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山西师大学报论文格式

山西师大学报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山西师大学报论文格式

艺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艺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快来看看吧!

[1] 张炬. 北宋书论与画论比较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2] 薛富兴. 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 文艺研究. 2001(03)

[3] 肖鹰. 青春偶像与当代文化[J]. 艺术广角. 2001(06)

[4] 时宏宇. 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现代阐释[J]. 齐鲁艺苑. 2003(01)

[5] 余颖. Agora--广场精神的复兴[J]. 规划师. 2002(11)

[6] 秦军荣.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7] 张宁. 文化主义与意识形态幻象[D]. 武汉大学 2011

[8] 顾 萍. 浅谈对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自律与他律的理解[J]. 皖西学院学报. 2002(03)

[9] 周小仪. “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J]. 外国文学. 2002(02)

[10] 陈刚. 阿多诺对当代美学的意义[J]. 文艺研究. 2001(05)

[11] 伽茨,金经言. 关于自律美学的若干批判性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1(02)

[12] 李胜清. 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含义解读[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13] 程小牧. 自律与形式:看待现代主义的一种角度[J]. 江海学刊. 2002(01)

[14] 李俊. 艺术本质论:走出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15] 许敏玉. 商业视域下广告审美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16] 冯丽荣. 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美学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17] 刘泰然. 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8] 黄怀璞. 关于审美问题的非艺术性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19] 陶东风. 流行文化呼唤新的研究范式──兼谈艺术的自主性问题[J]. 文艺研究. 2001(05)

[1] 赵雅妮,刘海. 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1)

[2] 卫华. 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 求索. 2010(05)

[3] 刘海. 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 文艺争鸣. 2011(17)

[4] 刘海. 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J]. 人文地理. 2011(03)

[5] 徐岱. 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 东疆学刊. 2006(03)

[6] 陈剑澜. 从感性学到审美乌托邦--现代美学早期的一段问题史[J].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6)

[7] 刘海. 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J]. 长江学术. 2010(04)

[8] 杜吉刚. 文学艺术自律--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9] 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 艺术自律或者艺术品的尊严[J]. 东方丛刊. 2007(04)

[10] 杜吉刚. 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1] 乔国强. 文学史:一种没有走出虚构的叙事文本[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8)

[12] 胡亚敏. 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J]. 文艺研究. 2006(11)

[13] 刘思聪. 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 文艺评论. 2006(05)

[14] 刘嵘. 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影响[J]. 艺术百家. 2006(05)

[15]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J]. 当代作家评论. 2006(05)

[16] 周朔. 审美形式、艺术自律、革命--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J]. 东岳论丛. 2006(04)

[17] 王泽庆. 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4)

[18] 刘海. 审美内视与空间弥合--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质[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19] 李彤. 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7(02)

[20] 刘海. 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 兰州学刊. 2010(03)

[21] 刘海. 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J]. 电影评介. 2010(01)

[22] 冯黎明.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1] 陈文红. 在“艺术”之外思考艺术[J]. 文艺研究. 2005(01)

[2] 张相轮. 当代审美文化发生发展的`自律和他律[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04)

[3] 陶巧丽. 在先锋与自律的艺术之间[J]. 艺术界. 2006(02)

[4] 沈语冰. 现代艺术研究中的范畴性区分:现代主义、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J]. 艺术百家. 2006(04)

[5] 施立峻. 艺术自律性与当代中国语境--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美学的艺术自律性原则理论出发[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6] 宋世明. “为艺术而艺术”:一场审美现代性的扩容运动[J]. 求是学刊. 2006(03)

[7] 吕景芳. 自律与他律--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6(01)

[8] XU Fa-chao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认识、游戏与想象--对文学功利性问题的思考[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04)

[9] 郑国庆. 艺术自律与先锋派,及介入[J]. 读书. 2003(10)

[10] 聂运伟. 商品化时代的文艺自律[J]. 文艺研究. 2003(05)

[11] 沈语冰. 哲学对艺术的剥夺: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观(上)[J]. 世界美术. 2003(03)

[12] 邓艺梅. 关于近代西方“艺术的自律”概念的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02)

[13] 陈明. 对构建和规范艺术形态范畴的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14] 涂蓉蓉. 关于观念性绘画发展的思考[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5] 詹艾斌. 论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艺术的辩护[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16] 凌海衡. 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17] 杜吉刚. 西方诗学中的文学符号自律观念及其人学本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18] 李健,翁再红. 论合理化进程中的艺术自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01)

[19] 刘万勇. 新批评“自律性”文学观源流探[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 1973 年 11 月。初名《山西师院》。 1985 年 1 月,随着山西师范学院的升格,《山西师院学报》改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委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自 1973 年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的政策法规,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用稿原则,在学术理论界和编辑出版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山西省政府、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的多次表彰。 1979 年 12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学报“先进集体”奖; 1985 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给予学报立功嘉奖; 1993 — 2001 年连续九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多次被评为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1999 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名列第 12 位), 2000 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2001 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主 编:畅引婷副主编:车文明樊增强地址:山西省临汾市 041004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国内发行:山西省临汾市邮电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59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4-1072/C国外发行代号:Q700国内发行代号:22-5 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律研究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争鸣三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传播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稿 约《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教育研究、妇女研究、编辑出版研究、理论探索、学术争鸣、改革与实践,以及以山西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晋国史研究、山西作家作品研究、山西戏曲文物研究、黄河文化研究等。优先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的科研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学者踊跃投稿。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转发教育部关于学报编排规范的相关要求,凡给本刊来稿者,必须具备以下项目:1、文题:一般不超过 18 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同时附有相对应的英文题名2、作者姓名及简介:署真名,并在篇首地脚标注: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等。3、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3、摘要:用 200 — 300 字概括文章主旨,以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等,不用评价性和提示性的语句。4、关键词:主要是指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可选 3 — 8 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 [1][2] ……以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同一出处标注同一序号,并用( PXX )标注引文页码。各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5.1[ 期刊 ]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2[ 报纸 ] 作者.文题.[N].报名.出版日期(版次).5.3[ 专著 ]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5.4 论文集 ] 作者.引文文题.[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5.5[ 学位论文 ]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6 、注释:主要是指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引,在该页地脚注文。7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版权的文字、图片,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8 、投稿务必写清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便联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沿革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3 年 11 月创刊。其前身是晋南师专时期的《教学动态》( 1963 年创办)和山西师院前期的《山西师院》校报( 1964 年创办),相当于现在的校刊,主要反映学校的重大活动和教学动态。 1973 年 11 月,《山西师院》由不定期出版的报纸改为装订成册的期刊, 12 月“创刊号”的出版标志着《山西师大学报》正式诞生。这一期的《编后记》称“《山西师院》是综合性的不定期的内部刊物”,但从此时开始,事实上作为季刊出版从未间断。 1978 年 12 月,《山西师院》更名为《山西师院学报》,开始省内发行。 1978 年第 4 期的目次页和封四都明确标示出“哲学社会科学版”“试刊”的字样,表明《山西师大学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80 年 10 月 15 日,经山西省委和山西省出版局批准,并颁发期刊出版登记证,号码为晋刊第 012 号,通过邮局在国内公开发行,代号为 22-5 。 1981 年 10 月 21 日,经山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山西师院学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原中国国际书店)向国外公开发行,国外邮发代号为 Q700 。 1984 年山西师范学院升格为山西师范大学, 1985 年 1 月《山西师院学报》遂更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1987 年 8 月,在全国期刊重新登记时,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正式为本刊签发了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072/C 。 1989 年 6 月,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又给本刊登记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ISSN 1001-5957 。?历任主任、主编、总编辑?1973 年 11 月— 1975 年,周敬飞任院刊室主任。?1975 年— 1987 年 2 月,尹世明任学报主编。?1982 年 10 月— 1987 年2月,尹世明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1987 年 3 月— 1990 年8月,黄志胜副校长兼任学报主编,曲家源任学报常务副主编;谢恒山、曲家源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1989 年 7 月— 1995 年 5 月,黄志胜副校长、邵璧华副校长、宋守鹏副书记先后兼任学报总编辑;曲家源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社科版主编。?1995 年 5 月— 1999 年 4 月,宋守鹏副书记、谈浩良副校长、齐峰副校长先后兼任学报总编辑;陈建中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社科版主编。?1997 年 7 月— 1999 年 4 月,畅引婷任社科版副主编。?1999 年 4 月— 2003 年 4 月,齐峰副校长兼任学报总编辑和社科版主编;畅引婷任编辑部主任,兼社科版常务副主编。?2002 年 2 月至今,畅引婷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2003 年 4 月至今,常乃军副校长兼任学报总编辑;畅引婷任社科版主编,樊增强任副主编。?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除社会科学版外,还出版有自然科学版、体育科学版两个学报, 1992 年创办的教育科学版(省内发行)于 2000 年 1 月停办。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政策和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独创,突出学术性、地方性、师范性等特点,促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服务。

