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2017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2017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发布时间:

2017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重点收录1999年以来,中国科协系统及国家二级以上的学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举办的重要会议以及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部分重点会议文献回溯至1953年,目前,已收录国内会议、国际会议论文集4万本,累计文献总量350余万篇。

遴选国内外11278余家重要会议主办单位产出的学术会议文献,基本囊括了我国各学科重要会议论文,是我国第一个连续出版重要会议论文的全文数据库。

数据来源: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及院系主办的学术会议。全国性学会及其分会、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会议或论文评选。全国性行业协会及其分会主办的行业活动或发布的行业报告。地方性学会/协会主办的特色会议(选择性收录)。

收录年限:1953年至今。出版总量:截至2021年6月,累计出版中国会议文献万篇,年更新约1600册,14万篇。分类体系:10个专辑、168个专题。

出版时效:网络数据每日更新。出版的会议论文平均滞后会议结束日期60天,与各学会合作建立会议信息网,及时获取会议信息和稿件。

快速出版流程:5%会前出版,会前制作论文集光盘,同时网上出版;20%同步出版:会前制作,会议结束时出版;75%滞后出版:纸质论文集出版后10天左右出版。

资源特色科技会议论文:重点收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全国性学会产生的会议论文,学会出版覆盖率90%,文献收录完整率95%。社科会议论文:重点收录社科院、党政机关、特色社会科学学会,单位出版覆盖率80%,文献收录完整率95%。

规模化:重要会议主办单位收录完整率为95%,系统收录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会议论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主办的会议产生的高质量论文。

