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华为的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华为的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华为的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手机的普及率也愈来愈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中国手机产业也在高速增长。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销售市场。 国内手机市场也处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产手机厂商因为自身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如品牌意识、市场营销能力、核心技术、质量及售后服务等,竞争的优势正不断弱化,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逐年下降,如何能够抢先把握机会,成功摆脱困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制定更加符合竞争环境的营销策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世界市场站稳脚,是国产手机企业现在最需考虑的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本文研究分析了华为在进入手机市场初期的营销战略和策略,还分析了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根据华为自身条件的分析,分析了华为在国内开拓手机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了华为手机起初要进入大中城市的市场,应该采取集中化等策略,而要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需求,首先必须专业化,在取得优势后,再利用适当策略占据其他消费者市场。文章在最后结合市场营销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管理经济学等理论,进一步优化了华为的销售策略,希望能使华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良好发展,也希望能在发展战略和策略方面给其他的国产手机品牌一些参考和启示。

企业的战略是着眼于长远、适应公司内外形势而作的指导性发展规则,它指明了在竞争环境中公司的生存态势、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所以战略对企业至关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

摘要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市场的同时也鉴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消亡,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它的发展环境及其战略的定制,概述华为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如何制定正确及有效的发展战略的,指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叙述华为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的差异及发展战略模式所不同之处。最后对华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选择与评价!

前言 在资讯产品生产全球化的今天,各国 *** 对资讯产业的参与度和干预度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从政策和财力上给予支援;在国际经济和外交中给予保护;直接参与组织制订和监督实施资讯科技的战略性发展计划。体现出 *** 争夺21世纪技术优势、保持和增强经济竞争力及国防实力的强烈意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装置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路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装置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资料通讯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路装置、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3年公布的201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对华为所在环境,行业,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华为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对其所选择的发展战略进行评价,同时说明企业制定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发展战略的定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华为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从行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国际行业发展的局势、国内通讯行业发展形势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形成机制和实施方法。 文章首先结合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分析了华为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威胁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识别其核心竞争力后,综合应用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 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公司的战略加以分析和评价,确定了华为公司制定发展的战略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对华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构想及建议。

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公司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专门从事通讯网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资料通讯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路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目前正专注于3GWCDMA/CDMA2000/TD-SCDMA、NGN、光网路、xDSL、资料通讯等几个领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成为这几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华为目前有员工240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六位。华为是全球领先的资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频、IP、光网路、电信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终端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讯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路遍及全球,服务270多个运营商,产品已经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英国、美国、日本、埃及、新加坡、韩国等70多个国家。据Dittbemer统计,华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新一代网路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8%,全球排名第一,交换接入装置全球出货量连续3年局第一;据Gartner统计,华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使用者线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据RHK统计,华为光网路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华为是全球少数实现3GWCDMA商用的厂商,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并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模里西斯等地区获得成功商用,跻身WCDMA第一阵营,成为全球少数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华为在整合产品开发IPD、整合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与Hay 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巨集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巨集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巨集观力量。对巨集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

1Political Factors----政治法律环境

在电信装置产业方面,电信装置产业在 *** 的支援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开启看大门。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 *** 出口信贷的支援。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乎都带来了中国 *** 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支援重大合作专案。

2Economic Factors----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世界资讯经济和网际网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讯装置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讯装置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装置带来了机遇。

3Sociocultural Factors---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的行动电话市场,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中国手机制造商始终都在追赶世界大品牌的脚步。2010年,这一情形终于有了变化。以下几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统计,深圳华为位列第九。

4Technological Factors---技术环境

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在宽频网路必将更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需要的资讯,不为资讯海洋与壁垒困扰。 同时,互动视讯成为资讯的主导表现形式。资讯载体的发展历经“文字、图片、声音、视讯”过程,视讯是资讯表达最直观的形式,ICT基础设施的完善、宽频的普及和服务的云化,将促进人们从使用“语音+文字”向使用“视讯与影象”转变。

华为公司外部机遇与威胁

1机遇

第一,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讯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装置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

第二,凭著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第三,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第四,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价效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第五,中国 *** 给予了通讯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讯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 *** 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威胁

第一,来自通讯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讯装置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使用者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装置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第二,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第三,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装置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华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公司特有的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按重要性进行排列:第一,研发能力、产品差异性;第二,企业文化;第三,普遍客户关系。

1 研发能力

a低成本研发。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倍,而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b高质量研发。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迄今为止,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40148件。

2企业文化

华为文化主要是两点:第一,奋斗文化;第二,不让雷锋吃亏。简单地说:你奋斗,就有好的回报,就有发展成长的机会。有急着去采访参观华为时,记下了企业的两个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就是赢家” 。

3普遍客户关系

华为提倡普遍客户关系。不像西方公司只瞄准决策者做工作,华为构筑的是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华为在做国际市场时,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普遍客户关系的工作方法,无论是运营商的测试人员以及普通的工程师到总监、CTO、CEO,华为员工都有全方位的接触。让客户感受到尊重。

华为的领导力素质模型第一点就是发展客户的能力,其定义是: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1优势

a华为拥有通讯装置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装置间的相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装置利用率,也节省了除错时间,为使用者创造了价值。

b产品价效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

c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d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2劣势

a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装置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b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

c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

2.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定

华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路、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 ARPU、提升频宽竞争力 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Cost,实现商业成功。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资讯科技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资料、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线、业务型别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资讯通讯技术业务。

市场主导战略

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源泉,没有市场的成功,公司不仅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战略。

1市场是华为的生命。华为今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实力。其实,华为也是近年来才逐步在技术方面领先的,前几年的产品和技术根本谈不上有多么好,但是,华为的市场人员却能把并不怎么样的产品卖得风风火火。因此,业界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形容华为的话:“一流的市场,二流的服务,三流的产品。”我们知道,产品即使不好,也还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客户关系进行弥补。而客户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高度关注以及快速反应获得的,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客户建立各种不同型别的利益共同体。

2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如产品的研发是否立项,产品的设计思路与研发路标如何确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如何选择,产品的改进和完善如何进行等等,都是依据市场前景和市场反馈来进行的。

核心技术战略

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IT与通讯技术研发与销售。因此,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是确保华为公司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系统。而确保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华为公司的四大战略之一,因为华为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达世界领先水平

华为研发中心华为为了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用于研发,而且近两年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投入。2005年度,华为研发的投入高达47亿元人民币,占上一年度市场销售总额的14%,无论是总额还是比例都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华为还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

全员持股战略

独特的全员持股制度,在华为的发展史上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没有这个制度,华为就不可能生存,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因此,全员持股战略是华为成功的四大战略之一。然而这个制度是引发华为争议最多的话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华为的焦点之一。世上最成功的“画蛋孵鸡”激励法

国际化战略

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实现了国际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和发展中国家所走的道路一样,先是供应链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华为在获得代理PABX使用者交换机的第一桶金后,通讯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高额利润回报迫使华为着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逐步掌握了PABX的生产技术,并且开始向市场更大、容量更高的运营商级产品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冲刺。

目前,华为的大部分物料都可以从国内市场获得,物料采购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公司的供应链经过了一个由“国际化”到“本土化”的自然转变过程。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成功范例。“本土化”是在国际竞争的环境里,中国企业凭借实力获得的战果,和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一切供应链必须来自国内的行政垄断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效果分析

1华为公司近财物状况

2013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路、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将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行业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见图4-1由图可见,华为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逐年上涨趋势。

2华为公司市场占有率

2013 年,华为搭起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路、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达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3.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改进建议

华为在跻身全球电信装置厂商前列的同时,也把整个电信装置制造市场从高利润时代拉到了微利时代,由于华为和中兴的介入,使得中国电信运营商采购装置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打败对手的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境界: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高层人才战略建议

任正非在华为通过他的个人权威和煽动性的写作,启发著员工的创业 *** ,但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一旦员工对他失去信任,华为就会“树倒猢狲散”。同时,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要过度依赖创业领袖,应该培养职业经理人执掌高层管理岗位,适当增加如李开复这样的空降兵。

TD战略建议

华为真的不应该放弃TDS-CDMA这么大的市场,而是应该放弃公司在TD方面的一些观点,改变公司在TD方面方面的策略,也就是在TD方面奋起直追,应该还有时间留给华为。

与中兴合作建议

目前,市场有报道称华为和中兴在海外打价格战,这有好处,激发了斗志,有华为的地方就有中兴,他们两个一起打的时候最终还是落到了中国企业的手里。但有增加了内耗,同时由于国际电信巨头的合并,使得华为和中兴追赶他们历程又一次拉长。如果两个公司形成一个联合体,将节省研发成本,在全世界都有实力的研发队伍,组成联合体也避免打价格战”。

人性化管理建议

华为应该更加考虑到人性化的真正内涵。人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其它层次的需要,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华为在文化的假设上除了员工有物质需求之外,需要更多考虑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其它需要。

结束语

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密切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通讯市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华为公司如何在危机下求生存,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如何迅速的占领市场主导地位,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公司必须重视企业战略的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本文在对华为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尽、透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目标的确定,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发展战略措施,即市场主导战略、核心技术战略、全员持股战略、国际化战略。同时提出了华为对华为发展战略的改进建议,即高层人才战略、TD战略、与中兴合作、人性化管理个方面建议,目的为华为有更好的企业发展战略。

因本文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在充分了解华为公司、国内通讯行业的基础上,应用所学战略管理的知识,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希望通过该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及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华为公司克服发展中的艰难万险,在竞争中不断的壮大。

参考文献:

[1]郑海航,黄津孚.中国企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王象山.未来竞争力-中国企业的战略修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张贯京.华为四张脸.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11

[4]胡志刚,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聂正安.管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曹志平.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成因及管理[J].管理世界,20103:45-49

[8]杨锡怀,冷克江,王江编著.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邹昭晞著.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下页带来更多的

苹果和华为在中国市场品牌营销策略的对比分析研究_英语论文Th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and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摘要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国内手机品牌正在争取能在全球市场中留有一席之地。华为作为著名国内手机品牌近几年在手机业务上发展迅猛。华为采用多品牌策略为其扩大了目标消费人群并增加了销量。另一方面,苹果作为外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成绩也可圈可点,通过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来建立品牌忠诚度从而留住固定消费者。如今华为想要进军高端市场,这就意味着它要和苹果进行正面竞争。华为需要调整它的品牌策略来吸引中高端消费人群。本文主要阐释了苹果与华为现在采用的品牌策略,展现了两个品牌间的差异,以及华为能从苹果身上学到的优点。最后,论文对华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提高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品牌策略;苹果;华为Abstract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obile phone market, domestic mobile phone brands are struggling to fight for a posi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Huawei, as a famous domestic mobile phone brand, has developed its mobile phone business rapidly in the recent years. It employs multiple-brand strategy to enlarge the group of target audiences and to increase the sales volume. On the other hand, Apple as a foreign mobile phone brand, with a great reputa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retains its target consumer groups by building emotional relationship like fan-ship with its consumers to build brand Huawei begins to march to high-end mobile phone market, which means it needs to compete with Apple directly, Huawei has to change its brand strategy to adjust to the need of middle-class and upper-class consumer groups. This thesis mainly demonstrates the brand strategies that Apple and Huawei currently emplo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rands, and what Huawei can learn from Appl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Huawei to increase its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obile phone Words: Brand Strategy; Apple; Huawei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iEnglish Abstract iiChinese Abstract iiiTable of Contents ivList of Tables v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3Chapter Three Brand Effect on Chinese Consumers The Influence of Brand Awareness The Importance of A Good Brand Image Brand Loyalty 7Chapter Four The Analysis of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and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in Chinese Market Brand Strategies of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 Comparisons between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and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13Chapter Five Conclusion 14References 16

支持华为,华为系列,中华有为

华为公司的品牌研究策略论文

品牌的核心是诚信,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质量、服务与竞争力的提升。要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形成我们的宣传主线围绕品牌战略与宣传务虚,我考虑的是怎么紧紧围绕以客户的需求(远期的、近期的)为中心形成我们的宣传主线,怎么把我们对这种需求的解决方案做成体验,在全球可以体验。

华为品牌策略_华为品牌有哪些策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 技公司,华为品牌之所以做到这么,

【文献综述定稿】华为手机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研究

论文题目:华为手机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研究

1 文献综述

前言:

手机产业在我国已经有 20 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占 GDP 和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手机出口产量占据了全球 50%的份额,但其中大部分出口仍然是由外资品牌贡献,且大多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我国的手机产业发展整体态势并不乐观,研发实力较弱、产业链核心技术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等,构成了我国手机产业发展的弊端。本土品牌手机企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2007 年以来,国内一些传统品牌手机厂商已经连续亏损,但与此同时,一批新的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山寨手机也迅猛发展、芯片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等等,这些都显示了我国手机产业顽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性。国内目前对手机行业的研究大多关注区域、企业、出口等微观层面上,而在中观层次上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基于以上两点,本文通过对华为手机的国际市场开拓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理论综述

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综述

AnderSon和Gatignon(2011)认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一个企业成功地将该企业的业务活动以及企业的营运活动扩张至海外市场的方式。Hin,Huang和Kim (2010)研究表明进入模式是指企业权衡其运作状况以及诸多外部环境变量等交条件之后所做出的方式抉择。Sharma和Errimilli(2011)指出,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包含两个层面的战略决策,制造以及营销活动的区位和它们的股权模式(零股权、合资和全资),市场进入模式即是企业以独资或者与其他企业合资的方式在东道国进行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进而安排其产品市场的战略结构。张一驰,欧治(2011)认为企业有多种途径让其进入外部市场,比如说出口已有的产品,或者转移企业的技术、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本至国外,甚至是将企业本身转移出去。

2 国际市场战略导向综述

李福海,揭筱纹,张黎明,(2011)认为战略是指企业依据应对将来一定时期内全局性的经营活动的理念、目标以及资源和力量的总体部署与规划而制定的。Gatignon和Xuereb(2010)等都从概念上将战略导向定义成企业为实现持续、高效业绩的特定方法。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以战略导向为基本指引,并依靠战略导向来提升企业的业绩。Hitt(2010)等则指出,战略导向显现出管理层感知环境及环境条件并作出的反应。Abdl(1999)等则认为企业战略并非关注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而是未来的状况,企业对其自身未来的定位是企业战略首先应关注的问题,这也即战略导向问题。罗眠(2011)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战略导向选择的本质问题,他将战略选择和自然选择作对比,指出战略选择是同组织绩效存在相关性的问题,组织的战略选择同时也会受到组织环境、组织内部权力结构、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 影响。他的研究基于了一个新的视角,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3 企业资源综述

Judge&Douglas (2011) 从资源论角度研究企业自然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的作用。他们选择职能范围与环境问题整合作为资源变量,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则作为业绩变量。为了证明

将环境整合进入正式战略规划流程的能力与企业业绩正相关的假设,他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结果表明,以战略规划为中心的环境管理的整合能力与财务绩效及环境绩效正相关。同时,职能越广,提供资源越多,则整合能力越强。也即如资源论中观点:关注环境亦可带来竞争优势。

