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论文

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论文

史前社会或称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文明社会的前身,也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一、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 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探讨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对此问题所持观点。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倡导者有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并在《动物之教育》的书中进一步提出:非但在脊椎动物中,而且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现象。在他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进,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他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沛西·能在20世纪20年代则断言:“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他又说:“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上述从生物学观点说明教育起源,乃是19世纪下半叶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批评了利托尔诺的观点,认为其弊是未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孟禄在其名著《教育史教科书》的第一章“原始的教育”中,从人类学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人类教育的起源和发生过程做了专门和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孟禄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从未表现出是有意识的过程,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如何拾掇杀死的野兽,如何烹调,如何编织,如何制陶,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越来越少的重复模仿的方式学到的。孟禄根据上述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为心理现象。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据此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动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故教育起源于劳动。从时间上来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这个发展阶段。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他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起源“是与社会的生活过程、物质的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而且是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她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由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由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学者继续探讨教育的起源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几种较新的提法是:“教育起源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即非本能的条件反射所获得的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的传递和交流”;等等。 上述两类教育起源论反映出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看法。第一类中,不管是将教育解释成生物学现象还是心理学现象,实际上都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强调人与动物的联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进而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则失之偏颇。教育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有其合理性,现代心理学理论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但这一理论又进而否认了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样失之偏颇。 第二类教育起源论则将教育看作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物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教育乃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类观点总的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史前指原始社会。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文明社会的前身,也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目前,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了解这一社会的概况(包括教育的概况);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科研成果;二、民族学的资料;三、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我国史学界一般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血缘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以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社会四个阶段。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征。一、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共育。二、教育与产生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三、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教育的三个起源,越趋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既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所以在认识教育发展规律上有了正确的哲学和方法论,后面你可以列举一下教育发展的过程。

我认为教育的本源,肯定不是为了选拔人才,选拔人才,是社会需要去做的事交给整个社会做的,而不应该是学校来单独的选拔人才,更多的教育是根据每一个阶段的教育不同来提高人们的素质。当然,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其实应该是脱离了基本的教育,大学教育更多,已经到了比较高层次的教这,这种教育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所以它会有选拔机制,换句话说其实大学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大学教育中,其实从研究生开始就已经是算一种工作,而按道理来说本科生是一种选择性的上学方式,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大学教育,但是大学以下的教育,都要是提高人们素质为主。所以这也就是,提到了所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教育来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这应该就是素质教育,所以,除了大学之外的,任何教育都不应是以选拔人才为主,只有到了大学这个层次才应该是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在提高选拔出来的人的整体素质。我们首先要了解教育的定义。其实所谓的教育,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其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人,这是广义的教育,其实狭义的教育正是学校教育。从教育的定义上看,教育最后回归到为社会的发展培养的所需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最好还是把教育归结为选拔人才。曾经也又学者提出过教育筛选理论,也就是通过教育筛选人才。但是我认为教育既要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其实既包括知识人才,也包括技术人才,但是教育更要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因为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仅凭技术人才是不够,还需要高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一个人光有才没有德是不行的,一个社会仅有人才,却缺少有道德的人才,也是不行的。因此综上所述,教育的本源应该是两者兼得。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颇受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既是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1)就现行的研究成果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教育是否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二是动物和人在可受教性上是否有本质区别;三是人是否必需教育。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人们的看法并不很一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除以上所述各种观点外,还有教育起源于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生发展说、教育起源于军事训练说、教育的知识授受起源说等等,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教育逻辑起点的探讨,至今未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其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教育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整个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点,涉及教育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学科为依托,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所有课题中,教育起源是最具“历史感”,最负重的课题。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历史地考察教育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今日教育的认识。

