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当代电影杂志论文格式

当代电影杂志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当代电影杂志论文格式

艺术类国家级核心期刊有《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

可以在《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上发表美术理论,这两种刊物均在中国知网收录。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文章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本刊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文稿请以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发至本刊投稿信箱。

2、本刊对来稿一律先按栏目要求进行汇总编号登记,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对来稿文章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声明。

3、来稿应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用字规范。文辞力求精炼,以3000~6000字为宜。随文根据需要可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参考文献若干。

4、若来稿论文受到省(市)、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并将相关证明(或复印件)的电子版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

5、来稿请作者注明真实姓名、性别、所在单位全称、联系电话、手机和信箱。

6、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出刊后每篇文章赠作者1~2册样,如果作者仍有需要,可按邮局征订价购买。

7、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研究方向、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络手机,以便于给杂志社给你邮寄用稿通知和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与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艺术品鉴

穿越时空的爱恋 饶曙光 周夏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11-01-30影视,从文学中获得力量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11-01-25让想象飞,不让暴力飞 饶曙光 李瑾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11-01-13景观大于叙事的《西风烈》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11-01-05增强中国电影竞争力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10-10-29“地气”、伦理与现实主义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8-01国际化、本土化与主流电影发展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10-07-28当下中国电影的市场建设与创作发展 饶曙光 【期刊】文艺研究 2010-06-10生命的礼赞——电影《额吉》观感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6-01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 饶曙光; 陈清洋 【期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0-04-10方沛霖:早期国产商业电影风向标 周艺;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10-03-052009:中国电影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饶曙光 【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0-02-15关于贺岁片与贺岁档的思考 饶曙光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10-01-21《建国大业》:启示录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9-11-01探索中国电影复兴之路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09-10-20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饶曙光 【报纸】文汇报 2009-10-18“学院派”的证明 饶曙光 【报纸】中国教育报 2009-10-17军事题材电影与主流大片 饶曙光 【期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9-10-10星光灿烂绘史诗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09-09-18打造电影核心竞争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影集团发展战略思考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9-01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 饶曙光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9-05-20重塑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04-23电影态势及其策略 饶曙光 【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04-15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4-01中国贺岁片与贺岁喜剧电影观察 饶曙光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09-02-26国家形象与电影的文化自觉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2-01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 饶曙光 【期刊】文艺研究 2009-01-10改革三十年中国电影市场演变及其发展 饶曙光 【期刊】艺术评论 2008-12-15农村题材电影的公路类型与主体形象 饶曙光; 陈清洋 【期刊】艺术评论 2008-11-15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 饶曙光 【期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15体育电影:借鉴与创新 饶曙光 【期刊】艺术评论 2008-08-15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流变及其发展策略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8-01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策略——以现实题材影片为例 饶曙光; 毕晓瑜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6-01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08-05-05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5-01《集结号》再思考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3-01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与电影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2-01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战略思考 饶曙光 【期刊】艺术评论 2007-12-15钟惦棐与中国电影二思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07-05-05电视电影的发展战略及其叙事策略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7-03-15关于电影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几点思考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7-01-15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 饶曙光; 邵奇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9-15观众·类型与电影叙事——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另类读解 饶曙光; 邵奇 【期刊】电影艺术 2006-09-05孙瑜:主流中的另类、类型中的作者 饶曙光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7-15迷失在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中——从影片《芳香之旅》说开去 裴亚莉;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06-07-05谢飞电影:时代VS个人 饶曙光; 裴亚莉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谢飞生平与创作年表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关于中国电影的三个问题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综述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1-15《太太万岁》与喜剧万岁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5-11-15旧中国喜剧电影扫描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05-11-05《李双双》与民间文化及其喜剧精神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9-15喜剧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以及电影理论建设——张骏祥电影生涯回顾 裴亚莉;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7-15张骏祥生平与创作年表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7-15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年的观察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3-15在镜头的缝隙和“缝合”之中:现实、现实的书写和批评——重读谢晋电影 裴亚莉;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2004-01-15中国类型电影:理论与实践 饶曙光 【期刊】电影艺术 2003-09-25竞赛题中的数学物理方法 饶曙光 【期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06-30Weitzenbock不等式的推广 饶曙光 【期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12-30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电影电视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1994-03-15给社会问题以审美思考和表现——评电视连续剧《你为谁辩护》 饶曙光 【期刊】中国电视 1991-05-01秋之惑 饶曙光; 陈羽; 雨荣 【期刊】中外电视 1990-10-28远山 项俊波; 饶曙光 【期刊】中外电视 1989-08-29走向电影史的理论 安德鲁·萨利斯;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1989-06-30电影美学的当代背景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1988-04-30观众的能力 艾伦·卡斯比尔;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1987-10-28电影《黑炮事件》的美学开拓 饶曙光 【期刊】文艺评论 1987-03-02文化反思中的新时期电影创作 仲呈祥;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1987-03-02美学评价的标准 艾伦·卡斯比尔; 饶曙光 【期刊】文艺研究 1986-12-27从文化反思中观照人心——《湘女萧萧》印象记 仲呈祥; 饶曙光 【期刊】当代电影 1986-12-27《乡民》思辨录 饶曙光; 仲呈祥 【期刊】电影艺术 1986-11-27创新与极端——对创立批评流派的一点思考 饶曙光 【期刊】文学评论 1986-06-30艺术表现及其构成的模糊性 饶曙光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85-08-29电影产业化与电影类型(提纲) 饶曙光 【会议】“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06-01新时代 新格局 新成就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02-10-312004:中国电影备忘录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05-01-22回顾与展望 饶曙光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06-01-19国产商业大片的历史责任和道德使命 饶曙光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07-03-08用主流大片体现核心价值观 饶曙光 【报纸】中国电影报 2007-08-23中国的主流大片在哪里? 饶曙光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7-09-28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及其现代化转换 饶曙光 【报纸】光明日报 2007-05-15在银幕上发出孩子真实的声音 饶曙光 【报纸】光明日报 2007-08-0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就与困惑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06-03-23流行文化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饶曙光 【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9-03“外省人”的精神坐标 饶曙光 【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9-17资本逻辑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及其调整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07-04-05弘扬主流文化 展现创作实绩 饶曙光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7-11-30推动中国电影又好又快地发展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07-11-01有梦想就有快乐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08-04-17电影批评的“大众”及“现实”立场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08-07-03从人性化视点演绎体育精神 饶曙光 【报纸】文艺报 2008-07-24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转折 饶曙光 【报纸】人民日报 2008-11-20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创作途经与创作方法。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摘要]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型别片。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本文具体叙述了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韩式恐怖影片的创作特色,最后对韩国恐怖影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恐怖电影;韩国;创作特色

