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探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保障群众利益不受到侵犯,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建设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将促进城镇化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这是新时期农村建设重要发展措施。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农村发展新阶段的重大社会变革
(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全面开放、统筹城乡、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城市化道路。传统城镇体系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村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农村社区位居城镇体系的末端,第一次把城市规划、城市文明及社会公共服务全面推进到农村,把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各种配套服务延伸到农村,可以让农村人口直接感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真正用城镇化的理念去建设农村,以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支撑农村,才能够使我们的农民就地城镇化,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山东省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基于对产业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德州市提出了“两区同建”的举措,即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同步建设,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和农村经济集约发展,这种模式很具有生命力。 实践中,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形成了“多村一社区”模式、“一村一社区”模式、“村庄合并社区”模式、“企业社区”模式、“新城市主义社区”模式等多种模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广大农村群众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客观上要求把城镇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考虑。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有利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不同于传统行政村的全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加快推进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特别是人地观念转变,引导农村人口从依赖土地生存向依赖知识、技能、文化、经商、创业等现代生存方式转变,引导更多农村人口选择现代生活方式。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增长战略变为现实的重要支点大量事实表明,最大的内需潜力在新型城镇化,最大的内需市场在农村。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内在要素
(一)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改革发展到今天,农民期望像城里人一样,方便地、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而在农村人口不可能大量融入城市的情况下,农民群众开始了就地城镇化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农村,而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其特点是统一规划设计新址,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提供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
一切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着力协调破解建设中的规划、土地和资金等难题,财政和金融部门最大可能地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筹措资金。特别是在承包地和宅基地问题上一定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把整合节约出来土地的升值主要用到农民身上。坚持高起点规划,努力兴建“百年社区”。“以前是一辈子盖三次房,现在是盖一次房住三代人”。新型农村社区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规划设计一步到位、力争一流,结构上注重合理,外观上注重艺术,配套设施上注重完善,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又经济又节省土地,与农民过去旧的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全新的建设理念,在农村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农村的集中体现。
(三)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形成城区、镇区、社区三个层次的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各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实施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尽量将城郊村、镇区周边村、远离产业集聚区的村合并靠拢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附近,以便将来与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连为一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包含了基层干部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真正体现了发展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的务实精神。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强了农村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四)完善配套政策,科学规划新型社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通过制定和完善财政、信贷、规费减免等配套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社区集聚,引导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管理体制改革,尽快消除各类生产要素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障碍。在农村土地流转、房产确权交易等方面出台新的政策,确保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扩大和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住房、交通、土地、人口、产业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要素,要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制定规划要立足实际,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坚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规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要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客观实际,坚持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突出地域特色,做到形式多样、格调新颖。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进一步,城镇化也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必然带来了生态环境,就业,人口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逐渐造成城镇与农村二元社会的不协调和不平衡。城乡建设,收入水平,基础设施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急需改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过渡并达到城镇社区的规模。
作者简介:马庆,男(1979.10-),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下一篇:试论贵州省绥阳县农村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