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生产现场改善毕业论文摘要

生产现场改善毕业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生产现场改善毕业论文摘要

On-site management is to plan and control field activities on site personnel,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make full use of personnel, material and equipment resources, do a clean and tidy environment, equipment in good condition, timely production, logistics and orderly, cost lead and quality products. Production site is enterprise production system operation of the carrier an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create value directly, is the enterprise is the most active. Activity Production site is exposed at the place, also most problem is often neglected field managementWe work in the field of implicit, huge waste too much waste: manufacturing, repair the waste, operation of the waste, processing of the movement of the waste, time for transporting waste, waste, repeat the waste, etc. The audacity of waste, not only affect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nterprise,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working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is kind of waste, to maintain the best production site, through the site is the most effective solutions to improve one's on the theory of lean production,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technical method of lean production,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and the system of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site sumps, based on clear improvement activities of production line layout, logistics, procedure, line balance, etc, and th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waste and does not eliminate the homework,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the workshop production efficiency, radically reduced production cost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For this and other related businesses in the fu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我们有必要在企业生产中推行生产标准化建设,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下面是我整理了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摘要,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浅析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

摘 要: 企业管理 面临诸多问题,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在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果不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管理企业生产和发展规模,甚至生存问题都将受到制约。本文阐述了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管理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 措施 ,并对我国准备进行生产模式更新的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机械生产制造企业 生产管理 弊端 措施

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企业的生产背景不同、企业规模不同、人员素质的比不同和企业领导的 思维方式 不同,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也存在千差万别。我国生产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显得落后。

一、在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中寻在问题及弊端

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以生产调度为中心"控制整个生产,与单一品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管理模式。这种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着以下弊端:

1、企业的"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

“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是指各个零部件生产阶段,各自都以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生产零部件,而后推到下一个阶段,由此逐级下推形成"串联",平行下推形成“并联”,直到推到最后的总装配,构成了多级驱动推进方式。由于生产是"以多动力源"的多级驱动,加各生产阶段的产量必然会形成“长线”和“短线”。长线零部件“宣泄不畅”进入库存。加大库存量,而短线零部件影响配套装配,形成短缺件。当“长线”越长,“短线”越短时,使各种库存不但不能起到协调生产,造成在制品积压,流动资金周转慢,生产周期长。给产品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生产率。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生产单一(少品种)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需求多样化,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必将使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成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在传统生产体制下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方式,不但是一种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排斥多样化经营,靠增大批量降低成本生产。这样的生产非常不利于企业分散风险,提高效益。

3、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计划控制力弱。

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作为厂一级的生产计划只能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下达到各生产阶段,而不能下达到生产车问内部。生产车间内部则根据厂级生产计划,以零件为单位自行编制本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由于各生产车间的工艺、对象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致使各生产车间产量进度不尽相同。而厂级计划是以产品为单位编制的,对各车间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不能起到控制作用。导致计划控制力弱。

二、如何更新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面对新形势,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应更新生产管理观念。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构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管理模式,我国的制造业必然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

1、生产组织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转变为“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

“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是指在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阶段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都是以产品为单位流动和传递的。该生产方式因为各生产阶段之间和各生产阶段内部的单位口径的不一致,“"物流”和“信息流”的单位是统一的,它克服了“以产品为中心”方式由于其单位口径不一致造成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割裂和脱节,使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之问的信息传递无障碍,从而使各生产阶段之间及其内部的“物流”和“信息流”都能受控于统一的控制中心。

2、品种结构方面,由少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

“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以调度为中心”控制进度的管理方式,是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当今,一方面,在市场需求多样化面前。这种生产方式逐渐显露出其缺乏柔性,不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弱点;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从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方式的转换成为可能。而当今的企业必须面向用户,适应市场,并依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不断地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产品品种、质量、价格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大量生产方式正逐渐丧失其优势,而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方式将成为主流。

3、生产管理制度方面,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基础丁作是一个薄弱环节,生产管理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非标准化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之一。它反映在管理业务、管理 方法 、生产操作、生产过程、报表文件、数据资料等各个方面。生产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生产管理要求的是科学化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完全按照各种 规章制度 、作业标准、条例等执行,一切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按作业标准操作,按程序管理。

三、在管理模式更新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少企业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但当前我国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水平差别比较大。因此,在生产管理模式更新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明确生产管理各个组成系统的关系。

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生产准备系统;二是生产 操作系统 ;三是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处理好生产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系统的关系,使各个系统相互服从,相互协调,及时有效地运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从而有利于加速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

2.正确处理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过于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忽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必然会影响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因此。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三者紧密相结合,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及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市场的需求,或者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出新的生产方法。

3、企业在引进中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

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一定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实行单件生产方式的企业以及资金雄厚,管理水平高,有一定计算机管理基础的企业,引进MRPⅡ或ERP模式较为适宜;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加工装配型机械生产制造企业而言,首先引进准时生产(JIT)思想一般更有适应性。待企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再进行“二次引进开发创新”,推行ERP模式。无论精益生产(LP)模式还ERP模式,对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有其不适应方面。LP模式强调生产管理中消灭一切浪费,但在目前我国生产环境下是难以实现的;ERP虽可以使企业库存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却要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支持,需要较大的投资。我国的企业应积极地吸取两种先进模式的思想精华,探索二者结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产管理新模式。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摘要

