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秦观晏几道论文题目

秦观晏几道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秦观晏几道论文题目

秦观《浣溪沙》仍为闺房内之情绪,写得空灵轻柔,境幽味长。晏几道《虞美人》也是徘徊于室内室外,柔情绵绵,一波三折,晶莹柔美。

其实最棒的文章莫过于李清照的那篇《词论》了,我不清楚你需要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演讲的话,以《词论》为核心展开谈都可以。尽管不是现代学者的专门论述,但以词人之口论词,最是真切。原文: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全文翻译: 古乐府歌与诗并列发展的最高峰,是盛唐时期。 唐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位歌者叫李八宝,唱歌妙绝天下。有一次,刚刚及第的进士们在曲江大开宴席,其中有一位及第的名士,吩咐李八宝故意穿一身旧衣,戴一顶旧帽子,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装成神情惨淡的样子,一同参加宴席。然后对众人说:这是我的表弟,让他坐末席吧。参加宴会的众人都对他毫不在意。众人边喝酒边听歌,许多歌者轮流唱歌,其中只有曹元谦、念奴二人歌唱得最好。唱完后,大家对二人的歌声称叹赞赏不绝。这时,那位名士忽然指着李八宝对大家说:请让我表弟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吧。众人都晒笑起来,甚至还有人生气起来。等到李八宝一曲歌唱完后,却引得众人都哭了起来。团团拜伏在李八宝周围,都说:你肯定就是李八郎啊。 从此以后,郑地和卫地的乐声在当时更加流行起来,这些声乐的柔糜之处、音节变化也更见烦琐。唐朝时已经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不能一一枚举。 到了五代的时候,各路诸侯纷纷建国,中华大地战乱不断,斯文扫地,更无人作新曲沿途传唱了。这时只有南唐李璟、冯延巳等君臣温文尔雅,时有新作问世,其中有名的作品有李璟的《浣溪沙》、冯延巳的《谒金门》,“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更是其中的名句。句子虽然很奇特、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伤,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又有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徽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比如当世(北宋后期)的那些词牌名叫《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的,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来是押仄声韵的,如果押上声韵则与音律协调,但如果押入声韵,就不能作歌唱了。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一、晏几道:小山词的伤心是淡雅的,清丽中显现一抹淡淡的伤感.而且,他的词多是对往日情的回忆,尤其是对朋友廉叔、君龙和歌妓莲、鸿、苹、云的回忆.代表作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二、秦观:淮海词的伤心比小山浓,总是一展无遗.而少游对往事的追忆多在官场,他怀念少年得意的时光,怀念当年的筵集.如《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活色生香,呼之欲出 ——论宋词中的女性形象 词作为一种文体,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以“阴柔美”为其显著特色,而代表词体发展最高成就的宋词,更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每每让人为之倾倒。 一、宋词女性形象的类型分析 我们不妨先“浏览”一下宋词女性形象“画廊”,看看都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若按所描写女性的身份分,宋词女性形象大体上可分三类,即歌舞妓、闺中少女少妇和民家采莲女。 宋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以歌妓舞女为最多。因为词从隋唐诞生的时候起,就主要是“应歌”而作,由歌妓在酒筵樽畔歌唱,用于娱宾遣兴。词在五代西蜀、南唐宫廷中得到畸形发展,“花间”词人着力描写女子的面貌、服饰等外部形象,脂粉香泽,秾艳绮靡,刻意追求一种感官享受的美,形成盛极一时并影响深远的“花间词风”。宋初此风犹盛,作为一代名臣的晏殊、欧阳修等也乐于创作。发展到柳永,出入于秦楼楚馆、歌台舞榭,为歌妓们写心。晏几道作为贵族王孙,更是生长于歌儿舞女之中,待家道衰落,遂借回忆往昔与歌女相处的生活,寄托其失落感。以后写此题材者很多,且热心创作,乐此不疲。歌妓舞女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供统治者任意驱使取乐的工具,生活不自由,没有独立的人格,更谈不上美满的爱情和婚姻。她们的身份是“艺妓”,词中多描写她们的形象,写她们“永弃却、烟花伴侣”(柳永《迷仙引》),追求爱情、婚姻和人身自由的良好愿望;写她们“兰心蕙性”(柳永《玉女摇仙佩》)、“心性温柔,品性详雅”(柳永《少年游》)的美好品质;写她们“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晏殊《山亭柳•赠歌者》)的高超技艺。词人以同情的态度,写她们的所思所感,表达她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执着,对轻薄王孙的憎恨,反映了歌女们真实的感情和心理,从侧面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但另一方面,作者又多少带有欣赏的态度和眼光来描写,有轻佻的意味,甚至还有“色情味”,如“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晏几道《采桑子》)“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陆淞《瑞鹤仙》)等,这是此类词的一大弱点。 刻画闺中少女少妇春愁闺怨形象的作品,晚唐五代就大量出现,如王建的《调笑令》、温庭筠的《梦江南》等。宋词人也喜写这类人物,写离愁别恨、刻骨相思,“秀色侵人春帐晓,郎去几时重到。”(李从周《清平乐》)“意中人,从别后,萦系情怀。良辰好景,相思字,从不归来。”(晏几道《于飞乐》)写“寻思难觅有情人,可怜虚度琐窗春”(晏几道《浣溪沙》)的孤独寂寞。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片悲悲切切声中,有时也出现轻松欢快的格调,欧阳修《南歌子》“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的妖声憨态,为我们塑造了天真调皮、机灵多情的新婚少妇形象。刻骨相思,离愁别恨,是宋词人最喜吟咏的主题。封建社会中,在家长制的淫威下,怀春少女独处闺阁,行动不得自由,婚姻大事全掌握在父母手中,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妇的丈夫为生活所迫,或经商,或从军,出游在外,长期不归,她们独守空房,默默忍受着一个个孤独寂寞的漫漫长夜。这些形象都有着普遍的社会意义。 民家采莲女的形象最早出现于中唐李康成的《采莲女》,晚唐皇甫松写有《采莲子》二首。宋词中也多这类题材的描写,写她们的采莲生活,乘兰舟,唱菱歌,天真活泼,纯洁无瑕,无忧无虑,娇情憨态,呼之欲活,再现出江南农村相对富足安定,人民怡然自乐的景象。有时她们也有烦恼忧愁,“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陈允平《青玉案•采莲女》)这是采莲女形象的又一侧面。 上述三种都是写自己以外的“人物”,用的是第三人称,是“小说家”的手法。这三类人物形象只是大体上的划分,难以概括宋词全貌,但基本上可作由是观。 二、宋词女性形象刻画的艺术分析 小说、戏曲塑造人物形象往往要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这些描写的手法也常常为宋词采用,以表达词中女性形象的思想感情。