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灵体研究论文

灵体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灵体研究论文

关于灵魂在这个研究领域里面一个主流的学科,叫做“濒死体验研究”,英文叫做(NearDeathExperienceStudy)。这项研究主要是对一些濒死病人,就是快死的人,他们往往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或者是手术台上,医生给他们抢救,这时候他们就昏死过去。结果当他们昏死以后,他们觉得自己的灵魂就离开了身体,这个魂出去以后就在外面看到种种的境界,之后当他们又回到自己的肉体上来以后,就会跟医生讲刚才灵魂出体以后的所见所闻,这种体验就叫做濒死体验。实际上濒死体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根据美国一个著名的社会调查公司,叫做盖洛普公司的统计,仅仅在美国就有一千三百万的成年人曾经有过这种濒死体验,如果把儿童、未成年人也算进去,那个数目就更加可观。根据美国的康乃狄克大学一位叫做肯耐斯.瑞恩博士,这位研究员跟他的研究小组对于濒死体验进行大量的研究,结果他们总结出来,大约是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快死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濒死体验,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五,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濒死体验,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有过濒死体验,但是他们因为太糊涂、太健忘,就记不起来。在濒死体验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这里我给大家举举他们的名字,然后就他们其中的一、二位的研究成果加以比较详细的说明。这些濒死体验的著名学者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科教授麦尔文.莫尔斯博士、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雷蒙.穆迪博士、著名的死亡问题专家,心理医生伊丽莎白.居伯乐.罗斯博士和卡里斯.奥西斯博士等等。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是出现了很多位著名的学者,而且还在一九七八年成立了一个“国际濒死体验研.协会”,很多的这些研究著作论文也都在国际的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包括著名的《柳叶臅》杂志、还有《濒死体验研究》等等。可以说在这个研究方向,这个科研真的是方兴未艾h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美国的著名死亡问题专家伊丽莎白.居伯乐.罗斯博士。这位罗斯医生她这一生自己亲自做过濒死体验的案例就有二万多个,包括她自己本人也曾经有过这种濒死体验,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身体又回来。她的著作有很多,在这方面领域的著作包括有OnLifeAfterDeath《关于死后的生命》,和OnDeathandDying《关于死亡与临终》等等。现在我想用内华达大学的教授雷蒙.穆迪博士的一项研究成果来给大家介绍濒死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穆迪博士在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四年之间做的一项研究,他通过对于一百五十个这种濒死体验的病例来进行研究归纳,发表了一篇著作,叫做《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AfterLife),发表在一九七五年。在这个科研报告当中,穆迪博士是给我们这样描述,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状况?他说当一个垂死的病人正躺在手术台上面,医生还在给他进行抢救的时候,当他感觉到自己的肉体疼痛到极点的时候,他就听到医生在旁边宣告这个人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这是医学意义上所说的死亡。完了之后他就听到一些响铃的声音,嗡嗡的一些噪音,紧接著他就看见一条黑色的隧道在他的前方,然后他很快的通过这条黑色隧道。当他到了隧道那一头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肉体,他在半空当中看到自己的肉体还躺在床上,医生还在给他抢救。这些人,有的人会看到已经过世的一些亲属、一些朋友,有的人会看到一些很美丽的色彩、很庄严的形相,像天堂一样,有的人还能看到这些宗教里神话当中的一些神灵。比如说基督教的人士,当他在濒死体验当中就可以看到耶稣基督,他们描述说这些神灵在他们面前是一种闪光的生命,非常亲切、非常热情的来迎接他们。然后神灵就像放电影一样,在他面前把他一生当中主要的事件全都给他放映出来,然后他自己看到自己这一生当中所做的,善的、恶的、人家看不见的、人家看得见的这些事情统统都摆在面前,瞬间当中就把这一生过了一遍。

所谓“灵魂出窍”的说法,由来已久。

那这个是不是迷信呢,或者说,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这种现象么?

灵魂的重量是21克吗

1907年,有一名医生曾发表了一篇论文,大意就是他曾经做过实验,测量人死前和死后的质量差,其中就测出了有一例,前后相差了21克的重量。

那么人的灵魂就真的是21克么?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第一,测量的人数。只测了6人,数量太少了,不能得出专门性的结果。

第二,测试环境。测量时没有把相关的人体放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不能排除有其他的原因让人体的重量产生变化。

第三,概率太低了。6人当时就只有1人有这种现象。就算是这种现象真的出现了,那还有83%不会出现前后重量差的人又怎么解释,难道这些人就没有灵魂了么?

因此,这篇论文的结论是值得商议的,或者说是不严谨的。

关于灵魂出窍

其实关于灵魂出窍,科学界还是给出了一解释 - 错位干扰。

这话怎么说呢。

其实,关于灵魂出窍,科学家们也尝试了各种的研究解释,特别是幻觉研究。

他们的研究对象就是癫病患者,他们怀疑是外部世界发出错误的信号对人类大脑进行扰乱,使大脑收到错误的信号。这个研究团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人体进行错位研究,最后被实验人真的发现自己处于了所描述的这种状态。研究表明,通过对人体进行错位接触,使人体对外部产生错位的幻觉,就可以模拟出灵魂游离出体外的这种状态了。

让人们产生灵魂出窍的这种感觉是因为外部世界对大脑的错位干扰,让大脑做出错误的预判,从而出现意识游离出体外的幻觉。

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有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哲思性的论述,灵魂的自我满足。人们的自我感知是高于肉体的存在,它不仅是具有支配肉体进行一切行动的总指挥,同时灵魂具有审视性,它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复杂性的肉体。有一个病人通过自杀的过激手段来证明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统一,肉体最终的归宿是灵魂。

源自于一项实验。

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物有所区别,这种差异就体现在人类是地球上目前为止已知的唯一智慧文明,在这个适者生存的世界中,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得以生存下去,而不是像老虎、狮子等动物一样靠着尖牙利爪为主要的生存方式。人类还有个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思维意识。那么很多人或许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去世以后,我们的肉体已经没有了任何知觉,那我们的意识还会存在吗?

部分人认为可以独立存在,所以也就衍生出了灵魂这个概念。在人类历史中,出现过不少的涉及到灵魂的神话故事,灵魂是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目前在科学界的解释是认为灵魂是不存在的,但在大多数人中,是相信灵魂确确实实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可能是对死亡的恐惧,又或者是对自己心灵上的一种慰藉吧。

曾经有过流传很广的说法,那就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有重量的,重量为21克,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毫无逻辑的说法呢,而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呢?在1901年,麦克道高是位医生,他始终相信灵魂这种东西是存在的,并且认为灵魂是可以经过某种手段测量出重量的,他曾做过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并且发表了关于灵魂的研究论文。

麦克道高设计了一种极其巧妙的测量装置,能够分辨出实验对象在身体重量方面产生的变化。为此,麦克道高招募了不少的志愿者参与自己的实验,当然这些志愿者都是快要死亡的人。麦克道高希望记录下患者在死亡的一瞬间,体重发生的变化,从而验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

实验开始,麦克道高对六名实验志愿者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他对第一位患者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观测,随着这位患者的死亡,它的重量下降了大约克,这也是灵魂的重量为21克的来源。麦克道高在对剩余五例的研究观察中,重量产生的变化和首例重量产生的变化存在差异,根本没有统一性。但麦克道高为了将论文发表出去,忽略了后几次观察的数据,仅用首位死亡患者的数据作为结论,他认为人是存在灵魂的,并且灵魂的重量为21克左右。

