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文献中的J代表期刊,是Journal的缩写;M代表专著,是Monograph的缩写;D代表学位论文,是Degree的缩写。
文献类型标识在写论文的时候很常见,为了大家能够更流畅地写好一篇好的论文和运用参考文献,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献的类型标识有哪些吧。
目录:
一、文献类型标识介绍
二、常见的文献类型标识
三、文献类型标识的格式
一、文献类型标识介绍
文献类型标识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著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常用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电子文献以双字母标识。
二、常见的文献类型标识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1)期刊[J](journal)
(2)专著[M](monograph)
(3)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
(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5)专利[P](patent)
(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
(7)报纸[N](newspaper article)
(8)科技报告[R](report)
(9)会议文献[C] (conference)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1)磁带[MT](magnetic tape)
(2)磁盘[DK](disk)
(3)光盘[CD](CD-ROM)
(4)联机网络[OL](online)
3.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三、文献类型标识的格式
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1.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外文文献引文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排序方式和中文文献基本相同;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期刊文章题名用双引号;是否列出文献类型标识号及著作页码(论文必须列出首尾页码)可任选;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页码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在写论文的时候,如果有引用,一定的正确标注文献来源,不标注就很可能会侵权,所以大家要对文献类型标识很熟悉,在写参考文献时格式也要正确,这样才能使一篇优秀的论文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据学术堂了解,学位论文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文章仅限于学校,经过论文评审,决定学生是否有资格取得学位,也就是说,学位论文的目的是要展示你学了多少东西,将自己学到的东西都写在论文里,因此论文的前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都是比较冗长。期刊的阅读对象都是科学家和研究学者,因此,他们喜欢看有论据支持的想法,期刊论文通常有特定的格式,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要精练,讨论和结果要尽量简洁。所以,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论文字数不同,期刊论文要比学位论文要短,因此词句比较精练,按照惯例,大约在3000-6000词之间,学位论文就没有这些限制,有些学位论文高达上百页,字数超过两万也不稀奇,如果想要将学位论文改成期刊论文,那么就要删除不必要的部分,每个语句都要再三修改,保留其中的精髓,精简内容。2.摘要的字数不同,期刊论文的摘要比较精练,在150-250词之间,但是学位论文要长一点,大约是350词左右,有些期刊会对摘要的结构有要求,需要先了解期刊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期刊的基本要求。3.前言的深度不同,学位论文的前言比较详细,学生要展现自己对该领域的掌握情况,还要有文献的熟悉度, 但是在期刊论文中,文献综述就比较简单,只要包含可以带出文献与研究间差距的信息就可以了,如果学位论文中包含了多个研究问题,在期刊论文中要进行压缩,成为一个主要的研究问题。4.方法部分的不同,期刊论文要比较节制的方法叙述,你只要叙述使用的方法和进行的实验,不需要对研究切入点进行完整的讨论,但是学位论文不同,学位论文通常需要对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进行广泛的讨论。5.学位论文会将所有结果详尽的写出来,但是期刊论文需要归纳总结,进行分析,因为学生的经验不足,不能进行有质量的分析,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将次要的发现放在补充材料中。期刊论文一般一篇只研究一个论文。6.结果的讨论,学位论文的讨论章节依然是比较详细的,对每一个结果都提出完整的阐释,这个工作量比较大,学位论文中要表示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的讨论章节则要清楚到位,不要在这个部分重复自己前面已经说过的研究结果,这是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不一样的地方。7.学位论文中有很长的引用清单,有时候还有目录, 但是期刊论文的引用数量有有限,参考文献只要在论文中有引用的就可以了。在发表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期刊论文是引用学位论文,相信发表出来的论文和学位论文将会有很大的区别,也许更好。
学位论文的要求与期刊论文的规定并不相同。如果想把自己已经提交的学位论文改写成期刊论文,需要在文章长度、选材取舍、写作格式、数据阐释这些方面下功夫。
在文章结构上,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五大不同:
一、摘要长度
根据美国的《国际博士论文摘要》(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规定,博士论文摘要字数不得超过350字,而多数期刊的摘要字数限制在150至250字范围内。
二、前言(Introduction)
就前言部分而言,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学位论文要有更完整的理论背景叙述,以及更完整的文献回顾。此外,若撰写的是实验报告,学生通常可以适度引用他人的数据,不过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通常不建议这种作法。
三、研究讨论(Discussion)
学位论文的结果与讨论章节通常比期刊论文来得更完整,需要研究者充分叙述:相关实验取得了什么数据、对获得的实验数据做了怎样的分析、并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这部分内容也应是研究者提出未来研究建议的依据。
四、参考文献(References)
期刊论文的文献部分只需列出内文引用的文献,但学位论文对文献部分的要求因学校或系所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学位论文的评审委员或系所可能会要求学生必须证明在自身研究范围外获取了更广泛的文献知识,此时文献章节可能会被称作参考书目(bibliography),也可能学生被要求除了文献部分,还需附上参考书目列表。
五、附录(Appendices)
由于对文章长度与内容的限制,所以期刊并不要求附录部分;而学位论文要求将实验数据结果纳入附录中,完整呈现。