Powell(2010)以资源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全面质量管理。在对原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Powell (2011)从实证角度对于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进行探讨及深入研究。他以美国东部一个地区员工超过50人的企业为样本,通过函调来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他分析了全面质量管理要素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和全面质量管理相联系的多数特征的改进很难产生竞争优势,而那些具有隐蔽性和不可完全模仿的特征,如管理层的忠诚度和企业文化等,则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最后,他得出结论,正式这些具有不可完全模仿性的隐蔽资源驱动了企业的成功。

3 中国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综述

虽然我国的对外开放时间较短,”走出去”战略也正在进行中,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的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虽然相对于国际上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开拓企业的迅速涌现,国内的学者仍然对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的相关方面,如国际市场开拓战略、市场进入方式、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具体研究如下所述:

鲁桐在 2011 年对前后几年间广东、浙江、湖南、北京等地的具有国际业务的 200 多家制造企业(其中大多为私营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国际市场开拓的初期阶段,所以企业所采取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只为简单的商品贸易,并且其中的半数以上都选择直接出口。这说明我国企业和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而相关企业的国际经营也仅仅是为了给制造的产品选择一个合适的海外市场。

许晖(2010)采用关键因素分析法对荷兰的中资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评估,探究其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以及国际经营战略决策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在影响这些中资公司国际运营模式选择的因素中,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往往显得比国内的市场环境更加重要。而对企业内部来说,自身的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决策以及战略则会比目标市场所能得到的资源禀赋显得更加重要。这其实也在侧面说明我国的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还处于小规模阶段和国际扩张初期,并没有充足的国际资源投入。

同样在 2010 年,张一驰以国际投资和组织战略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数据来源上则采取了权威的 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对 1970 到 1990 年这一特定的.时期内我国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可能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我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投资和进入模式会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其中兼并和收购(往往是技术收购)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这在揭示我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动机的同时也表明其国际经营方式的单一。

总结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

1、企业战略导向。战略导向是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也即企业所制定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以及企业对资源和力量的全局的部署和规划。正是基于不同的战略选择,企业才会选择不同的市场进入战略,进入时机和进入模式。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源自其战略导向的要求。

2.组织资源。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除了企业战略导向起到指导作用以外,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即是组织资源,即拥有了一些怎样的组织资源,这些组织资源的种类、性质和质量。企业只有选择了适当的进入模式,才能合理地分配和应用组织资源,让组织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因此,组织资源对进入模式的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3.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要进行多个可选战略的确定和最优的或次优的战略的选择。国际市场的进入过程是一个逐渐学习和不断改变战略的过程,因此,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中资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研究。赵楠(2011)、吴静芳(2010)、杨学军(2012)等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其他经营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并分别对中资企业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另外,高贵富在 2011 年对我国民营企业这一特定的企业类型的国际市场进入进行了更加具体和详细的战略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选择方法以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出口型、投资性和契约型的模式选择类型。

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本文选择的公司和其产品,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华为公司的案例产品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细分市场,选择市场进入,结合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的形势和公司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国际营销战略。

《华为开题报告》

《企业战略设计》

课程研究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研究

开题报告

班级:工商企业管理0901

姓名:王恒义

魏余强

王 杰

李鑫鑫

成绩:

指导教师:顾天辉 教授

(一)选题背景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亿美元,占了总 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华为模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看法。2005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

,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英国电信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在业内以苛刻著称,尤其对于此次被称为业界最具前瞻性的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因为,英国电信未来5年将为此投资100亿英镑,所以“八家企业短名单”的产生就耗时两年。 一家历史不到20年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不过10年,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场站住脚,令人欣慰,也让人思考。

(二)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综述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

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当时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称:“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给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我们已经大大增强了在北美市场的专注度,我们对前景感到欣慰。”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等等。

(三)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综述

在国内理论研究方面,不如国外研究系统。郭莹等在《我国中小医药企业战略实现途径》中研究认为,由于规模偏小、资源有限,中小型企业往往无法通过多品种经营来分散经营风险,但可以通过市场细分,选择适宜的目标市场空间参与竞争,集中有限的资源为这部分市场服务,从而实现以小补大、以专补缺、以精取胜,以获取在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全面的竞争优势。选择“小而专、小而精”战略,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还可将其与其他战略结合运用,如在创业阶段,企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可采用资源战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若专注某一领域,可选择市场集中战略,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还可选择产品开发战略,国内中小医药企业由于受规模和环境因素所限,更适合于采用差异化或集中战略;进入成熟阶段往往着力推行品牌战略,以图在将来成长为大型企业。

吴林萍在《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中也侧重于“小而专、小而精”战略,除此,她认为中小企业在经营战略还有:依附协作战略、联合竞争战略、经营特色战略、拾遗补漏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策略:自主创新战略、技术改良策略、技术跟随战略。

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着重要从市场、人才、创新、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和展开,由此带动名牌战略、文化战略等其它职能战略的实施和展开。只有坚持不懈地实施战略管理,中小企业才能在残酷竞争中生存发展,不断壮大。

(四)该选题的主要研究目的,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本文拟以“华为的战略研究”为题,根据国内外部分学者对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结合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对华为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通过对其供应、生产、销售、技术、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发展思路及方向等方面的研究,从中找出在实践过

程中会出现的普适现象及解决办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关于企业战略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为其他类似的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如何看待华为品牌杠杆效应这种品牌发展策略,看待内容如下1华为品牌战略十分清晰,就是利用技术创新优势,顺应数字化新时代,不断地布局智能生态链,在擅长的领域,以小胜积大胜,实现战略杠杆效应。2无论从华为的产品线,品牌发展战略,还是从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华为采用同心多元化战略,以技术创新驱动,稳打稳扎,慢慢做大做强企业规模。首先从产品线来看,华为技术厚积薄发的策略正在持续积极发酵,从华为成立以来,大部分时间在B2B通讯行业深耕细作,逐步塑造化品牌,它一直重视研发,企图赶超龙头巨头,直至近十年来,华为发展速度突然加快,跨行业高速发展,不断利用技术优势抢占职能手机风口,短时间内成为苹果,三星等品牌的竞争对手。其次,从品牌发展上来看,华为同心多元化战略形成蝴蝶效应,华为的品牌发展战略思路十分清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策略,采用技术相通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地扩大华为的同心圈,形成蝴蝶效应。3从技术上来说,华为从一开始的模仿到5g的创新,不断突破破使得华为手机步步为营,一路奋起直追,今年已经超越苹果跃居老二,仅次于三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为还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持久的安全使用,提高品牌的渗透力,以合理的价格,体现品牌的内在价值,从当初工厂时代到现在的心智时代,华为一直稳中求变,用一句话来概括:左脑卖价值,右脑卖感觉,左右脑同时征服,这就是华为品牌的核心逻辑。

华为品牌战略研究论文

: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手机的普及率也愈来愈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中国手机产业也在高速增长。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销售市场。 国内手机市场也处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产手机厂商因为自身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如品牌意识、市场营销能力、核心技术、质量及售后服务等,竞争的优势正不断弱化,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逐年下降,如何能够抢先把握机会,成功摆脱困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制定更加符合竞争环境的营销策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世界市场站稳脚,是国产手机企业现在最需考虑的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本文研究分析了华为在进入手机市场初期的营销战略和策略,还分析了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根据华为自身条件的分析,分析了华为在国内开拓手机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了华为手机起初要进入大中城市的市场,应该采取集中化等策略,而要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需求,首先必须专业化,在取得优势后,再利用适当策略占据其他消费者市场。文章在最后结合市场营销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管理经济学等理论,进一步优化了华为的销售策略,希望能使华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良好发展,也希望能在发展战略和策略方面给其他的国产手机品牌一些参考和启示。

【文献综述定稿】华为手机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研究

论文题目:华为手机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研究

1 文献综述

前言:

手机产业在我国已经有 20 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占 GDP 和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手机出口产量占据了全球 50%的份额,但其中大部分出口仍然是由外资品牌贡献,且大多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我国的手机产业发展整体态势并不乐观,研发实力较弱、产业链核心技术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等,构成了我国手机产业发展的弊端。本土品牌手机企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2007 年以来,国内一些传统品牌手机厂商已经连续亏损,但与此同时,一批新的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山寨手机也迅猛发展、芯片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等等,这些都显示了我国手机产业顽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性。国内目前对手机行业的研究大多关注区域、企业、出口等微观层面上,而在中观层次上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基于以上两点,本文通过对华为手机的国际市场开拓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理论综述

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综述

AnderSon和Gatignon(2011)认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一个企业成功地将该企业的业务活动以及企业的营运活动扩张至海外市场的方式。Hin,Huang和Kim (2010)研究表明进入模式是指企业权衡其运作状况以及诸多外部环境变量等交条件之后所做出的方式抉择。Sharma和Errimilli(2011)指出,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包含两个层面的战略决策,制造以及营销活动的区位和它们的股权模式(零股权、合资和全资),市场进入模式即是企业以独资或者与其他企业合资的方式在东道国进行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进而安排其产品市场的战略结构。张一驰,欧治(2011)认为企业有多种途径让其进入外部市场,比如说出口已有的产品,或者转移企业的技术、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本至国外,甚至是将企业本身转移出去。

2 国际市场战略导向综述

李福海,揭筱纹,张黎明,(2011)认为战略是指企业依据应对将来一定时期内全局性的经营活动的理念、目标以及资源和力量的总体部署与规划而制定的。Gatignon和Xuereb(2010)等都从概念上将战略导向定义成企业为实现持续、高效业绩的特定方法。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以战略导向为基本指引,并依靠战略导向来提升企业的业绩。Hitt(2010)等则指出,战略导向显现出管理层感知环境及环境条件并作出的反应。Abdl(1999)等则认为企业战略并非关注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而是未来的状况,企业对其自身未来的定位是企业战略首先应关注的问题,这也即战略导向问题。罗眠(2011)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战略导向选择的本质问题,他将战略选择和自然选择作对比,指出战略选择是同组织绩效存在相关性的问题,组织的战略选择同时也会受到组织环境、组织内部权力结构、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 影响。他的研究基于了一个新的视角,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3 企业资源综述

Judge&Douglas (2011) 从资源论角度研究企业自然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的作用。他们选择职能范围与环境问题整合作为资源变量,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则作为业绩变量。为了证明

将环境整合进入正式战略规划流程的能力与企业业绩正相关的假设,他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结果表明,以战略规划为中心的环境管理的整合能力与财务绩效及环境绩效正相关。同时,职能越广,提供资源越多,则整合能力越强。也即如资源论中观点:关注环境亦可带来竞争优势。

Powell(2010)以资源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全面质量管理。在对原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Powell (2011)从实证角度对于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进行探讨及深入研究。他以美国东部一个地区员工超过50人的企业为样本,通过函调来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他分析了全面质量管理要素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和全面质量管理相联系的多数特征的改进很难产生竞争优势,而那些具有隐蔽性和不可完全模仿的特征,如管理层的忠诚度和企业文化等,则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最后,他得出结论,正式这些具有不可完全模仿性的隐蔽资源驱动了企业的成功。

3 中国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综述

虽然我国的对外开放时间较短,”走出去”战略也正在进行中,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的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虽然相对于国际上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开拓企业的迅速涌现,国内的学者仍然对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的相关方面,如国际市场开拓战略、市场进入方式、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具体研究如下所述:

鲁桐在 2011 年对前后几年间广东、浙江、湖南、北京等地的具有国际业务的 200 多家制造企业(其中大多为私营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国际市场开拓的初期阶段,所以企业所采取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只为简单的商品贸易,并且其中的半数以上都选择直接出口。这说明我国企业和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而相关企业的国际经营也仅仅是为了给制造的产品选择一个合适的海外市场。

许晖(2010)采用关键因素分析法对荷兰的中资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评估,探究其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以及国际经营战略决策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在影响这些中资公司国际运营模式选择的因素中,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往往显得比国内的市场环境更加重要。而对企业内部来说,自身的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决策以及战略则会比目标市场所能得到的资源禀赋显得更加重要。这其实也在侧面说明我国的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还处于小规模阶段和国际扩张初期,并没有充足的国际资源投入。

同样在 2010 年,张一驰以国际投资和组织战略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数据来源上则采取了权威的 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对 1970 到 1990 年这一特定的.时期内我国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可能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我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投资和进入模式会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其中兼并和收购(往往是技术收购)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这在揭示我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动机的同时也表明其国际经营方式的单一。

总结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

1、企业战略导向。战略导向是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也即企业所制定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以及企业对资源和力量的全局的部署和规划。正是基于不同的战略选择,企业才会选择不同的市场进入战略,进入时机和进入模式。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源自其战略导向的要求。

2.组织资源。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除了企业战略导向起到指导作用以外,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即是组织资源,即拥有了一些怎样的组织资源,这些组织资源的种类、性质和质量。企业只有选择了适当的进入模式,才能合理地分配和应用组织资源,让组织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因此,组织资源对进入模式的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3.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要进行多个可选战略的确定和最优的或次优的战略的选择。国际市场的进入过程是一个逐渐学习和不断改变战略的过程,因此,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中资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研究。赵楠(2011)、吴静芳(2010)、杨学军(2012)等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其他经营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并分别对中资企业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另外,高贵富在 2011 年对我国民营企业这一特定的企业类型的国际市场进入进行了更加具体和详细的战略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选择方法以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出口型、投资性和契约型的模式选择类型。

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本文选择的公司和其产品,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华为公司的案例产品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细分市场,选择市场进入,结合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的形势和公司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国际营销战略。

《华为开题报告》

《企业战略设计》

课程研究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研究

开题报告

班级:工商企业管理0901

姓名:王恒义

魏余强

王 杰

李鑫鑫

成绩:

指导教师:顾天辉 教授

(一)选题背景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亿美元,占了总 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华为模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看法。2005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

,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英国电信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在业内以苛刻著称,尤其对于此次被称为业界最具前瞻性的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因为,英国电信未来5年将为此投资100亿英镑,所以“八家企业短名单”的产生就耗时两年。 一家历史不到20年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不过10年,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场站住脚,令人欣慰,也让人思考。

(二)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综述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

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当时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称:“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给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我们已经大大增强了在北美市场的专注度,我们对前景感到欣慰。”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等等。

(三)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综述

在国内理论研究方面,不如国外研究系统。郭莹等在《我国中小医药企业战略实现途径》中研究认为,由于规模偏小、资源有限,中小型企业往往无法通过多品种经营来分散经营风险,但可以通过市场细分,选择适宜的目标市场空间参与竞争,集中有限的资源为这部分市场服务,从而实现以小补大、以专补缺、以精取胜,以获取在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全面的竞争优势。选择“小而专、小而精”战略,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还可将其与其他战略结合运用,如在创业阶段,企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可采用资源战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若专注某一领域,可选择市场集中战略,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还可选择产品开发战略,国内中小医药企业由于受规模和环境因素所限,更适合于采用差异化或集中战略;进入成熟阶段往往着力推行品牌战略,以图在将来成长为大型企业。

吴林萍在《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中也侧重于“小而专、小而精”战略,除此,她认为中小企业在经营战略还有:依附协作战略、联合竞争战略、经营特色战略、拾遗补漏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策略:自主创新战略、技术改良策略、技术跟随战略。

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着重要从市场、人才、创新、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和展开,由此带动名牌战略、文化战略等其它职能战略的实施和展开。只有坚持不懈地实施战略管理,中小企业才能在残酷竞争中生存发展,不断壮大。

