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当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 当代形态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其艰难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这奈伟大的道路因为其典型的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和后现代化体征将对其他正在摸索中前进的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指明方向。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是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色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特色就在于,中国是在各种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进人社会主义的,因而每一步必然要伴随着艰辛的探索和巨大的创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笔者认为它应该体现在一个前提下的两个重要区别上,一个前提即社会主义的前提;两个区别:一是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另一个体现在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区别上,这里主要说明这两个区别。
第一,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但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三个基础条件之上的。第一个条件是生产力在人类历史上显着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虽然一味地追求剩余价值,但另一方面它却创造出了新社会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条件是它经历了社会簿记和管理形态,即管理社会生产和经济的社会簿记和管理形式在资本主义母胎里已经准备好了,如“资本主义银行、辛迪加、消费合作社”等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强有力的杠杆”。第三个条件是造就了社会主义新人。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第二个阶段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创造了条件。作为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这样的基础条件,它的前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占据支配地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马克思认为:资本文明将经历由孕育、发展到衰落最后至危机,然后无产者夺取生产资料,生产将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运行,直至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程度,人类才结束“史前史”。然而,现实是资本文明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远没有到危机的时刻。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对资本主义矛盾的分析为根据的,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产生在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化过箱中,所以,作为反对并超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典私学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是超越现代化的,但落后匡 家的社会主义不是已经完成了现代化,而是要完成应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现代化任务。
第二,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区别。邓小平认为,长欺 以来人们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可能比较好,但是这个探索献实践异常艰辛。十月革命后,列宁曾一度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生产消费公社,实现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对生产、分配实行全国统一计划,力图将全国建设成为一个没有阶级矛盾,没有商品和货币的社会。后来由于困难重重,改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坦诚地承认:“我们原打算直接运用无产阶级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y ) c Pzaz)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常有益的探索,但遗憾的是,之后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人们没有将他艰辛探索出来的新经济政策作为通向社会主义的“人口”实施下去。斯大林改变了思路,于1936年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且宣布很快向共产主义过渡。事实上,苏联以后一直致力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作为由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当时条件下只能向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学习,先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接着按照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特征与当时社会开始对号人座,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排斥“资产阶级权利”,力图消灭资本主义。可见,“跨越阶段”是传统社会主义的最大特征,也是其最大弊病。
在这里,始终存在着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两种模式交织在一起,而后一种模式总是按照前一模式的设想为自己设计发展道路,但结果往往是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其生产方式已经成了自身发展的栓桔,并且是世界性的,为历史和逻辑前提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还不是占主导生产方式的落后国家产生的,即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处在于认识到并着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不在于说明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的差别,也不是主要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民族特色,而主要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它的任 务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彻底消灭剥削、消 灭资本主义,向无阶级社会过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特殊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释当下中国的 社会现实,才能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 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 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里很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有其特定的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是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特定的历史任务: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完成应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特定的发展阶段:后发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不是已经完成形态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特定的发展道路:不同于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道路,而是经过第二次革命后形成的新型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继承、发展与创新的统一,对不同时代和同一时代不同阶段一次又一次提出的新课题予以探索并成功回答,不断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面对解放思想,实现转折的考验—“邓小平理论”。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何总结历史,怎样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是当时需要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明了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其中关键是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是落后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这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重新估价,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天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新定位,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相容,无商品货币关系、无市场的社会主义观,开创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了舆论准备,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新社会主义观具体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科学、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面对长期执政的考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发生了苏东剧变,出现了新一波的民主化浪潮,一些曾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下台。另一方面,人类迎来了新科技革命的现代社会,社会结构、经济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一个要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由此,“三个代表”应运而生。
“三个代表”揭示了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的辩证关系。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必须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由此,必须建立吐故纳新和自我更新的机制,把知识分子作为自己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他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力量之源。“三个代表”提出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不能形成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来危害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巩固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强调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入党条件和党员标准都做了调整,更加强调合法性利益的表达与综合,更加注重发挥党的代表性功能。就这个意义而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党的建设战略从结构性建设向功能型建设转变”〔’〕,强调了通过党的代表性功能来提高政治整合能力。
(三)面对实现新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的考验—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单纯GDP增长代替发展必然造成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对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威胁,我们必须警惕“拉美化现象”。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特征是:改革的历史性矛盾和问题与当前的新矛盾新问题获得了共时性的存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改革以来的最高峰。最主要的表现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改革发展的成果在社会阶层中不合理的分配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这不仅体现在收入差距上,而且体现在更广泛的利益分化上,工人、农民付出最多,牺牲最大。二是大量社会矛盾开始凸显。有国外、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就业、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已成为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三大矛盾。如何正确把握好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关系到中国改革的成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阶段进行新探索的历史起点。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问题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升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式的认识,强调发展进程的整体性、协同性、统一性,要求统筹处理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的重大关系,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等等;在发展思路上注重宏观布局,注重内在协调,注重良性互动,注重机制创新,以有利于全面永续发展。
如果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具有自我扩张、自我繁殖的能力;市场具有诱导、迷惑的倾向,这对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是异常迅猛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把握平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所在,应该说这是科学发展观最深刻的立意。正如有的学者概括“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其特殊本质和成功解决了不同时代的时代课题应该而且必然会为其他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带来示范效应。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具有原创性、系统性,突破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尽管马克思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提出过“卡夫丁峡谷理论”,但总体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多是关于革命的理论、世界发展的一般理论,至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出现成的答案。所以,我们要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实践不断发展的要求下,回答历史和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形成并发展符合自己实际、时代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回答了时代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逐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一次又一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视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二)任何特殊形态都寓于普遍性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这并不影响它寓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普遍特征。作为“后发外生型”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中国本身铭铸着后发展国家的各种典型性因素,体现着后发展因素的诸多矛盾和难题,代表着后发展国家问题解决的大致取向与总体特征,尽管每个国家具体情形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各不相同的情况却可以在中国这个现代化因素极为复杂的东方大国身上得到不同的反应或体征。
对于要实现现代化的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不仅要实现现代化,还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且是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苏联模式影响下,历史上照搬苏联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都面临着如何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转折的考验;无产阶级政党都有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都面临着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建设的考验;面对新时期新阶段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都面临着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考验。对于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这些都是具有普遍性的矛盾和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能够独立成长、使自身不断更新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得通,能够走得远的,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更体现于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能够使自身独立成长、不断更新、向前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不断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是偶然的。其必然性所体现的合理性在于:能够与国情相结合,能够不断地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只有与国情相结合,才能不超越阶段,才能实事求是;只有与时代同进步,才能不丧失机遇,才能与时俱进;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不脱离人民群众,才能以人为本。其必然性所体现的科学性在于: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方法论体系。一是坚持—发展—完善、创新的发展范式,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方法、立场,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实践深化和时代发展的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内容,创造新思路,赋予新活力。二是坚持了实践—经验—规律—实践的根本发展途径,即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到规律的层次再指导实践,接受检验。三是形成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创新方法体系,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通过实践创新继续深化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保障,这样形成了创新的良好循环机制,以保证持久的创新动力;从理论发展层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层次体系,即:价值层次—基础理论层次—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层次,这不仅保证了理论的政治性,也保证了政策性,集科学性和现实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