教育研究论文的意义

教育研究的意义 这个周.我们学习了教育研究方法基础这门课程,通过学习了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对教育研究意义的理解如下: 一、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在社会的进步的同时,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与社会连接这样才能进步。通过开展教育研究,确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把握正确方法,措施、途径。 二、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社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 ,通过教学研究,促使人们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 三、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设 ;一个学校的发展 必须重视学术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术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研究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教育研究,不仅可以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增强师生员工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升学术文化的水平。四、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比较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教育专业化的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的素养和创造地实践的能力。参加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培训教师的有效途经,可以说是一种“校本培训” 。 简答题1.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教育学的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要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如桃花江小学就因此出了九位特级教师,益阳市一中更是由教科室主任带领12人团队参加这次培训),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惑。 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但要注意,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二、课题研究的一般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与阶段划分 课题研究一般是按照以下流程来实施的:选题——学习与查阅资料——课题申报与课题评审立项——开题论证——开展研究——中期评估检查——完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评奖推广 (二)关于选题1、选题的基本原则:一是前瞻性原则,对象要新,视角要新;二是科学性原则;三是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与客观实践相符,可实现;四是价值性原则,要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五是明确性原则,选题能够准确反应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2、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要贪大求全;三是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四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选课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⑴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课题 每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比如湖南的是“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安化县教育局的“微型课题研究”),这些机构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对这些《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问题来。 当然,这些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还得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⑵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课题 在你的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问题,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像这样一些问题中往往就有你要找的课题。 例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教师就提出:“运用非常规性方法进行班级进行管理的研究”的课题。⑶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课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像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这些工作和现象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因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 然而,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人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正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很多话学生并没有注意听,也没有认真地去听,而在老师看来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的,于是就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的课题。 ⑷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而提出课题 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呢?这恐怕也是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例如,能不能采用写作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和对话,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应用,如果将它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又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只要你放开思路,大胆地设想,就不愁找不到你所关心的、有价值的问题,只要你能提出问题,课题也就会很容易得到了。(三)关于方案设计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 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必要性? 其实很多制度的最初本意都是很好的,教师教研也是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但是当这个制度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相联系,间接的影响到了教师的收入,教研就变味了,变成了为教研而教研,不是为了成长而教研。更多的人为了能有教研,不得不出钱买来教研成果的发表,甚至买论文,真正专业成长的本意已经失去了。反倒变成更多的人评上职称后就不肯再教研了。倒是养肥了一批杂志社,呵呵呵。 我研究过教师的教研现状,大部分的研究层次很低,更多的是重复研究和教育总结,对教育科学的促进作用不大,更多的只是评职称的手段,但是反之,如果没有教研,是不是也会有很多弊端了,就像是没有压力的学习,不用考试的学习,更多的人就会放弃呢?而且不根据教研成果评职称的话,是不是走后门的人更容易评上职称呢?而真正能够有意识的促进自身成长的教师,是不是会在教研上有一定的成就的呢? 个人浅见,作为教师的共同的无奈吧,呵呵。

教学研究论文是以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与教育研讨活动,交流经验,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普及。教育教学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供教育界同仁分享、借鉴,共同探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育教学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教育教学论文是以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

教学研究论文的意义:

1、教育论文是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

论文一旦公开发表,便立即产生它的社会价值。任何读者都可以看,都可以用,都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与伦比的价值作用。尤其是教育报刊的发行量很大,读者往往有几万,几十万之多,因而教育论文的宣传效果和教育效果更难以估量。

高质量的教育论文不仅可以永载史册,而且也是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2、教育论文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面对未来的教育,广大教师应该向科研型、学者型、特长型的方向发展。撰写教育论文能加速这一发展的进程。写教育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学习和研究,所以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

