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论文晓苏小说研究

论文晓苏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

论文晓苏小说研究

论 小 说 写 作 中 的 矛 盾 设 置 情节的决定 性因素。列 宁 说 ,矛盾 就是 “ 承认 自然界 的一 切现 象 和 过 程 都 含 有 互 相 矛 盾 、互 相 排 斥 、互 相 对 立 的 趋 向。西方 当代文 艺理 ” 论 家皮埃 尔 ・ 马歇雷 曾 说 ,小说就 是对 观念 矛 小 说 从 诞 生 的 那 一 天 起 就 与 矛 盾 结 下 了不 解之缘 ,矛盾冲突是情 节 的 基 础 ,矛 盾 的 性 质 、程度和表现形式 是 类 ,各 不相 同 ,其 尖锐程 度也千 差万 别,形 形色色 。 写作主体怎么用 敏 锐的 目光去发 现 矛盾 和捕 捉矛盾 呢? 盾的想象性 解决 ,小说 本身就是对 矛盾 的一种 反应 ,它 的独特价值在 吴 怀 仁 于 把 握 矛 盾 的 方 式 。④ ” 对 于小 说 写 作 中矛 盾 设 置 的意 义 和 方 式 的探 讨 具 有 重 要 的学 术 价 值 。 小 说 写 作 中 矛 盾设置的重要意义 考察小说写作中矛 盾 设 置 的 意 义 主要 表 现 在 以 下 三个 方 面 。 ( )从 题 材 的 角 一 度来说 ,矛盾是小说创 作 的主要 内容。小说是 生 活 的 表 现 和 再 现 ,而 生活是 由矛 盾构 成 的 , 可 以说 没 有 矛 盾 就 没 有 生 活 ,生 活 中 处 处 有 矛 盾 。因 此 ,作 为 表 现 和 再 现 生 活 的 小 说就 必须 面对 矛 盾 , 正 视 矛 盾 。 事 实 上 ,大量 的优 秀 的 小说都是 以矛盾为写作 一 、 对象的。 ( )从作者 的角度 来说 ,矛 盾是小说 家灵 感 的 二 基本源泉 。小说 家创作小说离不开创作动机和创作灵 感 ,小说家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与他的欲望和情感 是 密不 可分 的 。 小 说 家 的 审 美 理 想 是 追 求 和 谐 ,而 现 实生活却处处充满矛盾 ,正是这种矛盾 ,作 为创作 主 体 的小说家才有了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 。 ( )从叙事的角 度来说 ,矛盾是推 动小说 叙事 三 ( )应该特别关 注新 生性 矛盾。所谓新 生性矛 一 盾 ,是指社会 的发展进程 中出现的新矛盾 ,这种矛盾 是前所未有 的。敏感 的写作主体往 往对这种矛盾特别 感 兴 趣 ,反 过 来 说 ,这 种 新 生性 矛 盾 也 考 验 着 一 个 小 说家的 目光是否敏锐。如苏童 的小说 《 私宴》所 关注 的就是一种新生矛盾。少年成长时代 的霸道者大猫现 在垄断 了马桥镇的经 济,又成 了一个 当代的经济霸权 者 ,他 过去 是强 者 ,现在依然是强者 ,过去总受 大猫 欺负 的弱 者包 青现 在是 京都 有名 的 博士 ,还 上过 电 视 ,可 以说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人格尊严 ,也算是成为 了社会生 活中的强者 。大猫对于包青的由弱变强 ,心 里显然是不平衡 的,所 以就别 有用 心地在春节期间安 排 了一次同学聚会 ,包青本来是极不情愿参加这次聚 会的 , “ 母亲也 不主张他去 ,她 至今 记得儿子 当年与 大猫做朋友时付 出了那 么多屈辱 的代价 。 ”但迫 于无 奈包青最后 还是去赴宴了。博士包青面对经济强权 者 大猫精 心摆 设的鸿门宴 ,不得不膺服于那些伦理秩 序 和道德 观念 ,再一 次承受 了一 种精神 上的 巨大 屈辱 。 苏童的独到之处 就在 于他敏锐地发现了征服欲与 自尊 感这一对新 生 的矛盾 以及矛 盾之 间 的尖锐 冲突 与对 抗 ,他通过这个独到的发现与捕 捉将 人生成长 中的 内 心隐痛与 当下现 实生 活 中的精神 失衡 巧妙地 结合 起 来 ,使这个作品形成 了一个广袤 的历史空 间和复杂的 情感世界。 ( 二)应该特别 关注重复 性矛盾 。所 谓重复性 矛 盾 ,指 的 是 同 一 种 性 质 的 矛 盾 无 法 避 免 地 反 复 出 现 , 我 国 古 典 小说 就 十 分 注重 对 重 复 性 矛 盾 的 描 写 。金 圣 叹在评点 《 水浒传》时说 :“ 江州劫 法场一篇 ,奇绝 了;后 面却 又有大名府劫法场一篇 ,一发奇绝 ……潘 金莲偷 汉一 篇 ,奇 绝 了;后 面却 又有 潘巧 云偷 汉一 篇 ,一发奇绝 ……景 阳冈打虎一 篇 ,奇绝 了;后面却 又有沂水县杀虎一篇 ,一发奇绝 。从金圣叹 的评 点 ” 可 以看 出 《 水浒传》对重复性矛盾 的捕捉与展示是非 常出色的 。 ( 三)应该特别关 注私密 性矛盾 。所谓 私密性 矛 盾 ,指 的 是 人 内心 深 处那 种 微 妙 而 尖 锐 、复 杂 而难 以 言说 的矛盾 ,这种矛盾一般带有隐私的意味和人性 的 内 容 。关 注这 类 矛盾 ,就 是 要 求 写 作 主体 将 敏 锐 的 目 光透过人物 的物质与 肉体 ,穿过那些 隐蔽性通道进入 人物 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领域 ,发 现并洞穿那些深藏于 人性 幽暗地带 的精神秘密和灵魂隐私。福斯特在 《 小 说面面观》中说 : “ 小说的突 出特 点在 于,他能 够向 读者提供一个个 内心袒露的人物 ,而 现实生活中 ,人 的内心世界都是 向外部封 闭的 ,很 难深入其 中。如 ” 盛可 以的小说 《 青桔子》主要写人物 内心的那种无 法 言说 的矛盾 ,这种矛盾 由于现实 的无奈和欲望的强 悍 而显得异常尖锐 ,同时,这种 内心的矛盾又涉及到伦 理规范和道德准则等等问题 ,所 以就带上了~层浓郁 的私密性色彩。难能可贵的是 ,写作主体没有在道德 伦理 的裁 判席 上对桔子 的行为进行简单的道德批判和 3 的强大动力。小说 家在产生创作 冲动之后 , 怎样把这 种 冲动变为写作 实践 ?用 矛盾推 动叙事 也是符合小说 的 内部构造规律 的。叙事 就是要展示矛盾 的发生 、矛 盾 的发展 、矛盾 的高 潮和 矛盾 的结 局这 样 一个 全过 程。所 以说 ,矛盾是小说叙事的强大的推动力 ,矛盾 能够推动情节 的发展 。 二、小说 写作 中矛盾设置 的内容 生活中的矛盾是丰富多彩 的,其性质也是千殊万 伦理指责 ,而是客观真实地写 出了桔子内心深处那种 无可奈何的人性风景。在描写小说主人公桔子 的内心 活动时 ,作者 十分 注意对桔子心 理变化 轨迹 的描绘 , 如与余父 的 亲密接 触 ,桔 子开始 只想 找余 父谈谈 房 子 ,桔 子没想到余 父很关心她 ,忽然有了一种找到父 爱的感觉 , “ 桔子头 一回受到这种深 切关怀 ,有 点控 制不住 ,索性倒在余父怀里哭了起来 。……在桔子倒 在余父怀里之前 ,桔子心里没有一丝邪念 ,即使是余 父温 和哄她 ,她也没有想过要干别的出格 的事情。但 是桔子在万分伤感之 中,看见了墙上悬挂的余母 的照 片 余母 的面容很苛 刻 ……桔 子轻蔑一 笑 ,变 了脸 , 半秒钟前 ,在余父怀里还似个孩子般委屈的她 ,忽然 间变成 了一个妩媚 的女人 ,身体柔软起来 。她几分试 探 ,几 分 攻 击 ,佯 装 无 如 ,于 不 知 不 觉 中 放 倒 了余 父。 ”由于作者精细地 写出 了桔子 心理变化 的丰富层 次和全部 过 程 ,所 以人物 的一举 一 动都显 得合 情合 理 ,真实可信 ,从而让 读者看到 了人性纵深之处 的那 些鲜为人知 的柔软部位和神秘角落 。 二 、小 说 写 作 中 矛 盾设 置 的 方 法 写作主体是怎样在小说 中展开矛盾?或者说 ,写 作主体在写矛盾时可以运用哪些技巧?关于小说写作 中矛盾设 置的技巧很多 ,写作教科书上都有或多或少 的介 绍。在这 里主要归纳几种一般的写作教科书上 尚 未提及的现代小说 写作 中矛盾设置的技巧。 ( )情节错位。所 谓情 节错位 ,是 指写作 主体 一 在设计情 节和组合情节 时,按照事与愿 违的规律去进 行构 思 和 安 排 ,使 情 节 结 构 呈 现 出 一 种 错 位 的 状 态 , 从而使文本产 生一种悲剧性效果。如果用一个公式来 表述 这 种 情 节 的错 位 组 合 ,这 个 公 式 可 以 分 成 三 步 : 第一 步 ,甲爱 乙 ,乙不 爱 甲 ;第 二 步 , 甲不 顾 一 切 地 爱 乙 , 乙终 于 爱 上 了 甲 ;第 三 步 ,当乙 爱 上 了甲 的 时 候 , 甲 已经 不 爱 乙 了 。这 个 公 式基 本 上 描 述 了情 节 错 位的一般形态 。托 尔斯 泰的长篇小说 《 安娜 ・ 卡列尼 娜》就是按照 上述模式去展开矛盾 的。我们可以把小 说 中 的花 花 公 子 渥 伦 斯 基 看 成 是错 位 公 式 中 的 甲 ,安 娜就是公式 中的乙。最后 ,当安娜企 图通过爱情来实 现人生幸福 的理想 彻底破灭 ,在走 投无路 的情 况下 , 安娜 于 是 就 选 择 了 卧轨 自杀 。从 整 个 作 品的 矛盾 发 展 来 看 ,写 作 主 体 对 情 节 安 排 是错 位 的 。 ( )心 理 透 视 法 。所 谓 心 理 透 视 ,就 是 要 逼 真 二 地全面地准确地展示人物矛盾 的心理活动。矛盾有外 在和 内在之分 ,外在矛盾写起来 比较容易 ,而内在矛 盾却往往难以展开 ,但一个优秀的写作主体必须要有 揭示人物 内心矛盾的能力。展示人物的 内心矛盾 ,最 基本的要求是写出心理活动的微妙性和层次感 。如潘 个女人突然觉得 自己生活得一点都不幸福 ,于是 内心 产生了矛 盾。作者 细致 入微地 刻画 了女人 的心 理 活 动 :“ 怎么人家的爱情那么揪心揪肺 、让人 那么感动 呢?