以下且列举数端: 1、比喻。以物喻人,连类相比。写美女,以柳喻腰,以花喻貌,以燕喻举止轻盈,将沦落风尘的女子喻为“章台柳”,任人攀折。如“肌肤浑似玉。”(柳永《合欢带》)“白似雪花,柔于柳絮。”(向子諲《殢人娇》)写美女“花样精神月样清”(毛滂《减字木兰花》)、“黄莺水上精神”(侯寘《西江月》,如花似水似月,花美艳,水轻柔,月平和,写出阴柔之美。以具体可直接感受的物体来描写女子的外貌、精神,生动鲜明,形象逼真。 2、对比衬托。“红花还要绿叶扶”,对比衬托,可突出要描写的对象。如“自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柳永《合欢带》)“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柳永《木兰花》)“妾貌如花被花妒。”(陈允平《青玉案》)正如传统小说形容美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样,陪衬正能突出所刻画的人物,这是“同性”对比。还有以“异性”对照起来描写,“一点芳心在娇眼,玉好空恁肠断。”(柳永《荔枝香》)“曾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柳永《柳腰轻》),美貌使王孙肠断,使万人肠断,倾国倾城,其美丽无比可想而知,这是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罗敷”的手法。这些都是传统的写法,简明易晓,能有效地达到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3、“道具”的运用。戏曲中常用“道具”刻画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谈笑自若,便表现出运筹帷幄的儒将风度。“道具”中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它的妙用。宋词人熟谙此道,故乐用之。如“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柳永《少年游》其四),扇掩朱唇,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娇情媚态。“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李石《临江仙》)写“佳人”与情人约会后,轻拈罗扇,追扑流萤。一个天真活泼不知愁的闺中少女形象便活现出来,是一幅美丽的花影扑萤图。“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晏殊《山亭柳》)“卖笑”的歌女,以笑语欢歌博得客人的欢喜和报酬,内心悲哀,不禁落泪。“重掩罗巾”,以巾拭泪,屡加掩饰,故用“重掩”,以巾掩泪又不让人发现,而强颜欢笑,写出歌女深沉的悲哀,细节刻画,“罗巾”正如戏曲中的“水袖”,这时已不是一般的“罗巾”了。“闲弄筝弦懒系裙。”(晏几道《浣溪沙》)青春虚度的怅恨之情通过弹筝弄弦表达。“闲抱琵琶寻旧曲。”(谢逸《江城子》)回忆往昔相聚的时光,只有琵琶能解语,借弹奏旧曲婉诉离别相思之苦,这里,“琵琶”就成了感情表达的“道具”。这是刻画人物形象最的手法。 4、白描。表达人物真实的感情,用自然浅近的语言,不加雕饰和堆砌辞藻,甚至说尽说透,用不着含蓄。“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几道《生查子》)思春少女,思慕意中人,相思无处说,只好背面秋千下自言自语,淡淡一语,形象鲜明。如唐画家周昉笔下的背面美人。晏几道《浣溪沙》全词皆是白描。“不将心嫁冶游郎”、“一春弹泪说凄凉”,大白话,通俗易晓,却写出娇美可爱的艺妓形象。欧阳修《南歌子》写一新嫁娘,一组戏剧性的语言构成一组活泼、轻松的电影似镜头:走来窗下、笑相扶、问画眉深浅、弄笔偎人、描花试手、笑问双鸳鸯字怎字书。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情趣,绘声绘色,生动真切,成功地塑造了天真而又机灵多情的新嫁娘形象。 当然,宋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拈出几点,举其大概,仅此亦可见出词人艺术技法之高明精妙。 总括起来看,宋词描写女子形象(主要指闺中女和歌舞女),喻之以画,似西洋油画,或国画中的工笔画,重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重细节刻画,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故多描写面貌特征,如檀口、樱唇、绛唇、朱唇、柳腰身、黛眉长、浅蛾黛、玉尖、莲步等,写服饰如金翅、双蝶、绣罗裙等,写动作如扑流萤、坐吹笙、弹琵琶,写神态如春睡、揽镜、独倚楼的形象,还有人物的声音、语言描写,如“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陈师道《菩萨蛮》)“笑折荷花呼女伴。”(秦观《调笑令》)“歌缓缓,笑吟吟,向人真处可怜生。”(赵师侠《鹧鸪天》)“玉尖弹动琵琶,问香醪饮么。”(米芾《醉太平》)憨态可掬,媚态可怜。音容笑貌,宛然如在眼前,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类形象真实、具体,是静态的,重“形似”。又讲究色彩,以花喻美女,鲜红艳丽,奇葩异卉,深红浅白,素面、黛眉、朱唇,浓丽香艳,形象直接诉诸视觉、触觉,似乎触之可及。此即这类词的最大特色。这类词语言上多华丽辞藻的堆砌,装饰性较强,形成绮丽香艳、轻柔婉媚的风格。意象群喜用的词汇有玉、绣闺、娇、媚、香、艳、肠断、愁、恨、慵、懒、云、雨、花、燕、柳、檀郎、纤、罗锦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采莲女形象的作品,既写女子的“形”,又写女子的“神”,人物的背景与“渔父”词一样都是山水、小舟,但心态和感情完全不同,它去除描写歌女之词的香艳秾丽,又去除“渔父”词的清空疏放,形成清新、轻灵、素朴、淡雅的独特风格。 三、宋词女性形象描写的背景分析 晚唐五代以来,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宋代积贫积弱,长期被动挨打,国势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对人生前途大失所望。统治者不安邦图治,君臣上下,宴饮游赏,纵情声色,竞相嬉乐,以“醇酒”“妇人”为务,沉湎和迷恋于世俗的享乐生活,全社会迷漫着一股享乐之风。这种风尚直至金人铁蹄南下,方有所减弱。与“盛唐气象”相较,宋代“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不是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心灵的安适享受占据首位”。(李泽厚《美的历程》)文士们显出“老态”,国弱,体弱,心理上也弱,敏感多愁,如欧阳修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而来,遂作《秋声赋》,抒发感秋情怀,故宋词感伤意绪和色彩很浓。宋代文人受到优待,地位很高,行为放荡不羁,对外在事功早已兴趣大减,他们的心态内敛退缩、纤细柔弱,近乎“女性情感”。通达得意时,又逢年轻体壮,有优裕的条件,遂流连于酒筵樽前,征歌逐舞,按板听唱。文人的艺术趣味多在“香闺绣房”,以男性欣赏的眼光去写歌女舞姬的花容月貌、莺声柳姿、娇情媚态,追求心理上、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同时写美女的生不逢时,有才难展,孤独、寂寞、伤感,也是寄寓词人年华虚掷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表达“才人沦落”之悲。 民间文学是文学发展的源泉,优秀的作家无不从中汲取营养。词从民间歌曲发展而来,宋词人尤喜民间歌曲,写了不少“采莲曲”,塑造了“采莲女”这一劳动女性形象,天真烂漫,娇美朴素,灵巧活泼。这种描写充实了文学史的人物形象宝库。这种形象有别于传统“仕女图”、“美人图”式的人物形象,把艺术视角由都市宫廷转向乡村田野,给词坛带来一股清新质朴之风,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宋词中各种女性形象身份不同,个性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也不同,我们从中可看到宋代社会的一些侧面,这就使得这些形象都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究

