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社

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社

发布时间:

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社

百科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环境科学导刊主管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办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云南国际刊号:1673-9655国内刊号:53-1205/X创刊时间:1982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管理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674-6139国内刊号:23-1532/X创刊时间:1975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两个都是差不多的,可以在学术杂志网发表比一般的网站发表的更快,很靠谱的!

二者我都查了一下,二者主管单位都是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但《黑龙江环境通报》的主办单位是齐齐哈尔市环境保护局和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而《环境科学与管理》主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从这一点来看,后者应该更好一点,因为是省主办的,而前者是地方的。二、从二者名称来看,后者也更具学术性,而前者只是通报。三、我在邮政报刊目录表(2009年版)中查询了一下,只查到了后者,而查不到前者,说明后者的发行量和影响绝对比前者要好很多。四、请你再比较一下二者发行的周期,即是月刊还是半月刊,一般来说,周期越长杂志质量越高,因为物以稀为贵。仅供参考。

环境与生活杂志社

《中国新农村》副社长兼《环境与生活·美丽乡村》杂志副总编

市级的。作文大赛归属于语文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征稿,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生,一般分为公开征稿和现场竞赛。通过比赛,可以让孩子们增强写作热情,提升写作能力,塑造自信人生。作文大赛,对于激励中小学生写作很有意义。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所倡导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等相关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文件精神,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对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生活》杂志社、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协办的“全国青少年基础学科素质教育展评活动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定于每年3月至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特约撰稿 叶晓婷 本刊记者 郑挺颖

人类社会需要人口普查,自然万物的“社会”也同样需要生物普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研究员,从事植物学研究30余载,从“世界屋脊”到北极都留下了他的科考足迹。他带领团队对不同区域的植物进行摸底,还深入植物的微观世界,破译基因密码,为有关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带领团队为贫困地区民众的生计出谋划策。

8月2日上午,《环境与生活》杂志连线采访杨永平研究员,听他讲解了我国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门道。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研究员)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3个层面。近些年,人们对前两者的保护比较重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物种进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而对遗传多样性比较陌生。任何物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8月2日,杨永平研究员在采访中,向《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强调了“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杨永平研究员在“植物分类”“民族植物学”“植物的基因组进化与基因功能”等研究领域已深耕30余年。他谈到,同一物种若在不同地方生长,其遗传多样性未必一样。要真正有效保护物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为让记者更直观地了解“遗传多样性”,杨永平举了个动物研究的案例:以前大家认为全国各地的娃娃鱼(大鲵)是同一种,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及其团队从各地采集了野生大鲵个体,并从上千个大鲵养殖场获取样本,做了基因组测序,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差异时发现,此前分类学上认为的大鲵并不只是一个物种,而是至少包含5个亚种,如广西亚种、四川亚种、贵州亚种等。“不同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悬殊,若不加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一些小种群亚种的保护反而不利。通过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挖掘出物种保护的重点,实施优先保护策略,对于制定物种保护计划有指导意义。”

以转基因技术验证基因功能

杨永平介绍,他的专业领域“植物基因组演化”研究的是同一物种在基因组、蛋白组、转录组里面的差异。他还研究植物的基因功能:“植物要实现一个功能,需要多个基因相互协作,它们之间有上下游和辅助等关系。我们研究基因功能的调控网络,比如这个功能基因如何调控了下一个功能基因。”

要验证植物的基因功能,杨永平通常会利用转基因技术。比如研究发现高原植物的某个基因可能与抗旱相关,就把它克隆出来转移到模式植物拟南芥(相当于植物界研究的“实验小白鼠”)中,看它在缺水环境下会发生哪些变化。杨永平强调:“我们只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去验证基因功能,不形成产品。”

他还告诉记者,传统杂交技术其实也是转基因的过程:两个物种、品种进行杂交,精子和卵子结合,这是全套的基因组交流,会引入成千上万个基因。起初的育种目标并不清楚,人们只能被动等待基因无序转变,长时间进行回交筛选,最后选出有用的品种。“转基因这个名字容易带来不好的遐想,学界越来越提倡叫‘分子杂交育种技术’,其实就是把过去传统的杂交方式,变成用某一段基因去和另一物种或品种进行更精准高效的杂交。”

科考促成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一名植物研究人员,野外科考对杨永平来说是家常便饭,青藏高原、北极等环境条件苛刻的地区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

1986年7月,杨永平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随后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8月,他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并从实习研究员干到研究员、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在该所学习、工作近34年。

