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脑梗塞护理论文级参考文献

脑梗塞护理论文级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脑梗塞护理论文级参考文献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摘要】 目地 探讨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影响。方法 将24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5例)及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关键词】 整体护理;脑梗死;功能恢复随着护理事业地不断发展,单纯以躯体护理为主地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护理地需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地各个环节系统化地整体护理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及交流,提供适合患者身心、、文化等需要地最佳护理。本文就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随机从病案室抽取2000~2005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地104例脑梗死病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39~81岁,平均(±)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或MRI证实颅内有梗死灶,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61例,半卵圆中心28例,放射冠区11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3~11cm2。以1995~2000年住院地14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8例,女57例,年龄40~77岁,平均(±)岁。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86例,半卵圆中心40例,放射冠区15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4~12cm2。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具有不同程度地肌力、言语、大小便功能及心理障碍(详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治疗方法及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2 方法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地相关知识,介绍脑梗死地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每例患者有详细护理记录单,从入院初期开始注重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肌力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适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从护理中存在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护理工作从被动遵从医嘱到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存在地问题,从而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地恢复;(2)积极进行语言功能锻炼,针对不同类型地语言功能障碍采用不同地方法,如完全运动性失语,此类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说不出来,只可发“啊”音,从入院开始就练习发音,逐渐过渡到说简单地字、词、句;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可发出简单地字、词或吐词不清,此类患者可鼓励其多说话,开始时速度不宜过快,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经常与患者交谈,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对患者取得地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地生活及卫生习惯,多饮水,保证充足地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消化、富有营养,多食青菜、瓜果等含纤维素高地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对尿失禁地患者指导其练习排尿地随意性动作,进行肛提肌训练等;(4)在积极治疗患者躯体疾病地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娴熟地操作技术和严谨地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地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地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针对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及时采用交谈、笔认、手势辨认,充分了解其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地信心。 评价方法 肢体肌力地判断按6级分法,治疗后肌力恢复及以上为改善。运动性失语以能发单字音以上为改善,感觉性失语以能听懂部分语言为改善等。心理状况以与医护人员接触情况而定,能与医护人员部分交流者为改善。大小便功能以主动而顺利排便地改善。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频数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地χ2检验。3 结果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略)4 讨论脑梗死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地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各种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减轻负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脑梗死患者恢复状态结果表明,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过程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向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病人,主要病因在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脑梗塞临床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 经验 、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循证护理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临床护理中,其中,脑梗塞护理效果最为显著。本文中,笔者将对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塞护理 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671-8801(2014)03-0273-01

当护理人员在对护理过进行计划的过程中,慎重地、合理地将临床经验、病人需求与科研结论结合起来,把获取的证据作为依据进行临床护理决策,这就是循证护理,也叫实证护。它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现代的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科学依据,在仅凭临床经验或者滞后的、不完善的理论来处理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在制定任何护理决策时都要遵循和应用科学合理的证据,以利于取得预期的护理效果。笔者选取了2013 年1~12 月经CT 诊断明确患有脑梗塞并入院治疗的病人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病人23 例,男性病人27 例,年龄在40~75 岁之间不等,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60天。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2013 年1~12 月期间,经CT 诊断明确患有脑梗塞并入院治疗的病人50 例。其中,女23 例,男27 例,年龄在40~75 岁之间不等,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60天。

2 步骤

随着当代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实践分析的精确度的不断提高,为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提供了更加可靠而准确的依据。我们知道,在抢救患者时为了提高成功率,减少病残,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脑梗塞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缩到最短,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溶栓的护理观察工作。帮助神经系统能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的最佳 方法 是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与医生做好配合进行CT 病例筛选,严格按照医嘱输入溶栓药物,降低颅内压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等等。

为了找到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应对文献进行系统的查询。通过对相关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查询,对关于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查找,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一种确切的根治脑梗塞患者的方法。在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栓治疗、光量子疗法以及血液稀释等,其中,对于急性脑梗塞来说,溶栓疗法可能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治疗方法。关于静脉给药和动脉给药两种途径哪种途径效果更佳的问题尚未得到定论。有人认为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更有优势,也有研究表明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姜寿葆认为,在甘露醇降颅内压的应用中,临床上要求快速输入甘露醇,一般情况下250毫升的20%的甘露醇,要求在30分钟内输完,为此有效的渗透梯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张宜等认为,若输入甘露醇时的速度较慢会减少自由基,不仅使血液粘度有明显的降低而且持续持久,而快速输入则降粘作用差且作用时间短。还有人认为,针灸有助于脑、肢体动脉弹性的改善,降低其紧张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促进脑肢体氧分压的提高,对脑病灶及其周围脑细胞和瘫痪肢体肌细胞的营养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加快组织的修复作用。另外有人认为,脑梗塞后中枢神经系统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重组能力,在功能上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适宜的条件下,神经元可以部分再生。通过对北京三所综合医院的18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表明:进行早康复与进行晚康复的脑梗塞偏瘫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通过对以上科研实证进行谨慎评审之后,将获得的有效、实用的实证与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对研究脑梗塞的治疗护理系列的文献的科研设计的严密性、结论的有效性、科研受到的限制等进行评审,将其中设计严密的科研成果推荐到实际应用中。将获得的有效、实用的实证与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推荐做法是:患者入院后医生应尽快为病人做CT 进行病例选择,争取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溶栓;将患者置于有空调的,温度、湿度适宜的重症病房中进行监护,避免患者由于外界原因出现烦躁情绪;为患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治疗溶栓(30分钟滴完溶栓药物),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在输入甘露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病人要先慢滴后快滴;伴随早期针灸以及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要以语言、坐、站、走等训练为重点训练。溶栓2小时后,要观察病人是否有不良反映,如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肢体又出现活动障碍等情况,还要警惕脑出血的可能性。还要注意是否发生出血积压等现象,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停止用药并控制出血。

将最可靠的、最有根据的实证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每天要按时进行评价。经过2天的治疗,能独立行走的溶栓患者有11 例,治疗时间为7天的有13 例,14天的有20例,30天的有5 例。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时间达60 天,能坐起但不能行走。

3 结语

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提高,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具备循证护理素质,护理人员要进行继续深造、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去寻找证据,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做到讲证据、讲理论,及时纠正一直依赖临床经验而采用的非正确的临床 措施 ,让患者更愿意接受采取的护理措施并提高措施的可实施性,不仅有助于医护人员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找到最佳治疗方法,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怀玉珍.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66-267.

[2]陈玉兰,赵连菊,杨艳丽.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5,05:440-441.

[3]莫永兰.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医学文选,2003,03:404-405

[4]李爱群,区美琼,潘秀娟.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03:438-440.

[5]纪桂芳.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214.

[6]吴双红,刘志军.脑梗塞患者循证护理的临床初探[J].卫生职业 教育 ,2006,08:147-148.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3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治愈1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死亡率。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干预,能够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护理;老年患者

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5月~12月本院老年病区收治的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中,男9例,女14例,年龄67~92岁;患者病程最长11年,最短9个月。

2 心理特点

挫折与依赖心理

脑梗塞是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的疾病。脑梗塞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脑梗塞后遗症极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这就意味着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生活上依赖别人。同时,脑梗塞具有恢复较慢的特点,因此,脑梗塞后遗症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挫败心理。

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因为周围环境的空寂、压抑而导致。因为疾病导致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产生老来无用的感慨和连累亲人的担心,所以,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产生抑郁心理是很常见的。[1]

自卑感

现代老年这一代,男性大多都是年轻时候主持家务,赚钱养家的一代。通常都拥有自己的事业,而脑梗塞后遗症有的导致患者偏瘫,有的导致患者失语,严重甚至截瘫,生理功能或者肢体的不完整都会给患者带来自卑感。

3 护理方法

心理干预

对于有抗拒心理的患者,应该使患者意识到脑梗塞后遗症不进行护理的严重性,使其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对于自卑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不断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对于抑郁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开心治疗,使其注意到生活中除疾病以外其他有趣的事情,使其放松心情,轻松治疗。病人由于身体上的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一定会产生焦虑、急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跟患者的交流,为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及效果,耐心的为患者做好心理安慰。帮助患者适当做些有益康复的功能锻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予患者精神安慰,为患者讲述心理治疗取得奇迹治愈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明白其康复不仅仅只依靠药物治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与勇气,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医生。

积极构建有效的交流 渠道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必要工作,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秘诀。因此积极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做好护理工作、通往患者健康的的必经之路。交流渠道的建立方式也应根据不同的患者建立不同的交流渠道,比如,对于失语的患者,可能患者心里所想的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肢体语言交流或者书面语言交流。对于理解能力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复杂语言,所谓复杂语言,就是专业名词汇集的学术语言,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对于表达能力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应该采取二选一的方式提问,也就是说采用有或者没有,是或者不是,要或者不要等的问句提问。此外,为了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失落感、挫折感,我们可以安排适量的适合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的活动。为了方便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可以采用特殊符号记忆法,也就是说将每天的日常活动,比如:吃饭、测量血压、输液、排尿等用特殊的符号或者特殊的语言记录下来。[2]

用药护理

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应密切观察,不同患者所用药物不同,因此,用药护理方式也不同,比如,静脉滴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滴速。其中,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滴速应以每分钟30滴左右为宜。又比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发热等的过敏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结合临床药师的专业建议,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适时的合理的用药护理。

康复护理

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生活护理主要体现在基本日常起居的护理和饮食护理。其中,饮食护理是重点,因为脑梗塞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因此低盐低脂的饮食是脑梗塞患者的最佳选择。对于年岁较高的患者,糊状流质食物有利于吞咽和消化。对于并有糖尿病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应采用无糖食物。合理地控制膳食营养,及时补充维生素和钙。一般护理要达标。一般护理中首先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安静和整洁。要制定标准化的病区清理制度,并且按照 规章制度 进行清扫工作。其次,要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生活的便利性,比如,在病区应该安置适合数量的扶手和座椅,以便患者自我锻炼。安置简单便利的饮水点,以便患者及家属使用。第三,要保证病房的质量。一间病房不能放置太多的床位,以免患者及家属生活不便利。病床的高低和枕头的高低都应该适度,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病房内应该配备急救药物。第四,要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应该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都应该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高超的护理水平。

4 结果

23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治愈1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死亡率。此外,心理干预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了很多,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在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率达到100%。

5 结论

脑梗塞作为老年人常发的突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恢复慢及致死率高的特点。[3]通过对患者心理特点的分析,研究表明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干预,为患者创造及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汪梅朵,李红 .2341 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09,9(44) :779-782.

[2]纪桂芳.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9(15):124-125.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The Nursing Experience o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nursing of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Method: 60 patients of cerebral 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nursing cares were adopted dy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s. Result: In all 60 patients,38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had no change, and 2 cases died.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above can help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recovered and can decrease the word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e nursing experience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6岁,脑血栓形成35例,脑出血25例,其它4例。 治疗转归: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2 观察与护理 病情观察 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本组病人有意识障碍21例。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 生命体征:①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③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 观察肢体运动: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多为一侧肢体。肢体缓解及加重亦说明脑血管病的变化。 急性期的护理 休息: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脑缺血病人在1周以内应完全卧床休息,禁用冰袋。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受颅内压影响,对有缺氧病人要及时给氧,有意识障碍病人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抽搐和瘫痪的护理:因为有抽搐的可能,必须准确地给予镇静药物,仔细观察抽搐状态及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有肢体瘫痪者,为了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肌腱伸展运动和关节曲伸运动。 排泄的护理:意识障碍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碍,对于尿潴留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冲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排便。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病人昏迷及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按摩或理疗,还要配合其他辅助方法,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坦。 脑血管的心理护理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瘫痪病人重者终日卧床,轻者有肢体活动不便,尤其是再瘫痪者,常有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同时要注意病人情绪,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参考文献:〔1〕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3):11.