晏殊晏几道毕业论文

(一组宋朝服饰)

一对父子词人,将婉约的“花间词”发展到极致。家道中落后,儿子干脆就到“花间”谈情说爱,并用那里的“情爱”治愈了一切。

古人认为花和月是人间最美好的两个事物,简直就像爱情一样。所以花好月圆,花前月下的恋爱行为也就以赏花观月为第一选择。

也许月亮就是地球开出的一朵大花吧。

一千年前的北宋咸平年间,一个五岁即能写诗作词的小男孩的声名,从江西抚州传到了首都开封。他就是晏殊。到他十四岁的景德年间,江南按抚张知白特别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参加朝廷的科考。而此时,已经二十一岁,后来成为婉约词扛把子人物的柳永连参加科考的胆量还没有。

那天,晏殊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进士考试,神色自若、毫不畏惧,并很快交出了答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载晏殊在考场上的表现:“神气不慑,援笔立成。”

晏殊小大人似的喜感模样博得了皇上宋真宗的欢喜。他一高兴就嘉赏他,赐同进士出身,就是说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有了和进士一样的身份。这个决定让当朝宰相寇准非常惊讶,他悄悄地提醒圣上:“这个小孩可是外地人啊。”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张九龄,岭南广东韶关人,唐玄宗时著名的宰相)。

获得如此殊荣的这个神童这场考试秀还没有完。两天后他又有了特别骄傲的段子。那天进行的是诗、赋、论的考试。晏殊霸道地上奏道:“这些题目我早都做过了,请别再用它们来烦我。”

没想到,他的坦率直接反倒受到了宋真宗更加的赞赏。又当即授其秘书省正事(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秘书),留秘阁(宫廷图书馆)读书深造。

事实证明,宋真宗的决断是英明的。果然,经过三年的苦读和宫廷工作的锻炼,表现出色的晏殊出任太常寺奉礼郎,执掌国家最高的礼乐庆典,正式开启宦海生涯,后来为官越来越出色,直至官至仁宗时“万人之上”的宰相。

晏殊为官之初,大宋国富民安,天下太平,皇上就放任朝臣大夫们自由开展各种宴饮聚会,以至于开封的大街小巷里开出了许多歌楼酒肆,专门供朝廷官员宴饮游乐。可宋真宗听说,晏殊从来不参加同僚们的宴饮聚会,每天晚上都闭门在家读书,或给家人们讲习诗书。

出于好奇,皇上专门召见晏殊一问究竟。

晏殊直言不讳地回禀道:“并非为臣的和别人不一样,也并非为臣的不喜欢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囊中羞涩,没有钱去和他们同欢同乐罢了。”

晏殊的诚实坦荡再次博得了皇帝的赞赏,深感这是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当时宫内正为太子遴选老师,宋真宗眼前一亮,直觉眼前的晏殊正是为人师表的不二人选。于是,当即拍板,任命他为太子舍人,教太子读书。

像大多儒家知识分子一样,做一个利国利民的朝廷命官是晏殊从未动摇过的政治理想。凭着自己刚正不阿的人格和治国理政的才华,晏殊的一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政治成就。

为官期间,皇上每次向晏殊询问国是,都采用方寸小字把所咨询的内容写在小纸片上给他。晏殊则把自己的回答和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一起回呈给皇上。他的这种严谨的作风很受几代皇帝的欣赏,所以他一生的官做得顺风顺水,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波折。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真宗死,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这一举措,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仁宗时,西夏元昊反叛,天下苦于兵乱。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国家军委主席),建议仁宗撤销部队内的监军,使前线的军队统帅不受牵制而根据敌我形势,灵活机动地开展军事行动。同时在后方召募、训练弓箭手,以作援军;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充当边关军饷;追回被各种衙门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使元昊俯首听命。

