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幽默广告论文参考文献

幽默广告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幽默广告论文参考文献

1.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经典名著新版) 作者: (美)奥格威 著;林桦 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2.顶尖广告高手自曝行业内幕 作者: (法)贝格伯德 著,孔丽荭 译出 版 社: 21世纪出版社3.我的广告生涯&科学的广告 作者: (美)霍普金斯著,邱凯生译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作者: (美)里斯(Ries,A.),里斯(Ries,L.)著,罗汉,虞琦 译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5.广告心理学 作者: 黄合水 著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6.“洞”人心弦:一个广告人的洞见与事件作者: (美)杜森伯里 著,宋洁 译出 版 社: 上海远东7.我为什么不行!——从不怀疑:一位广告狂人的成功笔记作者: (美)唐尼·多伊奇,彼得·诺布勒著,彭静译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8.广告法规与管理——海岱广告书系作者: 丛新强,梁绪敏 编著出 版 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9.小心广告作者: 刘书宏著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10.中外广告史作者: 杨海军 主编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既然要写广告的论文,那么就一定要了解广告)11.广告监管中的法与理作者: 陈柳裕,唐明良著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广告经营与管理作者: 张金海,程明著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13.震撼世界的20例广告作者: (美)特威切尔 著,傅新营,蔚然 译出 版 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4.广告法律制度作者: 蒋恩铭编著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15.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既然要写关于广告法律的论文,就一定要知道广告法有哪些内容)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1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注释本(既然要写关于广告法律的论文,就一定要知道广告法有哪些内容)作者: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编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17.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作者: 崔银河编著

广告学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广告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艾尔·巴比(Earl,Babbie)、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M].中国:华夏出版社,2013.

[2]郑自隆·竞选文宣策略一广告、传播与政治营销[D].台湾:政治大学,1998.

[3]李培元,政治商品化理论[D].台湾:淡江大学,1997

[4]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时代来临U].哈佛商业周刊,1998

[5](英)克里斯.罗杰克{Chris,Rojek),李立玮译.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

[6](法)阿尔贝·杜鲁瓦(Albert,Du, Roy)着;逸尘,边芹译·虚伪者的狂欢节[M].中国:时事出版社,1998.

[7]法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着;高飞译.前路未卜(美国总统布什的'历史秘辛H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欧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着,张汝伦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主义[M].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研究[M].中国:新世纪出版社,2002.

[9](美)彼得(Peter,J, P,),(美)唐纳利(Donnelly, H,),着,燕青联合,译:营销管理知识和技能(第7版)[叫.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凯文·莱恩·凯勒(Kevin,Lane, Keller).营销管理(第13版)[M].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广告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范小军.城市品牌塑造机理-成就卓越城市品牌的原理和方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

[2]孙湘明.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国平.生活品质之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何春晖.中外公关案例宝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刘向晖,城市品牌体系的构建[J].中国城市经济,2006C2): 26-29

[6]朱城淇.城市CIS城市形象营造的方法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50-54

[7]参考《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一一杭州城市品牌网群的思考与实践(上)》,杭州出版社

[8]刘彦平.品牌发力,战略致胜-首尔(汉城)城市营销案例分析[J].中国市场,2006 (11): 76

广告设计类论文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1]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l] 广东经济出版社: XX(4) [2]杰弗里·兰开斯特,莱斯特·马幸哈姆著,丁梅生冯晓波,应斌译.战略营销计划和评估[m] 远东出版社 : 1998(6):53-67 [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XX年报(l) 内部刊物, XX [4]福州博采广告广告调查报告(l) 内部资料 , XX [5]刘大东. 高效团队建设5w1h .中国管理传播网 XX(2) [6]陆斌,媒体广告经营策略[l],现代广告XX (106) [7]朱月昌,公共广告研究[l] 国际广告,1994(3) [8]朱月昌,略论电视广告解说词的创作[l],福建广告论文集,福建科技出版社,1998(7 [9]于晓茹, 从福视广告看广告业的发展趋势[l],视听天地,XX(6):68 [10]广告业呼唤整体策划人才和广告创意人才[eb/ol]. [11] 王军光,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eb/ol]. [12] XX年中国广告业统计分析报告[eb/ol]. [13] 新浪网.丁俊发,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eb/ol]. [14] 新浪网络.郑和平,世纪之交的广告业发展方针和政策[eb/ol]. [15] 丁俊杰, 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 [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对幽默广告研究的综述论文

