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新闻学论文可用的理论

新闻学论文可用的理论

发布时间:

新闻学论文可用的理论

自我互动理论、基模理论、有限效果论等著名的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一般研究新闻活动产生、发展的规律、新闻报道的本质和特点,它是新闻学的基础性、指导性学科。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新闻理论往往受到所处的经济、政治体制环境的影响。

由于新闻事业同一定阶级、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新闻理论在基本观点上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或阶级性。

同时,新闻事业的社会性、继承性,又使新闻理论作为人类的共同智慧,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共同性,即有共同的概念和相近的学术观点。

新闻理论按研究内容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新闻理论包括基础理论部分和应用理论 (又称实用理论 )部分。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新闻、新闻活动、舆论、宣传等基本概念,研究新闻事业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研究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新闻事业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关系。

通常称为理论新闻学。应用理论研究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新闻摄影、广告业务、新闻事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现代化传播手段。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新闻广告学、新闻经营管理学和传播技术等分支学科。通常称为应用新闻学或实用新闻学。狭义的新闻理论仅指基础理论部分。

去看一下下面的这基本书.都是关于新闻理论的.《新闻实践与理论探求》 作者: 李光照著 出版日期: 1990年10月第1版分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图书馆>信息与知识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世界各国新闻事业 《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 作者: 孙聚成著 出版日期: 2006年02月第1版主题词: 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分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图书馆>信息与知识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新闻学图书简介:新闻传播学是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之一。随着信息化和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新的传播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

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的交流,新闻事业对人类社会就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新闻学论文题目参考目录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教育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与改进

2. 试论大学报的内容创新

3. 网络新闻报道研究

4. 大公报新闻报道研究

5. 通讯的报道创新——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为例

6. 试论娱乐类“八卦新闻”

7. 《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

8. 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

9. 地市报的改革出路研究

10. 论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为主

11. 广告新媒介研究

12. 广告劝服与认知失谐理论

13. 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基本路向研究

14. 改进和加强农村报道研究

15. “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16. 《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研究

17. 浅析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内容竞争策略

18. “政治家办报”的现代启示

19. 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 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

1. 古诗词意境与新闻美感

2. 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

3.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古诗词经典语句在新闻标题中的改造性运用

4. 古代杂文的新闻性

5. 论社会新闻的“软”与“硬”

6. 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7. 穆青新闻主张研究

8. 穆青新闻实践

9. 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

10. 手机媒体的组织传播功能

11.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12. 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

13. 探究现代政治广告

14. 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

15. 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

16. 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

17. 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

18. CBS新闻时事栏目《六十分钟》研究

19. 真实的力量——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

1. 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2. 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3. 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

4. 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

5. 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

6. 报纸专副刊报道研究

7. 解释性报道初深

8. 党报新闻标题研究

9. 晚报新闻标题研究

10. 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

11. 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

12. 郑州报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13. 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

14. 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困境和理性思考

15. 新闻娱乐化成因刍议

16.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17. 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

18.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

19. 试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

20. 党报新闻写作改革研究

21. 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探析

新闻学基础理论》旨在通过对新闻基本理论的梳理,探讨新闻评论的特点与规律。教程意在梳理新闻的时代特征,勾勒新闻的源流与发展,分析新闻的选题与立论、结构与论证,语言与文风,在此基础上分述新闻媒体立场的类型,以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兼及新闻工作者的法律责任与伦理规范。[1]图书目录第一章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一、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二、新闻学的研究内容三、理论新闻学的学科意义四、理论新闻学的学习方法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第二章 新闻及其类别一、新闻及其定义二、新闻活动与社会生活三、新闻事实的转化四、新闻要素五、新闻类别第三章 新闻的基本特性一、新闻的真实性二、新闻的时限性三、新闻的倾向性第四章 新闻价值理念及其现代转换一、新闻价值理论的起源二、新闻价值的基本内涵三、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价值体系四、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价值实现与价值评价五、新闻价佰王单念的现代转换第五章 新闻传播者一、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二、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理念三、新闻传播者意识活动规律四、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第六章 新闻受众一、受众及其特征二、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三、受众接受的心理过程四、新闻受众的心理特点五、受众的社会控制六、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第七章 新闻传播媒介一、理解新闻传播媒介二、关于媒介的分类三、新闻媒介的组织与机构四、媒介生态系统中媒介机构的运行五、媒介制度六、媒介融合第八章 新闻传播过程一、新闻传播行为的构成要素二、新闻传播的一般流程三、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选择四、新闻传播过程的主导性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二、古代信息传播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三、新闻事业的产生四、新闻事业的发展五、新闻事业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六、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第十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一、新闻事业的性质二、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第十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思想资源的历史考察二、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三、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原则四、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五、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

