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撰写的文章在专家初审阶段质量过关了,接下来转交到那些专门刊登论文期刊的编辑手里,可能论文被录用,也可能退改或者是退稿,作者要做好心理准备。责编也就是责任编辑,如果责编决定录用作者的文章,那么会主动联系作者,商量排版和版面费等相关问题,也会发出详细的用稿单才表示真正录用,否则只是说明通过审核,如果过了常用的三个月期限后仍未刊发,就表示不予录用了。具体期刊的录用时间有多久?大家也可以询问专业老师。责任编辑工作流程:论文的责任编辑由期刊社指定,一般由初审者担任。论文的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稿件交来后,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且都是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期刊责任编辑职责与工作范围如下:1、责任编辑主要负责期刊的编排,定稿,送主编终审,刊后审读等工作,是当期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主要责任者。2、责任编辑负责所在期刊稿件内容的审核和编排;政治性错误检查;规范的检查和统一,栏目的确定;中英文目录的编定;封面和版权页的核准;校样的审阅,统编,统校,核红,付印;录用通知名单确定等工作。3、责任编辑接受主编签发的稿件后,即应着手对内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更改,或与负责该稿的同志共同协商解决。4、责任编辑要按规定日期发稿,做到"齐,清,定",稿件处理流程如下:月刊:每月初1日前将该期稿件交主编,4日前核阅后交技术编辑排版,9日前出版社印刷。双月刊:双月20日前将该期稿件交主编,25日前交出版社印刷。季刊:出刊10日前将该期稿件交主编,18日前交出版社印刷。年刊:稿件齐,清,定后每年6月30日前出版。5、校样排出后,责编即将校样分发给有关编辑校阅,编辑对校样的修改如有不妥或因版式需要,责任编辑有权删改,但尽可能征得原编辑的同意。7、 负责当期杂志出刊的质检即刊后自检工作,填写质检报告后并同当期杂志报送中心存档。8、负责原稿,作者校样的整理存_。
付静娴 建筑系毕业这个答案我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回答一下。先介绍背景,我是个二本学校的建筑学毕业的女生,2014年下半年公司开始很闲很闲,做结构的整天打dota,建筑的偶尔有一点活肯定也是给更有经验的同事来做。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这行前几年如果没有大量的积累,没有像样的作品,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会很难走,所以我就开始想解决办法。首先,问题问的是“还是跟建筑相关但是不做建筑设计”,所以这个答案是根据建筑相关性由强到弱来回答的。最相关的一些:1、去甲方。但是一些实力比较强的甲方的用人标准也很高,要么名校硕士要么很有经验,而且甲方也不适合女生去,应酬多。最关键的是,房地产行业整个不景气,甲方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2、大学教师这个要求就更高了,并且我认为你要是有这个能力的话也不会来问这个问题了。3、建筑刊物编辑一般要求研究生,还得英文好,因为要翻译国外的文章或采访外籍建筑师。在我认识到建筑行业衰落之前我就打算边工作边考研然后做这个的。4、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跟做景观设计的了解过,这个也接不到多少活儿了,这个跟城市化程度有关系,基本上城市里的景观都做的差不多了。室内设计还算可以,毕竟餐饮什么的经常装修,家装也是有市场的。城市规划不是很了解,之前听一个做城规的朋友说他们活儿也少,但不知道是不是每个院都这样。关键是,就算这三个相关行业还算OK,那也不是朝阳行业了,人家为什么要招建筑学而不是本专业的呢?当然,如果实力强运气好我认为还是有希望的,有熟人介绍就更好了。5.考公务员规划局啊、建委之类的,看你实力跟背景了。6、绿色建筑咨询新兴行业,国家也在推动。但是LEED的认证不好考,而且'绿建'这件事是喊喊口号,还是真的要向美国那样严格要求,现在还不能确定。总之就是,从业门槛相当高,而且还不能完全确定这是个很有市场的行业。跟建筑有点关系的一些工作:1.做家具、做展览、玩艺术、包括其他人说的服装设计一般都是大师这么做,他们是想探索新领域,我们是谋生。姑且认为可能性几乎为零吧。2.建筑类的公众号的编辑这种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写的,但是你得爱写字才行,而且岗位也很少,可遇不可求,不是一线城市的话就别想了。跟建筑没什么关系,但是会用到五年建筑学习的知识的一些工作:设计、 平面设计(互联网)虽然我们设计的是建筑,但设计的基本原则原理都是知道的。三大构成也是学过的,手绘至少在学生时代也是练过的。不过呢,这个岗位也是要求经验的,很多人一看到建筑学就把你pass了,因为大部分人以为建筑就是做结构的做施工的,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工作是要考虑到审美跟设计逻辑的。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你只要有很棒的作品集也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作品集准备起来并非易事,至少要准备几个月。2.建筑相关互联网产品的运营跟建筑完全没关系的工作:比如金融、程序员等工作,专业性太强,估计要在上个学或者再培训下才行。如果英语好的话,可选择范围会大很多。之所以说金融跟程序员,是因为这是现在最火的了,毕竟我们离开了夕阳产业还是最希望去朝阳产业的。
大学教师这个要求就更高了,并且我认为你要是有这个能力的话也不会来问这个问题了。建筑刊物编辑一般要求研究生,还得英文好,因为要翻译国外的文章或采访外籍建筑师。在我认识到建筑行业衰落之前我就打算边工作边考研然后做这个的。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跟做景观设计的了解过,这个也接不到多少活儿了,这个跟城市化程度有关系,基本上城市里的景观都做的差不多了。室内设计还算可以,毕竟餐饮什么的经常装修,家装也是有市场的。城市规划不是很了解,之前听一个做城规的朋友说他们活儿也少,但不知道是不是每个院都这样。关键是,就算这三个相关行业还算OK,那也不是朝阳行业了,人家为什么要招建筑学而不是本专业的呢?当然,如果实力强运气好我认为还是有希望的,有熟人介绍就更好了。考公务员规划局啊、建委之类的,看你实力跟背景了。绿色建筑咨询新兴行业,国家也在推动。但是LEED的认证不好考,而且'绿建'这件事是喊喊口号,还是真的要向美国那样严格要求,现在还不能确定。总之就是,从业门槛相当高,而且还不能完全确定这是个很有市场的行业。
《城市建筑属于什么期刊》,是一本拥有正规书号的学术期刊,是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可以在知网查到的。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因为主讲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挺行的,应该是核心期刊的
社 长 王克剑总编辑 李有存书 记 李志顺副社长 白银虎 王超 赵焕祥副总编辑 王彬社长助理 姚志立编辑部主任 董淼副主任 周佳 钱修远编 辑 王瑾 李晗 辛苓 胡欣蕙记者部主任 王彬(兼)记 者 张俊成 白伟 臧玉霞 孙冰有 周国君 李可明 张洋 赵建军 王利光 计秋芝 吴春平 严美娟 孔令淑 郑云李银峰 张文海 徐晓飞新闻中心主任 王超(兼)副主任张乃玉 杨风林 顾颖新闻中心 吴丽娟 刘彩情 任胜伟 杨晓云王建刚 王武 程卫华 贾红敏 赵宁 王子文行政中心 刘子阳 李红光 林 龙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周佳网络信息中心 刘宗 王希月 赵秦斯运营部 何 佩 王孝坤 张有良 王利风 温 友 魏小鹏张利航 马顺增 黄金燕 徐峰 宋丽冰交流合作中心主任 师红硕交流合作中心 刘 涛 殷文浓 郑 旭办公室 杨晓芳 宋薇薇法律中心主任丁国峻美编室主任 左娜美术编辑 李建晖人力资源部主任 张巍方广告发行中心 霍亮 王征城市建设杂志社派驻机构安徽记者站/孔令淑 四川记者站/郑云 上海记者站/李银锋 福建记者站/张文海 海南记者站/徐晓飞
可以直接致电杂志 这是最保险的。百度下 杂志社的电话号码 然后114确认下。防止套刊、增刊我是青木代写硕士网的站长,这是告诉您业内的防绝招,
