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通识课的论文格式

通识课的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通识课的论文格式

这种论文的格式应该是先是内容摘要,然后关键词,然后正文,然后才是注释

XX大学XX学年XX学期《 》课程论文左上角标上你本课程的序号和论文提交日期标题居中,小二号宋体加黑姓名居中,5号楷体(专业,学号,学院或学苑)居中,小5号宋体摘要:小4号宋体加黑(简介与结论)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关键词:小4号宋体加黑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正文:(调查报告类论文: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1 (一级标题----小三号仿宋加黑)具体内容小4号仿宋,倍行距(二级标题----四号仿宋加黑)具体内容小4号仿宋,倍行距(三级标题----四号仿宋加黑)具体内容小4号仿宋,倍行距参考文献:小4号宋体加黑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1. 参考文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文中排序标出,同时在文中相应处用右上标标出(上标数字),如[1]、[2]等2.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陈怀满,郑荣春,周东美.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6):1244-1245.[2]Zhang HZ, LuoYM, Xia JQ. Some thoughtsof the comparison of risk based soil environmentalstandards between differentcountr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32(3):795-802.图版页 (如果在文章中图文混排,不需要有图版页)小4号宋体加黑图序号按文中引用先后标出(如 图1 图2……)图要有文字说明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页边距:上,下,左,右倍行距论文3000字左右加上页码用A4纸打印论文中出现的英文和数字全选改成Times New Roman论文评分:页眉2分、标题2分、姓名(专业,学号,学院或学苑)1分,摘要10分(高度慨括全文要点)、关键词5分,正文75分,参考文献5分。(论文格式由学术堂提供)

一、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化要求论文本身由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1、论文题目:简明、确切地表述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可分两行书写。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姓名。3、摘要: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4、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中文关键词限制在3~8个。5、正文:论文的主体。论文须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稿中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6、参考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应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像中科知库的论文参考格式就比较好,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课程论文的格式模板,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内容字体:小四号、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表、公式()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着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通识课论文研究

基因本质的确定为分子遗传学发展拉开了序幕。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Benzer)对大肠杆菌T4噬菌体作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基因的顺反子(Cistron)概念。 本泽把通过顺反实验而发现的遗传的功能单位称为顺反子,1个顺反子决定一条多肽链,顺反子即是基因。1个顺反子内存在着很多突变位点——突变子,突变子就是改变后可以产生突变型表型的最小单位。1个顺反子内部存在着很多重组子。重组子就是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理论上每一核苷酸对的改变,就可导致一个突变的产生,每两个核苷酸对之间都可发生交换。这样看来,一个基因有多少核苷酸对就有多少突变子,就有多少重组子,突变子就等于重组子。这个学说打破了过去关于基因是突变、重组、决定遗传性状的“三位一体”概念及基因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遗传单位的观点,从而认为基因为DNA分子上一段核苷酸顺序,负责着遗传信息传递,一个基因内部仍可划分若干个起作用的小单位,即可区分成顺反子、突变子和重组子。一个作用子通常决定一种多肽链合成,一个基因包含一个或几个作用子。突变子指基因内突变的最小单位,而重组子为最小的重组合单位,只包含一对核苷酸。所有这些均是基因概念的伟大突破。 关于基因的本质确定后,人们又把研究视线转移到基因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上。在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已懂得基因与蛋白质间似乎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但基因中信息怎样传递到蛋白质上这一基因功能的关键课题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才得以解决。从1961年开始,尼伦伯格(. Nirenberg)和科拉纳等人逐步搞清了基因以核苷酸三联体为一组编码氨基酸,并在1967年破译了全部64个遗传密码,这样把核酸密码和蛋白质合成联系起来。然后,沃森和克里克等人提出的“中心法则”更加明确地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1970年特明以在劳斯肉瘤病毒内发现逆转录酶这一成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心法则”,至此,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已较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过去人们对基因的功能理解是单一的即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1961年法国雅各布和莫诺的研究成果,又大大扩大了人们关于基因功能的视野。他们在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中发现了有些基因不起合成蛋白质模板作用,只起调节或操纵作用,提出了操纵子学说。从此根据基因功能把基因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根据操纵子学说,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为肽链进行编码。于是便把能为多肽链编码的基因称为结构基因,包括编码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基因,也包括编码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的调节基因。有些基因只能转录而不能翻译,如tRNA基因和rRNA基因。还有些DNA区段,其本身并不进行转录,但对其邻近的结构基因的转录起控制作用,被称为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与其控制下的一系列结构基因组成一个功能单位叫做操纵子(operon)。就其功能而言,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都属于调控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大大拓宽了人们对基因功能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断裂基因: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生物化学家查姆帮(Chamobon)和波盖特(berget)在研究鸡卵清蛋白基因的表达中发现,细胞内的结构基因并非全部由编码序列组成,而是在编码序列中间插入无编码作用的碱基序列,这类基因被称为间隔或断裂基因。这一发现于1977年被英国的查弗里斯和荷兰的弗兰威尔在研究兔β-球蛋白结构时所证实。1978年,生化学家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提出基因是一个转录单位的设想,他认为基因是一个DNA序列的嵌合体,同时包含两个区段:一个区段将被表达并存在于成熟的mRNA中,称为“外显子”;一个区段由虽然也同时被表达,但将在成熟mRNA中被删除,称为“内含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原核生物的基因序列一般是连续的,在一个基因的内部几乎不含“内含子”,而真核生物中绝大多数基因都是由不连续DNA序列组成的断裂基因。断裂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整个基因先由DNA转录成一条信息RNA前体(precursor mRNA),其中的内含序列会被一种称为“剪接体”的RNA/蛋白质复合物所切除,两端再相互连接成一条连续的核酸顺序,以形成成熟的mRNA。DNA分子断裂基因的存在为基因功能的展现赋予了更大的潜力。重叠基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同一段DNA序列内是不可能存在重叠的读码结构的。但是,1977年,维纳(Weiner)在研究Q0病毒的基因结构时,首先发现了基因的重叠现象。1978年,费尔(Feir)和桑戈尔(Sangor)在研究分析φX174噬菌体的核苷酸序列时,也发现由537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所包含的10个基因中有几个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是这些重叠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读码框架。以后在噬菌体G4、MS2和SV40中都发现了重叠基因。基因的重叠性使有限的DNA序列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对它的遗传物质经济而合理的利用。假基因:1977年,G·Jacp在对非洲爪赡5SrRNA基因簇的研究后提出了假基因的概念,这是一种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的失活基因。假基因的发现是真核生物应用重组DNA技术和序列分析的结果。现已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发现了假基因,如Hb的假基因、干扰素、组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肌动蛋白及人的rRNA和tRNA基因均含有假基因。由于假基因不工作或无效工作,故有人认为假基因,相当人的痕迹器官,或作为后补基因。移动基因:1950年,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卡在玉米染色体组中首先发现移动基因。她发现玉米染色体上有一种称为Ds的控制基因会改变位置,同时引起染色体断裂,使其离开或插入部位邻近的基因失活或恢复恬性,从而导致玉米籽粒性状改变。这一研究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60年代未,英国生物化学家夏皮罗和前西德生物化学家西特尔分别在细菌中发现一类称为插入顺序的可移动位置的遗传因子,20世纪70年代早期又发现细菌质粒的某些抗药性可移动的基因,到20世纪80年代已发现这类基因至少有20种。20世纪90年代之前,科学家终于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林托卡的观点,移动基因不仅能在个体的染色体组内移动,并能在个体间甚至种间移动。现已了解到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移动基因。基因移动性的发现不仅打破了遗传的DNA恒定论,而且对于认识肿瘤基因的形成和表达,以及生物演化中信息量的扩大等研究工作也将提供新的启示和线索。

