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大氮肥期刊官方网站

大氮肥期刊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

大氮肥期刊官方网站

西农前几天发表sci西农确实是在前几天发表了sci,其实你很优秀,相信每一个优秀就是自我的一个闪光点,每一个闪光点都会让你增强自我应对学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必将会打造一个更优秀的你。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化学考试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错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N-14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大米酿酒D.玻璃破碎

2.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的是

A.客家豆腐B.广式腊肠C.深井烧鹅D.陈村米粉

3.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4.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硫

俗称纯碱,侯德榜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Na?CO;属于A.氧化物B.盐C.有机物D.混合物

6.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

7.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塑料桶B.纯羊毛衫C.铅笔芯D.青铜铸像

8.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9.下列除杂 方法 正确的是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贫血

B.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

C. 炒菜 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11.将20gKOH加入100g水中,配制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

B.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向该溶液中滴入前酞指示剂,溶液变红

12.“题12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

℃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13.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I14. 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1O)进行消毒。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C.+1 D.+5

1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题15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7分)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 (填“高”或“低”)。

(2)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

(3)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 (填“强”或“弱”)。

(4)卫星发射过程中使用偏二甲(C2H8N2)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在C2H8N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7.(8分)H2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

(1)H2是清洁能源的原因是 。

(2)2020年5月,Nature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7-1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 (填“a”或“b”)。

(3)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c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题17-2图”所示。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0分)实验室对含有MgC1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题18图”:

(1)步骤①中,称量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 。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sOH,应滴加的“试剂a”是(填字母)。A.稀盐酸 B. 稀硫酸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 ,当 时,停止加热。

19.(10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碳(C)的化学性质时,了解到高温下C与CuO反应生成CO2,C还能使CO2转变成CO,于是对过量本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CO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C还原CuO时产生的CO2,与C进一步反应生成CO,化学方程式是 。

【查阅资料】CO不与NaOH、Ca(OH)2 及H2SO4反应。

【实验方案】取研细和干燥后的木炭( g)和CuO(),混合均匀并装入试管,连接装置,高温反应,检验气体。

(1)由“题19图“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可检验CO,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几种装置的组合,名,由另一种明显的现多米进一步确定CO的存在,则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 à尾气处理(填字母)。.

(2)上述进一步确定CO存在的现象是 (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除外)。

(3)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写出CO尾气处理的方法: (一种即可)。

【实验结论】高温下,过量木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有CO。

【延伸应用】冬天,室内用炭火取暖时,应注意 。

四、(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某废酸液主要含H2SO4。和FeSO4,研究人员利用CaCO3,消耗部分酸,再加入廉价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通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磁性铁,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工艺流程如下:

(1)该废酸液的Ph 7(填“<”或“>”)。操作l的名称为 。

(2)电石渣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FeSO4。和石灰乳中的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和 (填化学式)。

(4)磁性铁是铁的一种氧化物,且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

(5)研究发现,“沉铁”后,溶液的pH对磁性铁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欲获得高的产率,最适宜的pH为 。pH较低时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五、(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21-1图”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题21-2图”所示。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的H2O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 g。

(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计算实验1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

(4)在“题21-2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2020广东中考更多真题答案化学真题参考答案

1-5CDBDB

6-10 BACBA

11-15 CAACD

16.(7分)

(1)高

(2)2Al+6HCI=2AIC3+3H2á,置换反应

(3)弱

(4)3:1

17.(8分)

(1)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2)a

(3)1 1 HD,D

20.(10分)

(1)<< span=""> 过滤

(2)放出

(3)CaSO4 Fe(OH)2(两化学式的顺序可互换)

(4)Fe3O4

(5) pH较低时,Fe(OH)2不易生成

21.(10分)

(1)

(2)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分解越快

(3)解:设实验I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答:实验1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化学考试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0广东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历史试卷

★ 广东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 化学水平测试知识点

★ 2020年广东省高考科目及分数

★ 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考考生成绩转移怎么办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 2018广东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 2018广东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 2020年广东省高考改革政策方案