货币起源研究背景和意义论文

货币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主要起著衡量和转移与个别商品相分离的价值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货币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它有着深厚的哲学与历史文化的底蕴。首先 ,货币对社会各种质料的组合,货币经济对人与人关系中内在维度的改变,锻造出人对世界 理解趋向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座标。货币化生存世界直接影响和关联着人的世界观、 人 生观和价值观,它使得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不断压倒品质的价值,从而追求生活意义 的平等化、量化和客观化,把人生的消费和积累作为惟一至上的终极追求目标。其次,货币 是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的产物,它所体现的价值和价值交换,本质上是特定的生产关系或社 会关系的交换,货币形式的变迁记载着社会制度形式的变迁。在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不仅因 为社会而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只有通过社会才获得它的价值。它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作 为一群人的共同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进入了社会 的各个细胞,牵动着社会每个成员的生存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尽管货币是整个社会的共同 创造物,但是对于每一个单个人来说,它仍然是不依赖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最 后,货币交换和形态发展的成熟度乃是量度人性及其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货币的存在 并不是货币自身的单纯定在,就货币属人的本性而言,它既作为人的异己物件,又作为人的 活动物件,是属人的存在。货币与人性、人的自由相联络。货币被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智力进 化的印记,正是人的智力水平使得一些本不具一致性或相似性的物件之间有了对等的关系, 货 币体现了这种社会的抽象理智。如马克思所言,“货币是需要和物件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 资料之间的皮条匠。”??〔1〕?正是这个“皮条匠”给人类的个性存在和自由开辟了无 限大的活动空间。货币反映并升华了人对于他的目的、他的力量施加的物件以及他无能为力 的物件的实际关系。? 开展货币哲学讨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一,当代急剧发展的成熟的货币经济 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得货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和活动的焦点、关键和要害,对此问题 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在展开现代性批判的过程中,去关注和解答现代人生命被物化的本质奥 秘。在都市化的生存空间里,人们通过包括交换、所有权、个人自由、贪婪、挥霍、生活风 格、文化等,能够充分感受到货币给现代人的个性和自由开辟了无限大的活动空间;同时, 由于人类“现代性”生存状态至今摆脱不了货币经济的 *** 和支配,货币的存在与流动,正 在加速改变着现代人生存交往的理念和方式,人们越来越感到,货币在开拓私人财富和私人 生存空间的同时,却程度不同地挤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权利。尤其货币对现代人性的改变和 侵蚀的事实,使我们至今无法消解类似马克思、席美尔、卢卡奇曾对货币、资本所持有的忧 患意识。因此,对现代性的批判,理应包含对货币的哲学批判。这种批判有助于我们揭示当 代货币经济背后的社会关系本质,去关注当代人生命的形而上学问题。? 其二,我国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货币经济 。当代中国人需要一种成熟的、健康的、适时的货币社会观、价值观和文化观。除了懂得怎 样用钱、怎样理钱、怎样对待钱外,还要深刻地认知货币与人性、货币与自由、货币与人类 交往、货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真解读货币的手段与目的、货币的真实性与虚 假性、货币的能动性与杀伤性等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推进,在中国人告别了 传统的义利观后,一种新的货币观念,正在国人心理中发育。货币经济承载和关联著社会的 各个阶层和各种事物,并正在导致整个中国社会价值...... 求货币的意义,形成?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交换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商品流通(货币产生).2.货币的本质(1)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特点.(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产生过程其实,在历史上,货币要比商品产生的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板书)(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交换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板书)(1)偶然的物物交换最初的商品交换,人们只是把多余的产品用来交换,而且这种交换很偶然,有剩余产品就交换,没有就不进行交换;交换的产品种类也很偶然,今天可能这种产品有剩余,就交换这种产品;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另一种产品有剩余,就交换另一种产品.这种交换,用公式可以表示为:W1===W2.金钱的意义是什么 唉!这就是现实啊 有一句话概括的很好:钱不是万能,但无钱就万万不能.有了钱你可以买性, 但不可以买到爱; 有了钱你可以买时钟, 但不可以买到时间; 有了钱你可以买一本书, 但不可以买到知识; 有了钱你可以买地位, 但不可以买到尊重; 有了钱你可以买血液, 但不可以买到生命; 有了钱你可以买楼, 但不可以买到一个家; 有了钱你可以买一张床, 但不可以买到充分的睡眠; 有了钱你可以买到医疗服务,但不可以买到健康的身体。 (1) 利益表现为、转化为许多范畴,如道德。 利益与许多范畴相联络,如权力。 在与利益相关的许许多多的范畴中, 有一个范畴是几乎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能回避的巨大存在,那就是金钱。 这个世界上不用金钱生活的人可以说很少。 连宗教也和金钱相联络。需要化缘,需要有人捐款。 希望朋友们在金钱问题上能够走出误区,独具慧眼。 (2) 对待金钱,人类社会几乎有一万种畸形的心理和误区。 对金钱的爱憎、亢卑,对金钱的崇拜与畏惧,对金钱的莫须有的虚荣与轻视, 在金钱面前的疯狂、丑陋、犯罪、扭曲、变形,在金钱面前的拘束、拘谨、腼腆, 在金钱面前的狂妄自大,在金钱面前的奴颜婢膝,关于金钱的种种嫉妒与不平衡, 在金钱面前的各种厚颜 *** ,对金钱的各种暖昧、回避、虚假,关于金钱的各种累、 各种负担,关于金钱的各种焦灼、烦恼、忐忑、不安、恐惧、惊惶、苦恼、愤怒、紧张、 疲劳,关于金钱的各种各样的疾病,关于金钱的各种迷信,关于金钱的各种痴迷, 关于金钱的各种思想、心理、精神乃至行为的误区。 这个世界上,在金钱问题上毫无疾病的人非常之少。 在金钱问题上毫无疾病的人,必定是整个社会生活都毫无疾病的人。 没有找到对待金钱的合理态度,没有找到对金钱的平常心,侈谈什么禅? 当一个人贪钱贪婪得难受的时候还在学禅,是假的; 当一个人想钱想得难受却说不出口的时候,谈禅还是假的。 对钱的平常心,是现代社会平常心的一个标志。 对金钱的亢卑心理与对人的亢卑心理一样,都是毛病。 在金钱面前的亢卑心理在当代是一种很普遍的心态。有钱的人拿着钱是一种很亢的感觉, 钱少一点有一种卑的感觉。钱少的时候往豪华柜台前一站,就有一点自卑感。这是每个人都有体验的。 在金钱问题上做到不亢不卑很难。亢卑都是畸形心理,病态心理, 在那一瞬间心理上肯定是扭曲的。在金钱问题上做到不亢不卑,与待人接物做到不亢不卑是一样的。 对金钱的崇拜与畏惧叫畸形,叫变态;在金钱问题上莫须有的虚荣与清高也叫病。钱少了不平衡,钱多了狂妄,都是病。 在金钱面前的贪婪、丑陋、犯罪,是疾病。在金钱面前的拘谨、腼腆,也是疾病。 一个作家,出版社要出他的书,他不好意思谈稿费,这是腼腆。 这种腼腆也是病啊。其实他想要稿费,但是不好意思张嘴。人家给少了他不愿意, 可是又不好意思说少。 贪婪是病,腼腆也是病。 做生意成得了成不了,心理上特别紧张,这种紧张也是病。 搞经济要用无病的方法把它搞好,有病是搞不好的。 不平衡也是病。本来应该把挣钱看成一种玩耍,愿意挣钱你就挣, 挣不来钱也不要着急。着急也是个苦恼,也是个病。 钱多了烧得不行,也是病。 所有这些对待金钱的不正确态度都是疾病。在金钱问题上, 人类真是有一万种误区,一万种畸形,一万种扭曲。 要找到对待金钱问题的平常心,确实需要对金钱有一个清醒的透视。 (3) 学过一点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人对金钱发展的历史都有大致的了解,可是, 很少有人把货币史当成一个真正活生生的东西来掌握。 金钱有其历史。马克思等经济学家对货币的研究与揭示, 确实是人类认识文化、解剖...... 