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6-09-14 17:03

  城镇化是现阶段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在同等发达程度国家中处于偏低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城镇化程度的滞后,同时也表明了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潜力巨大。然而,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是高成本、动力不足以及体制缺陷等多重阻力,因此必须着力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保证扩大内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得以实现,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


  前言: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世界的城市化过程告诉我们,随着国家的发展的城市发展,城市化水平会越来越高。但城市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可投入的资金非常短缺。因此,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更能符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同的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城镇化滞后,使城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低,中国城镇化的整体水平甚至低于多数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城镇化质量差,基础设施滞后,且地区城镇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差距不断过大,经济发展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同样存在差距

 

  3.投融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乡镇缺乏对农村人口及各类企业的吸引力,导致乡镇发展的资金严重短缺,直接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4.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则,城镇布局分散,密度低,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缺乏区域之间的统一规划,小城镇建设没有规划或缺乏宏观上的管理理念。阻碍了我国小城建设的健康发展

 

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5.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严重脱节,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经济效益同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严重失衡问题。

 

  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即双向整体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和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祸合互动。第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广大的乡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农村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工业健康发展,同时城镇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星星点灯式的乡镇企业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产生聚集效应,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并依托农村城镇促进周边地区的农业向区域化布局,使农村人口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向农村转变的城镇聚集。第三,城镇化可以推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地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都将促进城市建筑业和建材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房地产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住房制度。并将带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四,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并因此帮助解决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

 

  中国城镇化存在问题成因及未来总体战略构想

 

  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镇化进展异常缓慢。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以及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以及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化缺乏相关政策的引导。正因为城镇化滞后,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难以增长和内需难以扩大,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一,东西部应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把城镇建设与当地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小城镇建设。第二,完善与创新体制,加快社会制度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确保城乡发展的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平等地位。同时完善融资渠道,支持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第三,坚持规划先行,统一布局城镇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区域的联动作用,加强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同时进行城乡之间的互动,资源设施共享以增强地区的整体凝聚力。第四,注重城镇建设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切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当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保护。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具体实际的发展模式。第五,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生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更新农村的生活观念,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在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高水平的生产力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就需要强化教育职能,重视农村教育的投入。

 

  结语:农村城镇化是农村进步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现代人类文明迄今为止在农村中的最高成果。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切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今后2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因此,要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作者:廖章森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13期

上一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探究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