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地区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左扼两淮、右控汉河、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信阳地区现居民大多为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西南昌人及闽、粤、赣交界处的客家人后裔,清朝初期的信阳地区的主体方言应为赣语、和客家话,之后的几百年间,虽然行政上属于河南,但地理位置已经远超出中原,与安徽、湖北邻近,仅有十里之隔,且交通密切,故原方言不断被同化,逐渐形成了以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及大量赣语词汇和客家词汇相结合的方言。而究竟是受江淮官话还是中原官话的影响较大,目前尚未有定论。作为一种处于南北方言过渡带的西南官话,在汉语方言学中,信阳方言被统一划西南官话鄂北片:与片内极其相似的湖北省北部的襄阳-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共同为一套语言系统。
这得你们熟悉信阳方言的人才能写出来。进行方言调查,是为了更好的推广普通话,达到国家推普的目的。具体说来方言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方面,所以建议你把主要精力放在语音调查上,此外还有词汇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同一事物不同名称),还有一部分语法差异和特殊表达。
信阳介于鄂豫皖边缘地带,恰巧处于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的交汇处,方言独特性强是毫无疑问的。
沟爷、家屋、过涛、屋山头、夜个、前个、大前个、前一翁子、后个、清起来、晚歇喽、晌午顶、年时个、年头里、腮帮子、耳头、厨屋、锅铲子、瓢、锅拍子、油果子、麻馓子、烧不服、也熊、赖赖头、野里很等。阜阳话经典土话阜阳话也称阜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分支,在皖北、苏北、豫东、鲁南一带通行。阜阳也称汝阴、颍州、顺昌,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安徽省西北部,总面积为平方千米。阜阳的景点包括管仲老街、八里河、颍州西湖、阜阳生态园、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文峰塔、白雀寺等。
阜阳方言比较“胯”(土)发音不准 音调不准
人多啊、、、安徽第一大人口输出大市现在还把亳州分出去了,他们也算阜阳啊你没看每年北京上海广州火车多少辆到阜阳啊!铁道部长每年都来阜阳站视察、、、、人多的一B、、、
现在已经二十多岁的人了,虽然平时讲的都是阜阳普通话,但是儿时阜阳土话的记忆还储藏在记忆的旮旯里,以下记忆给大家分享下。 1.叽里咕噜---> 搞笑 2.可靠待我了--->可坑了我了 3.逗你能哩很--->就你聪明 4.拜胡屌摆扯--->胡说5.耶熊--->完蛋 6.粘闲--->厉害、有能耐(词性看语境) 7.大切个/切个/今个/明个/后个--->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8.拜吱声--->别说话9.过劲--->厉害10.肉叽--->墨迹11.排场--->漂亮 12.熊样--->样子阜阳话:切个,老表真叽里咕噜。和老表喝酒,可靠待我喽,几个人灌我一个。关键是旁边坐着一个大美女,长的可排场了,喝酒也比较粘闲,咱一个大男人也不能肉叽,喝吧。心想这回可耶熊了。回到家,媳妇一看我这个熊样,就知道喝酒了,逗你能哩很,逗你粘闲,你不是喝酒过劲么,咋醉成这个熊样?摆胡屌扯,拜吱声,我木有醉。阜阳土话你还记得多少? 在阜阳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来说下我们家乡的土话。“阜阳是俺家,老家类话好听类很”。 1. 胡吊链就是“一大早就瞎胡说”的意思。 2. 排场意思是“漂亮 ,美丽,帅”,我家那边就有个小伙叫“排场”。 3. 光滚可不要理解成“光棍”了,这个可以理解为“牛B”的意思。“佛”的意思就是“说”。 4. 徐diao“徐diao”就是“很啰嗦”的意思(用拼音是怕过不了审核...) 5. 格念人,kuo死你“格念人”的意思是“烦人”,“kuo”可以理解我“打” 6. 斜哒“斜哒”可以表示气的很,气的程度很大,都颤抖了。 7. 脸给你呼啦平“脸给你呼啦平”是指对脸狠大,表示一种气氛情绪。 8. 过劲哩羊熊样“过劲哩羊熊样”表示分过劲,很厉害。 9. 白作假!斗个鸡腿先“白”是“不要”的意思,“作假”是“客气”的意思,“斗”就是吃。阜阳话博大精深啊,哈哈。 10. 晚上斗两杯这里面的“斗”就是“喝”的意思。 11. 吸kuo烟这里的“kuo”就是“根”的意思。 12. 靠毁!一猛子睡过头“靠毁”是“糟糕,坏了”的意思,“一猛子”是指“一下子”的意思。 13. 依稀!小妮子怪口来“依稀”在这里是个语气词,类似于“哎呦”,“小妮子”就是“女孩”的意思,“怪”就是“很”的意思,“口”表示“厉害”的意思,“来”是个语气词,类似于“啊”。服不服?阜阳话有没有很厉害!哈哈! 还有许多其他的,欢迎大家补充! 粘闲=管谈——有本事,有能耐(可表褒、贬,具体看语境) 景里很=成脸子——不尊重的意思,狂 撒村——不听话 不景几——不聪明,傻,笨 机娘——背部 格啦拜子——膝盖 忒肚子——小腿后面部分 额儿概——额头 江绑——肩部 ji-ǒ脖子——脚踝腰子——肾脏 鸡咖(子)——男性生殖器官,阴茎 蛋子子——男性生殖器官,睾丸 只拉盖子——手指甲 ji-ǒ只盖子——脚趾甲 些喽=海喽——晚上 明-er个——明天 几个-er——今天 过搂明——后天 昨个-er——昨天 白扔——白天 不呆金——不舒服 呆金——舒服 左心——不舒服,呕吐前的感觉 想干曰——想呕吐 哈拉人——恶心人 磨唠人——折磨人 头直蒙——头晕 侯人——太咸(表咸的程度) 发噫声——不正常行为,通常指突然发病 嘣嘣——三轮车 看起来怪丽量——看起来整齐的样子 白佛话——别说话 徐叼——话太多(贬义) 一冒明——有东西在发光 料了——丢了 料扮喽——扔了 kěi管=粘不粘——可不可以,行不行 半拉绝子(半绝-er)——男孩 来切——有客人来 小n-ér——女孩 窗骨林子——窗帘 盖滴——被子 铺滴——单子,较薄的布 裤头子——内裤 肥裙——围裙喔啦牛——蜗牛 喝点肥——喝点水 红噫——薯类统称 红噫片——薯类切成的片状物 稀饭——粥,成分:水、大米、麦片、豌豆、蚕豆、红噫片……(基本上什么都可以放) 米茶——米汤,成分:水和米 馍——馒头,成分:面粉;较厚的饼 就菜——吃饭时的小菜,酱豆、榨菜…… 【不完全统计】 你好。 下面这句话只有阜阳亳州的能读懂,你试试看你可能读懂??? 我嘞亲人们注意老!天气预报佛类鸡个明个后个大后个,咱这个类温度一加使下降几度,千万要穿暖焐老,白冻住老,丝袜就白穿老。赶回来冻类割老败子疼、撅指头子疼、额老头子来疼,就毁事老,不嘚劲,再淌清脓鼻子,弄不好还得喝月、吊匪,可得注意老航!俺来不佛其他类老,恁自己多注意就管了,白叫关心恁类人嫩么费心~~阜阳亳州的老乡,来来来,咱拉拉呱。天歇了,来切了。就是天黑,来客人了。 买东西讨价还价时,商家会说:给你客气点。就是少收点,让点利,图你下回再来的意思。 夜个。就是昨天的意思。 排赏,就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离开阜阳整整33年,好多土话都已忘记。也好,留些给别人作答也罢。阜阳土话,总体上是中原官话的一个交融!阜阳北部有点偏向于豫东方言,比如太和界首北边。阜阳西边有点豫东南方言,比如临泉西边。阜阳南部有点偏向于江淮官话,比如阜南南部,颍上南部靠近淮河地区。阜阳各地方言又夹杂着山东方言!进而形成了阜阳特色的土话!既有北方的豪爽,又很好的南方的柔美!!! 我来补充:老非欧 老水牛 花大姐 瓢虫 格拉摆子 膝盖 接驳 胳膊 筑饭 做饭对于土话我知道的也不多,应该说没接触过吧,全国各地的方言何其多,也不能说什么都懂,但方言这个东西再不保护就真的会慢慢消失的啦,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现在有太多的小朋友都不会说家乡的语言了,所以希望现在个个地方都能保护自己的方言,不要让各种土话,方言消失。
没看过这方面的书籍!!