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组织形式 企业技术专汽论坛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制造技术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组织形式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组织形式 汽车产品结构比较复杂,通常生产批量软大,为保证装配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从装配工艺角度将其分解成为可单独组织装配的单元,以便合理地安排人员、设备和工作地点,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故装配可以分为部装(分装)和总装(含内.外装饰),其成品分别称为分总成、总成和整车。为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对每一级装配成品都要设有试验、检测工序即总成试验与整车试验。 1、装配生产组织形式 对于整车和可以单独组织装配的大型总成(例如发动机等)其装配生产组织,可以分为固定式装配和流水式装配两大类。 ①固定式装配 装配对象的基础件安放在固定工位上,工人将零件和总成按次序逐一安装,最后形成成品的装配方式,称固定式装配。这是原始的最简单的生产方式,在装配过程中允许对零件进行加工、修理和选配,零件不具有(或很少具有)互换性,装配以手工操作为主,一般不采用复杂的工艺设备,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这种生产方式只适用于个别品位极高、需求量很少的特种用车,批量生产较少采用。 ②流水式装配 产品随输送装置在多工位生产线上按装配顺序由一个工位向另一个工位移动,在每个工位按工艺规程完成一定的装配工序,最后完成整个产品的装配形式,称流水式装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将整车各个零部件上线和装配动作划分为一个个工序,每个工位完成若干个工序内容,每个工人只需要熟悉某个或某几个工序即可上线操作。各工位配以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且保证产品质量,根据产品及其生产批量不同的需要,产品在生产线上的移动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强制的。 ⑴自由流水方式 产品的工序间移动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生产的节拍不在单一产品上体现允许工序间积存,使生产具有一定的柔性,这种方式主要用干小型部件或总成装配。适用于多品种成批生产。 ⑵强制流水方式 产品的工序间移动以某种形式的机械化输送装置来实现,有严格的节拍要求,工人必须在规定的节拍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全部装配工序。这种方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在目前汽车装配生产中应用最广。强制流水方式又分为间歇式移动和连续式移动两种。 ⑶强制间歇式流水装配 即产品在输送装置上完成周期性移动后,工人在该工位上对每个产品完成同一装配工序,而后产品按节拍要求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移动。此时生产节拍=工序操作时间+位移时间。很显然,产品的移动占用了一定的时间,造成了工时浪费。因此这种方式对整车装配而言只适用于产量小、生产节拍较长的装配生产,如重型汽车、大型客车等。 ⑷强制连续式流水装配 即产品按严格的生产节拍在输送装置上连续缓慢移动,工人在固定的区域范围内,按节拍时间要求完成规定的装配工序。此时产品的移动时间重餐在作业时间内,而每道工序的工时安排必须等于或略少开节拍时间,生产线才能正常运行、这种方式是大批量生产的汽车总装车间常用的生产组织形式。

毕业论文生产现场改善设计

1、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提高洗衣机生产效率

2、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

3、浅谈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4、工业工程在台湾产业界的典范移转

5、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平台规划设计研究

6、工业工程与创造学的关系分析

7、工业工程及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

8、浅谈工业工程与经济发展之关系

9、工业工程在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

10、工业工程在生产效率方面改善之应用

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有关工业工程论文的题目,供大家参考.1、工效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2、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3、网络计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4、影子价格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5、日用品价格体系研究6、JIT与产品功能分析7、制造企业库存问题研究8、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9、论我国农产品绿色经营10、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组织结构1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12、实现快速物流对企业管理的价值13、加强物流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价值14、基于ABC+EVA的企业业务外包研究15、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1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17、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18、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研究19、TPS在WQ纺织公司织造车间的应用探讨20、JIT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条件分析

提纲弄个三级的给你先看看

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下面是学术堂整理有关工业工程论文的题目,供大家参考。1、工效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2、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3、网络计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4、影子价格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5、日用品价格体系研究6、JIT与产品功能分析7、制造企业库存问题研究8、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9、论我国农产品绿色经营10、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组织结构1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12、实现快速物流对企业管理的价值13、加强物流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价值14、基于ABC+EVA的企业业务外包研究15、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1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17、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18、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研究19、TPS在WQ纺织公司织造车间的应用探讨20、JIT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条件分析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论文

工业工程在国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应用研究,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课题,被推到前所未有的显要位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工程系研究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任务导向工业工程实践研究

1实践过程

小组成员进入企业生产现场实地观察、观测、搜集与企业相关的文档资料,并多次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通过与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的标准做对比(例如生产现场作业地面和容器货架的标准要求:地面物品摆放时应有定位、标识,地面应无污染、无积水、无油污、无卫生死角、无杂物、主干通道畅通,标志线清晰、区域划分合理,区域线与标识清晰无剥落、安全警示区划分清晰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容器、货架本身标识明确,无过期及残余标识等、容器、货架无破损及严重变形等),发现生产现场生产线工位器具定置以及生产线功能区域划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企业生产现场成为我们的重要目标,经过反复研究最终我们把调查对象锁定在生产现场的中层领导和生产现场基层工作人员。

