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 前身是1941年7月创刊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理事长李竹如同志倡导,正式更名为《青年记者》,作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会刊。《青年记者》是目前全国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专业期刊之一。 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期刊”,荣获“中国传媒产业推动奖”。2009年12月4日,在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大学的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会”上,《青年记者》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期刊”。2009年12月18日,由中国传媒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STANCHINA)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传媒投资年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青年记者》荣获“09中国最具影响力专业媒体”称号。 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2009年9月统计,《青年记者》电子版2008年度覆盖29个国家和地区,机构用户已达3642个,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据龙源期刊网2009年11月统计,《青年记者》年度在龙源期刊网的网络发行量为55万人次,位列“时事类”期刊海外网络传播第10名。
不是的,可以看核心期刊名单!
是。青年记者是一本北大核心,核心期刊很少有一次过的直接下录用的,初审复审终审专家评审均会给出通知意见,周期的话不同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并且当前还是疫情期间肯定比预期稍有延缓,如果三到四个月还没有通知的话,建议核实清楚投稿通道是否有问题,正常的无论是拒搞还是录用都会有通知的。《青年记者》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除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档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
除了原有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变换句式,语言简明、连语、邀请语、读后感……这些新题型,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非常实用。它们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积累,拓展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的是学生的人文积淀,培养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新闻点评,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它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日常读报会发现,在重大新闻报道的最后往往有一个“编者按”,我想,那就应属于新闻点评的一种。既然是“点评”,我们就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拿出我们的态度意见。点评一定要是非分明,要画第二,选好点评的角度,切中要害,点到位。针对新闻,我们要抓住主体,抓住要害,抓住事件的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第三,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戒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第四,点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力求新颖、独到,做到生动形象、文采丰富、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切忌陈旧、老套、死板。
是。青年记者是一本北大核心,核心期刊很少有一次过的直接下录用的,初审复审终审专家评审均会给出通知意见,周期的话不同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并且当前还是疫情期间肯定比预期稍有延缓,如果三到四个月还没有通知的话,建议核实清楚投稿通道是否有问题,正常的无论是拒搞还是录用都会有通知的。《青年记者》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除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档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
如何写新闻评论 评论的作用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既然评论如此重要,写好评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评论呢? 评论写作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
评论的作用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既然评论如此重要,写好评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评论呢? 评论写作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但是种种差异中,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和梳理出稳定的规则和大致的认识框架。根据个人的体会,我从内容、品质、力量、语言、心态、风格、语境、思维和感染力等九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业务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评论写作应注意到以下方面: 一是评论和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也是直到今天还在某些评论中出现的低级现象。 二是评论的品质主要在于立意。“命意之高下”决定了评论的品质的高下。评论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观点立意高,能够关注重大社会现象,或者关注表面上看似微小事件背后涉及的重大命题,然后就重大现象或命题发言,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境界。作为评论,如果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那么言语的艺术是不足道的。 三是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之美。评论的真正力量在于事实和逻辑。只有事实和逻辑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真正说服可以被说服的人。而事实是客观的,逻辑却需要写作者真正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强大的逻辑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四是语言的漂亮在于分寸、准确。当然其他因素在语言上的投射,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我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评论语言与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寸和准确。当然,语言很好的分寸感,会为评论提供恰如其分的表达载体。好的想法或观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好的表达上来。 五是有论辩心态,心中要有“假想敌”。