朋友,方言产生的原因在于:是语言因地域、政治等原因被分化或统一,进而发展不平衡而逐渐形成的。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语、客家方言 、闽语 、粤语 、湘方言 、赣方言 等等。下面依次述之: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使用这一方言的人约占中国人口的70%。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北方话中只有平声区分阴阳。)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它方言中比较少见。2,吴语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吴语内部分为太湖片(北部吴语,包括苏南、上海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上海话、苏州话或绍兴话为代表)、台州片(浙江台州一带)、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处衢片(浙江衢州、丽水一带)、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其中安徽西南部和浙江西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其主要特点为:古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三分,其中全浊声母一般读作浊音,如大多数地点古端透定三母读/t/、/th/、/d/。大多数地点古三个鼻音韵尾合并为一个(一般为-ng)、三个入声韵尾亦合并为一个(-?)。双元音多单元音化,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化。声调按清浊分为两组,一般有七到八个,但上海市区只有五个。3,客家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四川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客家话不仅限于汉族客家人使用,在畲族中也广泛使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4,闽语在福建、台湾、海南、菲律宾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系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共有“-p,-t,-k,-?,-n,-m,-ng”七种辅音韵尾;保留中古汉语声调“平、上、去、入”分阴阳的特征。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间。粤语声调非常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征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站汉族总人口的5%。6,湘方言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为老和新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北方话。湘方言以长沙话(新)及娄邵片(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特点为方言舌音,后鼻音丢失,及ch/q不分、h/f不分、sh/x不分、ong/eng不分等。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湘潭话等。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7,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靠近江西一侧的部分地区,如浏阳平江茶陵等地。使用人数约为。 主要有:北部地区的南昌话、东部地区的鹰潭话、中部地区的抚州话、西部地区的宜春话、西南部地区的吉安话,江西其他地区有的为客家话,不属于赣方言。8,其他方言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通常被认为是北方方言的一种。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相传为宋朝时驻守广西的平南军讲的山东话。是北方方言的分支。徽语:又称徽州话,或认为属于吴语。
方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这个条目所探讨的方言,仅限于狭义的方言,也就是所谓的“地域方言”。至于广义的方言,也就是包括地域以外其他不同种类之语言变体的讨论,请见“社会方言”和“个人方言”。此外,关于中国西汉时期学者扬雄名为《方言》的著作,请见“方言 (著作)”这个条目。 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谓的“语言”和“方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采用社会语言学者“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的判别标准,或者是历史语言学者“历史发展关系”的判别标准,我们都无可避免地会碰到相当程度的任意性和困难性。因此,多数人同意,在实际操作上,判别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往往是政治性的,如果某种语言完成标准化(特别是书面标准化)的程序,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语言”(其本质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标准化方言”);如果某种语言没有完成这个程序,则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方言”(本质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非标准化方言”)。 目录 [隐藏] 1 “方言”或“语言”? 2 语言人类学的看法:将语言视为是抽象观念 3 社会语言学的看法:相互理解性 语言差异的连续性 理解的定义 不同个体的不同理解能力 4 历史语言学的看法:历史发展的关系 基本观念的混淆 和“相互理解性”概念不一定兼容 语言变迁的不同速度 5 用政治因素来理解所谓“方言”的概念 6 和“方言”相关的研究书目举隅 7 参考出处 8 参看 9 外部链接 [编辑] “方言”或“语言”? 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虽然一些语言学者曾经提出种种不同的判准,但是讽刺的是,这些不同的判准却常常会产生不一致的结论(详见后述)。而在实际操作中,和“方言 vs. 语言”相关的判断不但是主观的,而且基本上是由于不同语言之使用者的政治权力不一致而造成的。一个或一些语言之所以会被称之为“方言”,通常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由于这些语言缺少适当的书面语,或者是虽然有书面语,该书面语却不被承认为具有正当性; 由于这些语言的使用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 由于这些语言长久以来被其他的语言所歧视(Wikipedia 2005a)。 以下对语言学者几种比较常用的“方言 vs. 语言”判别方式进行讨论,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判准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以“政治因素”来解释何谓“语言”,何谓“方言”,就变成是比较具说服力的说法了。 [编辑] 语言人类学的看法:将语言视为是抽象观念 对语言人类学的学者而言,方言是指“某个口语社群(speech community)所使用之某种特定形式的语言”(Wikipedia 2005a)。也就是说,相对于“方言”而言,“语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有的人在口头上所使用的都是某种“方言”,而不是“语言”。 事实上,在现代某些社会中,人们会人为地制定所谓的“民族共同语”或“官方语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族共同语”或“官方语言”也是以某一种方言为基础而产生的,在本质上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方言。以中国所使用的“普通话”为例,中国的语言学者周振鹤和游汝杰(1986,5)就这样表示:“且不管大多数人所说的普通话都是带有方言特征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也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北京话和北方话当然也是方言”。 [编辑] 社会语言学的看法:相互理解性 一般来讲,多数的语言学者会试著依寻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将“相互理解性”视为是判断“方言”或“语言”时最重要的一个判准。简单来讲,如果一个人会使用A语言,在不用另外教导的情况下,她/他也可以了解B语言的话,那麽,这个B语言就可以被视为是A语言的方言,或者A语言可以被视为是B语言的方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A语言和B语言都被视为是另一个C语言的方言,而C语言则被称之为“语言”。相反地,如果使用A语言的人无法了解B语言的话,那麽,A语言和B语言就是不同的“语言”,而不是“方言”(Terralingua nd)。 这个定义虽然看起来简单明确,但是在实际应用上却也有不少困难,以下列举一些例子。 [编辑] 语言差异的连续性 “相互理解性”概念的第一个难题在于“语言差异的连续性”。比如说,A语言的使用者了解B语言,B语言的使用者了解C语言,C语言的使用者了解D语言。然而,A语言的使用者却不了解C语言,而B语言的使用者也不了解D语言。那麽,这四个语言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在哪里划上“语言”和“方言”的界线呢?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是一个连续体,并不存在一条明晰而可以一刀两断的界线。语言学家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方言连续性(Dialect Continuum)”(见Wikipedia 2005b)。 此外,如果是A语言的使用者了解B语言,而B语言的使用者却不了解A语言的话,那麽,我们是应当以A语言的使用者当作标准,而将这两个语言的关系视为是“方言和语言”,还是要依照B语言使用者的标准,而将这两个语言视为是不同的“语言”呢?(Terralingua nd) [编辑] 理解的定义 再者,“相互理解性”这个语汇本身就不是十分容易定义的一个概念。到底什么叫做“理解”呢?比如说,如果A语言和B语言使用者只能进行“半沟通(semi-comunication)”的话,那麽,这算不算是理解呢?再比如说,A语言的使用者可以在口语上理解B语言,但却无法理解B语言的书面语,那麽,这又算不算理解呢?相反地,如果A语言的使用者可以在书面语上理解B语言,但却无法理解B语言的口语,那麽,这也算是理解吗?(Terralingua nd) 以使用芬兰语的人来讲,由于瑞典语是芬兰公立学校所教导的一个科目,所有的芬兰人基本上都懂瑞典语,因此他们也可以读懂一些丹麦语。然而,他们却在口头上完全无法理解丹麦语。所以,以芬兰人的标准来看,我们难道应该宣称丹麦口语和瑞典口语是不一样的“语言”,但是丹麦书面语却是瑞典书面语的“方言”吗?(Terralingua nd) [编辑] 不同个体的不同理解能力 此外,使用同一个语言的不同个体,其实也拥有不尽然相同的“理解能力”。