基层工作人员调查

根据对企业负责人的访谈,我们发现生产现场存在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部门,机加车间、装配车间、连杆车间、动力处和物流处。我们小组分别针对这几个重点部门,并且运用工业工程基础、精益生产、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设计了6S管理问题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做出以下要求:问卷设计的方面有整理、整顿、清扫、素养、办公室清洁和安全。对于整理方面,主要从作业场所、休息区和物品摆放情况展开;整顿方面,从物品的定位、标识问题进行调查;清扫重点从作业场所、设备完好情况、通道线、周转车、周转器具和动力总成出库、零部件入库进行;素养,主要从工作人员的着装、个人行为习惯、休息室的环境和工作人员食堂就餐环境就行调查;办公室清洁从工作室的固定物品摆放情况、文件资料的摆放以及室内的卫生等进行;而安全问题主要从工作人员的 安全 教育 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内容,一部分是属于被调查者能够直接回答比较浅显的内容;另一部分是需要被调查者经过仔细思考才能得到的内容,这部分的问卷设计就是符合5W2H的应用 方法 。之后分别对五个典型部门的生产现场基层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成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汇总,与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的标准做对比。

企业相关负责人调查

对现场工作人员展开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小组成员对机加车间、装配车间、连杆车间、动力处和物流处五个典型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谈。通过交谈,了解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上级任务下达的及时性、基层工作人员完成作业的有效性之间存在的矛盾,生产现场管理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检查部门之间的互检性差、作业现场无效劳动人员普遍存在,生产无计划以及物料浪费严重等。并依据企业相关文件资料介绍,更深层次的发现问题,以便提出高质量的解决对策。

2 总结

本次调研达到了6S管理改善管理的目的,企业在实施改进 措施 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次实践提高了学生的 社会实践 能力,增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神经人因实验工业工程论文

一神经人因实验在工业工程学科中的应用

Kim等将影响生产系统的因素主要分为四大类,即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结构因素和任务因素,并认为其中人的因素处于系统中四大因素之首的地位。当今的生产系统要能在新的复杂环境下进行有效决策和响应,应当对人的因素投入更多新的研究技术。这其中就包括神经人因实验的技术。神经人因实验以其能深入人的大脑思维和身体的生理反应层面所表现出的优势在工业工程领域备受瞩目。目前,各国学者在尝试运用神经人因实验来研究工业工程学科中的各项主题,神经人因学的提出者Parasuraman将神经人因实验的发展方向主要归纳为:多任务下脑力负荷的研究、个体认知差异的研究等。工业工程学科的实验教学与研究正由过去主要运用传统的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向主要运用现代的神经人因实验的研究方法转变。

1神经人因实验在多任务脑力负荷研究中的应用

脑力负荷,是指工作者为达到作业标准而付出的注意力大小,其影响因素包括工作任务量的大小、工作时间要求、工作者素质和能力要求、工作者工作意愿以及工作环境和由环境引发的工作情绪等。在当今高度现代化的生产中,生产人员从过去大部分需要自己手工操作机器设备到现在更多地是监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分布式的大型生产系统要求监控者管理更多的机器设备,各种工作任务以并行的方式将各种信息传送给高级的人机交互集成系统,人机交互集成系统将信息融合后以各种通道的方式呈现给监控者。在这种分布式的多任务并行处理的生产模式中,监控者需要监控大量的机器设备,感知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其脑力负荷较过去成倍增长,传统的行为学实验已经难以对多任务下的平行加工进行研究,而神经人因实验恰能对由过去经典的聚焦型注意转向分散型注意的多任务下脑力负荷进行有效测量。神经人因实验针对工作者在多任务监控过程中涉及到的对多种工作信息的自动感知、选择性注意以及敏捷操控,能够有效度量同时应对多项工作任务的脑力负荷。近年来,在工业工程的人的因素研究领域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机与环境工程系运用神经人因实验系统地开展了多模式飞行模拟任务下飞行员的脑力负荷测量与评价。实验人员使用脑电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技术,选取听觉失匹配负波脑电成分为实验指标,采用oddball的神经人因实验范式,将听觉失匹配理论用于飞行员的脑力负荷评价中,在9种模式的飞行模拟任务条件下进行飞行员的脑力负荷测量,通过让被试者完成模拟飞行任务的同时,测试非注意条件下飞行员的听觉失匹配指标,得到脑力负荷与脑电的听觉失匹配负波同向变化的规律,为飞机座舱显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除了航空领域,神经人因实验也能应用于道路交通、船舶航行、高危行业工作人员的脑力负荷度量。

2神经人因实验在个体认知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对生产及服务系统中的人、机器、物料、环境和信息进行整体设计、评价和优化,在这些过程中,个体认知差异在感觉、动作和情绪过程中形成对各项任务的胜任力和局限性,由此产生的人的不同行为作用于技术系统和环境系统,最终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绩效。Karwowski从“人—技术—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认为人的不同行为是整个系统工作的核心,因此个体认知的差异是工业工程研究的重点。由于过去受实验技术条件的限制,对于人体认知的差异只能从外在行为学观察的角度进行实验。随着对被试的无损伤的神经测量技术的进步,神经人因实验现在能在大脑思维的层面从人的内在生理数据采集出发,进行基于人的生理与心理分析的个体认知差异实验。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始引入神经人因实验的技术,针对个体认知差异开展工作过程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规律的研究。浙江大学神经工业工程团队通过采用神经人因实验中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进行工作人员对安全标志信号词的感知和评价的神经过程实验。研究发现:人对安全标志信号词的处理过程分为早期感知和信息评价两个阶段,安全标志信号词的主观风险感知存在差异,不同的安全标志信号词能够传递不同的风险信息,人对安全标志信号词的认识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安全管理中的安全培训、安全标志信号词的设计及使用提供了依据。神经人因实验将在 系统安全 、产品可用性、职业安全等领域的个体认知差异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神经人因实验实例神经人因实验的过程

