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纪实片的毕业论文

纪实片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纪实片的毕业论文

《电视记录片的声画关系》主要研究内容: 在电视记录片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的关系是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画对位。声画合一就是画面出现什么声源就能听到什么声音,如画面上有人唱歌,声音就是歌声; 声画分立就是声音和画面表现内容类似两条平行线,各有不同,但主旨是一个: 声画对位是声音所表现的东西,画面表现与它正好相反的情景。 (这些关系有没有新发展,新发展是什么。) 开题依据: 声画关系丰富了记录片的内容,使节目从质量上有了提高和发展。声画合一又称声画同步,在声画关系的运用上是最多的,其语言,音乐,音响这些声音与画面的步调是一致的。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就想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一样真实。 声画分立采用两条主线进行描绘,将客观画面与主观声音分离,让人清楚两个意思,但两个意思均为同一个目的而服务的。 声画对位是声画关系最难把握的,通过反差的形式促使观众的联想,从而表现深刻的思想意义。综观2005年的记录片,声音和画面均得到了新发展, (有什么新发展,写在这里!) 促进了理论的深入,使得记录片的创作有了新的方向。 预期结果及成果形式: 电视记录片的声画关系取决于题材和要表现的内容。 声画关系新发展丰富了记录片,使记录片上升到新的层次声画同步,就是声音和画面同进同出,即声音是画面中的人或者物发出来的。这是声画关系中最基本的形式。人物同期声的剪辑,就属于这种形式。 声画并列,就是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并行发展但又相互联系、和谐统一。 比如一些介绍人物过去经历的电视,其解说词虽然叙述的是过去的事情,但其画面则常常采用现在的场景。 就是一般的新闻,也会经常出现声画并列的情况。比如,电视解说词说某某运动员得了冠军,但画面,则不一定就是这位运动员的镜头。往往直到同期声的时候,这位运动员才会出场。 还有一些音乐,有时候与画面似乎不是很协调。《老井》,在一个老光棍打井死去的时候,用的则是欢快的西北唢呐声,好象与现场的悲哀气氛很不协调。但这种音乐,却更加衬托出死者的可怜。 还有,一个人在叙述的时候,有时候则贴一些有关的画面,这也是一种声画并列 对立声画对立,就是声音和画面的情节完全相反,它是对比式蒙太奇在声画关系上的体现。 比如,一场比赛结束后,把胜利一方的欢呼与失败方的垂头丧气接在一起,就是一种声画对立。它能够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自己的论文自己做,我只是给你个提纲!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论文格式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电视是一种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它的画面与声音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作用构成了活动着的情境,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它的偏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如在浙江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浙江精神》中,人物的行为是主要的,尽管片中有音响效果和语言,但这些声音因素只是作为活动的伴生物。而在另一类电视纪录片如《往事歌谣》中主要的叙事是靠片中主人公本人的讲叙完成的,讲叙占了全片很大的比重,其声音信息成为主体。片中,由于被采访人物的讲叙自然生动,有实际内容,它仍然能满足电视观众接受信息的需求,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片中人物讲话的画面,虽然有时没有太多的动作和场景变化,缺乏一定的形象性特征,但那被采访者讲话时的表情、体态及讲话内容相互作用,生动地表现了他开朗豪放、豪无顾忌的性格特征。这种声画一体化的复合结构,并没有哪个更重要或谁补充谁的区别,而只是要表达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例如:现场效果声的运用,声音本身并没有补充画面在表达意义方面的不足,人们之所以大量运用这种方法,本意也并不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而是要利用声音信息的潜在能力,通过双重信息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那种音乐垫底,一铺到底的做法,之所以不受同行及观众的认可,也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补充画面的不足,而是因为它忽视了声音传播信息的功能。那些附加的声音成分——解说和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则较为复杂。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在这里,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各自执行着不同的任务,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关系。比如在一些政论、历史、文化题材的电视片,如浙江台的电视系列片《潮起浙江》、甘肃台的电视艺术片《再塑昆仑》及浙江台的六集电视纪录片《浙江精神》等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是重要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了说理,表达观点,并影响观众,不说,就达不到目的。而对另一类以形式感为主的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形式美远比声音更重要。如探索性的电视纪录片《潘天寿》全剧没有一句解说,片中完全通过画面之间剪接的节奏变化、画面本身的景别变化,以及被采访者的叙述来表达作者所要表述的意念和情感,而片中声音只有音乐,它作为一种情绪的烘托。 所以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来说,题材的要求、作者审美趣味的偏好以及创作中风格因素等等,都会影响到对声画关系的认识。同样,声画结合的最佳值,也很难用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两者有时会相互干扰,会起抵消作用,而单纯强调一种因素而忽视对另一种因素的潜在能力的发挥,都会给人以不满足感。这需要创作者根据节目的要求,有效地利用它们,追求一种最佳的传播效果。我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声音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是希望在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声音因素潜在能力和声音因素的表现力,为电视纪录片开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也是电视本身的要求。纪录片的第一生命是真实。纪录片的真实性不仅要靠有真实的画面,还要靠有真实的声音。纪录片不仅要重视画面语言的应用,还要重视声效语言的表达。与电影不同,电影有一个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发展过程,而电视的声音是与生俱来的,电视是声音和画面合一的艺术。作为最具电视特性的纪录片当然是“视听并茂”的艺术,其听觉部分当然是不可忽视也不可偏废的,在你感受画面语言带来的冲击力的同时,声效语言元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往往表现在对声音认识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画面的补充,它注重的是画面的表现力;而另一种主张是强调解说的作用,解说可以深化画面,表达画面没有办法表达的意义,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这两种认识应该说各有各的理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体特性,声画合一的艺术。 ��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电视界没有ENG,没有现场话筒的音乐加解说加画面的传统专题片创作风格延续了很多年。可以说,是拍摄设备进步使纪录片恢复真实性,纪录原声状态几乎成为一场纪录片创作的革命。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望长城》就是这种原声纪录探索的先驱。《望长城》很注重前期拍摄,打破以往纪录片重画面构图重光线处理的模式,抓住纪实拍摄这个基点,大量采用一机多声源,多机多声源方式,在拍摄现场做文章,抓拍生活中原态的质朴的美,其画面和声音均具有强烈的现场性。 ��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基本物化元素,与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的审美时空。电视纪录片中对人物同期采访声的大量运用可以说是突破传统电影纪录片的巨大技术跃进。电视的采录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同步记录真实声画时空的手段,声音的全方位传播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在《纸殇》的开头,古老的造纸机器发出的音效与多机位的画面同步,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的造纸技术在现代文明中的那份沉重。 ��目前,各类型的现场声效和人物同期声逐渐取代不必要的冗长解说已成为电视纪录片的新时尚。而穿插在现场纪实画面之间的同期访问谈话,直接向观众叙述,不仅提供了背景材料,发表了议论,又避免了编导的主观介人,使作品更加客观、公正和可信。 ��留心观察,可以发现在纪录片访谈中大量使用的微型无线话筒和吊杆话筒,主持人和被访对象衬衫上别着的微型无线话筒替代了叫人生厌的“棍棒式”大话筒,使每次采访(或人众或人寡)都犹如春天里轻松自然的促膝谈心一般透着生活中真实、浓郁的人情气息。这种无线话筒和吊杆话筒的使用,彻底拆除了摄像机镜头前采访人与采访对象之间无形的墙。采访人不再是生硬的话筒架子,而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屏幕上的人际交流更加接近生活状态下的自然交流,具有良好的效果。 ��除了同期声的采录,纪录片中利用多轨调音录音技术记录生活背景声、使用数字一体化摄像机的多个声道在闹市区的采访音效记录等都极大地丰富了声音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为观众展开了真实的生活氛围时空。 ��实际上,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相当复杂,它不仅仅只有解说词,它还包括: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和画面相互配合、相互作用。 ��人们注意到现在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声音在减少,创作者已经不是事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按解说词拍摄画面了。解说词在片中的比例已经缩小了,有许多是化为同期声和字幕。解说词的写作和“播读”也不再那么张扬创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态度,而是作为客观的叙述者为观众交代背景、连接内容。所以多数纪录片的画外音解说 “读”出来的感觉不再是“宣传腔”、“播音腔”,而是追求平实的,客观的、冷静的风格。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纪录片通片没有解说词的,我在这里并不是在提倡纪录片通片都不用解说。解说词为听而写,解说词并不是不可以用来表现概念抽象的内容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以及对画面视觉信息起整合作用,但是纪录片的解说词和画面不能够脱离,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关系。在一些政论、历史、文化题材的电视片,如泉州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誓言的回声》、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中华之门》及文献纪录片《孙中山》等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中,对承载了许多信息的画面而言,更应该突出解说词的重要性,因为这类节目本身就是为了说理,表达观点,并影响观众,不说,就达不到目的。但是,就综合的声效语言表现来说,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音乐也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传统的专题片“画面声音两张皮”, 传统的专题片不是没有声音,只是它往往是后期播音员配上的解说词和后期配的音乐或者效果声,听起来非常完美,但是完美得不真实。