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单桩承载力抗压实验研究论文

单桩承载力抗压实验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单桩承载力抗压实验研究论文

静载,动载。基本上是这二种吧。

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性、不产生过大变形时的承载能力:确定第4章桩基础单桩承载力是桩基设计的最基本内容。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在设计时,不应使桩在极限状态下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论受压还是受拉,桩丧失承载能力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①桩周土岩的阻力不足,桩发生急剧且量大的竖向位移;或者虽然位移不急剧增加,但因位移量过大而不适于继续承载;②桩身材料的强度不够,桩身被压坏或拉坏。因此,桩的竖向承载力应分别根据桩周土岩的阻力和桩身强度确定,采用其中的较小者。一般来说,竖向受压的摩擦桩的承载力决定于土的阻力,材料强度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只有对端承桩、超长桩以及桩身质量有缺陷的桩,桩身材料强度才起控制作用。抗拔桩的承载力也往往由土的阻力决定,但对于长期或经常承受拔力的桩,还需限制桩身的裂缝宽度甚至不允许出现裂缝,视环境条件而定。在这种情况下,除桩身强度外,还应进行抗裂计算。4-3-l按材料强度确定4-3-2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法确定 静载荷试验是评价单桩承载力最为直观和可靠的方法,其除了考虑到地基土的支承能力外,也计人了桩身材料强度对于承载力的影响。对于一级建筑物,必须通过静载荷试验。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1%,并不应少于3根。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卵石或其他承载力类似的土层时,单桩承载力很高的大直径端承桩,可采用深层平板荷载试验确定桩端土的承载力。 对于预制桩,由于打桩时土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有待消散,土体因打桩扰动而降低的强度随时间逐渐恢复,因此,为了使试验能真实反映桩的承载力,要求在桩身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砂类土间歇时间不少于10 d;粉土和粘性土不少于15 d;饱和粘性土不少于25 d。4-3-3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略)4-3-4按静力触探法确定 静力触探是将圆锥形的金属探头,以静力方式按一定的速率均匀压人土中。借助探头的传感器.测出探头侧阻及端阻。探头由浅入深测出各种土层的这些参数后,即可算出单桩承载力。根据探头构造的不同,又可分为单桥探头和双桥探头两种。 静力触探与桩的静载荷试验虽有很大区别,但与桩打人土中的过程基本相似,所以可把静力触探近似看成是小尺寸打入桩的现场模拟试验,且由于其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国外应用极广。我国自1975年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静力触探与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对比资料,提出了不少反映地区经验的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的公式。4-3-5按经验公式法确定 利用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是一种沿用多年的传统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桩型,尤其是预制桩积累的经验颇为丰富。所用的承载力参数是根据它们与土性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利用当地的静载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对比分析和调整后得出的。《建筑桩基规范》针对不同的常用桩型,推荐了下述不同的估算表达式。 1.一般预制桩及中小直径灌注桩 对预制桩和直径d<800 mm-的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可按下式计算 (4-21) 2.大直径桩灌注桩对于桩径大于等于800 mm的大直径桩,其侧阻及端阻要考虑尺寸效应。侧阻的尺寸效应主要发生在砂、碎石类土中,这是因为大直径桩一般为钻、挖、冲孔灌注桩,在无粘性土中的成孔过程中将会出现孔壁土的松弛效应,从而导致侧阻力降低。孔径越大,降幅越大。大直径桩的极限端阻力也存在着随桩径增大而呈双曲线关系下降的现象。上述现象表明,在计算大直径桩的竖向受压承载力时,应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大直径桩的Quk可按下式计算 (4-22)式中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无当地经验值时,也可按表4—6取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下不计侧阻力;——桩径d=800 mm时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采用深层载荷板试验确定;当不能按深层载荷板试验时,可采用当地经验值或按表4-7取值,对于清底干净的干作业桩,可按表4-8取值。——分别为大直径桩侧阻力、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按表4-9取值。3.嵌岩桩这里所说的嵌岩桩是指下端嵌入中等风化、微风化或新鲜基岩中的桩。对于桩端置于强风化岩中的嵌岩桩,其承载力的确定可根据岩体的风化程度按砂土、碎石类土取值。 过去对这类桩都是按纯端承桩计算承载力,经过近十多年的模型与原型试验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嵌岩桩只要不是很短,上覆土层的侧阻力能部分发挥作用。另外,嵌岩深度内也有侧阻力作用,因而传递到桩端的应力随嵌岩深度增大而递减,当嵌岩深度达到5倍桩径时,传递到桩端的应力已按近于零。这说明,桩端嵌岩深度一般不必过大,超过某一界限并无助于提高竖向承载力。嵌岩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嵌岩段总极限侧阻力和总极限端阻力三部分组成,并可按下式计算 (4-23)式中 ——土的总极限侧阻力、嵌岩段总极限侧阻力、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覆盖层第i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当桩的长径比不大(l/d<30),桩端置于新鲜或微风化硬质岩中,且桩底无沉渣时,对于粘性土、粉土取 ,砂类土及碎石类土 ,其他情况 。——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根据成桩工艺按表4-6取值;——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kPa;——桩身嵌岩(中等风化、微风化、新鲜基岩)深度,超过5d时,取 ,当岩层表面倾斜时,以坡下方的嵌岩深度为准;——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修正系数,与嵌岩深度比 有关,按表4-10采用。 表4-10 嵌岩段侧阻和端阻修正系数嵌岩深度比hr/≥5侧阻修正系数ζ端阻修正系数ζ按动力试桩法确定 动力试桩法是应用物体振动和应力波的传播理论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以及检验桩身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它与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相比,无论在试验设备、测试效率、工作条件以及试验费用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是速度快、成本低,可对工程桩进行大量的普查,及时找出工程桩的隐患,防止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动测技术在国外应用较早,早期的打桩公式就是一种动力试桩法。打桩时,桩在一定能量锤击下入土的难易程度反映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桩在一次锤击下入土的深度e称为贯入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桩打入硬土中的e值要比软土中的小;在同一土层中,则桩入土越深,值就越小。也就是说,e与打桩时土对桩的阻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表达式就统称为动力打桩公式。动力打桩公式的基本假定与实际不符,往往带来较大误差.近年来国内外已很少采用。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测试和计算技术的提高,动力试桩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72年,湖南大学周光龙教授率先提出了桩基参数动测法,对开创我国动力试桩方法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8年,东南大学唐念慈教授等首先应用波动方程法,在渤海12号平台的钢管桩动力测试中获得了成功。随着我国桩基工程的发展,动力试桩法已在全国广泛应用,有效地补充了静力试桩的不足,满足了我国桩基工程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动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毕竟为时不长,各种方法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动力试桩法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高应变动力检测法和低应变动力检测法两大类。 高应变法由20世纪70年代的锤击法到80年代引进的PDA打桩分析仪和PID法,近年来又自行研制成各种试桩分析仪,软件和硬件的功能都有很大的提高。今后宜有步骤地发展这种动力测试仪器,加强动力模型和机理的研究工作,提高软硬件的质量、适用性和可靠性。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高应变法测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检测桩的质量和完整性,也用低应变法检测桩的质量和完整性。低应变法在我国应用极为广泛,约有90%的检测单位采用低应变法,每年检测的桩数在4万根以上。由于低应变法具有软硬件价格便宜,设备轻巧,测试过程简单等优点.目前多用于桩身质量检测。4-3-7桩的抗拔承载力 主要承受竖向抗拔荷载的桩称竖向抗拔桩。某些建筑物,如海洋建筑物、高耸的烟囱,高压输电铁塔、受巨大浮托力的地下建筑物,特殊土如膨胀土和冻土上的建筑物等,它们所受的荷载往往会使其下的桩基中的某部分受到上拔力的作用。桩的抗拔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身材料强度及桩与土之间的抗拔侧阻力和桩身自重。 对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理论计算公式,此类公式是先假定不同的桩的破坏模式,然后以土的抗剪强度和侧压力系数等主要参数进行承载力计算。假定的破坏模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圆锥台状破裂面、曲面状破裂面和圆柱状破裂面等。第二类为经验公式,以试桩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起桩的抗拔侧阻力与抗压侧阻力之间的关系和抗拔破坏模式。前一类公式,由于抗拔剪切破坏面的不同假设,以及设置桩的方法对桩周土强度指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现在一般应用经验公式计算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有关抗拔桩的承载机理迄今尚未完全解决,国内外学者仍在深入研究之中。影响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桩周土的土类、土层的形成条件、桩的长度、桩的类型和施工方法、桩的加载历史和荷载的特点等,总之,凡是引起桩周土内应力状态变化的因素,对抗拔极限承载力都将产生影响。 由于一级建筑物桩基的重要性,以及经验公式中计算参数的局限性,为慎重起见,对一级建筑桩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抗拔静载荷试验确定。对于二、三级建筑桩基,则可按前面经验公式(4-21)所估算的抗压桩侧阻力值乘以经验折减系数后作为抗拔侧阻力值。 1.单桩抗拔静载试验 同抗压静载试验一样,抗拔试验也有多种方法。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各国已经实行或使用过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慢速维持荷载法。此法与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相似,每级荷载下位移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许多国家采用此方法,也是我国《建筑桩基规范》推荐的方法。 (2)等时间间隔法。此法每级荷载维持1 h,然后加下一级荷载,没有相应的稳定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推荐此法。 (3)连续上拔法。以一定的速率连续加载。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推荐的加载速率为~ mm/min。 (4)循环加载法。加载分级进行,每级荷载均进行加载和卸载(到零)多次循环,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此方法为前苏联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之一。 还有其他的试验方式。总之,由于实际中的抗拔桩所受的荷载往往呈间歇性或周期性,在抗拔桩实际工程或研究工作中,应该选择一种体现出荷载特点的试验方法。2.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方法是建立在圆柱状模型破坏模式基础上的,认为桩的抗拔侧阻力与抗压侧阻力相似,但随着上拔量的增加,抗拔侧阻力会因为土层松动及侧面积减少等原因而低于抗压侧阻力,故利用抗压侧阻力确定抗拔侧阻力时,需要引进一抗拔折减系数λ,此系数是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统计得出的。另外,上拔时形成的桩端真空吸引力所占比例不大,且可靠性不高,可不予考虑。 桩基受拔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形:①单桩基础受拔;②群桩基础中部分基桩受拔,此时拔力引起的破坏对基础来讲不是整体性的;③群桩基础的所有基桩均承受拔力,此时基础便可能整体受拔破坏。对这3种情形的抗拔承载力按下述计算。 (1)单桩或群桩基础呈非整体性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式为 (4—24)式中 ——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抗拔系数,可按表4-11取值; ——桩侧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可根据成桩方法与工艺按表4-6取值; ——破坏表面周长,等直径桩为πd。如为扩底桩,自桩底起算5d范围内,取 ;自桩底起算5d范围外,仍按πd计算。表4-11 抗拔系数λi土 类λ 值砂土~粘性土、粉土~注:桩长l与桩径d之比小于20时,λi值取小值。 (2)群桩基础呈整体性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式为 (4 25)式中 u1——群桩外围周长; n——群桩基础的基桩数。4-3-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作用于桩顶的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和桩端土体承担,而地基土体为大变形材料,当桩顶荷载增加时,随着桩顶变形的相应增长,单桩承载力也逐渐增大,很难定出一个真正的“极限值”;此外,建筑物的使用也存在功能上的要求,往往基桩承载力尚未充分发挥.桩顶变形已超出正常使用的限值。因此,单桩竖向承载力应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值,也就是桩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所允许采用的单桩抗力设计值。为与国际标准ISO 2394《结构可靠性总原则》中相应的术语“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相一致,故称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规范》指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所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 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卵石或其他承载力类似的土层时,对单桩承载力很高的大直径端承型桩,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贯试验参数确定Ra值。 (3)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可按下式估算 (4-26)式中 ——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当桩端嵌入完整及较完整的硬质岩中时,可按下式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4—27)式中 ——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当桩端无沉渣时,应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或按岩基载荷试验确定。 (4)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建筑桩基规范》所采用的术语,其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表达式计算,考虑了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承台土的抗力等各自所具有的变异性因素,将标准值除以各分项系数作为桩基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显然,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别。《地基规范》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是表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值;而《建筑桩基规范》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是根据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即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经分项系数处理后得到的承载力值。此外,在荷载取值中也存在一定差别,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应取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而按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时则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一个是测抗压,一个是侧水平力。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系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有桩的静载荷试验和按静力学公式计算等。

