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学位论文的结构及要求

学位论文的结构及要求

发布时间:

学位论文的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撰写结构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要求

为了统一和规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内容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4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论文主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5、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5-1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毕业设计(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绪论一般不少于500字。

5-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⑴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⑵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⑶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过程、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⑷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⑸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⑹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5-3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为正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论是毕业论文 (设计)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二是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注释中。一篇论着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原则上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查阅参考文献本科10篇以上。

7、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代码全文及其说明、外文原文及译文等。

8、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二、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1、论文文字和字数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万字。

2、论文书写

论文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复印纸上,单面印刷。

3、封面

由系统一规定,按照要求填写。

4、页边距

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行间距为22磅;装订线:5~10mm(左侧装订)

5、论文印刷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

(一) 封面

(二)论文独创性申明

(三) 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

(四) 目录

(五) 正文

(六) 参考文献

(七) 附录

(八) 致谢

6、字体规范

封面题目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内容摘要部分用宋体小四号字,关键词用宋体小四号字、加粗。英文摘要标题用Arial blacks三号字,内容用Time New Roman小四号字。

正文部分: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二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加粗;三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正文其余部分均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行间距22pt.正文标题较多时,从一级表转开始可以适当加大字号。

参考文献用宋体五号字。其它附件、附表(包括正文中的表格等)用宋体五号字,固定行间距18pt;文中程序代码用五号字,固定行间距18pt;图注用5号黑体,标注在图的下方,在文中要做引出,例如:如图所示,m是章节,n表示该表在本章中所出现图的序号;表注用五号宋体,表注在表的上方,在文中要做说明,例如:如表所示,m是章节,n表示该表在本章中所出现表的序号。

学位论文的结构和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术水平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和重要文献资料,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根据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汉语语法规范。对原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要求进行了重新修订。硕士、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求一致。

一、内容要求

1、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可根据需要设副标题。

2、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作者仔细核实授权书后签名。

3、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作者仔细阅读后签名。

4、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5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在结论部分明确指出论文的创新点是什么,体现在论文哪些章节中的段落或行中。

6、致谢

对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资助者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书写规定

1、论文字数

博士学位论文,理工科:不少于6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不少于8万字;

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要求为1万字左右。

硕士学位论文,理工科:不少于2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不少于3万字。

2、论文书写

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一律要求用A4标准大小的白纸打印。纸的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应空边25mm。页码放在页下端居中;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形如M,其中M为阿拉伯数字编排。行距:倍,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3、摘要

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500字以上,博士学位论文为1000~2000字,均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外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编排上中文摘要在前、外文摘要在后。

4、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处填“博”或“硕”)

索引(可选择或不选择)

5、论文正文

  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建议采用表1的格式。

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6、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二次 铣 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7、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原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8、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物理量的符号必须采用斜体。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作下标时也用斜体。

物理量计时单位

物量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2100~310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行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54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9、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按照GB3100~3102及GB715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10、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11、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1/(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

12、插表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用中文居中排写。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13、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中文居中书写。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坐标单位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论文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

学位论文原件中的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学位论文原件中的插图不得采用复印件。对于复杂的引用图,可采用数字化仪表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图稿。

1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仅作参考没有引用者,不写引用起止页)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 译者.

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编者名. 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研究生名. 学位论文题目.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 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

参考文献应包括论文工作期间所有查阅和引用的文献资料。原则上,博士研究生所查阅的文献不低于一百篇,硕士研究生不低于五十篇,工程硕士不低于三十篇。所有研究生的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参考文献总数的三分之一。

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同。

16、附录

对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等有特色的内容,可做为附录排写,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

17、索引

为便于检索文中内容,可编制索引置于论文之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设置)。索引以论文中的专业词语为检索线索,指出其相关内容的所在页码。索引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中文在前。中文按各词汉语拼音第一字母排序,英文按该词第一个英文字母排序。

研究生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相关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生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帮到各位读者,更多内容请浏览()。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相关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接受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二、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

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几部分:

1. 封面(参见附件1)。

2. 版权声明。

3. 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4. 中文摘要:内容摘要要求在3000字以内,应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5.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专业名称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后,研究生姓名下面一行写导师姓名。最下方一行为英文关键词。参见附件2。

6.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7. 序言(或序论、导论):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等。

8.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选题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

9.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学科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严禁抄袭剽窃。

10. 结论:论文结论要明确、精炼、完整、准确,突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应严格区分本人研究成果与他人科研成果的界限。

11. 参考文献:按不同学科论文的引用规范,列于文末(通篇正文之后)。外文用原文,不必译成中文(参见附件3)。

文献是期刊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版次、页码。

12. 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入的公式推导,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的辅助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缩略语,程序全文和有关说明,其它对正文的必要补充等。

13. 作者的.致谢、后记或说明等一律列于论文末尾。

14.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导师和作者本人均需签名)。

15. 封底。

三、学位论文的打印和装订要求

1. 学位论文要用规范的汉字打印。封面统一用我校印制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封面。封面上各栏目必须认真、正确填写。

论文一律打印。打印论文装订后的尺寸为285mm×205mm(版心尺寸为240mm×150mm)。

2. 论文要求字迹和标点符号清楚、工整、正确。凡层次不清,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者,应予认真返回修改。

3.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四、学位论文应打印和报送的册数

1. 硕士学位论文应按导师、学术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1本,校图书馆2本,院(系、所、中心)留存册数,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要求,确定打印或复印的册数,一般应有10-15本。

2. 所有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按图书馆的要求提交答辩通过后的正式论文,并且印刷版与电子版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完全一致。电子文本的文件格式为DOC或PDF文件,完整的电子文本包括封面、版权声明、中英文文摘、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或后记、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声明(具体要求请参见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北京大学学位论文远程提交)。

3.经研究生院确定为保密的学位论文,提交一本标有密级字样的印刷本论文,同时出具一份盖有北京大学保密委员会印章的《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通知》。无须提交电子文本。具体参见《北京大学图书馆涉密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

简述学位论文题目的结构要求

毕业论文论文结构及具体要求

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论文结构及具体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的结构依次为:

(1)封面;(2)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3)目录;(4)正文;(5)注释;(6) 附录;(7);参考文献(8)后记;(9)封底。

(一)封面

封面颜色一般为白色,要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排版,论文题目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可分为主辅两行题。

(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结论及意义等。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关键词一般为3—5个。

(三)目录

目录一般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或前言)、正文主体、参考文献、后记等。

“目录”两字三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与正文空一行。

(四)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

毕业环节只写毕业论文的专业,毕业论文正文原则上要求10000字以上;毕业论文之外还进行毕业设计、创作、演出等毕业环节的专业,毕业论文正文原则上要求6000字以上。

正文的层次序号为:

第一级:一、二、三、……;

第二级:(一)(二)(三)……;

第三级:.……;

第四级:(1) (2) (3)……;

第五级:l) 2) 3)……。

字体的要求:第一级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第二级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级及以下各级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文章正文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第一级题序和标题居中,其余各级题序和标题一律左对齐,与正文前空两格排。“结论”两字与上文空一行。

论文均加页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仿宋体五号字。页码居中,以绪论为首页。

(五)注释

注释采取脚注形式。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交代相关内容弓l用的出处,或需要进一步说明和阐述,则在文中注释(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进行上标,如[1],[3]。脚注紧跟在该页的'下面)。

注释常用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研究报告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注:两个责任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举例:

[1][3]刘小龙.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吴海霞,沈剑平.电视论坛[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6.

[4]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学位论文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管地:保管单位,完成年.起止页码.

举例:

[1]邓友.论电视艺术的美学性[D].北京:北京广播学院,.

3.析出文献类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注:两个责任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如文内已列明,则省略).

举例:

[1][英]穆尔.电影理论的结构[A].瞿涛.电影学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4.期刊文章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举例:

[9]李海.音乐传播的文化思考[J].当代传播,2004,(10):26.

5.报纸文章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1]周济.情系教育 办好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1—29(1).

6.网络文献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网络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网络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举例:

[1]吴霓.教育科学大家谈[J/OL]..