一般分为实验前的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相较于以往的工业工程实验,神经人因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验前的设计阶段,要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神经实验技术,比如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眼动技术、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脑磁技术、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等。在明确了具体的神经实验技术后,采用相应的实验范式设计实验,比如go-nogo范式、oddball范式、等概率范式、n-back范式等。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神经实验的国际规范开展神经人因实验。实验后要根据神经实验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神经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得出神经人因实验的结论。下面以笔者开展的一例关于船舶数字化界面测试的神经人因实验来展现神经人因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该实验使用真实的海洋工程船拖缆机的自动化控制界面作为刺激材料,通过模拟拖缆机的现实工况,让被试者在执行监控拖缆机卷筒转速变化任务的同时,感知自动化控制界面中的事故报警信号的变化,通过认知神经实验测试应急人员对事故报警信号的反应能力,从大脑思维的层面直接揭示船舶操作人员在事故信号变化下的应急反应机理。

1实验前准备

参考神经人因实验中关于视觉失匹配的论文,实验被试的数量分布在8~12名。本实验选择12名健康人员参加实验(6位男性,6位女性,年龄24~30岁,平均年龄岁,均为右利手),所有被试者实验前24h内未曾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或者精神活性类物质。均向每位参加实验人员支付了被试费(20元/h)。每位被试均具有正常的视觉敏锐度和正常的色彩分辨力。本实验遵守《赫尔辛基宣言》,每位被试在实验前均签署了实验信息的知情同意书。被试在充分理解实验内容和进行练习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刺激材料由E-Prime0软件编写和呈现,刺激材料采用的是海洋工程船拖缆机的自动化控制界面,显示于19寸液晶 显示器 中央。所有刺激材料的大小、亮度、对比度等指标一致。在实验刺激材料中,界面中央的数字表示拖缆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卷筒速度为,界面两侧的图形符号代表拖缆机的系统压力报警信号,正常状态下为绿色,形成实验的标准刺激。异常报警时为红色,形成实验的偏差刺激。界面中的报警信号有5种类型的变化,分别为颜色、持续时间、朝向、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变化。5种类型刺激融入一个完整的oddball实验范式中,在同一实验环境下测试这5种类型刺激变化下被试者的视觉失匹配指标。

2实验过程

实验在隔音、光线事宜和电磁屏蔽的房间中进行,被试者取舒适坐位,距离显示器1m。被试者被要求注视屏幕中的拖缆机控制界面。界面中央为拖缆机在工作情况下的卷筒速度,正常状态下为,超过允许的速度范围后,要求被试者尽快和尽可能准确地进行相应的反应动作,规则为:当速度由增大为时按键盘“Z”键,当速度由减小为时按键盘“/”键。这一工作任务代表拖缆机的监控者对卷筒工作速度的实时调整。在实验的过程中,被试者被要求专心完成拖缆机卷筒速度的监控工作,忽视界面两侧系统压力报警信号的变化。界面中央数字的变化与两侧报警信号的变化无关联性。通过这一设定,形成对报警信号的非注意,真正做到对任务不相关的刺激材料变化的视觉失匹配的检测。实验包括3个块(Block),每个块开始的前15个刺激为标准刺激,以形成一个记忆模板。每个块之间有一个休息过程,中间休息的过程由屏幕中的休息提示呈现,被试休息好后,按空格键继续。整个实验用于记录和分析的标准刺激有450个,每种类型的偏差刺激各有90个。整个实验大约用时18min。

3实验后数据处理和分析

使用脑电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离线分析。首先对原始脑电数据进行DC校正,然后进行脑电预览,拒绝具有明显漂移或杂质的脑电数据。接着去除眼电对 其它 导联数据的影响。然后进行脑电分段,分析时程为刺激后400ms,基线为刺激前100ms。接着进行基线校正,然后去除伪迹,波幅大于±100μV者被视为伪迹去除。接着分别对标准刺激和各类偏差刺激的脑电进行分类叠加平均,然后进行20Hz无相移低通数字滤波,最后将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相减,得到视觉失匹配脑电波形(时间窗口:150~200ms)。统计分析时采用统计软件对视觉失匹配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因素分别为视觉失匹配类型(颜色、朝向、持续时间、形状、大小)×大脑半球(左、右)。可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进行校正。分别列出了五种视觉失匹配的均值、标准误差和95%置信区间。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视觉失匹配脑电波幅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朝向偏差引起的失匹配、形状偏差引起的失匹配、颜色偏差引起的失匹配、持续时间偏差引起的失匹配和大小偏差引起的失匹配。根据球形检验(Mauchly’sTestofSphericity)的统计结果,Mauchly的W=,Sig.=,表示各组间的方差矩阵接近相等,故接受球形假设,应接受“SphericityAssumed”的分析结果:各类型视觉失匹配脑电数据的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显著(F=193,p<);大脑左右半球间的差异不显著(F=336,p>);“视觉失匹配类型”与“大脑半球”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F=,p>)。根据实验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和脑电图(见图1),五种类型的视觉失匹配的主效应差异显著。实验结果说明采用oddball实验范式在同一个刺激序列中,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控制界面的报警信号分别成功诱发出相应的视觉失匹配脑电波;各种类型的视觉失匹配之间的差异显著,视觉失匹配脑电波幅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朝向偏差引起的失匹配、形状偏差引起的失匹配、颜色偏差引起的失匹配、持续时间偏差引起的失匹配和大小偏差引起的失匹配。2D脑电电位分布图可看出,视觉失匹配在人脑的颞枕区最为明显。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指导设计人员在设计自动化控制界面时,优先选用视觉失匹配强的信号作为自动化控制界面的安全报警信号,以提高安全报警信号的感知效果,从而提升人—机系统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结语

