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南宁市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17 14:32

  一、南宁市城乡发展现状


  (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较


  1.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逐步扩大,相对差距呈波状型。南宁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2413元提高到2008年的3917元,增长了62.33%,高于东部诸多城市3.8%(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从2004年的5647元扩大到2009年的11693元,高于中部地区城乡绝对差距37个百分点。相对差距一直保持在3.42倍,大于中部地区及东部地区相对差距3倍及2.5倍,而韩国及台湾等在经济起飞时期城镇居民收入一般是农民收入的1.5倍左右.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一2009年南宁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逐步扩大,相对差距呈波状型。


  

blob.png

  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正稳步上升,城乡居民增速差异不大,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后劲不足。从图1可以发现,农村居民的平均年实际收入增长速度在2006年后处于一个明显增速趋势,


  

blob.png

  1.但仍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


  图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趋势图


  2.农民的收入结构已逐渐多元化,但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仍与城镇差距悬殊。所谓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从当前来看,农民的收入构成已趋向多元化,其收入主要来源也和城镇居民相同,分为四部分:工


  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单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这四部分的比例分别为18.08%、77.65%、2.01%和2.25%。但农村转移性收入仍与城镇的差距悬殊,农村转移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10左右,由此可见(如表2),南宁市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对农民来说是远


  

blob.png

  1.城乡居民储蓄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居民手中的财富产生巨大的差别。2008年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构成中,城镇居民人均存款额达到9405.81元,占储蓄额总数的72%,而城镇居民的人口仅为总人口的37%左右。由此可见,城乡居民的储蓄额也反映出城乡居民的差距。


  (二)南宁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绝对差距正在逐步扩大,相对差距呈现U型。自2003年以来,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绝对差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见表3),尤其是2008年一2009年,由于城镇居民收入猛增,导致绝对差


  

blob.png

  1.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一直处于下滑趋势,由2003年占总支出的34.43%下降到2007年的28.57%,但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呈上升趋势。截止2008年此项支出由2006年的1.85%上升到了2.41%;医疗保健支出自2003年以来一直无较大变化,支出比例稳定。从农村的消费支出结构(见表4)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购买力逐步增强,消费观念不断更新。这表明随着南宁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支出比例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水平已逐渐向发展型过渡,但农村卫生医疗方面的进步还不太明显。


  

blob.png

  二、基于Malmquist指数的DEA方法分析南宁市统筹城乡发展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DEA方法


  动态地来探究南宁市统筹城乡发展变化,需要运用动态的经济方法来分析。本文使用Fare等人定义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也就是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1982年)所提出的第t期及第t+1期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几何平均数,表示如下:


  blob.png


  其中,D。(x,j,)和D0+1(xy'yv;)是分别根据生产点在相同时间段(即t和t+1)同前沿技术相比较得到的投入距离函数;D0(x,+1ytJ和D0+1(x,y,)分别是根据生产点在混合期间同前沿技术相比较得到的投入距离函数。


  根据Fare等人(1989年,1992年,1994年)的研究,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两部分,其中技术效率变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据此,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blob.png


  其中,第一项表示规模效率变化Sech,第二项表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第三项表示技术变化Techch,且第一项和第二项的乘积为技术效率变化Effch。据此式,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就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及技术变化。规模效率大于1意味着改变了要素投入,提高了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大于1意味着管理改善使效率发生了改进;技术变化大于1意味着技术在考察的年份实现了跨越,即实现了技术进步;TFPch大于1意味着生产力有所改善。反之,上述指标值小于1,则表明相应效率恶化。


  (二)指标的选择


  本文指标的选择是遵循科学性、导向性、系统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用财政投入的指标来探究地方财政收入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多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所以本文的详细指标选取如表5。


  

blob.png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本文对南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和支出指标进行了评价。本文数据均来自《广西统计年鉴》、《南宁统计年鉴》,并通过软件Deap2.1对2004年一2007年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出分析结果如表6。


  

blob.png

  由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南宁市在2005年一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化是呈大于1的态势,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化都是由技术变化指数引起的,而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都没有发生相应变化。这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要素投入和管理改善并没有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进,而技术变化虽在2004年一2005年有所恶化,但整体上在考察年份基本实现了技术进步,从而使得生产力有所改善。


  三、不均衡成因分析


  1.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能力不够。南宁在广西虽为首善之区,在整个广西经济发展也首屈一指,但作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还不足,尤其支柱产业带动力不够强。目前南宁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是食品工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及邮电通信业,但这些产业发展水平和经营层次、经营效率都比较低,从而难以达到以支柱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小城镇的发展制约了城乡统筹。南宁市城镇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小城镇工业、乡镇企业规模小,缺乏支柱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大,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较弱。据资料显示,全市镇区人口不到5000人的镇有47个,占总数的54.4%,5000人一10000人的镇有33个,占总数的38%;无20000人一50000人的镇,50000人的镇有1个,占总数的1.2%,规模小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完善,吸引力差,特别是一些城镇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弱,加上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够发达,使得城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集聚和辐射能力弱。


  3.农村整体发展滞后,政府对农村的资源配置不足。根据南宁市农民的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在整个收入构成中与城镇居民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通过南宁地方财政的支出情况(如图3)来看,地方财政支出针对农业投入很小,对农业的支撑力度不够。这表明,若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对农村的资源配置力度还要加大。


  

blob.png

  四、对策和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求城乡同样繁荣,也不是使城乡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完全保持同步,更不能以牺牲城市发展来换取农村发展,而是要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促成城乡发展协同互补、互利共生的局面,从而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珨)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发展水平直接决定


  着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力。因此必须大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的辐射力。这首先要加强城市自身的发展能力;其次带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而产生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最后要大力发挥小城镇建设对乡村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以城带乡不仅要从财政方面给予资金和物质扶持,更关键的是让乡村有自己的创新发展能力,为中心城市提供支撑,以便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


  (媼)制定科学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节点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可使农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得到安置,不会外流。为此,应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联结、沟通城乡的中枢和桥梁,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良好对接,以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


  目的。


  (?)加快农村整体建设,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在2009年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所占投资额为977.24亿元,农村所占投资额为52.17亿元,仅为城镇投资额的5.34%。为此,加大对农村投资建设非常重要,尤其是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从而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二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医疗、卫生、养老、医疗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


  (侐)政府应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


  城乡市场一体化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合理配置,可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应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积极促进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在城乡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上一篇:县城污水治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