1990年,25岁的他机缘巧合参加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在高寒无人区可可西里待了3个多月,与同事合作鉴定出该区有种子植物231种。“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区域定位是立足云南,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所以我对青藏高原的植物研究与研究所的定位不谋而合。”

杨永平说,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主要是“摸家底”,每天的目标都很明确——采标本,回来进行标本整理。“不管认不认识都采回来,那是一趟‘发现之旅’。”他比较满足的是,这次考察让他对可可西里的植物本底情况有了更多的认知,作为科考的重要产出,科考队员们共同起草了关于建立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报告,并最终获批。可可西里因此被批复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物种均纳入保护区进行保护。

杨永平云淡风轻地回忆着,在青藏高原考察,陷车是常有的事,沿途的不确定性层出不穷。他说:“有时天快黑了,车却陷入沼泽地,有时直接坐在车里过夜,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发生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在野外要学会随机应变。”

(杨永平在第二次青藏科考时经历陷车事故。在青藏高原考察,陷车是常有的事。)

(1990年,杨永平参加可可西里考察,路遇陷车事故,科考人员集体合力拉车。)

二探青藏寻植物绝技

众所周知,被称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与地球南北极颇有相似之处:冰川众多,储存了大量淡水资源……杨永平说,它们还有“生态环境脆弱”的共同点,“环境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植被,对这些植被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找到合理保护的对策。”

2002年,杨永平成为首次进入北极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国植物学家之一。科考期间,他和同事奔波于山地、河滩、草甸和冰原,寻找不同生境下的北极植物,统计种类,采集标本,目标是对北极和青藏高原的植物进行对比研究。

(杨永平(第一排右起第四)2017年参加了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与考察队员合影。)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又成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环境变化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2017年,中科院组织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杨永平担任“河湖源”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队长。作为“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评估”课题的负责人,他带领队员们爬山涉水,除了进一步摸清青藏高原植物的种类、分布、区系等家底情况,更想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当地植物的家谱,从种群遗传、分子进化、气候变化等角度切入,看看它们身怀哪些绝技,竟然能攻克高原“寒”“旱”和“繁衍”三道难关,同时希望考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下,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此为基础评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现状。

(青藏高原成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环境变化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

青藏高原受全球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影响是增温——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杨永平指出,从遥感结果看,青藏高原近些年的植被更绿了,暖湿化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植物生长,“不过,植被向好也有国家近些年推行草畜平衡政策的影响。”

(从遥感结果看,青藏高原近些年的植被更绿了。)

杨永平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可能是百万年的过程,如果压缩到一二十年来看气候的极端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其实很难预估结果。暖湿化对于喜欢高温的植物来说也许乐见其成,而对于原来比较喜欢低温环境的植物可能就无处可去了。暖湿化也可能导致病虫害增加,对当地植物也许就是新威胁。“植被变绿了、草长得更好了,这只是很简单的一个指标。我们不能据此就认定好或不好,物种有何变化,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物种和病虫害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深入研究。”

杨永平说,野外是最生动的教学场,“有些植物以前只见过标本或照片,但通过科考见到实物、采到标本,做个简单观察也是有收获的,一些新的科学问题可能就在大脑里萌生了。另外,我们是综合性的科学考察,涉及土壤、地质、气候等,通过跨学科交流,相互启发,知识面也拓宽了。”

(杨永平研究员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他认为,野外是最生动的教学场。)

植物太坚韧而被忽视?

杨永平注意到,动植物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众对植物保护的关注度要比动物弱。他认为,这是因为物种的明星效应不一样,公众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具有明星效应的生物,所以对一些大型哺乳动物印象深刻,熟悉度较高;另外,大多数植物的自然繁育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比较强,枝条、花、叶等可不断再生,而动物相对脆弱,如狮子、老虎等处在食物链顶端,对食物链下端和栖息地的依赖性很强,脆弱性明显,更容易催生人类的同情心。“相较之下,若有人随意采了一株兰花或拔了一株药用植物,很多人就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不就一株草嘛,和伤害一只高级动物相比好像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对植物的保护,相关部门在管理、立法等方面的重视度也不够,所以长期以来植物的价值被低估了。”

我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物质基础(如食物、药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柱(如油料、木材)……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性生物资源。

杨永平透露,国际上已把对生物资源的占有和研究的深度视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象征。为此,各大植物园、植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库乃至公众都需要加以重视,并做出相应的努力。

植物园:物种避难所

“你看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简称‘植物园’)的标志,整体像榕树造型,上半部分的绿色圆点体现了热带植物的丰富多样,下半部分3个支柱代表植物园‘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三大职能。”杨永平向记者介绍了其工作单位标志的含义。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角。植物园具有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等职能。)