中国建筑学会在1955年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建筑师协会;1989年又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学会设有个人会员(包括会员、资深会员、名誉会员、学生会员、外籍会员)和团体会员。目前,学会拥有个人会员近万人,团体会员单位300多个。中国建筑学会委托各直属分会和地方学会发展会员,并实行属地管理。中国建筑学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在大会闭会期间理事会是执行机构。中国建筑学会目前设置有八个工作委员会,分别是: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教育与职业实践工作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财务工作委员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设有二十一个专业分会,名称分别为:建筑师分会、建筑施工分会、小城镇建筑分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建筑史学分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生土建筑分会、建筑经济分会、室内设计分会、工程勘察分会、建筑结构分会、建筑材料分会、地基基础分会、建筑电气分会、暖通空调分会、建筑物理分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体育建筑分会、给水排水研究分会、工业建筑分会。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设立有建筑学会或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与省级学会属于业务指导关系。 中国建筑学会的办事机构为学会秘书处,工作部门有:综合部、学术部、国际部、会员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建筑学报》编辑部、《建筑结构学报》编辑部、《建筑知识》编辑部。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136室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高粱斜街44号 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 北京跨世纪文化事务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D座 北京劳动就业报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3号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 北京人才市场报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北京人教励耘教育书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东公街60号 北京人教育馨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 北京人手册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1号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北京师大附中书刊发行部 北京市宣武区安平里1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市天主教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天主教堂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00号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体育大学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北京威科商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后楼201B 北京新鸿文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 北京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二区13号楼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0号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号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7号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9号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德外大街4号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育芳园东里23号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海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1号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4号 红旗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华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10号 华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 华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楼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一区37楼一层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65号北京商业银行506 经理人杂志社北京分部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B座12B01 竞赛画报杂志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红都商务会馆B座 军事史林杂志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开明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科技与人才(职海) 北京市新世界北办公楼1001崇外大街38号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15号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 蓝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4号 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代理发行站 北京市东城区广义街甲2号 劳务信息 北京市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49号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煤炭信息研究711室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前程周刊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14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33号清华同方产业楼三层 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化工大院3号楼 群言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沙滩后街55号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B座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三区3号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人民音乐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发行部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玺萌鹏苑6-27-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二区1号楼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市场报《人才》周刊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金台里2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团结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外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西苑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15号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 