单桩竖向承载力由桩身材料强度和土对桩支承力综合确定,其中确定土对桩支承力方法主要有:桩的静载荷试验和按静力学公式计算等。

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基桩承载力的最基本参数,其他如特征值、设计值都是根据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出来的。

扩展资料

不同桩型的特点

1、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对较长的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对于这类柱桩国内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2、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则需要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这时总是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桩底阻力才逐渐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

桩长很大的摩擦桩,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且传递到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此时确定桩的承载为时桩底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桩竖向承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论文研究

同学,这个我就能够给你的哦,,,很简单,我提供

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也是生态学的规律之一。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的内涵有几个方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可持续发展要求以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另外,我们经常说搞循环经济要以生态学的规律作为指导,那么生态学的规律之一叫做“负载定额”。也就是说,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说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过了环境系统维护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

齐亚彬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

摘要本文概述了环境承载力研究历史、概念及其与环境容量的区别,并进一步探讨了环境承载力衡量指标和各种类型的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范畴及其应用。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区域环境承载力环境要素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类型集合

1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历史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易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早期的承载力研究首先与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1]。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由于环境所承载的是人类的活动(主要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因而承载力的大小可以用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规模等来表示。

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及其深入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定量技术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系统动力学(SD)所具有的对环境承载力系统进行动态的定量化计算的优点,遥感技术(RS)所具有的快速、准确的数据采集能力,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所具有的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的功能,使得环境承载力定量化研究更加深入。

2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要素

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就必须分清环境承载体和环境承载对象,并计算出环境承载体的承载率,即承载体、承载对象[2]和承载率是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要素。

承载体

自然环境承载体,又叫第一环境承载体——由生命支持系统和物质生产支持系统组成。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土壤、生物等;物质生产支持系统: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人造环境承载体,又称第二环境承载体——如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

总之,某时刻某区域存在的全部有形、无形物质都可能作为载体。它们不但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而且为人类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空间场所,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废料提供了排放的空间和净化条件。

承载对象

(1)承载污染物。承载污染物的概念既是经典的,又是狭隘的。

(2)承载人口规模。由于不同群体间的人均消费水平有差别,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承载人口规模表达难免失之偏颇,甚至不公平。

(3)承载人口消费压力。即I=P×A×T。式中,I为人口消费对环境影响;P为人口规模;A为人均能源消费量;T为每一消费单位所造成的环境消耗量。这样,以人的消费为最终衡量数据,概念简单明了。但它只是一个独立性的、静态的量,只体现了人对环境的消耗作用,无法表现出人对环境积极的、能动作用的一面。

(4)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由于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相应的环境相协调,使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所以,承载对象应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这就体现了环境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作用的中介。

环境承载率(EBR)

环境承载率(EBR)=环境承载量(EBQ)/环境承载力(EBC)≤1

环境承载率(EBR)是客观和科学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或城市)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的实际情况的指标。

其中,环境承载量是指某一时期环境系统实际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值,可通过实际调查或监测得出;环境承载量数值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较容易得到的理论最佳值(如地下水最佳开采量),则采用此数值;另一类是不容易直接得到的理论最佳值,则采用预定要达到的目标值(标准值)来间接表示。

根据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和特点,从环境的本质出发,其可量性的指标体系应当包括:自然资源指标(淡水、土地、矿产、生物等)、社会条件指标(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状况等)和污染承受能力指标。如果一个区域,0<EBR≤,表示开发强度不足,适宜大量开发;≤EBR<,表示达到开发平衡,需注意控制开发;EBR≥,表示开发强度过度,不宜进一步开发。所以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是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3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只反映环境消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

环境容量原来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某给定生态系统所能容纳(养活)某物种的最大个体数,1968年被日本学者首先借用到环境科学中,目的是为制定某一区域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避开环境的自净机理,把环境系统当作一个黑箱来研究。

环境容量Wa=Ws-B

式中,Ws为环境目标,B为环境污染物背景值。它以污染的允许排放量作为简化定义并大量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中。这种理论上的简单化处理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它直观的表述了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不但违背了“在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求发展”的原则,而且给公众以不好的影响。

其次,它掩盖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系统,仅仅表述了环境有容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并且机械地把环境当作一个藏污纳垢的“容器”。这虽然方便了工作,但弊端有:①不足以涵盖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全面支持功能;②客观上鼓励末端治理,夸大背景值;③规避了人类对环境自净机制的深入研究,从而影响人们对环境生产力的认识和利用;④以环境容量作为环境规划理论核心,不能全面地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知道,环境系统结构指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包括各环境要素的赋存量及其有规律的运动变化。环境系统功能指环境与外部介质(主要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其自身稳定运动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环境容量只反映了环境消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环境承载力将在此基础上全面表述环境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支持功能,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概念的理论雏形。

环境承载力(EBC)的科学定义可表达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这里讲的“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生态环境条件;“能承受的阈值”是指不影响其生态环境系统正常功能发挥的外界作用强度极限;“人类活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特别是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环境承载力表示的是环境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支持功能。

某一环境所能支持人类活动的能力是有限的,即环境承载力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确定的量。

环境承载力派生于牧场对家畜的合理承载量,后被引用来表示土地、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初期如杜享(Durham)和加恩佩特曼(Giampietro)都强调其“可长期持续性”,倾向以“在不损害环境的条件下,地球可长期支持的人口规模”作为定义。[3,4,5]

4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指标

对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实质上就是对环境承载力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持或提高的方法与措施。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指标与经济开发活动、环境质量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是很难确定的。另外,所选取的指标不仅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关,而且还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给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目前,对环境承载力科学性和普遍性的量化研究仍未有突破性进展。人们一般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区域来进行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5,6]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实际是一个由N维向量支起的N维空间,它的矢量形式可以表示为ECC=(E1,E2,…,En)。

在理论上而言,这个N维空间的体积实际上就是对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度量,该承载空间包含了无穷多个状态点。环境承载力要体现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联系,要表示这样复杂的多维矢量,必须要有一套指标体系。

北京大学的洪阳、叶文虎等专家对环境承载力的体系做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三类[2]:

(1)自然资源支持力指标。自然资源支持力指标包括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在生产周期内不能更新的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2)环境生产支持力指标。环境生产支持力指标包括生产周期内可更新资源的再生量,如生物资源、水、空气等、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能力。

(3)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指标包括社会物质基础、产业结构、经济综合水平、技术支持系统等。

因此,某区域的环境承载力(ECC)可以表示为

ECC=F(R,P,N)

式中,R为自然资源支持力变量;P为环境生产支持力变量;N为社会经济技术支持力水平变量。

R、P是内生变量,N是外生变量。可以认为外生变量(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是其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子,其作用机制也最为复杂,它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手段,而且还可以通过它改变R、P的组合范围和程度,进而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使其产生质的跃降。如在同一区域,即自然资源本底值和环境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外生变量如资金技术、物质基础设施、人口条件的不同,环境承载力可能有较大差异。

5环境承载力的类型集合

目前,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和研究对象,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这些环境承载力范畴有的互相独立,有的互相交叉,但不完全重合,这些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又不能互相代替,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用途,因此,可以说,各种类型的环境承载力形成了一个环境承载力集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环境承载力理论。总结一下,目前最重要的环境承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区域环境承载力

区域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内容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它可看作是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一种表示。

区域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和可变性的两重性。对某一区域来说,在某一时段内它的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量,同时,区域环境承载力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而变化。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包括:①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②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表征模型及求解;③区域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④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措施等。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使区域承载力理论研究深入,而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又是量化研究的基础。目前区域承载力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对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般可以把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因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类变量指标因子,即对区域社会经济活动起支持作用的环境资源条件,通常用这些环境资源条件的可开发利用量来描述;另一类是限制类变量指标因子,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限制作用的区域环境条件指标,通常用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大小来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及各项指标的灰色预测模型,并且应用它对某一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7,8,9]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构成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看,区域(或城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寻求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区域(或城市)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区域(或城市)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

目前人类所依存的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人工生态环境(如城市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的复合环境系统,其环境承载力就成为这两种环境系统的复合承载力。[10,11]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也不能只考虑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所固有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也要充分考虑由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人工生态环境的环境承载力。

(1)自然环境承载力。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承载力是自然环境的固有属性,与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紧密相关,因此就要求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来确定人类活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一般来讲,自然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使自然环境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自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它将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人工环境承载力。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活动中,总要伴随着各种有利于人类自身的人工生态环境,如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物、园林绿化、各种交通、通信、电力等,均属于人工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影响,人工生态环境也有其固有的环境承载能力,超过了其极限,就会带来交通拥挤、噪声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严重城市问题。

环境承载力除包括自然环境承载力和人工环境承载力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需求和对环境变化的忍耐程度的不同,因而对环境承载力所形成的作用也不同。如现代城市居民大量使用空调设备后,对城市夏季高温的忍耐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居民住宅大量使用空调设备,不但由于供电量的增长加重了发电厂污染,而且还由于大量空调设备把热量释放到城市中,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这就要求人类的消费活动应保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①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②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③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计算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法针对5个要素:大气、水质、生物、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别选取了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发展变量集和制约变量集,然后将发展变量集的单要素与相对应的制约变量集中的单要素相比较,得到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再将各要素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到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值。

环境要素承载力

环境系统是由各个环境要素子系统组成的,因此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要素承载力的研究密切相关。目前环境要素承载力研究有: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其中目前研究得最深入的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

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这一定义明确了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人的生活水平和被承载人口的限度。

国内计算土地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模型法、遥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经验模型法主要包括:陈国南测算我国生物生产量时所采用的迈阿密模型;周白、郑剑非在内蒙古武川旱农实验区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的研究中采用的瓦赫宁根法、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生态区域项目研制的模式是:农业生态区域(AEZ)法;聂庆华、戴进分别进行的陕西省洛川县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容量研究;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与人口适宜容量研究采用的模式是:Doorenbos模型等。

利用遥感技术建立一定的估产模型估算作物产量的研究也十分丰富,如:李付琴以北京顺义县为例,建立了冬小麦遥感信息——气象因子综合模型;杨星卫的研究将遥感与动力估产相结合来估算水稻总干物质重和产量;池宏康利用叶面积持久期(LAD)建立了LAD——产量模型;王乃斌提出了以绿度指数、温度和绿度变化速率等因子,构建出大面积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张志良、童玉芬、范小琴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西北五省区,包括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进行了土地承载力和城市人口承载量研究的实践。[12,13,14]

矿产资源承载力

矿产资源的承载力主要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通过利用矿产资源,在保证正常的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现的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5]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

崔凤军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对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实质、功能及定量表达方法作出了分析,他认为,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城市、某一时期内在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它是该区域水环境系统结构性的一种抽象表示方法。它具有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和客观性、变动性、可调性的特征。作者选择了8个变量指标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变化对拟定的调整策略变量作出了预测、优化。[16,17]

大气环境承载力

王民良对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的理解局限在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消纳能力。他认为,“在一定标准下,某一环境单元大气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他以SO2为代表污染物,对上海市的现有大气污染源进行归类,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全市范围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承载能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

崔凤军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为,“在某一旅游环境的现有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坏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它由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具有客观性和可量性、变易性与可控性,存在最适值和最大值等特征。作者设定了三类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社会文化环境因子——游客密度指数;社会经济环境因子——旅游经济收益指数;生态环境因子——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对泰山风景区进行了实例研究。[18]

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它是生态环境系统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综合反映。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资源以及其特定的抗干扰能力与恢复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即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阈值”。这个“阈值”的大小取决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两方面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区间、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下,“阈值”的取值是不同的。

生态环境承载力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定区间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各种需求(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乐需求)在量(各种资源量)与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满足程度。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环境承载率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根据前面的论述可知,某区域的实际环境承载力(ECC实)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区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际利用的环境承载力。即ECC实=F(R实,P实,N实)。

式中:R实为自然资源实际支持力数量;P实为环境生产实际支持力数量;N实为社会经济技术实际支持力水平。

这样,在R、P、N三变量不同的组合水平下,一般可将环境承载力分级为(R为自然资源支持力变量;P为环境生产支持力变量;N为社会经济技术支持力水平变量)。

(1)弱载——不完全利用环境生产支持力时,P取0~Pmax的一个量,R、N取适应量;

(2)满载——完全利用环境生产力,P取最大可能量,R、N取适应量;

(3)强载——完全利用环境生产力和自然资源支持力,R、P均取最大量,N取适应量;

可见,对于一个区域来说,环境承载力存在一个是否可持续的阈值——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s)。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力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替代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综合平衡的前提下,选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对R、P、N进行组合所产生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称为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s。

即ECCs=F(Rs,Ps,Ns)

式中:Rs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技术开发能力和可持续利用量;Ps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环境纳污能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量;Ns为环境无害经济技术体系,如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农业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等。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当今环境问题多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超过此阈值造成的,即所利用的环境承载力超过了可持续的界限。那么,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有:

(1)利用现在实际的环境承载力减去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差值来判断某区域的发展是否可持续。

即,ECC实-ECCs>0,发展不可持续;≤0,发展可持续。

可持续环境承载率(ECP)

可持续环境承载率ECP=实际环境承载力/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实/ECCs

ECP>1,超载;=1,全载;<1,弱载。

环境系统是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系统。在人类的保护和建设下,全载可取得较快的经济效益,可以为急于经济腾飞的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但前提是在一定的环境基底条件下[2]。

参考文献

[1]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

[2]洪阳,叶文虎.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

[3]唐剑武.环境承载力的理论雏形—环境容量.北大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2).

[4]叶文虎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王中根,夏军.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16(4).

[6]王中根,夏军等.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在宁夏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生态学研究,1998,4.

[7]夏军,王中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生态学研究,1998,4(2).

[8]陈加兵,章宪.福州市辖区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福建地理,2002,17(4).

[9]夏军,王中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生态学研究,1998,4(2).

[10]彭再德等.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初探.中国环境科学,1996,16(1):6~10.

[11]胡晓林.生态环境系统结构模型解析及其应用.生态学研究,1991,10(1).

[12]石玉林主编.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3]王乃斌等.大面积小麦遥感估产模型的构建与调试方法的研究.环境遥感,1993,8(4):250.

[14]刘湘南,黄方.农业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玉米遥感估产模型研究.地理科学,1992,12(4):322.

[15]徐强.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自然资源学报,1996,11(2):136~140.

[16]崔凤军.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58~62.

[17]邢大韦等.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8.