将学位论文修改为期刊论文,投稿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新调整论文结构
不论是文章结构、文献探讨、研究方法的叙述方式,相较于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要精简许多。因此,要将学位论文改写成期刊论文,需要将学位论文的内容有效的缩减,以达到期刊的要求。去芜存菁并不是单纯做“剪贴”的工作,而应在选材、简化上下功夫,尽量在体现论文主题的基础上,保留学位论文中精髓部分,而对于次要的细节,则可以视情况删减。
如果学位论文中涵盖了多个研究议题,可以考虑撰写多篇期刊论文,且单篇论文锁定其中一个议题。切记,选择研究议题要有所取舍。
尽量避免冗长的研究结果。学位论文通常叙述较详细,甚至次要的研究结果都需详尽探讨;相较之下,期刊论文只要求简单陈述研究结果,其余细节则可列在补充资料当中。
某些学位论文的惯例做法不适用于期刊论文,例如,Carver(1984)曾建议不需在期刊论文中加入名词解释/定义的章节,这确实是博士论文的惯例,但也显示出学位论文的作者对于研究报告的认知较为不足。
适当挑选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中具代表性的文献。通常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较多,但在改写成期刊论文时,切记只需挑选最重要的文献即可。
2.写作格式
在论文格式方面,如图表、引用文献、章节结构格式,许多学位论文并未采用特定的学术期刊的格式。所以当要改写成期刊论文时,这类学术论文会需要根据目标期刊的规定,进行格式调整,以提高论文被期刊接受的机率。
3.数据阐释
在将学位论文改写成期刊论文的过程中,缺乏经验的作者常发生“过度阐释数据”这个问题。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心力,容易对研究结果过于自信,这在学位论文当中时常发生。因此,在撰写期刊论文结论时,务必注意用字遣词,采用保守的陈述方式,切勿夸大研究成果。
另外,撰写总结时,亦需特别谨慎,审稿人与期刊编辑可以轻易辨识出文章是否由学位论文随意改写而成。
简而言之,将学位论文改写成期刊论文的秘诀在于:逻辑清晰、避免赘字冗词、避免长篇大论或重复论述、直白明确(不过度描述)、少用被动语态、语法正确。
此外,如果想了解更多撰写学位论文的实用建议,请参考以下文献:
1) Cone, J. D.,& Foster, S. L.(2006).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from start to finish: Psychology and related fields (2nd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 Calfee and Valencia’s (2007) APA Guide to Preparing Manuscripts for Journal Publication.
3) Carver, R. P.(1984). Writing a publishable research report in education, psycholog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来源:简书
整理:早发表小编
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
academic journal。
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 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
总局组织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经过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期刊主管单位初审上报,总局组织有关专家严格审定,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现予以公示。
英文缩写:
MD=Maryland 马里兰(美国州名);
MD=Doctor of Medicine 医学博士的简称;
MD=missile defence 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美国的);
MD=Marketing Director 市场总监;
MD=Mechanical Design 结构设计;
MD=May Day 亚洲中国一歌曲乐团——五月天;
MD=学术期刊《Materials & Design》的简称;
MD=Material Design材料设计语言;
MD=Media Dirictor 广告公司中的`媒介经理,媒介指导;
MD=Maid 女仆;
MD=Molecular Dynamics 分子动力学(分子动力学是一套分子模拟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依靠牛顿力学来模拟分子体系的运动,以在由分子体系的不同状态构成的系综中抽取样本,从而计算体系的构型积分,并以构型积分的结果为基础进一步计算体系的热力学量和其他宏观性质)。
A类,B类,C类是各个学校依据自己的实力定的,但大致上差别不是太大。C刊通常指的就是CSSCI,但是很多平台不高的学校会傻傻地将C类期刊和C刊混淆,其实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CSSCI中权威的一般是A类;其他CSSCI为B类,有的还将来源C定义为B1,扩展版定义为B2;而所谓的C类期刊,其实就是北大核心。其他普刊就是D类了。
A刊、B刊、C刊是一些单位对期刊水平的简单认定,A刊、B刊、C刊和普刊的区分有不同标准,一般以学术水平来区分。
具体而言:C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一般简称核心。南大核心的范围要比北大核心要小。
CSSCI里顶级的期刊,有的学校认定为A,那就是中文期刊里最高级的。而B刊是各学校以自己的标准自己规定的。所以如果要发表论文,还是要到本校相关部门问清本校的期刊分类目录,才好决定投稿对象。
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是指北大版的中文核心期刊,指被北大图书馆每三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广泛意义的核心期刊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首先当然包括南大核心,即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刊。
其次就是北大核心,就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三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再次还有科技核心期刊,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心期刊
《science》是科学杂志。是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影响因子30+。能在上面发文章的一定是很牛的人。 而SCI是指Science Citation Index。这是它的网络版的一些介绍。 Web of Science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三大引文数据库的Web版,包括三个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简称SCIE)、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和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一般订购的数据库只有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简称SCIE)。 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历来被公认为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大家是否了解,SCI这个英文单词是什么意思呢?它和写论文到底有哪些关系?