追溯恐怖片的起源,我们需要回望19世纪后期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小说。通过翻看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部可以称为恐怖片的是1919年德国表现主义的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这部影片对好莱坞恐怖片的制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世界恐怖影片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本文以韩国恐怖片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具体解读韩式恐怖片的历史程序。

一、韩国恐怖电影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由导演朴金铉1924年拍摄的《蔷花红莲传》可以说是韩国最早的一部恐怖片,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女鬼的形象,但在这一时期韩国尚不存在恐怖片这种影片型别。恐怖片在韩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韩国就出现了恐怖片,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期这两个韩国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恐怖片并没有流行起来。在这两个关键时期,韩国恐怖片没能获得发展的原因众多,但最为主要的可以归咎为两点:一是传统教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早期,韩国人对公共场所观看恐怖片时发出喊叫等举止行为是十分厌恶的,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是粗俗的,因此他们对恐怖片的接受度不高。二是韩国影评界或杂志对恐怖片的宣传力度不够,他们对恐怖片的研究兴趣不高,导致韩国恐怖片的影响度较低。

二模仿阶段

权哲辉1967年导演的《月下的共同墓地》创造了恐怖片的票房神话,但这一时期的韩国恐怖片电影存在局限性,影片中多是女鬼,这凸显了韩国父权家长制意识形态的根深蒂固。该阶段,韩国恐怖片本土特色还未发挥出来,依旧存在明显的模仿印记,但在影片悬念和心理节奏的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停滞时期

韩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落实国外电影进口自由化的新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导致国外影片的大量“入侵”,这对韩国电影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部分电影公司濒临破产。这一时期韩国的电影业一度陷入绝境,当时韩国本土电影由于缺乏竞争力,只能在偏远的地区才能获得观众,这种现状导致电影公司几乎无利可获。新政策的落实把韩国电影业推到崩溃的边缘,发展陷入困境。

四发展时期

韩国电影在历经几近停滞的发展时期,积极寻求崛起的新出口,恐怖电影也在探索发展的出路。直至20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韩国身陷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然而就在韩国沦陷金融危机的时候,《指甲》《圈套》两部恐怖片横空出世,这也为韩国恐怖片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恐怖片成为展现国内矛盾、倾诉人们内心焦虑的一个突破口。人们通过恐怖片能够释放内心的思虑,并且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女高怪谈》《退魔录》和《安静的家族》在韩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当时的电影业产生轰动。

《女高怪谈》是朴岐炯1998年执导拍摄的,并收获了极高的票房,这对韩国恐怖片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第一部卖座的恐怖片,它的出现助力恐怖片发展为主流的型别片,并且改变了观众对恐怖片的刻板印象,人们能够欣然接受恐怖片的演绎。这部影片依然是采用韩国传统恐怖片一贯使用的演绎模式,但收获了观众的认可。随着韩国电影业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末,电影审查制度在韩国被废除,电影产业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韩国电影作为后起之秀进入电影发展的新阶段。

二、韩国恐怖电影创作特色

一借鉴模仿

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儒学国家,韩国当然也无法忘怀东方文化的浸染,于是对日式恐惧的效仿成为一种美学自觉。韩国电影《鬼铃》公映时自称是日本的《午夜凶铃》,两部影片均使用 *** 作为引导剧情的重要因素,这也突出表现了韩国恐怖片在发展过程中对外的借鉴与仿效。

二韩式美学

韩国恐怖片具有独创性,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从韩国恐怖片中的美学表达来讲,韩式影片讲究的是唯美的画面与舒缓的节奏。在韩国纯情片中,这一美学表达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与纯情片不同,韩国恐怖片追求的是幽雅沉稳,透过恐怖的氛围,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静。在韩国恐怖片中往往都穿插著两条故事线索。之所以这样,是穿插在影片中的一些次要线索,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韩国美学基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提升韩式美学的功力。它借鉴日本的拍摄技术,学习欧美国家的视觉表达技巧,结合本国影片的实际,开创了自身独特的韩式美学。韩式美学综合世界各国的优势,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冲击力地把故事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伦理诉求

对于电影而言,形式上的表达比较直观,一目了然。然而衡量电影质量高低的另一个重要尺度是影片的内容、内涵。恐怖片并不是韩国的原生品,是韩国引进的舶来品。但韩国电影人并没有把外来的恐怖片直接应用,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不仅是在形式上,而且对于恐怖片的内容都融入例如具有韩国特色的东西,改良后的韩国恐怖片为世人了解韩国打开了另一扇视窗。