[18]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实验研究类论文下载

CNKI数据库,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学校图书馆肯定购买了的,校园网登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也可以登陆CNKI中国知网,不过是要收费的。或者直接在百度或谷歌上也可以搜到很多的。

免费下载论文的话~你就应该去找一些开源性的期刊~像(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国际航空航天科学)等等这样的~开源类的期刊都是可以免费下载和查阅的~

只有期刊版的。可能是因为田丽丽的论文不是优秀,你要不要

可以在维普里面找;具体方法是:

1、首先在百度上搜索“维普”,找到维普官网,点击进入官网。

2、进入“维普”官网之后,在检索框下面,有一个选择列表,有“标题/关键词、作者、机构、刊名”四个选项,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个。现在以“标题/关键词”为例,在检索框输入“昆虫”,点击“检索”按钮。

3、在检索结果列表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章,点击文章标题。

4、在出现的新页面,点击“下载”即可下载全文。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

目前,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目标与要求,根据土地资源的构成及内涵,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部分,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评价、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评价、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本部分主要对石家庄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评价。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城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耕地人口承载力。

城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建设用地供给规模;二是建设用地人口数量限制,通常从建设用地人口总量和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分析。它主要反映的是在既定建设用地规模下适宜的人口容量限度。

耕地人口承载力,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和一定生活水平下,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所承载的人口限度。实际上,它是在一定区域内的耕地生产潜力,与一定投入条件下可能生产的食物总量,与一定的人均食物消耗量的总和之比的一个动态估算。耕地人口承载力评价主要包括耕地生产潜力和粮食消耗量两方面内容。耕地生产潜力估算通常从耕地总量和耕地单位产出量分析,粮食消耗量估算通常包括人口总量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分析。其中,耕地生产潜力估算有多种方法。

由于数据收集的问题,石家庄土地资源现状评价以2009年为基础年,对2009年及以前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预测评价的预测期限为2015~2030年,基期年为2009年,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预测目标年为2020年和2030年。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现状

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下辖6区、5市(县级市)、12县,分别为新华区、桥西区、桥东区、长安区、裕华区、矿区,石家庄市、鹿泉市、藁城市、晋州市、辛集市、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井陉县、赞皇县、高邑县、元氏县、赵县、深泽县和无极县。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66万人,其中,市区万人。根据1999~2009年石家庄市各类土地资源面积及所占比例见表。

表 石家庄市1999~2009年一级地类面积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石家庄市耕地、草地和水域在10年间大幅度减少,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大幅度增加。

(1)石家庄市城市空间用地状况:2000年石家庄城市用地面积为11656公顷,市区人口为万人,城市人均用地为平方米;到2008年石家庄城市用地面积为公顷,市区人口达到万人,人均用地为平方米,8年间人均用地变化不大,但比较紧张,达到Ⅰ级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也低于2008年北京人均77平方米的用地水平。2009年,城市用地扩张的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人均用地迅速提高到平方米,超过了Ⅳ级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底线,同时增大了城市用地的承载能力。

(2)石家庄市耕地变化状况:2000年石家庄耕地面积为公顷,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为公顷,到2009年石家庄耕地面积为公顷,人均耕地面降为公顷,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年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平均每年约减少公顷,共减少了公顷。可以看出石家庄地区耕地总量从2000年至2009年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2000~2006年一直处于逐渐减少的状态,而2006年之后耕地总量开始小幅增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从2005年起,耕地的严格保护以及对耕地占补平衡补偿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的贯彻执行,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方式补充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使全市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在58万公顷左右,并有小幅增加,但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数量还是在逐渐减少。石家庄市1999~2009年城市用地、耕地、市区人口、全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见表。

表 石家庄市1999~2009年城市用地、耕地、市区人口、全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

(3)石家庄市人口变化状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外地人口的大量涌入,市区人口和全市常住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2000~2009年间,市区人口和全市常住人口分别由万人和万人增加到万人和万人,分别增加了万人和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万人和万人。该地区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使整个地区各种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预计石家庄地区人口高峰期将延续到2030年左右,不断增加的人口和固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相比,尤其是耕地资源总量的保持,整个态势都不容乐观,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石家庄市城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依据石家庄市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性质及宜居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根据有关标准,参考先进城市特别是国际性大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上海、北京、广州等)的做法,可以确定石家庄市不同城镇空间范围的人均用地标准。

2009年,石家庄市人均城市用地平方米,与近期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大都市相比,水平较低。人口密度为9329人/千米2,同样远远高于表中除首尔之外的其他大城市的人口密度。

表 部分亚洲大城市的人口密度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首都和经济特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Ⅳ级内确定(参见表),2009年石家庄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控制在Ⅳ级用地指标105~120米2/人范围之内。

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资料来源:建设部(90)建标字第322号。

在各研究机构及各省市提出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人均居住面积一般在20~4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多在10~15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面积10~25平方米,参照上述标准范围可提出石家庄市有关指标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25~3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5~20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面积15~25平方米左右,这样仅上述3项合计为55~75平方米,加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其他6项城市建设用地,石家庄市适宜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应在110~120平方米。

2009年以前,石家庄市人均城市用地一直在60~75平方米的范围内波动,直到2009年,人均城市用地上升为平方米,恰好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Ⅳ级范围之内。所以,石家庄目前城市用地空间承载力基本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但石家庄市区人口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城市用地人口承载力面临巨大挑战。今后要想维持石家庄现在的人口承载力水平,一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另外,必须增加城市土地的数量,用以缓解不断增加的城市用地需求。

石家庄市耕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1)按现实粮食生产力评价。

1)耕地人口承载力模型的建立:以粮食为标志的耕地人口承载力,见公式。

石家庄市土地资源

式中:P为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可承载人口数量;Y为总产量;L为人均粮食消费量。

2)耕地可承载人口规模的变化:依据耕地人口承载力模型,以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千克作为评价标准,石家庄市实际生产粮食可承载的人口规模要高于现有的实际人口规模,并且其潜力空间比较稳定,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虽然2001~2005年耕地总量有所下降,加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调整,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有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2008年,粮食单产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6705千克/公顷;另外,2005年以后,在取消农业税等扶持农业措施及大面积开展基本农田整治措施的影响下,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都有小幅提升,加之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虽然人口在持续增长,但耕地生产粮食的人口承载能力并没有明显减弱,而是在2006~2008年之间有所上升,2009年由于气候干旱、风雹灾害等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导致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量有所下降,也使粮食承载力有小幅下降。石家庄市2001~2009年耕地人口承载力演变情况见表。

表 石家庄市2001~2009年耕地人口承载力演变

(2)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按本章第二节内容已对石家庄市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但土地生产潜力除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这既与土地的利用方式(包括作物的种类、种植结构、作物生理要求与投入水平的联系等)有关,也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投入水平包括基础性建设投入、常规性物质投入和科技、管理投入,它们都对土地生产能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农业投入由有机能和无机能两大部分组成,有机能主要是劳力、畜力、有机肥和种子;无机能部分主要有化肥、农药、农机劳力、农用燃油、电力等。投入水平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FAO的假设条件法;一种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时间推测法。前者把能量的投入分成高中低3种水平,并对每种水平做了具体规定。假设的方法可以不与时序相联系,不论什么时候,只要达到这种水平,就有这么大的生产潜力,因而它缩小了研究范围,而且成果使用的寿命长,但没有说明何时能达到这样的生产力水平,而把这一问题留到下一步规划中去解决。时间推测法则与时序相联系,即利用历史资料,用作物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产量趋势外推法等计算具体时间的投入产出水平下的产量,但推测中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参数有变动,原推测结果将难以使用。总之,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际中可结合运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家庄的农田投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从历年粮食单产水平看,也说明了这一点。但全市能量产投分析亦表现出以下特点:农业生产中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且区域农田能量产投水平相差较大,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由低向高发展,无机能投入水平逐渐增大,然而随着无机能投入大量增加,产出能可能出现下降趋势。2000年,石家庄市的正定县、栾城县、鹿泉市、井陉县、晋州市、辛集市、深泽县、无极县、藁城市、赵县、新乐市、高邑县、元氏县在河北已达高投入水平,只有赞皇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属中等投入水平。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作物生产潜力进行投入水平的修正方法,确定土地修正系数。具体方法如下:

高投入水平:生产潜力修正系数为80%~100%;

中投入水平:生产潜力修正系数为60%~80%;

低投入水平:生产潜力修正系数为40%~60%。

2005年之后,石家庄市开展了大量基本农田改造工程,并着力开展土地的综合整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结合2000年测算的农业生产投入水平和近几年的投入力度的增加,目前将石家庄市农业投入水平订正系数确定在80%~90%之间。根据公式可测算2009年石家庄市耕地生产潜力水平。

石家庄市土地资源

式中:Yt为t时段土地投入修正后的作物生产潜力,t为2009年;kt为t时段土地土地投修正系数;yt为t时段作物土地生产潜力。

根据第二节计算的石家庄市综合平均单位面积土地生产潜力及确定的土地投入修正系数,可计算出石家庄市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计算结果见表。

表 2009年石家庄市农田投入水平修正后的土地生产潜力业及可承载人数

进行投入水平的修正后,可见其计算结果与现实生产力相比较,石家庄市粮食产量提高具备很大空间,仍以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千克作为评价标准,石家庄市2009年潜力生产粮食量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万人,远远高于2009年实际总人口。但不得不考虑,无论怎样修订,按照生产潜力计算的结果仍然是一个理论最高值,对于复杂的土地利用活动而言,仍有许许多多的影响因素难以考虑和参与计算,所以以此为依据所得计算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然会由于过分乐观导致在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后果难以抵消和修复。

石家庄市耕地人口承载力预测

(1)营养水平的确定。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制订的营养水平标准为:每人每天热量24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3克。这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即人体需要完成生理各项代谢活动的最低限度。有人称这种营养水平下的人口承载力为土地的生物生理人口容量,这种容量反映了土地生产潜力的最大承载量,如超载就等于这一地区处于“危急”状态。

大多数学者认为,营养水平应分为3~4级,即贫困型、温饱型、宽裕型和小康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生产发展水平、民族习惯、食物构成等方面有很大差距,确定营养水平的级别应充分考虑当地农副产品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使用不同的等级指标。