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学好内科护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科护理个案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并 总结 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患者因素14例()以及医院因素8例()。结论为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 教育 与培训,努力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因复杂以及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一旦护理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而且还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8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3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64例,心肌梗死72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其他心血管疾病8例。

研究方法

对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结果

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患者因素14例()以及医院因素8例()。

3讨论

不安全因素分析

医护人员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护理工作的责任巨大、任务繁杂,极易产生医疗风险。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①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每30分钟对其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观测与记录,当患者病情稍微好转后,护理人员就会产生疏忽与懈怠,从而推迟对患者诊测与记录的频率,导致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够完整[2];由于受到快节奏工作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在文书登记时也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在书写时字迹比较潦草;由于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科室的监督不到位,在日常护理巡查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不在位时,会进行随意编写;在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忘记登记护理文书,存在事后登记或文书登记时间与抢救时间距离过长的现象。②药物使用及药量配比出错:由于心血管内科用药的品种较多,药品的出厂商及名称比较复杂,而且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比较繁忙,可能会出现拿错药等情况;护理人员对速度的把握不准或患者自行加快滴速,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进而造成危险;一些护理人员可能会凭个人 经验 进行配比药量,从而导致出现药量错误。

患者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一些患者并没有严格执行医嘱,例如一些患者会因为其症状较轻,从而就会对疾病持有一种轻视的心理,在未获得医护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与病房,或请假外出后并未按时返回病房等[3]。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特殊,在比较嘈杂的外部环境中,再加上患者自身疲惫等因素,极易引发疾病的发作。一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充分认识,往往对医疗持有过高的期望值,一旦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发生恶化时,常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不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而诱发不安全因素。

医院因素由于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医疗设备以及来往的人员较多,环境比较嘈杂,会影响到科室患者的休息,易引发患者的投诉。如果医护人员未及时彻底打扫病房卫生,在地面滑湿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患者摔倒,会给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其治疗费用往往较高,若护理人员未及时、详细地将费用明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结账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3]。

防范对策

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医院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为其传授更多科学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为其提供更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同时再通过考核的方式考察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4]。而护理人员也要通过听课与查房等形式,不断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通过护理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操作能力,进而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此外,医院还要加强对 法律知识 与 安全知识 的宣教,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护理记录,及时、认真地书写护理文书,从而充分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加强护患沟通,改善医院环境建设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要充分尊重应关心患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存在的困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将用药方法与诊疗方法详细地介绍给患者,并且将医疗费用详细地告知患者,以此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度及信任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医院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加强对医院环境的建设。如在病房添加微波炉以及电视等设备,充分保证病房的安静与洁净,努力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综上所述,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医院以及护理人员造成的。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医院要深入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 措施 。

参考文献

[1]陈少梅.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河北医学,2010,9(7):886-887.

[2]白菊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安徽医学,2011,11(9):1772-1773.

[3]额登格日勒.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324-325.

[4]周柳嫦.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12(3):54.

[5]梁秀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中外医疗,2012(31):182-183.

摘要: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关键词:急诊内科护理;安全细节

1病情观察

为了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系统、综合的评判,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现状。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急诊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诊断其病情,为制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因、发病部位及其所表现的症状,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内科护理人员应全面地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对其病情的轻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大致预测出其所患疾病的发展趋势。例如,当内科患者的病情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体温骤降、血压忽高忽低)时,可预测其病情即将恶化;当内科住院患者若精力充沛、食欲良好时,可预测其病情将很快康复。

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反应的观察

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若其病情逐渐好转,说明治护措施有效;若患者病情没能好转或出现了不良反应,说明治护措施有误。下面的病例可供参考:患者,男,67岁,患有脑梗塞。某次为该患者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过程中,护士在巡察时发现其出现了喘憋、口唇紫绀等症状,经查体,其心率为109次/分,血压为90/50mmHg,全身出现散在性荨麻疹。护士立即为该患者停药,并采取为其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氯苯那敏10mg、静滴尼可刹米、洛贝林3mg、氨茶碱等方法进行急救。1小时后,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血压回升至107/70mmHg,脱离了危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可能仅是正常的用药反应,而非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

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常可发生诸多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以免其病情突然发生恶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重症或严重并发症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

2正确执行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的诊疗计划,是护士采取治疗护理措施的指导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嘱可作为法律证据。在临床上,护士往往对严格执行医嘱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规避护理事故,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来保障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护理人员应训练和培养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重视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与医师的沟通与协作,从而确保医嘱的有效执行。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准确性的监督和管理,促使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应建立严格的医嘱执行审查制度和执行规范,以保证医师下达的医嘱能够被及时、准确、无误地执行。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医嘱管理软件在医嘱处理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应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应规范医嘱的录入、转抄、保存、打印、查对制度,保障医嘱处理、打印、查对、执行等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真正做到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每一项治疗和护理意见。

护士要认真对待口头医嘱,充分认清口头医嘱的重要性,认真、正确地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

护理人员要具备疾病的病理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盲目地执行医嘱。例如,白血病患者在出现高热时,医师下达的医嘱为“物理降温”,此时护士不应选择酒精浴,以免因患者的皮肤受到酒精的刺激而导致或加重皮下出血。(本文来自于《求医问药》杂志。《求医问药》杂志简介详见.)

3静脉输液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为成年人滴注常规药物时,可保持常规的输液速度,约为40~60滴/分钟。在为急需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输液时,可将输液速度提高至60~100滴/分钟。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输液速度。在输液时,应向患者交待以下注意事项: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

参考文献

1、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何红;护理研究2009-02-11

2、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叶任秋;中国当代医药2011-07-08

【摘要】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和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体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自我国融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取得了迅速地发展,由过去的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发展,内科医学同样走向了现代化。而作为内科的一个分支的内科护理,在医院对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内科中医护理;手段;护理标识

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辨证施护原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中医护理在医学中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中医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例如采用针灸、点穴、穴位注射、脐疗、按摩、中药热敷等多种技术操作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针、中药离子透入及气功等多种方法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治疗失眠症;通过针、炙、耳穴压豆、拔罐、外敷中药等处理疼痛、便秘、褥疮、肌注后硬结等。中医护理人员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证、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不断挖掘、整理、完善、创新。如用自制益胃散穴位外敷治疗胃脘痛;用艾条熏蒸爱婴病房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对乙肝病毒的抗原性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中医护理是通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来实现的,也是检验中医护理理论的途径。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现有的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尚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加强无痛针刺、无烟艾灸方法的研究及灌肠器、离子导入机、刮痧器具的改进;还需要对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化研究,即相关操作指标的量化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二、各种情形下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

1、特需内科的护理:所谓特需内科护理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部分特殊需求的病人患者在进入特需病房时进行的护理。它是内科护理的一种方式,也是特需病人的需要。这些特需患者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的各种事业单位并担任一定的职务、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患者以及周边地区国家的外国人。对于特需病人的护理。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应该对特需患者进行多元化的护理。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首先,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应该使患者适应新环境,尽快进入患者的角色,便于治疗和护理管理;(2)多元化护理中的沟通: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沟通和 文化 沟通。因此,对于内科护理的护士需要掌握护理对象所在地区的语言(有时甚至是方言)以及他们的文化习俗;(3)特需病房的护士应该能够养成灵活应变的好习惯,特别是还要加强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特需护理基本功,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无痛注射、导尿、灌肠等操作应轻捷、利落。

2、心内科患者安全风险与护理:心内科患者是指那些身患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跌倒、猝死及出血等症状。对予以上三类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笔者总结出以下具体的护理手段及方法:(1)对上述三类患者进行患病程度的评估:具体的从患者的年龄、病史、情绪状态、有无眩晕、检查有无明显的诱因等方面进行评估,这是心内科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技术类的能力;(2)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各自采取的护理对策:对于跌倒患者:遵守三个“半分钟”的原则,即坐起半分钟、平卧半分钟、下肢垂下坐床边半分钟。在此过程中,要加强防止行走时、洗澡时跌倒,而且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在病人的病床前插各类标识,如“防跌倒”等标记。加强心理上的安抚,对于患者的家属应该避免和预防脑出血及高血压。

中医医疗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施护亦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提出护理的基本法则,“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疾病的具体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方法。具体体现为“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1、辨证施护流于形式: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最具特色的护理模式,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证候难辨,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中医幕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能正确辨证而影响施护的效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领会中医护理的内涵,只是将中医诊断、护理加上中医技术操作;健康宣教比较套路化,从护理病历书写发现,同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千篇一律;大部分护士能够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但患者具体实施与否,效果如何,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2、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率相对不高:尽管巾氏护理技术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效果可靠,但在中医院的使用率却不高,究其原因有:(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局限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时间长,疗效难以立竿见影。因此在中医院也只是在传统中医科或内科应用相对较多。(2)护理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然而临床上医生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

3、护理记录缺陷:临床护士往往注重操作,忽视记录,所做的操作没有及时记录时间、方法、效果,中医操作记录还应记录选择的穴位、皮肤情况等。目前有关中医整体护理质控评估体系的设置、行业内规范化以及中医护理病历的内容、格式的具体要求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再加上护士工作的繁忙导致了记录的流于形式。

中医护理自身特色和优势已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同仁的肯定和认同。将祖国传统医学的护理理论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开发应用,并付诸实践检验,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循证护理的开展,为其不断自我完善理论体系与技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发现旧理论、旧经验、旧技术与现代护理科学的矛盾,用新的实践替代原有的实践,并吸收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发扬创新,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越来越多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操作期待研究证据。要找出解决它们的新方法,就必须以可信赖的科研成果来解释和支持。因此,护理科研应从护理应用学科的角度出发,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突破口,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文献数据库中公开的研究路径进行设计,融合循证护理理念,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萍,潘光明.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

[2]刘文红.中医护理的发展研究.中围现代药物应用,2008,2(6):96-97?

[3]朱水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探讨,2001(2)?

[4]张广清.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 中华护理杂志.?

[5]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3?

[6]张宝忠.中医护理学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刘蓉蓉.论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及重要意义HEALTH WORLD2010,04(8)

猜你喜欢:

1. 关于护理论文的范文

2.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3.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护理体会的论文范文

5.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脑梗塞病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很多开设护理专业的医学类院校把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了护理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倪平。

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04):177-178.

[2]张娟慧。

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03):160-161.

[3]邱文丽,戴举响,胡小艳,仲小宁。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02):128-130.

[4]王满金,廖俪娣。

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44-45.

[5]莫然。

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53-54.

[6]毛智慧,张欢,孙晓婷,刘晓亭。

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7,(05):513-517.

[7]徐建波。

硬膜外分娩镇疼孕妇中舒适护理的运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1):223.

[8]林健,杨英,何育教。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56-57.

[9]杨明英。

剖宫产留置尿管患者120例舒适度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99-100.

[10]吴妙君,林丹凤,周利琼,张君平,文艳。

舒适护理干预对妇产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04):101-103.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03~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1):84-90.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杨柳凤。

舒适护理对于牙周龈下刮治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17,(07):146-147.

[2]窦中娜。

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06):928-930.

[3]余健。

舒适护理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02):238-240.

[4]左海琴。

舒适护理对老年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09):1087-1088.

[5]魏虹。

浅析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8):255-256.

[6]张玉萍。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03):467-468.

[7]何敏仪,骆燕香。

慢性咳嗽应用舒适护理的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8):100-101.

[8]刘燕,隗春燕,姜永光。

冠脉支架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05):447-449.

[9]齐乐。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7):223-224.

[10]胡林爱。

协同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探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7,(03):230-232.

[11]陈艳。

萧式双C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对面颅骨多发骨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3):51-53.

[12]蒋艳。

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3):48-49.

[13]黄纪媛,侯晓燕,诸运青。

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06):650-653.

