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查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查重

发布时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查重

三楼别在意淫啊,越秀什么性质啊?民办,自己在瞎想,谁给你机会乱改名字啊?这是省里早有的规划,只是要等教育部考核。去看下,原来的浙江教育厅厅长,吴聚芳是我们原先书记,晓得不。你们有什么,一个刚从高职上来的末流民办垃圾本科!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本科院校,二本、三本都有的。住宿方面有4人间、6人间。热水器、宽带、饮水机、独立卫生间,总体条件不错。

学费大概是一年1万6。重点专业是语言类的了,除了语言类,也有很多经济类的热门专业也是不错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挺好的,学校管理是有点严,宿舍条件还不错,有空调。学校允许带电脑。学校师资力量也不错。老师很负责,教学质量很好,校风学风都不错。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自成一体,布局和谐统一,各项设施配置齐全、先进,办学条件一流。

学校简介: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简称“越秀”,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学校1981年由教育家-邵鸿书创办,原名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魏风江任首任校长。2001年5月,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升格为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建设优异,是一家不错的学院。

1、师资力量

根据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14人,外聘教师 493人,博士133人,硕士45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正高职称106人,副高职称197人,高级职称占比,累计引进和培养学术领军人才11人,学术带头人20人,有浙江省级教学团队1个。

2、教学建设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1个,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浙江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绍兴市特色(重点)专业6个,2个浙江省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绍兴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获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师主持立项国家级课题6项,主持立项省部级课题9项;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共135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24篇。出版学术专著22部,译著11部。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6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28项,获各类科研奖39项。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