河北省营养水平以前一种国际通用的人均每日需要的热量(千卡)、蛋白质(克)、脂肪(克)为指标,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的有关预测结果,并考虑到本省的发展水平与地理特点,分别确定3种营养水平的标准,见表。

表 河北省不同营养水平标准

在上述标准中,有一个粮食消耗问题,如果口粮以人均每月20千克计算,年均250千克就足够了,但是尚有副食消耗、种子、饲料以及工业用粮等。因此,还须对粮食内部作一定比例的分配。河北省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粮食分配比例见表。

表 河北省三种营养水平下粮食分配比例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依据河北省确定的不同营养水平标准,即以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为准,进行耕地人口承载水平的预测。根据换算结果,温饱型人均粮食占有量为千克,宽裕型人均粮食占有量为千克,小康型人均粮食占有量为千克。

(2)耕地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预测。2000~2009年石家庄市耕地总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的变化见表及图。

表 2000~2009年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由上图可以看出石家庄市耕地总量在2000~2009年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2006~2009年期间有小幅回升,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建设用地不可避免的占用,石家庄耕地总量在未来应该还会有所下降。与之对应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则相对比较稳定,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始终受耕地总面积的影响和限制,并以其为基础选择经济作物及粮食作物的比例,进而决定每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大小。本预测是以2000~2009年的数据、资料为基准,预测时间段分为2015、2020、2030年。

图 2000~2009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第一步:建立预测模型,见公式。

石家庄市土地资源

式中:Yt为预测t年的耕地面积;A0为所选定基准年的耕地面积;a为估算的平均每年减少耕地面积数量;Xt、X0分别为要预测年度、所选定的基准年。

第二步:根据预测模型,对2015年耕地进行预测。

从2000~2009年,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等原因,石家庄市耕地面积以年均的速度递减,平均每年减少×103公顷。虽然近些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使耕地总量有所回升,但未来几年石家庄市经济还将快速发展,受产业结构调整、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更多的耕地将不可避免的被占用。而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限制因素多且开发难度大,耕地补充潜力有限,因此,未来石家庄市耕地面积总量将进一步减少。2002~2009年石家庄市年均减少耕地×103公顷,考虑未来几年耕地保护及补充力度加大,耕地可能要经历先小幅增加再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所以,对于2015年耕地数量变化的预测按2006~200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年平均递增×103公顷计算,即a=×103公顷。在预测模型中,所选定的基准年X0为2009年,Xt为2015年,A0为2009年的耕地面积×103公顷,a=×103公顷;所预测的结果为2015年末石家庄市耕地面积将增至×103公顷。

第三步:根据预测模型,分别对2020年、2030年耕地面积进行预测

首先,到2015年石家庄市农业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业种植结构比较稳定,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耕地减少数量将大幅度降低;2015年以后通过开发整理或基本农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空间将逐渐减小,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将趋于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由于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将继续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耕地总量将趋于缓慢减少的趋势。2020年之后,随着经济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的提高,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将趋于缓慢,直至不变,石家庄市2020~2030年间耕地减少速度将进一步放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2020年耕地总量的面积预算,以2015年预测面积为基准,按2000~2015年年平均减少速度×103公顷计算,即a=×103公顷,则2020年末石家庄市耕地总面积的预测值为×103公顷。

2030年耕地总量的预测,以2020年预测面积为基准,按2000~2020年年平均减少速度×103公顷的一半计算,即=×103公顷,则2030年末石家庄市耕地总面积的预测值为×103公顷。

第四步:2015年、2020年、203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预测

目前,石家庄市耕地种植结构已逐步优化并趋于稳定,2007~2009年石家庄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稳定在之间,本次预测取其比例为,即可预测出2015年、2020年、2030年石家庄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数量,预测结果见表。

表 石家庄市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结果

(3)石家庄市人口规模的预测。2000~2009年期间,石家庄市常住人口增加了万人,年均增加约万人。石家庄市2000~2009年人口变化情况见表。

表 2000~2009年石家庄市人口变化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石家庄市人口年递增率在2007年之前一直处于递增状态,而2007年之后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今后时间内,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人口增长率还会下降,直至人口高峰期人口增长率将趋于0。按相关预测,到2030年石家庄市达到人口高峰期,2030年人口递增率设定为0,2009年以后人口递增率以为基础,到2030年降为0,则以后每年平均人口递增率将下降约,再以2009年人口总数为基准,则可预测出2015年、2020年、2030年石家庄市人口规模。经测算,石家庄市2015年、2020年、203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万人、万人、万人,见表。

表 石家庄市人口预测结果

(4)耕地人口承载力预测。以人均消费粮食400千克为标准,综合考虑石家庄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速度及耕地生产潜力,将在此之前历史最高单产6705千克/公顷作为2015年年均预测单产,将7500千克/公顷作为2020年年均预测单产,将8250千克/公顷作为2030年年均预测单产。2015年、2020年、2030年石家庄市耕地可承载人口数量分别可达到万人、万人、万人,超载率分别为、、'%。见表。

表 石家庄市2015年、2020年、2030年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

考虑石家庄市不同营养水平标准下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人均占有粮食标准,进行耕地人口承载水平的预测。耕地承载力预测结果见表。

表 2015年、2020年、2030年石家庄市不同营养水平下人口预测承载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应该是越来越高,到2030年我国全民应该普遍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虽然目前按照温饱型和宽裕型测算,石家庄未来人口承载能力较强,但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石家庄市甚至全国都已超越温饱,并达到宽裕型生活水平,所以未来应该以小康型营养标准计算耕地人口承载力更为合理,按小康型测算人口超载数量结果见表。

表 小康型营养水平下2015、2020、2030年石家庄市人口超载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按照小康水平预测的超载量在2015年比较小,而2020年以后稍有宽裕,而这些预测的前提条件都是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和严格保护耕地及保证占补平衡措施的执行。未来几年内,国家预备在一定条件下放宽人口政策,该策略虽然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该政策放宽的程度关系着我国总体以及各区域土地人口承载的压力,所以必须小心谨慎,出于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考虑,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金晓斌,周寅康,李学瑞,徐国鑫.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地理研究金晓斌,周寅康,常春,杜心栋,徐国鑫.基于市场化程度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资源科学王千,金晓斌,周寅康,阿依吐尔逊.沙西木.河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动因分析,生态学报丁宁,金晓斌,唐健,张志宏,赵婕,宋佳楠,周寅康.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的耕地保护绩效测算,自然资源学报丁宁,金晓斌,唐健,张志宏,赵婕,宋佳楠,周寅康.土地新增费设置变化对耕地保护效果影响的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科学朱开群,金晓斌,周寅康.土地整理项目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初探,中国土地科学阿依吐尔逊·沙木西,金晓斌,曹雪,王千,周寅康.自然资源对干旱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增长阻尼”的计量分析: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金晓斌,汤小橹,丁宁,周寅康,沈春竹,沈秀峰.高速铁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破坏特征与复垦利用决策研究——以京沪高速铁路常州段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070-1078金晓斌,李学瑞,汤小橹,周寅康.中央支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92-96汪冬宁,汤小橹,金晓斌,周寅康.基于土地成本和居住品质的保障住房选址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城市规划,2010,2:57-61王千,金晓斌,阿依吐尔逊.沙木西,周寅康.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差异变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25-1535宋佳楠,金晓斌,周寅康.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对粮食生产力贡献度研究,资源科学,2010,32(6):1161-1168丁宁,金晓斌,汤小橹,周寅康.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法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资源科学,2010,32(12):2349-2355汤小橹,金晓斌,沈春竹,沈秀峰,周寅康.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土地破坏特征与防控措施,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56-60常春,金晓斌,周寅康.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用地估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0,24(5):26-31丁宁,金晓斌,陈昌沉,汤小橹,周寅康.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规范化管理初探——以沪宁城际铁路江苏段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0,24(4):32-37窦洪桥,金晓斌,汤小橹,周寅康,沈春竹,沈秀峰.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定额指标初探——以高速铁路制梁场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0,24(9):57-63汤小橹,金晓斌,李学瑞,黄亚云,周寅康.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修正研究——以干法水泥生产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9-20黄亚云,金晓斌,魏西云,陈大丽,李学瑞.征地留用地安置模式适用范围的定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城市问题研究,2010,16(3):68-71宋佳楠,梅建屏,金晓斌,周寅康.基于协调系数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16(1):87-89王千,金晓斌,周寅康,阿依吐尔逊.沙木西.基于DEA_Malmquist的河北省县级粮食生产效率评价,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6):51-55李朝旗,金晓斌,周寅康.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基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视角,经济问题探索,2010,6(3):159-162李朝旗,金晓斌,周寅康.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基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视角,经济问题探索,2010,6(3):159-162李学瑞,汤小橹,金晓斌,周寅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项目特征与管理模式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59-62黄亚云,金晓斌,魏西云,陈大丽,李学瑞.征地留用地安置模式适用范围的定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68-72汤小橹,金晓斌,李洁,魏东岳,李朝旗,周寅康.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探讨—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33-37金晓斌,张鸿辉,周寅康. 基于模糊ISODATA聚类方法的农用地定级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82-85 (EI)金晓斌,张鸿辉,周寅康. 农用地定级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探讨,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91-98金晓斌,黄玮,易理强,周寅康.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 中国土地科学.2008, 22(6):57-62金晓斌,周寅康,魏西云,黄亚云. 被征地农民留用地安置模式适用性评价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8,22(9):29-34金晓斌,易理强,王慎敏,周寅康. 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4):510-515金晓斌,何立恒,易理强,周寅康. 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与空间布局规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87-92金晓斌,魏西云,李学瑞. 被征地农民留用地安置方式的特征与模式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485-489金晓斌,张鸿辉,王慎敏,周寅康. 基于行为主体决策机制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初探,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66-370王慎敏,金晓斌,周寅康,张伟. 基于GIS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地理科学.2008,28(2):195-199王慎敏,金晓斌,张培刚,周寅康. 江西南康市地形破碎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凤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资源科学.2008,30(2):235-240孙燕,金晓斌,张云鹏,周寅康. 耕地数量波动及驱动力多时间尺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土壤学报. 2008,28(5):964-970孙燕,林振山,金晓斌,周寅康,徐建. 中国耕地保有量的动力预测模型及对策,地理科学. 2008,28(3):337-362张鸿辉,曾永年,金晓斌,伊长林,邹滨. 多智能体城市土地扩张模型及其应用,地理学报. 2008,63(8):869-881王慎敏,易理强,金晓斌,周寅康. 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91-98张鸿辉,曾永年,吴林,周寅康,金晓斌,邹滨. 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变,资源科学. 2008,30(4):591-597张鸿辉,刘友兆,曾永年,金晓斌,邹滨.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证, 农业工程学报.2008, 24(8):74-79 (EI)汤小橹,金晓斌,盛利,周寅康,孙涛.基于小波分析的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88-92李学瑞,金晓斌,魏西云,陈大丽,黄亚云.基于子博弈纳什均衡模型的征地安置补偿方式分析——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09-514陈大丽,金晓斌,魏西云,李学瑞,黄亚云.基于成本核算的征地安置补偿方式比较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495-499殷少美,金晓斌,周寅康,赵姚阳,李纪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AHP-GEM模型的区域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配置——以江苏省为例,自然资源学报. 2007,22(3):372-379吴莹,金晓斌,周寅康.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509-513金晓斌,何立恒,王慎敏,周寅康. 基于农用地分等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96-96朱晓强,金晓斌,周彬. 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创新与运作风险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 25(3):104-108杜超,金晓斌,周寅康. 基于系统概念的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34):6393-6395朱晓强,李满春,金晓斌,周彬.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郊区历史遗迹保护中的应用——以无锡市新区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43-47黎一畅,周寅康,吴林,金晓斌,王丽萍,胡静.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金晓斌,周寅康,张鸿辉,殷少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土地储备策略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20(4):522-528金晓斌,周寅康,徐婷,杜超.城市土地储备潜力评价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4): 32-35金晓斌,殷少美,尹小宁,周寅康. 城市住宅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6):760-768金晓斌,周寅康,尹小宁,刘长胜,许素芳. 南京市住宅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4,9:87-92金晓斌,周寅康,张希. 兰州市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 (2):42-44金晓斌,周寅康,彭补拙. 全面小康建设的定量评价与足迹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7-12金晓斌,李海涛,周寅康,王慎敏. 基于DEM的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中国土地科学.2004,18(1).39-44刘长胜,卢伟,金晓斌,周寅康. GIS 支持下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广西柳城县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4):333~336金晓斌,李如海,何立恒,周寅康. 江苏省建设用地核定指标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5).35-39