神经人因实验以其能深入探究生产作业中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技术优势而在第三代工业工程的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以往工业工程以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的实验技术,神经人因实验不仅能有效将人的认知过程与行为过程相分离,避免认知与行为两者在实验测度上互相混淆,而且能研究工作中的人的内隐行为,解除人类内部认知过程的黑箱,通过神经人因实验揭示生产信息加工中各环节内隐行为的认知机理。因此,神经认知实验借助最新的神经测量技术手段和设备,突破过去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的局限,满足第三代工业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要求。随着当今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人机系统中的人的因素逐渐成为系统优化的瓶颈,随之而来的是人的注意力分散、警戒水平下降、人误概率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凸现。神经人因实验能有效进行多任务下脑力负荷、个体认知差异等研究,揭示上述问题形成的机理,提供测度和评价指标,为改进和优化薄弱的人的因素提供客观依据。神经人因实验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本文通过一例具体的关于船舶数字化界面测试的神经人因实验展现了该类实验的实验范式选择、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等一般过程和方法。

本科生培养模式下工业工程论文

1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对比

国外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在1924年建立了工业与系统工程系。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传统的工业工程专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信息系统等企业的分析、设计和改善等多方面需求,只有借助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工业工程技术。通过调整工业工程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具有复杂系统的监测控制和优化能力的工业工程师。该校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开设众多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包括:基础统计方法学、工程经济学、质量工程、随机制造与服务系统、仿真系统、供应链建模概论、工业工程建模、工程优化、健康系统概念、人机集成系统设计、物流学、技术预测与评价、机器人与自动化数据采集应用等课程。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开设制造工程和管理专业有关课程,他们致力于培养制造和管理工程师,使之能够通过生产和管理等措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的目标,从而保持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一学年主要安排制造工程和管理的基础课程以及分析方法的课程。第二学年制造工程领域的课程包括基于制造的设计模块,自动化模块和制造过程模块;管理领域的课程主要有工业关系模块,质量工程模块以及商业会计模块。在第三学年,学校安排了广泛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 兴趣 爱好 选择所修课程。而在第四学年,诺丁汉大学加强了实践教学,通过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对实际研究项目进行调研、分析和答辩,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内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工科院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有较好的工科基础,不仅掌握工程专业技术还掌握计算机、管理和工业工程专门技术,是社会急需的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生产与服务系统工程;

(2)现代物流工程;

(3)生产与服务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

(4)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但是,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和去企业实习课程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院,这种模式的专业基础为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和一门工程学科(以机械工程为主)。本科毕业生需掌握工作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先进制造系统、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经济学、成本控制、人因工程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专业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坚实基础,懂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拥有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

主修课程:管理学、 市场营销 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经济学、企业 财务管理 、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经济学、系统分析、机械设计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基础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精益生产、物流工程、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学、实验设计、制造系统仿真、工业工程应用与实践等。由此可见,学校基础课程比例高,而专业工程类课程比例较少。

由上述典型高校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可知,我国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管理类课程所占比重较高,而国外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安排大多以工程学科内容为主,管理类内容为辅。从专业实践能力来看,美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许多学校都安排了与机械有关的工厂实习和实际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获得生产第一线的基础 经验 ,不仅为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内容有了具体的认识,对以后学习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学习最终是为了投入实践,我国的工业工程专业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2对国内高校的几点教学建议

根据各大高校的调查研究,我国现存教学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教学方法 古板;教学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针对以上不足,现提出以下改革建议:(1)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思维模式。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而我国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 逻辑思维 能力。美国本科教育采取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只有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进行讨论,才能真正参加到学习过程中。他们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作为平时考核很重要的一部分;

(2)将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科目,锻炼动手能力。首先,手的操作不仅可以促进视觉、触觉、感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增加身体协调性。其次,通过动手设计,可以掌握其产品原理和方法,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再次,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具体研究项目的执行、完成,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做好准备;

(3)实施开放式教学,完善课程结构。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到过程中,突出展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注重学习内容,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选择所学内容,培养积极价值观。目前,开放式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一般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环境,通过相似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与时间,运用同样的资源约束、竞争压力、数据和信息,从总体战略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政策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由学校和企业合作组成小组,深入实践第一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通过模拟企业实际的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复杂流动,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几乎没有统一教材,学生也没有统一的课本。

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挑选最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不局限于教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学更容易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4)加大工厂实习力度,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论教育的高校,很多学生不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到底可以用在何处,以致最后渐渐失去了兴趣,没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行业和企业,尝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方案,实现校企共赢。

3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从而了解到国内外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课程设计、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找出我国高校现存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现有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为制定和完善符合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有关工业工程系研究毕业论文推荐:

1. 浅谈水准测量研究毕业论文

2. 浅谈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论文

3. 浅谈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4. 浅谈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工程测绘毕业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选题

导语:关于工业工程论文,有哪些题目可以进行参考和选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工业工程论文选题,供各位参阅。

1、VM及应用

2、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途径

3、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4、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用