新闻学的论文可以写啥

例如直播、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网红、网红经济、突发新闻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当年比较热议的事件)等等,从这些方面选择就可以了。

当代中国新闻学从1978年结束时处于“非科学的边缘”,到1997年被确立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完成了跳跃式的学科发展,学科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可谓神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以智慧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为标志的移动网际网路,实现了人和人之间跨时空的即时交流。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亲人、朋友的依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已经发生了的人的异化。海量的资讯裹挟着我们,承载多样化资讯的媒体“掌控”着我们。

1、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目前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正在加深,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购物等所有的生活都在手机上完成。大学的课堂上不再出现学生窃窃私语或大声喧哗等扰乱课堂的行为,静悄悄的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师生互动的场景在这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里绝少出现。学生们沉溺在移动网际网路络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已经是现代大学课堂的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屡见不鲜,学生在课堂上貌合神离的状态,令老师们头痛,学生管理方面也显得束手无策。

2、充满危险的人际交往

随着手机上网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中也盛行虚拟交往,交往物件也是多元的,既包括现实世界中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同乡、同学、同事等关系的特定人群,也包括各种陌生人。他们会因为网路世界中的某些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结识社会上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这就给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虚拟人际交往中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分享”心理浓厚,他们热衷于依靠即时地理位置资讯交友的移动应用,个人地理位置能轻易被定位,让虚拟社交的人有了更真实的体验,但这种真实性也可能导致现实人际交往的潜在风险。

3、真假难辨的就业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资讯,释出资讯,这种自由度很大、门槛很低的资讯传播环境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自我表现欲,表达欲,同时也带来了网上资讯真假不分的问题。面对网际网路上海量的招聘资讯,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显得既欣喜又无奈。网上关于就业招聘资讯数量庞大,但鱼龙混杂,很难辨别真假。

二、改善的新举措

新媒体时代,手机上网受到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热捧,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都与移动网际网路络紧密联络在一起,在这个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界限日渐模糊的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融入学生的虚拟交往圈,为现实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网路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手机上网的盛行,媒介对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在这个人人上网,处处分享的年代,教师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等进入学生们的虚拟人际交往圈,倾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关注他们的生活,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现实依据。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新媒体为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借助移动网际网路络中的社交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要为考证、考级发愁,为毕业就业发愁,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针对个别突发事件,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疏导学生中的不良情绪。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把不良心理和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3、帮助学生筛选甄别网上就业资讯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求职基本上以网路应聘为主,网上招聘资讯的真伪辨别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专业学生的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助毕业生筛选、甄别真实可靠的招聘资讯。首先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网上招聘资讯中的重复资讯进行剔除,然后借助搜寻引擎,筛选真实的招聘资讯可以搜寻招聘单位的真伪,然后按照学校本身的发展水平即所开设的专业筛选出与本校毕业生相关的用人单位,这样经过了就业指导中层层把关,筛选出来的招聘资讯再经由高校新闻学专业相关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及时地释出到学生的移动社交网路平台QQ群、微信圈等,学生通过手机即可及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招聘资讯,避免学生自行浏览网路的盲目性,也消除了虚假招聘资讯、传销组织欺到学生的隐患。