线装书局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新华丛书编委会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95号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星球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学苑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言实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4号院6号楼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招工招聘快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月坛公园内西南角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 中国长安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21号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9号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甲9号中国远东大厦305室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院3号楼304室 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文中国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西路33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3号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编委会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郑常庄323号 中国矿业报《财富珠宝》周刊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70号 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号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7号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会 北京市东城区前海西街18号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玉林里7号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甲2号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企业家大辞典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东旺胡同41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4号万信商务大厦502室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80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兴发大厦807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院12号楼 中国商务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1号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21号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中国书店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楼 中国蔬菜实用新技术大全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中国税务杂志社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中国税务杂志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南村甲81号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中国新闻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11号 中华诗词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楼 中信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四层 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701号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西小院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主要栏目:工程经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设备、工程材料、工程定额、工程信息、行业导向、工程项目、科技前沿、现代城市、建委巡礼、监理之窗、建材天地、房地产揽胜、名企风采、精英专访、政策与法规、综述与论坛、节能与环保、试验研究、标准与检测、建筑与装修、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工程应用、施工技术、机械与设备、经营与管理、工作研究、山水城市、结构设计优化、工程管理、风险控制、工程监理、投资与财务、施工技术、西部开发。尤其欢迎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公路桥梁、房地产开发、水利电力、项目管理、造价估价、建筑材料、装修装饰及线路管道等方面文章。
《工业建筑》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的核心期刊。
《工业建筑》2022年11期2022年11月28日出版。《工业建筑》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综合性建筑科学类科技期刊。报道内容涵盖土木建筑领域的主要学科,包括建筑学、建筑结构、岩土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施工五大专业。
智能建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达实智能(002421)、延华智能(002178)、中电兴发(002298)、佳华科技(688051)、南京熊猫(600775)等
本文核心数据:涵盖领域、业务占比、考虑因素
智慧城市包括智能建筑、智慧公安、智慧政务等
智慧城市包括智能建筑、智慧公安、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其中,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建筑可实现建筑物高效节能、安全舒适和提高不同系统共享信息能力的需求。通过优化建筑物内的基础设施,城市将更可持续、宜居与高效运行。
代表性企业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013及2014年,智能建筑行业内代表性企业延华智能、达实智能、延华智能分别开始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进程,企业智能建筑/智慧建筑业务占比逐年下降。2018及2019年,延华智能、达实智能智能建筑及智慧建筑及节能业务占比分别下降至与。
2018-2019年,延华智能智能建筑业务划为其他类智慧城市服务;2019-2020年,达实智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及智慧建筑及节能业务划为解决方案类业务。