美国的恐怖片总会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许多观众看过美国恐怖片后会产生恶心的感觉。这是因为美国恐怖片中充斥着黏液与血浆,这只能使人做出反应。韩国恐怖片与美国恐怖片不同的是,其追求的不是让观众只是在生理上产生反应,更加注重的是让观众在心理上真正感受到恐怖 *** 。因此在韩国恐怖片中很少见到血腥的画面和残缺的肢体,他们挖掘的是人性深处的肮脏与变态。韩国恐怖片中我们能够寻得一个共性,他们通过恐怖片都能表达一个伦理道德故事,虽然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变化万千,但在韩国恐怖片中总会出现一个违背纲常伦理或者道德规范的情节。换句话讲,韩国恐怖片蕴含着强烈的伦理诉求。

四审美糅合

与日本、中国香港恐怖片相比,韩国恐怖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制造神秘、压抑的气氛在日本恐怖片中比较常见;中国香港恐怖片为实现触目惊心、惊心动魄的 *** 效果,主要是通过翻新各种各样的鬼怪造型;而韩国恐怖片在恐怖片中加入了多元的、丰富的型别元素。在恐怖片中糅合悬疑、犯罪、侦探、推理、惊悚等众多辅助性元素,但以不脱离鬼魅恐怖的主线为前提。这样一来,韩国恐怖片的审美取向多元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达成统一。丰富的型别元素糅合统一在恐怖片中,使得韩国恐怖片在表达鬼魅恐怖主题的基础之上凸显出更加精彩的情节,增加了恐怖片剧情的错综复杂,使影片更加扑朔迷离,这突出表现在故事的布局与叙述方式之上。韩国恐怖片形成这种审美糅合特色与其积极向外学习,借鉴好莱坞影片拍摄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韩国恐怖片在剧情中糅入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型别元素,然后采用好莱坞式的故事讲述技巧,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感官和心理感受。如此一来,实现了与东方神秘的鬼文化完美结合。观众在观看恐怖片时,不仅仅能够收获一次被恐吓的 *** 经历,而且在影片中跟随故事情节猜测、推理、发现,增加了观影的趣味性。这是韩国恐怖片在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对于世界恐怖片的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韩国恐怖片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其赢得了众多忠实的观众,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认可与欢迎,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韩国包容、善于统合的国民品质。

三、总结与展望

韩国恐怖片在吸收与借鉴国外优秀电影成果的同时,十分关注恐怖片的创新,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恐怖片,塑造了韩国恐怖片自身成熟的民族风格。韩国恐怖片为观众呈现的良品佳作日渐增多,令人称赞。韩式恐怖片,创作角度新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日用品如桌子、镜子、手机、玩偶等都可能被赋予恐怖意象。创作者会极尽可能地发掘各种物品中蕴藏的恐怖景象,创作者所营造的恐怖氛围会为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在观影后对影片中出现的物品会存在恐惧心理。恐怖片的创作者带领观众跟随影片上天入地,抑或往返阴阳,但影片中的各种场景又是源于现实,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依据。韩式恐怖片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不仅仅是能够产生恐惧心理,而且观众通过影片能够感受到世间冷暖、人间真情。让观众尽情游戏、肆意冒险能够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体悟。韩式恐怖片注重情节的设定,把握技巧,在故事的叙述中尽显智慧。影片带给观众的除了尽显 *** 的惊悚感,同时也启发观众对生活、人生有更深层的认识。在韩国恐怖片中,也向观众传递著爱与被爱的人间真情,让观众感受到家人、朋友、爱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恐怖片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们对恐怖片充满兴趣,并带给我们缕缕的温情。韩国恐怖片与其他型别的影片发展类似,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例如部分韩国恐怖片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设定,文化底蕴肤浅,过度模仿缺乏创新等。随着恐怖片蒸蒸日上的发展,部分电影人只看到了恐怖片带来的商业利益,通过批量生产,产生了许多拙劣的恐怖影片,对韩国恐怖片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韩国恐怖片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质量,协调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开拓进取,促进韩国恐怖片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韩国电影先后经历萌芽、模仿、停滞、发展四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票房。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儒学国家,韩国当然也无法忘怀东方文化的浸染,于是对日式恐惧的效仿成为一种美学自觉。与我国一样,韩国有着受传统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历史,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同源文化的影响,韩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韩式特色的型别片。从韩国恐怖片中的美学表达来讲,韩式影片讲究的是唯美的画面与舒缓的节奏。在韩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对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又有对社会大众底层心理需求的关注。作为韩国电影中的一个新兴型别片,恐怖电影正在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韩国电影业的发展,在韩国电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透过韩国恐怖片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韩国电影的发展状态,其创作特色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总之,韩国恐怖片能够获得观众认可并风行一时,必定有其成功之道,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与研究。韩式美学综合世界各国的优势,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冲击力地把故事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恐怖片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们对恐怖片充满兴趣,并带给我们缕缕的温情。韩国恐怖片与其他型别的影片发展类似,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因此韩国恐怖片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质量,协调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开拓进取,促进韩国恐怖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韩国恐怖片好莱坞式发展时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方.不一样的颤栗――美、日、韩三国恐怖电影主题的比较[J].电影评介,200703.

[2] 李玉广.怨恨与血泪交织的梦魇――1997―2004年韩国恐怖片研究[J].当代电影,200505.

[3] [韩]金美贤.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M].周健蔚,许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 河都米.恐怖片:韩国电影的某种倾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3.

