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浮生难得是清欢期刊

浮生难得是清欢期刊

发布时间:

浮生难得是清欢期刊

1. 关于人间清欢的诗句 关于人间清欢的诗句 1.和清欢有关的诗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一.清欢 1.拼音:qīng huān 2.释义:清雅恬适之乐。 3.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二.引证解释 1.清雅恬适之乐。 2.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3.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 4.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5.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2.人间有味是清欢类似的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 游《 钗头凤》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作者不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唐崔郊《赠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3.和清欢有关的诗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一.清欢1.拼音:qīng huān2.释义:清雅恬适之乐。 3.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二.引证解释1.清雅恬适之乐。 2.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3.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 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4.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5.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4.苏轼人间至味是清欢全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 出自北宋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 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 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注释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 媚:美好。 此处是使动用法。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 漫漫:水势浩大。 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午盏:午茶。 蓼(liǎo)茸:蓼菜嫩芽。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辉。俨然成了一幅淡远的风景图画了。 一个“媚”字,尤能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 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豪气的表现,精神境界的高人之处。 “入淮清洛渐漫漫。” 第三句是说,眼前入淮清洛,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上片结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 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在临淮)不近,非目力所及。那么词中为什么提到清洛呢?这是一种虚摹的笔法。 作者从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青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在这里显然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含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归隐林泉的寓意在内。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 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 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 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5.求含清欢两个字的一句古诗词,好听的 清欢 qīng huān 清雅恬适之乐。 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 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林清玄经典散文-清欢。 6.搜索包含 “清欢” 的古诗词,成语,词语都行,谁有,除了人间有味 1、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北宋)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2、满江红 (北宋)苏轼 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忧柳氏不能忘情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患,如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旧,云间宿。 3、江神子 (北宋)苏轼 相逢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下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4、武陵春 (北宋)杨万里 春,因呈子西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崇,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5、踏莎行 (北宋)晏几道 雪尽寒轻,月斜烟重。清欢犹记前时共。迎风朱户背灯开,拂檐花影侵帘动。 绣枕双鸳,香苞翠凤。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眼前少个人人送。 6、浣溪沙 (北宋)朱敦儒 风落芙蓉画扇闲。凉随春色到人间。乍垂罗幕乍飞鸾。 好把深杯添绿酒,休拈明镜照苍颜。浮生难得是清欢。 7、点绛唇 (南宋)朱淑真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8、咏怀 (唐)郑谷 迂疏虽可欺,心路甚男儿。薄宦浑无味,平生粗有诗。 淡交终不破,孤达晚相宜。直夜花前唤,朝寒雪里追。 竹声输我听,茶格共僧知。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 溪莺喧午寝,山蕨止春饥。险事销肠酒,清欢敌手棋。 香锄抛药圃,烟艇忆莎陂。自许亨途在,儒纲复振时。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e449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卜算子 山晓鹧鸪啼,云暗泷州路。榕叶阴浓荔子青,百尺桄榔树。 尽日不逢人,猛地风吹雨。惨黯蛮溪鬼峒寒,隐隐闻铜鼓。 清平乐 乱红深翠。楼阁春风外。胡蝶成团飞照水。睡鸭无人惊起。 身闲更觉身轻。酒壶歌扇随行。芳草绿杨堤畔,一声初听啼莺。 清平乐(木樨) 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冷淡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 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 清平乐 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楼外夕阳芳草路。今夜短亭何处。 