1、“灵魂出窍”,一般描述为很爽很嗨很过瘾的情绪,但有人真的能体验这种感觉。有一类叫“解离型精神障碍”的疾病,患者就出现类似的“灵魂出窍”,有灵魂与身体分离的感觉。而有一类毒品,包括“k粉”氯胺酮,“天使之尘”苯环立定,服下去也有类似的效果,据说会让人感觉自己的灵魂慢慢飞升,离开身体,甚至能回过头,静静观察自己的四肢如何摆放,自己的脑子出现了什么想法。有时会产生幻觉,看到小人跳舞,空间扭曲,听到五颜六色的声音,至少据当事人描述,这种灵肉分离灵魂出窍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 2、每年新闻上都有人吃了云南山里的毒蘑菇,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幻觉。在不少传统宗教里,巫师们会用各种植物和蘑菇做成药物,诱导信徒体验灵魂出窍的感觉。可以想象,一般人就很容易就臣服在某种宗教教义的解释下了。 当然,现代科学的框架下,人的智慧不管再神奇,也无非是大脑内几百亿个神经细胞的活动而已,当然不会相信人脑中真的住着一个能独立存在的灵魂,更不会相信这东西在特殊条件下能够离开身体到处漂浮,还长了眼睛的,回头观察自己身体。但这种体验的生物学解释又是什么呢? 3、2020年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居然真的为“灵魂出窍”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解释。 研究的逻辑很容易理解,既然k粉这种毒品能引起灵魂出窍的体验,那么科学家给小鼠注射k粉,然后观察小鼠大脑不同的区域的神经电活动,看有没有什么变化。结果发现,在整个大脑皮层,只有一个叫压后皮层的区域,在注射k粉后很快出现频率很低,只有1~3个赫兹的规律脑电波活动,有点像一个小灯泡,以每秒亮1~3次的频率闪烁。等过了45分钟,也就是k粉渐渐失效的时候,这种规律性的闪烁就停止了。 这个压后皮层的区域,大概在小鼠大脑中间偏后的位置,可能和学习记忆这些功能有关。看到上述现象后,科学家进一步确认,除了k粉外别的解离性毒品,对压后皮层的活动也有类似的调节作用,而其他药品,如麻醉剂,致幻剂,抗焦虑药物都没有用。 难道说灵魂出窍的体验,就是这个压后皮层区域的这种规律性活动导致的吗?4、进而,科学家利用微型电极,对数以百计的大脑神经细胞进行了更精细的活动记录,结果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变化。在注射k粉之后,压后皮层的神经细胞的活动和大脑其他区域的神经细胞出现了明显的脱节。 在正常状况下,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存在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们的活动总是或多或少会步调一致,一起开启,一起关闭,因此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脑电波。但是k粉一针下去,别的神经细胞还好,压后皮层的神经细胞却开始自作主张了,它们内部还仍然会步调一致,产生1~3赫兹的规律活动,但是这种活动与大脑其他区域脱节了。 我们熟知的灵魂出窍的体验,听起来就是种灵魂离开身体,还能回头观察自己身体和思想的过程。这个状态和压后皮层的神经细胞活动脱节,似乎有那么点像。 5、但小鼠不会说话,当然无法描述自己的精神体验。科学家就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办法,来测试这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在小鼠体内到底存不存在? 正常状况下,如果让小老鼠前爪触碰一块很热的金属板,小老鼠挨了烫,会快速缩回前爪,同时忍不住去舔舔爪子。这两种反应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性质有点不同。缩爪子是遇到危险的本能逃避反应,而舔爪子则带了那么点儿受伤后自我安慰的感情色彩。 科学家们发现,注射k粉以后,小老鼠遇热缩回爪子的反应没变,但是却不怎么舔爪子了。对此,研究者的解释是小老鼠可能进入了灵魂出窍的状态,身体基本的防御反应还在,但是飞升的灵魂却感觉不到痛苦悲伤了,只是冷静的做了个旁观者,因此就不再疗伤了。 6、当然这个解释肯定有点牵强,老鼠不乐意舔爪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比较幸运的是,这群科学家找到了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他时不时就会出现灵魂出窍的体验。 在这个患者的大脑里,科学家居然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现象,在患者说自己正体验灵肉分离,白日飞升,大脑内分出了几个小人彼此聊天的时候,他大脑内的压后皮层区域也出现了非常类似的现象……频率在3赫兹左右的规律神经活动。尽管只有一个人类患者的数据,但还是让科学家们坚信,自己找到了灵魂诀窍的生物学解释。 7、虽然如此,截至到现在,所有的数据都仅仅是相关性的数据,老鼠或者人在出现灵魂出窍体验时,大脑压后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出现规律的活动,并且和其他大脑区域的活动脱节,这本身并不说明两者有因果关系。 要想证明因果关系,就得人工操作压后皮层的神经电活动,模拟出那种1~3赫兹的规律活动,然后看看老鼠或者人是不是真的灵魂出窍了。 8、神经科学的技术进步,使这件事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论文的科学家们先是用一种叫做“光遗传学”的办法,在小鼠脑袋里,利用蓝光和黄光交替闪烁,刺激牙后皮层神经细胞,人为创造出2赫兹的规律性神经活动,果然就发现小老鼠遇热也不太愿意舔爪子了。 然后,他们又用微电极,在那位人类患者的脑袋里激发了类似的电活动,那位患者确实立马体验到了灵魂离体的感觉。 这样一来,数据就形成了闭环,灵魂离体的时候,大脑一个特殊区域的神经细胞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电活动。而如果人为诱发这种电活动,也能够人为诱导出灵魂出窍的体验。 9、灵魂出窍可能是人脑出现的最神奇的一种体验,上述很简单而合乎逻辑的科学解释,确实让人兴奋,但这项研究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更多的新问题。 例如为啥压后皮层这么特别呢?这个区域为啥会出现这种1-3赫兹的规律性活动?这种活动意味着啥?和人类的自我意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当这个压后皮层和其他大脑区域活动脱节,人就会出现灵魂出窍的体验?是不是说压后皮层本来就扮演了一个大脑其他区域观察者和指挥者的角色,负责监督其他大脑区域的活动?还有,为啥“K粉”这样的毒品会专门干扰这个地方的活动?人类的多重人格障碍和这个区域有没有关系……10、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否其实隐藏着人类智慧的关键秘密,特别是人类如何产生自我意识,如何建立起独一无二的身份认知,如何形成复杂的社会并展开合作和交流? 拭目以待吧                                                     20201021

赤灵芝研究论文

我们要注意土壤,注意空气,注意发霉,储存灵芝的方法,种植灵芝时的温度,灵芝的肥料。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研究表明,灵芝的子实体和孢子粉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具有镇痛、安神、解毒的作用,能够抗肿瘤、调节免疫、降低血糖,具有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深受人们的青睐。灵芝人工高产栽培技术注意如下:

一、栽培室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灵芝栽培室是高产的重要条件。根据灵芝的生物学特性,需要选择一个能保湿、保暖、通风良好、光照适当、排水顺畅、易于操作的栽培室。使用前清洁培养室,然后用消毒剂喷洒两次。

二、栽培料的配方

三、栽培材料的生产

制备培养料时,将锯末、麦麸、石膏粉等混合。均匀,含水量为60-65%。配料混合后,可以装袋。袋子的尺寸是1535厘米或1735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袋。每袋350-450克干料。聚乙烯袋常压灭菌14小时,聚丙烯袋高压灭菌2小时,将灭菌后的袋移入无菌箱或无菌室,用气溶胶熏蒸,同时打开紫外线灯,保持40分钟,然后无菌接种。一般一瓶小麦种子40-45袋,一瓶玉米种子35-40袋。将接种好的菌袋移入无菌培养室,分层排放,每次排放一般6-8层,每行之间留有人行通道。