纪录一个人物的生活,听不到这个人的声音、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能够说是真实的吗?一个没有声音的人就有可能是哑巴。而全部用“音乐打底”,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从专题片制作到纪录片创作,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声音”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纪录片的声效语言,同期声也许是最重要也最复杂的。 ��同期声:即在画面中可见其声音来源的声音,或视频和音频同步记录的现场声。同期声实际上包括现场采访的人声(即人物同期声)、现场动物和背景自然音响。 ��我们在拍摄纪录片,摄象机的话筒必须永远开着,哪怕在后期编辑的时候有些同期声没有派上用畅�纪录片运用同期声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能够增强现场的真实感,把观众带入纪录片所表现的环境和氛围里去,达到对真实世界的完整复原,其次,它可以增强节目的参与性和可看性,使节目不再是单方面的播音员解说。纪录片《望长城》的纪实魅力就在于大量使用同期声。今天的电视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到嘴巴在动没有听到声音的画面,为什么可以让主人翁说的话非要让播音员去说呢。同期声不是背景,同期声也是解说词,是表现人物和事迹的重要手段。 ��纪录片的同期声运用必须尽量在技术上保持声画同步,以获得真实的效果。但是,在编辑纪录片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声音比画面早出现,这就是前延声。还有一种后延声:即画面已经转换仍持续着声源的声音。为了不让同期声过于冗长,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和信息量,编辑片子就要注意使用前延声和前延声。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样一种倾向,人物同期声采访不能滥用,有许多纪录片在重视人物同期声的时候过了头,人头接人头,采访接采访,老让被采访人去说,人物同期声采访用得太长,太多,影响了作为电视本体语言的画面的作用,纪录片的主要功能应该是画面,让画面传递信息,让画面自己“说话”,凡是画面能够说清楚的能够表现的,能够让事实说话,让真实镜头表现的,就不要刻意安排同期声采访,实在是画面拍摄不到,无法表现才用人物同期声采访。 ��如孙增田获得亚广联大奖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以真实的画面纪录为主,客观而有限的背景解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场景画面纪录,表现了我国北方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一户人家的生活。片中的孟金福是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每年去森林中打猎、祈祷、敬山神。这个纪录片包涵了现场自然音响、效果音响、音乐和同期声,但这些声音因素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伴生物,在不同的场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孟金福说,“山上舒服,在家里不行,三天两头就感冒,在外头不感冒。”像这样富有个性的同期声并不多,但却是孟金福自己的话。而在孙增田最近的另一类电视纪录片如《点击黄河》中,主要的叙事是靠片中主人公本人的讲叙完成的,讲叙占了全片很大的比重,其声音信息成为主体,孙增田说,这是讲述历史。片中,由于被采访人物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讲叙自然生动,有实际内容和细节,它仍然能满足电视观众接受信息的需求,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片中人物讲话的画面,虽然有时没有太多的动作和场景变化,缺乏一定的形象性特征,但那被采访者讲话时的表情、体态及讲话内容相互作用,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讲叙了真实的故事。 ��纪录片的音乐,实际上是后期配上去的,运用得好,当然能够抒情表意,纪录片的音乐绝对不可以一灌到底,因为画面的节奏是变化的,孤立于画面以外的音乐,是没有效果的,或者是反作用的,也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的。好的纪录片的音乐是有声源的,即画面上交代出发声体,如纪录片《英和白》有许多音乐不是后期加上去的,而是通过画面上交代出发声体,自然表达出来的,抒发了作品的感情色彩。纪录片的音乐运用要慎重,因为音乐是表现主观的感情,而纪录片是追求客观的真实的。 纪录片声画一体化的复合结构,声音和画面往往并没有哪个更重要或谁补充谁的区别,它们都在表达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例如:画面是田野山村,有狗叫声、流水声或者特定的现场自然音响,这些现场效果声本身并没有补充山村画面在表达意义方面的不足,人们之所以大量运用这些声音,是在利用声音信息的潜在能力,通过声音和画面双重信息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那种传统的音乐垫底,一铺到底的做法,之所以不受同行及观众的认可,也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补充画面的不足,而是因为它忽视了声音传播信息的功能。在《伴》的结尾,画面上再次出现了老人在大清早拄着拐杖去拣猪食,艰难地行走,人们也许会担心,老人快走不动了,她倒下了,那头养了七年的猪也活不了啦,猪要是先死了,老太婆也活不了啦,而这个时候,老人的拐杖发出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响,加剧了人们的担心。 毫无疑问,人们看电视,不仅要“看”,而且要“听”。� ��在我看来,纪录片的声音效果比画面的拍摄要复杂得多,纪录片的声效语言构成了电视屏幕的“声音形象”,它和画面语言一样,都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它的偏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有时候是画面语言在发挥作用,有时候是声效语言在发挥作用,纪录片的声效语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进一步研究。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一下,因为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说这句话的。这个群的神秘之处在于只有40个人,名额满了除非踢走一个绝不加新人。三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四很多人说柴静的这个片子很震撼。我倒没这种感觉。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这样说:没看过,也不明白雾霾这件事又什么可调查的?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调查也许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么一点不完整的有认真治理过吗?雾霾这种事儿不缺调查,缺的是决心!某种角度讲,他其实没怎么说错。柴静没有披露什么关于雾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关于雾霾的成因,柴静也没有拿出什么鲜为人见的事实——真的,很多东西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没什么可震撼的。柴静不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这话的意思是,她这个视频,我个人以为,是政治正确的。柴静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出现的。100分钟的视频,她所触及的根本性东西是两条:其一,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但执行不严,因为环保部门没有“牙齿”。其二,能源行业应该放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清洁更环保同时并不耽误发展的新能源。这就是多年央视历练的底线能力——吴蔚甚至还发现了柴静频频使用“三年以来”这样的前缀。这样的细节都被他发现了,佩服。所以,我的那位朋友还是说错了。决心有,怎么下?这是操作性的问题。也许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静的贡献在于,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媒体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五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有人像我推荐了一本书,名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kindle版有售,不过10块钱,值得学习一下。六说到她女儿,这个片子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是:个人代入感太重。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不符。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这种事,屡见不鲜。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七柴静这个作品,真的很难叫“新闻作品”,虽然它的内核其实是深度调查。这次柴静更“过分”,这个作品是以她个人演讲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她个人。在举到一些数字的时候,她还反复强调,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标准的传统硬新闻里,你什么时候见过?报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但这样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感。你很难去要求受众都是专业的。更何况,在雾霾这个议题上,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柴静在演讲中有句很煽情的话,叫“同呼吸共命运”。煽情归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实,一点不夸张。柴静这个片子所引发的巨大的传播量,以及,也许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变,说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该起到的作用。不过,这个时候,捍卫者们可能又要说了:程序必须正义。八所以,柴静的作品,最好的归类方式是:演讲。这是一场时长超过100分钟的个人演讲,当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贡献。正如片尾拉出来的密密麻麻的鸣谢名单。个人演讲?这算不算自媒体了?柴静还说过,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人民网在和柴静的专访中,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柴静回答说: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有理由相信,柴静还会就这个话题继续努力下去。但自媒体不自媒体的这种标签,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柴静算不算自媒体,我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无聊。九最后一个话题。柴静这个视频,对媒体运作有什么可借鉴的?很难讲。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投入,历时至少有一年——根据柴静的自述。这样的成本,若是抱着公益的心态,还算好。柴静那本书大卖,也是她能自筹经费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但如果抱着商业的心态,真的要掂量掂量。但柴静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学习的。有些议题——尤其是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采访,本身也投入不菲。如果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十再多说一个细节前央视人王凯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听到过笑声,但你从来没听到过掌声。这是一个前媒体人,或者说,骨子里依然是个媒体人的柴静的克制。