[5] 林子青.从社会历史的维度看日韩恐怖片的差异性[J].电影文学,201008.

[6] 刘于嘉.恐怖电影百年[J].世界文化,200403.

<<<下页带来更多的

在我读大二那年,由于是学生会的部长,在年旦晚会上,我们部要举行一个跨年晚会,所以社长便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我制作一个关于此次晚会的一个精美和动态的PPT。由于我平时只会做比较简单的PPT,对于这个难度有点高的PPT我就犯愁了,不知道该怎么制作。我便上网查找关于PPT的制作教程,无意间看到一个:(中国论文网)的网址,便点进去看一下,发现里面有好多关于PPT的资料和教程,还有专业的指导老师。于是,通过这个网址,我顺利的完成了这个PPT,晚会也完美的谢幕。

2022当代电影杂志

戏剧》、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等都可以,

上面的都是核心期刊的。

望采纳!!!

没停刊。《看电影》原名《电影作品》,主管主办为四川峨眉电影集团。原名《电影作品》。截止到2020年9月16日,电影内的杂志没有停刊。1999年和大嘴公司合作,改名《看电影》,《看电影》位于成都市清江东路峨影厂内。

《当代电影》不收取版面费,不过发表难度很大;《电影文学》难度较小,版面费在每字一块钱左右。

你好,当代电影电子版可以在官网进行订阅。《当代电影》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电影艺术专业期刊。《当代电影》注重电影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是对中国优秀电影和外国经典电影进行分析,以及对当代电影作品的研究。

当代电影杂志和电影艺术杂志

邮发代号:2-760,刊名《当代电影》,月刊、当月01发行出版,属中央报刊,单价元、全年元,简介:刊载电影电视理论和评论信息,关注和评介国内外电影艺术最新发展趋势,追踪和研讨电影论新动向。 邮发代号:62-102,刊名《看电影》,半月刊、每月5、20号发行出版,属省级报刊,单价元、全年元,简介:本刊适合大中学生、电影爱好者、青年读者群订阅。 一个是省级报刊,一个是中央级报刊,你说谁的更好?

你好,当代电影电子版可以在官网进行订阅。《当代电影》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电影艺术专业期刊。《当代电影》注重电影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是对中国优秀电影和外国经典电影进行分析,以及对当代电影作品的研究。

202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分享起初考研这个想法是从大三开始的,也就是去年6月即将面临毕业,明白需要自己对未来的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毕竟大学四年的学习只是学到了专业的皮毛,所以决定继续三年研究生的学习来不断完善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在刚开始准备考研之前,对于考研如何考,考哪几门,需要准备什么,自己并不是特别的清晰,只是有个大概的概念,导致后期专业复习期间有些抓不住重点,有些浪费时间,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准备考试前一定要弄清楚往年的考试的科目、范围以及需要准备的东西。 复习规划我复习的时候有点晚,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这个阶段从6月开始到10月底,满打满算5个月。英语方面我不是很担心,主要做真题,毕竟过了四六级了。这个阶段主要是政治与两门专业课的积累。政治采用做题的方式。两门专业课把官网推荐的书籍都买了过来,有些不太好买的就用影印版,还有才思考研专业课的两套资料。这个阶段就是看书,看资料,熟悉基础知识点,理解掌握。到10月的时候,开始做专业课的题目,才思考研的真题很全,共有10年。考前冲刺阶段,11月到考前,这个阶段需要开始背诵记忆这些考点知识。英语需要准备作文,政治需要背诵材料题,两门专业课要背诵常考知识。 各科目学习思路在英语方面,首先就是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其次就是要注重阅读理解的训练,培养自己做阅读的速度和关键句的把控,最后就是要积累写作的素材,不要认为万能模板一定是通用的,其实最终考试写作中最熟悉的还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素材,所以一定要随时积累。 政治,暑期就做1000题或者1500题。大纲出来之后,再做一遍最新的1000题。大部分我的复习按着肖秀荣的系列书复习的,出什么书,就做什么书,像1000题,8套卷,4套卷,模拟卷等。政治的真题也要看看,真题的含金量很大,题每一年都不一样,但是考查的点,做题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很有个小问题,做完选择就算结束了,记住五道分析题,也不能忽视。做完记得研究分析,我习惯每做完一套卷子就把考查的知识点列个表格,逐个分析,查漏补缺。 专业一文艺理论与电影理论,专业二中外电影史,需要看的书官网上有,我这边也分享一下。文艺理论与电影理论: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鲁道夫·爱因汉姆,杨跃译:《电影作为艺术》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杨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尼克·布朗,徐建生译:《电影理论史评》 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编:《电影艺术词典》《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 中外电影史: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路易斯·贾内梯:《闪回电影简史》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或《西方电影史论》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 文艺理论部分主要看的是张同道的《艺术理论教程》、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专一真题里的文艺理论部分,出现的比较多的大都来自这两本书。除此之外还有两本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跟李泽厚的《中国美学》,这两本书上的论点可以是你解题的补充。文艺理论的内容本来就很多很复杂,如果只凭借自己的理解,记忆和答题都很难把握。不要局限于书中的内容,多去拓展一些内容,老师也会给我们总结很多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其中,形成一个具有你自己思想体系的文章,这才是老师真正想看到的。专业一电影理论部分的复习是跟着专业二中外电影史一起进行。电影理论与中外电影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了。还好才思教育的笔记就很管用,知识点梳理很清楚,但是课本不能丢,搭配笔记一起复习效果很好。同时,自己也要在整理一遍,我是这样梳理的,纵向梳理:按照目录里面的年代时期分析,每一时期出现的品类,每一品类出现的知识点,都列出来。横向分析:每一品类,出现的前后时间、地点,相关事件人物等。历年真题,有时候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才思教育都提供历年真题,可以咨询老师,我是在十月份之后开始做真题的,每周一套,做完对照课本和笔记修改,完善答案,整理进自己的笔记里。笔记课本要一起复习背诵,我一般早上背诵,晚上默写。考研很辛苦,很寂寞,所以要乐观。下定决心后不要胡思乱想,学就是了。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看电影》吧