通识教育的现代英文对应词为“general education”,意思就是普遍应当接受的教育。这种大学生都应当接受的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教育?人们对此看法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人格和公民教育,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社会使命。大学教育本质上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再生产,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勇于社会担当。竺可桢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己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大学生不应如中学生时代之头脑比较简单,或者常赖被动的指示,而必须注意其精神的修养,俾能对一切事物有精细的观察,慎重的考虑,自动的取舍之能力。我们固不肯为传统的不合理的习惯所拘束,尤不应被一时感情所冲动,被社会不健全潮流所转移,或者受少数人利用。” 第二,拓展知识视界与见识,让学生具备不断学习的智慧。在当代社会,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一方面,知识的高度分化造成了学科的文化断裂,而知识创新又需要学科的高度综合。因而拓宽知识视野,融合学科文化,发展批判性思维,成为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其未来成就的高度。另一方面,知识半衰期缩短,知识折旧加快,个人职业转换次数增多,学会认知,学会判别和选择、整合和应用知识变得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推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知识观,弥补应试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力缺陷,使学生学会学习,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第三,涵养人文情怀与气质,让学生懂得思考而富于大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的理性,而且要有文化的自觉,不仅要有国际的视野,而且要包容文化多样性,善于与不同的人沟通。通识教育正是为这些素质的养成提供土壤。 大一新生经常会提出一个疑问,通识教育会不会妨碍专业教育?其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对立的。梅贻琦先生早年说过:“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即寄予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通识教育不以实际的功用与技能为目标,然而其无用之为大用。通识教育可以为专业教育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提供价值与文化的引领,使之超越学科局限、超越技术偏狭、超越工具主义的束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绝对的分开,专业教育中也可以负载通识的意蕴。从理念上说,通识教育应当贯穿本科教育的全部,成为人才养成的灵魂。

您看一下您学校关于网上选课的规定,不同学校要求不同的。一般来说,您选自己院以外的同一院开的课程,如果是公共选修课的话,那是没有问题的,计学分的。但如果不是公选课,那选了白选,不得学分,还要花您的学费。

等通知出来就行,具体没有时间的,常常留意教务管理系统吧

飞扬的灵韵. 伴着嫋嫋的轻烟,我走进春的梦幻,朝霞羞赧的张开了脸,静静的等待着太阳探出头来,杨树从沉睡中醒来,摆动着窈窕的身躯,摇落了一身的疲倦和疏懒,尽情的吮吸著春天的甘露,阳光照耀下,一片片叶子闪亮闪亮,泛著金光,像一个待嫁的少女在展示自己的风采,所有一切都醉了,唯独我醒其间,描下了这片清辉. 踏着丝丝的细雨,我独自漫步在夏日多情的眼眸里,垂柳温柔的编织著飘逸的长辫子,不知哪个顽皮的孩子还在上面垂下一朵小花,于是浓浓的情趣便溢了出来,缓缓的流淌著,奏出了缠绵的小曲,晶莹的水珠泻在翡翠似的叶子上,滚来滚去,风儿拂过,枝摇叶摆,活脱一幅传神的水墨画,好一个怡人的盛夏. 告别夏的最后一缕热情,我也随之步入了秋的纯静,蓦然,我看到了悠悠落下的秋叶那份静美之后,又恍然大悟,夕阳,落下了明天还会升起;鲜花,凋零了还会怒放.美,也是一样,她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会找到. 走出秋的沉吟,我惊诧冰川女皇把冬已不知不觉地带到了人间,连声招呼都不打,你千万不要以为北风咆哮,怒号,严冬的叱吒、肆虐那才是冬,其实他不缺少柔情,每当雪花飘飘的时候,一朵朵,一片片,像翩然起舞的蝴蝶,似漫天翻舞的柳絮,他们追逐著,雀跃着,我似乎听到了欢声笑语,也跟着一同兴奋起来,其实,冬也是 *** 辣 哦,这就是自然,自然是一首小诗,充满韵律,充满内涵,我翻阅他,爱不释手,我感受它,万化冥合.自然是部旷世之著,我感受自然,永不疲倦.,希望可以帮到您