四、真菌生长和结果的管理,灵芝是一种嗜热真菌,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6-38℃,子实体最佳生长温度为24-28℃,18℃以下子实体无法正常生长,因此梅州栽培灵芝的最佳季节为4-8月。

1.培养室管理温度保持在22-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每天通风半小时。检查并防止混合细菌的污染。如果室内有散光,避免强光照射。一般28-30天左右(菌丝在低温下生长缓慢),菌丝就能长满菌袋。

2.温度保持在26-3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并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保持地面湿润(最好有浅水层),每天3-4次在墙壁和空间周围喷水,上午8-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开门通风,中午11点至下午2点气温较低时通风。当原底座扩大逐渐形成盖帽时,避免直接喷水。当瓶盖长2-3倍时,每天在瓶盖上喷水3-4次。通风不良容易出现奶酪异常。一旦出现异常的奶酪芽,就会被切断。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瓶盖生长。

五、上架装粉,收割

当菌盖的白边消失,边缘变红,菌盖开始木质化时,用湿布擦拭菌包,放在架子上或放入纸箱中,纸箱可以多层叠放,使菌盖不能相互接触或接触其他任何东西,并用白纸将菌包封紧。孢子粉弹射室应干净、凉爽。30天后,揭开白纸,收集孢子粉,收集子实体。孢子粉子实体必须干燥或晒干。孢子粉要过100目筛,包装好,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出售。灵芝粉末采收后,菌袋中装入适量的营养液(或清水),放入干净的培养室。按照前一阶段的栽培管理,可以收获第二茬灵芝。

赤灵芝是很常见的药材,它对治疗一些疾病都是有着很好效果。那么你们知道赤灵芝的功效是什么吗?赤灵芝有哪些作用?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下赤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吧。

一、 抗肿瘤

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着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 -2 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 灵芝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无毒性的免疫活化剂的优点,恰恰是许多肿瘤化疗药物和其它免疫促进剂都不具有的。

二、 保肝解毒

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三、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 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聚集。这些功效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四、 抗衰老

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有着明显的延缓衰老功效。此功效主要基于以下机理:

1 、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而言,这种促进和调整可明显延缓衰老。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而言,则可促进其免疫功能的完善,增强抗病能力,确保其健康成长。

2 、调节代谢平衡,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研究表明,灵芝能促使血清、肝脏和骨髓的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可以有效地抗病防衰老。观察表明,服用灵芝可以抗衰老,不仅对老年人有益,对各年龄阶段的人士都适用,因为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就是走向衰老的过程。

3 、抗自由基作用。自由基理论认为,人体衰老是由于细胞、组织受到自由基摧残的结果,自由基是人体代谢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是活性很强的化学基团,能使蛋白质等大分子生命物质失活,类脂质产生过氧化,从而破坏细胞膜功能,引起血管脂质沉淀,人之岁月进入老年之后,自由基产生数量增加,机体疾病就逐渐增多,而生存期就在逐渐缩减。灵芝多糖可显着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止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防止了类脂质产生过氧化,保护了细胞,延缓了细胞衰老。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灵芝酊、灵芝发酵浓缩液、菌丝体醇提取液及孢子粉脱脂后的醇提取物腹腔注射时均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灵芝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强心作用,家兔腹腔注射赤芝酊可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变化不大,腹腔注射灵芝醇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心电图T波高耸有明显对抗作用,表明其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对抗。

3、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

灵芝注射液在体外对ADP和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健康人每日服紫芝共1星期,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明显抑制,对胶原诱导者作用较差。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患者服灵芝2星期,体内外试验均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服药后对体外血栓形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证明,灵芝醇提取液及灵芝(Ganoderma sp.)发酵液腹腔注射均有祛痰作用。

5、对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小鼠腹腔注射灵芝多糖BN3C(即D6)能促进血清、肝脏及骨髓的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加速骨髓细胞分裂、增殖,还能增加小鼠肝匀浆细胞P一450的含量,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灵芝浸膏对烫伤动物可增加血浆皮质醇的含量。

一、易疲劳、睡眠差的人群

灵芝能提高人体能量工厂——线粒体的能量,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减轻疲劳。

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有良好的作用,能使人们入睡快、睡的深、睡的好。

二、高血压人群

灵芝具有抗氧化与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阻止肾酵素与血浆球蛋白发生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能从根本上调理高血压,稳定血压。

三、高血脂人群

灵芝能通过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降低血脂,消除动脉粥样硬化。

四、肝功能有问题的人群

灵芝可减轻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有确切的疗效。

五、贫血的人群

灵芝能增强骨髓生产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能力。

六、免疫力差的人群

灵芝能增加免疫系统细胞、组织数量,促进抗体产生,增加吞噬、杀伤细胞数量、增强其功能,又可以调低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

七、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灵芝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对于缓解此种疾病的咳痰、喘的症状及防止喘息发作有显著效果。其免疫促进作用,又可有效防止反复的感冒,从而减少此病的复发。

八、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

应该注意在栽培的过程中对赤灵芝的保护,也要注意适配的过程,还要注意管理的过程,也要注意灵芝的水肥管理,要注意温度管理。

论文灵芝在研究

灵芝与其他中药一样,有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可以借鉴。《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药,补五脏之气,是扶正固本的珍品。(注: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通过扶正固本以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以达到正复邪退治疗疾病的目的。)

自197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灵芝药理研究论文,其中受重视、也被讨论多的两大主题就是“免疫调节”和“抗肿瘤”,而在诸多抗肿瘤研究报告中多的又是灵芝协同放化疗治疗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研究。这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灵芝的抗肿瘤价值就是协同放化疗治疗。实际上灵芝在扶正固本类中药中首屈一指,究竟如何评价灵芝单独的抗肿瘤作用,即重要也很必要。在40多年的灵芝药理研究中,灵芝单独抗肿瘤作用,诸如灵芝为什么能促进抗肿瘤免疫力,为什么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什么能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为什么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少数失去手术或放化疗机会的患者,用灵芝治疗甚至可以长期带疗生存,都有了详尽的解答。

一、灵芝促进抗肿瘤免疫功能

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恶性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引导出人类天生具有的自然机能来对抗肿瘤是理想的。口服或注射灵芝提取物或灵芝多糖可明显抑制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现已证明:灵芝多糖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功能,如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间接杀死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释放能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来杀死肿瘤细胞或促其凋亡。

灵芝制剂对白细胞、血小板的有效影响示意图【参考资料《灵芝扶正祛邪辅助治疗肿瘤》】

二、灵芝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自从1982年日本学者发现灵芝三萜成分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更多的细胞实验证实,三萜类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像是直接让肿瘤细胞凋亡,或是促使肿瘤停止生长,能阻断癌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的转变等等。灵芝三萜并不能杀死癌细胞,但是癌细胞增生的能力大为降低,也无法从周边血液获得营养补给,以致肿瘤无法长大。长不大的恶性肿瘤就像被转换成良性肿瘤一样,对周边组织器官没有立即性的危害,生命体于是能够与癌共存。

灵芝三萜类相对温和的抗癌效果,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另一选择,比起用毒杀的化疗或放疗手段,会引起强烈的副作用,却不一定能够阻止癌细胞春风吹又生的反扑,也许像三萜那样把癌细胞稳定且有效地控制在安全的范围里,更能保障癌症患者的生存品质与生命长度。