提供一个写作思路和参考。你写的时候,要查一下长春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了(一般他们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书上有)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对策(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万平方千米,占34%。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亩。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亩。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这是由于我国水热时间分配和水平分布的不协调,形成了土地生产力的明显差异。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不够,表现在生产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局部地区对土地资源实行破坏性开发,重用轻养,造成土地的生态失调。此外,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我国土地质量的下降,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的有机质与养分大量流失;土壤沙化和侵蚀在不断发展,土地次生盐渍化在扩大。同时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使土地遭受污染。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耕地减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据土地管理部门分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有: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过多。不适当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量耕地改种果树、养鱼或退耕还林、还牧等。因而影响了粮食生产。②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增多。生产建设占用耕地,1981~1985年期间平均每年为万亩,年占地递增率为21%。有些建设项目在用地上宽打宽用,少用多征,征而不用,以及乱占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乡村集体建设占用耕地相当多,农民建房占用耕地也很突出。③耕地自然损毁面积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盲目开荒、滥垦山林、过牧草原等,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耕地的大量毁坏。(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对策1.必须开展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评价对不同地区的土地组成、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察,同时对不同利用目的的土地资源质量作出鉴定,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农业区划,建立健全的耕作制度,调整农业布局和农业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耕作制度是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重要措施,必须用养结合,促进持续生产。2.有计划有限制地开发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据初步调查,全国有大片荒地5亿亩,能够开发为耕地的,约亿多亩;零星闲散荒地约1亿由,可开发为耕地的约亿亩。如果对上述荒地进行综合开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加以合理利用,将开发的耕地,以弥补建设占用的耕地,保持现有的耕地数量,是完全可能的。3.应重视对土地资源的改造与治理。首先是搞好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讲求实效。加强盐碱土的改良,土地侵蚀和沙化的治理,更要加强土地污染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控制和治理污染源。改善土地的质量,以提高生物生产力。4.控制人口,以缓解人地矛盾。同时要尽快立法,保护现有的耕地面积。我国耕地人口承载力的潜在危机,是长期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因素。必须长期坚持控制人口,节省资源,适度消费的指导方针,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要尽快制定耕地保护法,明确规定人均耕地的绝对保护数,制订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根据规划划定农田保护区,做到依法管地用地。(选自孙儒泳等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研究论文