是 的,到大二时再回到你专业所在学院。

全称: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 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是适应我校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于2007年初组建的充满浓郁光华财经文化底蕴的学院。学院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以学校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淀为基础,积极整合校内相关学科专业和部分优秀人文教师资源,努力引进、吸纳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了一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9人,讲师16人,助教3人。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0%。 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既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和媒体经营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所在的专业教育学院,也是全校一年级本科生所在的基础教育学院。除承担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任务外,学院还担负著全校低年级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及相应的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工作,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涉及文、史、哲、艺、美、经、管、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学科领域,努力培养学生较为广博的学科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承担全校一年级本科生的管理工作。所有一年级本科学生集中在本学院接受以通识教育内容为主的综合教育,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各个学院进行专业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是现代大学培养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素养深厚、专业水平精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邮编:611130

坐车到武昌火车站,转4号线到武汉火车站,再转525,再转231路公交

浙江大学算是国内比较重视通识教育的学校了。本科生教育里,学校专门开始一类课叫做通识课(区别于专业课和大类课),本科生大要求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外语等几个模组(按照官方说法就是A类、B类、C类、D类和F类)各修完一定学分(不同专业要求不同,基本上理工科学生对于人文社科通识课要求修读学分更多,人文社科学生对于自然、工程通识课要求修读学分更多,以求达平衡)。课程不纯以知识教授为主,更多的意义在于不设门槛,令同学增进对这门课程的了解。 我问了下我带的研究生(本科也是浙大的),他给我举了个例子,他本身高中文科出身,大学进了管理学院,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和简单的JAVA语言学习(这些课全是管理学院必修,都比较浅),他可以说完全不懂理工科。但是他修读过航空航天概论、宇宙学初步、化学与人类文明、人类工效学、电子电工学初步这样的理工科通识课。他告诉我说这些课老师不会讲数理的推导和复杂的模型,更多地在于引导大家了解这门学科的基础思想,了解基本观点,更多的意义在于普及这门学科的常识,并能做一些简单的应用。这种通识课的考察方式多半是论文、研究报告或者开放式的考试,让学生自己探索这门课。 另外,浙大允许学生跨大类选课,比如管理学院的同学完全可以选读社会学系、数学系、计算机系之类的课程(我前几年带的一个本科生一直跟随数学系学习专业课,实变函式和泛函分析学得很好,我有些数学问题都经常要问他),只要在课程容量之内都是允许的,只是跨大类的话没有选课优先权。 另外,浙大是大类培养,大一新入学之后,会分到人文大类、社科大类、理科大类、工信大类、工科大类、医学大类等大类中,选择同大类的课程都有优先权,比如说立志读市场营销的本科生,完全可以学习财政学的大类可。到了大二才有专业,根据大家学习的成绩、兴趣选择专业,比较热门的专业(在社科大类里,财务管理、会计、金融算是最热门的)要进行选拔筛选。 另外,浙大设立了竺可桢学院,类似于北大的元培学院,都属于荣誉学院,保送入校的学生或者高考分数考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可以进入竺可桢学院,完成竺可桢学院课程体系的学习。竺可桢学院课程体系的不同点在于开设了相当精品的荣誉课程,难度都颇高,挑战性不错。 在我看来,通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学生或者学校仅仅以功利眼光看大学四年学习,以为越早学专业课越好,往往扼杀了很多同学的兴趣和天赋,也没有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作用。我一直认为,本科教育只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开端,专业的研究需要研究生期间完成,职业技能的训练并不是本科教育的重点。我相信,通识教育会给学生开辟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找到合适于自己的方向,今后无论在深造还是求职的选择上,都会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一味接受专业教育甚至职业教育的学生,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发展潜力是受到限制的。 当然,在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的推广上,浙大的管理并不能算是尽善尽美,很多通识课程的考核标准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只选择给分高的课程。有些课程和制度上的设定只是走走形式。另外,很多同学并不接受通识教育的理念,比如我知道的个别金融的学生认为学校让他们修读哲学类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是浪费了他们时间,他们想早读专业课赶紧考出来各种证照。另外,很多老师对通识教育的意义并不理解,也反对学生开拓视野,鼓励学生功利性选课。在我看来,教师更应该有长远、全域性的视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太功利。 有同学问过我通识教育推行,专业技能不过硬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我觉得,浙大现行体制基本上前两年就能完成通识课程模组学些,和后两年的专业学习并不冲突,学生应当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是能找到跨学科的兴趣点,那就更好了!曾经有机械专业的本科生找我聊天,探讨行业的发展和分析思路,我发现他就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商管理的知识结合,对制造行业的整体状况、产业链、具体公司运营、竞争战略讲得头头是道,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1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综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学过程存在“费时低效”(井升华,1999:21-23)的实际情况:很多学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设为教学目标,没有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教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004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流能力,还要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了解世界文化以拓宽其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侧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学生道德、理智、情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他指出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开展通识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不仅涵盖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对学习策略的传授和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训练等。通识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教师为引导的教育理念,通过转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变学生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上述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高度一致性可以看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开展通识英语教育的可行性

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心理健康、品德高尚、富有学识和创造能力的人。通识教育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是非常适合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一门课程。另外,大学英语在各大高校均为基础公共必修课程,学生人数多、课程学时多、学习时间跨度长、影响面广,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3开展通识英语教育的具体策略

开展通识英语教育即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改变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其成为语言学习与语言交际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达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并培养学生善于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内容上融入相关英汉语言文化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适当的导入英汉文化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本单元涉及的西方文化,介绍名人轶事、圣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并使其熟悉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人文传统。同时,在解读课文的部分可通过组织学生就所学课文的话题讨论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第五单元《GracefulHands》,讲解课文前可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东西方国家探望病人的礼节在探视地点、病床、病情、鲜花及礼品五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教材内容背景知识的同时,导入了本土文化。