[14]方锦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外文期刊文献编排格式及示例

[10]Amit, 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6~18.

8.外文专著文献编排格式及示例

[3]Andrews,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M].IL:Irwin,.

9.各种未定类型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举例: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Z].海口:海南出版社,l998.

(六)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样本、问卷、图表、范例,冗长的公式推导、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以及解释、论证过程等。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目录按引用顺序排列,表示格式与正文注释基本相同,但省略页码。(八)后记

论文撰写的背景、目的、感谢和一些有必要交代的内容可在后记部分作以说明补充。

六、其它要求

在毕业论文中,不同专业还对文字、表格、图、公式、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等有具体要求,由该专业教研室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相应地提出。

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要求

为了统一和规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内容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4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论文主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5、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5-1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毕业设计(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绪论一般不少于500字。

5-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⑴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⑵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⑶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过程、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⑷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⑸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⑹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5-3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为正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论是毕业论文 (设计)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二是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注释中。一篇论着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原则上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查阅参考文献本科10篇以上。

7、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代码全文及其说明、外文原文及译文等。

8、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二、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1、论文文字和字数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万字。

2、论文书写

论文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复印纸上,单面印刷。

3、封面

由系统一规定,按照要求填写。

4、页边距

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行间距为22磅;装订线:5~10mm(左侧装订)

5、论文印刷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

(一) 封面

(二)论文独创性申明

(三) 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

(四) 目录

(五) 正文

(六) 参考文献

(七) 附录

(八) 致谢

6、字体规范

封面题目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内容摘要部分用宋体小四号字,关键词用宋体小四号字、加粗。英文摘要标题用Arial blacks三号字,内容用Time New Roman小四号字。

正文部分: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二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加粗;三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正文其余部分均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行间距22pt.正文标题较多时,从一级表转开始可以适当加大字号。

参考文献用宋体五号字。其它附件、附表(包括正文中的表格等)用宋体五号字,固定行间距18pt;文中程序代码用五号字,固定行间距18pt;图注用5号黑体,标注在图的下方,在文中要做引出,例如:如图所示,m是章节,n表示该表在本章中所出现图的序号;表注用五号宋体,表注在表的上方,在文中要做说明,例如:如表所示,m是章节,n表示该表在本章中所出现表的序号。