参考一下:关于改善 城区公共交通拥堵状况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大力推进“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国民经济呈现跨越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榆林中心城区面积已扩展到5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42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新的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版)正式批准实施,人口规模近期50万、远景100万,城市规划区221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400平方公里的晋陕宁蒙区域中心城市框架全面确立。但是由于榆林城区规模的扩展,人口和车辆的急剧增加,在城区主要路段和特殊时段出现了堵车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加之城区公交基础设施和规划道路相对滞后,车辆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切实改善城区交通状况,缓解公交停车及长途客运站建设瓶颈,进一步健全城市交通体系,我们对榆林城区交通状况进行了充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城区公共交通现状(一)基本情况。我市主城区有常住人口42万,加上流动人口约有55万人左右,城区现有各类机动车58600余辆,其中汽车约27600余辆,有摩托车、三轮34000余辆,有非机动车约8万辆左右。区外车辆进入榆林市区的车辆日流量近10000余辆。近年来,随着我市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区总体市容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城区内车辆行驶无序、乱停、乱放等现象还屡见不鲜,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已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区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社会问题。(二)长途客运站。榆林城区现有两个汽车客运站,一个是位于榆阳中路的榆林汽车站,另一个是位于迎宾大道的榆林汽车站客运北站,都隶属于市恒泰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榆林汽车站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榆林最大的汽车客运集散地,主要经营发往榆林以东、以西、以南的客运车辆,日发送旅客8000多人次,多年来虽多次进行改建扩建,但由于有效使用面积较小,停车场地紧张,致使站内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落后,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且该站所处位置已成为榆林经济中心,人口密集,车流量大,交通拥堵严重。2007年为了缓解榆林汽车站停车场地紧张和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市恒泰汽车运输集团在迎宾大道旁租赁官井滩村15亩土地,建设榆林汽车站客运北站,主要经营发往榆林以北及过境客运车辆,暂时缓解了榆林汽车站的运输压力和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但该站面积狭小,综合服务功能有限。(三)城市公交。目前,榆林城区有公交线路13条,营运里程187公里,有公交车196部,长途客车350辆,共有出租汽车公司9家,出租汽车998部。2009年榆林公交共完成公交客运量8912万人次,运营里程达741万公里,车厢服务合格率98%,正点率97%,乘客满意度96%。出租汽车完成客运总量2000万人次。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公交站场设施落后。各条线路公交车基本没有场站设施,处于“马路”作业状况;二是公交线网布局不完善、站点设置不合理,部分区域公交吸引力较低。按照建设部每万人拥有12标台公交车辆的部额标准,建成区人口以42万计,中心市区应有公交车辆480余部,而榆林市公交公司目前拥有车辆还不到标准的三分之一;三是车况较差。现有车身太短,座位太少,空间狭窄,高峰时期非常拥挤,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四是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服务水平低下;五是公交建设财政投入较少,社会效益得不到显现。二、对策建议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公交、长途客运站及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一)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公交及长途客运站建设。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公交和长途客运站建设已明显滞后,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按照榆林市人民政府2010年第36次专项问题会议《关于榆林城区汽车客运站及公交车站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加快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建议加快启动城东、城南、城西、城北长途客运站及公交车站建设,达到长途客运和城市公交无缝交接,方便旅客,实现市政府“一年内缓解城区交通拥堵,三年内从根本上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目标任务。同时,制定出台具体的《榆林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确立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给予公交企业财政补贴,鼓励群众乘座公交车,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二)合理改造城区十字路口,提高车辆通行能力。目前由于主城区的人民路与文化路、人民路与长城路、榆阳西路与长城路、榆阳西路与常乐路、榆阳西路与航宇路、文化路与保宁路、文化路与青山路、文化路与柳营路等十字路口直行车辆与右转弯车辆共用一条道路,一些直行的车辆遇红灯等候放行时占据了右转弯车辆的去路,导致许多右转弯的车辆也被迫排队等候。这样,直行车辆与右转弯车辆混在一起,往往一排就是一长溜,塞车现象几乎天天发生。经对比分析,建议对新老城区容易发生拥堵的各十字路口处四面路牙石(人行台阶)进行放大弧度优化改造,即在上述各个十字路口附近的直行车道右侧改造路牙石,再增辟一条右转弯车道,以减少右转弯车辆“被排队”现象。同时,可以拆除十字路口处约30米绿化带,增加通行车道。(三)完善公交集散系统,配建公交服务设施。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流量的不断增加,现有交通站点已不能满足市民正常出行的需要。加之目前城区道路没有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车或出租车仍在行车道路上下客。没有出租车固定行程点。由于出租车固定行程点设置过稀,即招即停现象普遍,加剧了交通拥堵。本着既方便市民出行,又减少城区交通压力的原则,建议兼顾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加强对公交车的管理,规范发车、行驶、停靠秩序,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二是公交线路设置的站点,必须设置港湾式候车站,方便车辆通行,减少造成后面车辆速度滞缓的现象;三是在城郊结合部位设立短途客运站,限制部分客运、货运车辆进入市区。取缔非法营运的残疾人三轮车和“摩的”和三轮货运车辆,有效控制交通总量,减轻道路拥挤程度;四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出行。加快出租车、扬招点的建设,在客流密集的车站、宾馆、医院如大型超市以及人流频繁的学校、商店、住宅小区出入口设立规范的候车站点。并尽快建立出租车区级调度中心,开展预约叫车服务。(四)优化人行道路,理顺人行秩序。城市要发展,道路交通要畅通,必须调整现有交通结构,改变原有的混合交通方式,确立立体交通思路,建立立体交通模式。建议近期内在新建路一完小门前、市一中、南门口和长城路人民路路口、广榆路路口建设人行过街天桥,加强对长城路古城市场门前和新楼巷过街天桥的管理,分流过往行人,缓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的矛盾,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五)打通城区主干道路,完善路网结构。现有城区内的道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等因素要拓宽改建有一定难度,但瓶颈路段一定要下大决心,以人为本,打通文化路两端延伸、长城南路延伸、建榆南路、榆林大道、榆阳西路、开光路大桥和北环路等瓶颈断头路,启动建设开发区与上郡路两座连接大桥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同时,提高城区道路等级、按功能实行机非分离,主要道路交叉口要增设分流车道,疏导交通流量。从规划先导上,保证交通畅通,提高城市文明形象。(六)优化完现有公交路线,减少公交盲区。榆林公交除了线路少,路线分布也不合理,基本上城市次干道都不覆盖,增加环线公交,开通南北、东西快速公交,方便市民出行,尽量服务公交盲区,因此,建议对城区公交线路进行优化整合,并增加线路和车辆,减少公交盲区,实现公交与长途客运车辆与的无缝换乘,方便群众出行,提升公交服务功能。(七)完善交管信息平台,强化城区交通管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通管理难度日渐加大,建议加快完善城市交管设施,强化交通管理手段,积极引进和购置先进的灯控、遥控、电子眼等设备,提高交警快速处置交通事故能力,加强机动调控能力。同时,交警部门要借助即将建成的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平台,实施对动态交通的全天候监控和指挥,以及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非现场执法,有效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道路交通管理格局。(八)加快建设城区停车场,解决城区停车难。仅考虑单行、分道来解决行车拥堵问题,而不考虑停车场建设,将制约城区商业发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因此,建议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要将停车场的设置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依法规划、严格验收,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居民区、宾馆酒店建设停车场,有足够的停车空间。同时,要恢复挪作他用的已建停车场的停车功能,切实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九)优化城市服务设施布局,分化城区人流、车流。目前,榆林主要的医院、学校、商场大部分集中在步行街、新建路和长城路主城区,形成密集的人流和车流,造成交通拥有堵,而其他区域服务设施相对滞后,车流较少。建议:一是对城区人流量大的医院、学校、商场进行合理优化布局,在主城区以外增加幼儿园、学校数量,将二院从步行街迁往西沙商务区建设,在红山规划建设榆林三院和高级中学;二是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企业在西沙、东山、红山、开发区建设大型商贸中心,分解主城区交通压力;三是对现有中型以上的居民小区改造增加幼儿园、超市和社区医院等服务设施,对新开发居民区必须规划布局齐全的服务设施,大型居民区要规划小学方可建设,以此分化城区人流、车流,解决交通拥堵,方便市民。

公共政策的论文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的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博弈均衡与政策微效问题研究

引言

随着各国福利事业的发展,社会政策这一学科逐渐成为一门显学而受到各个领域的 重视?但 是目前的社会政策研究主要侧重于较为抽象和宏观的原问题的讨论上,如集中在对于概念的 界定;对于社会政策基本问题的探索等等?杨团在《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索》一文中对社会 政策的定义和问题都作出了 总结 ,其中他将社会政策的定义归类为一种社会行动计划和对 社会计划的不同选择,另一种则将社会政策定义为影响社会福利的一 系列的政策活动;而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则是社会政策的背景?社会政策的目标?社会政策 的范畴?社会政策行动的形式和行动策略?社会政策的本质?社会政策的信念?尽管人们在 原问题上倾注了很大的力量,但是由于社会政策问题的复杂性,至今在这一领域并未达成太 大的共识?

与此对照,人们却很少从政策的实施过程角度进行研究?《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迁 》一文给我们开了一个先例,也带给作者很大启发,该文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去 阐述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另一种从制度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于制度模 式的各国比较上?本文将不同于上述两种研究社会政策的制度视角,而是从社会政策实施过 程中制度的形成和变迁的角度出发去解释“政策微效”现象?同时,在社会政策的定义上, 本文的定义 方法 缘自迪尔凯姆所运用的一种定义方法:即从最简单的角度出发,抓住目前所 确定的社会政策的主要特征,而将社会政策定义为一系列旨在提高全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 由此,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制度分析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去分析目前社会政策实施过程所遇 到的“社会政策微效”问题?

制度模型的建构

在模型建构之前,我们无疑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是制度?我们援引诺思的说法 ,“…… 这个结构是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的复杂混合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日常的行为选 择方式,并决定了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 从此论断出发,我们可以作出两个方面的 判断:制度不仅包括正式制度,亦包括非正式制度;制度影响了我们的社会选择,同时亦是 我们作出选择的路径之一?

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一种新的制度观念正在形成,即依托于博弈均衡理 论的制度观:制度既是一种博弈规则,也是一种博弈均衡?具体来说,制度的本质特征被认 为是参与人行动选择的自我实施规则,在重复博弈的状况下,这些规则被认为是重要的,因 此,它们能规制参与人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博弈规则是在一个相关的领域内参与人通 过互动而内生的,因此他们是自我实施的?

从上述一些制度理论,本文给出了下列一个制度形成的模型:

在进一步解释模型之前我们将确定一个基本假设(而这个假设将成为本文此后论证的一个基 础):我们确定,一个制度的形成是参与者之间共同的要求,即认为制度的形成在事实上是 有利于共同利益的获得,并且相较而言,每个人因此为之付出的成本都是小于所获得的利益 ,即存在一个制度建立的需要?在此,本文汲取了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制度改革 和制度创新之所以难以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新制度的成本支付和新制度确立后效益之 比,比值为正时,选择行为进行,新制度可以形成,比值为负时或不清楚时,选择行为中止 ,新制度难以成立,即存在一个制度成本问题?

进而笔者将从如下几点来具体阐述自己的模型:

1.制度的形成是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并最终达成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参与者都不停的提出与自己利益最相关的原则 措施 ,并试图去影响其他人的观点,但 出于形成一个制度的共同利益追求,最终会达成一个照顾到各方利益的次优均衡模型?对于 任何一个参与者的被排除都有可能导致这一均衡的不稳定,同时,随着外界的影响,彼此之 间的利益也是处于动态的不停变换过程之中的,因此这个均衡并非是静态的,但是打破这个 均衡就面临着一个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因此,制度亦具有相对的懒惰性?从上述的阐释 来看,我们认为制度的形成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理性,亦体现了一种过程理性?

2.按照诺思的路径依赖原理1的观点:当一条发展路线沿着某种具体进程进行时,系统的外 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就会增强这 个进程?因此制度作为一个博弈均衡的系统,它亦受到其他领域的各种正式制度及各种习俗 ?习惯等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林梅在《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迁》在对我们国家的 “平皖行洪?移民建镇”政策的实施过程的考察中,发现非正式制度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取代正式制度而行事?“一项制度安排或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 中发生偏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构,社会政策与制度发生偏离的根源存在于该项制度 安排的内部,存在于该制度下的各行为主题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之中?“……社会政策的具体 执行和进一步的演变更多地是作为某种‘结果’,即处于制度中的人们的习惯性行为的‘结 果’?即处于制度中的人们的习惯性行为的结果?”

3.一项制度的形成之后,最终亦成为组成社会结构的因素之一,从而影响这种博弈均衡的稳 定和其他领域的制度以及各种其他非正式制度?