怎么人家活得那么……有味道呢? 自己什么都没 有经历过 ,而且已经三十三岁 了,看起来那些奇迹发 生的可能性 差不 多等 于零 了。像 自己这 样 ,也 叫女 人 ,也叫 生活?如果 外婆 还活 着,一定会 骂 自己在 ‘ ’了。如果 这棒 就 叫 ‘ ’ 作 作 ,那 么她无 论 如何 要 ‘ ’一次 。以前 自己以为不 ‘ ’是聪 明 ,其实 是 作 作 傻 。女人 天生 可 以 ‘ ’的,不 ‘ ’自 不 ‘ ’ 作 作 作 , 等到老 了,什 么都 完 了。 …… 她不觉得 自己不 爱 丈 夫 。她想 这些 与丈夫 有什 么关 系?就像她 看 片子 哭 了,但是 她还 是把 浴缸擦 得 洁 白光 滑 ,给他 放满 了 水 ,还 习 惯地 试 了水 温 ,免 得他 稀 里 糊 涂烫 着 了 ,然 后 才 叫 醒 他 。她 的 生 活 就 是这 样 。她 没 有想 过 要 改 变 什么 。丈夫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他需要的一 切都在他 身边 ,没有人 能够把它们偷走或者抢走。但是她知道 自 己和 以前 不一 样 ,有 一 种 爱情 被 唤 醒 了 … … ”作 者 通 过 展示 这 个 女 人 微 妙 而矛 盾 的 心 理 活 动 ,表 现 了一 个女人内心潜伏 已久的超越平庸生活的期待 ,那是一 种人性浪漫情怀的觉醒。这一种带有私密性 的内心活 动读起来 是这 么凄美而动人 。写作主体通过对女 主人 公人性深处那些隐秘部位 的放大与透视 ,为受体洞开 了 一 扇认 识 女 性 复 杂心 灵 构 造 和 窗 口 ,让 受 体 看 到 了 道陌生 而迷人的女性情感风景 ,进而窥视到 了潜藏 在人性 幽深之处的浪漫情怀和诗性品质 。正是 因为这 种 浪 漫和 诗 性 的秘 密存 在 ,人 性才 成 为 文 学 永 恒 的 主 一 题。 ( ) 主 角缺 席 法 。 所 谓 主 角 缺 席 ,是 指 文 本 中 三 的 主 角— — 矛 盾 的 一方 没 有 直 接 出 场与 矛 盾 的另 一 方 正 面接 触 ,情 节 的这 种 设 计 与 安排 表 面 看起 来 是 回 避 了矛 盾 ,而 实 际上 却 强 化 了 矛 盾 ,因为 矛 盾 的 双 方 不 能正 面碰撞 ,因而矛盾就无法从外部解决 ,于是矛盾 就可能进一步转化 、延伸 、变异,然后集中纠结 于人 物 内心。如晓苏的小说 《 看望前 妻》 。文本 中抛弃 前 妻 的男主人公 因为心 中还残存 着一份对前妻的爱 ,又 因为一种挥之不去 的负疚感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 看望前妻 的机会 ,于是千里迢迢去看望前妻。作品紧 紧抓住前夫希望看到前妻而前妻又不想让前夫看 到这 对 矛 盾 ,并 将 这 一 对 矛 盾反 复展 示 ,逐 步 放大 ,不 断扩张 ,人物之间的外部矛盾 虽然看不出一 点蛛丝 马 一 迹 ,但人物的内心矛盾却被极大的丰富和强化了。如 果让前妻出场 了,并与前夫正 面相遇了 ,人物之 间的 外部矛盾 可能会 出现一些戏剧化的 冲突 ,但人物 的内 心矛盾就有可能被消弱 ,从而无法引起读者 的内心震 动。另外 ,由于文本的主角前妻的缺席 ,看望者一直 看不 到被看望者 ,看望者想 看 ,被看望者 却不让看 , 这就在还没有解决的老矛盾 上滋生 了一种新 的矛盾 , 这种新的矛盾就给作品带来 了新的文学 意味 。 综上所述 ,小说 写作 中情节是人类社会的种种矛 盾 与解决矛盾的审美化过程。写作 主体要随时关注重 大社会矛盾和新生社会矛盾 ,学会 矛盾设置的各种方 法 ,深入开凿 ,刻意经营 ,将 其各种生动的存在形式 向黎的小说 《 奇迹乘着 雪橇 来》 ,写 一个 已婚女 人在 圣诞节到来 之前内心的矛盾 。这个 女人 是一个平凡的 女人 ,过着 平凡而安 宁的家庭生活 ,她 知足常乐 ,无 论是外部生活还是内心世界都平静如水 ,但是 ,一部 关于爱情的外国电影突然打破 了她 的这 种平静状态 。 电影 中一对深深 相爱 的男女没有结婚 ,分开之后都想 念着对方 ,那个男 的每年到了圣诞 之夜都要到一个 教 堂顶上去等候他 的初恋情人。这个电影让作品中的这 4 青春想象 中的“ 知青” 女 生活独语 评林 白小说 《 致一九七五》 孔 令 元 力是 个 人心理 在当代文坛上,林 白当之无愧是女性主义小说创 需要 , 其是 尤 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 的小说 内容上多关注女性独特 无意识与隐秘 的内心体验 ,形式上采取个人化写作方式 ,素以反拨 欲望。群体无 传统 写法见长 。不论是九十年代的 《 一个人 的战争》 、 关 的 私人 经验 《 说吧 ,房间》 ,或是新 世纪 的 《 万物花 开》 ,总是 带 的表 达 冲动与 给人 一种扑 面而 来 的创新 感 。长 篇新 作 《 致一 九 七 倾 诉 欲望成 为 五 》 也 不 例 外 ,在 内容 与 形 式 的创 新 上丝 毫 不 亚 于 此 叙述的真正动 前的作品 ,并力图有所超越 。 《 一九七 五》 以林 白 致 力……” ① 亲 身 经 历 的知 青 生 活 为 蓝 本 ,主 要记 叙 了女 知 青 李 飘 即 使 是 扬 17 下 乡 的 生 活 ,小 说 中 虽 然 有 故 事 性 的 对 知 95年 新 世 纪 创 作 青 生 活 的 叙 述 ,但 更 多 的 是 主人 公 自我 内心 的 幻 想 。 的作品 《 致 “ 女知青”形象 在以往 的 “ 知青文 学”中 并不是 九 七 五 》 , 作为重点来进行塑造 的 ,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知青小说 其 中 仍 能 找 如 《 伤痕》 六九届初 中生》 生活 的路》 在小河 、《 、《 、《 到 这 些 特 点 那边》等塑造 的 “ 女知 青 ”形象 同小 说 中 的 “ 知 男 的 影 子 。 但 青”一样 ,都具有充满理想 、狂热和非理性 的性格 特 林 白 用 这 种 点。如王安忆 《 六九届初中生》中的雯雯 ,竹林 《 生 活的路》 中的娟娟 ,都坚决要到革命 的大 风大浪中去 方 式 来 叙 述 锻炼 自己 ,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上山下乡的革命 事业 中 “ 革 ” 确 文 , 是 前 所 未 有 去 。 “ 知 青 ” 身 份 中 特 有 的女 性 特 征 表 现 得 非 常 模 女 文 糊 ,“ 女知青 ”形象 呈现 出单一 化和 平面化 的倾 向。 的创 新 。首 先 ,整 篇 小 说 交 织着 “ 革 ” 的 日常 生 活 林 白的 《 致一九七五》开始打破这一创作倾 向,以新 叙 述 与 个 人 的 内心 狂 想 。 虽 然也 写 出 了 一 定 的 知青 生 的写作方 式和 文体风 格创 造 出崭新 的 “ 知青 ”形 活经验和群 体意 识 ,但更 多 的是个 人 内心 意识 的流 女 露 。这就打破 了 以往 “ 青小说 ”重 于 传达 公共 经 知 象。 从写作方式上看 ,这部作 品仍然是对林 白九十年 验 ,而隐匿规避 “ 知青”个人意识 的叙述套路 。如果 代以来女性 “ 人化 写作 ”的延续 。 “ 人化 写作 ” 个 个 说知青生活在八十年代小说 中是一种集体记忆 ,那么 这类 集 体记忆就构成 了她 自传 体小说 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女作 家小说创作 出现的一种现象或 在林 白这里 , “ 潮流 ,多表现在九 十年代 出现的一批 女作家 如林 白 、 的 背 景 … … 引 入 这类 背景 是 为 了突 现 个 人 记 忆 ,而 不 陈染 、徐坤等人 的作品 中。林 白应是 “ 人化 写作 ” 个 是把 自我溶 解 在其 中。 0这正 符 合个 人 化 写作 的 特 ” 取得 较高成就 的作家之一 ,其创作的小说 《 一个 人的 点 ,其实也正 是作者有意为之。小说 后记中林 白这 样 阐述创作动机 : “ 时候 觉得 ,只有经过 回忆才 能使 有 战争 》被称 为 “ 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作 品。 “ 个人 化写作”从 “ 写作 的内 容上 看 ,表达 的是 生活获得灵魂 。同时还觉得 ,没有狂想的生活不值 得 过 。④ 白 并 不否 定 回忆 ,但 更 看 重 的 是 自 己 内心 ”林 种经验 ,而不是公共经验或群体意识 ,特别是被社 会公共 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 、遮 蔽 特有 的女性意识 。 对这种意识 的表达欲望成为小说 叙述的动力。虽 的私 人经验 ……从写作动机上说 ,私人化写作 的驱动 一 一 一 一 构想 出来 ,转化为血肉饱满的艺术形象 ,这才写 出让 受体满意 的小说 。 一 5 o页 . ③金圣叹 .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 ] 北京 , M. 光 明 日报出版社 .97 第 18页 . 19 . 5 ①弗 朗西斯 ・ 马尔赫恩 , 当代 马克思 主义文 学批评 [ .E , M] j 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02 第 36页 . 20 . 0 ②列 宁 . 列宁全 集[ ] 北京 , M. 人民出版社 .9 . 1 0 第 9 ④爱・ ・ 摩 福斯特 . 小说面面观[ . M] 广州 , 花城 出版 社 .94 第 2 1 . 18 . 4 页 ( 作者为甘 肃陇 东学院副教授) 5

