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学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分析
人际传播学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学科不仅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象或者研究内容之一,比如大学语文也以传播学系统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为研究对象,而且包括人际传播学在内的传播学科体系,也为大学语文的传授成效提供了有效路径及评价体系。
一、大学语文的传授过程实际上是人际传播的过程
1、大学语文课堂的自我表露
大学语文课堂不同于中小学语文教育课堂,前者属于素质拓展教育的一种形式,除汉语言文学等少数专业为必修课外,中青年学员往往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获得相关教育;后者属于义务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属于少年儿童成长发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此决定了两者接受教育成员的性质、特征等属性存在明显差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传播过程首先始于其参与者的自我表露。中青年人的自我表露具有成熟性、复杂性、系统性等特点,也可能因有所保留而出现其片面性的一面,少年儿童的自我表露具有初级性、相对简单性、碎片化等特点。自我表露方式存在的以上差异,使我们必须重视因传播主体的不同而对语文教学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特别应注意在大学生自我表露方式的直截性与含蓄性中间寻找表露主体的真实意思,从而使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更富针对性。
2、大学语文课堂的人际认知
大学语文不同于义务阶段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前者更多以更加灵活的交互方式展开,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寓情于景等,人文环境及人际交往模式的多元性直接为语文课堂学员的个性化人际认知营造了具体氛围,在授课主体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人文氛围有助于学员建立对自己、对别人乃至对外界关系的更为快速而有效的人际认知,这远远不是单纯机械化授课可以比拟的。简单而言,授课人的人际认知围绕“我的课程主要面向哪些受众展开”、“我的课程被受众如何评价”、“课程之外的我如何被受众评价”等;受众的人际认知主要围绕“我要参加的课程由谁来传授”、“课堂之外的他有何更多人生故事”、“我身边的学员都有哪些人员”等问题展开。如果课堂的互动、参与性越强,则授课人与学员以及学员之间的人际认知建立速度就越快、质量也自然越好,比如许多大学传递语文学问的任务交给社团来承办,与其照本宣科宣读汉朝女性如何参与“笄礼”(成人礼),倒不如通过举办汉文化社区的途径,让学员完整体验一把有趣的“穿越之旅”(参与者基本扮演主角笈者、主人、赞礼、摈者、赞者、执事等),从而对我们的语文课堂倍感兴趣并对传授者与其他学员快速建立更为密切而正面的人际认知。
3、大学语文课堂的人际印象
大学语文授课不以应试或者空泛的素质教育为导向,而往往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专题展开,且这个阶段学员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价值趋向判断也更为多元,所以传授者选取的专题对学员的吸引力如何、传授者的情态语态等表现、学员之间的互动程度,都直接关系大学语文教育成员之间人际印象的优劣好坏及其具体方向。人际印象具备圈层化特点,既包括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以印象强烈程度递减为趋向的核心印象圈及周边外围印象圈,也包括针对具体特定评价对象的各分印象权重递减趋向为特征的圈层。谈吐是获得人际印象的直接渠道,比如有的学员喜欢和你谈论古装剧,有的喜欢和你谈论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那我凭借这些特征明显的个性人际印象,就可以大致判断该往哪些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学员掌握特色化的语文能力。人际印象具有惯性趋向,这就启示我们大学语文授课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甚至可以直接左右部分学员学习热情,而学员的集体风貌也直接作用于授课人,成为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一个作用因子。
4、大学语文课堂的人际吸引
就多年教学经验来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际吸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师生之间的人际吸引,学员之间的人际吸引,授课所涉人物对整个课堂的人际吸引,课堂内外人员之间的人际吸引。师生之间的人际吸引主要取决于教师授课成效及学员反馈程度,学员之间的人际吸引主要源自参与式角色扮演教学中的配合程度。授课所涉人物对整个课堂的人际吸引,比如古代英雄人物对学员的抽象人际吸引,实际上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的授课者成功刻画与演绎实现的,毕竟要想让纸面上静态的人物鲜活起来,关键要靠授课者的努力,所以也可以认为这类人际吸引属于师生人际吸引或者说授课者个人能力及魅力的延伸与拓展。笔者曾记得在自己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有位老师在讲述一个边远山区支教老人的草根故事时,不少学员潸然泪下,这位主人翁在对课堂成员产生强烈人际吸引的同时,授课者对学员的人际吸引力也获得了空前提升,在传播者与受众的共鸣中,本次语文教学获得了空前成功。可见,优秀的人际吸引力是确保大学语文教学成效的直接驱动力与重要保障因素之一,优秀的授课者本身也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优秀演说家。
二、人际传播心理学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授课者的有效自我表露
(1)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表述方式
大学语文课堂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学员文化背景多元,个性特征也已经形成并基本定型,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现实因素。首先在语文教学的选材上,不选取带有民族敏感性的题材,也不宜选取容易引发地方负面回忆的事件,既是对于同一题材,也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年龄、地域等个性因素。比如有授课者在讲述法国女英雄贞德时,如果面对的学员是在职或者函授大学的学员,则更多采用平实而雄壮的授课语言风格,如果面对的是九零后新生,则可以采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语言比如“女汉子”、“巾帼”、“欧版花木兰”等语言,而假如对中老年听众使用这些语言风格的字句,则很可能引来学员反感(认为其肤浅、没内涵),那么其语文教学就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而且授课者本人也可能会在听众中获得负面人际印象。
(2)在不同的环境说不同的话
第一,要接受场合的约束。大学语文的课堂不一定固定在室内实现,很多时候为了寄情于景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可以采取改变教学环境等户外授课模式。通过传播者的刻意营造,一个良好的专题教学就会起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授课效果。
第二,要积极寻找适当的场合。大学语文教育本身属于人际传播过程的一种类型,要想获得预期传播效果,语言氛围的营造就成为必须。如果授课者发现其所处的场合并不适合本次语文授课目的的预期实现,则可以采取更换其他场所或者氛围的方式。比如在讲授关于三农题材的语文素材时,可以组织学员去农村实地考察并就地取材与授课。
2、有效地认知学员
授课者除了在课堂以内通过观察逐步了解每个学员特征,更重要的是应主动在课堂之外近距离了解其学员,从而为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印象提供保证。概括来讲,主要通过以下四点来获得对学员的有效认知:1、根据对话认知他人,2、根据动作表情洞悉人心,3、根据服侍装扮了解性格。
三、结语
人际传播学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指导体例,而且大学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属于人际传播过程的一种具体形式,只有师生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自我表露,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取得积极的人际印象,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作者简介】
徐颖(1986—),女,汉族,湖北公安人,硕士学位,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应急传播研究、传播学与中文教育交叉。
来源:青春岁月 2016年19期
上一篇:中国特色对乡村传播学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