为乐曲表现的内容或故事情节配器。幼儿在活动中不同程度地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快乐。总之,培养幼儿打击乐演奏能力,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实际能力。在幼儿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下,根据幼儿使用乐器的能力与幼儿对乐曲变化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采用多通道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训练,使他们初步发展起对乐曲感知、理解、欣赏、配器的能力。幼儿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发展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协调技能,发展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演奏活动中获得音乐的享受,激情演绎美。

我家乡的地方戏——川剧我的家乡,在中国也算是有名的,川菜的发祥地——四川。这个四川啊,不光有好吃的川菜,优美的景色,还有我们富有特色的川剧。川剧的历史,也算比较悠久了,据记载,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要说川剧的种类,那可是多了。川剧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先来说一说昆腔,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它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川剧的胡琴腔是西皮、二黄二类声腔的合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正调二黄宜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川剧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川剧的种类太多了,实在介绍不过来。这些你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有一样,你绝对看过,那就是我们四川川剧的变脸。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那种速度,那种神奇,让人看一眼就能牢记在心。变脸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抹脸,是演员将化妆油彩预先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在脸上一抹,便可以使脸成为另一种颜色;吹脸,是演员将粉末状的化妆品(金粉、墨粉、银粉)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上的容器内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类器皿中,到时闭眼、闭气、用口一吹,便使脸色变色;扯脸,是演员将画在绸了上的若干张脸谱叠在一起蒙在脸上,每一张脸谱有一根特定的丝线,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表演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的迅速扯下来。此法贵在巧妙、干净、利落;运气变脸,是演员运用气功的作用使剧中人物变脸;面具变脸,是演员根据实际需要,事先将不同的脸谱绘制在以木、纸、布、绸、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脸壳来施以变幻。另外,我们川剧中还有许多绝活,如吐火、藏刀、顶油灯……我们川剧还有许多有名的剧目,如《伍三拿虎》、《三娘教子》、《白蛇传》……我喜欢川剧在于它那有趣的四川方言,令人百听不厌。怎么样,现在你对川剧有一些了解了吧。戏曲,是我国的特色,在戏曲中,我们能够学会许多东西,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听一些戏曲,了解更多关于戏曲的东西。

一篇音乐欣赏的论文,1500字左右!给你

打击乐论文题目大全

浅议戏曲打击乐艺术论文

我国戏曲打击乐历史悠久,通过历代艺人和戏曲艺术工作者辛勤努力不断探索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打击乐结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戏曲艺术的进步而渐趋完善。戏曲打击乐又称“武场”,与“文场”(指吹、拉、弹、等各种管弦乐)相对,共同组成“场面”(各种伴奏乐器的总称,也是戏曲乐队的别称)。戏曲打击乐是戏曲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戏曲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辅佐作用。

一、戏曲打击乐的功能

戏曲打击乐(武场)与戏曲管弦乐(文场)平分秋色,在整个戏曲乐队(场面)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乐队“半边天”。戏曲乐队无指挥,司鼓既是鼓板演奏者,又是戏曲乐队的权威指挥者。1日时称司鼓者为“鼓师”。戏曲是演员、乐,队、舞美高度统一的艺术,司鼓作为演员、乐队、舞美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戏曲的重要表演手段之一,是戏曲演出和乐队的核心。老艺人把演戏划分为“七分场面三分唱”。由此可见打击乐之重要。鼓师又是创作者,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恰当掌握打击乐的“轻、重、缓、急”合理使用锣鼓点,把整台戏的“唱、念、做、打、舞”有机的统一在剧情要求的节奏之中,做到与演员“同心、同力”,“化演员为角色,化角色为自己,化自己为角色”,并训练出一支养之有素的打击乐队伍,使司鼓“令行禁止,配合默契”,通过打击乐的渲染,使戏曲艺术更上一层楼,并非简单容易之事。因此,没有一位文化素养好、艺术素质高、基本功底子强的打击乐队伍是万不可能的。戏曲打击乐有着掌握全剧演出的节奏、渲染舞台气氛、指挥乐队演奏等多种功能。

二、戏曲打击乐的构成

戏曲打击乐本身,即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它由多种乐器构成,其中主要的乐器有如下几种:鼓、板、花盆鼓、堂鼓、钩锣、手锣、铙钹、水镲、小饶、大铙、碰铃。

三、戏曲打击乐的多功能深层次伴奏

戏曲打击乐的演奏,也是戏曲演员表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认为它已经与表演艺术构成有机统一为音画同步、视听一体的整体,它为演员的'表演起到了多功能深层次伴奏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在唱腔中,戏曲打击乐可以起到领起、决定板式、节奏、快慢、强弱、终止等至关重要的艺术作用。在领起作用的打击乐中。领起过门,然后开唱;或在唱腔终止时的打击乐中,用于一般唱念之后,表示告一段落:或为加强唱腔气势、加重唱腔情感、引起观众的注意等。其次是在念白中,也有许多打击乐起到起止、加强、装饰、丰富等艺术作用。

四、戏曲打击乐的“共性”与“个性”

由于各个剧种所处的地域、风情、形成发展不同,所以各个剧种的打击乐也不同。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指剧种与剧种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发展而来共同使用的锣鼓点。如:“急急风”、“四击头”、“马腿”、“五锤”等。而“个性”则是各个剧种特有的。因为各个剧种的唱腔不同,所用的曲牌不同,各个剧种吸收借鉴本地民间特色打击乐等因素不同,所以各个剧种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打击乐,这些特色的“共性”与“个性”打击乐点,是经过历代艺人长期艺术实践创作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广大观众认可的。对于这些传统的戏曲打击乐。我们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增光添彩

五、戏曲打击乐人才培养不容忽略

打击乐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戏曲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演出市场萎缩,市、县级剧团形势严峻,原有水平较高的打击乐手基本已退休改行,加之对打击乐人才的不重视,艺校多年招生无人报考打击乐,致使不少剧团打起“三大件”凑合演出,直接影响演出质量,打击乐后继乏人!把打击乐人才培养摆上议事日程,文化艺术学校重点纳入招生计划,并选派得力教师,强化打击乐教学,并与专业剧团挂钩,使培养的优秀学生毕业不改行。专业剧团应重视打击乐才人的培养,也可以自己选苗子,以团代教,边学习边实践,自己培养自己用。只要戏曲团体引起重视,还是能够解决打击乐才人问题的。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如何发给你?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 索引序列
  • 打击乐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 浅谈打击乐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有关打击乐的论文研究
  • 川剧打击乐毕业论文
  • 打击乐论文题目大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