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清平乐 多寒易雨。春事都相误。愁过黄昏无著处。宝篆烧残香缕。 低鬟暗摘明珰。罗巾挹损残妆。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 清平乐 春寒雨妥。花萼红难破。绣线金针慵不作。要见秋千无那。 西邻姊妹丁宁。寻芳更约清明。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 清平乐 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 便教恩浅情疏。隔花空望金舆。春晚不拈红粉,碧窗自录仙书。 昭君怨(悼亡)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浣溪沙(季钦拥双妙丽,使来求长短句,为赋) 折桂归来懒觅官。十年风月醉家山。有人挟瑟伴清闲。 楚畹飞香兰结佩,蓝田生暖玉连环。拥书万卷看双鸾。 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 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 银海清泉洗玉杯。恰篘白酒冷偏宜。水林檎嫩折青枝。 争看使君长寿曲,旋教法部太平词。快风凉雨火云摧。 浣溪沙 碧玉阑干白玉人。倚花吹叶忍黄昏。萧郎一去又经春。 眉淡翠峰愁易聚,脸残红雨泪难匀。纤腰减半缘罗裙。 浣溪沙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浣溪沙 风落芙蓉画扇闲。凉随春色到人间。乍垂罗幕乍飞鸾。 好把深杯添绿酒,休拈明镜照苍颜。浮生难得是清欢。 浣溪沙 才子佳人相见难。舞收歌罢又更阑。密将春恨系幽欢。 结子同心香佩带,帕儿双字玉连环。酒醒灯暗忍重看。 浣溪沙(赠贲大夫歌者,其人尝在大家) 晚菊花前敛翠蛾。挼花传酒缓声歌。柳枝团扇别离多。 拥髻凄凉论旧事,曾随织女度银梭。当年今夕奈愁何。 阮郎归 柳花陌上捻明珰。娇红新样妆。匆匆曾贮一襟香。月痕金缕凉。 分泪扇,掩离觞。春残人断肠。锦书难寄雁飞忙。池塘芳草长。 生查子 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淡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 眼儿媚(席上瑞香) 青锦成帷瑞香浓。雅称小帘栊。主人好事,金杯留客,共倚春风。 不知因甚来尘世,香似旧曾逢。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 眼儿媚 叠翠阑红斗纤浓。云雨绮为栊。只忧谢了,偏须著意,障雨遮风。 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不妨守定,从他人笑,老入花丛。 眼儿媚 紫帔红襟艳争浓。光彩烁疏栊。香为小字,瑞为高姓,道骨仙风。 此花合向瑶池种,可惜未遭逢。阿环见了,羞回眼尾,愁聚眉丛。 诉衷情 青垂柳线水平池。芳径燕初飞。日长事少人静,山茧换单衣。 箫鼓远,篆香迟。卷帘低。半床花影,一枕松风,午醉醒时。 诉衷情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悲故国,念尘寰。事难言。下了纸帐,曳上青d5b1,一任霜寒。 诉衷情 青旗b237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 时节好,管弦新。度升平。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1. 诗句关于清欢 2. 关于清欢诗句 3. 关于清欢的诗句 诗句关于清欢 1.和清欢有关的诗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一.清欢 1.拼音:qīng huān 2.释义:清雅恬适之乐。 3.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二.引证解释 1.清雅恬适之乐。 2.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3.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 4.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5.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2.包含 “清欢” 的古诗词有哪些 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云仙杂记·少延清欢》释义:陶渊明到太守送酒,多用舂秫水杂投的,说:‘少延清欢几天。 《名利吟》释义:稍微靠近美名不多取,才能接近清欢和陪嫁要求。美好的名誉已经多有需要担心,清欢虽然陪嫁且无忧《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释义:今晚还有什么希望,重复接清欢。 3.杜甫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哪首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宋·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全诗内容如下: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白话释义: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跟泗州刘倩叔一起游览南山。冬天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洛涧入淮后水势一片茫茫。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而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扩展资料: 1、《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2、“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4.搜索包含 “清欢” 的古诗词,成语,词语都行,谁有,除了人间有味 1、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北宋)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2、满江红 (北宋)苏轼 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忧柳氏不能忘情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患,如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旧,云间宿。 3、江神子 (北宋)苏轼 相逢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下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4、武陵春 (北宋)杨万里 春,因呈子西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崇,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5、踏莎行 (北宋)晏几道 雪尽寒轻,月斜烟重。清欢犹记前时共。迎风朱户背灯开,拂檐花影侵帘动。 绣枕双鸳,香苞翠凤。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眼前少个人人送。 6、浣溪沙 (北宋)朱敦儒 风落芙蓉画扇闲。凉随春色到人间。乍垂罗幕乍飞鸾。 好把深杯添绿酒,休拈明镜照苍颜。浮生难得是清欢。 7、点绛唇 (南宋)朱淑真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8、咏怀 (唐)郑谷 迂疏虽可欺,心路甚男儿。薄宦浑无味,平生粗有诗。 淡交终不破,孤达晚相宜。直夜花前唤,朝寒雪里追。 竹声输我听,茶格共僧知。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 溪莺喧午寝,山蕨止春饥。险事销肠酒,清欢敌手棋。 香锄抛药圃,烟艇忆莎陂。自许亨途在,儒纲复振时。 5.求含清欢两个字的一句古诗词,好听的 清欢 qīng huān 清雅恬适之乐。 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 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林清玄经典散文-清欢。关于清欢诗句 1.和清欢有关的诗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一.清欢 1.拼音:qīng huān 2.释义:清雅恬适之乐。 3.