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区域文化营造功能
摘要:城镇化进程对区域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公共艺术在其中应发挥更加多元有益的作用,这是对文化传承、区域差异性、延续历史记忆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公共艺术的社会责任和属性优势。公共艺术需结合实际,以开放发展的姿态承担区域文化营造功能。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公共艺术、区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5-0225-01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区域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城镇建设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新阶段,诉求差异和特色,城乡建设从规模走向质量的转型带来了对内涵的要求,相应的公共艺术设计与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小城镇和乡村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从政府到民间的共识。一些以艺术的方式介入乡村复兴的区域文化营造也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展开。它们或以美丽乡村的形式为导向,或以重新激活农村地区公共生活为构想,或以缔造新型农村生活方式为蓝图,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表面的整治与提升,人群主体意识的唤起和区域文化精神的凝聚更为重要。公共艺术的区域文化营造功能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专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的框架之下,要坚持文化传承。用不同地区文化资源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的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延续历史记忆,才能有特色。
从这个角度讲,公共艺术有着其应承担的责任和天然的优势,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上看,艺术本身即是文化的有机组成,同时艺术又是对区域文化的一种典型和直观的展现。在功能上看,艺术在历史长河中自觉不自觉的承担了诸多面向普众的宣教、思想传播以及群体向心力凝聚的作用。
公共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又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提供给空间来发展公共文化,另一方面还要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进来。这种思路恰恰是公共艺术很核心的一个理念。我们最直观的去理解公共艺术无非两个层面:为公众面创作的艺术和公众自己参与创作的艺术。可以说,区域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将是评价一个区域品质的重要依据。公共艺术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正逐步深入我们的生活。
这种公共艺术的区域文化营造功能无论在城镇改造还是新乡村建设中都有者其重要的价值,在农村建设方面,习近平多次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依上论断,公共艺术也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如何结合乡情和地域特点,在这些方面满足区域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专家这样概述现代化变迁中的农村:应该是生产生活有保障的生活乐园,道德之美的心灵家园,生态之美的休憩田园,民族记忆的历史故园。
在这里我们更能体会到公共艺术不是阳春白雪和少数人群的专利,是艺术走进并融入大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一种必需要素。探讨研究如何使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乡地方区域文化建设,是艺术自然融入区域文化记忆,并成为乡镇的文化有益有機组成部分,提升大众的幸福感和文化认同感,并成为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积极因素。更好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损失使公共艺术自然融合入地方文化的传承机制,避免因运行策略偏差导致的文化非兼容乃至冲突导致的文化、经济损失,从而在今后的城镇化和新乡村建设中少走弯路。
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的与实施中,我们应发掘梳理公共艺术对保留乡忆、浓缩乡味的区域文化营造功能,这种营造将是多层次、多手段的,又必然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人群、兼容并蓄、面向未来的,这符合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公共艺术的公众性价值体现:更好的在建设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地域特点,保留优秀历史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乡,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区域文化营造功能的重要目标。
作者简介:谢伟(1976-),男,山东潍坊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雕塑、环境陈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