1) 郑振飞、陈宝春,钢筋混凝土无铰拱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1988年第4期2) 陈宝春、郑振飞,空间曲杆结构的内力分析,全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城市桥梁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天津大学出版社3) 陈宝春、郑振飞,拱桥非线性温差的应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4) 郑振飞、陈宝春,福建古桥的建筑艺术,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5) 陈宝春、郑振飞,弯桥计算方法的研究述评,福建交通科技,1992年第2期6) 陈宝春、蒋春方、郑振飞,多格式斜桥受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7) 郑振飞、陈宝春,拱桥极限状态设计理论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8) 陈宝春、郭金琼,安溪凤城悬索桥设计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9) 陈宝春、郭金琼、郑振飞,铭选大桥设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0) 陈宝春等,某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测试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1) 陈宝春、张和秋、钱士唐,远行优先环交理论及其在紫阳分离式立交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2) 陈宝春、吴明仁, PWS编索法在轻型悬索桥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3) 陈宝春,肋板式钢筋混凝土悬索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增刊)14)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综述, 桥梁建设,1997(2)15) 陈宝春、郭金琼、毛承忠等,316国道福建闽清石潭溪大桥优化设计,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97(5)16) 陈宝春、孙潮,石潭溪大桥施工受力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1(4),1998年12月,pp:51-571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桥设计计算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12月, 26(6),pp: 81-8518) 陈宝春、邹中权,兰溪大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3(4),1998年12月,)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199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 陈宝春、徐爱民,钢管混凝土拱肋截面温度场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99(3):86-9121)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 等,コンクりート充填钢管ァーチ桥の非缐形地震応答特性,第25回地震工学研究発表会讲演论文集,)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钢管コニケリート合成ァーチ桥ぉょび水平旋回架设工法の発展,桥梁と基础(日).1999(2)23) 陈宝春、陈友杰,钢管混凝土肋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工程力学,17(2),2000年, pp. 44—50(EI收录)24) CHEN Baochun, LIN Ying, XU Aimin, Analysis of the CFST Arch Bridge Temperature Inner Forc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Conference on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Los Angeles , March, 2000, pp. 239--24625)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Experimental Study on Whole Process of CFST Rib Arch Bridge under In-plane Loads,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2000, Los Angeles, pp167--17226) 陈宝春、徐爱民、孙潮, 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内力计算时温差取值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13(2),2000年4月,pp. 52—56(EI收录)27) Baochun Chen, Shuisheng Chen, Yuqing Li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Natural Vib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Theories and Applying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th Experts), Y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pp136-14628)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设计探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51229) 陈宝春、刘织、林涵斌,世界海底隧道工程进展与台湾海峡通道构想,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2000年8月:51-5530) 陈宝春、陈友杰、刘玉擎,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桥梁建设,2001(1),总第134期:17—2031) 陈宝春、孙潮、陈友杰,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公路交通科技,2001(2),pp24—28 ,32) 刘玉擎、陈宝春、彦阪熙,架构式合成タイドァーチ桥の构造特性ぉょび耐震性能,构造工学论文集,Vol. 47A,,PP:1475-148433)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长大スパン复合バランスドァーチ桥,桥梁&都市Project(日).2001(4),, pp:40-4434)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Liu Yuqiong, HYBRID ARCH BRIDGE OF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9-21, Sept. 2001, Paries France35) 吴庆雄,陈宝春,高桥和雄等,中国におけるコニケリート充填钢管合成ァーチ桥の建设の状况と技术の课题[J]. 桥梁と基础(日),2001(10):40-46,36) 陈宝春、王来永、陈水盛, 钢管混凝土悬臂短柱试验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6),2001年12月,pp: 98-1033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问题研究[J],桥梁建设,2002(3),总第143期,55-5938) Baochun Chen,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August 28-31 2002,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Beijin: 759—765(ISTP收录)39) 陈宝春,欧智菁,王来永,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2002年12月,pp:838-84440)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1)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2)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3)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44)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45)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46)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7)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8)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9)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50)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51)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EI收录)52) 陈宝春,拱桥技术成就与展望,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朝华出版社,2004年,121-12553) 陈宝春、黄卿维、盛叶,体外索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中外公路,24(2),2004年4月,34-3754)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Truss Arch,Advances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ACS 2003, 17-19 September 2003, Xuzhou, China, pp:1367-137255) 陈宝春、杨亚林、孙潮,铝桥的应用与发展,世界桥梁,2004(2),2004年6月,68-7056) 陈宝春、黄福云、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等效单圆管算法,公路交通科技,21(6),2004年6月:50-5357) 陈宝春,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肋刚度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3),2004年6月, pp:105-10958) 陈宝春、彭桂瀚,部分斜拉桥发展综述,华东公路,2004(3),2004年6月,89-9659) 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受力性能分析,铁道学报,26(4),2004年8月:87-92(EI收录)60) Baochun Chen, Recent Advances on Design Theory of CFST Arch Bridges, Metropolitan Habitats and Infrastructure--IABSE Symposium, Shanghai 2004, IABSE Reports, Vol. 88, 244-24561) 陈宝春 刘振宇 孙潮,半圆形钢拱的空间稳定性试验,中外公路,24(5),2004年10月,61-6562)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 Ze-bao Qin, Hiroshi Hikosaka,APPLICA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AND STUDY ON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rch Bridge IV, Advances in Assess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7-19, Novt. 2004, Barcelona, Spain, 38-5263) 陈宝春,黄玲,吴庆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世界桥梁,2004(4),2004年12月,5-864)陈宝春、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灌注管内混凝土时的截面应力分析,中国公路学报,18(1),2005年1月,73-7665)陈宝春、黄福云、盛叶.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1),2005年2月,187-19466) 陈宝春、肖泽荣 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构件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2),2005年4月,89-9567) 陈宝春,黄卿维,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应用综述,公路,2005年7月,2005年第7期,45-5368)陈宝春、盛叶、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受弯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2(4),2005年8月,119-12569) Chen Baochun,State-of-the-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 bridg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mensions of Bridge (Keynote paper), 24-25 October 2005, Fuzhou, China, 13-2470) 陈宝春,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空间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005年第6期71)陈宝春,韦建刚,林英,管拱面内两点非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9(1),2006年第1期:43-4972)陈宝春 杨亚林,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桥型分析,公路,2006年第2期,1-473)陈宝春,黄卿维,600m跨径混凝土拱桥的试设计研究,中外公路, 26(1),2006年第1期:80-8274)陈宝春,超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研究进展,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4月:198-2047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单肋拱空间受力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3(5),2006年5月,99-10676)Baochun Chen, WEN-Jin Huang,Recent Achievements in Bridge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note report),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37-5677)Bao-chun Chen, Jing Gao, Huai-ying Zheng,Studies on Behaviors of CFST “Fly-bird-type”Arch Bridge,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205-21278)陈宝春,杨亚林,钢管混凝土拱桥调查与分析,世界桥梁,2006年第2期,2006年6月:73-7779)WU Qingxiong , TAKAHASHI Kazuo,CHEN Baochun , Using Cable Finite Elements to Analyze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in Cable-stayed Bridg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3(6), Aug20 2006:691-)Bao-Chun Chen,Future Trends on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9), Science Press, 18th—21th, Fuzhou: 1997-200281)CHEN Bao-chun, OU Zhi-jing, Analyses on Critical Load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Laced Columns Compressed Eccentrically,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August 2006, Harbin, China, 111-11582)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长细比影响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73-7983)欧智菁,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面内极限承载力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80-83(102)84)陈宝春,黄卿维,葡萄牙亨里克拱桥的设计与施工,世界桥梁,2006(3),2006年9月:1-48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拱空间受力性能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2006年10月:732-73886)陈宝春,王远洋,黄卿维,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拱桥新桥型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09-21687)陈宝春,张伟中,汤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无风撑拱桥的设计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9-23488)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梁柱法,铁道学报,2006年第6期89)陈宝春,高婧,吴庆雄,钢拱桥发展概况,钢拱桥发展论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0卷(增刊),2006年11月:22-3090)Wu Qingxiong, Takahashi Kazuo, Chen Baochun: Influence of Cable Loosening on Nonlinear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Inclined Cabl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 February20 2007: 219-237 (SCI, EI收录)91)吴庆雄,陈宝春,桅杆结构的斜索面内固有振动计算的修正Irvine方程,工程力学,24(4),2007年4月,18-2392)Bao-chun CHEN, Jing GAO, Lin YE,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in China,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ib Symposium Dubrovnik 2007, Croatia, May 20-23, 2007: 69-7693)陈宝春,黄文金, 圆管截面桁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8(3),2007年6月,31-3694)Bao-chun Chen,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Structural Design, 28-29 June 2007, Venice, Italy: 349-35795)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0(6),2007年6月:32-4196)陈宝春,韦建刚,管拱面内五点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7年6月,24(6):73-7897)陈宝春,吴庆雄,王远洋,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3), 2007年6月:47-5398)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与研究最新进展,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II册),工程力学杂志社,2007年8月:395-39899)Bao-chun CHEN, An Overview of Concrete and CFST Arch Bridges in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oceedings of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29--44100)Bao-chun CHEN, Yuan-yang WANG, Concrete Arch with Corrugated Web—A New Aprroach for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807-814

其等级为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为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为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为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扩展资料:

核心期刊论文相关要求规定:

1、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2、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

3、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杂志

超声波焊接是利用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机械振动能量,连接同种或异种金属、半导体、塑料及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特殊焊接方法。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超声波焊接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超声波焊接的研究与展望