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二.引证解释 1.清雅恬适之乐。 2.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3.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 4.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5.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2.和清欢有关的诗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一.清欢1.拼音:qīng huān2.释义:清雅恬适之乐。 3.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二.引证解释1.清雅恬适之乐。 2.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3.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 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4.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5.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3.人间有味是清欢类似的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 游《 钗头凤》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作者不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唐崔郊《赠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4.求含清欢两个字的一句古诗词,好听的 清欢 qīng huān 清雅恬适之乐。 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 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林清玄经典散文-清欢。 5.人间至味是清欢是古诗吗 人间至味是清欢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原文: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 细细的雨和斜斜的风让天气变得寒冷,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柳树让海滩更加明媚。入了淮水的洛河水势更加浩大。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看来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平淡的幸福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这首词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进取的精神。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6.包含 “清欢” 的古诗词有哪些 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云仙杂记·少延清欢》释义:陶渊明到太守送酒,多用舂秫水杂投的,说:‘少延清欢几天。 《名利吟》释义:稍微靠近美名不多取,才能接近清欢和陪嫁要求。美好的名誉已经多有需要担心,清欢虽然陪嫁且无忧《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释义:今晚还有什么希望,重复接清欢。关于清欢的诗句 1. 和清欢有关的诗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一.清欢 1.拼音:qīng huān 2.释义:清雅恬适之乐。 3.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二.引证解释 1.清雅恬适之乐。 2.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 3.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 4.宋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5.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 2. 包含 “清欢” 的古诗词有哪些 唐·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复接清欢。”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云仙杂记·少延清欢》释义:陶渊明到太守送酒,多用舂秫水杂投的,说:‘少延清欢几天。 《名利吟》释义:稍微靠近美名不多取,才能接近清欢和陪嫁要求。美好的名誉已经多有需要担心,清欢虽然陪嫁且无忧《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释义:今晚还有什么希望,重复接清欢。 3. 人间有味是清欢类似的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 游《 钗头凤》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作者不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唐崔郊《赠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4. 人间至味是清欢是古诗吗 人间至味是清欢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原文: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 细细的雨和斜斜的风让天气变得寒冷,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柳树让海滩更加明媚。入了淮水的洛河水势更加浩大。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看来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平淡的幸福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这首词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进取的精神。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5. 诗词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白话译文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跟泗州刘倩叔一起游览南山。 冬天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洛涧入淮后水势一片茫茫。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而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扩展资料: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全词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 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 “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名家点评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苏轼词选》:这首词,雨细,风斜,寒小,烟淡,柳疏,欢清,正体现婉约词文小、质轻、境隐的特点,可知被作为豪放代表的东坡词原有多样的面目。不过此词较之于其他婉约词还是有区别的,它写野外的景色,野外的午餐,野外的心情,在婉约的基调中更掺进了几分晴朗、明媚的色彩。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时节虽属寒冬,作者心里已充盈着灿烂的春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清史研究是cssic期刊