图表显示对照组肿瘤生长快速,灵芝组肿瘤生长缓慢,灵芝三萜提取物显然对肿瘤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参考资料/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120(2008)394-401.】

三、灵芝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已知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能直接分泌或通过诱导宿主基质细胞分泌胶原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人体内降解ECM的主要蛋白酶家族,其活性是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衡量药物对肿瘤细胞分泌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是评价该药物抗侵袭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灵芝通过抑制MMP表达其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MMP是一群会分解细胞与细胞间基质的酵素,当癌细胞要从某个组织转移到另一组织,这中间的基质如果都被清除掉,癌细胞的流动性就会变得比较大,就比较有可能循着血液或循环系统,吸附在另外的组织上,然后再增生)。

四、灵芝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实体瘤的生长完全依赖其自身的血液供应,直径1~2mm的肿瘤单纯依靠弥散获取氧气及营养物质,但直径>2mm的肿瘤如果没有新毛细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将保持休眠状态或发生退化,极少发生转移。一旦新生血管长入肿瘤,肿瘤的血液供应由弥散获取变为通过血管灌注,肿瘤就会不断发展。药理研究证实,灵芝(多糖、三萜成分)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肿瘤细胞缺乏血液供应,得不到营养,则生长遭受抑制甚至死亡。

以不同浓度的灵芝制剂与人类上皮癌细胞作用,观察24、48、72小时癌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主要分泌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可以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的变化。结果发现,灵芝制剂可明显降低癌细胞分泌VEGF,且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比。

灵芝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要点

实际应用中,灵芝的抗肿瘤效果会掣肘于多方面因素。在2005年中国台湾总结了一份660余例应用灵芝抗肿瘤的调查报告中,对影响灵芝疗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有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服用灵芝的剂量”,还有的受访者表示“是否持续不间断地服用”是关键。而在这两种主观形态之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客观形态,就是灵芝制剂的水平。因为所有学术研究中用到的灵芝制剂多为灵芝萃取剂,即高浓缩(含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的灵芝制剂,也就是达到医用级含量的灵芝药物,这与通常市面上见到的灵芝产品并不相同。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灵芝在肿瘤治疗应用有效,且有充分科学依据,然而在有条件进行常规治疗的肿瘤患者,并不推荐单独使用灵芝制剂,而应用灵芝协同治疗用。

导读: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级地震发生后,受海啸影响,福岛第一电厂发生核泄漏,引发社会大众对核辐射的恐惧,也让许多人着实慌乱了一阵,抢购含碘盐、碘片,买辐射防护服等,无奇不有。之后,为了消除慌乱与恐惧,新闻媒体大量刊载有关核辐射的常识,以及预防核辐射的方法,其中不乏有关中药和保健食品。由此,我回顾了灵芝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最早的灵芝抗辐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观察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增强小鼠抵抗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如抗缺氧、抗寒冷、抗高温、 抗疲劳、抗辐射等。 当时,我们还没有钴-60的辐射设备,所以每次都要用学校的小轿车护送几十只实验用的小鼠,去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辐照实验室进行照 射,在那个全民骑自行车的年代,也算是很奢侈的了。 实验时,把每只小鼠固定在特制的玻璃圆筒中,等距离环绕在钴-60源周围,接受钴-60γ射线全身照射15分钟,钴-60射线剂量率为(约 ),总照射剂量为906R(约)。 照射后将小鼠运回实验室饲养,观察30天的死亡率。 结果发现,事先给小鼠灌胃灵芝提取液(相当于子实体10g/kg)20天,小鼠照射后30天的死亡率为,而灌胃生理食盐水的对照组小鼠则为。在钴-60γ射线照射后,给小鼠注射同样剂量的灵芝液治疗,两组照射后30天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可使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此一发现于1980年以中、英文发表于《科学通报》上,是第一篇灵芝抗辐射的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科学是经得起重复的 科学的实验结果是应该能经得起重复的。时隔十余年后,一些实验室的研究也获得相似的结果: (1)灵芝提取物对小鼠X线照射所致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轻度增加照射30天的存活率,促进照射后小鼠体重和血液指标的恢复。 (2)灵芝提取物预防性给药,对4Gy γ射线照射小鼠所致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因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降低。 (3)给小鼠灌胃灵芝孢子粉,能减轻钴-60 γ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并 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4)在X射线照射前,给小鼠喂食灵芝菌丝体水提取物(MAK),对小鼠X射线照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并增加小肠腺细胞的存活率。 这些研究都证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具有抗辐射损伤作用。 临床有效才是最科学的 灵芝的抗辐射作用目前已用到临床,其一是减轻肿瘤放射治疗的损伤, 如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如呕吐)、免疫功能降低等,这些内容我在专栏中已多次提及。 其二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里的白细胞低于* 10 ^9/L,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环境中物理化学污染的影响、身体的遗传或免疫机制障碍等有关,前者中就包括各种辐射因素的影响。 从临床白细胞正常值标准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960年我在临床实习时,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下限是 10 ^9/L,随时间推移,此值降至 10 ^9/L,再降至今天的 10 ^9/L,可说是每况愈下。 一些初步的临床观察显示,灵芝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例如:使用灵芝胶囊(含灵芝菌丝及其固体培养基的乙醇提取物)治疗白细胞威少症52例,治疗前白细胞总数均少于4000/mm³。每次口服灵芝胶囊4粒,一日3次,共10〜14天。治疗后,52例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平均提高1028/mm³,总有效率。 其中白细胞总数较服药前增加2000/mm³以上者(显效)有11例,占 、白细胞总数较服药前增加1000〜2000/mm³者(进步)有12 例,占;白细胞总数较服药前增加500〜1000/mm³者(好转)有 21例,占和;无效者8例,占。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升高至4000〜 6700/mm³者共计30例,其中用药20天的受试者,又比用药10天者的疗效更好。 又如:使用灵芝菌丝片(所用的菌丝包括固体培养基成分)治疗6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该组病例治疗前白细胞总数均在4500/mm³以下,病因明确者9例(因长期接触汽油、柴油者3例,慢性疾病者6例),不明原因者51例。经服用灵芝菌丝片(每片,每次3片,每日2次)10〜30天后,白细胞总数平均提高1428/mm³,总有效率,恢复正常者占75%;头晕、乏力、失眠等自觉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上述各项研究结果说明,灵芝对辐射损伤确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许久用灵芝保健的人群,对核辐射的抵抗力要比一般人更强一些。 当然此一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证明。来自:林志彬《灵芝纵横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灵芝研究著名专家林志彬教授就曾在《医学学报》(37【7】:574-578)上发表《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详细的阐述了灵芝三萜抗肿瘤的机理,并旗帜鲜明地指出,灵芝三萜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和良好的阵痛作用。新加坡皇家医药研究中心则证实自然界中除灵芝外其它植物很少含有三萜类,灵芝三萜广泛的生理活性是灵芝(孢子)产品品质控制和功效的重要参数。世界科学及文献也对灵芝三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同印证了灵芝三萜(尤其是四环、五环三萜)抑制肿瘤这一真理。“在迄今所发现的103种三萜类化合物中,大部分具有生理活性,可直接毒杀肿瘤细胞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外,ganodericacid A、B、C、D抑制组织胺的释放,ganodericacid抑制血管紧张索酶的活性,赤芝孢子酸A降低转氨酶的升高,赤芝孢子内脂A降低胆固醇,等等广泛的生理活性使三萜类逐渐成为灵芝(孢子)品质控制的重要参数。自然界中除灵芝外其它植物很少含有三萜类。三萜类可用甲醇、乙醇、乙醚等作提取原料,然后用乙烷、乙酸乙酯等进行萃取分离出来。”——新加坡皇家医药研究中心“灵芝提取物,在预防癌症发生模式、癌症初期治疗模式、癌症后期治疗模式中,均有抑瘤效果。”——台湾蔡宗统 摘自《灵芝研究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目前所知三萜类的种类在灵芝种中,已发现将近二百多种。其他植物中亦有三萜类,但是灵芝含有特殊三萜类( 特称为“灵芝酸” ) ,为其他植物所没有。灵芝中含有三萜类的主要功能为:抑制癌细胞生长、抑制组织胺释放,防止过敏、促进肝功能、促进血小板凝集、以及降血脂,防中老年人发生心血管发面的疾病。”——《灵芝三萜》韩国植物药研究中心。“三萜类(Trierponoides),以四环三萜化合物为主,具有抗癌、促进肝功能、抗过敏、抗炎止痛之功效。灵芝中三萜含量很高,而其它药用植物含量则很少。”