4、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偏爱虚拟人际交往,通过手机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老师和学生既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感,又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是一种最经济的人际沟通。但是线上沟通毕竟是一种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少了面对面时的丰富表情、动作等,交流的真诚度大大降低,交流内容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学校要加强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控,老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必不可少,只有在师生双方面对面坐下来的时候,老师才能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学生。当然了,线上虚拟化的交流,尤其是移动社交平台的“关注”、“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亲近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最新变动,为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打好基础。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重要事宜都与移动网际网路息息相关。他们通过移动网际网路获取学习资料,通过移动网际网路购物、休闲,通过移动网际网路上的招聘资讯求职就业,他们的生存高度虚拟化了。这种虚拟化的生存状态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无限制”沟通,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管控;另一方面,虚拟交往中资讯真伪的不确定,也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回避它的存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者必须着力加强师生间的移动互联,密切师生关系,以期为干预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和工具,最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课堂所学习的采访技能以及写作方法等并没有很好进行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课本上或者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采访技能及写作方法实际的工作中不能运用自如,新闻采写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体现。我们知道,新闻学也是一门实践应用极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强 *** 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新闻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就业市场接轨,而事实上现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人才并不多。学不能致用,教育则无意义。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与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思路: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体验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学组织和设计都过于被动,具体的教学没有达到实效性教学这一目的,因此教学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来进行事先安排,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埋头苦记笔记。新闻学的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的结果就是学生除了记住了笔记,没能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要转变以往这种被动式的教学,进而变为积极主动的教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断的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来说,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抄笔记的怪圈中走出来,转动他们的大脑,活跃他们的思维,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的参与进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就体验新闻实践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以笔者在新闻采访课中的知识点新闻线索的教学为例。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或者是课堂的前十分钟,我们也就可以讲解基本理论新闻线索的基本含义及如何寻找新闻线索。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要求之后,我们也就要让学生知晓新闻线索是记者经过大量的反复的调查和思考所获得的,从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事实。对于课程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巧妙的进行设计,其中课堂剩余的三十分钟让学生走出教室,规定他们在第二节课上课之前回到教室,每个同学都需要写出1-3条在三十分钟内发现的新闻线索。不断的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学生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都很愿意尝试。在三十分钟过后,我们也就可以让他们陆续回到教室,各自分享自己找到线索。其中有的根据观察找到线索,比如关注学校的展板,了解到最近学校会开展哪些活动,可以跟进报道。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出去寻找线索,进行采访,这样也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去团委了解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情况,可以做人物专访。还有的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找到线索,有学生通过网路了解到蔬菜涨价的资讯,从而找到探寻食堂饭菜价为何稳定的新闻线索。之后老师需要对同学们的找到的线索进行点评,分析利弊。还提示大家,其实同学们今天的这堂新闻课本身也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学生实践讨论加老师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体验中的经验获得必定大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内容重要。

改革课程设定,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的过程中,相关的专家也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类别上分为三大类别,其中主要包括应试性教育、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新闻的专业教育。一般来说,应试性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储备等,其中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重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新闻从业能力的核心教育体系。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广电新闻专业而言,新闻专业教育是最重要的。新闻学者Glennmott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技艺永远不会被替代。对于不被替代,其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掌握新闻传播的主要技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课程设定上加大新闻专业课程的数量,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很好的应用,这样也就可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新闻传播技能。应试性教育是必须的,但在课程设定中应该把握好度。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的新闻传播制度,适应中国的新闻实践。从思想上对我国的新闻传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这类课程普遍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具体课程的设定上要更加科学化,其中对于相同类的课程设定以及门数是不宜过多的,要有选择的进行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变革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尽量的使其多样化,比如电影观摩,课堂讨论等。新闻学科以外的基础知识教育对于今天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而言,是尤其应该受到关注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广电新闻专业的课程设定都有一些基础知识教育体系的体现,但是还仅仅的限于文学、广告学、秘书学等新闻传播学相关性较强的学科。从当下新闻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财经类、法律类、科技类等型别的记者需求缺口更大。因为很多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缺乏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无法进行准确深入的专业新闻报道。由此可见,课程设定中可以适当设定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减少自己实践中的知识缺角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加强教学考核机制的创新和改革,进而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整个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当中,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的管理和考核上也要重视起来,积极做好相关的教学考核与管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其中,积极做好考试型别分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知道闭卷考试是最为传统的考试型别,而随着当前教学的改革,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考核机制的改革,加强考核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就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我们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全面分析,其中改革的必要性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具有更加开放的考核机制,这就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进行考核机制的改革也是对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推动,因为考核的改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着我们的教学管理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考核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需要记忆的考核内容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比重应该倾向于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笔者提出如下的课程考核标准:出勤和课堂参与占10%,两次平时课外实践作业占20%,期末理论考试占30%,期末实践作业占40%。与此同时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的。所以,在实现教学与考核的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学生对实物操作,是掌握原理和技能的纽带。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生通过实操,在掌握基本理论以及原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归纳,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实操验证的原理和掌握的技能,必须通过归纳才能系统化和牢固化,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期末理论考试的题型需要设定为开放式或者讨论式的,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期末的实践作业由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完成,从策划到作业成品,需要团队的分工协作,并将作品在最后一堂课上进行展示。学生将整学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运用到最后的新闻作品中,锻炼他们创作的能力。