摘要:超声波焊接的节能、环保、操作方便等突出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超声波焊接已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超声波焊接的基本原理。概述了超声波焊接的国内发展现状,并对超声波焊接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超声波 焊接 研究现状

0 引言

1950年美国人发明了超声波焊接技术,该技术作为特种连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超声波焊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电器制造、新材料的装备、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食品包装盒、高级零件的密封技术等方面。超声波焊接的优点主要表现为:节能、环保、操作方便,这种技术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 超声波焊接原理及特点[1]

超声波焊接作为一种特殊焊接方法,通常情况下是指利用超声波频率(大于16KHZ)的机械振动能量,将同种或异种金属、半导体、塑料及金属陶瓷等进行连接。通过超声波对金属进行焊接时,一方面不需要向工件输送电流,另一方面没有将高温热源引入工件,在焊接过程中,在静压力的作用下,将弹性震动能量转变为工件间的摩擦功、形变能,以及有限的温升等。在母材不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实现接头间的冶金结合,因此,超声波焊接属于固态焊接。

工频电流在超声波发生器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变为超声波频率(15~16KHZ)d的振荡电流。通过磁致收缩效应,换能器将电磁能转换成弹性机械振动能。放大器的作用是对振幅进行放大,同时借助耦合杆和上声极与并工件进行耦合。如果换能器、放大器、耦合杆和上声极的自振频率相互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将会产生谐振,从而将弹性振动能传递给静压力F的工件。两种薄材工件通过此种能量之间的转换被粘接在一起。

2 国内研究现状

超声波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

崔岩[2]研究超声波焊在坦克铝件焊修中的应用,对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认为保证焊点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谐振频率的精度。在超声波焊接过程中,由于机械负荷是多变的,失谐现象会随机出现,进而使得焊点质量不稳定。根据超声波焊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焊接规范。大量实验证明:通过超声波对铝及铝合金进行焊接,金属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可以有效地去除,进而保证了焊接质量。

华南理工大学杨圣文等人[3]推导了铜片-铜管太阳能集热板超声波焊接接头区域理论区域温度公式,并利用人工热电偶法测得焊接区域温度,分析了实测温度偏差产生的原因,结合焊接接头的扫描电镜(SEW)图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铜片-铜管超声波焊接接头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焊接是基于接头区域微齿顶端处高温、纯净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表面充分贴合两个因素基础上的金属键合和机械嵌合而形成接头的物理冶金过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张秋峰[4]研究了1Cr18Ni9Ti与TC4异种金属的固态扩散焊接工艺,在现有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加载固态扩散焊的工艺。金相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加载扩散焊接工艺,使不锈钢和钛形成了良好的连接。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闫久春、孙小磊[5]等,在敞开环境下研究了一种适合复杂结构,并且能够进行可靠连接的“超声波振动辅助钎焊技术”原理,同时对铝基复合材料、铝合金、陶瓷/铝、玻璃/铝焊接的初步试验结果进行了描述。焊接结果表明:在钎焊过程中,通过施加适当的超声波振动,母材表面氧化膜可以有效地去除,进一步促进了母材与钎料的润湿。在低温、大气环境下,获得了具备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良好的连接接头。

南昌大学的朱政强等人[6]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来研究超声波焊接下铝合金AA6061的微观组织变化,从微观角度里加深对超声波金属焊接的理解。通过实验,得到原始铝箔和焊接后铝箔的品粒取向差分布图。通过分析品粒取向、晶粒结构和晶界特征了解超声波焊接对铝合金组织和结构的影响。

超声波非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

郭毓峰[7]对12μm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PET)/30μm聚乙烯(PE)薄膜超声波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焊接振幅在2-10μm,对焊接接头热合强度的影响不大;在焊接振幅4-7μm出现了焊接接头的热合强度最大值。焊接接头的热合强度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和焊接压力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焊接区域的结晶程度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接头的结晶程度影响着PET/PE薄膜焊接接头热合强度,焊接区域试样的结晶程度随着焊接时间、焊接振幅、焊接压力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焊接接头的热合强度先升高后降低。

赵钢[8]等人研究超声波焊接在汽车传感器封装中的应用。讲述了通过对材料、焊接方法的选择和焊口及工装设计与制造过程设计,来实现汽车传感器封装的方法。

赵仕彬[9]研究了超声波焊接在连接器中的应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超声波焊接的原理,结合面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点,以及在连接器中的具体应用和使用范围。

西北工业大学的聂中明[10]研究了高电阻CdZnTe半导体(简称CZT)接触电极与引线的超声波焊接。认为:CZT晶片经机械抛光表面处理后,通过离子溅射法制备的金电极与外引线间具有较高的超声波焊合率,能获得最佳焊点质量的电极厚度为180nm。此外,确定CZT接触电极制备工艺后,楔入压力成为影响CZT接触电极与引线超声波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焊接功率则为次要因素。

3 总结

目前,对超声波金属的焊接机理认识不足,超声金属焊接作为一种固相焊接方法,或者说是金属间的“键合”过程,在焊接过程中,是否无金属熔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在材料焊接中应用超声波,虽然焊接效果比较好,但是对于由超声波发生器、声学系统与机械系统相结合的整个系统来说,在稳定性、可操作性、可靠性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所以声学系统的设计,以及声学系统与试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都非常重要。另外,从微观力学的角度研究超声波振动对晶粒和织构的影响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小明,李彦生,韩景芸.基于超声波焊接技术的快速成型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35(3):4-6.