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核心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为保证人力资源效用最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本文简述了我国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科学开发、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前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从经济学角度也称之为人力资本,可看作是生产要素中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之和。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其货币资本等共同构成了经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于1960年最早提出,其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西奥多·W·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根据简单的生产函数Q=F(K,L)如果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无异于生产函数中劳动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加生产过程中的产出。舒尔茨认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带来的产出的增加将高于对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加带来的产出增加。同时,因自然资源中某些要素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使用自然资源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而像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有正的外部效应,同时其边际效应递增。因而我们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显得更加重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则指人力资本能够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满足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要使人力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无疑是关键所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要求灵活的经济体制更加具有生产性,也就是资本市场、劳动力和产品市场这些灵活的机制更加具有生产性,要有更加适合市场的观念。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人力资源的比重———相对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众多的人口并没有转化人力资源强国。人口是一个地区的总人数,而人力是劳动能力的总和,现阶段中国的消费人口比例远大于资源人口比例,也就是说人力数量占人口数量的比重很小,人口众多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和包袱。(二)人力资源的质量———不够高中国劳动力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劳动力质量低下。尤其是作为人力资源优秀部分的人才资源严重缺乏。人才是人力资源的精华,也是经济倍增效应的源泉。现状是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在岗员工不能有效履行职能,或缺乏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厂长、经理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知识;技术人员知识老化,难以设计出一流的新产品;市场营销人员缺乏现代营销观念和技巧,仅会在请客送礼层次上开展工作等等。(三)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和谐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首先是地区分布不合理,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优秀人才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省市。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使人才在地区上分布不合理愈演愈烈。各种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从内地涌向沿海地区造成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现象,高级人才东部地区集中,中西部地区明显不足。其次是行业分布不合理。我国优秀人才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IT产业汇集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人才。而处于第一产业的农业,却人才寥寥。(四)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表现为一部分人才找不到工作,或因“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而阻碍其总体能量和个体能量的有效释放。大约数以百万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处于闲置或“在职待业”状态,大材小用、人才不用、庸才重用、偏才正用的现象不乏其例;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的领导大有人在;“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可以考虑,专科生一律不要”,极大地造成人才的浪费。此外,资源配置不合理还表现为人才使用的高消费。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一般人都能胜任的工作,都要求招纳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毕业生。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在发达地区出现人才高消费,而落后地区则人才资源严重短缺,从而造成发达地区的人才配置剩余,而落后地区的人才配置不足。(五)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低因人力资源使用的不合理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使用效益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地区或企事业单位以人才的拥有为标准,不考虑人才的使用价值。在现实中,存在着专业上学非所欲、学非所用,用人上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错位现象。同时,在知识更新高速度的今天,在职的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增值能力差。一方面表现为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老化,曾经的人才变为非人才。二、原因分析(一)人口基数大与老龄化现象并存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过多,在教育投入有限的前提下,人均占有教育经费就少,那么人均接受教育的机会就相对少,人口素质就会降低,这是人力资源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由于高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影响,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1亿,老龄化的特点总结为“两高、两大、两低”:“两高”是指高速度和高龄化;“两大”是规模大和地区差异大,全世界每5个66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两低”是指老人自我养老意识低、城市社区养老社会化水平低,这一现象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比重偏小。(二)教育投资低与开发成本高并存2001年美国的学校教育占GDP的比重是9% -11%,可见对学校教育的投资很重要,包括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健康投资、成人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17% -25%左右。而中国, 200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057. 0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 19%。我国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非洲的乌干达。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过高。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四年费用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的收入。如果读民办高校,则远远不止这个数。至于出国留学费用更要翻上不止一番。高等教育投资费用对一般工薪家庭、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家庭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同时,对于家庭来说,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家长对子女培养的投资同他们对其他选择的投资是一样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子女毕业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有较高收入的工作,他们所期望的目标并不都能达到。如果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过高,那么他就不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三)地区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并存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大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人均GDP很低,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经济水平落后,就业机会少,人才流动性也很差…….这些不利于个人发展,“良禽择木而栖”,因此,外面的人才不进来,里面人才流出去,致使西部地区人才匮乏。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农业人才缺乏。因此,人才都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人才的缺乏又反过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从而恶性循环。(四)人事制度落后与人力资源市场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真正进入科学的管理系统,还徘徊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的边缘。以事为重心,管理活动着眼于为人找位置,为事配人,忽视人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人才的拥有,忽视人才的使用;对人才的选拔、奖惩和培训等缺乏一整套科学系统的量化指标体系,也缺乏一整套严格客观的科学评价系统。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观念和认识上的相对滞后;相关的体制和配套改革措施相对滞后;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等现实问题。此外,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较多地沿用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套路,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的人才激励机制,致使人才潜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一方面,人才供求机制尚不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不仅不能做到“适销对路”,有效配置,即使对人才存量、流量和社会需求也无法满足。另一方面,人才流通渠道尚不畅通,在档案和户籍制度限制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仍存在较严重的人才部门或单位所有制。人才的流动和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五)人力培养、选择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力资源在实际应用中能否产生高效益,首先取决于其技术知识类型与含量是否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两者不相吻合,那么,所开发出的人力资源就会被闲置或因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浪费。我国在对人才的选择、培育和合理的使用上缺乏有机的整体性的联系和良性循环,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相脱节,致使许多在校大中专学生处于学非所用或学而无用的境地。人才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教育考试形式,一次考试决定终身的弊端仍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考试制度一方面单纯片面地强化智商的核心地位,对人才的情商测试缺少必要的考核。另一方面严重束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和视野的拓展以及创造能力的积极发挥。现行的人事制度的选才标准过于狭窄,方法过于简单。真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品质优良、富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三、对策与思考(一)科学开发以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对于培养人才和促使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首先要为人力资源的开发“瘦身”———解决好人口问题。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讨论如何发展教育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首先,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9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而其作为准公共物品,其费用理应由中央政府完全投入。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导社会力量办学,以适应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其次,积极调整教育结构。