张子荣,男,山西临汾人,现任校长,教授。赵雪宝,男,生于1966年1月,山西大同人,现任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生,1986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1986年8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①出版《精解公安机关管辖案例刑法罪名》参编;《刑法学》、《民法》、《国家赔偿法教程》任主编;②发表论文《试析警察救助行为》。奖励荣誉:获公安部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获太原市优秀教育专家。 翟媛,女,生于1965年11月,山西昔阳人,现任法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学历,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警校,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200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1984年7月调入学院。科研成果:出版有《新法律教程》;《刑法学》警官高职法学教程;《民法学》警官高职法学教程。奖励荣誉: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太原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太原市公安局嘉奖。 刘明生,男,生于1964年 6月,山西太原人,现任刑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警校,2000年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①出版《使用预审教程》任副主编;《侦查讯问学》任副主编;②发表《关于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的初步构想》等。奖励荣誉:荣获公安局三等功、山西省公安厅二等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 胡忠明,男,生于1963年4月,山西阳泉人,现任治安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5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1985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治安介理学》参编;《汉安行政诉讼实用教程》参编;《人民警察法教程》参编;《刑事侦查谋略与措施》参编;《治安案件查处法律文书制作场合》,任副主编。奖励荣誉:省、市、校“先进个人”。太原市“三等功”。 上官柳芳,女,生于1965年6月,山西运城人,现任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1986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6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邓小平理论概论》,任副主编。奖励荣誉:2002年获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周立莹,男,生于1947年3月,山西太原人,现任治安教研室副教授,大学,1981年2月毕业于太原师专,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87年2月调入学院。科研成果:《治安管理文书写作》论著;《公安机关现行表格使用说明和示例》任副主编;《综合训练和毕业考试是警校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论文。荣誉奖励:论文《吃透“三头”搞好应用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获“三北”教学研讨会鼓励奖。 成文明,男,生于1964年6月,山西交城人,现任成教处处长,副教授,大学,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警校,2000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实用刑事技术教程》参编;《刑事侦查改革谋略与措施》主编。奖励荣誉:省、市、校“先进个人”。太原市“三等功”。 李保国 王建军,男,生于1963年6月,山西昔阳人,现任法律教研室副教授,研究生,1985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1985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民法教程》参编;《行政处罚法通论》;《民法学》;发表论文《公安机关与国家赔偿法》、《地方公安院校应成为公安职业亿建设的主要基地》;《创新警务机制,确保率先发展》。奖励荣誉:曾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发表的论文《公安机关与国家赔偿法》、《地方公安院校应成为公安职业亿建设的主要基地》获奖。 周正平,男,生于1953年3月,山西太原人,现任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2年5月毕业于山西矿院,1987年4月调入学院。科研成果:《辩证法研究》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副主编。荣誉奖励:1994年省教委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997年省公安厅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警衔晋升培训先进个人”;2000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优秀函授教师”;2000年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李捷,男,生于1963年4月,山西太原人,现任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生,1987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7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从权利与次效率的关系看“沉默权”的取舍》论文发表于《公安教育》;《试论正确应对“律师提前介入诉讼”》发表于《中国警察教务信息博览》;《浅谈21世纪公安教育的培养目标》论文发表于《太原科技》;《浅析公安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的负面影响》发论文发表于《中国城市经济》;《公安行政诉讼实用教程》参编;《新刑事诉讼法教》副主编;《公安机关输刑事案件要题三百问》章节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编著。荣誉奖励:1993年、1997年、1998年、2000年四次获“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太原市公安局“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 谢宁洁,女,生于1967年4月,山西临猗人,现任交通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8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1997年 7月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88年9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1996年《投资与汽车工业》发表于《交通纵横》;1997年《浅谈汽车前轮的测滑及其调整》发表于《山西交通科技》;2001年《中国未来城市交通管理的策略探讨》发表于《太原科技》;2002年《汽车驾驶中如何防止侧滑》发表于《能源基地建设》、《关于公安中等专业教育的探索》发表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汽车驾驶初级培训教程》参编;《现代交通管理应用技术》参编;2004年12月在《山西交通科技》上发表论文《城市汽车污染控制对策》。奖励荣誉:1995年太原市公安局嘉奖一次;1998年获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太原市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2年论文《提高交通管理整体水平,创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被评为太原市政法系统优化发展环境理论研讨会论文优秀奖;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王承公,男,生于1967年5月,山西原平人,现任服务中心处长,高级讲师,经济师,三级警督,大学本科,1989年7月毕业于太原市警校,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1989年8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著《公安派出所常用文书写作与范例》,论文《论新时期公安秘书工作者的基本修养》。获奖荣誉:1995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厅优秀教师并荣立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新长征突击手”;1998年被评为太原市教委优秀班主任;2000年获市局新千年优秀党员并获太原市第二届政法、综治宣传“金剑奖”先进个人、“新长征突击手”;2003年获“2002年度太原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太原市共青十大团干标兵;2004年被评为省团委“山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并同时被评为省公安厅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彩霞,女,生于1975年2月,1998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2003年12月获南京大学情报学专业硕士。1999年4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2000年论文《谈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发表于《太原科技》、2003年4月《试论自动摘要技术》发表于《晋图学刊》、2003年10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表于《情报杂志》、2003年11月《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发表于《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8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表于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公安教育论坛》(上册)。奖励荣誉:2001年9月被评为太原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年4月被评为2002年度山西省职教学会中专图书馆委员会“先进图书馆工作者”;2003年12月被评为太原市人民政府评为“太原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太原警官职业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庆林,女,生于1964年6月,研究生,高级讲师,1995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委党校,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调入学院。科研成果:1995年论文《国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发表于《学习与辅导》、1996年论文《试论头颈状态对体操的影响》发表于《山西体育科技》、1996年论文《试论人民警察依法行使权利学研究》发表于《警学研究》、2000年论文《大众健美操对中青年女性健美效果的实验》发表于《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论文《浅谈信息服务业》发表于《山西经济》、2001年论文《浅析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手运动》发表于《搏击》、2001年论文《山西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分析》发表于《山西统计》、2001年论文《关于发展山西资本市场的几个问题》发表于《经济问题》、2003年论文《西部发展与山西经济》发表于《山西统计》、2001年论文《课堂育人方法谈》在第十一届“三北”会议获奖。奖励荣誉:1993年获太原市政府“夏打”先进个人、2004年获太原市优秀社区民警、2005年获太原市优秀社区民警。 朱玉,女,生于1972年3月,1994年7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工学学士,199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199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计算机上机操作与等级考试指导》副主编、2001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用计算机基础教程》副主编、2000年发表论文“浅谈计算机信息安全”。奖励荣誉:1997年被评为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党员、2005年被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 刑建刚,男,生于1963年4月30日,现任交通管理教研室主任,大学本科,1986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1986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刑事技术》参编,论文论文《30例自行车事故引起的颅脑死亡案例分析》和《表皮脱落及其应用》发表于《中华法医学杂志》.奖励荣誉: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以及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年9月被评为高级讲师职称、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职称。 容翠梅,女,生于1962年2月,现任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8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实用刑事技术教程》参编,发表论文《利用手印推测身高的三元回归方程》、《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学生全方位评价初探》。奖励荣誉:1995年荣立太原市公安局三等功,1995年荣获山西省公安厅优秀教师,1995年荣获太原市公安局最佳民警,1996年荣获山西省公安厅优秀教师,1991——1995年别评为山西省中专教育先进个人,2000年获太原市警校首届评教评学一等奖。 田明,男,生于1976年10月,硕士研究生,2001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大,2001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2004年《战时日军对山西邮政的破坏》发表于《山西师大学报》;合著《华北抗战史》(上卷)发表于《山西人民出版社》。奖励荣誉:2004年被太原市政府评为市职业优秀教师。 翟淑琴,女,生于1965年10月,现任基础教研室科员,199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2003年考取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光电研究所光量子与光学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在读),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文《刑事技术教程》。奖励荣誉:1999年获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周志琛,女,生于1975年9月,2001年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2004年考取山西大学数学科学院研究生(在读)。1998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文《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获奖荣誉:2000年获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5年获太原警官职业学院优秀教师。 李明,男,生于1979年6月,现任计算机教研室科员,大学本科,2003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文《浅议青少年犯罪》、《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在第十四届“三北”地区公安院校教育研讨会上发表。奖励荣誉:论文《浅议青少年犯罪》、《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在第十四届“三北”地区公安院校教育研讨会上获优秀奖。 李建利,男,辽宁大连人,现任现代技术教育处副处长,高级讲师,专业三级警督, 1994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199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警用计算机基础教程》任主编;《中文WINDOW98教程》;论文《基于WORD的现场平面图应用》。奖励荣誉:多次获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太原市政府教育先进工作者。