评论写作当然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和叙述和抒情的文体不同,评论文章是要应敌的,应对不同的反诘和质疑的,所以应该有“假想敌”的存在,有“敌情”概念,也就是说评论是战斗的文体,所以就是要有战斗的姿态。 六是要有好的风格。当然风格各异,似乎谈不上什么是好的风格,但是风格有个适应的问题。比如色彩,本来说不上什么色彩更好看,但是一具体到特殊的场合,一种颜色的适应性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比如象征悲哀的黑色,象征高贵的紫色,象征纯洁的白色等等。具体到评论上说,评论文章的风格也应该以文章发表时机、场合、媒体、受众特点的不同为根据,从而形成什么是好的评论风格的稳定看法。比如,马克思曾经谈过无产阶级的风格,应该战斗的,是鲜明生动的,绝不吞吞吐吐的。从中国近代评论发展历程来看,梁启超、章太炎、邹韬奋都是非常著名的评论大家,但却各个不同。如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章太炎则国学深厚,文章大气但却好用生僻典故,邹韬奋文字简易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三种皆为大家手笔,评论文章应该有风格,更应该有适应特定情况的风格,当然大家马上想到鲁迅的杂文风格,简直就是时代的传声筒,是为时代度身量做的。 七是语境的营造,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其他文章不同,评论文章走向清晰。语境的清晰与模糊,大约可以成为评论文章与非评论文章的分野。评论以清晰为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准确的判断都适合一个非常具体的客体,而不能随意模糊客体的条件。准确的判断同时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上的。没有一系列清晰构成的特殊语境,那么最终的判断只能是胡言乱语。任何不应该出现的模糊都会伤害文章的说服能力,伤害评论的品质。 八是思维的特点。评论的思维是一个走向聚合的思维,当然要从发散走向聚合。我们论述的对象总是千差万别,我们要从种种不同中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来,加以思维的聚合,分析共同的东西,我们的评论就应运而生了。从发散走向聚合,让我们的评论具有理论上强大的解释能力,因为文章是建立上广泛的观察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最终的聚合又为我们提供了真理的内核,为迷失在生活森林中的人们走出来指明一个方向。 九是评论的感染力。这是一个当然的想象,就是诉诸情感。在评论中如果可以看到人的命运体验、情感历程和喜乐悲伤等等,都会很好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立足于理性说服的评论以更好的情感支撑。中国俗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是说服宝典啊。 综上所述,我提出的就是写作评论的一个整体思考框架,从这个框架来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或现象,能够为评论提供一个丰满的、多角度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写作者理解评论文体的本质特点,把握从主题、语言到分析框架等一系列的要素,为提高评论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青年记者》 前身是1941年7月创刊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理事长李竹如同志倡导,正式更名为《青年记者》,作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会刊。《青年记者》是目前全国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专业期刊之一。 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期刊”,荣获“中国传媒产业推动奖”。2009年12月4日,在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大学的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会”上,《青年记者》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期刊”。2009年12月18日,由中国传媒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STANCHINA)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传媒投资年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青年记者》荣获“09中国最具影响力专业媒体”称号。 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2009年9月统计,《青年记者》电子版2008年度覆盖29个国家和地区,机构用户已达3642个,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据龙源期刊网2009年11月统计,《青年记者》年度在龙源期刊网的网络发行量为55万人次,位列“时事类”期刊海外网络传播第10名。
是期刊《青年记者》前身是1941年7月创刊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理事长李竹如同志倡导,正式更名为《青年记者》,作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会刊。 现在,《青年记者》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每年举办记者论坛、山东省业余记者十佳评选等活动。 多年来,《青年记者》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坚持高品位、高质量,不断提高指导性、权威性、贴近性,并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顾问,在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中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影响力居前,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2004年被推荐参加全国期刊奖的评选。 2004年下半年,《青年记者》改为半月刊,并进行了改扩版。
1、《青年记者》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2、《青年记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青年记者》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要看你 文章 占有几个版面,正常在 三、四页的,一般版面费在 2000元左右。
要看你 文章 占有几个版面,正常在 三、四页的,一般版面费在 1500元左右。
《全媒体探索》可不是水刊。这是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术期刊,跟北大核心期刊《青年记者》是一个编辑部出来的,选稿严格、审稿严谨,对论文质量、选题论点、作者身份等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也很受主管部门的认可。
是。青年记者是一本北大核心,核心期刊很少有一次过的直接下录用的,初审复审终审专家评审均会给出通知意见,周期的话不同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并且当前还是疫情期间肯定比预期稍有延缓,如果三到四个月还没有通知的话,建议核实清楚投稿通道是否有问题,正常的无论是拒搞还是录用都会有通知的。《青年记者》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除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档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
不是的,可以看核心期刊名单!
不是省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同时还有很多种分类的,比如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人文社科核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