纪实纪录片编辑室

2015年《纪录片编辑室》首播:周一至周五,20:00-21:00重播:2:00、8:00 隔周 12:30时长:45分钟主持人:刘家祯制片人:黄灜灏《纪录片编辑室》是一档现实类纪录片栏目,每集时长45分钟。节目从关注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出发,真诚记录当代中国前进的轨迹和中国人的生活变迁。节目将秉承海派纪录片的传统,有温度,接地气,以“因你而真”的态度,追求纪录片在人文关注、思想色彩、审美趣味、影像表达的特色和魅力,让观众在艺术享受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力量。《档案》首播:周一至周六21:00重播:次日 3:00 9:00 隔周 13:30时长:48分钟主持人:姜波总制片人:朱宏《档案》栏目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资料的方向,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观众群。《档案》围绕历史题材,重现真实故事,讲究悬念和情节,打造历史题材纪录片新天地。节目以自制、联合制作为主,集国内优秀历史类纪录片之大成,强化主持人的讲述力度,在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的基础上,构建悬念和故事,以多元的手法使纪录片的情节、节奏和表现更具可看性,更加引人入胜。《大师》首播: 周日22:00重播: 次日4:00 10:00 隔周 14:30节目长度:24分钟制片人:王韧从现在往前推100年,中华民族的先贤先哲们努力奋斗,在中国的实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宗教等领域开风气之先,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依然引领着这个仍然在奋斗的民族。他们的命运轨迹与时代相连,写他们是重温一个时代。《大师》不以名声论英雄,而是将大师们尽人皆知的显赫成就推到后台,对大师的一生提炼出一条贯穿线或一个横截面,或是一生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点,张扬和凸现大师的精神。以《大师》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彰显民族精神,让人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大师的思想和人生的精华。《往事》首播:周日21:00重播:次日3:00 9:00 隔周日 13:30时长:46分钟主持人:刘凝 讲述人:刘家祯制片人:陈菱《往事》创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的口述历史栏目。它打破了访谈节目散点化叙事的常规,采用严密的故事化叙事方式,以纪录片创作理论为指导,实现了“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史料、真实情感”基础上的戏剧化表达,使“口述历史”的学术性与电视传媒的公众性成功嫁接,成为国内电视界传播“公众历史”观念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华夏》首播:周一至周六,20:00-23:00重播:04:00、10:00 隔周:14:30时长:45分钟栏目旨在打造国内优秀纪录片、专题片的播出平台,题材涉及历史人文、风物地理、考古科技等众多领域。通过各题材的系列专题片来向观众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自然雄奇的地理风光、深刻隽永的时代印记。《经纬》首播:周一至周日,18:00-19:00制片人:张珂玮《经纬》栏目将播放国际精品动物与自然类纪录片,以贴片合作方式为主,部分购买,替代原有《奥秘》栏目。《寰球》首播:周一至周日,23:00-0:00制片人:张珂玮《寰球》是一档网罗全球精品纪录片的节目。节目组放眼世界,向各国的制作机构直接购买纪录片。《寰球》想要传递这样一种纪录片理念:我们将节目置于全球化语境下,兼收并蓄。节目组将着重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历史的厚度方面进行拓展,不仅关注生命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也关注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以期带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和展望未来。