1、崔岩,1999年第4期,《评唐太宗的音乐观》,《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60-63页。2、崔岩,2003年第3期,《也谈太原“黄坑”葬俗的宗教属性》,《洛阳大学学报》,第22-24页。3、崔岩,2003年第3期,《以隋唐为例驳“<通鉴>不载文人”说》,《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87-90页。4、崔岩,2006年第4期,《论唐代科举制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扬州大学学报》,第18-21页。5、乔治忠、崔岩,2006年第6期,《韵文述史 审视百代——论清高宗的咏史<全韵诗>》,《文史哲》(CSSCI),第69-74页。6、乔治忠、崔岩,2006年第9期,《清代历史地理学的一次科学性跨越——乾隆帝《题毛晃<禹贡指南>六韵》的学术意义》,《史学月刊》(CSSCI),第5-11页。7、崔岩,2007年第1期,《噶尔丹死亡问题考辩》,《清史研究》(CSSCI),第110-113页。8、崔岩,2007年第3期,《土尔扈特蒙古回归日期再探讨》,《卫拉特研究》,第27-30页。9、崔岩,2008年第5期,《乾隆帝御制诗史学价值探微》,《求是学刊》(CSSCI),第132-137页。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学术月刊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 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 中州学刊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甘肃社会科学44. 思想战线45. 山东社会科学4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7. 社会科学辑刊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 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53. 国外社会科学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 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 东南学术59. 学海60. 学术论坛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64. 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湖北社会科学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2.青年与社会杂志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C93 管理学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瞭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D9 法律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4. 法商研究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18.法学杂志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第二编经 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5.教育学文摘16.中国素质教育研究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中国素质教育研究9.继续教育研究10. 教育科学博览11. 继续教育12. 教育学文摘13. 中国特殊教育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1. 中国科学.E辑 1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高技术通讯21.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清史研究》的前身是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清史研究通讯》。1979年春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历史学规划会议决定,为了加强清史研究,互通情报,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共同主办一个不定期的内部刊物《清史研究通讯》,自1979年起,相继刊印12期之后, 1982年9月改为正式期刊,在国内公开发行。出版10期以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的清史研究,扩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经过有关部门核准,从1985年起扩大篇幅,由原来的32页增加为64页,由国内发行改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6年起,《清史研究通讯》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独自主办。1991年经国家教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清史研究通讯》正式更名《清史研究》,从1992年起,版面由原来的64页扩展为128页,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书报资料中心合办,清史研究所承担编辑工作,书报资料中心负责出版和发行工作。2000年开始,《清史研究》再次由清史研究所独办,学校在经费上予以扶持。清史纂修工程启动后,为适应研究需求,发挥学术阵地作用,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和繁荣清史研究事业服务。本刊编辑部决定再次调整《清史研究》版面,从2008年起,《清史研究》从原来128页又扩展为156页。