当代电影论文格式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交流得以加深,文化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带动国家经济增长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电影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是展示一国文化的最有影响力方式。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类论文博士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叙事模式

梦工厂推出的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观众塑造出了熊猫阿宝这一得到广泛认可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为人们一窥美国动画电影采用的叙事模式提供了一个较具代表性的范例。

一、叙事中的必要元素

动画电影具备其他影视产品作为视听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它又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即虚拟意义。[1]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叙事模式,在任何一部动画电影中,一个清晰、完整且富有意趣的世界观和一部分极富魅力,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画电影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就世界观而言,世界观是整部电影叙事的基础,它决定了银幕之上这个世界的运营模式以及身处其中的角色们的行为准则。[2]而《功夫熊猫》系列便在打造世界观上做得较为完善,能够较好地平衡想象与现实二者的关系,使整个虚拟世界之中有多个情节的生发点,这也是该系列电影在《功夫熊猫1》(Kung Fu Panda,2008)凭借当年北京奥运会举行以及武术被列入奥运特色项目的助力大获成功之后,能够在失去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创作的原因。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地,山清水秀的和平谷中居住着大量动物居民,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兔子与猪,他们代表了一般民众。

而鸭子则自称“血管里流着面汤”经营饮食业。他们数量虽多,但是体形上都显得较为弱小,身怀武功者则是较为罕见但是体形彪悍的动物,且他们一般都与中国武术之中的某些功夫有关,如“愤怒五侠”中的螳螂、蛇、猿猴、仙鹤等,也正因如此,阿宝才会感慨自己“没有利爪,没有翅膀,没有毒牙,甚至没有螳螂的那个前臂”。而当阿宝投入浣熊师父门下后,有关武术的诸多细节也被设计得比较到位,如全身遍布铁齿的狼头桩、沙袋、不倒翁,阿宝与浣熊师父用筷子在餐桌上斗法,浣熊师父见到乌龟大师时一掌熄灭蜡烛,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乃至西方观众并不陌生的元素,影片的叙事也因此而令人感到自然真切。

其次,就角色而言,与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电影在塑造角色上无疑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动画人不仅可以赋予角色夸张的外形与动作,还能够增加角色的社会属性,从而将角色的内在性格与观众所接收到的外在视觉表现有机结合,通过具有差异化的人物群像来使叙事更为灵活。以《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2011)为例,大反派沈王爷被设置为一只白色孔雀,这一形象无疑是从外在视觉表现上将孔雀的鲜亮羽毛与沈王爷衣着华丽,孔雀昂首挺胸的外形与沈王爷用自信来掩饰自卑的特点结合起来,同时主创又在这一基础上深化了沈王爷的内在性格。沈王爷是一对蓝孔雀夫妇的儿子,有着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长大之后变得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阴险诡诈,与熊猫阿宝作为毛茸茸的哺乳动物笨手笨脚,善良纯真的设定形成鲜明对比。当动画人在影片的世界观与人物角色上做足功夫之后,叙事的局面也就得以打开。

二、叙事中的独立性与连贯性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叙事采用了一个系列电影惯常使用的模式,即兼顾电影的独立性与连贯性,每一部电影都可以视作一个较为独立的故事,但是就目前出品的三部电影而言,它们的情节又有互相呼应之处,这一叙事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消费时代下电影的制造、传播特征。电影的生产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与人力的集体化投入,其价值需要进入流通渠道后,通过观众的广泛参与,以资金的回收来实现。其独立性保证了其后续电影能够对未看过前作的观众依然有吸引力和讨论空间,并且片厂能够根据电影的票房收入来决定是否开始再生产,这一点对于耗资尤其巨大的动画电影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连贯性则有如下优势:首先它有助于电影成为一个突出的品牌,在每年不断涌现的大量动画电影之中脱颖而出;其次,它有利于培养观众对情节的好奇并最终产生对该系列的情结,能够吸引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走入影院。一言以蔽之,同时具备独立性与连贯性能够保证电影在尽量不流失旧有观众的前提下又不断扩展自己的新市场。

以独立性而言,《功夫熊猫》系列每一部都有一个关键的危机性事件,每一事件的起因、发起事件的反派各不相同,而相同的便是主人公阿宝都是扭转这一事件的关键人物,但是阿宝在每一次危机性事件之中获得的感悟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一次危机性事件都有其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问题最后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观众完全是可以单独对其进行赏析的。《功夫熊猫1》中的危机性事件为浣熊大师曾经的叛徒豹子大龙越狱出逃,觊觎《龙之卷轴》,狂暴嗜血的他危及江湖,连浣熊大师都被他打倒。而心宽体胖,武功基础为零的阿宝则需要在短时间内战胜大龙。