最早出现的货币有什么意义 交子,出现于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银等财物的使用不方便,据记载,商人们每次出行都会携带数量重量极为大的货币,及其不方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逐渐方便,人们渴望一种使用方便,携带舒适的货币,就这样交子诞生了 货币的基本含义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数或政策变数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购买力的暂栖处; 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货币本质的逻辑推理和证明:当市场处于物物交换阶段时,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交换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并不总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双方,那么交换就无法进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么在某个约定下,交换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间以双方交换的形式发生。 这个约定就是:乙与丙约定可以用A来换取D,这样他就可以用B来和甲交换A,尽管A并不是他最终需要的,它充当了交换媒介的角色。我们把在这个事例中的角色延伸开来,把甲指代成买家,乙指代成卖家,丙指代成市场,它既可以是某个丙,也可以是内部存在交换的组合。这样A就充当了通货的角色,即甲用A来向乙购买他所需的B,而乙则持有A并用它来和丙交换D。当交换在更大范围内发生,交换双方供给与需求双向匹配的重要性就不断降低,如果市场的规模足够大,那么就总存在可能的第三方,他能够提供缺失的供给来满足交换者的需求。这个第三方就是市场,市场是包含所有交换者的总体。在上述甲乙丙交换的例子中,我们假定丙包含丁、戊和庚来做一个一般的说明:假定丁余D缺E,戊余E缺F,庚余F缺A。显然,交换如果能够进行,乙、丁与戊都应该和A的接受者约定A可以换取其所需,于是乙、丁与戊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约定。我们再追溯A的来源,甲的A从何而来呢?存在两种可能:交换所得或者自行产出。如果是自行产出,那么甲就成为一个通货的生产者,进一步说是货币的发行者,他显然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A可以用来交换其所需,因为他正在这么做。如果是交换所得,我们不妨称呼这个交换物件为天干,那么甲与天干交换得到A的时候,乙就成为来自市场的第三方,甲也应与乙约定A可以交换其所需,故甲乙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约定。我们把这个事件中的交换关系进行简并,我们就得到一个结论:只要交换者与市场能够达成一个约定,约定某个物品对其他物品的交换权,那么交换就总能够进行。如果不存在丙,则市场上没有乙需要的产品D,因为乙获取市场丙需要的A就没有意义,那么乙与甲交换来获得A的行为也就没有意义,甲乙的之间的交换也不会进行,整个交换中止。就乙而言,在其所有B为甲所需的同时,其所需D也能从市场取得,那么乙才愿意与市场丙交换。对乙而言,甲同样可视为市场的一部分。这样甲与乙之间的单向匹配,乙与丙之间的单向匹配,丙与甲之间的单向匹配在归纳为个体与市场时,即表现甲与市场丙(含乙)之间的双向匹配,乙与市场丙(含甲)之间的双向匹配。而这乃是物物交换得以发生的基本条件。因而货币的作用就在于将供给和需求单向匹配的双方无法达成的交换通过市场而实现,进而实现市场所有交换者的供需转换,即所有向所需的转换。将所有交给市场的同时也要求市场提供其所需乃是交换的前提,所有与所需...... 纸币出现的原因、作用和意义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 *** 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意义及作用简述:纸币比金属货币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怎样全面理解货币的含义 现行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对货币的定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怎样来理解货币的这个含义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货币是商品,但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货币既然也是商品,它也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货币作为商品和一般商品的相同点。货币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可直接购买任何商品,价值是生产金银耗费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不同的商品使用价值各不相同。货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与一般商品不同。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具体,如粮食可以满足人们食用的需求,衣服可以可以满足人们御寒的需要,书籍可以满足人们学习阅览的需求等等,货币作为商品其使用价值比较一般,是购买其他一切具体的商品,即它的使用价值在于“购买”。其次,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商品交换的总种类增多,为解决交换过程所出现的麻烦,货币便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一边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各种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吸引人们去消费;另一边是货币,它作为价值的代表而存在,它以富有者的身份出现,对商品挑三拣四。在物物直接交换中,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媒介;而货币出现后,买和卖成为两个不同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这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必须同时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克服了商品交换的障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但也带来新的矛盾。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这里卖、到那里买,今天卖、以后买,其结果,必然有人的商品卖不出去。第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不等于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和一般等价物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不同地区一般等价物可能会不同,但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固定的,固定的由金银来充当。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就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在货币产生以前,一种商品可以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甚至和几种商品相交换,但不能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自从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都必须和货币相交换,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开始大显神通。第四、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它自然也就成了财富的象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年度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多少,可以显示出其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一个企业拥有产值利润的多寡可以看出其规模和经济效益如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拥有货币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出其富裕或穷困的程度。商品生产者能否实现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关系到其经营的命运。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在历史上,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金银。这种新的财富观念使整个社会掀起了崇拜金钱的狂热。这种财富观念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