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具备多语能力,和只具备单一语言能力的人相比,她/他可能在理解没正式学过的语言上,就拥有更好的机会可以理解其他语言。Terralingua(nd)以一个没正式学过荷兰语、但却懂其他六种印欧语系语言(丹麦语、英语、德语、拉丁文、挪威语、瑞典语)的学者为例,由于精通多种语言的关系,这个学者虽然完全没有学过荷兰语,却多少可以理解些许荷兰语。那麽,我们是不是应该说,对于只懂瑞典语的人而言,荷兰语是另外的一种“语言”,但是,对这个学者而言,荷兰语却是瑞典语、德语或者是英语的“方言”呢?, 事实上,除了上述这三个论点以外,我们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来挑战“相互理解性”这个概念的适用性。我们所要指出的是,用“可理解性”来区辨语言和方言,在实际操作上是充满困难的。 [编辑] 历史语言学的看法:历史发展的关系 有很多历史语言学者,则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著手,将“从某个历史上比较久远之沟通媒介发展出来的口语形式(speech form … of the older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from which it developed)”称之为“方言”。比如说,以这种观点而言,属于日尔曼语族的语言就被视为是“拉丁语”的方言,而现代希腊语则被视为是“古希腊语”的方言(Wikipedia 2005a)。然而,这种定义也会遭遇到不少难题,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讨论。 [编辑] 基本观念的混淆 第一个难题是基本观念的混淆。从这种观点来看,假设A语言系衍生自B语言,而B语言又是衍生自C语言的话,那麽,以B语言为例,虽然她对A语言而言是一种“语言”,而A语言则是一种“方言”;但是,B语言却也同时是C语言的“方言”,而C语言则是一种“语言”。这种操作方显然会让整个概念系统变得复杂而混淆不清(Wikipedia 2005a)。 [编辑] 和“相互理解性”概念不一定兼容 再者,以“历史发展关系”当作标准所界定出来的“语言”和“方言”,其彼此之间却不一定具备社会语言学者所强调的“相互理解性”。也就是说,在将“承传关系”视为是判别语言或方言之主轴的时候,作为“子语言”的“方言”,和作为“母语言”的“语言”之间,却不一定具有“相互理解性”(Wikipedia 2005a)。 [编辑] 语言变迁的不同速度 最后,一个“语言”有可能会同时产生一个以上的“方言”,而这些“方言”又各自有不同的变化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可能出现的情形是,某两个历史发展关系上比较不亲近的“方言”(根据历史语言学者的定义),她们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性”,竟然比她们和其他历史发展关系上比较亲近之“方言”的“相互理解性”还要高。以同属于罗曼语支(Romance)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为例。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相似性,就比她们和法语之间的相似性高得多,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意大利语和法语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西班牙语和法语之间的关系,都比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关系要密切的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法语在历史上变化的速度比较快,而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变化速度比较慢,所以她们两者之间反而拥有更多共享的语汇(Wikipedia 2005a)。 [编辑] 用政治因素来理解所谓“方言”的概念 语言就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 --- Max Weinreich (引自Wikipedia 2005a) 如果说,无论是“相互理解性”或者是“历史发展关系”,都无法清楚地划出“方言”和“语言”之界线的话,那麽,根据多数语言学者的共识,造成这条界线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在语言“本身”,而是语言以外的其他政治和社会因素。在区别“方言”和“语言”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语言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程度。如果某种方言曾经被书面化(这通常是标准化的前提)过、而且已经达成一定程度之标准化的话,我们就将其称之为“语言”(Terralingua nd)。 Peter Trudgill 就曾经这样宣称,对他而言,“语言”就是“一种独立的、标准化的变体 ……,而且有她们自己的生命(independent, standardized varieties ... with, as it were, a life of their own)”(引自Terralingua nd)。以这种标准来看,这个世界上多数的既存语言,可能都无法被称之为是一种语言。事实上,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其实都存在著很多可能变成“语言”的方言。然而,如果论及历史发展的现实,我们却发现到多数的语言都没有完成这个标准化的程序,而被人称之为“方言”。相反地,只有某些特定的语言被某些人刻意选取出来,而成为所谓的“语言”。那麽,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种历史发展的现象呢?为什么某些语言最后变成“语言”而某些语言最后变成“方言”呢?Terralingua (nd)正确地提醒我们,我们应该要追问是谁在从事这些标准化的工作?是谁从这些标准化的工作中获得好处?答案很明显,正是那些菁英、国家机器的建构者、以及教会代表。正是这些人的选择,决定了一个语言是被称之为“语言”或者是“方言”。 因此,所谓“方言”或“语言”的分类,其实反映的不是语言本身的优劣,而是语言使用者的相对政治权力。一个语言之所以被称之为“语言”,那是因为使用这个语言的人掌握了政治决策的权力。相反地,一个语言之所以被称之为“方言”,那是因为使用这个语言的人被剥夺了标准化其语言的权力。就像Max Weinreich所宣称的“语言就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一样,Terralingua(nd)也用类似的方式对“语言”下定义:“语言就是拥有国界的方言”、“语言就是菁英所推销的方言”。 [编辑] 和“方言”相关的研究书目举隅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只收入专书,不收入书籍篇章及期刊论文) Britain, David, and Jenny Cheshire. eds. 2003. Social Dialectology: In Honour of Peter Trudgill.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 Campbell, Lyle. 1998.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heshire, Jenny, and Dieter Stein. eds. 1997. Taming the Vernacular: From Dialect to Written Standard Language.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Escure, Genevieve. 1997. Creole and Dialect Continua: Standard Acquisition Processes in Belize and China (PRC). Amsterdam: J. Benjamins. 广户敦,1986,方言语汇の研究:言语地理学と国语史との接点を求めて。东京都:风间书房。 弘文阁编辑室编辑,1986-1987,方言学研究论文集。日本肃蛛特别市:弘文阁。 黄金文,2001,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Kortmann, Bernd. eds. 2004. Dialectology Meets Typology: Dialect Grammar from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李如龙,1996,方言与音韵论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林语堂等著,1975,方言专号: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台北:东方文化书局。 Linn, Michael D. eds. 1998. Handbook of Dialects and Language Variation. 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Romaine, Suzanne. 1994. Language in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Leuvensteijn, J. A., and Johannes Bernardus Berns. eds. 1992. Dialect and Standard Language: In the English, Dutch, German, and Norwegian Language Areas: Seventeen Studies in English or German. Amsterdam: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olfram, Walt, Carolyn Temple Adger, and Donna Christian. 1999. Dialects i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Mahwah,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Wolfram, Walt, and Donna Christian. 1989. Dialects and Education: Issues and Answers. Englewood Cliffs, .: Prentice Hall. [编辑] 参考出处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Terralingua. nd. Language or Dialect? [online]. np: Terralingua, [cited 2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1]. Wikipedia. 2005a. Dialect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4 February [cited 2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2]. Wikipedia. 2005b. Dialect Continuum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4 February [cited 2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 周振鹤、游汝杰,1986,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辑] 参看 方言学 语言 社会方言 个人方言 标准化语言(标准化方言) 汉语方言 [编辑] 外部链接 Terralingua:Language or Dialect?