山西师大学报

2020-06-24 11:37 李春芳 审核人:我是江苏金坛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随即分配到晋南师专任教。当时晋南师专建校不足5年,我24周岁。弹指一挥间,45年过去了。当年一所很小的师专,如今成了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各级学位授予权的师范大学,我也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作为师大发展历史的一个参与者,当五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我倍感兴奋和激动。我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成就为校庆增光添彩。这里我回顾一下自己45年来的足印,不过是向世人展示一个普通的师大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拳拳忠心。算是对校庆的献礼,也算是我对人生的一份答卷吧。回顾我45年的教学生涯,首先想到的是晋南师专老一代教师对我的扶植。1962年我分配到晋南师专的时候,正值国家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各行各业正在全面调整压缩。全省5所师专撤去了4个,晋南师专是山西省保留的唯一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条件虽然差,但大家都倍加珍惜,全校教师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很多教师都是从中学挑选出来的尖子,他们富有教学经验,讲究教学规范,给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些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乐于帮助扶植。记得我第一次登台讲课,倪以还老师事先审阅了我的教案,帮我修改了若干不足之处,让我反复试讲。科主任阎宪康老师带领四五个老教师听了课,课后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给予了热情鼓励,也提出一些中肯的改进意见。此后我又听了不少老教师的课,其中有贾止净、阎宪康老师的《古代文学》,有倪以还、王震中、冯一健老师的《现代文学》,有余子谷老师的《文学理论》等。我从这些老师的讲课中获得了很多教益。这些教师都已作古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们乐于扶助青年教师的精神品德,我永远不会忘怀。与我同时,或稍后一些来到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正是在这样一群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关怀扶植下逐步成熟起来的。我们永远感谢他们,师大也将永远记住他们。1962年前后,当我刚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时候,教育战线上正深入进行教学改革。针对1958年以来的浮夸风气,教学上提出了加强“三基”的口号。所谓“三基”,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三基”相联系,又大力倡导“少而精”和精讲多练”。要求教师课要讲得精,讲得透,并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研究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要精批细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成了教学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加之老教师的示范影响,使我在教学上养成了“严”和“勤”的习惯。力争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的教师,成了我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我45年的教学生涯中,给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的学生都讲过课。与阎宪康老师合作,带过两届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是我的主讲课程,还讲过写作、现代文学、文学理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开设过《楚辞》研究、古代诗词选读、辞赋选读等选修课。担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达15年之久。不管给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讲课,不管讲授什么课程,我从来不敢掉以轻心。讲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以讲授古代文学作品来说吧。为了对作品的字句、段落、结构、思想、艺术,做到了然于心,我不仅要熟读这些作品,达到几乎可以背诵的程度,还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地抄写在稿纸上。很长一段时间是用毛笔书写的,蝇头小字,写起来很费事。但在抄写中,可以慢慢咀嚼品味,可以发现原来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未得深解的地方。然后再去翻阅工具书,研读有关参考资料,就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获得真知灼见,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上把课讲深、讲透、讲活。把所讲授的作品抄在方格稿纸上,字比较大、字距行距比较宽,看起来方便,便于作批注。稿纸的上下左右有较大空间,可以把需要提到的问题、观点和材料,提纲挈领地写在上面,讲课时眼睛一扫,便能把问题讲清楚。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列上几条,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讲授的要点,便于他们笔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像《离骚》这样的长篇,我先后抄写过多次。每次抄写稿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及说明。后来积累多了,我将它们分类建档。比如先秦文学,就建了《诗经》、《楚辞》、《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等卷宗。以后要讲哪篇作品,就翻检有关卷宗,拿出以前的讲稿看一看,并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批注或说明。久而久之,单就古代文学的抄写讲稿就有一二十袋,堆积起来有数尺高。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说过两句话:“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的这些抄本讲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讲好作品,还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索问题。为此必须搞好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的步骤、方法,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比如我讲《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分析冯谖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对他做出正确评价,并且把握这篇作品写人叙事的艺术性。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首先简略介绍谋臣策士在战国时代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战国策》在刻画谋臣策士形象方面取得的成就。接着导入课文,叙说冯谖为孟尝君筑就“三窟”的故事。而后逐段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第一段,我问:冯谖投靠孟尝君后,曾三次弹铗唱歌,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吗?他这样做还有什么目的?又问:冯谖若是个无能的人,他敢于一而再地闹情绪吗?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第二段,写冯谖为孟尝君筑就“三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其中“焚券市义”一节,又是重点描写的情节。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冯谖自告奋勇要到薛地收债,他学过会计业务吗?他这样做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性格? (2)冯谖向孟尝君辞行时,问:“债毕收,以何市而返?”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心还是无意? (3)冯谖到薛地收债,为什么去也匆匆,归也匆匆,两个“驱”字包含怎样的玄机?至于后“二窟”,文章用的是简笔。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冯谖为什么能运用外交手段,迫使齐王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又为什么趁机要求立宗庙于薛?在逐段分析讨论之后,又让学生将冯谖与孟尝君进行比较,评价这两个人物才识能力的高下,从而让学生领悟孟尝君对冯谖的陪衬烘托作用。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讨论,冯谖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和精明干练的思想性格特点,以及作品在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上的艺术成就,学生就获得了十分具体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法,一段段疏通文字,逐段讲述它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最后再归纳总结,当然也未尝不可。但这样讲法显得支离破碎,又难以摆脱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局面。如果讲课伊始,便直接提出教学目的所涉及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会感到无从入手,也不会有多大兴趣。我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紧扣人物的言论和行动,很具体,很实在。这些问题往往不被学生所注意,一经提出就会引起兴趣,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这些问题又是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来的。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对冯谖这个人物的认识也就深刻了,文章叙事写人的艺术性也就领悟得深切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地搞好教学设计。这是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的。古代苦吟派诗人用“吟稳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话,形容他们锤字炼句的甘苦。我觉得搞好教学设计,把课讲好,也是这样,非得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不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的锤炼是必不可少的。我是苏南人,从小说的是吴语,到山西来教书,语言是一大障碍。