西农很重视学生SCi的发表培养,因为SCi为大数据提供了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突出"旱区逆境"区域特色,通过发掘资源、揭示机理、服务生产,为旱区农业生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是西农合并组建以来获批的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了丰收的成果!SCI服务流程服务项目一(业务周期20天)1作者有稿件(中英文)2做标准评估,评估通过后接单3我们提供翻译、润色、排版和期刊推荐等服务项目;(不负责投稿等其他服务)服务项目二(业务周期约6-12个月)1作者有稿件(中英文)2做标准评估,评估通过后接单3我们提供翻译、润色、排版和期刊推荐等服务项目4协助投稿,投稿信各种回复信以及其他服务5保证被SCI/SSCI收录,检索等

氮4四个氮原子组成的氮单质氮4是一种由四个氮原子组成的氮单质,化学式为“N4”,其分子呈正四面体形。N4与N2、N3是同素异形体。中文名氮4外文名tetranitrogen化学式N4摩尔质量 g/mol快速导航性质 其他氮单质N2发展历史N4最初由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及其同事发现,并命名为“tetranitrogen”(“氮4”)。该发现于2002年1月18日在《科学》期刊中报导。1956年,科学家已在实验室中制得了N3,但N4的发现比N3的发现迟了将近半个世纪。性质N4分子是一种不稳定的多氮分子。由于这种物质分解后产生无毒的氮气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所以其可能被应用于制造推进剂或炸药。其他氮单质N2基本简介氮气,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常温下为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名称由来1774年法国.拉瓦锡将这种气体命名为azote。D. Rutherford发现将生物放入其中都会窒息而死,因此命名为noxious air(有毒的气体);德文中便直接以sticken(导致窒息)和Stoff(物质)组合,命名为Stickstoff(导致窒息的物质),日文及韩文便自此将之意译为“窒素”。英文名称Nitrogen则来自希腊文Nitron和genen组合的Nitrongenen(构成硝石的物质)。而法文名称Azote来自希腊文azotos,席勒将之命名为“无用的气体”。而中文名称“氮”则有冲淡气体的意思。制备工业上常用低温分馏空气的办法把氮气和氧气分开。工业氮气都用黑色钢瓶装。除低温分馏外,在工业上亦有使用分子筛碳(MSC)常压再生法(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来分离低纯度之氮气。用途廉价的惰性保护气,用于金属炼制及高温合成时的简单保护性氛围(其性能不及氦气及氩气);高温下用于合成氮化物(如氮化硅陶瓷、氮化硼等)。亦其化合物亦有用于农业,如氮肥。液态氮有时用于冷却。此外,氮是方便面包装内的主要气体,能防止食物变坏。

大氮肥是核心期刊吗

氮磷钾肥分别有什么作用如下:

氮肥有促进枝叶生长、提高植物对营养的吸收等功效。但是施用氮肥过多,会引起植物徒长枝叶而不开花结果,植株变得细长软弱。

磷肥能促进开花结果。缺乏磷肥的植株一般不开花或者结果很小。

钾肥能促进根茎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其他肥料的作用:

因为植物最初吸收的是氮肥,所以即便施用N-P-K等同比例的肥料,植株还是会优先拼命吸收氮肥,直至过量。因此,应该尽量施用氮肥比例较少的肥料。

除了以上三大元素以外,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也是很重要的营养元素,它们能调节植物的生理功能。

栽培植物时,预先拌入土中的叫“基肥”;上盆以后定时施用的叫“追肥”。

肥料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

常见的有机肥有便便、动植物残体、豆饼、油渣、马掌、淘米水、喝剩下的酸奶等发酵后的产物。常见的无机肥有尿素、磷酸二氢 钾、硫酸亚铁、碳酸氢铵等。复合肥大多数属于无机肥料,但是也有少部分产品属于长效有机肥,使用时一定要看清商品名称、原料和使用方法。

有机肥和无机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肥料采用相对应的方式施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否则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肥害或肥料浪费。

氮肥的作用:①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②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1、养分损失:大量事实表明,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所引起的气态氮损失。2、施肥量过大:最突出的是氮肥施用量过大,氮肥利用率的定义是作物吸收来自肥料的氮量占施入肥料的氮量的百分数,加大了氮肥的投入必然会降低氮肥利用率。3、养分配比不当:由于偏施氮肥,使得施肥养分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一、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1、养分损失

(1)根据大量事实表明,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一般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同时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气态氮损失。