灵芝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前者是给试验动物接种移植性肿瘤前后,给予灵芝制剂观察其抑制肿瘤生长情况,或观察何瘤动物的生存期:后者则是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上,观察灵芝制剂是否能直接杀死癌细胞,即所谓的细胞毒作用。大量的试验结果证明,灵芝及其有效成分如多糖类均无细胞毒作用,即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相反,在一些条件下,还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对接种移植性肿瘤的实验动物,灌胃或注射给予灵芝或其有效成分,能抑制肿瘤生长,呈现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抑瘤率不高,一般在50%~60%。可见灵芝的抗肿瘤作用远不如临床常用的抗癌药,因此认为,只适合做辅助用药。所以,癌症患者如果单纯依靠灵芝制剂治疗,只能会延误病情。

荣格与灵性研究论文

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时代在变化,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难免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的一生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卡尔荣格:孤独成就的人生

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要紧的感受。——这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名言。

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荣格身上有一个撕不下来的标签:孤独。

作为一个时代的心理学先驱人物,他的确是孤独的。沿着荣格的成长轨迹,我们会发现——孤独不只是他人生的标签,更是他唤醒自身潜力、成就伟大事业的有效助力。原因很简单——“曲高”必定“和寡”。

孤独的童年,荣格有一个孤独的童年,而他童年的孤独则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来自于家庭。

早在荣格刚能记事的时候,荣格的父母在婚姻上就存在着问题。父亲性格急躁、容易发怒,是一个颇难相处的人;他的母亲则因为经常处于情感压抑的状态而时常有一些歇斯底里的发作。

父母亲的寝室是分开的,荣格和父亲合住一间寝室。他记得夜里听见母亲发出奇怪而神秘的声音,弄得他整夜心神不宁。他常常做一些可怕的梦:例如有一次,他梦见一个人影从他母亲房里出来,人头和身体逐渐分离,头飘浮在空中;此后颈上又长出一个头,也逐渐与身体分离而从空中飘走。

这些梦一直保留在荣格的记忆中,荣格晚年把它们写进了自己的自传。当荣格实在忍受不了这一切的时候,他就独自一人躲到阁楼上去。他自己用一块木头雕刻的人像,并把它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孤寂的时候,小荣格常常与它作久久的对话,和木雕对话给了荣格精神的安慰。

早在那时,荣格就在对现实的逃避中,开始了与远古精神的对话,并且正是在这种对话中,他才不自觉地为自己的精神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而没有滞留和走入“死巷”和绝路。

第二个部分是他曾经几次接近死亡。

荣格在自传中提到:在偏僻的山区,经常有当地的渔夫在险恶湍急的瀑布下丧生。荣格一直到老都清晰地保留着对那些葬礼仪式的回忆——一只又大又黑的箱子放在一个黑洞洞的深坑旁;

身穿黑色长袍、头戴黑色高帽的牧师主持着整个仪式;他们的面孔阴沉而忧郁……荣格的父亲是牧师,亲戚中有八个人也是牧师,在荣格的童年生活中,他几乎被这些身穿黑袍、板着面孔的神职人员所包围。许多年来,他们的面孔和表情一直让小荣格感到害怕,这大概正是他后来不愿选择牧师这一职业的一个原因。

童年时,荣格有一次摔破了头,鲜血流满了教堂的台阶;还有一次,他险些从横跨莱茵瀑布的桥上摔下去淹死,幸亏女仆眼疾手快,及时从桥栏边抓住了他。

十一岁那年,荣格从乡村学校转入巴塞尔城内一所很大的学校。在这里,置身于富得难以想象的人们中间,荣格脚上穿着破烂的鞋子和雨水浸透了的袜子到班上上课。作为贫穷牧师的儿子,他对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充满了嫉妒,并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甚至可怜起自己的父亲。

学校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它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荣格认为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来读他真正感兴趣的书籍;他有很强的求知欲,但他发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完全不能满足他的精神需要。12岁那年一个初夏的中午他被一男孩推倒,此后数月内荣格经常陷入了昏厥的状态而休学六个月。

在这六个月的时间中,他一头扎进父亲的藏书室,沉浸在凭自己兴趣读书的快乐中。在乡村中,大自然给了他一种拯救,他重新感觉到与树林、岩石、沼泽、河流的亲切联系和神秘沟通。荣格的父母对儿子的晕病十分担心,他们请了一个又一个医生,却没有一个医生能够诊断出这是一种什么病。

荣格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相反他的感觉比在学校里要好。如果当时就有并且已经达到今天的水平,那么任何人都不难揣测:这种精神症状很可能源于一种逃避的需要。

但有一天,他无意间听到父亲和一位朋友谈话的时候。父亲说:“医生们已经说不清他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如果他真的患了一种不治之症,那简直太可怕了。我已经花光了我仅有的一点积蓄,如果这孩子将来不能自谋生路,前景真是不堪设想。”

荣格终于意识到自己给父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担忧。面对严峻的现实,荣格五雷轰顶、大梦方醒。从此以后,疾病不翼而飞,并且再未复发。他马上跑进父亲的藏书室,重新温习拉丁语法;他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学习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刻苦。

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他将自己分成了两个人格-一号和二号。一号性格是表现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此时的他就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学念书、专心、认真学习;另一人格犹如大人一般,多疑、不轻易相信别人,并远离人。

这次休学和生病的经历,让他真正懂得了神经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荣格的二号人格慢慢消逝,一号人格成为主人格;同时,他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史包括叔本华的著作。

孤独的延续

叔本华是荣格最喜欢的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在用别人的头脑思索。”

从童年时代开始,荣格就有过许多他不敢告诉任何人的梦以及因这些梦而产生的想法。在荣格的家庭和他生活的环境中,问题一旦涉及宗教,提出问题的人就犯了大忌。即使在荣格很小的时候,当问及有关宗教教义的问题时,他得到的回答也只能是:“这是不能怀疑的,在这个问题上你不能有任何动摇。”

不能有任何动摇的教义使荣格的精神发展受到压抑,让荣格只能求助于大量的阅读,以便弄清那些使他苦恼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为了获得暂时的轻松和解脱,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逐渐成为荣格精神上的喜好,这为他未来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打下了基础.。

青少年时代的荣格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所有那些死去的作者都仿佛一齐在他头脑中复活了。他为此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害怕,希望通过与别人的交流而获得自我确证;而由于根本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和根本没有读过有关的书籍,别人很自然地便感到他的想法古里古怪,甚至怀疑他是一个凭胡思乱想杜撰理论和概念的吹牛大王。