电视,已经成了我们每日必见的老朋友,它吸引着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富有青春朝气的年轻人,健壮有力的老年人……电视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那是因为现在的电视种类繁多,有感人至深的连续剧,有动人心弦的实际节目等等。商家看重了这块“肥肉“,才纷纷在电视节目中插播这样或那样的电视广告。      在电视节目中插播少量的产品广告是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让电视观众了解更多的产品:第一,了解商品的牌子,这样购买时能进行选择;第二,认识商品的质量和功能,购买后可冲分利用;第三,了解生产商品的厂家,免得买成假货。从这看来,电视广告对我们购物还是很有用的。      但是,不管是什么是都不是一味好一味怀的。电视广告现在让人厌烦的原因是因为它缺点很多。第一,每则广告播出的时间较长,一般都在1分钟左右,插播10个广告就是10分钟,大家看的厌烦,所以也不会注意到所宣传的商品,宣传效果大打折扣。我看电视连续剧的时候经常是刚看到精彩的地方,就插播一些广告,人们往往一气之下换了频道。本来商家只是想推销一下自己的商品,却适得其反。电视广告的第二个缺点是,现在播出的广告大多关于“补”,有些广告,故弄玄虚,实际并不能达到广告里所达到的作用,因此,欺群众,所以,消费者很难做到明明白白的消费。      我建议广告制作人在设计电视广告时,每则广告应控制在40秒之内,在制作上也要有创新有花样;广告里说的要和真实产品相符合,另外,每次广告的数量也要控制,不要过多。

广告语篇研究述评论文

【摘 要】 语篇分析研究始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语篇分析理论因为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已经被用于解释多种语篇类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语篇分析理论在广告英语领域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该项研究的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广告语篇 语篇分析 研究

一、引言

语篇分析是还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语言学家将目光牵引到对使用中的语言的研究。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就是较早接触这一领域的理论学派。到了60年代,这个学科逐渐发展起来。语篇分析在结合了“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黄国文)等学科的理论之后,已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的学科。

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在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远未成熟,理论学家们正在这一领域积极地探索。就语篇这个概念而言,不同的语言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语言学家既指书面语言,又指口头语言。有些语言学家则认为语篇只能指书面语言,不包括口头语言。综合看来,语言学家们都认为:语篇是使用中的,在一定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而语篇分析研究的就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句际关系、语篇的结构;也可以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指向平面加以研究。

二、语篇与广告语篇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语篇各有其不同的定义,但综合来看,学者们在某些领域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语篇是在一定语境下,用自然语言表达语义的语言使用单位。而广告,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均符合这一定义,因此可以广告语篇为单位进行研究。尽管现阶段的广告凭借图像等众多方式吸引受众,但究其本质而言,广告仍是一种将自然语言应用在具体环境中的活动。以广告语篇作为研究单位,是可行的也是有理有据的。

众多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诸如会话原则、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分析中。有的学者从文体学角度,对广告的修辞、词汇特征、句法特征、文体功能进行归纳总结。还有的学者从文化角度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另外,还有的学者结合美学、心理学总结英语广告中的诸多特征,成果蜚然。

三、广告语篇研究概况

1.总体研究情况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4)统计,已发表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篇分析的文章约为40篇,数量及年份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广告语篇的研究直到最近才有了充份的发展,引起语言学们足够的重视。 2.广告语篇的研究可归结为以下几大课题

(1)广告语篇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这种研究逐渐增多。广告语篇和文体学相结合。广告语篇和认知心理的结合。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广告语篇和文化语境研究的`结合。

(2)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专家学者围绕以上四个课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地讨论,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具体问题:会话原则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证言式话语,广告语篇的叙事结构,语域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三大无功能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语类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词汇句法特点,广告语篇中的修辞特点,认知心理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文化诉求及其分析。