(2)如果要想提高氮肥利用率一定要防止这方面出现损失,施肥方法不当是养分损失的主要原因。

2、施肥量过大

(1)比较突出的是氮肥施用量过大。氮肥利用率的定义是作物吸收肥料的氮量占施入肥料氮量的百分数,所以如果加大氮肥的投入,就会降低氮肥利用率。

(2)虽然作物的吸氮量会随施肥量提高而增加,但作物的吸氮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不会和施肥量同步增加。

(3)其结果是超过正常需氮量越多,氮肥利用率也就越低。

3、养分配比不当

由于偏施氮肥会使施肥养分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所以氮肥利用率不高。

二、氮肥对植物的作用

1、氮肥含有大量的氮元素,氮元素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它是也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这样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

2、氮肥可以促进作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同时还能促进作物的长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

3、氮肥可以增加植物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西瓜长到鸡蛋大时氮肥和钾肥比例,以1比1为好。

氮肥,是指以氮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

种类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药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从土壤中逸失。

铵态硝态氮肥

铵态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酰胺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尿素,含N46%,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尿素

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施用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至28天施用。

施用: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小氮肥期刊征稿

列的很全了。

《煤化工》期刊系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家级大型行业性综合期刊,由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原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全国煤化工信息站、全国煤化工设计技术中心主办,并邀请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阳煤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临汾市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等全国知名的煤化工产、学、研单位联合办刊。《煤化工》期刊1973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4-1142/TQ;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5-9598;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注册号:3175989;国内邮发代号:22-176;国外发行代号:BM8241。“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与之相应,《煤化工》期刊也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发行量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在“第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报道范围行业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选一等奖”、“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选发行单项奖”等奖项。 《煤化工》期刊报道范围:煤化工行业政策、法规、信息动态及发展战略研讨;煤的开采及洗选加工、型煤、水煤浆;煤的气化、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流化床技术、粉煤燃烧、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炼焦、煤焦油加工及城市煤气;化肥(合成氨、尿素等大、中小氮肥、复合肥、复混肥);C1化学化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等);电石乙炔化工;化工环保(污水、废水处理,烟气净化,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具体报道内容:(1)煤化工基础理论研究、煤化工行业技术进展、边缘学科发展动态;(2)煤化工行业科研、设计、生产等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3)煤化工生产企业的生产操作经验、技改、环保、节能;(4)煤化工新建项目的可行性探讨、工艺技术路线选择与评价、新建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等。 从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十年举办煤化工产业论坛。

(1)烟农1212

烟农1212是由山东烟台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小麦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04,2019年通过了河北省小麦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98008。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株高74~厘米,具有高产、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抗衰老等“一高五抗”特点,平均亩产438~千克,最高亩产公斤,多次刷新了我国小麦高产纪录。适宜在山东全省、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等部分高肥水地块种植,增产潜力巨大。

(2)郑麦618

郑麦618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27。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为229天,株高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抗病性强,平均亩产541~547公斤,最高亩产亩产公斤,是一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河南大部,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增产潜力大。

(3)郑麦136

郑麦136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一个超高产、多抗中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08,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26。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3天,株高~厘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