与此同时,一些老师也不相信他在他这样的年龄便思考过这些问题,因而指责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剽窃和抄袭。荣格再次被孤立,并退缩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在那里,他才感觉到他在外部世界所未能得到的安全和自尊。

孤独的升华

荣格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决定着一切。”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童年到青年,孤独一直伴随着他,而他则逃避孤独的.方式,让他博览群书,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荣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见最重要的人。

1907年3月,荣格与弗洛伊德两人正式在维也纳会面,两人交谈了近30小时。6个月后弗洛伊德将自己研究成果寄给了荣格,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6年的紧密交往与合作。

但是,天才的孤独是被注定了的。

1910年,荣格《无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中,阐述了他与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差异;1912年《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出版,让他与弗洛伊德彻底决裂。之后,荣格走入了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背弃了他,他的学说也遭了严厉地批评,他个人精神方面亦出现问题。

再一次的孤独依然没有打垮荣格。

1914年,他辞掉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的去探讨自己的潜意识。1918年,他从诺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和炼金术中得到灵感,开始以一个全新角度研究意识心理学。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探讨意识头脑对于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此书出版后荣格在心理学界的声名大振。

1928年,荣格与理查德威廉合作研究炼丹术和曼茶罗象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思想豁然开朗,《金花的秘密及评论》也于1929年出版,其理论受到心理学界欢迎。

从此,荣格在心理学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连续出版多部著作,并终成无人超越的一代宗师。

荣格说:“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在一生的孤独中,荣格虽时时有梦,却选择了做一个清醒者,并最终在心灵旷野中让孤独升华。荣格是离当代最近的一位大师,他活到了86岁,在1961年才去世。

他生于瑞士乡村,家族中有多位神职人员和通灵人士。在观摩通灵表妹的一次招魂仪式后,他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即灵异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其太太Emma是巴黎著名的IWC(万国表)家族的千金,这次结合帮助荣格脱离了窘迫的环境,也带来了诸多人脉和社会资源。

荣格在苏黎世医学院的老师布洛伊勒是《梦的解析》发表后最早对弗洛伊德表示支持的人,并引荐了两人的交往。1907年,在通信多次后,两人一见如故。荣格甚至超过阿德勒,成为弗洛伊德圈子的核心人物,并成为重组后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

二人的书信中展示了纠结复杂的情感,弗洛伊德希望荣格相信自己的理论,不要离他而去。1913年两人彻底决裂。弗洛伊德禁止身边人与荣格来往。荣格遁入黑暗时期。黑暗时期荣格开始自我对话,发展积极想象的技术,形成分析心理学,即集体潜意识、人格面具、情结等核心概念。

荣格的绘画技术极好,出版了《黑书》和《红书》。他的精神能量的概念,和情结周围聚集着能量,启发了后来的海灵格家庭排列系统的出现。荣格是精神分析大师中对神秘学兴趣最高、宇宙观最宏大的一位。终生保持对文化和历史的考据和思考。涉猎范围涉及易经、神话、炼金术、占星术、宗教和梦境。

荣格对梦境极为重视:他提出放大法,将梦境的内容无限放大和延伸,以此来做分析。他认为梦境比意识更重要。他从中国传统易经中,发现了共时性的概念,即个人的存在状态可用某些方式显现出来。一些古老的荣格派分析师,仍会使用占卦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荣格曾和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合著《金花的秘密》,向西方介绍吕洞宾的哲学思想。

与弗洛伊德强调个人早期经验不同,荣格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如炼金术士将普通物质转化为黄金,人也需要转化自己的“自性”,与自己的真实保持一致。荣格思想在60年代的西方广为传播,并成为New Age(新时代运动)中的重要思潮,引发了社会对灵性的重新关注。

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是荣格的迷弟,终生接受了荣格学派的分析。其代表作《八部半》展示强烈的梦境风格和对潜意识的迷人探讨。

在20世纪早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科学界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弗洛伊德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学派把心理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弗洛伊德的思想吸引了全世界一大批极富才华的学生和学者,最著名的有艾瑞克弗洛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卡尔荣格、桑多尔费伦齐、卡伦霍妮等等,后来都成为了著名得心理学家。

但弗洛伊德应该是一个非常难相处的导师,他更像一个固执的怪老头,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学生对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进行任何批评和意见。如果弗洛伊德在现在社会的话,那在他手下的研究生,估计很难毕业。

但恰恰相反的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们中,就是有很多和他一样,同样固执的学生(也许有才华的人大都是固执的吧),这些学生宁愿和导师分道扬镳,也要追求自己的理念。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阿德勒、荣格。

在20世纪初的几年,弗洛伊德和荣格关系非常好,荣格帮助弗洛伊德发展和改良了精神分析理论。甚至,有一段时间里,弗洛伊德有要把比自己稍微年轻一些的荣格,当做自己的“王储”和继承人来培养。

但是很显然,科学研究不适应封建王朝的套路,荣格在进行深入研究精神分析后,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弗洛伊德固执的“家长作风”,显然变成了精神分析发展的阻碍。

在《荣格自传回忆、梦与反省》中,他这样回忆与弗洛伊德的一段对话。

“亲爱的荣格,答应我永远不要放弃‘性理论’,这是最最根本的东西。你知道,我们必须将它作为真理来供奉,我们要将这个理论看做不可动摇的堡垒。”

我们很能够理解弗洛伊德的焦虑,毕竟“性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潜意识、恋父恋母情结、梦的研究、本能理论、人格理论都是和“性理论”息息相关的。这就像基督教对待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一旦核心理论站不住脚,其他理论将受到更多的质疑。

另外,古典精神分析大多无法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检验,没有客观实验证据的支持,本身就很难被科学界普遍接受。如果理论体系出现分歧,更是对精神分析的打击。

荣格听了这段话后意识到,他再也无法和弗洛伊德共事下去了,因为他认为弗洛伊德爱权威胜过爱真理。尽管荣格会因为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分道扬镳后,专业地位有所下降。但他还是别无选择地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那么荣格的理论体系有哪些特点呢?主要有以下3点内容:

1、集体潜意识: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潜意识”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心理活动,只占心理活动的很少很少一部分。而潜意识是包括了我们所有的经历、记忆和被我们压抑的需求与动机。它不受我们的控制,却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和行为。潜意识的主要需求和欲望就是性欲,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不是我们单纯字面上的“性”,而是包括了食欲、生产、繁殖等等所有的需求。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个人潜意识”。

但荣格认为,潜意识不光包括性欲,还包括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信仰”,它和性欲一样重要。如果性欲是“个人潜意识”的话,那么信仰就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深藏在灵魂深处,它积聚了我们从人类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经验。就像种族共有的遗传密码一样,储存在我们最深层的原型记忆里,包括生存、死亡、历史、英雄、神话、家庭、宗族等等,用中国的话说,更像是血脉的传承。

那么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男性意向和女性意向。它们分别代表了男人的阳刚和女人的阴柔。

荣格分别用阿尼姆斯和阿尼玛代表。也就是所谓的人格面具。

2、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荣格描述的人格面具有很多种,最重要的就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每个女人心中都有的男人形象,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成份。阿尼姆斯身上有女性认为男性所有的好的特点。每个女人的阿尼姆斯都不尽相同。女人会对心中阿尼姆斯的特点感到喜爱,在遇到像自己的阿尼姆斯的男性时,她会体验到极强烈的吸引力。