以调整知识结构为中心,设计新的教育体系,形成人力资源结构配置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即面向全社会公民大力发展以掌握生产、生活知识为目的的普及型文化知识教育;面向广大就业群体后备军,以训练劳动技能为目的的技能型职业教育;面向大量的专业科技人员和各种管理人员后备军,以掌握专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目的专业型技术教育;面向高科技人员、高级专家及高级公务员等后备人员,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决策和管理为目的的专家型科技教育。再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方法和教育实践。为社会培养出高情感、高智能、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缩短高等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最后,强化职业培训教育的战略地位,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环节,没有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中国就无法实现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德国把“双轨制学徒培训”作为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日本把职业技能开发作为振兴经济的基石。(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从开发到利用的中间环节。这一环节的基本功能就是连接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开发出的人力资源能根据其不同的专业及能力而投入到社会和经济部门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去,即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首先,制定宏观的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人力资源供求的调节主要是需求导向和价格调节。由于人力资源供求和价格是不断变化的,市场调节只能是动态调节,难免存在市场信号失真,因此要制定宏观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允许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各种人才到中小城市、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就业。鼓励人才到西部去,到农村去,不仅要调动他们愿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积极性,更要通过政策倾斜,使他们在经济上得益,使他们的教育投资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健全人事管理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大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改革力度,坚决裁撤冗员、优化结构。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竞争和效益第一的用人制度,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真正实行公平竞争,优才优用。再次,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畅通人才流通渠道。针对市场不规范应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立法和管理,防止欺行为发生,以便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使人力、人才进入社会化管理的轨道;建立科学的用人公开、平等、择优竞争的机制,使人才可以自由合理地流动;以报酬作为调节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杠杆,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三)合理使用首先,改善管理水平和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实现从传统的行政性劳动人事管理向现代经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在“权、责、利”三者统一的关系上,通过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进行绩效考核。建立以薪酬和待遇为主的多种激励机制。薪酬和待遇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激励作用,应逐步向贡献大的劳动者倾斜,真正通过薪水和待遇体现出知识和技术的含金量。优绩优酬才能激发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能。其次,用人单位要发展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以完成人才的保值和增值。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还需要不断追加来保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很快就会陈旧,因而,只有不断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人才才能得以继续进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延长其“人才寿命”。教育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和发展性,它不能在人成长的某一时期集中完成,而必须多次实施才能日臻完善;它没有固定模式,而必须根据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发展要求来针对性进行。继续教育是人力资源增值的途径之一。最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稳定。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阀”与“稳定器“,用于降低人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人们的生活安全感。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障问题,为人力资源解决后顾之忧,他们才能致力于岗位,发挥最大效用。(责编郭晓蕾)参考文献[1]刘丽萍,王宪君.试论我国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黑龙江财专学报, 2001(4).[2]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7.[3]张德.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对策[J].中国人才论坛, 2002(7).[4]张成君.再论我国人力资源的现存矛盾与解决对策[J].商业研究, 2001 (11) .[5]张文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PBGS教学的质量检测体系是保证和提高PBGS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本文从检测标准、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法三个方面就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谈了我们想法和做法。 PBGS教学 检测体系 构建 PBGS(Project-Based Group Study),意为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是指通过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完成来自真实生活或与真实生活相似的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它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即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它是一种教育模式,即是“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更是一种教学方法集成,即集情景教学、项目化教学、任务型教学、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等于一体。2005年暑期的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骨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之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简称“越秀”)开始了PBGS教学改革的“探索(2005年)――试点(2006年)――推广(2007年)”,成功地把PBGS教学方法引入了管理类和语言类等课程的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PBGS教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创业激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进一步推动PBGS教学改革,我们申报了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BGS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构建与检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PBGS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 PBGS教学质量检测,是对项目教学质量的评估,是促进项目教学质量提高、实现项目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整个PBGS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PBGS是一种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当然得有一个能力本位的质量检测体系。它应包括建立检测标准、明确检测内容、制定检测方法等环节。 一、建立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是对学生项目作业质量进行评价的尺度。学生完成全部系列项目作业,评估合格,由教学管理部门授予实践学分。PBGS中的项目(Project)是基于未来职业工作过程设立的,项目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完成未来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具体“任务”的能力。因此,PBGS检测属于“能力本位评估(Competence-based Assessment)”,应当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准是由教师、企业人员和行业专家共同根据岗位能力域(streams)及其包含的子能力或称能力单元(units)描述制定。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具体的“任务”,就是一个能力域,至少包含一个能力单元。所以说,岗位能力标准就是PBGS检测标准。它的描述格式主要有:项目名称、能力域、能力说明(对该能力单元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明)、能力标准(将该能力单元分解成更小的子能力,每个子能力又对应着若干具体的能力标准)、能力要素(Competence Elements)及相应的行为标准(Performance Criteria)和证据指南(为考核者提供详尽的证据的类别、收集方法和工具)等内容。例如,《我是商务秘书》项目(编号:GM-008)的能力域为商务行政能力,里面包含制定行政计划、确定工作重点、促进有效团队、分析研究资讯、复杂公文写作、管理会议、监控职场安全、建立商务网络和协助执行客户服务战略等九个子能力。该项目检测标准就是围绕这九个能力单元从上述五个方面分别做出详细描述的。在检测标准中,最核心的是能力要素,它规定了项目从业人员(即学生)所应具备的技能(指按照标准完成某项目的能力)、知识(指按照标准完成某项目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态度(指按照标准的要求和工作场所的规定, 以安全、有效的行为方式去从事某项目)。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连贯、一致地展示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和态度,那么就可以被评估为合格。 二、明确检测内容 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检测,还必须明确项目检测的观测点,即项目检测内容。这是项目检测的关键,它关系到能不能对被评估者完成项目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关系到项目的目标能不能达成。检测内容的确定必须坚持能力标准,体现能力本位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对技能掌握程度、工作程序熟悉程度、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遵守行业规范、学习态度、学习毅力、服务意识等方面。因此,必须依据项目检测标准,围绕每一子能力中的技能、知识和态度三个关键能力范畴,明确检测内容。例如,在《One Company Exports Toys to European Markets》项目中,有4~8个同学分别承担出口商、进口商、保险商和船务公司等四个角色。试以出口商为例围绕出口商品经营能力简要说明该项目的检测内容。 三、制定检测方法 制定检测方法是质量检测体系构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检测方法是实现项目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如前所述,PBGS质量检测属于能力本位评估,即根据认可的能力标准,评价人们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能力表现,通过收集各种能力表现方面的“证据”,对被评估者做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判断。人们也已经明白,技能、知识和态度的最佳习得途径是实践,并且最终要体现在实际应用的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内在构造也只能从可观察的行为中推断出来。因此,科学的检测方法应当适用于“职业能力”的评定,重“实际能力的演示”,必须依据“证据指南”,采取可观察的方法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收集证据,采用标准参照,进而推论出学生的能力水平。PBGS检测方法包括采集客观证据、选择有效检测方法和设置具体评估程序。 1.采集客观证据 项目检测从实施方式来看,有主观性评估和客观性评估。但是,主观性评估取决于评估者个人看法、情感及直觉等判断,评估者的个人爱好、信仰、经验,乃至偏见都会影响到评估的结果,所以主要采用客观性评估。客观性评估是经过系统研究、观察,基于正确的理由做出评估的结果。客观性评估的依据就是客观证据。根据证据指南,PBGS检测可采集的证据分为可阅性档案类证据和可视性展示类证据。它们是项目申报书、人员及职责分工表、岗位任务书、行动计划、工作日志、个人心得、会议记录、讨论记录、咨询记录、学习笔记、搜集的资讯、资讯分析报告、调查调研报告、客访记录、会谈方案、往来电子邮件、单据制作、危机处理报告、工作成果证明书、第三者评价、 工作总结 、口头报告、自评报告、项目报告、现场实操、视频汇报等。 2.