男,汉族,1970年5月生,河南登封人,副教授职称,中共党员。~ 郑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就读。~ 登封五中任教。~ 郑州大学中国科技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统招)。~ 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公费)。2008年元月至今,河南科技大学任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社会兼职:鸦片战争博物馆特约研究员,负责国家文物局在2006年启动了“明清海防遗存保护前期研究”工程中的船炮问题研究。二、1999年9月~至今的科研业绩主要从事中西军事科学技术史与科技哲学研究,2002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独著35篇,其中北京大学2008年版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25篇(含2008~2009年版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20篇)。所发表的论文中被《国务院参事室文摘》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报》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3篇;《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3篇。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课题2个,出版书籍2部。2009年度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参加的课题[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材质比较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06BAK20B003,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一负责人,2009年6月结项。[2] 2007年度国家重大社会科学课题清史工程三级项目~《清史图录·军事卷》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二负责人。项目编号:200710120503005。(2)近5年发表的论文如下:[1] 刘鸿亮:《侵华英军“利炮”探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号(第133期)第3版。五千字。[1] 刘鸿亮:《洋务运动以前中国火炮的盛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五千字。[2] 刘鸿亮:《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炮弹研究再析》,《史林》2010,(3):86~99。2万字。《史林》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3]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复合金属炮技术盛衰的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86~93。万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4]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铁炮射速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71~77。万字。《国务院参事室文摘》2009年11月8日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3日转摘。《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5] 刘鸿亮、孙淑云、牛书成:《鸦片战争时期中西铁炮制造技术优劣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103~108。1万字。《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6]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卡龙炮技术的初步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9):145~153。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7] 刘鸿亮、孙淑云、李晓岑、李斌:《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调查研究》,载《海交史研究》2009,(2):104~127。3万字。《海交史研究》为专业性期刊。[8]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龚振麟铁模炮技术的研究方法新谈》,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26。2万字。[9]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铁炮材质的比较研究》,载《清华学报》(台湾),2008,( 4):563~598。4万多字。台湾《清华学报》为国际性期刊和SSCI来源期刊,是中国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10] 刘鸿亮、孙淑云:《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炮弹的技术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63~68。1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1] 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射程问题研究再析》,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4期,万字。《历史档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2]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发射火药的技术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118。2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5期(页192)做了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1期做了论点摘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3] 刘鸿亮:《关于16~17世纪中国佛郎机火炮射程的问题研究》,载《社会科学》2006,(10):185~192。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4]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性能比较》,载《清史研究》2006,(3):31~43。2万字。《清史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页187~188)2006年第6期有论点摘编;《光明日报·文摘报》2006年9月8日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41~51页)》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页186)做了论点载编。[15]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载《社会科学》2005,(12):86~95。万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6] 刘鸿亮:《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翻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87~90。1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做了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7] 刘鸿亮: 《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0~114。1万字。《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18] 刘鸿亮:《明清之际红夷(衣)大炮的射程及其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3):78~83。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1期(页161)有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9] 刘鸿亮:《科技:是天使抑或是魔鬼》,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5~7。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1~5。1万字。[21] 刘鸿亮:《徐光启与红夷大炮问题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42~47。1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有论点摘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 [19] 刘鸿亮、杨超华:《中国大学“泛行政化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亟待改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101~102。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中国行政管理系统中“博士官”现象的一些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1):50~53。1万字。《中国行政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1] 刘鸿亮、岳秀红:《透析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现象》,载《教育探索》2005(1):55~570。8万字。《教育探索》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22] 刘鸿亮:《“博士官”问题探析》,载《中州学刊》,2005,(1):77~80。1万字。《中州学刊》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3] 王冰峰、刘鸿亮:载《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和“以人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41~143。1万字。[24] 刘鸿亮:《“博士官”现象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一些思考》,载《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5):62~65。1万字。[25] 刘鸿亮、李清聚:《高校教师授课满意度以“学生评教为第一”的辨证再思考》,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3):57~60。1万字。[26] 刘鸿亮:《透析高校教师“两栖化生存”现象》,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7-89。1万字。 [1] 《中原文化大典-科技典-化学卷》,2008年4月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1~2006年全国重大出版工程、河南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河南“国书”之称,10万字。[2] 《科学技术史》,独著1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3] 《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独著35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拟出版。[4] 《中英战船与鸦片战争》,独著2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拟出版。