[2]崔岩.超声波焊在坦克铝件维修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0,19(3):114-116.

[3]杨圣文,吴泽群,陈平池.铜片-铜管太阳能集热板超声波焊接试验研究[J].焊接,2005(9):32-35.

[4]张秋峰.钛与不锈钢的超声波扩散焊接[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8(1):125-127.

[5]闫久春,孙小磊.超声波振动辅助钎焊技术[J].焊接,2009(3):6-12.

[6]朱政强,马国红,.铝合金AA6061超声波焊接下组织演变分析[A].第七届中国机器人焊接学术与技术交流会议文集[C],2008:107-110.

[7]郭毓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薄膜的超声波焊接[J].宇航材料工艺,2010(4):53-55.

[8]赵钢,曹智,董双辉.超声波焊接在汽车传感器封装中的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4):25-28.

[9]赵仕彬.超声波焊接在连接器中的应用[J].机电元件,2006(4):36-39.

[10]聂中明,傅莉,任洁,查钢强.CdZnTe接触电极与引线的超声波焊接[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9(5):919-923.

超声波焊接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摘 要】本文通过对超声波焊接技术原理的阐述及对超声波影响因素的探究,分析超声波焊接技术的优劣,结合笔者的设计实践,探索超声波焊接技术的发展,抛砖引玉,就基于超声波焊接技术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行探索。

【关键词】超声波;焊接技术;工业产品

Ultra-sonic Welding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s Exploration

HE Jun-hua1 MA Wen-juan2 LV Shuang-shuang3 WENG Mao-hong1 GUAN Jun1 GONG Yun1

( of Engineering, 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China;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China;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ultra-sonic welding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ultra-sonic probe, analyse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ltra-sonic weld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design practic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ultrasonic welding technology, topic and is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felid of ultra-sonic weld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Ultra-sonic; Welding technology; Industrial product

在工业产品制作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工业材料,像塑料、金属、木材等一些其他工业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件产品不只用一种材料来制作;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件产品由多个部分组成、并且各部分之间还会产生空隙,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影响产品的美观度。这就要求把它们彼此之间焊接起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焊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传统的焊接技术不但成本较高,而且焊接的质量不高,往往会产生细小的缝隙。因此人们希望运用新的焊接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1943年,在总结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美国的Behl发明了超声波焊,从此推动了超声波焊接技术的发展。由于超声波焊接技术具有节能、无须装配散烟散热装置、焊接时无须焊接附件、成本低、效率高、密封性好、易实现自动化生产等优点,超声波焊接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

1 超声波焊接技术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现状

像在航空航天、核能工业、电子工业等这样一些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业产品领域中,使用传统的焊接技术很难达到技术要求,而且成本高、效率低。目前,超声波焊接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像医疗机械、包装、五金等行业;能焊接的产品也很多,像汽车零部件、光学镜头、U盘等。

2 超声波焊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因此能量大。超声波焊接是利用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机械振动能量,连接同种或异种金属、半导体、塑料及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特殊焊接方法[1]。超声波作用于热塑性的塑胶表面时,会产生每秒上万次的高频振动,这种达到一定振幅的高频振动,通过上焊件把超声波能量传到焊区,又由于焊区即两个焊接的交界面处声阻比较大,因此会产生局部高温。又由于塑料制品导热性差,一时还不能及时散发出聚集的能量,因此能量就会聚集在焊区,致使两个塑料的接触面迅速熔化,加上一定的压力后,就会使其融合成为一体。当超声波停止作用后,让压力再持续几秒钟,使其凝固成型,这样就形成一个坚固的分子链,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在对金属进行超声波焊接时,既不向工件输送电流也不向工件施以高温热源,只是在静压力作用之下,将弹性振动能量转变为工件界面间的摩擦功、形变能及有限的温升,使得焊接区域的金属原子被瞬间激活,两相界面处的分子相互渗透,最终实现金属焊件的固态连接。其焊接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2]。

超声波焊接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焊接技术相比较,超声波焊接技术有如下优点:(1)焊接速度快、焊接精度高、焊接焊点强度高;(2)焊接范围广、稳定性好、被焊接后的工件变形很小;(3)焊接物表面清洁美观、平整光滑;(4)焊接时,不需添加焊接剂,对被加工物不产生污染、不产生有害气体,因此是一种环保的焊接方法;(5)焊接时,只需提供较小的动力即可进行焊接,耗能低;(6)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密封性好。

图1 超声波金属焊接原理示意图

超声波焊接技术的缺点

尽管超声波焊接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不得不加以重视。超声波焊接技术有如下缺点:(1)对超声波焊接机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2)对金属进行焊接时,焊件不能太厚;(3)对超声波焊接技术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不易进行把握分析和总结;(4)制造一些大功率的超声波焊接机成本高、而且比较困难;(5)对焊接好后的工件进行焊接处质量检测比较困难,因此给大批量生产带来阻碍。 3 影响超声波焊接质量的因素

虽然超声波焊接技术有众多优点,但其焊接质量与熔融量、材料的材质等因素有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如图2所示。

图2 影响超声波焊接质量的因素

(1)焊接材料的材质:一般来说焊接质量与材料的物性和材料的改性有关。材料的物性包括材料的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热导率、熔点等。物件的焊接质量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热导率成正比,与其密度、熔点成反比。材料的改性指的是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加入一些填料以改善材料的原有性能,使其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加入一些性能相近的材料,可以提高焊接接头强度。

(2)焊头与焊件的接触面:焊接面的清洁度、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会影响焊件的焊接质量。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焊接质量;焊接面的清洁度越高,焊接质量也越高。