而阿尼玛则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原理和阿尼姆斯相同。

荣格认为,正是男性心中的阿尼玛形象和女性心中的阿尼姆斯形象,促进了男女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使得男女都能表达他们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一面,这样人们就能达到情感、思维和感觉之间的平衡,使得人更具有人性化。这更像中国古代所谓阴阳调和之美的说法。

3、人格类型学说:

荣格的另一大贡献是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创造了《分析心理学》,并提出了对立人格倾向,他把人格描绘成一对相对倾向之间的平衡状态。

比如有意识和潜意识、外倾和内倾、直觉和感觉、阳刚和阴柔等等。他认为大多数人的人格都是在这种对立中找到平衡和稳定。这其中外倾和内倾的提出最具意义,

外倾的人更关注外部体验,他们与周围世界中的人和事更加协调,但是不怎么善于调和内心的需要。他们更加外向,不受自我意识的影响。

内倾的人则更关注内部体验,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感觉和情感,这使得他们看起来更加羞怯而不善于言谈。

荣格创造的人格类型学说,促进了气质、特质、人格类型理论的发展,大量的人格测验都是起源于荣格的这种学说。包括最近比较流行的MBTI,就是建立在荣格人格类型理论的基础上的。

荣格的理论还有很多,包括对梦解析的新解释、中年期的心理变化等等。大家如果对荣格心理学有兴趣,可以读《荣格自传:回忆、梦和反思》,对荣格的一生和他的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左上角关注,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我分享的更多心理学知识。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漫步着,我们经历着根本性的改变。有些人会用“青年危机”或“人到中年”这样的词语,来定义我们人生走到了哪一步。对我来说,人生没有定义。当然,生命中有一些里程碑事件,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回到当初所在的位置。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生命四阶段”理论。 荣格认为,这几个阶段因“我们是谁”和“动机”而异。跟年龄、成就无关,而且纵观人的一生,我们经常会来几个阶段间来来回回。 荣格说道:“我们毫无准备地就步入了人生的暮年。更糟糕的是,我们是带着错误的预设,才造就了我们如今的真相和信念。但是我们并不是依据人生的起始阶段那样计划着,才活到人生的暮年,因为开始我们认为很好的,到了后来就不这样认为了,甚至一开始我们所坚信的,到最后会发现是个谎言。” 以下便是卡尔·荣格的生命四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员 “运动员”,是我们最专注于自己的时候。 生命中很多人,从未脱离这个状态,或者经常反复回到该阶段。 在生命四阶段中,运动员是最不成熟的,我们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和外表。 举个栗子,想想街上的青少年走过镜子时候的样子。在运动员阶段,基本是自恋、挑剔,甚至两者兼而有之。第二阶段:战士 随着在生命旅程中前进,我们来到“战士”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始承担责任,渴望征服世界。 好吧,对有些人来说,不是征服世界那么远大的志向,但至少我们变得更加以目标为导向。 突然间,我们会看到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而且在运动员阶段的虚荣也逐渐消失。 在战士阶段,我们会接到成年留给我们的考验和挣扎。同时,战士阶段也是人们最容易反复回到的一个阶段,因为人们经常会“重塑自己”。第三阶段:总结 当战士阶段结束的时候,我们会问自己:“我为别人做了什么?” 你的重心,从自我实现,转移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这一阶段,经常与伴侣有关,因为你的焦点变成了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人生基础,这也是你的使命。 “总结”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伴侣关系,更重要的是关于遗产,或在生命中留下印记。 “总结”阶段,反映了你之前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你如何继续往前走——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你生命中的其他人。 随着你越来越成熟,“总结”阶段是比“战士”阶段更大的一个进步。第四阶段:灵性 生命最后阶段,便是“灵性”。 在这一阶段,我们最终认识到,我们远不止我们眼前积累的事物——金钱、朋友、财物、证书,或者里程碑等等,我们还是更高级的灵性的存在。 我们知道,我们是神的旨意在人间降临,生命没有真正意义的开始和结束。 “灵性”阶段的人,有一种“跳出你的大脑”的感觉,聚焦于超越我们肉身的存在。 哲学家老子在2500年前提出了一个问题,完美诠释了“灵性”阶段,“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灵芝的相关研究论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灵芝研究著名专家林志彬教授就曾在《医学学报》(37【7】:574-578)上发表《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详细的阐述了灵芝三萜抗肿瘤的机理,并旗帜鲜明地指出,灵芝三萜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和良好的阵痛作用。新加坡皇家医药研究中心则证实自然界中除灵芝外其它植物很少含有三萜类,灵芝三萜广泛的生理活性是灵芝(孢子)产品品质控制和功效的重要参数。世界科学及文献也对灵芝三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同印证了灵芝三萜(尤其是四环、五环三萜)抑制肿瘤这一真理。“在迄今所发现的103种三萜类化合物中,大部分具有生理活性,可直接毒杀肿瘤细胞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外,ganodericacid A、B、C、D抑制组织胺的释放,ganodericacid抑制血管紧张索酶的活性,赤芝孢子酸A降低转氨酶的升高,赤芝孢子内脂A降低胆固醇,等等广泛的生理活性使三萜类逐渐成为灵芝(孢子)品质控制的重要参数。自然界中除灵芝外其它植物很少含有三萜类。三萜类可用甲醇、乙醇、乙醚等作提取原料,然后用乙烷、乙酸乙酯等进行萃取分离出来。”——新加坡皇家医药研究中心“灵芝提取物,在预防癌症发生模式、癌症初期治疗模式、癌症后期治疗模式中,均有抑瘤效果。”——台湾蔡宗统 摘自《灵芝研究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目前所知三萜类的种类在灵芝种中,已发现将近二百多种。其他植物中亦有三萜类,但是灵芝含有特殊三萜类( 特称为“灵芝酸” ) ,为其他植物所没有。灵芝中含有三萜类的主要功能为:抑制癌细胞生长、抑制组织胺释放,防止过敏、促进肝功能、促进血小板凝集、以及降血脂,防中老年人发生心血管发面的疾病。”——《灵芝三萜》韩国植物药研究中心。“三萜类(Trierponoides),以四环三萜化合物为主,具有抗癌、促进肝功能、抗过敏、抗炎止痛之功效。灵芝中三萜含量很高,而其它药用植物含量则很少。”

灵芝与其他中药一样,有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可以借鉴。《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药,补五脏之气,是扶正固本的珍品。(注: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通过扶正固本以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以达到正复邪退治疗疾病的目的。)

自197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灵芝药理研究论文,其中受重视、也被讨论多的两大主题就是“免疫调节”和“抗肿瘤”,而在诸多抗肿瘤研究报告中多的又是灵芝协同放化疗治疗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研究。这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灵芝的抗肿瘤价值就是协同放化疗治疗。实际上灵芝在扶正固本类中药中首屈一指,究竟如何评价灵芝单独的抗肿瘤作用,即重要也很必要。在40多年的灵芝药理研究中,灵芝单独抗肿瘤作用,诸如灵芝为什么能促进抗肿瘤免疫力,为什么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什么能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为什么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少数失去手术或放化疗机会的患者,用灵芝治疗甚至可以长期带疗生存,都有了详尽的解答。

一、灵芝促进抗肿瘤免疫功能

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恶性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引导出人类天生具有的自然机能来对抗肿瘤是理想的。口服或注射灵芝提取物或灵芝多糖可明显抑制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现已证明:灵芝多糖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功能,如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间接杀死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释放能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来杀死肿瘤细胞或促其凋亡。