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主要起着衡量和转移与个别商品相分离的价值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货币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它有着深厚的哲学与历史文化的底蕴。首先 ,货币对社会各种质料的组合,货币经济对人与人关系中内在维度的改变,锻造出人对世界 理解趋向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坐标。货币化生存世界直接影响和关联着人的世界观、 人 生观和价值观,它使得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不断压倒品质的价值,从而追求生活意义 的平等化、量化和客观化,把人生的消费和积累作为惟一至上的终极追求目标。其次,货币 是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的产物,它所体现的价值和价值交换,本质上是特定的生产关系或社 会关系的交换,货币形式的变迁记载着社会制度形式的变迁。在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不仅因 为社会而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只有通过社会才获得它的价值。它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作 为一群人的共同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进入了社会 的各个细胞,牵动着社会每个成员的生存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尽管货币是整个社会的共同 创造物,但是对于每一个单个人来说,它仍然是不依赖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最 后,货币交换和形态发展的成熟度乃是量度人性及其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货币的存在 并不是货币自身的单纯定在,就货币属人的本性而言,它既作为人的异己对象,又作为人的 活动对象,是属人的存在。货币与人性、人的自由相联系。货币被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智力进 化的印记,正是人的智力水平使得一些本不具一致性或相似性的对象之间有了对等的关系, 货 币体现了这种社会的抽象理智。如马克思所言,“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 资料之间的皮条匠。”��〔1〕�正是这个“皮条匠”给人类的个性存在和自由开辟了无 限大的活动空间。货币反映并升华了人对于他的目的、他的力量施加的对象以及他无能为力 的对象的实际关系。�开展货币哲学讨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一,当代急剧发展的成熟的货币经济 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得货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和活动的焦点、关键和要害,对此问题 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在展开现代性批判的过程中,去关注和解答现代人生命被物化的本质奥 秘。在都市化的生存空间里,人们通过包括交换、所有权、个人自由、贪婪、挥霍、生活风 格、文化等,能够充分感受到货币给现代人的个性和自由开辟了无限大的活动空间;同时, 由于人类“现代性”生存状态至今摆脱不了货币经济的刺激和支配,货币的存在与流动,正 在加速改变着现代人生存交往的理念和方式,人们越来越感到,货币在开拓私人财富和私人 生存空间的同时,却程度不同地挤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权利。尤其货币对现代人性的改变和 侵蚀的事实,使我们至今无法消解类似马克思、席美尔、卢卡奇曾对货币、资本所持有的忧 患意识。因此,对现代性的批判,理应包含对货币的哲学批判。这种批判有助于我们揭示当 代货币经济背后的社会关系本质,去关注当代人生命的形而上学问题。�其二,我国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货币经济 。当代中国人需要一种成熟的、健康的、适时的货币社会观、价值观和文化观。除了懂得怎 样用钱、怎样理钱、怎样对待钱外,还要深刻地认知货币与人性、货币与自由、货币与人类 交往、货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真解读货币的手段与目的、货币的真实性与虚 假性、货币的能动性与杀伤性等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推进,在中国人告别了 传统的义利观后,一种新的货币观念,正在国人心理中发育。货币经济承载和关联着社会的 各个阶层和各种事物,并正在导致整个中国社会价值的量化、世俗化和理性化的变化,对国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变化决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现象,它已 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其三,展开货币哲学讨论是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走向深入的需要。国内经济哲学的研究应当从 “什么是经济哲学”的讨论,转入经济哲学重大个案问题的研究。而货币既是一切经济活动 的润滑剂,又能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属人本质,更能揭示出人的生存世界的矛盾及其异化根源 等问题,因此,它有着重大个案问题的代表性。应当说,历史上从经济哲学的角度探讨货币 问题的思想家比比皆是。如,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斯密、马克思和席美尔等。国外货 币哲学研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席美尔的《货币哲学》(1900),此后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是西方经济学货币理论所关涉到的某些哲学问题研究。如凯恩斯的《货币论》、米尔达尔 的《货币均衡论》、托马斯·梅耶的《货币、银行与经济》;二是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 、心理学等领域来研究货币问题。如厄内斯特·曼德尔的《权力与货币——马克思主义的官僚理论》、小劳埃德.B.托马斯的《货币、银行与经济活动》、安德 里斯.R.普林多的《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栗本慎一郎的《经济人类学》等。国内有 关货币哲学的讨论似乎尚未开始,只是有一些介绍和评价席美尔的《货币哲学》的文章,如 刘小枫的《<金钱·性别·生活感觉>——纪念席美尔货币哲学问世100周年》;还有 学者从社会学或文化的角度来思考货币问题,如林继肯的《货币神奇论》(《 东北财经大学 学报》2002);在某些社会科学著作的章节中也有学者谈到了货币哲学的有关内容, 如李维 森的《经济学如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尽管如此,在我国社会经济 快速发展的今天 ,货币思想、货币理念的发育发展应当与货币的发展相一致,我国货币哲学理论研究匮乏的 现状应当改变。�关于货币哲学研究的路径席美尔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念:一是从承载货币之存在的实 质和意义的条件出发阐释货币;二是从货币对内在世界影响的角度考察货币的历史现象、货 币的观念与结构及对个体生命的情感、个体命运的连接,对一般文化的影响;三是从社会生 活入手剖析货币的本质,剖析产生货币的需求以及货币所满足的需求;四是综合考察货币对 整体的人类生活的影响,以此建构起人类理想的生存图景。总之,哲学对货币的解读,主要 有三个视角:(1)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揭示货币存在的社会本质。(2)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揭 示交往与货币的互动关系,从而认清货币与交往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3)从人 性和人的自由、平等、公正的角度来揭示货币的人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美学的重要理念。 �当前,货币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西方经济学货币哲学思想与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 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关于货币的外在运行规律与现象的科学,是经济现象的表层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则是深入到货币内部本质的关于货币的深层本体论。马 克思的资本论在揭示货币的动力学机制的同时,深入剖析了这个动力学机制内部的深层人 学价值。其伟大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正在于深刻地揭示了货币内在力量的人学来源,以及 通过货币增殖与流通过程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生成过程,并在此科学分析的基 础上,分析了货币对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2)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中关于货币本质的理论,以及在当今废除金本位以及电子货币出现 之后货币本质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虚拟经济对市场的作用。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 理 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是建立在市场交换基础上的人们之间经 济关系的价值表达形式。在金本位废除之后,货币本质没有根本性变化,但在表达形式上采 取了虚拟的形式,由此导致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方式与整个经济体系运行方式的作用发生基 础性变化。�(3)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中关于货币运行机制的理论,以及现代货币流通方式的新特点与新 机制。《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货币流通机制,揭示了以货币为交换媒 介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的深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显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基本结构与本质特征。随着信用机构、股票市场的发达与电子货币的出现,今天的货币流通 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货币关系的深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并且由此衍生出相应的政治关系与意识形态关系,并对这些关系发生深刻的影响。�(4)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中货币伦理思想。马克思早期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货币伦理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特别是《资 本论》中这些伦理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货币及其各种 变化形态,特别是虚拟经济中的新货币形态,以及信用机构、股票市场的发达与电子货币的 出现,对人们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新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的建设中,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新的货币伦理观念,如何建设这些伦理观念,以及如何建立社 会信誉体制等等。�关于货币哲学的研究方法有三:(1)文本的学习与解读。从马克思经典原著出发进行双向度 的解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链条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从马克思所处的思想环 境和特定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在研究方法上对货币进行历史哲学、人学 、 社会哲学和伦理学深度透视的智慧和精髓;另一方面,从马克思思想内涵的历史时空的超越 性,寻找理论的现代性意义和实践上的张力,尤其是结合中国经济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 问题,从中获取指导性的实践启示。(2)思想史的梳理与提炼。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的历史,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发展历史,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资本 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思想的发展历史,来认真梳理和寻找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的逻辑、方法 和论述的体系,充分体现研究方法上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史料与观点的统一、事实判断与 价值判断的统一,应当说,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繁杂和艰巨的。(3)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方法,展示马克思思想的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的风格和特点。主要从今天中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紧密联系由货币功能所引起的人的生存状况、精神现象、价值 取向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和讨论;依据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来诊断当 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回答经济理论和经济行为中的疑难问题;同时,立足于新的实践, 积极吸纳当代人的文明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