刘家祯的个人信念:至真,至善,至高。他从事配音工作10多年来,先后在数千部(集)影视片中担任主要配音演员,播出后,得到观众的好评和欢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能不断地开拓戏路,认真研究每一角色,努力把握好角色的气质和特征。他声音可塑性强,在影视精品《根》中塑造了一个从20岁到60岁的贵族奴隶主医生,他将角色年轻时的潇洒倜傥、温文尔雅和老年时的老态龙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获得一致好评。由他参加配音的影视剧《根》、《大饭店》、《谋杀、金钱、疯狂》均获得全国译制片一等奖。刘家祯曾主持过 《纪录片编辑室》,《环球纪实》,《纪录中国》栏目。在《纪录片编辑室》担任主持人后,他更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抓紧点滴时间学习。他以儒雅的风度,流利的口才,赢得了专家的认可,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配音演员和节目主持人。曾被评为上海电视台“十佳电视人”、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提名。99年4月,被入选《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大典》一书。不知不觉,我们《海外影视》栏目开播至今巳整整十今年头了。记得十年前,当我还是个“圈外人士”的时候,配音演员对于我来说是个神秘而极具诱惑力的职业,是《海外影视》栏目为我和许多热爱配音艺术的朋友提供了施展自己的舞台。刚开始配音的时候,导演只给些几个字的短词儿,什么“你好”“再见”“欢迎光临” 等等,词儿虽少,但当时我心里还是直发毛,生怕顾了口型顾不了情绪,活象个学走路的孩子……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从开始的一两句台词直至挑起主要角色的大梁。十年来,我已为几千部(集)的译制片和国产电视剧配备,用语言塑造了大量不同性格的角色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饱含着老师们的关爱和自己辛勤的汗水。朋友们问我:干你们配音演员这一行想必是既开心又轻松吧!我的回答总是:苦中有乐。十年中,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四壁无窗、憋闷幽暗的录音棚里度过的。以前我们的录音棚一度使用中央空调,盛夏时节,里面冷得象冰窖,得穿上毛衣:隆冬来临里面热得象澡堂,脱得只剩衬衫。强烈的温差,感冒便成了常有的事。一进录音棚站到话筒前,就得全神贯注于荧屏,跟着原片演员大笑、狂吼、悲伤抽泣……一天下来往往心力交瘁、不思言语,晚上回到家还要研读剧本,为第二天的配音做好准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配音演员视力下降、声带小结,有的配音演员倒下后再也没能起来……然而,每当我们收到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观众来信;每当我们看到万人空巷收看我们制作的译制片的情景;每当我们站在全国译制片的领奖台上,手捧金光灿灿的奖杯时,我们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宽慰与甘甜,因为我们深深珍爱自己的译制事业,深深地珍爱我们自己的栏目——《海外影视》。

纪录片纪实研究论文

纪录片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三强.动画纪录片--一种值得关注的纪录片类型[J].中国电视,2009(07).

[2]聂欣如.动画可以成为纪录片吗?[J].中国电视,2010(02).

[3][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朱思晔.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J].世界电影.2012(6):188.

[5]张同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6]谢勤亮.《影像如何记忆--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二:

[1]石裕东,邢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77-79.

[2]焦道利.微纪录片的叙事美学--以《故宫100》为例[J].中国电视,2015(1):82-85.

[3]李汶羲.短篇幅纪录片之美--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2):100-102.

[4]刘烨.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7):273-274.

[5]宁一中.从“经典”到“后经典”: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解读之一[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1):70-78,90.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三:

[1]李莉.纪录片中的动画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姜浩.纪录片中的动画与动画纪录片[J].中国电视,2014,01:86-90.

[3]臧飞.后现代语境下动画纪录片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4]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1-03-31.

[5]清史研究--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钟里满.清史研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李思蓓.《电视人文纪录片的怀旧趣味》[J].《浙江传媒学报》,2012年2月.

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社会的表达手段。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一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电影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史、还原历史的目的。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电影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影像以文献价值。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二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三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电影、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进。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影视与传媒大 众 文 艺174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而骄傲。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谱》可以参与。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于5月16日正式回归。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好。《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气息又通俗易懂。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非常靠谱》是否靠谱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欠缺。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电影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注释: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1期.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影视与传媒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纪录片真实性研究论文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社会的表达手段。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一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电影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史、还原历史的目的。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电影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影像以文献价值。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二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三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电影、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进。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影视与传媒大 众 文 艺174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而骄傲。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谱》可以参与。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于5月16日正式回归。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好。《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气息又通俗易懂。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非常靠谱》是否靠谱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欠缺。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电影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注释: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1期.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影视与传媒