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对大学生进行通识英语教育,教师的引导和熏陶起关键作用。首先,教师应响应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拓宽跨学科知识,突破教授英语基础技能的束缚,改进课程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在通识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自己的授课内容中溶入文化因素,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优化自身素质,完善人格,提高修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要求》明确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课堂面授与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在此种模式中,自主学习即学生通过互联网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课堂面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对单元重点难点给予讲解、补充及相关的语言操练。这种模式的构建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关系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和情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普及通识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语言学习与交际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在授课内容上融入英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达到自身能力的提升。

作者:苏岩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要上好一门选修课,主要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听老师讲授的一些内容,不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而影响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

通识课论文题目

我zju的孩子伤不起啊···哥···你看到这个题目还high了一下···我以为我的搞定了···

现代遗传学概论

一、选题。一般老师会给出题目供你挑选,若没有,就自己在平时听课过程或看书的过程中听到或看到的感兴趣的话题,选择一个相关度高的话题。二、查阅文献。比较正确的方法是去图书馆找相关书籍或者在电子阅览室进入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下载相关报刊、论文等。三、梳理思路。把收集的资料都阅览几遍,并理出要点。理出自己论文的思路。四、论文写作。论文主要部分分为: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摘要部分要注意略写论文的内容、采用方法、从哪几方面写的本文。正文部分注意严格按论文格式写,大小标题的运用是一、(一)、1、(1)、①的顺序,不能中途跳跃。参考文献的格式可以参照收集的文献的格式。五、因为课程论文不同于毕业设计学位论文,课程论文比较随性,老师更注重的是你平时的阅读量和学习经验,对格式等无很严格的要求,因而只要你认真写了及格是没问题的。

基因本质的确定为分子遗传学发展拉开了序幕。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Benzer)对大肠杆菌T4噬菌体作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基因的顺反子(Cistron)概念。 本泽把通过顺反实验而发现的遗传的功能单位称为顺反子,1个顺反子决定一条多肽链,顺反子即是基因。1个顺反子内存在着很多突变位点——突变子,突变子就是改变后可以产生突变型表型的最小单位。1个顺反子内部存在着很多重组子。重组子就是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理论上每一核苷酸对的改变,就可导致一个突变的产生,每两个核苷酸对之间都可发生交换。这样看来,一个基因有多少核苷酸对就有多少突变子,就有多少重组子,突变子就等于重组子。这个学说打破了过去关于基因是突变、重组、决定遗传性状的“三位一体”概念及基因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遗传单位的观点,从而认为基因为DNA分子上一段核苷酸顺序,负责着遗传信息传递,一个基因内部仍可划分若干个起作用的小单位,即可区分成顺反子、突变子和重组子。一个作用子通常决定一种多肽链合成,一个基因包含一个或几个作用子。突变子指基因内突变的最小单位,而重组子为最小的重组合单位,只包含一对核苷酸。所有这些均是基因概念的伟大突破。 关于基因的本质确定后,人们又把研究视线转移到基因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上。在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已懂得基因与蛋白质间似乎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但基因中信息怎样传递到蛋白质上这一基因功能的关键课题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才得以解决。从1961年开始,尼伦伯格(. Nirenberg)和科拉纳等人逐步搞清了基因以核苷酸三联体为一组编码氨基酸,并在1967年破译了全部64个遗传密码,这样把核酸密码和蛋白质合成联系起来。然后,沃森和克里克等人提出的“中心法则”更加明确地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1970年特明以在劳斯肉瘤病毒内发现逆转录酶这一成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心法则”,至此,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已较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过去人们对基因的功能理解是单一的即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1961年法国雅各布和莫诺的研究成果,又大大扩大了人们关于基因功能的视野。他们在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中发现了有些基因不起合成蛋白质模板作用,只起调节或操纵作用,提出了操纵子学说。从此根据基因功能把基因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根据操纵子学说,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为肽链进行编码。于是便把能为多肽链编码的基因称为结构基因,包括编码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基因,也包括编码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的调节基因。有些基因只能转录而不能翻译,如tRNA基因和rRNA基因。还有些DNA区段,其本身并不进行转录,但对其邻近的结构基因的转录起控制作用,被称为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与其控制下的一系列结构基因组成一个功能单位叫做操纵子(operon)。就其功能而言,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都属于调控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大大拓宽了人们对基因功能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断裂基因: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生物化学家查姆帮(Chamobon)和波盖特(berget)在研究鸡卵清蛋白基因的表达中发现,细胞内的结构基因并非全部由编码序列组成,而是在编码序列中间插入无编码作用的碱基序列,这类基因被称为间隔或断裂基因。这一发现于1977年被英国的查弗里斯和荷兰的弗兰威尔在研究兔β-球蛋白结构时所证实。1978年,生化学家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提出基因是一个转录单位的设想,他认为基因是一个DNA序列的嵌合体,同时包含两个区段:一个区段将被表达并存在于成熟的mRNA中,称为“外显子”;一个区段由虽然也同时被表达,但将在成熟mRNA中被删除,称为“内含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原核生物的基因序列一般是连续的,在一个基因的内部几乎不含“内含子”,而真核生物中绝大多数基因都是由不连续DNA序列组成的断裂基因。断裂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整个基因先由DNA转录成一条信息RNA前体(precursor mRNA),其中的内含序列会被一种称为“剪接体”的RNA/蛋白质复合物所切除,两端再相互连接成一条连续的核酸顺序,以形成成熟的mRNA。DNA分子断裂基因的存在为基因功能的展现赋予了更大的潜力。重叠基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同一段DNA序列内是不可能存在重叠的读码结构的。但是,1977年,维纳(Weiner)在研究Q0病毒的基因结构时,首先发现了基因的重叠现象。1978年,费尔(Feir)和桑戈尔(Sangor)在研究分析φX174噬菌体的核苷酸序列时,也发现由537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所包含的10个基因中有几个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是这些重叠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读码框架。以后在噬菌体G4、MS2和SV40中都发现了重叠基因。基因的重叠性使有限的DNA序列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对它的遗传物质经济而合理的利用。假基因:1977年,G·Jacp在对非洲爪赡5SrRNA基因簇的研究后提出了假基因的概念,这是一种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的失活基因。假基因的发现是真核生物应用重组DNA技术和序列分析的结果。现已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发现了假基因,如Hb的假基因、干扰素、组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肌动蛋白及人的rRNA和tRNA基因均含有假基因。由于假基因不工作或无效工作,故有人认为假基因,相当人的痕迹器官,或作为后补基因。移动基因:1950年,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卡在玉米染色体组中首先发现移动基因。她发现玉米染色体上有一种称为Ds的控制基因会改变位置,同时引起染色体断裂,使其离开或插入部位邻近的基因失活或恢复恬性,从而导致玉米籽粒性状改变。这一研究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60年代未,英国生物化学家夏皮罗和前西德生物化学家西特尔分别在细菌中发现一类称为插入顺序的可移动位置的遗传因子,20世纪70年代早期又发现细菌质粒的某些抗药性可移动的基因,到20世纪80年代已发现这类基因至少有20种。20世纪90年代之前,科学家终于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林托卡的观点,移动基因不仅能在个体的染色体组内移动,并能在个体间甚至种间移动。现已了解到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移动基因。基因移动性的发现不仅打破了遗传的DNA恒定论,而且对于认识肿瘤基因的形成和表达,以及生物演化中信息量的扩大等研究工作也将提供新的启示和线索。