南方方言保留了最完整的古汉语字词、读音和原意,词汇量大,表意清晰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古汉语口语的活化石,历史底蕴深厚。同时语音因地、因时而异。
江西话是中古汉语,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发音、字词、语义,和客家话、粤语高度相似,大概分化在南宋灭亡时期。其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饿ngok4)、浊音(金jim1)、字(厥jie1<他>、摄<单肩扛>)、称呼(新妇xin1fu、爷娘ya2yang、嬷嬷ma3ma)。再者,江西话用送气(zh ch sh th)阻音、不送气(z c s t)区分卷舌音、平舌音,元音分短元音(a o e i u v)和长元音(aa oo ee ii uu w),存古代高(我ngo,你ng,厥jie1),这与印欧语系相近(汉人祖先起源于甘肃一带,毗邻印欧人种,基因研究我们和印欧人是近亲)。如果想听宋人怎么讲话,就听江西话(gang1xi wak4)。
可以参考
江西话南方赣方言口语词汇江右民系语言本字,里面有专门的本字和发音收集
南方方言保留了最完整的古汉语字词、读音和原意,词汇量大,表意清晰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古汉语口语的活化石,历史底蕴深厚。同时语音因地、因时而异。
江西话是中古汉语,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发音、字词、语义,和客家话、粤语高度相似,大概分化在南宋灭亡时期。其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饿ngok4)、浊音(金jim1)、字(厥jie1<他>、摄<单肩扛>)、称呼(新妇xin1fu、爷娘ya2yang、嬷嬷ma3ma)。再者,江西话用送气(zh ch sh th)阻音、不送气(z c s t)区分卷舌音、平舌音,元音分短元音(a o e i u v)和长元音(aa oo ee ii uu w),存古代高(我ngo,你ng,厥jie1),这与印欧语系相近(汉人祖先起源于甘肃一带,毗邻印欧人种,基因研究我们和印欧人是近亲)。如果想听宋人怎么讲话,就听江西话(gang1xi wak4)。
可以参考
江西话南方赣方言口语词汇江右民系语言本字,里面有专门的本字和发音收集
那半弯新月悬挂于空,洒落一地的晶莹.夜已被月洗白,月下,匆匆的步履停顿,凝望,清点心中如帛的情丝.月透着初秋的韵致,想念已悄然坠临,无语凝噎的痛楚在心间扩散,丰盈的思念在秋夜沉迷,抒这夜的情愁,暂缓的思绪,在悠长的月辉中淋漓.初秋的夜,因为一份难释的情怀,点醒了长夜的冷清.揽一缕清辉,来填满记忆的画面,黑白相间的色调,憔悴了夜的容颜.夜风吹暗尘,几处萧管声,也难弹尽心中意.静依窗前,看月影点点,零乱了多少寒蒨.那一浅碗月静静地搁在半空,照着在文字中徜徉的身影.涂抹的线条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心随着线条延伸起伏.藏了一季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帘,落在素净的文字上,线条已渐模糊,纸页湿了全身,澎湃的是秋夜难匿的思念.距离纠结的伤痕在心口隐隐成念,飘散的发丝在空中忧郁地低吟.初秋的夜,是思念穿透心房的片片剪影;是消瘦的日历挽留记忆的过程.美丽而遥远的距离总是一种伤痛,无法兑现的诺言,面对现实的门槛,总是千回百转,已然成殇的心仍然希冀某一刻的心灵共融.于是喟然,不能有花前月下的相依,却能同享那一轮清辉的沐浴.距离顷刻间浓缩成一个身影,在月中渐明.月呀,你是无眠时纷飞的思绪;你是心底蕴藏的一抹情愁;你是心中遥寄的一份祝福.这样的夜浸透着莫名的想念,重重叠叠的影子在眼前交织,让冷清的夜变得如此灵动.窗台上的月总是静静地倾听着心跳的剧烈,偶尔偷窥那双眼里闪现的点点莹光.文字在撞击着心房,幻化成缕缕秋风,在夜的隧道里穿行,月牵引着它的脚步,走向心中执著的天堂.那岸的灯火呀,可否是为迎接这流浪的灵魂而明?时间总是喜欢找寻搁浅的思念,你依然是心底最深的收藏.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让成茧的心在夜里守望!今夜的月,即使是半钩弧线,也是上苍的恩泽,感念命运中的巧遇,珍视相遇的分分秒秒.就算用一生去盘点对你的情怀,那也是心无悔的选择.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我这儿有很多地方方言的论文,随便一篇就可以吗?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少部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读[-?]之外,大部分官话方言失落了全部中古入声,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韵尾现在只剩下“-n,-ng”,但出现了大量儿化韵“-r”韵尾。原本连接“i,ü”韵母的“g,k,h”声母已被颚音化成“j,q,x”声母。官话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但出现了中古平上去入以外的轻声。因此,官话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上述现象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语,或称吴方言:在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典型的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语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但吴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模糊入声。 客家话,或称客语:在中国南方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5%。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话、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最具影响。但是,根据现有的语音学研究,闽语的音系相当接近上古汉语的音系。 闽南语(狭义的,即闽台片闽南话)共有“-m,-n,-ng,-p,-t,-k,-?”(貌似问号的国际音标是紧喉音。)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山西方言、吴方言、江淮方言仍保有这种弱化入声)”七种辅音韵尾。闽南语是汉语中声调较复杂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个声调(不含轻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音、台湾音通常有七个声调(不含轻声)。同时,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语,闽(南)台片的闽南语内部较为一致。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2%。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有九个声调(桂南勾漏片有十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粤语包含了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但是粤语中没有混合入声,可以认为粤语中保留的古汉语成分要早于吴语,但晚于闽语。 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按是否保留浊声母分类,可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其中浊声母已基本清化的部分新湘语相对接近官话,但也有部分与官话差异较大的新湘语保留有部分全浊音及特有语音和词汇。新老湘语分别以长沙话(新)及衡阳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历史上湖南地区受到北方文化的强烈影响,故湘语内部差异比较大。并且有多个时期古汉语语音特征之重叠。 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老表话、江右语等。属汉藏语系汉语族,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早先的3000万不准确)。古全浊和古次清合流为送气音,梗摄字文白异读。昌都片及长江沿岸一带普遍存在全浊声母,但多非严格的古清浊对立。多数地区”知三章组“或”知二章组”端读,日母今读仍为鼻音ȵ。南昌话有七个声调,辅音韵尾-t -k -n -ng,建宁、高安、临川等地为m n ng p t k。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 [-ʔ]。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 [-ʔ])。其白读系统与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的不少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官话。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传统上将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近年来有人主张将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吴语。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呼声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讨论,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 务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这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 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 务。在这里,我想就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和方法提出两点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小语界的同仁。一、突出词和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对于语文科的名称,叶圣陶先生有个权威的解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科既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但我认为,其 重点是发展儿童的书面语言。