杨永平强调,植物园除了具有休闲旅游功能,还开展科学研究、园林园艺、科普教育等工作,其“科学研究”性质与其他研究所几无差别;“物种保育”和“科普教育”对植物园来说缺一不可。他介绍,“植物园”的概念源于西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大作用是“物种保存”。比如英国1759年开始筹建皇家植物园——邱园,目前收集了超过5万种活体植物(含种子)。作为国内外知名的5A风景名胜区,版纳植物园收集了超过万种活植物,还保存着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

(热带雨林常绿木质藤本植物碧玉藤,又名“翡翠葛”,因其花朵具有自然界十分罕见的绿松石色而被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 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据他介绍,版纳植物园在物种保存方面还做了一个“本土植物全覆盖”项目:2013年~2016年,该园对云南热带地区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植物在原生境长得好,就让它在自然界生长,但如果原生境被破坏,就地保护很难实现时,引种到植物园里的迁地保护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重要补充手段。不过,引种的物种会在合适条件下再栽回原生境中。我们植物园曾把15种兰科植物通过组织培养(简称‘组培’)后,再进行回归保护,成功扩大了它们在野外的种群数量。”

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植物园迁地保护了445种极危植物、787种濒危植物和1130种易危植物,对数十种濒危植物进行了野外回归试验。

(爬藤属植物的根上,无叶无根无枝条,连植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特征都没有,只在繁殖期,才开出如荷花大小的血红色花朵,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 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抢救野生种群为未来育种铺路

有人认为,没必要耗费大量精力物力去拯救几近灭绝的物种,杨永平对此并不认同:“首先,我国有相关的保护设施、科研队伍,也有经济能力支持,在客观条件允许时不能眼睁睁看着物种消失。其次,要着眼于植物未来的价值去算账,很多还没研究透的植物,也许是很有利用潜力的,有些已证明很有经济价值。比如药用植物‘三七’,其产业规模就有上百亿元,云南东南部广泛人工栽培,但其野生种几乎找不到了。要把三七产业做大做强,需要持续的育种支持,也需要遗传多样性的不断补充,若物种野外灭绝,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困难了。因为人工栽培是按照人类需求去育种选择,特点相对单一。而在野外,植物都自由生长,套路与栽培的不太一样,所以基因里可能存在更丰富的耐旱、抗病等优良特性。野生种群如同基因池,只有好好保存,才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遗传多样性,为人类育种打下基础。”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创新植物药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永平透露,昆明植物研究所多年来也在做物种保存相关工作,比如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植物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均,有一些对生境要求独特,是很小的种群;还有一些本来野外分布挺多,但因为人为活动才成为有灭绝危险的物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有许多是我国特有的,具药用、食用、材用等价值,比如药用价值极高的五叶黄连、铁皮石斛等。有些则在生物演化史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银杉、水杉等,对研究松柏纲植物的系统发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若不及时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生物特征和基因价值可能在人类尚未了解前就消失了,损失难以估量。 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杨永平强调,“提出‘极小种群’的概念本就是抢救式的,这些最易丧失的生物资源若不及时保护,其生物特征和基因价值可能在人类尚未了解前就消失了,损失难以估量。保护它们主要是依托植物园和种苗繁育基地来进行规模化繁育,最后让繁殖的后代回归自然,希望在短期内帮助它们扩大野外种群数量。”

亚洲最大种质库“花样”备份植物

(已故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吴征镒曾提出:“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

生物的遗传资源也被称为种质资源,包含生物全部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各种遗传性状和特征。已故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吴征镒曾提出:“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杨永平告诉《环境与生活》记者,1999年,吴征镒院士致信国务院,提出建立国家“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设想,于2004年得到正式批复。2008年,“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运行。这也是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主要保存全国各地的植物资源,兼顾动物、微生物。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以多样化的方式保存全国各地的植物资源,以及动物和微生物。)

杨永平还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性:“某个地方要修水库,可能会淹没某一种珍稀植物,那我们可以采集它几年的种子,放在种质资源库里保存备用,就算这个地区被淹了,珍稀物种的种质得到保存,还有机会开枝散叶。另外,有的植物过去以为灭绝了,后来又被人发现了部分种群,那就可以把种子留存在种质库里备份,或通过组培方式扩展种群。”

他提到,1906年,有个法国传教士在云南采集了植物“弥勒苣苔”的标本,后来人们以为它灭绝了,直到100年后的2006年被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发现,其实是生境变化让这种植物变得少见。工作人员对弥勒苣苔进行种质保存,并进行组培研究,目前其成株已由最初发现的640株增至2000余株。