开始教书的时候,学生反映有些话听不太懂。我便注意听电台广播,练习普通话,纠正自己的发音。后来基本上也就可以用普通话讲课了。尽管还带有一点南方口音,但学生听课已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当然仅学会用普通话讲课是不够的。教师的语言应当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还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能念讲稿,背教材,叫人听起来感觉呆板乏味。教师讲课要能像好的导游那样,指点江山,把旅客引入胜境;要能像好的解说员那样,侃侃而谈,历历如数家珍;要能像好的律师那样,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要能像好的演员那样,字字句句打动人心。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是很不容易的。几十年来我努力这样做,但距离这个目标仍然很远。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种会议很多,我利用开会发言的机会,有意识地锻炼即席讲话的能力。有些同事笑话我书生气十足,发起言来一本正经,有板有眼,像做文章似的,殊不知我是利用发言的机会,磨砺我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讲课也可以锻炼口才。我曾多次在家中面壁讲课,反复琢磨怎么把意思表述得更准确,更简洁,或者更有感染力。有时为了一个提问,几句点拨,或一段归纳总结的话,往往要斟酌多次,直到觉得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磨炼,我的教学语言受到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记得我讲《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段,学生们似身临其境,感受到宴席上剑拔弩张的气息,为项羽坐失良机而扼腕叹息;讲屈原《离骚》,学生们被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崇高人格所感动,作品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在撞击着他们的灵魂;讲《孔雀东南飞》,女同学被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所感动,听着听着不禁抹起泪来。这些年来历届中文系毕业生来校参加校友联谊会,他们说起当年我讲授作品的情景,都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一位上海某高校的校友,也是教古代文学的。他说他不但学我的教法,还学我的语态、语调,连板书也学我的竖行直写,觉得看起来有飘逸之感。有几位当官的校友说,当年学的那些文章已经淡忘了,但老师出口成章的讲话艺术,我们忘不了,这使我们受益终生。80年代初,中文系教师王光龙、李德龙到华东师大进修,回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老觉得山西师大很土,水平不高,想到名牌学校开开眼界,后来发现那里一些教师讲课不怎么样,还不如我们的李老师讲的精彩呢!他们的话,也许有恭维的成分,不能当真。不过有一点我心里是清楚的,名牌大学的一些教授,他们在学术上造诣深,著作多,但教学上花的心思不多,讲课比较随便。我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对此深有体会。我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我把心思都放在教学上,献给我的学生们了。这是师范院校教师不同于综合大学、名牌大学的地方。在山西师大,把心血都献给教学,讲课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比比皆是,不在少数。记得1984年夏天,山西省新闻出版和广播系统五六百人,来山西师大进行培训和考核。中文系承担了这项任务。当时给他们讲课的有:林清奇、张明健、段登捷、潘家懿、傅毓钤、张钦尧等。我有幸参与其中,承担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讲课任务。这次培训讲课,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参与培训的学员说:“没想到山西师大中文系有这样高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这么整齐,恐怕山西大学中文系也未必能比得上。”这些人在山西舆论界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他们的广为宣传,山西师大中文系当时名声大振。当年省教委把中文专业自学考试主考权交给山西师大,与这次培训讲课的成功大有关系。它不仅为我校在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面打开了局面,也为我校在全省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为自己能参与这次培训讲课引以为荣。重提此事,也是借以怀念与我共事的那些亲密战友们。几十年来,我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指导以及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等方面也从不马虎。每次教育实习,我都要认真钻研学生们要讲的课文,每篇课文都要弄得很熟,并细致琢磨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就如同自己登台讲课一样。每次教育实习,少则带五六个学生,多则带一二十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讲两篇课文,所以每次实习我要认真钻研20多篇课文。中学的语文课本经常变动,很多课文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必须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上好第一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比实习的学生更辛苦,下的工夫更多。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每个学生都要试讲几次,每次我都要提出改进意见,从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教学的步骤方法,到教学用语和板书设计,一点也不放过。实习期间的日日夜夜,就像领兵打仗一样,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从1963年春天第一次带学生到临晋中学实习,到1998年退休前夕最后一次在临汾一中实习,没有一次不是如此。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从选题、拟提纲到初稿、二稿,我都要同学生讨论,提出意见,让他们反复修改。那种敷衍了事或拼凑抄袭的所谓论文,在我手下是蒙混不过去的。对待函授生、自考生的毕业论文也是这样。一篇论文从提纲到定稿,总要给他们写三四次信,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写一份指导意见,有时得写几页纸,花半天工夫。学员们看了这些信很受感动。他们感慨地说,如果老师们批改作文都这么认真细致,对学生的帮助该多大啊!函授教育也是这样。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在永济面授《中国文学史》,讲课完毕,给学员布置了一百几十道思考练习题,要求学员平时一边阅读钻研教材,一边做读书笔记,完成作业题。半年之后交上读书笔记和作业本,经过检查考核方能参加考试。后来全班三四十个学员交上的作业厚厚一大捆。有的学员写了厚厚三大本,少的也有两大本。中文系负责函授教育的翟维奇同志告诉我,教育部派人来我校检查成人教育时,翻阅了这厚厚一大捆作业,十分赞赏,给予了表扬,说我们山西师大的函授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教学质量信得过。作为一个高等院校的教师,需要肩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上面我较多地谈了我的教学,因为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我也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业绩,不过也还写了些东西,从某种角度看,写的不算少,也不算差,有些东西还得到过社会的关注和好评。我写的东西大都与教学有关。我写的作品讲析、赏析文章很多,除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的外,其他刊载在各种赏析集和赏析辞典中。其中如《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关于曹植《名都篇》的赏析,《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中几首陶诗的赏析,都曾获得好评或奖励。此外,《古诗鉴赏辞典》、《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诗词曲赋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古代民歌鉴赏辞典》、《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历代诗鉴赏辞典》、《历代词鉴赏辞典》、《中华诗词鉴赏辞典》等书中,都载有我的赏析文章。我还参与编写了一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20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写作知识》(山西人民出版社),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90年代出版的自考教材《古代文学作品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教学参考书有《初中三十六篇语文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中文自学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等。学术性较强的文章也写过一些,如《略谈赋比兴》(《山西师院学报》)、《我国古代关于形象思维的探索》(《语文教学通讯》)、《关于韩子诗解说的商榷》(《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论橘颂创作背景》、《招魂创作背景研究》(《山西师大学报》)、《关于琵琶记的再评价》(《中华戏曲》)等。另外,《关于古代文学教学探索》一文,先是刊载在《山西师大学报》教育版,后经修改,又载于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曾宪梓获奖论文集》中。此文一再被各种名目的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不过,总起来论,学术性论文毕竟太少。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部像样的个人专著。最近一年来,我研读《论语》,准备撰著一两部既有学术价值又适宜面向广大普通读者,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论著,为弘扬传统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责任。以前因忙于教学及其他事务,未能集中精力著书立说,常引以为憾。现已年逾七旬,精力已衰,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不知老天肯让我如愿否?不管天意如何,我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45年的历程中,还有两件值得回忆的事,一件是担任《语文教学通讯》兼职编辑的5年经历,一件是退休后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工作的8年多经历。1977年底,陶本一同志开始筹办《语文教学通讯》,向我约稿,并请我当兼职编辑,主持古代文学教学栏目。当时被聘为兼职编辑,主持其他栏目的还有冯一健、王宗礽、傅毓钤等人。我们这些人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办刊的方针,组稿的计划,以及扩大刊物发行量的办法等等。