通识教育讲座论文格式

一般都是四号这不一样吗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厘米;左:厘米;右:厘米;装订线: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厘米;页脚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

【摘 要】本文首先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接着阐述了个人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其次浅谈几点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最后就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 高等教育

一 通识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计划在我国许多高校得以实施,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大的匡亚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狭义上,“通”指通达、贯通,“识”指见闻、见识。所谓通识即融会贯通的知识。广义上,李曼丽博士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新公民。通识教育强调培养人们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让人们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二 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

1.正确处理好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

著名学者王义遒指出:“高等教育”的“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指“通才”和“专才”。一般意义上说:“通才”就全面素质培养而言,要求培养具有博学、全面、具备稳定社会价值、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才;“专才”指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深”型人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而后者是教育全体的一个侧面,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们分属于教育的不同层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专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自然“通才”目标就变得遥远且模糊,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面临着重要挑战。在高校主张通识教育,在理论中探索彼此间的分歧,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2.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中山大学陈春声校长强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该教育方式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养料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来自于社会知识的林林总总,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功能性的一种教育,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进行的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

3.开展通识教育的进步作用

第一,探究基本知识范畴,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要做到博学多识,一方面要大量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博古通今,探究各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的各个层面,获得真理,了解各自体现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意识到人类知识是无止境的,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只是冰山一角,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探索与发现,通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信心。

第二,认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每一个社会都是历史的存在,学生需要了解当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在多元化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对生活的认识,用他们的积极思维来感应现今社会,学会尊重社会和生活,积极开拓自己的眼界,在学习和工作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 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

1.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如果说人文教育侧重于发现人的价值,那么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发挥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极其丰富而又有待开发。每个人都像是一座潜力丰富的矿藏,但即使是成就卓著的伟人,也只在自己身上开发了极小的部分。这种潜能往往蕴涵于深处而且千差万别,通过博学、会通和激发、诱导,才能开发出来。这才是教育的奥秘所在。

长期以来,大学里“专业对口”或“职业教育”的狭隘观点使专业、课程设置过分追求“实用性”或“时尚性”,学生入学后往往固定在单一的专业方向,囿于专业知识导致视阈狭窄,束缚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的发展。通识教育则是通过“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并且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便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专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就业上更加灵活,在求职上更具有竞争力。培育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

2.为落实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强调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共同的文化教育,以提供学生整合的知识与眼光。它不仅重视人类社会多种领域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它使学生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认识不同学科和文化相关之处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它为个体一生中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然界相互间的种种关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只有实行了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

四 对通识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1.调整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强调了“基础”、“素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价值指向。其培养体系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各种知识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激发广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努力营造一种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构建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首先要打破现行制度对通识教育实施的瓶颈,建立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合理设置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构建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入手对通识教育进行细化,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考核、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和创新。接着要打开通识教育的接收通道,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和通识意识,改变以往在实践上的单一模式和轻实质重形式的授课方式,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3.彻底取消功利性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为了考高分而应付考试,学习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相信自我、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并释放人体最大的学习能量。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整体优化模式,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习者在接受完整、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允.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J].沧桑,2008(5)

[2]曾昭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立业创业能力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董晓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论文格式要求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格式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一般在20个字以内,并附上英文。

2. 摘要和关键词

中、英文两个摘要应简要说明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主要结论和特色,一般为150—200字或单词。英文摘要的用词和语法必须准确。关键词一般为3-5个字词或单词。

3.目录

英文编制正文、图、表目录。

4.正文

英文书写,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学年论文正文不少于20xx单词,毕业论文为6000-8000单词。正文要与学校论文要求一致。

5.注释

分为脚注、篇末注。两种注释应遵循学术规范。

一、基本格式

论文只能打印在每页纸的一面上,不得打印在正反面上。论文纸的大小尺寸为a4纸打印。侧面装订。

二、题名页

论文题名页上打印格式基本相近,中、英文对照,中文题目页在第一页,英文题目页在第二页。一般由顶部往下三分之一页处打印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都用大写字母,下隔八行打印论文调查者姓名、所属电大,再下隔八行视实际情况打上提交日期xx年xx月xx日以及课程名称:论文项目设计