这一次事件得到解决后,阿宝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在《功夫熊猫2》中,危机性事件则由希望能够统治世界的白孔雀沈王爷造成,与大龙只是个人孔武有力不同,沈王爷则坐拥财富,精通科技,他先是派人来和平谷抢走大家的金属材料,然后是用这些材料铸就大炮等武器准备称霸全中国,并绑架了多位武林高手。故事依然以阿宝挫败沈王爷结束,阿宝在这次胜利之后收获的是战胜自己内心恐惧的经历。而《功夫熊猫3》(Kung Fu Panda 3,2016)的主线则是五百岁的反派,对“气”有着扭曲追求的天煞越狱,阿宝为了打败天煞而不得不修习气功,但是他最终最大的收获却并非武功,而是认祖归宗,并且领悟到了“做自己”的意义。

促成这一系列连贯性的则主要为阿宝的身世之谜。实际上早在第一部中,梦工厂就为后续情节埋下了伏笔。如观众备感疑惑的为何阿宝的父亲竟然是一只鸭子,两人无论是在外表抑或是人生旨趣上都大相径庭,这种设置也为电影增添了不少幽默元素。如身高体胖的阿宝真情涌动之下拥抱瘦小的鸭子父亲时给观众的“别扭”感。

在《功夫熊猫》的世界观之中,阿宝显然不可能是鸭子父亲的亲生儿子,片中已经明确展现给观众兔子的孩子依然是兔子,猪的后代也只能是猪。在第一部中,鸭子父亲就在期盼着阿宝梦中出现的是面条,从而能够子承父业,老老实实地继续经营他们的小吃店。然而阿宝梦见的却是功夫,这唯一的解释便是在阿宝的体内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功夫基因,因此他的人生注定不属于汤汁。而阿宝尽管看似愚钝,并且与鸭子父亲的关系极为亲密,但还是问过鸭子父亲为什么自己和他长得一点也不像。

但是鸭子父亲并没有在第一部揭开这一谜底。《功夫熊猫2》中则通过鸭子父亲的回忆让观众明白了鸭子父亲收养无父无母的阿宝的过程,原来当年阿宝的父母是因为被人追杀而与阿宝失散的。《功夫熊猫3》中,前来和平谷寻找儿子的熊猫李山出现,他们成为和平谷中仅有的两只熊猫,原来李山就是阿宝的生父。随后李山带阿宝去了神秘的熊猫村,阿宝由此不仅确认了自己的来历,还找到了离散的、跟他一样爱吃爱玩的同胞们。三部电影分别担负着设谜、解谜与让真相水落石出的不同任务。可以说,叙事上的独立性与连贯性如同自行车上的前后轮,共同驱动着《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商业性道路上的前行。 三、叙事的套路与细节填充

俄国学者、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普罗普在对一百多个童话故事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神奇叙事公式”以及“31功能理论”,他所提出的这些叙事套路反映出了人们意识之中根深蒂固的叙事心理。[3]因此,无论是在文学抑或是电影创作中,尽管不同的叙事在价值理念、原型映射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在叙事套路上往往都是不谋而合的。

《功夫熊猫》系列最为重要的叙事套路,便是成长主题的反复使用并对阿宝的成长进行了深化。对于面向成人与儿童的动画电影来说,成长主题是具备普适性的。弗洛伊德曾指出,由于生活过于艰难,人们为了忍受生活而不得不采取了多种缓冲措施,如转移注意力或寻找能够使人陶醉之物,从而麻木生活带来的痛苦。而成长主题叙事套路一般为主人公出身平凡,甚至带有缺陷,但是他有着某类正面品质,如善良、坚持,对于某事物的强烈热爱等,随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在接受友方角色的帮助、鼓励的同时,又遭遇着敌方角色或命运带来的种种阻碍甚至困厄。但是,最终主人公一般都能够战胜困难,取得带有励志色彩的成功,叙事以大团圆结局告终。

这一叙事套路是非常容易对观众产生移情作用的。“我对一个感性对象的知觉直接转移地引起我身上要发生的某种特殊心理活动的倾向,由于一种本能(这是无法再进一步分析的),这种知觉和这种心理活动二者形成一个不可分裂的活动……对这个关系的意识就是对一个对象所生的快感的意识,必以对那对象的知觉为先决条件。这就是移情作用。”[4]首先主人公不起眼的出身能够迅速拉近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且这种对于观众的吸引是跨越种族与文化背景的。而当阿宝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强敌时,观众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在现实中生存时所遭遇的种种逆境以及自己不得不咬牙坚持的记忆。最后阿宝获得的美妙成功则顺理成章地成为观众对于自己也能够奋斗成功的期待。

以《功夫熊猫1》为例,其中的阿宝给人以憨态可掬的形象,虽然他是一个功夫迷,但其肥胖的外表以及店小二的出身与人们印象之中的“武林高手”有着不小的差距,阿宝甚至还带有好吃、懒惰等不利于成功的缺点。他被乌龟大师选上成为神龙大侠的候选人更像是一个意外,而在被浣熊师父收入门下之后,他更是处处比不上同门的悍娇虎等人。但是阿宝并没有在严酷的训练之中退缩,而是坚定信念跟随浣熊师父,甚至他好吃的缺点都被转化为刺激自己不断进步的优点,甚至发明了“面条护身术”“肚腩凸击”等悍娇虎等人都使不出来的招数。最后他的成功则体现在打败了大龙,捍卫了和平,成为人人敬仰的神龙大侠之上。可以说,熊猫阿宝的成长奋斗历程是梦工厂给陷入麻木和压抑的当代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而在一部电影已经有了基本的逻辑与叙事框架之后,故事完成的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模型,电影仍然需要补充大量鲜活有趣的细节来使整个故事富有血肉并使叙事形成节拍。这些细节的填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叙事段落前后之间的逻辑要通畅;二是细节本身要足够精彩,为整个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添砖加瓦。以《功夫熊猫3》为例,电影中阿宝回到熊猫村以后,终于能够见到自己的同胞。为了加深与大家的感情,同时也为了大家能够保护自己,身为神龙大侠的他开始教大大小小的熊猫们武功,让熊猫们能够以游击战的方式团结起来抵御强敌。而最终阿宝能击败天煞也正是得益于熊猫们的帮助。这里的细节不仅满足了叙事的情节线,还满足了叙事的情感线,即熊猫们帮助阿宝化解了危机,同时阿宝的形象也因为这一教学行为而变得更加可亲,观众也能从一直处于“被别人教”状态的阿宝到“教别人”的转变体会到阿宝的成长。