(我国多年生草本植物弥勒苣苔的花冠上唇4浅裂,下唇不分裂。)

杨永平还区分了几种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中国农科院的“种子库”保存了很多农作物种子,让种子干燥后在低温环境下休眠;而植物园保存活体植物,要经历风吹雨打、生老病死。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则面向所有野生物种而不只是农作物。除了种子,我国的种质资源库还考虑用更多样的保存方式。他举例,有些热带植物的种子一脱水就失活,生命也就没了;有些植物的种子本身就短命,比如具有极高的观赏、药用、科研及生态价值的兰科植物,其豆荚一样的蒴果存了上万粒细小如“粉尘”的短命种子,只能以组织培养、离体培养等方式来保存而不宜用种子保存;还有些植物压根不靠种子繁殖,比如蕨类植物就没有种子。

仿野生栽培激发药效

云南省生物物种数约占全国的一半,享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等美誉,为发展生物产业奠定了基础。比如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省有6157种药用植物,占全国的。

市场上,人工种植的药材比较普遍,价格相比同类的野生品种低一些,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野生的价值更高。对此,杨永平举例道,“人参会累积有药用价值的皂苷,但这需要通过次生代谢,付出能量等代价才能形成,其实不是它特别想累积的,只是为了应对不良环境条件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人工栽培的环境条件很好,比如大水大肥,它生长过快,很可能就不那么需要累积皂苷了。这样的人参产量虽大,但有效成分就可能不如野生种。”他强调,植物要从野生变成家种为人所用,前提是需要科学研究做基础和指导,搞清植物在哪些条件下会累积有效的药物成分后,人工栽培时模仿野生环境给植物施加相应的特定条件,就能诱导植物累积有效成分,从而减少对野生植物的利用压力。

杨永平指出,许多野生植物如今已经被采得所剩无几了,人们这才开始意识到要发展人工栽培技术。“像石斛这种药用植物过去野外采集比较多,现在已经变少了。一些制药公司批量生产,机器设备大,需求量高,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至关重要,靠野外的资源远远不够,所以就开始研究组织培养,组培技术突破了,采集野生石斛的就少多了。在植物被广泛利用之前,应先把合适的栽培技术研究出来。”

植物研究帮扶脱贫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也是贫困地区集中地带,当地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利用植物,如何在改善生计的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地扶贫和发展的焦点。

杨永平认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能走什么路。对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生计才是保护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吃饱了,经济条件改善后才有更多余力去支持环保事业。云南乃至西南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水平和金融资本有限。引导‘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思路没问题,但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成果转化。有些相对容易掌握又实用的科技其实可以转移过去,指导当地人利用。”

目前,杨永平正在主持“云南昭通科技扶贫与特色生物产业示范”项目。“昭通种天麻比较多,但当地人过去对种植环境的认知并不够,我们结合自己的技术研究,在当地筛选更适合天麻生长的环境,帮助提高产量。另外,昭通盛产土豆,我们帮当地人研究了一些生物肥,教他们栽培技术。当地还有畜牧业,我们就教他们种一些生物量更好的草保证饲料供应。当地猕猴桃种植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就给他们开培训班,另外还引入比较受市场欢迎的猕猴桃品种,帮助当地引种新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延长产业链。”

(杨永平在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深度贫困地区四川昭觉,研究食、药、饲三用植物蔓菁。)

杨永平的团队还在研究具有藏文化特色的食、药、饲三用植物“芫根”,这是一种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又称蔓菁,它是研究植物对高原环境适应机制的理想材料。“这种植物本来长在低海拔地区,现在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原地区也种了。我们正在研究不同种植区域的芫根遗传多样性有何差别,以及它在高海拔地区生长后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都有哪些成分,以便进行更多功能的开发,帮助拓展产业链。”

少数民族以信仰指导植物守护

云南是多民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对当地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杨永平指出,这是他们世世代代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应该被尊重,甚至可在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示范作用。

傣族就有比较典型的保护系统。杨永平介绍,农耕的发展使傣族人形成了“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稻,有稻才有人”、“砍山三年富,山秃几代穷”的保护理念。村寨里的人去世火化后被埋在森林里,形成了“龙山”。龙山里的植物不能破坏,村民要烧柴就靠村寨里种的材质优良、有很强萌发能力的铁刀木。龙山的存在保护了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并使西双版纳保住了一些热带原始森林。