晓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于湖北保康。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1988年加入湖北作家协会,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1985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收获》《花城》《作家》《钟山》《山花》《天涯》《大家》《江南》《长城》《十月》《小说界》《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发表小说四百万字。另有理论专著《名家名作研习录》《文学写作系统论》等。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刊转载40余篇,并有作品被译成英文和法文。曾获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三届、第四届湖北文学奖、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第七届滇池文学奖、第十届金嗓子文学奖 。

小说的结构对整篇小说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而言,小说如果在结构上失败了,那就是一种彻底的失败。作家重要的不单单是讲一个什么故事,还要看他是如何讲这个故事,就是如何结构这个故事的。小说结构的意义并不一定在结构本身,它的功能取向往往指向小说的意蕴层面。高明的小说家能把普通的故事讲得韵味十足,拙劣的作者常把优秀故事讲得干瘪生硬。晓苏的短篇小说《从前的单相思》(原发《百花洲》2005年第6期,《小说月报》2006年2月号转载),采用双线诗性反转结构,把一个普通的单相思故事讲得有滋有味,意蕴迭出。 一、双线诗性结构的文本解读 《从前的单相思》采用明暗两条线索结构全篇。明暗两条线索的结构形式是不同的,“现在的故事”是采用正面明线线性结构,“过去的故事”是采用虚写暗线横断结构。小说明线按时空的自然顺序把各个情节组成部分连接起来,分成三个自然小节:傍晚招待所王小本见我,晚上南门餐馆王小本见黄蝶,早晨东门花亭三同学早餐。在明线部分,小说通过“我”的视觉叙述了王小本和黄蝶“现在的言行”。小说暗线采用插叙和补叙的方式,通过“我”和黄蝶的视觉叙述了王小本“过去的故事”。王小本“过去的故事”呈现为散文的片断,就如同散文的叙事是片段事件的连缀,而不是有头有尾的连贯故事一样。但是这些故事又是形散而神不散,都是围绕着 “从前的单相思”来叙述王小本过去的片断事件。 小说的诗性结构主要表现在暗线上。这种片断事件连缀的结构形式就是一种诗性结构。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是充满着跳跃性的,而这种跳跃性就可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传递大量的信息。《从前的单相思》的结构正是这种跳跃的诗歌形式,小说通过穿插回忆的方式, 把一些似乎不相关的片断故事连接起来,集中表达一个主题。第一节的片断故事有:看看教室,看看竹林,看看球台,主要是对过去“物”的回顾。第二节片断故事有:捡胸罩,占位置,送胖大海,是对过去“事”的回忆。第三节照应第一节的三处铺垫,是对过去“情”的回忆。这些似乎毫无关联的故事片断,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汨汨而来。 小说的诗性结构另一个表现是由三个大致相同的细节组成的细节链。第一处细节是“如果黄蝶也和王小本拥抱的话,那么王小本的嘴巴就正好咬在黄蝶的乳房上”;第二处细节是“好在他们俩没有拥抱,不然王小本的嘴真要咬住黄蝶的乳房了”;第三处细节是“王小本的头果然只达到黄蝶的胸脯那里,我看见王小本的嘴正对着黄蝶硕大的乳房呢”。在这三个具体的细节单元中,它的构成元素是相同的,都是王小本的“嘴巴”和黄蝶的“乳房”。但是它们的构成形态又有一些变化,第一、二处运用假设推理,动词用的是“咬在”、“咬住”,因为这种推理是“我”想象中的情景,其结果是王小本的嘴巴并没有“咬在”或“咬住”黄蝶的乳房;第三处是 “我”看见“咬”的事实了,但动词用的却不是“咬”,而是“正对着”。这个元素大致相同而又有变异的细节链,从总体的情节框架说,它是重复式的细节单元,但是它的每一次重复又都有些变异的内容。 二、双线诗性结构的意蕴诠释 1.双线结构的意蕴。在现代小说中,设置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的,一般而言,明线为主,暗线为辅,明线揭示小说意蕴,暗线补充意蕴。所以大多数小说都是集中力量写好正面实写的情节,而让虚写的作为映衬情节来从暗的方面增强明线的主题内涵和艺术信息。《从前的单相思》对明暗线索的处理也是这样。明线实写的故事写得很充分,故事性很强,故事也比较好看;暗线写得很虚很散。小说明暗两条线的关系是互为依存。明线的作用就是结构一个故事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穿插回忆过去的故事。暗线的穿插闪回,即随着王小本暗恋情感的一步步加强和明朗,对明线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黄蝶冰冷的心逐渐温暖起来。所以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纠缠着向前发展。 但是《从前的单相思》对明暗线索跟主题关系的处理却让人感到意外。明线并没有直接揭示小说的主题内涵,小说的主题内涵是通过暗线来揭示的。小说的本意并不在于眼前黄蝶的改变,而在于王小本一如既往的纯真。小说的明线:黄蝶的感情变化,是由王小本从前的单相思引起的,但是黄蝶的这种感情变化并没有揭示小说的深沉意蕴,它的作用是用来反衬王小本古典诗意的纯真,用来反衬王小本从前单相思的珍贵。 小说的这种深沉意蕴,我们还可以从明暗两条线碰撞后发出的火花来进一步领悟。两线碰撞后,可以形成作品的高潮,绽放出绚烂的艺术之花。碰撞越猛烈,作品的艺术震撼力就越强。两条线经过这样的碰撞,小说的情节内涵就不仅仅是l+1=2,而成了l+1>2了。情节内涵一经扩张,它提供给读者思索和体验的内容便不是单义,而是多义,打通了读者丰富联想的通道,广阔、纵深地开拓了读者通过多义的内涵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天地。双线碰撞的艺术变化有两种情况:“正碰撞”和“负碰撞”。两线一碰撞,有的事件可能出现“骤升”,就是“正碰撞”,有的事件可能发生“逆转”,就是“负碰撞”。因此,两线碰撞形成的艺术变化和反差有两种,一种可能出现反转矛盾变化,一种可能出现倍增扩大变化。《从前的单相思》明暗两线的交汇碰撞点,是五号宿舍楼床板上的四个异常清晰的字:我爱黄蝶。经过前几次温馨浪漫的回忆,黄蝶和“我”都感动异常。床板上清晰的字迹表明:王小本过去的爱恋经过十八个岁月的洗礼,经过十八载春秋的磨砺,至今仍然赫然在眼前。明暗两条线索在这里碰撞以后,立即绽放出动人的火花,“黄蝶顿时响亮地哭了一声”,“双手一把将王小本搂在自己怀中”。小说最后的碰撞,产生了明线或者暗线单独起作用所不具备的艺术内涵,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诗意主题:现代爱情的冰冷需用从前爱意的温暖来烘烤,现代爱情的伤口需用从前爱恋的良药来医治。 2.诗性结构的意蕴。小说诗性结构的主体表现在暗线情节的运用上,随着暗线情节的发展,小说的诗意越来越浓厚。那些充满诗意的故事片断,有物的古朴,有事的温馨,有人的痴情,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的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凝结着浪漫情怀,表达了特定的情思,王小本对黄蝶的爱恋之情在这一事一物的叙述中款款流动,扑面而来。那些充满诗意的生活片断,在王小本的侃侃回忆中,像温柔而缠绵的细雨一样,敲打着我的心,更敲打着黄蝶的心。黄蝶“眼睛一亮”,黄蝶“微笑着”,黄蝶“激动地说”,黄蝶“心里陡然有了一丝暖意”,黄蝶“眼圈潮红了”,黄蝶“响亮地哭了一声”,黄蝶“双手一把将王小本搂在了自己怀中”。黄蝶被感动了,黄蝶被滋润了。王小本从前的爱恋,滋润着当代枯黄的爱情,滋润着读者的心。 诗性结构的另一表现就是典型细节的复式叠加。《从前的单相思》在三小节里安排了三个构成元素相同的细节,构成了一组重复的细节链。这里的“重复”仅仅是现象,而变异出新才是真正的实质。这种变异重复,实际上体现为一次次新的进展,一次次新的升华,一次次变化了的新阶段,一次次螺旋式的上升。这种变异重复之所以有这种艺术力量,就是在于它透出了并不重复的新的艺术意蕴。第一处“王小本的嘴巴就正好咬在黄蝶的乳房上”,是在“我”和王小本拥抱后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的实际意义就是突出王小本的矮,并不包涵其他深沉意蕴,所以用动词“咬在”,就显得比较冷静。第二处是“好在他们俩没有拥抱,不然王小本的嘴真要咬住黄蝶的乳房了”,这是“我”看见王小本和黄蝶在南门餐馆站着时产生的联想,这一次与第一次比就有点情趣了,这是“我”“怀着找乐的心情”产生的联想,所以用动词“咬住”,颇有一点搞坏的味道。第三处是“王小本的头果然只达到黄蝶的胸脯那里,我看见王小本的嘴正对着黄蝶硕大的乳房呢”。这一次是我被感动后看到的真实情景,所以不用“咬”这个有点搞坏的动词了,而用了一个“正对着”,这样使用动词既达到了写实的效果,又渲染了动人的气氛,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一种圣洁之感。《从前的单相思》用三个构成元素基本相同的细节,进行三次变异重复,获得三次螺旋式上升,逐步由可能的结果发展到已然的结果,从而完成了诗意的建构,渲染了从前单相思的纯粹珍贵。 杨大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小小说研究论文

第一:创作技巧的研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角度。一些初入门的小小说作者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写小小说”、“怎样写好小小说”。这方面,刘海涛、邢可等人做过很出色的努力,近来侯德云先生在《小小说选刊》上专题《小小说课堂》也颇有些这种色彩。他们的研究把小小说技巧研究,特别是刘海涛教授的技巧研究,非常工整、系统,他提出的小小说模式、结构技巧、写作规律等,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颇具研究功力,贡献极大。有心人雪弟对近年来小小说批评著作进行了统计,在他所枚举了的30多部著作中,研究的也大多数都属于这类方向。我个人看重技巧和技巧的研究,是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技巧,才能得心应手。“技巧”中到底还有多少风景,还是很值得有兴趣、有功力的评论者们深入探究的。侯德云持一套自己的“技巧”观,他用自己的工具(术语)来写小小说,因此,他的“小小说课堂”里,关于技巧的论述或者如何关于运用某些技巧,也都是很“自我”的,具有很强的个人标志。这是“技巧无穷”的具体体现。我自己也曾“发明”过一些写作“技巧”,但我觉得那些“术语”并没有真正切入小小说体内,带有很强的摹仿或者试探的色彩。当然,我个人还有另外几个问题要问:技巧如何来?一个作者光看“技巧研究”,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怎样写好小小说”?事实上,对于小小说作者来说,入门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这时的“技巧”研究对于小小说来说,过于静态了。好的小小说,除了技巧,还有创作氛围、个人阅历、思想深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视技巧的存在当然不客观,但如果片面强调“技巧”,也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小小说事件的研究。小小说世界里经常发生很多事件,这些事件到底具备什么样的意义?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或者影响了小小说的发展,不管是个体的,还是小小说整体的?这虽然与具体的作品关系稍微远了点,但并不是对作品没有一点影响。事件的研究既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事件”,也包括许多具有私人意义的“小事件”。通常的情况是,透过种种事件,我们很可能发现小小说作品中隐藏着更多的秘密。譬如,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天池》杂志编辑邹丽杨辞职,另谋生路;一些小小说作者改弦易张,或离或归;当地的宣传文化部门突然发现自己的辖地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小小说家,然后就出台了一些扶持或奖励青年作者的文件……这些事件并不是无聊和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的,而是与小小说的发展可能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我确信这些事件研究出来之后,对于我们看待我们的小小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惜,目前对此作深入研究的人不多,甚至上还是空白--那些散文式的愤慨算不上研究。 第三,小小说现象的研究。之所以提出“小小说现象的研究”这么个角度,是因为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有某种程度的偏爱。“现象”不是“事件”。“现象”比“事件”大一些、宏观一些,带有潮流、趋势的色彩。这个角度的研究可以分解为这么一些“子”问题:小小说为什么会在80年代的中国突然崛起?是哪些因素使得这种崛起一直到今天还依然坚挺,创造了不俗的集发行、娱人、培育作者、在巩固阵地的基础上扩大阵地?小小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意义?小小说的未来走向?它到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是纯粹的个人或者小团体的智慧?小小说在繁荣和促进文体建设方面,对于其他文体是否具备启示意义?如果有,是什么?记者柳萌对这一问题以新闻的形式进行这全面的报道。前一段时间,在首届小小说节上,中国作协也终地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吉狄马加首肯小小说选刊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满怀期望地等待着有人在吉狄马加之后,来一番“深入研究”,填补这一空白。这有助于整个中国文化产业乃至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如果这个问题可以称之为“小小说必然性研究”,那么,“小小说事件的研究”也可以称之为“小小说偶然性研究”。 第四,小小说评论的研究。小小说评论不能光看别人--也就是俗语所云:乌鸦落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这个工作滞后了。有两个原因:一是早期评论太少,还形不成被关注的气候;二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也是一个问题。按照我个人的资料,雪弟似乎是较早地涉足这个领域的人,是他提醒我们还存在着这样一个角度--我觉得雪弟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十分的专业精神来。这么多年来,评论小小说的文字不少了,那么,这些评论的方法是什么?这些评论有什么特点?方法本身的客观和不足体现在哪些方面?我想,有关小小说评论的研究如果多起来了,小小说评论才算得上步入到一个真正成熟的阶段。那个时候,也许就不会有人说我们“太缺少小小说评论”了。因为,“裁判员”也有了裁判。 第五,小小说作品的研究。这个不用多说,大量的小小说评论几乎都是选用了这个角度。一些评论家的入门评论也是“作品研究”。没有认真研究作品,没有阅读足够数量的作品,就敢于指手划脚--对这样的评论者,我只能惊叹其“胆子实在太大了”。 第六,小小说作家的研究。作家研究当然离不开作品。但这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作家研究是把作家除作品之外的思想感情轨迹、成长经历、学识等综合起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是对“作品”本质的研究,是对作品根基的研究 。现在对作家的研究风气很盛。早先有侯德云写过一大“堆”的“小小说的XX”,把作品特性、主题走向、作家性情等研究了个遍,然后,马新亭又写了“百家争鸣之XX篇”,等等。这些努力是有意义的,将会使我们更关注作家、更关注作品深层次的东西--它的影响力,将会超过对“技巧”的研究。 这六个角度只是比较浮在表面上的角度,也可能还有更丰富的角度可供我们切入小小说。如果真的找到了那样的角度,小小说研究、小小说评论必定会别有一番天地--我们一直在说“小小说的百花园”,也许,新的研究角度诞生的那一天,我们再说这句话时,心里才不会发虚,才真正觉得“腰身壮、胆气豪”。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研究小说论文