(四)该选题的主要研究目的,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本文拟以“华为的战略研究”为题,根据国内外部分学者对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结合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对华为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通过对其供应、生产、销售、技术、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发展思路及方向等方面的研究,从中找出在实践过

程中会出现的普适现象及解决办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关于企业战略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为其他类似的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苹果和华为在中国市场品牌营销策略的对比分析研究_英语论文Th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and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摘要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国内手机品牌正在争取能在全球市场中留有一席之地。华为作为著名国内手机品牌近几年在手机业务上发展迅猛。华为采用多品牌策略为其扩大了目标消费人群并增加了销量。另一方面,苹果作为外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成绩也可圈可点,通过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来建立品牌忠诚度从而留住固定消费者。如今华为想要进军高端市场,这就意味着它要和苹果进行正面竞争。华为需要调整它的品牌策略来吸引中高端消费人群。本文主要阐释了苹果与华为现在采用的品牌策略,展现了两个品牌间的差异,以及华为能从苹果身上学到的优点。最后,论文对华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提高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品牌策略;苹果;华为Abstract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obile phone market, domestic mobile phone brands are struggling to fight for a posi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Huawei, as a famous domestic mobile phone brand, has developed its mobile phone business rapidly in the recent years. It employs multiple-brand strategy to enlarge the group of target audiences and to increase the sales volume. On the other hand, Apple as a foreign mobile phone brand, with a great reputa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retains its target consumer groups by building emotional relationship like fan-ship with its consumers to build brand Huawei begins to march to high-end mobile phone market, which means it needs to compete with Apple directly, Huawei has to change its brand strategy to adjust to the need of middle-class and upper-class consumer groups. This thesis mainly demonstrates the brand strategies that Apple and Huawei currently emplo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rands, and what Huawei can learn from Appl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Huawei to increase its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obile phone Words: Brand Strategy; Apple; Huawei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iEnglish Abstract iiChinese Abstract iiiTable of Contents ivList of Tables v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3Chapter Three Brand Effect on Chinese Consumers The Influence of Brand Awareness The Importance of A Good Brand Image Brand Loyalty 7Chapter Four The Analysis of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and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in Chinese Market Brand Strategies of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 Comparisons between Brand Strategies of Apple and Huawei in Chinese Market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13Chapter Five Conclusion 14References 16

企业的战略是着眼于长远、适应公司内外形势而作的指导性发展规则,它指明了在竞争环境中公司的生存态势、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所以战略对企业至关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

摘要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市场的同时也鉴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消亡,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它的发展环境及其战略的定制,概述华为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如何制定正确及有效的发展战略的,指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叙述华为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的差异及发展战略模式所不同之处。最后对华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选择与评价!

前言 在资讯产品生产全球化的今天,各国 *** 对资讯产业的参与度和干预度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从政策和财力上给予支援;在国际经济和外交中给予保护;直接参与组织制订和监督实施资讯科技的战略性发展计划。体现出 *** 争夺21世纪技术优势、保持和增强经济竞争力及国防实力的强烈意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装置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路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装置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资料通讯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路装置、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3年公布的201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对华为所在环境,行业,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华为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对其所选择的发展战略进行评价,同时说明企业制定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发展战略的定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华为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从行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国际行业发展的局势、国内通讯行业发展形势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形成机制和实施方法。 文章首先结合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分析了华为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威胁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识别其核心竞争力后,综合应用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 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公司的战略加以分析和评价,确定了华为公司制定发展的战略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对华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构想及建议。

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公司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专门从事通讯网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资料通讯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路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目前正专注于3GWCDMA/CDMA2000/TD-SCDMA、NGN、光网路、xDSL、资料通讯等几个领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成为这几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华为目前有员工240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六位。华为是全球领先的资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频、IP、光网路、电信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终端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讯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路遍及全球,服务270多个运营商,产品已经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英国、美国、日本、埃及、新加坡、韩国等70多个国家。据Dittbemer统计,华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新一代网路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8%,全球排名第一,交换接入装置全球出货量连续3年局第一;据Gartner统计,华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使用者线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据RHK统计,华为光网路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华为是全球少数实现3GWCDMA商用的厂商,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并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模里西斯等地区获得成功商用,跻身WCDMA第一阵营,成为全球少数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华为在整合产品开发IPD、整合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与Hay 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巨集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巨集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巨集观力量。对巨集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

1Political Factors----政治法律环境

在电信装置产业方面,电信装置产业在 *** 的支援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开启看大门。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 *** 出口信贷的支援。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乎都带来了中国 *** 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支援重大合作专案。

2Economic Factors----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世界资讯经济和网际网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讯装置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讯装置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装置带来了机遇。

3Sociocultural Factors---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的行动电话市场,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中国手机制造商始终都在追赶世界大品牌的脚步。2010年,这一情形终于有了变化。以下几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统计,深圳华为位列第九。

4Technological Factors---技术环境

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在宽频网路必将更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需要的资讯,不为资讯海洋与壁垒困扰。 同时,互动视讯成为资讯的主导表现形式。资讯载体的发展历经“文字、图片、声音、视讯”过程,视讯是资讯表达最直观的形式,ICT基础设施的完善、宽频的普及和服务的云化,将促进人们从使用“语音+文字”向使用“视讯与影象”转变。

华为公司外部机遇与威胁

1机遇

第一,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讯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装置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

第二,凭著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第三,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第四,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价效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第五,中国 *** 给予了通讯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讯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 *** 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威胁

第一,来自通讯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讯装置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使用者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装置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第二,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第三,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装置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华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公司特有的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按重要性进行排列:第一,研发能力、产品差异性;第二,企业文化;第三,普遍客户关系。

1 研发能力

a低成本研发。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倍,而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b高质量研发。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迄今为止,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40148件。

2企业文化

华为文化主要是两点:第一,奋斗文化;第二,不让雷锋吃亏。简单地说:你奋斗,就有好的回报,就有发展成长的机会。有急着去采访参观华为时,记下了企业的两个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就是赢家” 。

3普遍客户关系

华为提倡普遍客户关系。不像西方公司只瞄准决策者做工作,华为构筑的是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华为在做国际市场时,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普遍客户关系的工作方法,无论是运营商的测试人员以及普通的工程师到总监、CTO、CEO,华为员工都有全方位的接触。让客户感受到尊重。

华为的领导力素质模型第一点就是发展客户的能力,其定义是: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1优势

a华为拥有通讯装置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装置间的相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装置利用率,也节省了除错时间,为使用者创造了价值。

b产品价效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

c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d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2劣势

a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装置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b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

c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

2.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定

华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路、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 ARPU、提升频宽竞争力 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Cost,实现商业成功。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资讯科技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资料、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线、业务型别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资讯通讯技术业务。

市场主导战略

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源泉,没有市场的成功,公司不仅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战略。

1市场是华为的生命。华为今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实力。其实,华为也是近年来才逐步在技术方面领先的,前几年的产品和技术根本谈不上有多么好,但是,华为的市场人员却能把并不怎么样的产品卖得风风火火。因此,业界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形容华为的话:“一流的市场,二流的服务,三流的产品。”我们知道,产品即使不好,也还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客户关系进行弥补。而客户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高度关注以及快速反应获得的,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客户建立各种不同型别的利益共同体。

2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如产品的研发是否立项,产品的设计思路与研发路标如何确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如何选择,产品的改进和完善如何进行等等,都是依据市场前景和市场反馈来进行的。

核心技术战略

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IT与通讯技术研发与销售。因此,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是确保华为公司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系统。而确保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华为公司的四大战略之一,因为华为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达世界领先水平

华为研发中心华为为了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用于研发,而且近两年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投入。2005年度,华为研发的投入高达47亿元人民币,占上一年度市场销售总额的14%,无论是总额还是比例都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华为还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

全员持股战略

独特的全员持股制度,在华为的发展史上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没有这个制度,华为就不可能生存,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因此,全员持股战略是华为成功的四大战略之一。然而这个制度是引发华为争议最多的话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华为的焦点之一。世上最成功的“画蛋孵鸡”激励法

国际化战略

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实现了国际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和发展中国家所走的道路一样,先是供应链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华为在获得代理PABX使用者交换机的第一桶金后,通讯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高额利润回报迫使华为着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逐步掌握了PABX的生产技术,并且开始向市场更大、容量更高的运营商级产品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冲刺。

目前,华为的大部分物料都可以从国内市场获得,物料采购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公司的供应链经过了一个由“国际化”到“本土化”的自然转变过程。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成功范例。“本土化”是在国际竞争的环境里,中国企业凭借实力获得的战果,和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一切供应链必须来自国内的行政垄断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效果分析

1华为公司近财物状况

2013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路、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将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行业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见图4-1由图可见,华为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逐年上涨趋势。

2华为公司市场占有率

2013 年,华为搭起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路、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达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3.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改进建议

华为在跻身全球电信装置厂商前列的同时,也把整个电信装置制造市场从高利润时代拉到了微利时代,由于华为和中兴的介入,使得中国电信运营商采购装置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打败对手的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境界: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高层人才战略建议

任正非在华为通过他的个人权威和煽动性的写作,启发著员工的创业 *** ,但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一旦员工对他失去信任,华为就会“树倒猢狲散”。同时,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要过度依赖创业领袖,应该培养职业经理人执掌高层管理岗位,适当增加如李开复这样的空降兵。

TD战略建议

华为真的不应该放弃TDS-CDMA这么大的市场,而是应该放弃公司在TD方面的一些观点,改变公司在TD方面方面的策略,也就是在TD方面奋起直追,应该还有时间留给华为。

与中兴合作建议

目前,市场有报道称华为和中兴在海外打价格战,这有好处,激发了斗志,有华为的地方就有中兴,他们两个一起打的时候最终还是落到了中国企业的手里。但有增加了内耗,同时由于国际电信巨头的合并,使得华为和中兴追赶他们历程又一次拉长。如果两个公司形成一个联合体,将节省研发成本,在全世界都有实力的研发队伍,组成联合体也避免打价格战”。

人性化管理建议

华为应该更加考虑到人性化的真正内涵。人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其它层次的需要,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华为在文化的假设上除了员工有物质需求之外,需要更多考虑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其它需要。

结束语

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密切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通讯市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华为公司如何在危机下求生存,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如何迅速的占领市场主导地位,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公司必须重视企业战略的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本文在对华为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尽、透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目标的确定,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发展战略措施,即市场主导战略、核心技术战略、全员持股战略、国际化战略。同时提出了华为对华为发展战略的改进建议,即高层人才战略、TD战略、与中兴合作、人性化管理个方面建议,目的为华为有更好的企业发展战略。

因本文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在充分了解华为公司、国内通讯行业的基础上,应用所学战略管理的知识,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希望通过该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及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华为公司克服发展中的艰难万险,在竞争中不断的壮大。

参考文献:

[1]郑海航,黄津孚.中国企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王象山.未来竞争力-中国企业的战略修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张贯京.华为四张脸.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11

[4]胡志刚,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聂正安.管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曹志平.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成因及管理[J].管理世界,20103:45-49

[8]杨锡怀,冷克江,王江编著.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邹昭晞著.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下页带来更多的