纪实作品,基本上就是纪录片了。对于什么是纪录片,各国纪录片创作者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最早在电影领域里使用“纪录片”这个词来进行理论性表述的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他在1932—1934年间发表的长文《纪录片的第一原则》中认为,纪录片是 “对真实素材作有创意的处理”,这个定义的突出价值就是定义了纪录片的真实原则和现实基础①。而《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则认为:“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②。虽然上述定义对纪录片有不同的诠释,但基本上都没有放弃对真实性问题的探索与关注,同时,认为对纪录片要进行必要的主观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处理加工。纪录片的“非虚构”就是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时间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真实事件③。可见,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原则,是纪录片的灵魂。从客观上来看,真实性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浓缩,折射和反映,是纪录片最高的美学追求。因为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的记录性和纪实性,所以首先它必须提供给观众的是一个真实的外观,一种真实的感觉④。而作为纪录片创作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观众提供真实的信息。显然,纪录片强调创作者必须反映生活的真实,这是因为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从内容题材上看,真实性纪录片所体现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第一、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是创作者的追求目标。采用纪实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在价值取向上具有 “人文主义”的印记。 “人正在成为纪录片的主角,人的内心世界正在成为纪录片探索的重要内容”⑤这也就是说人的命运,人的思想,人际关系,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社会意识以及人的真善美、假丑恶,都是纪录片关注的内容。纪录片是人类用来沟通、交流、理解的艺术媒介,是创作者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这是纪录片创作者尊重自然原生态,准确把握纪录片真实性重要之所在,更是真实性的纪录片的人文价值意义之所在。只有充分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慰籍,获得人们心理上的认同和共鸣,才会受广大观众欢迎。世界上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真实讲述了一个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场景,它是一部通过个人命运展现特定环境下,爱斯基摩人现实生活面貌的纪录片。在我国,1991年的系列片《望长城》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烙上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龙脊》真实地再现了广西龙脊山区少数民族孩子艰难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热切的求学渴望。创作者除了运用自身过硬的影视语言系统外,更体现出了对少数民族孩子的关怀与关注。这才使得这部纪录片具有了浓烈人文价值和人文意义。《小小读书郎》以时间流程方式客观叙述了福建闽侯县众多被弃女婴的生活遭遇和学习困难,从而深刻揭露了时下老百姓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体现了创作者的人文态度和理性思考,这也正是其人文价值之所在。《冬天不再流浪》一片中,特写了流浪儿童渴望回家的眼睛,泪水的滴落,无助的眼神传达给观众以复杂的心情。创作者对流浪儿童的关注也就是对人的尊重,体现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远在北京的家》中,讲述了从乡下到北京谋生的几个小保姆,她们在面对生活变化中,表现出了他们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充满了纪实色彩和人文气息。编导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真实纪录了残障指挥家舟舟的生活、工作,留给观众思考的是今后如何去尊重残障人同时也强化了我们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片子具有一定的人文教育意义和感化作用。第二、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在对真人、真事、真实生活状态的客观叙述上,它体现的是一种“纪实美”。“纪录片要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历史的特点,不能脱离历史,弄虚作假,不能用虚假的东西欺群众。”⑥从以上对“纪实美”的阐述中,可得出这样的审美理念: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美学的创作风格是赢得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而弄虚作假就是欺观众的行为,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美了。一般来说,“纪实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纪实美”主要体现在“以事信人”上,即“用事实说话”以“还原事情真相”。在审美取向上,纪录片强调的是客观再现生活的创作手法,通过创作者对素材的选择,镜头的运用,编辑的取舍,又经过个人主观艺术思想的整合之后,直接阐发出对生活的体悟,进而让观众进行情感、思想、认识等心理活动而做出对作品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虽说创作者有主观的思想,但却是来自客观现实的存在。可以说,客观的现实是他们创作的肥沃土壤。《梯田边的孩子》的创作者为了强调生活的气息和在现场的感觉,于是采用了“跟踪拍摄”和“对话采访”的方式,客观地记录了梯田边两位少年和乡人对带路及金钱的态度与做法,从中折射出他们或俗气或单纯的内心世界。由于他们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市场的耳濡目染,他们或多或少都染上了大山外的“付小费”的习气。从编导记者与两位少年的对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主观情感的流露。这也就是从客观生活的纪录汇总必然导出的结论,从而创作者也就能在更高层面上真实反映社会人文生活的明确意图。其次,“纪实美”是对纪录片事件的过程交代。纪录片创作者要在真实的创作原则下发挥影视语言系统的优势,拓展纪录片的表现空间,给观众以直观的、逼真形象的视听享受。这就是说纪录片没有“过程”就没有事件。而纪录完整的“过程”,“长镜头”这样一种纪实性强的叙事手法则是再合适不过的“镜头语言”。当然,纪录片创作只运用“长镜头”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具有“组接”技巧特征的“蒙太奇”,虽说纪录片表现的是生活流程,但也不能不加以选择,而“蒙太奇”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它也是一种可依照生活的流程而做出的艺术处理手段。《北方纳努克》运用大量的长镜头,真实地纪录了纳努克一家聚居地的生活场景。他们猎取海豹、一家人在水边下筏上岸等场景的长镜头,都是长镜头理论运用的最早范例。当然,弗拉哈迪也注重蒙太奇技巧的运用,如造冰屋的情景等,其编辑组接得自然流畅,张弛得当,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显现了高超的“蒙太奇”技巧。再次,“纪实美”在于既尊重现实,忠实于生活,又要进行“创造性的处理”。20世纪的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曾主张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的性质,同时又要有创造性地对真实生活场面作出处理。