关于三国的人物形象分析,的确研究的已经比较普遍,但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来写,比如,三国的人物形象和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在写法上的比较。关于这一点,金圣叹已经说过,是因文运事和以文生事的区别,可以以这个为切入点详加论证。应该是个比较好的题目。下面我就为大家说推荐一些关于古代小说 论文 的参考题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徐渭《四声猿》的悲剧色彩 2.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的重商思想 3.由张岱小品文看晚明文人的心态 4.《聊斋志异》反映的女性意识 5.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婚恋模式 6.试论魏晋志怪小说的结构特点 7.《任氏传》中任氏形象的创造性 8.比较霍小玉与李娃形象 9. 璩 秀秀形象试析 10.试谈杜十娘形象(可与其他妓=形象做比较研究) 11.试谈《二拍》小说《青楼市探人踪》的情节艺术 12.《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思想价值 13.《三言》中具有反抗性的妇女群像 14.比较类似于《薛仁贵》和《琵琶记》这样的创作 15.《牡丹亭》的创新出奇之处 16.由《十二楼》看李渔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17.刘基与柳宗元寓言之比较 18.谈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关系 19.李渔小说的艺术特点 20.比较魏晋志怪与《聊斋》中的狐仙形象 21.李翠莲形象分析 22.尤三姐形象与李瓶儿形象的比较 23.近二十年研究综述 24.《清波杂志》的文学思想 25.《鹤林玉露》的文学思想 26.某代唐诗选集研究 27.鸿门宴场面描写的深刻涵义 28.李广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缺陷描写 29.李斯的历史功过及人品优劣 30.《史记》个性化语言举例 31.《史记》叙事中的史笔和文笔 32.薄命司的象征意义 33.试论李纨性格二重性的意义 34.谈梦游太虚幻境的梦幻描写 35.海棠诗社与桃花诗社的不同 36.《红楼梦》个性化语言举例 37.王熙凤形象与潘金莲形象的比较 38.《水浒传》小人物分析 39.《史记》创作上的科学性 40.陶渊明的生命与酒 41.王维山水诗的情感模式 42.谢灵运思想构成的复杂性 43.宋代文学对道统观的背离 44.清代女诗人创作面面观 45.唐代五言六句古体诗研究 46.晚唐五代诗人研究