结语

总之,随着当前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创新。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强调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顺应新闻传播领域发展的规律,抓住该职业领域的实践性特征进行教学和课程设定。所在最后总结起来即是:首先必须根据业界的需求,明确新闻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有理论基础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进行操作的人才,具体来说,我们要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当然,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需要根据时代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相关需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将死板的讲授变为充满乐趣的体验尝试,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成新闻作品作为他们考核的主要方式,改变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现状。只有实践能力的充分展现,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应用型大学中广电新闻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学不能致用的问题。

新闻学也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吧,要看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来说,不然范围太广对你是不利的。还有就是你如果要找范围,你可以根据你的方向去网上搜索下,应该有很多的。在这之前你必须要有方向,否则就会跟无头苍蝇一样的。

个人认为,论文的选题应注意这么几点: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或熟悉的领域进行选题,这样你才有话可说且得心应手。论点要新颖,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必须明确,不可含糊不清。作为新闻学,可以写当下的热点啊。

论文中的新闻引用

论文中引用网络新闻写参考文献的方式如下:

引用新闻后,写参考文献的方式是参考文献的写法为:[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按照这个格式,把参考的文献的相关属性填入对应的位置即可。

举个例子,如果引用大学报文摘,参考文献的格式可写为:[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类别: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在论文中的脚注标明引用新闻报道格式:首先写出报道的作者名,再写出报道的全称,再写出是哪份报刊或是具体网址,最后写出日期和版别。比如注释1:张三:《城乡发展大计问题路在何方》,《经济时报》,2015年9月14日,第三版。其他引用方法: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在论文的脚注标明引用新闻报道选择插入脚注

在word中利用引用功能插入脚注、尾注和自动生成文档目录!

新闻心理学论文的题目

最好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其实题目太新颖不一定写得好哦呵呵我当时的新闻论文题目得到老师的高度认可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下(新闻传播科学)期刊里面,看下别人是怎么选题的,你参考借鉴下

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的交流,新闻事业对人类社会就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新闻学论文题目参考目录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教育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与改进

2. 试论大学报的内容创新

3. 网络新闻报道研究

4. 大公报新闻报道研究

5. 通讯的报道创新——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为例

6. 试论娱乐类“八卦新闻”

7. 《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

8. 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

9. 地市报的改革出路研究

10. 论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为主

11. 广告新媒介研究

12. 广告劝服与认知失谐理论

13. 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基本路向研究

14. 改进和加强农村报道研究

15. “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16. 《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研究

17. 浅析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内容竞争策略

18. “政治家办报”的现代启示

19. 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 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

1. 古诗词意境与新闻美感

2. 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

3.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古诗词经典语句在新闻标题中的改造性运用

4. 古代杂文的新闻性

5. 论社会新闻的“软”与“硬”

6. 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7. 穆青新闻主张研究

8. 穆青新闻实践

9. 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

10. 手机媒体的组织传播功能

11.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12. 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

13. 探究现代政治广告

14. 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

15. 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

16. 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

17. 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

18. CBS新闻时事栏目《六十分钟》研究

19. 真实的力量——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

1. 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2. 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3. 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

4. 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

5. 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

6. 报纸专副刊报道研究

7. 解释性报道初深

8. 党报新闻标题研究

9. 晚报新闻标题研究

10. 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

11. 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

12. 郑州报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13. 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

14. 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困境和理性思考

15. 新闻娱乐化成因刍议

16.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17. 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

18.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

19. 试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

20. 党报新闻写作改革研究

21. 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探析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13、论报纸的组合报道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16、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17、报纸品牌个性塑造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3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3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3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40、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迁探析 41、对报纸深度报道先锋意识的美学思考42、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43、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44、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45、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46、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47、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48、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49、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50、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51、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52、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

研究新闻史的论文用什么理论

例如直播、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网红、网红经济、突发新闻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当年比较热议的事件)等等,从这些方面选择就可以了。