(3)其他因素:焊接技术的工艺参数、焊接件的结构、连接形式、焊接时的熔融量、超声波的功率等。为达到最佳的焊接效果,在产品研发阶段,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4 超声波焊接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正如以上所述,基于超声波焊接技术的产品研发,先要进行综合考虑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然后结合产品的市场前景,产品的成本,生产技术要求等条件,合理生产设计要素。

下面仅就一个设计案例――美国苹果公司发明的超声波塑料与金属焊接专利技术进行解读,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超声波焊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原有技术的不足:在还没有发明这项专利技术之前,所有的便携式设备(如手机)不能将金属与塑料进行融合,因此某些部件不能用塑料部件来代替,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不仅厚重、外形呆板而且缺少个性,设计上也不够自由、缺少灵活性。并且制作成本高、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按键操作过多时,会接触不灵。解决案例:采用全新的超声波塑料与金属焊接技术,在手机内部某些部件使用塑料材质,减轻了手机的重量的同时也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在壳体方面采用一次成型工艺,使外壳更加简约、流畅,操作简单,设计灵活,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先进的超声波焊接技术一般还要使用多种材料融合的技术工艺,设计更加的自由和灵活,设计线条采用极简主义的风格,色彩上运用浅色,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在结构上更符合超声波焊接工作原理,使焊接质量更佳。

5 针对超声波焊接技术应用的案例得出的结论和展望

通过这次调研,作者通过对超声波焊接技术的了解,对超声波焊接技术应用进行研究,由于条件有限,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还有不足之处,在此将在调研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一下,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做铺垫。针对焊接质量的问题,我们得出在焊接时应保持接触面清洁和材料表面的粗糙度。要了解用户需求,针对特定的用户进行设计,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外观形态,为不同的客户量身打造;在设计时还应该考虑情趣化的问题,设计出更加有情趣化的产品,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针对超声波焊接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展望,作者经过探索发现可以在工作时增加音乐播放功能,使焊接过程轻松、愉快。未来的超声波焊接技术也将更加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关长石,费玉石.超声波焊接原理与实践[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6).

[2]朱政强,吴宗辉,范静辉.超声波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焊接技术,2010,39(12).

核心期刊有:焊接学报,焊接,焊接技术,电焊机,这些都是核心期刊,其中焊接学报我认为是最知名的。另外,比较有名的还有中国焊接,现代焊接,金属加工(热加工),不过不是核心了。