灵芝制剂对白细胞、血小板的有效影响示意图【参考资料《灵芝扶正祛邪辅助治疗肿瘤》】

二、灵芝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自从1982年日本学者发现灵芝三萜成分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更多的细胞实验证实,三萜类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像是直接让肿瘤细胞凋亡,或是促使肿瘤停止生长,能阻断癌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的转变等等。灵芝三萜并不能杀死癌细胞,但是癌细胞增生的能力大为降低,也无法从周边血液获得营养补给,以致肿瘤无法长大。长不大的恶性肿瘤就像被转换成良性肿瘤一样,对周边组织器官没有立即性的危害,生命体于是能够与癌共存。

灵芝三萜类相对温和的抗癌效果,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另一选择,比起用毒杀的化疗或放疗手段,会引起强烈的副作用,却不一定能够阻止癌细胞春风吹又生的反扑,也许像三萜那样把癌细胞稳定且有效地控制在安全的范围里,更能保障癌症患者的生存品质与生命长度。

图表显示对照组肿瘤生长快速,灵芝组肿瘤生长缓慢,灵芝三萜提取物显然对肿瘤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参考资料/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120(2008)394-401.】

三、灵芝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已知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能直接分泌或通过诱导宿主基质细胞分泌胶原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人体内降解ECM的主要蛋白酶家族,其活性是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衡量药物对肿瘤细胞分泌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是评价该药物抗侵袭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灵芝通过抑制MMP表达其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MMP是一群会分解细胞与细胞间基质的酵素,当癌细胞要从某个组织转移到另一组织,这中间的基质如果都被清除掉,癌细胞的流动性就会变得比较大,就比较有可能循着血液或循环系统,吸附在另外的组织上,然后再增生)。

四、灵芝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实体瘤的生长完全依赖其自身的血液供应,直径1~2mm的肿瘤单纯依靠弥散获取氧气及营养物质,但直径>2mm的肿瘤如果没有新毛细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将保持休眠状态或发生退化,极少发生转移。一旦新生血管长入肿瘤,肿瘤的血液供应由弥散获取变为通过血管灌注,肿瘤就会不断发展。药理研究证实,灵芝(多糖、三萜成分)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肿瘤细胞缺乏血液供应,得不到营养,则生长遭受抑制甚至死亡。

以不同浓度的灵芝制剂与人类上皮癌细胞作用,观察24、48、72小时癌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主要分泌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可以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的变化。结果发现,灵芝制剂可明显降低癌细胞分泌VEGF,且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比。

灵芝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要点

实际应用中,灵芝的抗肿瘤效果会掣肘于多方面因素。在2005年中国台湾总结了一份660余例应用灵芝抗肿瘤的调查报告中,对影响灵芝疗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有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服用灵芝的剂量”,还有的受访者表示“是否持续不间断地服用”是关键。而在这两种主观形态之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客观形态,就是灵芝制剂的水平。因为所有学术研究中用到的灵芝制剂多为灵芝萃取剂,即高浓缩(含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的灵芝制剂,也就是达到医用级含量的灵芝药物,这与通常市面上见到的灵芝产品并不相同。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灵芝在肿瘤治疗应用有效,且有充分科学依据,然而在有条件进行常规治疗的肿瘤患者,并不推荐单独使用灵芝制剂,而应用灵芝协同治疗用。

导读: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级地震发生后,受海啸影响,福岛第一电厂发生核泄漏,引发社会大众对核辐射的恐惧,也让许多人着实慌乱了一阵,抢购含碘盐、碘片,买辐射防护服等,无奇不有。之后,为了消除慌乱与恐惧,新闻媒体大量刊载有关核辐射的常识,以及预防核辐射的方法,其中不乏有关中药和保健食品。由此,我回顾了灵芝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最早的灵芝抗辐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观察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增强小鼠抵抗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如抗缺氧、抗寒冷、抗高温、 抗疲劳、抗辐射等。 当时,我们还没有钴-60的辐射设备,所以每次都要用学校的小轿车护送几十只实验用的小鼠,去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辐照实验室进行照 射,在那个全民骑自行车的年代,也算是很奢侈的了。 实验时,把每只小鼠固定在特制的玻璃圆筒中,等距离环绕在钴-60源周围,接受钴-60γ射线全身照射15分钟,钴-60射线剂量率为(约 ),总照射剂量为906R(约)。 照射后将小鼠运回实验室饲养,观察30天的死亡率。 结果发现,事先给小鼠灌胃灵芝提取液(相当于子实体10g/kg)20天,小鼠照射后30天的死亡率为,而灌胃生理食盐水的对照组小鼠则为。在钴-60γ射线照射后,给小鼠注射同样剂量的灵芝液治疗,两组照射后30天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可使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此一发现于1980年以中、英文发表于《科学通报》上,是第一篇灵芝抗辐射的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科学是经得起重复的 科学的实验结果是应该能经得起重复的。时隔十余年后,一些实验室的研究也获得相似的结果: (1)灵芝提取物对小鼠X线照射所致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轻度增加照射30天的存活率,促进照射后小鼠体重和血液指标的恢复。 (2)灵芝提取物预防性给药,对4Gy γ射线照射小鼠所致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因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降低。 (3)给小鼠灌胃灵芝孢子粉,能减轻钴-60 γ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并 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4)在X射线照射前,给小鼠喂食灵芝菌丝体水提取物(MAK),对小鼠X射线照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并增加小肠腺细胞的存活率。 这些研究都证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具有抗辐射损伤作用。 临床有效才是最科学的 灵芝的抗辐射作用目前已用到临床,其一是减轻肿瘤放射治疗的损伤, 如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如呕吐)、免疫功能降低等,这些内容我在专栏中已多次提及。 其二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里的白细胞低于* 10 ^9/L,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环境中物理化学污染的影响、身体的遗传或免疫机制障碍等有关,前者中就包括各种辐射因素的影响。 从临床白细胞正常值标准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960年我在临床实习时,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下限是 10 ^9/L,随时间推移,此值降至 10 ^9/L,再降至今天的 10 ^9/L,可说是每况愈下。 一些初步的临床观察显示,灵芝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例如:使用灵芝胶囊(含灵芝菌丝及其固体培养基的乙醇提取物)治疗白细胞威少症52例,治疗前白细胞总数均少于4000/mm³。每次口服灵芝胶囊4粒,一日3次,共10〜14天。治疗后,52例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平均提高1028/mm³,总有效率。 其中白细胞总数较服药前增加2000/mm³以上者(显效)有11例,占 、白细胞总数较服药前增加1000〜2000/mm³者(进步)有12 例,占;白细胞总数较服药前增加500〜1000/mm³者(好转)有 21例,占和;无效者8例,占。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升高至4000〜 6700/mm³者共计30例,其中用药20天的受试者,又比用药10天者的疗效更好。 又如:使用灵芝菌丝片(所用的菌丝包括固体培养基成分)治疗6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该组病例治疗前白细胞总数均在4500/mm³以下,病因明确者9例(因长期接触汽油、柴油者3例,慢性疾病者6例),不明原因者51例。经服用灵芝菌丝片(每片,每次3片,每日2次)10〜30天后,白细胞总数平均提高1428/mm³,总有效率,恢复正常者占75%;头晕、乏力、失眠等自觉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上述各项研究结果说明,灵芝对辐射损伤确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许久用灵芝保健的人群,对核辐射的抵抗力要比一般人更强一些。 当然此一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证明。来自:林志彬《灵芝纵横谈》

  • 索引序列
  • 灵体研究论文
  • 赤灵芝研究论文
  • 论文灵芝在研究
  • 荣格与灵性研究论文
  • 灵芝的相关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