上述各项内容都应打印在论文题名页的中间部位。

三、摘要及关键词页

摘要及关键词页上打印格式同论文题名页,中、英文对照,中文题目页在上,英文题目页在下。一般根据提要的内容多少安排打印。中文题目摘要采用宋体一号,加粗,摘要正文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字题目部分采用宋体三号,加粗,关键字短语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题目摘要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摘要正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

四、致谢页

学员可以自选致谢页,一般不要求写中文。英文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正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

五、目录页

英文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小标题部分统一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注意在右方注明对应的页号,中间虚线连接。

六、正文页

论文的正文需隔行打印,正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大标题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字。副标题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

七、尾注、参考文献页与附录页

尾注、参考文献页与附录页(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正文部分如尾注、参考文献目录与附录可不必隔行打印,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

中文关键词下空两行打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英文标题。英文主标题首字母大写,标题中其他单词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为小写。

英文主标题格式:可选用本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论文英文主标题”,或手动设置(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均为0行,单倍行距)。

英文副标题格式:可选用本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论文英文副标题”,或手动设置(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居中,段前行,段后0行,单倍行距)。

英文标题下空一行为英文摘要。

“Abstract:”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Abstract:”后紧接英文摘要正文。

英文摘要正文格式:可选用本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英文摘要正文”;或手动设置(Times New Roman,小四,行距为固定值20磅)。

英文摘要后空一行,另起一行列出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Key words:”后紧接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最后一个末尾不加标点。英文关键词全部小写。

英文关键词格式:Times New Roman,小四,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注:论文初稿完成,最好提前进行论文查重修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学校论文查重检测修改时间不够,导致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无法进行答辩的困境了。

(一)选定课题 题好文一半。

选题是做论文的第一道工序。题,特指课题,即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需要解决的重要事情。选题并不必然就是论文的标题。选题的动机:有成果需要表达具体来说,完成学业、获取学位、晋升需要、兑现承诺、解决问题、履行职责等,都可能成为选题的动机。选题的评价是否平淡无聊,有无理论价值,前途如何,难度怎么样等,是评价选题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题的取舍要选意义大的问题,比如战略性问题、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苗头性问题、典型问题、适用性强的问题等;选较新的课题,避免重复研究,当然范围标题一致并不一定必然重复;选自己有把握的课题, 即有兴趣、熟悉研究内容、占有资料、有合作条件、有时间保障的课题;投入产出大的课题,如与市场结合紧密,研究范围小、周期短,资源条件好的`课题。选题的途径比如,站在学科前沿,注意争论的焦点,引导与解释实践,用发展的观点看定论,留心日常生活。对大多数作者来说,选题来自日常积累的问题中。有关选题的辩证热题与冷题。热题适用性强、资料集中、竞争激烈;冷题往往冷中有热。新题与老题:新题面前无权威,资料少、易出偏;老题出新不易,资料多。大题与小题:大题投入小、适用性强;小题投入少、并非易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贵在创新,但创新不易;应用研究适用性强,创新不足。先找材料还是先选题:很难划定。

(二)建立假说假说,是对所研究的事物做出的假定性判断, 是形成一切通则和理论的前提,是评价一篇论文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只是就排列的纲目堆砌材料, 做描述性的铺陈,纵然素材丰富,文辞流畅,也难有价值。假说的结论是或然的。假说只是对未知事物或规律性的一种推测。这种推测可能被证实为真,也可能被证实为假。假说可以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假说虽然是推测性的,但是,它和缺乏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想和幻想具有本质不同,它可能在实践中被证明为真,而神话、臆想只能通过实践被证明为假。

假说的建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提出阶段,经常使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方法;二是推演阶段, 经常使用逻辑推理即演绎推理方法;三是验证阶段,要求反复验证,但不绝对否定。建立假说应该遵循两条规则:一要以事实材料、科学知识为前提;二不与科学原理相矛盾,自身也不应逻辑矛盾。 可伪证性、似真性、简单性三项原则,是一些学者倡导的评价科学理论或假说的标准。正确的假说是一篇论文的灵魂。那些无意义的或无须求证的见解,或以偏概全的假设,都不是科学的假说。

1. 专题编号:五号字体;靠左。

2. 论文题目:四号字体,加粗;居中。

3. 作者姓名:五号字体;居中。

4. 作者信息:五号字体;居中;包括所在单位、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E-mail地址,电话号码。要标明二级单位(大学:院系;研究院所:处、室)。

5. 摘要:小五号字体;字数500-900字。

6. 关键词:小五号字体;关键词3~5个,用空格间隔。

7. 作者简介:五号字体。

8. 格式设置规范

页面设置:A4;页边距,左右厘米,上下3厘米。

行距:倍行距;论文题目后、作者姓名后、作者信息、关键字后空一行。

注:论文初稿完成,最好提前进行论文查重修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学校论文查重检测修改时间不够,导致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无法进行答辩的困境了。

毕业论文写作精简指导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 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在论文完成之后,建议大家最好借助论文查重检测系统,进行论文查重修改,有针对性的进行降重。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

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

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排序;三级标题形如,,,排序;引言不排序。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法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更多详情请点击法学论文。

1、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题目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尽量避免用英文缩写。

3、作者、单位和脚注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名称用括号注于作者下方,写至具体科室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稿件首页的脚注处用中(英)文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与编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将优先发表)、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

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更动,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通讯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或本人签名。

4、摘要

本版采用结构式摘要(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摘要的内容应客观真实,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前三部分切忌掺杂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全称。

5、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隔开。

重点:数模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难点:团结协作的充分体现

一、 写好数模论文的重要性

1. 数模论文是评定参与者的成绩好坏、高低、获奖级别的惟一依据.