他所说的“创造性处理”主要就是指采取“戏剧化的结构方式、故事化的叙事特征”⑦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等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创作。这也就是说,在纪录片真实性创作原则下,必要的对纪录作品进行故事化的叙述能够烘托气氛,渲染情绪,使真实的生活更加生动、典型,从而产生较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同时,故事化的叙述也是吸引观众解读纪录作品,解决纪录片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如果纪录片没有了“创造性的处理”那也就没有了“故事”。虽然纪录片不能用故事片的戏剧性和荒诞性来塑造纪录片的血肉,但纪录片故事的真实性能够产生于创作者对生活真实事件的故事化叙述和营造。当然有人会认为,纪录片是非虚构的艺术,来不得半点故事化的“创造性处理”。其实,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只要故事本身和人物是具有真实性的,具备动人的故事以及强烈的故事性(矛盾冲突)的,能够掀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的,都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便成功地运用了故事化的叙述手法。他让纳努克用已经死了的海豹进行重演,甚至让他们一家人在冰天雪地里模仿起床,造成了故事事件过程的戏剧和悬念,具有故事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中国,以“讲故事”为主体的电视纪录片渐渐占据荧屏空间。从《望长城》到《广东行》再到《生活空间》,无一不是在满腔热情地讲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日新月异的故事。从审美观和价值观来看,人们需要通过“故事化”的处理方式来看待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而矛盾冲突在故事化纪录片中的体现有时是突出明显的,如《沙与海》、《龙脊》、《最后的山神》、《我们的留学生活》等均是体现人物与环境矛盾抗争的典型作品,他们一样具备“故事”,具备矛盾冲突,这些作品也就能够带给观众以更深层次的思考。 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纪实美”而成为电视屏幕的新热点。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其精神和情操得以净化和升华的结果。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保持纪录片真实性价值的存在是首要的。而纪录片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境界,而 “真实”则包括着创作者的真诚,原生态的生活真实,选择性真实,艺术真实也可以说,这些是保持纪录片真实性价值存在的创作原则。其中,创作者的真诚则是纪录片创作的根本前提。选择性真实是对原生态的生活真实的超越,即选择性真实是创作者对原生态生活的进行提炼、加工过的真实,要比原生态生活更集中、更典型和更鲜明。而艺术真实则是对选择性真实的超越,即艺术真实是对创作者对原生态生活的主观意图和主观情感进行甄别选择后的真实,它要比选择性真实更具形象性和丰富性。创作者的真诚,原生态真实,选择性真实,艺术真实四者紧密相连,互相作用,循环上升。最终,四位一体,达到高度统一。这也许就是对当代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定位!首先,纪录片创作者的真诚(道德良心)是纪录片创作的根本前提。他们的真诚,立场是开启观众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在纪录片中是唯一能够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东西。倘若放弃对真实的追求,就等于放弃了观众对自己的信任,那又从何谈什么纪录片作品的意义呢?《北方的纳努克》的成功就是弗拉哈迪与纳努克一家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取得其高度信任,以便拍摄时,他们在镜头前能自然流露出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迁徙的鸟》⑧的创作者为了让鸟类与拍摄人员相处和谐,自然,真实些,他们便让鸟类整天跟自己呆在一起。此外,还聘请了多名世界鸟类专家和两个科考队来协助拍摄。这样才让世界的观众鸟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实现了一次奢侈的视听盛宴。《小小读书郎》的编导也正是凭自己的良知,真诚才得以用细腻的拍摄叙述手法,对那些不同年龄层女童进行心灵世界的沟通。李京红的纪录片《姐妹》真实地记录了来自浙江衢州的一对亲姐妹的真实故事。她们因坚持正规营业、拒绝色情服务而惨淡经营;感情生活也同样饱受痛苦;为了生存,为了孩子,她们苦苦与命运搏斗。这正是编导的真诚才取得了章桦姐妹的信任,从而使拍摄成功进行。其次,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即纪录片表现出的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和事,是客观现实。生活真实纪录片真实性体现的基础。它要求创作者发挥本身的专业优势,纪录生活,贴近生活。只有符合生活真实才能创造出具有生活逻辑的生活情节,才能产生具有客观生活规律的纪录片作品。《龙脊》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老爷爷从门外走进考场看外孙考试,并在考场转悠,结果被监考老师劝出。这段画面是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编导没有进行事先情节的设计或摆拍,因而让观众感受到了具有戏剧性情节的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再次,选择性真实就是纪录片创作者从生活事件中对创作素材的选择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他们对创作客体活动场景事件进行了不断的甄别和筛选,从而呈现出真实的一面。从题材内容看,选择性真实是创作者对真实人物,真实时空,真实事件进行了宏观把握与选择,他们选择摄取的镜头画面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件。编导在《梯田边的孩子》中,选择用偷拍的创作手段对故事主人公进行了跟踪拍摄,偷偷给他别上麦克风,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与乡亲关于租牛的对话,与伙伴之间关于“多吃点”的对话,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从技术层面看,经过从生活事件的原生态到摄像机、编辑机的处理,也是创作者的主观意图的表现。根据对影视专业要求的理解和价值观判断,创作者对纪录片作品的成形要素也进行专业层次上的选择。即便是纯客观的纪实性作品《北京的风真大》也存在着创作人员的主观选择意图。摄影机和安奇的提问声在北京的各个角落出现,有街头、学校、商场、广场、餐馆,甚至还有公共厕所,被采访的对象有老人、孩子、军人、警察、游客和情侣等各色人等。安奇甚至还敲开一些居民人家的房门,进行随机采访,或者进入正在就餐的人群,询问:“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吃饭吗?”并且闯入人家的婚礼,来问他们这个问题。虽然所问的问题显得突兀,但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回答了他的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觉得北京的风很大。这样的即兴采访,没有事先安排的刻意性,却具有强烈的纪实美感和真实意味。最后,艺术真实是是创作者建立在选择性真实基础之上的,是对选择性真实的一种超越。“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基本要素,强调艺术忠实反映现实,从艺术创作主体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出发,去揭示所描绘的现象的本质”⑨换句话就是说,创作者在具备真实生活事件内容的选择性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人生体验和艺术的创造,对原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整合,从中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本质与真谛来。艺术真实不但客观地描述出现实生活,且曲折地生动地表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实,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艺术真实是纪录片真实性的终极追求,从人的痛苦,幸福以及人性善恶中,给人以人生感悟,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享受。