品牌研究策略的论文

我是长虹的忠实粉丝!天天在网上搜索长虹的新闻,所以我对他的品牌有很大的了解。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2008年,长虹品牌价值亿元。长虹现有员工七万余人,其中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内的专业人才一万五千余人,拥有现代化的培训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公司希望通过“三个满意”的贯彻实施,最终实现员工忠诚和顾客忠诚,达成与股东之间的双赢。员工满意是基石公司全力满足员工各项合理要求,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安家乐业;为员工做实事,给员工以实惠、舞台和未来,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顾客满意是核心服务至上,诚信保障,我们致力于创造一流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商誉是我们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性能、优质的服务、市场规模和知名度的综合体现,是顾客对长虹的整体印象,由企业和员工点点滴滴积累而来,是我们永续经营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应好好珍惜。公司所有组织和各级人员都必须倾听顾客意见,尤其是对我们的批评意见,他们的态度和意见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改进和提高,直到他们满意为止。股东满意是目标诚信经营,稳定回报,为社会和国家排忧解难,成就公民荣耀。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二十五。2007年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长虹品牌价值达到亿元,在2006年亿元基础上增长亿元,同比增长,,蝉联世界品牌500强。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的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显示:长虹品牌价值达到亿元,较去年增加亿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六强。世界品牌实验室认为,最近几年,长虹在3C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国际化及自主品牌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编辑本段]国际化策略适时抓住机遇,创新谋求发展成立于 50年代末期的中国长虹,以 “创新、求实 ”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在 90年代初期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被誉为 “中国彩电大王 ”,长虹品牌被誉为中国最知名的家电品牌,迄今为止,其品牌价值已高达亿元人民币。产品市场份额已连续 14年保持国内市场的第一位置。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加工制造基地的步伐加快,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大好机遇,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长虹在九十年代末期适时提出全球经营的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以海外市场为突破口,打造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六年多来,长虹成功实现了产品进入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非洲、俄罗斯和澳洲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成功实现了长虹品牌进入海外市场,成功实现了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以中国知名家电品牌的身份同日韩品牌和其他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成功实现了海外营业额保持稳定增长,海外销售收入占到长虹集团总销售收入的30%左右;成功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步发展 。长虹产品因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已开始使用changhong为英文名走向国际市场。以技术为先导,以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针对全球市场,近年来,公司共完成了 300多项新产品开发,抢滩高科技家电产品出口市场,树立中国产品形象。如公司先后推出的数字高清彩电、数字高清背投彩电、 LCD彩电、 PDP彩电、彩电 +DVD以及彩电 +DVD+VCR、 DVD+VCR组合产品、数字家庭影院、数字变频空调、数字卫星接收机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海外客户的普遍欢迎,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占长虹海外营业收入的 60%以上。部分扭转了中国出口产品走低端路线的局面,并为在全球市场成功推广长虹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施差异化的海外营销策略,走树品牌和发挥企业优势相结合的海外拓展之路海外市场国家众多,市场需求千差万别;贸易环境有好有坏,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如果我们把前 6年定义为长虹海外拓展的第一阶段的话,正是长虹结合自身优势, “实施差异化的海外营销策略,走树品牌和发挥企业优势相结合的海外拓展之路 ”的阶段。4月28日,由长虹公司投资控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OLED屏生产线项目破土动工,这是中国首条完整OLED屏生产线。项目一期总投资亿元,其中四川长虹占总投资额的60%,将于2009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00万片OLED显示屏(以1英寸计算)的生产能力。4月21日,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内部会议上一致推选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会长。赵勇会长表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以“开放”的心态来提升国内平板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同行企业之间的商业协作、技术交流、宣传推广协同,共同做大做强中国平板产业。4月19日,四川长虹公布年报,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完成营业利润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了。4月17日,长虹集团旗下的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首次亮相第八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四届国际军博会。4月9日,长虹集团与GE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达成,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初步与GE就携手面向海外市场,共同开发家电环保材料达成基本意向,并就产品互供展开合作。3月31日,美菱绵阳冰箱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占地5万亩,共投资亿元,生产线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120万台,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3月30日,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年度监测信息。2007年,长虹彩电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5%,位居行业第一。这也是长虹自1990年以来,连续18次夺得销量冠军。为设计界的一大盛典。现营业总收入1,064,314万元,同比增长;净利润19,万元,同比增长。7月28日,长虹合肥工业园奠基典礼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这是长虹布局长春后的又一重大举措,长虹本土化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7月18日,美菱电器发布公告称《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取得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四川长虹及长虹集团将持有美菱电器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其中四川长虹占美菱电器股份总比例的,长虹集团占。7月18日,长春长虹工业园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奠基建设,这标志着长虹以绵阳、广东、合肥、长春四大基地为支撑,并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产业布局完成。7月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论坛在青岛举行。长虹凭借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良好表现,一举获得“2007年度消费者最信赖的平板电视品牌”大奖,同时,长虹量子芯电视PT50600获“2007年中国十佳平板电视”称号。7月6日,长虹全线产品参加2007中国(青岛)国际消费电子展(SINOCES),长虹“红鼎”平板电视、长虹冰吧空调等产品成为此次展会的亮点。7月4日,四川长虹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四川省国资委批复文件,同意长虹集团将持有的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长虹集团控股子公司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将持有的Sterope Investments .公司75%的股权协议转让给公司。6月26日,长虹发布32寸、42寸、50寸、60寸、65寸和103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长虹品牌价值达到亿元,排名从2006年第十位上升到第六位,居家电行业第二位,在2006年亿元基础上陡增亿元,同比增长,与行业首位的差距从2006年的亿元缩小到亿元。而在2007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长虹排名从2006年的325位跃升到299位。6月18日,四川长虹(600839)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微软(中国)公司承诺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四川长虹非公开发行1500万股股份(价格为元/股),同时,微软(美国)公司与四川长虹签署《四川长虹公司和微软公司有关Media Galaxy 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数字媒体领域,特别是家庭互联数字娱乐领域进行长期战略合作,首期从事Media Galaxy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家用电视、电脑和因特网互联的数字娱乐产品。6月13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7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揭晓,长虹等12个中国品牌入选,组成了“中国品牌国家队”。长虹品牌排名从2006年的325位跃升至299位,连续三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依据世界品牌500强的评判标准,长虹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6月4日,长虹成功研制出符合香港地区情况的国标机顶盒系列产品,成为内地首家供应香港市场数字高清地面波电视机顶盒和高清一体机的厂家。6月1日,四川长虹与彩虹集团宣布,将联合建设国内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长虹出资9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6月1日,长虹厨卫产业基地正式投产,主要研发制造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浴霸等厨卫电器及整体厨房配套产品,年产能超过300万套,标志着长虹全面进军国内厨卫市场。该基地专门设立厨卫产品研发中心,同时拥有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5月30日,包括俄罗斯12家主流媒体在内的“中俄友谊之旅”采访团走进长虹。5月29日,在第49届世乒赛上包揽全部五个单项冠亚军的中国乒乓球队返回北京,在首都机场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长虹在现场打出“乒乓长虹,中国骄傲”的横幅,迎接载誉归来的中国乒乓球队凯旋。长虹品牌第一次伴随中国乒乓球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5月25日,四川长虹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提交表决的各项议案均获顺利通过。5月16日,第一届长虹“虹星杯”全国技术服务比武大赛开赛,此次大赛以长虹“阳光网络”技术服务培训体系为基础,旨在通过技术服务练兵和人才选拔,保证长虹技术服务水平在行业内的领跑地位。5月16日,长虹佳华斥巨资打造的“Z娃梦中人”大型网络选秀活动启动。“Z娃梦中人”选秀活动最终幸运儿将成为长虹佳华旗下数码产品品牌长虹ZARVA的品牌形象代言人。4月28日,虹欧PDP项目建设启动暨长虹东元空调压缩机项目开工仪式在四川省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领导,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大使朴商银、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朴铜先,四川省省委书记杜青林、省长蒋巨峰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甘道明主持。四川省省委书记杜青林宣布虹欧PDP项目建设启动暨长虹东元压缩机项目开工。4月26日,四川长虹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7246万元,同比增长。4月23日,四川长虹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本次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方案的议案》等一系列文件。根据系列文件,四川长虹将发行最多不超过4亿股的新股,主要用于收购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持有的Sterope Investments 公司75%的股权。4月16日,在第101届广交会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正式对外公布“2007机电商会推荐出口品牌”名单,美菱凭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不俗业绩而榜上有名。4月16日,在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广电局、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联合组织的数字电视发展论坛上,长虹正式推出有线、卫星、地面波和IPTV数字电视系统和解决方案。4月10日,四川长虹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同意美菱集团将持有的美菱电器万股股份中的4500万股转让给四川长虹,万股转让给长虹集团。4月2日,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企业LOGO及英文名称(中文名称不变)。3月31日,在CCBN2007展会上,长虹携手歌华有线举办了数字电视增值模式创新论坛。3月28日,长虹欧洲电器有限公司开业典礼在捷克宁博市隆重举行,长虹捷克家电生产基地实现量产,标志着长虹国际化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长虹捷克家电生产基地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捷克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中国家电企业在欧洲自主投资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逾1000万美元,建成厂房面积约10000平米,年产能100万台,主要生产平板电视及高清CRT电视。3月20日, 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大力支持的“长虹杯”2007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由四川长虹主办、全国十二所高等院校协办。自2005年首届创意设计大赛举办以来,长虹已连续三年举办这样的赛事。3月18日,由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主办的2006年度全国商品销量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统计数据表明,长虹彩电荣列2006年度全国同类商品销量第一位。至此,长虹彩电连续17年蝉联销量第一。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官方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这一发布成果被视为各大行业发展的“年度报告”。3月14日,“电子信息产品环保标识企业明示大会暨首届中国绿色制造年会”在北京举行。长虹成功入选“2007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推进奖”。长虹作为企业代表发起《2007中国绿色制造企业宣言》。3月12日,长虹公司与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以“乒乓长虹 中国骄傲”为主题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长虹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主赞助商、战略合作伙伴和中国乒乓球协会官方主赞助商,长虹产品同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专用产品”、“中国乒乓球协会官方专用产品”,并享有相应的行业排他权。在未来四年中,双方将在市场推广、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中国乒乓球队将在长虹的倾力支持下征战各项国际赛事。3月12日,由中国品牌研究院主办评选的首批“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揭晓,长虹在资产运营、商标价值、战略规划、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好评,从而成功入选。“美菱”品牌也成功入选。3月10日,长虹空调宣布斥资8000万重金打造金牌服务体系,资金全部用于服务网点建设、服务信息平台优化、专业服务队伍建设以及社区免费服务工程等。这个被誉为行业金牌的服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以感动客户为最高服务宗旨,非常注重服务的细节与效率。2月16日,四川长虹率先在行业披露2006年年报,公司2006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实现主营业务利润亿元,净利润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和,每股收益元。四川长虹在2006年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月11日,长虹电源公司成功自主研发“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荣膺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此次长虹电源公司承担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 项目,集中精力投入基础研发,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2月9日,九洲体育馆内灯光灿烂,歌声飞扬,由长虹公司主办的长虹嘉年华迎春晚会隆重举行。晚会由长虹公司员工自编自演,以唱身边戏、说身边事、演身边人为主,将真情故事与文艺表演相互交织,真实再现长虹员工的责任和精神。2月3日,由国信办、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信产部、科技部等指导,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主办的“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揭晓,长虹凭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入选。从2003年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活动开始,长虹成为连续4年入选该名单的家电企业,长虹信息化建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1月2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搜狐财经、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光华传媒四机构共同发起的“2006最佳企业公众形象评选”结果揭晓,四川长虹获得“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1月29日,由四川长虹、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四川长虹民生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四川长虹控股,民生实业占30%,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物流企业。1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现金管理协议》在绵正式签署,标志着银企双方再次强强联合,是新的金融服务领域的又一次突破。1月20日,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长虹美菱重组后冰箱业务迎来大幅增长。美菱冰箱2006年销量突破240万台,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跃居行业第二。出口创汇同比增长,全球总销售额同比增长,利税同比增长,实现了历史上最高速的增长。1月20日,被称为亚洲单体产能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坐落于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046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亿元,新增冰箱产能200万台。预计2008年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达到500万台冰箱(冷柜)产能,成为亚洲单体产能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1月18日,国虹通讯积聚了手机行业来自全球的精英代表。300多家供应商、700多家经销商和300多家新闻媒体在国虹重庆基地举办了盛会——林志玲担任长虹手机品牌代言人,显示出国虹通讯将扛起中国手机大旗的决心和信心。1月18日,长虹手机千万产能基地在重庆正式落成。该基地首期总投资达到1亿元,年产能超过1000万台。基地将主推中高端手机,在一级市场直接面对外资巨头的竞争。1月10日,国家商务部发布“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原“中国畅销品牌”)名单,长虹入选。此次评选由商务部牵头,经过近半年的专家评审以及消费者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同时综合考量企业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知名度以及用户满意度等重要指标,长虹最终入选。1月7日,S美菱(000521)公布其与格林柯尔签署的股份转让合同被裁定无效,格林柯尔将返还所持有的万股S美菱股份,美菱集团将该部分股份转让给四川长虹和长虹集团。1月1日,《长虹天天运动会》在凤凰卫视开播,长虹成为冠名赞助商。该栏目倡导体育运动中活力、自由、娱乐的精神,与长虹“快乐创造C生活”品牌主张不谋而合。[编辑本段]人才理念公司认可的优秀员工一定是能适合公司事业发展要求、认同长虹文化、愿与企业共同成长,并能创造卓越贡献的员工。[编辑本段]企业宗旨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编辑本段]法律声明长虹网站享有“©CHANGHONG”版权。在本服务器上,向大众提供信息和材料,包括文本、图形、链路等的版权均属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公司) 或其子公司所有。6.本公告的解释权及对本网站使用的解释权归结于长虹公司。产业篇一进一退、一张一弛,2004年至今,长虹产业结构调整的脉络清晰可见。退,把长虹没有能力和兴趣做好的产业,交给在那个细分行业的优秀企业。2004年,长虹的工程塑料和连接器两个公司与专业企业合作。工程塑料在长虹不显山不露水,但术业有专攻,金发科技做到了亿甚至2亿的销售收入。金发与长虹合作后,把长虹做为基地,面向整个西部市场,合资第二个月的销售收入就翻了一番。这种合资模式,并不意味着长虹给合资公司独家供应权。相反,长虹引入了竞争机制,只是在同等条件、质量下,合资公司有优先供货权。今年,长虹还有导电胶制造、铜管加工、包装、模具等4个前端项目可能与专业公司合作、合资。好处不言而喻。另一个方面是进。适应3C融合趋势,大胆进军。长虹半年间跟微软、朝华科技等数家高科技公司签约合作,致力于搭建3C产品的基础架构。虽然3C是眼下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乃至政策市场都最热门的话题,但长虹在通讯领域内的第一次亮相,还是引来业界一片哗然。“不能说我们就找到了出路,”赵勇说,“但我们在寻找3C融合时代新的合作机会。”赵勇表示:“我们并不要求它一年销售额做到多少个亿,我们要的是对这个产业有准备、有技术储备。”业界认同这样的说法,有一点相当清楚:一个企业在信息家电时代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长虹这类传统的消费类电子整机制造商在市场的巨大变革中存在危机,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金额高达2亿元人民币的国虹通讯是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长虹、江苏长虹两家子公司以合资方式组建的。长虹股份公司控股45%,其余两家子公司分别持股30%和25%。国虹通讯将完成长虹通讯领域内的全部职责,主营业务定位于通讯终端、网络终端及其他个人移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另一家新成立的长虹信息则将以3C业务为主营业务,开展与中国电信合作的ADSL业务和视讯业务,并逐步推广IPTV、互联星空与传媒业务。今年1月10日,长虹同中国电信签订了战略备忘录,双方缔结了战略联盟关系。因此长虹信息将会整合长虹和中国电信双方的资源,以渠道管理和市场推广为重点发展3C业务。“传统家电市场已经饱和,但是固定网络和移动领域消费品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不一样。”在长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盛刚看来,新公司需要从具体的产品做起,因为这个领域“不缺模式、想法和概念,只缺少启动的路径”。在熟悉家电业的人士看来,长虹正对每一个新进入的行业,推行着一种新的运营模式:长虹提供品牌、资金、运作平台,让那些术业有专攻的能人们去运作。而这一种模式,TCL集团自手机业务起,已在多个产品领域运营多年。这种做增量业务的运作手法,长虹朝华成为第一个例子。接下来是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长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这三家公司中,长虹都没有参与核心管理团队的组建,仅选定进入领域,提供资金、品牌,做好财务监控。这也是长虹有史以来的创新之举:一是摒弃只做彩电的“独生子”政策,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二是没有派驻长虹“嫡系”管理人员。再造长虹:管理提升效益4月30日上午,长虹集团经营管理部信息管理处处长任宗贵和他的同事坐在网上公开招标室里,一边悠闲地喝茶,一边看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报价,这次长虹要采购一批塑胶,长虹人没有与竞标单位面对面,而是采用网上招标,几家竞标单位竞争激烈,相互杀价。长虹人则“坐山观虎斗”,显得异常洒脱。据悉,仅网上招标一项,今年一季度长虹已经减少开支3270万元。而这只是长虹实施信息化工作的一个剪影。信息化使长虹视野开阔、反应灵敏,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笔账算起来惊人:以资金利息2%算,每减少库存10亿元,仅仅资金利息一项就可以减少支出2000万元,还不说仓储费、管理费。长虹物流公司的副总经理路应金指出,长虹物流领域的改革,不但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途径,还可能成为长虹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营销长虹:重塑品牌战役“在中国,‘长虹造’认知度很高,但美誉度不见得高。”赵勇从不隐讳这一问题,正视问题意味着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把钥匙。据悉,今年10月左右,长虹有可能进行一次全球的品牌切换。此外,企业标识也要变,包括那个著名的红箭头。长虹内部把握,切换品牌不能太急,否则,过去喜爱长虹品牌的消费者无法接受,新的消费者也没办法接受。变更之前,长虹将大范围进行消费者调查,试探性进行。几番营销战役,今年1月,长虹创下了成立以来的销售历史新高。上一个高峰,是2003年1月,而现在比当时增加40%,比去年同期增长48%;一季度不含税销售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58%,比去年同期增加销售收入亿元。分产品线看,彩电的销售收入增长30%,空调增长300%,视听、电池、网络都是呈很多倍数的增长。海外业务除美国以外,也表现出很好的增长势头。从市场占有率看,以彩电为例,国内市场有很大改观。按照中怡康的数据,2月份,长虹产品销售量回到第一名,按金额计算,已经回到第二名。但长虹不满足,作为引领行业标准的带头军,它预设了一个问题:“谁将决定我们的产品标准”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综合的、人文化的象征。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欢迎参阅。

一:民营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内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并且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人员、增加 *** 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总体竞争力较弱,加之中国入世后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摆脱目前的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企业界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做好品牌策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民营企业;品牌策略;核心竞争力

1企业品牌及品牌策略综述

品牌的含义

品牌是一种名称,与术语、标记、符号、象征或设计组合运用,并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或其竞争者。事实上,现在的品牌含义已大大地被拓展了,品牌形成的前提是商品的质量,品牌创造的目标是确保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至尊地位。它已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络起来,是企业的“脸面”,即企业形象。