刊物初创之时稿源缺乏,我们还得亲自为刊物撰写文章,先把刊物的门面支撑起来。记得1978年第一期刊载了我的《谈曹操的两首诗》,第二期刊载了《我国古代关于形象思维的探索》,第三期上又刊载了《范进中举讲析》。这些文章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少中学教师把它们当做难得的教学参考资料。《范进中举讲析》一文,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所编的《中学语文讲析》一书。后来发表的《岳阳楼记讲析》,被选入江西赣州师院所编的《古诗文讲析》一书;《读项脊轩志》被上海教育出版社收入6古代文学名篇赏析》一书。陶本一同志是一个很有组织才能和活动能力,又很富于开拓精神的人。在他的苦心经营和编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学通讯》很快打开了局面,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赢得了普遍好评。随着《语文教学通讯》知名度的提高,发行量的扩大,稿件纷至沓来。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学教师的教学心得、课文分析、教学设计或疑难问题的探讨、争鸣等文章,也有一些语文界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寄来。审稿、改稿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往往要从数十篇文章中挑选出三四篇符合要求的稿件,或作必要的删改,或润色其文字,工作量是很大的。刊物创办初期,经费相当困难,兼职编辑的报酬每月10元,过了一两年之后增到15元。发表一篇文章也不过一二十元钱,但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从来不计较报酬的多少。在搞好教学工作之余,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精力扑在刊物的编辑工作上。担任兼职编辑期间,我曾几次参加国内的语文研讨会议,也曾奉命赴外约稿。1980年前后,我随同陶本一同志到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学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在会上聆听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关于“语文天生重要”的讲话,见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张志公,著名作家吴伯箫,还有许多影响很大的中学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等人,听取了他们关于语文教学的精彩报告。两年后,我又随同陶本一同志到福州参加了第二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再次见到了国内许多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卓有成就的前辈和后起之秀。后来我又奉命赴连云港参加了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我广泛与代表们接触,向他们约稿,与他们交朋友,为扩大《语文教学通讯》的影响做了不少工作。我还曾与靳保太同志一道出席了江苏省第二次中学语文研讨会,会后又到苏州、杭州一带拜访了一些语文界有影响的人物,向他们组稿,并建立长期联系。在工作之余,我们顺便游览了太湖、西湖等名胜,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经过几年努力,《语文教学通讯》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国内几家语文刊物中挤到了排头兵的位置。它为后来《语文报》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84年以后,《语文报》的影响超过了《语文教学通讯》,于是便以《语文报》作报社的名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中文系毕业生中选留助理编辑,让他们协助兼职编辑承担组稿、审稿、编稿的任务,经过几年锻炼,他们都已成熟,可以独立工作了。到了1984年,兼职编辑全部退位,我的兼职编辑工作也就结束了。《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的相继问世,并享誉海内,极大地提高了山西师大的知名度,使我们这所地处偏僻的地方院校成了国内几乎无人不知的一所大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的创办,对山西师大的发展来说,可谓功莫大焉。每想起自己在这个事业中也曾付出过心血汗水,甚感欣慰。这也算是我在山西师大留下的一个值得怀念的足印吧。1998年退休,承蒙校长侯晋川和教务处长周作胥的信任,聘我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文科组组长,直到2006年下半年卸任,历时8年多。我与文科组同人李孟存、马维国、严文杰、晁增寿、赵世泽、冯兰英等先生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在教学指导、教学考核、教学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各级领导的赞誉。这是我退休之后教学生涯中一段新的历程。它让我有机会发挥余热,为山西师大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文科组的同志对教学指导工作都十分尽心。每年职称评定,都有几十位教师需要教学考核,我们不仅要听课,检查教案、讲稿,审阅教学研究成果,还利用听课考查的机会与这些教师讨论切磋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改进提高。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后,教师短缺,每年要引进数十名新教师,教学指导组都要参与考核。求职的人有时来得多,就要上午、下午连轴转,一个个地听课,一个个地答辩。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需要提出不同专业范畴的问题让他们答辩,才能较好地测量他们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我们事先又不知道应聘者学的是什么专业,试讲的课目是什么,我们无法事先做准备,需要临场提出考核答辩的问题。所以每次应聘求职的考核,我们都处于思想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状态。尤其是我,作为文科组长,责无旁贷,要主持答辩,并作为主要的提问人和评判者,听课和答辩过程中一分钟都不敢松懈。我之所以如此认真对待,一是不让应聘者滥竽充数,为学校的师资质量把好关;二则是让应聘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山西师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聘用之后必须好好努力,不断深造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以每次应聘考核都十分认真严肃。有时应聘的人来的多,考核的时间长,脑子长时间处于亢奋紧张状态,晚上我往往无法入眠。再说2004年我校接受教育部评估,有大量工作要做,前后一两年时间忙得不亦乐乎。用当时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忠康的话来说,大家都要准备掉几斤肉,脱几层皮。我们教学指导委员参加了评估准备工作的全过程。学校通过评估,被评为良好等级后,侯晋川校长设宴款待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及参与教学评估的有关同志。当侯校长举杯走到我们面前表示感谢时,我十分激动,因为学校领导没有忘记我们为山西师大贡献的绵薄之力。平时的教学指导工作,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文科各院系中青年教师的课,我们全都听过,有的还听过三四次。每次听课,我都作较详细的笔记。课后都与讲课教师交谈切磋,指出其长处和短处,就讲课中出现的观点、材料和倾向问题进行探讨,纠正其不当或错误之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改进提高。我和文科组的同志还经常向各院系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通报听课情况,与他们共同研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我都要以文科组的名义,写一份教学指导工作总结,汇报一年来文科教学的基本情况,评介文科教学改革的新进展,探讨教学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在教学指导工作汇报材料中,我特别注意评介在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创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些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希望借以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让这些教师更快地脱颖而出,对全校的教学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每次写总结报告,我都要翻阅平时的听课笔记,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加以细致剖析,力求做到准确中肯,实事求是,文字也注意斟酌推敲,可谓颇费心思,写一份总结报告往往要费数天时间。我那一本本听课笔记、一份份总结报告的底稿或复印件,我还珍藏着,那上面凝聚着我的心血,寄托着我对山西师大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啊!我在山西师大辛勤耕耘了45个春秋,献出了我的青春,乃至一生,我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我由一个农家子弟成了大学教授。我曾多次获得学校和省级的奖励,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3年还获得为全国师范院校而设的首届曾宪梓奖。我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我感谢山西师大为我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的人。45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生命的充实,生命的价值。我将永远珍惜和怀念45年教学生涯所留下的一串串浸透心血和汗水的足印。作者简介: 李春芳,生于1938年,江苏省金坛市人,中共党员,教授。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晋南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3年荣获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998年退休后任山西师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文科教学指导组组长。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包括 自然科学版 和 社会科学版 。但 名称不同。自然科学版 名字是《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名字是《山西师大学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 普通期刊,非核心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 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刊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ISSN:1001-595CN:14-1072/C周期:双月出版地:山西省临汾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山西师院&山西师院学报创刊时间:1973本刊是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1973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学术第一的用稿原则,在学术界和出版界生产了广泛的影响。