3.通过对以上四个课题十几个具体题目的研究,学者们在以下几个问题是达成了一致

(1)广告是自然语言在一定语境下的使用,可以用语篇分析的我种理论来分析其语篇特征。会话理论、语旨、语域理论都可用来分析广告语篇特征。另外,系统功能理论有着很大的理论张力可以用来解释、分析语篇中的种种特色。

(2)从词汇、句法方面来看,学者们同意广告文体比较口语化,句子简单。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都没有从句,还有的句子没有动词。从词汇角度来看,复合词较多;词的内部结构都比较简单。所用的词大多都是积极肯定、褒义词。专有名词出现机率较高。

(3)在修辞手段方面,语言学家们都同意制作人会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段,诸如头韵、排比、夸张等。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课题分布是不平衡的。例如文体学就得了大量的关注。文体学的各个领域都得了学者们的关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许多语言学家专注于词汇、句法、修辞特点的分析。

除了文体学,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用分析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其中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对广告语篇的分析中。诸如语旨、语域理论等。

但主要成就仅限于此,我们在其余课题上的收获甚少。从认知理论和文化角度来分析广告语篇尚鲜有人问津。

五、广告语篇研究前瞻

随着人类对计算机、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认知模式和认知过程也日益受到我国外语界的关注。在未来的几年内,广告语篇和认知理论结合会有更大的生命力。另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语境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理论空间。语用学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其中系统功能理论就有着强大的理论张力,可以更多地和广告语篇结合。虽然广告语篇的文体特点已有了较完备的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文体特点已没有了分析的余地。对于广告语篇中的文体特点变异的分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其功.广告英语话语基调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2]黄国文.广告语篇的会话含意分析[J].外国语.1997,(2).

[3]苏淑惠.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J].外国语,1996,(2).

[4]彭家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艺术魅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7.

[5]谢庆芳.谚语在广告英语中的活用与创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6]徐星.广告诉求的心理基础与语言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7.

[7]曾立.试析广告英语行文准确的文体风格[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8]钟守满.现代广告英语委婉现象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9]钟守满,王凌.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写作思路: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结合自身感受,真实得描述,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我对广告的看法。

广告可谓无处不在,手机信息、电视节目更是首当其冲。当你看到喜欢的电视剧更新后,正满心欢喜地打开电视机,却因为不是某某会员而被迫看了两分钟又臭又长的广告,天啊,那感觉就像是不小心吃了特制的辣椒酱一样,吞不下又吐不出,干着急。

学习上有问题怎么办?当然是上网搜啊。可打开百度,却发现解答得还是太复杂了。苦苦寻觅,总算打到了合适的网站,正准备点个赞,却发现“赞”旁边的广告栏闪得比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还勤,晃得人心神不宁。咦,这题我怎么又看不明白了?哦,是那可恶的广告害的!

我们摸了摸,确实不错。“要不要来一床?”一看价格:“算了吧……咦,你这广告上写的价格不很便宜吗?”“请您看看这小字写的日期,那是去年的广告!”

失眠是一直是中年人常见的大问题,我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因此他们到处求医问药,每次都信心满满地带着药回来,又疲惫不堪地出去工作。被广告无数次之后,他们决定放弃治疗。没想到这一放松,心事没有了,睡眠效果好多了,熊猫眼也不见了。哼,那些人的广告啊,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自行车作为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十分受我的青睐。但是有一天,我的车也成了广告的受害者。那天我到达目的地之后,赶紧上了车锁,然后尽情地玩了起来。回来时,我却找不到自己的车了,看着眼前这辆贴满小广告的自行车,难道它就是……在我丧失理智之前,满眼的广告是我唯一的记忆了。