学术及主要科研成果1、发表的部分论文、专著及教材(英文题目论文略)(11) 张建强,张国栋,何洁,章应霖,张富巨.马氏体/贝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界面蠕变损伤行为.金属学报,2007,43(23):1275~1281(12) 张建强,吴 甦,赵海燕等.10Cr9Mo1VNbN/12Cr1MoV异种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损伤及界面失效研究.焊接学报,2002,23(2):75~79(13) 张建强,吴 苏,赵海燕,鹿安理.马氏体/贝氏体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界面失效.机械工程学报,2003,39(2):58~61(14) 肖强,张建强,章应霖. 9Cr1MoVNbN/12Cr2MoWVTiB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界面失效研究.焊接技术,2002,31(4):16~18(15) 肖强,张建强.陶瓷衬垫单面焊接接头的韧性断裂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科板),2002,35(6):60~64(16) 张建强,于有生,蒋友环,杜学铭.伸缩缝梁焊接变形的计算及试验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科版),2001,34(5):109~112(17) 张建强,吴甦,赵海燕,鹿安理,王煜.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全国第10次焊接年会,天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8) 张建强,张富巨,赖荆平,张崇文.BHW35钢窄间隙埋弧焊接接头韧性损伤及断裂研究.焊接技术,2001(1):45~46(19) 张建强,鹿安里,张海泉,岳红杰.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应变三维有限元模拟.焊接学报,2007,28(6):5~9(20) 张建强,赵海燕,吴甦,鹿安理,王煜.焊接过程三维焊接应力变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焊接学报,2003,24(5):91~96(21) 张建强,赵海燕,吴甦,鹿安理.焊接电弧热效率的力学测试方法.焊接学报,2003, 24(6):63~65(22) 张建强,赵海燕,鹿安理等.耐热钢持久强度的统计特性及其在寿命评估中的应用,机械强度,2004,26(6):701~705(23) 张建强,张海泉,岳红杰,鹿安理,李德成.铝合金薄壁圆锥体结构的焊接变形研究.焊接学报,2005,26(1):21~24(24) 张建强,张海泉,岳红杰,鹿安理.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有限元分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311~314(25) 杜学铭,张建强.陶瓷衬垫CO2气体保护单面焊接工艺的研究.船海工程,2002(1):21~24(26) 岳红杰,赵海燕,蔡志鹏,张建强.铝合金薄壁结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机械工程学报, 2005,41(2):223~227(27) 岳红杰,赵海燕,蔡志鹏,张建强.铝合金薄板焊后碾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数值模拟.机械工程学报,2006,42(6):217~220(28) 岳红杰,赵海燕,张建强.机械拉伸法控制筒体纵缝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343~346(29) 赵海燕,刘点兵,鹿安理,王煜,张建强.分布式网络化焊接数值模拟系统的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170~173(30) 王 煜,吴 甦,赵海燕,张建强,刘点兵.高能束焊接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的确定.焊接学报,2003,24(2):67~71(31) 韦维,张建强,施雨湘.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焊接试验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0(3)(32) 王 煜,赵海燕,吴 甦,蔡志鹏,张建强.电子束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建立.机械工程学报,2004,40(2):165~169(33) 唐毅,章应霖,张建强.纳米高温耐磨复合涂涂层性能的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2,26(10): 38~40(34) 章应霖,王学,张建强.P91钢焊接接头性能及其存在问题的讨论.水利电力机械,2001,23(1):22~28(35) 王学,张建强,赖荆平等.铬镍不锈钢焊缝组织预测.焊接,2001(5):20~22(31) 杜学铭,施雨湘,李爱农,张建强.绞吸挖泥船绞刀片再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26(1):4~7(36) 唐毅,章应霖,张建强. 纳米Al2O3/SiO2对高温耐磨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电力建设,2001,22(10):65~68(37) 张富巨,马丹,张国栋,张水星,章少华,潘小平,罗传红,张建强.BHW35钢超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焊接.电焊机,2006,36(6):59~62(38) 张建强,何洁,张国栋,张富巨.熔化极气体保护超窄间隙接头焊接应力三维有限元模拟. 焊接,2008(39) 张建强,张国栋,何洁,章应霖.焊缝蠕变强度对马氏体/贝氏体异种钢接头界面蠕变损伤的影响. 焊接学报,2008,29(3)(40) 张建强,何 洁,张国栋,赵海燕,鹿安理.铝合金薄板焊接变形的控制. 第十二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合肥(41) 张建强,岳红杰,张海泉,鹿安理,李德成.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应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2004年 中国用户论文集,北京,(42) 张建强,赵海燕,吴甦等.焊接过程中三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清华大学985“网络化敏捷制造” 2002年度会议论文集,北京,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20余篇分别被SCI、EI索引收录。2、科研项目⑴已完成的项目(1) 单面焊接材料及工艺研究;(2)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研究; (3) 结构焊接变形的微机预测; (4) 武钢巨大型炉顶吊梁焊接应力与变形测试; (5) 微型锅炉设计;(6) 桥梁伸缩缝焊接技术; (7) 电厂大直径厚壁管道窄间隙焊接接头损伤断裂行为研究;(8) 表面张力过渡技术在电厂管道焊接中的应用; (9) 异种钢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 (10) 焊接应力测试新方法及应用研究;(11) 铝合金薄壁结构焊接变形控制; (12) 网络化敏捷制造; (13)高韧性药筒填焊材料研制及相关焊接工艺优化; (14)机械热加工数值模拟技术; (15) 多束流电子束加工的热效应。⑵在研的项目(1)单面焊接陶瓷衬垫技术; (2)含缺陷核承压设备完整性评定规程; (3)电站高温承压部件状态检测新技术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4)超临界机组异种钢接头焊接应力及蠕变损伤数值模拟; (5)大型承船箱焊接变形预测及工艺优化。3、专利 (1) 张富巨,肖荣清,张建强,关承英,陈幼康. CO2气体保护双丝短路过渡窄间隙全位置自动焊接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1215641 (2) 张富巨,赖荆平,肖荣清,关承英,张建强.非均匀压缩药芯焊丝电弧窄间隙自动焊接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12129184、成果获奖情况 (1) 异种钢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2001年度湖南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应力状态对16Mn钢焊接接头断裂行为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3) 电站高压阀门陶质衬垫单面补焊工艺研究.中西南第五届焊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 单面焊接接头的断裂特性研究.湖北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 三等奖。 (5) CO2保护单面焊接陶质衬垫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 不同应力状态下单面焊接接头的弹塑性断裂为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 陶质衬垫手工单面焊接工艺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8) 焊接接头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寿命研究.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9) 16Mn钢角焊缝疲劳性能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0) 金属结构焊接变形的计算机预测.第七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1) 桥式起重机焊接变形计算程序的研究.第六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2) 圆柱形结构焊接变形的计算机预测.湖北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3) 焊接过程中三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全国第10次焊接年会优秀论文。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完全分开的。驳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23届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学术及主要科研成果1、发表的部分论文、专著及教材(英文题目论文略)(11) 张建强,张国栋,何洁,章应霖,张富巨.马氏体/贝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界面蠕变损伤行为.金属学报,2007,43(23):1275~1281(12) 张建强,吴 甦,赵海燕等.10Cr9Mo1VNbN/12Cr1MoV异种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损伤及界面失效研究.焊接学报,2002,23(2):75~79(13) 张建强,吴 苏,赵海燕,鹿安理.马氏体/贝氏体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界面失效.机械工程学报,2003,39(2):58~61(14) 肖强,张建强,章应霖. 9Cr1MoVNbN/12Cr2MoWVTiB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界面失效研究.焊接技术,2002,31(4):16~18(15) 肖强,张建强.陶瓷衬垫单面焊接接头的韧性断裂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科板),2002,35(6):60~64(16) 张建强,于有生,蒋友环,杜学铭.伸缩缝梁焊接变形的计算及试验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科版),2001,34(5):109~112(17) 张建强,吴甦,赵海燕,鹿安理,王煜.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全国第10次焊接年会,天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8) 张建强,张富巨,赖荆平,张崇文.BHW35钢窄间隙埋弧焊接接头韧性损伤及断裂研究.焊接技术,2001(1):45~46(19) 张建强,鹿安里,张海泉,岳红杰.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应变三维有限元模拟.焊接学报,2007,28(6):5~9(20) 张建强,赵海燕,吴甦,鹿安理,王煜.焊接过程三维焊接应力变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焊接学报,2003,24(5):91~96(21) 张建强,赵海燕,吴甦,鹿安理.焊接电弧热效率的力学测试方法.焊接学报,2003, 24(6):63~65(22) 张建强,赵海燕,鹿安理等.耐热钢持久强度的统计特性及其在寿命评估中的应用,机械强度,2004,26(6):701~705(23) 张建强,张海泉,岳红杰,鹿安理,李德成.铝合金薄壁圆锥体结构的焊接变形研究.焊接学报,2005,26(1):21~24(24) 张建强,张海泉,岳红杰,鹿安理.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有限元分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311~314(25) 杜学铭,张建强.陶瓷衬垫CO2气体保护单面焊接工艺的研究.船海工程,2002(1):21~24(26) 岳红杰,赵海燕,蔡志鹏,张建强.铝合金薄壁结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机械工程学报, 2005,41(2):223~227(27) 岳红杰,赵海燕,蔡志鹏,张建强.铝合金薄板焊后碾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数值模拟.机械工程学报,2006,42(6):217~220(28) 岳红杰,赵海燕,张建强.机械拉伸法控制筒体纵缝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343~346(29) 赵海燕,刘点兵,鹿安理,王煜,张建强.分布式网络化焊接数值模拟系统的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170~173(30) 王 煜,吴 甦,赵海燕,张建强,刘点兵.高能束焊接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的确定.焊接学报,2003,24(2):67~71(31) 韦维,张建强,施雨湘.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焊接试验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0(3)(32) 王 煜,赵海燕,吴 甦,蔡志鹏,张建强.电子束焊接数值模拟中分段移动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建立.机械工程学报,2004,40(2):165~169(33) 唐毅,章应霖,张建强.纳米高温耐磨复合涂涂层性能的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2,26(10): 38~40(34) 章应霖,王学,张建强.P91钢焊接接头性能及其存在问题的讨论.水利电力机械,2001,23(1):22~28(35) 王学,张建强,赖荆平等.铬镍不锈钢焊缝组织预测.焊接,2001(5):20~22(31) 杜学铭,施雨湘,李爱农,张建强.绞吸挖泥船绞刀片再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26(1):4~7(36) 唐毅,章应霖,张建强. 纳米Al2O3/SiO2对高温耐磨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电力建设,2001,22(10):65~68(37) 张富巨,马丹,张国栋,张水星,章少华,潘小平,罗传红,张建强.BHW35钢超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焊接.电焊机,2006,36(6):59~62(38) 张建强,何洁,张国栋,张富巨.熔化极气体保护超窄间隙接头焊接应力三维有限元模拟. 焊接,2008(39) 张建强,张国栋,何洁,章应霖.焊缝蠕变强度对马氏体/贝氏体异种钢接头界面蠕变损伤的影响. 焊接学报,2008,29(3)(40) 张建强,何 洁,张国栋,赵海燕,鹿安理.铝合金薄板焊接变形的控制. 第十二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合肥(41) 张建强,岳红杰,张海泉,鹿安理,李德成.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应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2004年 中国用户论文集,北京,(42) 张建强,赵海燕,吴甦等.焊接过程中三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清华大学985“网络化敏捷制造” 2002年度会议论文集,北京,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20余篇分别被SCI、EI索引收录。2、科研项目⑴已完成的项目(1) 单面焊接材料及工艺研究;(2)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研究; (3) 结构焊接变形的微机预测; (4) 武钢巨大型炉顶吊梁焊接应力与变形测试; (5) 微型锅炉设计;(6) 桥梁伸缩缝焊接技术; (7) 电厂大直径厚壁管道窄间隙焊接接头损伤断裂行为研究;(8) 表面张力过渡技术在电厂管道焊接中的应用; (9) 异种钢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 (10) 焊接应力测试新方法及应用研究;(11) 铝合金薄壁结构焊接变形控制; (12) 网络化敏捷制造; (13)高韧性药筒填焊材料研制及相关焊接工艺优化; (14)机械热加工数值模拟技术; (15) 多束流电子束加工的热效应。⑵在研的项目(1)单面焊接陶瓷衬垫技术; (2)含缺陷核承压设备完整性评定规程; (3)电站高温承压部件状态检测新技术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4)超临界机组异种钢接头焊接应力及蠕变损伤数值模拟; (5)大型承船箱焊接变形预测及工艺优化。3、专利 (1) 张富巨,肖荣清,张建强,关承英,陈幼康. CO2气体保护双丝短路过渡窄间隙全位置自动焊接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1215641 (2) 张富巨,赖荆平,肖荣清,关承英,张建强.非均匀压缩药芯焊丝电弧窄间隙自动焊接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12129184、成果获奖情况 (1) 异种钢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2001年度湖南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应力状态对16Mn钢焊接接头断裂行为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3) 电站高压阀门陶质衬垫单面补焊工艺研究.中西南第五届焊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 单面焊接接头的断裂特性研究.湖北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 三等奖。 (5) CO2保护单面焊接陶质衬垫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 不同应力状态下单面焊接接头的弹塑性断裂为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 陶质衬垫手工单面焊接工艺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8) 焊接接头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寿命研究.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9) 16Mn钢角焊缝疲劳性能研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0) 金属结构焊接变形的计算机预测.第七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1) 桥式起重机焊接变形计算程序的研究.第六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2) 圆柱形结构焊接变形的计算机预测.湖北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3) 焊接过程中三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全国第10次焊接年会优秀论文。