晏殊另一重要政治成就是他在担任地方官员时,大力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

他从被贬宣州(今安徽宣城)开始,特别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当地的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等学术大师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使得该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他开创的大办教育的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他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被称为著名的“庆历兴学”。欧阳修盛赞他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

与他在从政中的刚正严谨完全不同,脱下朝服的晏殊则是个温柔多情的词人。

据说,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流传至今的仍有《珠玉词》收集的136首。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句句精彩,还一举创造了至今仍时常从人们的嘴里脱口而出的两个成语——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

词作描写的是词人在夕阳下春游的伤春感怀,承袭着南唐的风格,在典雅清丽的铺叙中,委婉含蓄,温润圆融地发出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深长叹惋。

晏殊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已的典雅流丽,填得富贵闲雅,被认为“导宋词之先路”、“开创北宋婉约词风”,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以慢词为赋的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三首词来比喻人生成就大事业必须要经历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见这首词的意境有多么深邃。

难怪婉约派词后李清照,在私下里也尊称晏殊为祖师爷。

说到晏殊,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晏几道。这父子俩犹如接力一般,将“花间派”的婉约词推向了巅峰,在文学史上竖起了两座绕不开的丰碑。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出生时晏殊已经四十七岁。那时他官居相位,仕途正如日中天。这最小的孩子的到来,无疑获得了他的格外宠爱。更让步入晚年的晏殊惊喜的是,这个小儿子完美地继承了他的文学基因,自小能写诗文,也像他一样,在十四岁时参加科考并金榜题名。可想而知,这个官二代有着怎样美妙的生活。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这首《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就是他声色犬马生活的写照。

可是,好景难长。随着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六十四岁的晏殊去世,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骤然终止。家庭的大树倒了,十七岁的晏几道开始接受现实社会的严酷考验:适应清贫的生活,极力做好小官位上的本职工作。

然而,祸不单行。宋神宗熙宁七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变法派从他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诗,上面写着:“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这首诗被牵强解读为讽刺“新政”、反对王安石的改革,晏几道被逮捕下狱。虽然后来宋神宗释放了晏几道。但此时的晏几道已经三十六岁,经由这个事件的打击,便从一个书生意气的公子哥,彻底沦落为潦倒落魄的旧贵族。

在找不到前路的苦闷彷徨中,正值壮年的晏几道沉醉于诗酒。一段时间,他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文气相投,走得很近。两人频频饮酒唱和,经常醉倒在酒家饭店,然后同榻夜话,纵论时势,畅谈抱负。

期间,晏几道也曾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在韩维任颖昌知府时,因他曾是自己的弟子,晏几道就向他献上了自己的词作,希望得到韩维的提携。韩维却回复说,你的词作确实很有才华,然而你的品德有缺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希望你能抛弃过多的才华,来补足你有缺陷的品德(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全然没有一点昔日师生的温情,有的只是夺人心脾的冷漠。

其实,晏几道也曾有过咸鱼翻身的机会。奸臣蔡京当宰相时,因喜爱他的词,曾在有一年的重九、冬至日,几次派人请他为自己量身定制一首词。可继承了父亲刚正诚实品行的晏几道却写了这样两首《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竟然没有一句提及蔡京,让蔡京颜面尽失,老羞成怒,白白丧失了一次借势上位的绝好时机。

自此,晏殊已经彻底搞清楚了状况,知道自己已被主流社会抹去,绝无再像父亲那样有实现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可能。好在,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稳稳的支撑,那就是婉约的诗词一直在暗暗地温暖着人生的不幸,那就是青楼的歌声一直在带给他持续不竭的感动。

那么就把握起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将以前那支附庸风雅的笔化作谋生的利器,像自己的同行柳永一样,把填词当成人间的事业,把风花雪月当作心灵的慰藉吧。

目标既定,晏几道抛却了一切前尘旧事,一路开挂,去到“花间”填词。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看看这个官场上的窝囊废,填起词来是不是彪得要命?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又是小莲?其实我觉得不是的。“小莲”只不过是晏几道情歌中的一个符号,是众多美女歌手的代称。

比如他的朋友沈廉叔、陈君龙家就有莲、鸿、苹、云四个色艺俱佳的歌手。晏几道特别喜欢她们,有事没事就打着混饭的幌子,去这两位朋友家消磨时光,沉醉在她们的温柔乡里,为她们填词,听她们试唱。

再看他没有标明写给“小莲”的情歌: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仍然是追忆与相思,这阕《鹧鸪天》是晏几道与一位歌女偶遇后所作。通过今昔对比,将对一位歌女的思念写深写透写彻,尤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道尽了“甜蜜的梦境容易醒”的伤感。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这是一首直写一次春夜宴乐后,在杨柳春风谢桥上发生的情事。

据说,当时的大理学家程颐在看到“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句时,也禁不住捻须沉吟,微笑点赞。

梦后楼台高锁,消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蔬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这是被公认为晏几道最著名的一首词,也被认为是他用情最深,隐之最秘的一首情歌,是为他最魂牵梦绕的一位女歌手而写。

也许,正是这位晏几道珍爱得都舍不得说出名字的歌女,让他战胜了人生的苦难,并使那些苦难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而经由这些在“鲜花明月间”吟诵的人间情爱,也将他家道中落积累的丧气,失败人生放大的绝望彻底消解了。

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布什曾傲骄地说过一句没人敢叫板的话:“我这一辈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嫁给了一个总统,生下了一个总统。”

我想,千年之前,中国宋朝的一个的无名小妾要是也骄傲地说一句“奴家这辈子只有一件称心事,那就是嫁给了一个大词人,生下了一个大词人”,恐怕也没有什么人不服。

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晏殊晏几道父子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开创了“花间词”的先河,奠定了婉约派的词风,被文学史家并称为“二晏”,是几千年中国史上著名的父子文学家。

虽然他俩的人生遭际迥异,词作风格不同:晏殊官至宰相,志满意得。多抒“风流蕴藉的闲愁”(南宋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语),词风雍容典雅;晏几道官小位卑,贫苦落魄。抒写“古之伤心人”语(清末词人冯煦),词风哀愁凄楚。