因为第一,从学生发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看,无论是接受、检索、保存和传递 信息,还是创造新的信息,主要依靠书面语言;第二,从学生学习语言看,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存在重大 差别,前者比后者复杂得多,因此学习起来也困难得多。现在有不少人认为说出来是口头语言,写下来就是书面语言;说得好就一定书面表达得好。这是不理解口 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存在着重大差别的片面认识。当然,“文本于语”,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必要条件。从语 言发展的顺序来说,口头语言的发展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的,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再说小学生(特别是低 年级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在要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之前须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 发挥作用,即将内部语言“外化”为口头语言,借助口头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因此现今的小学语文 教学采取“从说到写”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是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必要条件;说得好未必一定写得好。书面语 言和口头语言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人的书面语言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产 生的,因此它必须是独白语言,只能用语言手段来表达信息的内容,并且运用视觉符号。但是口头语言是交谈 者在场的情况下,在直接交际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它是对话语言,可以用非语言手段(如动作、声调、脸部 表情)来表达信息的部分内容,并且运用听觉符号。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从产生语言功能的心理本质 来看,书面语言是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的另一种过程。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代数学,是有意的、自觉的语言活动 中最困难、最复杂的形式。”根据许多语言心理学家的研究,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在下述四项参数的值上有重大差异:(1)情境率, 即:情境成分的数量/省略和代用成分的总数;(2)词语的不重复率,即:语言表达中不重复的词的数量/ 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3)鉴定率,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词语数/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4)积 极率,即:语言表达中动词的总数/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简言之,规范的书面语言是上下文一致(即情境成 分很少)、句子连贯、词语丰富、能很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积极面的语言。要让学生掌握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就必须让他们进行比较严格的词、句、段、篇的训练。但是我很同意 有人提出的“小学阶段要强化词句,淡化篇章”的主张。因为词和句(包括句群)的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 而且小学生的智慧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这个年龄阶段是掌握 词和句的最佳期。如果小学生不着重进行词、句训练,那么他们进入初中和高中后就很难再将语文学好。因此 ,我认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在让学生一般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写作手法的基础上,着重让他们进行品词 品句训练,进行语感训练。小学的作文教学应在让学生掌握观察、审题、立意、谋篇等一般技能的基础上,着 重让他们进行用词造句的训练。例如,某校有位三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们写了一篇童话体作文。如何评讲?我 建议这位教师不要面面俱到。除了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修改错别字外,主要应根据词语的 多样性、上下文的一致性和句子的连贯性这三项要求修改语言文字,而且可以先共同修改一篇。后来这位老师 引导全班学生很成功地修改了一篇题为《森林又安静了》的文章。原文如下,有横线的词句学生们都一一作了 修改。森林又安静了今天,天气多好啊!森林里的小伙伴都到大草地上来玩,有小狗、小猫、小鹿、小刺猬、小兔……它们玩 得多快活呀!①有一只老虎出现在它们面前。老虎恶狠狠地说:“你们这些小家伙,这是我的地方,②快走, 快走。”小兔和小猫说:“老虎你不要再称霸了,你要是称霸,我们就告诉大象伯伯去。”老虎说:“大象算 什么,我是森林之王。”小松鼠说:“咱们告诉大象伯伯去。”小猴子说:“对,对,③告诉大象伯伯去。” “我谁都不怕!”老虎说,④“你们告诉大象去好了,反正我是森林之王。”小兔它们真的告诉大象伯伯去了。大象说:“⑤小动物们,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小动物们说:“⑥它在欺侮我们。还,还说您的坏话呢。”大象说:“带我去看看。”⑦小动物们把大象 带到⑧那里。大象把鼻子一甩说:“老虎你听着,你要再欺侮小伙伴,我就对你不客气。”老虎说:“那我们 就比比看,谁本事大。”⑨大象伯伯也不用鼻子甩,就用腿轻轻一踢,把老虎踢得很远很远。小动物们(10)快活得说:“好,好,好。”森林又变得平静起来。①这一句和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改成“忽然老虎出现在它们面前”。②既然老虎是用恶狠狠的语气说话,那么“快走,快走”最好改成“快滚,滚。”③前面已经出现了两次“告诉”,这句可改成“去找大象伯伯”。④前面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告诉”,这句可改成“你们去找大象告状好了”。⑤文章中共出现四个“小动物们”,用词太单调。这里可根据大象伯伯慈祥的性格,改成“小朋友们”。⑥“它”是谁?大象不明白,应该改成“老虎”。⑦为避免用词重复,“小动物们”可改成“大家”。⑧“那里”是什么地方?读者不明白,应改成“大草地上”或者“老虎面前”。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特点及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 从写作学、鉴赏学、汉语本身特点三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模糊性确实是合理存在的。针对语言文字模糊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重情景创设,披文入情;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重各抒己见,培养个性。
[关键词]: 模糊性;披文入情;语感;积累;个性
一、对语言文字特点的理性把握
语言文字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对语言文字本质属性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对语文的本质属性都不能较好地把握,其结果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教学中陷入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盲从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已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由于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语言文字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两段话强调了语文又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笔者认为,这段话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习得角度来说的。换句话说,这段话强调了语言文字的习得过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它,其目的是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会读书,积累知识,还要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构建坚实的平台。
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实践性,可以说是语言文字的特点。
除此之处,语言文字是否还有其他特点呢?
笔者认为,语言文字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二、理论层面:语言文字模糊性合理存在的依据
首先,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说,写作思维具有模糊性。这可以从三方面来诠释。
(一)写作客体(即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往往(并不绝对)处于一种模糊性的存在状态。模糊概念的发明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德(L·A·Zadeh)教授指出:"现实中的物体类别之间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因此,他主张正视事物中的客观存在的模糊性,而不必去无谓地追求不可能的明晰。例如,"黄山真美",黄山究竟美到什么程度,说得清、道得明吗?