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不难看出,以梦工厂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人们已经建构起了商业语境之下较为理想的动画长片叙事模式,在给观众带来视听方面的娱乐时,又以其较为完善,既具内涵又不失奇趣的叙事获取着观众的口碑。

>>>下页带来更多的电影类论文博士范文

电影最早是因为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紧接着大众需要的娱乐产物。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电影插曲与时代怀旧情怀的表达

一、《夏洛特烦恼》――一个时代,一首金曲

《夏洛特烦恼》作为2015年的一部票房黑马影片,不但吸引了时下的观影主流―90后群体,还吸引了更多曾经处在影片主体年代的80后、70后。影片的故事主线从90年代一直发展至今,围绕着男主人公夏洛的梦中人生进行叙述,然而,其中贯穿时间点的方法就是运用故事发生当年的流行歌曲,从描述剧中男女浮夸爱情表演的《一剪梅》到充满了文艺气息的《那些花儿》,再到1998年大街小巷广为传唱的由港台音乐天后王菲和内地音乐天后那英演唱的《相约九八》,再到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的经典名曲《冰雨》,以及成为80后、90初时代记忆的周杰伦早期的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向观影者展现了每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点,展示了当时的人们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的认识。这些歌曲勾起了各个年龄层对青春、逝去的岁月的追忆。

在观影过程中,当影片中响起《一剪梅》的前奏音乐时,不少观影的60、70后都坐直身体仔细聆听,对于部分80、90后来说,这仅仅是一首听起来有些耳熟的歌曲,看着片中人物的浮夸演技哈哈大笑,但是对于60、70后而言,《一剪梅》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着伴随他们的青春追剧岁月的琼瑶剧时代。片中人物浮夸的表演方式,在琼瑶早期的电视剧中,曾经感动了很多当时还是青年男女的60后、70后、80后们,伴随着这首歌,让很多人开始追忆自己的似水年华。

本片中还有另一首歌曲让人印象深刻,是1985年由新加坡拍摄后被中国引进的同名电视剧中的主题曲《人在旅途》。由于当时社会逐渐开放,港台以及东南亚电视剧在中国大陆曾经风靡一时,以其鲜明的节奏感和歌手极具时代特征的演唱方式勾起了人们对港台剧、引进剧精良的制作和丰富的故事情节的回忆。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而言,这首歌让他们回忆起了充满家族勾心斗角的家族伦理剧情以及现在依然在港台剧中常见的商战戏码。这首歌的歌词具有时代特点,突出了当时中国的新兴思想和新的精神追求,让观影者伴随着极具节奏感的音乐回想起了70、80、90年代的舞厅。

当然影片是不可能不照顾到80后、90后这些主流观影人群的怀旧情怀的。周杰伦,就是编剧和导演送给他们最大的怀旧大礼。周杰伦的歌曲随便哪个80 、90后都能唱上几首,那时的人们想到周杰伦,就是略带忧郁的眼神加上吐字不清的奇怪唱法。对于学生们而言,周杰伦是他们学生时代的一个纪念碑,在这个纪念碑上刻满了他们懵懂时期对爱情、音乐的理解,嘻哈风格也成了当时年轻人争相模仿的时尚潮流。当片中前奏响起的时候,很多人开始伴随着影片的画面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回忆那些曾经在自己懵懂时期经过的他、她。

“夏洛”就这样以他独特的诠释,带着观影者一点点回忆他们的青春疯狂岁月,而徐峥导演、编剧的《港?濉吩蚴峭ü?直白的、大量的香港影视金曲带领大家走近那个曾经在很多人眼中十分神秘、令人向往的HongKong。

二、对香港影视金曲的致敬

很多看过本片的观众都认为,徐峥将整部影片的插曲都献给了香港经典影片中的歌曲,只要看过、钟情于香港电视剧、电影的人都可以在本片找到可以勾起回忆的歌曲,这些歌曲让观影者伴随着香港本地的画面和粤语,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四大天王、劲歌金曲的时代。在本片题目出现之前,男女主人公徐来和杨伊青涩的爱情中就插入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香港经典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两个人在剧中不停地换著香港影片的海报。而《偏偏喜欢你》这首歌就成了两人大学爱情生活的主题曲,这首歌中的歌词和曲调是典型的香港80年代情歌模式,表现两个人浓烈的爱情,导演用这首歌配合著两位演员的表演,将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带回了他们的初恋时代。紧接着由于杨伊的离开,一直默默付出的蔡波出现在徐来的视线里,蔡波的付出感动了徐来,两个人结婚过起了正常但略感乏味的生活。在这部分,徐峥用了谭咏麟的《谁可改变》,这首歌就像是叙述徐来和蔡波的故事一样,日久生情、顺理成章、平平淡淡、白头偕老,非常形象的展示男主人公的初恋和婚姻,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一生爱情的写照,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不顾一切的爱情,然后在进入婚姻之后回归平淡。影片的片头部分则是用了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的《饿狼传说》,这是非常具有时代代表性的香港歌曲,配合香港街景,导演就这样引领观影人走进了香港。