[14]王文川。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6):210.

[15]孟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06):132-134.

脑梗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2.  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饮食

参考文献:脑梗死患者的饮食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Nov,20(31).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文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03~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1):84-90.

[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第三版:246-247

[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59-461

[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 中旬版):172-175

[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28(3):219-221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16]毕娜.王建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现状调查.护士进修杂志.

标准属于规范的范畴,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护理论文的标准化规范化是论文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一方面深深体会到标准化在护理论文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时时感受着不“标准”、不“规范”的投稿论文。为此,笔者对2000年中华护理杂志经3审确定可刊用的部分投稿(原稿)进行了检查,对常见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建设,使护理论文在信息时代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阔的空间被传播、利用。

1材料和方法

在2000年中华护理杂志经3审可刊用的518篇护理论文中,抽取50篇含中文摘要、关键词的论文原稿进行检查和分析。

检查内容:①论文编写格式中的题名、摘要、关键词:论文编写格式包括的内容较多,限于篇幅在此只能就其前置部分的题名、摘要、关键词——文献检索的重要入口[1]进行讨论;②名词术语;③计量单位;④数字;⑤参考文献;⑥图表。

检查标准:题名、摘要、关键词以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摘编写规则》为依据;名词术语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依据;计量单位以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定计量单位》为标准,要求以单位符号表示;数字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标准;参考文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其他内容以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期刊登的稿约要求为准。

2结果

一般情况50篇论文作者的年龄:20~29岁11人;30~39岁16人;40~49岁22人;50~60岁1人。作者职称:初级11人;中级30人;高级9人。50篇论文标准化方面的主要问题如表1。其中存在1个方面问题的论文6篇,2个方面问题的19篇,3个方面问题的27篇,4个以上方面问题的9篇,无1篇论文不存在标准化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方面: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上的问题主要有:2个以上作者,仅列第1作者;标点符号不符合要求;缺少文题、杂志名称或出版社名称、出版地点、期卷号及页码等。在文献使用上主要表现为:在论文核心内容如护理方法上标注参考文献,实际上仅是部分观点使用了参考文献;内部资料等非公开出版物做参考文献;缺少必要的参考文献,如“据报道”后无参考文献等。表150篇论文在标准化方面的常见问题问题次数百分率(%)参考文献3774数字3468名词术语2856计量单位2754中文摘要1428题名918图表816关键词714

数字方面: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及计数、计量等未使用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为20世纪90年代;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用表示概数时用错,如5、6个人,七、八十年代,正确的表示分别为五六个人,七八十年代。

名词术语方面:使用《医学名词》中明确规定不再使用的旧名(曾用名),如心肌梗塞(心肌梗死,括号内为规范名词,下同)、脑梗塞(脑梗死)、血液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周期性麻痹(周期性瘫痪)、人工晶体(人工晶状体)、眼底镜(检眼镜)、眼内压(眼压)、神志(意识)等;1篇论文中主要名词的使用不统一,如患者、病人混用;英文药名采用商品名(应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未注释的情况下,使用中、英文缩略语代替医学名词,如慢支(慢性支气管炎)、扩冠(扩张冠状血管)、心梗(心肌梗死)、AMI(急性心肌梗死)等。

计量单位方面:使用国家标准中已经废弃的非法定计量单位,如能(量)单位符号使用cal、血糖使用mg/L,国家标准分别为J和mmol/L;计量单位没有以单位符号表示,如8小时、2天,应分别为8h、2d;将单位名称或中文符号作为单位的符号,如把压力100pa改成“压力100帕”或“压力100帕斯卡”;同一篇论文中单位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混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未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形式。

中文摘要方面:将前言内容作为摘要内容;简单地重复论文题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将医疗的方法、结果等作为摘要要素,未交代主要护理内容;开头冠以“本文”,未用第三人称。

题名方面用词不确切,如一般的临床观察或护理,用某某课题的研究,又如“护士在生命网中的作用”一文,只看题名很难明白“生命网”的意思,其实作者描述的是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网中的作用,因此生命网应以冠心病二级预防网代替;题名不能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题目大、数据小,言过其实;或简写、或缩写,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图表方面:主要表现为表中主谓语位置颠倒;图的纵标目未顶左底右,自下而上;说明性的资料未置于图表下方等。

关键词方面:不符合医学主题词表规范,使用不规范的主题词标引;将关键词写成一句内容全面的短语,如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急性某某中毒等;漏标或误标,使选择的主题词与论文主题概念不符或造成过度标引。

3讨论

护理论文在标准化方面较差的原因

护理学科的标准化较其他学科的范围大、研究浅:护理学科的标准化不仅受医学的影响,还受数理化及人文科学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对护理论文标准化方面的研究甚少,其标准又参考医学标准,并且无标准可循的情况也存在,故在执行时存在一定难度。

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作者认为护理论文只要科研内容有创新、设计合理就可以了,标准化问题可忽略不计;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大家见怪不怪,更觉得不是问题;一些资深作者,往往采用已习惯的表达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标准、规范。

在标准化方面知识缺陷:我国于1979年才开始建立文献标准化工作,多数作者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接受过该方面的教育;目前的大专以上护理教育对护理论文标准化的学习要求也不高,有些甚至列为自学内容;论文的作者大多数来自临床,对于复杂的理化单位和符号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临床中一些与标准相驳的习惯用法更影响着作者对标准化的使用。所有这些决定了护理工作者在此方面知识不足,甚至知识缺陷。

护理论文执行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标准化源于科学与实践:某一领域在世界范围的统一是在科学和客观的基础上实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也是如此,它是有科学和客观依据的。我国的国家标准是在参考国际标准的情况下,经过专家反复论证与无数次实践,由国家颁布的。因此,它具有权威性、标准性和严肃性。

学术要交流、学科要发展,必须执行标准化:现代科学活动已成为一项国际性活动,现代科学研究工作需要的情报、资料和信息是全球性的。在当前计算机网络与检索数据库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只有遵循国际、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才有利于其进入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及被有关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使国内外的读者更方便地进行查阅和检索,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的科技名词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之一。护理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标准做规范,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护理论文只有遵循国家标准才能使自己的学科更严谨、更科学,才能保证其护理信息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利用。

对策

从基础教育入手,加强护理论文标准化学习:我国目前的大专以上护理教育虽然都设有护理科研课,但对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学习重视不够,要求不高。这样的基础对护理工作者的论文撰写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学习应从学校基础教育开始,并将此做为考核内容,使学生既明白学习标准化的重要性,又知道其主要内容,为今后自觉认真地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提倡自学,重视继续教育:对绝大多数已不再可能接受学校基础教育的护理工作者来说,自学将是必然之路。特别是在撰写论文之前,阅读杂志的稿约及相关标准将有助于护理论文标准化的学习与运用。医院、学校及各级学会的继续教育部门可通过讲座、培训班等形式传授护理论文标准化方面的知识,促进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建设。

护理期刊身体力行,促进护理论文标准化:护理期刊是护理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体,期刊编辑要把宣传和使用标准化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与作者交流、修改稿件、约稿、编撰护理书刊及讲座等形式传播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内容,使护理论文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

重视研究护理论文标准化方面的新问题:护理专家及有关管理部门对标准化在护理论文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出现产生的新名词、新表达方法等要及时进行研究、规范,以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4结论

标准化是护理论文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当前护理论文中的标准化问题较多,需要学校、医院及各级学会相关部门的重视,更需要广大护理工作者从自身作起,加强此方面的学习,使相关标准化知识在护理论文中得到准确与广泛的运用,以促进护理学科的交流与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撰写要求。方法:凡是护理科技论文,资料真实可靠,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文题简明并醒目,文章的论点明确,主要反映出文章的主题。结果:护理科技论文的结构好与否,它是护理科研程序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及成果质量。结论:要撰写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护理科技论文,必须掌握护理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要求。

关键词:护理论文;结构;撰写要求

【中图分类号】GB7713-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502-01

凡是护理科技论文,其论点要明确,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书写工整,文字精练、规范。文题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为了提高护理科技论文撰写的质量,笔者将自己撰写论文的体会及看法浅谈如下。

1 文题的命名

命题的类型:一般用护理方法、用护理结果、用研究对象进行命名。

文题的具体要求:文题历求简明、醒目、文字应高度精练,能概括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间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但末尾不能用标点符号,文题中间避免使用非规范化词或代表号。

2 作者及单位

实质性参与并能解答有关论文问题者称为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应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号注明“省、单位、邮政编码”,并附第一作者的简历。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各个答辩,并最终同意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3 摘要

摘要内容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内容要具体,简明扼要,关键性资料、数据与结果,采用第三人称明确标出。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4 关键词

关键词代表全文核心内容里的名词和词组,一般由作者从论文题目、摘要和正文中抽选择出来3-5个医学名词(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英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如:题目“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对比”(华夏医学2005年18卷第5期,论著695-696页)。关键词:新生儿 慢速进针 快速进针 对比。

5 引言(前言)

6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是文章的第一大层次。一般的资料应交待清楚研究涉及的材料和用具,化学品与仪器,应有来源和产品号等内容,以便重复实验时能得到验证。临床资料以研究的对象和病例为主,要清楚交待研究对象及病例的全部情况,实验方法及统计方法的来源。

方法:应交待论文所用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观察指标。

7 结果

用文字叙述、表格或绘图说明,只将主要结果列出,不要予以分析讨论。如:“静脉推注时防止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探讨”,(华夏医学,2005年18卷第5期),作者用普通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列出每组在静脉推注时有空气进入血管的是多少例,无空气进入血管是多少例,各组的成功率是多少,再来一个对比,从效果上既清楚又明了,给人印象很深。

8 讨论

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理,不能只重复结果,也不应结果归结果,讨论归讨论。讨论内容:①用已有的理论对自己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②指出结果及结论的意义。③该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及独特之处。④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努力方向。

9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末,一般在10篇以内,引用公开、近期出版的原著。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之间用逗号隔开,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按规定)。

[期刊] 序号 作者 文题[J] 刊名 年份 卷(期):起止页。

[1] 谭建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54-55

[2] 李爱车,方小君,李琼妹等.心脏裂伤的抢救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14-15

[书籍] 序号 作者(主编) 书名[M] 版次(第一版不标出)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

[1] 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6-263

10 标题层次

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两个数字符号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面不加标点。标题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4节,第一级标题为1.,第二级标题为,第三级标题为,第四级标题为,各级标题序号均顶格书写,序号后空一字后再写标题或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 过慧谨.护理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撰写要求.护士进修杂志,2001,16(增刊):6