2. 数模论文是培训(或竞赛)活动的最终成绩的书面形式。

3. 写好论文的训练,是科技论文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

二、数模论文的基本内容

1,评阅原则:

假设的合理性;

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合理性;

表述的清晰程度

2,数模论文的结构

摘要

1、问题的提出:综述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2、模型的假设:写出问题的合理假设,符号的说明

3、模型的建立:详细叙述模型、变量、参数代表的意义和满足的条件,进行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建立基本模型,深化模型,最终或简化模型等

4、模型的求解:求解及算法的主要步骤,使用的数学软件等

5、模型检验: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误差分析等

6、模型评价:本模型的特点,优缺点,改进方法

7、参考文献:限公开发表文献,指明出处

8、 附录:计算框图、计算程序,详细图表

三、需要重视的问题

摘要

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

字数300-5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可以有公式,不能有图表

简单地说,摘要应体现: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到了那些主要结论20xx年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20xx年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还可作那些推广。

1、 建模准备及问题重述:

了解问题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文献、数据等,确定模型类型,作好问题重述。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子图书资源及纸质图书资源,查找相关背景知识,了解本问题的研究现状,所用到的基本解决方法等。

2、模型假设、符号说明

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1)根据题目条件作假设;

(2)根据题目要求作假设;

(3)基本的、关键性假设不能缺;

(4)符号使用要简洁、通用。

3、模型的建立

(1)基本模型

1) 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2) 基本模型:要求完整、正确、简明,粗糙一点没有关系

(2)深化模型

1)要明确说明:深化的思想,依据,如弥补了基本模型的不足……

2)深化后的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3)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数学建模面临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的高(级)、深(刻)、难(度)。

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有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4)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分析,模型检验;

推广部分。

5)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分析要:中肯、确切;

术语要:专业、内行;

原理、依据要:正确、明确;

表述要: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繁琐,冗长。

4、模型求解

(1)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论证要尽可能严密;

(2)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要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3)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20xx年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论文。

(4)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5、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1)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

(2)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当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要分析原因,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3)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等,须一一列出;

(4)列数据是要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可依赖的依据;

(5)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最好不要跨页)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关于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关于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三、论文题目 :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 四号宋体,加粗。 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 四号 加粗关于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论文。 词3-5个,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手写结课论文格式知识

手写论文的正确格式示范是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

题目要求简明扼要,有概括性。不宜超过20个汉字。论文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应在300汉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引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

引言应简明扼要,控制在400字以内。正文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结束语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在正文后注明出处。

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

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按照上边的论文格式来写,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容易被读者了解,被编辑采纳。

手写论文的格式模板参考

一、 引言

引言(前言、导言、绪言、序言)是正文的引子,相当于演说中的开场白。国内刊物引言部分不需另立标题。引言应当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它是否值得说明?本文将在什么杂志发表或本文的读者是什么人?在写引言乃至整篇论文时都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引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何在?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是引言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这其中也包括说明这项研究的理论和(或)实践意义。

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着重探讨用双侧侧脑室穿剌交替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冲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有时我们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左旋咪唑所至脑病患者的临床与ct表现国内陆续有报道,但未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说明你的研究与别人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和创新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已有数项研究探讨了阿斯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但这些研究均是小规模、非双盲对照的。本研究则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样本大、观察时间长”。在引言中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开始以前就应该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一系统的回顾,在引言中可以将回顾的结果作简要的概括。

引言的写作在包括上述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内容切忌空泛,篇幅不宜过长。回顾历史择其要点,背景动态只要概括几句即可,引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在150~250字较为恰当。②不必强调过去的工作成就。回顾作者以往的工作只是为了交待此次写作的基础和动机,而不是写总结。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慎用“首创”、“首次发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等提法。因为首创必须有确切的资料。对此,可以用相对较委婉的说法表达,如“就所查文献,未见报道”等。③不要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在讨论维生素d是否能预防骨质疏松的文章中,没有必要再说明什么是维生素d,什么是骨质疏松。④引言只起引导作用,可以说明研究的设计,但不要涉及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和结论,少与提要和正文重复。结果是通过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逻辑推理提升的见解。在引言中即对结论加以肯定或否定是不合逻辑的。⑤引言一般不另列序号及标题。

二、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它回答“怎样做”的问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材料是表现研究主题的实物依据,方法是指完成研究主题的手段。材料与方法是科技论文的基础,是判断论文科学性、先进性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也为别人重复此项研究提供资料。

材料与方法的标题因研究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调查研究常改为“对象与方法”,临床试验则用“病例与方法”。不同类型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的写作也不完全一样。实验研究要交待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①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选择标准、分组方法、麻醉与手术方法、标本制备过程以及实验环境和饲养条件等。②实验方法包括所用仪器设备及规格、试剂、操作方法。③试剂如系常规试剂,则说明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即可;如系新试剂,还要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若需配制,则应交待配方和制备方法。④操作方法如属前人用过的,众所周知的,只要交待名称即可;如系较新的方法,则应说明出处并提供参考文献;对某方法进行了改进,则要交待修改的根据和内容;对创新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将新方法的介绍和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论文中,若论文系报道新方法,则应详细的介绍试剂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步骤,以便他人学习和推广。

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病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因、病程、病理诊断依据、分组标准、疾病的诊断分型标准、病情和疗效判断依据、观察方法及指标等情况作简要说明。上述内容可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说明,并突出重点。①对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注意交代受试对象是否包括了各类不同患者(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诊疗经过等),受试对象及对照者的来源(如不同级别的医院某病患病率及就诊率可能不同),正常值如何规定,该诊断方法如何具体进行等等。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及预后的论文,要注意说明病人是在病程的哪一阶段接受治疗,病人的转诊情况,是否制定了观察疾病结果的客观标准。③病因学研究论文则要交代所用研究设计方法(如临床随机试验、队列研究等),是否做剂量-效应观察。④对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来说,主要说明病例选择标准,病例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⑤治疗方法如系手术,应注明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如系药物治疗则应注明药物的名称(一般用学名而不用商品名)、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疗程,中草药还应注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中,还应简要的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何种统计处理方法与显著性标准,必要时应说明计算手段和软件名称。