结构化学小论文要求及题目下载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分析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及其主要性能。关键词: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性能;应用摘 要 :多孔金属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 ,在很科学家极大的兴趣 ,成为材料类研究的热点方向之1 引言一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在传统的金属材料中 ,孔洞 (宏观的或微观的 )的剑桥大学、德国的 Fraunhofer材料研究所、日本的被认为是一种缺陷 ,因为它们往往是裂纹形成和扩东京大学等对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进行展的中心 ,对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不利了广泛的研究 ,获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2-5]。在我国 ,的影响。但是 ,当材料中的孔洞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多孔金属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也逐步得到重视和度时 ,材料就会因孔洞的存在而产生一些奇异的功发展。近年来 ,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在制备技术、结能 ,从而形成一类新的材料 ,这就是多孔金属材料。构和物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在各种民用和国防按照孔之间是否连通 ,可以把多孔金属材料分为闭领域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已经引起我孔和通孔两类 ,如图 1所示。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国政府、中科院和航空航天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尤其吸能性能、高阻尼性能、吸声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及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在 2005年立项的国家重大基础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 [1] ,因而在一般工业领域 (如研究计划 (973计划 )“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创新构汽车工业 )、国防科技领域及环境保护领域等有着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 ” ,更是体现了对该类材料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引起了中外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水化物等,然后将均混的混合物压制成密实块体即到目前为止 ,已开发的制备多孔金属的方法很多 ,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根据在制备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 ,可将多孔金属的制备工艺分为以下三类 :液相法、粉末烧结法和沉积法。 2. 1 液相法液相法包括的种类比较多 ,且较易制备大块的多孔金属和产品易商业化 ,成为多孔金属材料制备的主要手段,液相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 1. 1 颗粒渗流法颗粒渗流法[ 6 ]原理是首先将颗粒在模具内压实,烘干形成预制块。然后通过压力将金属液渗入中,并强烈搅拌使空心小球分散,最后得到空心球与金属基体形成的多孔金属材料。空心球铸造法的特点是孔径和孔隙率易于控制,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好。2. 2 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主要包括粉末烧结发泡法、烧结-脱溶法、松散粉末烧结法、中空球烧结法等。2. 2. 1 粉末烧结发泡法这种工艺[ 12 ]是首先将金属粉末和相应的发泡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发泡剂可以是金属氢化物、半成品,最后将此半成品加热到接近或高于混合物熔点的温度,使发泡剂分解,金属熔化,从而形成多孔泡沫材料。此种方法易于制作近半成品的零件和到颗粒预制块的间隙中,最后将颗粒溶除即可得到通孔结构的多孔金属材料。2. 1. 2 精密铸造法精密铸造法 [8]是首先用耐火材料浆料填满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孔隙 ,待耐火材料固化后 ,加热除去塑料 ,即形成一个多孔预制块体。然后把液态金属液浇入到预制块上 ,加压渗流 ,这一点类似于渗流过程。最后再除去耐火材料 ,就形成与原来海绵状塑料结构相同的多孔金属材料。 2. 1. 3 熔融金属发泡法熔融金属发泡工艺可分为两种 ,发泡剂发泡和通气发泡 [9, 10 ]。前者是在熔融的金属液中加入发泡剂 (如 TiH2 ) ;后者则是在金属液中通入气体 (如惰性气体 )。这两种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可制备孔隙率高、尺寸大、闭孔结构的多孔金属 ,但过程控制较为复杂 ,孔结构分布均匀性不高。 2. 1. 4 空心球铸造法空心球铸造法 [11 ]的原理是先采用商用酚醛塑料小球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加热直至塑料碳化 ,形成中空的小球。然后将这些中空的小球加入到金属液三明治式的复合材料 ,而且孔隙率较高 ,孔分布均匀。 2. 2. 2 烧结 -脱溶法这种制备工艺 [13 ]首先是将金属粉末和可去除填充颗粒均匀混合 ,其中可去除填充颗粒一般包括两类 ,一类为可溶于水或其它溶剂的盐 (如 NaCl等 ),一类为可分解有机物 (如尿素、碳酸氢氨等 ),均混后把混合物压制成致密的半成品 ,然后在一合适的温度烧结。若填充颗粒为可分解有机物 ,则烧结过程中颗粒会分解气化 ;若填充颗粒为可溶性盐 ,则在烧结后可用溶剂将其溶去便得到多孔金属材料。2. 2. 3 松散粉末烧结法松散粉末烧结 [14 ]是把松散状态的金属粉末不经压实直接进行烧结的方法。此种方法可用于生产多孔金属电极。 2. 2. 4 中空球烧结法通过将金属中空球烧结 ,使之扩散结合而制造多孔材料的方法。此方法制造的多孔材料兼有通孔和闭孔。金属中空球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在球形树脂上化学沉积或电沉积一层金属 ,然后将树脂除 明显的三阶段特征 ,即初始的弹性段 (Linear Elasticity)、中间的平台段 ( Plateau)和最后的致密段 (Densification)。其中 ,平台段的起始点应力称为泡沫材料的屈服或坍塌强度 ,此强度远小于其基体的屈服强度 [1]。当多孔金属材料受到外加载荷时 ,因屈服强度低很容易发生变形 ,而且变形量大、流动应力低 ,在变形过程中通过孔的变形、坍塌、破裂、胞壁摩擦等形式消耗大量能量而不使应力升的。高 ,从而能有效地吸收冲击能。这种在较低应力水形成金属烟。金属烟在自身重力作用及惰性气流的平下吸收大量冲击能的特征正是冲击缓冲所需要携带下沉积和冷却。因其温度低 ,原子难以迁移和扩散 ,故金属烟微粒只是疏散地堆砌起来 ,形成多孔3. 2 高阻尼性能泡沫结构 [16 ]。 多孔金属材料可看作是由三维网络状金属骨架去 ,或将树脂球和金属粉一同混合 ,随后烧结使金属粉结合 ,同时树脂球挥发 [ 15 ]。 2. 3 沉积法沉积法主要包括金属气相蒸发沉积法、原子溅射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三种。 2. 3. 1 金属气相蒸发沉积法在较高惰性气氛中 ,缓慢蒸发金属材料 ,蒸发出来的金属原子在前进过程中与惰性气体发生一系列碰撞作用 ,使之迅速失去动能 ,从而部分凝聚起来 ,与高压惰性气体原子碰撞 2. 3. 2 原子溅射沉积法在惰性气体的压力下,元素原子在飞溅路程中,金属原子一方面捕获气体原子 ,另一方面凝聚成金属液滴 ,然后到达衬底。