曾用刊名:山西师院&山西师院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荣誉:本刊被评为:第一、二、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第六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1993年至今,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栏目设置:本刊主要栏目: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妇女研究、山西地历史研究、编辑出版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本刊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编辑方针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力求保持其学术性特点为根本,以学术价值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本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成果,其主要栏目有:应用数学,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数理统计学,高能核物理,理论物理,结构化学,应用化学,运城盐湖卤虫研究,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山西地方区域性地理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现本刊发行国内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各自然科学类科技工作者。《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自 1986 年创刊以来,始终将提高刊物质量放在编辑工作的首要地位,经过多年的编辑工作的磨练,已形成了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编辑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刊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科研人员与作者队伍,同时本刊所发表的许多科研成果,也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数学物理栏目被国家一级检索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摘录率高达 90% 以上;生物学栏目所开辟的“运城盐湖卤虫研究”专栏独具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以山西地方区域研究为特征的地理学栏目,对山西地方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自被批准为正式学报以来,随着期刊影响的不断增大,《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已成为:《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主 编:武海顺副主编:王剑波张献明地址:山西省临汾市 041004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国内发行:山西省临汾市邮电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449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63/N国外发行代号:Q1778国内发行代号:22-179 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生物研究地理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 约 1.《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 . 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与资源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科学和科学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读者对象为自然科学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等 。2 来稿要求 来稿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简介 ( 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等 ) 、中文摘要、关键词 (3~8 个 ) 、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 . 如为基金项目资助论文,请在文稿首页注明,并列出批准文号。 摘要应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一致,包括题目、作者姓名 ( 汉语拼音 ) 、单位译名、摘要正文和关键词 . 正文用第三人称,英文摘要请用打字机打出或用印刷体书写。 来稿标题应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用字规范,节段序号分别用 1 ; ; 表示,并打印在 16K 纸上,来稿请附华光、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或 Word 编排的软盘 。 物理量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 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 ( 包括黑正体、黑斜体及白正体、白斜体 ) ;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分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 文中图、表选取最必要的,切勿过大,插图请用绘图纸清绘,墨色要黑,线条均匀,图中文字、符号用印刷体,并与正文一致 . 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 . 除制版用图外,文稿中还应附有底图。 参考文献务必规范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 文献序号以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期刊书写次序为:作者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 ( 外文可缩写 ) ,年份,卷号 ( 期号 ) :起止页码;如期刊无卷号,则为:年份,期号:起止页码 . 图书书写次序为:作者 . 书名 . 版次 ( 初版不写 ). 出版地:出版单位 , 出版年 . 起止页码 . 译文、译著务请注明原作及译者姓名。作者为多位时,请写出前三位作者姓名,其后的作者可缩略为等 . 外文文献请用打字机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3 本刊为季刊,多数稿件要寄往校外专家审查,如 6 个月内接不到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 . 因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4 编辑部对稿件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来稿时说明 . 稿件一经刊用,酌致稿酬,并赠送刊物 .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及有关数据库,相应稿酬与印刷稿费一并支付,不愿意录入该光盘发行者,请在来稿中注明。5 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历史回顾与期刊演变 改革开放之初,高教学术事业百废具兴,尽快创办我校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以促进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在当时就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在学校领导和学报编辑部领导的关心下, 1985 年 9 月成立了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筹备组,筹备组由学报编辑部主任、社科版主编尹世明领导,成员有:高仁恒、马志正、王剑波、张海霞,由此拉开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编辑出版工作的序幕。 1985 年 9 月至 12 月,编辑人员深入各系开始组稿, 1986 年前半年编辑、排版, 1986 年 10 月创刊号正式与读者见面。 1987 年,为提高学报的影响和开创学报工作局面,学校任命年仅 33 岁的侯晋川教授为主编。 1988 年初,为加强自然科学版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任命王永明同志任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高仁恒、马志正同志为副主编( 1989 年 9 月,王永明同志调离学校)。 1997 年 7 月,为加快学报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和处理日益繁重的日常工作,加强学报编辑工作的规范管理,学校任命王剑波同志为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1997 年 9 月,为了自然科学版发展的需要,学校成立了以侯晋川教授等 16 人组成的编委会。 1999 年 9 月,自然科学版成为正式期刊,学校对编委会和编辑部进行了改组,成立了由侯晋川同志任主任委员兼主编,武海顺、王剑波同志为副主任委员兼副主编,由各理科系学术骨干共 17 人组成的新一届编委会。 2003 年 5 月,随着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的高速发展,学校对编委会成员进行了调整,组成了由 23 人组成的编委会,其中校内委员 20 名,校外委员 3 名。?18 年来,自然科学版的发展得到了历任学校领导陶本一、谈浩良、黄志胜、邵壁华、齐峰、常乃军同志的鼎立支持,也得到了历任学报领导尹世明、曲家源、陈建中、畅引婷同志的关心与支持。 18 年来,自然科学版从筹备、创立到发展,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倾注着历任编辑的心血,先后在学报自然科学版担任编辑的有王剑波( 1985 , 9 —今)、张海霞( 1985 , 9 — 1991 , 3 )、王言( 1987 , 4 — 1989 , 7 )、茹英杰( 1988 , 9 — 1991 , 7 )、段麦英( 1995 , 4 —今)等同志,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自然科学版学报的今天。《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创刊于 1986 年,原刊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刊号仍延用山西师大学报刊号晋刊 012 号,刊期为半年刊,自办发行,工本费 0 。 65 元,印数 1000 册。 1987 年期刊实行全国统一标识,《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被批准为省内期刊,刊号为:山西省期刊登记证第 0058 号,半年刊,每期 96 页, 16K ,工本费 1 。 20 元,自办发行。 1991 年,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变更为:山西省报刊准印证第 0170 号。 