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投融资机制的新格局
1环保投融资机制将发生结构性变革
1986—2000年间,中国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投资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中国八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达到1306亿元,是七五”期间投资的2.7倍。‘九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达到3600亿元,是八五”期间投资的2.8倍。原有获得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所谓八条”投资渠道:卩基本建设项目‘兰同时”的环境保护投资、更新改造投资中的环境保护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投资、排污收费补助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部分、综合利用利润留成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污染治理专项基金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投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正发生着结构性变革,环境保护投资融资新格局渐显端倪:单一的筹资渠道逐步转变成为多种渠道,单一的投资主体亦逐渐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所取代,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
2环保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格局
2.1中央政府发行国债
据统计,1998—2000年的‘九五计划”后三年期间,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中有460亿元的国债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从而加大了城市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共安排环境保护类项目543个,总投资达1622亿元。增发国债用于环境保护,成为通常计算的其间环境保护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的主要原因。
2.2环境保护利用外资进行污染治理
整个八五”和‘九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利用外资进展很快,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明显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据统计,八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利用外资11.77亿美元;而‘九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利用外资达50亿美元。
2.3环境保护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上海和深圳两个股票交易市场中己经有30多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上市企业,从而形成了股票市场中的绿色环保板块,有利于整个环境保护产业和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筹措。发行环境保护债券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4%OT(建设-运营-交付)”的融资运作方式成功运作中国环境产业巨大的市场对外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OT(建设-运营-交付)”的融资运作方式在中国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项目建设中,己经成功运作了该融资方式。
2.5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市场化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环境服务收费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所谓拼盘式的投资。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收取排污水费、垃圾处理费,逐步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项目建设实行市场化开发运营,使环境保护企业运行费用和利润达到一定的平衡。
2.6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基金
目前,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层面更加广泛。一些地方己经建立了政府环境保护基金、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环境保护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环境保护团体等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基金和资金渠道,丰富了环境保护资金的投资主体和融资载体。
2.7税收对于环境保护的调控功能进一步完善
各界普遍接受,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污染治理行为等应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产业。具体包括免除、减轻税负,如实行零税率、低税率、先征后返等措施。目前,关于增加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对退化草地征收生态建设税和草地税等成为讨论热点,以期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的环境保护功能。
2.8信贷优惠的金融政策保障
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更容易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政策性银行从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环境保护信贷资金支持。己经研宄多年的旨在建立环境保护绿色银行的可能性仍然为环境保护同行所期盼。
2.9公共财政改革带来新的财政资金渠道支持的契机由于各种原因,环境保护经费一直未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在初步拟订的改革方案中,拟单设‘环境保护”一个大类,其下也根据情况相应设置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森林资源保护”水土、水资源保护”其他”等类级科目。这将有助于国家环境保护支出的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筹措环境保护资金。
2.10发行环境保护彩票
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近来引起了人们对于采用发行环境保护彩票筹集资金的热情。发行彩票,从社会无偿筹集所需的资金,在中国体育和残疾人事业方面己经取得经验。将之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政策创新,可以更广泛地筹集社会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值得积极宣传和鼓励。己有上海、陕西等地在策划发行环境保护彩票的方案。
2.11排污权交易是实现污染治理价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有效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排污权交易,实际上起到了以市场交易手段配置污染治理资金的作用。建议应在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对燃煤电厂系统等进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试点。
3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有关的环境经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政策研宄,有助于拓展环境投融资的积极探索。目前涉及的内容主要有:1)有关建立自然资源的全成本定价体系,使资源价格回归其真实经济成本,建立中国东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价格来体现社会成本;(2)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市场份额交换体系,将资源如风能、油气勘探开发特许权经营;(3)进一步鼓励合资、合作、独资、联营、兼并等形式的外资直接投资环境保护产业;(4)完善环境保护企业上市融资,并探索发行环境保护债券;(5)关注探索新的经济激励机制,如环境保护投资加速折旧,建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负面影响的经济补偿制度,环境保护服务体系的经济运营机制,吸引金融界参与清洁生产等以获得资金支持;(6)对资源如土地、水的产权权属界定及其市场化调控,对交通运输成本中的社会和环境成本采用过路费和排放税使交通外部成本内部化;(7)对大型项目的生态和社会成本进行效益分析,开发生物资源市场,制定关键资源如水、煤炭、木材等的定价原则和政策;(8)环境退化的经济成本评估和成本估算,建立成功的财政补偿机制,推行绿色环境税收的机会和潜力,生态税收优惠的空间和余地,环境税纳入财政改革;(9)将环境政策融入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进行国民收入绿色GDP核算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促进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有效利用等等。
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投资渠道尚显狭窄,融资方式仍较简单。显然,环境保护资金仅仅依靠政府计划财政支持是十分有限的,还必须从社会、民间、企业和外资等方面拓展。需要继续强化企业和政府环境保护投资主体意识,理顺财政、企业自有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外资等渠道,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可以预见,在环境保护投资计划管理渠道的基础上,社会机构融资和其他市场融资渠道将更加扩展,并有望以更快地增长,从而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融资新格局,广泛地吸纳财政资金、商业资本、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
下一篇: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研