纳希微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瑞士纪录片导演ChristianFrei用了7年时间对纳希微进行了跟踪纪录,从科索沃到刚果,从印尼到巴勒斯坦,展现了战场摄影师的工作状况,ChristianFrei在拍摄的同时在纳希微的相机后装了一台微型摄像机,以他的相机为视角更直观地表现战地摄影师的工作世界。影片开头便引用著名战地记者Robert capa的一句话:“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⑩而《战地摄影师》的一切影像都是足够近的。该纪录片获奖无数包括奥斯卡纪录片提名,其主要原因就是纪录片本身内容的真实性带给了观众一种艺术真实的感觉。《俺爹俺娘》(2003《中国·横店影视城》杯纪录片大奖赛”获人文类节目一等奖。)通过摄影家焦波20多年拍摄自己父母日常生活照片的故事,反映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农民勤劳、平凡的一生,表达了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对年迈父母的思念与愧疚之情。该片以独到的艺术感觉、精湛的电视语言、细腻的表现手法,生动地讲述和表达了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厚重的情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当然,要想达到纪录片的艺术真实,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与不同创作者的审美层次和思想境界有关。从纪录片真实性的操作层面上看,保持纪录片真实性价值存在的另一个途径是:纪实手法与“真实再现”,这也是其独特而又多样的创作手段。纪实手法包括抢拍、同期声、长镜头等创作手法。一般来说纪实手法是以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流程,以便获得真实自然的效果为追求目的。其中,抢拍是利用事先设置好的掩体或用特殊摄影机不让被摄对象发现的拍摄手段,是对在真实状况中拍摄真实的人物以及对生活瞬间的有意味情节的捕捉,而被摄者并不知道有人在拍摄他们。在前苏联人电影理论大师维尔托夫看来,用抢拍,偷拍的方法可以获得“现实的片断”以便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震撼”。若想拍好稍纵即逝的精彩镜头画面,这需要凭借创作者的职业敏感度(技术功底和艺术直觉)。同期声是指在画面上出现的人物的同步语言,是一种直接的来自被采访对象的真实声音,具有现场感和说服力。长镜头是指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过程甚至一个段落,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长镜头是为了“克服蒙太奇电影美学和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某些局限性”⑾而存在的。这样就为长镜头显示了与蒙太奇不同的美学意义:“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可以展示空间和时间的真实”“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⑿其实,像抢拍,同期声、长镜头等手法在一部成功的纪录作品中,往往是多种并用的。《望长城》的创作者在拍摄初期就片子的基调,思路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后达成一致共识:所有的素材都必须带有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以及要重视记录过程(长镜头理论的运用)⒀。《梯田边的孩子》运用抢拍偷拍手法,并拍摄下现场的同期声,真实地记录了创作者等人吃饭时,小孩偷偷跑出屋把自己碗里的食物分给其他伙伴吃的场面,表现出了活跃生动而有真实的现场气氛。可见,运用这些纪实手法能够原生态地纪录正在发生着的事物,在他人他物未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一次自然的对现实的客观拍摄,具有不经过事先安排而使镜头语言内涵丰富,意蕴生动的特点。“真实再现”是用一种虚构的类似电影中的人工扮演或搬演的方式,把无法捕捉到当时现场画面的突发事件重现和还原出来⒁。 “真实再现”做为一种创作手段,它之所以能够在纪录片中找到生存的土壤,其根本原因在于纪录片节目资料的匮乏。由于受到了镜头的干预和主观意图(创作者人工编辑的痕迹,自由地重组原素材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时空关系的处理和艺术化的拼贴)的介入,所以想要让纪录片达到绝对的真实是可望不可及的。这样采用多样化的创作手段,如“真实再现”便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影像视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诸多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运用“真实再现” 必须坚持以真实性原则为底线。这样创作者对再现的内容进行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有事实依据的,具有客观规律的艺术创作,采用“真实再现”的创作才是无可厚非的。当然,“真实再现”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不适当地滥用将是对作品真实性的损害。只有遵循适度原则,才能创作出符合真实性原则的纪录片作品来。《北方纳努克》⒂一片中,许多情景,如搭冰屋,用钢叉捕海象都是利用重演,摆拍等虚构手法拍摄的。增添了故事性和表现力,体现出了通俗化和娱乐化色彩。这也成为了后来的大多数纪录片创作者所津津乐道和纷纷提倡、效仿的。纪录片《失落的文明》是以大量的表演手段而闻名的,它的序幕部分:用动荡的镜头展现众人匆忙的脚步,有人慌忙转移财物表现惊慌失措的情境,产生了强烈的故事性和悬念感,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然而,以上的诸多镜头画面是虚构的,并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证明在这个文明中断前,曾有此举动,但这正是我们人类面对危机,灾难时所出现的正常反应,符合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和历史流程的真实。可见,真实再现只有在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才能成为一种具有生存价值的创作手段。“真实再现”主要应用与电视纪实性纪录片上,它是对于已经消失的,曾经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提供影像叙述。在具体手法的处理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同一部作品中,扮演,摆拍部分的比例要适当,不能超过纪实的部分。(2)从剪辑角度看,用扮演者的局部形象组接来引发观众的联想,用数字动画特技来模拟历史现场。纪录片《瞎子阿炳》中,阿炳的影像只有一张照片,而创作者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和相关当事人的叙述,模拟出了一幕幕阿炳悲惨境遇的镜头画面,这才得以完成对阿炳的人生和艺术阐述和解读的。(3)从传播学角度看,对“真实再现”片段要给予说明,要么打出“模拟现场”之类的字样,要么在表演镜头与非表演镜头之间要有明显的视听区别,能够让观众一眼辨别出真实和虚构来。《失落的文明》真实再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的文明消失之谜,具有戏剧性和观赏性,但所有的表演镜头都有明显的特技处理。观众自然会有所发觉什么是带有表演成份的,什么是真实记录的。而对以现实为题材的纪录片则不能运用或少用“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段,以免观众质疑作品的真实性。总之,“真实再现”是为弥补了影像资料的匮乏而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综上所述,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性是它的创作原则和灵魂。基于此,纪录片创作者对原生态生活的深刻解读和阐释,而其对主题,情节故事的选择则是在于接近真实的所有策略手段中。创作者不能虚构故事,而是要以自己独特的策略手段来表现生活本质的真实。回顾电影发展史,纪录片诞生于西方,发展至今,走过了一条从无声到有声,从简明到表现手法多样、风格万种的坎坷道路。纪录片永远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观察,记录和解读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祈望准确地把握纪录片的真实性,然后以各自不尽相同的策略手段,执着地追求纪录片的真实!