根据上市企业的描述,布局智慧城市将带来一定的业绩不确定性。从转型效果看,延华智能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业务较智能建筑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同时,达实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包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多领域,与2019年相比,业务毛利率变化幅度不大。
智慧城市生态圈的潜力较大或是企业转型的因素之一。根据IDC数据,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支出达亿美元,金额占比前三的应用场景与其重点投资领域保持一致,依次为智能电网(属于弹性能源管理与基础设施)、固定智能视频监控(属于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智慧公交系统(属于智能交通);至2023年,上述三个场景占比将下降至37%,智慧城市技术支出达亿美元。
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生态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预计融入智慧城市生态圈将成为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智能建筑体系架构确定、设计理念更新、标准与规范完善、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等。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师评职发表论文的期刊职称指导职称指导1年前文章图片1《安家(建筑与工程)》省级 龙源网《中国厨卫》省级 维普网《地产》省级 维普网《现代装饰》省级 万方《中国房地产业》国家级 万方《四川水泥》省级 知网 第一批《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国家级 万方 月刊《城市周刊》省级 万方《砖瓦世界》 国家级 万方《住宅与房地产》国家级 知网《建筑与装饰》省级 万方《门窗》国家级 万方《居舍》省级 知网《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国家级 知网《城市住宅》国家级 知网《四川建材》省级 知网《居业》国家级 知网
2021年似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随着许多全球经济体制定了本世纪中叶实现的零碳净减排目标,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战略来降低我们城市的排放量、节约能源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过渡。
在这种背景下,对城市空间的需求将继续增长——根据联合国经济和 社会 事务部的数据,世界5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至68%。
那么,如何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满足这一需求?
由于城市及其建筑目前占全球能源需求的65%,因此智慧城市的发展被视为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途径。现代城市需要数据、人员和技术的智能组合,以创建包容性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因此,智能建筑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日益扮演重要角色,并被广泛认为是应对我们当今和未来面临的许多挑战的重要工具,包括实现零净目标、安全性和对更大互操作性的需求。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对于使智能建筑系统能够让人们更安全、更有保障,同时支持更节能和保护我们社区的目标至关重要。
因此,当今建造的建筑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拥有更清洁的交通,优化包括水和能源在内的资源,以及更多能够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如安全性、舒适性和连接性)的智能建筑和基础设施。
迈向智能和可持续的未来
智能建筑技术已经在确保建筑物和家庭更有效地消耗能源。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空气、水和电的循环,因此使用智能传感器和基于物联网的技术有助于确保这些资源的清洁和高效交付。
然而,这不仅仅是使用新技术——在全球加速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优化智能思维和现有建筑也是关键因素。
通过将旧建筑物升级为更智能的建筑,城市中的智慧小区将出现,进而促进了智慧社区乃至智慧城市的发展。因此,当涉及到从头开始扩展您的智慧城市愿景时,智能建筑确实是最基本的构建块。
连接性和互操作性是减少排放的关键
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连接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可以更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并大幅减少碳排放。
例如,建筑物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并贡献了全球40%的碳排放量。由于物联网(与传感器,智能数据和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融合,我们现在拥有了与我们、云以及彼此对话的建筑物,以保护我们,让我们感到舒适,同时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
例如,在像河内这样人口密集、发展迅速的城市,更智能的建筑至关重要。位于河内的Viettel大楼采用了ABB的技术,可节省多达20%的能源成本,同时确保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城市的未来是智能的
几十年前不可想象的智能建筑现在已经成为现实,这对于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从家庭和办公室到交通和公用事业,2021年将是智慧城市初具规模的一年,这是因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将智能建筑、智能电网和电动 汽车 充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智能 社会 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日益互联和高效。
人”是住宅小区的主体,住宅小区建设应紧紧围绕着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实用、简洁、经济、安全为原则,同时照顾到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住户的需要,满足“居住”这一特定的使用功能。在这一特定的功能上真正实现家庭的智能化。信息时代的住宅小区应有一个宜人、舒适、安全的环境和良好的信息交流服务空间,是以小区控制中心为中枢,以家庭报警系统、停车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紧急电话求助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和无线对讲系统、周边防范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等构成,形成一个有线与无线结合、固定目标(房间)与移动目标(汽车、人员)结合、多功能、全方位、智能化、系统性的神经网络系统,向小区各住户提供全方位优质可靠的安全服务。同时,在小区内建立高速宽带、安全、可靠的内部网络,提供Internet信息和资源共享,完成小区内部信息发布服务、物业管理,设备集中监控,实现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我们的智能化建设应处处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住宅小区不断引入高科技的概念,进而使我们的居住功能得以升级。在智能化的设计中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模块化和数码化的产品,为今后系统的升级提供维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