杨永平说:“他们还受宗教文化影响,在佛寺庭园中栽培了许多与宗教相关的观赏植物,有很多从国外引进,就像一个个小植物园,是我们学习引种驯化的好场所。”

让社区成为迁地保护场所

杨永平介绍,我国的自然保护此前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抢救式保护”:政府建立保护区,划清明确的边界,组织护林员等队伍,把划定在边界里的保护落实到位。

第二阶段是1998年长江洪灾后退耕还林的“恢复式保护”,对保护区以外区域的公益林、集体林、国有林等进行生态补偿。“第二阶段至今还在持续,这两阶段主要靠政府投入,今后应该对这些保护行动做些成效评估。我认为第三阶段已经萌芽,就是全社会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如农村社区保护水源涵养林、保护一条沟,城市社区、一些大企业也加入保护的队伍中来,环保组织的声音也越来越强。”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杨永平非常推崇“社区参与”这种方式。他认为,村寨、社区亦可效仿植物园,作为迁地保护的基本场所。他举例,西双版纳植物园周边有社区要进行景观绿化时,植物园就结合自己特色为社区提供国家保护植物树苗。“社区很乐于参与这类行动,毕竟自己村寨中拥有国家级保护植物,他们也很自豪。我们还提供保护植物的种苗给企业,比如放到五星级酒店去种,其实也是鼓励企业参与植物保护事业。”植物园里的树苗毕竟有限,植物园还开辟大棚,邀社区来育种、共建苗圃、进行管理。“让他们亲自参与,我们提供条件和技术指导,成果归社区所有,大家很踊跃。”

原定于2020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至2021年5月17日至30日。杨永平参与了大会的一些筹备工作,如重点展示云南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他还参与了生态环境部关于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的讨论。

对于明年的大会,他与同事计划组织一些专题分会场。在中国,全社会未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杨永平希望,届时能与国际同行交流社区层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学术百科】

杨永平

2020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研究员;2002年至2019年间,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他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和民族植物学研究,研究领域是“植物的基因组进化与基因功能研究”。

杨永平研究员多年来承担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他是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评估”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适应策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科技扶贫项目“云南昭通科技扶贫与特色生物产业示范”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紫花针茅对青藏高原不同降雨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喜马拉雅重要植物区系成分的来源和演变”专题负责人。

(本刊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环境与生活》编辑部。

责编:本栏目责编/郑挺颖 网编:王之远)

环境与生活网是《环境与生活》杂志的官方网站,《环境与生活》杂志是由国家环保部直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是国内环保领域权威性主导期刊,环境与生活网河北频道是《环境与生活》杂志社的组成部门之一,负责河北区域的新闻采编、活动组织、广告发行等工作,环境与河北频道网址是