平均亩产542~563公斤,最高796公斤。适宜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陕西西安、渭南等部分地区,江苏淮河以北地区高肥水地块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是一个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属于B+类的有:(81 种) :水土保持通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气象、花生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蔬菜、昆虫天敌、节水灌溉、浙江农业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亚热带农业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烟草科技、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内蒙古农业科技、热带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稻米、世界农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种子、杂草科学、现代农药、作物杂志、福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史、中国果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作物研究、广东农业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棉花、农业科学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马铃薯、农药科学与管理、河南农业科学、黑龙江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湖南农业科学、食用菌、耕作与栽培、贵州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植物检疫、天津农学院学报、农业质量标准、宁夏农林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粮食储藏、北方园艺、茶叶、大豆通报、河北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福建茶叶、天津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教育。属于B类的有:(81 种) :辽宁农业科学、中国糖料、农业网络信息、长江蔬菜、古今农业、中国茶叶、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世界农药、杂粮作物、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大麦与谷类科学、农机化研究、广西农业科学、台湾农业探索、中国种业、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农机化、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中国植保导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学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排灌机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西南园艺、青海农林科技、热带农业科技、福建果树、中国果菜、云南农业科技、辣椒杂志、农业考古、落叶果树、中国茶叶加工、现代化农业、茶叶科学技术、福建热作科技、北方果树、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瓜菜、甘肃农业科技、农业与技术、热带农业工程、甘肃农业、天津农林科技、河北农业科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农技推广、农业装备技术、广西农学报、新疆农业科技、广西蔗糖、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种子科技、茶业通报、福建稻麦科技、广西热带农业、江西植保、山西果树、广西植保、江西棉花、农业科技通讯、四川农业科技、新疆农机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河北果树、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广西园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茶叶通讯、现代农业、西北园艺、福建农机、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氮肥、安徽农学通报、上海蔬菜、北方水稻、上海农业科技。属于C类的有:(52 种) :肥料(当代生态农业) 、湖北植保、现代农业科技、新疆农垦科技、烟台果树、云南农业、中国果业信息、北京农业(学术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植物医生、蚕桑茶叶通讯、福建农业、吉林蔬菜、粮油仓储科技通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山东农机化、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新农业、农村牧区机械化、吉林农业、农机质量与监督、浙江柑橘、当代生态农业、四川农机、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中国棉花加工、广东茶业、青海农技推广、亚热带水土保持、湖南农机、山西农业、农业机械、现代园艺、现代农业装备、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中国热带农业、贵州农机化、湖北农机化、国外农学. 油料作物、甘肃农村科技、茶叶信息、科学种养、南方园林花卉、闽北农业科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安徽农机、土壤学进展、山东农业、热带作物科技、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热带作物机械化、农业开发与装备。

中氮肥期刊级别

当代化工研究-国家级,知网 万方 维普收录 杂志社在线审稿。Tel: (微信同)

列的很全了。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属于B+类的有:(81 种) :水土保持通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气象、花生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蔬菜、昆虫天敌、节水灌溉、浙江农业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亚热带农业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烟草科技、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内蒙古农业科技、热带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稻米、世界农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种子、杂草科学、现代农药、作物杂志、福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史、中国果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作物研究、广东农业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棉花、农业科学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马铃薯、农药科学与管理、河南农业科学、黑龙江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湖南农业科学、食用菌、耕作与栽培、贵州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植物检疫、天津农学院学报、农业质量标准、宁夏农林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粮食储藏、北方园艺、茶叶、大豆通报、河北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福建茶叶、天津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教育。属于B类的有:(81 种) :辽宁农业科学、中国糖料、农业网络信息、长江蔬菜、古今农业、中国茶叶、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世界农药、杂粮作物、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大麦与谷类科学、农机化研究、广西农业科学、台湾农业探索、中国种业、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农机化、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中国植保导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学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排灌机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西南园艺、青海农林科技、热带农业科技、福建果树、中国果菜、云南农业科技、辣椒杂志、农业考古、落叶果树、中国茶叶加工、现代化农业、茶叶科学技术、福建热作科技、北方果树、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瓜菜、甘肃农业科技、农业与技术、热带农业工程、甘肃农业、天津农林科技、河北农业科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农技推广、农业装备技术、广西农学报、新疆农业科技、广西蔗糖、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种子科技、茶业通报、福建稻麦科技、广西热带农业、江西植保、山西果树、广西植保、江西棉花、农业科技通讯、四川农业科技、新疆农机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河北果树、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广西园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茶叶通讯、现代农业、西北园艺、福建农机、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氮肥、安徽农学通报、上海蔬菜、北方水稻、上海农业科技。属于C类的有:(52 种) :肥料(当代生态农业) 、湖北植保、现代农业科技、新疆农垦科技、烟台果树、云南农业、中国果业信息、北京农业(学术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植物医生、蚕桑茶叶通讯、福建农业、吉林蔬菜、粮油仓储科技通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山东农机化、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新农业、农村牧区机械化、吉林农业、农机质量与监督、浙江柑橘、当代生态农业、四川农机、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中国棉花加工、广东茶业、青海农技推广、亚热带水土保持、湖南农机、山西农业、农业机械、现代园艺、现代农业装备、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中国热带农业、贵州农机化、湖北农机化、国外农学. 油料作物、甘肃农村科技、茶叶信息、科学种养、南方园林花卉、闽北农业科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安徽农机、土壤学进展、山东农业、热带作物科技、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热带作物机械化、农业开发与装备。