在衬底上获得均匀包裹气体原子的金属体 ,最后在高于金属熔点的温度下把金属加热足够长的时间使捕获的气体膨胀 ,形成多孔金属材料。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孔结构非常理想 ,但成本昂贵 ,不易制备大件 [ 17 ]。 2. 3. 3 电化学沉积法这种方法是以聚氨基甲酸乙脂发泡材料为骨架 ,进行电解沉积 ,然后加热去除有机聚合物骨架 ,得到多孔金属材料。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材料不但孔隙率高 ,孔分布均匀 ,且孔互相连通呈三维网状结构 [ 18 ]。 3 多孔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多孔金属材料作为一类区别于致密材料的新型材料 ,具有一些其基体或母体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和功能 ,主要表现如下 : 3. 1 吸能性能图 4 多孔金属材料典型的压缩应力 -应变曲线多孔金属材料的应力 -应变 (σ -ε)响应具有与孔洞所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除了孔洞与金属基体之间所形成的界面外 ,材料内部还存在其它大量微观的 (主要是位错 )和宏观的 (较小的孔洞和裂纹 )缺陷 ,其组织状态和缺陷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当外力作用于多孔金属材料上时 ,将在基体中产生不均匀的应变 ,特别是在孔洞 (宏观的或微观的 )或裂纹附近 ,其应变情况更为复杂 ,从而引起缺陷区域原子重排。缺陷区的这种响应是粘滞性的 ,因而引起粘滞性应变 ,造成能量的损耗 ,导致材料的阻尼增加。 3. 3 吸声性能多孔金属材料的高孔隙率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19 ]。一般来讲 ,通孔或半通孔多孔金属的吸声效果比闭孔的好。多孔金属材料的吸声机制主要可归为两种 ,即声波经过多孔金属时流动阻力的升高造成的粘性损失以及声波与孔洞表面热量交换造成的热损失。 3. 4 电磁屏蔽、导热和导电性能多孔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很高的比表面积 ,因此具备很高的电磁屏蔽性能 ,即良好的吸收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 20, 21 ]。 3. 5 其它性能质轻 ,易着色 ,易加工 ,耐高温。 4 结语 (1)多孔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 ,因而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很多 ,因而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 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 and energy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 of foamed aluminum. (2)部分制备工艺在结构的可控性、孔径的均Metall[J]. Mater. Trans, 1998 (A29): 2497-2502. 匀性、样品的大尺寸化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因而制[10 ]Cymat Corp, Canada. Product Information Sheets. http: / / 备工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www. cymat. com. (3)随着工业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多孔金属[11 ]张勇 ,舒光冀 ,何德坪 .用低压渗流法制备泡沫铝合金 [J ].材料科学进展 , 1993 (7) : 473 -47. 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的[12]J. Baumeister, J. Banhart, M. Weber[M]. German Pa2研究也只是涉及到了多孔金属材料的一部分性能特terntDE 4426627. 1997. 点 ,相当多的潜在价值尚未被开发出来 MechanicalBehaviorofMetailicFomas[J]. . Mater. Sci, 2000 (30):191-227. Olurin,. ,或仅局限在(44) : 105 -110. [ 14 ]B. C.社,1982. [13]YA Novel sintering processformanufacturingAlfoams[J]. . Y. Zhao, D. X. Sun. -dissolution 实验室阶段 ,因而对性能的研究又提出了新课题。Scr. Mater, 2001 参考文献 : [1]L. J. Gibson, M. F. Ashby. Cellular Solids: Structure and 拉科夫斯基 .工程烧结材料 [M ].冶金工业出版Properties. 2nd ed[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K, 1997. [15]O. Andersen, U. Waag, L. Schneider, G. Stephani, B. [2 ]L. J. Gibson. Kieback. Novel Metallic Hollow Sphere Structures [ J ]. Annu. RevAdv. Eng. Mater, 2000 (2) : 192 -195. [3]O. B. Fleck, M. F. Ashby, Deformation and [16]张流强 ,常富华 .低密度金属泡沫的研制 [J ].功能材FractureofAluminum Foams[J]. Mater. Sci. Eng. 2000 料 , 1996, 27 (1) : 88 -91. (A291): 136-146. [17]. Lavernia,N. J. Grant. SprayDepositionofMetals?: [4]J. Banhart, W. Brinkrs. FatigureBehaviorofAluminum AReview[J]. Mater. Sci. Eng, 1998 (98):381-394. Foams[J]. J. Mater. Sci, 1999 (18):617-619. [18]X. Badiche, S. Forest, T. Guibert, Y. Bienvenu, M. [5]Y. Yamada, C. Wen, K. Shimojima,M. Mabuchi. Effects Corset, H. Bernet. MechanicalPropertiesandNon-Hom2 ofCellGeometryon theCompressivePropertiesofNickelFo2 ogeneousDeformation of Open -Cell Nicked Foams?: Ap2 mas[J]. Mater. Trans, 2000 (41):1136-1138. plicationoftheMechanicsofCellularSolidsandPorousMa2 [6]张勇 ,舒光冀 ,何德坪 .用低压渗流法制备泡沫铝合金 terials[J]. Mater. Sci. Eng, 2000 (A289):276-288. [J ].材料科学进展 ,1993 (7):473 -478. [19]许庆彦 ,陈玉勇 ,李庆春 .加压渗流铸造多孔铝合金及[7 ]J. Banhart. Manufa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其吸声性能 [J]1铸造 ,1998 (4):1 -4. ofcellularmetalsandmetalfoams[J]. ProgressinMateri2 [20 ]黄福祥 ,金吉琰 ,范嗣元等 .发泡金属的电磁屏蔽性能als Science, 2001 (46) : 559 -632. 研究 [J]1功能材料 , 1996 (27) : 52 -54. [8]F. Frei, V. Gergely, A. Mortensen, . Clyne. The [21]J. Kovacik, F. FoamModulusofE2 effectofpriordeformationon thefoamingbehaviorof“form2 lasticity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ccording To Percola2 grip”precursormaterial[J ] 1Adv. Eng. Mater, 2002 (4): tionTheory[J]. Scr. Mater, 1998 (39):239-246. 