1992 年刊号变更为: JK14 — 1029 ,季刊,每期 80 页, 16K ,工本费 2 。 50 元,自办发行; 1995 年 7 月,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改为:山西省内部期刊准印证第 0303 号,季刊, 16K , 80 页,工本费 2 。 50 元,期印数 1000 册; 1999 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全国统一刊号为: CN 14-1263/N ,国际连续物刊号为: ISSN 1009-4490 ,季刊, 16K ,每期 96 页,定价 5 。 00 元,期印数 1200 册。 2004 年第一期开始页码增至 112 页,定价 6 。 00 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自创刊以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遵守国家的有关出版法规,有明确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专业范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反映本校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促进我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我校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推动山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为其办刊宗旨。?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有自然版和社科版两类。其中社科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板来源期刊。如果要说几级刊物,主要看自己所在单位或部分怎么认定了,一般定位为省级核心刊物。比他级别高的刊物有很多,就大学学报来说,985院校或211院校主办的学报比他的级别高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 1973 年 11 月。初名《山西师院》。 1985 年 1 月,随着山西师范学院的升格,《山西师院学报》改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委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自 1973 年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的政策法规,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用稿原则,在学术理论界和编辑出版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山西省政府、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的多次表彰。 1979 年 12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学报“先进集体”奖; 1985 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给予学报立功嘉奖; 1993 — 2001 年连续九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多次被评为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1999 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名列第 12 位), 2000 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2001 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主 编:畅引婷副主编:车文明樊增强地址:山西省临汾市 041004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国内发行:山西省临汾市邮电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59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4-1072/C国外发行代号:Q700国内发行代号:22-5 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律研究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争鸣三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传播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稿 约《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教育研究、妇女研究、编辑出版研究、理论探索、学术争鸣、改革与实践,以及以山西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晋国史研究、山西作家作品研究、山西戏曲文物研究、黄河文化研究等。优先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的科研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学者踊跃投稿。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转发教育部关于学报编排规范的相关要求,凡给本刊来稿者,必须具备以下项目:1、文题:一般不超过 18 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同时附有相对应的英文题名2、作者姓名及简介:署真名,并在篇首地脚标注: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等。3、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3、摘要:用 200 — 300 字概括文章主旨,以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等,不用评价性和提示性的语句。4、关键词:主要是指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可选 3 — 8 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 [1][2] ……以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同一出处标注同一序号,并用( PXX )标注引文页码。各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5.1[ 期刊 ]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2[ 报纸 ] 作者.文题.[N].报名.出版日期(版次).5.3[ 专著 ]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5.4 论文集 ] 作者.引文文题.[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5.5[ 学位论文 ]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6 、注释:主要是指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引,在该页地脚注文。7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版权的文字、图片,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8 、投稿务必写清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便联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沿革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3 年 11 月创刊。其前身是晋南师专时期的《教学动态》( 1963 年创办)和山西师院前期的《山西师院》校报( 1964 年创办),相当于现在的校刊,主要反映学校的重大活动和教学动态。 1973 年 11 月,《山西师院》由不定期出版的报纸改为装订成册的期刊, 12 月“创刊号”的出版标志着《山西师大学报》正式诞生。这一期的《编后记》称“《山西师院》是综合性的不定期的内部刊物”,但从此时开始,事实上作为季刊出版从未间断。 1978 年 12 月,《山西师院》更名为《山西师院学报》,开始省内发行。 1978 年第 4 期的目次页和封四都明确标示出“哲学社会科学版”“试刊”的字样,表明《山西师大学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80 年 10 月 15 日,经山西省委和山西省出版局批准,并颁发期刊出版登记证,号码为晋刊第 012 号,通过邮局在国内公开发行,代号为 22-5 。 1981 年 10 月 21 日,经山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山西师院学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原中国国际书店)向国外公开发行,国外邮发代号为 Q700 。 1984 年山西师范学院升格为山西师范大学, 1985 年 1 月《山西师院学报》遂更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1987 年 8 月,在全国期刊重新登记时,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正式为本刊签发了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072/C 。 1989 年 6 月,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又给本刊登记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ISSN 1001-5957 。?历任主任、主编、总编辑?1973 年 11 月— 1975 年,周敬飞任院刊室主任。?1975 年— 1987 年 2 月,尹世明任学报主编。?1982 年 10 月— 1987 年2月,尹世明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1987 年 3 月— 1990 年8月,黄志胜副校长兼任学报主编,曲家源任学报常务副主编;谢恒山、曲家源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1989 年 7 月— 1995 年 5 月,黄志胜副校长、邵璧华副校长、宋守鹏副书记先后兼任学报总编辑;曲家源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社科版主编。?1995 年 5 月— 1999 年 4 月,宋守鹏副书记、谈浩良副校长、齐峰副校长先后兼任学报总编辑;陈建中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社科版主编。?1997 年 7 月— 1999 年 4 月,畅引婷任社科版副主编。?1999 年 4 月— 2003 年 4 月,齐峰副校长兼任学报总编辑和社科版主编;畅引婷任编辑部主任,兼社科版常务副主编。?2002 年 2 月至今,畅引婷任学报常务副总编辑。?2003 年 4 月至今,常乃军副校长兼任学报总编辑;畅引婷任社科版主编,樊增强任副主编。?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除社会科学版外,还出版有自然科学版、体育科学版两个学报, 1992 年创办的教育科学版(省内发行)于 2000 年 1 月停办。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政策和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独创,突出学术性、地方性、师范性等特点,促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服务。