流通货币(简称通货),是一种或一组用于物资交换的工具,有时也仅称“货币”。它根源于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金钱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度量单位。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历史物物交换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交换发展和与之伴随的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史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么一个历史沿革。从这一发展过程应该看出:首先,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其次,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发明、人们协商或法律规定的结果。再次,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就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

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商品的价值决定的。随着交换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先后经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势下,产生了货币。

货币与人性、人的自由相联系,货币被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智力进 化的印记,正是人的智力水平使得一些本不具一致性或相似性的对象之间有了对等的关系, 货币体现了这种社会的抽象理智。

如马克思所言,“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 资料之间的皮条匠。”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

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

教育类论文研究意义数据来源

有很多数据的,能搬忙写的。

在所引用的资料或者别人观点后面加上标1、2、3…然后在本段下面写注:作者:论文名,期刊,时间

一、数据来源格式要求: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二、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所列数据来源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所列举的数据来源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论文

可以自己调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

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论文

1.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它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突出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教育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即教育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共性是:(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2)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资料数据。(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5)有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1)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研究的周期较长。(3)针对性、实践性强。(4)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教育研究的意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作用①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②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2)要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当方向与目的确定之后,方法就起着决定的作用。研究方法对头了,就可以本着正确的方向,达到研究的目的,起到辨别知识真伪、扩充知识数量与范围、获得新的发现、启发人的思想的作用。反之,如果方法不当,就会使研究工作劳而无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1.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及特征(1) 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① 教育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道德教育为主。② 采用观察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③ 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④ 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2)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 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② 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③ 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④ 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② 构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进步的与传统的、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流派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④ 由于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⑤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⑥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心理学及心理研究方法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出现许多新气象。(1)重大理论突破与新的学术观点二十一世纪教育理论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无论是从研究的领域、视角和方法还是从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结论看,都有较重要的突破,给人以清新之感,反映了教育理论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就理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如下:①“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者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特征,这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三个代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所作的深入探讨,还有研究者对教育创新的时代意义及其核心内容作了探讨,提出教育研究要全面创新,与时俱进,为教育创新作出切实贡献。②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定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深入,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全新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定位和挑战。如何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前提。关于教育的定位,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第三部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为此,应当鼓励市场有限介入,并保持适当的政府调节功能。③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政策研究开始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走向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教育政策分析”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④教育主体间性学者们在对教育主体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主义和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的理解,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教育和德育予以了新的诠释和解析,并开始关注教育与交往、教育与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主体间性问题上,研究者开始关注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体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等问题,有关教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为不同主体间的共识,以及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等新的领域。(2)具体研究领域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方面有两个明显的突破。一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对生命发展的意义。二是探讨了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认为这是当代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前提性问题。在课程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原则,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一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二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设计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三是探讨了“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提出二者由截然分开开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在教学论和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教学论体系在新的教改和课改形势下所遭遇的冲击和挑战及未来走向,教学转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教学论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走向是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换,加强网络时代的教和学的研究的观点。(3)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具体包括从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公平机制到义务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的研究。从教育政策的层面探讨教育平等和公平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4)“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研究在观念层面,指出教育的事业性抑或产业性,并不是教育的固有属性,而是对教育活动在某一历史阶段运行特征的规定,取决于人们对它是作为事业来运行有利还是作为产业来运行有利的主观判断。在制度层面,认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加入WTO的过程中,我国公办高等学校作为第一部门组织在政府体制中运作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丧失。解决公办学校存在的问题,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的改良,而是深刻的转型,比较可行的方向选择是转向第三部门领域。在体制层面,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则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未来的改革将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在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方面,提出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出型拨款机制的观点。3.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在当代教育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降低,抽象化的程度提高,高度发展了逻辑思维方法。在20世纪初,教育研究主要关心的是搜集有关的描述性资料、编制测验工具,强调经验在检验理论中的作用。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教育规律的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当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自然科学方法的发展,大量新学科的形成,随之而产生的新方法将再次冲击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有助于更好的把握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补充:研究方法的新进展(1)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研究者对真假问题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反对过去乃至现在依然存在于教育研究领域中“假问题”的出现。二是问题研究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范式。如教育创新问题、教育与交往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义务教育经费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理论建设或教育实践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真问题”。 