中氮肥好些异性相吸,化剂“配对”近期,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就对二硫化钼这个化剂进行了研究。二硫化钼能发生产氢活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硫位点在起作用。研究人员设想,如果利用某种办法把硫位点产氢活性抑制住,竞争反应可能会偏向于固氮反应。如何抑制?或许可以考虑“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办法。二硫化钼中的硫位带负电,研究人员就选用带正电的含锂电解质去给它“配对”。含锂电解质与二硫化钼的硫位形成强的锂-硫相互作用,不仅抑制了硫位点的产氢活性,同时提高了二硫化钼钼位点吸附、活化氮气的能力。相比于没有被“配对”的电化氮气还原反应体系,产氨效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提高了8倍和18倍,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二硫化钼化剂电化产氨性能。图7 化剂、形貌表征、性能测试等这项研究工作利用电解质和化剂之间界面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电化产氨效率,为未来常温常压下电化合成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

大氮肥期刊是不是国家级期刊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园艺花卉类《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农学农作物类《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粮油食品类《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林业类《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农资农机类《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水产渔业海洋类《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农业报纸、杂志、农书1.报纸《农学报》《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解放日报市郊版》《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上海农垦报》《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上海郊区报》《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上海科技报农村版》《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2.杂志《农村改进》《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土壤肥料与农业》《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化肥工业》《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上海农业科技》《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科学种田》、《当代农业》《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农药译丛》《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食用菌》《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上海农村经济》《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上海农学院学报》《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杂草学报》《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上海蔬菜》《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上海农业》《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国内相关刊物《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西农很重视学生SCi的发表培养,因为SCi为大数据提供了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突出"旱区逆境"区域特色,通过发掘资源、揭示机理、服务生产,为旱区农业生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是西农合并组建以来获批的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了丰收的成果!SCI服务流程服务项目一(业务周期20天)1作者有稿件(中英文)2做标准评估,评估通过后接单3我们提供翻译、润色、排版和期刊推荐等服务项目;(不负责投稿等其他服务)服务项目二(业务周期约6-12个月)1作者有稿件(中英文)2做标准评估,评估通过后接单3我们提供翻译、润色、排版和期刊推荐等服务项目4协助投稿,投稿信各种回复信以及其他服务5保证被SCI/SSCI收录,检索等

《煤化工》期刊系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家级大型行业性综合期刊,由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原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全国煤化工信息站、全国煤化工设计技术中心主办,并邀请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阳煤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临汾市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等全国知名的煤化工产、学、研单位联合办刊。《煤化工》期刊1973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4-1142/TQ;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5-9598;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注册号:3175989;国内邮发代号:22-176;国外发行代号:BM8241。“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与之相应,《煤化工》期刊也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发行量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在“第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报道范围行业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选一等奖”、“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选发行单项奖”等奖项。 《煤化工》期刊报道范围:煤化工行业政策、法规、信息动态及发展战略研讨;煤的开采及洗选加工、型煤、水煤浆;煤的气化、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流化床技术、粉煤燃烧、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炼焦、煤焦油加工及城市煤气;化肥(合成氨、尿素等大、中小氮肥、复合肥、复混肥);C1化学化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等);电石乙炔化工;化工环保(污水、废水处理,烟气净化,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具体报道内容:(1)煤化工基础理论研究、煤化工行业技术进展、边缘学科发展动态;(2)煤化工行业科研、设计、生产等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3)煤化工生产企业的生产操作经验、技改、环保、节能;(4)煤化工新建项目的可行性探讨、工艺技术路线选择与评价、新建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等。 从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十年举办煤化工产业论坛。

9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坤祥教授领衔的植物氮素营养团队和哈佛医学院Jen Sheen课题组的研究成果《NLP7转录因子是植物的一个硝酸盐受体》在《Science》在线发表。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7月份在《Cell》发表重要研究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 索引序列
  • 大氮肥期刊官方网站
  • 大氮肥是核心期刊吗
  • 小氮肥期刊征稿
  • 中氮肥期刊级别
  • 大氮肥期刊是不是国家级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