但经略天下也好,醉卧花丛也罢,最终能让他俩青史留名,并获得人生价值的都是诗词。

这对父子词人,将婉约的“花间词”发展到极致。家道中落后,儿子干脆就到“花间”谈情说爱,并用那里的“情爱”治愈了一切。

古人认为花和月是人间最美好的两个事物,简直就像爱情一样。所以花好月圆,花前月下的恋爱行为也就以赏花观月为第一选择。

也许月亮就是地球开出的一朵大花吧。

推荐:

《红楼梦》里可怜的大丫鬟彩霞,王夫人给恩典放人,却遭恶奴强娶

在宋词的词牌里寻找你的人生,堪称一首绝妙好词

宋朝女儿出嫁的嫁妆有多少?-百家号

从容淡定晏同叔——读晏殊、晏几道词

在文学史上说起晏殊,很多人会对他《蝶恋花》中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赞叹不已。词中的抒情女主人想念外出的情人,白天看秋菊堆愁香兰泣露,燕子双飞鸟鸣天路;晚上看明月绕屋斜辉窗户,落地浮影风凋碧绿。忘情地攀上楼台最高处,希望在天涯路的尽头看见情人的身影。王国维先生借用词中的向往之情,把向往的对象由人变为学问事业,演化出了成大事者必经历的第一境界——孤独求索。这与词作的原意毫不相干,但信手拈来,语义天成,妙不可言。这一引用使王国维先生自己的境界说生动形象了,也推崇了晏殊的作品。

晏殊的词作给人最明显的感觉是气息从容淡定,言词纤巧华美。以《浣溪沙》为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阕词语言浅显易懂,但内涵却很耐人寻味,很有哲理。

一个活了几十岁的老翁,在悠闲地填词饮酒,突然想到去年也是这几天,也在这个亭台之上,仿佛也有今天这个镜头,这是一种重复吗?还是又回到了去年的情景,如果时空能倒转,那么眼前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能返回来?其实词人心里非常明白,一点也不弱智不糊涂,春去花落、光阴流逝是人奈何不了的事,又何必去苦恼,有去就有来,君不见刚刚归来的梁上筑巢的燕子,我们并不陌生,似曾相识。

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有淡淡的留恋,极为可贵的是词人有发现新事物的眼睛,有接纳新事物的热情和欣喜,没有一味地伤春悲秋。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着作《泰阿泰德》篇中引用了两个判断:①太阳每天都是新的;②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话也许是稍早于柏拉图的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说的。赫拉克利特几乎与中国的老子同时,二人的辩证思想出奇地相似。老子认为前后相随,美丑相形,高下相倾。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对立面的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他说“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一切产生于一,而一产生于一切”。万物永远处于流变状态。

古今中外许多有见识的人都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事物在矛盾对立 *** 生共存,因此,人的思想和行为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顺应变化,接受对立面的存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喜怒好恶,最后做到自觉地顺应自然。

晏殊少年聪慧,远近闻名。十五岁时,宋真宗就赐他同进士出身,之后五十年官场生涯起起落落。最顺当时当过主宰全国军政大权的宰相,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蹉跎时也放过外任小官,被人反复折腾。

他四十岁出头任副相时被贬过,五十多岁任宰相,重大的打击就有过两次。一次是因为宋仁宗让他给李宸妃写墓志,他不敢把仁宗帝是宸妃所生这一真相写出,所以被贬。事情很富有戏剧性,成了后世所编《狸猫换太子》这出戏的史实。情况大概是这样:宋真宗的刘皇后没有生育能力,这在母以子贵的封建皇室就很危险,其地位随时都有可能被生出儿子的妃子取代。这时很受真宗帝宠爱的李宸妃怀孕了,刘皇后灵机一动也跟着怀孕了。到宸妃生产时,刘皇后买通宦官和宫廷上下佣人,造谣说宸妃生了一个怪胎,而悄悄把宸妃生的儿子抱到身边,说是自己生出来的,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高级机密,瞒住了真宗帝和上下官员及百姓。这个儿子后来被立为太子并顺利继承皇位,这就是仁宗皇帝。后来仁宗皇帝不知从什么途径知道并确认了自己的身世,所以要求晏殊给自己生身母亲宸妃写墓志时,要把仁宗皇帝的身世真相大白天下,而那时刘皇后作为皇太后还健在,并一直垂帘听政长达十年之久。在那种情况下,搞不好这是掉脑袋的事,换了别人执笔,恐怕也不敢写出来。此事直到刘皇后去世才解密。随之晏殊也恢复了职务。

另一次打击是仁宗帝主政后很想有一番作为,重用了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一批年富力强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但因为新旧派冲突太大,旧派占了上风,改革才推进不到一年半,就被迫终止了,上述四人全被贬谪外任,这四人又都是晏殊的门生,身为宰相和恩师的晏殊当然要受牵连,也被罢相贬谪外任。晏殊有一阕《木兰花》说的就是此事和当时的感受: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改革之初人才济济,气象盛极一时,但转眼间新政中止,云集的人才如神仙侣伴,散似秋云,晏殊作为后台老板有心保护他们,可是挽断罗衣,谁也留不住,甚至连自己也保不住。词中劝人莫独醒,实际是自己劝自己,糊涂少烦恼。因为自己处的特殊位置,很多话不能也不便直说,而不说又憋得慌,于是晏殊借情词口吻委婉吐露出来。

另一阕赠别词《喜迁莺》,抒发类似感慨就更直白一些: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好友失意,互相送别,有无限感慨。曾经的朝夕相处,一起奋斗,共度艰难,一起憧憬改革朝政的美好前景,一起为点滴成就欢欣鼓舞,一起为某个困难出谋划策。可如今一切都结束了,改革失败,为皇家大业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换来的不是成功的喜悦,更不是褒奖勋章,而是罪过,是无情打击,失败者只能悄悄躲在一边,痛苦而无奈地像一只败兽自舔疗伤。

