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城镇建设与全过程项目管理
0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里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发展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10年可以带动40万亿投资需求。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建设,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1现状分析
1.1政策推动
国内关于户籍改革、缩小城乡差距、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改革呼声强烈,国家希望通过小城镇建设来加以解决和改善。10余年的准备和试点工作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和政策储备。目前将小城镇建设提升至国家规划层面.还出台了一系列机制改革、金融、财务等支持性政策和文件。小城镇建设在今后10年内,将如火如荼地开展。
1.2市场分析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金额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总开工面积减少,国内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为工程公司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政府和社会需要有责任有抱负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效率。工程公司全过程参与城镇化建设,是响应社会使命和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3需求分析
新型小城镇建设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学校、医疗机构.公共设施等)投入。建设这些项目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必不可少.但小城镇处于金融服务链的末端,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力量薄弱。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规划和技术经济要求高,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环保集约.生态宜居,重点是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文、科技、绿色创新。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对整体规划.配套建设、资金运作、资源节约和整合、绿色低碳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工程公司全过程参与项目运作和发展(如前期规划、设计、建设、移交、运作等全过程服务)。对工程公司来讲.是一个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机会。
2全过程项目管理切入点
2.1加强政府合作
城镇化建设对地方官员来讲,既可促进经济增长、为民众带来福利,又能增加政府GDP和政绩。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最新政策,符合条件的镇可以建立镇级市,并赋予更多的财政和行政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较强。
工程公司应抓住新机遇,抢占制高点。改变经营模式,抓准发展机遇,成为地方政府推行城镇化的助手和合作方,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各类承包方应有的服务功能。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和需求,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识,特别是要与高科技类企业强强联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深层次参与.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其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策划工作。
2.2PPP模式
在政府转变职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PPP模式是大势所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多部委连续发文.加快推进PPP模式。工程公司应根据项目特点.与信誉良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合作.选定PPP项目,在前期谈判阶段约定合作范围、方式、组织机构.通过PPP项目的实践和运行,争当城镇化PPP项目的领头羊。
2.3产业链整合
工程公司应依托综合金融优势和产业资源,摸索经验模式。通过参与新型小城镇化开发和建设,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通过城镇化建设的平台将不同社会资源引入到开发建设中来,以打造一个功能混合的新城镇,并由此带动城镇的产业升级、解决就业问题。
此外,还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引进空间规划设计、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等概念和技术,对农业、工业、旅游.居住.商业、学习、医疗、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的合理配比,兼顾并平衡市场、企业、政府、农民、市民等各方面利益,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2.4资金运作
利用自身现有的资金实力和无形的信誉资产,有效运用新型金融工具.可以盘活自身资源.提高资金的效率,在支持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为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2.5重视新技术应用
工程公司参与小城镇建设,可发挥自身理论和技术优势,将绿色低碳的概念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引进来.通过向地方政府介绍绿色低碳小城镇等概念,并予以技术支持和指导。促使其设立建设发展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措施、资金概算和政策保障,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小城镇。发挥自身的规划优势.根据地方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产业规划为指导,实现空间布局、生态、社会服务、智慧城市的综合统筹.实现职住平衡.宜居宜业。
改变建筑业粗放型发展模式.通过运用BIM技术、装配式住宅、绿色建筑、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等不断创新,精细化施工,研究先进技术并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创新,担任起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化城市的历史重任,为企业拓展更大利润空间。
3.1关注国家政策
小城镇建设涉及到投融资、建设模式和土地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政策导向极强。国家已推出一系列政策。工程公司应积极关注政策导向.与政策颁布部门和当地政府联系.勇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争取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做出一批样板工程。
3.2企业定位
工程公司在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业务范围要向两端延伸(投资商一工程承包商一城市运营>.在全过程参与小城镇开发的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开发机构、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单位、绿色建材商、招商单位、城市运营单位等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多方共赢。
工程公司综合实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强,前期规划和技未经济优势明显.项目实践经验丰富,但融资能力和渠道有限。不同类型的工程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引进合作单位等方式弥补自身不足.将利润重点集中在投融资回报、规划咨询收入.项目实施利润收入上来。
3.3拓宽融资途径
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市的集群发展,同时也更加注重建设节能环保.和谐友好型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公共绿地以及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需要更多可靠而有力的资金保障。
城镇化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时间长,仅靠自有资金难以实现;没有良好的资本整合能力和项目融资能力.很难支撑起大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工程公司必须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包括开发性金融、商业银行、信托、机构投资等)合作.争取融资手段的支持或者引进投资方.才能够顺利参与城镇化建设。
3.4风险管控
在城镇化建设项目中,地方政府兼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为一体,极容易发生错位现象。工程公司作为企业单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此外.城镇化开发涉及到拆迁重建。目前国内普遍拆迁难度大,风险难以预测,成本高昂;国家政策倾向于保护拆迁群众利益.且拆迁过程中的风险难以定性分析,无法量咏。所以,工程公司应在前期谈判中,约定与政府和其他参建单位的分工、职责、权限和风险分配机制,降低前期风险。
城镇化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与政府和股份合同关系纷繁复杂,还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更。很有可能.投入的大量资金会"打水漂",预期利润只能长期在应收账款上。为了控制或降低投出资金的风险,工程公司应要求政府或合作方提供相应的抵押担保或在合作协议中设置限制条款。
3.5内控管理体系
工程公司应根据城镇化建设类项目的业务流程和特点,对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根据小城镇合作开发的实际,结合管理各项业务的特点,依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在建立工作制度和数据报表的基础上,严格设计业务审批流程,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各模块业务流程进行整理和固化.对流程的每个节点实施合理的授权管理。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使业务数据及时、准确地进行传递.实现"流程标准化、工作精细化、数据准确化"。
加强企划规划、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必要时设立专门的投资和法律风险监管部门,加强对外投资的产权管理工作及参与公司投资性项目的洽谈并履行有关报批程序:将公司负责投资性项目的负责人统一管理.规范项目运作人力资源和管理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公司应抓住国家小城镇化建设机遇.积极创新市场经营模式.全过程参与小城镇建设的项目管理,开展与同行业其他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拓宽业务范围,改革项目承接模式,提升自身工程总承包、投融资、风险监控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螺旋上升。
孙伟军,刘凌雯,徐瑾华,马丽
(中船第九设计研宄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