有些公益广告让人看来很受启发,也很美观,但另一些却千篇一律,让人难以接受。唉,广告,你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捣蛋鬼!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试看一例:⑥A business in millons,a profit in pennies.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如:⑦Earth is a person to be cared for Earth is a home to be managed…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英国语言学家(1966:95)称之为block language(块式语言)。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如: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⑨书为山谷,笔为径。(某彩色笔广告)⑩把柔媚浇在身上。(香浴乳广告)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例如:(11)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12)Goldstar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electronics.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 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如:(13)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fills you up and givesyou lots of go.(Leech,1966:185)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 nuts( = become 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 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如何培养幽默感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史老舍小说研究期刊网上有关老舍幽默的论文都可[参考文献][1]汪倜然.论幽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N].解放军报,1957-05-04.[3]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J].老牛破车,1936,(2).[4]老舍.写与读[J].新文学史料,1981,(2).[5]老舍.谈幽默[J].宇宙风,1936,(2).[6]王晓琴.笑:生命的交响[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7]老舍.老舍谈创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茅盾.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J].抗战文艺,(9).

高级老师职称论文篇二 一个老师的影响力 摘要: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独特而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绝大多数的老师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能够正面影响学生,并帮助学生不断进步的教师。作为教师就应该时时刻刻以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有丝毫的随意、懈怠,以便让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心中产生良好的共鸣,希望让他们在这样一个新的集体里面的每一个教育的细节精致、精彩。教师的品德高、能力强,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引导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激发起学生道德修养、情操陶冶的热情;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影响力;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028-02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 故事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办企业,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一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借故跑了。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也因此每年收到上亿元的利税。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1] 在今天,大部分人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等,人生中很多时间除了家人就是与老师和同学们等一起渡过。粗略想想本人生活到今日为止,会有哪些老师会浮现着眼前——小学:一位老师像妈妈,和蔼慈祥、问寒问暖;一位老师像巫婆,冷眼相对、恶言恶语。初中:有两位中年女老师,一位教语文、一位教物理,两位都抽烟,充满自信、知识丰富、性格爽朗。高中:有三位男教师印象深刻,一位是慈眉善目的班导师,一位是课堂上眉飞色舞讲课的生物老师,一位是兢兢业业、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而到了大学时,看到每一位老师那睿智的目光,体会到他们深邃的思想,内心充满着敬仰和敬畏以及渴望向他们学习交流的矛盾。我还能想起过去的他们,说明他们对我的人生、甚至一辈子都有影响。 现在,我也诚惶诚恐地成为了有十几年教龄的高校教师,年逾不惑,并且担任了班导师。希望自己能做到“政治上的引路人、业务上的导师、生活上的长者”。其中的理由: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 经验 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另一方面,对人生的感悟也应该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比较深入、准确、客观的理解与判断,对自我的认识也上升到了一定层次。这个时候来思考教师影响力的问题,也许就会明白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就会了解学生从自己的身上到底能够获取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就会清楚自己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的教书育人,才算是体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影响力。 面对眼前的学生,大多是刚刚成人就离开父母家人,开始独立人生,对所学习专业充满求知欲望、对未来社会充满无限憧憬,让我羡慕的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作为教师或者班导师,已经不可能像中小学时代的老师,与他们沟通联络的那么密切,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思想、行动的自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是在这个年轻的、关键的阶段开始初步确定的。我是否能影响到他们,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心里还不是非常清楚,下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非常重要,也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 这时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特别敏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他们高度的注意,从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此时产生的印象往往会对以后的师生交往、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甚至学生对学校的印象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就应该时时刻刻以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有丝毫的随意、懈怠,以便让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心中产生良好的共鸣,让他们在这样一个新的集体里面的第一个教育的细节精致、精彩。 二、教师应该有科学的力量、无私的爱心、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生会在心理、思想、感情等方面自觉引起共鸣,对教师的言行等方面产生强大的感应力,会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也是学生心目中最亲切、可信而又十分具体的榜样。教师的品德高、能力强,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引导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激发起学生道德修养、情操陶冶的热情;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长远而深刻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你的出现就是一种正面的教育,因为你平时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教师,就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教师,就是一个被学生欣赏的教师,就是一个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的教师,就是一个阳光乐观向上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没有良好的影响力?