此词上片说,我们之间像不尽的花无穷的柳,有太多太深的感情,让我们把这些感情浓缩到这杯酒中喝下去,相信人生总有相逢。如果说上片以情相劝,那么下片是以理相劝,朋友醉了走了,送行的琴声也悄无声息了,身边的知音又少了一个,老天若是有情,也该为我垂泪。不过这没有什么,从古至今,官场名利场就是这样,见多也就不怪,不过像一场春梦一场噩梦,到头来空空如也。

来时空空,去时空空。晏殊为官五十年,没有留下什么家财,唯一庆幸的是,其幼子晏几道在文学情趣上得其真传,写了很多浪漫多情的婉约词,几乎可以评价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他的一阕《临江仙》就很有代表性,很有味: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自号小山,词评家多把他的词称作“小山词”。其词内容几乎都是“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小山词《鹧鸪天》)。词中透出的情绪是“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小山词《鹧鸪天》),让人感觉出微微的痛,淡淡的悲。也有令人心酸的文字,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小山词《阮郎归》)。其文字的优美莫过于“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山的身份是仅次于帝王家族的贵族公子,从小生活优越,又受到良好教育,但他无心仕途,兴趣只在诗、酒、美人,与朋友家的莲、鸿、萍、云四位歌女极为相得,在酒席上为她们写了许多歌词,并经四人之口唱红当时又流传后世。随着时间推移,小山家道中落,生活每况愈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四位美人秋云风散,小山终于亲身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一阕《少年游》很凄凉: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

这阕词说:流水分道,终将会合于大海,行云无定般的情人幽会最为难得,但也可以在睡梦中唤回,可是世间人情之薄却让人出乎意料,过去最断肠最伤心的,也不能和眼下的遭遇比。确实晏小山先荣后衰,最后沉沦社会底层的身世,让他像从根往梢吃甘蔗,越吃越酸,越过越苦,但他却是一个性格非常独特的人。北宋中期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评价晏小山是痴人,并且是四痴:自己仕途坎坷一直没有出息,却不去傍贵人高官之门是一痴。这一痴确实令人不可思议,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一大批人都是他父亲晏殊的门生,后来先后都贵为宰相或副相,晏殊被称为多年的太平宰相,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时代太平繁荣,二是性格平和温厚,人缘很好。想必这些人多数都知道晏小山,只要找到,恐怕都会顾念昔日的师生情谊,多少给一些关照,但晏小山最大的官也才任到颖昌府许田镇监,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一个镇长,日子艰难也从不去找那些父亲的老部下。这应该是一种高贵的傲气和骨气。第二痴说他读书多,文笔很好,却不参加进士科考,不去求仕途发达。第三痴说他不善理财,千百万家资随手挥霍,最后弄得家人衣食不继。第四痴一般人看来不可思议,说他被人欺负甚至迫害却从不怨恨他人,甚至从不怀疑别人会对不起自己,始终善待他人。从以上四痴可见,小山是位天真单纯、善良可爱的诗人。完全从父亲身上继承了从容淡定的品质,也继承了婉约浪漫的词风。

踏莎行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清平乐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清平乐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殊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他的六位兄长先后步入仕途,而晏几道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

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也戛然而止,他立刻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霜刀雪剑。他和六哥祗德,八弟传正及姊妹四人都还年幼,后由二哥承裕的妻子张氏“养毓调护”,嫁娶成家。后来恩荫为太常寺太祝。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罗织罪名,交付御史台治罪。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郑侠字介夫),上面写着:“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这些人如获至宝,以讽刺“新政”、反对改革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后来宋神宗释放了晏几道。这件事虽然有惊无险,但经过这么一折腾,原本就坐吃山空的家底更加微薄,晏家的家境每况愈下。这件事对晏几道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从一个书生意气的公子哥,沦落为潦倒落魄的贵族。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7年),他的好友王肱去世,晏几道受请为遗文作序。元丰二,三年间,黄庭坚赴吏部等侯改官,晏几道与他再次相聚,两人常在寂照房饮酒唱和,有时醉倒在酒家垆边,有时同榻夜话,纵论时势,畅谈抱负,“俱含万里情,雪梅开岭缴”(黄庭坚《次韵叔原会寂照房》,见《山谷外集诗注》卷七),意气纵横,期许不凡。当时晏几道正处壮年,笃于风义,气概豪迈,颇负声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监颖昌许田镇。此时颍昌官场上,知府韩维是晏殊的弟子,有着这层特殊的关系,再加上对自己才气的自信,晏几道上任伊始,就大胆给韩维献上了自己的词作。韩维很快给予回复,说你的那些词作我都看了,“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希望你能“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要辜负我作为一个“门下老吏”的期望!全然没有昔日晏家门生的温情,而是一副道学面孔,家长作派。晏几道读罢,如同大冬天里被人泼了一瓢冷水,全身都冷透了。元丰七年(1084),黄庭坚移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县),在汴京附近的成平、太康路上,写了十首小诗寄怀晏几道和王肱,但这时晏几道恰已遥涉江南,未能聚首。

宋哲宗元v初,晏几道词名盛传于京师,苏轼曾请黄庭坚转致期望结识之意,但他回答说。“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陆友《砚北杂志》上,引邵泽民说)辞气颇为倨傲。在这期间,他编辑自己的词集,黄庭坚为之作序。徽宗崇宁初,因“更缘事为,积有闻誉”,由乾宁军通判调任开封府推官。崇宁四年(1105年),开封府两经狱空,晏几道转一官。大观元年(1107年),蔡京权势正盛,曾于重九,冬至日,遣客求写长短句,晏几道为作《鹧鸪天》两首,内容只限歌咏太平,而无一语言及蔡京。当时,他已是年迈的老人了。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年过古稀的晏几道安然辞世。他走了,而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小山词》却流传千年,历久而弥新。