(二)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即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必然蕴含了主体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的隐约的部分,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写作思维的模糊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愁如何测量?无法测量。李煜用"一江春水"比喻之,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新鲜,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李煜用了模糊逻辑;又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话。由于"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这段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我作这样的点拨:"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但是,有些学生仍不服气,仍认为是矛盾的。有一位同学还说:"老师,你最崇敬鲁迅先生,你千方百计为他的小说辩护"。我只好抱以苦笑。我想,鲁迅先生写这段话,用了模糊逻辑。
(三)模糊思维存在具有实践依据。一些作家往往回答不出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曹禺在谈《雷雨》创作时说:"《雷雨》正是在一种理性概念很弱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是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中产生的"。王蒙在谈到《海的梦》创作感受时说;"这篇东西的写作大概是最具有'模糊性'和'自动性'的"。
既然写作思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那么,作品也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鉴赏学的角度来说,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具有模糊性。作品一旦发表,就不再为作者个人所拥有,而成为许多读者解读的文本。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文本的价值是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文本反映的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多义性,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知方式去理解、把握,自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例如,《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真的"鄙"吗?有的学生认为,鲁庄公能任用布衣曹刿,表现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胆气,未必"鄙"。
再次,汉语本身内涵丰富,具有不确定性。语言文字代表的是事物的概念,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带有一定的概括性,因此,往往表现为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它很难准确地绘形摹态,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如,高、矮、优秀、雅致、平淡、俊美等词,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感悟。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文字的模糊性确实是合理存在的。
三、实践层面: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应对策略
语言文字的模糊性,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正因为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使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它客观上为充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构建了广阔的空间。针对语言文字的模糊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和情感性紧密相联。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蕴含的思想感情,以自己真切的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着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主张语文课要"声情并茂",必须"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她通过有感情导入、朗读、紧扣"找"字理"情脉"等途径,创设生动情景,披文以入情。当读到全诗的最高潮时,师生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了,课堂里响起了一片悲痛的哭声。教学中创设了生动的情景,师生又怎能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2、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学语文主要靠体验,靠感悟,靠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宏观,操作微观,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该讲的要大胆地讲;讲不清、道不明的,则朗读之、涵泳之、品味之。例如,《社戏》的景物描写十分优美,笔者通过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深入体会鲁迅语言意蕴丰富的魅力。接着,从宏观上精心设计问题,整体把握景物描写的作用。又如,在进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你心目中,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目的是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学会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3、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该少些课文分析,多些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背诵、记忆。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就是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多的'架空分析',是在浪费学生的大好时光,是不符合读书规律的。"郭沫若先生正因为有了惊人的"背"功,才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文学大师巴金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使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成就了一番伟业。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大张旗鼓地加强背诵训练,背古文、背古诗、背名句、背现代文名家名篇,这是语言积累的关键。
4、重各抒己见,培养个性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带有自身鲜明的烙印。因此,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去评价,允许学生放飞思想,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开展思维的交锋,创设"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在这样的思考、表达、辩论中才能生成。只有有了个性,才会有创造性。
四、对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几点深层次思考
1、我们只能说,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因为,语言文字并不都是"模糊"的,也有许多语言文字是精确的、清晰的。笔者认为,就文体而言,说明文的语言以准确见长,议论文的语言以严密取胜,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在这两类文章中体现得较少。此外,小说、诗歌、散文的许多语言文字或主题的理解,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2、"模糊"不等同于思想上的"糊涂",而是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思维的本性是至上的,其实这种本性不是别的,就是模糊化思维所体现的人脑智能的'活性'"。
3、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不等于说,语文教学完全不要科学的理性分析和必要的语法知识的学习。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无定法",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策略。当分析则分析,当感悟则感悟。
4、语言文字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的语言表达又极具个性化,呈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状态。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评价方式——考试,应以主观性表达题为主。我们知道,除默写之外的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选择题)易操作,但很难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默写是客观性试题,但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应除外);主观性试题难操作,但较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命题者往往左右为难。但是,增大主观性试题比例仍是语文教育界的共识。我们应探究主观性试题评价渐趋合理化的操作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阅卷时提供多种答案,等等),这很艰难,但很重要。