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万至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SCI期刊SCI(Science Realth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包括数量、原因、化学、农业、林业、医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理、环境、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
工程指数(EI)发表于1884。它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的工程技术综合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1万3000至1万4000篇文章,摘要,摘要;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的每一个问题;年度和年度索引也被出版。
文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程和技术领域。例如:电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木工程、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数据来源广、覆盖范围广、覆盖面广、报告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不是。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为国际植物学领域SCI期刊,被划分为中科院大类2区(IF3年=,生物学 23/389)。BMC GENOMICS 在中科院分区:大类生物学2区,小类学科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2区,遗传学3区。目前,BMC GENOMICS 在156本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学期刊中排43位,JCR分区:Q2区。如何查看不同期刊的SCI分区: 1、Web of Science。第一个方法就是使用Web of Science。在首页上的检索条中输入你想查询的论文,如“黑洞”。选中任意一篇关于黑洞的论文,我们就能看到关于这篇论文的大致情况。点击查看期刊的影响力。2、LetPub。LetPub有一项非常好用的功能-可以根据研究方向查看期刊的分区。比如我们查看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可以看到生命科学研究方向有480个期刊,并且其中根据不同的分类,给出了不同分区的期刊介绍。3、微信小程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
大家可以在上面搜索很多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能够满足很多不同学科朋友的需要。
2、
能够查询2020最新的IF影响因子,这个网站最好的地方,能够很方便的看到期刊影响因子的涨跌情况,一目了然,就是股票一样。
3、 这个网站支持模糊搜索,已经更新2020最新期刊影响因子。
4、这个网站支持多种途径的查询方式,查询的影响因子也是比较权威的。
5、 这也是非常实用的一个IF影响因子查询网站,支持多种查询方式。
6、 梅斯医学查询网站,是国内较早的影响因子查询网站。这个网站的一个缺点就是,一些影响因子较小的无法被查询到。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SCI分区这个概念,尤其是听到别的实验室又发了几区几区的文章,在投稿的时候我们也会注重期刊是属于SCI几区的,今天我们来详细讲一下如何查看期刊的SCI分区。方法1:通过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小程序。这应该是最权威最快捷的查询方式了,也是我首推的。在这里我们一般选择2021年升级版,点击进去即可通过刊名/ISSN进行查询了,支持模糊搜索,比如输入science后,就会出现所有刊名中带science的期刊。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升级版收录期刊为自然科学SCIE、社会科学SSCI和ESCI收录的中国期刊,同2020年升级版相同,采用“期刊超越指数”取代影响因子指标作为分区依据,从2022年开始,分区表将只发布升级版结果,不再有基础版和升级版之分,个人可以免费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查询基础版和升级版,每天免费查看20本期刊。方法2:letpub网站查询,这是一个第三方工具,里面的内容比较多,但也有部分是不全的,网址如下。接下来让我详细介绍一下。LetPub是ACCDON公司(美国)旗下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学者提供最优质SCI论文编辑和各类相关服务的专业品牌,其实就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润色公司,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作用,这里我们就把它简单地当做一个SCI期刊论坛吧。比起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它的查询方式和内容就要多的多了,可以按照研究方向,影响因子,是SCI还是SCIE,学科分类进行查询,所以我一般都是二者搭配着来。方法3:使用web of science。因为这个需要校园网环境或者挂VPN,所以我放在了最后。科睿唯安也推出过选刊神器——Master journal list,我前面介绍过,具体操作可看。web of science的官网为。它可以通过搜索文献而显示出文献所来源的期刊,进而使读者了解该期刊。