三、 结果

将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数据或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再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就可以得出研究的结果。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科研的成败与否是根据结果来判断的,结论与推论亦由结果导出。结果部分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要特别重视。结果部分的写作要做到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

结果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文章的主体。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等,但不同类型文章结果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①如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特别注意交代试验结果是否与公认的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多少等。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的论文,要特别交代是否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有多高(一般应大于80%),对影响预后的外加因素有无进行调整,结果如何等。③病因学研究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交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果的差异程度,所得结果是否出现于暴露之后等等。

未经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记录叫原始数据。统计学处理的目的是使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变得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某种必然规律。因此,实验结果的表达一般使用统计量而不使用原始数据,也不必将原始数据全部端出。计数资料可用相对数如百分率,但当样本数小于100时,则应在百分率后加括弧,在括弧内标明反应数/样本数,如(37/68)。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应用均值+标准差(或标准误),如呈偏态分布,一般采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如进行前后或组间比较,应说明统计检验的值(如t、u、f等)和p值。关于统计学处理的具体操作详见统计学专著,这里不作详解。关于统计名词及符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82有关“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

结果的表达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互结合来完成。下列情况可用文字表达为主或仅用文字表达:①结果中数据较少,能作同类比较的观测项目不多者。②以观察形态特征为主的论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为主配合形态学图片。能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不用列表、绘图。已用图表说明了的内容,不必再用文字详述,只要强调或概括重点。文字表达主要是陈述本文取得的结果,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重复“材料与方法”等项交待的资料,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献。

表与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理,简明清晰。“自明性”(self-explanatoriness)是衡量表图的重要标志。所谓“自明性”是指仅通过表与图就能大体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表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用语。一般主张采用三线式表,即表由顶线、标目线、和底线这三条横线组成框架,两侧应是开口的。顶线与标目之间为栏头,标目与底线之间为表身。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但栏头允许在设一条至数条横线。一般表的行头标示组别,栏头标示反应指标。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固定的,著者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表的下方还可以加脚注。

图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的结果。通常我们用柱图的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用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用点图表示双变量的关系。图的标题应在图的下方,注释可放在柱或线附近。

对于既可用图也可以用表的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达形式。一般的说,主要是表示变化趋势的资料,尤其是连续的动态资料,宜采用图的形式;需表示确切统计量的资料,宜采用表的形式。

结果的写作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实验结果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切不可对实验数据任意增删、篡改,以符合“正常”结果。这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事物和发现新问题。

临床疗效的论文往往在描述大体结果后附以典型病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目前认为,对于某些新发现的疾病(如艾滋病)或罕见病的疗效研究,附以典型病例是必要的。但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则不必例举典型病例。但同样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是介绍新疗法和技术时则要附典型病例。典型病例要选有代表性的,例如说某药治疗某病有效,典型病例最好选单独使用该药治疗显效的病例,而不要选用合并使用了其他可能也有疗效的药物的病例。

四、 讨论

讨论是论文的精华部分,是对引言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将研究结果表象的感性认识升华为本质的理性认识。在讨论中作者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思考、理论分析和科学推论,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丰富和提高对研究结果的认识。讨论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学术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广度。讨论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简要的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②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③着重说明本文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④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⑤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

讨论是最能体现论文水平的部分,也是写作难度较高的部分。对于初写着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讨论是作者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并不等于是自由论坛,不能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要从论文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创新点与结论展开,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浪费笔墨冲淡主题。与文献一致处可一笔带过,重点讨论不一致处;引证必要的文献,切忌作文献综述。②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乱下结论,切忌推理过分外延。医学中尚有许多尚未阐明的问题,所以推理应非常谨慎,通常冠以“可能”等。③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如国内的研究结果有待国外验证;体外试验有待于体内试验验证。因此,讨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处要认真分析原因,要抱有虚心追求真理的态度与其他作者商摧,切勿持“唯我正确”的态度。④并非每篇论文都要有讨论,有的短篇可不写。若结果与讨论关系密切则可放在一起写,合称结果与分析等。

五、 致谢

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在正文的最后应向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的人致以谢意。致谢的对象包括:对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者,论文审阅者,资料提供者,技术协作者,帮助统计者,为本文绘制图表者,提供样品、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方便者。

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应防止剽窃掠美之嫌,也勿强加于人,如未经允许写上专家、教授的名字,以示审阅来抬高自己。致谢一般要说明被谢者的工作的内容,如“技术指导”、“收集资料”、“提供资料”等。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某些观点、数据、资料和方法的出处,应于文章的最后一一列出,以便读者参阅、查找有关文献。它表明了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

提示了本文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创新,即表示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又反映了论文起点的高低。

著录文献总的原则是准确、完备、规范、便于检索。对于著录文献的要求有:①一定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全文的文献。如阅读的只是摘要,则不应列为参考文献。②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度。参考文献不是越多越好,应当有所选择。一般来说,课题提出的根据,主要实验方法,

提示支持本文的资料和不支持本文的资料,均应列出参考文献。关于参考文献的数目,各杂志要求不一,一般论文的参考文献篇数为10篇左右,综述为20篇左右。③参考文献应尽量引用最新的,因为新文献必然包括老文献,以近1~2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年限长的文献。教科书的内容亦不宜列为参考文献,因为它的内容已是众所周知的。④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以已发表的原著为主,未发表的论文及资料、译文、转载和内部资料等,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未发表,但以被刊物通知采用者,可以引用,但英在刊名后注明“待发表”。《国外医学》所刊内容都是经人加工的二手资料,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同样,综述性文章不宜作为参考文献,但是如果综述中介绍了尚未在其他杂志上发表过的最新观点时,也可列为参考文献。⑤被引用的中医经典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而是在正文所引段落尾注明出处。

  • 索引序列
  • 通识课的论文格式
  • 通识课论文研究
  • 通识课论文题目
  • 通识教育讲座论文格式
  • 手写结课论文格式知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