什么是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像。提升产品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策略选择。品牌策略是现代化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策略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质量、效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著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美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决定和影响着产品的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策略的基本功能所在。

2以运动品牌为例,国内民营企业的品牌策略

李宁

1989李宁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并以赞助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机遇,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从而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1990年“李宁”这一品牌随着亚运会圣火传遍中国。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牌”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历史。1993年-1995年李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随后的三年里,“李宁”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经营调整,在此之后迎来了“李宁”的第二次发展,经过十年的成长,“李宁”早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

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之后“李宁”遭遇了自身的成长上限。这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在经过成功的快速扩张后,企业成长的速度骤降,直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企业上下都感觉到,有一种近乎魔障的东西在阻止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再向上增长,所有人都被一种危机感压迫著。后来,2002年世界杯期间,“李宁”推出了一则特殊的广告: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给LI-NING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人生境界。

这非同寻常的“一分钟”透露出一个重大的讯号:LI-NING牌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标志著李宁公司谋划已久的重大工程——重塑LI-NING——全面启动了。如今“李宁”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第一的体育品牌,不仅中国运动员穿,甚至外国运动员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都穿上了李宁服装,而这正是成功推行品牌策略的成果。正是由于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和成功的品牌策略使得李宁和他的李宁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国内体育品牌第一、国际第五的优秀公司的精彩的全过程。

案例对比分析—双星

双星作为中国鞋业的老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拥有双星开发区、海江、工业园、鲁中、瀚海、中原、成都、贵阳、张家口、福建等10大鞋城,140多条鞋类生产线,热硫化鞋、冷粘鞋、布鞋、皮鞋、注射鞋、专业鞋六大类并举,年产各类鞋近亿双。双星同时也经营运动服装,在全国有4000多家连锁店的营销网路;在国外设立美国、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十家分公司,并与200多家国外客户建立贸易伙伴关系,拥有中国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科研开发中心和皮革鞋类检测中心。“双星”商标首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星鞋连续15年荣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稳居中国制鞋行业的龙头地位。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后起的运动品牌都选择新的品牌路线,“要运动,要时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品牌知名度也飞速提高。而双星的品牌定位是中、低端产品,目标客户是中、低消费群体。我们可以看到双星的门店几乎天天在打特价,天天在甩货这就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双星就是低档货”的观念。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天天与氾滥般的小型鞋厂打价格战的双星居然是中国鞋行业的老大,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打拼的企业谈何长久的保持其品牌生命力?!虽然目前双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无法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如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双星就会遭遇“成长的上限”。到时候开拓市场将十分艰难,原有的市场份额亦将萎缩。所以说双星的成长已刻不容缓!

品牌策略成功的启示

成功的进行品牌策略并不是完全依托好的时机,企业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质企业的品牌就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企业要想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要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像前面我们提到的“李宁”,李宁是世界冠军,“李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于目标客户群来说,“李宁”会给人们这样一个感觉:像李宁一样拼搏、像李宁一样当冠军、像李宁一样享受运动。同样,在公众面前企业必须保持自己的形象,让消费者都对你表示信任和信赖,这样消费者就会抱着一个积极的态度选择你的产品。另外,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在进行一场博弈,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把目光放远,注重长期的发展利益。品牌策略不是临时性的,很多企业在开始进行品牌运作时,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和推广,一阵风似的盲目宣传,以内部人的接受程度衡量消费者的接受状况。其实,品牌推广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除非企业在新品开发、广告、促销、公关、服务等上有充分的积累,并统一于一个明确的定位,企业是很难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的。 3国内民营企业做好品牌策略的建议

国内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

许多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决策者片面的品牌观以及中国品牌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塑造出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品牌。本人认为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中应引起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一个优秀的品牌,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一个品牌,不能只看品牌伞下的产品质量如何,还有很多其他关键因素影响品牌塑造的成功:品牌的定位、个性、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利益等。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作用日益突出,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有些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有些企业就不停地、大手笔地做广告。实际上,广告只是品牌塑造的必要手段,塑造品牌离不开广告,但不能只有广告,除了做广告,企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靠广告轰炸可以打出一个“名牌”,但名牌不等于品牌。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品牌的知名度只是品牌经营的第一步,而我国民营企业品牌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实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三度统一。

准确合理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经常向消费者宣传的那部分品牌识别,目的是有效地建立品牌与竞争者的差异性,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在消费者心智中占住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

品牌定位是技术性较强的策略,离不开科学严密的思维,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①消费者导向原则。企业生产出任何产品都是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品牌的定位都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品牌定位的初始点应是全面、充分、客观、准确、及时的消费者调查,通过适当的传播媒介,将吻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定位资讯进驻于消费者心灵。

②个性化原则。要让一个品牌真正活起来,能够和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就要赋予品牌独特个性,从而使品牌具有一定的精神和灵魂。这种个性实际代表差异性,可能与产品的物理特征和功效毫无关系,是通过品牌定位所赋予的。

③动态性原则。品牌定位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使品牌永远具有市场活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没有永久不变的品牌,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品牌。品牌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必须与品牌细分、品牌延伸、品牌拓展等一系列活动相互配合。

注重培育品牌的文化意蕴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者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值,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品牌文化与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品牌文化虽无形,但品牌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髓,更是品牌的脊梁。如果说产品的质量是品牌的基石,那么品牌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就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在企业经营中和品牌创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世界知名品牌的成功大都得益于品牌的民族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葛笑春.企业工艺品牌策略的案例研究[J].商业研究,2009,***4***.

[2]赵艳丰.多品牌策略的秘诀[J].中华商标,2009,***3***.

[3]杜伟.产品品牌策略选择[J].中外企业文化,2009,***3***.

[4]高人一.如何打好新品牌策略[J].建材与装饰:市场营销,2009,***2***.

[5]杜伟.可供企业选择的八种品牌策略[J].市场研究,2009,***2***

二:电视栏目品牌策略研究

摘要 电视栏目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电视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要走品牌之路。本文以《全球资讯榜》为例,对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几个方面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全球资讯榜 品牌定位 品牌识别 品牌传播

每个电视栏目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栏目要长期生存,就必须走品牌化这条路。只有使栏目具有了品牌效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打造品牌”是每一个电视栏目追求的目标。本文将通过央视二套的《全球资讯榜》栏目的分析,探究电视栏目应该如何打造品牌,赢得市场。

一、《全球资讯榜》栏目简介

2003年10月20日,CCTV-2全面改版为“经济频道”。由于频道定位对经济资讯类节目的需求,《全球资讯榜》这一电视新闻品牌应运而生。它与早间的《第一时间》和晚间的《经济资讯联播》、《经济半小时》构筑成CCTV-2经济频道新闻栏目主体;成为CCTV-2经济频道资讯板块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成为CCTV-2的午间重头戏;成为一个全新的电视新闻品牌。

1 栏目主体内容

《全球资讯榜》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新闻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正午时段为观众提供以国际为主、国内外融通的全球经济资讯,汇聚国内外权威新闻网站的排行和全球媒体的热点聚焦,以此为参考,以分类新闻排行榜的释出方式,在浩如烟海的资讯海洋中精选新闻。观众还能看到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知悉沪深股市涨跌幅前五位的“股市红绿榜”,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全球资讯。

2 栏目主要板块

***1***要闻排行榜:以经济的视角,报道关注度最高的时政要闻和突发新闻排行。

***2***财经新闻榜:以百姓的视角,释出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排行。

***3***新闻人物榜:当日全球风云人物,究竟是谁最受关注?

***4***公司新闻榜:全球哪几家公司制造了行业内最受震动的新闻事件?

***5***科技新闻榜:前沿性和实用性相得益彰、激发人类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最新科技新闻。

***6***特色小版块:包括了今日看点、图片新闻:好看、有趣、轻松、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集粹。

此外,栏目还会根据当下的经济、时政等热点新闻,做相应的专题报道。

二、《全球资讯榜》的品牌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使企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地位、留下印象的一种广告方法与推销方法。”如今的中国电视,电视台之间、频道之间、栏目之间的竞争已非常激烈。任何一个栏目都不可能获得所有受众的心,因而,准确的定位成为栏目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定位本身也是品牌识别和价值主张的一部分。通过定位,品牌希望消费者能够感受、思考本品牌与竞争品牌不同的地方。

1 品牌定位面临的问题

《全球资讯榜》与《第一时间》、《经济资讯联播》、《经济半小时》这三个栏目在内容编排上是一个整体,各栏目的内容共享。从频道栏目整合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资源共享实现了最新经济新闻资讯的全方位滚动式播出,是一个很好的栏目整合案例。但就单个栏目的定位来说,这样的资源共享似乎为每个具体栏目的定位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全球资讯榜》要做到脱颖而出,建立独具个性的电视栏目品牌,就必须通过分析其他栏目,从中寻求可以为受众接受的独特之处。

在《全球资讯榜》诞生之前,央视的电视新闻类栏目多是严肃型定位,主持人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新闻内容按照国内、国际新闻的顺序编排,极其严谨。虽然这种风格体现出新闻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但在娱乐化时代,这样的新闻播报方式缺乏生活味,不能满足普通老百姓对资讯娱乐性认知的需求。这就为《全球资讯榜》的定位提供了参照。

2 最初的品牌定位

《全球资讯榜》从栏目开办之初,将自己定位为针对商务人士、白领一族的全球要闻排行榜资讯类栏目。

首先。这一定位抓住了商务白领这一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济头脑的分众群体,找准了目标受众,栏目的内容也就容易安排了。

其次,这一定位找准了电视新闻栏目的突破口。《全球资讯榜》模仿如今频繁出现的各大音乐、娱乐、时尚排行榜,嫁接网路传播,用排行榜的形式释出新闻。这即是新闻编排的全新尝试,又实现了新闻的娱乐性突破,使可能让人乏味的新闻内容平添了轻松、悬念、动感、时尚的色彩,顺应了娱乐化的潮流。

总的来说,CCTV-2的这几个资讯类栏目都比其它频道的新闻资讯类栏目娱乐性要强一些,除了《经济半小时》是以电视新闻杂志定位以外,其他三个栏目的新闻内容基本一致,而且节目都是以时装展、新车集锦、最新单曲或有趣的生活场景等轻松的内容结束。尽管如此,《全球资讯榜》的个性还是凸现出来了——它是新闻榜单的揭晓平台。观众对新闻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也希望自己喜欢的新闻、公司***品牌***、财经人物、科技产品荣登榜首。《全球资讯榜》正是抓住了受众的这一“崇尚榜样”的心理,为观众制作了符合他们心理的新闻排行榜。

3 品牌定位的调整

在栏目的发展过程中,《全球资讯榜》也对品牌定位做了一些调整,毕竟真正懂得经济的人群非常的小众。如果只针对那一小部分。而且还可能是中午没有收看电视节目习惯的人群来做节目,收视率很难提升,栏目的生存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

因此,《全球资讯榜》适当地扩大了目标受众的范围,新闻的播报方式更加生活化,新闻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生活琐闻。可以说,它将经济生活化。让更多普通老百姓接受,也使他们从栏目中获得相关的经济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可能在商务人士或经济学家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普通老百姓了解到这些已经很满足了。就这些知识已经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了。而且这些知识也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以他们爱看。

三、《全球资讯榜》的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是品牌渴望创造或保护的一套独特的品牌构,想。这些构想表现了品牌是什么。并通过产生一个有价值的主张,包括功能上、情感上或价值自我再现上的利益,建立品牌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对于电视栏目而言,品牌识别可以通过构建一套独立的视听觉的形象识别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该栏目,在此基础上,加深受众对于该栏目的美誉度、忠诚度。

品牌识别能帮助观众区分《全球资讯榜》与其他资讯类栏目,同时在观众心目中树立《全球资讯榜》的形象。以下,本文将针对《全球资讯榜》这一电视栏目的特性,围绕可以用于品牌识别的三个方面——口号、视觉、声音——展开分析。

1 口号识别

口号是品牌理念的体现。好的口号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全球资讯榜》的口号有两个:“知讯者生存”和“一榜知天下”。最绝妙的是“知讯者生存”这句口号,很有震撼力。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应该说号召力是很大的。这两句口号其实也是对栏目定位的一种升华概括。即明确了目标受众,又突出了栏目的榜单特色,为品牌形象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全球资讯榜》的第一个小板块“要闻排行榜”也有自己的口号:要知天下,先看要闻。口号简洁而大气,给观众的心理暗示是:

品牌营销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以下 是一篇关于品牌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供大家参考!

论文题目: 板城酒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一、选题背景

板城酒业是国内白酒百强企业,重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承德?板城“庆元亨”烧酒作坊。在2002至2012年白酒黄金发展的十年,板城酒业也顺应市场趋势,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销售额10亿元,曾经一跃成为河北第一品牌,广告语“板城烧锅酒,可以喝一点儿”家喻户晓。板城酒业于 2011年被联想旗下的丰联酒业集团全资收购,收购后组织变动、经营策略的改变等,都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企业并没有快速适应,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被老白干、山庄赶超,品牌力逐渐衰退。2012年随着行业大环境变化,高端品牌销售严重下滑,一线品牌纷纷转战腰部价位,白酒“劲腰运动”愈演愈烈,面对一线外来品牌、区域强势竞品和葡萄酒等可替代竞品的压力,板城酒业现有品牌营销策略显然难以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板城酒业企业内部深入调查,对外部消费者做调研,发现板城酒业品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品牌营销策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客观真实的市场数据,以品牌营销理论为依据对板城酒业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真正找到板城酒业品牌力衰退、市场占有率下滑的原因,并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帮助改变板城酒业目前的不利状况,提升品牌地位,重新获得竞争优势。旨在为板城酒业未来品牌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参考,并且希望本研究对其他酒类企业品牌营销有借鉴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曹垣、廖仁春(2005)认为我国企业营销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品牌和品牌营销意识薄弱,不少企业虽有质量上乘的产品,却很难形成品牌优势;品牌定位雷同,品牌设计缺乏个性;把品牌传播等同于做广告;李超(2012)认为我国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除以上问题外,在品牌推广方面也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品牌推广方式单一,难以形成口碑效应。周正(2010)指出我国不少企业对品牌营销存在扭曲性的认识,把品牌简单地理解为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常用的品牌策略主要有品牌延伸策略、多品牌策略、品牌联合策略等,不同学者对具体品牌策略的认识各不相同。影响品牌策略选择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发现,学者们专门对品牌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企业多元化经营或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选择品牌策略的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不仅需要考虑企业面临的各种多变的外部环境,更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拥有的资源,行业成熟度、企业所处的行业位置、企业资源状况等,现有对品牌策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所涉及内容还不够全面,例如都未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因素。

