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发布时间:2016-07-27 12:02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是三农问题,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又可以促使县域经济进一步健康地发展。

 

  1 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1.1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不仅是富民兴县的关键。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条件。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为城镇化创造条件,从纵向看,我国城镇化总体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从横向看,城镇化地区差异也反应了我国经济的空间差异;二是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基础。农业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基础资料,是城镇化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对产品的规模经营,能够突破工业和农业分割的二元化经济结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三是县域农村工业化发展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动力。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人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消除城乡经济机会不平等现象,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加快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加快城镇化的重要产业支撑。

 

  1.2 加快城镇化进程反过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作为农村和城市的衔接,既是城市边缘又是农村的延续,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一是城镇化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方面,城镇化可以加速农业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农村工业规模,另一方面,城镇化可以优化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产品,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二是城镇化可以拉动消费,带动投资。协调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同时,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城镇化释放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三是城镇化可以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增长。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有了产业的支撑,就具备了自我造血的功能,城镇化会更具活力,城镇化能够让城镇周围的人口、资本、资源向城镇集聚,能够使等量的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增长;四是城镇化可以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民营经济能够发挥很大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推动新型城镇化乃至整个市场经济有序健康运营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反过来助推城镇化发展。

 

  2 我国城镇化现状及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据《国家新型城镇化2015》公布的数据:1978-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3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374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各项投资较高,而小城镇和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等问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县域经济也存在很多问题,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等因素进而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3 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3.1 把握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集中体现了中央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充分认识城镇化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位优势,从宏观区位来看,我们营口市地处辽中城市群的咽喉地带,是辽宁省与东北亚联系的海上重要通道,是联结东北内陆经济区域和环渤海经济带最便捷的黄金通道,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最近的出海口,是东北地区对内、对外贸易和国际联络的重要门户。盖州市位于沈大经济发展带上,地处营口主城区的南部,是营口市所辖的腹地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县级市,盖州经济开发区地处营口港的主体港鲅鱼圈港与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之间,且位于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上,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盖州经济开发区必将成为盖州市工业振兴、经济腾飞的重要基地之一。

 

  3.2 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带动、辐射和疏解城市中心城区功能,使之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 三农相结合,把小城镇打造成为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比如我们盖州市结合实际制定五大板块,进一步完善全市发展布局,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五大板块分别为:北海新区,主要包括北海海洋公园,电机工业园区,目前北海海洋公园已对外开放,电机产业园已入驻企业百余家;仙人岛能能源化工区,主要包括石油工业园区、仙人岛临港物流园区、仙人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现仙人岛港区完成吞吐量上亿吨,临港物流园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仙人岛精细化工业园总体规划完成;辰州文化古城区,该区域是盖州古城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与文化传承旅游开发,改善环境和谐统一;双台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温泉旅游、疗养、休闲、度假目的地;东部农业生态经济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加快发展传统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等农业旅游,推进一产向三产转变。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五大板块中心镇建设,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挺起县域经济的脊梁

 

  3.3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创新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引导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4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坚持以发展县城经济为龙头,要利用和发挥这个已有地缘优势,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做强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县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发展园区经济为支撑,要围绕完善功能、落实项目、打造特色、提升形象四个重点,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引导各类企业退城进园,同类集聚,抱团发展,促使园区经济成为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撑点;坚持以发展非公经济为重点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非常重要的新增长点来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新干的重要财富源泉来抓,进一步健全发展机制,全面落实公平待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保障合法权益,优化发展环境,全力确保民营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充分发挥盖州市的柞蚕、绒山羊的品牌优势,加大政府引导和投入,做大做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镇化建设的补充和延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关键,城镇化进程是促使县域经济进一步健康地发展的保障,因此,要牢牢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契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姚恩东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0

上一篇:关于象山县城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房地产业在新型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