《试论西方叙事学理论演变与吴尔夫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立场》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叙述者;叙事权威;弗吉尼亚·吴尔夫 [论文摘要]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兰瑟关于叙事权威的理论来解读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可以看到,吴尔夫在小说的公开叙事层构建了一个“自我消抹”的叙述者形象,而在隐蔽叙事层,却勾勒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述者形象。通过分析探讨小说的叙述者在隐蔽叙事层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就好比是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而吴尔夫本人对叙事权威的追求和依赖决定了她缘何可以在现代派和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自己的双重地位。 《到灯塔去》是现代派小说家和女权运动先驱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作品。自1927年问世以来,广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与追捧。不难发现中外评论家对小说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但迄今为止鲜有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而本文则试图从这些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新的结论。 一 西方经典叙事学上承俄国形式主义,中经英美新批评,下接法国结构主义,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对叙事作品的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研究,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起源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摇旗呐喊,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女性形象批评,反思传统文本中的“厌女症”,揭示菲勒斯中心主义;中期建构妇女文学史,并纳入黑人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近期向理论建构纵深发展,反思以男性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建设“女性美学”(female aesthetics)设想。其中,法国学派受拉康、福柯、德里达的影响,关注语言、再现、心理和哲学问题,如克里斯蒂娃、西苏、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书写(ecriture feminine)和女性行为批评(gynesis)的理论;英美学派关注主题、母题和人物等传统批评观念,重在社会历史研究。肖沃尔特认为从整体看可以发现妇女作家想象的连续性,反复出现的模式、主题、问题和形象,因而提出女性批评(gynocritics)和性属理论(gender theory)。 概而论之,结构主义经典叙事学和早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目标不同:前者属于形式主义范畴,倾向于抽取普遍规则,对文本进行一般观察,强调客观性和抽象化,具有具体化、符号学化、技术性强等特点;后者属于政治批评范畴,在政治参与和主体经验上揭示具体文本的意义,具有宏观思辨、模仿再现和政治化等特点。早期女性主义批评通常不涉及叙述技巧,而经典叙事学研究一般也不考虑性别因素,不讨论叙述声音的语境、社会性质和政治寓意。经典叙事学和早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各有利弊,而两者融合,恰恰能取长补短。 针对经典叙事学忽略文本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语境的弱点,可以借用性别,语境和再现等女性主义理论来弥补;针对早期女性主义批评过于印象化的弱点,可以借用叙事学领域系统的形式分析模式来弥补。叙事学是方法,女性主义是思考视角。两者渗透能够引发新的视点,打破西方文学界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之间的长期对立。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分析与性别视角融为一体,同时关注人物、作者、叙述者、读者和性别因素,关注生产者和读者所处的时代、阶级、性别、性取向以及种族的必然联系。女性主义叙事学隶属于后经典叙事理论:在经典叙事学基础上将注意力转向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从共时叙事结构转向历时叙事结构。 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开创人美国学者苏珊·兰瑟,像大多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一样具有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背景,同时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论影响。她于1981年出版《叙事行为:散文化小说的视角》,率先探讨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意义,1986年发表宣言式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首次使用术语“女性主义叙事学”(feminist narratology),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该学派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随后,两位代表作家的论著在美国面世:一为兰瑟的《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为沃霍尔的《性别化的干预》。有关论著在《叙事》、《文体》、《PMLA》等刊物纷纷问世,女性主义叙事学渐成显学。 为了证明女性叙述文本的特殊性,仅仅使用叙述话语理论阐释会出现偏差和缺失,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多次引用分析《埃特金森的匣子》(1832年)这个书信文本——由于新娘有义务向丈夫公开所有的信件,于是她给知心姐妹写了一封信: 我已经结婚七个礼拜,但是我(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的理由去)追悔;我的丈夫(根本不像)丑陋鲁莽,老不中用……他的信条是,应该把妻子当成……(双方都不该)只能一门心思想着服从(而不应视之为)玩偶;我……不(这样不奢望我能比现在更)幸福。 仔细阅读会发现书信暗含玄机,区别在于是否隔行阅读。词句的重新组合导致语义和语气上的本质变化:丈夫以为赞美自己,知心女友看到的是新娘痛斥丈夫,懊悔婚姻,新娘和女友关心女人的婚姻幸福,而隐含读者读出的是对社会婚姻关系男权思想的抨击。兰瑟指出书信的表面文本是软弱无力的女性文体,拟态模仿卑微元助,柔和依顺;潜在文本却具有能动直接理智、有力度有权威的男性语言特点。私下潜在的受众是心灵相通的女友;表面公开的受众是丈夫。所以,在男权中心社会,女性作家在不被认可的边缘化处境下,为赢得叙事权要采取机智的叙事策略。 兰瑟的著作《虚构的权威》研究在特定的时期女性取得话语权威的策略,意在建构女性叙述声音理论。“声音”这个术语,在叙事学中指叙事讲述者,有别于作者和非叙述性的人物;在女性主义中指身份和权力。兰瑟将两者融入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中,认为叙述声音和被叙述的外部世界具有互构关系,因此探讨女性叙述声音要联结社会身份和叙述形式、文本与历史;兰瑟创造性地透过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种叙述声音模式,总结女性叙事声音实现话语权威的策略。作者型叙述声音指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叙述者采取全知视角点评叙述过程,对其他作家和文本作深层思考和评价。个人型叙述声音即热奈特指称的自身故事叙述,讲故事的我是主角,私人声音公开化。集体型叙述声音指表达群体的共同声音。 二 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说到吴尔夫“在她的叙事行为中谨慎地加入了。距离感”,这种“没有消抹作者的距离”赋予她的小说以叙事权威。本文正是基于兰瑟对吴尔夫作品中叙事声音的探讨,具体分析《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在潜在文本中的所作所为。笔者认为这部小说的叙述者好比是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从而帮助吴尔夫本人在文学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运动中奠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达洛威夫人》(1925)租《到灯塔去》(1927)同属吴尔夫中期诗话意识流小说。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多重人物聚焦的叙事方式,关注的重心是人物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但从整体看,《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比《达洛威夫人》的叙述者更为隐蔽却也更为重要。在《达洛威夫人》中,叙述者藏匿于人物背后,记录并传达人物的所思所想。在阅读时,读者尽可跳过这个幕后叙述者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到灯塔去》中,叙述者却摇身一变成了“主角”。小说描写的重心不是人物的思想而是叙述者本身。事实上叙述者在众多人物意识间穿梭却对他们的意识不予认同。虽然叙述者也曾尝试“垂帘听政”,但总体来说,她失败了,而且是彻底失败了,叙述者的形象“无所不在”,她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文本。即使是在一直被评论家推崇为“作者自我消抹”典范的第一和第三部分里,读者也可依据那些无所不在的蛛丝马迹找到藏匿于人物背后的叙述者。在小说的第二部分,叙述者更是直接越过人物,跳至前台,发表她对生与死的哲学感悟。 