著有《小山词》1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黄庭坚曾在《<小山词>序》中列举出晏几道的“生平四大痴绝处”——“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好像是贬,其实是赞许,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晏几道性格的特点——痴,即痴情。一部《小山词》,把词人的纯情痴意演绎得淋漓尽致。其真挚、深婉、执着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小山词》最突出的特点,这个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1.纯情锐感的品性和痴情不移的特征

真与痴是晏几道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贯穿了他的全部词作。他的词充满了忧愁和悲伤,冯煦说他是“古之伤心人”,黄庭坚说晏几道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与大晏词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富于哲理完全两样。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小山词》中的许多至情形象其实就是至情晏几道的真实写照,《小山词》的纯情中,是有“痴”的因素在起作用。无论是追情往事,写对爱情欢愉的体验,还是感伤离别,抒发刻骨相思的情怀,都充溢着一股强烈的情感,这感情常常被渲染到十分浓烈的地步,近痴带狂,甚至“无理”,以至于被人称之为“鬼语”。

2.抒情的“向内转”与个人化

抒情小词到了晏几道,已明显地由晚唐五代不具个性的艳歌转为抒写一已之情的词篇。从总体上看,晏几道此类词作已脱离了歌舞欢场上逢场作戏的性质,就比较更带着个人的色彩了,而不是《花间集》的没有个性的艳词了。这是一点不同。晏几道的这些有专指的情词已从其他艳词中跳脱出来,重心向内转,向情深处转,不纠缠于艳事本身,着重于男女情爱中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努力挖掘和表现的是心灵中的情绪,是更深、更细、更微妙的情的底蕴。

3.语言深婉细腻、情感曲折跌宕。

晏几道词往往用语较重,感 *** 彩强烈。例如“拼”字的运用就是晏几道词的突出用语。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 (《丑奴儿》)、就中懊恼难拼处(《风入松》) 、才听便拼衣袖湿(《浣溪沙》)。这些词句用“拼”,或表达感情的无法控制,或表达主人公为情不惜一切的决心,或表达情感的绝难割舍。这个“拼”字,成了《小山词》表达情感极致的一个非常形象的字眼,也是晏几道苦恋情结形象写照。词人的十分用情、为卿而狂的心态和情态在这一“拼”中和盘托出、栩栩如生。此外,诸如“乱”、“醉”、“破”、“恼”、矾限”等带有强烈感 *** 彩的字眼,在《小山词》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以梦写情,是词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现形式。晏几道可以说是一个以梦写情的高手。一部《小山词》,“梦”字随处可见。据统计,词集中有57首都写了梦境,占他全部词作约四分之一。梦境,成了词人的一个强有力的抒写情感的方式。无论是以梦来追忆往事前尘,还是借以表达人生如梦之感,也无论以梦来抒写思相思怀人之情,或是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以梦托之,不外乎都是一种郁结之下的情感渲泄方式。

综上所述,以言情见长的纯情词人晏几道,其纯情锐感的资质和深挚、婉曲、沉郁的抒情风格合力造就了《小山词》纯情特色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大观元年(1107年),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在重九、冬至日,几次派人请晏几道写词。晏几道无奈之下,写了两首《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竟然没有一句言及蔡京。一个绝佳的拍高官马屁以求升官的机会就这样流逝了。不识时务的晏几道终其一生,也仅做到通判这类小官。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等小吏。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晏氏父子仍步温、韦,晏几道精力尤胜。

陈廷焯《词坛丛话》:北宋之晏叔原,南宋之刘改之,一以韵胜,一以气胜,别于 *** 、白石外,自成大家。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彼丹阳、归愚之相承,固琐琐不足数尔。

夏敬观《赦执势馈罚宏淌细缸樱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山谷谓为“狎邪之大雅,豪上之鼓吹”,未足以尽之也。

又:殊父子词,语浅意深,有回肠荡气之妙;晏几道殆过其父。

王灼《碧鸡漫志》: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其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毛晋 汲古阁本《小山词跋》: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集》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

刘熙载《艺概》:叔原贵异,方回赡逸,耆卿细贴,少游清远,四家词趣各别,惟尚婉则同耳。

陈匪石《声执》至於北宋小令,近承五季。慢词蕃衍,其风始微。晏殊、欧阳修、张先,固雅负盛名,而砥柱中流,断非晏几道莫属。

又:珠玉、小山、子野、屯田、东山、淮海、 *** ,其词皆神于炼。不似南宋 名家,针线之迹未灭尽也。

吴世昌《词林新话》:《小山词》比当时其它词集,令读者有出类拔萃之感。它的文体清丽宛转如转明珠于玉盘,而明白晓畅,使两宋作家无人能继。

又:静安以宋词比唐诗,曰:“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云。则静安于叔原词所知犹为皮相也。又日:“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以小山不足比淮海,静安非知小山者。

郑骞《成府谈词》:小山词境,清新凄婉,高华绮丽之外表,不能掩其苍凉寂寞之内心,伤感文学,此为上品。《人间词话》云:“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是犹以寻常贵公子目小山矣。

又:小山词伤感中见豪迈,凄凉中有温暖,与少游之凄厉幽远异趣,小山多写高堂华烛、酒阑人散之空虚,淮海则多写登山临水、栖迟零落之苦闷。二人性情家世环境遭遇不同,故词境亦异,其为自写伤心则一也。

有关晏几道的材料,因为史书和地方志等都极少有有关他的记载流传下来,所以宛敏灏的《二晏及其词》主要根据郑侠的生卒年推断晏几道生于公元1041年(或推前几年),卒于公元1119年左右;夏承焘的《二晏年谱》则主要根据黄升的《花庵词选》所说庆历中晏几道奉召作词和王灼《碧鸡漫志》所载晏几道为蔡京填词两事推算晏几道生于公元1030年左右,卒于公元1106年左右;后来的中国文学史大多采用了夏承焘的说法。

涂木水和晏立豪到二晏的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沙河村发现了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江西晏氏所修的《东南晏氏重修家谱》,其中明确记载有晏几道的生卒年:“殊公八子几道,字叔原,行十五,号小山。”“宋大观庚寅(1110)九月殁,寿七十三岁。”’故晏几道应该是生于1038年,卒于1110年,享年73岁。