一、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一)新闻学研究的四大内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和媒介经营与管理。1、新闻理论。总结并阐明了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等。2、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奠基人及其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主讲理论;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主讲应用;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主讲历史。)3、新闻业务。总结和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采、写、编、评、摄、发等。)4、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和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以及自然学科等。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以外,还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去刻苦磨炼,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三)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二、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1、起源: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2、提出时间:17、18世纪。3、目的:为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4、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由,不受政府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5、评价(1)积极意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打破了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对于确立言论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观念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促进了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2)存在的问题①这一理论以抽象的“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是含糊的,不确定的。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批评自由主义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站不住脚,认为人类理性和天赋人权只是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缺乏基本的政治或社会根据。②大众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和社会的自由。作为面向社会的信息传播工具和舆论工具,公众对报刊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公正、及时地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传播有关公众利益的各种信息,反映公众的意见,对政府实行舆论监督。然而,作为私人所有的企业,报业老板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因此,报刊不能不接受金钱的支配并为资本所奴役。新闻报道权让位于资本所有权,商业娱乐至上,政治信息边缘化。媒介权力膨胀,虚假新闻层出不穷,低俗新闻挑战道德底线,诽谤或者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报道屡禁不绝。③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观点的自由市场,但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与大报竞争,最后只能被淘汰或被兼并。媒介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3)案例①美国“扒粪运动”的中后期,媒体充斥着大量煽情和不负责任的报道,揭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②“黄色新闻”大战:约瑟夫·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创办的《纽约日报》掀起了黄色新闻大战。(二)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由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书中正式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1、社会责任论的提出背景(1)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谁掌握了媒介资源谁就相当于掌握了话语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所倡导的“观点的公开市场”理念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2)公众的知情权受到漠视,特别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决策的信息量掌握不足。(3)战争年代的媒介管制使人们对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基本原则产生怀疑,特别是一些关于战争的消息是被封锁的,公众不能看到真相。(4)媒介为了获取利益,夸大报道,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泛滥,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2、社会责任论的核心观点(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三层内涵: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些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提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4)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这是社会责任论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即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社会责任论向政府发出了呼吁,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是反对政府对报刊活动的任何干预。3、社会责任论的评价(1)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关系社会责任论并没有抛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而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修正、修补。(2)积极意义①社会责任论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美国加紧对外侵略和扩张、公开鼓吹要建立“美国世纪”和“全球性帝国”。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鼓吹国家干预、政府控制的思潮。社会责任论是根植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土壤之中的。②社会责任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也是为了给新闻事业注入一股清流,防止新闻向煽情化、浅薄化发展。(3)存在的问题由于新闻媒介被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社会责任论仍然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理论上要求新闻媒介对社会负责的呼吁,并不能约束和制止新闻媒介实际上的不负责任。暴力、色情充斥新闻媒介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理论的软弱无力。(三)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1、产生背景发展新闻学首先是在西方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的一些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者,在政府的支持下承担了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内容主要是:研究新兴的独立国家如何仿照西方的传播模式,引进西方先进的传播技术,建立起本国的传播系统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网络联为一体,从而尽快地向现代社会过渡。他们经过调查取得了大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当完整的理论思想和政策建议。2、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3、理论特征(1)程度不一的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2)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上。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与推广新技术。4、评价(1)积极意义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发展新闻学,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一幅充满美好前景的理想蓝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曾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们接受这一理论,并以此为自己制定传播政策的指导思想。(2)存在的问题西方学者们提出的发展传播学,终究是以西方社会为蓝本,按照西方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设计出来的,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同时,这些理论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有片面夸大和估计过于乐观的倾向,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条件和民族文化特点,从而增加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难度。特别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曲折,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政策,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四)党报理论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思考题:1、当前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和《报刊的四种理论》有何区别?2、社会责任论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改进之处在哪?

新闻学也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吧,要看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来说,不然范围太广对你是不利的。还有就是你如果要找范围,你可以根据你的方向去网上搜索下,应该有很多的。在这之前你必须要有方向,否则就会跟无头苍蝇一样的。

新闻理论。总结并阐明了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等。

  • 索引序列
  • 新闻学论文可用的理论
  • 新闻学的论文可以写啥
  • 论文中的新闻引用
  • 新闻心理学论文的题目
  • 研究新闻史的论文用什么理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