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有实可考

粤剧纪录片的毕业论文

浅析现代标志中的文字创意摘要:文字不仅是标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能发挥人聪明才智的设计载体。文字在标志中的具体应用,不仅仅是作为视觉形式的表现,更是一种具有深层含义的精神内涵,展示了这个时代多彩多姿的精神风貌。现代标志中的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标志主体赋予它的伟大使命。关键字:汉字 字母 数字 综合 书法 民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文字从来没有象现在一样呈现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从丰富的商品到精彩的电视节目,以及街头缤纷夺目的广告……文字及其符号包围了我们,无处不在。文字不仅是标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能发挥人聪明才智的设计载体。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字体符号无疑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通常所讲的文字设计,包括汉字型、字母型、数字型。字体作为人类传达思想的一种视觉符号,本身就包含有特定的造型意念。以文字构成的标志,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具有视觉识别符号特征的符号系统。文字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信息,具备了传达语言概念和强化视觉识别的双重功能,因此普遍为设计者及其客户所看好。汉字型汉字经历了上下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本身就是一个内涵深广的宝藏。中国文字久远的历史,文字结构、虚实、承转的规律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自身的图案美,通过笔划、结构加以美化、变形、夸张、组织等就能创造出形式感强烈、个性鲜明独特的标志来。现举例分析:王国伦教授的92国际拍卖会标志源于汉字“拍”的字体形象,运用标准字体,只是将“白”字一撇重构处理,就传达了一锤定音的专业性形象。简洁明快,凝练概括。中国铁路的标志设计也是笔简意周,将“工人”二字作艺术处理,合而为一呈符号图形,几乎不需任何多余的赘饰,简明扼要描绘了火车头和铁轨端面的形象。王粤飞先生为香格里拉干红设计的标志,直接用汉字“香格里拉”构成,只用藏文形态加以处理,就传达了醒目的效果,既揭示了藏族文化内涵,同时又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汉字是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从一开始就有着形象的依据性和高度概括的标识性,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传统形式、地方风格、民族特征,大大地丰富着标志的表现形式,其特有的造型语言越来越多地在标志设计中有所体现。今天的汉字形式早已发展为一门形式独特,并可鉴赏把玩、陶冶性情的书法艺术。从字体上的草、隶、篆、行等,另有民间的云、水、如意纹等象形文字,都是我们进行创意的源泉,是其他任何文字无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和开发,就能创造出民族性与时代感高度统一的标志。 字母型随着我国设计行业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加快,字母标志应用也日渐广泛,正大显身手施展着不可替代的魅力。英文26个字母作为设计师发挥创意的源头,其几何形的外部形态,变化多端,可塑性极强。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常常构思巧妙、造型独特。每个字母皆可单独设计成标志,利用字母内空间变化,笔划变异、装饰等手法,丰富其造型。尤其多字母组合更具有表现力和挑战性,通过各种技巧运用组成庞大气势,来表达预期的构思意图,比如局部视觉焦点,文字组合图形,重复韵律感等。韩家英先生为新大洲设计的标志,以企业英文名称首写字母“S”为设计要素,简洁富有变化,粗犷的“S”代表了新大洲的坚实基础和实干精神,与“S”相连的弧线,仿佛大鹏展翅,冲击力强烈,标明新大洲公司勇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广东银城酒店的标志是由陈汉民教授设计的,取“S”为造型元素,涵盖了Satisfactory(满意),Silvery(银),Safe(安全)。整体又似连环的“S”,寓意国家、集体和个人全面发展,阴文 “H”则代表Hotel(酒店)之意。标志简约易懂且内涵丰富。 应用字母的标志创意,重点在字体的个性和编排设计上,形式创造要突破常规,依据字母各自的性格特征,对其进行相应的夸张美化,以独特的图形符号再现,增强其联想性特征,才会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 数字型阿拉伯数字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符号,可以超越各民族语系的障碍,正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型标志的应用,主要以阿拉伯数字为主,尤其是0-9这十个数字,简洁而易于变换,加以造型变化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风格独特,形态变化无穷。操作中常要根据美术字的造型,辅以图形化的联想与发挥,去达到良好的视觉效应。 数字型标志尤其大量运用于企业周年喜庆和各种纪念活动等题材,为提升人们对标志记忆值发挥着重要功效。这方面的典范有:第九届全国美展的标志,以四个“9”字为创意主线,其概念取向为1999年的第九届,四个“9”同时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于1949年,四个“9”又组成一朵绽放的花蕾,象征“美”的盛宴。书法用笔来表现“美术”的特征,主题明显。著作权70周年活动,以汉字“著”为设计题材,将“土”和“日”结合,加入了数字“70”的元素,稍加变化,便使主题一目了然,简单明了,效果突出。 综合型 标志设计以形达意,以意造形,手法不拘一格。综合型是指文字、图形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有汉字与图形的组合,也有字母或数字,要适时选择合适的搭配。有一定相近的文字和图案的结合会更容易进入境界,利于随心所欲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综合应用是字和图的共存共生,兼顾两者形象,都要有识别性,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也恰是其趣味之处。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任白慈善基金标志,以“任白”两字为切入点,这是源于粤剧大师任剑辉与白雪仙的纪念基金。“任”、“白”两字具有图形意蕴。另有演戏用的扇子,表示两层汉字:第一是扇子作为一种道具,可以借以象征戏曲;第二是“扇形”与“善心”谐音,两扇重叠代表任、白两个的共同心愿。标志以字与图的完美结合很好的渲染了主体思想。高中羽教授的北奇神茶标志,以汉字“北”为主要设计元素,并用西方的形象素材进行改造,使“北”字的身上长出天使的翅膀,形成字图合一的形象,贴切自然。 中国传统书法的应用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中最辉煌的冠冕,是中国的国粹,它的构成不过是几种简单的墨色线条,然而确是“造型之造型,抽象之抽象,动静之交汇,时空之凝聚,自我之至深至微的表现。”(李砚祖)。书法艺术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得到启示,靠了单纯的线条架构,匠心结体而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绎出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形象,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欢畅、草书飞动流转。从某种意义说,中国汉字的演化历史,就是中国人运用线形设计艺术的历史。在今天,这种线形设计已经走向全世界,成为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常常借鉴的艺术创造手法。靳埭强先生是其中很有成就的一位,他的许多标志作品,都有中国书法艺术的渗透,甚至把书法直接用于设计中。比如“丽晶酒家”,运用三个六角形的“日”字组成一个“晶”字造型,代表盛载佳肴的盘子,而盘中的美味则是用三笔墨色来表现的,同时又是“日”字的一横,揭示了酒店中式口味的经营特色。“一品廊”也是以毛笔书写的“一”字代表东方艺术,与英文首字母“A”结合,表现了画廊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还有熟知的“喜之郎”果冻,标志采用草书字体、走势及大小安排,整体表达一种欢乐、喜悦的气氛。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中国申奥会徽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源泉。傅抱石曾经说过:“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末,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以说绝了姻缘。”中国书法艺术正是这样从古至今都在启发着、丰富着中国的艺术与设计,同时体现着老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思想,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久用不衰的法宝 。 中国民族艺术的渗透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彩陶纹饰、漆器、雕刻、民间绘画等,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龙凤纹、如意纹、合耳兔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反映了民族审美意识。倍受世界瞩目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整体结构是取自传统吉祥图案“盘长”,既体现了北京的“京”字,又是舞动的人,同时还蕴涵着中国结、五环的图形,体现了体育、奥运精神,使标志既有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又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另外,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图形来表现,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到标志的造型中。横与直的平行线,形与势互相结合,表达了服务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中国极为丰富的传统图形资源在它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是设计师用之不竭的宝库。 另外还有花饰字体的浪漫优雅、飘逸灵动;变体字风格特异,视觉冲击力强等等。文字随着商业的发展,正在愈发展现出新的风采。近年现代印刷字体的出现,给字体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新的标志造型从简洁明了的现代派风格走向追求“自然、随意、繁复”的“后现代派”风格,更使文字的创意走向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文字源于生活,它的创意空间是极为广阔的,其在标志中的具体应用,不仅仅是作为视觉形式的表现,更是一种具有深层含义的精神内涵,展示了这个时代多彩多姿的精神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标志主体赋予它的伟大使命。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社会的表达手段。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一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电影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史、还原历史的目的。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电影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影像以文献价值。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二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三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电影、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进。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影视与传媒大 众 文 艺174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而骄傲。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谱》可以参与。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于5月16日正式回归。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好。《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气息又通俗易懂。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非常靠谱》是否靠谱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欠缺。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电影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注释: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1期.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影视与传媒

  • 索引序列
  • 纪实片的毕业论文
  • 纪实纪录片编辑室
  • 纪录片纪实研究论文
  • 纪录片真实性研究论文
  • 粤剧纪录片的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