综合大量文献关于品牌定位的描述,总结得出正确的品牌定位应围绕顾客心智展开,通过独特的形象设计,广泛的传播,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深刻的品牌印象,这一印象是企业希望消费者获得的品牌形象,并且要能够与目标顾客产生情感共鸣,即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目标顾客的情感诉求。品牌传播:关于品牌传播,学者们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通过大量阅读,笔者发现余明阳与舒咏平的定义重点强调品牌传播手段,认为要开展品牌传播就需要充分利用广告、公关、人际传播及各种媒介资源。他们忽略了品牌信息这一重要的传播要素。而刘强的定义则更强调品牌传播的整个过程。相对而言张金海、段淳林的整合营销传播从品牌与顾客关系出发,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思潮。酒类品牌营销:纵观酒类行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相关文献,发现长期以来酒行业粗放式的'品牌管理,使酒行业品牌营销较为落后,现有文献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还不够深入、系统。通过对品牌营销策略相关文献的查阅,作者发现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对品牌营销高度重视。目前品牌营销策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几年关于品牌营销的文献数量猛增。综合研究发现,以往文献更多停留在理论上,关于塑造品牌方法的论述还不够严谨,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由于学者们过分强调国外的品牌理论及成功经验,忽视对本土企业的真正需求及现状的分析,直接照搬国外成功经验,成为制约本土品牌营销的瓶颈。另外,现有研究多依赖于过去的理论,缺乏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营销策略要能够与时俱进,时刻创新,市场是变化莫测的,过去适用的方法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不一定适用。最后,多数文献都是基于企业视角在研究品牌营销策略,我们也可以基于市场,基于目标顾客或目标顾客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等多个视角进行研究。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板城酒业为研究对象,以市场营销为理论基础,对板城酒业品牌营销策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消费者视角对板城酒业品牌营销进行检核,最终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品牌营销建议,同时也给出了品牌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综述国内外品牌营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借鉴。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希望对板城酒业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时能够借鉴前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第二部分板城酒业品牌现状分析,简要介绍板城酒业,通过对企业品牌架构、现行的品牌营销策略及品牌的组织管理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产品及品牌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板城酒业品牌检核,通过消费者对本品及主要竞争品牌的认知与评价,检视板城品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板城酒业品牌营销问题及市场现状,依据市场营销理论,给出问题解决的建议。第五部分结论及对酒类品牌建设的启示。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3-4

ABSTRACT 4-5

1 绪论 8-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8

文献综述 8-10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0-12

2 板城酒业品牌现状分析 12-20

板城酒业简介 12

板城酒业品牌营销基本情况分析 12-17

板城酒业品牌架构 12-13

现行的品牌营销策略 13-17

品牌的组织管理 17

板城酒业品牌营销问题分析 17-20

产品问题 17-19

品牌传播方式单一,将广告投放等同于品牌传播 19-20

3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板城酒业品牌检核 20-30

调研设计 20-21

白酒消费者的一般需求特点 21-23

河北白酒消费者概述及人群特点 21

消费者购酒考虑因素 21-22

河北白酒消费者信息获取渠道 22

对白酒消费趋势的预测 22-23

消费者对板城品牌的认知与评价 23-29

消费者对板城品牌的认知 23-26

消费者品牌印象 26-27

板城品牌在不同场合的优劣势表现 27-29

板城市场现状小结 29

消费者对主要竞品品牌的认知与评价 29-30

4 板城酒业品牌营销具体建议 30-41

做好品牌定位,彰显品牌特色 31-35

顾客分析 31-32

竞争者分析 32

板城品牌核心优势分析 32-33

找准品牌定位,创建品牌价值主张 33-35

优化品牌架构,谋求产品与品牌的匹配 35-36

完全脱离主品牌“板城”,重新打造高端品牌 35

中高端产品依然使用“板城”品牌,主打中端产品形象 35

中低端打造全新的核心战略产品 35-36

整合营销传播,塑造品牌形象 36-38

聚焦重点市场,短期引爆 36

传播媒介多元 36-37

打造品牌形象店,整体氛围营造 37

有效运用新媒体,吸引消费者参与品牌传播过程 37-38

健全保障体系,为品牌建设服务 38-41

强化公司内部沟通与合作 38-39

加强员工品牌营销培训 39

保证产品品质 39-41

5 结论与对酒业品牌建设的启示 41-43

结论 41-42

对酒业品牌建设的启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附录 45-51

附录1 消费者需求定性调研访问大纲 45-47

附录2 品牌监测调查问卷 47-51

致谢 51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曹垣,廖仁春.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5, (2): 52-54.

[2]李超.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市场营销,2012,(6) : 117-118.

[3]周正.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的瓶颈及创新路径探究[J].中国商贸,2010,(12): 28-29.

[4]余明阳,舒平.论“品牌传播” [J].国际新闻界,2002, (3): 63-68.

[5]刘强.论品牌传播效果[J].现代营销,2011, (5): 54-55.

[6]张金海,段淳林.整合品牌传播的理论与实务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 (5):99-102.

[7]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美]艾尔.强森.跨位[M].延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

[9]李倩如,李培亮.著名品牌营销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10]赵翠霞.“海尔”成功的品牌延伸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9, (3): 63-64.

产品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综合的、人文化的象征。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欢迎参阅。

一:民营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内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并且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人员、增加 *** 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总体竞争力较弱,加之中国入世后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摆脱目前的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企业界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做好品牌策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民营企业;品牌策略;核心竞争力

1企业品牌及品牌策略综述

品牌的含义

品牌是一种名称,与术语、标记、符号、象征或设计组合运用,并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或其竞争者。事实上,现在的品牌含义已大大地被拓展了,品牌形成的前提是商品的质量,品牌创造的目标是确保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至尊地位。它已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络起来,是企业的“脸面”,即企业形象。

什么是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像。提升产品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策略选择。品牌策略是现代化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策略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质量、效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著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美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决定和影响着产品的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策略的基本功能所在。

2以运动品牌为例,国内民营企业的品牌策略

李宁

1989李宁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并以赞助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机遇,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从而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1990年“李宁”这一品牌随着亚运会圣火传遍中国。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牌”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历史。1993年-1995年李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随后的三年里,“李宁”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经营调整,在此之后迎来了“李宁”的第二次发展,经过十年的成长,“李宁”早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

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之后“李宁”遭遇了自身的成长上限。这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在经过成功的快速扩张后,企业成长的速度骤降,直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企业上下都感觉到,有一种近乎魔障的东西在阻止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再向上增长,所有人都被一种危机感压迫著。后来,2002年世界杯期间,“李宁”推出了一则特殊的广告: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给LI-NING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人生境界。

这非同寻常的“一分钟”透露出一个重大的讯号:LI-NING牌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标志著李宁公司谋划已久的重大工程——重塑LI-NING——全面启动了。如今“李宁”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第一的体育品牌,不仅中国运动员穿,甚至外国运动员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都穿上了李宁服装,而这正是成功推行品牌策略的成果。正是由于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和成功的品牌策略使得李宁和他的李宁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国内体育品牌第一、国际第五的优秀公司的精彩的全过程。

案例对比分析—双星

双星作为中国鞋业的老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拥有双星开发区、海江、工业园、鲁中、瀚海、中原、成都、贵阳、张家口、福建等10大鞋城,140多条鞋类生产线,热硫化鞋、冷粘鞋、布鞋、皮鞋、注射鞋、专业鞋六大类并举,年产各类鞋近亿双。双星同时也经营运动服装,在全国有4000多家连锁店的营销网路;在国外设立美国、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十家分公司,并与200多家国外客户建立贸易伙伴关系,拥有中国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科研开发中心和皮革鞋类检测中心。“双星”商标首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星鞋连续15年荣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稳居中国制鞋行业的龙头地位。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后起的运动品牌都选择新的品牌路线,“要运动,要时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品牌知名度也飞速提高。而双星的品牌定位是中、低端产品,目标客户是中、低消费群体。我们可以看到双星的门店几乎天天在打特价,天天在甩货这就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双星就是低档货”的观念。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天天与氾滥般的小型鞋厂打价格战的双星居然是中国鞋行业的老大,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打拼的企业谈何长久的保持其品牌生命力?!虽然目前双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无法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如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双星就会遭遇“成长的上限”。到时候开拓市场将十分艰难,原有的市场份额亦将萎缩。所以说双星的成长已刻不容缓!

品牌策略成功的启示

成功的进行品牌策略并不是完全依托好的时机,企业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质企业的品牌就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企业要想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要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像前面我们提到的“李宁”,李宁是世界冠军,“李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于目标客户群来说,“李宁”会给人们这样一个感觉:像李宁一样拼搏、像李宁一样当冠军、像李宁一样享受运动。同样,在公众面前企业必须保持自己的形象,让消费者都对你表示信任和信赖,这样消费者就会抱着一个积极的态度选择你的产品。另外,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在进行一场博弈,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把目光放远,注重长期的发展利益。品牌策略不是临时性的,很多企业在开始进行品牌运作时,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和推广,一阵风似的盲目宣传,以内部人的接受程度衡量消费者的接受状况。其实,品牌推广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除非企业在新品开发、广告、促销、公关、服务等上有充分的积累,并统一于一个明确的定位,企业是很难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的。 3国内民营企业做好品牌策略的建议

国内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

许多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决策者片面的品牌观以及中国品牌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塑造出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品牌。本人认为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中应引起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一个优秀的品牌,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一个品牌,不能只看品牌伞下的产品质量如何,还有很多其他关键因素影响品牌塑造的成功:品牌的定位、个性、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利益等。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作用日益突出,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有些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有些企业就不停地、大手笔地做广告。实际上,广告只是品牌塑造的必要手段,塑造品牌离不开广告,但不能只有广告,除了做广告,企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靠广告轰炸可以打出一个“名牌”,但名牌不等于品牌。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品牌的知名度只是品牌经营的第一步,而我国民营企业品牌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实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三度统一。

准确合理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经常向消费者宣传的那部分品牌识别,目的是有效地建立品牌与竞争者的差异性,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在消费者心智中占住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

品牌定位是技术性较强的策略,离不开科学严密的思维,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①消费者导向原则。企业生产出任何产品都是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品牌的定位都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品牌定位的初始点应是全面、充分、客观、准确、及时的消费者调查,通过适当的传播媒介,将吻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定位资讯进驻于消费者心灵。

②个性化原则。要让一个品牌真正活起来,能够和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就要赋予品牌独特个性,从而使品牌具有一定的精神和灵魂。这种个性实际代表差异性,可能与产品的物理特征和功效毫无关系,是通过品牌定位所赋予的。

③动态性原则。品牌定位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使品牌永远具有市场活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没有永久不变的品牌,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品牌。品牌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必须与品牌细分、品牌延伸、品牌拓展等一系列活动相互配合。

注重培育品牌的文化意蕴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者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值,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品牌文化与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品牌文化虽无形,但品牌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髓,更是品牌的脊梁。如果说产品的质量是品牌的基石,那么品牌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就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在企业经营中和品牌创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世界知名品牌的成功大都得益于品牌的民族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葛笑春.企业工艺品牌策略的案例研究[J].商业研究,2009,***4***.

[2]赵艳丰.多品牌策略的秘诀[J].中华商标,2009,***3***.

[3]杜伟.产品品牌策略选择[J].中外企业文化,2009,***3***.

[4]高人一.如何打好新品牌策略[J].建材与装饰:市场营销,2009,***2***.

[5]杜伟.可供企业选择的八种品牌策略[J].市场研究,2009,***2***

二:电视栏目品牌策略研究

摘要 电视栏目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电视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要走品牌之路。本文以《全球资讯榜》为例,对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几个方面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全球资讯榜 品牌定位 品牌识别 品牌传播

每个电视栏目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栏目要长期生存,就必须走品牌化这条路。只有使栏目具有了品牌效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打造品牌”是每一个电视栏目追求的目标。本文将通过央视二套的《全球资讯榜》栏目的分析,探究电视栏目应该如何打造品牌,赢得市场。

一、《全球资讯榜》栏目简介

2003年10月20日,CCTV-2全面改版为“经济频道”。由于频道定位对经济资讯类节目的需求,《全球资讯榜》这一电视新闻品牌应运而生。它与早间的《第一时间》和晚间的《经济资讯联播》、《经济半小时》构筑成CCTV-2经济频道新闻栏目主体;成为CCTV-2经济频道资讯板块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成为CCTV-2的午间重头戏;成为一个全新的电视新闻品牌。

1 栏目主体内容

《全球资讯榜》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新闻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正午时段为观众提供以国际为主、国内外融通的全球经济资讯,汇聚国内外权威新闻网站的排行和全球媒体的热点聚焦,以此为参考,以分类新闻排行榜的释出方式,在浩如烟海的资讯海洋中精选新闻。观众还能看到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知悉沪深股市涨跌幅前五位的“股市红绿榜”,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全球资讯。

2 栏目主要板块

***1***要闻排行榜:以经济的视角,报道关注度最高的时政要闻和突发新闻排行。

***2***财经新闻榜:以百姓的视角,释出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排行。

***3***新闻人物榜:当日全球风云人物,究竟是谁最受关注?

***4***公司新闻榜:全球哪几家公司制造了行业内最受震动的新闻事件?

***5***科技新闻榜:前沿性和实用性相得益彰、激发人类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最新科技新闻。

***6***特色小版块:包括了今日看点、图片新闻:好看、有趣、轻松、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集粹。

此外,栏目还会根据当下的经济、时政等热点新闻,做相应的专题报道。

二、《全球资讯榜》的品牌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使企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地位、留下印象的一种广告方法与推销方法。”如今的中国电视,电视台之间、频道之间、栏目之间的竞争已非常激烈。任何一个栏目都不可能获得所有受众的心,因而,准确的定位成为栏目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定位本身也是品牌识别和价值主张的一部分。通过定位,品牌希望消费者能够感受、思考本品牌与竞争品牌不同的地方。

1 品牌定位面临的问题

《全球资讯榜》与《第一时间》、《经济资讯联播》、《经济半小时》这三个栏目在内容编排上是一个整体,各栏目的内容共享。从频道栏目整合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资源共享实现了最新经济新闻资讯的全方位滚动式播出,是一个很好的栏目整合案例。但就单个栏目的定位来说,这样的资源共享似乎为每个具体栏目的定位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全球资讯榜》要做到脱颖而出,建立独具个性的电视栏目品牌,就必须通过分析其他栏目,从中寻求可以为受众接受的独特之处。

在《全球资讯榜》诞生之前,央视的电视新闻类栏目多是严肃型定位,主持人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新闻内容按照国内、国际新闻的顺序编排,极其严谨。虽然这种风格体现出新闻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但在娱乐化时代,这样的新闻播报方式缺乏生活味,不能满足普通老百姓对资讯娱乐性认知的需求。这就为《全球资讯榜》的定位提供了参照。

2 最初的品牌定位

《全球资讯榜》从栏目开办之初,将自己定位为针对商务人士、白领一族的全球要闻排行榜资讯类栏目。

首先。这一定位抓住了商务白领这一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济头脑的分众群体,找准了目标受众,栏目的内容也就容易安排了。

其次,这一定位找准了电视新闻栏目的突破口。《全球资讯榜》模仿如今频繁出现的各大音乐、娱乐、时尚排行榜,嫁接网路传播,用排行榜的形式释出新闻。这即是新闻编排的全新尝试,又实现了新闻的娱乐性突破,使可能让人乏味的新闻内容平添了轻松、悬念、动感、时尚的色彩,顺应了娱乐化的潮流。