4.重复第一点所提到,即任何一次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均是人们对于成本和利益衡量的结果, 当然有时候我们从现实出发,会发现一些制度并不是依这个原理去操作,在笔者看来,这就 如韦伯的思考方式一样,从一个理性类型中去发现现实中的种种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

以上是自己对于这个模型的一些阐释,在作者看来,这一模型仅仅是一个分析问题的框架, 就如韦伯的四个理想类型一样?接着作者将利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当前的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 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是解决“政策失效”问题?

政策微效问题的分析

为了验证笔者的上述模型的可解释力,笔者选取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 制度的实 施情况作 为自己的研究材料(下文简称该文巫文)?在这次调查中,巫文提出了一个政策微效的概 念,所谓的政策微效,“即是指政策意图与政策结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一种制度 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就是可以认为制度的存在尽管体现了制定方的一种试图理性化的美好 理想,但是无疑这一制度并没有从制度的实施过程去考虑,即是一种制度的形式合理性与制 度的实质有效性存在着冲突,从而导致制度的失效?制度被悬置不起作用身体阻碍作用?无 疑,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觉通过上述的模型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让我们进一步来看看这个政策微效存在的具体实例: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即尽管农保政策已经推行了10 年之久,但实际上参加农保的人数却只达到了,有近2/3的京郊农民没有对政策积极 响应?

无疑,这就存在一个信息的达致问题,在我们看来,政策能否全面?真实?准确?顺利地到 达其服务的团体,是实现政策效果的首要环节?那么为什么信息无法及时地传达呢?在我们 看来,从深层的制度原因来看,即是因为制度的传导机制出现了问题,人们难以准确的获得 信息?从一个主要原因来看,这就要追究这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的设计问题,在我们看来,从 实际角度出发无疑它并不是以其所达标的团体为服务对象,而只是为了制度的设计本身而设 计,设计人为制度所异化?从我们的理论模型出发,我们认为制度的设计过程中,是一个各 个利益参与者互动均衡的过程?但是从现实出发,无疑在这一政策的设计上单纯的由政府出 面设计?当然,从一定的角度来看,这能够节省一部分的成本,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利益主 体之一,它并不能很有效的反映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从而就难以形成一个考虑到各个利益 主体的制度?毕竟政府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而独立的主体?因此从此模型出发,我们认为在 政策的制定的过程,应该尽可能的多吸收各个利益主体的意见,当然,政策在形式上往往以 各种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但是这并不矛盾?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所作的一 方面是作为利益主体参与博弈,与此同时,亦作为制定者来制定政策,但这种制定只是在忠 实的执行各方以达成的意见?

进一步的,正如上表还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存在2/3人在知晓这个政策的情况下,依然 有一部分人未参与这一政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呢?在回答这个问 题之前,我们从模型出发做出如下几个基本假设:

1.在农村中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观念束缚了这一政策的大规模推行?

2.从政策角度出发,认为由于这一政策并不是各个利益群体一起博弈形成的均衡,因而对于 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代表性都是存在着疑惑?因此这些问题束缚了这一政策的大规模推 行,而无疑,解决方案还是要回到如何从政策的制定角度出发

3.市场制度(如一些商业保险制度)在农村中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农村养老保险制 度的竞争对手?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倾向选择子女养老的人仍占到,接近一半,无疑这反映了在农村 中“养老防老”的观念仍然很重要,但正如巫文中所阐述的,这个地位已经在削减了,已经 不再处于支配地位,而且即使选择这种方式的,对于农保并没有完全的心里排斥?

无疑上述的描述验证了我们第一个假设,即认为在农村中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观念束 缚了这一政策的大规模推行,即在制度的形成和变迁过程中,各种习俗?习惯等的非正式制 度作为一种观念的传承影响了人们的选择,进而影响了制度的产生和实行?随着社会的不断 的理性化,家庭的功能发生了变迁,以前的功能在新的社会情势下趋于瓦解,并发生部分的 转变,功能发生了迁移?这种变迁反映到了人们态度上,也就体现了在养老问题上,传统观 念和习惯?习俗的淡化?

在上表中,我们还发现了参加其他商业保险也占到了,尽管这个的关联性似乎不是 特别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谨慎的提出对于第三个假设的验证:市场制度(如一些商业保险 制度)在农村中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竞争对手?随着市场经济 的不断发展,至少在两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生了影响,一是表现在对人们思想观念上 的影响上,市场经济伴随着一系列市场的观念价值体系?而这些价值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 逐步深入到人们的心中,成为支配的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二是表现在组成市场 经济的各种制度安排逐渐成为组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进一步的我们来思考一下农民在实际的行动中不投保的原因: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人们在对这一社会政策的制度安排,至少存在如下的疑惑:1.尽管 知道 这一社会政策,但无疑对于各种细节和如何实施,依然存在着空白?2.对于社会政策的稳定 性缺乏信心?3.对社会政策效果缺乏良好的预期?对于此,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可以从 第二个假设中得到很好的回答,即认为由于这一政策并不是各个利益群体一起博弈形成的均 衡,因而对于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代表性都是存在着疑惑?因此这些问题束缚了这一政策的大规模推行?

以上我们基本上回答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作为一个政策为什么会存在政策微效的问题,笔者 的分析角度是从制度的产生角度来看?当然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从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去进行, 如巫文这方面就有所涉及?本文的基本观点即是认为社会政策作为一系列制度安排,制度的 形成是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并最终达成的一种均衡状态?因此,我们在制定政策 的时候,必须是各个利益主体充分博弈的过程?而在农村社会政策,我们的观点是,我们不 能忽略其中最大的利益主体――广大的农民?

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的努力当然并不只是针对农村社会政策,而是能够推广到各个方面的社会政策 的思考, 但是无疑本文的思考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结论,在运用这个模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 如在本文的结论中我们提出要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各个利益主体?制度的形成是各个 利益主体充分博弈的过程,但是无疑一个新的问题呈现在我们眼前(事实上上文中有所提及 ),就是一个制度成本问题,当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博弈的利益主体分散时,我们就有一 个利益主体的集中问题,同时如何融合各方的利益,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制定政策的巨大的成 本(举农村社会保险政策作例,广大的农民的如何统一,如何融合形成一个合理的政策)? 本文进一步的设想是在遇到这种利益群体分散且多的情况下,能否集中成立一些代表各方利 益群体的独立的中介组织,由这些组织来间接的进行博弈,从而就能有效的降低各方的成本 ,达到成本与利益的均衡?因此,下一步的努力将集中在如何论证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 性?同时 文章 的还将继续论证政策的实行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看来,制 度从建立到实行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都将导致“政策微效”问题的出现?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

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同志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11月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的《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重要讲话中,再次倡导“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理念的形成,与21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21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增长理念也从单纯强调增长向更深层面演进。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 growth)”,其后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的理念,并以此制定世界银行的贫困减除政策以及指导各国相关实践。“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理念强调要形成一种使穷人能参与经济增长并从中获益,以及增加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吸收了能力贫困理论要素,开始重视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强调将贫困人口吸收到增长过程中,确保贫困人口能参与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做出贡献,并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基本核心是追求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包容性增长”有着不同的诠释,但综合来看,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且这种状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包容;三是平等的机会利用。“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强调通过维持长期及包容性的增长,确保增长效益为大众所广泛共享。在政策层面,以“包容性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支柱:一是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二是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三是确保人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福利。

二、深刻理解中国式“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中国式“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与时下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论述,阐明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意义,赋予了中国式“包容性增长”更深更新的内涵。从国际的发展和平两个主题看,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与国应互惠互利、携手共进、包容发展。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目标看,“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在增长上的集中体现,它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性,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 文化 生活的需要。准确理解“包容性增长”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不仅是量的容纳,也是质的提升,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其次,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再次,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提倡包容性,并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择手段,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三、重塑经济增长模式的政策选择

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对“中国模式”的重大考验,也给了我们一次深刻 反思 经济增长模式的机会。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的势能都在衰减,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增长,以大量增加资源资金投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包容性增长”为解决这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推进人才强国,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了人的富裕;另一方面体现了发展的主体是人,是投资于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与真正的受益者。

从中国国情和发展条件看,人力资源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优先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先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人力资源制度,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谋划和调整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大力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要突出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培育人才,施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搞联动”,在科学发展中引才育才用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以人才优势构筑发展优势。

(二)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主体,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发展动力包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坚持市场主体包容,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壮大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提高发展主体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区域发展包容,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强整体谋划、板块开发,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有必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在医疗、 教育 等领域,在城乡之间逐渐实现机会平等。

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实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真正做到政府保“基本”、社会和市场管“非基本”,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指导方针和目标设立上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幅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的供给和均等化水平为主要任务,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让不同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要完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制度,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通过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法缩小其与高收入群体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要扶持低收入和困难人群,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动态补贴机制。对于高收入群体,则是规范其收入,尤其是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要制定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约束性指标,调整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提高“两个比重”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确保让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国民经济进入“GDP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增长-内需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五)构建合理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包容度”。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推行益贫式保障政策,使贫困人群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增长。把握基本社会保障的普惠性与适度性,既借助公共财政补助等措施,做到“应保则尽保”,还应防止过度的社会保障引发对劳动者的负面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避免损害包容性增长目标的实现。

公共政策论文相关文章:

1. 公共政策相关论文

2. 公共政策的相关论文

3.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本

4. 公共政策的名词解释

5.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小论文3篇

  • 索引序列
  • 单桩承载力抗压实验研究论文
  • 环境承载力论文研究
  • 实验研究类论文下载
  •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
  • 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