影片中的另一首歌的出现让观影者回忆起了一个充满热血和兄弟情义的时代,这首歌就是陈小春演唱的《乱世巨星》,也许很多人对这首歌的歌名不熟悉,但是只要旋律响起,80、90后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经典系列影片《古惑仔》,这个系列作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对很多热血青年们都有着很深的影响,里面的歌曲代表着香港电影的全盛时代,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对曾经共患难的朋友、兄弟、姐妹的情义。

影片很多影视金曲的应用是为了迎合影片突出节奏感,并制造环境的代入感,例如《拒绝再玩》《真的汉子》都是运用在长镜头或男主角的运动过程中,这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不仅仅可以让观影者回忆过去,还可以将观众通过音乐和香港老街的画面带入到剧情中,促使观众将自己融入剧情。

三、影视金曲――一个人一首金曲,一首金曲一段人生

其实很多电影导演都在用他自己的方式通过音乐来讲述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引用了多首90年代流行音乐,与《夏洛》和《泰?濉凡灰谎?的是,贾樟柯用观众看起来土的掉渣的画面和人物配合音乐向人们传递著对故乡、故人的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在影片中《go west》这首迪厅音乐出现过两次,分别在开头和结尾,影片开头一群年轻人伴随着这个音乐跳舞,影片结尾年老的女主人公一个人在老家跳起了当年的舞蹈,就像贾樟柯本人说的一样:“他是一段青春的记忆,有一些解读会过度的诠释这首歌,但是我觉得他能代表时间和漂泊。”贾樟柯用诸如此类的插曲像人们展示了他对时间、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的触及观影者内心深处的那些对前尘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要说为什么这么多电影开始通过音乐怀旧,其实原因并不难猜测。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不知不觉就失去了对时间流逝的注意,当人们放松思绪的时候,就很容易回想起自己的过去,那些在不经意间失去的时间和人,然而电影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一个追忆和安慰的作用,可是直观的画面和故事内容不能够叙述每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和时间轨迹,然而影视金曲的加入就可以将画面和观影者融为一体,观影者听到熟悉的音乐就可以回忆起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种种。如果说画面是在叙述故事,那么加入了这些音乐之后,观影者在观看这些画面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将自身故事带入其中,毕竟歌曲相比较画面更加的宽泛,每个人都可以对一首歌做出自己的理解,这时候在结合画面去看就像是人生MV一样,那些有关友情、亲情、爱情的事情一点点浮现在他们的眼前,这些画面对于观影者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是情绪的抒发,是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让他们在这个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那一份感动和美好。

事实上,无论是电影也好,音乐也罢都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对那些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这些影视主题音乐、插曲以及每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都诉说著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经历,时隔多年,也许这些画面、歌曲早已经被人们淡忘,当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再一次被表达出来的时候,于观影者而言,这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内心尘封了多年的箱子,让人们带着眼泪回忆曾经的种种,珍惜现在。

<<<下页带来更多的

世界电影杂志和当代电影

《看电影》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彩页,附赠海报,为一般电影发烧友所推崇,我比较喜欢看他的午夜场。《世界电影》一般介绍外国电影比较多,不太适合国内读者,北京电影学院报在外面买不到,只能到北电去买,买者一般为考学着。《当代电影》是考研者的首选,也是中传电影学考研指定书目,是由电影艺术研究所和中传联合主办,是一本学术性杂志,比较权威,由于理论性较强,趣味性就稍微降低,而且一般中小城市也不容易买到,可以到邮局直接定。以前还看过一本不错的,叫什么家庭电影之类的,记不太清,当时是在路边摊买的,感觉不错,看了几期,后来换了地方就没再见到。大众电影貌似也不错,至于其他的电影杂志也都各有特色,名气不如前几部,不推荐。喜欢看什么,关键还在于你自己。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最近打算考研,比较关注。

有,当代电影

《看电影》不错

1、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杂志是电影艺术专业刊物。注重电影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中国电影精品和国外电影经典作品的分析,并注重对当代电影作品的研究。 当代电影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90年代世界电影、影片个案分析、电视研究。 2、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绐终走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最前沿,内容涉及影视编导、文学、摄影、美术、表演以及纪录片、动画片、国内外电影美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是进入影视界必读的专业杂志。曾用刊名:中国电影。 电影艺术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电影批评、学术争鸣、史典探问、电影人物、电影语录、长短集、视与听、纪录影像。 3、世界电影: 《世界电影》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向广大读者翻译介绍外国电影理论,提供国外电影创作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电影工作者提供借鉴。曾用刊名:电影艺术译丛。 世界电影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版块栏目:专题文论、电影剧本、创作问题讨论、经验谈、各国电影概况、新片介绍。 4、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我国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学院的学报,也是唯一的集电影高等教育与电影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电影专业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注意反映学院教师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成果,注意追踪反映国内外影视最新创作动态及研究动态,把学报办成国内在知名度和学术水准方面最有影响、对业内人士最具参考价值的电影创作研究与理论刊物之一。力争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始终保持浓厚的时代气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获奖情况:2002-2003年度北京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2003-2004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学报。 5、电影文学 6、电影新作 7、中国电影市场

  • 索引序列
  • 当代电影杂志论文格式
  • 2022当代电影杂志
  • 当代电影杂志和电影艺术杂志
  • 当代电影论文格式
  • 世界电影杂志和当代电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