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太平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及发展策略研究
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瞩目的成绩。在新形势下,国家在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小城镇今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邹城市太平镇详细介绍分析,制定了太平镇规划定位,提出太平镇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管理机制等方面城镇发展策略,为小城镇发展建设作出参考意见。
1.引言
十八大对城乡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小城镇是我国最基层的城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也是当前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因此,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太平镇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产业的构成也将面对由资源消耗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太平镇面临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镇域发展需要进一步理顺城乡用地、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的关系,均需要规划加以协调、科学布局,为城镇发展提供支撑。
2.太平镇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太平镇现状
太平镇位于邹城市西部,泗河东岸、白马河西岸,济宁、邹城、兖州、微山四地交界处。岚济路、新济邹路、临菏路贯通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太平镇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实力雄厚,社会和谐,先后获得 “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济宁市经济发展强镇”等荣誉称号,位居山东省百强镇第9名。全镇辖92个行政村,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
2.2 存在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太平镇属于传统的工业强镇,镇发展初期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发展较为迟缓,存在相当部分具有污染性工业企业,如荣信煤化、里彦电厂等,所排放的污染性气体、固体废弃物等,造成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也急剧,增加对城镇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
由于省级工业园区的有利条件,带动了太平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工业化发展迅速并未能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城镇化的相对滞后,导致了道路、市政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太平镇工业内部结构,对煤炭资源依赖过大,煤炭、化工和电力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链较短,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加大了其经济的整体脆弱性,一旦矿产资源枯竭,相关的制造业也将遭受打击,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
(4)塌陷区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由于煤矿的大量开采,导致了地下塌陷区面积日益扩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5)规划法制意识淡薄
城镇居民和不少投资者的法规意识较为淡薄,一些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和法制观念也有待于提高。规划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无为无位,容易受到权力的干扰。
3.规划定位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小城镇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做好小城镇规划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小城镇建设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处于建设用地投资成本——用地收益的关系使土地性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小城镇有着更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历史承载的重要作用。太平镇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对接济宁与邹城,衔接各种功能,融入济宁—曲阜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各要素在区域中的集聚,形成整体化效应。探索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联动、各方参与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实现镇区合一,协调发展,构建宜居宜工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小城镇规划定位中,我们对太平镇的定位为:
(1)城市西部的门户城镇和重要节点城镇;
太平镇位于城市东西向发展的主轴线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邹城市、济宁市任城区、微山县、兖州市四地交界处,同时接受多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是邹城市向西对接济宁的桥头堡,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西大门。
(2)区域都市圈内配套与服务的区域性产业基地;
作为济曲都市圈内部的城镇,积极对接济宁市,成为承接周边城市产业转移、配套服务的区域性产业基地。
(3)城市副中心;
太平镇面临众多机遇,在良好的政策推动下,产业经济将快速增长,发展成为邹城市域次中心,带动县域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成为全省率先发展的示范镇,向全国强镇目标迈进。
(4)城市工业园,三大产业板块之一;
太平镇属于城市三大产业板块中的邹西平原综合经济板块,利用邹城工业园的带动,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挥太平港区优势,集聚城市大部分的工业企业,重点发展煤电等产业。
(5)以生活居住和旅游休闲为主的重要旅游节点
利用北部压煤塌陷地治理的契机,积极发展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将其打造成为重要旅游的资源要素,推动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4.太平镇发展策略
4.1产业发展
突出特色,依托城市工业园区,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转型,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1)以荣信煤化为依托,借园区丰富的煤电资源优势,搞好煤化工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不断拉长产业链,以循环经济为模式,逐步形成精细煤化工产业链;(2)以泰山玻纤邹城公司和凯伦光伏材料公司为龙头,扩大规模,鼓励支持研发中下游产品,引进新型环保项目,实现产品多元化,建成一批实力雄厚的专业化生产企业;(3)加大对塌陷区的治理力度,促进塌陷地生态恢复,利用塌陷地水面发展渔业及旅游观光产业,建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湿地公园。(4)以白马河港口为依托,建设物流中心,打造园区货物集散地,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 4.2 生态保护
(1)污染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监测点的监测,取缔一切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对城镇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处理和安全处置;(2)生态产业。工业园区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开发,在重点开发旅游的区域实行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的方针,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保护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
4.3 管理机制
(1)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完善城镇规划法制建设,严格城镇规划审批管理,建立健全城镇规划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城镇各项建设活动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2)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加强宣传,全面提高市民的规划意识,增强城镇规划的民主性。推进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规划,增加规划的透明度,使各社会主体都能自觉参与规划、遵守规划、执行规划。
4.4 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1)思想建设主要是培养小城镇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认识,提高小城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2)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5.结语
小城镇是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在我国社会经济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属于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且相当重要的一环,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受到自身传统限制,与城市共同发展建设过程中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以及社会文明等众多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邹城市太平镇发展建设为例,通过城镇规划管理的手段,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性提出城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发展目标,城镇定位——城市发展的次中心,以精细化工、新材料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新区,生态文明的示范镇;对城镇发展策略提出了几条建议: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多元化,生态建设的严格化、可持续化,管理机制的合理化、人性化,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公众化,构筑有效的发展道路、相互协同的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规划,以此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活力,维系城镇可持续发展。
作者:邵光平 孔祥飞 来源:中国建筑科学 2016年8期
上一篇:县级城镇建设与规划转型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