[2] 侯睿,刘宇.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771-773

[3] 蒋晓莲.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00-102

脑梗要在平时注意预防,饮食一定要注意少吃3种食物

护理毕业论文脑梗塞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摘要】 目地 探讨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影响。方法 将24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5例)及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关键词】 整体护理;脑梗死;功能恢复随着护理事业地不断发展,单纯以躯体护理为主地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护理地需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地各个环节系统化地整体护理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及交流,提供适合患者身心、、文化等需要地最佳护理。本文就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随机从病案室抽取2000~2005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地104例脑梗死病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39~81岁,平均(±)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或MRI证实颅内有梗死灶,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61例,半卵圆中心28例,放射冠区11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3~11cm2。以1995~2000年住院地14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8例,女57例,年龄40~77岁,平均(±)岁。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86例,半卵圆中心40例,放射冠区15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4~12cm2。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具有不同程度地肌力、言语、大小便功能及心理障碍(详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治疗方法及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2 方法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地相关知识,介绍脑梗死地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每例患者有详细护理记录单,从入院初期开始注重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肌力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适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从护理中存在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护理工作从被动遵从医嘱到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存在地问题,从而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地恢复;(2)积极进行语言功能锻炼,针对不同类型地语言功能障碍采用不同地方法,如完全运动性失语,此类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说不出来,只可发“啊”音,从入院开始就练习发音,逐渐过渡到说简单地字、词、句;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可发出简单地字、词或吐词不清,此类患者可鼓励其多说话,开始时速度不宜过快,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经常与患者交谈,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对患者取得地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地生活及卫生习惯,多饮水,保证充足地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消化、富有营养,多食青菜、瓜果等含纤维素高地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对尿失禁地患者指导其练习排尿地随意性动作,进行肛提肌训练等;(4)在积极治疗患者躯体疾病地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娴熟地操作技术和严谨地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地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地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针对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及时采用交谈、笔认、手势辨认,充分了解其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地信心。 评价方法 肢体肌力地判断按6级分法,治疗后肌力恢复及以上为改善。运动性失语以能发单字音以上为改善,感觉性失语以能听懂部分语言为改善等。心理状况以与医护人员接触情况而定,能与医护人员部分交流者为改善。大小便功能以主动而顺利排便地改善。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频数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地χ2检验。3 结果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略)4 讨论脑梗死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地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各种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减轻负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脑梗死患者恢复状态结果表明,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过程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向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论文网站。论文之家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O(∩_∩)O!--------------------------------------------------------------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病;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1〕。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2004年1 月~2006年10月我院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在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6岁,平均岁,其中36岁~ 21例,60岁~ 38例,71岁以上47例。入院时意识障碍11例。一侧肢体偏瘫76例,失语1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塞灶,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2 护理与体会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起病急,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本组病例中有 76例偏瘫,失语或言语不清、口角歪斜18例,3例出现会厌麻痹,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表现为不思饮食、失眠、便秘等。患者及家属对起病前的健康十分留恋,而更多的是担心预后和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特别是吞咽功能丧失者,更感到恐惧和失望。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安慰家属及患者的时候,特别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热情地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其次,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多数典型病例在1~2天内脑水肿达到高峰〔3〕,有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还有可能有继续发生梗塞的可能,让家属和患者对什么是脑梗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从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对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可让其将需求用文字书写进行交流;对梗塞较重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允许其亲属陪护。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安全护理 对于急性梗塞引起意识障碍或偏瘫者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对躁动不安者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专人陪护,床旁设护栏,双手约束,防止病人拔除各种管道,翻身和下床时有人协助和扶持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多数危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如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有脑疝发生的可能。本组病例中出现8例脑疝,死亡2例。一旦出现脑疝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min内输完。因大量甘露醇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4〕,应进行24h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如病人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100次/min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平时神志清醒者突然言语不清、嗜睡且反应迟钝时,应考虑出现新的梗塞,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并做好应急措施。 预防并发症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急性脑梗塞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本组病例中>60岁85例,占本组病例的80%。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大多有呼吸道功能减弱,尤其是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本组病例就有19例发生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肺部痰液就增多。对神志清醒者,应鼓励他们在分泌物多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尽量把痰咳出。注意使用多功能摇床,在病情许可时取半坐卧位。对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护士将手并拢,空心适度拍打,震动患者背部,由上而下,由两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促进排痰;若患者咳嗽反射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一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痰液粘稠时,给雾化吸入每4h 1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所用的吸痰管及无菌液要保持无菌。动作应轻柔、无创、敏捷,每次吸痰过程时间应<15s。口腔、鼻吸痰管各部位要专用。同时,间断氧气吸入。对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套管堵塞,应及时吸痰,并保持气道湿化,每日2次行管道切口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用管饲饮食,每次200~300ml,两次之间加喂水1次,也可使用微量泵使营养液通过加热器以 30~50ml/h的速度匀速胃管内输入〔5〕,避免经口进食,以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用氯化钠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2次,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 预防便秘发生 急性脑梗塞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患者排便用力可以使颅内压升高,进一步使病情加重。在以往的病例中,入院1周后,大部分患者就出现便秘。因此要及早预防,首先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在床上排便,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排便的环境,注意用屏风遮挡,并教会患者如何用力。平时还要教会患者按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饮食方面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极少数便秘者及时给予口服缓泻药,必要时灌肠,灌肠压力要低,而且不宜>600ml,以免加重病情。本组患者通过以上预防护理基本上无便秘发生。 预防褥疮发生 据报道〔6〕,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在20h内即可发生褥疮。所以,要及早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首先,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建立床头翻身术,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气圈。对昏迷、病情危重及肥胖不宜翻身的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可放置水囊,水囊中水的流动能对受压部位起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并减轻局部压力作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干净,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护理得当,本组106例除2 例死亡外无一例发生褥疮。 加强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 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人数较多,本组病例中就有 76例发生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18例。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的社会生活状况。因而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就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恢复行走和语言清晰,把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如肢体停止运动1周即可引起肌萎缩〔7〕,因此,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8〕。在临床中,当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就应着手进行康复。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的评估,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具体做法是:语言障碍者听录音,从简单发音、单词、短语开始,反复训练到说绕口令,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预防肢体功能碍障的发生:每4h做 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20min,帮助患者做关节伸展、内旋、外展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9〕。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力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的行走锻炼,指导患者站立平衡训练:双手扶杆站立—单手扶杆站立—不扶杆站立达到三级平衡〔10〕。行走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时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做好饮食及出院指导 注意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力劝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取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食物,进行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等,避免暴饮暴食。适当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情绪。另外要按时用药,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指导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3〕 邝贺龄.内科急症治疗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 〔4〕 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5. 〔5〕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6〕 王晓玉,张淑连.中风初起的家庭护理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8. 〔7〕 邓艳红,梁柯.家属配合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25. 〔8〕 朱绷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J〕.中华护理杂志,(4):195. 〔9〕 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421-1422. 〔10〕 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9):703.

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危害当今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高血压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护理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健康 教育

我国高血压病人每年以300万例的速度增长,使许多人深受其害,但若做好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将其危害降至最低点。现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浅谈如下。

1 病人基本情况估计

护理病史 询问病人有无家族史,病前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工作性质及头痛、头晕程度等。致病因素,血压升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家族史: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2)生活习惯及饮食: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喝咖啡,摄饱和脂肪酸过多等,肥胖和超体重,剧烈运动,便秘,吸烟均可致血压升高。(3)精神心理因素及职业: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发病率高,可能与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 文化 素养、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4)其他病史:高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也可能与气候条件、环境噪音等有关。

主要表现

缓进型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以缓进型多见。(1) 一期:常无症状或表现为头痛、头胀、心悸、乏力、耳鸣、失眠、四肢麻木等,体检时反有血压升高,临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一期。(2) 二期:血压持续升高,并随着细小动脉硬化,逐渐出现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如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室肥大;②眼底动脉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二期。(3) 三期:当心脑、肾重要器官损害发展至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衰竭;②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血,视神经乳头水肿,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三期。

急进型高血压 约占1%~5%,多见于年轻人,起病急剧,突然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气促,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短期内出现心、脑、肾、眼底改变,发展迅速,病情严重,若不积极治疗,可死于肾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

高血压急症 (1) 高血压脑病:指在高血压病程中脑小动脉持久严重痉挛,发生急性脑血流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产生严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心动过缓、视力模糊、黑蒙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2)高血压危象: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收缩压可达,舒张压≥。

精神感情状况 高血压病人常具有情绪不稳定,个性脆弱,缺乏主见等性格缺陷,初发时心情紧张,希望药到病除,常会盲目用药,当症状加重无法正常工作、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时情绪焦虑,后期因心、脑、肾等脏器的病变而郁郁寡欢,丧失自信心。

2 护理体检

护士重点检查病人血压变化,了解有无合并心、脑、肾病变时产生的相应体征。3 辅助检查结果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蛋白尿、管型尿等,肾功能减退时尿比重降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增高。(2)胸部X线检查,显示主动脉迂曲、扩张,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可见左心室增大及肺淤血征象。(3)心电图心脏受累时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及各种心律失常等改变。

4 治疗原则

使血压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降压治疗及护理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均应进行非药物治疗,从而去除使血压升高的各种因素,包括:(1)饮食护理,宜适当控制总热量,多食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避免高胆固醇、含饱和脂肪酸及含钠高的食物,限烟酒,不进食刺激性食物,增加摄入蔬菜、水果、高纤维素食物,减轻心脏负荷,防止水、钠潴留,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预防便秘,使血压降低;(2)减肥、控制体重。肥胖者血容量增加,内分泌失调,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减少每天摄入热量,增加运动来控制血压;(3) 体育运动 。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和劳动能解除精神紧张,调节生活,不同病人应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运动量;(4)其他。辅以心理训练、音乐治疗、松弛疗法等 措施 。

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常用降压药物 见表1(引自《内科护理学》)[1]。

表1 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剂量、给药途径、副作用、适应证

分类 药物 常用剂量 给药途径 副作用 适应证

利尿剂 氢氯噻嗪 ~25mg/d 口服 低钠、低钾、低氯及高尿酸血症 适于早、中期

呋塞米 20~40mg 1~2次/d 口服、肌注、静注 同上

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 50~200mg 1~2次/d 口服 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使支气管收缩 适于早期

钙离子拮抗剂 尼莫地平 40~60mg 2~3次/d 口服 头痛、头晕、面红、消化道不适、皮肤瘙痒 适于轻、中度

维拉帕米 40~80mg 1~3次/d 口服 心动过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25mg 3次/日渐增至100~150mg/d 口服 头昏、乏力、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肾功受损慎用 适于各期

血管扩张剂 硝普甘油 10~30μg/min 静滴 头痛、头胀、面红 适于高血压急症

硝普钠 20~100μg/min 静滴 长期大剂量用有硫氰酸盐中毒反应 适于高血压急症

利血平 ~ 1~3次/d 口服、肌注静注 鼻塞、胃酸增多、嗜睡、乏力、精神抑郁 目前少用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预防 药物使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尤其对老年病人;某些降压药物有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应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预防便秘;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当出现头昏、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躺平,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防止并发症及护理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 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2]。指导病人摄取治疗饮食,避免情绪紧张,按医嘱服药,适当活动等,以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发生。并注意对并发症征象的观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如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突然胸骨后疼痛发作等心脏受损的表现;观察头痛性质、精神状态、视力,语言能力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表现,观察尿量变化、昼夜尿量比例,有无水肿以及肾功能检查结果,以便及早发现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1)置病人半卧位: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活动,安定情绪,必要时按医嘱用镇静剂。(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病人自吐能力减低,应用吸引器吸出。(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按医嘱选用降压药,一般首选硝普钠,应避光静脉滴注,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注意降压不宜过低以免造成脑供血不足和肾血流量下降,如出现出汗、不安、头痛、心悸。胸骨后疼痛等血管过度扩张现象,应立即停止滴注;也可选用硝酸甘油、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制止抽搐用地西泮肌注或静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快速静滴。(4)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神志、瞳孔、尿量。静滴降压药过程中每5~10min测血压1次,如发现异常变化,随时与医师联系。(5)提供保护性护理,病人意识不清时,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当发生抽搐时用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唇舌咬伤。

5 健康教育

(1) 劳逸结合: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根据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当血压增高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免运动使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平时可制定一个有计划的适度运动量,如每天早晨散步,打 太极拳 、养花侍草或读书看报、写字作画,从事有兴趣的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减少压力,使身心得到良好休息。(2)适应治疗饮食,坚持低盐、低胆固醇饮食,宜食清淡、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合理饮食,对高血压防治起重要作用。(3) 指导病人坚持服药治疗,帮助病人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必须按时遵医嘱服药,不可根据自己感觉随意增减或停服降压药物,只有持之以恒坚持治疗才能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醒病人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4)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情绪激动,紧张、心身过劳,精神创伤等可使颅内压增高,病变血管易于破裂而发生脑出血,应使病人懂得自我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严寒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冬天外出严加保暖,室温不宜太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等,环境宜安静恬适,避免噪音刺激和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5) 定期随访血压,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