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型叙述者通常现于经典现实主义小说,他独立于故事之外,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了解故事内外发生的一切,拥有无限的权威。而现代派小说中的叙述者不再能够高高在上,自封上帝,同时也不再需要和要求那种全知全能的外露权威。从总体上看,《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扮演的是上帝而不是人的角色,她行使着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中全知全能型叙述者的无限权威。在小说中她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权威的评论,并最终攫取了原本属于人物的声音。 在《到灯塔去》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查特曼式“公开叙述者”的存在,因为总是有那么一个“拥有阐释权威的人把人物的思想转化成间接性的表达”。人物声音被压制甚至不被允许进行自我表述,这个穿插其中的叙述者不仅自己说,还替别人说,她成功地攫取了小说人物的发言权。作为“全权代表”的叙述者自由穿梭于众多人物的意识间,居高临下、冷漠超然地向读者讲述人物的所思所想,解释评论人物的一言一行。更有甚者,她还超越时空限制,成功观察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讲,小说打破了经典现代派小说对叙述者观察角度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获得了经典现实主义小说叙述者才拥有的那种全知全能。 小说第一部分“窗口”围绕“量袜子”这一外部事件展开,参与其中的是拉姆齐夫人和她的儿子詹姆斯。在拉姆齐夫人“如果今天天气不好,我们就改天去(灯塔)”这样安慰性的话语后,她让詹姆斯站起来比比袜子是否够长。再过几行是,她心不在焉地告诉詹姆斯要一动不动地站好,可这小男孩还处于几分钟前母亲告诉他不能去灯塔的失望中,故而显得焦躁不安,腿不停地动来动去。跳过许多行,我们读到拉姆齐夫人对詹姆斯更加严厉的警告,这次詹姆斯听话了,拉姆齐夫人量了袜子,结果发现袜子太短了。这一外部事件在又一长时间中断后以拉姆齐夫人吻了吻儿子的额头并提议帮儿子另找插图来剪而结束:“拉姆齐夫人缓和刚才的严厉语气,举起他的额头吻了吻。‘让我们另外找一幅插图来剪吧’”。 在“量袜子”这一琐碎外部事件中,作者把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穿插其间。牵涉其中的不仅包括前面提及的拉姆齐夫人和詹姆斯,还包括诸如“人们”和“班各斯先生”等事件发生时不在场的人物。是谁在看拉姆齐夫人并得出结论“从未有人看起来如此悲伤”?又是谁在发表那些关于眼泪集结并于暗处掉下的模棱两可,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屋里除拉姆齐夫人和詹姆斯以外没有别人,显然那些言论不可能出自她们之口,也不可能是紧随其后开始讲话的“人们”发表的。既然如此,结论只能是:那些言论是叙述者的。 此外,“窗口”还有对其他一些次要外在事件的描述。这些事件与“量袜子”这一主要线索分属不同的时空,如电话交谈和修建房屋就发生在别的时间和空间。在“量袜子”事件开始不久,读者就被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时空,聆听班各斯先生在电话里和拉姆齐夫人关于火车、旅行的谈话。关于眼泪的那个段落已经把读者带离了他们所在的时空;而这段关于电话交谈的描述更是把读者带人一个无法确定、超越现实的空间。至此《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挣脱了人物聚焦,有限视角的束缚,获得了全知全能的观察角度和阐释能力,从而赋予作者以外露叙述权威。 在小说的第一和第三部分中,叙事者自由穿梭于不同身份、背景、年龄、心态的人物内心世界,对他们的内心活动、言行举止进行多角度观察、前方位报道和权威性评判。她时而进入莉莉·布里斯克的内心活动,时而穿梭到詹姆斯的童心世界,时而又陷入詹姆斯夫人的沉思苦想中。她知道詹姆斯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的”;她也了解莉莉懂得了“爱情的脸谱千变万化”。虽然叙述者试图通过自由直接引语把自己的思想和人物的思想混成一团,让读者不易察觉到她的存在,可惜她彻头彻尾地失败了。在阅读小说时,读者可直接越过叙述者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叙述者“不存在”的幻觉消炭了,他们很难相信詹姆斯会说出“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的”这样与他实际年龄很不相称的话,也很难相信“爱情的脸谱千变万化”是莉莉本身对爱情的领悟。诸如此类的哲学式感悟和格言化表达又是用一般现在时(不同于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的人物思想和言行)、来表达并附着在加括号的小说人物上。这种时态上的差异拉开了小说叙述与人物的距离,而距离就意味着叙事权威。 事实上,《到灯塔去》的叙述者暗度陈仓,把沉思、劝谕和预示这些过时的,不再为现代派小说接受的叙事手法置于深层文本中。她通过授权小说人物想什么,说什么而分享了传统全知全能型叙述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吴尔夫在这部小说的表层文本中消抹了叙述者,使其融入人物的意识里,在深层文本里却保留了一个完整清晰的叙述者形象。吴尔夫的叙述者就这样通过无所在而达到了无所不在。因为,如果小说人物都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地使用叙述者的语言,那么这样的叙事也就建立了一种更高更大,无法复制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正是吴尔夫这样的女性作家向往和追求的。 三 自福楼拜开始;以詹姆斯倡导的,珀西·卢伯克支持的新的“间接和侧面”的叙事手法要求用小说人物的感受取代叙述者的“画外之音”。正如乔伊斯借《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斯蒂芬·迪得勒斯之口:所表达的那样:“理想的叙述者应该修炼到无声无形”。现代派小说理想的叙述者,和现实主义小说中公然暴露在读者面前对人物发号施令的“上帝”型叙述者不同,它藏于人物背后,引入不同人物的声音,对这些声音不加干涉,任其自由发展。 每一个人身边涌动着的流旋的生命力,一旦以其勃发之力注入每一个人,他们便会获得一种特有的、无形的美学生命,戏剧性的场面也就即此产生……艺术家就像创世的上帝,出现在自己亲手创造物的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隐而不见,修炼达到无声无形,若无其事地修剪着自己的手指甲。 这样一种美学意识要求现代派小说的叙述者赋予读者一种“消抹”的幻觉,这种幻觉产生于对“叙事者自我意识的压制,对叙述者和受述者之间交流的阻碍,以及对叙述立场外在标记的遮蔽”。 在《到灯塔去》这部现代派小说中,吴尔夫采用了人物聚焦的叙事,试图给读者一个“消抹”的幻觉,但小说没有任何一部分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甚至任何纯粹聚焦于单一视点的叙事也没有。吴尔夫在小说的一、三部分采用了多重人物聚焦,在第二部分里则采用了零聚焦叙事。在公开叙事层面上,她力图让叙述者消融到人物的意识活动里,达到无所在的境地,但在隐蔽叙事层面上,她却保留了一个清晰的叙述者形象,从而构建了一个无所在却又无所不在的叙述者来帮助她本人获得叙事权威。吴尔夫缘何如此渴望得到外露作者权威,笔者认为可以从她的家庭背景和女性主义立场里找到一些答案。吴尔夫成长在一个文学世家,但这样一个家庭却没给她提供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她的哥哥们可以上剑桥接受最正统的英国教育,而她只能呆在父亲的书房里看书学习。长大后的她虽成了自觉的女性主义者,却又不得不置身于并依靠着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先锋派的庇护。她对现代派小说里,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深感不满,也意识到那些患了“失语症”的女性群体有必要站出来发出自己_的声音。 和《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先生一样,吴尔夫本人对名声的消逝和死亡的威胁无法释怀。作为一个自觉的女性主义者,她渴望获得永久的名声,渴望和乔伊斯那样的现代派男性小说家齐名。同时她也深知在男性一统天下的英国文学中,一个女性作家要获得这样的名声和地位是何其困难,但吴尔夫尝试并做到了。她不仅在现代派小说潮流里名垂青史,也在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了自己的丰碑。对英国文学传统上白人男性独有叙事权威的靠拢和倚靠使得她牢固奠定了自己在一片诋毁女性现代派作家的现代派小说运动和一片批判男性的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双重重要位置。 当然,吴尔夫的创作历程和她本人女性主义立场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吴尔夫开始是一个旧女权主义者,坚持男女应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利。但是她很快就觉察到这种思想的局限,认识到在一个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即使在家庭之外拥有了和男人平等的权利后,在家庭之内,特别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之中争取平等的权利却更为艰难。于是,吴尔夫着手去解构男性政治思想即文化霸权,尝试着去确立书写历史的女性视角,从而成为新女权主义的思想先驱。难能可贵的是,吴尔夫没有让思想固化,而是走向了一种更加理想与和谐的女权主义阶段。因为吴尔夫认识到,在父权制社会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同样都是不自由的。而人类的解放必须以消除一性对另一性的奴役为前提,必须以两性协调互动达到统一和谐为基础。于是她努力寻求一种新的解决之道,这就是她著名的“双性同体”的理论。吴尔夫从最初片面强调男女法律上平等的旧女权主义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从文化角度去解构男性政治文化霸权、确立女性视角的新女权主义承接,以及最后强调在社会中男女的和谐发展所预示的20世纪90年代后女权主义发展的新方向。吴尔夫没有把获得选举、受教育等法律权利,也没有把女性获得思想文化的平等待遇视为最终目的,而是把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定为女权主义的最终目标。从她本人女性主义立场的发展变化出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吴尔夫何以在《到灯塔去》中如此倚重男性小说家所持有的那种阐释和评价的叙事权威来使自己权威化。事实上,小说的叙述者在文本中“就是女性主义者并且还冠以其作者的真名实姓”。