5、质量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6、生产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7、降低在制品的途径与方法

8、库存控制与分析

9、工效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0、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1、网络计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2、影子价格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3、日用品价格体系研究

14、JIT与产品功能分析

15、制造企业库存问题研究

16、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

17、论我国农产品绿色经营

18、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组织结构

19、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20、实现快速物流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21、加强物流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价值

22、基于ABC+EVA的企业业务外包研究

23、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25、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

26、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研究

27、TPS在WQ纺织公司织造车间的应用探讨

28、JIT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条件分析

29、供应链战略联盟的风险问题研究

30、云南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31、企业知识的“隐性度”及其分类研究

32、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探讨

33、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分析

34、供应链环境下大型家电零售企业库存问题研究

35、基于废弃物回收的逆向物流管理

36、供应链模式下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37、工业工程在淄博某电器公司的应用

38、网络计划优化问题的研究

39、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我国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0、丰田生产方式在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41、生产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研究

42、山东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43、面向需求的并行制造系统

44、影子价格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5、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46、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47、半岛城市群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48、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讨

49、我国零售业配送中心运输成本的控制

50、基于EAM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研究

51、如何降低项目的风险

52、S在山东万事达集团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3、工效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54、图书出版业供应链现状及对策研究

55、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分析

5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

57、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8、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9、现代企业S管理及其推行实务

60、现场管理思想在耐力鞋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与应用

61、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

62、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

63、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质量研究

64、IE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65、GT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66、MC相关技术,策略及应用

67、AM或LP在企业中的应用

68、论改制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69、论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0、应对国际化竞争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策略

71、以物流为中心构建企业战略

72、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体系

73、分散网络化制造中的技术外溢研究

74、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技术转移研究

75、产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76、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服务质量研究

77、分散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质量体系研究

78、物流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79、基于供应链合作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80、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81、供应链的优化策略

82、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

83、浅谈绿色物流管理

84、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

85、生产企业物流管理

86、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与发展

87、降低库存的途径与方法

88、ERP,MRPII在企业的应用

89、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的运用

90、论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忠诚度

91、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

92、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

93、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94、敏捷企业的构建研究

95、敏捷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96、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97、房地产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

98、准时生产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99、连锁零售超市配送模式比较研究

100、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101、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和绩效评价研究

102、我国中小型企业推行“S”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03、万方物流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04、基于网络销售的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105、PDM在制造企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06、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研究

107、人因工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108、我国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09、敏捷制造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110、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111、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对策研究

112、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113、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114、基于精益思想的物流中心运作研究

115、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16、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117、我国企业品牌经营对策研究

118、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119、准时化生产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

120、制造业现场管理中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12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122、山东鲁得贝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成装车间现场管理研究

123、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24、浅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

125、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研究

126、精益管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127、我国企业实施敏捷制造的对策

128、企业名牌经营

129、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130、“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的区别与应用

131、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32、我国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研究

133、论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4、论关系营销

135、浅谈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

136、新产品开发策略

137、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保留人才

138、论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下面是学术堂整理有关工业工程论文的题目,供大家参考。1、工效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2、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3、网络计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4、影子价格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5、日用品价格体系研究6、JIT与产品功能分析7、制造企业库存问题研究8、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9、论我国农产品绿色经营10、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组织结构1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12、实现快速物流对企业管理的价值13、加强物流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价值14、基于ABC+EVA的企业业务外包研究15、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1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17、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18、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研究19、TPS在WQ纺织公司织造车间的应用探讨20、JIT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条件分析

生产线改善的毕业论文

工业工程毕业论文 生产线流程改善一般按提纲写就可以.

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组织形式 企业技术专汽论坛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制造技术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组织形式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组织形式 汽车产品结构比较复杂,通常生产批量软大,为保证装配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从装配工艺角度将其分解成为可单独组织装配的单元,以便合理地安排人员、设备和工作地点,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故装配可以分为部装(分装)和总装(含内.外装饰),其成品分别称为分总成、总成和整车。为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对每一级装配成品都要设有试验、检测工序即总成试验与整车试验。 1、装配生产组织形式 对于整车和可以单独组织装配的大型总成(例如发动机等)其装配生产组织,可以分为固定式装配和流水式装配两大类。 ①固定式装配 装配对象的基础件安放在固定工位上,工人将零件和总成按次序逐一安装,最后形成成品的装配方式,称固定式装配。这是原始的最简单的生产方式,在装配过程中允许对零件进行加工、修理和选配,零件不具有(或很少具有)互换性,装配以手工操作为主,一般不采用复杂的工艺设备,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这种生产方式只适用于个别品位极高、需求量很少的特种用车,批量生产较少采用。 ②流水式装配 产品随输送装置在多工位生产线上按装配顺序由一个工位向另一个工位移动,在每个工位按工艺规程完成一定的装配工序,最后完成整个产品的装配形式,称流水式装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将整车各个零部件上线和装配动作划分为一个个工序,每个工位完成若干个工序内容,每个工人只需要熟悉某个或某几个工序即可上线操作。各工位配以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且保证产品质量,根据产品及其生产批量不同的需要,产品在生产线上的移动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强制的。 ⑴自由流水方式 产品的工序间移动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生产的节拍不在单一产品上体现允许工序间积存,使生产具有一定的柔性,这种方式主要用干小型部件或总成装配。适用于多品种成批生产。 ⑵强制流水方式 产品的工序间移动以某种形式的机械化输送装置来实现,有严格的节拍要求,工人必须在规定的节拍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全部装配工序。这种方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在目前汽车装配生产中应用最广。强制流水方式又分为间歇式移动和连续式移动两种。 ⑶强制间歇式流水装配 即产品在输送装置上完成周期性移动后,工人在该工位上对每个产品完成同一装配工序,而后产品按节拍要求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移动。此时生产节拍=工序操作时间+位移时间。很显然,产品的移动占用了一定的时间,造成了工时浪费。因此这种方式对整车装配而言只适用于产量小、生产节拍较长的装配生产,如重型汽车、大型客车等。 ⑷强制连续式流水装配 即产品按严格的生产节拍在输送装置上连续缓慢移动,工人在固定的区域范围内,按节拍时间要求完成规定的装配工序。此时产品的移动时间重餐在作业时间内,而每道工序的工时安排必须等于或略少开节拍时间,生产线才能正常运行、这种方式是大批量生产的汽车总装车间常用的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线车间的改善提案可以这样来写:

1、现场氛围

在现场首先可以直观地看到最真实的员工精神面貌,可以注意观察是否有忙闲不均的现象。例如机器在自动加工的时候,工人长时间在旁边无所事事,或者是有的工位上的工人在长时间等待物料。

存在这种现象说明工厂缺乏精益管理,人员设备工作效率低,成本必然更高。其次应该留意车间的光线是否充足,空气流通是否顺畅,现场是否有异味,噪音是否太大,车间是否整洁,因为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工人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空间利用与布局

例如同一批零件从A区搬到B区加工完后再搬回A区做后道加工,然后搬到C区处理,最后还要再搬回B区,搬运的浪费简直达到极致。原则上当天使用的生产物料应沿生产线存放,而不是在几个库存区分隔存储,工具和工装摆放应尽量靠近机器。

工厂布局应保证产品流动的顺畅性,尽量避免工序隔断。如果在一个工厂中看到物料搬运距离长,搬运路线重复,或者搬运次数多,则说明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不理想,也说明生产线没有做到尽量集结。

3、现场标准化

生产现场应该有的标准很多,包括作业和品质标准,5S与安全标准、操作与维护标准,流程与返工标准、安全库存标准等等。

还可以通过观察同一个工序的不同员工具体操作过程,发现其中是否有差异,包括动作的顺序、操作力度、是否有遗漏等方面。有差异说明员工缺乏标准化操作培训,则产品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品质管控

生产现场应着重留意车间对于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好的工厂会将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将不良品和废品掩盖起来。例如用灯光聚焦废料,或用红色标签将其醒目标出,这样可以立刻知道废料是否在增加,或者生产流程的某段是否正在生产不良品。

在制品、半成品的可追溯性也可以在现场很容易地看出来。在好的工厂里,每个部件都有一张卡片或一份文件跟随流转,注明来源、经手加工的人员、所使用的设备等信息,在任何工序发现问题均可轻易追溯到源头,也便于改善。通过观察不良品数量和比例,也可初步判断一个工厂的质量控制过程是否合格。

5、目视化

目视化管理是一个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直观传达。在管理良好的工厂中,目视化工具随处可见。

管理看板,可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管理看板。静态的看板主要是传达组织长期的管理理念,动态的看板是管理者随时要把握的管理信息,更能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生产现场规划毕业论文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施工现场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

[摘要]:现场施工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的关键部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它紧密结合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出一项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管理工作,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本文针对桥梁建筑项目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简单分析,结合多年工作 经验 ,对桥梁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方案 团队管理 规划 细节 安全 文明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施工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提高工作质量,降低造价成本,实现最高建设价值,必须对施工项目进行高水平的系统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本文结合桥梁建筑项目特点,对现场施工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文件,它根据工程内容的类别、性质、要求、工期、造价以及工程复杂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创造最大使用价值,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程质量,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有效的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施工方案体现了施工工作特点,制定各项建设计划和要求,为各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安全监测,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错误的发生,具有战略部署的作用。施工方案还具有协调工作关系的作用,提前制定好工作方案,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工作地点和分工的安排,避免不必要的工作纠纷,保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实现最大工作效率。

二、加强团队管理

良好的团队管理制度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建设一流的团队。但目前来看,大多施工单位对管理机制的建立还不够完善,内部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态度不认真,或是出现工作差误,导致施工技术不过关,工期延长,造成资金流失,带来施工麻烦。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加强团队管理制度,提高团队凝聚力,建设一流的施工队伍。

首先需要根据工程项目总目标,对施工项目进行组织规划。选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擅长管理的工作人员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作为该项目的核心领导人,带领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生产、材料准备、质量验收、经济预算和后勤管理等工作,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其次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策划,从确定工程目标出发,进行小组划分,明确小组计划,落实每个员工的工作任务。整个工作团队才能步调一致,目标明确。还要对工作人员实施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奖惩 措施 ,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察其工作完成情况,质量技术情况以及积极工作情况,评选优秀个人,优秀小组,根据业绩不同设立奖金制度,做到真正的按劳分配,公平竞争。最后还要提高团队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员工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按计划进行工作培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善于合作,善于创新,凝聚力量,创造和谐工作氛围,建设一流的施工团队。