1 张审恭.内科护理学, 第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

2 刘俊,董天宏. 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11(1):11.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 方法 对4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病 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00例,其中男281例,女119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1岁;合并脑梗塞64例,脑出血8例,冠心病93例,肾衰10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 详问病史

对高血压病人,全面收集病史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生活方式:仔细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

3 护理体会

一般护理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 体操 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饮食护理 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纳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用药护理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意外。

心理护理

(1)心理疏导。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心的人。

(2)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3)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非药物疗法及药浴 饮食对高血压病人非常重要,常食有降压作用的食品,如芹菜、大蒜、萝卜、生花生米、罗布麻叶、菊花茶、粗粮等。我们多年用的中药药浴泡脚,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方法是将中药饮片,赤芍、当归、肉挂、薄荷、干姜、桃仁、红花、夏枯草等用砂布包好,温开水冲泡脚,每晚一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药物依从性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观察组的药物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表示百分之百的满意,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的好发人群,老年人的发病有其特殊性。了解老年人的高血压发病及临床特点,对正确用药提高疗效与及时防治并发症至关重要。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现 报告 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3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60-76岁,平均年龄为±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护理

一般护理。

休息。无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有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休息。

饮食。宜进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尽量少进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奶油、鱼籽等;忌烟酒;体形肥胖者要适当控制热量,以减轻体重。

注意观察病情。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对血压持续增高的老年患者,每日应测血压3-4次,必要时分别测量站、坐、卧位血压,并认真做好记录,随时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血压不稳定、急剧增高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神智改变、肢体发麻、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清晨起床或夜间起床排尿时,要防止出现脑缺血状态,尤其是服用扩管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者更易出现脑缺血。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每次起床前动作宜缓慢,以防脑缺血的发生。

用药护理。老年人对药物比较敏感,用药后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要密切观察各类降压药物的反应,降压不应过猛过快或降得过低,以免出现各脏器供血不足或体位性低血压。

心理护理。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耐心的治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治疗措施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又可促使血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其生活稳定,情绪饱满,使血压尽量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任何类型的高血压疾病,由于某种原因使血压突然升高,病情急剧变化且危及病人生命时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内科急症,应该及时抢救。

3 结果

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观察组的药物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表示百分之百的满意,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4 讨论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须考虑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总危险。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主张联合用药,发挥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单药剂量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应对老年患者因并发症带来的多种治疗矛盾 [4]。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选用降压药须注意与其他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1.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 护理系本科毕业论文

3.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4. 护理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5. 电大护理学毕业论文

6. 本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新颖的脑梗塞论文参考文献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文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03~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1):84-90.

[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第三版:246-247

[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59-461

[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 中旬版):172-175

[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28(3):219-221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16]毕娜.王建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现状调查.护士进修杂志.

标准属于规范的范畴,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护理论文的标准化规范化是论文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一方面深深体会到标准化在护理论文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时时感受着不“标准”、不“规范”的投稿论文。为此,笔者对2000年中华护理杂志经3审确定可刊用的部分投稿(原稿)进行了检查,对常见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建设,使护理论文在信息时代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阔的空间被传播、利用。

1材料和方法

在2000年中华护理杂志经3审可刊用的518篇护理论文中,抽取50篇含中文摘要、关键词的论文原稿进行检查和分析。

检查内容:①论文编写格式中的题名、摘要、关键词:论文编写格式包括的内容较多,限于篇幅在此只能就其前置部分的题名、摘要、关键词——文献检索的重要入口[1]进行讨论;②名词术语;③计量单位;④数字;⑤参考文献;⑥图表。

检查标准:题名、摘要、关键词以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摘编写规则》为依据;名词术语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依据;计量单位以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定计量单位》为标准,要求以单位符号表示;数字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标准;参考文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其他内容以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期刊登的稿约要求为准。

2结果

一般情况50篇论文作者的年龄:20~29岁11人;30~39岁16人;40~49岁22人;50~60岁1人。作者职称:初级11人;中级30人;高级9人。50篇论文标准化方面的主要问题如表1。其中存在1个方面问题的论文6篇,2个方面问题的19篇,3个方面问题的27篇,4个以上方面问题的9篇,无1篇论文不存在标准化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方面: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上的问题主要有:2个以上作者,仅列第1作者;标点符号不符合要求;缺少文题、杂志名称或出版社名称、出版地点、期卷号及页码等。在文献使用上主要表现为:在论文核心内容如护理方法上标注参考文献,实际上仅是部分观点使用了参考文献;内部资料等非公开出版物做参考文献;缺少必要的参考文献,如“据报道”后无参考文献等。表150篇论文在标准化方面的常见问题问题次数百分率(%)参考文献3774数字3468名词术语2856计量单位2754中文摘要1428题名918图表816关键词714

数字方面: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及计数、计量等未使用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为20世纪90年代;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用表示概数时用错,如5、6个人,七、八十年代,正确的表示分别为五六个人,七八十年代。

名词术语方面:使用《医学名词》中明确规定不再使用的旧名(曾用名),如心肌梗塞(心肌梗死,括号内为规范名词,下同)、脑梗塞(脑梗死)、血液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周期性麻痹(周期性瘫痪)、人工晶体(人工晶状体)、眼底镜(检眼镜)、眼内压(眼压)、神志(意识)等;1篇论文中主要名词的使用不统一,如患者、病人混用;英文药名采用商品名(应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未注释的情况下,使用中、英文缩略语代替医学名词,如慢支(慢性支气管炎)、扩冠(扩张冠状血管)、心梗(心肌梗死)、AMI(急性心肌梗死)等。

计量单位方面:使用国家标准中已经废弃的非法定计量单位,如能(量)单位符号使用cal、血糖使用mg/L,国家标准分别为J和mmol/L;计量单位没有以单位符号表示,如8小时、2天,应分别为8h、2d;将单位名称或中文符号作为单位的符号,如把压力100pa改成“压力100帕”或“压力100帕斯卡”;同一篇论文中单位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混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未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形式。

中文摘要方面:将前言内容作为摘要内容;简单地重复论文题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将医疗的方法、结果等作为摘要要素,未交代主要护理内容;开头冠以“本文”,未用第三人称。

题名方面用词不确切,如一般的临床观察或护理,用某某课题的研究,又如“护士在生命网中的作用”一文,只看题名很难明白“生命网”的意思,其实作者描述的是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网中的作用,因此生命网应以冠心病二级预防网代替;题名不能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题目大、数据小,言过其实;或简写、或缩写,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图表方面:主要表现为表中主谓语位置颠倒;图的纵标目未顶左底右,自下而上;说明性的资料未置于图表下方等。

关键词方面:不符合医学主题词表规范,使用不规范的主题词标引;将关键词写成一句内容全面的短语,如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急性某某中毒等;漏标或误标,使选择的主题词与论文主题概念不符或造成过度标引。

3讨论

护理论文在标准化方面较差的原因

护理学科的标准化较其他学科的范围大、研究浅:护理学科的标准化不仅受医学的影响,还受数理化及人文科学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对护理论文标准化方面的研究甚少,其标准又参考医学标准,并且无标准可循的情况也存在,故在执行时存在一定难度。

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作者认为护理论文只要科研内容有创新、设计合理就可以了,标准化问题可忽略不计;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大家见怪不怪,更觉得不是问题;一些资深作者,往往采用已习惯的表达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标准、规范。

在标准化方面知识缺陷:我国于1979年才开始建立文献标准化工作,多数作者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接受过该方面的教育;目前的大专以上护理教育对护理论文标准化的学习要求也不高,有些甚至列为自学内容;论文的作者大多数来自临床,对于复杂的理化单位和符号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临床中一些与标准相驳的习惯用法更影响着作者对标准化的使用。所有这些决定了护理工作者在此方面知识不足,甚至知识缺陷。

护理论文执行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标准化源于科学与实践:某一领域在世界范围的统一是在科学和客观的基础上实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也是如此,它是有科学和客观依据的。我国的国家标准是在参考国际标准的情况下,经过专家反复论证与无数次实践,由国家颁布的。因此,它具有权威性、标准性和严肃性。

学术要交流、学科要发展,必须执行标准化:现代科学活动已成为一项国际性活动,现代科学研究工作需要的情报、资料和信息是全球性的。在当前计算机网络与检索数据库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只有遵循国际、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才有利于其进入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及被有关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使国内外的读者更方便地进行查阅和检索,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的科技名词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之一。护理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标准做规范,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护理论文只有遵循国家标准才能使自己的学科更严谨、更科学,才能保证其护理信息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利用。

对策

从基础教育入手,加强护理论文标准化学习:我国目前的大专以上护理教育虽然都设有护理科研课,但对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学习重视不够,要求不高。这样的基础对护理工作者的论文撰写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学习应从学校基础教育开始,并将此做为考核内容,使学生既明白学习标准化的重要性,又知道其主要内容,为今后自觉认真地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提倡自学,重视继续教育:对绝大多数已不再可能接受学校基础教育的护理工作者来说,自学将是必然之路。特别是在撰写论文之前,阅读杂志的稿约及相关标准将有助于护理论文标准化的学习与运用。医院、学校及各级学会的继续教育部门可通过讲座、培训班等形式传授护理论文标准化方面的知识,促进护理论文的标准化建设。

护理期刊身体力行,促进护理论文标准化:护理期刊是护理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体,期刊编辑要把宣传和使用标准化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与作者交流、修改稿件、约稿、编撰护理书刊及讲座等形式传播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内容,使护理论文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

重视研究护理论文标准化方面的新问题:护理专家及有关管理部门对标准化在护理论文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出现产生的新名词、新表达方法等要及时进行研究、规范,以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4结论

标准化是护理论文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当前护理论文中的标准化问题较多,需要学校、医院及各级学会相关部门的重视,更需要广大护理工作者从自身作起,加强此方面的学习,使相关标准化知识在护理论文中得到准确与广泛的运用,以促进护理学科的交流与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撰写要求。方法:凡是护理科技论文,资料真实可靠,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文题简明并醒目,文章的论点明确,主要反映出文章的主题。结果:护理科技论文的结构好与否,它是护理科研程序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及成果质量。结论:要撰写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护理科技论文,必须掌握护理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要求。

关键词:护理论文;结构;撰写要求

【中图分类号】GB7713-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502-01

凡是护理科技论文,其论点要明确,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书写工整,文字精练、规范。文题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为了提高护理科技论文撰写的质量,笔者将自己撰写论文的体会及看法浅谈如下。

1 文题的命名

命题的类型:一般用护理方法、用护理结果、用研究对象进行命名。

文题的具体要求:文题历求简明、醒目、文字应高度精练,能概括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间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但末尾不能用标点符号,文题中间避免使用非规范化词或代表号。

2 作者及单位

实质性参与并能解答有关论文问题者称为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应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号注明“省、单位、邮政编码”,并附第一作者的简历。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各个答辩,并最终同意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3 摘要

摘要内容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内容要具体,简明扼要,关键性资料、数据与结果,采用第三人称明确标出。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4 关键词

关键词代表全文核心内容里的名词和词组,一般由作者从论文题目、摘要和正文中抽选择出来3-5个医学名词(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英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如:题目“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对比”(华夏医学2005年18卷第5期,论著695-696页)。关键词:新生儿 慢速进针 快速进针 对比。

5 引言(前言)

6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是文章的第一大层次。一般的资料应交待清楚研究涉及的材料和用具,化学品与仪器,应有来源和产品号等内容,以便重复实验时能得到验证。临床资料以研究的对象和病例为主,要清楚交待研究对象及病例的全部情况,实验方法及统计方法的来源。