749 -752. [责任编辑 朱联营 ] [9]F. S. Han, Z. G. Zhu , J. C. Gao.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MetallicMaterials HAO Gang -ling1 , HAN Fu -sheng2 , LIWei-dong1, BAIShao-min1,YANGNeng-xun 1 (1.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2. KeyLaboratoryofMaterialsPhysics, InstituteofSolidState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Porousmetallicmaterialswithuniqueexcellentstructuresandpropertiescanbeutilizedasnew function2 aland structuralmaterials, which indicatsthattheporousmetallicmaterialshaveawidelypromisingapplication in manyfields. Thevariouspopularmanufacturingmethodsandthemainpropertiesoftheporousmetallicmaterials, in the present paper,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porousmetallic materials; preparation; properties; ppplication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页眉15mm、页脚15mm。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论文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阿拉伯数字(1、2……)编排。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论文标题一般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正文,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等混编在一起。注意孤行控制,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能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启始行不放在前一页。所有的表图,包括表题、图题和脚注等,都应尽可能放在同一页,以保持表图的完整性。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论文目录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排列顺序为: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摘要是文章的缩影,要求简明确切、不加注释或评论地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使用符号、略语或缩写等必须符合学科规范。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基本一致,语法正确、拼写无误、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关键词是摘要的一部分,一般由3-8个相对独立的反映论文主体内容和涉及范围的词或词组组成,是论文分类和建立索引的依据。中文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之后,英文关键词在英文摘要之后,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分别放置在中、英文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为增加检索的信息量,关键词应避免与标题相重复。 前言应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等基本内容。研究问题的由来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所针对的科学、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问题,指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与所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是作者对相关文献阅读、消化后的综合、提炼与升华,反映作者对国内外相关进展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因此,文献综述在叙述前人工作的同时,应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将文献综述写成前人工作的堆砌,也不应像教科书一样写成知识性介绍。研究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和综述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学术思想,提出科学假设或假说,提出论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达到的目的。 详尽列出研究所用材料,如生物材料及拉丁文学名、品种名称、菌株名称,实验材料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各种特征特性,由实验材料所得到的各种衍生材料、实验群体、世代、数量等,并明确指出各种材料的来源。详尽描述实验方法,以能将实验材料与实验结果贯通为基础,且他人能按所述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对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可在引用他人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加以描述,但对于自己改进或发明的新方法则需要详细说明,指出所用的是他人的方法,还是自己发明的方法,或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及改进的内容等。实验方法还应包括实验设计、田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试验时间、地点、数据采集(考种)、统计分析方法、所用统计软件、计算机程序等。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出;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1997a”、“1997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列出前3名作者,后面加“等”(“et al”)字以示省略;作者姓名之间用 “,”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人姓名的名字部分应缩写,并省略缩写点。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应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注明引用。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和逗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和“,”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要实事求是,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自己的研究是“首次”的,“领先”的,“填补空白”的,否则应避免使用这些或类似词语。