选择有效方法 PBGS质量检测是一种职业教育能力评估,应当打破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选择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估方法。从评估方式上讲,可选择档案研判法(即过程性评估的方法,占60%)和现场观摩法(即终结性评估的方法,占40%)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价主体上讲,可选择项目组自评(30%)、项目组互评(30%)和评审团评估(40%)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估结果上讲,可选择个体表现(60%)和团队表现(40%)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个人成绩。 3.设置评估程序 设置评估程序是为了确保项目评估的有效性、可靠性、灵活性和公平性。有效性指项目评估的计划、程序、工具和手段、证据、结果及评估中的沟通等各个方面都是有效的;可靠性指评估的标准是一致的,评估的工具和手段等能够客观地衡量学生是否符合相应的能力标准,并经得起检验;灵活性是指考核手段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公正性指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当知晓评估的有关要求、信息和具体过程,有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交换意见、提出质疑、听取解释、进一步“申诉”乃至要求重新评估。PBGS的评估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和复审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要求和程序,所做出的任何结论都必须有依据。我们设置的PBGS检测程序为:制定评价计划――诠释能力标准――收集证据――反馈结果――学生申诉――重审――报告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归档――复审。 PBGS教学改革的实践在越秀取得了初步成效,促成了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推动了全校性的教学改革,加快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进程,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越秀的这种PBGS学习模式与检测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单胜江,王群.利用合作办学优势 搞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工育,2008,(2). [2]王群.浅谈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能力导向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8). [3]徐小贞,彭朝林.一种新型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5,(4). [4]王群.高职院校应用语言类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5]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N].光明日报,2007-12-10. [6]2005年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骨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资料. 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BGS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构建与检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b0808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术堂提供了一些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选择1、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3、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4、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5、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7、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8、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9、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0、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11、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12、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3、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综述14、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15、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6、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17、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18、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19、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20、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21、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22、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23、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与分析2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25、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26、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27、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28、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29、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30、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31、加强工商管理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32、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33、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34、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35、国外工商管理教材浅析36、工商管理情境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协同效应37、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8、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39、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40、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41、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42、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43、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4、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45、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6、浅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47、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48、Wiki环境下“工商管理模拟”教学的探索49、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50、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51、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52、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53、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54、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55、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56、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57、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58、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9、工商管理学位论文 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60、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61、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62、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63、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64、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65、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66、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67、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68、论工商管理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69、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70、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71、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72、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7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74、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75、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基于一项案例教学实践调查76、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77、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内分流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78、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79、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8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81、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82、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83、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84、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85、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86、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87、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88、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89、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90、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及培养模式研究——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的研究启示9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92、论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9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94、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95、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96、走特色之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97、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98、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99、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00、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查重率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挺好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外语相关的专业都不错,比如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越秀”)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江南水乡、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始创于1981年,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