山师学报格式

达晋编译-专业的SCI论文服务机构:这个不是的哦,国内学报有一些是SCI,但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的不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56年。该刊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史学、教育及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论文,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本刊依据办刊宗旨及专业分工出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学术质量,刊发能代表学科水平、反映学科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学科研究中起到促进作用的文章。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山西师大学报级别

不是核心期刊!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Taiy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主办: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周期:季刊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2027CN:14-1304/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98

刊名: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地:山西省临汾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490CN: 14-1263/N邮发代号: 22-179 现用刊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6 改革开放之初,高教学术事业百废具兴,尽快创办我校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以促进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在当时就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在学校领导和学报编辑部领导的关心下, 1985 年 9 月成立了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筹备组,筹备组由学报编辑部主任、社科版主编尹世明领导,成员有:高仁恒、马志正、王剑波、张海霞,由此拉开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编辑出版工作的序幕。 1985 年 9 月至 12 月,编辑人员深入各系开始组稿, 1986 年前半年编辑、排版, 1986 年 10 月创刊号正式与读者见面。 1987 年,为提高学报的影响和开创学报工作局面,学校任命年仅 33 岁的侯晋川教授为主编。 1988 年初,为加强自然科学版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任命王永明同志任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高仁恒、马志正同志为副主编( 1989 年 9 月,王永明同志调离学校)。 1997 年 7 月,为加快学报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和处理日益繁重的日常工作,加强学报编辑工作的规范管理,学校任命王剑波同志为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1997 年 9 月,为了自然科学版发展的需要,学校成立了以侯晋川教授等 16 人组成的编委会。 1999 年 9 月,自然科学版成为正式期刊,学校对编委会和编辑部进行了改组,成立了由侯晋川同志任主任委员兼主编,武海顺、王剑波同志为副主任委员兼副主编,由各理科系学术骨干共 17 人组成的新一届编委会。 2003 年 5 月,随着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的高速发展,学校对编委会成员进行了调整,组成了由 23 人组成的编委会,其中校内委员 20 名,校外委员 3 名。?18 年来,自然科学版的发展得到了历任学校领导陶本一、谈浩良、黄志胜、邵壁华、齐峰、常乃军同志的鼎立支持,也得到了历任学报领导尹世明、曲家源、陈建中、畅引婷同志的关心与支持。 18 年来,自然科学版从筹备、创立到发展,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倾注着历任编辑的心血,先后在学报自然科学版担任编辑的有王剑波( 1985 , 9 —今)、张海霞( 1985 , 9 — 1991 , 3 )、王言( 1987 , 4 — 1989 , 7 )、茹英杰( 1988 , 9 — 1991 , 7 )、段麦英( 1995 , 4 —今)等同志,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自然科学版学报的今天。《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创刊于 1986 年,原刊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刊号仍延用山西师大学报刊号晋刊 012 号,刊期为半年刊,自办发行,工本费 0 。 65 元,印数 1000 册。 1987 年期刊实行全国统一标识,《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被批准为省内期刊,刊号为:山西省期刊登记证第 0058 号,半年刊,每期 96 页, 16K ,工本费 1 。 20 元,自办发行。 1991 年,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变更为:山西省报刊准印证第 0170 号。 1992 年刊号变更为: JK14 — 1029 ,季刊,每期 80 页, 16K ,工本费 2 。 50 元,自办发行; 1995 年 7 月,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改为:山西省内部期刊准印证第 0303 号,季刊, 16K , 80 页,工本费 2 。 50 元,期印数 1000 册; 1999 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国科发财字[ 1999 ] 342 号文件批复,《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转为正式学报,刊名改为现刊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全国统一刊号为: CN 14-1263/N ,国际连续物刊号为: ISSN 1009-4490 ,季刊, 16K ,每期 96 页,定价 5 。 00 元,期印数 1200 册。 2004 年第一期开始页码增至 112 页,定价 6 。 00 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自创刊以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遵守国家的有关出版法规,有明确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专业范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反映本校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促进我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我校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推动山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为其办刊宗旨。?本刊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编辑方针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其学术性特点为根本,以学术价值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本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成果,其主要栏目有:应用数学,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数理统计学,高能核物理,理论物理,材料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多样性,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山西地方区域性地理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现本刊发行国内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各自然科学类科技工作者。?据不完全统计数学物理栏目被国家一级检索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摘录率高达 90% 以上;生物学栏目所开辟的“运城盐湖卤虫研究”专栏独具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以山西地方区域研究为特征的地理学栏目,对山西地方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自被批准为正式学报以来,随着期刊影响的不断增大和我们工作的努力,《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已成为:《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2003 年被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科技厅联合组织的山西省期刊等级评比活动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律研究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争鸣三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传播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 索引序列
  • 山西师大学报论文格式
  • 山西师大学报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山师学报格式
  • 山西师大学报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