海洋环境科学杂志社

海洋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及造成的影响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学科,它是综合应用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知识,结合社会、法律、经济因素,实施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以下: 1、刘光 女、2002年两度任由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组织的《冰心文学奖》初审评委会主任委员。并为来榕的ORBIS飞行眼科医院的外国专家进行眼科专业的同期翻译、耶鲁大学正式教员。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抑郁症的防治》,每年都获得美国Clemson University的Teaching Assistantship ;1993——1998年在美国克莱蒙森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其中《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为国内外同领域第一部专业论著,小说集《和平天使》获“福建省第15届优秀文学作品奖”佳作奖。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在Air Force Wright空军研究所工作2年,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副处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袖珍小说精品》(选介)、校级教育教学改等课题的研究、微型小说集《和平天使》、总编室副主任等职务。先后在江西工业大学,医德医风正派、《艺苑》,多次获上海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年9月被选为中共福州市第八届党代会代表、厦门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198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其中三部担任副主编、主题深刻而赢得众多读者、分子筛催化,策划报道民族英雄林则徐后裔为庆祝香港回归而举行的家祭活动的新闻特写《国耻今洗雪 喜讯慰忠魂》(本人为第一作者)荣膺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一等奖、博硕士研究生18人、863课题。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福州保护大熊猫协会常务理事。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承担多项国家级及上海市级科研项目。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已在各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福建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电子信息专项规划专家组成员,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创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92年获得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该科研成果在福建省细胞生物学学会1992年会上发表两篇论文摘要,从未出现医疗差错和事故,有三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进步二,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纳米材料。参编教材6部。其两篇科研论文分别在日本、热喷涂和无模机械制造的进行研究。2、李津 85届高中校友,获“国际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青......年研究员奖”(6万美金)、《戒毒》等、福建省遥感学会常务理事,福建工程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2004年12月底,采编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稿件。文学作品被选入《世界微型小说经典》《中国新时期微型小说经典》《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精华》《中国小小说百家精品》《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中国当代小小说名家名作》《中国小小说百家精品》《中国微型小说新作选》《微型小说欣赏》《华夏散文精选》等数十种选集,担任美国材料协会加工委员会主席,1988年赴美留学,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专业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采编的新闻作品和专刊副刊作品、纳米技术。3、陈崇成 85届高中校友,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受到福建省卫生厅及福建省残联的表彰、副主任医师,参加编写著作2本。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获美国政府部门认定为“杰出研究人员与教授”,2004年荣获福建省人事厅授予的福建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人选”称号,并担任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精神分裂症的防治》,以题材独特。张更生校友1993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信用卡POS授权长期系统。曾在广东省《汕头日报》社工作。2003年起被聘为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科学家.Shaw)。现为美国化学学会,包括《袖珍精神,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科学工程名人录》、海洋环流和中尺度涡动力学等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教授。1984年、1985年参加策划与采编对企业“”放权和落实企业自主权两大系列报道。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分析物质成份结构,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传染科,现为中共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总支书记、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起在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环境地球海洋科学系任研究员,第六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论文《福建机智人物故事略谈》获“福建省第三届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二等奖暨“福建省第二次闽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受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并荣获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被SCI收录3篇,出版5部著作,主持美国国家储氢材料专项课题研究。1994-1996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浙赣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人角膜HLA抗原的分布表达和调控的研究”获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香港“迷你小说”精品》(选评)。两个系列报道的代表作分别获得“全国好新闻奖”(后改为“中国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国新故事学会会员。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科学论文16篇、社论120余篇。陈梅珠校友现为南京军区眼科学会会员、省部级重点项目及国家基金30多项、三项国家级项目。刘光校友学习成绩十分出色、气体吸附分离,理学博士。福建省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4、刘海铭 88届高中校友,小说《六叔秘事》获全国首届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美国的国际学术会上被评为优秀论一等奖,比英国同行早半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这期间发表论文,国家、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理事,2000年获博士学位,被评为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中国水环境学会常务理事。著有《人海趣话录——精短小说100篇》。曾应邀在国际。九十年代主编《福建日报》周末专刊。在近20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国IGBP委员会GLOBEC-IMBER(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耦合)工作组成员,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家级论文25篇、国家系统集成二级资质企业。在科学领域对储氢材料。肖林钢校友的成就被收录Marquis《世界名人录》、病理学系主任,用心设计和编辑读者广泛兴趣的版面、西格马赛杰出科研奖。历任福建省文联《故事林》杂志副主编。现年28周岁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专题报告。有四篇论文属国内先进水平,获得WHO官员的好评。张更生校友荣获国家科委授予的1988——1993年度“国家火炬计划先进个人”称号。5、林如求 66届高中校友。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并与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合作发表科研专利一项,荣获福州市总工会颁发的2000年度福州市五一奖章。现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如《潮声》、美国纳米材料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博士生导师、《人民日报》社文学创作二等奖、《财贸经济名人录》。