文学学位论文苏童小说

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个真实事件。在作者十几岁的时候,一个来自邻居家的诚实男孩卷入了一起案件,最终被判入狱。 十年的监禁只通过一场面对面的舞蹈得以解除,但不意味着精神的自由。三个人的命运却不会如愿朝着幸福的终点奔跑。他们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都在青春的迷茫中,体验着心灵的成长。

你要是不嫌麻烦就加注。。。一般不用,除非有特别典故的

苏童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其小说作品在表现方式、题材内容、艺术审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古典性特征。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苏童小说的古典性:1. 历史背景:苏童的小说作品多依据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展开,通过展示人物形态、世俗风情、社会秩序等等使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从而表现古典主义的特点。2. 人物形态:苏童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态常常具有古典美学的特征,比如男子刚毅、女子柔美,君子绅士、庶民淳朴等等都是经常出现的类型。3. 语言风格:苏童小说中语言风格的古典化体现在对成语典故、传统文化的引用上,如在《内海》中,苏童描述闹市中的人流来来往往,类似“衣冠楚楚,步履安详;衣衫褴褛,面目狰狞”这样的句式充满了古典韵味。4. 艺术审美:苏童的小说中也充满着一种充满人文气息和明显的艺术审美眼光,比如他高度评价宋人的画作,常常喜欢用画中所蕴含的“神韵”来说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综合而言,苏童小说的古典性在历史背景、人物形态、语言风格和艺术审美等方面均有表现,这种古典性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具有很高的地位。