院系学科设置:

学校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已形成以外语为特色,文学为主体,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学科专业布局。外国语言文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4个学科是绍兴市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我是越秀2011届的毕业生,说实在,越秀的教育体制太让人失望了。越秀有多种语言,有西洋文化氛围,但是管理制度确太严格,一届比一届严格,不想国外的大学那样开放,比如说女生宿舍是不允许男生进入的,男生寝室也不允许女生进入,大一要做早操和早晚自修,大二要晨练打卡和早晚自修,最变态的是从08届开始就要做社区义工修学分,义工其实就是到学院宿舍楼道,街道两旁等各个包干区打扫卫生,跟清洁工差不多,学院美其名曰是锻炼大学生的勤劳刻苦的精神,实际上不过是让学生充当学校的免费劳动力,这样学校就不用请外面的清洁工了,可以节省更多成本,最可恶的是不做义工的话就没学分,到时候学分不够就不能毕业。还有一个变态的地方就是以前大一新生的军训是外面请教官的,前几年开始就直接利用接受长期训练的学生来当教官而且大多数都是女教官,学院在这方面又能节省不少开支,而且学院搞得越来越军事化了。本科生可以住四人寝室,也可以住六人寝室,专科生都是住六人寝室。越秀开设的各类课程,除了语言类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很难在今后有用武之地,比如说现代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类的课程,任课老师讲课很轻松,没事就给学生看陈安之和余世维的教学视频,本科生每周都有周考,还有月考,太变态了。越秀是一张贪婪的教育资本家的嘴脸,食堂和超市的物价貌似每隔半年到一年都要上涨,超市食品价格比外面要高。专科生每年学费都要1万多,本科生每年要将近2万,估计以后还要继续上涨学费,而且经常会出现教育乱收费现象,最让人感到质疑的就是大三学年其实就读半学年,下半学年就全部实习了,按常理来说应该退给学生一般的学费和住宿费(一半学费大概有5000多,一半住宿费有600),但是这笔钱根本不可能退,太吃亏了,记得毕业的时候,学院还要求全体毕业生捐钱,每个学生要捐10元,10元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这个捐款是强迫性质的。进入越秀的学弟学妹要注意一点,进入越秀后要学得抠门一点,你要是不抠门你就会被越秀宰更多,所以建议你还是把口袋捂紧,越秀虎视眈眈地盯着学生的钱包,想法设法从学生身上赚更多的钱。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挺好的,学校管理是有点严,宿舍条件还不错,有空调。学校允许带电脑。学校师资力量也不错。老师很负责,教学质量很好,校风学风都不错。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自成一体,布局和谐统一,各项设施配置齐全、先进,办学条件一流。