方法:应交待论文所用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观察指标。

7 结果

用文字叙述、表格或绘图说明,只将主要结果列出,不要予以分析讨论。如:“静脉推注时防止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探讨”,(华夏医学,2005年18卷第5期),作者用普通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列出每组在静脉推注时有空气进入血管的是多少例,无空气进入血管是多少例,各组的成功率是多少,再来一个对比,从效果上既清楚又明了,给人印象很深。

8 讨论

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理,不能只重复结果,也不应结果归结果,讨论归讨论。讨论内容:①用已有的理论对自己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②指出结果及结论的意义。③该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及独特之处。④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努力方向。

9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末,一般在10篇以内,引用公开、近期出版的原著。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之间用逗号隔开,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按规定)。

[期刊] 序号 作者 文题[J] 刊名 年份 卷(期):起止页。

[1] 谭建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54-55

[2] 李爱车,方小君,李琼妹等.心脏裂伤的抢救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14-15

[书籍] 序号 作者(主编) 书名[M] 版次(第一版不标出)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

[1] 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6-263

10 标题层次

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两个数字符号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面不加标点。标题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4节,第一级标题为1.,第二级标题为,第三级标题为,第四级标题为,各级标题序号均顶格书写,序号后空一字后再写标题或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 过慧谨.护理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撰写要求.护士进修杂志,2001,16(增刊):6

[2] 侯睿,刘宇.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771-773

[3] 蒋晓莲.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00-102

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学好内科护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科护理个案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并 总结 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患者因素14例()以及医院因素8例()。结论为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 教育 与培训,努力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因复杂以及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一旦护理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而且还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8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3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64例,心肌梗死72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其他心血管疾病8例。

研究方法

对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结果

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患者因素14例()以及医院因素8例()。

3讨论

不安全因素分析

医护人员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护理工作的责任巨大、任务繁杂,极易产生医疗风险。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①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每30分钟对其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观测与记录,当患者病情稍微好转后,护理人员就会产生疏忽与懈怠,从而推迟对患者诊测与记录的频率,导致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够完整[2];由于受到快节奏工作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在文书登记时也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在书写时字迹比较潦草;由于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科室的监督不到位,在日常护理巡查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不在位时,会进行随意编写;在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忘记登记护理文书,存在事后登记或文书登记时间与抢救时间距离过长的现象。②药物使用及药量配比出错:由于心血管内科用药的品种较多,药品的出厂商及名称比较复杂,而且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比较繁忙,可能会出现拿错药等情况;护理人员对速度的把握不准或患者自行加快滴速,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进而造成危险;一些护理人员可能会凭个人 经验 进行配比药量,从而导致出现药量错误。

患者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一些患者并没有严格执行医嘱,例如一些患者会因为其症状较轻,从而就会对疾病持有一种轻视的心理,在未获得医护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与病房,或请假外出后并未按时返回病房等[3]。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特殊,在比较嘈杂的外部环境中,再加上患者自身疲惫等因素,极易引发疾病的发作。一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充分认识,往往对医疗持有过高的期望值,一旦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发生恶化时,常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不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而诱发不安全因素。

医院因素由于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医疗设备以及来往的人员较多,环境比较嘈杂,会影响到科室患者的休息,易引发患者的投诉。如果医护人员未及时彻底打扫病房卫生,在地面滑湿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患者摔倒,会给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其治疗费用往往较高,若护理人员未及时、详细地将费用明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结账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3]。

防范对策

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医院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为其传授更多科学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为其提供更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同时再通过考核的方式考察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4]。而护理人员也要通过听课与查房等形式,不断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通过护理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操作能力,进而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此外,医院还要加强对 法律知识 与 安全知识 的宣教,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护理记录,及时、认真地书写护理文书,从而充分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加强护患沟通,改善医院环境建设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要充分尊重应关心患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存在的困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将用药方法与诊疗方法详细地介绍给患者,并且将医疗费用详细地告知患者,以此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度及信任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医院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加强对医院环境的建设。如在病房添加微波炉以及电视等设备,充分保证病房的安静与洁净,努力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综上所述,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医院以及护理人员造成的。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医院要深入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 措施 。

参考文献

[1]陈少梅.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河北医学,2010,9(7):886-887.

[2]白菊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安徽医学,2011,11(9):1772-1773.

[3]额登格日勒.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324-325.

[4]周柳嫦.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12(3):54.

[5]梁秀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中外医疗,2012(31):182-183.

摘要: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关键词:急诊内科护理;安全细节

1病情观察

为了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系统、综合的评判,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现状。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急诊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诊断其病情,为制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因、发病部位及其所表现的症状,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内科护理人员应全面地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对其病情的轻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大致预测出其所患疾病的发展趋势。例如,当内科患者的病情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体温骤降、血压忽高忽低)时,可预测其病情即将恶化;当内科住院患者若精力充沛、食欲良好时,可预测其病情将很快康复。

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反应的观察

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若其病情逐渐好转,说明治护措施有效;若患者病情没能好转或出现了不良反应,说明治护措施有误。下面的病例可供参考:患者,男,67岁,患有脑梗塞。某次为该患者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过程中,护士在巡察时发现其出现了喘憋、口唇紫绀等症状,经查体,其心率为109次/分,血压为90/50mmHg,全身出现散在性荨麻疹。护士立即为该患者停药,并采取为其吸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氯苯那敏10mg、静滴尼可刹米、洛贝林3mg、氨茶碱等方法进行急救。1小时后,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血压回升至107/70mmHg,脱离了危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可能仅是正常的用药反应,而非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

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常可发生诸多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以免其病情突然发生恶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重症或严重并发症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

2正确执行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的诊疗计划,是护士采取治疗护理措施的指导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嘱可作为法律证据。在临床上,护士往往对严格执行医嘱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规避护理事故,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来保障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护理人员应训练和培养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重视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与医师的沟通与协作,从而确保医嘱的有效执行。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准确性的监督和管理,促使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应建立严格的医嘱执行审查制度和执行规范,以保证医师下达的医嘱能够被及时、准确、无误地执行。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医嘱管理软件在医嘱处理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应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应规范医嘱的录入、转抄、保存、打印、查对制度,保障医嘱处理、打印、查对、执行等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真正做到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每一项治疗和护理意见。

护士要认真对待口头医嘱,充分认清口头医嘱的重要性,认真、正确地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

护理人员要具备疾病的病理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盲目地执行医嘱。例如,白血病患者在出现高热时,医师下达的医嘱为“物理降温”,此时护士不应选择酒精浴,以免因患者的皮肤受到酒精的刺激而导致或加重皮下出血。(本文来自于《求医问药》杂志。《求医问药》杂志简介详见.)

3静脉输液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为成年人滴注常规药物时,可保持常规的输液速度,约为40~60滴/分钟。在为急需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输液时,可将输液速度提高至60~100滴/分钟。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输液速度。在输液时,应向患者交待以下注意事项: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

参考文献

1、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何红;护理研究2009-02-11

2、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叶任秋;中国当代医药2011-07-08

【摘要】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和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体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自我国融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取得了迅速地发展,由过去的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发展,内科医学同样走向了现代化。而作为内科的一个分支的内科护理,在医院对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内科中医护理;手段;护理标识

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辨证施护原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中医护理在医学中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中医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例如采用针灸、点穴、穴位注射、脐疗、按摩、中药热敷等多种技术操作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针、中药离子透入及气功等多种方法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治疗失眠症;通过针、炙、耳穴压豆、拔罐、外敷中药等处理疼痛、便秘、褥疮、肌注后硬结等。中医护理人员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证、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不断挖掘、整理、完善、创新。如用自制益胃散穴位外敷治疗胃脘痛;用艾条熏蒸爱婴病房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对乙肝病毒的抗原性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中医护理是通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来实现的,也是检验中医护理理论的途径。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现有的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尚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加强无痛针刺、无烟艾灸方法的研究及灌肠器、离子导入机、刮痧器具的改进;还需要对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化研究,即相关操作指标的量化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二、各种情形下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

1、特需内科的护理:所谓特需内科护理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部分特殊需求的病人患者在进入特需病房时进行的护理。它是内科护理的一种方式,也是特需病人的需要。这些特需患者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的各种事业单位并担任一定的职务、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患者以及周边地区国家的外国人。对于特需病人的护理。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应该对特需患者进行多元化的护理。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首先,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应该使患者适应新环境,尽快进入患者的角色,便于治疗和护理管理;(2)多元化护理中的沟通: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沟通和 文化 沟通。因此,对于内科护理的护士需要掌握护理对象所在地区的语言(有时甚至是方言)以及他们的文化习俗;(3)特需病房的护士应该能够养成灵活应变的好习惯,特别是还要加强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特需护理基本功,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无痛注射、导尿、灌肠等操作应轻捷、利落。

2、心内科患者安全风险与护理:心内科患者是指那些身患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跌倒、猝死及出血等症状。对予以上三类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笔者总结出以下具体的护理手段及方法:(1)对上述三类患者进行患病程度的评估:具体的从患者的年龄、病史、情绪状态、有无眩晕、检查有无明显的诱因等方面进行评估,这是心内科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技术类的能力;(2)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各自采取的护理对策:对于跌倒患者:遵守三个“半分钟”的原则,即坐起半分钟、平卧半分钟、下肢垂下坐床边半分钟。在此过程中,要加强防止行走时、洗澡时跌倒,而且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在病人的病床前插各类标识,如“防跌倒”等标记。加强心理上的安抚,对于患者的家属应该避免和预防脑出血及高血压。

中医医疗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施护亦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提出护理的基本法则,“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疾病的具体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方法。具体体现为“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1、辨证施护流于形式: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最具特色的护理模式,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证候难辨,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中医幕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能正确辨证而影响施护的效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领会中医护理的内涵,只是将中医诊断、护理加上中医技术操作;健康宣教比较套路化,从护理病历书写发现,同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千篇一律;大部分护士能够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但患者具体实施与否,效果如何,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2、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率相对不高:尽管巾氏护理技术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效果可靠,但在中医院的使用率却不高,究其原因有:(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局限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时间长,疗效难以立竿见影。因此在中医院也只是在传统中医科或内科应用相对较多。(2)护理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然而临床上医生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

3、护理记录缺陷:临床护士往往注重操作,忽视记录,所做的操作没有及时记录时间、方法、效果,中医操作记录还应记录选择的穴位、皮肤情况等。目前有关中医整体护理质控评估体系的设置、行业内规范化以及中医护理病历的内容、格式的具体要求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再加上护士工作的繁忙导致了记录的流于形式。

中医护理自身特色和优势已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同仁的肯定和认同。将祖国传统医学的护理理论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开发应用,并付诸实践检验,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循证护理的开展,为其不断自我完善理论体系与技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发现旧理论、旧经验、旧技术与现代护理科学的矛盾,用新的实践替代原有的实践,并吸收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发扬创新,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越来越多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操作期待研究证据。要找出解决它们的新方法,就必须以可信赖的科研成果来解释和支持。因此,护理科研应从护理应用学科的角度出发,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突破口,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文献数据库中公开的研究路径进行设计,融合循证护理理念,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萍,潘光明.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

[2]刘文红.中医护理的发展研究.中围现代药物应用,2008,2(6):96-97?

[3]朱水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探讨,2001(2)?

[4]张广清.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 中华护理杂志.?

[5]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3?