1 单词缩写应省略在辅音之后,元音之前。英文单词缩写一般以辅音结尾,而不以元音结尾.如 American 省略为 Am,而不省略为 Ame 或 Amer ,Medicine 或 Medical 缩写为 Med,European 缩写为 Eur 等.但 Science 例外,缩写为 Sci,可能是因为元音 I 之后又是元音 E 的缘故.缩写刊名每个词首字母必须大写,而不可全部都用大写或小写 。2 压缩字母法仅个别单词采用压缩字母方式缩写,如 Japanese 缩写为 Jpn 而不是 Jan,National 应缩写为 Natl 而不是 Nat 等.经常有读者将 Japanese 写成 Jan 是参考文献著录中常见的错误.如 Japa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应缩写为 Jpn J Ophthalmol,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Research Report 缩写为 Natl Cancer Inst Res Rep。而 Nat 是 Nature 和 Natural 的缩写,如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 分别缩写为 Nat Med,Nat Biotechnol.另外 CN 是中国的国别代码,期刊缩写刊名中,China,Chinese 不得缩写为 CN ,而应缩写为 Chin.采用压缩写法是为了避免与其他常用缩写混淆.如 Japanese 不能缩写为 Jan,可能是 Jan 是 January 的固定缩写形式,National 缩写为 Natl 而不缩写为 Nat,可能是 Nat 是 Nature 和 Natural 的缩写。3 学科名称缩写刊名中学科名称缩写很常见,因而了解学科名缩写规则非常必要.凡以 -ogy 结尾的单词,一律将词尾 -ogy 去掉,如 Cardiology 缩写为 Cariol ,Biology 缩写为 Biol,以 -ics 结尾的学科名词,缩写时将 -ics 或连同其前面若干字母略去.如 Physics,缩写为 Phys,以 -try 结尾的词,缩写时将 -try 连同前面若干字母略去.如 chemistry 缩写为 Chem,其中也包括其他形容词的缩写。4 刊名中常用词和特殊单词的缩写期刊名中有些常用单词可以缩写为一个字母,如Journal缩写为J,Quarterly缩写为Q,Royal缩写为R,New缩写为N,South缩写为S等。5 刊名首字母组合\x0d有些杂志名称缩写采用首字母组合,而且已被固定下来,一般都是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期刊,并得到国际上众多索引性检索工具的认同.如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JAMA,British Medical Journal缩写为BMJ等。6 国家名称的缩写刊名中国家名称的缩写分为两种情况.如国家名称为单个词汇,缩写时常略去词尾或词的后部分若干字母.如American缩写为Am,British缩写为Br,Chinese缩写为Chin等.而国家名称由多个词组组成时,常取每个词的首字母,如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USA或US。7 虚词一律省略有许多虚词,如the,of,for,and,on,from,to等,在缩写时均省去。
说说看我的意见,既然Nature 特别强调了自己期刊的缩写,就以建议的为准。因为原则上讲,应该是有权力规定自己期刊的全名和缩写的。特别在guide for authors里强调了每个子刊的缩写,也侧面说明了自然子刊系列期刊缩写的混乱,这会给统计期刊引用次数和计算影响因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期刊的缩写是有惯例的,如,名字只有一个单词的期刊不缩写。像Nature,Science,Cell,Small,Nanotechnology,这种一个词的期刊引用时候都要写全称。在多个单词的期刊里,单词如何缩写也是都有相应标准的。像 Journal这个词缩写成J.,Science这个词缩写成Sci.,Chemistry缩写成Chem.,Material缩写成Mater.等等(注意缩写要有“点”的哟)。按照这个惯例,则自然子刊的第一个词Nature是可以缩写成Nat.的,因为符合缩写习惯。我特意上了Nature,挨个看了这些期刊的缩写规定。发现这个问题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Nature子刊的正确缩写是怎样的?例如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官网上说正确的缩写是 Nature Nanotech. (For Authors : Nature Nanotechnology); 而 Thomson Reuters 给出的缩写是 Nat. Nanotechnol. (CAP) 然而 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登的文章上用的缩写也是 Nat. Nanotechn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