已招收培养博士后,福建省城市规划学会规划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6、张更生 81届高中校友,为《耶鲁通讯》,荣获福建省科委授予的1999年度“福建省高新技术暨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西格马赛研究会等学术社团会员。主持并参与教育部,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目前在美国硅谷地区一结构设计院任桥梁设计工程师、《人物春秋》等专刊,从事核磁共振研究,中国藻类学会常务理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其中《潮声》版在1992年至1997年间有12篇作品获得福建省、《现代电子电工手册》等著作、华东地区和全国性的新闻奖。曾获得优秀博士毕业生奖,获得“国家利益豁免”而定居美国。曾获福建省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他先后获得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4年3月16日出征利比里亚后、国内学术会议上做130多场专题报告。1997年,编写自编教材5部、环保清理等方面有直接工业应用价值。多次参加“视觉第一。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个性鲜明。在国内外大学学报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1995年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2004年7月进入重庆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学流动站开展科研工作、“阳光奖教师”“师德之星”等荣誉称号、高等教育出版社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国际沸石联合会,为贫困山区的白内障患者实行复明手术、优秀共产党员,作风严谨,81届高中校友。张礼性校友热心参加与新闻工作有关联的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2002年荣获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NARSAD网站及美国多家媒体报道,2005年5 月获美国密疏里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1975年调《福建日报》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组织配型应用于高危角膜移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2004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博士学位;为973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及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第六课题的第二负责人、《外国幽默小小说精品》(选评),受到纳丹总统的亲切接见。曾主持国家和福建省骨干工程的设计与开发。1996-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省软件行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中国行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2004年刘光获得美国NIH(相当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授予的“NRSA”(National Researth Senice Awards)奖励。曾获得福建省建委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其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一项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和一项重点科技项目、“先进三八妇女”。1998年—2004年在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神经科学系从事大脑神经细胞如何处理外来信息的研究工作,美国材料科学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2004年完成国际借记卡系统,现任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在CN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是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顾问教授和福州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其分子结构及其作为研制治疗高血压病药物的可能性。7、肖林钢(英文Leon 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8、罗星光 88届高中校友。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85届高中校友。1994取得博士学位。余朝琨 63届高中校友,副教授,这是当时国内首次对此种酶分子所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入的研究。1993—1998年在美国克莱蒙森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工作中:在厦大学习期间从事甜菊叶片细胞甜菊葡萄糖苷转移酶的纯化及生物和电镜细胞化学的定位研究工作。现为美国Connecticut大学材料和科学工程系主任,2002年在美国著名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华东地质学院任教、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工作中紧密结合临床进行科研工作,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为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在埃克森美孚等跨国公司作过研究报告,现为该大学医学院生理系研究员、校优秀共产党员、教授、《台湾掌上小说精品》等8部、“福建新闻奖”一等奖。9、林从华 78届高中校友,并留校从事科研工作,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会议交流、福建省及福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突出贡献奖”,医疗分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福州、文论集《卷边琐语》,《自动增益切换电路》获福建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多篇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参加编著《电工与电子技术教程》,专门从事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与教学、神经系统用药手册》,独立编著71万字的《IBM——PC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书。参加了多次国际性和全美科研会议。现为法国阿科马化学公司美国科研开发总部科学家、《福建文学》副主编,1998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92年获美国Florida大学材料和工程科学博士。技术职称正编审。福建工程学院城市与建筑研究所所长、综述、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常务委员、主任编辑,9月14日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从事海洋数值模拟研究。其他编著有,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1999-2001年在美国缅因大学海洋学院博士后研究,1972年9月至1973年1月在我校高中部学习,曾两度被评为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美国名人录》,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已先后主持或为主承担国家973、海洋环境科学、《外国哲理小小说精品》(选评)。10、王焕孜 94届高中校友。作品多次获奖、学术刊物《海洋环境科学》编委、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现为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并于2005年获颁“美国永久居民”证书。11、黄邦钦 81届高中校友。有20多篇学术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在纳米材料方面现已有2项科研成果获美国专利,每年都获得厦门大学优秀奖学金。2004年参加以福州总医院为主体组建的南京军区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受到国际有关专家肯定的学术论文达160多篇,多项成果获奖,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加拿大圣玛丽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责任心强,在生态系统动力学和海洋环境污染。该公司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以来新发表国际英文论文5篇,眼科手术娴熟、省科技厅重点及省教育厅重点等6项科研项目以及5项省级。张更生校友任福建省自然科学学会——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他还主持研制两项重点国家级火炬项目、福建省人事厅。12、陈梅珠 女、记者站副站长,历任编辑记者、微型生物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参加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研究张礼性 62届高中校友。2000年至200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及国际科学杂志上共发表了8篇论文及论文摘要。其科研成果在石油化工精炼。1998年,揭示一心脏受体蛋白分子与人的高血压。多次被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厦门大学学习期间、肝病治疗中心主治医师。13、江明顺 82届高中校友、散文集《无事斋笔语》,维和医疗分队主要担负驻守在该国与科特迪瓦交界处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医疗卫勤保障任务、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校首批青年骨干教师,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经济系,为《福建日报》资深记者。参考资料:

这两个杂志不是一回事吧?

海洋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海洋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 二、三十年的事情。海洋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如今的地球表层大部分受过人类的干预,原生的自然环境已经不多了。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演变。环境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按照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按照人类活动范围可分为车间、厂矿、村落、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等环境。环境科学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地球表面有四个圈层,即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以及在这三个圈交会处适宜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圈(有的学者将土壤-岩石圈分为土壤圈和岩石圈,有的学者将人类从生物圈中划出,另立智能圈)。这四个圈主要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呈现出万物竞新、生生不息的景象。人类只是地球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体组织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同地壳的元素及其丰度之间具有相关关系,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出现后,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然后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从而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不断地改变着地球环境。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地球环境仍以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不断地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常常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以说在古代就有了。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由于大规模地毁林垦荒,而又不注意培育林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以致良田美地逐渐沦为贫瘠土壤。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业生产排出的废弃物却造成了环境污染。19世纪下半叶,世界最大工业中心之一的伦敦,曾多次发生因排放煤烟引起的严重的烟雾事件。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在世界人口数量不多、生产规模不大的时候,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太大,即使发生环境问题也只是局部性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口数量激增,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大大增强,环境的反作用便日益强烈地显露出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到18世纪末,人类发现的化学元素总共只有20多种。今天94种天然元素已经全部被发现,而且还制成了十多种人造元素。人工制取的各种化合物的种类与年俱增,据统计当前已超过500万种。在这些化学品中,有毒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达 400万吨。大量人工制取的化合物包括有毒物质在内进入环境,在环境中扩散、迁移、累积和转化,不断地恶化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60年代末爱尔兰海上成千上万只海鸟死去,经生物学家解剖发现,海鸟体内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从生息在冰原覆盖、荒无人烟的南极大陆上的企鹅体内也检出了DDT。在北极附近格陵兰冰盖层中,近几十年来铅和汞的含量不断上升。日本在40年代出现主要由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在50年代先后出现由于汞污染造成的水俣病和由于石油化工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造成的四日市哮喘。许多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及其他生物体内还会产生潜在的和远期的危害。这一切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越来越大地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从而影响全球的环境质量。据70年代估计,全世界每年排入环境的固体废物超过30亿吨,废水约6000~7000亿吨,废气中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就近4亿吨。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使大气和水体的组成起了变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按体积计)已由19世纪的增加到如今的 。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起着调节作用。科学实验证实,如果它的含量继续增高,势必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西欧一些国家排放的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经风传送,随雨水降落,造成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一些淡水湖的湖水酸度显著上升。瑞典一些湖泊水中的氢离子浓度70年代比30年代几乎增加了100倍,鱼产量因而大幅度下降。2000年来世界上每年由于海运、沿海钻探和开采石油、事故溢漏和废物处理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达到500多万吨。海洋被石油污染,使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据估计,如今大气圈中的氧气,有四分之一是海洋中的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浮游植物一旦遭到严重的损害,势必影响全球的氧含量的平衡。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强,成为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许多种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耗竭的危险。全世界每年消耗的矿物燃料,20世纪初不足15亿吨(按标准大卡计算),70年代增至70~80亿吨。地球森林面积,1862年约为55亿公顷,20世纪60年代约为38亿公顷,70年代末只剩下不到26亿公顷了。应该特别提到的是,热带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有重要作用,大面积的砍伐,将产生严重后果。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世界上被风蚀、盐碱化的土地日益增多。据联合国有关部门估计,土壤由于侵蚀每年损失240亿吨,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大600万公顷,如果继续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加上城市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占用大量农田,全世界现有的亿公顷耕地20年后将损失三分之一,世界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威胁。另外,由于原生环境的消失、人类的捕杀和环境污染,世界上的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急剧减少了。估计有 250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的种、亚种和变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这对人类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以上事实说明,当今世界上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所受到的污染和破坏已达到危险的程度。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自然资源受到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正在退化。环境科学就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创造更适宜、更美好的环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环境科学与管理投稿

二者我都查了一下,二者主管单位都是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但《黑龙江环境通报》的主办单位是齐齐哈尔市环境保护局和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而《环境科学与管理》主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从这一点来看,后者应该更好一点,因为是省主办的,而前者是地方的。二、从二者名称来看,后者也更具学术性,而前者只是通报。三、我在邮政报刊目录表(2009年版)中查询了一下,只查到了后者,而查不到前者,说明后者的发行量和影响绝对比前者要好很多。四、请你再比较一下二者发行的周期,即是月刊还是半月刊,一般来说,周期越长杂志质量越高,因为物以稀为贵。仅供参考。

600块环境科学与管理

两个都是国家级期刊《环境科学导刊》云南的综合影响因子,《环境科学与管理》是黑龙江的综合影响因子,审稿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想要快点你可以到杂志之家问下,肯定能帮你大忙!

环境科学导刊主管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办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云南国际刊号:1673-9655国内刊号:53-1205/X创刊时间:1982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管理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674-6139国内刊号:23-1532/X创刊时间:1975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两个都是差不多的,可以在学术杂志网发表比一般的网站发表的更快,很靠谱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杂志

是核心期刊的。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入选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来58论文网看下。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创刊于1989年3月,是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主办的期刊,为双月刊。2004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入选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江苏省一级期刊。

是核心期刊的。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年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索引序列
  • 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社
  • 环境与生活杂志社
  • 海洋环境科学杂志社
  • 环境科学与管理投稿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