[6]张宝忠.中医护理学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刘蓉蓉.论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及重要意义HEALTH WORLD2010,04(8)

猜你喜欢:

1. 关于护理论文的范文

2.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3.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护理体会的论文范文

5.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O(∩_∩)O!--------------------------------------------------------------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病;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1〕。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2004年1 月~2006年10月我院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在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6岁,平均岁,其中36岁~ 21例,60岁~ 38例,71岁以上47例。入院时意识障碍11例。一侧肢体偏瘫76例,失语1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塞灶,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2 护理与体会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起病急,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本组病例中有 76例偏瘫,失语或言语不清、口角歪斜18例,3例出现会厌麻痹,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表现为不思饮食、失眠、便秘等。患者及家属对起病前的健康十分留恋,而更多的是担心预后和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特别是吞咽功能丧失者,更感到恐惧和失望。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安慰家属及患者的时候,特别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热情地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其次,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多数典型病例在1~2天内脑水肿达到高峰〔3〕,有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还有可能有继续发生梗塞的可能,让家属和患者对什么是脑梗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从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对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可让其将需求用文字书写进行交流;对梗塞较重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允许其亲属陪护。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安全护理 对于急性梗塞引起意识障碍或偏瘫者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对躁动不安者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专人陪护,床旁设护栏,双手约束,防止病人拔除各种管道,翻身和下床时有人协助和扶持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多数危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如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有脑疝发生的可能。本组病例中出现8例脑疝,死亡2例。一旦出现脑疝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min内输完。因大量甘露醇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4〕,应进行24h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如病人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100次/min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平时神志清醒者突然言语不清、嗜睡且反应迟钝时,应考虑出现新的梗塞,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并做好应急措施。 预防并发症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急性脑梗塞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本组病例中>60岁85例,占本组病例的80%。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大多有呼吸道功能减弱,尤其是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本组病例就有19例发生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肺部痰液就增多。对神志清醒者,应鼓励他们在分泌物多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尽量把痰咳出。注意使用多功能摇床,在病情许可时取半坐卧位。对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护士将手并拢,空心适度拍打,震动患者背部,由上而下,由两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促进排痰;若患者咳嗽反射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一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痰液粘稠时,给雾化吸入每4h 1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所用的吸痰管及无菌液要保持无菌。动作应轻柔、无创、敏捷,每次吸痰过程时间应<15s。口腔、鼻吸痰管各部位要专用。同时,间断氧气吸入。对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套管堵塞,应及时吸痰,并保持气道湿化,每日2次行管道切口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用管饲饮食,每次200~300ml,两次之间加喂水1次,也可使用微量泵使营养液通过加热器以 30~50ml/h的速度匀速胃管内输入〔5〕,避免经口进食,以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用氯化钠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2次,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 预防便秘发生 急性脑梗塞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患者排便用力可以使颅内压升高,进一步使病情加重。在以往的病例中,入院1周后,大部分患者就出现便秘。因此要及早预防,首先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在床上排便,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排便的环境,注意用屏风遮挡,并教会患者如何用力。平时还要教会患者按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饮食方面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极少数便秘者及时给予口服缓泻药,必要时灌肠,灌肠压力要低,而且不宜>600ml,以免加重病情。本组患者通过以上预防护理基本上无便秘发生。 预防褥疮发生 据报道〔6〕,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在20h内即可发生褥疮。所以,要及早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首先,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建立床头翻身术,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气圈。对昏迷、病情危重及肥胖不宜翻身的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可放置水囊,水囊中水的流动能对受压部位起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并减轻局部压力作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干净,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护理得当,本组106例除2 例死亡外无一例发生褥疮。 加强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 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人数较多,本组病例中就有 76例发生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18例。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的社会生活状况。因而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就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恢复行走和语言清晰,把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如肢体停止运动1周即可引起肌萎缩〔7〕,因此,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8〕。在临床中,当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就应着手进行康复。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的评估,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具体做法是:语言障碍者听录音,从简单发音、单词、短语开始,反复训练到说绕口令,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预防肢体功能碍障的发生:每4h做 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20min,帮助患者做关节伸展、内旋、外展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9〕。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力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的行走锻炼,指导患者站立平衡训练:双手扶杆站立—单手扶杆站立—不扶杆站立达到三级平衡〔10〕。行走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时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做好饮食及出院指导 注意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力劝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取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食物,进行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等,避免暴饮暴食。适当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情绪。另外要按时用药,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指导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3〕 邝贺龄.内科急症治疗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 〔4〕 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5. 〔5〕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6〕 王晓玉,张淑连.中风初起的家庭护理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8. 〔7〕 邓艳红,梁柯.家属配合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25. 〔8〕 朱绷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J〕.中华护理杂志,(4):195. 〔9〕 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421-1422. 〔10〕 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9):703.

脑梗塞是一个高复发高致残率的一个疾病。 有一个统计数据,是脑梗塞发病一年内,它的复发率在30%,然后它的五年复发率大概在50%,复发后死亡率极高。如果它的危险因素,得不到一个良好的控制的话,是阻止不了再次脑梗塞发生的。 导致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脑梗的基础病因仍在 脑梗的基础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而这些疾病是不可治愈的,只能通过药物控制,所以即使脑梗得到了及时救治,也可能出现复发。 气候影响,冬季高发 气温寒冷,导致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脑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加上寒冷的刺激,脑血管也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易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饮食、作息等不良习惯不改变 喝酒、熬夜、吸烟等陋习也会增加复发的风险,所以要避免熬夜的现象,饮食也要规律。一些油腻的食物,或者是盐分高的食物,也会导致血液粘稠以及血脂出生给脑干增加风险,造成脑梗等病症。 保护好脑血管,预防堵塞,记住"三补": 1、清理血管垃圾——紫阳毛尖 对于调节心脑血管疾病的茶,最常见的就是紫阳毛尖。是硒谷生态区的天然茶山之一,其土壤富硒,每100g紫阳毛尖含硒15μg。硒是强抗氧化剂,它能及时的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防止人体血管老化,预防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天一杯紫阳毛尖,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抵御能力,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2、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弹性 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够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促进胆固醇排泄,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淀。生活中多吃点补充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3、穴位按摩 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正对虎口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脑梗后,很多人反复锻炼无效果,很多人又第二次脑梗是怎么回事? 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脑梗,中风(脑卒中),脑溢血(脑出血),都是很常见的。出现脑梗的概率更大,因为脑血管更细,更容易失去弹性。 脑梗,主要指血液粘稠,流的慢,这不但是大脑的血液粘稠,全身的血液都是一样的。血管壁有附着物,血管腔变细,血管被氧化,变硬变脆。 锻炼是促进新陈代谢,分解一些血液里的脂类,让血液的粘度下降,应该说会起到一些作用。 还应该包括其他方面,如饮食结构,多吃清淡水果蔬菜,调节情绪,让情绪稳定,补充钙等矿物质,维生素等软化血管,抗氧化,肝脏有净化血液的作用,所以要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注意,保肝护肝。 只有多方面的调理,把血管里的杂质清出来,血管变得有弹性,血液黏度下降,才能有效的预防脑梗或防止复发。这里首先要了解脑梗塞是怎么来的。 大多数的脑梗塞的原因,就是脑动脉硬化导致的。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硬化斑块,造成了主要的脑血管产生了明显的狭窄甚至闭塞的问题,才会导致脑细胞缺血坏死,然后出现了脑梗死的发作。 其次,就是房颤,大动脉炎之类的问题。 而已经出现的动脉狭窄之类的问题,通过锻炼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即使是药物,也主要是控制病情,尽量避免脑梗死的发生,而且是不可能彻底避免脑梗死的复发的。 目前脑梗已经成为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这部分人群的患病率在逐渐的上升,并且有很多人是发病了一次之后又发生了第二次,在临床医学上分为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指预防没得之病,二级预防主要是预防得病之后的二次发病,所以提者所问的问题也很常见,并且得了脑梗后的都不想在复发,在复发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会更高,这部分患者尤其注重身体锻炼会,但是还有部分人又复发了脑梗,为什么? 一、脑梗复发的危险因素未得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1、高血压是否得到了控制, 高血压是脑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为140/90mmHg,理想的情况应该控制为130/80mmHg。 2、血糖未得到控制: 血糖控制不佳与脑梗复发直接相关,主要表现在高血糖容易引起微血管、大中血管的病变。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最终目标应控制在以下,高龄可以适当放宽控制在7%以下。 3、血脂代谢异常 :胆固醇的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较大,降低胆固醇水平主要通过行为生活方式改变和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药物有很多中,如无特殊禁忌建议首先选择他汀类药物,因为只有他汀类药物目前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是可以降低脑卒中危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 这里面也还包括一些其他疾病如心源性脑卒中、瓣膜性心脏病等服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预防,具体遵从医嘱建议。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未得到控制: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增加了脑梗的风险,叶酸、维生素B12与B6摄入量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决定因素,其中叶酸的作用最重要,对于有脑梗的患者要将其肩高161xmol/L,以下。 三、吸烟:有吸烟史的脑梗患者要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远离吸烟场所。 四、饮酒:男性每日的饮酒量不应超过24g酒精,女性不超过12g酒精。 五、锻炼:建议每周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 六、控制体重 七、均衡饮食 总之,对于脑梗的复发,药物治疗对于危险因素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也是控制脑梗复发的关键因素,此外就是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干预。锻炼只是一方面,只做锻炼对于复发脑梗是远远不够的,危险因素必须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4版 ) 首先要找到脑梗塞的原因,这个是因人而异的,记着一定好好查查,千万莫听别人说医生过度检查,找到病因,就会有的放矢。 第二,及时治疗,要到比较好的医院,对症治疗。 第三,听从医生建议,聪药物、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前面一切作废。 发现很多人,无论大学生还是啥的,都不动脑子分析下,理论下问题, 说白了都是血管不通造成,喝点活血化瘀的中药,或者保养品比如三七等!不就好了!!!非得弄的跟什么大病似的!!!瞎花钱 饮食无度肥头大耳 现代人不缺营养只缺管住嘴迈开腿 脑梗的人最终死在脑梗上 很少有人坚持坚强素食少食苦行僧似的生活 锻炼身体只是一方面 饮食是第一位的 都脑梗了再锻炼晚了,血管堵,血液不流通,影响人身体功机能,吃再不注意引发二次脑梗。 意思是要多看医生,多吃药!!! 不过不脑梗的后来也全死掉![呲牙] 抽烟喝酒爱应酬及牛羊猪肉吃太多,油盐糖超标,又不吃水果及不爱锻炼,体重严重超标或骨瘦如材,睡眠差,都是脑梗的原因

脑梗塞护理毕业论文的目的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378.