总的来说,CCTV-2的这几个资讯类栏目都比其它频道的新闻资讯类栏目娱乐性要强一些,除了《经济半小时》是以电视新闻杂志定位以外,其他三个栏目的新闻内容基本一致,而且节目都是以时装展、新车集锦、最新单曲或有趣的生活场景等轻松的内容结束。尽管如此,《全球资讯榜》的个性还是凸现出来了——它是新闻榜单的揭晓平台。观众对新闻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也希望自己喜欢的新闻、公司***品牌***、财经人物、科技产品荣登榜首。《全球资讯榜》正是抓住了受众的这一“崇尚榜样”的心理,为观众制作了符合他们心理的新闻排行榜。

3 品牌定位的调整

在栏目的发展过程中,《全球资讯榜》也对品牌定位做了一些调整,毕竟真正懂得经济的人群非常的小众。如果只针对那一小部分。而且还可能是中午没有收看电视节目习惯的人群来做节目,收视率很难提升,栏目的生存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

因此,《全球资讯榜》适当地扩大了目标受众的范围,新闻的播报方式更加生活化,新闻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生活琐闻。可以说,它将经济生活化。让更多普通老百姓接受,也使他们从栏目中获得相关的经济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可能在商务人士或经济学家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普通老百姓了解到这些已经很满足了。就这些知识已经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了。而且这些知识也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以他们爱看。

三、《全球资讯榜》的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是品牌渴望创造或保护的一套独特的品牌构,想。这些构想表现了品牌是什么。并通过产生一个有价值的主张,包括功能上、情感上或价值自我再现上的利益,建立品牌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对于电视栏目而言,品牌识别可以通过构建一套独立的视听觉的形象识别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该栏目,在此基础上,加深受众对于该栏目的美誉度、忠诚度。

品牌识别能帮助观众区分《全球资讯榜》与其他资讯类栏目,同时在观众心目中树立《全球资讯榜》的形象。以下,本文将针对《全球资讯榜》这一电视栏目的特性,围绕可以用于品牌识别的三个方面——口号、视觉、声音——展开分析。

1 口号识别

口号是品牌理念的体现。好的口号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全球资讯榜》的口号有两个:“知讯者生存”和“一榜知天下”。最绝妙的是“知讯者生存”这句口号,很有震撼力。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应该说号召力是很大的。这两句口号其实也是对栏目定位的一种升华概括。即明确了目标受众,又突出了栏目的榜单特色,为品牌形象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全球资讯榜》的第一个小板块“要闻排行榜”也有自己的口号:要知天下,先看要闻。口号简洁而大气,给观众的心理暗示是:

我是长虹的忠实粉丝!天天在网上搜索长虹的新闻,所以我对他的品牌有很大的了解。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2008年,长虹品牌价值亿元。长虹现有员工七万余人,其中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内的专业人才一万五千余人,拥有现代化的培训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公司希望通过“三个满意”的贯彻实施,最终实现员工忠诚和顾客忠诚,达成与股东之间的双赢。员工满意是基石公司全力满足员工各项合理要求,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安家乐业;为员工做实事,给员工以实惠、舞台和未来,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顾客满意是核心服务至上,诚信保障,我们致力于创造一流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商誉是我们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性能、优质的服务、市场规模和知名度的综合体现,是顾客对长虹的整体印象,由企业和员工点点滴滴积累而来,是我们永续经营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应好好珍惜。公司所有组织和各级人员都必须倾听顾客意见,尤其是对我们的批评意见,他们的态度和意见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改进和提高,直到他们满意为止。股东满意是目标诚信经营,稳定回报,为社会和国家排忧解难,成就公民荣耀。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二十五。2007年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长虹品牌价值达到亿元,在2006年亿元基础上增长亿元,同比增长,,蝉联世界品牌500强。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的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显示:长虹品牌价值达到亿元,较去年增加亿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六强。世界品牌实验室认为,最近几年,长虹在3C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国际化及自主品牌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编辑本段]国际化策略适时抓住机遇,创新谋求发展成立于 50年代末期的中国长虹,以 “创新、求实 ”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在 90年代初期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被誉为 “中国彩电大王 ”,长虹品牌被誉为中国最知名的家电品牌,迄今为止,其品牌价值已高达亿元人民币。产品市场份额已连续 14年保持国内市场的第一位置。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加工制造基地的步伐加快,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大好机遇,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长虹在九十年代末期适时提出全球经营的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以海外市场为突破口,打造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六年多来,长虹成功实现了产品进入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非洲、俄罗斯和澳洲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成功实现了长虹品牌进入海外市场,成功实现了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以中国知名家电品牌的身份同日韩品牌和其他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成功实现了海外营业额保持稳定增长,海外销售收入占到长虹集团总销售收入的30%左右;成功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步发展 。长虹产品因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已开始使用changhong为英文名走向国际市场。以技术为先导,以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针对全球市场,近年来,公司共完成了 300多项新产品开发,抢滩高科技家电产品出口市场,树立中国产品形象。如公司先后推出的数字高清彩电、数字高清背投彩电、 LCD彩电、 PDP彩电、彩电 +DVD以及彩电 +DVD+VCR、 DVD+VCR组合产品、数字家庭影院、数字变频空调、数字卫星接收机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海外客户的普遍欢迎,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占长虹海外营业收入的 60%以上。部分扭转了中国出口产品走低端路线的局面,并为在全球市场成功推广长虹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施差异化的海外营销策略,走树品牌和发挥企业优势相结合的海外拓展之路海外市场国家众多,市场需求千差万别;贸易环境有好有坏,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如果我们把前 6年定义为长虹海外拓展的第一阶段的话,正是长虹结合自身优势, “实施差异化的海外营销策略,走树品牌和发挥企业优势相结合的海外拓展之路 ”的阶段。4月28日,由长虹公司投资控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OLED屏生产线项目破土动工,这是中国首条完整OLED屏生产线。项目一期总投资亿元,其中四川长虹占总投资额的60%,将于2009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00万片OLED显示屏(以1英寸计算)的生产能力。4月21日,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内部会议上一致推选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会长。赵勇会长表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以“开放”的心态来提升国内平板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同行企业之间的商业协作、技术交流、宣传推广协同,共同做大做强中国平板产业。4月19日,四川长虹公布年报,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完成营业利润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了。4月17日,长虹集团旗下的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首次亮相第八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四届国际军博会。4月9日,长虹集团与GE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达成,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初步与GE就携手面向海外市场,共同开发家电环保材料达成基本意向,并就产品互供展开合作。3月31日,美菱绵阳冰箱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占地5万亩,共投资亿元,生产线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120万台,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3月30日,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年度监测信息。2007年,长虹彩电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5%,位居行业第一。这也是长虹自1990年以来,连续18次夺得销量冠军。为设计界的一大盛典。现营业总收入1,064,314万元,同比增长;净利润19,万元,同比增长。7月28日,长虹合肥工业园奠基典礼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这是长虹布局长春后的又一重大举措,长虹本土化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7月18日,美菱电器发布公告称《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取得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四川长虹及长虹集团将持有美菱电器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其中四川长虹占美菱电器股份总比例的,长虹集团占。7月18日,长春长虹工业园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奠基建设,这标志着长虹以绵阳、广东、合肥、长春四大基地为支撑,并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产业布局完成。7月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论坛在青岛举行。长虹凭借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良好表现,一举获得“2007年度消费者最信赖的平板电视品牌”大奖,同时,长虹量子芯电视PT50600获“2007年中国十佳平板电视”称号。7月6日,长虹全线产品参加2007中国(青岛)国际消费电子展(SINOCES),长虹“红鼎”平板电视、长虹冰吧空调等产品成为此次展会的亮点。7月4日,四川长虹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四川省国资委批复文件,同意长虹集团将持有的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长虹集团控股子公司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将持有的Sterope Investments .公司75%的股权协议转让给公司。6月26日,长虹发布32寸、42寸、50寸、60寸、65寸和103寸全高清等离子电视。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长虹品牌价值达到亿元,排名从2006年第十位上升到第六位,居家电行业第二位,在2006年亿元基础上陡增亿元,同比增长,与行业首位的差距从2006年的亿元缩小到亿元。而在2007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长虹排名从2006年的325位跃升到299位。6月18日,四川长虹(600839)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微软(中国)公司承诺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四川长虹非公开发行1500万股股份(价格为元/股),同时,微软(美国)公司与四川长虹签署《四川长虹公司和微软公司有关Media Galaxy 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数字媒体领域,特别是家庭互联数字娱乐领域进行长期战略合作,首期从事Media Galaxy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家用电视、电脑和因特网互联的数字娱乐产品。6月13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7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揭晓,长虹等12个中国品牌入选,组成了“中国品牌国家队”。长虹品牌排名从2006年的325位跃升至299位,连续三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依据世界品牌500强的评判标准,长虹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6月4日,长虹成功研制出符合香港地区情况的国标机顶盒系列产品,成为内地首家供应香港市场数字高清地面波电视机顶盒和高清一体机的厂家。6月1日,四川长虹与彩虹集团宣布,将联合建设国内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长虹出资9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6月1日,长虹厨卫产业基地正式投产,主要研发制造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浴霸等厨卫电器及整体厨房配套产品,年产能超过300万套,标志着长虹全面进军国内厨卫市场。该基地专门设立厨卫产品研发中心,同时拥有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5月30日,包括俄罗斯12家主流媒体在内的“中俄友谊之旅”采访团走进长虹。5月29日,在第49届世乒赛上包揽全部五个单项冠亚军的中国乒乓球队返回北京,在首都机场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长虹在现场打出“乒乓长虹,中国骄傲”的横幅,迎接载誉归来的中国乒乓球队凯旋。长虹品牌第一次伴随中国乒乓球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5月25日,四川长虹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提交表决的各项议案均获顺利通过。5月16日,第一届长虹“虹星杯”全国技术服务比武大赛开赛,此次大赛以长虹“阳光网络”技术服务培训体系为基础,旨在通过技术服务练兵和人才选拔,保证长虹技术服务水平在行业内的领跑地位。5月16日,长虹佳华斥巨资打造的“Z娃梦中人”大型网络选秀活动启动。“Z娃梦中人”选秀活动最终幸运儿将成为长虹佳华旗下数码产品品牌长虹ZARVA的品牌形象代言人。4月28日,虹欧PDP项目建设启动暨长虹东元空调压缩机项目开工仪式在四川省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领导,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大使朴商银、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朴铜先,四川省省委书记杜青林、省长蒋巨峰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甘道明主持。四川省省委书记杜青林宣布虹欧PDP项目建设启动暨长虹东元压缩机项目开工。4月26日,四川长虹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7246万元,同比增长。4月23日,四川长虹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本次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方案的议案》等一系列文件。根据系列文件,四川长虹将发行最多不超过4亿股的新股,主要用于收购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持有的Sterope Investments 公司75%的股权。4月16日,在第101届广交会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正式对外公布“2007机电商会推荐出口品牌”名单,美菱凭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不俗业绩而榜上有名。4月16日,在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子商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广电局、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联合组织的数字电视发展论坛上,长虹正式推出有线、卫星、地面波和IPTV数字电视系统和解决方案。4月10日,四川长虹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同意美菱集团将持有的美菱电器万股股份中的4500万股转让给四川长虹,万股转让给长虹集团。4月2日,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企业LOGO及英文名称(中文名称不变)。3月31日,在CCBN2007展会上,长虹携手歌华有线举办了数字电视增值模式创新论坛。3月28日,长虹欧洲电器有限公司开业典礼在捷克宁博市隆重举行,长虹捷克家电生产基地实现量产,标志着长虹国际化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长虹捷克家电生产基地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捷克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中国家电企业在欧洲自主投资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逾1000万美元,建成厂房面积约10000平米,年产能100万台,主要生产平板电视及高清CRT电视。3月20日, 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大力支持的“长虹杯”2007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由四川长虹主办、全国十二所高等院校协办。自2005年首届创意设计大赛举办以来,长虹已连续三年举办这样的赛事。3月18日,由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主办的2006年度全国商品销量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统计数据表明,长虹彩电荣列2006年度全国同类商品销量第一位。至此,长虹彩电连续17年蝉联销量第一。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官方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这一发布成果被视为各大行业发展的“年度报告”。3月14日,“电子信息产品环保标识企业明示大会暨首届中国绿色制造年会”在北京举行。长虹成功入选“2007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推进奖”。长虹作为企业代表发起《2007中国绿色制造企业宣言》。3月12日,长虹公司与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以“乒乓长虹 中国骄傲”为主题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长虹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主赞助商、战略合作伙伴和中国乒乓球协会官方主赞助商,长虹产品同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专用产品”、“中国乒乓球协会官方专用产品”,并享有相应的行业排他权。在未来四年中,双方将在市场推广、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中国乒乓球队将在长虹的倾力支持下征战各项国际赛事。3月12日,由中国品牌研究院主办评选的首批“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揭晓,长虹在资产运营、商标价值、战略规划、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好评,从而成功入选。“美菱”品牌也成功入选。3月10日,长虹空调宣布斥资8000万重金打造金牌服务体系,资金全部用于服务网点建设、服务信息平台优化、专业服务队伍建设以及社区免费服务工程等。这个被誉为行业金牌的服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以感动客户为最高服务宗旨,非常注重服务的细节与效率。2月16日,四川长虹率先在行业披露2006年年报,公司2006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实现主营业务利润亿元,净利润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和,每股收益元。四川长虹在2006年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月11日,长虹电源公司成功自主研发“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荣膺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此次长虹电源公司承担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 项目,集中精力投入基础研发,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2月9日,九洲体育馆内灯光灿烂,歌声飞扬,由长虹公司主办的长虹嘉年华迎春晚会隆重举行。晚会由长虹公司员工自编自演,以唱身边戏、说身边事、演身边人为主,将真情故事与文艺表演相互交织,真实再现长虹员工的责任和精神。2月3日,由国信办、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信产部、科技部等指导,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主办的“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揭晓,长虹凭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入选。从2003年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活动开始,长虹成为连续4年入选该名单的家电企业,长虹信息化建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1月2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搜狐财经、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光华传媒四机构共同发起的“2006最佳企业公众形象评选”结果揭晓,四川长虹获得“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1月29日,由四川长虹、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四川长虹民生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四川长虹控股,民生实业占30%,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物流企业。1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现金管理协议》在绵正式签署,标志着银企双方再次强强联合,是新的金融服务领域的又一次突破。1月20日,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长虹美菱重组后冰箱业务迎来大幅增长。美菱冰箱2006年销量突破240万台,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跃居行业第二。出口创汇同比增长,全球总销售额同比增长,利税同比增长,实现了历史上最高速的增长。1月20日,被称为亚洲单体产能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坐落于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046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亿元,新增冰箱产能200万台。预计2008年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达到500万台冰箱(冷柜)产能,成为亚洲单体产能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1月18日,国虹通讯积聚了手机行业来自全球的精英代表。300多家供应商、700多家经销商和300多家新闻媒体在国虹重庆基地举办了盛会——林志玲担任长虹手机品牌代言人,显示出国虹通讯将扛起中国手机大旗的决心和信心。1月18日,长虹手机千万产能基地在重庆正式落成。该基地首期总投资达到1亿元,年产能超过1000万台。基地将主推中高端手机,在一级市场直接面对外资巨头的竞争。1月10日,国家商务部发布“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原“中国畅销品牌”)名单,长虹入选。此次评选由商务部牵头,经过近半年的专家评审以及消费者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同时综合考量企业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知名度以及用户满意度等重要指标,长虹最终入选。1月7日,S美菱(000521)公布其与格林柯尔签署的股份转让合同被裁定无效,格林柯尔将返还所持有的万股S美菱股份,美菱集团将该部分股份转让给四川长虹和长虹集团。1月1日,《长虹天天运动会》在凤凰卫视开播,长虹成为冠名赞助商。该栏目倡导体育运动中活力、自由、娱乐的精神,与长虹“快乐创造C生活”品牌主张不谋而合。[编辑本段]人才理念公司认可的优秀员工一定是能适合公司事业发展要求、认同长虹文化、愿与企业共同成长,并能创造卓越贡献的员工。[编辑本段]企业宗旨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编辑本段]法律声明长虹网站享有“©CHANGHONG”版权。在本服务器上,向大众提供信息和材料,包括文本、图形、链路等的版权均属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公司) 或其子公司所有。6.本公告的解释权及对本网站使用的解释权归结于长虹公司。产业篇一进一退、一张一弛,2004年至今,长虹产业结构调整的脉络清晰可见。退,把长虹没有能力和兴趣做好的产业,交给在那个细分行业的优秀企业。2004年,长虹的工程塑料和连接器两个公司与专业企业合作。工程塑料在长虹不显山不露水,但术业有专攻,金发科技做到了亿甚至2亿的销售收入。金发与长虹合作后,把长虹做为基地,面向整个西部市场,合资第二个月的销售收入就翻了一番。这种合资模式,并不意味着长虹给合资公司独家供应权。相反,长虹引入了竞争机制,只是在同等条件、质量下,合资公司有优先供货权。今年,长虹还有导电胶制造、铜管加工、包装、模具等4个前端项目可能与专业公司合作、合资。好处不言而喻。另一个方面是进。适应3C融合趋势,大胆进军。长虹半年间跟微软、朝华科技等数家高科技公司签约合作,致力于搭建3C产品的基础架构。虽然3C是眼下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乃至政策市场都最热门的话题,但长虹在通讯领域内的第一次亮相,还是引来业界一片哗然。“不能说我们就找到了出路,”赵勇说,“但我们在寻找3C融合时代新的合作机会。”赵勇表示:“我们并不要求它一年销售额做到多少个亿,我们要的是对这个产业有准备、有技术储备。”业界认同这样的说法,有一点相当清楚:一个企业在信息家电时代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长虹这类传统的消费类电子整机制造商在市场的巨大变革中存在危机,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金额高达2亿元人民币的国虹通讯是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长虹、江苏长虹两家子公司以合资方式组建的。长虹股份公司控股45%,其余两家子公司分别持股30%和25%。国虹通讯将完成长虹通讯领域内的全部职责,主营业务定位于通讯终端、网络终端及其他个人移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另一家新成立的长虹信息则将以3C业务为主营业务,开展与中国电信合作的ADSL业务和视讯业务,并逐步推广IPTV、互联星空与传媒业务。今年1月10日,长虹同中国电信签订了战略备忘录,双方缔结了战略联盟关系。因此长虹信息将会整合长虹和中国电信双方的资源,以渠道管理和市场推广为重点发展3C业务。“传统家电市场已经饱和,但是固定网络和移动领域消费品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不一样。”在长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盛刚看来,新公司需要从具体的产品做起,因为这个领域“不缺模式、想法和概念,只缺少启动的路径”。在熟悉家电业的人士看来,长虹正对每一个新进入的行业,推行着一种新的运营模式:长虹提供品牌、资金、运作平台,让那些术业有专攻的能人们去运作。而这一种模式,TCL集团自手机业务起,已在多个产品领域运营多年。这种做增量业务的运作手法,长虹朝华成为第一个例子。接下来是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长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这三家公司中,长虹都没有参与核心管理团队的组建,仅选定进入领域,提供资金、品牌,做好财务监控。这也是长虹有史以来的创新之举:一是摒弃只做彩电的“独生子”政策,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二是没有派驻长虹“嫡系”管理人员。再造长虹:管理提升效益4月30日上午,长虹集团经营管理部信息管理处处长任宗贵和他的同事坐在网上公开招标室里,一边悠闲地喝茶,一边看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报价,这次长虹要采购一批塑胶,长虹人没有与竞标单位面对面,而是采用网上招标,几家竞标单位竞争激烈,相互杀价。长虹人则“坐山观虎斗”,显得异常洒脱。据悉,仅网上招标一项,今年一季度长虹已经减少开支3270万元。而这只是长虹实施信息化工作的一个剪影。信息化使长虹视野开阔、反应灵敏,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笔账算起来惊人:以资金利息2%算,每减少库存10亿元,仅仅资金利息一项就可以减少支出2000万元,还不说仓储费、管理费。长虹物流公司的副总经理路应金指出,长虹物流领域的改革,不但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途径,还可能成为长虹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营销长虹:重塑品牌战役“在中国,‘长虹造’认知度很高,但美誉度不见得高。”赵勇从不隐讳这一问题,正视问题意味着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把钥匙。据悉,今年10月左右,长虹有可能进行一次全球的品牌切换。此外,企业标识也要变,包括那个著名的红箭头。长虹内部把握,切换品牌不能太急,否则,过去喜爱长虹品牌的消费者无法接受,新的消费者也没办法接受。变更之前,长虹将大范围进行消费者调查,试探性进行。几番营销战役,今年1月,长虹创下了成立以来的销售历史新高。上一个高峰,是2003年1月,而现在比当时增加40%,比去年同期增长48%;一季度不含税销售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58%,比去年同期增加销售收入亿元。分产品线看,彩电的销售收入增长30%,空调增长300%,视听、电池、网络都是呈很多倍数的增长。海外业务除美国以外,也表现出很好的增长势头。从市场占有率看,以彩电为例,国内市场有很大改观。按照中怡康的数据,2月份,长虹产品销售量回到第一名,按金额计算,已经回到第二名。但长虹不满足,作为引领行业标准的带头军,它预设了一个问题:“谁将决定我们的产品标准”