给你个网站:学科网你可以上那去找哦!!!!!!!!!!!!!

科技论文基本结构及总体要求

一、科学性。实事求是,富有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最根本要素,也是有别于其它题材文章的最本质属性。科学性在科技论文中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表达具有科学性;二是内容具有科学性二、首创性。内容新颖,富有首创性是科技论文有别于其他题材文章的特征所在。科技论文的首创性要求作者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并阐述出自己独到的理解,要求文章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是有所创新、有所提升的三、逻辑性。结构严谨,富有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四、规范性。科技论文规范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献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推动人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科技论文在格式、内容要求,以及一些特殊领域都应严格遵守国家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规范。

一、题目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用三号宋体,居中。二、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着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职务职称、电话号码、通信地址(具体到区)及e-mail等信息。三、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中文摘要300字以内,避免出现本文,本试验等字眼。四、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6个。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用分号“;”隔开。五、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写作要求1)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六、正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义占论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1)理论分析。2)实验材料和方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4)结果的讨论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具体格式要求: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2)正文文中标题: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七、结论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写作的要求是: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八、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原则1 只着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2一般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3采用标准化的着录格式。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着,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一)专着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9).[2]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论文集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俄]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着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三)报纸文章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1 连续出版物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2 专着(或译着) 作者. 书名 [M]. 译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3 论文集 作者. 文题 [A]. 编者. 文集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4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年.5 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P]. 国名及专利号, 发布日期.6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7 技术报告 作者. 文题 [R]. 报告代码及编号, 地名: 责任单位, 年份.8 报纸文章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9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 作者. 文题 [EB/OL]. http://…, 日期.10 光盘文献(数据库) 作者. 文题 [DB/CD].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11 其他文献 作者. 文题 [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要求:“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小4号黑体加粗,在正文或附录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另起一行顶格用5号仿宋体排列,序号用“[1]、[2]……”的形式编排,引用着作和引用文章时的注文顺序同注释。(本回答来源于学术堂)

  • 索引序列
  • 学位论文的结构及要求
  • 学位论文的结构和基本要求
  • 简述学位论文题目的结构要求
  • 结构化学小论文要求及题目下载
  • 科技论文基本结构及总体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