三是研究主体问题意识的增强进一步体现为政策意识的增强。研究者力求通过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2)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教育研究也遵循了这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他们从多角度、多学科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研究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理论论证更加全面、有力。(3)具体研究方法有新的发展教育研究工作者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文献法、历史法、测验法等类似方法常被人们所采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发展。实验法与调查法、用个案法进行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方法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所采用。综观世界教育科学研究,正在显现基础学科与边缘学科融合、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注重实证分析和应用成效、积极影响决策等态势。因此,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全面总结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不断为教育科学创新开掘不竭的源泉。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教育科学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为我国教育科学提供营养,扩大视野。我们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剖析阻碍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新特点,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力争在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缩小不同区域、群体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加快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的方法分类设计阶段的方法:确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实施阶段的方法: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法。2.以问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理论研究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又不十分合格的实验,从该方法与要达到的目的看,它接近实验法,即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从控制要求上看,又不足以称为实验法,因为控制过程无法做到十分严格,教育实验大都只能是准实验;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没有清晰的假设,尤其是没有转化为可验证的命题,对实验环境的控制不够严格,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因此这种实验结论具有或然性):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帮助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3.其他分类教育价值研究与教育事实研究:在以往的教育价值论研究中,常常以哲学价值论的研究框架为教育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构架,作无所不包的泛价值论研究基本构架,作无所不包的泛价值论研究。这样的教育价值研究是不符合教育领域中价值存在及其本质的实际的。教育价值研究的核心应当在兼顾一般价值研究视野的同时,将研究重点调整到对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上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旨在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它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忠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这是进行教育科研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2.创新性原则:要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造。这主要体现在对前人没有研究或研究得较少以及对前人已有研究但从深化或相悖的方向来展开的研究上。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又要重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起来,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使一切科学研究的结论都建立在广泛的严格的科学实验基础之上。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分别反映客观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针对教育的特点来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重要的在于要发现潜在的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描述有关对象数量关系及规律的相应的数学方法。5.伦理原则补充:1.按适用范围的概括程度分:第一层次是具体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第二层次是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第三层次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即唯物论和辩证法。2.按研究的目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评价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样”的问题)3.按研究方法分类:历史研究、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相关与比较研究(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五)、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1.选题与设计阶段选择课题一、教育问题与课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问题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首先要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科学问题。一般来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的确立过程一般首先要明确科研任务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提出科研问题,对问题进行分解、分析,使问题不过于笼统,不过于超前,使其范围确定、含义确定,问题具体明确,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够实施研究。切忌大而空、虚而玄、泛而散。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的科学性表现在选题的时间基础和理论基础上。2.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问题是不是尚未解决)。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为此,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否则,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选定的问题应该对本学科领域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还应该对其他相关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3.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行性指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这被解决的可能性。可行性包括以下三方面:(1)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2)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3)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4.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的范围、研究的任务是否明确集中)。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全局的成败。二、课题的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课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4.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课题,从报刊杂志和他人研究成果中提出课题。三、选择课题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优势性原则 四、选题的策略1.循序渐进的策略 2.边缘搜索策略 3.联想移植的策略 4.厚积薄发的策略五、课题研究的设计1.选择研究对象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使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在于,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2.确定研究方法 (1)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研究方法(2)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3.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安排。研究计划应回答的问题是:研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安排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如何搜集所需的资料;研究成果的形式以及如何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鉴定;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及所需的研究经费等。完整的研究计划的主要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价值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六、课题论证的基础内容1.课题选题的价值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课题论正是为了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它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通过课题论证,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课题的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③本课题领域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④本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资设备及经费预算等),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⑤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的妥当性。词汇翻译: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定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定量研究 quantative research、研究问题的确定 identification of a research problem、常量 constants、变量 variables、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s、操作性定义 operational definition、假设 hypotheses、问题的陈述 the statement of problem;查阅文献文献检索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一、教育文献的含义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教育文献的基本概念教育文献: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国或一地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2)为教育科学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1.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进展报告、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1)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2)报刊:报纸和期刊均属于连续出版物。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3)教育档案类: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等。(4)专家询问:是通过个人交往接触的非正式渠道搜集资料,研究者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研究人员、学者进行交谈,交流讨论学术问题。(5)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顺查法:按时间范围,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中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综合查找法: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要达到四点要求:准,高的查准率;全,高的查全率;深,占有资料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快,要迅速。3.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主要途径:光盘检索与在线检索一般方法: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数目;如果需要,扩大查找范围。