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国际、国内会议论文20篇,其中SCI/SCIE收录9篇,Ei收录30余篇,ISTP收录4篇,申报发明专利4项,已批准2项,排名第一获南京市科技进步奖1项(2010)。1. Wang Jinxiang, Zhou Nan, ect. Fbric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opper by explosive loading and its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bustion,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1,47(3):369-373(SCI,EI).2. Jinxiang Wang, Xiaoli Zhang, Nan Zhou. Explosive compaction of metallic glass particles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89-193):2472-2476.(EI,ISTP) Wang, Nan Zhou. Study on the fabric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opper by explosive dynamic science forum. 2011(667-669):109-114.(EI,ISTP).4. Jinxiang Wang, Nan Effect on Grain Refining of Nanocrystalline Copper Fabricated by Explosive Loading and Its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150-151:1530-1536(EI,ISTP)5.王金相,周楠. 爆炸加载制备纳米晶铜实验研究. 兵工学报. 2010,31:242-245(EI)6. Wang Jinxiang, Rong Guang. Quasistatic and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ungsten fiber reinforced zr-based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 6th International special conference on fiber reinforced materials. Yantai. (ISTP) Xiaoli, Wang Jinxiang, Sun Yu-xin, Liu Jia-cong. Research of Metallic Glass Particles-reinforced Al Based and Al-Ni Based MMCs Fabricated by Explosive Compaction. Combustion,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09,45(2):230-235(SCI,EI)8.张晓立,王金相等.基于理想流体的爆炸焊接流场角变形计算.高压物理学报.2009,23(1):51-58.(EI)9.王金相,张晓立等. 爆炸压实非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动态力学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A01:48-51.(SCIE,EI)10. 张晓立,王金相等. 钨钛粉末的轴对称爆炸压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18(8):1527-1533(EI)11. 张晓立,王金相等. 钨丝增强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37(8):1323-1328(SCIE,EI)12. 王金相,张晓立等.金属粉末爆炸烧结微冲击波耗能机制分析.弹道学报2007,19(3):1-5.(EI)13. Wang Jinxiang, Li Xiaojie, Yan Honghao, Wang Zhanlei. Calc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near stagnation point in explosive welding. China welding. 2006, 15(3):41-45.(EI)14. Wang Jin-xiang,Li Xiao-jie, Yan Hong-hao. Research of energy deposition caused by pore collapse. Combustion,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05,41(3): 357-362.(SCI,EI)15. 李晓杰,王金相,闫鸿浩,赵铮.爆炸烧结中多孔材料等压推广冲击状态方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3):316-319.(EI)16. 王金相,李晓杰,李瑞勇,张越举.基于尺寸效应的爆炸粉末烧结颗粒间摩擦升温计算.工程力学.2005,22:52-57.(EI)17. 李晓杰,王金相,陈浩然,李瑞勇.金属粉末爆炸烧结颗粒间结合细观机制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13(1):58-66.(EI)18.李晓杰,王金相等.爆炸粉末烧结颗粒间摩擦引起的界面温升研究.高压物理学报.2004,18(2):97-102.(EI)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完全分开的。驳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焊接学报