学校简介: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简称“越秀”,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学校1981年由教育家-邵鸿书创办,原名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魏风江任首任校长。2001年5月,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升格为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因为 越秀今天刚升为本科院校 所以倒数第二正常的吧。。以前越秀叫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 现在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气派了许多啊 不管怎么说 越秀真是个学小语种的好学校 详情见一楼 不知道ta是不是读韩语的- -。回答楼主我说不知道是不是读韩语的?因为我是在越秀读韩语的

浙江外国语论文查重

真的查重。据查浙江教育教研网,为倡导学术诚信,防止抄袭造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组织2023年教学研究评审的通知,将对所有参评教学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简称论文查重。教学论文主要指理论文章教学叙事经验总结教学调研报告等。

中文论文检测主要是以知网为主,绝大多数高校和期刊报社都是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知网的中文数据库容量十分大,几乎包括一切中文学术期刊的文献资料,因此能够满足很多种类型论文的检测查重要求。并且随着知网的发展更新,如今数据库中也以及收录了很多的英文资源数据,所以也是能够检测英语论文并且其重复率结果准确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很多外国语学校已经与知网开展了合作关系。Turnitin是国际上使用范围最大的英文论文查重系统,收录有超级多并且全面的英语文献资源,而且还能够检测很多小语种论文,在英语论文查重领域是十分权威的,能够得出精准度很高的英语论文重复率结果。因此大家查重英语论文也可以使用Turnitin论文查重系统。

国外的以turnitin为主,国内的以知网为主。主要看学校以什么为准。其他的国内的维普好像也可以查。查出来后需要对重复的地方进行释义(paraphase),可以采用paraphrase工具加快修改。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怎么样

刊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主办: 浙江外国语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574CN: 33-1376/Z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浙江外国语学院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文三路校区、小和山校区、屏峰校区。

文三路校区地址为杭州市文三路140号、小和山校区地址为杭州市留和路309号附近、屏峰校区地址为小和山高教园区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简称“浙外”,英文为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ZISU)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的公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1994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并更名。校训为“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2018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学校现有13个教学机构,35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类专业15个,涉及外语语种13种(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朝鲜语、德语、捷克语、土耳其语、波兰语)。英语、小学教育、阿拉伯语、翻译、旅游管理、俄语、商务英语等7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朝鲜语、西班牙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等5个学科是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硕士点申报工作正稳步推进,已与多所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特色。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规模9000人。2017年,学校启动“青年学子学青年******”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学、思、践、悟,从青年******身上学习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获得社会认可,生源质量逐年提升,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建有实践教育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屡创佳绩。国际志愿服务做精做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志愿服务大型赛会超过一万人次,获得各类荣誉400余项,“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平台”项目被评为省高校实践育人示范载体。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42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具有6个月及以上国(境)外研修经历占,外语学科80%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38人次,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6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3人。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建有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城市国际化研究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等6个校科研机构;拥有浙江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智库)8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3个、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研究院2个。学术理论刊物《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基地、教育部领航工程校长培训基地、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建设基地、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基地。浙江省教育厅在学校设有浙江省师训干训中心和教师培训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自建校以来已累计开展培训30余万人次。学校公开出版有《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作文新天地》三种刊物和《小学生世界》报。

学校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签署教育交流协议。常年开设教育交流项目160余个,包括10个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10余个境外实习项目、近20个双学位或本升硕项目和80余个校际交流交换项目,年均选派500名学生参加项目交流、接收来华留学生200余人次。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国内首个西班牙语(旅游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复合培养项目,与意大利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合作举办的意大利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学校重视国际中文教育,建有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安提瓜和巴布达孔子学院。在国际青年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对话、主题交流、文化展演、文化体验等活动,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学校坐落于小和山高教园区,毗邻西溪湿地。校园占地面积亩;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现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电子商务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中心(室)。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万册,报刊754种;有数据库32个,电子图书万种,电子期刊万种。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发展大局,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着眼强化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于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成为“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外国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文化旅游和区域教育治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当前,我们正聚焦“三地四域”,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而不懈奋斗!

浙外比较擅长的是师范类、语言类的。浙江外国语学院风气很好,小语种专业是全国前五名热门专业。学校管理蛮严的、宿舍很大,漂亮。浙外的旅管不错的,很注重语言的培养,可以利用很多学校的外语资源。

本科就业率高达96%,薪酬近六千元。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

学校被列入《浙江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2017-2020)》,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教育等被列入拟建设硕士学位点。

浙江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5月,浙江外国语学院共有专任教师39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65人(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0人(占)。

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人。

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聘请29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有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近30人。

  • 索引序列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查重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查重率
  • 浙江外国语论文查重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