《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在本学期只有十次课,每次课是2个学时,另外有4个学时是撰写开题报告,实际上只有八次课而已,我认为课时是有些短,因而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仓促了,学生需要在短时间把握较多内容,学习起来有些困难。这门课程分为九个专题进行讲授,从第一专题教育科研方法绪论、第二专题研究规划、第三专题查阅文献、第四专题文献综述、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第七专题开题报告撰写、第八专题撰写开题报告到第九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鉴于课时限制,老师进行重点教学,同时也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将第四章选择抽样、第五章实验研究、第六章调查研究作为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的内容,将第八章个案研究、第九章行动研究作为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容。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老师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让我们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后才讲授研究规划的内容,而选定研究规划的基本程序:一是发现研究课题;二是分析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确课题目标;四是确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计划;六是撰写课题论证报告。老师根据后面的教学内容——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首先讲述研究规划的教材内容符合我们的学习特点,具有科学性。而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们本科师范生来说至关重要,开题报告的撰写有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参考文献目录、文献综述等几方面内容。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从短期目标来看具有实用意义,为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好理论和初步的实践准备;从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岗位来说,学习教育研究方法,准确掌握相关教育科研和理论,逐渐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与技能,形成主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试论高等教育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尚在发展的初级学院,我院在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和其他院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校研究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和应用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科研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方面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学者曾经指出,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使用的历史,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是方法的探索。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4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理论探索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其发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教育学者周川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表现之一,即“研究方法尚未成型,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

高等教育中方法本身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又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高校学生,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本文以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为基点,通过对我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运用的状况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我院硕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而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同时也力图为今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方法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方法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指导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学院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当前我院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产生以后,首先被大量地运用于科技文献中,但近年来,它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如《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过引文分析看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现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都试图用文献计量法对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状况加以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启示。

2.抽样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建院较晚,可供选择的样本总体较小,所以本研究以完全抽样的形式选择了研究对象。从兰州大学学位论文库里,搜集到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学年至2009学年硕士学位论文71篇。

3.研究框架

(1)样本总体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情况,列出所有的表述方法,以便观察研究方法叙述的规范程度。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发现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

(3)从定量和定性(思辨与实证)两个方面统计论文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定性和定量论文的研究数量,立足数据,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4.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学位论文库里的71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2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分别如下: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调查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访谈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质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资料分析法、经验方法、数据比较方法、经验交流法。

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由于研究对象中研究方法应用混杂,叙述模糊不清,本文主要统计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里的“常用”是指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即主要是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见表1)

定量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的分类比较:其数量与构成见表2,在71篇学位论文中,定性与思辨论文65篇,占,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思辨研究是我院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实证论文6篇,占学位论文总量的,这一结果表明,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我院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三、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每篇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与统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大众化下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图表法;再如《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规范分析方法。诸如此类的表述混乱现象不在少数。另外还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应用的研究方法时,有把调查法和问卷法并列等现象。

  • 索引序列
  • 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论文
  • 教育研究论文的意义
  • 货币起源研究背景和意义论文
  • 教育类论文研究意义数据来源
  • 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