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危害当今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高血压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护理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健康 教育

我国高血压病人每年以300万例的速度增长,使许多人深受其害,但若做好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将其危害降至最低点。现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浅谈如下。

1 病人基本情况估计

护理病史 询问病人有无家族史,病前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工作性质及头痛、头晕程度等。致病因素,血压升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家族史: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2)生活习惯及饮食: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喝咖啡,摄饱和脂肪酸过多等,肥胖和超体重,剧烈运动,便秘,吸烟均可致血压升高。(3)精神心理因素及职业: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发病率高,可能与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 文化 素养、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4)其他病史:高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也可能与气候条件、环境噪音等有关。

主要表现

缓进型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以缓进型多见。(1) 一期:常无症状或表现为头痛、头胀、心悸、乏力、耳鸣、失眠、四肢麻木等,体检时反有血压升高,临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一期。(2) 二期:血压持续升高,并随着细小动脉硬化,逐渐出现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如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室肥大;②眼底动脉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二期。(3) 三期:当心脑、肾重要器官损害发展至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衰竭;②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血,视神经乳头水肿,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三期。

急进型高血压 约占1%~5%,多见于年轻人,起病急剧,突然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气促,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短期内出现心、脑、肾、眼底改变,发展迅速,病情严重,若不积极治疗,可死于肾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

高血压急症 (1) 高血压脑病:指在高血压病程中脑小动脉持久严重痉挛,发生急性脑血流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产生严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心动过缓、视力模糊、黑蒙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2)高血压危象: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收缩压可达,舒张压≥。

精神感情状况 高血压病人常具有情绪不稳定,个性脆弱,缺乏主见等性格缺陷,初发时心情紧张,希望药到病除,常会盲目用药,当症状加重无法正常工作、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时情绪焦虑,后期因心、脑、肾等脏器的病变而郁郁寡欢,丧失自信心。

2 护理体检

护士重点检查病人血压变化,了解有无合并心、脑、肾病变时产生的相应体征。3 辅助检查结果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蛋白尿、管型尿等,肾功能减退时尿比重降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增高。(2)胸部X线检查,显示主动脉迂曲、扩张,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可见左心室增大及肺淤血征象。(3)心电图心脏受累时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及各种心律失常等改变。

4 治疗原则

使血压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降压治疗及护理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均应进行非药物治疗,从而去除使血压升高的各种因素,包括:(1)饮食护理,宜适当控制总热量,多食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避免高胆固醇、含饱和脂肪酸及含钠高的食物,限烟酒,不进食刺激性食物,增加摄入蔬菜、水果、高纤维素食物,减轻心脏负荷,防止水、钠潴留,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预防便秘,使血压降低;(2)减肥、控制体重。肥胖者血容量增加,内分泌失调,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减少每天摄入热量,增加运动来控制血压;(3) 体育运动 。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和劳动能解除精神紧张,调节生活,不同病人应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运动量;(4)其他。辅以心理训练、音乐治疗、松弛疗法等 措施 。

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常用降压药物 见表1(引自《内科护理学》)[1]。

表1 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剂量、给药途径、副作用、适应证

分类 药物 常用剂量 给药途径 副作用 适应证

利尿剂 氢氯噻嗪 ~25mg/d 口服 低钠、低钾、低氯及高尿酸血症 适于早、中期

呋塞米 20~40mg 1~2次/d 口服、肌注、静注 同上

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 50~200mg 1~2次/d 口服 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使支气管收缩 适于早期

钙离子拮抗剂 尼莫地平 40~60mg 2~3次/d 口服 头痛、头晕、面红、消化道不适、皮肤瘙痒 适于轻、中度

维拉帕米 40~80mg 1~3次/d 口服 心动过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25mg 3次/日渐增至100~150mg/d 口服 头昏、乏力、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肾功受损慎用 适于各期

血管扩张剂 硝普甘油 10~30μg/min 静滴 头痛、头胀、面红 适于高血压急症

硝普钠 20~100μg/min 静滴 长期大剂量用有硫氰酸盐中毒反应 适于高血压急症

利血平 ~ 1~3次/d 口服、肌注静注 鼻塞、胃酸增多、嗜睡、乏力、精神抑郁 目前少用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预防 药物使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尤其对老年病人;某些降压药物有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应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预防便秘;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当出现头昏、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躺平,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防止并发症及护理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 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2]。指导病人摄取治疗饮食,避免情绪紧张,按医嘱服药,适当活动等,以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发生。并注意对并发症征象的观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如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突然胸骨后疼痛发作等心脏受损的表现;观察头痛性质、精神状态、视力,语言能力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表现,观察尿量变化、昼夜尿量比例,有无水肿以及肾功能检查结果,以便及早发现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1)置病人半卧位: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活动,安定情绪,必要时按医嘱用镇静剂。(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病人自吐能力减低,应用吸引器吸出。(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按医嘱选用降压药,一般首选硝普钠,应避光静脉滴注,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注意降压不宜过低以免造成脑供血不足和肾血流量下降,如出现出汗、不安、头痛、心悸。胸骨后疼痛等血管过度扩张现象,应立即停止滴注;也可选用硝酸甘油、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制止抽搐用地西泮肌注或静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快速静滴。(4)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神志、瞳孔、尿量。静滴降压药过程中每5~10min测血压1次,如发现异常变化,随时与医师联系。(5)提供保护性护理,病人意识不清时,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当发生抽搐时用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唇舌咬伤。

5 健康教育

(1) 劳逸结合: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根据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当血压增高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免运动使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平时可制定一个有计划的适度运动量,如每天早晨散步,打 太极拳 、养花侍草或读书看报、写字作画,从事有兴趣的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减少压力,使身心得到良好休息。(2)适应治疗饮食,坚持低盐、低胆固醇饮食,宜食清淡、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合理饮食,对高血压防治起重要作用。(3) 指导病人坚持服药治疗,帮助病人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必须按时遵医嘱服药,不可根据自己感觉随意增减或停服降压药物,只有持之以恒坚持治疗才能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醒病人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4)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情绪激动,紧张、心身过劳,精神创伤等可使颅内压增高,病变血管易于破裂而发生脑出血,应使病人懂得自我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严寒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冬天外出严加保暖,室温不宜太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等,环境宜安静恬适,避免噪音刺激和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5) 定期随访血压,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

1 张审恭.内科护理学, 第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

2 刘俊,董天宏. 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11(1):11.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 方法 对4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病 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00例,其中男281例,女119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1岁;合并脑梗塞64例,脑出血8例,冠心病93例,肾衰10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 详问病史

对高血压病人,全面收集病史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生活方式:仔细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

3 护理体会

一般护理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 体操 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饮食护理 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纳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用药护理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意外。

心理护理

(1)心理疏导。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心的人。

(2)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3)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非药物疗法及药浴 饮食对高血压病人非常重要,常食有降压作用的食品,如芹菜、大蒜、萝卜、生花生米、罗布麻叶、菊花茶、粗粮等。我们多年用的中药药浴泡脚,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方法是将中药饮片,赤芍、当归、肉挂、薄荷、干姜、桃仁、红花、夏枯草等用砂布包好,温开水冲泡脚,每晚一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药物依从性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观察组的药物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表示百分之百的满意,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的好发人群,老年人的发病有其特殊性。了解老年人的高血压发病及临床特点,对正确用药提高疗效与及时防治并发症至关重要。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现 报告 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3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60-76岁,平均年龄为±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护理

一般护理。

休息。无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有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休息。

饮食。宜进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尽量少进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奶油、鱼籽等;忌烟酒;体形肥胖者要适当控制热量,以减轻体重。

注意观察病情。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对血压持续增高的老年患者,每日应测血压3-4次,必要时分别测量站、坐、卧位血压,并认真做好记录,随时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血压不稳定、急剧增高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神智改变、肢体发麻、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清晨起床或夜间起床排尿时,要防止出现脑缺血状态,尤其是服用扩管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者更易出现脑缺血。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每次起床前动作宜缓慢,以防脑缺血的发生。

用药护理。老年人对药物比较敏感,用药后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要密切观察各类降压药物的反应,降压不应过猛过快或降得过低,以免出现各脏器供血不足或体位性低血压。

心理护理。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耐心的治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治疗措施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又可促使血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其生活稳定,情绪饱满,使血压尽量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任何类型的高血压疾病,由于某种原因使血压突然升高,病情急剧变化且危及病人生命时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内科急症,应该及时抢救。

3 结果

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观察组的药物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表示百分之百的满意,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

4 讨论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须考虑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总危险。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主张联合用药,发挥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单药剂量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应对老年患者因并发症带来的多种治疗矛盾 [4]。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选用降压药须注意与其他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1.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 护理系本科毕业论文

3.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4. 护理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5. 电大护理学毕业论文

6. 本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目的是检查护理知识的掌握。就是对某一方面护理知识的深入理解。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O(∩_∩)O!--------------------------------------------------------------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病;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1〕。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2004年1 月~2006年10月我院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在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6岁,平均岁,其中36岁~ 21例,60岁~ 38例,71岁以上47例。入院时意识障碍11例。一侧肢体偏瘫76例,失语1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塞灶,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2 护理与体会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起病急,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本组病例中有 76例偏瘫,失语或言语不清、口角歪斜18例,3例出现会厌麻痹,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表现为不思饮食、失眠、便秘等。患者及家属对起病前的健康十分留恋,而更多的是担心预后和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特别是吞咽功能丧失者,更感到恐惧和失望。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安慰家属及患者的时候,特别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热情地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其次,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多数典型病例在1~2天内脑水肿达到高峰〔3〕,有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还有可能有继续发生梗塞的可能,让家属和患者对什么是脑梗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从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对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可让其将需求用文字书写进行交流;对梗塞较重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允许其亲属陪护。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安全护理 对于急性梗塞引起意识障碍或偏瘫者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对躁动不安者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专人陪护,床旁设护栏,双手约束,防止病人拔除各种管道,翻身和下床时有人协助和扶持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多数危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如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有脑疝发生的可能。本组病例中出现8例脑疝,死亡2例。一旦出现脑疝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min内输完。因大量甘露醇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4〕,应进行24h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如病人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100次/min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平时神志清醒者突然言语不清、嗜睡且反应迟钝时,应考虑出现新的梗塞,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并做好应急措施。 预防并发症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急性脑梗塞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本组病例中>60岁85例,占本组病例的80%。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大多有呼吸道功能减弱,尤其是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本组病例就有19例发生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肺部痰液就增多。对神志清醒者,应鼓励他们在分泌物多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尽量把痰咳出。注意使用多功能摇床,在病情许可时取半坐卧位。对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护士将手并拢,空心适度拍打,震动患者背部,由上而下,由两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促进排痰;若患者咳嗽反射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一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痰液粘稠时,给雾化吸入每4h 1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所用的吸痰管及无菌液要保持无菌。动作应轻柔、无创、敏捷,每次吸痰过程时间应<15s。口腔、鼻吸痰管各部位要专用。同时,间断氧气吸入。对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套管堵塞,应及时吸痰,并保持气道湿化,每日2次行管道切口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用管饲饮食,每次200~300ml,两次之间加喂水1次,也可使用微量泵使营养液通过加热器以 30~50ml/h的速度匀速胃管内输入〔5〕,避免经口进食,以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用氯化钠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2次,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 预防便秘发生 急性脑梗塞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患者排便用力可以使颅内压升高,进一步使病情加重。在以往的病例中,入院1周后,大部分患者就出现便秘。因此要及早预防,首先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在床上排便,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排便的环境,注意用屏风遮挡,并教会患者如何用力。平时还要教会患者按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饮食方面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极少数便秘者及时给予口服缓泻药,必要时灌肠,灌肠压力要低,而且不宜>600ml,以免加重病情。本组患者通过以上预防护理基本上无便秘发生。 预防褥疮发生 据报道〔6〕,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在20h内即可发生褥疮。所以,要及早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首先,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建立床头翻身术,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气圈。对昏迷、病情危重及肥胖不宜翻身的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可放置水囊,水囊中水的流动能对受压部位起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并减轻局部压力作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干净,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护理得当,本组106例除2 例死亡外无一例发生褥疮。 加强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 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人数较多,本组病例中就有 76例发生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18例。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的社会生活状况。因而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就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恢复行走和语言清晰,把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如肢体停止运动1周即可引起肌萎缩〔7〕,因此,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8〕。在临床中,当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就应着手进行康复。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的评估,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具体做法是:语言障碍者听录音,从简单发音、单词、短语开始,反复训练到说绕口令,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预防肢体功能碍障的发生:每4h做 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20min,帮助患者做关节伸展、内旋、外展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9〕。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力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的行走锻炼,指导患者站立平衡训练:双手扶杆站立—单手扶杆站立—不扶杆站立达到三级平衡〔10〕。行走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时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做好饮食及出院指导 注意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力劝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取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食物,进行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等,避免暴饮暴食。适当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情绪。另外要按时用药,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指导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3〕 邝贺龄.内科急症治疗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 〔4〕 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5. 〔5〕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6〕 王晓玉,张淑连.中风初起的家庭护理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8. 〔7〕 邓艳红,梁柯.家属配合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25. 〔8〕 朱绷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J〕.中华护理杂志,(4):195. 〔9〕 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421-1422. 〔10〕 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9):703.

  • 索引序列
  • 脑梗塞护理论文级参考文献
  • 脑梗塞病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护理毕业论文脑梗塞
  • 新颖的脑梗塞论文参考文献
  • 脑梗塞护理毕业论文的目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