商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和管理企业的品牌。谁拥有强有力的品牌,谁就拥有了竞争的资本,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企业的品牌从默默无闻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成功品牌,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是和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企业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重点各不相同,相应的品牌战略的重点和特色也有所不同。一、品牌促进企业成长的机理认识作为企业声誉与信息的组合体,品牌是企业及其产品所包含的技术、质量、功能、文化、市场地位等引发形成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及其产品识别的符号系统。品牌通过其内涵的信息系统及市场对它的反应评价,影响市场的行为,产生有利于该企业的行为偏好,并进一步区别于有形要素的存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发挥功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推动企业的成长。大量中外企业的实践证明,品牌是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且品牌对企业的贡献随着企业的成长日益扩大。(一)通过影响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选择偏好,扩大产品的销售。品牌在顾客心目中是企业和产品的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特色、质量管理要求等。顾客通过品牌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和辨别有关的信息,获取信息成本的下降意味着顾客购买成本的下降。而顾客熟悉的品牌或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又使顾客的购买风险感觉系数下降。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使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形成了对某种品牌产品的选择偏好,从而扩大了产品的销售。(二)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创造产品的附加价值。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速建立,但品牌的认知则需企业投入不懈的努力。品牌认知是通过顾客对品牌品质的一种主观判断建立的。顾客对品牌的感觉品质与产品的实际品质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当顾客对品牌的感觉品质超过了产品的实际品质,就能使产品增加价值。由于感觉品质的提高可以使产品的附加价值相应地得到提高,导致产品具有较大的边际利润,在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反应缺乏弹性,价格下降时则富有弹性,这也是名牌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比一般产品更高利润空间的原因所在。(三)通过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联想和忠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当顾客对品牌有了整体认知了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联想和忠诚进一步推动品牌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借助已经成名的品牌,利用顾客的品牌联想,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扩大企业的产品组合或延伸产品线,推出新产品,提高竞争力。顾客的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就会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当市场趋向成熟,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时,品牌忠诚是抵御同行竞争者攻击的最有力的武器,品牌忠诚为其他企业进入构筑壁垒。品牌忠诚形成了一批忠诚的顾客和稳定的市场,直接结果便是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使企业的销售额增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使企业获得额外的利润,所以,品牌可以看成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强有力工具。二、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品牌策略企业在其不同成长阶段有各自的成长特点,那么企业在实施其品牌战略时也应针对这些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品牌策略,以适应企业成长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达到企业品牌战略的目标。(一)创业期的品牌策略。创业期建立品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企业自身实力较强,有发展前途,产品的可替代性很高,即竞争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小,理性的利益驱动不足以改变顾客的购买行为。如果企业选择建立自己的品牌,那就要在创业一开始就树立极强的品牌意识,对品牌进行全面的规划,在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维护等多方面都以创立品牌为目标,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战术性的方法,如标志设计和传播、媒体广告、促销等,而是侧重于品牌的长远发展。许多国内企业总想一蹴而就,把品牌战略简化成如何尽快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问题,利用知名的商业媒体在短时间内造就一个又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但大多数却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建立品牌过程中没有对品牌进行全面的规划,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因此,企业在创业期创立品牌,除了要尽快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以外,关键的问题是要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给顾客提供一个独特的购买理由,并力争通过有效的传播与沟通让顾客知晓。尽管品牌化是商品市场发展的大趋向,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是否要使用品牌还必须考虑产品的情况和顾客的实际需要,尤其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受企业规模、人员、资金、时间的制约,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形成一定特色的产品,或由于产品同质性很高,顾客在购买时不会过多地注意品牌的产品,无品牌化策略不失为一个可选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费用,扩大销售。企业在创业期,如果既想使其产品具有品牌效应的优势,又不想花很多的精力创立品牌的话,那借用零售商品牌的策略是一条捷径。企业采用中间商品牌,可以降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利用中间商的优势,省去寻找分销渠道和促销等大量工作。但对一个目标远大,力创自己名牌的企业,使用中间商品牌只能是权宜之计。(二)成长期的品牌策略。当企业步入成长期时,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强化顾客对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是企业营销努力的重点。品牌认知度不等同于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只是反应了顾客对品牌的知晓程度,但并不代表顾客对品牌的理解。顾客通过看、听,并通过对产品感觉和思维来认识品牌。建立品牌认知,不仅仅是让顾客熟悉其品牌名称、品牌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更进一步地是要使顾客理解品牌的特性。目前中国的众多产品是有知名度,但品牌认知度整体上十分低,即顾客对国产品牌的整体印象远不如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度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传递给顾客一个清晰的,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要提高品牌认知度,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顾客是通过各种接触方式获得信息的,既有通过各种媒体的广告、产品的包装、商店内的推销活动,也有产品接触、售后服务和邻居朋友的口碑,因此,企业要综合协调的运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手段,来建立品牌认知,为今后步入成熟期打下良好基础。建立、提高和维护品牌认知是企业争取潜在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步骤。成长期的企业由于资源相对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满足市场上的所有需求,因此企业必须针对某些自己拥有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品牌定位是企业为满足特定目标顾客群的,并与产品有关联的独特心理需求为目的,并在同类品牌中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牌策略。通过锁定目标顾客,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确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位置,连接品牌自身的优势特征与目标顾客的心理需求。在当今这个信息过度膨胀的社会里,只有有效地运用定位这种传播方式和营销策略,才能使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样,一旦顾客有了相关需求,就会开启大脑的记忆和联想之门,自然而然地想到该品牌,并实施相应的购买行为。(三)成熟期的品牌策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在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但由于竞争者的大量加入和产品的普及,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因此,企业应该根据成熟期的市场、产品、竞争特点,提高企业品牌的忠诚度,进行适当的品牌延伸。品牌忠诚度是顾客对品牌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个顾客转向另一个品牌的可能程度,是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它为品牌产品提供了稳定的不易转移的顾客,从而保证了该品牌的基本市场占有率。因此,培育品牌忠诚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最好的广告就是满意的顾客”,如果企业能在创业期和成长期注意宣传该品牌,并提供给顾客的一个完整的从选择原材料,到为顾客提供的售后服务的一系列责任的价值体系,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那么,在成熟期企业可运用顾客对该品牌的忠诚来影响顾客的行为。顾客的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就会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品牌忠诚是品牌资产中的最重要部分,品牌资产最终是体现在品牌忠诚上,这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目标。然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绝不是无条件的,它根源于企业对该品牌严格的技术要求,即该品牌有卓越的品质保证。品牌延伸是将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经改进的产品上的一种策略。品牌延伸并非只借用表面上的品牌名称,而是对整个品牌资产的策略性使用,是企业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品牌延伸,企业不仅可以保证新产品投资决策的快捷准确,而且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节省新产品推广的巨额开支,有效地降低新产品的成本费用。通过品牌延伸,企业可以强化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和核心品牌的形象,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尤其在新技术环境条件下新延伸的品牌,不仅在时间上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迅速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产品,而且改变了传统品牌以往单纯依靠自我的力量发展和延伸品牌的策略,与其他行业在技术应用、市场推广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共同寻求产品创新联合发展的道路,以图摆脱单纯价格竞争的桎梏,适应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的变化。企业在成熟期由于竞争者的大量涌入,因此,通过建立品牌组合,实施多品牌战略,能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避免风险。实行多品牌,可以使每个品牌在顾客心里占据独特的、适当的位置,迎合不同顾客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顾客,能使企业有机会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使得竞争者感到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现有品牌都是进入的障碍,从而限制竞争者的扩展机会,有效地保证企业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有。但是企业实施多品牌,有可能会面临跟自己竞争的危险,抢自己原有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因此最有成效的多品牌策略是使新品牌打入市场细分后的各个细分市场中。这种策略的前提是市场是可以细分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利用市场细分,去为重要的新品牌创造机会。(四)衰退期(二次创业期)的品牌策略。在这个阶段,企业应着眼未来,退出衰退期产品的竞争,把精力投入到二次创业上。企业可实施品牌重新定位、品牌创新等策略重新进入市场。一种品牌在市场上最初的定位可能是适宜的、成功的,但是到后来企业可能不得不对其重新定位。品牌需要重新定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竞争者可能推出类似定位的品牌,抢夺企业的市场份额;顾客偏好也会转移,对企业品牌代表的产品需求减少;或者企业决定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在这时期,企业的原有产品技术走下坡路,销售额下降。在做出品牌再定位决策时,企业首先应考虑将品牌转移到另一个细分市场所需要的成本,包括产品品质改变费、包装费和广告费。一般来说,再定位的跨度越大,所需成本越高。其次,要考虑品牌定位于新位置后可能产生的收益。收益大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某一目标市场的顾客人数;顾客的平均购买率;在同一细分市场竞争者的数量和实力,以及在该细分市场中为品牌再定位要付出的代价。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度顺应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企业在进入衰退期后,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出现知名度、美誉度下降,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等品牌失落的现象,因此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品牌创新是品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径。现代社会,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一些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社会消费意识、消费观念的变化频率也逐步加快,这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寿命。因此,必须不断更新品牌的内涵、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如可口可乐,从 1886年创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之所以能够保持长盛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断地给自己的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它至今已采用过30多个广告主题,90多句广告标语,目的就是一个,不断地适应和满足新的需求。

  • 索引序列
  • 华为的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 华为公司的品牌研究策略论文
  • 华为品牌战略研究论文
  • 品牌研究策略的论文
  • 产品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