总之,语言文字确实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我们既不能夸大之,也不能忽视之。它是基于汉字涵义的丰富性、文本内涵的多义性和读者阅读文本时理解的多元性的一种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针对语言文字模糊性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辩力,张扬学生色彩斑斓的个性。
汉字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汉字的文化学价值
摘要: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华夏文明因子,一直未能受到合理的关注。在汉语日益受到世界文化价值认同的背景下,汉字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科学合理的阐释。没有英雄的民众是盲目愚蠢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毫无生机的。将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思维艺术合璧研究,才能是汉字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关键词:社会文化 价值认同 合而不同 文字文化 语言崇拜
地球是太阳系迄今为止已知最为美丽的一颗星球,语言则是人类在这个璀璨星球上最值得称道的神奇发明。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伴随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汉语热以汉语水平等级测试、汉字能力检定,第二语言习得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国家相继展开。世界各地学习汉语汉字的热潮方兴未艾,形成了当今千载难逢的人文社会氛围。置身于文化开放、科学昌明、学术自由的镀金时代,对中华文化占据着得天独厚话语优势的中国学者,义不容辞地必须利用无可置辩的话语权,去阐释这样一笔丰富厚重的人类文化财富。要利用饱蘸文化资源的言说方式去浸润濡养世人,既不能淡忘自己是拥有数千年文化遗产的炎黄子孙,更不必对文化碰撞表现得焦虑不安。我们亟需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并通过汉语汉字将民族文化古老真谛昭白天下。它不应该是研究字里行间的政治理论,也不能采用政治学方法研究语言文字。它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它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当中的语言文字学。
一直以来人们判断一种语言文字发达进步抑或原始落后,往往着眼于这种语言文字是否被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常用载体,而不是关注研究它是否具有丰富深沉的文化内涵。英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载体,就是因此幸运地被中国视为现代文明的价值符号。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扭曲了中国至少四代人的学术风气。造成这种奇特状况有两种原因,一是中国古代帝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二是现代学人虚无自卑崇洋媚外。人们羡慕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科技文献都采用英文写就,却漠视人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化典籍采用汉字记录。身处人类多元文化交汇的激流中,误以为五千年文明不能跟三百年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惊咤科技大国险行在“财政悬崖”,忽略自己同样正濒临文化深渊。一个民族如果全面地接受了其他民族的外来文化,它的原生民族语言势必会很快融汇到其他民族语言中,或者准确地说是随之失去交际作用而逐渐消失。长此以往曾经灿烂辉煌的瑰丽文化,就可能葬送在博士大国自轻自贱的狂欢盛宴中。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大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使用范围有限的地域性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现代社会中消失。对于这种文化融入现象所带来的社会文明进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进行人为干预。曾经有社会组织对那些范围有限而快速消弭的语言进行毫无意义的抢救,历史发展已经证明,那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无效劳动。在日益频繁的人类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中,需要借助汉字六书理论并以系统的眼光和联系的方法,构建传统汉字的现代言说体系。
回顾人类历史反观社会现实不难发现,文化是可供全社会共同品鉴欣赏分享的价值存在,而不是社会特定阶层自娱自乐的特供奢侈品。曾经辉煌的中美洲玛雅文明,其消失的症结正是失之繁难。更早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亚述文化则是疏于简陋。中华文化凭着深厚博大的文化蕴藉,巧妙地回避了上述两种文化的致命弱点,在后现代技术实力的狂涛巨浪冲击下不见式微反而日臻完善。使用汉字的人口迄今已超过全人类五分之一,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不能漠视这一客观事实。不幸的是近代以来我们耗费百年时光,拼命追寻一种无根无柢的浮萍文化。近年来更有浅薄晦涩莫名其妙的“脑残体、火星文、凡客体、元芳体、甄嬛体”居然得以风行。人们盲目吹捧追随“方鸿渐”而肆意贬低践踏“孔乙己”,飘忽不定诘屈聱牙的欧化语句大行其道,背得些许外文单词就声称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某些意识不仅具备踏亵古老文化的愿望和力量,还富含摧毁灿烂文明的潜能与危机。
汉字源远流长数量浩繁,语言崇拜是先民的原始宗教之一。先民生活在浓郁的自然力崇拜氛围中,华夏先民出类拔萃的造字专家仓颉,发明文字的初衷并非出于社会交流之需,更不是为了满足“劳动需要”。商代敬神,对神鬼顶礼膜拜,周朝崇礼,对先人崇敬有加。商周先民要向鬼神祖宗表达某些诉求,语言内容多与祭祀祈祷等原始宗教有关。对文字讲求神奇玄妙,就连使用文字的场合也笼罩在庄重诡秘的宗教氤氲当中。从远古童谣的敬惜字纸,到至今尤甚的许愿诅咒宣誓,都足以让人闻到到这种古老文化遗风,感受到弥漫在先民生活中的语言崇拜情结。秦代尊法,追求立法治世,汉世重人,关注人生价值。秦汉对文字转而追求实用平适,汉字转而用于记录事件而不仅仅“记录语言”表达观念。不过直到现今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虔诚相信,神灵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为了让自身的灵魂皈依时不至于在奈何桥畔被牛头马面打入油锅炼狱,人们尽量自觉检点约束言行以保终生清白,宁肯忍欲弃智而不敢昧己欺神,甘愿自守箪食瓢饮不惜清贫一生。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蹴而就的,数千年封建帝国绵延不绝的文化淫威,在读书人心中的文化阴影根深蒂固。这种源于宗教信仰的群体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律行为的精神依据,也成了几千年来至关重要的社会稳定剂。
封建君主政权的残忍严酷,造就了中国文化隐曲晦涩的特定风格。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君主帝王,都流露出来一种英雄崇拜情结。人们将实质相同的心理英雄幻化为形式各异的不同模式,使得英雄情结中的“英雄”范式呈现出各别不同,社会各阶层于是产生了神灵崇拜、圣贤崇拜、清官崇拜、帝王崇拜、侠客崇拜等各自的话语形式。这种集体无意识被蕴涵于古往今来的文化叙述模式当中,使汉字文化显示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文化—文字特征,自然却又隐晦地在汉字构形造字中折射出来。文化—文字特征充斥于封建历史当中,在遭遇一些惊咤文人的过度夸张之后,中国文字学成了一座科学孤岛。置身其间的鲁滨逊们成天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探宝,身边的文化遗产被人们不当地看作是过时的古代货币而不是足以立身问世的宝藏。以探索古代文化宝藏为己任的寻宝客们,则抓住所得一鳞半爪进行文物式的考古研究,其结果是将汉字从古代文化锦囊中抽取出来,割裂成了看似独立却交叉混同的文字、音韵、训诂三种不同学科。意蕴深厚的古老文字体系被玩习成了可以随意拆拼组合的智力魔方。偶尔有人试图融合文字音韵训诂三者进行穿插观察,但往往未及深入就不幸过早夭折于质疑声中。汉字研究的历史长河就是这样,始终充满了以今绳古或以古泥今的研究成果。 甲骨文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文化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所呈现的只是社会族群中某个特定阶层精神生活的一隅,而不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全貌。甲骨文字既不是由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也不是以劳动人民为服务对象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残存的数种少数民族文字,仍然也只是特定人群的专有特殊技能,流传于原土司首领或神婆巫师当中。彝文、苗文、水书莫不皆然。正是由于甲骨文字作为贵族文化而传播运用,才造成了它迄今难以被劳动者后裔完全释读的遗憾境况。云南纳西族地区尚存一种世界极少的象形活文字——东巴文的余绪,被外国语言学家称为摩梭文。那是东巴教传写经文、巫术的书面语。称为摩梭文虽然淡化了它的特殊功用,但同时也使名称显得客观了些。凭借当代社会的文字价值观,去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阐释,同样会感到力不从心。意欲采用形成不过百年的所谓现代理论,去解读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一种文化体系,本身就有些勉为其难。要以古人独特的思维模式去观察体悟汉字六书理论,将古代的各种社会文化知识融汇贯通,才有可能建构一个系统、完整、真实的汉字构形理论系统。