怎么可能会没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当然,如果你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你是个偷懒的教师,你是个斤斤计较的教师,你是个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教师,你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作为教师,无论你处于什么地位,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时候,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影响。 三、尊重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爱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 在一个新的集体当中,多元文化的汇合,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家庭背景、接受教育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广泛,并不认为老师就是某些知识方面的权威。然而,在这个集体当中老师的影响力却无处不在。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平等的教育对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真正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尽心尽责,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使这些刚刚成人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和谐集体、和谐社会建立,彼此尊重和包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相互沟通和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而且也应该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不同教师来讲,影响自身影响力的因素是不同的。作为班导师,一方面通过招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中学阶段教育等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班委会、同学之间的共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因人而宜,有针对性对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进行沟通,全心全意地关爱每个学生,让学生愿意亲近,从而激发其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形成有凝聚力和思想活跃的班级团队,进而真正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以上为个人几点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的影响力应该是教师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恒久不变的、优良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这些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师的影响力,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为曾经是学生,今日有做为的年轻人高兴。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或许包含了成长过程中各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感慨万千地提醒自己,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尽力、尽责而为吧。前面还有很多的、有影响的大师级别的人,会对自己的思考方式有影响。 参考文献: [1]查一路.每个人都有影响力[J].读者,2012,(1).(上接第27页)一问题,可提问不同的学生,引导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可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再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对比解析,附带可穿插旧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引导,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最终的解决办法,要让学生从不知道,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去思考,从无到有慢慢转变,培养起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潜能,加强认识新知识点,稳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的目的。 2、要适时表扬鼓励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兴趣钻进去,取决于他是否取得进步。假如自己已经尽力学了,还是学不会,当然就很受打击,从而失去再坚持下去的念头。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提问,还是学生在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应该适时捕捉他们取得的进步,要肯定并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去学,也就是说只要认真的学习,就能不断的提高。这样学生的兴趣不断加浓,就会更用功的去寻求进步,得到同学们,尤其是教师的认可。学生的好胜心,成就感,在教学中得到应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故意设置错误启发 教学过程中,程序的编写及演示过程中,应该把常见的错误给学生故意暴露出来。问题的解决通常情况下是出现了错误,寻求解决错误的有效方法。学生学习知识本就是要认识错误,得到如何纠正错误的方法。这样在代码书写及调试时,制造矛盾,激发对错误的认识并解惑。在容易出现错误的基本知识点,无论是新学的还是已经学过的,都要不失时机的在错误中提高。这样往往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后假如出现类似情况,他们也很快能够找到应对的方法。也可以在处理错误时把错误多样化,同样的环境,不同的错误又该如何应对,就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搭建课程总体项目 应用性课程就必然有自己的真正实用项目。在课程开始就给同学们规划一个大的项目,此后知识点的逐一展开就是逐步完成目标的过程。学习的各个章节可设置局部的小项目,明确目标。要遵循事物发展,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小项目进行排序,前面完成的就是后面要出现的基础,依此一环扣一环,逐层推进最终实现课程的总体项目。不然学生总会在学习中产生顾虑,到底学了有什么用,又用到那里。这样学生就会努力的向目标进发,有针对性的去提高,否则造成盲目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 5、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轻松感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在讲解单调的程序类课程时要有足够的幽默感,这样就能够调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专注于课程内容。其实教学就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教学就是在教与学的交流中进行的,就要发挥教师的语言能力,感染吸引学生,轻松的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往往有些教师就不注意这点,只知道埋头讲知识点,其实已经丧失了教学良机,也就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了。 (四)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方式 当前多数高校程序应用类课程的期终成绩考核都惯用笔试来完成,即便有些学校也进行了机试,也不过是仅供参考而已。这样以来就使学生更注重理论的死记硬背,而不关心实际的应用,不会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影响自己的课程成绩。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取消笔试,统一用上机考试来进行考核,所有试题来源于题库。题库里要有充足的题型及题量,题目不能来源于教材的例题,一定要作到变化。平时课程课内实训时就要灌输学生学习要以用为主的思想,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联想,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为了更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将平时上机练习作为最终考核的组成部分。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程序类课程在高校教学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就必须达到教与学的紧密有效的结合,真正做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灵活的运用。由于学生对这类课程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就促使着我们教师就应该正确面对当前的教学是否需要改善。只有有效的看到缺点,才能更快的去纠正,更好的去教,更高效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孙伟.程序设计课PTG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1,(36):104-105. [2]陈卫民.C#程序设计的教学探索[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6):99-100. [3]马雪英,王桂平.以能力为导向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1,(4):74-78. 看了“高级老师职称论文模板”的人还看: 1. 高级老师职称论文要求范文 2. 高级老师职称论文要求范文(2) 3. 老师副高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4. 发表的高级老师职称论文 5. 职称论文范文