清风杂志是正规期刊吗

《清风》杂志秉承“弘扬廉洁文化,鞭笞腐败现象,净化心灵家园,引导清廉人生”的办刊宗旨,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2010年1月17日,《清风》杂志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出席。参加首发式的还有中纪委副部级巡视员戴俭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以及廉政建设方面的知名学者。 《清风》杂志推出“中国公开”、“法官与律师的游戏”、“聚焦县委书记”、“维稳不可惟稳”等专题策划,针对性较强,具有现实意义,成为领导决策参考依据。本刊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堪称廉政文化建设的首选读物。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与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清风》杂志,经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于2010年获得国内公开发行出版物刊号。《清风》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廉洁文化第一刊。

主体,地址。1、主体。湖南省清风是杂志社公司,清风少年是《清风》杂志文学副刊。2、地址。湖南省清风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街道金星南路,清风少年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北街与明道巷交汇处东南。

清风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期刊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全国性的,如: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

2、省级的,如:**省一级期刊、**省十佳期刊、**省期刊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华东地区期刊、华北地区期刊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南京大学核心期刊、湖南大学国内刊物目录、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部级报刊杂志。

目前国内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的学术机构有:

(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清风》杂志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与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43—1501/D),于2010年元月正式公开发行。

《清风》杂志社是重庆文理学院唯一的校园文学杂志社团,成立于2004年3月10日,在校社员已达900人。《清风》社现主办一刊《清风》文学杂志,一团队“捷传文化传媒(优游电视创作,《精品媒》时尚杂志)”并下设新闻部、文艺部、外联部、活动部、秘书部、美宣部、网信部七个部门,且下辖“印象”播映室及“午后花园”摄影棚两个社员活动分部。出版的《清风》杂志以“纪实校园生活,关注人间真情”为办刊宗旨,以新闻与文学并重为特色。从2004年创刊至今,已成功出刊十三期,并于2006年荣获重庆市首届校园优秀刊物评比(杂志类)三等奖。 《清风》杂志社自2004年成立至今,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渐趋成熟,并以破竹之势迅速在社团林立的文理校园中掀起一番波澜,如今已成为学校社团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社团之一。在《清风》渐趋成熟的岁月中,清风人一直在否定与被否定,思考与反思考中对新闻视角进行审视,在价值与观念,形式与内容上对文化精品进行深度总结。清风人在用自己的努力,向校园“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真情奉献文学精品”,浓浓道义,凡事洞察,于简单中追求完美,于成熟中塑造个性。清风人就是这样以文学的名义一路走来,懵懂走过2005,谨慎走过2006,激昂走在2007,坚定走向2008。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我们呼号不息,是因为没有一天曾熄灭我们的梦想;我们致力于一毫一厘的进步,是因为我们深知清风的完善无近路可寻,我们一次次泪流满面的奔波在文理这片热土上!”在《清风》发展的岁月中,清风人以其对《清风》浓郁的感情形成了一种清风情节。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沉淀,更是一种精神。也正是这种文化和精神促进了今天《清风》的发展。《清风》有理由让人们期待它明天的辉煌,也有理由让人们相信它必将成为校园刊物中最有影响力的杂志。 问沧忙大地,谁主沉浮。清风独尊文理大地!

清华法学是核心期刊吗

有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法商研究,政法论坛。

比如: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

法学期刊,肯定要提它的影响因子,这是sci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越强。刊名 影响因子 1 中国法学【CLSCI来源期刊】 2 法学研究【CLSCI来源期刊】 3 中外法学【CLSCI来源期刊】 4 清华法学【CLSCI来源期刊】 5 法商研究【CLSCI来源期刊】 6 法学家【CLSCI来源期刊】 7 法学【CLSCI来源期刊】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LSCI来源期刊】 9 当代法学 10 政法论坛【CLSCI来源期刊】

②公开发行的法学期刊指有公开刊号、公开发行的以刊登法学论文为主的刊物,包括区内的《检察理论与实践》、《广西法治日报》、《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和区外的类似刊物如《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等。③知名期刊包括:《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当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黑龙江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行政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中国司法》、《人民司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地方版除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河北法学》、《内蒙古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学论坛》、《河南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政治与法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湖南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④权威报刊是指《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理论版)》。这些都是核心的法学期刊,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如果帮助到你了 请采纳 谢谢

  • 索引序列
  • 浮生难得是清欢期刊
  • 清史研究是cssic期刊
  • 清风杂志是正规期刊吗
  • 清风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 清华法学是核心期刊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