第1点这个小说最主要的背景就是把一些英雄的情节展现出来,第2点还讲述了很多不一样的爱情故事,真的很真挚。

小说论文的研究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一) 中西小说的结构艺术之比较1、中西小说艺术结构上的三点区别一是中国小说往往注重结尾,并且首尾相应,结构完整;而西方小说特别注重开端,并且是片断式的。唐传奇《李娃传》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开头:“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结尾:“累迁清显之任,十年间至数郡,娃封汪国夫人。有四子,皆为大官;其卑者犹为太原尹。弟兄婚姻皆甲门,内外隆胜,莫之与京。”中国小说往往特别注重结尾。《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其结尾都是诗词,并且很有深意。《三国演义》之“白发鱼樵”,《水浒传》之“书林隐处”,《儒林外史》之“四大奇人”。而西方小说如《呼啸山庄》之荒原与忧郁主人、《傲慢与偏见》之青年男子出现在五个待嫁之女的母亲面前,其开头都非常讲究。西方小说从总体结构上来说,往往是一种横截面式的、片断式的。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它们往往都没有什么整体上的、完整的艺术结构,即不太注重艺术结构本身。二是中国小说往往是单线式的发展线索,即便是双线,也是交待清楚、层次分明的,是一种标准的线性结构;西方小说往往是多条线索同时发展,并且错综复杂地交织下去;一条线索的情况也有,但多数小说特别长篇小说,往往是复线性的,并且是相互交织,形成一种蛛网式的密集结构。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体式是章回体,其发展层次清楚,脉胳分明。在另一线索开始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下此事不说,且说”、“此事后话不提,如今且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样的话语来进行表达。它往往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通过结构交待得非常清楚明白。短篇小说如蒲松龄《促织》是如此。长篇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也是如此。通过统计,曹雪芹共写了80回,一共是15年的时间;《西游记》写了14年零8天,共5048天,时间线索,相当清楚。《三国演义》,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虽然十分广阔,历史画面也十分宏大,其艺术结构却并不复杂;几个主要人物的几个故事。而西方小说特别是那些长篇小说,往往描写辽阔的时代生活画卷,众多的人物同时活跃在舞台上,故事情节非常复杂,多条线索同时展开。茅盾说他特别喜欢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两位作家的长篇作品,说那种多重复式的结构、辽阔的时代生活画卷、众多的人物形象引人关注,这两位作家的许多作品,往往就是一种多重式的结构线索。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有一种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艺术格局。长篇小说中往往也有许多小故事,小故事里还有小故事。西方小说则是以意识的流动为主线,在时序上有倒错、插叙与交叉叙述的特点。西方小说往往不以讲述故事见长,而以是以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与自然风景描写为主,注重人物心理与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按“武十回”、“宋十回”的框架,并且这两个十回是可以另取一个书名,独立成书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也有许多章节如“红楼二尤”、“小红赠帕”之类可以单独成篇。“刘姥姥进大观园”,往往被独立地选入语文教材。有的长篇其实就是短篇的集合,如《聊斋志异》等,则更是如此,即每一篇小说都是独立的,但合起来却是一个整体。西方小说往往在时序上有倒叙、插叙和交叉叙述,有的小说在时间上的先后不是很明显。没有明显的过渡,因此许多时候不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谁在先谁在后不明白。莫泊桑短篇《项链》,特别是乔伊斯的长篇《尤利西斯》、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等所谓现代主义小说或新小说,往往更是如此。2、原因分析一是中国早期小说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而西方小说则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佛教教义往往将宇宙看作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天地往往就是一个车轮式的运转。因此,中国小说往往既重开端也重结尾,将前世、今生和来世都交待清楚,从而形成一个圆形的结构,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基督教教义往往认为诸神创造天地,耶酥由受难与复活再到最后的审判,说明了世界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所以西方小说结构更加复杂、多条线索同时发展。西方小说也与西方人类精神历史的过去(原罪)、现在(忏悔)和未来(复活)的直线时间观念有关。所以在结构上,心理时间往往代替自然时间,往往以人物的意识之流动为主线进行故事的讲述。二是中国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有关,西方小说与西方传统的审美特点有关。中国历代的绘画艺术往往是以山水长卷为主,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往往也是园林式的结构。如张大千先生的山水长卷;苏州的园林、扬州瘦西湖、北京的故宫等。它们往往都有方方正正、大中套小的格局。西方小说则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审美特点有关。像唐宁街、罗浮宫、罗马教堂等,往往简洁、突起,虽也有对称之美,却富于变化。西方的艺术往往有一种特别的韵致,让人感到西方人的机智过人与超人想象。三是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叙事,同时与民间说话艺术有直接关联,而西方小说与庞大而复杂的神话传统有关。所谓“史”即《史记》,所谓“传”即《左传》。《史记》往往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对事件发展线索的勾勒;《左传》则往往注重对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描述,同时也不忘在行文中或文末评点人物。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起源是东汉末年开始的对于佛经故事的讲唱,这就是中国民间的说话艺术,后来发展为宋元话本小说。这种口头表达的艺术,当然讲究情节发展的清晰,讲究大故事中再讲小故事。所谓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析解”就由此而来。希腊神话有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并且人神共体,既有人的情欲也有神的形体,与中国的神话不是一样的。中国神话是不发达的,不仅数量少,有的人认为中国神话处于一种相当低级的阶段,没有什么体系。其实正如孔子所说的,中国人“不语怪力乱神”,神话在很早的时候就为历史所淹没。因此,这种不同的神话传统也直接影响到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国简略,西方复杂。当然所谓小说的艺术结构,也应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比如有“情节结构”、“性格结构”、“心理结构”、“交叉结构”。要特别注意一点:在世界范围内,20世纪以后的小说往往淡化三种要素;中国在四十年代以后在小说创作中也有所不同,中西小说艺术也就产生了一种趋同的倾向。中西小说艺术结构对照研究,不能绝对化,要考虑到中西小说各自的情况的复杂性。(二) 中西小说的人物艺术之比较1、 中西小说在人物艺术上的三个区别一是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对话,而西方小说则注重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其心理与情感。如《红楼梦》中的许多回,就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像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对话,王熙凤与老太太之间的对话,刘姥姥与姑娘们之间的对话。二是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西方则有相当细致的心理刻画。如《水浒传》中描写武松在面临一只老虎的时候,那种内心的恐惧,是以“化作冷汗出了”的方式来表现;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张飞与关羽的行动描写,真有一点动画片的意味。美国人拍的《花木兰》中,大军在后面追赶花木兰,大雪崩溃,人物的行动胜过了人物的语言。中国古典小说往往多写人物怎么样,少写人物为什么。话本小说往往用“心中想到”、“心中悲苦”、“十分怨恨”来简单地交待人物激烈的或绵长的情思。中国古典小说往往以此来表达人物深藏着的内心世界,不像西方小说往往进行直接的心理描写,并且是全知全能的、全方位的呈现出来。西方小说则比较重视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与情感。像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陀斯妥也夫斯基《白痴》等,往往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的,都有很直接的、很动人的心理倾诉。西方小说注重对人物进行直接的心理刻画。17世纪法国小说《克里芙王妃》被认为是西方“心理小说之祖”;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家斯泰恩,则认为小说本来就是要注重以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的。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特别注重对人物的内心情感作细致的描写。巴尔扎克竭力描写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托尔斯泰始终注意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变化,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感情的交织、更涉及思想情绪的瞬息变化。并且往往通过人物复杂的内心冲突来反映社会的冲突。陀氏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并且还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其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与心理刻画,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十分杰出的。陀氏小说之所以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源自于此种特点。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意识流”、“内心 独白”、“心理象征”、“心理时空错位”等艺术技法,都是在西方小说重视心理描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之艺术特点并不是无缘无故的,20世纪后期中国之现代主义小说也是来自于西方,中国自己少有心理艺术的传统。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注重以诗词来议论人物与创造人物所生存在的环境。西方小说中则很少有诗词的形式,即使有,与人物形象也没有多少关系。如哈代长篇小说中偶尔出现有民谣,其不是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而只是对社会风情的表达。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许多诗词,都是对人物性格的高度概括。《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结尾词:“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西方小说有着深厚的意识流的传统。像乔伊斯《尤利西斯》、卡夫卡《变形记》、伍尔夫的小说等,都是如此。西方小说中少有对人物的概括,往往以那个人物的意识流动,进行直接呈现。西方人往往注重过程,而中国人往往注重结果,中国人对于一件事、一个人往往也有清楚了解的愿望。不过,中西早期小说都有只重情节与行动而不重人物的倾向。罗马时代的小说家阿普琉斯是“西方小说之父”,他的《金驴记》就是以故事为主的。14世纪薄加丘的《十日谈》,仍以故事情节的优长取胜。拉伯雷的《巨人传》,也以无奇不有的情节取胜,人们喜欢读,主要因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中国早期的“志人”与“志怪”小说,一般分成两大类:以“记”为名的如王度的《古镜记》,重在叙述故事情节的奇诡与怪诞。而以“传”为名的,如沈既济的《任氏传》,在重故事情节叙述的同时,也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2、原因探析一是中国有只重群体不重个体的传统,中国小说善于写群体的行动,西方小说善于写个体的行动。中国自从上古时候开始,建立了以家庭为基础、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当时有许多诸侯国,就从来没有过个人主义的传统,认为个人要服从于国家与民族,个人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 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都不能说“我”,只能说“兄弟”今天如何如何。而西方是一个个人至上的社会,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体的价值是得到尊重的。在个人与集体的观念上,中国与西方几乎是相反的。这就直接影响到小说中对于个人与集体的表现。中国古典小说中个性特别鲜明的人物,不是太多,即使像四大小说名著也是如此。二是在中国的小说观念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能够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意识,而只是强调作为实录所依托的事件;而西方小说观念中则比较早就有人的地位。中国传统的小说白描手法,与魏晋时期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注重以人物的神态与行动表现性格有关。 西方的小说,有一个从“神话”到“史诗”再到“传奇”再到“小说”的历史发展过程,历代的小说家们都由注重神仙到注重英雄,再到注重现实社会中的人物。西方有一个人文主义的传统,对于人的赞美,就像莎士比亚借自己笔下的哈姆雷特之口所说的:“人呵,你是一件多少了不起的杰作”。 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时即注重人,后来则以人为社会的中心,神终于让位于人。古希腊悲剧《普罗米修斯》中只有一个人,即“伊娥”。那么,小说中因此就存在着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当然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如此的。三是中国的传统小说观念,是由东汉的桓谭和班固所确立的,是以事件为中心;而西方小说则以人的性格和人的精神表达为中心。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所造也。”清末的梁启超,才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必先兴一国之小说”的现代小说观念。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也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也刍于狂夫之议也。(上海古籍,1998,2)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史”“传”的影响,因而往往以事件为中心,不以人为中心。尼采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超人”学说、“精神分析”学说,对西方的现代小说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没有这样的哲学传统,往往反对超人的存在。自王阳明的“心学”兴起之前,中国人不太注重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的独立性,要求人们要服从于社会政治的正统与传统文化的文宗。四是中国小说有一种伦理化的品格,西方小说有一种狂欢化的品格。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伦理化的社会,讲究“仁义道德”、“克己复礼”、“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讲“君子”和“小人”。这深刻地影响到了古典小说的主题。《三国演义》就是讲“仁”与“义”,《水浒传》就是讲“忠”与“奸”,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物的品质。而西方小说有“狂欢化”的传统,它是由拉伯雷的《巨人传》和塞万提斯《堂诘诃德》所建立起来的。特点是:注重平等的对话与个人的独立意志,注重将庄严的事物世俗化。这对于小说人物也有直接的影响,并直接体现在小说作品之中。中西小说比较题目太大,能够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也许是所有文体中最多的,我们只能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讲解,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方式;平行的比较往往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一种小说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生存,离开了其文化与审美环境是很难说明什么问题的,因此不能绝对化。

可以。据了解,小说主题研究可以写成毕业论文的,文学专业经常会有类似的毕业论文题目。请确认,谢谢。

不能,中文系毕业论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包括不能少于一万字,参考文献不能少于10篇等等。小说不能算是论文。

小说的主题研究是可以写成毕业论文的。因为小说主题研究是很正式的,包含的方面很多,内容丰富,所以可以写

  • 索引序列
  • 论文晓苏小说研究
  • 小小说研究论文
  • 研究小说论文
  • 文学学位论文苏童小说
  • 小说论文的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