三、科学规划,确保工程进度

确保科学进度,是履行合同的重要原则,科学的工程规划,对施工的质量、安全、成本都有重要关系,所以一定要做到科学规划,确保工程按时竣工。

不单指桥梁施工,对任何一项工程都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根据桥梁工程特点,保证充分的材料供应,足够的建设资金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水平,以免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出问题影响工期进度。此外还要落实施工计划,任何项目都要进行科学的计算,绘制施工图,确定施工的先后顺序,防止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返工,严重影响工期进度。每隔一月或一周 总结 工作经验,统筹安排接下来的 工作计划 ,同时帮助工作滞后的小组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最后还要加强施工单位以及监督单位的沟通,及时进行工程的验收,如有需变更的项目,及时更变图纸和要求,以免耽误工程进度。总之,加强管理,明确工程目标,各单位及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有利于工期的按时完成。

四、严抓细节,成就精品工程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微小细节问题就能决定工程的失败,而对于桥梁工程来说,更是要求精密的数据分析和严格的技术操作。桥梁工程是一个工序复杂,材料众多的施工项目,只有在过程中严抓细节,精心规划,才能达到高质量的目标。

而对于桥梁工程来说,每道工序的实施都要做到要求明确,细微入致。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技术操作步骤严格要求,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工作培训,熟练掌握各种精密仪器的操作,准确计算数据参数。同时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把关,选择材料时先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其生产日期、出厂合格证以及检验 报告 是否齐全,确定合格后方可由供应商供应。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工程的控制,检查工序是否合格,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严格要求每道工序,打造一流精品工程。

五、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桥梁工程的施工,要始终坚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强化预防工作。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安全体系,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制度,设置一定的惩罚措施,做到安全人人有责,齐心协力抓安全。对于工程本身,根据桥梁建筑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指出危险的施工项目,并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或进行安全现场演练,防患于未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以板报等形式宣传 安全知识 ,让安全工作渗透到每个项目,每个岗位,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对存在危险隐患的施工区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时时处处讲安全,打造安全施工场地。

六、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

良好的施工形象是展示施工队伍的标牌,加强工地文明建设,提高工地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低投入高效益的原则,不断地进行施工创新,优化设计,营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施工队伍。同时进行文明工地规划,实施形象战略方案,布局合理,安全美观,并进行绿化设计,所有工作人员统一要求,设置施工场地围墙,非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入内,尤其对于我们桥梁施工,危险性较大,所以要设置警示标识,施工现场也要整齐有序,规范进行。加强 文化 宣传,也是展示施工企业良好形象的一部分,不断提高员工的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张贴积极文明、脍炙人口的 标语 口号 ,展示独特的 企业文化 ,力争打造文明企业。

桥梁施工作为一项重大的施工项目,要求我们必须严格管理现场施工制度,从一点一滴做起,根据施工要求及时调整方案,以施工方案为指导方针,建设好团队管理,力争做到低成本、高效益、文明、和谐的施工队伍,齐心协力,团结合作,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流的施工队伍。

参考文献:

[1] 施华顺.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 194;

[2] 郭大光,沈剑.论述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问题[J].砖瓦.2011(11):126-127;

[3] 辛洪波,许德秋.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优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4):117。

《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浅谈 》

摘要: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建设工程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只有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从而达到人们进行工程建设的目的,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意义和人文意义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重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项目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的质量控制。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收集准确的地形与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级别、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这样能为工程准备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请甲方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核工作。以下内容将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是项目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项目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竣工验收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在工程开始前就应该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同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检查监督程序、 方法 等,并在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严格管理体系的落实。第二,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人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工作,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智能更要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个结合具体情况,全面、综合考虑了各方面情况的设计方案,可以使施工进度大大加快,并节约资金,保证施工质量,从而使工程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先进的工艺、良好的设备,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布局,规划出明确的生产流程。这样的设计方案对于提升质量与效益,节约成本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要慎重制定和选择设计方案。第四,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最终实体的质量,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材料进行严格控制除了可以保障工程质量之外,还可以避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对材料必须在符合规范要求、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的前提下,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进行采购。加强材料的进场检查,必须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对质量存疑的材料应进行追溯,对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坚决清理出场,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第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随着施工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作用与日俱增,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成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此外,还需要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一方面是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施工成本。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工序的质量控制。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所构成,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第二,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要从建筑材料、操作人员、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机械、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 施工中严格把关,施工后认真检查。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特种作业人员、项目经理、质检员要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第三,抓好施工质量监督,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及时审核修改的图纸及其变更设计。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发现违规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形成较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并以高效、快捷、科学的方式指导监督内部的各项工作,逐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第四,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单位工程的薄弱环节与关键部位是根据队伍素质和工程对象决定的,薄弱环节有两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重点控制,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推行样板工程,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水利水电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规范、标准、规程等实物化、具体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所以,推行样板管理是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促进和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之一。

4、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质量控制人员要收集和整理质量评定表中的各种数据,按照国家标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工程的质量,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风险,施工质量评定包括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样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对设计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在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后,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并签定“质量保修书,使用 说明书 ”。

5、结尾

以上内容分别从建设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彭圣洁等,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陈刚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建筑施工管理手册》彰江社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李明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有关浅谈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推荐:

1.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2. 浅谈施工材料管理论文

3. 施工现场管理毕业论文

4.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5. 浅谈工程管理论文

6.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 索引序列
  • 生产现场改善毕业论文摘要
  • 毕业论文生产现场改善设计
  •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论文
  • 生产线改善的毕业论文
  • 生产现场规划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