幽默类杂志

1、vogue 美国,1892年创刊 这本美国老牌时尚杂志号称“时尚之前,vogue之中”,一直以来,文化评论家们都认为《vogue》至今113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时尚摄影的历史”。支撑《vogue》领导时尚影像潮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奥妙就在于那些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影师,比如赫尔穆特·牛顿——这位被称为“欲望摄影师”的大师长年与《vogue》合作——可惜两年前,他去世了。 2、esquire君子 美国,1933年创刊 这位君子一直对外宣称自己仅仅和成熟男性打交道,并且对封面比基尼女郎不感兴趣。72年来强调成熟、优雅和高尚的风格,虽然在今天日新月异的时尚市场上如此坚持略显老套,但其江湖地位也确实令五颜六色的毛头小杂志望尘莫及。 3、cosmopolitan大都会 美国,1886年创刊 又是一家老牌杂志,当年以大胆有趣、号召“大都会女郎“的风格出道,不过现今在同类杂志中风格并不特别突出。类似李嘉欣,美则美矣,淡然寡味。自1996年创办,集合销售、推广、展销、时尚秀的“cosmopolitanshow”仿佛还有点意思,在时尚界已有“最佳市场及销售活动”美誉。 4、w 美国,1972年创刊 老牌高端时装杂志。6月号居然用60页篇幅刊登了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丽的“亲密生活照”——这组照片以图片形式展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家庭光鲜与阴暗的双面性,皮特与茱丽在画面上扮演一对夫妻,以表情和肢体语言无声讲述着这个虚构家庭中的故事。与此对应的专题文字解释却只有2页——可见其捕捉时尚风潮脉络的敏锐。 5、nylon 美国 很独特的女性时尚杂志,1998年创刊,风格另类,剑走偏锋。几年来吸引了很多大牌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据说原因在于这些广告商“希望采用采用一种新型的独特载体影响消费者。” 6、harper’’s bazaar哈泼时尚 美国,1867年创刊 风格内敛自省,历史年代悠久。 7、gq 美国,1952年创刊 《gq》杂志的内容分类包括时尚、美食、旅游、健身及两性关系,注重休闲娱乐和产品资讯,由于注重男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因此很多视角集中在对本土和国际时尚的关注上。其中性的内容也是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但《gq》的诉求更多还在于fashion ,因此在《gq》中两性关系的内容比例严格控制在10%左右。 8、elle 法国,1945年创刊 法文中'elle'即为“女性”之意,倡导女性化柔美化特征,其中文版是目前中国时尚杂志市场的领军期刊,在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兄弟姐妹,是法国桦榭集团的顶梁柱。风格较刚上市的《vogue》更加平易近人。 9、marie claire玛丽嘉儿 法国,1988年创刊 曾为贝克汉姆打破了十四年不用男性做封面传统的玛丽嘉儿如今被称作主流女性时尚杂志市场上最野的杂志。2002年小贝一句“我在床上如同野兽”,让多少女性为之“崩溃”啊! 10、figaro madame费加罗夫人 法国,1980年创刊 与《君子》内在颇有夫唱妇随的气质,都强调高雅持重的仪表,看重“时尚中的智慧”,有实力雄厚的《费加罗》报团在其后作为支撑,略为显得“啰嗦”了些——内容除时装外涉及美容、烹调、养生之道等等。 11、fhm男人帮 英国,1985年创刊 《fhm》全称是“for him magazine”,定位为软性情色杂志,每年一届的全球100大性感美女评选和全球性现状调查报告都是《fhm》的保留栏目。emap集团旗下的《男人帮》率先将美女与酒吧幽默的主题呈现给中国的年轻男性读者,近年来《男人帮》以其迅速直接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男性读者,类似电视传播方式的全新杂志编辑思路和畅快淋漓的文风也是卖点。 12、i-d 英国,1980年创刊 大写的字母d强调杂志对设计的关注,而小写字母i则暗示杂志“我行我素”的风格。创办人特里·琼斯希望这份杂志能够在主流之外为时尚界和关注时尚的人带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声音:“时尚不仅仅是衣着,它还是我们身边的文化,是音乐、电影、文学、艺术和食品等这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决定的东西。”源自生活的灵感,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创新的思想,迥于传统的表现手段,出色的摄影和富于个性的版面设计,都是《i-d》成功的因素。 13、brutus 日本,1980年创刊 在《brutus》创刊号中,它很快地撇清了自己中年杂志的定位,强调自身是无时代的男性杂志,并提倡“身为男人”所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并声明:《brutus》是为所有的男性而编的一本杂志。其成功经验是:在一个大的主题下进行运作,每期都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主题,这样慢慢地上升为一个品牌。品牌的确立为其广告经营获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爆笑E派爆笑E放幽默与笑话喜剧世界爆笑SHOW还有漫画类的:漫画PARTY 漫画世界 知音漫客 等