《焊接》《焊接技术》都是中文核心,《焊接学报》稍微好一点,是cscd,也是ei。这几个杂志都不被sci收录。你要是第一次的话投《焊接学报也不错,审稿还是比较快的,而且很专业。》

1、《焊接》、《焊接技术》、《焊接学报》均是中文核心期刊(2008版)收录,2、《焊接》信息和投稿方式: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社长:赵东升主编:朱琦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111号邮政编码:150080《焊接技术》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天津市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主办单位:天津市焊接研究所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主编:胡胜ISSN:1002-025XCN:12-1070/G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南口路40号邮政编码:300232电话:,27631854;《焊接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主编:王亚ISSN:0253-360XCN:23-1178/TG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111号邮政编码:150080电话:;3、《焊接学报》自1987年以后,陆续被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它们是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的《工程索引》(EI)、美国的《化学文摘》(C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PЖ)。其中美国的《工程索引》(EI)和(PЖ)的焊接分册全部收录文献。 是三者之中最好的。

三个均是中文核心期刊(2008版)收录。

《焊接》的主管单位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单位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和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焊接技术》的主管单位是天津市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主办单位是天津市焊接研究所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焊接学报》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和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焊接学报应该是三个期刊中最好的,因为《焊接学报》被很多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发表

男人装2014第8期B刊封面女郎名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打赏 啊其 波江晶体 3 简直就是我的庄颜,求此女名字 () 打赏 回复 1..

其等级为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为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为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为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扩展资料:

核心期刊论文相关要求规定:

1、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2、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

3、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1、国际学术会议一般先由主办国发会议邀请函,确定会议的主题,然后是围绕此主题的有关学术交流。如果是个人了解后想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则需联系国内的联络组织或联络人员,先申请,得到许可后,再进入下一步工作。凡得到许可的往往会有二至三次的通知函。2、要清楚是哪国承办的,承办国的语言为主要语言,英语是通用语言,要弄清楚会上交流是否接受中文,如接受会有同步翻译,如不接受中文则大多选择英语为论文语言。3、论文形式一般先要有简单的摘要,然后才是正文,便于主持人介绍。4、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课题一般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尤其要注重创新,才会在交流中获得成功。5、论文格式与国内所写基本相同。

是的,中国化学会会议可以发表论文。为了发表论文,必须要先准备一份完整的论文,并且论文要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通常至少要求200字以上。然后,可以通过中国化学会官方网站提交论文,并等待审稿,审稿结果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如果论文符合要求,就会被接受发表;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会被拒绝发表。此外,还需要注意论文内容与会议主题有关,内容要充实,思路要清晰,论述要明确,以符合会议要求。

  • 索引序列
  • 2017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 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杂志
  • 23届焊接学术会议论文
  • 焊接学报
  • 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