值得提出的是,大量甲骨文字至今无人识读并不是人们对文字本身的生疏导致不解其意,而是我们对文字所记录的当时社会生活场景陌生所致。其实这类汉字的语言意义跟当初毫无二致,其语音今人读来跟几千年前的古人也相差无几,以至其间的差异不会大于当今汉语南北方言的差别。令人遗憾的是,碍于对所记述的情境、意义不了解,最终还是导致了难以消除的语言隔阂。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因素往往被学界所忽略。那就是甲骨文字即使是在刻写它们的当时,它们就不是人人共识相反是秘而不宣的。碍于对所记述的情境、意义不了解,今人对甲骨文字不能完全理解就不神秘奇怪了。情景一如今天常人采用梵文阅读宗教经文,照本宣科读出来势必也多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更毋庸说甲骨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字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社会阶层局限性。甲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者,主要是专司卜筮的巫女觋师以及一些具有特殊爱好和天赋的人。自发明伊始,它的目的功用主要是就用于记录祭祀活动而不是直接表达语言。只是因为祭祀活动本身也须借助语言进行表达,甲骨文字才无可奈何地跟语言联系在一起了。甲骨文字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主要是用于与神灵交流的符咒而不是用来记录民众语言,它是一种显示着贵族的尊严感和宗教的神秘性的自源性文字。用语焉不详的方式去表达实现语言文字的神圣感。使用语言文字被当成一种“精神消遣”或“文化消费”,属于贵族官绅的专利。
所有出土甲骨文字资料中,迄今还未发现账簿书信之类应用性内容,足以说明它本身跟民众的普通生活相去甚远而且也与贵族们的口头语言脱节。内容跟庶民的日常生活无关,这就注定了甲骨文字在民众当中只有极低的认知度。这种充满宗教色彩的文字记录了贵族生活中特殊事件,在特殊的文化仪式中被巫师们故弄玄虚和贵族们借以自炫。由于不能被大众所认识、理解和接受,所以随着盘庚迁殷导致的经济萧条,甲骨文化也就紧随着殷商宫廷文化的式微而迅速衰落了。各民族都曾拥有某种特殊文字,用于各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上书写,比如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秦代的秦书八体、欧洲的罗马花体、以及我国至今流传的桃符、民间的所谓吉祥字等等。那种文字色彩庄重神秘,书写也会不厌其烦。而用于日常交流的文字则必然要以简便快捷为原则。具有宗教色彩的美术字有规则但无风格,琥珀体、彩云体、幼圆体。简明使用的书体则因为无规则也才能写出风格,颜、柳、欧、苏、当代的舒体、姚体。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汉字是甲骨文字的直接继承。作为殷人后裔的赵国从未发现过甲骨文字传人,倒可以当成甲骨文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业已“休眠”的无言佐证。当年的贵族余孽苟延残喘尚且无暇,焉能虑及民族文化这种千秋大事。这种令人心酸的事实造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巨大罅裂,形成了难以弥合的历史文化大裂谷。我们这些站在裂谷彼岸的后来者,亟需构建一道文化津梁藉以达到古代文化的秘境,以文化方式实现对甲骨文字那种封闭式语言符号系统的确切阐释,从而真正实现跟古圣先贤的交流对话。比如周人信梦,因而言梦之字颇多。由于字多同义现象就突出。如梦,寐觉也。既寐而有觉,当然就是做梦。寤,寐觉而有言也。也就是糊里糊涂说梦话。但是这两个字在文献中多年来被曲解误读,引发了不少笔墨官司。小篆并非甲骨文字的直接继承,小篆与甲骨文之间,本来就少有联系,更有众多区别。部分小篆与甲骨文写法相同但意义却毫无关联,后世出土的盂鼎中有一个“招”字,构形理据跟小篆相去甚远,字意也根本毫无瓜葛,实际上是两个同义词而不是同一个文字。
为了使虔诚膜拜求得的神示、谶语或历经争讼确定下来的契约得以长期保存以便流传,先民们商定将这些内容郑重其事地刻记在易于久存的硬物上,他们首先想到了刻石。把生活经验或谈判结果刻绘到崖壁上,绝不是先民有多少浪漫情调,他们的刻写仅仅是严酷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艺术追求。先民还没有浪漫到有事一定要书写甚至刻划到崖壁上去的地步。摩崖刻画不能用木棍竹枝而须使用刀,而最早的“刀”又不过是锥形的石针、锋利的石片或尖硬的竹木而已。可是古人很快发现刻石对刀具的磨损相当严重,要找到刻石所需的大量尖硬工具绝非易事。刻石既非常艰难且而且刻石作品还容易圮毁又不能随意携带,书写载体的珍贵难求加上镌刻敲击的易崩易损,使记录的内容和传播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现实迫使先民不得不放弃了漫漶难读的摩崖刻石,最终选择龟甲兽骨这些相对难以寻得的材料作为书写载体。当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龟甲兽骨为先民的崇拜物,本身被认为具有灵性。一如许慎《说文解字》描述的“古者货贝而宝龟……”,龟为龟龙鳞凤四灵之首。于是刻写甲骨就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在巫师故弄玄虚的宗教场合以及工匠艰难繁复的镌刻工地,造成了文字跟语言的脱节。文白脱节使汉字产生了特殊的“超方言”现象,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生活中很多口若悬河而竟然目不识丁的文盲。上古曾经流行货贝宝龟的世风民俗,却未及形成体制完善的汉字系统。至于其后究竟是龟甲牛骨帮汉字出了头,还是汉字使牛骨龟甲长了脸,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要对汉字历史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深入研究,才能最终揭开笼罩其上的神秘面纱。 不妨合理推测,先民早期的“笔”不过是信手拈来临时凑合的竹枝木棍。找些粗细不一的棍子蘸点靛蓝朱砂等颜料,一次至多只能写下一个字。而一旦使用这支笔连续写下一篇文稿,人们看见的就是一篇所谓的“蝌蚪文”。将汉字刻成方块并非圣人的决定或智者的选择,而是诸多自然因素综合使然。用竹木在沙地或树皮上写画非常适宜却不便保存流传,为了将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告诉大家、警示或教导后人,古人选择了以刻写为主要记事方式。但刻写难以使笔画圆转丰润,他们需要书写更为便利,传递更为快捷以及更加容易收藏的语言和思维载体。从春秋五伯到战国七雄,诸侯各国及各民族之间存在一种“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那时的语言文化交流大多是一种功利性碰撞,一如当年革命家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师夷之长以制夷最终推翻帝修反,时下全民学英语的目的应该也在于学习人类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取长补短。只有这样理解,才不会背离社会基本常识不至于有违科学道德。汉字是一种“意符文字”,只要能够传情达意,字形书写往往并不特别重要,至于读音,更是各行其是无关宏旨。基于自身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不同,社会各阶层可以根据自身的是非好恶去创制汉字。不同社会境遇的人对于相同社会事像会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文化价值观通过汉字表达出来也会大相径庭。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含有高低贵贱的社会等级之别,日常器用也能够显示身份地位。在使得汉字书写形式大大增加的同时,社会各阶层最终差不多将汉字调制成了五味杂陈不知其可的古玩堆。然而活生生的汉字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离不可或缺的思维工具,决不是用来装点门面可有可无的古董。古老汉字显得驳杂陆离,其中的文化意蕴并未被今人确切理解和恰当接受,时常看到听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研究成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西周金文时期开始逐渐成熟定型的汉字,已经具有社会普遍性特征,既能记事更注重表达感情、思想、观念。贵族在铜器上刻铸文字,不仅是记录一种事件,更是要表达和宣示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不仅需要天喻神知,尤其要令后人明白遵从。就像后来我们追求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仅规定时人熟记,更欲令后代普识遍知。这种具有强烈表达意识和功能的符号系统,才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意欲凭借当代社会的文字价值观,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阐释,利用形成不过百年的所谓“现代言说方式”,去解读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一种文化体系,是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我们时常为以往甲骨字片的大量流落海外而痛心疾首,但对于尚存手中的数万甲骨,除了早年难以企及的“甲骨四堂”,人们并不能理解和利用多少。现代科技跟传统文化根本不具可比性,岂能将司母戊鼎跟航空母舰相埓。甲骨文字作为一种文化衍生物,对它的语言学价值研究早已成果斐然,但进行文化学考察却是方兴未艾。学术殿堂不应被改造成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的“文化超市”,它的历史文化学或社会学价值亟待确认。
汉字构形理据研究发轫于春秋时期,仓颉是值得我们纪念和称道的圣人。战国时代为了利用六国文字,逐渐形成了汉字构形理论。完整的六书理论至秦代逐步成熟到后汉臻于完善。不理解古代辩证思维方法,难以接受具有数千年传统的汉字六书理论。所以越往后世六书理论越令学者感慨和迷惑。甚至今天批评周易蕴涵“封建迷信”,明天义批判中医言精义奥不够科学。其实汉字不像欧美文字主要是记录“音素”,蕴藉在汉字里的主要元素是“意素”,也就是社会文化元素。解读这种文化元素需要具备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汉字中的那些文化元素近百年来,不幸被误判为封建糟粕而备受贬斥。汉字活在日常生活当中让人“稍近益狎”,人们对流行了几千年的汉字产生了道是说非的勇气。未采用整体的系统方法去看待六书,在汉字研究中不谙古代思维艺术,就难免出现见仁见智、各执一端,产生类似盲人摸象的研究态势。清末以来有人埋怨六书理论不能解释个别甲金文字,殊不知六书理论自始至终是跟甲骨文金文无涉的。凭借后起的六书去蠡测先世的甲金文字,就像妄评爷爷怎么长得不像孙子一样。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深情说道:“对人类语言文字见解独到的人,必将如日中天。”要避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脱离抱残守缺的尴尬境地。研究六书可上溯甲金之源,下寻隶楷之流,参互考察,比较研究,而且必须以篆书为据。只能以六书探求文字,却不可据文字批评六书。既要采用共时性方法进行断代观察,也要借助历时性方法进行历史比较研究,这是汉字研究需要把握的基本方向。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