强烈推荐《漫画PARTY》(又名《漫画派对》,昵称“漫P”)可以看看,很不错。价格因各地邮局不同等的原因,在4之5元之间

吉林的《幽默与笑话 》西安的《喜剧世界》有漫画和幽默的文章,尤其后者生活味十足!

幽默语言论文

我从来都有信奉一句话:幽默不是技巧,是玩不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幽默不能被培养,不过需要小心的是幽默与滑稽仅一步之遥,一不留神沦落到想玩幽默结果反被幽默玩,那就太黑色幽默了。其实,虽然傻子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得出幽默的人生是多模美好,但我,还是仍不住想为幽默歌功颂德、饶舌一番了。幽默的人,是永远开朗乐观的,总能做到遇事沉稳,极少手忙脚乱。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很快的自我调节,有一种荣辱不惊的风度。如同太极高手,最善长化来势于无形。。因此,你若缺乏幽默感,那就最好不要同幽默的人怄气,否则气得你突然肾亏抽筋脑溢血了,他还面不改色,气定神闲,那你岂不惨了点?!幽默能增强个人魅力。一个谈吐风趣幽默的人是很难被拒绝的,如同和美丽的姑娘促膝而坐,款款而谈,在他的幽默所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忍俊不禁时,你已不知不觉被其吸引,欲罢不能。幽默是智慧的一种外在表现。很难想像一个愚钝木讷的人具有幽默感。真正的幽默总是举重若轻,自然而然的,若有些人想生硬地装出些幽默,通常都会画虎不能反类犬,成了滑稽。于是他的愚弄与卖弄,也就像夏威夷海滩上的比基尼女郎,暴露的没几寸国土了。要具有幽默感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心胸宽广,保持平和,学会宽容,善待他人。若一点小事都让你如临大敌,仿佛他人的举手投足都会影响到你的生死存亡发展发育乃至打嗝放屁,那你想用幽默感,简直比政府反腐败更加任重道远步履维艰了。另外,培养幽默感,应多和有幽默感的人交朋友。当然,这不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通过阅读的形式------多读些名家大师的幽默作品,如钱钟书、王蒙、柏杨、孔庆东等,相信这对你增强幽默感黑有帮助,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内在支持,幽默才能称之为幽默,成为智慧的闪光点。总之,幽默的性格,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乃至健康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常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令你在各个方面都更加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因此,本就多姿多彩的生活,就更需要些幽默空气的注入,不是吗?幽默,你要不要也来一点?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2.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3.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4.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5.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我有参考文章,可以发你。

不是不可以,只是一般,正常情况下,议论文是严谨的文章,而幽默语言会减淡你的说服力度.

  • 索引序列
  • 幽默广告论文参考文献
  • 对幽默广告研究的综述论文
  • 如何培养幽默感论文参考文献
  • 幽默类杂志
  • 幽默语言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