几何直观论文题目

好的,请稍等,我争取今天之内为您发过去。

1、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整合的思考2、线性代数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的思考与实践3、关于空间解析几何中“矢量积”教学的探讨4、解析几何最值问题探究5、解析几何的建立和意义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最佳题目数学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大班额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其评价方式的研究以“智慧放手”的教学特色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模式研究小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培养与评价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研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基于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依托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实验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 ,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下面我将为你推荐关于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 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

2. 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

3. 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

4. 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5. 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

6. 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

7. 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8. 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

9. 数形结合思想

10. 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

11. 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

12.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3. 因材施教因性施教

14. 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

15. 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16. 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

17. 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

18. 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

1. 网络优化

2.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3. 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4. 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5. 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6. 论研究性学习

7. 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8. 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

9. 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10.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1.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12. 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13.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

14. 数学课堂差异教学

15. 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

16. 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

17. 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18.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主题等)

19. 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

1. 浅谈奥数竟赛的利与弊

2. 浅谈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浅谈中学数学中不等式的教学

4. 中数教学研究

5. XXX课程网上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6. 数学CAI课件开发研究

7.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8.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 中等职业学校中外数学教学的比较研究

10.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研究

11. 关于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12. 中外著名数学家学术思想探讨

13. 试论数学美

14. 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15. 数字危机

16. 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17. 高斯分布的启示

道德观的培养论文题目

比较好写的会计道德论文题目:1、加强会计道德环境建设的几点意见2、关于会计道德的理性分析3、中国传统道德观对当今会计道德建设的启示4、在新形式下会计人员如何加强自身会计道德修养5、论会计道德标准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特征6、论热电企业会计道德失范及矫正措施7、在新形式下会计人员如何加强会计道德修养8、市场经济与会计道德的二律背反9、市场经济下会计道德建设探讨10、谈会计道德失范及对策11、关于会计道德风险控制的探讨12、我国会计道德规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关于会计道德的探讨14、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会计道德风险及其防范15、论“加速会计道德建设”之我见16、诚信是会计道德建设的基础17、在新形式下会计人员如何加强会计道德修养18、也谈会计道德规范19、高等院校会计道德教育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20、在新形式下会计人员如何加强自身会计道德修养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立德树人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立德树人的提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立德树人的几点认识和理解“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我们国家正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

2、立德树人是2014年度基础教育热词之一,百度搜索相关结果2630万个。

3、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4、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5、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

6、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关键。

7、一是关于“立德树人”的出处。

8、“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

9、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

10、《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11、“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12、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

13、“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14、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人才。

15、《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7、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18、青少年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

19、二是提出“立德树人“的背景。

20、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无论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还是“做事先做人”;这些都首先强调的是“德”。

2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2、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察德修身。

23、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主要是伦理道德文化。

24、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爱”;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泛爱众”;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者爱人”; 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义礼智信”。

25、现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是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26、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

27、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

28、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功能。

29、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是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深化。

30、这个文件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31、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32、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3、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34、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35、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

36、三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

37、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38、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39、三是“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的问题。

40、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

41、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三爱”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素养的培养等等。

42、立德树人要“树什么人”?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

43、这样的表述是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细化,且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

44、四是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的问题。

45、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

46、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47、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

48、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

49、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0、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问题。

51、第一,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

52、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现阶段如此强调,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要求。

53、当前,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54、第二,把握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55、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56、这是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宣示。

57、第三,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58、课程改革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手段,我们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

59、而最终检验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还要看我们是否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

60、第四,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61、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观引领下,我们要坚持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入特色、多样、选择和适合这样一些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质量观。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有哪些?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的内容。

1、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2、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3、幼儿的德育养成APP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4、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弊端及改变策略

5、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浅析幼儿品德教育问题及策略

7、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

8、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9、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10、幼儿园书法教学浅议

11、幼儿园语言教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思路分析与实现

12、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3、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14、构建合作型德育模式,促进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

15、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16、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17、德育应从娃娃抓起

18、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

19、我园加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20、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

21、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

22、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23、如何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24、关于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25、浅谈幼儿教师素养对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初探我园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2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29、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30、基于教师角度下开展农村幼儿德育工作初探

31、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32、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

33、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挖掘与利用

34、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35、让幼儿具备竞争意识

36、浅析幼儿园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37、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3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39、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40、浅谈德育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多赢”效果

41、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42、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43、在幼儿心中播下“德育”种子

44、幼儿德育宜化虚为实

45、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46、幼儿舞蹈对幼儿启蒙发展的重要性

47、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48、推动学前德育教育新发展

49、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50、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51、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思路

52、试论幼儿分享教育

53、幼儿教育如何融德育于幼儿生活

54、如何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

55、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56、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探索

57、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困境与对策探究

58、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9、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60、基于洛克幼儿教育思想谈我国幼儿园教学理念--以《教育漫话》为例

61、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62、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3、神话传说对幼儿德育的培养

64、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

秦朝论文题目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他把中国推向了统一时代(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氏,名政。秦始皇22岁时“亲理朝政”,重用人才,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决定采用一个比“王”更尊崇的称号——皇帝。又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称为“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他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为秦朝的灭亡种下祸根。灭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政权:设置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修筑长城等,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原因2,过程及。。。。

论秦始皇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功:统一了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使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征服了匈奴、征服了岭南、建立了大秦直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建立了灵渠、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过:起骊山、造阿房、大肆建造陵寝、焚书坑儒···

论始皇帝的功过霸道与暴戾的化身,后世会有如此多人祟敬之谜!(话说这个是很让人纳闷,我也没搞明白,为什么一个残暴不仁的君主,居然会名扬千古,类似于成吉思汗.)

  • 索引序列
  • 秦观晏几道论文题目
  • 晏殊晏几道毕业论文
  • 几何直观论文题目
  • 道德观的培养论文题目
  • 秦朝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